2月25日,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在下午进行的“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分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汇聚思想力量,聚焦区域发展新动能与业态融合新场景。
“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都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数字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领域。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石现升认为,数字化、绿色化正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分论坛上,多位嘉宾提到,打造数字经济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的良性局面,进而助推“双碳”战略有效实施。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认为,欲达成双碳目标,我国不但需要有大量低碳企业,更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建立低碳产业链,使产业双碳化。
在“双碳产业化”及“产业双碳化”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上,沈体雁表示,应当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拓宽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同时,深入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建设,深化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建立科学、务实的生态产品统计和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生态产品升值和价值实现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引导有潜力的产业上下游企业组成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淘汰高碳排的技术。
中建西南院副总建筑师、双碳技术中心总建筑师钟鹏分享了低碳建筑的数字化路径实践及案例。具体来看,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重点是基于绿色的建筑低碳化以及数字化的建筑工业化。未来,碳减排将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产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推动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分论坛发布了三项成果,包括启动《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研究、发布《数字碳中和行业案例报告》以及落实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
此外,论坛还进行了“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新动能”“数字碳中和业态融合新场景”两场主题对话。
其中,“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新动能”圆桌对话中,能源行业、电力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分别针对能源行业数字化如何实现绿色发展,能源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又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进行深度讨论。
“数字碳中和业态融合新场景”中,重点提及了海洋领域、传统能源领域在碳中和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上述产业与在碳中和过程中碰撞的火花,围绕绿色消费数字化,以及用新型数字化方面贯穿各行各业。
来源:川网传媒·四川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