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碳达峰、碳中和”受到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 为何要耗时40年?
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而所谓“碳中和”,则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为实现全球“零碳未来”愿景,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承诺,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65%以上和世界经济70%以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由于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负外部性,排放主体需要对其行为承担后果并付出相应的成本,碳定价机制顺势而生。
碳定价和碳交易市场究竟指什么?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通过碳定价机制提高碳排放成本降低企业碳排放量。
据世界银行定义,碳定价是对温室气体排放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给予明确定价的机制,基于确定的碳价格,以“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将部分碳排放产生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低碳技术、产品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碳定价的主要方法包括碳税和碳交易市场体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61项已实施或者正在规划中的碳定价机制,包括31个碳排放交易体系和30个碳税计划;覆盖46个国家和32个次国家级司法管辖区。由于碳交易价格发展机制完善,长期效果明显,因此,当前各国努力将其作为一种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并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
碳交易市场作为碳定价的机制之一,指的是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的市场。碳交易市场遵循“总量控制-交易”的原则,政府确定稳定或逐步降低的碳排放总额,并分配给各排放主体碳排放配额,代表各排放主体每年能够无偿排放的二氧化碳上限,1单位的配额代表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各排放主体实际碳排放量必须低于配额,否则将需在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而排放低于配额的排放主体也可以将过剩的额度拿到市场上交易。在这一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碳配额价格得以确定。
在碳交易市场上,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将额外的碳配额出售给减排成本高、碳配额不足的企业。碳交易机制下,降碳直接影响各排放主体的收益与成本,而拥有明确定价、可交易的碳配额将成为一种资产,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碳市场中,最终实现以经济高效的推动整体降碳目标的实现。
深入认识中国碳金融交易内在运行和管理机制
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是我国践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步,而与之相伴的碳金融市场将是促进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助力。根据我国发改委的计划,全国统一碳市场将会覆盖20亿至3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随着之后参与主体、参与行业的逐渐扩大,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规模将更加庞大。因此,深入梳理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管理机制,将对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和机遇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以为完善未来碳金融交易市场管控机制提供创新思路,为全国统一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发展提供更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支撑。
《中国碳金融交易内在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一书,是依托我主持完成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绿色经济实现路径——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的研究报告,经修改完善而成。
《中国碳金融交易内在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一书依托市场运行核心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及其管理的研究逻辑展开,力图揭示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管理机制。首先,书中基于对碳金融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客体及其形成的供求机制的研究,对由供求决定的碳金融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二,书中针对碳金融交易市场的运行风险及度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风险管控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书中对碳金融交易市场的效能,从碳金融交易的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两个维度进行了评估。本书的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中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科学管理、决策和平稳、健康发展。
结语
碳资产本身的金融属性及国际实践经验证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碳金融市场,即使在全国市场建设初期面临着“防范金融风险”的强监管,但在市场建设完善后,碳金融不无发展机会。
在此背景下,行业普遍认为,我国经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面临重大的变革和转型,而转型过程中必然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以碳金融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市场将引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