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们特地刊发《城市低碳72策:实务者言》。
这份低碳72策,来自我们近期对相关学者和实践者的采访和约稿,以及对公开报告的摘录,总结了城市低碳的策略与建议。其中有新鲜的思考,也有反复强调的部分。它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生态建筑、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基于自然等八个方面,在中国发出双碳承诺一周年之际,于“城市呼吸:2021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发布。
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度减碳”和“减碳不足”这两种倾向都会不断出现。理论上认为,是碳减排相关的市场主体,在决定减排的资源投入水平,而从市场各种表征看,资源在碳减排上的投入是否“均衡”,其关键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简单而言,就是上述边界究竟给政府和市场本身创造什么信号或提供什么激励。
一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究竟如何划清各自边界,什么属于政府的干预范围,什么是市场配置的对象和范围,以及在市场配置过程中,政府究竟履行什么职责。
市场总会比较容易放大某个发展趋势的乘数效应,造成一些大起大落,但市场同样也有好处,最终会形成一个较为有效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把最合适的资源配置到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因此有必要将私人品属性较高的资源定价、资源流向和配置等工作交给市场,而政府则主要负责公共属性为主的环节,比如大力鼓励碳中和技术创新、管控碳中和经济金融风险等。
就此而言,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有机分工,这个“力道”就是合适的。
二是政府干预过程中的工作力度问题。如前所言,政府主要负责克服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那些公共属性、外部性、风险性较强的环节,进而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时间表,以及开展气候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等,相应工作有力度和程度的问题。一般来讲,各级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由于职责在肩,都会实施有利于自身部门目标的政策。如资源环境部门更多关注减排目标的有效性,如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等指标,经济金融部门则更多关注减排过程的有效性,如成本收益性或经济金融增长的激励相容等。
各司其职本身无可厚非,但碳达峰碳中和的某种“本位主义”,结果上会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顾此失彼,使得直接相关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以及在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定“失衡”,以致于产生“运动式减碳”,并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制定政策评估制度,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展开完整的政策评估,从全局出发,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出台的碳达峰碳中和举措进行评估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