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碳市场数智化技术研讨会作为2025年碳市场系列活动之一在上海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会同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刘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一级巡视员柏国强,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汪海洋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和金融机构的 150 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碳市场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本次研讨会以“融汇数智化技术,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为主题,围绕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监测、碳数据应用与安全等话题开展技术研讨。国家特聘专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碳资产与绿色转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佳华科技董事长李玮受邀出席,发表“AI 技术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主旨发言,阐述佳华在双碳领域的 AI 技术创新成果,彰显“国家队”级数智化服务实力。
AI 技术筑基:千亿级数据 + 核心算法构建双碳数智底座
“AI 技术赋能双碳,核心在于数据 + 算法的深度耦合。”李玮董事长在发言中开篇点明,佳华科技作为 A 股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级数字化双碳服务提供商,已构建起支撑 AI 落地的坚实技术底座。依托 “生态环境双碳云图” 整合多维度碳数据,形成权威数据库;配套投资 6 亿元、含 1000P 算力的物联网大数据中心,搭载入选国家信创的 “海东青” 时序数据库;沉淀 8 大类核心算法,“打码溯源” 等技术纳入国家规范。
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佳华承担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联网监管系统、全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理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成为国家双碳数智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单位。
AI 场景落地:八大模型覆盖碳管理全链条,破解行业核心痛点
李玮董事长重点强调,佳华科技以“算法适配场景”为核心,研发八大 AI 模型,实现碳管理全链条业务的数智化升级,每一项模型均直击行业痛点:
他重点展示了佳华在“算法+场景”深度融合方面的八大AI模型应用,包括科学碳目标、配额预测、企业履约寻优、集团智能履约、替代原料/燃料寻优、异常分析、低碳技术寻优及碳价预测等,覆盖碳管理全链条业务场景。通过AI赋能,企业可实现碳排精准预测、低成本履约与资产增值,显著提升碳管理效率与质量。
“这八大模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形成‘碳监测—核算—预测—履约—增值’的闭环赋能体系。” 李玮董事长表示,通过 AI 技术,企业碳管理正从 “被动合规” 转向“主动增值”。
AI 产品创新:双碳智能体破解数据 “真准全” 难题
在模型应用基础上,佳华科技进一步推出基于大模型技术的 “双碳智能体”,包含“四问碳精灵”与“智能审核大模型”等产品,直击碳数据管理的核心痛点:
“四问碳精灵” 具备 “问答、问数、问图、问策” 四大核心功能,能精准理解自然语言需求,快速解答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交易流程等问题,自动生成统计报表与趋势预测并支持多维度查询,可生成柱状图、热力图等可视化成果且支持数据钻取,还能通过多轮对话为企业定制减碳方案。
智能审核大模型聚焦碳数据 “真实性难核验、审核效率低” 痛点,实现三大突破:可自动比对企业排放报告与支撑材料,推动审核全流程自动化,某核查机构应用后审核时间缩短;支持核查机构、政府部门、专家多层级审核,所有修改与意见实时留痕以确保可追溯;能智能识别 “数据逻辑矛盾”“支撑材料缺失” 等问题。
本次研讨会的交流中,佳华科技的 AI 技术创新与实战成果获得与会嘉宾高度认可。李玮董事长强调,未来佳华将继续深化 AI 技术研发,推动双碳智能体向更多行业、更多场景延伸,同时牵头组建的中华环保联合会碳资产与绿色转型专业委员会,将推动 AI 技术标准制定与行业推广,助力碳市场迈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新阶段,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数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