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
行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信息

贵阳密植“碳汇林”“绿景”变成金

发布时间:2021-12-22 14:16    浏览量:319     分享:

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增加森林碳汇,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动之一。近年来,贵阳市通过扩大“碳汇库”、种出“碳汇林”、提升“固碳力”、算好“交易账”等措施,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全市现有森林年固碳总量已达115.05万吨,为多年以来的最高值。

1.扩大“碳汇库”

“十三五”以来,贵阳全面实施绿美贵阳行动,扎实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植树造林、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理等工程,共计完成营造林173.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森林面积提高到648.4万亩。2021年,已完成营造林26.12万亩。

2.种出“碳汇林”

“十三五”以来,贵阳抢抓国家储备林建设和强力推进国土绿化的机遇期,紧扣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积极争取抚育改造项目,对现有针叶林纯林进行改培,培育针阔混交林,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全市活立木总蓄积达2534万立方米;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发展元宝枫、油茶、花椒、核桃等特色木本经济林,共计完成木本阔叶经济林人工造林80万余亩,扩大了森林面积。

3.提升“固碳力”

在扩大碳库容量,提升碳库质量的同时,贵阳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各类自然保护地固碳能力。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林草资源,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减少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组织实施好病虫害防治。截至目前,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004‰,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6‰以内。

4.算好“交易账”

林业碳汇交易是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有效模式。为探索做好碳交易工作中,贵阳在联合贵州省林科院连续五年开展贵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基础上,与贵州大学签署《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开展贵阳市固碳能力监测,拟通过对不同树种、群落结构的森林或植被类型碳汇过程和固碳能力监测,分析贵阳市城市森林碳汇对碳中和的时空阈值,构建城市森林碳汇生态核算评价体系,为贵阳市城市森林“碳产品”“碳交易”奠定科学基础。

来源/人民网

主办: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