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今年16月份,全省空气质量吕梁最好,成为山西省唯一好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的市。这是吕梁市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在汾渭平原和全省保持领先以来,取得的又一显著成绩。”817-19日,第四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产业发展大会同期举办的大数据应用成果展上,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介绍吕梁空气质量改善成效。

“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是吕梁市大数据应用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吕梁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环保大数据体系全面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一步。

201710月,吕梁借助佳华科技技术优势,搭建“智慧环保”框架,将人防、技防、联防有机结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形成“污染一张图”,打造“环保一张网”。为保吕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佳华科技构建起了完善的大生态,大环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应用大数据全天时提供各类环境信息推送和大气环境质量数据分析报告,为政府提供精细化监测、立体化监管、预警应急、数据分析、数据融合、全面治理的一站式服务,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人防、技防、联防相结合的环境监管成效进一步显现,吕梁从2017年的全省第七,到领跑汾渭平原,吕梁市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持续改善。 2020年上半年,吕梁市区综合指数4.94,全省排名第一,优良天数141天,汾渭平原排名第一,成为山西省唯一好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的市。

“吕梁蓝、吕梁绿”正成为吕梁最鲜明的底色,佳华科技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助推吕梁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着力打造推进吕梁生态环境建设的全国样板。

1112日,第十届山西省节能环保、低碳发展博览会在省展览馆开幕。本次盛会以“绿色转型 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向社会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和节能减排工作成果及项目。罗克佳华科技集团携云链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向社会各界展示企业的创新技术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近年来,佳华科技不断发挥技术型公司属性,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链技术助力智慧环保建设,打造基于云链人工智能的智慧环保平台,解决了信息孤岛、数据独立等问题,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业务数据化、数据资源化、资源智慧化、服务高效化。

佳华科技的智慧环保系统建立起了多源、多维、多参的数据体系,实现了大数据的融合。同时,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环境数据模型等,实现了污染溯源和精细化管控,比如每周生成管控企业动态清单、每天调节管控内容和治理建议、实时调节并督察管控效果等,完成了从监测到治理的闭环流程。

据了解,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20000平方米,共设立了十大展区,参展展品丰富新颖,涵盖了新能源、电力、钢铁、新基建、环保技术产品等热门内容和板块,为节能环保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构建了供需对接和产业互融交流平台,加快推进山西省在“六新”领域的突破、推广和应用。

2020年,平遥县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为7.53,同比下降12%;PM2.5平均浓度70ug/m3,同比下降10.3%。这组数据离不开高新技术助力。

据悉,平遥县与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针对空气质量指标具体分析。

平遥县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分析空气监测站传送的数据,及时掌握污染动态,形成了污染监测、分析预警、智慧治理的系统防治网。

平遥古城。(资料图片)

平遥县委副书记、县长石勇表示,平遥县通过一系列举措,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古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力量。

据悉,2016年以来,平遥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精准治污,平遥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58天,升至2020年的214天。

2021年7月13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京正式开幕。多种环保产品与服务云聚,水防治污染、大气防治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生态修复与保护……一场环保科技盛宴跃然眼前。佳华作为国家生态环境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应邀参会,设置智慧环保展示区、碳专区,展示核心技术优势和创新解决方案。

在智慧环保展示区,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扬尘监测仪等硬件产品精彩亮相,三块大屏上分别动态演示大气联防联控管理平台、水环境联防联控管理平台、生态环境矩阵等监测监管平台,可视化呈现环保数据应用与服务。

针对数据不通、污染不清、任务派发没有落实等行业“痛点”,佳华长期聚焦物联网、云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依托物联网技术,全面接入空气微观站移动车载、无人机等多种前端智能设备,实现多源多维多参的环境数据接入,形成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自主开发云链数据共享平台,真正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交易。通过AI技术,精准识别各类环境违规行为,大幅提升污染精准溯源能力、事件捕获效率,延伸、拓展“道路控尘、工地控尘、露天控烟、水质控制”等不同生态环境场景,为政府提供集合监测监管、报警执法、运营维护、分析研判、决策支持、管理咨询、综合治理的全方位、一站式环境改善综合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为政府、企业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服务、环境技术咨询服务,保证数据的精准可靠。

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海量的监测数据、强大的数据运营能力,佳华针对大气、水、固废、危废等污染领域,提供针对性、全局性解决方案,打通环保监控和执法的“最后一公里”。以10大基地为辐射,为全国90多个地市提供物联网数据运营服务,为环境治理装上“眼睛”、“鼻子”和“耳朵”,全面感知实时数据,构建全国生态环境云链大数据平台。

在碳专区,工业智能物联网关、建筑能耗监测网关、绿道智能终端等一系列嗅探产品吸引多人驻足。目前,碳数据核查需求与日剧增,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至关重要。佳华依托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等特征,对于解决碳数据痛点有极高应用价值。

佳华长期聚焦区块链技术,获得多项资质认证和专利,承担了世界银行的节能融资项目,为高能耗产业能耗和碳排放计量编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北京、陕西、河南三地完成能耗监测工作,积累了坚实的行业和技术基础。凭借深厚的区块链技术积淀,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围绕 “云链共享平台”,迅速建立碳链体系,“一键核算”“一键存证”,致力实现碳控排企业的数据真实可信、数据安全、及时有效、数据共享,面向全社会提供技术支持。

“一键核算”,通过物联网智能终端,对生产过程、燃料消耗、项目基础碳排放相关数据等进行实时动态采集,对配额余量等进行同步核算,实时辅助企业调整碳交易决策。“一键存证”,利用区块链技术,给每一个关键数据包打上“标签”,建立“数据账本”,使数据不可篡改、全程留痕,确保“碳数据”的真实、安全。

而绿道绿码产品,是佳华推出的碳链体系的应用端,为能耗企业发放红绿码,为碳排放、碳交易等相关活动中的数据交互提供技术保障,受到行业客户的关注。

未来,佳华将积极把握历史机遇,响应“新基建”及“工业互联网”战略布局的时代召唤,形成物联网大数据的“托管地”和“增值地”,构建全价值链的物联网云链大数据平台。

6月6日~10日,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在西宁市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生态博览会由商务部、生态环境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共建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集中宣传展示国内外先进的生态产业产品和前沿理念、技术、成果。

佳华科技作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应邀参会,展示公司在大气监测、AI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实力。针对国家3060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佳华科技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温室气体”与“常规大气污染物”协同管控联动体系,为碳排放碳交易等相关活动中数据交互提供技术保障,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受到行业客户的关注。


9月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服贸会)——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召开,现场举行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仪式,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被授予“两区”顾问委员聘书。

“两区”建设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的发力点、重头戏,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区”顾问委员会由政策战略专家、行业领军人才、高校及研究机构资深学者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汇集了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等等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大家集思广益,为副中心吸引服务企业、建设美好宜居城市建言献策。

在由著名主持人、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敬一丹主持的《同频共振,赋能城市副中心融合发展新未来》访谈对话中,李玮针对公司立足城市副中心实际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佳华科技是国家生态环境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多年来聚焦智慧环保、低碳城市建设。在北京通州,佳华科技最先涉入环境治理领域,通过搭建完备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同时,加入车载移动监测,配合AI监控数据,完善城市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数据,为城市提供精细化管理,助力通州区成为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一个区,并且建立了享誉全国的“通州模式”。

“双碳”治理方面,佳华科技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绿色交易所等合作伙伴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共同推出了“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囊括了从2007年起全国各省市、区县、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空气质量数据、企业排放数据等,结合佳华可信的区块链技术,对每一条平台数据,进行身份标识和可信存证,为数据建立“身份证”,为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公众提供更清晰更严谨的数据信息,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李玮表示,佳华科技对于通州而言,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通州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资源充裕。未来,佳华科技将加快公司核心技术落地应用,积极为通州的生态环境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93日,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出席并发表演讲。

李玮在演讲中表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度加速,碳市场的建设工作对政府和企业碳排放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碳市场的初衷和使命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碳市场在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佳华科技作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承担工业污染源监控、工况监控等环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公司是国家发改委全国能耗监测系统的顶层设计单位,同时承担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的建设,为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提供溯源算法,建立数据图谱。佳华科技在2021年服贸会上发布了“生态环境双碳云图”,今年公司在双碳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取得了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对于碳市场主管部门来讲,碳市场的建设可有效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但同时在碳市场建设过程中,碳数据质量监督管理的难题仍是当前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一大困扰。佳华科技在云图大数据库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面向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双碳管理平台”,平台汇聚了各省市县历年双碳相关的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经济等数据指标项,并对数据进行了拆分、打码、建立关联图谱,通过相关算法和模型,帮助各级政府做到对区域碳排放的追溯历史、呈现当下、预测未来。针对碳市场建设过程中碳数据质量监督管理这一难题,“双碳管理平台”则充分发挥自身数据优势、算法优势,构建了一系列碳数据核验模型,可有效帮助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报送数据进行智能核验,实现对异常数据、失真数据的提前预警,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碳市场。

对于企业来讲,碳市场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国首批纳入碳市场的是2000余家发电企业,对于火电行业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将面临长期的压力和挑战,短期来看,火电企业急需建立碳数据管理体系,清晰掌握自身碳底数,精准、合规的将碳数据提交至主管部门,顺利完成碳核查工作。中期来看,随着碳市场发展,发电企业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履约压力,如何降低履约成本、降低碳市场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是企业的关注点,同时,如何利用碳市场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样非常关键。长期来看,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火电比例将不断下降,但火电“压舱石”的作用仍不可替代,企业如何科学、有序的降碳,提高碳管理水平将是长期挑战。与挑战伴随着的则是机遇,双碳目标以及碳市场的推进,也给发电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一来是通过碳交易收益,碳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也会通过碳市场获得“奖励”,形成额外收益。二是盘活自身资产,碳市场的建设推动着碳金融的快速发展,企业可通过自身碳资产的灵活运作,参与碳金融等业务,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企业提质增速发展,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那么企业该如何化机遇为挑战呢?归根到底,碳计量是基础,也是核心。佳华科技为企业打造数字碳表,从企业面临的短期、中期、长期挑战为切入点,切实为企业提供一套信息化工具,帮助企业化挑战为机遇。

一是数字碳表基于企业核算及核查指南及要求,从企业碳管理实际面临的难题出发,给企业打造了碳数据电子台账,电子台账运用物联网、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对企业碳数据的全面汇聚、动态采集,以往企业碳管理工作人员在给集团或者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碳数据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的纸质单据,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获取数据,数据零散、形态不一,电子台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给碳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的数据管理工作台,平台对海量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比对、运算,最终得出的结果一方面可用于给集团或者主管部门报送,同时也可用于应对年度核查工作,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二是数字碳表也是企业碳资产管家,对企业碳资产进行实时模拟运算,提前掌握自身碳资产盈亏情况。以往,企业年度核查以后才得知碳配额盈亏情况,但已经于事无补,只能付出大量资金去完成履约工作,数字碳表则将这一结果“前置”,让企业生产过程中随时掌握自身碳资产的盈亏情况,便于企业更加灵活的制定生产经营方案、制定碳交易策略。同时,数字碳表在企业履约、交易过程中,也可以为企业制定科学、低成本的履约方案,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企业低成本履约,切实提高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

三是数字碳表也给企业提供了常态化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企业精准定位自身的高碳环节,及时发现企业碳排放管理漏洞,不断引导企业碳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数字碳表基于宏观海量数据,帮助企业对标先进,让企业能够明晰自身的降碳空间和潜力,从而指导和服务企业开展相应的工艺升级改造等工作。

不论是从政府管理或是企业服务角度,双碳目标的达成、碳市场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真实可信的碳数据,碳计量工具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各项工作是否能够有序开展、各个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归根到底,我们应该聚焦于量化,就像“会计电算化”一样,推进“碳电算化”,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讲,佳华科技“双碳管理平台”、“数字碳表”的建立,既是一个技术手段,更是一条最佳的路径,将全面助推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2年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创新中心联合会与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在2022年服贸会联合举办“中国-欧洲创新投资大会”。

论坛以中欧携手,共筑创新与可持续未来”为宗旨,深度探讨中欧经贸与投资合作、可持续与气候变化投资、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赋能金融服务发展。论坛邀请了来自金融监管机构、领先金融与创新企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驻华使馆的重量级嘉宾,与中国资深专家共同探讨发展经验,分享探索实践。

以下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北京大运云链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先生的大会发言。

如今在双碳领域的新赛道上,最基础的任务是基建工作,即数据工作。202281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统计局同步发文,强调碳的核查、核算体系的建设。实现3060双碳目标,第一步是把家底摸清,把数据搞清,建立对我国碳现况的明确认知。但是现在的配额分配,包括核算体系,基本上建立在一个可能与真实情况有所偏离的统计口径之上,为了纠正这一问题,早日实现碳市场、碳金融、双碳目标的达成,中国一直在做出努力。2012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为碳市场服务的全国范围内的能耗监测,现在又参与到生态环境部做配额分配以及数据筛查、数据校核工作,接下来我将从三个层面展开对碳数据工作的描述:

• 数据采集

目前中国碳市场主要应用碳监测、碳报告、碳核查MRV(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的核算方式。这一方式基于物料核算和排放因子,通过使用端测算,再由第三方审计单位做现场核查,对数据进行校准,核查之后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目前着重于实现前端自动采集,从过程中采集,如对煤机上煤的皮带秤、衡器进行采集,对煤质检验报告定期进行采集,可以对其用能用气量进行自动化采集。相关部门在不断优化标准,鼓励自动化采集和存证,大幅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

• 核查核验

现在很多进入碳市场的发电企业并非造假而是失真,填写数据时由于不专业,欠缺采集手段等问题,使得数据脱离实际情况。在这一问题上,企业能够通过生态环境部和其他的技术支持单位推行的一种数字计量和数字碳表的方式提升数据计量的准确性。

• 绿色项目

北京绿交所目前在推出一种名为绿色项目库的模式,它做到了真正把企业的减排项目以碳账户的方式真实采集、真实计算。在这一方面,国家、政府、各类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的采集方式,并应用区块链的方式进行存证。区块链的特性是不可篡改性,能够确保所有记录的真实性,所以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采集,用区块链的方式进行存证,最终形成的数据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校核。在这一模式下,来源于企业和社会的数据如用电数据、用能数据、税务数据、工商等等皆可以使用大数据进行校核和校验,确保进入碳市场交易或者绿证、碳中和审核等方面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有着众多技术人员一心朝着使数据更透明、更真实的方向努力,并且随着国家与政府的重视以及技术不断革新优化,相信碳市场和碳金融会越来越趋于理想化状态,能够更好地帮助实现双碳目标。

数字技术支撑与意识提升助力大数据体系建设

目前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被要求披露ESG信息,但披露质量和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差异在全面客观感知,这需要大量精细的、真实的、可量化的数据支撑。事实上,建立一个涉碳主体的串联体系、金融部门以及核查机构等,需要涉碳的主体和企业共同履行数据披露义务后再以现有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进行标识解析,建立一个多方可信的体系,确保企业的数据有信用背书,也能够科学评价,用大数据的方式对企业全面画像,从而能把ESG的情况和企业的情况完整反映出来。这个体系的建设需要全社会从上到下的协作,一方面是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是整个意识认知的提升,还有全社会对涉碳主体ESG或信息披露的推动,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数据体系,从而推动全社会的低碳发展。

李玮

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北京大运云链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

罗克佳华科技董事长

General Director, Engineering Center for Industrial Pollution Monitoring of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Dean, Beijing Dayu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loud-Chain Big Data Applications

Chairman, RocKontrol Technology

我国作为全球首个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绿色金融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完善,为自然环境保护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金融领域面对低碳经济这一现代背景也提出了“碳金融”的概念。高质量的碳数据是准确制定地区、企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行动路线的基石。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优化资源配置,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对碳数据和平台的需求较为迫切。

近日,记者关注到,科创板上市公司佳华科技在碳金融领域有了新的突破,与北京银行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了一款基于可量化环境效益的绿色金融产品——“京行碳e贷”。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低碳技术赋能金融创新、结算、融资、供应链金融和个人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

据了解,早在2022年,佳华科技便与北京银行就数据资产化、数据资产抵押贷款达成合作意向。北京银行通过详细了解佳华科技经营情况,并对其持有的某行业数据资产质量评价与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进行分析,成功落地全国首笔上市公司1000万元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贷款,实现数据资产“变现”。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表示:“绿色金融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可以促进更快摸清碳底数、降低碳金融信息不对称,催生一批绿色化、数字化的新技术、新业态。”

实际上,在双碳和金融领域佳华科技早已进行了探索。资料显示,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佳华科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为北京绿色交易所研发的“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正式发布,该产品是佳华科技首个将双碳技术向金融领域迈进的碳金融产品。之后,佳华科技还与生态环境部指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达成战略合作,促进碳减排、碳金融等双碳信息化业务发展。

纵观整个市场,当前“碳金融”不断引发关注,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中,多位代表委员在今年的建议提案中建议完善多层次碳市场建设,丰富包括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体系。目前看来,碳金融领域仍然面临着交易信息不透明、定价权缺失、碳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不过,随着国家的重视,发展碳金融成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路径,未来,碳金融行业必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而此次佳华科技与与北京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也为实体经济低碳发展注入了绿色金融“活水”。

329日,由中共聊城市委、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百名儒商走进聊城暨聊城市聊商联盟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儒商‘汇’东昌,聚力谋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各地的儒商名士、业界精英、青年才俊齐聚聊城,为推动聊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共话才智。国家生态环境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受邀出席,并围绕双碳火炬基地建设进行主题发言。

佳华科技作为一家打通物联网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全产业链条的物联网技术企业,于2017年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双招双引下成立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智慧东昌城市运营,构建山东双碳火炬基地。

针对聊城市碳市场管理,山东佳华与聊城市生态环境局紧密合作,在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信息中心等国家机构指导下,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碳市场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针对聊城市双碳目标管理,佳华科技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北京绿色交易所积极与聊城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在绿色金融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分支服务机构在聊城市落地,为聊城市绿色金融及碳资产开发等业务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撑。聊城双碳火炬基地的建设始终以服务聊城市碳达峰碳中和为首要任务,持续深耕,将双碳火炬基地打造为面向全国的双碳数字化服务商,带动聊城市双碳数字化产业发展。

李玮表示:“聊城市委市政府、东昌府区委区政府,对佳华科技的项目高度重视,在各个方面都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服务质量越来越好,可以说聊城不仅人美、城市美,同时聊城是一个非常有希望,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城市,我们在聊城的投资充满了希望,我们既是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山东佳华通过深耕聊城,服务山东,已发展为面向工业企业的双碳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面向全国的双碳业务综合服务中心。

10月9日,信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信发集团”) 与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佳华科技”)就双碳管理平台建设,在信发集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围绕信发集团双碳管理平台建设、碳交易支持服务、碳资产管理合作,以及电解铝行业的碳管理平台推广、信息服务、标准研发、产业研究、技术交流、行业示范应用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佳华科技副董事长兼首席数据官陈京南与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代表双方签约。佳华科技以及旗下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佳华”)、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佳华智联”),与信发集团碳资产管理中心、网络信息中心、中碳信发(山东)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碳信发”)的相关代表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中碳信发总经理纪华主持。

358e244e-2917-4cfd-aac8-abd9bb93fbe5.jpeg

4bb6bca1-db73-4ecf-9e46-d8a1d8ea3a8d.jpeg

 首先,双方签署双碳管理平台合作协议。受信发集团委托,佳华科技携山东佳华、佳华智联公司共同为信发集团建设双碳管理平台,该平台计划投资金额360万,建设内容涵盖双碳驾驶舱、排放管理、资产管理、交易管理、履约管理、减排管理、产品碳足迹、综合分析等核心功能,将全面助力信发集团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9fb527d1-c261-43c5-93b9-e67f1c8dbaaf.jpeg

 然后,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以建设信发集团双碳管理平台、建立信发集团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策略、实现电解铝行业产品碳足迹和产业链碳减排管理等为目标,在电解铝行业碳管理试点示范、电力及电解铝等行业双碳管理平台合作推广、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碳市场咨询服务、企业产品碳足迹、碳减排管理和碳履约管理的规划建设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合作,推动数据智能、产业融合及碳资产高效管理的创新发展,提升信发集团碳排放管理水平,推进落实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信发集团成立于1972年,是一家集发电、供热、氧化铝、电解铝及铝深加工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内电解铝生产行业一直位列前三位。现有所属及控股企业72家,总资产2100亿元,自1999年改制以来,累计向国家缴纳税费近千亿元,2022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81亿元,实现净利润154亿元。近些年,信发集团积极践行绿色环保、低碳高效、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方共赢”。信发集团是目前全国碳交易的重要参与方,碳资产量大、碳管理经验丰富,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交易量1407.6万吨,占全国总交易量7.47%;总交易金额7.43亿元,占全国总交易额的9.1%,位居全国同期首位。

佳华科技是全国碳市场信息化平台建设支撑单位,也是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是国内数字碳中和的引领者。作为聊城市委市政府双招双引下,佳华科技与地方国资合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山东佳华应用高新技术承担聊城市双碳智服平台建设与智慧东昌城市运营工作,赋能聊城市双碳目标管理与山东双碳火炬基地建设。佳华智联是佳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聚焦双碳业务场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行业用户提供碳监测、碳核算、碳分析、碳存证、碳评估等全产业链服务。

90afdc9c-ea1c-44d3-9155-b0bc9258c831.jpeg

此次合作是佳华科技继承担电力、水泥等行业龙头集团双碳管理平台后,在电解铝行业的又一重大突破,将进一步确立在智慧双碳信息化领域的技术领先性和行业地位。

以此为契机,佳华科技将继续建设完善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搭建碳盘查、碳交易、碳金融、碳减排、碳市场等功能模块,满足企业、交易机构、金融机构等碳市场参与方的碳精准量化、碳资产管理、碳交易服务、碳金融产品对接及节能降碳技术等多样化的业务需求,致力于成为面向全国的双碳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为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双碳时代,

碳交易,信息不畅;

碳资讯,获取分散;

碳中和,服务繁杂;

开展绿色项目融资,渠道单一

……

随着碳市场不断发展,如何能第一时间掌握需求及服务信息,轻松开展碳交易,便捷获取碳服务,成为行业日益突出的问题。10月12日,由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打造的碳市场服务支持工具——“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经过前期业务规划、建设和部署,初期已实现碳资讯信息、交易服务、交易行情、会议碳中和、绿色金融等功能模块,同时在行业里首次应用大模型技术,建立智能碳助手问答机器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碳服务需求。

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实时的行业热点新闻资讯、深度的观点洞察文章,丰富的行业政策法规,上线“碳百科”“碳学堂”“低碳技术”,内嵌行业核查指南及现存CCER项目信息,提供线上查看价值视频的窗口,结构化展示了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目录的技术详情与应用案例。

平台汇总全国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的碳交易量价数据,以行情图形式,通过不同时间维度展示全国碳交易情况。“碳交易”方便企业发布和响应碳配额买卖需求,便捷支持交易服务。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会议碳中和”和“绿色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活动与会议碳中和,提供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绿色信贷及碳金融需求发布与服务响应通道。

图片1.png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CCER即将重启,有色、水泥等其余七大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准备工作不断推进,企业践行绿色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建设与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将为各方涉碳主体提供专业的碳服务支持,为全国碳市场的不断成熟完善积极贡献力量。

 

图片2.png

欢迎扫码下载 注册体验

 

 

使用过程中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您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佳华科技将持续丰富和完善平台功能,携手各方,共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图片3.png

联系我们


近日,由罗克佳华科技集团牵头,北京佳华智联与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联合投标的“山东省碳数据校验及双碳智慧服务平台项目”正式中标。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工业大省、能耗大省,整体碳排放总量居全国首位,在“十四五”期间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指标任务仍将面临较大挑战。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启动上线,在2019-2020年第一个履约周期,碳市场降碳成效初步显现,但同时在碳数据质量方面暴露了诸多问题。对此,生态环境部从顶层设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罗克佳华集团及北京佳华智联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承建的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已上线运行,对碳排放报送数据质量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山东省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数量多,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企业数量全国排名第一。如何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帮扶企业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是当前亟待开展的工作。

本项目拟建设双碳智慧服务平台,包括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中台建设,碳数据校验、考核、配额管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推广、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分析、机构管理、资讯等模块,打通国家平台和省级平台及其它相关数据平台的接口,实现双碳管理“一盘棋”。通过省级统筹调配全省配额总量,保障全省控排企业的履约完成率,进一步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

平台将应用物联网实时采集、大数据分析比对、人工智能高效核验等核心技术,面向重点企业、核查机构、审核专家、省市级主管部门等,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全流程信息化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山东省碳排放数据质量,最终实现双碳目标。

10月28日,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五届企业家论坛在扬州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聚力科技创新 提升发展能级”。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玮在会上表示,佳华科技是全国第一家跑通数据认证的公司,同时还获得了第一张数据资产的“土地证”。佳华科技在生态环境领域率先跑通了数据资产的各个环节,中央深改委、财政部等单位多次调研。近期,财政部下达文件,数据资产从2024年1月1日开始正式 入表。

李玮直言,数据资产的入表,也是财政部关键的一步,这意味着,未来数据资产不论作为无形资产还是存货,都将对国家数字经济实现巨大的推动。

目前,全国碳市场平台涉及到2000多家企业,未来会涉及到8000多家大企业,将来每家企业都会有数字碳表,而佳华科技将致力于把绿色化和数字化“双化”协同,双轮驱动,致力于领先的数字碳中和平台。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数据资产也可“变现”。10月24日,东昌府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副主任苗安涛介绍,该区企业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用一组2.71GB的数据,拿到了齐鲁银行百万元授信,成为省内首单涵盖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质量评价、数据价值评估、数据资产授信贷款全流程闭环的案例,为全省数据价值化实现提供了可行路径。

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针对其数据资产化和授信贷款诉求,东昌府区大数据服务中心联合清雁科技、中联资产评估等机构,对其提供的区域性环境大气质量监测和服务数据进行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评价,助其获得齐鲁银行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贷款,以数据资产化作为新型融资方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数据要素市场相关文件,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起到了举旗定向的作用。按照文件精神,今年以来,东昌府区加快数据价值化探索进程,在公共数据运营方面先行先试,迈出了全省第一步。”苗安涛介绍。

目前,东昌府区已有十几类数据产品基本成形。这些产品不仅适用于企业量化评估专利价值,还可以为金融机构推荐企业“白名单”等。下一步,东昌府区将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充分发挥数据交易机构、公共数据运营机构等平台作用,集聚数据资源提供商、数据需求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全链条市场主体,支持数据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数据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数据产业集群,打造数据创新生态。

唤醒“沉睡”的资源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随后的几年中,我市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事项“一网通办”、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公共领域数字化供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

但应该看到,这些数据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这是一笔“沉睡”的资源,如果能唤醒并有效利用,一定会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盘活“沉睡”资源,释放发展动能。我市深入贯彻《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积极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发挥数据规模优势,创新方式方法,激活了公共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潜能,进而推动东昌府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首例公共数据的资产化。

东昌府区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思路,有望唤醒更多的公共数据,让错配的资源在新的位置上发挥光和热。

来源:聊城日报


10月31日,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数据要素应用与数据安全治理”专题沙龙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大厦顺利举办。

该活动是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的重要学术品牌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主办,来自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国际数字经济治理研究院等产、学、研、用等领域的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推动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图片1.png

活动现场

佳华科技作为北京市数字经济试点单位应邀出席论坛,介绍分享了打造的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增值的数据要素应用与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以及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等数据要素价值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图片2.png

北京佳华智联总经理助理杨强发言

佳华科技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商业模式,长期坚持绿色化和数字化协同发展,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引领数字化,将智能制造、数据安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标识解析、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等领域。在数字经济、“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驱动下,佳华科技不断完善技术产品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数据治理应用体系,加快推动数据产品化资产化,实现了“核心技术产品化、信息工程数据化、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可持续业务模式。

佳华科技作为首都首批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在全国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获得了全国首个上市公司数据资产登记凭证、全国首笔银行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佳华科技旗下的分子公司山东佳华,率先取得山东省第一张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并作为大数据国家标准的编制单位,打造出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佳华经验”,数实结合的优势不断凸显,成为新的行业制高点。

 

未来,佳华科技将继续积极推动数据要素技术产品创新,健全数据知识产权、数据资产治理体系,盘活数据资产价值,夯实数字竞争优势,为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而继续努力。


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公示了第十五批环保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太原佳华均被评为最高信用等级(AAA级)。

3d31461c-b19e-480a-bc0f-f28c551d0880.jpg

环保企业信用评价工作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形式审查、专家会初评、现场考察、征求意见、公示等程序,对企业进行考核评级,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促进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

此次评估涉及公司价值理念、管理能力、财务能力、市场能力、履约能力、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情况等众多方面,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太原佳华双双获评企业信用评价AAA级认证,是社会和行业对公司诚信经营、信用管理的充分肯定。未来,公司将继续完善自身建设,坚持诚实守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北京市积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1110日,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活动在北京数据先行区管理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龙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副主任庞雪松国家数据局筹备组一组负责人宋宪荣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以及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数据先行区的入驻单位出席会议。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数据官陈京南应邀出席会议。

图片11.png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创建方案》。根据方案,北京将打造2+5+N”的数据先行区基础架构。其中,“2”是数据先行区基础设施层,包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和国家区块链网络枢纽;“5”是数据先行区业务中台层,包含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数据资产评估平台、数据资产托管平台、数据交易节点、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等;“N”是数据应用层,包含金融数据、政务数据、“三医”数据、自动驾驶数据、航运贸易数据、文旅数据等数据专区与应用。同时方案中规划了5个方面、32项具体建设任务。

据了解,数据先行区定位为:在全市特定区域,按照适应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特征的新型监管方式建立先行先试机制,加快建设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试验田和数据要素集聚区。创建方案中明确了数据先行区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框架体系,汇聚高价值数据资产总量达到80PB,数据交易额达到50亿元,数据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到2030年,完全建成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政策高地、可信空间和数据工场,汇聚高价值数据资产总量达到100PB,数据交易额达到100亿元,数据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近年来,北京市在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入表、交易、融资和司法保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突破。佳华科技作为通州(副中心)的数据要素企业,积极参与“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的各项工作。2022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试点工作,佳华科技被选为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对象,获得了首个上市公司《数据资产登记凭证》;随后,佳华科技与北京银行副中心支行实现业务合作,落地全国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贷款;2023年,佳华科技凭借在数据资产方面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经验和实践,成功入选北京市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佳华科技是一家打通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的物联网大数据企业,获得了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认证拥有海量、合法的数据资源。公司以数据为核心,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建立了“数据工厂”体系,通过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增值等,实现“核心技术产品化”,“信息工程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价值化”,持续为客户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提供更多的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推进数据登记、评估、融资、交易、入表等数字经济工作,发挥行业示范与引领作用。

未来,佳华科技将持续提炼和沉淀数据的通用处理能力,不断发掘和释放数据价值,为北京市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典型样板,进而向全国推广复制成功的经验做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和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唐山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发展研讨会”在唐山市举行。

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对“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发展”进行了宏观解读和主旨演讲,就“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助力绿色零碳产业新生态”“双碳投融资如何抢抓新机遇、发掘新赛道”进行了对话。

本次大会致力于全程零碳化,打造了一场真正的绿色低碳“盛宴”。通过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和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联合打造的“绿金e碳”APP对会议组织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和抵消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顺利实现会议碳中和,并现场颁发“碳中和会议证书”。

图片1.png

此外,唐山高新区聘任吴汝川、李玮、沈一扬、吴姝为“唐山高新区双碳经济发展顾问”,现场与吉电核瑞、昱兆新能源、源网荷储、稳石机器人、方舟生物、致远智能等18个企业进行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双碳”经济、大健康和科技服务业等。

图片2.png

近年来,绿色办会成为践行生态文明、倡导低碳生活理念的实际行动。越来越多的会议组织者开始关注环保和低碳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会议对环境的影响。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办会将继续成为一种趋势,并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源:凤凰网

11月17日,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总经理柳成亮一行来佳华科技参观交流,并组织召开电厂碳管理学习交流会,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旗下12家火电厂相关负责人、技术骨干等近40人参加此次活动。佳华科技副总经理任永平、佳华智联副总经理唐天溥出席会议。

当前,电力企业在双碳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企业难以准确核算碳排放量、碳资产管理不规范、碳市场交易不活跃等。佳华科技作为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企业数字碳表,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帮助企业实时掌握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实现数据集成与共享,简化填报和审查程序,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和碳资产管理水平,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学习交流中,佳华科技技术人员围绕《企业碳资产管理理论与实践》《企业碳数据质量管理要点解析》以及碳管理信息化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报告。助力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对碳排放管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掌握了开展企业核算、碳管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参会人员一致好评。

晋能控股集团由原晋能、同煤、潞安、阳煤和晋煤五大集团重组而成晋能控股电力是晋能控股集团三大产业板块之一晋能控股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火电及清洁发电、设备制造为主业的综合能源集团,是全国第二大能源企业。

此次学习交流会,进一步加深了晋能控股电力集团与佳华科技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培训,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对佳华科技的碳管理技术和双碳解决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佳华科技在双碳治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优势,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图片1.png

图片2.png

为进一步服务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构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122日,为期2天的2023首届工业数据要素大会暨县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在苏州正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市工业数据要素主管领导,数据交易所、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数据服务商、高校院所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数字融合创新之路。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数据官陈京南应邀参会,并作主题演讲。

图片1.png

本次大会是工业领域落实“数据二十条”的首场重要会议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工业为基,数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工业数据要素治理、工业数据资产登记、工业数据与金融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等热点议题举办系列高水平活动,共设置1场主会场开幕式和6场专题会议,旨在促进工业数据要素“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图片2.png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乔亦哲、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处长谭路、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刁兴春出席大会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罡作主题报告。

在“工业数据与金融创新专题”会议上,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副董事长、首席数据官陈京南围绕《数据资产评估探索与实践》作主题演讲。她指出,数据资产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产目前数据资产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佳华科技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通过建立“数据工厂”体系,实现了核心技术产品化、信息工程数据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同时,公司还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了对数据资产的融资和交易,为数据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和价值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陈京南还分享了佳华科技在数据资产评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公司作为全国数字经济数据资产评估试点企业,是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获得了全国首个上市公司数据资产登记凭证、全国首笔银行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旗下分子公司率先取得山东省第一张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并获得百万元授信贷款。公司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融资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为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佳华经验”。

本次大会通过与行业专家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推动工业数据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未来,佳华科技将持续深化对数据资产评估的探索和实践,在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资产化进程中不断创造新成果,形成新经验。

近日,2023开源和信息消费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在株洲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有25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100余支队伍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佳华智慧园区APP在比赛中获得佳绩。

43df626f4b22e84f3da2a3afccb20eb9.jpg

佳华智慧园区APP是一款围绕政府监管不便,园区管理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低,园区企业信息获取不及时、环保安全问题难以有效处理等问题,打造的集园区动态、事件、巡检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软件。通过多种网络通讯技术,实现感知终端数据的动态采集,实现了园区各项功能服务的移动化、数据化,提升园区管委会管理能力,同时也为园区各大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提高了园区运营效率。

8e027a05fa9340bc8424b15a16d95d7f.jpg

本次大赛前身为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大赛以“提质消费供给 智造美好生活”为主题,面向“智”生产、“慧”生活、“智能+”平台服务与治理三大方向,在赛题设置上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行业前沿,聚焦信息消费产品及服务十大供给领域征集赛题。在奖项评选环节,设置层层PK和现场答辩,由35位院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权威评判。

此次获奖,是对佳华在智慧园区领域创新实践地肯定。未来,佳华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优化,推动智慧园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日,山东省数据要素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山东罗克佳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佳华”)《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指标分析技术研究》项目凭借在数据管理领域的领先实力成功登榜。

图片1.png

山东省数据要素创新创业共同体作为山东省大数据局推荐、省政府同意、省科技厅审批的山东省内数据领域唯一省级共同体,积极推进数据价值化工作,突破数据价值化过程中难点堵点和共性关键技术,打通数据价值链、盘活数据要素、激发数据价值,助力山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

图片2.png

山东佳华作为致力于将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应用等方面有着卓越的业绩。近日,山东佳华用一组2.71GB的数据拿到了齐鲁银行百万元授信,成为省内首单涵盖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质量评价、数据价值评估、数据资产授信贷款的全流程闭环案例,为山东省数据价值化实现提供了可行路径。

为进一步满足数据资产评估的一致性和公平性要求,并完善数据流通的闭环服务,山东佳华结合数据管理经验和技术研发优势,揭榜设立了《数据资产价值评价指标分析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将逐步构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资产领域产品体系,计划在2024年完善数据资产评估机制平台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推广应用,引领山东省数据资产登记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规模化推进,助力山东省数据经济、产业数字化的跨越发展。

此次入选“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充分展示了佳华科技在数据管理领域的实力和优势。未来,山东佳华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数据治理和应用水平,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经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专家评议会评审,佳华科技获评DCMM认证。标志着佳华科技在数据管理领域达到了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图片1.png

DCMM是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工作组于2018年发布的我国数据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也是国内最权威的企业数据管理能力认证。该标准适用于信息系统的建设单位、应用单位等进行数据管理规划、设计和评估,也是信息系统建设状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的依据。

佳华科技作为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始终以数据为核心,建立了“数据工厂”体系,以“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围绕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架构、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和数据生存周期等评估模型的8个能力域、28个能力项,实现数据资源的可视化、可度量、可管理、可优化和可应用。

目前,佳华科技拥有百亿级的热数据,万亿级的数据要素点,为150个城市数千家企业、数十万用户的生态环境、双碳管理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数据服务,形成了规模化的研发、生产、工程、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融资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为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佳华经验

此次荣获DCMM认证,是对佳华科技数据管理能力的认可,不仅体现了佳华科技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佳华科技将不断优化数据管理体系,提升数据价值,推动数字化转型。

1124日,以“创新跨界融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科创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创新论坛在江苏省宜兴市成功举办。论坛以搭建“科创中国”生态环境和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

论坛公布了首批“智为青绿”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佳华智联申报的《企业智慧化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平台—企业数字碳表》成功入选。该征集活动由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发起。本次征集和遴选活动为国内在数字赋能碳减排碳中和领域首次进行全行业的系统性征集,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主题,设立源头、过程、末端、管理“智为四端发力”专题,从能源供给端智为“减碳”、过程需求端智为“降碳”、末端处理端智为“固碳”,数字管理端智为“管碳”,提升全链条数智化赋能绿色化能力,面向全行业遴选一批数字碳中和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图片1.png

企业数字碳表是面向控排企业、重点用能单位等用户打造的智慧化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平台,通过运用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针对企业数据收集难度大、碳管理链路长、碳资产流失等问题,构建起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数字碳表涵盖了数据采集、电子台账、一键核算、排放报告、节能降碳分析、碳资产管理等多个功能版块,实现实时碳采集、摸清碳底数、生成碳报告、多维碳分析、科学碳管理。在具体的应用中,企业可以通过平台首页直观读取碳排放总量,点击查看数据来源,实时知晓企业排放情况及组成,为企业制定管控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核心指标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结合企业碳排放情况、生产情况,帮助企业掌握自身碳数据管理水平,实时诊断预警研判、高效管理企业碳排放与碳配额帮助企业厘清碳数据、管好碳资产,为企业参与碳交易、供应链减碳、应对碳关税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全面提升企业碳减排和碳资产管理能力。

佳华智联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佳华科技集团(688051)的全资子公司,是面向全国的双碳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是数字碳中和的践行者。公司凭借近20年的行业数据积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行业提供碳监测、碳核算、碳分析、碳存证、碳评估等全链条的服务。

此次入选《数字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是对佳华智联在碳中和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方面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目前“企业数字碳表”已在电力、钢铁、水泥、电解铝、化工等多行业得到应用落地,共计服务80余家大型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实现碳交易扭亏为盈,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

佳华智联将再接再厉,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不断提升数字碳表等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双碳目标精准高效达成。

1212日,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交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兼法一行佳华科技北京总部考察交流。佳华科技董事长李玮率队江西省交投集团一行进行了亲切会谈,并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范围、技术优势、双碳产品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情况。佳华科技作为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以数据为核心,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商业模式,积累了海量的生态环境及双碳领域相关数据,打造了生态环境双碳领域权威性高、大量级的数据库——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围绕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领域展开绿色化建设。

图片1.png

谢兼法表示,江西交投集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全资企业,下辖2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国盛证券、国盛金控,是江西省最大的国有企业。作为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为一体的交通全产业链公司,江西交投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希望可以与佳华科技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动双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推进试点示范建设,为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玮表示,佳华科技是国家生态环境部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物联网研究中心,也是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承建和运营单位,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专业团队。将依托江西交投地域资源和生态链纵深应用优势,未来可规划在碳数据核查、碳资产管理,碳咨询培训、绿色金融等方面进行合作。

基于国家双碳目标,在CCER即将重启万亿碳市场的背景下,双方深入探讨了开发碳市场和碳资产管理方面合作思路和实施路径,旨在加强双方在双碳领域的技术合作,推动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12月13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后、博士生一行30人来到佳华科技参观针对公司在智慧双碳领域的应用成果进行了学习交流。

图片2.png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始创于1980年,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开展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团队,全国高校中最早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单位,是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单位。

佳华科技是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单位,应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持续助力政府和相关企业探索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贡献绿色发展的科技力量。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师生一行,详细了解了公司的绿色化发展之路,认真参观了公司的碳产品,对佳华科技在智慧双碳领域的典型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片3.png

这次学习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也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相信更多的校企互动,将有力推动双碳行业地发展

近日,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安全要求》(GB/T 43435-2023)正式发布,将于20246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体现了国家对信息安全技术的高度重视。

图片1.png

该标准由TC260(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佳华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参与起草,是国内首份关于SDK安全要求的国家标准旨在确保App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权限合理以及安全更新等关键环节。这一标准的出台对于保护用户数据、提高App安全性、推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佳华科技作为物联网技术创新者,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拥有物联网、数据库、区块链、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公司秉持“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商业模式,聚焦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全价值链的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佳华科技凭借其在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标准的起草和修订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图片2.png

佳华科技非常重视标准工作建设,并积极加入了多个外部标准组织,涉及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资产管理等多项领域。近日,佳华科技还被评为2023年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分委会先进单位通过积极参与各组织标准相关工作,与相关行业专家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发展,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图片3.png

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是机器学习技术的核心资源之一,而数据标注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关键环节。佳华科技参与起草的《人工智能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程》,为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规范和有效的数据标注支持,推动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实践应用。同时,标准也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将为公司的数据标注工作提供更加规范和有效的指导,提高公司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安全领域,除了此次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安全要求》佳华科技还参与起草了《信息安全技术 边缘计算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边缘计算安全框架以及安全框架下的各类安全技术要求,旨在确保边缘计算系统在各个层面的安全性,以及在安全运维和支撑方面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该标准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边缘计算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安全的边缘计算系统。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安全评估和测试的依据。

在资产管理领域,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价值的体现。佳华科技在全国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是全国数字经济数据资产评估试点企业,获得了全国首批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全国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贷款,是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资产是对组织有潜在价值或实际价值的物品、事物或实体。资产管理能够使组织检验不同水平的资产及资产系统的需求和绩效。资产管理人员的参与和能力是确保企业资产管理有效性和成功的重要因素。佳华科技旗下子公司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的《资产管理 人员参与和能力指南》,旨在通过规范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人员的积极参与和能力提升,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标准的制定对于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实现人员与资产的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佳华科技参与起草的7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获批正式发布同时,其他参与的标准也在稳步推进中。这些标准的发布将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未来,佳华科技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标准制定工作,以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发展。同时,佳华科技也将加强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来源:中新网

近日,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简称“北京软协”)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等相关负责人均出席了会议,共有300多位会员企业代表参加,佳华科技作为会员单位受邀参加。

会议期间,成立了首席数据官工作委员会,旨在深入落实《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鼓励设立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佳华科技在此次成立的首席数据官工作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单位,集团副董事长、佳华智联总经理、首席数据官陈京南出任副主任。

1111111.png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首席数据官工作委员会揭牌仪式

222222222222.png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首席数据官工作委员会相关单位

作为副主任单位,佳华科技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工作,已建立数据治理委员会并设立首席数据官,系统推进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公司通过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认证,持续优化数据管理组织、程序、制度和能力。此外,佳华科技的“数据工厂”体系实现了信息工程数据化、数据要素价值化,打造出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要素应用和数字价值实现的“佳华经验”。

佳华科技在数据要素市场上的影响力显著,作为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产入表的试点示范企业,公司率先完成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获得了全国首个上市公司数据资产登记凭证和全国首笔银行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旗下山东佳华公司也取得了山东省第一张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并成功获得银行无质押数据资产增信贷款。

此次会议的召开以及首席数据官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市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佳华科技在首席数据官工作委员会中的角色以及在数据要素市场上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未来,佳华科技将继续致力于培育高水平高质量的数据官队伍,构建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模式,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为激发山东省数据要素市场活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场以“聚焦数据资产化,推动数据价值化”为主题的专题培训——“企业数据资源入表培训暨数据要素价值化论坛”于12月21日在山东成功举办。

佳华科技作为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首个获得数据资产登记凭证的上市公司、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单位受邀出席。作为受邀嘉宾,佳华科技副董事长、首席数据官陈京南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分享》的演讲,此次分享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并引发了深入讨论。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对企业的价值不可替代。数据资产入表能够引导并推动企业有效梳理数据资源,加速数字化转型。对此,陈京南指出,企业应结合现有的数字化建设成果,丰富的数据资产化的方法路径,加速推进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以便在数据从资源化利用阶段迈向要素化配置阶段的重大变革期脱颖而出。她建议,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可从数据资源目录梳理、数据工序梳理、数据产权及合规性梳理、成本或价值可靠计量、预期经济利益可行性分析评价等五大方面进行准备。

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数据资源将被视为一种资产纳入财务报表。这意味着数据资产“入表”已进入倒计时,备受关注的数据要素市场有望被真正激活。佳华科技以强大的数据资产能力和在数据资产入表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无疑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深度融合。

二十年,一路风雨兼程的跋涉,

二十年,一首荡气回肠的战歌,

过去的二十年来,佳华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完善优化。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背后都是沉甸甸的汗水和泪水,一场马拉松一样的长跑,一次次苦行僧一样的跋涉,佳华二十年的成长,经历了量变、质变到蝶变,在一次次成长中,不断转型跨越。

回顾过去,我们从自动化到信息化,从智能化到数字化,在数字矿山、智能建筑、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等领域不断拓展,转型跨越,用高新技术去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是我们的理念,是社会责任,更是一种光荣的使命。

2023年,佳华确立了“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商业模式,通过核心技术产品化、信息工程数据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建立“数据工厂”体系。作为数字经济标杆示范单位,佳华率先打通了数据资产的登记、评估、融资等多个环节。

今天,我们站在二十年历史性的起点上,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佳华的关注与支持!

佳华科技将不断优化数据管理体系,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耕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领域,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和绿色化“双化协同”的创新服务模式,不断为客户赋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a421d54be86aeda7c27e29138958cf3c.jpg

近日,佳华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佳华智联,收到了来自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感谢信。信中对佳华智联在2023年碳排放数据管理模块项目建设中的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

fc3e568105d45c3802a5a1cecf40689f.png

在该项目中,佳华智联的双碳团队成功协助完成了湖北温室气体清单及碳核查大数据平台碳排放数据管理模块的上线运行。这一成果实现了湖北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的全流程监管,区域碳市场信息化存证以及全省配额测算等功能,为提升湖北省碳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充分体现了佳华智联的企业责任与担当。

湖北省碳排放数据管理项目中,应用了佳华智联的多种核心技术,实现了物联网实时采集、人工智能高效核验、大数据分析比对等核心技术,面向全省重点企业、核查机构、审核专家、省市级主管部门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全省重点排放企业名录管理、企业质控计划管理、月度数据存证、智能化审核以及全流程监管工作评估,统筹全省碳市场企业配额测算工作,实现湖北省碳排放数据报送-核查-分配-履约信息化监管功能,构建了碳排放数据质量全流程信息化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了湖北省碳排放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

佳华智联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佳华科技集团(688051)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荣获首都“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公司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专注于生态环境双碳领域,是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承建和运营单位,为行业提供碳监测、碳核算、碳分析、碳存证、碳评估等全链条服务,是全国领先的双碳解决方案服务商。

此次获得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表扬信,不仅是对佳华智联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在双碳领域持续创新和努力的鼓励和鞭策。未来,佳华智联将致力于建立全国双碳数字化服务体系,打造双碳数字化管理标杆,力争成为数字碳中和的引领者。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ESG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我国在ESG制度体系、信息披露质量、投资市场规模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为了推动ESG理念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促进企业、投资者、监管部门、媒体等各方的交流与合作,“2023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发展交流大会”于2023年12月27日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重塑·构建”为主题,旨在重塑企业价值,构建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

图片1.png

次论坛上,佳华科技的“企业数字碳表项目”成功入选2023上市公司ESG创新实践案例,凸显了其在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方面的领先地位。

企业数字碳表是面向控排企业、重点用能单位等用户打造的智慧化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平台。涵盖数据采集、电子台账、一键核算、排放报告、节能降碳分析、碳资产管理等功能版块,为企业制定管控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核心指标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同时,数字碳表还可以结合企业碳排放情况、生产情况,帮助企业掌握自身碳数据管理水平,实时诊断预警研判、高效管理企业碳排放与碳配额,帮助企业厘清碳数据、管好碳资产。为企业参与碳交易、供应链减碳、应对碳关税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全面提升企业碳减排和碳资产管理能力。

当前企业在编制ESG报告中的痛点之一是碳数据监测难、碳核算数据准确性与权威性不高,而企业数字碳表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中心国家发改委物联网应用研究中心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承建和运营单位,佳华科技数字碳表重点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如何测、如何算、如何管、如何受益”等核心问题。佳华科技以丰富的数据资源、权威的数据公信力和便捷方便的技术创新应用,在双碳产品中融合海量的数据资源,融合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AI、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为应对双碳产品的快速落地及未来的价值创造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碳排放数据可控、可信、可用。

此次佳华科技的企业数字碳表项目成功入选2023上市公司ESG创新实践案例,不仅是对佳华科技在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方面成功应用的肯定,更是对佳华科技在推动ESG发展的认可。这一案例的成功将激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到ESG实践中来,不断助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近日,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罗克佳华”)入选“太原市制造业企业50强”、“功勋企业”,充分展示了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优秀的业绩和实力。

佳华科技4444444444444444444444.jpg

作为信息工程数据化的引领者,罗克佳华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物联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拥有完备的智能化产品生产及工程设计与实施资质、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业绩,依托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可以为信息工程提供从咨询设计、工程实施及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服务,助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罗克佳华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拓展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产品和数据服务,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是美丽萍乡的重要魅力来源。2023年,面对大气污染防控的严峻形势,萍乡市克服地形地貌因素、外来大气污染物传输加重、工业产业结构偏重等不利影响,多措并举遏制反弹态势,交出一份亮眼的“萍乡蓝”成绩单,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萍乡是如何做到的呢?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实地专访了市生态环境局。

2023年,萍乡市环境空气质量工作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并全面达标。2023年,萍乡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5%,创历史最好成绩,较2022年提高7.9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全年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首次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佳华科技44444.jpg

萍乡市历年优良天数及PM2.5浓度变化

二是重点污染源溯源分析及量化评估。为摸清本地工业源、无组织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重点污染源排放,并量化影响程度,佳华科技驻点专家团队联合高级别专家深度分析PM2.5组分和重点区域颗粒物在线源解析结果。同时,佳华科技多次深入工业企业、生物质燃烧频发区域现场踏勘,结合本地环境空气污染现状,量化主要污染源贡献及影响,配合萍乡市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如:秋冬防攻坚冲刺重点管控工作及办法,全面助力萍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圆满完成了2023年空气质量考核目标。

罗克佳华4444444444444.jpg

重点区域周边颗粒物在线源解析监测

三是智慧环保一体化监管体系应用成效凸显。2022年6月,萍乡市智慧环保平台建成,应用过程中不断汇集工业、扬尘、移动源等监测数据,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识别等技术形成一体化智能监管体系,实现了对本地六大污染源的监管、全域环境空气质量动态感知及智能分析、污染问题闭环管控及靶向治理。2023年,依托智慧平台识别(含AI)并派发污染事件近2000例,事件闭环办结率接近100%,为空气质量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2023年,佳华科技驻点团队全年保持在线并坚持长效值班值守,尤其是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项目团队放弃节假日、义无反顾留守萍乡,科学研判、分析假期空气质量形势及烟花爆竹燃放重污染风险情况,现场督导各项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配合我方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在污染传输严重的不利情况下有效避免了本地出现重污染天。这一年,驻点团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坚守岗位,积极响应我方需求,依托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发挥科技治污优势;同时聘请高级别专家团队现场开展工业源及钢铁行业、PM2.5及臭氧污染防治、污染天气应对及攻坚冲刺指导工作共15次,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治污的水平。在我方的高度配合下,齐心协力保障我市空气质量,多方努力下最终达成最终目标。”

随着空气质量改善瓶颈期的到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深水区,科技治污是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必备条件。佳华科技不断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不断收集并解决定制化的需求以及更有价值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核心支撑,按指标反映问题、技术明确方向、管理实现闭环,不断提升大气污染综合管控服务水平。以期为美丽中国建设和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第一环保网、中国环保在线

近日,罗克佳华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罗克佳华”)中标《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运维服务》项目,中标金额817.6万元。公司凭借卓越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太原市政务服务打造5A级政务智能化服务场景,引领政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图片1.png

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是集中展现太原市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效改革的重要窗口,也是太原市服务中外客商、造福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对于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公众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运维服务涵盖了市政务服务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基础环境运行维护、硬件运行维护、软件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确保政务服务中心高效运作和优质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罗克佳华作为信息工程数据化的引领者,拥有完备的智能化产品生产及工程设计与实施资质、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业绩。此前,公司已成功中标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项目,通过整合政府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行政效能,打造了涉及设备、安全、楼宇、环境、能耗等方面的一系列智能应用,将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政府的创新平台、惠民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和智慧城市的展示平台。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并多次获得客户的高度赞誉。

此次中标,是客户对罗克佳华在政务服务领域领先实力的认可。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号召,深入挖掘政务服务的需求,以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质的服务,推动政务服务的现代化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迎来了制度层面的开门红”,为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有了新的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条例》着重强调了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通过对重点排放单位加强责任约束,严格管理技术服务机构,并强化监督检查及加大处罚力度,有力地维护了碳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数据真实性,对于保障我国碳市场稳健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关键政策工具的实施背景下,佳华科技以独特的优势和责任担当,在中国碳市场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建设者。特别是在保障与提升数据质量方面,佳华科技的专业实力和技术成果尤为突出。佳华科技利用数字化手段深入到碳排放数据采集、处理、监测以及报告核查等各个环节,构建了一套严密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近年来,佳华科技始终聚焦生态环境双碳领域,不断上线“双碳”产品 抢跑“双碳”赛道2023年,佳华科技数字化建设飞速发展,“双碳”市场不断突破,公司相继中标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企业、金融机构等“双碳”平台的建设运营项目。

佳华科技(688051)动态显示2023年,公司携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中标生态环境部的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信息平台建设与运维项目,推动全国碳市场管理业务工作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化发展,提升全国碳排放数据质量,支撑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全国碳市场平台不仅实现了业务流程体系化升级,还针对《条例》的各项要求进行了精准对接,有力填补了我国碳市场在数据质量管理上的制度空白,并提高了整个市场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总体来看,在持续向好的政策带动下,全国碳市场将进入跨越式发展。佳华科技历经多年探路试点之后,随着国家双碳势能的释放,在2024年将提速进入放量加速阶段,作为科创板双碳领域的重要股,佳华科技有望依靠强大的配套能力与拓展能力,提升盈利能力和空间,在2024年实现高速增长。

 来源:证券时报

一、基础数据分散、政策进展快速,双碳亟需大模型赋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快速飞跃、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算法理论的不断创新,全球正掀起一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热潮,这些技术正在深度融入各行各业,推动社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

640.png

大模型是指数十亿到数千亿甚至更多参数规模的庞大深度学习模型,已经在语言、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处理上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能力。大模型通过持续学习和训练,能够完成复杂的问答、推理、总结和预测等多方面任务,深刻改变着当今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推动人工智能迈入“工业化”新阶段,展现出强大赋能效应,爆发出耀眼夺目光芒。

众所周知,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碳中和领域也成为全球科技、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焦点。知识和信息爆炸性增长、信息碎片化和可信度下降,使得双碳领域广大从业者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服务和知识信息。如何广泛收集海量碳排放基础数据、及时获取与解读最新行业政策、全面提升普及和培训专业知识,已成为整个“双碳”行业面临的多方面挑战。

那么,如何将大模型的技术潜力赋能于“双碳”这一新兴而重要的领域呢?

首先是需要进行预训练,即通过收集大规模的“双碳”领域语料库,包括网络文本、书籍等,并通过训练使模型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通用知识。然后是进行微调,即通过收集大量双碳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训练语料,比如政策文件、科研论文、新闻报道、技术文档等,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标注,在预训练通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得到适用于双碳领域的专业模型,并且还需要持续对模型进行评估和迭代。经过这一系列步骤,初步训练出了一个拥有双碳领域知识的大模型“专家”。然而,这样的“专家”还存在一个局限,即无法获取最新的知识和内部数据。这样就需要再结合RAG(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大模型“专家”便能够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数据,就可以发挥其无限智慧潜能了。

总体来说,要想成为一个全面、专业的智能“双碳”大模型,既依赖于海量的碳相关基础支撑数据,更离不开丰富的“双碳”垂直行业服务经验。

二、海量数据驱动、服务经验加持,佳华碳精灵脱颖而出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作为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商业模式,以数据为核心,积累了海量的生态环境及双碳领域相关数据,构建了生态环境双碳领域权威性高、超大量级的数据库—“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并依托自身打造的“数据工厂体系”,推出双碳领域大模型及其生态应用。其中,涉碳垂直领域的智能碳助手—“佳华碳精灵”已经在佳华智联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打造的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绿金e碳”上线应用。

“佳华碳精灵”依托佳华科技所积累的海量高质量基础数据,承担全国碳市场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碳市场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经验,并通过自研的数据增强检索引擎实现实时数据与算法模型的深度融合,深入浅出地分享行业知识、分析行业案例、解读政策法规、辅助碳交易服务、支撑碳治理决策,在碳排放量化核算、碳中和路径规划、碳市场管理和低碳技术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40.png

目前佳华科技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不断挖掘大模型技术在双碳领域赋能潜力。

那么,“佳华碳精灵”有哪些优势呢?

1. 智能问答:利用双碳领域大模型打造的双碳知识助手应用,可以通过问答形式帮助从业者快速获取行业知识、了解行业动态和解读政策法规,以便从更广阔和深入的视角理解行业。

2. 智能填报:在企业碳排放数据填报工作中推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填报模块,通过上传文档、自动识别文档内容实现智能填报,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碳数据填报工作的准确性。

3. 智能报告:在日常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中推出了智能报告生成应用,通过自动抓取相关数据,并结合文档总结、文档润色、文档解读等辅助功能,智能生成格式统一、内容准确的各类报表报告,为双碳决策治理提供更加清晰直观、快速便捷的决策技术支持。

三、市场需求广泛、应用前景广阔,佳华期待深度行业合作

数字化、绿色化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过构建行业专用大模型,能够高效处理海量碳数据和碳知识,支持碳核算、碳管理、碳交易等业务场景。

接下来,佳华科技将持续深化大模型核心技术服务,通过平台服务向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集成构建能力,可以快速、高效地协助客户打造“个性化”的智能助手、智能精灵、数字人等定制化服务。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将成为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的主要引擎。大模型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正在为双碳领域的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大模型与双碳行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者、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信息工程数据化的引领者……近年来,佳华科技以数据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品牌形象,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物联网、数据库、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等行业发展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据了解,近日,佳华科技被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为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

图片1.png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代表了企业的品质、形象和信誉,也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佳华科技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形成了健全的品牌体系和完善的品牌管理制度,并且围绕创新、品质、服务构建了独特的品牌文化。

创新为魂,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技术突破的精神愉悦,产品诞生的心灵快感,是佳华技术人追求的状态,这一切都源于创新精神。

在研发方面,佳华科技始终坚持“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原则,鼓励研发团队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客户反馈,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工作原则,佳华科技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以“海东青”为品牌的数据库和物联网IoT平台,是佳华科技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方面打造的核心产品,具备百万设备接入能力,百万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多源多维数据的快速接入和低成本存储。“海东青”数据库入选国家信创图谱,产品以安全、高效、稳定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

以“云链”为品牌的云链数据共享平台,获得国家网信办颁发的运营许可资质。平台将云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利用区块链本身安全、可信任的特性,为政企客户提供自有数据上链交易通道,实现各行业各领域平台数据安全可信的互联互通。

以“微精灵”为品牌的智能工作平台,构建了“万物互联、云链共享、数据找人”的工作模式,打破了企业间可信壁垒“链”接产业生态,提供SaaS级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及配套数据治理咨询服务,帮助克服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同时,也向个人用户开放注册,提供一系列专业的数据应用,助力提升工作效率。

以“火成”为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结合大模型技术,实现了高效、精准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不仅显著提升了语音识别、文本生成和机器翻译的准确率,还为使用者带来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此外还有以“佳空气”为品牌的环保采集产品、以“佳华云”为品牌的云计算服务产品等,这些品牌在各自领域都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服务至上,提供物联网大数据服务

“分秒必争到现场”“挑灯夜战盯数据”“挂图作战打攻坚”“战严寒斗酷暑跑远维”……佳华科技始终坚持“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的理念,聚焦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切切实实解决各领域面临的痛点问题。

在智慧环保领域,佳华科技是国家生态环境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能耗监测系统顶层设计单位。公司以“佳华科技”为品牌,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污染溯源、预测预报、联防联控、智能分析、事件响应等功能,全面助力环境治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在智慧双碳领域,佳华科技是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承建和运营单位,对全国重点控排单位、核查机构、检测机构、交易机构等进行全面管理,致力于用技术打通全国8大行业千余家控排企业数据上报的桥梁。依托子公司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佳华智联”品牌,自主研发“碳账本”“数字碳表”“绿金e碳”等产品,为地方、行业、企业减污降碳、节能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在智慧城市领域,佳华科技是国家级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参与承担国家智慧园区、能耗物联网等标准的编制。依托子公司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打造“罗克佳华”品牌,聚焦智慧城市、建筑智能化、智慧园区、智慧脱硫等行业,提供从技术咨询、设计开发、建设实施、SAAS服务、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既是承载者也是助推器。佳华科技作为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入选了“中国创新品牌500强”榜单,研发的产品获中国品牌日电子信息行业国货新品。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品牌建设、研发创新、品质保障和服务提升,不断拓展技术应用领域,打造数字化和绿色化“双化协同”的创新服务模式,引领全国数字经济标杆示范,成为数字碳中和领军企业!

来源:新浪网


省政协高度关注和支持企业发展,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进一步深化政协委员联络群众工作,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闫晨曦,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法委主任郭玉玺,省政协常委、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吕惠兰,省政协常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李志强,省政协常委、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赵静一行赴佳华科技参观调研,走访总工会界别蔡凝委员,并举行政协“委员之家”授牌仪式。

佳华科技4444444444.png

闫晨曦一行在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的陪同下,详细参观了公司展厅、生产车间、机器视觉展厅,深入了解了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成果,对佳华科技在生态环境双碳领域方面取得的突破高度赞赏。同时,参观了工会组织的“省级心理健康示范基地”——心氧园,对公司工会在倾听职工心声,积极为职工解决问题方面的努力,给予高度认可。

佳华科技4444444444 (2).png

随后,在佳华大厅举办了政协“委员之家”授牌仪式 ,闫晨曦为佳华科技正式授予“委员之家”牌匾,标志着“委员之家”正式投入使用,将借助佳华在绿色化、数字化领域的技术成果,成为政协委员学习、联谊和交流的平台,有力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不断取得新成效。

佳华科技44444444444.png

授牌仪式后,各位领导围绕如何依托“委员之家”更好履职,开展座谈讨论。与会委员表示,今后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职尽责,在本职岗位上展现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闫晨曦对蔡凝委员立足工作岗位、发挥委员作用、双岗履职奉献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搭建“委员之家”履职平台,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应有之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责任、强担当、抓落实,切实增强做好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准确把握“委员之家”功能定位,发挥政协委员自身专长和资源优势,把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和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起来。要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坚持彰显界别特色,坚持注重实际效果,高质量推进“委员之家”建设。专委会要加强对“委员之家”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不断提升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质效,真正把“委员之家”打造成为学习交流的新载体、协商议政的新平台、团结联谊的新桥梁、展示风采的新窗口。

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佳华科技集团工会主席蔡凝简要汇报了近年来的履职情况。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表示,本次“委员之家”落户佳华科技是企业的荣誉,更是责任。佳华科技承诺将全力支持“委员之家”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委员之家”学习、履职、联谊、交流的功能,将“委员之家”建设成为学习之家、团结之家。

此次“委员之家”授牌仪式不仅是对佳华科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期许。佳华科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同时,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佳华科技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员工成长,重视工会建设工作。3月6日上午,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梁敬华一行到佳华考察调研,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忠贵,省总工会办公室主任许汾水、省总工会宣传教育部部长李军、省总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部长闫永平、省总工会一级调研员郭励新、省总工会办公室干部冯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冯原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段建生,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吴伟,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曦,山西综改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纪元陪同调研。

佳华科技4.png

省总工会领导一行参观了企业的展厅、车间、数据演示中心等,尤其对企业在双碳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感兴趣。董事长李玮高度重视并支持企业工会工作,此次接待因工作原因无法现场参加,特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远程视频会议,对企业在双碳和大数据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工会领导对企业科技创新和大数据应用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佳华科技44.png

在参观中,佳华工会工作也得到了省总工会领导的高度认可。省政协委员、佳华科技集团工会主席蔡凝详细汇报了佳华工会工作,她表示佳华是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佳华工会持续提升“一条龙”服务建设。通过“互联网+工会”创新模式,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菜单”式服务,通过心理服务、家庭建设服务、知性建设服务、社会服务、员工服务、健康服务等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佳华科技444.png

佳华工会建立的“省级心理健康示范基地”不仅为公司职工提供了千余次服务,还向社会开放,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促进了心理健康的普及,展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此外,佳华工会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长期关注自闭症儿童,并在公司设置自闭症儿童作品展示长廊,组织义卖活动,工会领导对企业在社会公益方面的努力表示赞赏。

佳华科技4444.png

佳华工会积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被授予全国的工人先锋号、五星级工会、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会员评议职工之家示范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先进妇女组织、工会工作模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佳华科技44444.png

梁敬华表示,我们要不断发现基层典型,总结经验做法,破解基层工会工作难题,不断提升建设质效,支持职工创新创造,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为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此次工会领导的视察是对佳华工会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未来,佳华将继续加强工会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聚焦国计民生领域,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面”听民意,“实打实”解难题。近日,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德启到佳华科技考察调研,倾听企业诉求。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尚祖国,党组成员、副主席甄宇,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利英,党组成员、秘书长陈立军,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吴绍伟,专委会工作三室主任纪万成,办公室副主任王秋石,研究室干部王鑫、宗晨陪同调研。

佳华科技4.png

张德启一行详细参观了公司的展厅,对公司在生态环境双碳领域先行先试,并取得行业领先的应用成果,表示肯定。对公司在大数据领域的不断探索,在全国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的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高度认可。在座谈中,张德启一行听取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精准高效服务企业。

佳华科技44.png

3月7日,佳华科技应邀参加了区政协助力城市副中心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进一步阐述了公司的政策需求,关切询问企业所需所盼。在会谈现场,真正感受到副中心各项政策的穿透直达。

佳华科技4444.png

佳华科技是副中心成立以来第一批引进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副中心第一个科创板上市企业。在入驻副中心的几年时间中,佳华科技先后承担了通州区智慧环保、雪亮工程等项目,均是佳华的样板工程和示范项目。

董事长李玮作为通州区第七届政协委员,带领佳华科技聚焦国计民生领域,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公司承担了全国碳市场平台建设,成为双碳信息化的领军企业;2022年,获评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是全国首个取得数据资产凭证的企业,推出全国第一个生态环境双碳云图;2023年,获得全国首笔数据资产融资贷款,同时推出全国首个生态环境双碳大模型;2024年,成为全国首批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佳华科技作为北京副中心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目前,还在推动更多的全国第一。

佳华科技44444.png

张德启表示: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通州区是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佳华科技在绿色化、数字化领域业绩斐然,项目多内容多基础好,希望佳华科技一年一个台阶,借助佳华优质资源以商招商,形成产业联盟。区政协将发挥自身优势,为不断优化副中心营商环境出力献策。

未来,佳华科技将不断努力奋斗,用更昂扬的斗志,坚持走自主创新和科技引领的道路,为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近日,省人大环资工委主任郑红莅临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罗克佳华”)考察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企业在物联网大数据及生态环境双碳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成果。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副主任杨向群、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副主任高中山、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监督处二级调研员贾小燕、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工作人员潘卓敏陪同调研。

佳华科技4.png

佳华科技44.png

  罗克佳华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承建及运维单位,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公司承担工业污染源监控、工况监控等环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融资、入表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

调研中,郑红主任一行先后查看了公司展厅、生产车间、云计算中心、机器视觉展厅等关键区域。在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的陪同下,领导们详细了解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技术研发以及行业应用情况。李玮董事长重点汇报了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建设成果,该平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成功打通了全国八大行业6800多家重点控排单位的数据上报渠道,对于提升全国碳排放数据质量、支撑全国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佳华科技444.png

此外,罗克佳华在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方面的积累和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也引起了领导们的浓厚兴趣。公司建立了全国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库,总数据量达万亿条,清洗和脱敏后数据达200亿条。通过自建的大数据中心进行模型训练,开发出国产、自主、可信的生态环境双碳大模型,为生态环境提供智能问答、智能报表生成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郑红主任对罗克佳华在生态环境双碳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技术先进性表示高度赞赏,并鼓励企业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治理相关措施,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佳华科技44444.png

此次调研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罗克佳华将继续提升核心技术优势,秉持“高科技要深入基层 面向应用”的理念,积极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添砖加瓦。


3月13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7)秘书处主任宋继伟在佳华调研并指导工作。佳华科技电子中心总经理王耀华,作为分委会委员,全程陪同此次调研工作,佳华科技副总监郭变香、创新方案中心总经理崔路凯一同接待。

宋继伟详细参观了公司展厅,对佳华在物联网、人工智能、行为识别等领域的应用成果,表示肯定。座谈会上,宋继伟认真听取了佳华作为分委会行为识别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对分委会工作的建议,并对佳华牵头拟立项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综述和应用》相关工作给予了细致的指导。

佳华自2020年加入分委会相关工作组以来,一直积极投身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标准的研制工作,多次派出专家全程参与分委会工作组集中会议,全力支持分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2024年伊始,佳华荣获“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2023年度先进单位”称号。

图片1.png

截至目前,佳华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已累计参与编制了26项标准,包括21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以及4项技术报告,充分展现了佳华在该领域的重要贡献。

佳华将继续坚持科技发展为导向,积极投身于更多标准编制工作,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与标准化发展。同时,佳华也将不断加强自身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 行业信息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部总结了九个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借鉴。

2019年7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指出:“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从黄沙漫漫到草木葱茏,从“死亡之海”到“经济绿洲”。库布其人民用3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库布其沙漠治理精神,实现了从“黄色沙漠”到“绿洲银行”的蜕变。库布其沙漠治理已经成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仅在全国各大沙区成功落地,而且已经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和生态融合发展绿色之路。


精准施策,给予企业多元化帮扶


政府部门精准施策,通过准入、价格、土地、财政奖补等政策鼓励亿利集团持续开展治沙活动。在企业准入方面,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为亿利集团整片开展治沙行动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出台2600元/亩的土地租赁指导价,帮助亿利集团以租赁的方式从农民手里获得土地经营权。在企业经营方面,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支持企业发展,九十年代后期,杭锦旗政府带动全旗人民和企业修建穿沙公路,并授予亿利集团穿沙公路的公路收费权,不但解决了亿利集团产品运不出去的难题,还节省了企业运输费用,并增加1700万元/年的收费收入,救活了当时的亿利集团,亿利集团也开启了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的序幕。在资金支持方面,亿利集团参与的生态修复工程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等支持范围,累计获得各类财政补贴7600余万元;在中央和当地政府支持下,亿利集团获得日援贷款4.15亿元人民币用于治沙;郭三梁地区地方政府无偿划拨18平方公里土地用以补偿亿利集团40多平方千米的沙地治理费用。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亿利集团库布其治沙成效,国际国内政府、组织授予亿利集团多项荣誉,鼓励亿利集团“走出去”推广治沙经验。


生态产业化,实现“三个转变”


库布其治沙为何能取得如此成效?归根结底在于其实现了“三个转变”。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由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向科技创新支撑综合防治转变,由单纯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共进转变。


“钱”是治理沙漠的关键之一。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问题。库布其着力构建沙漠治理多元化投入机制。立足于解决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不断探索沙漠治理新路子,引入社会企业资本,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中,彻底转变了“撒胡椒面”式的投入模式,注重打好资金投入的组合拳,建立了“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政府、银行、企业协作机制。同时,采取项目带动,统筹捆绑涉农涉牧项目,实施林业生态项目577万亩、草原生态建设项目281万亩、河湖连通项目向库布其沙漠引入黄河凌汛水3.1亿立方米,治理面积15万亩,累计实施生态建设治理面积873万亩,投资39亿元。


以产业拉动就业,实现良性循环


如今,库布其沙区及周边广大群众正在共享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库布其沙区及周边3.6万名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周边1303户农牧民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517户农牧民实行标准化养殖和规模化种植,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在库布其东部区域,通过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直接与间接带动了1万名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无土移民”战略,将生活在沙区与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环境中的群众搬迁到园区创业发展,使6000多户10000多人进得来、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建立沙柳种植保护让利的补偿机制,使周边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


从沙漠治理中受益的广大群众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治沙工作。仅2010年以来,来自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规模就达到3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政府投入压力。


如今,库布其正在实现从治理生态向经营生态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农牧民入股、企业承包、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等形式,积极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引进亿利、伊泰等10多家企业参与生态建设,累计投资近50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草原围封、人工造林、飞播封沙等多个方面,逐步创造出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参与治沙和沙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培育了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


“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库布其沙尘天气明显减少,降雨量显著增多,生物多样性大幅恢复。


25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环渤海三省一市,全面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各项工作任务,攻坚战核心目标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2.3%,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高于73%的任务目标;纳入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整治专项行动的10个重点断面完成消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试点城市均已初步完成监测、溯源工作和部分项目整治;累计完成滨海湿地整治修复8891公顷(目标6900公顷);整治修复岸线132公里(目标70公里),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三省一市在巩固已有成效的基础上,协同推进渤海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为“十四五”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好局、起好步。

新华财经埃及沙姆沙伊赫1115日电(记者沈丹琳 姚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5日在出席相关活动时表示,中国将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赵英民当天在COP27中国角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发展与展望边会”上致辞表示,碳市场是中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20217月,中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21111日,中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7亿吨,累计成交额86.74亿元人民币。

“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和国际成熟的碳市场相比,中国的碳市场仍需要完善。”赵英民表示,中国下一步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平稳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逐步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代理司长克拉拉·德拉托尔说,欧盟与中国在碳交易方面的合作已有十余年,欧盟支持中国建立高效的碳市场体系,建立必要的定价机制,削减碳排放。她表示,欧盟认为中国的碳市场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以达到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

碳市场机制和合作是《巴黎协定》第六条的主要内容,相关内容的落实有助于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持续参与气候变化减缓行动。赵英民在会上表示,COP27大会正为《巴黎协定》第六条市场机制尽快全面实施而开展谈判。

来源:新华财经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发布,吹响了“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嘹亮号角。


“十四五”已开局,新的篇章正在眼前展开,新的征程正在脚下延伸。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第一个百年目标如期实现,我们正乘胜而进、再接再厉,向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砥砺前行。在这样的历史交汇点,更需要我们以宣传引导促意识提升,以意识提升促行动自觉。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内涵,也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事业,建设美丽中国、守护美好家园,同每个人息息相关。面对新起点、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我们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出催人奋进的声音,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确保《行动计划》目标如期实现,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促使每一个相关主体都围绕重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扎扎实实推进,使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深入学习宣传,激发动力。我们要将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深度挖掘和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加强学术交流研讨、加大宣传宣讲力度,通过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进一步深化为每个人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激发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动力。


加强典型引路,增强活力。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模式可搬,需要我们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创新。开展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宣传,挖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和优秀案例;挖掘树立积极参与生态环保事务,事迹感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宣传推广。通过典型宣传,增强全社会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活力。


广泛动员社会,凝聚合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多方参与,同频共振。一方面,要发挥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合作平台;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责任、推进青年参与、发挥妇女作用、培育社会组织,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让各行各业、各年龄段都参与到美丽中国建设中来,推动全社会形成履行环保责任、倡导生态文化、恪守生态道德的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提升是一项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长期任务,需要一点点渗透,一点点熏陶。生态环境部连续三年开展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行动,在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行动计划》要求推广并不断创新。


五年蓝图鼓舞人心,五年目标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推动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汇聚更强大的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代表委员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奋进新征程,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中国。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森林覆盖率达到24.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绿色发展指标备受关注。


“在‘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十四五’继续将这些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显示出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代表说。


“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多了,河水清了,环境美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虽已明显改善,但要清醒认识到,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委员表示,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推动结构优化调整。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有效途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河北省唐山市政协副主席王连灵代表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还存在明显不足,必须加快绿色发展步伐,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要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环境治理,腾出生态环境容量,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通过环境监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王金南代表说。


刘炳江委员表示,“十四五”期间要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守护良好生态环境

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增进民生福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王连灵代表说,唐山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工程,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9天,比2015年增加71天。


“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代表说,在湖南,每10度电中有5.1度电来自清洁能源,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中央财政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其中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75亿元,增长10%;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17亿元,增长10.2%。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辽宁省盘锦市委书记张成中代表说,盘锦实施退养还湿修复海域生态工程,清理围海养殖8万多亩,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实现共赢。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代表说,江苏累计关停5.7万多家“散乱污”企业,相关行业产值并没有下降,环保整治措施集中的钢铁、医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7.4%、13.1%。


王天琦代表建议,要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之以恒推进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四五”时期,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金南代表认为,推动绿色发展,要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孟庆强代表说,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还要层层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让各项制度落地生根见效。


王连灵代表认为,推动绿色发展要树立生态红线意识,不能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进行开发建设。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委员表示,电能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目前我国电气化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议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加快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电气化进程。


代表委员表示,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要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多元共治体系,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最近频频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提醒我们,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逆水行舟的关键阶段,容不得半点松懈。各级地方政府在扛牢治污攻坚政治责任上绝不能麻痹大意,企业在履行治污主体责任上绝不能心存侥幸。


我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就,“十三五”约束性指标均全面超额完成,6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均明显下降,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奋斗,成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但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仍是阶段性的,改善的力度仍然是有限的,改善的程度仍处于量变,远未达到质变的阶段。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污染相对较重,个别地区、个别时段重污染天气仍有发生。最近几次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告诫我们,形势依然严峻,稍有放松污染就会反弹,成果就会反复。


分析最近出现的重污染天气可以看出,虽然存在地理条件制约、气候条件影响等客观因素,如气象条件遭遇近年来少见的不利情况,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续7天以上,持续受弱气压场控制,受偏南风和东风影响,水平扩散条件较差。初春时节,清晨至上午容易形成逆温,使污染物集中在近地面,无法垂直扩散。区域上风向风速较大,污染物持续向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夹角处传输,在北京等山前城市形成高浓度污染团。同时,今年3月份出现持续高湿度情况,与以往3月西北风、干燥的气象条件不同,较为罕见。但造成最近重污染天气的更重要原因,依然在于人为。


从思想认识看,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错误认识仍未根本杜绝。“十四五”开局,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上存在追求“开门红”的冲动;满足于治污攻坚阶段性成果,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存在“歇一歇”“放一放”的思想。一些企业在生产上存在赶进度、抢利润的念头,在污染治理上存在得过且过甚至蒙混过关的心态。


从责任落实看,污染防治政治责任依然树得不够牢、扛得不够实、抓得不够紧。一些地方政府在今年2月以来大量工程同时开工建设、工业企业普遍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未做到对污染防治统筹谋划、全过程监管,面对一些企业未按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落实措施的问题比例比以往明显增加的局面,疏于监管甚至麻木不仁。部分企业不落实减排主体责任,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普遍存在不按规定落实减排措施,或者自行降低减排要求等情况,甚至采取手段规避监管。如此次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检查中发现,部分钢铁企业生产数据“两本账”,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用“假账”应付环保检查,甚至对在线监测设备动手脚,干扰监测数据,为“假账本”佐证。


由于产业结构偏重,交通物流仍以公路为主,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水平仍处于高位,随着社会经济活动迅速恢复,导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体居高不下。面对这样的形势,必须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坚持目标不降、责任不松、力度不减,在大气污染治理上进一步拓展广度、挖掘深度、加大力度。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青海代表团审议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标“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要求,扎实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深入开展治污攻坚。结合各地实际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和今年急需抓好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狠抓“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在压实责任上下功夫,着力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着力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


加大监管帮扶力度。严格监督企业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有效运行、管理规范;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确保不打折扣、应对得力。对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弄虚作假行为,要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气是“十四五”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开局之年,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决心,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深入打好攻坚战,不负党和国家重托,不负人民群众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们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场硬仗。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大体上需要50至6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有3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实现碳中和需要非化石能源比例大幅增加,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国家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我们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比如,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节约用纸减少林木砍伐,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能环保型汽车等低碳产品,避免餐饮浪费,夏天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人走灯灭节约用电,少开车多坐公交等等。当“绿色达人”受到赞誉、低碳生活蔚然成风,汇聚而成的绿色潮流,将为减污降碳提供澎湃动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了一个更安全、更洁净的美丽家园,让我们齐心协力,成为环境保护、气候治理行动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实际行动给地球降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3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4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4月上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总体较好,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部地区可能出现轻度污染过程。其中,4-8日,苏皖鲁豫区域局地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过程。受沙尘影响,新疆南疆地区可能持续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北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中南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10-13日,区域中南部可能出现O3轻度污染过程;14-15日,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可能出现蒙古国沙尘跨境传输导致的PM10污染过程。


北京市:4月上半月,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1-2日,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7-9日,可能出现PM2.5轻度污染过程。 


长三角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中北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O3或PM2.5;南部以良为主。其中,1-3日、9-11日,区域整体空气质量为优良。 


苏皖鲁豫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其中,4-8日,局地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O3或PM2.5。


汾渭平原:4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其中,5-8日,空气质量整体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11-15日,局地可能出现短时O3轻度污染过程。 


东北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1-2日、5-6日、12-13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PM2.5,黑龙江大部空气质量为优良;10-11日、14-15日,吉林中南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


华南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1-2日,湖北中部、广西北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3-4日,珠三角大部、湖北中部、广东北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9-10日,湖北中部、广西中部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O3或PM2.5。


西南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1-12日,云南、贵州局地可能出现轻至中度污染过程;13-15日,成渝城市群局地可能出现O3轻度污染过程。


西北区域:4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其中1-2日、6-9日,新疆局地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PM10轻至中度污染过程;11-15日,区域东部局地可能出现O3轻度污染过程,新疆局地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PM10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十四五”期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近期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此次《实施方案》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三农”和新时期发展需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双赢”目标的决心和意志。


过去30年,为追求粮食高产、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我国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量增加2倍-4倍,农业化学品的过量投入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以多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如肥料氮可通过氨挥发、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地表径流和淋溶等途径进入大气和水体,磷可通过径流、侵蚀、淋失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土壤中残留的养分过多,也可能会增加养分损失和环境污染的风险。最新监测表明,化肥氮施入土壤后以气态损失的比例约占施氮量的20%左右,通过径流和淋溶损失的约占10%。通过近20年连续监测,发现近30年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增加了60%,其中近2/3来自农业源。与氮相比,磷在土壤中相对稳定,移动性差,施入土壤中的磷很大一部分会被吸附或固定,但土壤磷一旦超过环境临界值,损失到水体的风险就会快速增加。研究表明,我国农田土壤有效磷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7.4毫克/千克增加到目前超过20.7 毫克/千克,果园菜地等高投入农田土壤有效磷高达70毫克/千克-110毫克/千克,土壤磷的累积已经成为面源污染最大的潜在因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种植业总氮和总磷排放均占全国水体污染总排放量的24%左右。以长江流域为例,农业面源污染占长江水体氮磷输入的50%以上,过去30年间我国长江流域可溶性无机氮磷含量增长4倍-5倍,贡献近海氮磷排放的60%和88%。因此,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自2015年原农业部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与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以来,我国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均得到了有效控制,首次实现化肥农药农膜用量连年负增长。2017年我国种植业总氮和总磷水体排放较2007年分别减少了88万吨和3.3万吨。全国七大流域和湖泊的氮磷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流域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尽管如此,我国面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404万吨,化肥施用强度(326千克/公顷)仍超国际安全施用水平建议的225千克/公顷。202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平均为40.2%,仍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农药和农膜投入量分别为139万吨/年和241万吨/年,虽出现增量拐点,但施用量依然处于高位;农药不合理施用现象在我国仍普遍存在,农药利用率为40.6%,低于发达国家的50%-60%,我国农田土壤农膜残留量高达118万吨,农膜回收率低于60%。养殖业面源污染风险逐渐凸显,其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在农业中占比分别由2007年的37.9%和56.3%上升到2017年的42.1%和56.5%,水产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比例较低,但总氮和总磷的绝对量仍呈上升趋势。此外,我国流域水体农药、抗生素、病原菌和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的风险开始凸显,给我国水环境保护增加了新的挑战。


新近发布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以削减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土壤质量和水质改善为核心,按照“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的基本思路,制定了2025年和2035年分阶段重点目标,在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并明确了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持续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还需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技术创新是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出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点是源头减量、绿色投入品创制和精准使用以及绿色减排等技术。首先,要创新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的源头减量技术。建议引入环境容量指标体系,对全国和区域农业生产所需各类资源实施投入总量定额控制,通过环境卡口的方法寻找“卡脖子”技术突破口,自主创新关键技术,系统实现源头减量、总量控制的目标。其次,要创新农业绿色投入品及其精准使用技术。在当前国家化肥农药用量已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强低排放、低残留、智能化新型绿色肥料和农药产品的研发,强化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施肥施药技术的创新,强化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最后,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精准的治理方案,创新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技术和生产生态协同技术,将农业化学品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二、构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增强系统减排增效能力,创新防治体系。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系统思路从全链条角度寻求根本的解决方案。农业本身就是一个从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再到人类消费和环境保护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个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及其连接界面都是资源利用与环境排放的关键点,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多环节易泄漏的环境影响系统。因此,必须准确找到主要污染物环境排放的重点环节和关键界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减排关键技术创新,进而系统提升全链条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排放。据此,需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绿色投入品、绿色生产、种养结合、绿色消费、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完善产业链融合绿色发展的机制与政策,促进系统升级,实现全链条污染防控与减排,推动绿色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三、构建区域“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绿色发展模式,推动政策和技术落地。


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模式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和共生共存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三赢”为核心目标,尊重规律,前瞻谋划,统筹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农业生产目标和特征、社会发展需求等多项绿色发展指标,“自上而下”系统设计区域农业生产规模、结构与技术模式,科学调整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与优化空间布局;深度剖析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关键限制因素,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规范、社会行动,推动绿色减排与污染治理技术大面积应用;充分发挥县域或流域各部门、各主体的能动性及其联动,创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区域绿色发展模式,全面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方案的落地实施,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福锁  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30·60”目标提出以来,九江银行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于8月7日在江西赣州成功落地江西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是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担保,企业利用自有的碳排放权配额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该项业务的创新推出,有效地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切实打通资产变资金的服务通道,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市场化减排道路。

据介绍,九江银行此次以碳配额质押融资支持的企业是一家以绿色、环保、循环为宗旨的跨省企业集团,也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配额纳入交易的企业。为发挥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用,九江银行为该企业制定了以碳排放权质押进行融资的服务方案,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碳排放配额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成功办理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500万元。

下一步,九江银行将继续坚持“绿色金融银行”的市场定位,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以碳配额质押融资为新的起点,有效服务全国碳市场,助力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的碳金融服务方案,助力江西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抓住降碳这个总抓手,推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鼓励一些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加快建立全国碳市场,同时鼓励地方开展试点示范。”在生态环境部12月2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说。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要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那么,如何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我国未来的低碳转型之路怎么走?它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实现碳中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


“中国新气候目标的提出,对国内疫情后加速低碳转型和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都会产生重要指引作用。”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解释说,碳达峰、碳中和,实际上是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一个阶段,在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何建坤说,这是由于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比较快,能源需求仍然在增长。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就必须大力改善能源结构。新增长的能源需求主要由新增的非化石能源供应来满足,保证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基本不再增加,这样才有可能尽快实现碳排放达峰。


“这一阶段的目标正好与2035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即基本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相吻合。”何建坤说。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达9亿千瓦,全国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监督帮扶,共帮助地方发现、解决问题共27.2万个;累计完成2804个饮用水源地10363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约7.7亿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5%。


第二阶段,努力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何建坤强调,要实现碳中和,能源系统要建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近零排放的能源体系。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消费量要控制在极低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中产生的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


“虽然我国在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采取了很多节能减排和治污的措施,但随着末端治理措施空间越来越小,从根本上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才是提升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根本措施。因此,实现碳中和是我国自身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的目标相契合。”何建坤说。


重点省份和行业优先制订减碳路线图


目前我国各地正加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特别是山西、陕西、河南等化石能源富集省份,该如何走低碳转型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以河南省为例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正在进行我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县,兰考的风能资源比起内蒙古来说不算丰富,太阳能资源也称不上富集。但是,如今“风能、太阳能都转起来了”。3年前刚开始试点时,兰考主要依赖的是外来的煤电,通过技术发展,预计到明年,兰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可基本满足全县用电需求。


杜祥琬强调,兰考的案例说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虽不如西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丰富,但本地也有足够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特别是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提高、成本下降,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前景越来越明晰。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说,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我国有着强大的工业体系,需要寻找适合我国工业发展的低碳路径或脱碳路径。


据统计,全球碳排放75%左右来自能源,而我国碳排放的90%左右来自能源。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总终端能源消费的2/3。


魏伟说,工业部门排放量高,减排难度大,碳锁定效应明显。比如,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粗钢产量9.96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3%,对我国整体GDP的贡献为8.32%。钢铁生产流程长,碳排放节点多,而且每个节点碳排放的浓度也不同,解决途径也不一样。加上高度依赖高碳能源、低碳能源难以介入、新技术成熟度低等因素,钢铁行业现有措施剩余的碳减排空间约为15%—20%,实现难度极大。因此,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需要制订详细的“路线图”,引入创新技术。


何建坤说,短期内,实现工业快速转型并减少碳排放,会导致一些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发展受限。但从长期来看,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激励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多措并举完成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


何建坤强调,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低碳的核心技术和发展能力,以及低碳的产业结构是现代化的标志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技术创新往往会超越我们的想象,就像10年前谁也想不到,今天光伏的发电成本会降低80%—90%,风电的成本会降低40%—60%。”他说。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业唯有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未来才会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


徐必久说,“十四五”时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建设并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和交易系统;深化低碳试点示范,启动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


在能源方面,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说,“十四五”时期将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加快实施综合能效提升等节能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持续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广泛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营造有利于节能的整体社会氛围。


《巴黎协定》提出,在本世纪末之前,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前工业水平的2℃以内,并将努力把温升限定在1.5℃内。据测算,如果实现2℃目标导向的转型路径,2020—2050年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为100万亿元,约占每年GDP的1.5%—2%;如果实现1.5℃目标导向的转型路径,需要投资约138万亿元,大概相当于每年GDP的2.5%以上。


何建坤说,可以预见,低碳转型过程中会有一些成本和代价。比如,会让一些还没到寿命期的煤电站关掉,造成搁浅成本,进而会带来财务风险。但从长期来看,由煤炭转成可再生能源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增就业机会,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保障了人民的健康,能源经济低碳转型的正面效应是大于负面影响的。

《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紧盯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冶炼环节,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在电解铝行业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差异化减量置换政策;对于消费需求增量有限的铜、铅、锌、氧化铝等重点品种,强调防范冶炼产能无序扩张;对于消费潜力较大的工业硅、镁等行业,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来源:小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看待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当前进展如何?“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下一步该如何抓好绿色低碳发展?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乌东德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成功吊装,向全面投产发电目标迈进;天津两个智慧能源小镇建成,区域内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可达90%;太湖流域首艘电动作业船下水,可储存的电量相当于5辆电动汽车电量……最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好消息频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充沛动能。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2020年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达到约49.2%,建立起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尽管如此,能源电力领域碳减排的任务仍然较重。数据显示,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又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针对会议提到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使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时期成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主体。

对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提法,业内也十分关注。“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未来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新型用能设备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难度、安全稳定运行保障难度相应增大,所以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说。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什么样?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电力系统广泛配置应用新型储能及电动汽车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可适应大规模高比例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在结构特征上,以用户侧安全可靠保障为中心,以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电力多能互补、清洁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强、调度运营扁平化等为主要特征。

业内专家认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尤其要加快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电源侧多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推动电力系统各环节全面数字化。

对此,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引导研究突破大容量、高安全、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的储能技术,完善储能参与市场和投资收益机制;充分发挥火电机组灵活调节能力,研究完善火电机组主动深度调峰以及实施灵活性改造的补偿机制;加快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研发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建设高度智能化的调度运行体系。

着力升级能源消费方式,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提升能效、控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能源碳减排方式。在当前能源结构下,每减少一次能源消费1亿吨标煤,大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鲁刚认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两条腿”走路,统筹能源供应清洁低碳和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用能行业用能方式的变化。

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在中国宝武集团八一钢铁公司,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正加紧建设。公司负责人介绍,从燃烧碳到燃烧氢,项目试验成功后,不仅能大幅提高冶炼炉的利用系数,还能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不仅是工业领域,其他重点行业领域也在为减污降碳持续发力。

建筑领域,节能改造有序推进、装配化建造加快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蓄势待发……住建部等多部门印发方案,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

交通领域,2015年底以来,我国淘汰老旧机动车超过1400万辆;当前北京、山西、上海、湖南等地新增及更换的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已达100%;据测算,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

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建议,可以加大农村房屋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农村房屋门窗气密性较差,冬天容易‘跑风漏气’,节能改造潜力较大。”他还建议,提升节能标准的同时,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并且给予相应的推广政策。

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何继江认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比如完善充电桩、自行车道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更多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再比如,调整运输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实现货运物流低碳化等。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

沼气用于发电、沼渣变身化肥,在福建福州红庙岭厨余垃圾处理厂,一车车垃圾处理后物尽其用。“这是公益性PPP项目,总投资6亿多元,回收周期长,现金流比较紧张,还好银行及时提供了超过2亿元的绿色节能减排贷款。”负责项目投资运营的福州首创海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通知,提出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协商展期或续贷、优先发放补贴和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举措,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会议提到的“完善能源‘双控’制度”,鲁刚认为,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用能预算、能耗监测、用能权交易、节能评价考核闭环管理体系;统筹考虑不同地区、行业特点,建立节能目标分解、落实、评价机制。他表示,当前比较迫切的,是根据全社会各行业碳减排难度、潜力、技术经济性差异及电能替代带来的行业间排放转移等,做出我国碳排放预算行业间的合理结构安排,并且做出合理的碳减排路径设计,特别是碳达峰时间、峰值以及达峰后的减排曲线。

“碳达峰不是碳冲锋,一些地方可能认为2030年碳达峰之前,可以抓紧上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这是误区,也是要坚决遏制的。”何继江提醒,尽早把钢铁、化工等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完善相关市场化机制。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围绕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创新交易品种,推动以市场化方式扩大清洁能源消纳空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02日 02 版)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与根本措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内容。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切实履行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近日生态环境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这一方案的及时出台,不仅明确了下一阶段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也对如何开展监督指导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安排。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难点。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益演变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十三五”以来,随着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初见成效。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2020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2%,农药利用率达40.6%,秸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86.7%、80%。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持续提高,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


但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仍任重道远。一是源头防控压力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9.8%、46.5%、67.2%,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背景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二是调查监测技术体系薄弱。目前尚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特点建立现状调查和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现有监测体系未充分考虑流域汇水关系、水土协同控制等,无法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难以系统性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三是缺乏多元主体共治共管的工作机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主体的共同参与,目前缺乏有效的机制措施和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四是监管能力亟待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基层监管能力薄弱,缺少监管平台和监测数据,同时人才队伍建设欠缺,专业支撑保障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现阶段我们既要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性,更要意识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性。在充分考虑工作基础、人员力量、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前提下,坚持“突出重点、试点先行”的总基调,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逐步削减土壤和水环境污染负荷,以促进土壤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动以下4方面工作。


一是识别重点监管对象,聚焦有限目标。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多样、迁移过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全面开展治理工作难度较大,现阶段要充分利用有限力量,识别重点监管对象、筛选重点区域,分区分类分阶段逐步开展。目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投入和畜禽粪污的无序排放等,防治的关键在农田和分散养殖的污染源头。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通过系统分析农业污染源活动水平、污染物入河(湖)和地下水体风险以及受纳水体的敏感性等,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划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单元,指导各地识别农业面源污染优先治理区域,明确治理次序。


二是完善监督指导的技术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等特征,导致监测难度较大,难以支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工作。“十四五”期间通过“三大技术”(遥感、监测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监管水平,通过遥感监测解决面源污染来源分散、广泛性的问题;通过完善地面监测网络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野外观测超级站,强化农灌退水监测,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大数据等手段解决滞后性的问题。利用三大技术不断优化监测技术方法体系,构建完善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优化空间布局,获取主要过程参数,实现连续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特征。


三是发挥各方主体作用,强化污染治理协同共治机制。农业面源分散,产业发展落后,需要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多元协同合作。并且由于农业生产主体是农民,采用强制监管的措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辅以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农业中间组织和农户三方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引入专业技术管理体系,强化社会监督机制,实现由政府担责向市场分责推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实效性。同时,辅以生产税、环境税/补贴、政府资助以及排污权交易等手段,提升各级责任主体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驱动力,推动建立政府、农业中间组织、农户多元主体协调配合的农业面源污染共治共管机制。


四是落实责任,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机制。绩效评估是从考评手段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和治理效果的有效办法。考虑到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首先在试点地区研究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考核办法,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明确各地考核范围、指标、内容、方式等。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为基础,通过补充摸底调查数据,确定绩效评估指标和基数,评估治理措施实施前后污染治理效果,探索将环境质量改善状况作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评估的主要依据。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洪亚雄 系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主任


近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后的废水排海问题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4月18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不顾本国民众反对和国际社会质疑,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未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作出废水排海决定。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攸关方,我们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希望日本政府本着对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进一步对各种安全处置手段和排放路径开展深入研究论证,全面及时公开信息,与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后,审慎作出决策。

针对大家非常关注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后的废水是否可以达到排放标准?跟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废水有何不同?福岛核污水只能排入海洋吗?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来看专家的回应。


福岛核废水与核电厂正常废水有本质区别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 刘新华:核电厂正常运行的废水来源是哪儿呢?来源于工业产生水、地面的排水等等这样的水,最后再进行非常严密的处理,然后再排放。福岛核事故的废水是来源于堆芯的冷却水和进入反应堆芯的雨水、地下水等等。这种水是直接跟融化后的反应堆堆芯相接触的。所以反应堆里边所有的核素它都有。日本福岛这个废水的话,它现在还超标呢。


东京电力公司核安全方面屡有不良记录


日本福岛核事故废水处理的实施主体是东京电力公司。该公司在核电安全运行方面屡有不良记录,在福岛事故发生前后均有隐瞒虚报和篡改信息的前科。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常务副主任 赵成昆:它对有一些事件,有一些信息公开不够,甚至是存在篡改的一种记录。现在从数据来看,我还是有问号的。


日本选择经济代价最小方案嫁祸全人类


此外,专家还表示,福岛核事故废水处理处置不只有排入海洋一种形式,日本对废水处置方案曾提出过氢气释放、地层注入、地下掩埋、蒸汽释放和海洋排放等五种选择。但日本选择了经济代价最小的海洋排放方案,单方面做出排海决定,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刘森林:根据国际公约来讲,比如《核安全公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这个责任应该是谁污染的谁要去治理。另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要求是任何一个当事国的一切活动和造成的危害,要确保不能超出你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做出重新的回答、重新的选择。


来源:央视新闻

近日,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在密云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履行好守护首都一盆净水的政治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水源保护区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溪翁庄镇北白岩村里,返乡创业者租用村民旧宅院打造精品民宿小院,市场需求旺盛,节假日经营火爆。陈吉宁实地察看小院设施和运营情况,叮嘱经营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探索完善合作模式,不断提升经营品质,实现共赢发展。文旅、商务等部门和属地政府要指导开发具有特色的周边游、餐饮、娱乐等项目,加强就业培训,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密云区积极探索开展中华蜜蜂养殖,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崖壁蜂场。陈吉宁来到冯家峪镇西口外村“悬蜂谷”中华蜜蜂崖壁蜂场,在保峪岭养蜂合作社实地察看中华蜜蜂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指出,要讲好中华蜜蜂故事,做好原产地保护,深入挖掘中华蜜蜂的生态优势、产业价值和精神内涵,打造面向首都乃至全国市场的北京农产品优质品牌。


陈吉宁在冯家峪镇政府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指出,近年来,密云区聚焦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高质量抓好首都重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保护,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应予肯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认真落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各项规定,做好土地流转评估和方案优化设计,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推动绿色科技、绿色经济发展,注重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助力我市率先实现碳中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各级各部门扶持政策和资金,提高生态涵养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决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推动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参加。


原标题:《陈吉宁在密云区调研时强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贡献》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王皓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是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而谋,是值得共同欢迎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


这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对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讲话。


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首次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六个坚持”主张,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实践经验的提炼升华,对人类经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人类生存发展。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究其原因,可见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渐积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必由之路。


坚持绿色发展,关乎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能对立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国际社会公认,中国以坚持不懈的努力诠释了绿色发展的价值,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坚持系统治理,关乎自然生态各要素的有效保护和利用。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利用好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深刻把握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国际人士称赞,中国运用系统观念精心谋划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鼓舞人心的可行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关乎各国人民福祉。追求美好生活,离不开对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蓝天、碧水、净土、青山,皆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源。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盼温饱”转变到“盼环保”,从“求生存”转变到“求生态”的景象温暖人心。国际人士称赞,这个绿色转型的过程本身,就是朝着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迈进。


坚持多边主义,关乎对全球目标和原则的坚守。全球环境风险挑战面前,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讲团结、促合作,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是中国一以贯之的立场,无论是深度参与气候治理国际合作,还是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进程,中国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认可。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关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任何治理都必须基于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毫无疑问,国际社会应该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积极倡导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积极促进各方形成国际共识,中国主张为处于关键节点的全球环境治理凝聚了信心与力量。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积极作为,是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而谋,是值得共同欢迎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


来源:人民日报


过去一年,我国蓝天碧水保卫战成果如何?今年保护生态环境又将有哪些重点任务?


26日,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研究处理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了45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优良天数比率同比分别提高10.4、8.7、8.9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同比明显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以来,臭氧浓度首次出现下降。近年来,臭氧已经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2015至2019年全国臭氧年均浓度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2020年降低到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实现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报告指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尤其是重点流域和湖库水质稳中向好。长江干流历史性实现全Ⅱ类及以上水质,珠江流域水质由良好改善为优,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


黄润秋说,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但要认识到生态环保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依然较重。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水生态破坏问题仍较普遍,有的河流生态流量不足,大量河湖缺乏应有的水生植被和生态缓冲带。面源污染在一些地方正由原来的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生态环保工作将往何处发力?


根据报告,今年我国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将组织建设并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交易系统,率先在发电行业启动上线交易。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合理控制煤电建设投产规模和时序,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


同时,今年我国还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和督察执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要继续推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锅炉与炉窑综合治理,推进水泥、焦化、玻璃、陶瓷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新生产车辆达标排放监管,加速老旧车辆淘汰,加大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执法监管力度。


为保护水环境,今年要组织开展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继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要推进赤水河和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同时要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

来源:新华社  记者:高敬

2021年4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5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


5月上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其中,3-5日,北方地区可能出现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6-15日,华北、汾渭平原、苏皖鲁豫及长三角等区域局地可能出现臭氧轻度、短时中度污染过程。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其中,1-3日,区域中南部可能出现轻度、局地短时中度污染过程;4-5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为优良,局地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可能出现PM10轻度污染过程;6日,区域南部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过程;7-8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过程;9-15日,区域中南部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过程。


北京市:5月上半月,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1-2日、5日、7-8日;空气质量以良为主;4日,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可能出现PM10轻度污染过程;9-15日,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长三角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其中,1-7日,区域南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3-5日,局地可能出现PM10轻度及以上污染过程;8-14日,局地可能出现短时臭氧中度污染过程。


苏皖鲁豫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1-2日,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可能出现PM10轻度污染过程;3-5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PM10轻度及以上污染过程;6-15日,局地可能出现短时臭氧中度污染过程。


汾渭平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过程。其中,1-2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3日,受沙尘传输影响,局地可能出现PM10中度污染过程;9-11日、15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东北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2-3日,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部和东南部、辽宁中西部及内蒙古东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6日、9日,吉林中部、辽宁中西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12-15日,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


华南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1-2日,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珠三角中西部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西南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1-2日,成渝城市群、云南和贵州局地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8-10日、13-15日,成渝城市群局地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过程。


西北区域:5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局地可能出现臭氧轻度污染过程。其中,2-3日,受沙尘天气影响,新疆南疆地区、甘肃大部、宁夏大部和陕西中北部可能出现PM10中度、短时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4-5日,新疆南疆地区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PM10中至重度污染过程。

今年是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40周年。40年来,中国坚定履行公约义务,积极推进履约行动,履约成效显著,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多名在中国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外国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和动物产品贸易、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合作等,中国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作出重要贡献。



海南长臂猿从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5群33只——

“为其他国家保护濒危物种带来重要启示”


巴掌大的“瓜子脸”,头“戴”黑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长臂猿在长臂猿家族中不仅“颜值”很高,还因鸣叫动听被誉为“雨林歌王”。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极度濒危”。


1987年,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毕蔚林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后,他参与了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等相关国际组织的多个中国项目。他走进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近距离考察海南长臂猿。“考察结果让我感到担忧,当时这一物种的生存状况很不理想。但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真是令人感到欣喜。”


在中国林业部门、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等不懈努力下,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5群33只,居住空间也不断拓展。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截至去年,全球20种长臂猿中,仅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并实现缓慢增长。


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南长臂猿及其生态栖息地保护密切相关。《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相继成立。毕蔚林表示,中国各级政府以开放、科学的态度,不断加大对海南长臂猿保护力度。“中国经验为其他国家保护濒危物种带来重要启示。”


在贵州梵净山保护区考察黔金丝猴,在新疆和西藏考察藏羚羊,在巴蜀山区评估大熊猫栖息环境……毕蔚林见证了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在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育种保护、保护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者。”毕蔚林称赞道。


版纳植物园拥有1.3万多种活植物——

“保证了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群峦叠叠一豁平,万木森森树海行。”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以这样的诗句描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坐落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热带林海中的版纳植物园,是中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自2012年7月起,英国籍研究员高力行便在此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这位国际著名热带生物学家曾在泰国、新加坡等地研究热带植物30余年。收到版纳植物园聘任邀请时,他考虑了不到半分钟,便欣然接受邀约,担任版纳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主任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高力行坦言,是版纳植物园一流的设施、得天独厚的研究环境吸引了他。


版纳植物园拥有1.3万多种活植物,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这里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吸引了100多名外籍人士来此工作。


高力行所在的研究组致力于了解和保护植物多样性。2013年,版纳植物园作为中国植物园联盟的牵头单位,推动实施了本土植物全覆盖保护计划,即旨在拯救濒危植物的“零灭绝”计划。“在计划实施的头5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高力行介绍说,该计划在中国15个省区市展开,进一步摸清了本土植物家底,通过迁地保护等措施,拯救了一大批植物,并针对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开始野外回归试验。


“在西双版纳,经过数十年的保护,野生大象在这儿‘无所畏惧’。”高力行笑称,几个月前,版纳植物园内发现了18头野生大象,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次。因其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突出贡献,高力行于2016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高力行高度评价近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的进步。他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各级政府生态管理水平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保证了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国外许多环保人士都对这一制度很感兴趣,希望能在当地实行。”


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增加了约1倍——

“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35年前,英国籍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约翰·马敬能第一次来到中国,带队世界自然基金会专家组制定拯救大熊猫的总体计划。此后,他在云南、江西、广西、海南等地长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担任中国多个省份和自然保护区的顾问。


专家组当年提出增加大熊猫的数量不仅要靠圈养繁殖,也要保护好它们的野生栖息地。中方认真组织开展相关保护工作,将原来零散的大熊猫栖息地连接起来,形成了栖息地走廊。“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面积增加了约1倍,中国政府为保护大熊猫付出的努力让人钦佩。”在马敬能看来,尊重和采纳专家建议,实施科学规划和管理,是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经验之一。


在中国,马敬能钟爱的不仅有大熊猫。“我也很享受与棕熊、大象、羚牛、金丝猴等亲密接触的时刻。令我惊叹的还有大兴安岭耀眼的蝴蝶和云南西南部丰富多样的鸟类。”马敬能参与编写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已成为中国鸟类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书。


马敬能表示,日趋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是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中国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将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俞懿春、许立群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1年4月和1-4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地表水


总体情况


4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9.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1-4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1.9%,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4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1.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西北诸河、长江流域、浙闽片河流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珠江、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良好,淮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为轻度污染。

1-4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2.1%,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中,西南诸河、西北诸河、长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为优,珠江、辽河和黄河流域水质良好,淮河、松花江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


重点湖(库)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


4月,监测的200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78.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5.0%,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194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中度富营养的11个,占5.7%;轻度富营养的24个,占12.4%;其余湖(库)为中营养和贫营养状态。其中,太湖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巢湖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优、贫营养;洱海水质为优、中营养;白洋淀水质良好、中营养。与去年同期相比,滇池和洱海水质均有所好转,巢湖水质有所下降,太湖、丹江口水库和白洋淀水质均无明显变化;巢湖营养状态有所下降,太湖、滇池、丹江口水库、洱海和白洋淀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


1-4月,监测的205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76.1%,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4.9%,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202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中度富营养的7个,占3.5%;轻度富营养的36个,占17.8%;其余湖(库)为中营养和贫营养状态。其中,太湖和巢湖均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丹江口水库和洱海水质均为优、中营养;白洋淀水质良好、中营养。与去年同期相比,巢湖水质有所下降,太湖、滇池、丹江口水库、洱海和白洋淀水质均无明显变化;滇池营养状态有所下降,太湖、巢湖、丹江口水库、洱海和白洋淀营养状态均无明显变化。


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


1-4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嘉峪关、柳州和黔东南州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吕梁、乌兰察布和五家渠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见附表1、2。


环境空气


总体情况


4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5%,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PM10平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O3平均浓度为1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6%;SO2平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NO2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CO平均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1-4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7%;O3平均浓度为1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SO2平均浓度为11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2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5%;CO平均浓度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重点区域


4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5%,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3.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


北京市4月优良天数比例为90.0%,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9%。1-4月,优良天数比例为66.7%,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5.2%。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4.2%,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9.1%,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汾渭平原11个城市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2%,同比持平;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5.5%,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


重点城市排名


4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哈尔滨、唐山和新乡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并列倒数第20名);海口、拉萨和雅安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见附表3。


1-4月,168个重点城市中,唐山、咸阳和安阳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20名);拉萨、海口和舟山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20名)。

将工业废水变成可回收利用的结晶;物理法将油水渣变成灰白色固体,用手轻搓变成粉末;采用丽泽新工艺可将企业碳排放减少91%……这些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环保新技术,由三名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学子所研发。

工业排污系统是工业生产的“血液”,高效的环保工艺就是维护工业“血液”正常运转的良药。他们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研发的高温阻垢技术、高效复合除氟剂、流化结晶器、物理法油渣分离器、数字优化智慧控制系统等,可将工业企业产废、危废等进行安全有效的处理,在提升减污降碳效果的同时,降低工业企业运行成本。

“比如与传统除氟技术相比,年产6万吨的湿法锌冶炼厂,传统法每天碳排放84吨,使用新技术后,碳排放可减少至7.06吨,产渣量、处理费用等均大幅度降低。”据西安丽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曹锋州介绍,他们还研发了数字优化指挥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实现云端数据的同步收发,智能管理。通过设备能耗分析,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挥降碳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

三名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学子对西安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把先进的产学研高技术变成产品,通过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和物联网大数据,持续优化迭代产品,用科技创新降低污染排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西安发布

继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国家级海洋牧场蓝碳交易等项目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又实现了一个开创之举——完成首批金砖国家碳交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重点围绕“金砖+双碳”,全力打造金砖碳要素市场配套服务的“生态圈”。

金砖+碳交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近日,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了首批2000吨金砖国家的核证碳减排交易,其中巴西碳交易1065吨,印度碳交易935吨,以碳交易为纽带构建厦门与金砖国家地区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新机制。

金砖+碳中和

早在2017年,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配合市发改委和海洋渔业部门,参与制定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碳中和项目方案,在国内率先运用红树林海洋碳汇实施碳中和,助力推动80万平方米碳中和示范林建设。这是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历史上第一次实现“零碳排放”,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来厦时给予了充分肯定,成为中外知名的“碳中和厦门故事”。

金砖+绿色金融

根据厦门市金融局、人行厦门中心支行、厦门市发改委、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等七个部门出台的《厦门市绿色融资企业及绿色融资项目认定评价办法》,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承担了厦门市绿色融资企业(项目)的建库认证工作,目前共有126个绿色融资企业及项目通过了中心“厦绿融”数字化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的认定,其中金砖示范企业9家,创新打造“金砖+绿色金融”的厦门样板。

与此同时,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为载体,构建区域性的碳和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文件要求,金圆集团旗下的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近期将与泉州产权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双方共同建设“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碳中和服务泉州分平台”,充分发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探索开展“一带一路”碳中和、碳交易工作,助力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绿色发展。

来源:厦门日报

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3日公布了《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意见指出,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要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延伸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


意见明确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宣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生态环境社会监督、绿色低碳实践参与和国际交流合作5个方面。


意见提出,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重点要动员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意见部署了完善志愿服务管理的8个重点任务,即建立志愿服务协同工作机制、培育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志愿服务平台、规范志愿服务工作、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推广繁荣生态环境志愿文化。


根据这份意见,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和文明办要结合实际,积极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同时,要在资金投入、能力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保障,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推向深入。


来源:新华社  记者:高敬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成效怎样?下一步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7日,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作报告。


“长江经济带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报告称。



瞿塘峡美景如画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报告显示,2020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高14.9个百分点,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劣Ⅴ类断面比例较2015年降低6.1个百分点。


报告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沿江省市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完成重点水域渔船渔民退捕任务,累计退捕渔船11万艘、渔民22.8万人。


据了解,剩余的渔船、渔民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退捕。禁捕后,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的出现频率增加。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成群出游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在污染治理方面,全面启动长江干流、九条主要支流及太湖入河排污口底数摸排,共发现入河排污口60292个,比之前掌握的数量增加约30倍。完成长江经济带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558家,完成率97.2%。完成沿江化工企业“搬改关”228家,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落后化工产能已全部淘汰。在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8%,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同时,加强航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船舶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报告指出:“尽管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水生态问题仍然是长江流域最主要的问题,长江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202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的第一年。黄润秋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依法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扎实推动绿色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推动碳排放达峰行动、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严格执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严禁污染型产业、企业向中上游地区转移。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沿江城市加大污水管网改造力度,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沿江城镇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沿线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等。


——持续开展生态修复。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管理措施常态化、可持续,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深入推进非法采砂入刑实践,坚决防止非法采砂反弹等。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尽快建立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推动长江全流域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


来源:新华社 记者:高敬


6月5日,2021“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活动现场表示,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推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

记者发现,多地举行的相关活动中,“碳达峰”“碳中和”都是关键词。


黄润秋: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黄润秋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从一味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转变。


“我们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让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黄润秋说。


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监管方面,黄润秋强调,要推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动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北京:正在制定碳中和时间表


6月5日上午,“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办。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表示,自2020年9月我国对外宣布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承诺以来,按照国家统筹部署,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并研究制订北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明登历透露,北京正在制定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重要的方向一个是节能,提升能效;另外一个是从几个方面,比如减煤、减油、少气,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同时,我们要大力发展本地的可再生能源,比如说光伏、热泵技术,还要加大引进域外的可再生能源。多管齐下,会涉及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活动中,院士、专家为北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出谋划策,5家首都头部企业联合发起低碳发展倡议,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及大学生代表共同发出“减污降碳,共建美丽北京”倡议。


长三角:经济增长中碳排放占比持续下降


“从数据上来看,长三角经济增长已经不太依赖碳排放,而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碳达峰实践对中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说。


6月3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1年圆桌会暨生态环保国际合作高层对话在江苏苏州召开,集中关注了长三角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挑战与策略。


实现碳排放达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志之一。一般来说,GDP的增长会产生能源消耗、排放温室气体,如果单位GDP产生的温室气体不变,那么,GDP越高,碳排放总量就会越大。但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达到约85%,其中煤炭的占比达到57%,碳达峰行动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柏国强指出,长三角地区人口集中、产业集中、地域有限,制约着减排工作的展开。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所长赖力强调,由于江苏能耗基数大、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相对困难,在碳中和过程中仍需外部清洁能源输入和先进技术支撑。


针对目前碳达峰、碳中和所引领的绿色转型需要,柏国强建议各方综合发挥作用。他以上海为例,提出充分利用上海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研发能力,借鉴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功能型平台建设的经验,加快推进上海市低碳绿色领域研发功能性平台建设,以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方式,结合绿色技术银行、绿色发展基金和绿色金融,打通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为创新绿色技术产品的研发、孵化和产业落地推广提供综合服务平台。


来源:新京报  记者:李玉坤  实习生:李子仪、崔莞婷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共同行动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滴滴出行携手国内出行流通领域的重点企业,正式发布《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倡议》。

滴滴出行等倡议企业表示,将力争在2021年底前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逐年降低出行流通领域碳排放强度,鼓励绿色出行,积极促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

滴滴出行(左2),比亚迪(右2),京东物流(右1)和传化智联(左1)的企业代表上台宣读倡议书

据了解,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约10%,以道路交通为主的交通行业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国内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数字出行平台为公众提供更环保、绿色、便捷的出行体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低碳绿色转型,助力城市绿色综合立体交通网搭建,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做出贡献。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论坛上作重要讲话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中科院院士金之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作重要发言。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领导,天津、青岛、保定、台州等地方领导,北大、清华等研究机构专家到会指导。

近期,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合作,首次通过政府采购平台牵头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生产监测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公司期望以本次研究内容为契机,加强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在“碳评价、碳监测”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更好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打赢“蓝天保卫战”。

本次研究重点是开展重点排污单位生产监测与典型行业大气污染物实时排放总量研究,建立重点排污单位生产指数,高效、精准掌握排污企业生产状况,构建典型行业的实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体系,并编制相关指南,以期为本市重污染预警、污染物减排管理和重大空气质量保障活动提供支持,服务环保在线监管,辅助环保部门提升监管效率。同时,本次研究成果也将对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提升特定行业的碳排放监控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据悉,去年8月公司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公司充分发挥电力数据在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方面的价值应用,积极开展智慧环保指数课题研究和长江流域污染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综合企业生产、排污水平、地区污染数据进行全景画像,从区域、污染类型、行业等多个维度定期向政府提交监测分析结果,以“深耕细作、笃行致远”的态度,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获得政府肯定。

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进入最后的启动倒计时。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布交易方式、交易时段等细则。作为首批纳入行业,2000多家电力企业将参与交易。

《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易机构)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下称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交易方式上,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其中,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查看实时挂单行情,以价格优先的原则,在对手方实时最优五个价位内以对手方价格为成交价依次选择,提交申报完成交易。同一价位有多个挂牌申报的,交易主体可以选择任意对手方完成交易。成交数量为意向方申报数量。开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第一笔成交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当日开盘价。收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所有成交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当日收盘价。

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

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可发起买卖申报,或与已发起申报的交易对手方进行对话议价或直接与对手方成交。交易双方就交易价格与交易数量等要素协商一致后确认成交。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交易系统目前提供单向竞买功能。交易主体向交易机构提出卖出申请,交易机构发布竞价公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按照规定报价,在约定时间内通过交易系统成交。交易机构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配额有偿发放,适用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关于交易时段,《公告》称,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公告》还提出,对于交易主体的异常业务行为及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交易行为,交易机构可以采取电话提醒、要求报告情况、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约见谈话,以及公开提示、限制资金或者交易产品的划转和交易、限制相关账户使用等处理措施。交易机构按照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当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交易机构注册资本时可不再提取。

从“十二五”试点先行,到“十三五”筹备全国市场,历经十年试点探索,全国碳市场已呼之欲出。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12月以来,全国碳市场建设蹄疾步稳。

2020年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今年5月26日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近期,按照有关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刘文文)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首个“双碳”行动纲要发布。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纲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三条路径和十项重点措施。

根据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数据和碳排放因子初步估算,电力行业排放二氧化碳占能源领域排放的42%。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电力行业要实现碳达峰并合理控制峰值水平,关键是严控煤电新增装机容量和化石能源发电量增幅,推动非化石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存量化石能源“净零排放”。

为此中国大唐提出,在达峰阶段,集团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要升至60%左右,度电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左右,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力争提前碳达峰。在碳减排阶段,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要升至90%以上,确保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力争提前碳中和。

近五年来,中国大唐已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403.5万千瓦,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0余万吨;所属60万千瓦以上等级机组占比达54.95%,较2015年提高7.42个百分点。

中国大唐在其“双碳”行动纲要中提出以三条路径重点突破,即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生产革命、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并进一步明确实现“双碳”目标的十方面具体举措:推进低碳零碳技术创新、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火电降耗减碳、发展储能和氢能、发展碳交易和碳金融、发展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网、拓展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发展低碳零碳供热、开展非电业务和办公节能减排、推动合作者实现“双碳”目标。

当天,中国大唐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碳基金、碳中和债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中国大唐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成立。(完)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和滴滴发展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践行绿色交通 引领低碳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共享出行已成为电动汽车的关键应用场景之一,汽车电动化对共享出行的减排贡献最大。以滴滴平台为例,截至2020年底,仅滴滴平台累计注册的纯电动汽车就接近120万辆,占全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30%,2018年以来共计减碳239.8万吨。

《报告》将数字出行助力“碳中和”的路径概括为“1+3”模式, 其中“1”是指以“共享出行”理念引领低碳出行方式,为用户提供共享单车、拼车、电动汽车等绿色出行服务,绿色出行方式带来的减碳效应相对具体、可量化;“3”是指以“反向定制”升级绿色交通体系,以“共建共享”普及绿色基础设施,以“科技赋能”搭建绿色交通体系。

《报告》指出,交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约10%,其中道路交通在交通全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80%,且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道路交通为主的交通行业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出行为公众提供更环保、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在实现绝对可量化的碳减排的同时,还可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低碳绿色转型,配合政府普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助力城市绿色综合立体交通网搭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相比直观可见的减碳效应,这些“外溢效应”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更为深远。

6月1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共同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国际司负责同志主持开幕式、主旨演讲和主题发言环节,环资司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并发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盲目发展。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的基础设施。四是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七是发展绿色金融。八是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天津市武清区、青岛市城阳区、台州市、保定市等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负责同志,以及主办方主要负责同志出席论坛。

6月18日上午,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金桥带队赴省生态环境厅,与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刚等就双碳目标与智慧环保重点项目进行对接会商。

会上,双方围绕如何落实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实现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展开交流。首先由省环科规划院付忠诚同志汇报了智慧环保领域2021年03专项公开竞争项目审核推荐准备工作;随后,03专项智慧环保专家组、江西电信、江西移动、江西联通等参会代表介绍了自身在智慧环保领域的实践案例。

陈金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今年03专项项目的申报中要体现“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这个元素,专家组要迅速帮助省生态环境厅及相应的项目申报单位完成审核,避免遗漏;二是科技系统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能源和环保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建立长期的工作机制;三是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单位和执行单位的督导;四是要充分发挥致力于技术突破、智能研发、数据平台运营的公司的作用。

龙刚副厅长表示,要提高生态环境系统在“蓝天先锋”品牌工程推进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环科院要发挥好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作用。在实践应用方面,要继续做好03专项的工作,气候处要全力对申报的项目进行指导帮扶,加强学习,打破传统思维局限性,主动适应机制的改变。

【来源:江西省科技厅】

111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四川省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已正式印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省碳市场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据悉,这是全国首份提升碳市场能力的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有哪些新目标,又将如何落实?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方案》是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举措,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支撑。《方案》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引领,以系统布局和重点突破、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管理提质和交易提效为基本原则,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全面提升各类主体参与碳市场能力,管好盘活碳资产,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强化监管执法,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基础。

从目标任务看,《方案》明确,到2025年,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溯源、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碳市场相关咨询、检测、核查、认证、交易、科技、金融等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碳市场监管执法全面加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备案数量居全国前列,碳排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全社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方案》从培育碳市场参与主体、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规范碳资产开发交易、推动碳金融创新发展、提升发展低碳化水平五个方面明确了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其中,在推动碳金融创新发展方面,提出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和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将加强省、市、区三级联动,深化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支持成都市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而在提升发展低碳化水平方面则明确,推动发电行业改造提效,稳妥有序推动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开展自备电厂电能替代和“煤改气”,到2025年,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力争降至320克标准煤/千瓦时。

“下一步,生态环境厅将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坚持市场化思维和法治思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碳市场综合能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编辑 成序

为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部署,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及专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应对气候变化司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出委托函,正式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开展有色金属行业全国碳市场建设相关工作。包括电解铝碳配额分配方案制定与更新;有色行业全国碳市场支撑系统测试相关工作以及有色行业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相关研究等。(中国有色金属报)

2021618日,由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和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北京市圣大律师事务所承办,央企投资协会、华创碳中和、教授加共同协办的 “2021首届碳中和中国法治论坛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实现双碳,法治护航。会议由全球碳中和行动指导委员会联席主席、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前中国区负责人罗响主持。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晓洲、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马培华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连同北京市圣大律师事务所在此召开中国碳中和法治论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并指出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30·60双碳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将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能源、交通、材料、制造业等各行业将面临转型发展带来的重大考验。要确保这些根本转型和重大考验成功通关,法治则是最坚强的保障。祝愿我们的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我们坚信,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必将贡献出我们的独特方案和中国智慧。

2020年,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时间节点上看,留给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以高碳的煤炭为支撑。202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高达56.8%。由此可见,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加速转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其必经之路。

一、煤化工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煤化工的发展,其能耗不断下降、清洁环保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合成煤基化学品的原料气需经水煤气变换方能满足合成甲醇或油品所需的氢碳比,因此,我国煤化工具有高耗水特点。此外,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的盈亏点油价分别为70、45和55美元/桶。当油价>100美元/桶时,煤化工利润可观,然而近年来油价的低位徘徊与煤价的高位运行导致煤制油、天然气、乙二醇、醋酸全面亏损。

因而,煤化工的经济性受国际油价市场波动的影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最后,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长期的、顶层的硬约束,这必将持续倒逼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同时鉴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于70%的现状,故发展和支持现代煤化工的产能/技术储备及提质增效是当下煤化工产业的重中之重,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供给意义重大。

二、煤化工发展方向

多数煤化工过程都要直接或间接排放一定量二氧化碳,但也有个别技术具有固碳属性。比如,以煤为原料合成尿素,每吨尿素可消耗二氧化碳约735公斤。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将二氧化碳投入使用—从排放中创造价值》,全球二氧化碳消费量最大的部门是化肥行业,其中每年1.3亿吨二氧化碳用于尿素制造,但其使用量不及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340亿吨)的1%。鉴于煤的高碳(60%-98%)特征,如何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是对煤化工从业者的极大考验。

北京化工大学刘振宇教授指出:1)如果电石采用基于绿电的生产工艺,电石可能成为一种储能载体,并且驱动基于电石(采用可再生电力制备)的化学品合成技术发展;2)随着未来对燃油需求的减少,煤基化学品/材料的制备技术在煤化工中所占的地位会更加重要;3)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及突破对于煤化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重要;4)煤化工过程的低碳是重要发展方向(用可再生电和H2)。

三、煤化工的未来发展

基于煤化工发展现状和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认为未来煤化工的发展应主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煤化工行业应尽快开展碳排放定量核算工作,摸清家底。煤化工全流程涉及的环节众多,对应的碳排放核算也较复杂,且不同碳排放核算机构给出的企业碳排放数据也不尽相同。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核查机构建立起一套严格、科学、公正的碳核算体系,实现企业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核算的标准化、提高核算的可信度,为企业后续进入碳交易市场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政府和企业层面应设立与碳核查和碳交易相关的机构,并加快培养熟练掌握碳核算体系和碳交易制度程序的相关人才。

第二,煤化工企业应尽快依据碳排放来源及相应的量,结合现有及未来碳减排与碳中和技术,制定企业相应的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时间节点。企业应以制定碳减排行动方案为契机,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进度与力度,加快相关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早日实现企业的转型提质升级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议政府依据不同煤化工项目的规模、产品类别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特征,多角度分析并科学制定相应的区别化政策。对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对高耗能、高污染的煤化工项目要坚决拿下。对于具有显著降碳且经济可行特点的煤化工技术,要加快其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政府和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发广大煤化工从业者从事碳减排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稳步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天然气/生物化工的耦合,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煤化工用能的占比,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煤化工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

第五,将煤化工的产业链条做长,注重特种专用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煤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尽可能将更多的碳保留在终端产品中。比如可通过煤化路线生产PGA、PBAT、PBS等可降解塑料;依托煤制α-烯烃原料优势,开展聚烯烃弹性体技术攻关及工程应用等。同时,突破煤化工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并尽可能降低其成本。

第六,在破解煤化工碳排放难题同时,应注重提升煤化工的环保水平,攻关煤化工过程中低成本高效的三废治理技术,实现多污染物协同处置与能源资源再利用,有效解决现有企业存在的环保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3060”碳排放目标,进一步准确掌握自治区发电行业配额分配和清缴履约的相关数据,确保全区碳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填报的准确性完整性,夯实碳交易市场规范运行工作基础,近期,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积极组织开展2020年度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

611日,全区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启动会后,6家第三方技术机构迅速成立26工作组对全区45家火电企业及自备电厂进行线上核查及现场核查,重点核查排放单位生产运行设施运行情况、填报年度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及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二氧化碳核算准确性、内部数据质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日常监测数据相关信息异常等内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要求排放单位及时整改。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与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组成3个检查组,抽取全区6家火电企业及自备电厂进行核查,同时对第三方技术机构核查工作进行监督,要求严格按照核查指南开展工作,严禁数据造假,确保核查结果客观公正。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积极对接生态环境部,按照要求提交2020年度核查工作报告,确保全区碳排放交易工作顺利推进,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稳妥有序开展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在此背景下,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丝路暨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分论坛顺利举办。论坛以“创新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网信办指导,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福建省数字办、福州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作主旨发言。

软通智慧总裁冯嵱作为企业代表,将目光聚焦到当下全球高度关注的碳中和话题,就《碳中和时代的智慧城市赋能》表达了独特见解。


城市是碳中和全面展开的重要抓手


当前,竞逐碳中和成为了全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从国际看,欧盟、日本、韩国等约110个国家作出205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展现出大国担当,主动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榜样。通过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冯嵱表示,“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的两大驱动力。城市作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最大应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是“碳中和”全面展开的最好抓手,以创新驱动和绿色零碳为导向的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环保等,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途径。

为此,政府层面可通过建设全国碳排放数据库,全面、动态、系统掌握碳排放水平、行业及地区的分布,以便精准高效监测与管理;产业层面,通过控制工业领域排放、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基建层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环保方面,则可通过推动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转变,借助城市智能终端打好城市污染防治攻坚战。

践行赋能,软通智慧在低碳智慧城市的探索

作为中国领先的城市数据智能服务提供商,软通智慧秉承“数据赋能城市治理,场景释放数据价值”的理念,致力于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冯嵱表示,对于如何赋能“碳中和”,软通智慧一直在践行探索低碳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在碳计量层面,软通智慧依托卓越的数据分析计算能力,通过物联资产统一管理、多元数据实时获取,可实现数据交叉核验,摸清排放现状,以更完善的计量体系为碳排放管理提供基础。

在碳管理层面,软通智慧提供的“碳管家”服务可实现通过改善供给侧、需求侧、制度侧的重点环节,以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实现高效碳排放管理,多端共管助力园区降碳、企业节能、政府成效。

以园区管理为例,软通智慧构筑园区智慧大脑,可全面掌握园区运行状态,通过系统对接实现业务协同,基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及持续的服务,使园区整体能源使用效率、人均劳动生产率、管理流程优化率、入园企业与个人的综合满意度等大幅提升,真正实现“状态可视、事件可管、运营可控、服务可续”,让园区运行更低碳。

政府、企业、个人,每一个智慧城市的主体不仅是碳中和的推动者,更是碳中和的受益者。在新基建、数字化转型等驱动着数字经济热潮高速发展的潮流下,软通智慧愿意通过先进技术和服务,让城市成为具备“数字服务,智能进化”能力特征的有机生命体和可持续发展空间,也希望能够和东盟以及更多的国际朋友们一起,助力碳中和,携手共建智慧城市,为实现碳中和远大目标而不断奋斗!

来源: 消费日报网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郝凌宇)记者22日从对外经贸大学获悉,该校对外开放大讲堂系列学术报告近日在北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作报告时表示,要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增强自主可控,实现产业链升级。

“党的领导是我国工业化的根本保障”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党组书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报告的主题。在近两个小时的讲解中,李毅中结合历史资料,剖析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艰辛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

李毅中指出,展望未来,在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担当新发展使命。我们要正确把握工业发展现状,保持工业制造业在GDP中占比基本稳定,巩固和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增强自主可控,实现产业链升级。

李毅中强调,要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工业更要有责任担当——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产品结构,深入节能降耗减碳治污。他表示,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基地,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增加国内供给;另一方面也要“走出去”,合作开发共赢,获得权益资源。

本场报告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开放大讲堂”的第三讲,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校办、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共同承办。校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夏文斌、副校长王强、副校长王敬波、全体中层干部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本场报告。(完)

2021年6月20日,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大家讲”系列活动又一次与大家如期见面。北京鑫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博士王中同志受邀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我国电力发展和改革进程以及对碳中和、碳达峰的展望。讲座现场氛围热烈,讨论积极,同学们通过自我介绍及提问的方式加深了校友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办总监王晗老师主持。


王中博士一改传统授课的刻板模式,以故事入题,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地将庞大的电力工业知识汇集在短短2个小时的分享课程中从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聚焦到中国电力工业历程及改革情况,从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展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应如何实现,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观念深刻。以专业而通俗的语言为不同领域的从业学生开阔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电力工业发展史造就了如今辉煌繁荣的世界经济体系,王中博士为同学们悉数列举了世界电力工业长河中涌现出的伟人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法拉第、麦克斯韦、爱迪生、特斯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征途和求索。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力工业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面貌,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未来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会持续上升。


· 1879年,在上海虹口乍浦路的一幢仓库里,英国电气工程师毕晓普进行了一次实验,成功点燃了一盏碳极弧光灯,这是中国大地上点亮的第一盏电灯。

· 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等人创办了上海电气公司,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用蒸汽机驱动的发电厂,并在南京路江西路西北转角处竖起了15盏弧光灯杆,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的诞生。

至此,电力在中华大地上照耀了将近一个半世纪。

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贫电”“缺电”到改革开放后电力先行,再到如今的电力强国,我国实现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0倍、人均用电量增长超过18倍;发电装机增长超过38倍、发电量增加超过30倍;电网线路长度增长近86倍、通电率达100%(1978~2020),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经历了由弱到强的繁荣之路。


随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的开启,电力市场化改革巨幕的降临将带来更多的发展和机遇!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重要性。目前,全球已有127个国家承诺碳中和,其中全球10大煤电国家中的5个已做出响应。我国要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为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准确的碳排放测算十分重要。根据我国温室气体的核算标准,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和林业五个方面。2019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约为105亿吨,能源燃烧约97亿吨,占比为88%。显然,靠自然界平衡难以中和碳排放,且目前尚未有大规模绿色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手段,因此王中博士强调:能源行业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对于能源行业来说,控制排放并不等于抑制能源消费,能源是经济的血液,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王中博士提出尽量不用化石能源,尽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尽量多用清洁电,进行碳捕捉和碳利用,以更科学的方法实现循环经济和能效提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手段。图景规划已出,需要同学们一起携手努力,为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早日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座的最后,王中博士就大家提出的清洁能源、储能、电力市场等问题进行了解答。绿色发展,关乎子孙后代。讲座结束,减碳行动也正式开始。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每个人通力合作、和谐共赢!



减少每产一斤猪肉对粮食的消耗,就是对碳排放最大的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当其冲就是碳排放大户能源行业,但绝不仅仅限于能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其他行业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及采取行动呢?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新浪财经表示,碳减排不单单是发电厂的事,炼钢厂的事,建筑行业的事,对农业领域也极端重要。“希望通过生物科技、数字科技、育种科技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碳排放达标做农业企业应有的贡献。”

他表示,国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目标,“要实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国家能够这样响亮地提出,表达了对我们经济发展的自信。”

刘永好也坦言,追求GDP和保持碳排放的平衡,这之间的矛盾怎么协调,是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怎么样在碳排放双目标下有所作为是另一方面。

“我们从事养殖业,养了数亿只的鸡、鸭和数以千万的猪,怎么样让品种更好,怎么样让它少消耗粮食,”他表示,养殖都是靠粮食的,减少每产一斤猪肉对粮食的消耗做得好,就是对碳排放最大的贡献。“因为这是巨大的需求,生产粮食需要很多碳排放,因为生产肥料需要电力,发电里面又有天然气发电,也有煤发电,这些都是减排的重要环节。”

他也谈到,减少粮食的消耗,提升产能,要靠育种技术。“猪的育种,鸡的育种,鸭的育种,我们在育种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努力。饲料消耗比较少,料肉比很好,这其实就是对减排的贡献。”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县城民用建筑高度、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公共环境等10个方面对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提出意见。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基础行政区划,县城自古是最重要的人居形态之一,也是当下县域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县域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积累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贪大求全、盲目追随大城市发展模式,有的甚至陷入了“摩天大楼诅咒”。县城应该有县城的样子,应该区别于大城市的大而全,按照城市发展规律,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宜居性等方面,实现小而美的发展。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6%,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提高县城建设水平,既符合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也符合人民群众提高居住条件和环境品质的现实需求。

贯彻绿色低碳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在过去,“大拆大建”是各地推进老旧城区改造的顽疾,挖山填河等对自然环境的非必要改变十分普遍。在我国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同时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应该着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的县城,实现可持续发展,尽量减少非必要的碳排放。需要充分利用县城原有地形地貌,根据不同的现实与地理环境,实现县城风貌与周边农林牧业景观有机融合,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低碳和谐发展的新型县城。

从需求侧管理出发,推动县城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迈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随着县城城镇化建设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迈进,特别是强调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的步行系统等,也将引导当地经济产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更好地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通过需求侧管理,培育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更多动力,最终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社会合力。

更加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数量缺口”逐步填满,“有没有”的矛盾基本解决,但“质量缺口”仍然很大,“好不好”的矛盾更趋突出。这要求县城城镇化不能再片面强调推进速度,而应强调高质量,以及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意见》强调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强调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都体现了“人”在县城城镇化中的突出地位,更加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后城镇化时代,在县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县政府应更多地向城市公共服务运营者、产业基础设施提供者角色转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实现更低排放、更绿色环保、更低运行成本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进入“十四五”,县城仍然会是县域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的安家定居之地,不断提高县城城镇化质量,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必将为美丽中国建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23日,发改委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提供本地区(本企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情况。发改委表示,报送目的系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科学评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和项目现状,有力有序组织后续重大工程。


中建三局23日中标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城坪西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安置厂房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中标额14.52亿元。据介绍,该项目作为深圳国际低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集科技孵化、产业加速、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国际低碳城,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为龙岗区首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驱动龙岗乃至深圳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

据介绍,项目将沿国际低碳城坪西中路布局研发塔楼、裙房,进行模块化的搭接、组合,为周边地区提供便利的配套服务。同时,通过不同产品搭配,匹配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需求提供多样选择,从而建设成为新型产业园区。

深圳国际低碳城是国家八大低碳城试点城市项目之一。据悉,深圳市龙岗区在今年2月中旬公布的《关于制定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构建“低碳智造核”。其中明确提出,打造绿色低碳典范,要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孵化集聚空间,建设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构建节能环保、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试验区,为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探索有效路径。

据介绍,作为该项目施工方,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公司将助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低碳+”产业新城样本,为周边居民创造优质低碳的都市生活方式,为龙岗跨越式转型发展按下加速键。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词,也是国家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6月23日,能源气候领域多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嘉宾齐聚成都,结合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就能源互联网领域创新发展机遇展开了深入探讨。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介绍了碳减排和碳中和的行业相关背景。“2020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他表示,2021年在双碳目标下,能源数字化、金融经济、功率半导体、智慧氢能、储能及循环利用将是改变世界的五大技术。

据了解,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成都天府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于2019年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创建了“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中心”,而EXCEL加速营是旗下的重点项目之一。

刘毅介绍,今年的加速营将重点关注智慧城市能源系统转型、智慧流域清洁化发展与重工业低碳转型的应用创新三大应用场景,以及氢能、储能、能源数字化、半导体和金融科技五大低碳产业。

那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张志强此前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语境下,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内涵;新兴产业先天具有低碳化的优势,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新兴产业没有传统高碳产业的历史包袱,能以较低成本走上低碳甚至零碳的发展方向。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现碳中和,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率,需要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成长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和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因此,碳中和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或催化剂。

从权威渠道获悉,全国碳市场将于近日举行启动仪式,采取“1+2”启动形式,即北京、上海和湖北三地线上启动。在碳市场的启动和“碳中和”、“碳达峰”的愿景之下,各类投资风口不断涌现,更有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抓紧布局。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有研究预测,2021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或将达到2.5亿吨,为2020年各试点交易所交易总量的3倍,成交金额将达60亿元。这意味着,参与碳交易的市场主体有望在其中获益。(证券时报)

6月1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共同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在京召开。国际司负责同志主持开幕式、主旨演讲和主题发言环节,环资司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并发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盲目发展。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的基础设施。四是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七是发展绿色金融。八是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天津市武清区、青岛市城阳区、台州市、保定市等地方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负责同志,以及主办方主要负责同志出席论坛。

6月22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央财经⼤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联合国政策对话系列活动:“推动SDG投融资发展,助力双碳背景下公正转型”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此次活动邀请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国际组织和学界等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分享和沟通可持续金融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利用政策、市场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创新优化公私部门资金安排,为中国新的发展路径铺平基础,以加速实现中国发展战略的优先事项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并轨前行。

联合国代理驻华协调员Shabhaz Khan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并在未来10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45% 是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气候危机的唯一有效和现实的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资金与实际进展之间的资金差距估计为2.5万亿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差距可能会增加1.7万亿美元。他希望本次活动能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实践者带来启发,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并为推进气候投融资机制的建设提供支持。

王遥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可持续投融资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中财大绿金院根据基于宏观经济学内增长模型计算表明,为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自2021年起累计绿色投资需求保守估计是14.2万亿人民币。而目前财政资金预估只能满足10%-15%的气候资金需求,因此,应通过推动相关政策和工具创新,发挥绿色金融科技的作用,不断激励社会资本投入,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2021年低碳服务公司综合能力等级评价工作
为贯彻十九大绿色发展精神,根据《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14〕225号)文件中要求,维护低碳服务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人才与技术服务水平,促进低碳服务产业健康发展,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CLCA)制定了《低碳服务公司评级管理试行办法》,并面向会员单位试行开展了低碳服务公司评级工作。
评级工作试行以来,一批优秀的低碳服务公司取得了评级证书。评级工作的开展对于低碳服务公司对标优秀企业、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减碳减排单位选取优质低碳服务公司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有效促进了行业自律和产业环境优化。
为进一步促进低碳服务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CLCA)继续面向会员单位开展低碳服务公司评级工作。
申报要求
一、申请评级的企业须是CLIIA会员
二、本着为会员服务的原则,评级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低碳服务公司评级分工业、建筑、公共设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分AAAAA、AAAA、AAA、AA、A五级
四、为保证本次评价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协会组成由协会领导、相关专家、专业工作人员组成的评价工作组。评级工作随时接受申报材料,定期集中组织评审,并公布通过评级的企业名单;
五、请各申请单位填写《低碳服务公司评级申请表》(附件1),按《低碳服务公司评级管理办法》(附件2)第十二条要求准备材料,装订成册(一份),并将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获得评价资质后表彰和待遇
1.获得评级AAA级以上资质的单位,将举行授证仪式;
2.根据银行和担保公司要求,将评价名单推荐给金融机构,作为融资贷款的加分项;
3.优先推荐给有关开展低碳服务项目招标需求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4.在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媒体刊载报道。
级须知
低碳服务公司是指向碳减排企业、控排企业及其他碳市场参与方提供碳减排项目开发、碳排放盘查/核查、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金融、低碳能力建设、碳信息披露、碳中和以及从事碳普惠、碳足迹、碳排放管理软件开发、低碳行业研究、低碳技术研发遴选、低碳产品认证、低碳信息传播、低碳出行、低碳教育等低碳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低碳服务公司评级是根据低碳服务公司基本素质、服务经验和服务能力(如成立时间、注册资金、员工人数及构成、项目经验、相关产品技术、公司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客户及相关机构评价等)等方面进行综合能力等级评价并颁发相关级别证书。
低碳服务公司按服务领域(工业、建筑、公共设施)评级,分AAAAA、AAAA、AAA、AA和A级。
低碳服务公司评级采用申请自愿的原则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据测算,我国每年建筑消耗的水泥、玻璃、钢材分别占全球总消耗量的45%、42%和35%。可见,建筑领域的减碳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为关键的一环。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减碳的必由之路。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标准水平,向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的高品质建筑。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度,以绿色建筑标识进一步引领绿色建筑发展。还应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建筑协调发展,让绿色金融在支持以绿色建筑为核心的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应推动绿色建筑数量逐步增多。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65%,全国城镇累计建设绿色建筑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2万余个。有关部门确定,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将达到70%。


除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筑领域实现减碳应该进一步开展既有建筑节能工作,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绿色建造方式,通过支持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和建筑垃圾减量化等举措,降低建筑业资源消耗、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未来,建筑业需要利用技术创新促进行业不断转型,如绿色建筑与互联网融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高节能、节水、节材的效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真正把“绿色”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

来源:经济日报


6月18日,“磁海甬动”磁性材料应用技术成果发布活动第四场举办。结合当下碳中和、绿色节能等热点,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布了磁性石墨烯金属吸附技术和磁制冷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吸引了近3000人次的点击和关注。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永生团队推出的磁性石墨烯吸附剂可重点吸附铜、锌、铬、铅、镍、银等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时间短、吸附效果优、重复利用率高等优势。磁性石墨烯吸附剂主要应用于采矿、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子、农药、油漆、燃料和仪表等行业产生的含铜、锌、铬、铅、镍、银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治理,尤其在放射性行业的含放射元素废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科技大学张虎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绿色环保固态制冷材料、余热能源回收利用热磁发电技术、新型磁功能材料的机器学习及新功能的开发研究。本次发布的成果主要包括具有低噪音、高稳定性特点的高效磁制冷技术,以及可以回收低温工业余热并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绿色回收再利用的热磁发电技术。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剑团队研发的成果主要包括厚度1mm以下、相变温度在270-330K、磁熵变在1T磁场下大于10J/Kg、热导率大于10W/mK的磁制冷片材和弹热制冷材料及原型样机。该原型样机是国内第一批单电机驱动、温跨8K、总重量不超过5kg的弹热制冷样机,可应用于家用冰箱、冷柜等小型白色家电和医疗器械冷冻等领域。

中科院物理所胡凤霞团队发现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巨磁热材料,其中La(Fe,Si)13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室温附近宽温区最具应用潜力的磁制冷工质材料。胡凤霞团队利用应变记忆效应成功实现了FeRh巨磁热薄膜滞后损耗的非易失性调控,解决了磁制冷样机设计中双场循环的瓶颈问题,并研发了多种微尺度全固态制冷器件,在微电子行业器件制冷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磁海甬动”磁性材料应用技术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对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资源,聚焦磁性相关技术成果落地,将推动磁性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刊登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全国政协常委李伟表示,建议“十四五”期间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制度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全国统筹,推进政策创新,强化部门合力,推广先进经验。完善法律体系,立足碳达峰碳中和视角对相关法律进行审视完善,重点加快能源法修订和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制定发布重大工业低碳技术目录,积极发展技术除碳;建立煤炭、石油、石化、电厂等相关行业联动机制,解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成本高、效率低问题。

6月1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共同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的政策体系,将在十个领域采取加速转型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

  • 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盲目发展

  • 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的基础设施

  • 四是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

  • 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 七是发展绿色金融

  • 八是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

  • 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

  • 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提供本地区(本企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情况。发改委表示,报送目的系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科学评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和项目现状,有力有序组织后续重大工程。

点评: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两大主要方向。碳捕捉位于CCUS全产业链上游,目前依然在成本高、成果小的早期阶段。我国目前仅部署10个全流程示范项目,累计封存二氧化碳量约200万吨,项目单体年捕集及封存利用量都在10万吨以内。机构指出,国内碳捕集市场正处于爆发增长前段,技术先行率先布局者,有望迅速抢占市场。

国研智库讯 6月18日,由国研智库和华略智库共同发起设立的“3060实验室”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王忠宏、总编辑李慧莲、副总编辑车海刚出席签约暨揭牌仪式,副社长梁仰椿主持仪式,副社长、国研智库总裁张诗雨和华略智库董事长任新建签署共建“3060实验室”协议并揭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忠孝,上海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泓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标共同见证。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碳达峰碳中和”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张忠孝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科技支撑能源转型若干问题探讨”的报告。

据悉,“3060实验室”将以科技为引领,锚定“双碳”目标,围绕方案设计、技术服务、改造实施三大重点领域,主攻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路线图设计,低碳技术和CCUS技术研发、应用和孵化,城市和园区低碳化改造实施和运维等业务,为各级地方政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会议认为,“双碳”目标的确定,必将促使我国在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领域发生重大转变,倒逼我国加快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各省级政府都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但客观地说,各地对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基本还处于政策、概念或碎片化的实施层面,对如何在方案和路线图设计、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交通等基础设施低碳化改造、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相关政策设计等方面,确保如期完成“双碳”目标,还缺乏科学系统谋划,亟需高水平专业机构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会议提出,“3060实验室”将依托国家高端智库,联合知名研究院所、央企、金融机构等,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资源,面向全国各地方政府、园区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行动方案、技术服务、改造实施和资源整合等,着力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服务商,助力中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城市建设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重点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其中智慧多功能杆作为集照明、无线通信、城市监测、信息发布、交通管理、信息交互、充电桩、车路协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的神经末梢,是“新城建”中重要的基础设备。“多杆合一”、“物尽其用”的智慧多功能杆,成为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风向”,上海、扬州、成都、嘉兴、杭州、济南、长沙、青岛、海口、南京、武汉、深圳等地纷纷开展智慧多功能杆的试点应用。

例如,青岛市城阳区从2017年开始尝试“多杆合一”模式,到2021年城阳区在智慧多功能杆建设上持续发力,与青岛本土企业青岛海纳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云”)合力,以“阳光合杆+智慧应用”模式,于城阳区城市主干道——硕阳路落地131根智慧灯杆(智慧多功能杆),兼具5G网络服务、道路照明、交通红绿灯、交通指示牌、LED信息屏等多重功能,服务于照明、交通、公安、城管、环保等多个场景,为城市治理引入“智慧”。

此外,海纳云依托智慧照明管理平台,以智慧灯杆(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衍生出智慧路灯照明、智慧景观照明、智慧泛光照明、智慧车库照明四大场景解决方案,并致力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开发,服务于智慧城市整体建设,担任城市之光、城市之眼等重任,为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目前,除了城阳区硕阳路智慧灯杆(智慧多功能杆)项目,海纳云智慧照明还在海尔·云谷、武汉国际广场、青岛时代广场、崂山君澜度假酒店等完成样板落地,为用户带来高质量照明体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

据Technavio发布的《2020-2024年全球智能杆市场”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0-2024年,全球智能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79.7亿美元。当前,我国百余城市纷纷布局智慧多功能杆,智慧多功能杆的市场规模正在急速扩容。在需求驱动下,许多企业涌入智慧多功能杆行业掘金布局。通过近年的探索,智慧多功能杆已经进入到标准逐步建立与完善的阶段。

近日,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组织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编制的团体标准《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工程技术规范》正式通过专家审查。该标准规定了智慧多功能杆的基本规定、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审查专家认为:技术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

随着智慧多功能杆行业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智慧多功能杆发展将更加规范。智慧多功能杆的在城市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升级,对于我国实现城市安全运行、推动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智慧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当地时间11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特举行。

解振华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我们期待各方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渠道地位和原则,消除各种不利于应对气候挑战的障碍,同舟共济、各尽所能,采取切实行动落实各自2030年自主贡献和中长期碳中和目标,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气膜建筑也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方面是气膜的自身特性,所有组成均在气膜工厂生产,在施工现场只进行简单的安装工作,不会产生废料造成环境污染和声音污染,而且气膜能够实现拆卸二次使用,是一种真正的绿色环保建筑。

另一方面气膜可以用于煤棚覆盖,良好的气密性和内外的气压差让气膜内部的煤尘不会外泄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当下坚持的绿色低碳主旨。

解振华在发言时还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现在一直在讲中国有一个3060”的“双碳”目标,不准确,应该是“3060前”。有了这么一个字才说明中国的信心,我们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所以这个“前”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把这个目标理解偏了。这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决心和信心,而气膜建筑也将为生态绿色环保大局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的中国建筑科学大会上,华为联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发布了“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支撑建筑和园区高效运营、节能降耗,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共创行业新价值。会上,逾3000位参会企业、业界专家、行业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建筑与园区领域创新之路,共谋“双碳”战略与“3060”目标实现之道。
中国建研院副总经理尹波、华为智慧园区业务部总裁苏宝华、中国建研院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华为天津总经理许超、中国建研院环能科技有限公司主任曹勇、华为中国政企行业解决方案部部长徐建峰出席大会并正式发布“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双碳战略在建筑和园区领域落地,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筑与园区是实现“双碳”战略的主战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披露,2010~2020年建筑总量高速增长,由469亿平方米增长至688亿平方米;全国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 49.3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比重为 51.3%。从园区的角度看,我国规上企业产值在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占比高达90%,而这类大型企业的经营生产基本都发生在园区。
华为与中国建研院联合发布“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在建筑能效运维领域仍存在诸多痛点:品牌多样、七国八制造成系统割裂、数据孤岛;传统设施运营依靠人工运检、智控不足;传统楼宇自动化缺乏大数据分析能力,难以实现节能降耗和设备保值增值的效用。
低碳能源时代,沿着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路径,对建筑高效运维提出了新要求。新兴节能服务正加速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华为与中国建研院联合开发“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通过云服务模式,实现多园区设施的统一运营;融合专家经验和AI算法实现故障自动诊断与智能调优,达成设施高效运营和节能减碳目标,践行建筑与园区领域绿色低碳新使命。


  • 云边协同、统一运营:云侧提供强大的算力、海量的算据和丰富的算法,支撑边侧系统实时控制和能力持续演进;通过云端设备集中监测和工单统一管理,实现跨区域、跨专业的统一运营。
  • 实时诊断、高效运维:构建能效管理专家知识库,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自适应调节、精准故障诊断、实时负荷预测等设施管理功能,形成研判多维、指挥扁平、处置高效的智慧运维体系,降低运维技术门槛,实现无人化运维。
  • 供需互动、节能减碳:通过稳定可靠的联接技术,确保供、用能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和指令精准下达;汇集9类IT系统数据及20多类OT系统数据,形成超过300个能效计算因子,实现园区能效智能调优和节能减碳。


北京万国城MOMA试点项目初现成果

北京万国城MOMA建筑面积16万㎡,空调面积14万㎡,其中商业部分面积为1.7万㎡,提供制冷、供暖、置换式新风及全年生活热水。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部署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监测和运维天棚辐射能源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通过统一运营,减少本地运维人员数量,降低运维难度,预计运维效率提升30%;通过云端AI算法实现智能调优,预计综合能耗下降15%以上。
华为坚持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携手伙伴联合创新、共同成长。“建筑能效云解决方案”,融合ICT技术与行业核心业务,助力建筑运维数字化转型,激发新旧动能转化;赋能建筑能源系统产业升级,引领运维模式变革,推进建筑与园区领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让科技与自然共生!

说起“碳中和”,相信我们不再陌生,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会力争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且努力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此后,“碳中和”成为热词,各行业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了《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从企业能源管理、公共设施节能、鼓励节能产品和技术研发等三方面开展全省的能源节约计划,这标志着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各行业向国家倡导的“碳中和”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说到“碳中和”,能够想象的空间太大,衣食住行、三大产业,几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跟它有关系,而且几乎各方面都有变革和突破的需求。首先,“碳中和”可以带动生产技术的变革,对照《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列出“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产品,淘汰落后的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其次,“碳中和”也是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碳中和,很有可能需要我们改变衣食住行的基本模式。《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严格控制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公用设施和场所以及大型建筑物的装饰性景观照明用电”“宾馆、商场等公共场馆应当加强节能管理,制定节能目标,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

其实,“碳中和”的路径不只局限于工业生产方面。此前,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以及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一份“碳中和”报告,里面引用的一个测算显示,食品全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能占到全球排放量的26%。但是与此同时,到了2050年全球的人口会超过90亿,这意味着粮食的产量至少要增加70%才能养活全球的人口。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两难挑战,既需要增产,又需要减排。据可查数据显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有1/3都来自于畜牧业。像是牛和羊这样的反刍动物杀伤力格外大。它们不仅排放二氧化碳,而且消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甲烷。

减少食用肉类虽不失为一个做法,但中国人的人均食肉量还较低,从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考虑,更好的方式可能是在食物的生产端下功夫,进行节能减排。在吃这个领域里如果要实现碳中和,咱们可能会需要一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上的全链条变革。生产方式需要变,生产内容需要变,饮食结构需要变,甚至烹饪方式都需要变。

作为嵌入社会大环境的市民,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减少碳排放,倡导更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应有之意。未来可能将出台更多的“碳中和”相关手册、建议或指南,搭配《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执行,中国要想如期实施“碳中和”战略达成目标,可谓人人有责,且任重道远。

在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四大维度下,共设置12类40项指标,其中首次提出的指标就有12项……在今天举办的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绿色发展大会上,青岛自贸片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正式对外发布。青岛自贸片区将以探索绿色发展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发挥中德生态园已有生态底色优势,引领自贸试验区绿色低碳生态发展新模式。

目前,我国共有自贸区21个、自贸片区60余个,其中浙江、上海等7个自贸区聚焦营商环境改善、法治化建设等内容,已经形成指导自身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估体系,关于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则没有先例。“该指标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个、也可以说是全球首个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的自贸试验区的指标体系诞生,将更好推进青岛自贸片区改革的系统集成,也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最高标准的制定。”商务部驻青岛特派办事处副特派员魏波表示。

据悉,青岛自贸片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突出四新四化,强调本地贸易、物流、金融与生态的融合发展,在四大维度下设置了绿色贸易、绿色港航物流、绿色产业、绿色创新、绿色金融、绿色环境、绿色资源与能源、绿色建设、绿色生活、绿色智能、绿色交流、绿色机制体制共12类、40个大项。其中,29项指标体现了国家最新的绿色发展政策,27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该指标体系突出“绿色”,制定了高水平“双碳”目标,力争早于国家“时间标准线”完成。参考国际组织计算方法以及国家标准,指标体系构建了常规、按时、提前三种碳排放情景分析模型,分别测算对应碳排放总量。以2027年为时间节点,在指标体系“提前”模式下,片区碳排放强度目标较国家平均水平将降低74%,提前实现“双碳”目标。围绕碳达峰目标设定可行性,在碳减排、节能等方面,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政策、机制,广泛推广低碳减排手段,如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从而确定符合片区发展规律的碳中和实施策略。

在产业、贸易、创新等类别,指标体系设置突出港口运行的智能化和绿色化,设置绿色物流设施比例、大数据在航运物流中的应用比例等特色指标;强调海洋特色、产业创新,设置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智能制造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同时,还提出了绿色金融机构占比、“一网通办”网办率、新兴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等自贸区特有的指标。

而在生活、智能等类别中,指标体系借鉴ISO37120中经济、环境、城市规划等相关指标,设置了每十万人年度知识产权授权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功能区噪声达标率等指标。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数据开放、企业活力、应急响应等方向的指标。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以强调城市韧性发展为重点,重点关注确保电力、水、电信、废物管理、卫生、食品分发、金融服务和紧急服务等城市服务的连续性或快速恢复能力,提出每年用于升级和维护城市服务资产、雨水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恢复的支出占城市总预算的百分比等指标。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标准发展来引领。青岛自贸片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框架设计,可以更好地指导发展。40项指标中,12项为首次提出,将为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岛智慧与青岛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中国工作组召集人董山峰介绍。

据了解,为服务全球更多自贸试验区(含自贸港、自贸园区)发展建设,青岛自贸片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参考了ISO37101标准的主要管理过程“PDCA”流程,即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推进指标分解、实施、评估和应用。基于中德生态园的基础及前期探索,通过实施ISO37101和ISO3712X系列标准,青岛自贸片区进一步完善了国际标准ISO37101的交叉分析,将建设成为ISO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示范试点。

  “去碳化”的概念最近在政治演讲和全球环境事件中非常流行,但它在建筑领域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以深刻改变我们设计和构建未来世界的方式。目前,全球33%的能源消耗和39%的温室气体排放,表明建筑师必须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要阻止或扭转气候变化。碳作为一个普遍认同的衡量标准温室气体排放建筑的脱碳可以被跟踪[1],因此,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建筑的脱碳。
      脱碳包括减少运行碳和内含碳,具体碳分别指建筑使用阶段和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这一生命周期涵盖了每种材料和家具的提取、运输、安装、使用和报废,占全球的11%温室气体排放和28%的全球建筑行业排放。如净零碳建筑承诺,于2018年在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上推出,通过呼吁将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到零或负值,促进全球运营碳的减少。其他倡议,如美国的碳领导论坛,也强调了减少隐含碳的重要性,引用了到2060年世界建筑面积将翻一番的预测作为其重要性的标志。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在下面列出了十个使建筑去碳化的策略,从重要的考虑因素到程序,到产品和文档,这些都可以为寻找具体解决方案的建筑师提供实际的应用。

1.从三个层面探讨脱碳

     因为不同的碳减排策略模拟不同的效率水平,不同的建设阶段需要不同的程序世界资源研究所提出了按优先级排序的战略层级列表,可大致转换为三个脱碳程序。WRI减少运行排放清单如下:可再生能源之前的能源效率;场内可再生能源先于场外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抵消之前的可再生能源(在其他地方投资可再生能源)。对于隐含排放,它建议在碳抵消之前再次减少碳排放。这种碳抵消方法一直是低优先级的,因为它只推荐在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不可行的情况下使用[3]。有了这种优先等级,我们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实现建筑的脱碳:
1)通过能效降低现有建筑的运营碳;
2)使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剩余的低能源需求,如有必要,最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场外;
3)在新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其内含碳。
     这些水平并不是建筑师应该采用的一个有凝聚力的程序,也就是说,具体的碳减排排在最后,而是简单地概括了建筑师可以减少碳排放的三种不同方式,这取决于建筑的阶段或要求。最终,这三个目标都必须迅速实现,以实现《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区分这三个层次只是作为一个有用的指南,建筑师和业主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项目来处理脱碳问题。

2.将运营碳和内涵碳放在一起考虑

    如上所述,减少两者运营碳和内含碳是建筑整体脱碳的必要步骤。然而,对于现有的建筑,因为材料已经到位,嵌入碳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建筑所有者应该优先考虑实现净零运营碳。相比之下,在建造新建筑时——建筑师的责任——只考虑一种或另一种类型的碳排放会对建筑的真实环境影响产生误导。例如,一些材料的使用可以产生低的运行碳输出,但是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高的内含碳,反之亦然。与隔热良好的建筑相比,隔热很少且只有单一玻璃的建筑通常具有较低的具体碳含量,但会增加运行碳含量。同样,虽然生产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可以显著减少运营碳,但建筑师必须记住,制造此类设备本身会留下碳足迹。由于这些潜在的不一致性,新建筑或重大翻新的建筑师在选择材料时必须同时考虑两种类型的碳排放,以优化能效并尽可能留下最低的碳足迹。

3.瞄准项目的早期阶段

      要做到这一点,建筑师应该在一个新项目开始时就严格而细致地去碳化。低碳设计实践,尤其是那些以具体碳为目标的设计实践,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考虑时是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4]。一键生命周期评价的具体碳审查详细概述了提高效率的原因。项目的早期阶段“锁定”设计的许多部分的可能性,包括那些可能显著影响具体碳排放的部分。建筑师以后可能无法进行节能改造,或者可能性范围被严重截断。例如,选择一个需要很深地基的地点可以使一个项目的具体碳排放量增加一倍以上,但是建筑师不能在以后修改这个选择。不那么激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一个元素仍然可以改变,它几乎总是会招致更高的成本。因此,建筑师必须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分析减少隐含碳的可能性。

4.利用轻质材料

     建筑师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是使用轻质材料。圣戈班进行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巴西常用的两种内墙型材,他们发现重量更轻的系统产生了许多环境效益[5]。较轻的选择是Placo干墙系统,这是一种隔热的金属立柱干墙,与水泥抹灰的140毫米砖传统墙系统相比。对于一平方米的隔墙,他们发现使用这种干墙系统代替传统的墙壁将导致全球变暖潜力降低63%,一次能源使用减少49%,墙壁系统重量减少80%,淡水使用减少36%。类似地,一个叫做F4立面被发现可以将传统大立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这些产品不仅展示了轻质墙体系统的有效性,还为寻求环保解决方案的建筑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

5.考虑生物源材料

类似地,一些生物源材料,如木材、hempwool和木质纤维,在使用阶段储存碳,这意味着它们实际上在处理材料和释放碳之前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这种品质使它们成为高效且可持续的材料。然而,考虑这种选择的建筑师应该意识到,在新的EN15804-A2生命周期评估标准(第8部分中讨论)中,由于重要的分类差异,这种储存的碳——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称为生物碳——必须与具体碳(提取、运输、安装、使用、寿命终止)分开核算。例如,生物源材料的内含碳可能比传统材料的含碳量高,因为离建筑工地的距离更远,并且由于碳的吸收和最终的再排放,生物源碳本身在其整个寿命期间具有零净排放。根据新的生命周期评价标准,生物碳因此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被视为独立的零碳,即不再被视为留下负碳足迹。
6.承认内部元素是潜在的碳排放源设计师在规划的早期阶段犯的一个常见错误是在计算具体碳含量时考虑建筑的核心和外壳,但忘记了潜在的重要内部配件、机械和技术设备。这些物体的寿命较短,在建筑寿命期间可能会被多次更换,这使得它们的具体碳排放量与结构的任何其他部分一样重要。只有考虑到这些重要的内部因素,计算出的具体碳才会准确。

7.重复使用或回收现有材料

      重复使用现有材料消除了以潜在的高环境成本提取和制造新材料的需要。如果可行,建筑师应尽量购买使用尽可能多的回收材料的产品,以降低具体的碳量。例如,在玻璃中,碎玻璃制成的玻璃——可重复使用,因此脱碳酸的废玻璃——每使用10%的碎玻璃,可减少3%的能源消耗。同样,由于能耗降低,使用一吨碎玻璃可以减少3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碎玻璃和玻璃制品回收材料的其他例子对于致力于脱碳的建筑师来说,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8.使用生命周期评估或第三方认证的环境保护署

    建筑师可以通过国际标准设定的生命周期评估(LCAs)和第三方认证的环境产品声明(EPDs)中公布的结果来评估其建筑的碳排放。这些是仅仅建筑产品和材料内含碳的有效科学信息来源。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从摇篮到大门或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技术,用于评估产品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环境影响。电子数据产品是经过独立验证和注册的文件,传达了关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透明和可比”信息。建筑师可以利用这两者来确定和评估他们设计的结构的碳足迹。为了使评估产品的方法标准化,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和从中提取的生命周期评估由国际标准(如欧洲标准)管理。一个特别相关的例子是EN 15804,它为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环境申报提供核心产品类别规则。由于其与建筑业的相关性,EN 15804是建筑师特别需要了解和响应的一个重要标准。
    存在许多不同的软件应用程序,它们可以根据设计数据自动提供生命周期评估,并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一键生命周期评价,它借鉴了Revit、IFC (BIM)、Excel、IESVE、能源模型(gbXML)和其他工具,以找到可比较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可访问EPDs的相关材料。认真对待脱碳的建筑师应该使用这一工具或类似的应用,以确保他们的具体碳输出尽可能低。

9.将建筑纳入循环经济

     与生命周期评估问题相关的是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处置或再利用。为了实现更可持续的建筑业,停止“取、造、废”的资源效率循环经济模式是当务之急。遵循循环经济指导方针的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自然会消耗更少的资源,因为它被设计成资源高效、适应性强和持久的。如上所述,在该建筑中,大多数回收成分百分比增加的构成材料将减少碳足迹。重复使用的材料和产品也将排放更少的碳。所有这些解决方案都是循环经济的例子,证明了它对建筑脱碳的极端重要性。在整个欧洲,建筑部门约占所有提取材料的一半,占废物产生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在我们的行业中,通过再利用和回收来消除提取和废物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结束全球变暖的全球努力产生巨大影响。

10.支持全球倡议

虽然这些策略都是极其重要的个人解决方案,但要想取得成效,去碳化的道路必须是全球的集体努力。企业可以通过支持全球和地方倡议,如净零碳建筑承诺,该全球建筑联盟,该碳领导论坛,等等。
世界绿色建筑理事会2019具体化碳行动呼吁报告详细说明了一项计划,到2030年,所有新建筑的运营碳为零,具体碳减少40%,到2050年,所有新建筑和现有建筑的具体碳和运营碳为零[9]。该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帮助实现《巴黎协定》的宏伟目标,并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保持在2摄氏度以下。然而,这些目标仍然是崇高的目标,因为新建筑继续以快速的速度建造,相当于巴黎的面积每五天增加一层,而2060年有一半的建筑尚未建成。为了让世界GBC计划和巴黎协定在这些不利条件下获得成功,建筑师们必须一起降低整个建筑业的碳排放。具体碳、可操作碳、现有建筑、新建筑、循环经济、轻质或生物源材料、回收等都必须考虑整体脱碳。有了上面描述的十个策略,我们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提供帮助。

《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易机构)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下称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交易方式上,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其中,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查看实时挂单行情,以价格优先的原则,在对手方实时最优五个价位内以对手方价格为成交价依次选择,提交申报完成交易。同一价位有多个挂牌申报的,交易主体可以选择任意对手方完成交易。成交数量为意向方申报数量。开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第一笔成交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当日开盘价。收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所有成交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当日收盘价。

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

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可发起买卖申报,或与已发起申报的交易对手方进行对话议价或直接与对手方成交。交易双方就交易价格与交易数量等要素协商一致后确认成交。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交易系统目前提供单向竞买功能。交易主体向交易机构提出卖出申请,交易机构发布竞价公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按照规定报价,在约定时间内通过交易系统成交。交易机构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配额有偿发放,适用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关于交易时段,《公告》称,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公告》还提出,对于交易主体的异常业务行为及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交易行为,交易机构可以采取电话提醒、要求报告情况、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约见谈话,以及公开提示、限制资金或者交易产品的划转和交易、限制相关账户使用等处理措施。交易机构按照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当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交易机构注册资本时可不再提取。

从“十二五”试点先行,到“十三五”筹备全国市场,历经十年试点探索,全国碳市场已呼之欲出。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12月以来,全国碳市场建设蹄疾步稳。

2020年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今年5月26日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近期,按照有关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以下是公告全文:


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1-06-22

沪环境交[2021] 34 号

为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保护各方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市场秩序,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交易规则》),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现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交易场所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下简称“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二、交易方式

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一)挂牌协议交易

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查看实时挂单行情,以价格优先的原则,在对手方实时最优五个价位内以对手方价格为成交价依次选择,提交申报完成交易。同一价位有多个挂牌申报的,交易主体可以选择任意对手方完成交易。成交数量为意向方申报数量。

开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第一笔成交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当日开盘价。收盘价为当日挂牌协议交易所有成交的加权平均价。当日无成交的,以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当日收盘价。

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

(二)大宗协议交易

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主体可发起买卖申报,或与已发起申报的交易对手方进行对话议价或直接与对手方成交。交易双方就交易价格与交易数量等要素协商一致后确认成交。

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三)单向竞价

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交易系统目前提供单向竞买功能。交易主体向交易机构提出卖出申请,交易机构发布竞价公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按照规定报价,在约定时间内通过交易系统成交。

交易机构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配额有偿发放,适用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单向竞价相关业务规定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四)买卖申报要素

买卖申报应当包括交易主体编号、交易编号、产品代码、买卖方向、申报数量、申报价格及交易机构要求的其他内容。

三、交易时段

除法定节假日及交易机构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挂牌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协议方式的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单向竞价方式的交易时段由交易机构另行公告。

四、交易账户

每个交易主体只能开设一个交易账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申请多个操作员和相应的账户操作权限。交易主体应当保证交易账户开户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和有效。

交易主体应当妥善保管交易账户及密码等信息。交易账户下发生的一切活动均视为交易主体自身行为,由交易主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五、其他事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交易机构根据《交易规则》对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交易活动、交易账户管理等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对于交易主体的异常业务行为及可能造成市场风险的交易行为,交易机构可以采取电话提醒、要求报告情况、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约见谈话,以及公开提示、限制资金或者交易产品的划转和交易、限制相关账户使用等处理措施。

交易机构按照规定提取风险准备金,当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交易机构注册资本时可不再提取。

交易主体可以通过交易系统查询相关交易记录,根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的相关规定及时核对结算结果。

特此公告。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6月22日

气候变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议题。谁主动应对,谁就占领道义高点,赢得全球影响力。碳中和,是未来二三十年大国博弈的新焦点。谁率先实现,谁就占据主导地位,赢得全球领导力。零碳经济,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风口,谁占领潮头,谁就拿到通向未来的钥匙。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

骆建华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存量与增量、减排与碳汇三重关系。

我们国家政府下了决心,企业也有信心。骆建华介绍说,在市场方面,这些年也建设了碳交易中心,但因为是自愿减排交易,没有碳的总量控制,施行配额控制,企业就相对缺乏交易的动力,而6月底在电力行业要做碳配额交易,我们满怀期待。

骆建华说,碳排放存量的盘子很大,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28.8%。将来还会有增量,就增量而言,可以靠风电、光电,靠可再生能源来消化,来解决。

此外,骆建华还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倒逼着加速碳捕捉技术的成熟和碳汇规模的增大。他说,现在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一年约为12亿吨,将来到2060年的近40年,还要多栽树,以便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煤电在“十四五”规划中不再有增长,但不意味着将来全部消灭,还要保留一些,期待将来有更先进的技术。

骆建华再次强调,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环保产业将迎来三个转变,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从环保产业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基于这三方面新趋势,环保企业可以在循环经济、环保设施的低碳运行、非化石能源发展等方面对低碳事业有所贡献,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必须要抓住电力、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建立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

未来40年,我们能不能通过碳中和,通过技术创新把碳降下来,骆建华说:“我们必须得有这个信心,这个过程中,给这个产业可能带来很多技术创新,很多变化,尤其颠覆性的技术,过去我们的环保产业没有什么太多的颠覆性技术,都是国外引进,恰恰我们这个时候有机会,在碳中和这40年,我们这些产业抓住这个机遇,让自己的企业走向一个光辉的明天。”

中国信托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嘉宾主旨发言环节最后出场的是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她分享的主题为“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信托新发展”。


袁田认为“双碳”目标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相关性,我国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就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的契合。


袁田认为,从未来投资转型方向的角度,双碳目标的规划与实施路径已经为信托行业深化转型指明了重要方向。近期,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也在密集出台,为信托公司开展绿色信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和监管规范指导。


信托公司在绿色信托的战略规划和理论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成果,绿色信托的业务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但是相比绿色金融的整体规模及环境效益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袁田指出,绿色信托的发展理念与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以探索资金信托、服务信托以及慈善信托多种形式创新,许多信托公司已经自主开发了多种与碳中和主题相关的绿色信托产品,随着绿色信托标准的不断完善,可以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业务模式。袁田强调,以碳金融发展为契机,信托行业应当重点布局碳信托账户研究,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完善信托登记相关基础设施,实现碳资产标识化、账户管理信托化和碳信托标准化的迭代发展。


信托公司还可以通过主动开展ESG信息披露以及自身实现碳中和,深刻影响到公司的员工行为,通过员工的绿色行为再传导影响到信托公司的合作伙伴以及投资者,助力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


袁田最后展望,基于信托制度灵活性的充分想象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信托公司定将不断丰富绿色信托的内涵,从创新绿色信托业务迭代发展成为绿色信托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6月21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最新一期圆桌会议上表示,“碳中和”将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其本质是推动发展转型,即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这将经历三个方式的转型:一是增长方式的转型,二是能源系统的转型,三是生活方式的转型。同时,在实施“碳中和”的过程中,要确保转型和安全的关系,在转型过程中不能影响能源安全、经济安全。
李俊峰指出,“碳中和”将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碳中和”改变了能源系统,实现能源净零排放,推动交通、建筑、工业、电力一系列的变化,总体目标就是使得整个经济、社会过程中消费的化石能源基本清零,不能清零的部分,要通过碳中和、碳封存或碳汇进行抵消。
李俊峰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规范全球的环境秩序,要把发展放在环境的笼子里面,每个国家都必须推动发展转型。
“发展转型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资源推动的发展模式会随着资源的枯竭导致发展成本的增加,发展后劲不足,导致资源的争夺,因此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是技术推动的发展模式下,由于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技术的进步是可以叠加的,从而带来发展的更新,发展的成本可以不断下降。”李俊峰称。


来源:中证网,作者:刘杨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

今年两会,“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此目标之下,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并研究制订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此外,上海、浙江、宁夏等省区市碳达峰具体实施方案也在加速出炉。

事实上,北京市节能降碳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早在新总规和“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北京市即确立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总体思想和高标准目标任务。

长期以来,北京市坚持试点先行,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率先实现突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也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以行政办公区等区域为重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

6月25日,在“聚焦新经济对话碳中和”的论坛上,通州区政府特聘专家、区长助理林巍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和通州区政府正在副中心着力打造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和绿色金融国际中心,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有机融合,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标配”。

在政策方面,林巍进一步介绍,日前,通州区还正式出台了《通州区应对气候变化2021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政计划》”),进一步加快“碳达峰”和“碳中和”推进步伐,努力建设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先锋区域。

据了解,《行动计划》划分四大方面、18项重点任务、26条措施。其中,重点任务包含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涉及推进能源低碳化运行、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促进建筑低碳化等。

针对促进建筑低碳化任务,《行动计划》指出,通州区将持续推进既有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通州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将配合市级部门研究制定《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绿色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力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过快增长,开展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

6月24-27日,“盛启智慧产业 共筑双碳园区——智慧产业基地奠基仪式”及5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活动由卡奥斯COSMOPlat联合天津八里台镇政府、中电电力(天津)集团、海尔衣联网共同举办,天津市津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瑞均出席论坛并致辞,八里台镇党委书记张树生出席奠基仪式,天津市津南区及八里台镇政府其他领导、海尔集团及相关企业代表共同参会。

以“双碳”目标为背景,本次活动相继举行“卡奥斯智慧能源示范园区”揭牌仪式、智慧产业基地奠基仪式、八里台镇智慧园区转型展览以及5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高峰论坛等,卡奥斯COSMOPlat相关负责人围绕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智慧能源转型示范发表演讲。据了解,在卡奥斯COSMOPlat赋能下,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不仅实现了向智慧园区的转型,还以产业园区为样板,助力天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智慧能源落地天津八里台,持续发力“双碳”目标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这意味着未来的发展,将逐渐与碳“脱钩”,倒逼新一轮能源革命与经济结构升级。而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代表,则有力推动着低碳时代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结合海尔30多年的能源管理经验,卡奥斯COSMOPlat融合能源互联网、5G等技术,打造了国内引领的智慧能源定制平台。该平台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及能源管理模型的落地实施,形成了千余套能源解决方案,为企业、工业园区能源采购、转化、传输、使用等提供了全流程、全节点赋能。

以海尔中德生态园为例,作为全球首个碳中和的“灯塔基地”,依托智慧能源定制平台,卡奥斯COSMOPlat实现了对所有生产制造基地用能数据的汇集和分析,解决了单一生产基地、单一生产线用能情况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通过能源服务和碳资产管理的有机融合,卡奥斯COSMOPlat实现了能源流、数据流、碳追溯流的“三流合一”。

基于中德园区“碳中和”经验的对外复制,6月25日,“卡奥斯智慧能源示范园区”在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正式揭牌。该园区是卡奥斯COSMOPlat打造的集智慧能源、智慧安防、节能环保、多能互补的智慧园区,能有效解决园区能源信息化、智能化不足及能源信息孤岛造成的监管痛点。

依托示范园区的转型实践,卡奥斯COSMOPlat还将与中电电力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共探提升能效、清洁能源、净零排放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打造天津工业园区示范样板,探索未来“双碳”落地新路径。

创新“1+5+16+N”模式,打造 “双碳”先行区

实现“双碳”目标,绝不是单一方面的考量,而是要使用数字化手段平衡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活动,形成碳资产管理、交易的综合能源服务。结合碳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探索,卡奥斯COSMOPlat与中电电力联合举办了“八里台镇5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启动仪式,并将碳资产管理平台融合到园区建设中,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天津八里台镇5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定制平台是依托卡奥斯智慧能源的总控中心,利用5G、云计算、AI、等技术手段打造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园区生态平台推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对园区进行“源-网-荷-储”全方位能源管理,并创新输出“1+5+16+N”为标准的全场景服务体系,构建能源生态创新商业模式,助力产业、科技与生态共生,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园区系统已接入能源设备1700+台/套、现地仪表2500+块、具有应用场景16个,覆盖天津八里台镇2个工业园区。值得一提的是,该园区将孵化园区内400多家企业数据平台汇集,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实现整个园区企业信息数据全流程管控,真正做到政府一站式管理。

卡奥斯COSMOPlat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八里台镇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系统的特点,就是把综合用能情况、碳数据变成指导企业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参考指数,特别是对于政府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引导企业能源消费行为等有更直接、有效的认知,便于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作为引领国内的智慧能源定制平台,卡奥斯COSMOPlat通过碳资产管理平台,利用定制化场景,让用户智能化体验在用能场景中高效落地,让企业用能管理系统实现场景互联、数据互通,体验智慧用能、能源管理场景体验同时,可逐步实现建立符合自身的碳资产管理架构,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事实上,“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创新和合作的可能。在论坛上,卡奥斯COSMOPlat还与海尔衣联网、中电电力集团、中国电信、北京易华录、天津大学等企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智慧能源转型实践,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未来,卡奥斯COSMOPlat将依托“双碳”智慧园区的探索,携手更多生态资源方,共建碳资产增值共享生态,用智慧化、标准化、标杆级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能源管理数字化升级,打造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工业互联网方案。

6月25日,每年15万吨碳捕集与封存(CCS)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在国能锦界公司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与驱油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

试运行期间,示范项目连续生产出纯度99.5%的工业级合格液态二氧化碳产品,成功实现了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大规模捕集。

据了解,该示范项目于2019年11月1日开工建设,2021年1月安装建设完成。其依托锦界公司1号600兆瓦亚临界机组,集成增强型塑料填料、降膜汽提式再沸器、超重力再生反应器等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展燃煤电厂化学吸收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和工业示范,形成了适用于我国燃煤电站烟气二氧化碳高效、低能耗捕集的新技术体系。

“这个项目采用的是复合胺化学吸收方式,烟气通过水洗塔进行水洗,之后入吸收塔进行二氧化碳低温吸收,在再生塔高温解析出二氧化碳气体以后,压缩干燥冷却制成液态二氧化碳,通过车辆运输到油田进行驱油。”锦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文介绍说,“这套装置是将电厂达标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集中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用于油田开采。”

何文表示,该项目的顺利投运,为燃煤电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近零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国内火电厂开展百万吨级大规模碳捕集项目积累了实践经验,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国家能源集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万众期待全国碳市场即将鸣锣开市,长达6年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即将开花结果,但随着广州的碳期货和北京建CCER交易中心消息频传,全国碳市场的各路机构可以说还未完全就位。从当前获得的信息来看,全国碳市场的相关机构基本形成了“东现西登,南期北补”的一个局面。

“东现”就是指东部上海的碳排放现货交易所,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机构,其地位类似于证券市场中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不愧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拿走了证券交易的名额,又站住了碳交易的核心位置。证券交易多少还有个深交所,碳市场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来个“深交所”?

“西登”就是指相对靠西的湖北注册登记簿,它掌管了所有的配额信息,属于碳资产的大管家,相当于证券交易市场的中登公司,但因为注册登记簿不参与交易,所以其影响力也会像中登公司一样默默无闻。当年争夺全国碳交易所位置的时候,湖北省非常积极,虽然没有争取到交易所,但相较于其它省份的两手空空,拿下了注册登记系统也算是得到了一个安慰奖。

“南期”就是指广东的期货交易所了,今年一月份,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获批。成为中国第五家期货交易所。虽然这家交易所并不是专门为了碳交易而成立的交易所,但广州是在申报交易所时就明确要将碳期货作为首个交易品种推出——即使碳期货被生态环境部反对。目前相关产品的研发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不排除现货市场启动后不久,广期所就会跟着推出碳期货产品。要知道,欧盟的碳市场的交易量中,有80%都是期货,所以碳期货一旦推出,其规模和影响力可能会与上海碳交所并驾齐驱,甚至超过。

“北补”是指北京设立补充交易机制CCER的交易中心,目前的CCER交易是全国8个试点地区外加四川的交易所都可以自由交易CCER。但近期北京在不少场合都在吹风要成立全国的CCER交易中心。所谓无风不起浪,预计这事要不了多久就会落地,只是这北京成立全国CCER交易中心了,其它交易所咋办呢?说把这交易权收上来吧,其它交易所肯定不干;说不收上来吧,这交易中心又成了摆设,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形式还有待观察。

所以最终,我国全国碳市场的布局从地图上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个图我看了后,总觉得湖北这个地区叫做西边不大合适,但不叫西边又怎么把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给说顺溜呢?这时候,我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在西边再加一个机构不就得了?因为现货、期货、CCER的交易所名额都给占了,我们可以考虑在西部的成都再搞一个基于消费端的碳市场,也就是碳普惠交易所,简称普交所,这不就东南西北中都有了嘛。真所谓: 古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今有东现、西普、南期、北补、中碳等。 快哉快哉!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

日前,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从而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了一份生日礼物。

6月28日,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与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唐山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唐山举行。在本次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发布了上述成果。

一种资源量大、分布广、可持续利用时间长的清洁能源

干热岩是地球内部热能的一种赋存介质,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通俗来讲,干热岩资源就是存在于岩石中的热量,被誉为“来自地球母亲的温暖”。干热岩具有资源量大、分布广、可持续利用时间长等特点,是未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2019年,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干热岩勘查项目,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3965米深度钻获了京津冀地区埋藏最浅的干热岩,实现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估算4500米以浅,195平方公里范围内,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为78亿吨。一个储量大、温度高、埋藏浅的地热能源储备宝库揭开面纱。

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干热岩勘查选址、高效钻完井工艺、储层改造、高效发电等领域技术的限制,干热岩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利用一直难以实现,导致这一清洁能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巨大的地下宝库难以有效利用。

为我国干热岩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突破干热岩开发利用重大技术难题,2020年以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统筹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开滦集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河北中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河北省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项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果。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贵双介绍,干热岩资源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地下热能转化为电能。

专家评审后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干热岩发电系统性能测试,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建立了干热岩钻完井技术体系和干热岩储层改造技术体系,为我国今后干热岩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的成功意义重大,所采用的工艺先进,应用前景广阔,将在全国范围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表示,京津冀地区环保压力巨大,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些干热岩能源利用技术的突破,对于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完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大虎表示,下一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将以该项目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依托当地区位优势和需求优势,谋划建设国家级干热岩开发研究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干热岩发电、供暖、工业化利用等工作,为开展干热岩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清洁能源勘查利用研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中国建筑碳排放现状


只要谈及碳排放首先都需要界定碳排放测算边界,按照产生的边界建筑碳排放可划分为三类:


(1)建筑直接碳排放。指建筑运行阶段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带来的碳排放,主要产生于建筑炊事、热水和分散采暖等活动。目前,生态环保部发布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就是按照此口径划分行业碳排放边界。

(2)建筑间接碳排放。指建筑运行阶段消费的电力和热力两大二次能源带来的碳排放,这是建筑运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1)和(2)相加即为建筑运行碳排放。

(3)建筑隐含碳排放。指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带来的碳排放,也被称为建筑物化碳排放。与《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不同,我们此处按照当年竣工房屋建筑进行测算。


前两项之和即为建筑运行碳排放,全部三项之和可称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


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年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37.58亿tCO2(详见图1),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15.51亿tCO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0.95亿tCO2,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12亿tCO2。在建筑运行碳排放中,建筑直接碳排放约占28%,电力碳排放占50%,热力碳排放22%。


2. 中国建筑碳排放变化趋势


如图2所示,中国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约10亿吨CO2,增长到2018年37.58亿吨,增长3.76倍。但增速显著放缓,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1.6%,十三五后期间增速降至2.15%,基本趋于平稳。不同阶段的建筑碳排放变化趋势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1)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2014年是建材碳排放变化的分水岭,2000-2014年建材碳排放年均增速12%,2014年达到15.9亿吨CO2,此后基本进入平台期。竣工建筑面积是建材生产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2014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到顶峰42亿平方米。如图3所示。

(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增速在2014年出现拐点,2014年后增速下降显著(如图4所示)。

(3)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速从十五期间的10.31%,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2.85%。其中建筑直接碳排放已经基本进入平台期,建筑电力碳排放近些年仍维持在7%的增速,热力碳排放近些年增速约为3.5%。如图5所示。


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构成看,建筑直接碳排放占比从2000年的46.5%,下降到2018年28%;电力碳排放则从33%上升到45%;热力碳排放比例维持在22%-25%之间(如图6所示)。



3. 中国建筑碳排放达峰展望


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建筑运行碳排放仍然呈现增长趋势。因此,我们主要针对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进行了情景模拟。我们团队将建筑碳减排措施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建筑节能,建筑产能(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电气化和电力部门脱碳,CCUS技术。以此为基础设置了5大情景:基准情景、节能情景、产能情景、脱碳情景和中和情景,情景预测结果如图7所示。


在基准情景下,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将于2040年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27.01亿tCO2,达峰时间严重落后于我国2030碳排放达峰目标,到2060年仍将有15亿tCO2,将严重制约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筑部门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加速达峰时间,消减达峰峰值,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与基准情景相比,到2060年不同技术措施可实现减排量分别为:建筑节能3.3亿tCO2,建筑产能2.99亿tCO2,建筑电气化与电力部门脱碳4.5亿tCO2,CCUS技术4.2亿tCO2(如图8所示)。


我们发现在节能情景下建筑运行碳排放可在2030年达峰,峰值为26.08亿tCO2,如果依此作为达峰目标的话,可以反推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到2025年,我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tCO2,年均增速不超过1.50%;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2亿tce,年均增速不超过2.20%。


4. 建筑行业实现“30-60”路径建议


要实现建筑运行碳排放达峰、碳中和,还是应从上述四个根本路径入手:一是加速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水平;二是规模化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产能”能力,发展绿色能源供暖技术;三是与电力部门脱碳进程协同,推动建筑电气化,提高建筑用电与电网互动能力;四是加大小区绿化和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固碳、碳汇能力。


另外,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视角看,建筑领域还可以发挥更大的减排能力,如提升建筑寿命,防止“大拆大建”,减少新建建筑量;发展木结构、钢结构(考虑钢材的回收)等低碳建筑结构体系,减少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的应用,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绿色建材认定的关键指标,发展具有固碳能力的建材,包括以CO2作为生产原料的建材,或者能够吸附CO2的建材。

2030年前到达“碳达峰”,2060年前到达“碳中和”,今年两会提出的3060计划,备受各行各业的关注。碳交易市场成型后将是怎样的图景,各行各业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王永利表示,3060计划一个重大决策,未来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各个金融体系,都会全力围绕这个目标运转。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一些企业的经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高质量的企业将获得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尤其是一些传统企业,“银行现在对煤炭行业的新投项目基本是叫停的”。

面对高耗能传统企业的转型,王永利认为,还有很多细节,比如指标、规则等问题需要细化。并提醒,要防止一刀切,“一下子切下来,好多企业还来不及转化就被切掉了。”

对于未来的碳市场交易定价问题,王永利表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碳交易的影响因素和碳指标的分配和监控有关。如何分配指标并保证数据准确,避免监测漏洞是一个挑战,但是未来的碳交易一定是市场化的,市场会找到一个平衡。“我相信,未来企业、行业甚至国家都会去争夺碳配额。”

王永利表示,碳交易的推进充满挑战,但是这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中国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在世界,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这个格局来临的时候,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要做出表率作用。另外,中国自己的发展也是需要我们向高质量发展去迈进的。”

以下为采访摘录(有删改):

Q:传统行业如何在“3060计划”中转型?

王永利:第一个,“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中央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其实这个对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经济的转型,未来高质量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第一会淘汰掉很多原来不达标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这样一些机构,但是同时也会推动、加快整个企业也好、产业也好,整个经济的一个转型,向着我们未来讲叫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去转化。

当然,中央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以后呢,也会层层地去落实,所有的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各个金融体系,都会全力围着这个目标去转,会使一些企业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你会知道现在银行已经对煤炭行业的新投的项目已经基本上是叫停的,那么一些高污染,你没有改进的措施,它也在收缩,就是大家要朝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我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是又是我们必须去做的,那么中国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在世界,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这个格局来临的时候,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我们要做出表率作用的话,这都是一定要做的。另外,中国自己的发展也是需要我们向高质量发展去迈进的。

要注意的就是,第一个,因为里边很多细节问题、一些规则、一些标准还要细化。第二,就是要防止一个,大家所有的同时发力,形成一刀切的一个东西,因为它还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如果一下子切下来,好多企业还来不及转化就把它切掉了,这个可能会在短时间也会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度怎么把握,这一个非常微妙,非常有艺术性的东西,总体这个方向是一定要走的。

Q:如果未来这个碳交易市场建立了的话,碳如何定价?

王永利: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因为碳交易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其实它的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容易。

因为要碳交易的话,它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你得有碳指标,而且这个碳指标呢,如果你卡得非常严,你达不到指标,我给你的要求你达不到,就立马关停并转,它就没有交易的余地。如果你根本不管它,你怎么污染都可以的话,也没有交易的余地,所以它是一个中间夹层,就是我既要控制,我给你们分配了排放量的限额,但你用不完,我又不够,这个才会出现一个交易的过程。

那么这里面第一个你会看到排放量限额的设定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分配,你要分配出去,那么这个会对各地、各行业、各企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就是你多一点的份额给他,他的压力就会轻一点。你要小一点的份额给他,他的压力会很大,那么如果你给他多了,他没用完,他还可以卖出去,这个都是对他的一个好处。那么这个我相信会很多人会拼命去争,这不是一个企业去争,一个地方政府都会去争,甚至一个国家在国际上都会去争这个份额,那你得多给我点,凭什么你多我少啊。

第二个呢,分完了以后,还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测算。如果你给了他这个限额,但是你没有非常好地监控,你一来的时候,他可能各种那个东西在用,你一走他马上就关掉,这个也不行。

那么剩下所有就是以后达到了这些条件以后才是有交易,这个交易的定价,我认为这个不怕,那一定是市场化的,市场化他会去找到,所以是一个好事情,但是要做起来并不容易,有时候,包括现在,我们原来有些企业也在参与到国际上一些碳交易,周期很长、效率很慢,最后可能那个转让的收益并不明显,所以大家积极性可能就没那么大,这个也是我们现在都在,国家都在致力于研究怎么推进,全部都在推进的过程之中。

Q:那这样的话,它分配碳额度可能会考虑什么样的因素?

王永利:第一个,它有一个大的方向,比如我们“3060”的这个目标已经确定,那这就根据这个大的目标来测算我们每年大概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那么按照这个大目标,我们来测算你现在是个什么水平,它这个目标有什么水平,怎么去控制,这个是要有一整套的,就像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一整套的办法出来。

今年年初,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省政协常委何杰向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个人提案《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案》。近日,提案办理单位省生态环境厅会省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作出答复,充分肯定提案中相关建议对探索建立碳达峰及碳中和实现途径的积极作用,并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

何杰在提案中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30·60目标),是在洞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宣示,必将对我国和全球政治、经济、产业发展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我省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所在地,必然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为此,建议我省:一是集中资源大力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包括建立支持碳中和技术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创新链和生态链,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绿色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融资;二是加大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力度,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高能耗项目的碳排放准入门槛,大规模开展工业节能;三是加大绿色金融保障程度,包括建立全省绿色企业、项目和技术库,统一全省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激励作用较强的绿色金融扶持政策,在全省层面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立法,以及加速发展气候投融资业务;四是探索省内或者跨省联合碳达峰和碳中和机制,最小化我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总体社会成本。

省生态环境厅在答复中表示,我省正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开展编制“十四五”能源及电力规划、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等,并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实施方案。下阶段,我省将加强系统谋划,建立健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广东省碳交易试点,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展碳中和技术层面布局,并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保障。

此外,何杰于6月22日应邀出席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联合国“推动SDG投融资发展,助力双碳背景下公正转型”政策对话,并围绕金融支持双碳目标提出问题及建议。

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亟需构建适当的投融资机制。对于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需求,应重点调动银行机构积极性,更好发挥间接融资作用;针对新兴技术及新兴产业发展,应重点发挥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独特优势。此外,关于中国30·60目标的分解,要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情况,并以地市级为最小目标;要统筹考虑区域目标与行业目标的关系,强化政策目标的协同性;可借鉴《京都议定书》有关做法,探索跨区域联合达标机制。

日前,在与北大清华以及中科院的专家们交流沟通时,专家们对于低碳转型注入了特别高的热情。是啊,可以说目前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潮正在形成。中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截至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已经通过验收。

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需要一提的是,碳交易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带来了科技创新、能源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将促使越来越多的碳资产管理公司进入该领域。

但同时,市场竞争风险无疑将进一步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去年12月份时表示,到2021年初,作出碳中和承诺的国家将覆盖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65%以上,占世界经济规模的70%以上。中国专家指出,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面临的减碳压力更为巨大,主要是因为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与美国和欧洲、日本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要短得多,因此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专家特别指出,能源低碳转型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它会支撑我们高质量经济发展。据了解,在今年的财新夏季峰会上,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有关领导呼吁大家不要只关注碳市场短期内的平衡,很多市场上短期供给是过剩的,但是仍然价格会很高。

因为在碳市场上的配额是有长期价值的,你今天拿到的配额,五年之后也是可以用的。专家建议我们的碳市场要尽快引入有偿分配,给企业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要尽快建立一个碳市场的调节机制;我们需要对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和效果要进行评估,不断地帮助其完善。把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做深做透,让环保技术先进企业可获得更多碳排放交易指标,并且通过交易获得收益,而技术落后企业则会让他们增加购买碳排放指标的成本。一定要通过交易,既能控制区域碳排放总量,又可盘活企业减排动力,鼓励企业提高技术。

专家认为,碳交易作为市场化机制,可低成本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有关专家在分析现状基础上认为,今后要把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通过市场形成价格,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注定与发达国家在已经达峰并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建立碳市场是有所不同的。

目前,我国碳排放仍处于上升阶段,需要在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设计。特别建议要加快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适时发布企业排放报告管理办法等重要配套管理规定;,优化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完善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方案并且努力实施。(网络安全与数字经济战略创新课题组领导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专家顾问、新华社原内参室主任、新华社高级编辑 杨兆波)

近日,四川省国资委发布《关于省属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等7项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指出,围绕“双碳”总体目标,省属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力争在全省企业中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布局科学的绿色低碳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具有四川国资国企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指导意见》强调,在推动国有资本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方面,省属企业要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有进有退做好节能减碳;并提出在2021年底前,各省属企业要结合摸底调研和行业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在推动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发展方面,要以能源、制造业、建筑、交通、服务业为重点;要强化创新支撑,推动与重庆国资国企共同成立川渝碳中和创新发展联盟。

在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方面,要统筹用好各类绿色金融工具,鼓励企业参与多种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支持企业联合发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为国资国企节能减碳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支持环境资源交易市场建设方面,四川将重点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加快建设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力争打造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西部环境交易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环境资源交易市场。

日前,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28日,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与唐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唐山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发布会在唐山举行。本次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发布了上述成果。

干热岩是地球内部热能的一种赋存介质,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通俗来讲,干热岩资源就是存在于岩石中的热量,被誉为“来自地球母亲的温暖”。干热岩具有资源量大、分布广、可持续利用时间长等特点,是未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2019年,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干热岩勘查项目,在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3965米深度钻获了京津冀地区埋藏最浅的干热岩,实现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估算4500米以浅,195平方公里范围内,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为78亿吨。一个储量大、温度高、埋藏浅的地热能源储备宝库揭开面纱。

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干热岩勘查选址、高效钻完井工艺、储层改造、高效发电等领域技术的限制,干热岩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利用一直难以实现,导致这一清洁能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巨大的地下宝库难以有效利用。

为突破干热岩开发利用重大技术难题,2020年以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统筹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开滦集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河北中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河北省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项目,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成果。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贵双介绍,干热岩资源发电的原理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地下热能转化为电能。

专家评审后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干热岩发电系统性能测试,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建立了干热岩钻完井技术体系和干热岩储层改造技术体系,为我国今后干热岩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的成功意义重大,所采用的工艺先进,应用前景广阔,将在全国范围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表示,京津冀地区环保压力巨大,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些干热岩能源利用技术的突破,对于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完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大虎表示,下一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将以该项目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依托当地区位优势和需求优势,谋划建设国家级干热岩开发研究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干热岩发电、供暖、工业化利用等工作,为开展干热岩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清洁能源勘查利用研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二季度(总第93次)例会于6月2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力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大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牵引带动作用,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工作,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存款利率监管,调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促进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字当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灵活精准实施货币政策,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易纲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丁学东、连维良、陈雨露、刘国强、宁吉喆、郭树清、易会满、田国立、刘世锦、王一鸣出席会议。邹加怡、潘功胜、蔡昉因公务请假。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武汉分行、西安分行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完)

“回望水务改革20年,供水行业是水务改革的先锋,但在某些程度上是先发后制,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E20研究院院长如是称。

“根据国家现有的政策、规划、标准来看,要解决目前已知的问题,水务行业至少还有20万亿左右的市场空间”,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如是称。

困境如何解?这20万亿的空间怎么拿?水务行业都需要一个“大脑”来思考。

智慧水务,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防洪等水务环节进行智慧化管理,近年来为各路资本所青睐。华为、阿里、万科、移动这样的跨界者屡见不鲜,传统水务企业更是在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抢跑机遇期。

《城镇水务2035年行业发展规划纲要》认为,水务行业将聚焦饮用水安全保障、“厂网河湖”水环境治理、城镇排水防涝、资源节约绿色循环、水务产业数字化5大业务领域。传统水务企业需要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环保水务企业也需要通过智慧升级,为用户打造更低碳节能的解决方案。

业界普遍认为,传统水务一直存在劳动密集、资源利用率偏低、运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智慧水务概念的延伸和发展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立足智慧水务变革,传统水务行业有望构建全新的多元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全面感知、数据共享和智控、预分析大幅度提高运维和管护效能,并且强化应急能力。

目前国外就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如苏伊士集团,引入OPTIMIZERTM数字技术。国内也不乏这样的范本,如重庆水务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智慧水务大数据中心;深圳水务集团,完成了深圳市盐田直饮水示范工程等等。

就核心技术来说,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全球席卷,不断冲击着水务行业现有格局,也一举打破了很多技术壁垒。目前我国大力支持新基建,推广节能降碳项目,推动数字化转型,这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多有表述。

进入“十四五”,不得不说智慧水务发展遇到了好时候。无论是新基建概念的提出,还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于智慧水务而言都不失为“神来之笔”。

看人工智能的影响——

助力智慧水务集感知-诊断-决策-控制为一体,先手预判,反手应急,在信息调度平台上完成基础建设、数据共享、应用建模,在各种场景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管网体系的愈加完善,泵站、水厂等点线面的结合,AI所能带来的效益会更加凸显。

看5G的影响——

不仅仅是让电信巨头一脚迈入智慧水务领域那么简单,背后对网络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务解决方案,以及构建水务数据库等的支撑作用无可替代。是“1+4+N”的新模式布局,或是“5G+无人船”、“5G+VR全景展示”的落地应用,向这个新风口聚集的项目只多不少。

回首才蓦然发现,这是一场环保与科技的双向奔赴。3.0时代已至,智慧水务的未来不可限量。

据《深圳特区报》30日报道, 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昨日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拟于今年9月1日实施。《条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环境建设整体布局,授权深圳市政府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标准,并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

授权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深圳标准”

《条例》是深圳市生态环境领域的“基本法”,也是1994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升级版”,结合“双区”建设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并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近年来,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圳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方案、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为巩固“天蓝地绿水清”的成果,《条例》授权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编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生态环境强制性地方标准,和严于国家标准的产品环保强制性地方标准。

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

此次立法的一大亮点就是专设一章,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般性工作、碳达峰和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进行了规定。

一方面,要求深圳市政府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深圳市碳排放管控机制,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在深圳市碳排放达峰后,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期达到三千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应当制定碳中和计划和实施方案。

另一方面,要求深圳政府建立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设定固定总量的排放额度,约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单位的年度碳排放。建立碳普惠机制,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重点排污单位须公布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披露事关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生态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条例》增设政府、企事业单位、专业机构等主体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

一是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主动公开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二是规定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等信息;三是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及时、如实公开本单位的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四是鼓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依法开展生态环境信息监测、收集、分析、应用,为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等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咨询服务。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白雪报道  近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华北电力大学发布煤控研究项目的最新报告《“十四五”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控制政策研究》。报告认为,“十四五”要树立煤电峰值意识,将碳减排目标作为煤电发展的强约束。

电力行业是我国最大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部门,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能源相关活动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控制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对于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报告对“十三五”电力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煤电行业累计实现节煤量3.85亿吨标准煤,其中作为最重要的节煤措施之一,可再生能源替代贡献了近70%的节煤量。但我国煤电行业体量惯性巨大,在建煤电产能仍位居世界首位。在双碳目标和严控煤电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同时实现低碳转型,是“十四五”亟需讨论解决的难题。

报告为此研究了“新基建”和电能替代等重点工程对用电需求的影响,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年均增速约为4%~5%,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2万亿~9.6万亿千瓦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成果,报告推算了中国煤电的碳排放预算空间和允许发展的装机容量上限。为同时满足碳排放约束和用电需求,报告将可再生驱动的高电气化情景作为“十四五”电力发展的推荐情景,提出到2025年将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为落实双碳目标,报告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在政策方面,报告提出,将市场化作为新时期推进煤电功能定位调整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经济性优势。另外报告提出,虽然煤电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长远来看会加重能源供应成本负担、阻碍低碳转型。因此,行业应避免打着“新基建”的旗号,重启“旧基建”的煤电建设。

从技术方面,报告认为短时尖峰负荷并不需要通过新建煤电厂来满足,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煤电产能、充分挖掘需求侧潜力、优化电网调度等措施即可应对短时尖峰电力供应短缺,继续新建大型煤电机组将造成投资浪费。

报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电力行业煤控的五大路径:严控煤电新增产能、煤电高质量发展要契合区域政策和电力资源特征、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煤电功能定位调整、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实现良性博弈,以及转向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气化进程。

华北电力大学袁家海教授认为,煤电驱动情景会使得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继续上升,煤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碳排放预算下煤电机组允许规模上限,与双碳目标要求背道而驰。为平衡电力需求增长与碳减排目标的约束,可再生能源驱动路径对“十四五”来说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林明彻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驱动路径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外,11亿千瓦的装机上限可以满足“十四五”电力需求的增长,并为电力行业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


近日,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启动会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倪江波、处长林岚岚、调研员孟光,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副处长刘彬出席会议。《零碳建筑技术标准》顾问组专家、住建部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大地,中国绿建委主任王有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马骏,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主任康艳兵等参加会议。来自建筑节能减碳领域的20家科研、设计、建造、碳交易相关单位的30位编委和来自绿色地产、建筑产品部品、国际机构的特邀代表共100人参加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委会邹瑜秘书长主持会议。

倪江波发言指出,为积极落实国家“3060”双碳目标,城乡建设领域2030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正在研究编制,建筑物碳排放在终端碳排放占比巨大,应按照“早达峰、低峰值、压翘尾、短平台、深中和”的总原则开展本领域减碳工作。通过过去长期工作经验来看,建筑领域标准提升对行业影响最为广泛,因此《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应以“支撑指导任务分解、综合考虑分级覆盖、逐步迈向能碳双控、保持全口径碳覆盖”为原则开展编制,为建筑领域达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确认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周大地指出,发达国家建筑碳排放占终端碳排放40%左右,我国目前约占20%,未来若不严格控制,建筑碳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加。本标准的启动非常及时必要,从气候变化和碳中和整体要求出发来看,建筑领域应更加严格控制建筑面积总量,更加快速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淘汰建筑部门化石能源消耗,逐步提升电器化水平,迈向全面零碳。王有为、康艳兵、马骏分别从零碳建筑相关定义制定、标准具体内容如何加强自上而下与国家整体规划相结合、绿色金融支撑零碳建筑发展提出了标准研究和编制的工作建议。

《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主编、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徐伟对标准的编制背景、目标与定位、前期研究主要结论和编制筹备工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标准编制的分工建议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随后编制组对节能低碳标准体系的关系、零碳建筑相关定义与逻辑、绿色电力对零碳建筑影响、碳交易机制引入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进入倒计时阶段。

碳交易市场将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的机制设计也至关重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最大的益处是什么?开启后将对相关行业产生哪些影响?碳交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投资机会又在哪里?

对此,6月29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胡冬雯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

现阶段碳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

NBD:您认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最大的益处是什么?

胡冬雯: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启,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以往我国在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中以行政制度为主的治理模式,是向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迈出的重要步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有助于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资本,使社会参与主体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中获取成本效益最优化的配置。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可以发挥原本无价值的碳要素实现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上的相互制约和联系,以“碳”为介质,促进企业和各类社会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NBD: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后,将对相关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胡冬雯:对于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来讲,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是,第一碳交易机制会成为促进行业整体升级调整的助推器,在减排边际成本市场化运作下,企业中一些高碳工艺的综合成本会显著提高,迫使企业去寻求更加清洁和低碳的迭代技术,从而实现行业整体工艺环境绩效水平提升;第二是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碳排放绩效将会更趋于公开和透明,从而推动纳管企业主动开展碳排放管理和披露,使相关行业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NBD:碳交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投资机会又在哪里?

胡冬雯:碳交易机制的基本逻辑是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碳排放权以经济价值,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使碳排放权的供需主体形成可有价交换的市场机制,从而利用价格机制、风险机制等经济调节机制的工具来调控及配置碳减排资源,做出最有效益的企业碳管理决策。

目前来看,现阶段的碳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市场,具有很强的行政主导性,碳市场的参与方式及范围也比较有限,社会主体对碳市场的投资行为需要理性,不建议抱有盲目操作和追捧热点的心态。

对于纳管企业,可能需要多加关注碳价的波动,对碳配额的资产配置有长远的考量;对于非纳管企业,可以多多关注CCER的申请渠道,结合自身的节能减排工作,参与到CCER的交易中去;对于社会咨询类机构,可以挖掘企业碳资产管理服务的潜力需求,结合企业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开展技术研发;对于金融机构,可以关注正在蓬勃兴起的碳衍生品市场,如碳质押、碳期货等新兴产品,可能在未来会越来越多元。

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做好碳资产数据管理

NBD: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后,如果出现价格异常波动,进行调节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胡冬雯:从既有经验看,中国的碳价波动与发布政策导向或者履约周期比较相关。全国碳市场开启后,应该理解短期的异常波动是正常的市场表现。从市场调节机制看,应尽量减少短期政策对碳价的过多干预,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对控制碳价的波动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交易主体获得影响碳市场供需关系的信息公开渠道,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氛围。

NBD: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启后,为提升市场的覆盖面和有效性,还需要出台哪些方面的配套措施,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胡冬雯:即将启动的全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主要针对全国碳排放重点行业中的重点企业,相较而言,如何拉动量大面广的全行业及全规模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普惠性碳交易市场和平台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制度。

NBD:如何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的准确性?

胡冬雯:一是可以考虑纳入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信用管理体系——核查机构的质量管理是关系到碳交易市场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目前全国不具备碳核查第三方机构的行业准入或资质管理体系,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碳核查机构信用评价机制,以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形式开展监督监管制度的建设。

二是要运用碳数据智慧管理技术和机制,充分打通企业碳相关活动水平数据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尽可能避免重复填报,促进碳数据智能化填报,避免人工干预错误,引入大数据治理和区块链技术,进行免人工校核,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NBD:企业如何做好碳资产管理?

胡冬雯:在目前全国碳市场刚刚启动的阶段,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做好碳资产数据管理,完善企业自身的碳数据采集、处理、监测、分析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专业人员能力建设。企业需要首先理解碳市场,然后通过多元化渠道参与碳市场,对于纳管企业来说要考虑如何从政府获分碳配额,做好碳配额的跨年调配和战略性筹划;对于非纳管企业来说也可以考虑配置CCER资产,参与能源交易市场。

NBD:国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碳排放交易经验?

胡冬雯:全球碳交易市场很多,比如历史比较悠久体量庞大的欧盟市场,其在碳配额的分配方式上已经从碳市场建设初期的免费分配发展到通过拍卖形式的有偿分配,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全部配额的有偿使用。无偿配额分配有助于降低碳交易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冲击,但不利于形成企业的碳减排压力。推动实施碳排放权的有偿分配,并不断提升有偿分配的比重,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碳资产意识,促进企业建立碳排放监测和碳交易管理体系,推进企业通过参与碳市场实现碳减排成本与效益的协调。

6月27日,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碳中和政策情景下,仅2020年~2030年,碳减排的缺口大约在8亿吨左右(即碳中和政策情景下需要实现更多的减排),如果按照2060年的长周期口径来算,碳减排的缺口则在数百亿吨。

碳市场开启最大的益处是拥有碳排放定价机制,用价格机制来调节排放权的使用和利用。以碳交易市场为主的碳定价是一种可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并协同起来的有效工具,可以同步解决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以及绿色发展等各个层面上的失衡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已经明晰。眼下,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在即。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显示,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的投资机遇。“碳中和”风口下,环保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哪些将成为关键领域?如何探寻转型发展之道?

日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第十八期圆桌会议上,业内人士围绕“碳中和愿景下环境产业新势力”这一主题展开热议。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在会上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转型的主流和方向。“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

在他看来,发展转型的三大要素包括增长方式的转型(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有的增长为了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改善为目标,实现人类发展的空间平衡和时间平衡),能源系统的转型(实现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最终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为目标,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消除能源贫困),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型(控制不合理的、不健康的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慢节奏的生活,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生态环保行业是与碳中和直接密切相关的行业。未来二三十年,碳中和是一个巨大的风口,传统环境企业怎样拥抱这一风口,置身风口下,环境企业怎么判断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布局,值得探讨。

碳中和将对环保行业产业哪些影响?李俊峰表示,在推动能源系统、交通体系、建筑系统、工业等领域的净零排放,以及包括新一代电力系统、新一代工业交通建筑系统、绿色低碳循环的碳氢革命在内的科技创新方面,碳中和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认为,气候变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零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风口,谁占领潮头,谁就拿到通向未来的钥匙。”骆建华说,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存量和增量、减排与碳汇的关系。抓住电力、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关键领域,建立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

骆建华认为,碳中和将带来产业重置,包括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由单因子控制转型多因子协同控制、由常规污染物控制转向特殊污染物控制。“循环经济、环境设施、高碳企业、零碳技术将成为优先领域。”

“未来四十年,我们有望通过碳中和,通过一些技术创新,使得中国走向低碳国家甚至零碳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将倒逼环保产业带来很多技术创新,尤其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企业要善于抓住产业机遇。”骆建华说。

财联社6月29日讯,中国神华公告,近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燃煤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简称锦界CCS示范项目)通过168小时试运行。为我国燃煤电站推进实现“近零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我国火电厂开展百万吨级大规模碳捕集项目积累了实践经验,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精细化设计和绿色化运营水平,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江苏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顶层设计

注重制度创新

江苏绿色建筑工作起步较早,2015年,发布实施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启动了法制保障下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的进程。条例实施后,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制定了以发展绿色建筑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在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引领下,通过各级专项资金的支持带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探索实践高品质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区。同时,先后发布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15部绿色建筑系列地方标准,实施了《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等系列技术文件,构建了管理上覆盖规划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技术上贯穿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全过程的闭合监管机制,确保了绿色建筑相关理念和技术的落地实施。

在工作推动方面,江苏每年制定发布全省绿色建筑工作任务分解方案。“通过明确责任清单,压实各方责任,有步骤、按计划推进绿色建筑稳步发展,形成了省、市、县协调联动的长效推进机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绿色建筑与科技处处长蔡雨亭说。

据了解,江苏省还将绿色建筑发展指标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省人居环境奖创建指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等考核体系之中,强化对绿色建筑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考核。

强化技术创新

突出科研支撑

江苏以“绿色建筑+”为主线,开展了《绿色保障性住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绿色智慧建筑(新一代房屋)课题研究与示范》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推动绿色建筑相关工作在原有基础上的综合提升和拓展深化,促进装配式建筑、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建筑信息模型、智能智慧等技术与绿色建筑深度融合,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同时,积极回应新时代下绿色建筑内涵的拓展,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支撑下,开展《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工作,制定发布了《江苏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导则(试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推行低碳生活

引领“绿色时尚”

“想不到这么先进,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使用太阳能,管道安装在阳台下面,方便、省时、省电,什么都到位了,我们老两口住着比较满足。”

今年70岁的王万美以前一直和儿子一家挤住在市区的两居室内,两年前通过申请,他和老伴搬进了三星级绿色建筑——位于南京市城北的丁家庄公租房小区,小区不仅“颜值”高,内在品质也很高,老两口住得宽敞舒服了,还可以节省不少电费。

为了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江苏大力推进绿色住宅建设,推广成品住房和装配式装修,不断提升住房品质和宜居性,将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南京市江北新区正在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将科技含量高、生活便捷等20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指标融入设计,从项目的设计建造到交付使用,全过程执行绿色标准,不仅提升了住宅舒适度,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的便捷化、智能化在我们项目中有多处体现。”项目技术员段月新说,项目配备了自动开关窗系统、新风系统等,能够调节室内的亮度和空气新鲜度,降低能耗。在装修方面,基本两个工人10天就能完成整套房子的装修,所有部件全部为现场组装,基本实现零污染、零垃圾。

“十三五”期间,江苏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到去年年底,江苏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8%,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规模、绿色建筑标识面积、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等关键指标均在国内位居前列。

北京市碳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程序指南

第一章

第一条 为确保核查工作科学合理、高效公正,指导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核查机构开展核查工作,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指南。参与北京市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的北京市辖区外企业的核查参照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所称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是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和年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之和大于5000吨的企业(单位),简称重点碳排放单位。自愿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一般报告单位,参照重点碳排放单位报告方法报告其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报告的核查参照本指南实施。本指南所称委托方,是指参与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并与核查机构签订核查协议的重点碳排放单位或相关方。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三条 核查机构在开展核查工作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核查机构应独立于重点碳排放单位,避免可能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冲突,在核查过程中保持客观、独立。

(二)公正性。核查结论应以核查过程中获得的客观证据为基础,避免任何偏见,不受其它利益方的影响。

(三)保密性。核查机构应在核查协议中约定保密条款,对于核查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负有保密责任。

第四条 核查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据《北京市碳排放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以下简称《核算要求》)开展核查工作。

第五条 核查机构应当结合本指南要求,制定核查项目管理制度,纳入机构自身质量管理体系。

第六条 对于重点碳排放单位的有关信息,核查机构应当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可信度,并核实数据的准确性、相关性、透明性和一致性,不应当忽略任何与核查结论相悖的客观证据。

第七条 核查机构在核查过程中,应当确保历史排放报告和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方法保持一致;应当确保在不同重点碳排放单位存在类似情形时,核查方法保持一致。

第三章 核查流程

第八条 核查流程包括准备、实施、报告三个阶段。

图片

第九条 签订核查协议

(一) 核查协议评估。签订核查协议之前,核查机构应根据其擅长的行业领域、核查员专业背景,评估委托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确认实施核查工作的可行性。

(二) 签订核查协议。核查机构在完成核查协议评估后与委托方正式签订核查协议。核查协议应包括核查范围、应用标准和方法、核查流程、核查组员、预计完成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以及保密条款等。

第十条 核查准备

(一)组成核查组。核查机构应根据核查员的专业领域和技术能力、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规模和经营场所数量等实际情况,组成至少两名核查员的核查组实施核查,并指定一名核查组长。

(二)核查组的专业技能。核查组成员应当充分具备以下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包括但不限于:

1.特定行业领域的工艺或运营;

2.边界的识别和财务分析;

3.二氧化碳排放源的识别和选择;

4.二氧化碳的量化方法和标准;

5.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如不确定性、置信度、实质性偏差和抽样方法);

6.主管部门发布的法规、政策、标准及规范。

第十一条 文件评审

核查机构应以重点碳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为基础,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提供相应的支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 营业执照;

2. 工艺流程图;

3. 物料平衡表(如有);

4. 能源平衡表;

5. 能源审计报告(如有);

6. 能源统计报表。

核查机构初步判断二氧化碳排放报告的合理性,并确定现场访问的重点。

第十二条 现场访问

核查机构应制定现场访问计划,包括访问对象、访问内容、访问日期和行程安排等内容,并与重点碳排放单位进行确认。

当重点碳排放单位存在16个(不含)以上的相似现场时,核查机构应考虑现场的代表性、核查工作量等因素,制定访问计划。当确认需要抽样时,抽样的规模应是所有相似现场总数的平方根 (y=), 数值取整时进1。当重点碳排放单位存在超过4个相似现场时,当年抽取的样本与上一年度抽取的样本重复率不能超过总抽样量的50%。

核查机构应对重点碳排放单位的每个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进行核查,当每个活动数据或排放因子涉及的数据数量较多(如交通运输企业、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服务业企业)且每个排放设施(单个和组合)或计量设备计量的能源消耗导致的年度排放量低于重点碳排放单位年度总排放量的5%时,核查机构可以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抽样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重点排放企业对数据流内部管理的完善程度、数据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其中对月度数据、记录采用交叉核对的抽样比例不低于30%。

如在抽取的场所或者数据样本中发现不符合,核查机构应考虑不符合的原因、性质以及对最终核查结论的影响等因素扩大抽样量,抽样量比例扩大至50%;如果扩大抽样仍然存在不符合,则扩大至80%直到100%。

核查机构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施现场访问,主要包括审核文件和客观证据、约见重点碳排放单位有关人员、核实排放设施、核查测量设备的配置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确认本年度监测计划的执行情况及下一年度监测计划的制订情况等。

核查机构应将核查发现以书面形式反馈至重点碳排放单位,至少应对以下核查发现开具不符合项,并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整改:

(一) 排放报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符合《核算要求》的规定;

(二)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边界、设施规模和排放源等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三) 数据不完整或计算错误;

(四) 不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如不确定性、抽样方法等。

必要时,核查机构可对不符合的整改进行现场验证。

第十三条 核查报告

核查机构应当根据文件审查和现场访问的核查发现,编制核查报告,核查报告应当真实、客观、逻辑清晰,报告内容包括:

(一) 核查目的、范围及准则;

(二) 核查过程和方法;

(三)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基本信息;

(四)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边界描述和排放源种类;

(五) 《核算指南》符合性;

(六) 核查机构所使用的假设条件、参考依据和取值差异;

(七) 测量设备校准的符合性;

(八) 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过程及数据,数据的不确定性;

(九) 本年度新增排放设施的核查;

(十) 监测计划的核查;

(十一) 核查结论;

(十二) 开具的不符合项及后续整改情况;

(十三) 对今后数据核算活动的建议;

(十四) 其他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

第十四条 内部技术复核

核查报告在提供给委托方之前,应经过核查机构内部独立于核查组成员的技术复核。核查机构应确保技术复核人员具备相应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十五条 核查报告提交

核查机构在完成内部技术复核后,将核查报告交指定的报告授权人签字完成最终核查报告的签发,提交委托方。

第十六条 核查记录保存

核查机构应当以安全和保密的方式保管核查过程中的全部书面和电子文件,保存期至少三年,保存文件包括:

(一) 与委托方签订的核查协议;

(二) 与重点碳排放单位的沟通记录;

(三) 核查过程中从重点碳排放单位获得的所有证明文件;

(四) 投诉和申诉以及任何后续更正或改进措施的记录;

(五) 最终核查报告;

(六) 其他相关资料。

6月29日收盘后,港股碳交易第一股中国碳中和发布自愿公告,宣布与香港上市公司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公司名称“粤丰环保”)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打响了中国碳中和与内地实力民企共同围绕着碳信用资产开发,碳封存、碳捕捉和碳利用技术应用,以及碳资产管理与交易进行协同合作的“第一枪”。

这也是继公司与大型央企、国企(如中化集团、中节能环保集团)建立起牢靠、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其继续探索出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合作的新空间,并再次确立了公司在碳中和、碳交易领域加速开发碳信用资产的趋势,积极迎接即将到来的碳资产管理及运营的全新时代。

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瞄准碳资产和碳交易

按公告内容所载,粤丰环保将充分借助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与中国碳中和在其规划、建设及营运中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里合作开发国内及国际碳信用资产。双方明确表示,将充分发挥在各自绿色能源产业的资源与专业优势,持续推动碳减排技术的研发及落地应用,最大限度地合作开发国内及国际碳信用资产。

据悉,中国碳中和未来将在双方持续落地推进的战略合作中担当重要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世界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庄严承诺。近期,国内领先企业明确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和对应的实施路径,涉及到工业、能源、金融、科技、银行、制造业、房地产、建材等多个行业。

在双碳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壁挂炉行业的发展机遇又在哪里?近日,中山市羽顺热能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壁挂炉作为清洁供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的煤改气实施过程中,大幅削减了煤炭消费量,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为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高效采暖体系、治理雾霾、打赢蓝天保卫战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陈群认为,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逐步实施,壁挂炉行业将迎来绿色、节能、低氮、环保的全面转型与升级,推动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是一场硬仗,其关键在于节能技术创新。以羽顺热能欧铂ES32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炉产品为例,该产品采用智能预混空气和燃气,通过引射作用将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吸入预混腔内,在风机离心力的作用下使空燃配比达到最佳比例,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进入360度立体燃烧器,实现百分百燃烧;另外,机内加载欧洲原装进口一体式铸铝冷凝换热器,充分吸收烟气中的高温余热、超低排烟温度,热效率高达108%,比普通燃气壁挂炉节约使用成本18%-25%,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再以羽顺热能欧镭ES30低氮壁挂炉为例,该产品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通过浓淡分离、空间燃烧分级、一次风逆向射流等技术,实现壁挂炉内按需供风和降低出口烟温偏差,实现了超低NOx的燃烧排放,NOX排放低至33.1mg/kw:h,远低于欧洲5级标准,是真正的绿色节能低碳产品。羽顺热能欧镭ES30低氮壁挂炉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对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行业低碳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意味着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产业向绿色节能转型和升级。作为冷凝式壁挂炉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连续八届壁挂炉行业十大品牌获得者、拉萨暖心惠民工程核心供应商、煤改气工程示范企业、高端壁挂炉代表品牌,羽顺热能将继续秉持“追求极致,尽享完美生活”的品牌理念,大力推广以燃气壁挂炉为热源的分户采暖生活方式,全心全意为用户打造低碳、智能、舒适的人居环境,为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力量。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个概念一时之间成为热词。科学数据表明,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我国计划于2030年先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工业4.0,也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伴随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球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汇点,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工业 4.0 俱乐部是我国第一家以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聚合共同体,秉承集聚、分享、共创、发展的理念,连接产、学、研、政、媒、资等,打造工业 4.0 产业生态联盟,为区域及企业、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俱乐部通过组织工业4.0线下论坛与线上交流、汇聚工业4.0的高端资源,促进了工业4.0在我国的推广。

企业、社会与自然,需共同均衡发展

工业4.0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工业4.0俱乐部秘书长、杜特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现任工业4.0 创新平台数字化工厂专家杜玉河先生表示,“企业、社会与自然可以同时保持平衡、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三者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在长远的发展中,哪一项都是不容忽视的。

工业4.0俱乐部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导入工业4.0的技术体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个人、企业与社会的生产工作效率。降低不必要的物流、人流与社会过程,做到绿色生活、生产与经济。对于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话题,工业4.0俱乐部已经关注很久,并且已为这个目标做了不少的工作。“我们所在的行业,将会因‘碳’而更加快速发展,同时为更多实体企业的快速达到峰值及减少排放提供有力的帮助。做好碳达峰与碳中和不仅功在当下,而且利在千秋。”杜玉河补充道。

携手全供应链,主动推行减碳方案

碳中和背景下,无论是国家、政府、行业还是企业都将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在采访中,杜玉河说道:“我们对于上游企业的减碳要求已经在规划之中。主要是对于所采用的集成服务的产品与服务有这方面的要求。能够借助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就没有必要实体化。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完成的,就一定避免不必要的线下活动。”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处在绿色与数字化的转型发展时期,对于当前供应链下游的大量需求,工业4.0俱乐部希望能够提供更多关于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其中,帮助客户的全供应链企业实现低碳减排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推动企业低碳目标的规划、立项、评估和实施的过程中,工业4.0俱乐部一方面借助国家政策来进行推动,另一方面从自己内部充分进行动员。为了助力“碳中和”这样的国家性战略,杜玉河认为不仅要立足于企业自身,更要充分借助多方力量。同时也要积极整合全球相关资源,不是把减碳当作一次被动的行动,而是一种企业的机遇。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已开始从被动向主动这一方向转变。尽量提高数字化的比例,将环保绿色的理念融入到方方面面,无论是在解决方案的提供上面,还是产品设计、工厂设计、企业运营及供应链过程中。

建立循环经济,获得长远发展

达成 “双碳” 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落实,而这一目标离不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目前工业4.0俱乐部正在与一些企业与组织规划循环经济项目的落实,力求在与原先相同的资源下,获得更多的利用价值。“我们一直坚信循环经济对于企业达成 “双碳” 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我们也通过我们的服务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了解到这一点,并积极的参与其中。”工业4.0俱乐部秘书长杜玉河强调。

在未来,工业4.0俱乐部将进一步通过人的聚合,思想的分享,资源的融合,谋求个人、企业与社会更加长远的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6月30日,秦淮数据集团“零碳数基·桃花源项目”投资战略协议在大同正式签署。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大同市市长张强、秦淮数据集团创始人、CEO居静等参加并见证签约。

零碳数基·桃花源项目位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新兴城市——山西省大同市,依托大同市富集的能源发展禀赋和东数西算政策背景下的网络联结区位优势,以新一代超大规模零碳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落地一级开发、装备智造、综合能源等大数据上下游关键产业。秦淮数据集团亦将结合产业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中国首个赋能智慧城市多场景的超级能源综合体,形成“1+4+N”的数字新基建产业价值链集群。秦淮也将作为首批绿能城市产业移民,在大同实现全产业链的零碳转移。

零碳数基·桃花源项目将形成高性能算力中心业务场景与可再生能源储能公共化应用、都市冰雪康体运动、冷链物流冷源供给、智慧农业温控技术和城市梯级供暖等多类别零碳智慧城市服务场景的联动。旨在全面提升每度绿电的单位GDP贡献,进一步探索绿能城市的产业+服务生态转型,形成零碳新业态,将传统的新基建基础设施由高载能产业向城市赋能型产业转化。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和大同市市长张强在致辞中高度肯定双碳背景下,秦淮数据集团对山西和大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具体支持。秦淮数据集团2018年落户大同以来,积极融入能源革命和碳中和进程,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正向装备智造、综合能源等数字基建产业的更广泛方向发展。希望秦淮数据集团以大同为核心战略支点,继续深入布局环首都新一代超大规模数字基建集群。

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不断推进下,秦淮数据集团对于数字基建有更多思考和实践:数字基建应当反哺城市,为城市公共服务赋能;作为未来普遍化的基础设施,应当也必须提高数字基建的单位GDP贡献;数字基建应当引领全产业链的零碳化,实现企业价值链的碳中和。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桃花源记》中的经典场景。秦淮数据集团创始人、CEO居静表示,不论过程遇见多少困难,个人将全力以赴,冀望在桃花源项目建成的那天,大家能够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新时代都市田园场景。



6月30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办公楼碳中和证书发放仪式举行,成为全省第一个“碳中和”政府办公区。

副省长徐建国,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明春,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贾君,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奇昌、马健、赵振伟、牟善学出席活动。

徐建国代表省政府对本次活动表示祝贺,对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中国船级社、华碳和鑫公司提供的专业支持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他说,省生态环境厅对机关办公楼实施碳中和,充分体现了生态环保铁军贯彻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争做绿色低碳发展先锋的政治担当,对于增强全社会的绿色低碳意识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徐建国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希望借此机会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科学谋划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换。要加快以企业为主导的低碳技术应用,打通科技赋能环保链条,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企业生态智慧联盟,全面提升减污降碳技术能力与水平,努力在科技助推龙江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活动中,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发放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大楼碳排放核证及碳中和证书,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发放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大楼碳排放抵消及碳中和证书。


省生态环境厅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牵头部门,本次对厅办公大楼实施碳中和,是推进绿色低碳机关创建的一次积极探索。在核算过程中,省生态环境厅摸清了大楼碳排放“家底”,有助于后续采取针对性的降碳措施。

目前,我省已成立全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省内降碳达峰行动进行了系统部署。近年来,我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提前超额完成,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机制,摸清了重点企业排放家底,完成了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

厅二级巡视员迟晓德、陈家厚、向滨松、吴洪凯,厅机关全体干部,在哈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活动。

来源:宣传教育处

2021 年,REITs 的发行以及碳中和推进将对未来环保公用事业行业发展及估值在较长周期内产生重大深远影响。REITs 项目的发行定价与二级市场相关资产估值定价产生了较大差异,长远来看,这可能带来运营类资产估值重构的新机会;而碳中和将是未来数十年我国必须推进和实现的重要主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新市场有望开启,带来相关企业成长的新机会。

REITs 发行对运营类资产带来的估值重构可能。Reits 化为何可以提高资产估值 我们认为首先在于资产流动性的提升;其次在于折旧摊销等现金流优势的价值显化。这引发我们思考:对于确定性的公司是否可采用另一种价值重估方法 若根据首创REITs 项目估值对首创股份整体估值重构后,当IRR 为6%时,首创股份整体估值预期为401 亿元,相对当前首创股份的市值(222亿)的1.8 倍。估值重构对于首创股份、污水处理特许经营类企业、甚至所有的环保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类企业整体的价值判断都将产生极大影响,新视角下新的投资价值显现。

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市场机会。2020 年,我国首次向全球明确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在巨大压力下,我国仍必须参与碳中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背后复杂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碳中和的实现对于我国而言,既是高度挑战,也是重大机遇,借碳中和之机,我国可对内实现科技、能源等领域体系化升级,这也是我国参与碳中和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在实现碳中和的具体路径选择上,我们认为需要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道路。碳中和的实现有转型、节能减排、环保三条路径。首先,经济转型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能源转型还需要顾虑我国本身的能源结构特点,而我国的世界工厂角色在全球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者,碳排放也无法跟随产业转移而转移出去。因此,第一条转型之路不能完全套搬国际步伐。第二条、第三条——节能减排+环保配套设施安装是我们预期未来会用得更多的路径。在通过“节能减排+环保”

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将会兴起许多新相关市场,进而带来这些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包括碳监测和碳交易的兴起、碳吸附技术的应用、以及节能减排工程和设备应用的增加等。

投资策略总结。(1)REITs 项目带来的估值重构机会最直接受益的是对应已有REITs 项目发行的首创股份。若从当前项目IRR 角度类比,当IRR 为6%时,首创股份整体询价估值为401 亿元,为当前市值的1.8 倍。此外,其他运营类资产在未来均具备估值重构的可能和机会,如武汉控股、深圳能源、旺能环境、渤海股份、绿城水务、兴蓉环境、洪城环境、江南水务、创业环保,以上公司可建议关注。(2)碳中和带来的新市场中,目前拥有成熟碳吸附技术应用的企业标的较少,建议密切关注后续技术应用的进展;此外建议关注碳监测和碳交易相关的如佳华科技等。

为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居民生活领域节能减碳,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对数金公共服务(青岛)有限公司“绿色出行、健康中国”碳普惠项目进行了调研。该项目利用“区块链+数字金融”技术,将“碳达峰、碳中和”与“健康中国”有机结合,以“工银玺链”区块链技术为依托,推出“青碳行”APP,拟于近期上线运行,探索以市场化机制激励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当用户采取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低碳生活行为时,该项目平台可按照出行距离、节约资源量等核算为碳减排量,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记录,进行具体量化并予以激励,核证为可用于交易、兑换商业优惠或获取政策指标的减碳量,并引入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和价值储存手段。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整合我市相关资源,拓展“青碳行”碳普惠项目应用场景,鼓励市民积极实践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低碳生活行为,促进居民生活领域节能减排,提升市民对节能减碳工作的责任感、参与感。

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正是雨水润物、草木繁盛的好时节。

6月27~29日,2021年国际能源变革对话在江苏苏州举行。有关国家驻华大使与能源部长、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中外能源企业、科研院所及金融机构的高级别代表济济一堂,以“能源变革·迈向碳中和”为题探讨交流,为共绘国际能源变革新蓝图凝聚力量。

此次对话是“3060”目标提出后,国家能源局在我国国内召开的首次能源变革国际性大会。6年前,首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这里奏响携手合作的能源强音。如今,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发布了《苏州宣言》《苏州共识》等一系列成果,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能源交流平台。

风起扬帆正当时,同舟共济再出发。

“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展现各自的行动力,合作构建绿色、低碳、公平、可持续的全球能源体系,共同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视频致辞中的一席话说得掷地有声。

一场政府和专家主旨演讲、一场高端对话、一场成果发布仪式,4场不同主题分论坛……对话汇集了政府、专家、产业界的真知灼见,凝聚了国内外能源产业界的智慧和力量。

200余位“国际能源人”通过线上线下对话,交流各国能源发展趋势和国际能源变革经验,探讨未来全球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享清洁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优异实践,为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包容性复苏振信心、讲实措,聚共识、绘蓝图。

——这是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决心。

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时的盛会,直面着挑战;国际能源绿色发展合作深入推进中的对话,交流着信心。

“能源转型正在发生,而且是势不可挡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是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领军国家,在推动世界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将继续与中国加强合作。

“实现成功的国际合作,离不开中国。我们非常期待继续与中国合作,我也很高兴看到我们的能源合作与日俱增。”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比罗尔说,纵观世界能源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道路十分曲折,但是可以实现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国际合作,各国要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令各国在能源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机。“英中两国能源领域合作历史悠久,我们希望继续与中国合作,制定计划和政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衷心希望英中两国能够继续在能源、气候和绿色投资方面深化合作。”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部长夸西·夸滕的话语中,传递出对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的务实期盼。

“世界能源人”在一次次的经验交流、观点碰撞,一次次的线上线下对话探讨中,将全球能源变革的美好未来,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这是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征途上始终坚定前行的姿态。

章建华在视频致辞中宣布,本次对话购买了平价示范项目绿证120张,相当于12万千瓦时绿色电力,实现了会场用电零碳化。

低碳转型脚步疾,绿色发展天地宽。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批平价项目绿证交易,将有力推动绿色电力消费。

作为2021年国际能源变革对话的重要成果,会上,国内外50家大型能源企业联合发布了《加快能源低碳发展苏州倡议》,5家国内外智库机构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6项具体倡议推远且及近,登高且务实,赢得广泛共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能源企业凝心聚力,共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的具体行动和承诺。

“国家电网主动顺应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趋势,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建设目标。”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智刚介绍,该公司深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问题研究,已于今年3月份对外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行动方案扎实落地。

能源科技创新的持续加强,将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聚焦绿色氢能供应链体系建设和氢能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同行一道携手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国跃表示。

向更深更实处走,方能行稳致远。

会场外,一幅幅展板上,消费侧“蓝”海拓展,供给侧“绿”意渐浓,澎湃奔涌的绿色能源,浸润着高水平小康的现代生活。在江苏苏州,受端坚强骨干大电网、数字化智能配电网建设加速推进,最江南的苏州在与自然的相融中共生共长,生生不息的苏州模样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在山东烟台,以“核能”为基石,“核、风、光、储、氢”五位一体的山东省清洁能源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一幅秀美的画卷在这座海滨城市徐徐展开;在河北张家口,创新驱动已成为推动能源发展的“加速器”,其创新推出“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在全国率先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

开放的中国融入国际能源绿色发展合作的豪迈信心,负责任的中国为推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努力付出,已汇成恢宏壮阔的世纪交响,久久回荡在独墅湖畔。

盛夏的苏州,烟雨朦胧,会场内外热度高升。热烈,因为信心满怀;热烈,因为充满希望。

E20研究院院长表示:“回顾过去20年的水务改革,供水行业是水务改革的先行者,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制度,似乎处于两难境地。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表示:“按照现有的国家政策、规划和标准,目前水务行业至少有20万亿左右的市场空间来解决已知的问题。

如何解决困境?这20万亿空间怎么弄?水务行业需要一个“大脑”去思考。

智能水务是利用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防洪等进行智能管理,近年来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华为、阿里、万科、中国移动等跨境运营商屡见不鲜。传统水务企业正在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奔向机遇期。

《城镇水务2035年行业发展规划纲要》认为,水务行业将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厂网河湖”水环境治理、城市排水防洪、资源节约绿色循环利用、水务行业数字化五大业务领域展开。传统水务企业需要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转变,环保水务企业也需要提升智慧,为用户打造低碳节能的解决方案。

业内普遍认为,传统水务一直存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率低、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智慧水务理念的延伸和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基于智能水务改革,传统水务行业有望构建全新的多技术支持系统,通过综合感知、数据共享、智能控制和预分析,大大提高运营、维护和管理效率,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就核心技术而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全球席卷不断冲击着水务行业的现有格局,也一举打破了许多技术壁垒。目前,中国大力支持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节能减排项目,推进数字化转型,具体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进入“十四五”,不得不说,智慧水的发展遇到了好时机。无论是提出新基础设施的概念,还是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都是智慧水务的“神来之笔”。

看到人工智能的影响——

帮助智慧水务整合感知-诊断-决策-控制、先预测、后应对,在信息调度平台上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和应用建模,在各种场景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管网系统的完善,泵站和水厂的点、线、面的结合,AI带来的效益会更加突出。

5G的影响——

不仅仅是让电信巨头一脚迈入智慧水务领域那么简单,背后对网络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务解决方案,以及构建水务数据库等的支撑作用无可替代。是“1+4+N”的新模式布局,或是“5G+无人船”、“5G+VR全景展示”的落地应用,向这个新风口聚集的项目只多不少。

回过头来,突然意识到这是环保和科技的双向旅程。3.0时代已经到来,智能水的未来是不可限量的。

“碳中和”成为当下热词。中国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 “十四五” 规划中均明确了要于2030年实现 “碳达峰” ,2060年实现 “碳中和” 的目标。

若要兑现“碳中和”承诺,首先要了解碳足迹。生活中点滴都可能留下碳足迹,并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在工业领域中,减少产品的碳足迹仍然存在巨大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在供应链全流程以及不同的生产阶段减少碳足迹?

对此,西门子以身作则,从自己的产品做起。

多年来,供应链全球化导致生产企业越来越难以判断产品的碳排放量。产品的碳排放中超过90%产生于供应链流程,而这一流程中蕴藏着巨大的优化潜力。长远来看,与一级供应商达成碳足迹透明化协议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够真正了解产品生产的碳足迹,这在涉及多个供应商的情况下尤其如是。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贯穿供应链上下游,让产品碳排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更加透明?一直以来,西门子谨慎思考这些问题,并从自己的产品入手开展研究。

改变,从我做起

在位于德国的西门子安贝格电子制造工厂,通过使用西门子能源管理、工业边缘计算等方面的产品,我们几乎完全确定了工厂内产生的所有与产品相关的碳排放数据,实现了碳足迹的透明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制定了针对性举措,有效减少碳排放。过去4年,在未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该工厂产量提高了140%。

每年,安贝格工厂约生产1700万个SIMATIC系列产品,其中包括SIMATIC S7-1500控制器。我们希望全面追踪这些产品所产生的碳足迹,并从去碳化角度探索优化的可能性。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工作的难度远远超出想象。不仅对我们自己,同时也对供应链上的其他公司而言,这项工作都需要大量投入。要想快速掌握产品的碳足迹,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必不可少。这一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确保供应链上下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西门子开发的生态系统应运而生。

利用区块链的加密机制,企业能够将产品的可验证证书和相关证明,连同其碳排放量数据一同发送给供应链上的下一家公司。这就确保生产企业能够安全地从供应商获得必要的产品数据,同时也能够安全地将数据发送给客户。在这种分布式分类账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能够生成并转发包括碳足迹在内的真实产品数据,并避免数据被篡改。

为验证这一概念的可行性,我们首先针对SIMATIC S7-1500产品开展了模拟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未来,这一生态系统将可运用于离散和流程行业,让更多生产企业从中受益。值得注意的是,该生态系统虽然由西门子研发,但其运行却可以独立于西门子,由用户自行管控。它将作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平台,支持各方进行企业层面的数据交换。我们希望每一家企业都能有效地确定其产品碳足迹,并通过模拟的方式发现供应链的减排潜能。

我们的目标是增强环保意识。毕竟,碳排放不只是数字而已。它在行业中属于什么水平?偏高或偏低?什么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餐饮行业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对食材的追本溯源。既然如此,为什么工业企业不能效仿这一做法呢?更何况这么做能够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甚至实现碳补偿!毋庸置疑,未来,终端消费者将在产品标签上看到产品碳足迹的认证信息。为保持长远竞争力,生产企业迟早都必须掌握其产品碳足迹的相关信息。

6月24日,来自银保监会官方信息,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周亮在近日举办的“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上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摒弃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周亮强调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通过绿色发展切实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周亮进一步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展现我们的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偏紧,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期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会说到做到。这种雄心和行动,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必将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行稳致远。

2020年,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时间节点上看,留给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以高碳的煤炭为支撑。2020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高达56.8%。由此可见,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加速转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其必经之路。

一、煤化工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煤化工的发展,其能耗不断下降、清洁环保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合成煤基化学品的原料气需经水煤气变换方能满足合成甲醇或油品所需的氢碳比,因此,我国煤化工具有高耗水特点。此外,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的盈亏点油价分别为70、45和55美元/桶。当油价>100美元/桶时,煤化工利润可观,然而近年来油价的低位徘徊与煤价的高位运行导致煤制油、天然气、乙二醇、醋酸全面亏损。因而,煤化工的经济性受国际油价市场波动的影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最后,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长期的、顶层的硬约束,这必将持续倒逼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同时鉴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于70%的现状,故发展和支持现代煤化工的产能/技术储备及提质增效是当下煤化工产业的重中之重,对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供给意义重大。

二、煤化工发展方向

多数煤化工过程都要直接或间接排放一定量二氧化碳,但也有个别技术具有固碳属性。比如,以煤为原料合成尿素,每吨尿素可消耗二氧化碳约735公斤。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将二氧化碳投入使用—从排放中创造价值》,全球二氧化碳消费量最大的部门是化肥行业,其中每年1.3亿吨二氧化碳用于尿素制造,但其使用量不及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340亿吨)的1%。鉴于煤的高碳(60%-98%)特征,如何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是对煤化工从业者的极大考验。北京化工大学刘振宇教授指出:1)如果电石采用基于绿电的生产工艺,电石可能成为一种储能载体,并且驱动基于电石(采用可再生电力制备)的化学品合成技术发展;2)随着未来对燃油需求的减少,煤基化学品/材料的制备技术在煤化工中所占的地位会更加重要;3)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及突破对于煤化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重要;4)煤化工过程的低碳是重要发展方向(用可再生电和H2)。

三、煤化工的未来发展

基于煤化工发展现状和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认为未来煤化工的发展应主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煤化工行业应尽快开展碳排放定量核算工作,摸清家底。煤化工全流程涉及的环节众多,对应的碳排放核算也较复杂,且不同碳排放核算机构给出的企业碳排放数据也不尽相同。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核查机构建立起一套严格、科学、公正的碳核算体系,实现企业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核算的标准化、提高核算的可信度,为企业后续进入碳交易市场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政府和企业层面应设立与碳核查和碳交易相关的机构,并加快培养熟练掌握碳核算体系和碳交易制度程序的相关人才。

第二,煤化工企业应尽快依据碳排放来源及相应的量,结合现有及未来碳减排与碳中和技术,制定企业相应的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时间节点。企业应以制定碳减排行动方案为契机,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进度与力度,加快相关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早日实现企业的转型提质升级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议政府依据不同煤化工项目的规模、产品类别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特征,多角度分析并科学制定相应的区别化政策。对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对高耗能、高污染的煤化工项目要坚决拿下。对于具有显著降碳且经济可行特点的煤化工技术,要加快其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政府和企业还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发广大煤化工从业者从事碳减排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稳步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天然气/生物化工的耦合,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煤化工用能的占比,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煤化工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

第五,将煤化工的产业链条做长,注重特种专用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煤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尽可能将更多的碳保留在终端产品中。比如可通过煤化路线生产PGA、PBAT、PBS等可降解塑料;依托煤制α-烯烃原料优势,开展聚烯烃弹性体技术攻关及工程应用等。同时,突破煤化工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并尽可能降低其成本。

第六,在破解煤化工碳排放难题同时,应注重提升煤化工的环保水平,攻关煤化工过程中低成本高效的三废治理技术,实现多污染物协同处置与能源资源再利用,有效解决现有企业存在的环保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

撰写专家:武蒙蒙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

王建成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日益临近,作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碳交易市场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近日,搜狐财经《致知100人》栏目对话了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

贺克斌表示,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是迈向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据贺克斌介绍,在2008-2016年间,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机制减少了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约减少了欧盟总排放量的4%。我国从2011年开始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试点碳市场。今年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使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更加强劲,也将大大推动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他指出,实际上仅有碳达峰不是闭合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如果没有后面的碳中和,这个碳达峰的峰值多高,以及在峰顶上多长时间,都没有时间和量的约束。“在《巴黎协定》签署之前,欧盟在1980—1985年就已经达峰了,但一直停留在峰值即所谓的平台期上,现在要为2050年实现碳中和开始下降,所以他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71年的时间。而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这期间只有30年。”

贺克斌表示,在市场里,资源是有限资源的。全国碳市场的形成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举措,能大幅推动降碳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在不同时间空间范围里,谁先用后用、多用少用在市场上还有一个调节机制功能。因此,用碳市场驱动,能最大限度地用好财力资源,用最少的投入资金获得最好的减排效果。

“一旦有碳中和的目标,原来峰值高的国家,下来的就陡,所以未来的降碳路径就有了相对闭合的约束。这个闭合的约束对于碳交易市场就形成了基本条件,资源有限才能形成强有力的价格约束,从市场的角度看,碳中和强有力地推动了碳市场的设计。”贺克斌说。

6月29日,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拟于今年9月1日实施。该《条例》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环境建设整体布局,授权深圳市政府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标准,并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

该《条例》是1994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升级版”,结合“双区”建设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其中,《条例》明确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原则,建立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三线一单、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以及环境功能区划等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条例》还明确生态修复的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与成效评估要求,并从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的多样性保护出发,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体系,为生态安全筑牢了屏障。

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此次立法的一大亮点就是专设一章,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进行了规定。

《条例》要求深圳市政府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深圳市碳排放管控机制,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在深圳市碳排放达峰后,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期达到三千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应当制定碳中和计划和实施方案。

同时,《条例》也要求了深圳政府建立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设定固定总量的排放额度,约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单位的年度碳排放。建立碳普惠机制,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十三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改善,国家下达山东的九大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丰硕成果。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山东将如何继续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日前,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接受专访,介绍“十四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

问:“十三五”期间,山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四五”时期,山东污染防治攻坚的战役将如何打?

宋继宝:“十三五”期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改善。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山东省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十四五”期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继续攻坚克难。

一是坚持绿色低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制订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牵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治污攻坚,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将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领域治污攻坚,确保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打牢基础。

三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自然恢复为主,综合采取污染清理、地形地貌修复、湿地岸线维护等多种手段,打造齐鲁生态安全屏障。

问:蓝天、碧水、净土,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些重点领域,山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宋继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蓝天方面,山东“气质”将致力于保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领先水平。山东将重点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在继续大幅度降低PM2.5浓度的同时坚决遏制臭氧污染加重趋势,使老百姓享受更多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碧水方面,山东将把“碧海”打造成为山东生态环境最亮品牌。强化陆海统筹,大力提升地表“优三水”比例,治陆保海。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乡村生态振兴齐鲁样板。

净土方面,全力打造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示范区。继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抓好农业污染土壤和城市污染地块土壤安全利用。大力实施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三个能力”提升行动,确保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有效收集处理。

问:山东是工业大省,重化工业占比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如何持续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

宋继宝:结构性污染已经成为山东省生态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污染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实践证明,推进“四减四增”源头防治是解决山东省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201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据测算,通过“四减四增”全省SO2、NOX减排幅度达15%左右,对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率达30%。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

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中,我们将深入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的低端产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特别是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山东这个最大的环保市场打造成最大的环保产业;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存量”“优增量”并重,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不断形成能源结构多元合理、能源消费清洁集约的良好局面;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公转铁”“公转水”等方面潜力,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的格局;

推动用地结构调整,严控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减量增效,着重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突出问题。

我们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任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转自:山东环境)

6月29日,由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金融论坛联合主办、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双碳目标背景下的ESG可持续发展与理论标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旨在深度讨论ESG理念和实践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解析ESG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与实现路径,加强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背景下ESG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研判。

会议现场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财政部原副部长、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首席顾问朱光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金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金融论坛副主席王忠民,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理事刘燕华,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雪春,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穆迪集团(全球)国际业务总裁、董事总经理叶敏,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代表李新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高级ESG专家陈志伟,世界金融论坛和金砖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SK中国社会价值推进室副总裁田福熙,MSCI大中华区ESG研究高级分析师郭思平,陶氏化学大中华区政府事务总经理徐旸等相关领域专家出席本次研讨会。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还有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穆迪集团、中诚信绿金科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SK中国、MSCI、陶氏化学、腾讯、同方股份、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近百名政、学、商界的嘉宾。

在致辞发言环节中,吴红波表示,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在“十四五”的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作出明确部署,定调我国未来绿色发展战略,也将为产业、环保、能源、金融等各个领域带来绿色创新与变革。在这过程中,绿色金融是落实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柱之一,ESG更是打造绿色资本市场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ESG评价标准之时,携手国内外专家学者,加速推进这一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尤为重要,从而为我国“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朱光耀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的中国受托人介绍了全球ESG相关规则、标准的制定进度。朱光耀认为,全球制定行业多元、执行力强的标准阻力重重,但中国在参与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制定当中已经发挥了积极的建设作用。朱光耀表示,未来在ESG标准体系谈判及设立的过程中,中国还需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反应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诉求,为服务好高质量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好“双碳”目标,为中国同世界更紧密的融合,也为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发展作出贡献。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王忠民表示,就“双碳”目标而言,在“碳达峰”之前,也就是从现在至2030年,我国碳排放的总量可能仍在增长,总交易量将在2030年控制在达峰,到2060年“碳中和”的时候,每年碳的总量在下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定义总量目标。当有了宏观的定位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微观量化当中推演每个变量的标准和量化的衍生,让碳减排成为一个可测量、可识别、可定义、可交易的市场。在宏观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有相应的微观主体角色的定位和标准的共识机制,包括微观激励、微观活力、微观平衡等多重微观要素构成的微观机制。如果这一市场当中的任何一次减排都能看成是对社会的贡献,都可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补偿,这个时候“30·60”的宏观目标便变成了微观主体、微观机制,“碳中和”就成了激励,它动态地激励每个企业、每个金融机构再推出微观的激励措施。

刘燕华表示,巴黎协议距今已有五年之久,关于“双碳”目标背景下的绿色金融问题,总体而言有三个“缺口”。第一个缺口是承诺缺口。各个国家承诺的总和加在一起,不能满足全球2度温控目标。第二个缺口是技术缺口。目前已经掌握的技术,不能够支撑巴黎协议的最终目标。第三个缺口是资金缺口。要实现“碳中和”,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主要靠市场弥补。未来,绿色金融体系将来会很活跃,特别是绿色金融服务。总体而言,在“双碳”背景下实现低碳绿色金融,急不得,慢不得。技术应用与市场规模决定成本,市场规模取决于体制机制改革。“双碳”目标下的新一轮竞争,将重新组建全球的市场格局。绿色金融将是今后中国发展前景的一个风向标。

研讨会围绕“ESG评价标准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向”进行专题座谈。专题座谈结束后,由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穆迪集团和北京商道融绿联合开展的《中国地方政府ESG评级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课题召开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论证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代表课题组汇报了当前课题研究进展与ESG评级指标体系的整体思路。在座专家表示本课题提出以中国地方政府为评价主体的ESG评级指标体系,意义重大且深远;并现场对ESG评级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及赋权,评估方法等方面建言献策。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研讨会

7月14-15日·苏州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碳中和登记平台正式启动。

平台将作为国家和地方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面向各类市场主体,针对碳排放数据和碳中和行为,提供登记认定、数据存证、数据追溯验证、数据关联管理、信息披露等服务。建立组织级、产品级、金融产品级、活动级、政府级和个人级等多层级规范的碳排放登记体系。将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信息、组织产业链碳排放信息、区域碳排放信息及人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碳排放信息数字化、可视化。逐步打通各级别的碳排放信息,实现全社会碳排放信息大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远景目标实现提供底层数据保障。

据悉,为加快平台建设,与各合作单位共同推进相关工作,面向全国招募平台首批登记主体和首批合作服务商。

意向征集的登记主体范围:

1、有意开展组织层面碳排放信息核算、中和、认定、信息披露及宣传推广的建筑楼宇、生产企业或工业园区

2、有意开展集团层面及供应链层面碳排放信息管理的主体

3、有意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中和、认定、贴标、信息披露及宣传推广的生产企业

4、有意开展金融产品碳排放信息核算、中和、认定、信息披露及宣传推广的金融产品发行方或承销方

5、有意开展活动层面碳排放信息核算、中和、认定、信息披露及宣传推广的活动或会议主办方

6、有意开展区域碳排放信息管理的政府单位

—End—

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抵消自身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数据中心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行业,对绿色电力资源和技术的需求大大增加。

BAT这样的领先公司通过节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开始了其自建数据中心的绿色之旅。百度建立了自己的绿色数据中心,并将为办公楼使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遮阳,以提高建筑的能效。腾讯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降低了腾讯滨海广场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同时,腾讯天津数据中心也在研究基于余热回收原理的节能应用。阿里云经过多年“绿色IT”研发,已将数据中心的能耗降低70%以上,其自建的超级数据中心都达到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标准,过去3年省下的电相当于一个中型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京东、美团、字节跳动等也为更绿色的未来提出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科智咨询研究团队所撰写的《2020-2021年北京及周边地区IDC市场分析报告》中就特别指出,由于政策原因,特别是受北京地区相关联的数据中心政策的影响,未来3年,北京地区80%以上的新增机架资源将集中在北京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廊坊市、张家口市、武清区等区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数据中心行业作为一个高耗能行业,对绿色电力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张家口市毗邻北京,是国家级绿色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绿色电力资源。未来,它将是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020-2021年北京及周边地区IDC市场分析报告》同时在需求端提到在大型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和金融企业巨大的需求量之下,增长率不会出现明显的向下趋势。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北京地区IDC市场仍将保持15%以上增长速度,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8.6亿元。

而从市场供给来看,北京地区的IDC市场中,第三方IDC服务商居于主要地位。报告指出,2020年,北京地区第三方IDC服务商市场份额已超过50%,高于基础电信运营商。同时,大型第三方IDC服务商近年来持续加大自建机房投入,截止到2020年,第三方IDC服务商自建机柜占比超过70%。

除此之外,第三方IDC服务商市场又呈现出明显的“二八效应”。报告指出,第三方IDC服务商中TOP10服务商,市场份额占比第三方IDC服务商总体的三分之二左右(TOP10服务商具体市场份额比重详见完整版报告),具有领先优势。

2020-2021年北京及周边地区IDC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报告超过80页,约30000字,47份图表,包括北京地区IDC业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通过访谈业内数百位企业领袖、专家、行业高层,分析总结北京地区IDC市场的年度发展状况,解读区域性政策,启示区域内未来数据中心发展方向。北京地区IDC市场分析是报告呈现重点,从行业整体环境、供给侧及需求侧三大维度对北京地区IDC市场进行全景扫描。

艾渝表示,当前国际碳排放监测与核算体系仍不完善,主要的两大监测与核算体系MRV(源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制定的IPCC清单指南)在具体的分层、分区域监测,尤其是具体到某个城市、场景的实际监测碳排放量并不能涵盖未来城市生活的所有场景,不符合“千城千面”详尽要求。而最为关键的是该标准并非由我国主导定义,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不强。

针对这一关键领域的空白,艾渝提出,中国科技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动,细化出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特点的监测核算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全球碳达峰、碳中和下企业的崛起路径。

艾渝表示,“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是世界性的公共话题。但是当前全球各区域国家的实际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很多欧美国家实际上已经处于“碳达峰”阶段。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课题是在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方针的同时谋求自身发展。为应对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企业也有必要通过自主研发、产业赋能、金融赋能等多种方式谋求自身发展与环境评价双赢局面。

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光大控股在新经济领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平台,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构建AI CITY,为政府、企业提供城市管理、建筑能源管理、环境与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特斯联利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艾渝介绍,目前特斯联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以城市级智能操作平台TACOS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城市超级综合体AI CITY的拓展,将通过城市级智能化方案的实施,综合考量多个场景的双碳需求。目前AI CITY在重庆、成都、上海、武汉、迪拜等城市已有具体落地项目。

6月30日至7月1日,首届“彭博创新经济先行者”线上峰会召开。“零排放星球”分论坛上,因全球在应对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上的迅速反映,让人们看到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各国和全球领导人如何在减少碳污染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问题。

参与讨论的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了中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经验,他认为在掌握充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措施以及社会的监督,的确可以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实现“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可以以此为借鉴。

马军表示,气候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将很难扭转趋势。几年前北京和后边地区遭受了长时间的雾霾天气,马军介绍了中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的成功经验,“这种驱动力来自多方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政府。”

他介绍,为了治理雾霾天气,国家制定了一项清洁空气国家行动计划。“这为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因为二氧化碳和当地排放物的来源非常相似。这也建立了人们的信心,相信通过绿色环保的方法,可以使经济增长与污染脱钩。”

通过治理,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国环境透明度取得了历史性进展。马军介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对企业进行企业环境监管记录,通过收集到的企业违规记录、超标记录、 确认的公众投诉举报等信息,以“绿蓝黄红”对企业进行企业环境绩效评级。目前已经对500多万家中国企业进行了动态环境信用评估。在此基础上,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应用已经激励了近16000家公司公开改善他们的业绩。

“这样的一种方式,确实能够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马军说,实现双碳的目标,也需要有充分相关的信息,获取到相关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借助绿色融资等市场化方式,以及社会的监督多方合力去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他介绍,目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已经开发了蔚蓝低碳地图,可以便捷查询各省市碳排放和能耗的情况,包括重点排放源的数据,有了数据之后可以形成新的企业气候行动指数。

据了解,“彭博创新经济先行者”论坛关注全球新兴经济体的思想领袖和创新者。此次峰会议程聚焦气候、农业、生物科技、电子商务、太空探索和数字货币等领域,共同探讨世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选择,展望全球经济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专家们建议,在工业双赢发展的最优化路径下建立现实可行的绿色绩效考核体系,避免“唯GDP”论和过度的强制性减排。

多位专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碳达峰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与节能减排有望实现双赢,但目前仍需明晰工业部门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的双赢路径,不断强化工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制定差异化的空间经济发展和减排策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李治国、王杰等专家在最新一期的《环境经济研究》上撰文表示,在绿色转型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碳达峰目标的现实约束,但未来“工业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双赢发展的目标可期”。

李治国表示,碳强度下降和碳排放达峰的减排“双控”目标约束既是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挑战,也是转变发展思维、实现绿色转型的机遇。工业部门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在实现降耗目标和落实减排责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专家们分析,一方面,中国工业发展正处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低碳化、创新化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的过渡期,具有探寻最优化节能发展路径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源环境超负荷严重破坏工业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较高的生态代价和环境成本成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压力。工业增长和碳减排作为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力和目标,在碳达峰的现实目标约束下实现双赢发展,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自主减排和大国担当的重要体现。

研究发现,不同碳达峰路径和经济增长情景的政策组合评估结果表明,在2020年至2030年预测区间内,工业部门潜在产出净值随碳达峰时间推移而增加,说明渐进型减排模式在当前的减排国情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治国介绍,综合对比之下,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8%工业产值增长率、4.8%能源消费增长率的情景组合中潜在产出净值最大,即为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发展的最优路径。

研究人员同时注意到,各省份的工业增长和碳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特征。东部省份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基本完成,而中西部省份和东北部分省份则长期处于“后进减排”状态,碳减排前景不容乐观。“后进减排省份”集中于中西部等较为落后的省份(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和重工业比重偏高的省份(山西、辽宁等)。

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日前主办的“碳中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碳中和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而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来源,将促进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能和增长模式的剧烈变革。

刘俏认为,构建我国碳中和愿景下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削减碳节点行业的碳排放。碳节点行业的政策变化或技术变革会在全社会的生产网络中传递、叠加,产生“乘数效应”,进而对我国碳减排行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碳节点行业既包括生产型行业,也包括消费型行业,它们并非与传统的高耗能行业完全重叠。

专家们建议,在工业双赢发展的最优化路径下建立现实可行的绿色绩效考核体系,避免“唯GDP”论和过度的强制性减排模式,在追求工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节能减排。建立与我国减排模式和发展规划相匹配的约束体系,将相对减排目标和绝对减排目标均纳入减排绩效考量体系,缩短节能减排下的工业转型“镇痛”周期,尽早推动工业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步入双赢发展的正轨。

同时,明晰我国工业减排的“后进区域”,通过强化监管、政策扶持以及要素再分配等途径合理有序、分批次地推进区域减排。考虑到不同省份减排潜力和难度的显著差异,需要避免统一的区域减排静态标准和盲目“追高”的减排约束,通过减排成本和减排速度估算设定合理可行的动态标准。

2021年6月28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应对气候变化中心赴丽泽金融商务区指导碳减排碳中和相关工作。调研中参观了丽泽智慧清洁能源系统能源站、5G实验室等项目,丰台区生态环境局介绍全区及丽泽金融商务区碳减排工作开展情况,市区围绕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强化碳排控制、合理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等方面进行交流。

一是做好预习题

二是做对重点题

强化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在园区层面引入智慧化管理,引导入驻企业用好信息化手段开展能效管理,以管理促减排,取得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在原有规划计划中,提高未建设部分建筑节能标准,因地制宜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在2012年制定的《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低碳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最新碳减排工作要求和标准及时更新。

三是做好加分题

根据功能定位,丽泽金融商务区是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在现有发展路径上突出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尝试低碳新技术应用,发起“头部企业低碳发展倡议”,倡导园区企业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及北京市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措施,率先开展低碳转型,争做行业低碳行动先锋。

丽泽金融商务区全面推行辖区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建成全国首个冷热共网能源站,在低碳技术创新、“多能互补”、“能源互联网+”等方面都做出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已具有良好低碳示范基础。下一步丰台区以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实施高质量低碳发展路径,通过拉高单位生产总值,以碳强度“最低”为目标打造丽泽逐渐成为国内外高质量发展区域低碳示范标杆。

6月30日,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全市碳减排与气候适应性相关研究编制项目启动会。相关市直部门业务负责人及各辖区分局分管领导约50人参加会议。市生态环境局秦虎副局长到会并讲话。

会议强调了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工作进度问题做出了具体要求。中标单位分别介绍了规划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就相关数据资料和与会单位开展充分对接,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有效推动全市碳减排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进度,抓紧摸清“家底”, 全力推进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早日出台研究成果,为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提高绿色建筑精细化设计和绿色化运营水平,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江苏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顶层设计

注重制度创新

江苏绿色建筑工作起步较早,2015年,发布实施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将绿色建筑要求纳入立项审批、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启动了法制保障下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的进程。条例实施后,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制定了以发展绿色建筑为核心的政策体系,在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引领下,通过各级专项资金的支持带动,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探索实践高品质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区。同时,先后发布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15部绿色建筑系列地方标准,实施了《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等系列技术文件,构建了管理上覆盖规划方案审查、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技术上贯穿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全过程的闭合监管机制,确保了绿色建筑相关理念和技术的落地实施。

在工作推动方面,江苏每年制定发布全省绿色建筑工作任务分解方案。“通过明确责任清单,压实各方责任,有步骤、按计划推进绿色建筑稳步发展,形成了省、市、县协调联动的长效推进机制。”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绿色建筑与科技处处长蔡雨亭说。

据了解,江苏省还将绿色建筑发展指标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省人居环境奖创建指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等考核体系之中,强化对绿色建筑相关工作的推进和考核。

强化技术创新

突出科研支撑

江苏以“绿色建筑+”为主线,开展了《绿色保障性住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绿色智慧建筑(新一代房屋)课题研究与示范》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推动绿色建筑相关工作在原有基础上的综合提升和拓展深化,促进装配式建筑、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建筑信息模型、智能智慧等技术与绿色建筑深度融合,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同时,积极回应新时代下绿色建筑内涵的拓展,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支撑下,开展《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工作,制定发布了《江苏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术导则(试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推行低碳生活

引领“绿色时尚”

“想不到这么先进,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使用太阳能,管道安装在阳台下面,方便、省时、省电,什么都到位了,我们老两口住着比较满足。”

今年70岁的王万美以前一直和儿子一家挤住在市区的两居室内,两年前通过申请,他和老伴搬进了三星级绿色建筑——位于南京市城北的丁家庄公租房小区,小区不仅“颜值”高,内在品质也很高,老两口住得宽敞舒服了,还可以节省不少电费。

为了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江苏大力推进绿色住宅建设,推广成品住房和装配式装修,不断提升住房品质和宜居性,将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百姓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南京市江北新区正在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将科技含量高、生活便捷等20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指标融入设计,从项目的设计建造到交付使用,全过程执行绿色标准,不仅提升了住宅舒适度,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

“绿色建筑的便捷化、智能化在我们项目中有多处体现。”项目技术员段月新说,项目配备了自动开关窗系统、新风系统等,能够调节室内的亮度和空气新鲜度,降低能耗。在装修方面,基本两个工人10天就能完成整套房子的装修,所有部件全部为现场组装,基本实现零污染、零垃圾。

“十三五”期间,江苏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到去年年底,江苏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98%,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8亿平方米。绿色建筑规模、绿色建筑标识面积、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等关键指标均在国内位居前列。

来源:《中国建设报》 韦伯军 王璇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日,财富港-中欧碳中和研究中心在城市副中心揭牌成立,现场同时举办了以“聚焦新经济,共话碳中和”为主题的圆桌论坛,160余位业界精英共同参与。

活动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欧洲可持续联盟等各路专家大咖相聚副中心,放眼全球视角,共谋绿色发展。

欧洲可持续战略联盟ESSA联合创始人总工程师张海孝:“无论从信息,还是人才,还是项目汇聚到咱们通州来,就是所谓的绿色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我觉得是非常好,非常有眼光的一件事情,因为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就掌握了未来。”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经展开了全方位行动。在政策方面,出台《通州区应对气候变化2021年行动计划》。近年来,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绿色金融创新示范区和绿色金融国际中心,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有机融合,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标配”。此次活动落成的财富港项目就是副中心一项绿色建筑的实践标地。

世茂国际通州公司总经理李徐:“绿色金融上面,实际上通州的比较优势是很强的,因此从世贸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的开发商和城市配套服务商,我们是在我们的产业上下游去汇聚类似于我们的低碳产业相关的这些企业和优秀的供方。”

研究中心的落成将搭建起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合作平台,并保证至少每半年开办一次国际间学术和业务交流,将欧洲先进的经验理念与政府和入驻企业需求进行对接。

来源:北京日报

我国碳中和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特别是对能源业提出了零碳要求,在能源生产上推进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多省市部署了未来五年以及2021年环保重点工作,“碳”、“修复”、“土壤”、“污染防治”、“绿化”等关键词写入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工业和交通三个领域合计碳排放占比超过90%,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节能减排的关键领域,能源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提速。

未来预计垃圾焚烧作为生物质能利用作为重要的手段,将会在财政部电价补贴之外获得新的资金来源。“新基建”将支撑环保整体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成为以追求效果为核心的环境治理转型的提速器,环境治理行业将向“高质量、系统化、效益化”加速迈进。

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生态环境部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系统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编制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做好基础支撑保障工作,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支持,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资规模逐年呈上升趋势,当下我国环保产业年投资规模接近人民币1万亿元。

2012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规模突破8000亿元,占GDP比重的1.6%-1.2%。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环保产业的发展本质上由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驱动,且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十三五”以来,我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面推进绿色环保产业部署。

环保产业投资GDP占比将达到2%-3%。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占比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当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环保产业规模将在2025年接近4万亿。按照我国的环境现状,环保投资仍需大幅提升,预计环保产业占比将在2022年达到GDP的2.1%,于2025年达到3%。

这对环保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保技术有几大细分方向,其中比较大的领域有:水净化、固废处理、空气净化等。

第一,水净化方向。我国水污染治理水平还较为落后,治理任务仍相当艰巨,加快水污染治理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市场巨大。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

2021年1月12日,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未来污水资源化市场空间广阔。

比如高浓度污水处理,有三种常用方法:

1、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

2、A/O处理法

A/O脱氮除磷系统,即缺氧、好氧脱氮除磷系统。它是70年代主要由美国、南非等国开发的具有去除废水中氮污染物的工艺,同时对脱磷亦有一定的效果。其工艺流程是让废水依次经历缺氧、好氧两个阶段,故人们通称为缺氧、好氧脱氮除磷系统,简称A/O系统。

A/O系统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且很容易利用原厂改建,从而提高了出水水质。近年来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

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3、A2/O处理法

A2/O法处理工艺是在好氧条件下,污水中NH3和铵盐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NO2—N和NO3—N,然后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反应将NO2—N和NO3—N还原成N2,达到脱氮的目的。A2/O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它是在法A/O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厌氧段和一个缺氧段。

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污水处理是一块很大的市场,A股中也有以此为主营的上市公司,且市值在巅峰时期接近千亿,这也侧面反映了背后的市场有多大、相关企业有多赚钱!

第二,固废处理方向。当下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从城市固废处理领域来看,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正发生变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将成为主流的方向,因此,电子废弃物再循环、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能源化等开始快速发展。

我国固废治理细分领域的发展阶段

同时,环卫的机械化清扫、转运,加速发展,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在危险废弃物领域,随着大规模处理设施的建设,有望成为固废治理增速最快的市场。

像城市垃圾处理,一般有四种方法,其中焚烧转热能是比较经济的做法,但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又诞生了飞灰处理这一环保板块。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处理飞灰,也需要环保科技不断优化。

1、堆肥法

堆肥工艺是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 ,进行生物化学反应 ,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

2、堆肥法

堆肥工艺是使垃圾中的有机物, 在微生物作用下 ,进行生物化学反应 ,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 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

3、热解法

热解法是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的高温加热分解技术 ,利用热能使高分子物化合断裂,大分子量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可燃气体( 氢气 、CH 4 、CO等) 、 液体燃料( 甲醇 、 丙酮 、 焦油等) 和焦炭的过程。

4、焚烧法

城市垃圾焚烧可以达到热能回收、减容、减重、高温灭菌等目的, 具有明显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

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占环保行业整体投入比重不足15%。而在发达国家,固废处理是环保领域投资和产值占比均超过50%的最大子行业。结合我国固废行业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存量需求还是增量需求,行业市场前景都较大。

第三,空气净化方向,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方向发展前景都不错。其中室内主要是用净化器,而室外则更为复杂,比如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需采用环保技术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CO2、非饮用水H2O合成为人工光合产物,如烃类轻质油,烯烃,天然气等。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有效固定太阳光能的过程。人类所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等,其实都是远古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产物。模拟光合作用,在太阳光驱动下还原CO2为有价值的太阳能燃料或有用的化学品,也是一种解决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的途径。

人工光合作用这项技术人类已经研究很多年,从实验室中实现人工光合作用,再到压低成本推向市场,再到技术成熟能稳定盈利,过程确实不容易。

100周年之际,我们未来还有很多大事要做,其中碳中和就是未来几十年的大计之一:2060年碳中和、2030年碳巅峰。这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道路上,需要众多行业的配合和努力,也离不开环保科技的贡献。

转自:大唐财富智库

7月2日,由雁栖湖研究院、中制智库联合主办,阿拉丁控股集团旗下阿拉丁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三届雁栖湖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百年新征程——双循环与国际化,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

原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未来将产生百万亿级别的投资规模和需要,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产生更大规模的融资需求,这就要求社会资本在自由流通的情况下,要更加注重资金的有效配置。

记者注意到,近期,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即将形成。

夏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企业和资本市场而言,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它的意义在于赋予二氧化碳一定的价格和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的价值和运营的成本。

夏斌认为,碳交易市场上线后,企业可能要重新进行资产评估。一部分高碳排放的企业生产成本会提高。市场倒逼这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技术的同时,融资需求也会提升。“金融机构如何在把控风险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贷款的门槛;资金都涌进来的同时,如何实现更加有效的配置和监管,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论坛现场,多位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指出,要加快资本市场多领域改革,改善国内上市公司结构,让高科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要建立现代金融体制,形成多元性金融业态,确保有效资本流入高科技领域,规避传统金融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发展金融科技,重构金融运行秩序。发挥金融的作用,能够有效推进对外开放和科技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创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建国则表示,在新的时代,要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两个方向,依靠改革和创新两大动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他提出,要通过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升企业内生动力,通过国有+民营混改,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整合各种资源,加速绿色、智能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有效推动新格局的构建和发展。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原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则强调,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要加大节能力度,加快绿能替代,推进全社会绿电电气化和电动化。同时,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社区、乡村和建筑,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碳汇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是环保和碳减排,要构建系统的激励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6月29日,由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世界金融论坛联合主办、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双碳目标背景下的ESG可持续发展与理论标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旨在深度讨论ESG理念和实践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解析ESG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与实现路径,加强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背景下ESG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研判。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王忠民在会上表示,就“双碳”目标而言,如果“30”是碳达峰,“60”是碳中和,那么在达峰之前,也就是从现在至2030年,我国碳排放的总量可能仍在增长,总交易量将在2030年控制在达峰,到2060年“中和”的时候,每年碳的总量在下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定义总量目标。

当有了宏观的定位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微观量化当中推演每个变量的标准和量化的衍生,让碳减排成为一个可测量、可识别、可定义、可交易的市场。在宏观目标的前提下,还需要有相应的微观主体角色的定位和标准的共识机制,包括微观激励、微观活力、微观平衡等多重微观要素构成的微观机制。

如果这一市场当中的任何一次减排都能看成是对社会的贡献,都可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补偿,这个时候“3060”的宏观目标便变成了微观主体、微观机制,“碳中和”就成了激励,它动态地激励每个企业、每个金融机构再推出微观的激励措施。

自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上线以来,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谈及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表示,全国碳市场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它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提供了经济激励机制。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而碳市场则能够通过有效界定产权,并通过交易形成定价,从而把外部性内部化,以市场化机制形式达到激励约束目的,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排放行业企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二是碳市场抵消机制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增加林业碳汇,从而改善能源生产结构和通过市场补偿推进生态建设。三是可以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赵雨森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国内有多省市开展了碳市场的试点以来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还有些不足,如,大部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法律约束力较弱。交易试点中,只有北京和深圳出台了地方人大立法,其余地区都是以政府规章对交易规则进行约束,法律位阶较低,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都比较弱;再如,各试点未建立基于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影响因素较多,市场调节作用较弱,碳交易非市场化严重。此外,还存在数据基础较差、监管标准不一、市场流动性较差等问题。

对于为何选择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赵雨森表示,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同时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碳市场和一般的交易市场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定价色彩的市场。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谈及如何确定合理的碳价时,赵雨森表示,首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国家要通过配额分配政策进行一个总体的控制;其次,要尊重市场属性,让市场进行自发调节;最后,要加强监管,避免人为操控市场,也要设计一些技术工具进行合理的调控,防止碳价出现剧烈波动,影响碳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未来全国碳市场还需做好与国际衔接。不过,这个衔接应该是建立在我国碳市场成熟运行之后,再与建立碳市场减排制度的国家进行国际合作。目前来看,比较可行的方案是积极推进巴黎协定第六条的谈判进程,推动构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赵雨森最后说。


在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明确指示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不断提升员工思想和认识,三峡集团组织开展系列专题讲座,邀请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围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探索实践新业务新业态、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金融等多个方面,对国际模式与经验、国内市场与政策、行业发展态势、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内容进行辅导。

8月4日,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段茂盛作为三峡集团“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专题讲座首期开讲嘉宾,以“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展望”为题,对中国碳市场进行权威解读。

据了解,发电行业是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企业,三峡集团以“奉献清洁能源、共建美好家园”为使命,在能源央企中率先宣布力争于204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段教授看来,三峡集团作为一家以零碳发电为主的能源领军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发挥引领优势,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的竞争力,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Q1什么是碳市场?

段茂盛:碳市场是进行与温室气体相关的指标(碳指标)交易的市场,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减排指标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更充分发挥市场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碳排放权交易通过为纳入体系的重点排放单位设立总的排放上限(配额总量),要求其上缴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的配额,并允许不同单位之间进行配额交易,从而让市场自主配置温室气体排放资源,能够以比较低的社会总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Q2我国碳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段茂盛:我国碳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自愿减排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洁发展机制(CDM)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设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基于项目的机制,具有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和限排义务的双重作用。中国境内的中资、中资控股企业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可以依法对外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国际合作,大大提升了我国与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自愿减排市场

为促进国内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实施,我国主管部门参考清洁发展机制相关国际规则,建立了我国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根据2012年6月13日公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需要在国家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登记,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应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交易机构内进行交易。2017年3月,主管部门发布公告暂停CCER项目和减排量备案申请,CCER项目和减排量的备案重启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第三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在中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从2011年启动,经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七个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以充分积累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建设和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奠定基础。

2013年-2014年,7个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市场相继开市,拉开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从无到有的序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实践为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启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的单位超过2000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便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Q3我国为何要选择碳排放权交易?

段茂盛: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同时也是控制企业碳排放的主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为整个社会的低碳转型,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碳排放权交易允许碳排放资源在企业之前进行交易、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减排策略,可以帮助全社会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既定的碳减排目标。

二是碳市场要求对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可以提高企业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质量,有助于主管部门做出有依据的决策。

三是碳市场通过向全社会发出一个明确的碳价信号,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碳减排意识和行动。

Q4全国碳市场对纳入市场的企业有什么影响?

段茂盛:作为直接管控企业碳排放的政策,碳市场对纳入企业增加了碳排放的政策约束,给出企业明确的碳价信号,需要企业在未来投资决策中予以充分考虑。对于碳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碳市场会增加其生产成本,降低其相对竞争优势。对于碳市场效率较高的企业,碳市场则会提高其相对竞争优势。碳市场也有助于企业通过碳交易进行融资等。

举个例子,一家电力企业每年获得的免费碳排放配额有600万,如果企业的节能减碳工作做得非常好,只排放了500万吨二氧化碳,则剩余的100万额度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提高企业盈利。同时,企业从获得免费配额到履行配额清缴义务,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企业也可以通过配额质押等各种碳金融工具获得一定的融资等。

Q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向全球传递了绿色低碳经济转型的信号。在此背景下,三峡集团未来在国际清洁能源投资领域可以有哪些新的举措和方向?

段茂盛:相比《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设立了一种更加开放的碳减排合作市场机制。《京都议定书》约定,发展中国家只能与发达国家通过碳市场进行减排合作。而《巴黎协定》则提出,任何两个缔约方之间都可以通过碳市场进行减排合作,这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能碳市场合作奠定了重要的规则基础,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峡集团在境外的清洁能源项目众多。未来,如果能把这些清洁能源项目打造成为符合《巴黎协定》规则下的碳减排项目,即可获取相应的碳减排指标。这些碳减排指标可以向国内或者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出售,以此完成对应国家及相关企业的碳减排任务。

Q6三峡集团作为一家以零碳发电技术为主的企业,如何在降碳减排中发挥更大作用?

段茂盛:非化石能源电力,无论是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还是实现碳减排目标,都非常重要。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三峡集团作为一家以零碳发电技术为主的能源行业领军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发挥引领优势,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的竞争力,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Q7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启动,电力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然而,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相对独立,管理运作等各不相同。三峡集团作为一家同时参与两个市场的能源企业,如何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段茂盛:在我国碳市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其涉及行业的有关政策、规则相衔接和协调。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进行,碳市场跟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同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三峡集团可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把同时参与两个市场时积累的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作决策参考。

7月15日,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在深圳“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做“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的专题演讲。刘科院士表示,碳中和有6大误区。

1、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这句话只对了1/5到1/6。

2、人们以为有个魔术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认为如果储能技术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就能彻底取代火电。

3、第三个误区,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这些要能转化、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是这些解决不了二氧化碳的问题。粗略估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4、第四个误区,是说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

5、第五个误区是认为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可以实现碳中和。

6、第六个误区是认为电动车可以降低碳排放。“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如果电网67%的还是煤电,那电动车是在增加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碳排放。

演讲全文如下:

我自己曾在海外工作过二十多年,之前在GE、UTC(联合技术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单位工作,2009年回国。回来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筹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并且担任副所长和首席技术官。再后来,我决定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当时,南方科技大学前校长陈十一院士邀请我去南方科技大学,就这样几年前我就来到了深圳。

来到南科大后我担任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因为我一直在研究低碳和能源的事情,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碳中和的一些内容。

碳中和很热,大家都在谈,但真正做这一方面研究的人不多。有一次我碰到一个朋友,他说我们现在专门在研究将来怎么去计量各个单位、各家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大产业。我说他是劳民伤财。其实一方面,碳中和是一个宏观的问题;另一方面,看一个城市的碳排放,可以系统地看,比如深圳市一年耗多少万吨煤炭,耗多少万吨天然气,耗多少万吨油,每一个乘一个系数,这个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出来了,这样算出来的碳排放量基本上占实际排放量的92%。

一些数据和事实

据统计,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03亿吨(大约是102亿吨到108亿吨,我选了103这个中间的数字),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排放达到95亿吨,另外一部分是各种小的,比如沼气、生物质,还有一些其他的排放。所以,约92%的排放是以上这三个产生的。衡量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家单位、任何一个系统,把这三个算准就可以了。国家对这三个都有统计数据,不需要额外计量。2020年,中国的总煤耗量大约36亿吨,折算成标准煤大约28亿吨,每吨标准煤再乘以一个系数就可以得出,煤炭一年大约排放73.5亿吨二氧化碳。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量折成标准煤是9亿吨,排放二氧化碳15.4亿吨;天然气消耗量折成标煤是4亿吨,排放二氧化碳6亿吨;三个加起来是95亿吨。103亿吨除以14亿人口,人均大概7.4吨,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年排放22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天量的数字。怎么说呢?如果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一种产品,22吨原料就要生产22吨产品,哪家一年能消耗掉这22吨的东西呢?

大家都说碳中和容易,比如每天用空调、开车等等都与碳有关系,每一个人、每一小步都是可以为碳中和做出贡献的,但完成碳中和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可见的未来,我们缺不了这三种化石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提高能效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减碳有些贡献,都值得去鼓励探索和实施,但对天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减低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希望跟大家进一步探讨的。

关于碳中和的误区

当前大众对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有一定局限,认为单一的技术路线或者技术突破能够解决碳中和问题,因此常存在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这句话只对了1/5到1/6。因为一年有8760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1300小时到2000小时之间不等,很少有超过2000小时的区域,平均在1700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太阳能大约在1/5–1/6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4/5-5/6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

不可否认,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展了将近四十年,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我们给这个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以崇高的致敬。但直到今天,风能、太阳能与煤电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而中国年发电耗煤大约是22亿吨煤,相当于18-19亿吨标准煤,也就是说,风能和太阳能只能占煤电的10%左右。

而且,电网靠电池储电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据估算,目前全世界5年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停电3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4/5的时间或者5/6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弃光弃风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没法全部承受。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太阳能,同时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废弃更多。

弃光弃风在中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就是因为太阳能、风能是没办法预测的,电网小于15%可以容纳,多于15%容纳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到现在还不好解决;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会让地方出于各种原因不用风电、光电、水电。机制问题在中央大力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是可以解决的,但技术问题,不容易解决。

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全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第二个误区是人们以为有个魔术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认为如果储能技术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就能彻底取代火电。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铅酸电池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人类花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研究储能,可从铅酸电池的90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时/立方米,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改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同时,迄今大规模GW(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级的储电最便宜的还是100多年前就被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只有发现了才能知道发现了。今天无法预测明天的发现。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火药发明之后近一千年才有枪的发明。枪的机械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你要说火药发明后就可以预测肯定会发明枪,那就错得离谱了。这就提醒我们,在制定任何战略时,都千万不要假设未来这块有突破就可以做什么事。我们制定战略一定是以已有的、证明的、现实的技术路线为基础。

不同行业的进步不一样,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这么多年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能源行业目前还没找到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规律,“碳中和”必须选择现实可行的路线来推进。

有一个笑话是,比尔·盖茨跟波音公司总裁讲,假如飞机行业的技术进步跟计算机一样快,那现在人人都可以不用开车,可以改为开飞机了。波音公司的总裁说,假如我的技术跟你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人敢坐飞机了,因为那个年代计算机动不动就死机。所以说,大家不要认为某一个行业发展很快,其他的行业就都一样。能源行业就是一个不断地砸钱但技术进步缓慢的行业。未来储能技术肯定会有新发明,我们鼓励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没发明的时候就不要先假设这个事情存在。

第三个误区,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这些要能转化、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是这些解决不了二氧化碳的问题。粗略估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另一方面,全世界只有大约13%的石油就生产了我们所有的石化产品,剩下的大约87%的石油都是被烧掉的。如果把全世界的化学品都用二氧化碳来造,也只是解决13%的碳中和问题。所以说,从规模上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并不具备减碳价值。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品对减碳的贡献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说,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任何化学品,如果能赚钱那可以去干,但挣不了钱就别打着“碳中和”的概念来拿国家的补贴。讲这个话我可能会得罪很多人,特别是企业界的人。但我们科学家要讲事实,拿数字说话。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碳中和的论坛,很多时候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在讲的时候,没有数字的概念,只有一个粗概,说这样可以减碳、那样可以减碳,但是对减多少没有概念。这个也不能怪他们,隔行如隔山。

第四个误区,是说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利用CCUS技术,把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现在大家说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等等其他的作用。那么我们看看,未来十年,中国整个二氧化碳驱油消耗量大概是600多万吨,我们一年的排放是103亿吨。而且驱油这个阶段是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到地里,还有一部分会跟着油出来,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埋藏。

把碳打到地下埋藏,我回国前在GE曾经做过这个事情。把煤和水、氧转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发电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就打到地底下。我们做了示范工程,前后花了28亿美元,有上百名博士参与,用了7年的时间,这个示范具有环境方面的意义,并且工厂在美国运行至今,但是不具备经济性。我们做完这个项目以后,发现这是GE创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别看全GE可以生产的包括飞机发动机、医疗器械、核磁共振、CT等等这些,包括三峡水利工程的设备和青藏线的火车头等等,但是GE成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系统就是我们当时做的“零污染火电厂”,不过这个成本太高了。

我回国之前和当时的GE总经理交流,他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今后通过煤炭零污染的火电厂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讲完就下来跟我说,别看我在会上那么讲,真正要去做还不如干核能,核能比零污染火电厂便宜多了。当然,那会儿福岛核电站事故还没有发生,核能可以做。法国现在将近70%都是核能,做了几十年了。但是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后,全世界都在提高核能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到后期每提高一点,成本就增加很多。

碳中和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现在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这条路,在可以驱油的地方可以改,还有一点经济效益,我国新疆等地已经有类似的二氧化碳驱油工程。这块的成本是把二氧化碳分离出来的成本,我们算过,假设打下去的成本为30美元一吨,其中20美元是把二氧化碳从整个尾气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纯二氧化碳,5美元是输送,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底下。分离是核心,成本也最大。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靠CCUS利用来处理的成本很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实现碳中和的保底技术。

实际上,我刚刚讲的每一件事,比如风能、太阳能都对碳中和有贡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去做,但是今天的技术你再怎么做,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做,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努力的都去努力,毕竟积少成多。

第五个误区是认为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可以实现碳中和。能效永远要提高,提高能效也很对,也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减碳路线。但是我经常问一句话,加入WTO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能效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能效提高了很多,但是碳排放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得更多。我记得200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大概是2点几亿吨,2010年大概是4亿吨,到去年是7.5亿吨。

我是做能源的,从能源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们加入WTO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的煤产量大概是12亿吨,基本上自产自销,出口有一点,但很少。结果到2012年短短12年的时间,从12亿吨飙升到36亿吨,这是一个天量,当然也伴随着碳排放。这该怎么解读?唯一的解读是加入WTO,世界的市场向中国开放了。当然,这一期间我们大量的房地产建设也是一个因素。煤的耗量表示电的耗量,电的耗量表示工业化的程度。这期间能效肯定提高了很多,但是单凭能效也难以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因此,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提高能效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减低碳排放的方式,也是最应该优先做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不能光靠能效提高就能够达到碳中和。

第六个误区是认为电动车可以降低碳排放。前段时间,我在网易公开课上讲《电动车和氢能的历史与未来》,全国大概有十几万人观看,很多领导看完以后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电动车?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石油不够,我们石油73%靠进口;还有就是雾霾的问题。

我们石油不够,寄望于我们的多余的发电能力,这样发展电动车是有好处的。因为电厂正常一年8760小时,但我们实际使用不到4千小时,这是资产的巨大浪费。而且毕竟电动车可以让局部的污染降下来,比如东部地区的用电很多是在西部新疆等地发的,污染在西部新疆等地排放,不在东部地区排放。但是,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来,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没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靠电动车不能完全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只有中国的能源结构彻底改变以后,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也才有可能做到碳中和。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电网67%的还是煤电,那电动车的盲目扩张是在增加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碳排放,这个你们去算一下就知道了。只有能源结构和电网里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构成的时候,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

大家老在谈一个问题,说假设马六甲海峡封了以后我们能源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但是这个东西你要仔细考虑,靠电网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电网在现代战争中是最脆弱的东西。石油可以到处分布,可以分一万个点去藏,炸了一个油库,其他的还可以用。但一个城市的电网只有一个配电中心站,电网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有的时候,能源政策和碳排放的政策不能因为假设战争发生,别人打我,就不顾成本干一些高成本东西。第一,打仗是小概率事件,第二,真正到那会儿是靠一个国家的制海权、制空权等综合能力,而不是说靠一个电动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来源:“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四期活动现场

2021年7月31日“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四届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主题为“开放·绿色·合作”,研讨会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主办,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办。

国家开发银行原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刘勇先生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对我国双碳目标的思考与对策”的演讲,以下是他演讲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有关“双碳”的国情

首先,对于“双碳”我们该怎么看?我的理解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双碳”目标实现的可能性。1965年到2020年这55年内,中国累计碳排放约为2100亿吨,美国2700多亿吨。

从中国和美国碳排放的对比,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碳排放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当年排放大国,但我们累计碳排放量在世界第二位。十八大以来,我们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因此我们碳排放的曲线变成比较平滑的状态。

其次,我谈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双碳”问题。我们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尽管经济总量大,但是我们人均GDP仍较低,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列世界的第61位。

我们人均的碳排放量,列世界第41位,也不是最高,但是因为我们人数多,所以总量大。从能源结构来看,中国能源的结构是缺油、少气、富煤的状态。

以中国发展的资源情况来看,中国的煤炭按照2019年的产量大致可以维持463年,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

二、对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

第一,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我们现在的预测,人均GDP要达到约2万美元,比2020年增加一倍,GDP的总量将达到200万亿。

我们要在2049年实现全面现代化,所以发展是中国一切目标之首。这要求我们避免盲目减碳,引用政治局会议的话: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

第二,我们对碳排放、碳达峰的重点在于碳中和。

第三,碳本身是资源,不要把它变成一个“过街老鼠”。当前中国的能源结构,煤炭减少是必然的,但是不可能按照现在许多人所言要在“十四五”期间使风光电的装机容量由5.3万亿达到12万亿千瓦。

不能搞大跃进、运动式的减排活动,但是要坚持节能减排和发展高科技。碳捕获、碳利用和储能将是我们未来科技攻关的重点。

第四,化石能源发展和安全问题。我大致分析计算,我们在未来碳中和的时候也会保持30%-40%化石能源的量,无论从发展还是从安全角度,都不可能用可再生能源全部替代化石能源。

第五,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金融支持。从2011年试点,到今年7月16号的开市,我们的碳市场从试点走向正式全面开市。

最近几天的平均日交易量也就几十万吨,而同期我们中国碳排放大致每天3000万吨,交易量和实际碳排放有较大差距,碳排放市场还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

第六,在“双碳”过程中的“双循环”问题。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专门提到,要坚定不移地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建议,我们要建立海外的资源基地,面向全球的大宗商品,包括粮食、铁矿石、油气等,将海外资源与中国市场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推动人民币的发展。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净利润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89%,截至6月底,新项目签约额同比增长52.46%……上半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节能”)交出亮眼成绩单。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表示,作为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将锚定“双碳”目标,进行“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借助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着力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实施双驱动布局

“上半年主业板块不断优化,市场规模增长同样势头强劲,节能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生命健康、绿色建筑、绿色新材料、绿色工程服务和战略支持等板块均实现盈利。”宋鑫介绍说。

数据显示,1月至6月,中国节能绿色电力装机容量1320万千瓦,同比增长2.92%;发电量11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41%,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89.9万吨,节约标煤357万吨;处理固体废弃物966.43万吨,同比增长47.93%,固废日处理能力达到10.24万吨,继续位居行业第一阵营;制水及处理污水15.34亿吨,同比增长85.2%,COD(化学需氧量)累计消减量23.73万吨,同比增长1.33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中国节能持续深耕“长江大保护”,在长江经济带试点城市打造的多个项目示范作用正逐步显现。目前,湖北嘉鱼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咸宁、毕节“两园一链”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衡阳项目、湖州系列项目、毕节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等正有序推进,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绿色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年上半年,中国节能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及11个专项子规划,对当前及未来五年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宋鑫表示,“十四五”时期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 为中国节能提供了拓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业及区域达峰、气候适应性城市、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市场机遇。未来五年,中国节能将锚定“双碳”目标,进行“零碳产业+负碳技术”双驱动布局。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持续优化“零碳”产业布局,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强化区域能源供热和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前瞻性研究绿色制氢及氢能应用技术,形成面向区域内建筑、工业和交通的零碳能源替代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领先布局“负碳”技术服务,加快节能服务技术升级与创新,着力发展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碳及高能耗行业节能与能效服务。

此外,中国节能还将积极发挥中央企业“碳中和”样板带动作用,探索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建筑”、“零碳工厂”等示范工程,加快完善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体系,推动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

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两级组织机构的设立;开展全系统的碳盘查工作,梳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强度,编制中国节能“碳中和”行动方案……一系列的举措正在陆续落地,企业涉碳技术方案能力不断增强。

市场化改革释放活力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涉及7个总部部门副主任岗位和43个处室负责人岗位,对象覆盖至全系统员工,报名参加人选多达百余人次……中国节能于2021年4月全面启动总部机构编制优化调整及岗位公开竞聘工作,这是该公司有史以来力度最强、规模最大、参与度最高的一次岗位公开竞聘。

宋鑫表示,通过竞聘工作,中国节能做好做优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做真做实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机制,建强建大基层优秀干部选拔平台,树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干部工作有力有为;选人用人满意度提升,员工信心动力倍增;选人用人标准明确,树立理念导向标杆。

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工作也在全面推行。目前中国节能26家二级子公司均已制定全级次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工作实施方案,将根据年度或任期业绩考核结果,兑现绩效薪酬和任期激励,做到“薪酬能增能减”。同时,建立管理人员退出机制,强化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在岗位聘任和解聘环节的应用,推动落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值得注意的是,强化正向激励,是健全市场化机制的重要措施。完成2021年科技型企业分红激励计划审批工作,两家子企业纳入年度计划,目前已开始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最新政策要求,对已实施超额利润分享计划的两家企业方案进行对比,修订完善方案;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推动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中国节能持续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数据显示,中国节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台账中明确的任务共计95项,目前整体完成进度为75%;其中,需在2021年完成的改革任务共计32项,工作完成进度为69%。

“下一步将严格按照台账要求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革任务的70%以上。”宋鑫透露,建立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加大过程管控力度,将改革推进落实情况与子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挂钩,确保改革落地见效。此外,持续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推动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据了解,中国节能明确了改革试点企业下一步混改工作推进思路;对所属子公司混改工作进行了系统评估,初步梳理出有潜力开展混改的子公司名单,目前正在稳妥推进混改实施工作。

资本市场成为重要平台

资本市场成为推动央企改革向深层次、多领域迈进的重要平台。宋鑫称,中国节能通过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强产业金融服务能力以及提升并购业务对集团主业支撑作用等重要举措持续撬动金融资本,拓宽融资渠道,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资本保障。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国节能积极促进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再融资,先后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融资等渠道募集资金60多亿元。同时,加快推进子公司股改上市工作,为推动集团核心业务板块子企业顺利进入资本市场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提供了针对性辅导支持。此外,使用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贷款设立规模5亿美元的亚行母基金,并于2020年发起设立规模10亿元的湖北基金,支持集团公司长江大保护战略,积极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节能环保行业。

资本市场还可以通过推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产业整合等方式,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为国企改革注入新动力。宋鑫称,中国节能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排查潜在风险点,开展了重大并购项目,成功实现了借力资本市场完善集团环保产业整体布局,实现做大做强节能主业的战略目标,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改革创新贡献新力量。

此外,随着央企改革深入化、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股权激励模式,而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操作更为便利。2020年以来,中国节能推动下属有关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扩大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覆盖面,构建科学、规范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资本市场对于央企推进改革具有较强的支持效力。”宋鑫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将积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进一步提高所属上市公司质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借助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力度,着力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水平。

 

7月28日,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七届八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重点探讨焦化行业如何适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推进焦化行业按期达到国家要求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节点目标。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副会长薛占强、成耀武、石正国,秘书长石岩峰,有关省焦化协会(分会)以及协会会员企业领导和技术与管理人员260余人参会。湖南省醴陵市马恋耐火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光耀、湖南千盟工业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波分别致辞,崔丕江做了题为《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题报告。

“推动焦化行业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要严格控制产能产量,二要优化工艺流程,三要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四要探索低碳生产路径,五要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术。”崔丕江指出,焦化行业作为我国煤炭消费第二大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紧迫、挑战严峻,焦化行业广大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在行业企业低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

崔丕江表示,焦炭属于大宗商品,焦化行业要认真贯彻政府部门的要求,尤其是中焦协焦炭市场专业委员会要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市场分析与预判,引导生产企业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生产和销售;要坚持行业自律,关注上下游商品市场变化,认真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特别要杜绝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要逐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科学定价机制和行业内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避免行业无序恶意竞争。

会上,焦化行业低碳发展合作联盟成立。该联盟是中焦协全体会员自愿参与、共同成立的非常设组织,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全面调研并分析焦化行业碳排放的总体情况,研究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和行动方案,推进焦化行业尤其是会员企业按期达到国家要求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节点目标。今后,该联盟将研究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提出行业减碳的具体技术与管理措施,积极推进建立产业链低碳发展生态圈,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在焦化行业的推广应用力度,并成为焦化行业低碳发展的信息平台。该联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炼焦、环保节能、信息与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和焦炭市场专业委员会2021年交流会同期举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体系齐全、集聚发展的整体格局,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学品的现代煤化工技术路线。在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大、水资源消耗过度、固体废物堆积等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既是破解产业环境困局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途径。

一 黄河流域现代煤化工绿色低碳转型形势紧迫

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稳步发展,综合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从产能利用率看,除煤制乙二醇为72.5%外,其 他均实现 80%以上。

现代煤化工产业具有高碳属性,碳达峰碳中和倒逼其低碳转型。利用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生产化工产品,需要对 H/C 原子比进行调整,煤炭的 H/C 原子比为 0.2-1.0,而石油的 H/C 原子比为 1.6-2.0,因此煤气化制甲醇和烯烃、煤液化以及煤间接液化过程中都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现代煤化工产业用水量过度,黄河流域水资源无力承载。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单位水耗和规模体量均较大,目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单位产品取水量分别约为 9.4 立方米/吨、20 立方米/吨、10 立方米/吨、20.8 立方米 /吨、8.6 立方米/千标方。

现代煤化工产业固废堆存量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倒逼其绿色转型。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数量种类较多,包括煤气化渣、煤焦油、 焦油渣、煤沥青、煤液化渣、废水处理污泥等,相对于废气的治理,固体废物的治理相对滞后。

二 现代煤化工绿色低碳措施及工作难点

部分企业已被纳入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单,但减碳技术远不能满足碳减排需求。2020 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纳入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多家现代煤化工企业位列其中,配额管理仅针对煤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发电排放环节。

执行废水“零排放”方案,但实际运行过程难度极大。废水处理与再利用是煤化工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政策倡导的废水“零排放”,能最大限度地处理和回用现代煤化工项目产生的各种废水,它也是部分煤化工项目所在地环境承载力差而必须采取的方案。

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但大规模利用途径和市场亟需拓宽。 现代煤化工项目在建设初期基本都考虑了将一般固废通过制砖、水泥实现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处臵途径较为单一。

三 几点建议

从绿色低碳角度优化存量、严控增量。

一是对已建重点项目进行跟踪评价,全面评估各种工艺的碳排放、水耗及废弃物产生情况、污染防治措施治理效果,梳理和总结现有项目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加快研究行业气化工艺、节水、碳减排、 固体废物处置等领域的技术,加强不同技术间的耦合集成,提升现代煤化工技术水平和能源转化效率。

二是新建现代煤化工项目应优先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的地区布局,新上项目必须综合考虑水耗、碳排放、三废排放等控制要求,并采用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

大力开发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工艺,制定行业达峰行动方案。

一是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利用煤基能源化工过程中副产二氧化碳高浓度优势,积极探索CCUS技术, 前瞻性部署高效CCS以及二氧化碳驱油等CCUS技术的前沿性研发。积极扩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与领域,将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加以产业化利用,推动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高附加值烯烃、甲醇等化工产品。

二是通过现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可再生能源生产工艺融合减少碳排放。重点研究煤转化、油煤气耦合制燃料和大宗化学品的新路线,推动煤化工和石油化工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煤化工基地的可再生能源优势,比如太阳能资源、高温核能等制取的低碳氢,耦合煤化工,部分替代煤制灰氢,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尽快制定煤化工行业达峰目标和行动方案,从政策层面倒逼和引导现代煤化工产业低碳转型;加强管控,针对行业出台更详细的碳盘查、碳核算指南,适时积极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

加大对废水处理技术和装备的扶持力度,推动节水试点建设。

一是利用财政手段鼓励企业研发、引进和使用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企业和工业园区阶梯式循环利用高盐废水或开展高盐水深度处理,降低企业和工业园区的高盐废水治理成本。

二是组织现代煤化工行业开展节水企业建设试点工作, 试点应涵盖节水技术普及、节水管理、节水意识树立等方面,创新节水管理模式,实现节水管理水平及效益提升,加强用水计量及信息化管理,提高节水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是推动节水技术改造,推动采用高效节水工艺技术,因地制宜积极推广空冷、闭式循环水系统等节水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推进再生水和苦咸水的利用,有效收集雨水等。

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特性调查,开发固废大规模综合利用途径。

一是对煤气化、液化、煤制化学品等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开 展系统调查和分析,掌握各类煤化工固体废物的主要物质组成特性、污染物含量,以及不同煤种对污染物物质组成特性、污染物- 9 - 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处置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础。

二是现代煤化工行业一般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应采用以“规模化消纳为主+高值化利用为辅”的处置思路,开发过程简单、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煤气化渣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拓宽下游应用市场,探索气化炉渣等高附加值利用技术路径。

当前如何落实3060双碳目标?是我们水电科普的新课题,而其中最紧迫的,则是如何科学的、准确地领会和解释领导“长江大保护”指示的核心精神?以及如何解决好“碳中和”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的矛盾和冲突。

 

一、建设在保护区的小水电站都不应该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2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的有关规定。各级环保督察基本上都会要求拆除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小水电。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即使按照《条例》的规定,所有已经建在保护区内的小水电,其实也都不应被拆除。

首先,在保护区设立之前建设的水电站,按照法律不溯及以往的重要原则,绝对不应该拆。去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已经发文件强调(《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的文件(自然资函〔2020〕71号)。),明确要求应该调整保护区,保留电站。

即使在保护区设立之后建设的水电站,其实也不应该被拆除。因为这个保护区的设立一定是有问题的。根据保护区条例第18条只规定,核心区、缓冲区都是不容许任何人员进入的(缓冲区经过批准后,方可容许科考人员进入)所以,凡是在保护区设立后还能修建水电站的保护区,基本上都是因为保护区内还有人居住。而这些居住在保护区内的人,也要生存、要发展,也要有用水、用电和改善生存状态的需求。所以,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建小水电。

我们在陕西调研某个保护区设立后才建设的水电站,就是为了响应国家“十三五”扶贫攻坚的号召,通过政府承诺由水利部门投入了一定比例的资金招商引资,才建成的扶贫工程。现在这个电站的发电效益,每年还要给当地政府提供数百万元的扶贫费。但按照秦岭整顿的某些规定,不仅要拆除这个电站,并且还认定当初有关部门为了扶贫批准了在保护区内建设电站的行政行为,是违法的。

但客观的说,违法的首先是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因为按照保护区条例,设立之后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在这样根本没有人能进去的地方,有关部门怎么可能去批准建一个电站?再说,即使批了,你不让人进去,他也建不起来电站啊?所以,任何一个在保护区设立之后建起来的水电站,一定是由于保护区的设立不够合理,至少管理有严重的问题,才造成的。所以,不解决保护区内还有民众居住的根本矛盾,就要求拆除电站的做法,绝对是没有道理的。

 

二、可再生能源资源与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划定严重冲突

事实上,关于保护区设立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还不仅如此。目前,很多我们已经勘测规划的水能资源,虽然还没被开发,但已经被划在了生态红线之内的问题,也需要想办法解决。因为,人类当前最大的生态难题就是碳排放,而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就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而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的资源蕴藏量的比例,大约为相差2个数量级(1:100:10000)。而未来我们使用的电力系统中的水、风、光的可再生比重需要一定的比例。所以,人类社会要成功的实现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水能资源是最宝贵的。此外,风能资源也必须十分珍惜。

去年底我们在国家能源局开会讨论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时,听媒体说内蒙将要拆除在保护区内已经建成的风电的时候,大家就都很担心。根据测算,如果我国已经被划进保护区的水能和风能资源,都不容许开发,那么我们根本无法实现能源转型,也无法完成3060双碳目标(除非我们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现在,设立保护区非常时髦,各地非常热衷于设立各种保护区。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种保护区的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8%,而“十三五”末已经达到了18%。如果按照法律程序,把大量已经划在保护区内的水能、风能资源一一的重新调整出来,不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而且好像还和当前我们建立保护,强调生态保护的大方向不相符。因此,我们不如换个思路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在全国各地也设立“碳中和保护区”把重要的水能和风能资源都保护起来,从法律上保证其能够得到开发利用。这个理由,其实非常充分、合理。

 

三、实现“碳中和”才是最重要的生态保护

以往我们所设立的各种生态保护区,无非都是保护某种动、植物的。而我们这个“碳中和保护区”则是直接保护人的生态的(解决人类社会的最大生态难题)。要知道,科学家们预测:如果碳中和实现不了,气候温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世界上可能有一半以上的物种将遭灭绝。

真到了那一天,我们目前各种保护区所要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又有几个能逃脱?所以,“碳中和”才是最高级别的生态红线。因此,其它所有保护区的划界,如果与这个碳中和保护区有冲突,都必须给“碳中和生态红线”让路。实事求是地说,恐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国如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除非现有的储能技术有重大的科学突破)。

 

结语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在当代,我们则一定要知道“地球若不保(气候变化),何以保护好一山、一林?”。总之,在生态环保的问题上,如果我们的认识,达不到“碳中和才是最重要的生态”这一境界,我们不仅很难摆正“碳中和”与“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的关系。恐怕也很难理解,为什么首长一再强调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知道,金山银山对于任何动、植物都是生命的禁区,而只是代表对人才有利的“财富”和“幸福”的象征。总而言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要义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发展,生态保护的前提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上是我们专业人士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近日,财政部在公布的《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284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中透露,财政部正牵头起草《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拟充实完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构建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政策和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家建议,整合现有环境保护税、成品油消费税、煤资源税等,研究开征碳税。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三菱电机扎根中国近四十余载,始终以服务中国社会为己任,同中国的发展方针和目标保持一致。近几年,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作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大国郑重宣言“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为零)”,在绿色发展战略下推进社会全面的绿色转型。

2019年三菱电机集团制定了长期环境经营愿景“环境愿景2050”,对环境的贡献被定位为重要的经营课题。在2021年6月3日发布的“三菱电机经营战略”中公布了“2050年度整个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为零”的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积极致力于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作为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用电量约占全国电力总使用量的七成,因此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的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三菱电机在各个领域助力中国绿色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开展E-JIT(Environment&Energy Just in Time)综合解决方案。所谓E-JIT是三菱电机独家提出的绿色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是运用信息技术同时达成生产效率、能源效率、环保对策效率的最优化以实现真正的绿色制造,目前三菱电机综合解决方案E-JIT在为中国用户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进而实现企业的ESG及达成SDGS目标做出贡献。未来也将应用于智能大楼、智能购物中心等领域。

而作为E-JIT理念运用的典型案例就是三菱电机集团旗下的三菱电机自动化机器制造(常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EAMC)。该工厂近日成为三菱电机集团首家零碳工厂。

MEAMC从2015年开始陆续引进e-F@ctory智能制造系统、E-JIT理念,通过生产和能源的同步化管理等,持续改善能源效率,实现了工厂整体能效提高10%、单位产品生产耗能削减27%。这些举措被中国政府认可,并于2019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此外,2020年作为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制造融合的优秀案例,被《互联网+绿色制造融合案例集》收录,是唯一入选的外资企业。

※e-F@ctory:是指将FA与IT结合,以实现从规划、设计、制造、维护及物流的“全面成本降低”的三菱电机FA综合解决方案

MEAMC除了引入E-JIT解决方案和e-F@ctory智能制造系统之外,还积极导入太阳能发电(PV)系统、采购绿色电力证书,达到了工厂整体的温室气体零排放※。

※三菱电机集团主要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除CO2外,SF6(六氟化硫)、HFC(氢氟烃)类、PFC(全氟化碳)类共计4种。

今后三菱电机将积极推动E-JIT解决方案的实践落地,通过持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式,计划逐步削减绿色电力证书采购量,将持续为中国政府的绿色转型助力,共同描绘中国社会美好的绿色未来。

关于三菱电机

三菱电机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以 “要以不懈的技术革新和无穷的创造力,为实现充满活力、富裕繁荣的社会做贡献”为经营理念。

同时三菱电机以更加致力于美好的事物,不断进行变革为集团的姿态,把Changes for the Better”作为企业宣言,该宣言代表着三菱电机集团“始终追求更高品质,不断推动变革”的决心。

日前,建行湖州分行联动子公司建信理财,独家承销并投资浙江安吉国控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亿元绿色债权融资计划,用于市政绿化升级苗木购买,为安吉县“碳达峰碳中和”事业添砖加瓦。

“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吉县提速建设新时代“两山”试验区进程,加快落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安吉国控作为安吉县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承担了园林绿化、道路绿化升级改造的任务。随着绿化工程的持续深入,企业的资金压力也持续增加。

得知客户有融资需求后,分行立即开展客户融资可行性综合分析,鉴于客户流动资金长期化的需求,不符合我行传统贷款支持方向,分行决定另辟蹊径,积极谋划通过发挥建行集团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优势实现客户金融需求落地。分行通过对比各子公司在城投类企业的投资偏好、成功案例及所能提供的期限、价格的底线等要素后,选定了联动建信理财有限公司进行业务合作。随即分行与子公司分工协作,分行为企业本级申请授信6.7亿元,建信理财对接北金所债权融资计划。6月底,绿色债权融资计划接受备案,7月2日建行集团完成5亿元理财资金放款。建行集团的高效运作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本次业务的成功落地,实现了建行系统绿色债权计划投资零的突破,彰显了建行践行碳金融的行动力。未来,建行湖州分行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不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7月13~15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2021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城镇污水治理分会主任委员郑江出席第四届城镇水环境综合治理高端分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介绍了首批城镇污水处理低碳运行案例遴选的过程、案例分析,发布低碳治水倡议,推动城镇污水治理领域达成低碳发展的行业共识。

郑江指出协会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要求,通过征集发布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案例,推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

郑江介绍了城镇污水处理低碳运行案例征集和遴选的过程,历经4个月的征集、专家论证和实地考察,正式发布含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在内的十佳城镇污水处理低碳运行案例。下一步协会将加快编制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标准和低碳认证的相关工作。十佳案例的低碳特色主要体现在采用生态工艺和节能设备、智慧化低碳运行管理、能耗和物耗严格管控、清洁能源开发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最后,郑江发布低碳治水倡议,号召城镇污水处理企业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尽早实现碳中和,以低碳水厂评价标准为基准,推进全行业低碳水厂认证工作,在污水处理行业内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灯塔企业,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式重塑治水之道,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全面绿色转型,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城镇污水治理分会、技术部

云原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通过 IT 引领业务变革的方式,而在产业和宏观经济层面,数字的基石正在产生更为宏观、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进入 " 十四五 " 时期," 高质量发展 " 仍是我国经济社会不变的主题,特别是伴随 "30.60" 碳排放目标的提出,我国将直面转变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巨大压力。但 " 碳中和 " 目标的实现并不仅仅涉及我国能源战略,这背后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形成更高能效的生产函数,这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变革、更需要产业创新生态的支撑。

云计算作为赋能千行百业开启数字化进程的基础型科技产业,特别是当 " 云网边端 " 的一体化架构将云原生的能力延伸到各个行业应用场景,将帮助更多产业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智能、更高效的应用运行和管理方式。首先,智慧 IDC、智慧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将成为新的生产端创新平台,而后,基于产业链协同作用于能源、金融、政务、电信、物流、零售、教育等千行百业,并最终形成更广泛协同的创新生态和更高能效、可持续的产业结构。

具体来说," 云网边端 " 一体化架构是助力 " 新基建 "、践行 " 碳中和 "、推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云科技也将持续深化 " 云网边端 " 一体化架构。

" 云 " 侧,青云科技布局 QingCloud 云平台和 iFCloud 多云管理平台,融合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基础设施平台,目标是承载更多设备接入和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

" 网 " 侧,青云科技通过光格网络 SD-WAN,实现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与云端之间网络任意互联、灵活配置和智能调度,获得低成本高品质的网络连接与云端关键应用访问体验。

" 边 " 侧,青云科技通过 IoT 平台与 EdgeWize 边缘计算产品,分层管理物联网生成的海量数据,帮助物联网提供边缘 AI 赋能、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好的带宽。

" 端 " 侧,青云科技认为终端不仅指采集数据的设备,也应该是面向人、面向物、面向流程的应用交互界面,此外,设备不仅能与人交互,设备与设备之间也能实现交流互动。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大提速,数字新基建发展方兴未艾,青云科技作为新基建的创新者、运营者与建设者,正以全面升级的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为依托,将数字新基建平台能力启发、推广到千行百业,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新引擎。

日前,青松资本发起设立青岛市首支以“碳中和”为投资主题的产业基金——青岛市碳中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基金由青松资本主导并联合省市区引导基金、省市区国有平台、母基金等共同设立。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立足青岛,面向全国,优选“碳中和”细分行业成熟期拟上市企业开展投资,加快培育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产业化项目;

在投资的同时,将积极搭建资本招商平台,推动被投企业将上市募投项目、新建产能等落户青岛,促进青岛双碳产业集聚,赋能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财女获悉,今年以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创新招商打法,积极开展资本招商,首次选聘青松资本、汉世纪、初芯基金、金茂创投等7支基金主要投资人,作为全市工信系统首席招商引资顾问。

碳中和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助推更多优质项目来青岛市落地,培育壮大青岛市绿色环保产业,为碳中和、碳达峰贡献力量。

SHPGX导读:7月30日,北京燃气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白俊在线出席“共商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应对之策暨2021年第二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并作题为《贯彻能源革命战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旨演讲。白俊表示,能源行业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并不需要重头再来,另起炉灶,双碳目标的提出是能源革命战略的加速器,能源革命战略的实施就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推进器,把能源革命战略贯彻好、实施好,就是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

7月30日,北京燃气集团研究院副院长白俊在线出席“共商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应对之策暨2021年第二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并作题为《贯彻能源革命战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旨演讲。

白俊表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最具重量的砝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鉴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目标之间还存在巨大鸿沟,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中国还抱有更多的期待,未来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竞争和斗争将长期存在。双碳目标的约束对国内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构成了压力,也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是中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理性看待双碳目标

目前国内对双碳目标的认知还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处于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工作思路比较粗糙,可行的现实路径还需要深入研究论证。由于技术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不可能完全看清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可能性边界,因此在研究制定双碳目标实施方案时需要留有余地,不能简单以现存的技术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未来的一切。要鼓励合理竞争,充分发挥市场信号的引领作用,避免人为挑选双碳技术发展路线的赢家输家。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进程中,一定要科学把握节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需要,探索公平合理的碳成本社会分摊方式,防范不计代价、不择手段和一刀切的减碳锦标赛风险。

能源行业是碳排放主要领域。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脱钩,碳达峰早已实现,已经走在减碳的道路上,经济承受力强,社会共识多,实现碳中和的基础条件好;中国不具备上述条件,实现碳中和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时间短、任务重,中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和难度绝无仅有。

二、落实好能源革命战略就是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习近平主席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五点要求,即“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的能源革命战略思想,并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2016年12月29日正式印发,2017年4月25日向社会公布,这个能源革命战略就是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的基本路线图。

制定能源革命战略既是出于保障能源安全的目的,也充分考虑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不断强化、能源清洁低碳技术突飞猛进和全球能源市场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的发展趋势。能源革命战略提出的具体目标与我国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前做出的承诺是相适应的。双碳目标的提出是能源革命战略的加速器,而能源革命战略的实施就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推进器,贯彻好能源革命战略就是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

能源革命战略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统筹考虑了能源清洁低碳发展、能源安全、能源效率和经济性的平衡与协调。能源革命战略提出了十三项行动计划,其中包括了节能、能源消费双控、化石能源清洁利用、非化石能源跨越发展和净零碳排放示范等行动。

能源革命战略以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为撬动因素和保障措施,促进能源消费和能源供给形成良性互动,促使现有能源体系向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变。在2016年4月7日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和路线图(2016-2030)》中,已经明确了高效太阳能利用、大型风电、氢能与燃料电池、先进储能、生物质、海洋、地热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先进核能、电网、高效燃气轮机等十五项技术创新重点任务。2017年7月提出《能源体制革命行动计划》第一阶段十四项重点任务,其中涉及到能源市场结构、垄断环节改革、能源价格市场化、能源监管、宏观政策配套和法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并计划分阶段提出重点行动并滚动实施,直至完成2030年战略目标。在国际合作方面,2017年5月发布了《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能源合作原则和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在内的合作重点,还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行动。

能源革命战略既是一个战略,也有相应的实施规划和行动方案,包含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要素。能源行业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并不需要重头再来,另起炉灶,把能源革命战略贯彻好、实施好,就是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

当然,能源革命绝非易事,没有技术和体制的革命性变化就难以实现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要努力营造适合技术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尤其是软环境;深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倡导互利共赢、公平开放、公平竞争、公开透明和市场主导的国际能源合作秩序。

7月30日,“共商国际油气价格持续走高背景下国内应对之策暨2021年第二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讲坛”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主办,上海碧桂园中心、上海石油产品贸易行业协会、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协办,旨在促进国内油气行业健康发展,探寻我国油气行业应对国际油气价格变化的合理对策。

为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业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制定了《关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率先实现文化和旅游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率先走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旅游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渠道”,低碳理念和低碳文化成为社会文明风尚。

一是低碳文化成为“主旋律”。计划打造10个左右生态、低碳题材文艺作品,100部小戏小品,1000幅书画作品,10000幅摄影作品。将低碳主题文化作品纳入送文化活动重点内容,每年为基层社区、企业、乡村提供不少于100场低碳文化服务。鼓励文化企业大力推进低碳特色创意设计,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低碳创意产品,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支持开展“浙江大花园碳中和专列”活动。

二是生态旅游成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主渠道”。探索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旅游转化模式,推动旅游成为GEP转化为GDP的主渠道。推出10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打造50条最美古道,建成100个森林旅游休闲养生区,推进景区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建成全域“大景区”“大花园”。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协作区、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

三是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主产品”。开展“近零碳”“碳中和”文化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推进旅游业低碳化建设,所有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等级民宿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建设500家以上“绿色饭店”,培育一批低碳旅游示范景区、民宿。

四是低碳高效治理成为“主引擎”。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精细化、数字化管控碳排放,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引导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方向,积极参与碳交易,实现低碳治理智能高效。行业服务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满意度分别达85%、90%以上。

据了解,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立省地联动的抓落实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任务梳理与责任分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考评机制,指导督促文化和旅游相关主体落实碳排放标准。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典型、鼓励先进。

为发挥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用,九江银行为该企业制定了以碳排放权质押进行融资的服务方案,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碳排放配额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成功办理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500万元。

“30·60”目标提出以来,九江银行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于8月7日在赣州成功落地江西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是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担保,企业利用自有的碳排放权配额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该项业务的创新推出,有效地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切实打通资产变资金的服务通道,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市场化减排道路。

据介绍,九江银行此次以碳配额质押融资支持的企业是一家坚持以绿色、环保、循环为宗旨的跨省企业集团,也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配额纳入交易的企业。为发挥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用,九江银行为该企业制定了以碳排放权质押进行融资的服务方案,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碳排放配额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成功办理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500万元。

下一步,九江银行将继续坚持“绿色金融银行”的市场定位,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以碳配额质押融资为新的起点,有效服务全国碳市场,助力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更为便捷、更为有效的碳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8月5日,日本三大航运公司之一的川崎汽船(K Line)宣布,该公司与三菱造船(Mitsubishi Shipbuilding)和日本船级社(ClassNK)合作的CC-OCEAN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第一个船舶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三菱重工的横滨船厂完成安装。

改造的船舶为散货船CORONA UTILITY轮,该船由K Line管理运营,常年跑东澳航线为日本东北电力公司运输煤炭。为了完成此次安装,日本船级社专门开展了危险识别研究工作(HAZID)并对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了验证。

CC-OCEAN项目全称为“海洋碳捕集”(Carbon Capture Of The Ocean),由川崎汽船(K Line),三菱造船(Mitsubishi Shipbuilding)和日本船级社(ClassNK)于2020年8月31日宣布推出,总共历时两年。该项目得到了日本国土交通省海事局的支持,作为其支持海洋资源技术研究和发展项目的一部分。

据了解,CORONA UTILITY轮在横滨船厂出发后,三菱造船的技术专家将随船一个航次对该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进行调试,评估其在海上的运行性能,并对二氧化碳捕集情况进行分析。在此之后,一直到2021财年底(即2022年3月份),将由船上船员针对装置的安全性和操作性进行试用和评估,同时开展进一步的商业化测试,比如精简装置的尺寸和重量,让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更高效。

K Line表示,其会依据“2050环境愿景”("K" LINE Environmental Vision 2050)继续研究、开发和引入的各种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包括“CC-OCEAN”项目),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和碳中和社会的构建进一步努力。

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

众所周知,地球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节点。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地球更光明和美好的未来,在温室气体治理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创新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似乎有望推广,即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虽然这种方法现在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但它很有可能成为实现气候目标的理想途径。

什么是碳捕捉与封存

碳封存是一种复杂的处理方法,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储存在煤层、含水层、枯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层以及地球表面深处的其他空间。从生产源头(如发电厂)或者直接从空气中收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然后,在燃料燃烧之前或之后将二氧化碳从其他气体中分离出来。这种技术可以捕获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0%。

碳捕捉与封存包括三个环节:

1.   捕获二氧化碳;

2.   运输二氧化碳;

3.   在地下枯竭的油气田或含水层安全地储存二氧化碳。

首先,碳捕捉技术将二氧化碳从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管道或船舶运输二氧化碳(可残奥:→二氧化碳CO2运输船,你见过吗?),并进行安全的储存。每年有数百万吨二氧化碳通过公路罐车、船舶和管道运输,用于商业领域。实际上,美国已经有四十多年的二氧化碳运输经验。最终,二氧化碳被储存在经过严格检验的地质岩层中,这些岩层通常位于地表以下几公里处。

航运中的碳捕捉

目前,航运业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关乎其绿色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根据IMO的目标,与2008年相比,国际海事组织试图在2050年减少航运业50%的碳排放量,该行业正在向着绿色航运的目标靠拢。

虽然目前采用替代燃料和船舶降速的方法深得船东的青睐,但很多人说,未来航运业脱碳要依靠碳封存技术。具体来说,根据日本最新的一项研究,如果技术够成熟,船载碳捕捉系统可以减少85%到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是该研究强调,经捕获的二氧化碳将比消耗的燃料重得多,比标准石油重四倍。因此,这也需要额外的能量来推动船只到达最终目的地。此外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可以使用任何燃料,但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去去硫和去硝酸盐的预处理。此外,还必须建立卸载和处理已捕集碳的系统。

尽管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有一个创新项目还是看中了这项技术在脱碳方面的巨大潜力,即DecarbonICE项目。该项目由包括NYK、Sovcomflot、Knutsen OAS、Ardmore和DSME在内的一批航运公司与海事发展中心合作开展,开发了一种船载碳捕捉和碳封存的技术手段。

DecarbonICE项目于2019年10月启动,并贯穿2020年一整年。该项目旨在撰写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推动国际海事组织对该技术审批程序的启动。虽然该项目主要聚焦于新造船,但也考虑对现有船舶进行技术改造,从而助力其更快速地国际海事组织目标靠拢。

DecarbonICE项目主席、DNVGL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nrik O. Madsen表示,如果未来使用生物燃料和电燃料等碳中和燃料,DecarbonICE项目可以创造负碳航运,从而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而且成本远低于岸上的碳捕获技术。

此外,三菱于2020年8月宣布,将建造并测试一套船舶碳捕捉系统,旨在大幅减少航运业的的碳排放。(也就是上文的这套系统)。该系统承诺将减少高达90%的船舶碳排放量,甚至为新燃料的生产提供原材料。三菱解释称,该项目的设计会将陆上发电厂现有的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设计转换为海洋环境,并将其安装在实际航行的船舶上。该技术的研发和测试阶段将持续两年,三菱预计在2021年年中完成船载碳捕捉系统的建设。

碳封存的利与弊

当谈到碳封存的好处时,它的绿色环保的特性是最重要的。有了这项技术,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将不会扩散,也不会加剧气候变化。此外,许多支持者表明,碳封存实际上比从化石燃料转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更便宜。

但是,根据三菱对其项目的计算,该系统将使传统的VLCC船成本增加4500万美元以上。而且,投资的收益并不是唯一的障碍,碳捕捉装置的大小和重量也成为了需要面对的挑战。MHI项目的碳捕获系统采用了已在陆上应用的处理方法,整个系统设备的重量将超过4500吨,或接近船舶载重量的2%。

另一个难点是碳捕捉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捕获率约为86%。虽然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改进,但目前看来,仍然无法制造出无碳排放的船只。

碳封存确实是一个实现航运气候目标的创新方案。虽然这项技术在陆上并不新鲜,但将其应用于船舶将需要添加与之不同的必要条件。如果航运业能够解决这些新的问题,碳封存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指导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政策文件,企业碳信息披露仍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在披露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问题开始受到业界关注。但企业披露的碳排放信息有多大的可信度?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质量、数量与其碳排放显著正相关,且是出于合法性管理的动机进行碳信息披露。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企业披露碳信息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只有对自己有利时,才会披露或更多地披露碳排放信息。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学者宫宁在最新一期《环境经济研究》上撰文表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企业作为温室气体基本排放源,有责任进行高水平的碳管理和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规范碳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保证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避免出现“乱披露、假披露”的情况。

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推动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企业主动公开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要率先公布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和控排行动措施。

宫宁介绍,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指导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政策文件,企业碳信息披露仍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在披露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而我国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相关政策文件,如《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均是对高污染企业提出了信息公开要求。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的样本数据统计发现,73.68%的高碳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高于样本平均值,仅有28.65%的非高碳行业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高于样本平均值。

宫宁介绍,大部分企业是通过回复碳信息披露项目(CDP)问卷,或通过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董事会报告等途径披露碳信息的。

2019年CDP项目报告显示,当年全球共有8400余家企业通过该项目披露其碳表现,在中国仅有48家上市公司回复问卷并公开碳信息。同时,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多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定量信息披露较少,且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

“不主动、不充分、不规范”是目前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宫宁等专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规范碳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保证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推动企业加强碳信息披露。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通过社会监督辅助政府监管,督促企业加强碳信息披露,提高碳减排和碳管理水平。

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今年5月印发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鼓励重点企业编制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引导社会公众对企业绿色低碳产品的判断与选择。到2025年,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基本形成,企业依法按时、如实披露环境信息,多方协作共管机制有效运行,监督处罚措施严格执行,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技术规范体系支撑有力,社会公众参与度明显上升。

“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通过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为市场相关方提供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有利于发挥市场对环境资源配置作用,有利于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市场的发展。

碳市场投资的最大吸引力是什么?完全已知的安全边际。格雷厄姆教授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了“安全边际”的概念,即实际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价差,此后被巴菲特等发扬光大。除非企业的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否则巴菲特先生不会做任何投资。

笔者曾提出,长期来看,碳价抬升是必然的。IMF在 2021年6月18日发布的提议中表示为了实现1.5℃或2℃温度目标,将要求全球到2030年削减1/4至1/2的碳排放量,这或等价于要求全球碳价格提升至75美元/吨左右。然而目前多数国家的碳价都低于实现气候目标的内在价值,因此凡是参与碳市场的投资行为都可称为是价值投资。

这个逻辑在理论上确实是具有吸引力的,但由于碳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资本市场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未明确配额可否结转,《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的通知》虽然原则性规定“配额仍有剩余,可以结转使用”,但是结转的具体规则,包括结转年限等尚未明确。不过尽管全国碳市场还未公布具体细则,但目前对于跨年结转的呼声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全国碳市场是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是上线并启动交易的,而跨年结转在上海试点时是有先例的。上海是唯一一个推出三年配额的试点,即上海允许配额的跨年结转,上一年在一级市场流出的配额如若年底未进行清缴,则之后依旧可以用于市场交易和未来两年的配额履约。参考欧盟碳市场的阶段性发展经验,我们也可以发现,配额结转制度在不断演进。在第一阶段(2005-2007)中,配额不能存至第二阶段使用;第二阶段(2008-2012)则开放了配额的跨期结转;第三阶段(2013-2020)继续允许配额跨期结转,且允许配额在一个阶段内跨年度存储和借贷;第四阶段的细则还未公布,大概率会继续支持一个阶段内的跨年度存储和接借贷。总的来说,允许跨年储备和结转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完善碳市场的交易属性,加速碳价格向内在价值回归,以及夯实价值投资的理念。

我们知道,房地产、黄金、石油等交易标的不会自己产生价值,它的价格是由市场的供需决定的。碳排放权也不例外,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天气因素均会在对碳价的短期波动带来影响。同时,这些因素也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全球碳市场。对比国际成熟碳市场的关键性指标,比如配额价格、拍卖比例和覆盖范围,我们可见一斑。

2005年以来,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着手落实《巴黎协定》及国内设定的碳减排目标,形成了分散化发展的碳市场格局。至2020年末碳市场所覆盖的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的比例扩大到了之前的3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市场相关事宜提上了日程,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球共有26个运行中的碳市场,另外有9个碳市场正在计划实施,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启动运行。

碳排放权的投资价值是建立在其金融属性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的有价经济资源,碳排放权在交易市场中,逐步从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过渡,并逐渐演变出具有投资价值、交易需求及流动性的金融衍生品。那么各国碳市场如何体现金融属性呢?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丰富碳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设计、放宽交易主体的准入以及加强碳金融风险的管控等三个方面。

当前国际上的主要碳金融衍生品包括碳期货、碳远期、碳互换和碳期权等。较早开发碳衍生品的交易所主要是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欧洲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纳斯达克商品事业部、美国绿色交易所以及印度泛商品交易所。其中,最早成立的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建设之初就内置金融功能,确立了现货期货一体化市场。据统计,在欧盟碳交易市场的配额交易量中,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衍生品贡献了90%以上的交易量。全球碳金融市场每年交易规模超过600亿美元,其中碳期货的年交易额占比达1/3。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但是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过考虑今年1月22日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了广州期货交易所,结合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在传统碳资产交易业务的基础上,适时推出碳金融衍生品业务指日可待。

目前中国碳市场交易中,参与主体主要是电力企业,未来还将覆盖更多控排企业。笔者认为交易主体应该更加多元化,比如欧美的碳交易市场,除了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以及个人等均被放宽了准入条件。市场中既有实需性的交易主体,也有交易性或中介性的交易主体,这提高了碳交易生态的完整性,也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都得到了改善。此外,由于全球碳交易市场都在发展和完善中,仍未形成系统的风险防控策略。因此政府部门和碳交易机构应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建立防控体系,交易所的内控机制和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也亟待提高,另外,监管机构应本着“干中学”的态度对交易市场风险做出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判断。

碳市场加载金融属性,可以有效盘活碳资源,加强市场流动性,是做强碳市场的关键。另外,碳市场的发展终将面临双循环格局,即碳交易不仅局限于国内碳配额与碳排放的中和,也将通过国际碳市场来调动全球碳资源并实现平衡发展。

2021年7月7日,中国、美国和欧盟的政府官员、学者以及国际机构代表召开线上会议,意图讨论如何在11月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推动全球范围的碳定价机制,这意味着基于国际共识的碳定价愈加紧迫,但具体细节仍然有待商榷。

形成全球统一碳市场是必然趋势,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国碳市场的对接若要完成规则和标准的统一,应具备至少五个关键前提:对碳金融产品的共识、对交易主体的边界与范围的共识、对跨国跨区域市场的合规共识、对交易结算方式的共识以及对阶段性配额递减系数的共识。

现实中已有多个地区就碳市场开展链接合作,比如瑞士与欧盟都希望建立瑞士碳市场和欧盟碳市场的紧密联系,于是2020年11月瑞士联邦委员会修订了碳市场管理条例,使瑞士碳市场与欧盟碳市场的第四阶段方案更加接近,瑞士的控排实体可以购买欧盟的排放配额并用于抵消在国内的碳排放量,条例规定配额总量的线性降低系数提高到2.2%,与欧盟碳市场的降低系数相同,该修订已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其他先例还包括:日本东京与琦玉县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于2011年实现了双向链接,两者具有类似的体系设计特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碳市场于2014年实现了双向链接,在加州和魁北克省碳市场发展之初,就拟议最终链接各自的体系,双方从设计到执行都采用相似的政策与框架,并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了整合。

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的测算,全球碳市场链接能够降低全球减排总成本,但对各国的GDP、贸易会产生非对称影响。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的边际减排成本较低,具备丰富的低成本减排资源,链接后成为配额的出口国,在全球碳市场上出售配额,获得收益;而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链接后成为配额的进口国,在全球市场上购买相对便宜的配额以降低减排成本。总体来看,如要实现全球碳市场的统一,除了五大链接前提,还需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从而合理确定各国参与全球碳市场的程度和范围。

“想不到,竹林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质押贷款。”日前,安吉县报福镇统里村村民杨忠勇,拿到了县里第一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37.19万元。

作为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示范点,安吉农商银行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杨忠勇的三块毛竹林吃起了“螃蟹”。

杨忠勇承包经营的毛竹林有1030亩。根据测算,平均每亩毛竹林每年碳减排量为0.39吨,那么承包经营期间,就能减排二氧化碳7045吨。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三块林地的评估价值为37.19万元。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后,37.19万元贷款顺利投放。

杨忠勇能顺利拿到贷款,得益于当地对竹林碳汇的研究。安吉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早在2010年,安吉就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竹林碳汇研究,建设了高度40米的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塔内辐射传感器、光三维超声风速仪、二氧化碳水汽分析仪等科学探测仪器,能全自动、全天候采集竹林不同冠层的二氧化碳浓度等竹林生态系统的详实数据,并形成了《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等研究成果。杨忠勇的竹林碳汇数据,正依托于此。

看到竹林的价值,村民们保护生态的热情更高了。最近,该县报福镇200余家农家乐(民宿)业主主动协商,要让“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出台《报福镇农家乐(民宿)生态保护基金管理办法》,依据公安系统登记的入住人数统计,按照2元/人次的标准,向业主收取保护基金用于全镇公共领域环境保护。

“竹子是推进可持续发展难得的资源,更是源源不断的绿色财富。”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景新认为,安吉农商银行竹林碳汇质押贷款的发放,使竹林经营者把提质增汇与增收相结合,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以及竹林碳汇产业的形成,对全国竹产区都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主要观点】科技创新是商业银行适应“双碳”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科技是推动银行“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低碳”战略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采购,能够快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对银行构建绿色经营生态意义重大。主要建议:(1)丰富银行创新基因,贴近低碳经营场景。(2)储备绿色科技认知,促进银行绿色转型。(3)转变采购角色定位,引领业务绿色发展。

一、碳达峰碳中和意义深远,是引领全球经济新秩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成为人类史上三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提出用时最短的自主贡献目标,向国际和国内社会释放了清晰、明确的政策信号,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有重要意义。

(一)气候治理成为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绿色标准的主导权。绿色经济标准的制定和共识,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博弈的焦点。二是绿色经济的话语权。绿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比不断提升,低碳经济的国际竞争秩序正在形成。治理能力强的国家,将优先从中受益。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涵。我国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问题。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解决“不平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下降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3%。“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降低13.5%、18%。

(三)“双碳理念”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一是围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二是实现经济治理能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逐步压缩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占经济的比重,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双碳战略是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重塑,银行未来经营面对四大挑战

(一)增长要素结构性调整,对银行战略经营能力提出挑战。一方面,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伴随我国外向型经济增长及货币投放模式下,叠加住房改革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影响,我国银行迎来了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为主导的投放周期。另一方面,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深化,倒逼商业银行需要转变经营理念,更加侧重技术、数据要素,关注经济外部性和普惠性,深刻改变银行战略经营方向。

(二)从碳密集到碳稀疏,对银行转型能力提出挑战。一方面,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时70年,美国是43年,中国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并且处在发展中阶段,时间短、曲线陡。另一方面,银行从擅长的“高碳”行业,赚到从科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要素中找到业务机会,承接“高碳”转“低碳”的巨大空间,对银行转型能力提出挑战。

(三)环境和气候风险敞口扩大,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挑战。一方面,银行业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评估和管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的能力和经验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资产风险增加。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分析显示:如果银行继续向煤电提供贷款,不良率或违约概率会从现在的3%左右上升到10年后的20%以上,其他高碳行业的贷款违约率也可能大幅上升。

(四)绿色溢价改变金融市场价格机制,对银行估值带来挑战。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这一概念随着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的出版变成高频词汇。“绿色溢价”将改变现有银行价值体系,影响银行投资和资本管理。同样的金融资产,在不同的定价环境中,“绿色溢价”成为最大变量。

三、科技创新是商业银行适应“双碳”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科技是推动银行“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

(一)金融科技助力商业银行自身节能减排。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来提高商业银行业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深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转型,降低转型成本。

(二)依托科技输出赋能更多主体降低能耗。一方面,丰富技术创新场景,在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活动环节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依托数据基础和管理能力,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对外输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应用能力,促进社会整体降低能耗。

(三)发展绿色科技引导银行业务精准投放。一方面,借助绿色金融信息平台,精准分析客户行为习惯,改善金融机构现有服务和产品同质化的状况,实现与企业优质绿色项目对接。另一方面,发挥科技对监管合规和风控支持作用,具象化绿色项目结果,帮助银行增加决策准确度,提高交易效率、控制风险损失等。此外,金融科技还可以提升监管部门在绿色金融推广、统计、审计与“反洗绿”的工作质量。

四、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采购,服务银行双碳转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021年3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透露: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为2078亿元,同比增长20%。五家大型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明显增强。“低碳”战略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采购,能够快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对银行构建绿色经营生态意义重大。主要考虑:

(一)丰富银行创新基因,贴近低碳经营场景。传统银行经营基因注重风险防控和流程规范,对于双碳等新理念的接受与融合有一个必要的过程。因此,有必要通过金融科技采购,迅速补充绿色金融科技的新鲜创新元素,丰富银行创新基因和动能,增加创新的可包容性。同时,外部导入的绿色科技实践,也能够帮助银行涉及更多贴近客户实际需求的绿色金融场景。

(二)储备绿色科技认知,促进银行绿色转型。利用广泛与业界交流沟通的机会,采购部门可积极帮助银行储备绿色金融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和领先实践,形成可操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方法论,不断提高全员专业水平,驱动银行整体绿色转型

(三)转变采购角色定位,引领业务绿色发展。打破传统实施集中采购流程的固定角色,增加对科技采购对绿色发展的指引作用。从采购发起,逐步向前延伸至需求管理,向后延伸至履约管理,贯穿业务绿色决策、绿色运行的全过程。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征程中,农业领域减排固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工作部署,近日,该局印发了《广州市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推荐技术指引(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引》),主要目的在于推行绿色生产、低碳生产,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生产体系,在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供给的同时,加快促进广州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指引》以绿色环保、低碳生产等为重点突破,鼓励推广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技术,要求简约环保包装、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

一是鼓励推广种植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模式。通过实行生态种植、创制绿色投入品、机械施肥、耕层扩容、秸秆还田、有机配施、水肥耦合等措施,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稻草腐熟还田技术等,发挥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固碳优势,降低生产中碳排放。

二是鼓励推广畜禽养殖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模式。推荐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技术、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绿色低碳畜禽养殖技术。推广畜禽养殖业循环发展模式,从养殖各环节及末端处理进行有效控制与无害化处理,推动实现健康养殖、生态养殖。

三是鼓励推广水产养殖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模式。广州市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集中推广应用一批水产绿色低碳养殖技术和模式,主要包括:稻鱼综合养殖技术、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养种轮作技术、池塘养殖水生态治理技术等。

四是加强农业相关包装物和废弃物管理。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等,要优先选择可降解的绿色投入品;废弃包装物按照“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实施集中回收;农产品上市使用简约包装,要使用绿色环保材料;畜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屠宰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等,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产生,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国家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把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二品一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确保产地环境无污染、遵守绿色食品生产的准则和依据、控制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等,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农产品服务。



为加快碳市场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河北省碳金融碳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于近日举行,将通过碳金融服务加快推进河北火电、能源、交通等重点排放行业碳中和项目建设,同时于当日实现了首笔碳排放质押配额贷款落地。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冯军会说,首笔贷款协议由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河北西柏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建投融碳公司签订,将按照企业的碳配额给予2000万元的贷款额度,以此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水平。

河北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碳排放大省。今年以来,河北确定了6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试点项目,在雄安新区探索开展碳积分兑换制度,组织开展全省4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核查。“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25%以上,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完成 2020 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的碳排放管控单位名单公告》。《公告》显示, 2020 年度深圳市碳排放管控单位共 687 家,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 31 个行业。深圳已提交与 2020 年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或可用于抵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至此,深圳 2020 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顺利完成,履约率达 100%。

记者了解到,2011 年 10 月,我国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深圳成为试点城市之一。2013 年 6 月 18 日,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交易工作。自深圳碳市场启动以来,碳市场流动率连续 8 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交量第三,成交额第四。截至 2021 年 8 月 3 日,配额累计成交量 6347 万吨,累计成交金额 14.41 亿元;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 2379.70 万吨。

今年 7 月 16 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深圳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明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代表深圳,参与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和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并出资入股。深圳共有 8 家电力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包括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部电厂、深圳市广前电力有限公司、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积极参与到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中,相信随着全国碳市场的不断建设完善,交易品种和方式会不断丰富,全国碳市场将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财经福州8月11日电(李伟鹏、赵传奇)福建大力开展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制度。截至目前,全省20个县(国有林场)设立了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1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林旭东说,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备案申请的林业碳汇项目123.9万亩,碳汇量347.3万吨,已成交283.9万吨,成交额4182.9万元。同时,场外交易渠道进一步拓展。2021年在福建省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等大型会议,通过购买林业碳汇、营造碳中和林等方式,分别抵消会议产生的碳排放300吨、1097吨、65吨;三明市颁发全国首批林业碳票5张,完成林业碳票首次流转、首次收储、首次质押贷款。

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张福寿说,福建编制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三线一单”,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准入,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2%,清洁能源装机比重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建立经常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取消对南平、龙岩、三明、宁德4个山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及34个县的GDP指标考核。(完)

为发挥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用,九江银行为我省一家企业制订了以碳排放权质押进行融资的服务方案,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并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碳排放配额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于8月7日在赣州成功落地我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融资500万元。

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是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担保,企业利用自有的碳排放权配额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该项业务的创新推出,有效地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切实打通资产变资金的服务通道,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市场化减排道路。

据介绍,九江银行此次以碳配额质押融资支持的企业是一家坚持以绿色、环保、循环为宗旨的跨省企业集团,也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配额纳入交易的企业。

2021年1月12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迈向碳中和: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提出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应发挥低碳转型的引领作用,设立有雄心与远见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时间点应设在2030年前、不应晚于2050年。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互联网科技企业亟需抓住低碳发展机遇,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科技产业的碳排放增长备受关注。互联网科技企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电力使用,其中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大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电力使用为主要能耗来源。随着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峰值,以及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科技行业转向100%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采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是企业迈向碳中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数据中心、云计算领域的脱碳发展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具有极强的低碳转型潜力,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与产业模式的创新潜能,积极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成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排头兵。”

三大因素促使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迎来了重要的绿色转型拐点。一是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断下降,采购可再生能源开始成为企业控制电力成本的重要手段与长期战略;二是全球投资人日益关注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企业减少碳足迹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在中国迈向碳中和背景下,主动管理碳排放是企业抵御长期政策风险的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里,Google、Apple、Facebook等多家国际企业成为100%可再生能源变革的引领者。报告梳理了全球41家已率先设立长期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科技企业,其中约20%已经实现了100%可再生能源目标,另外的约50%企业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设置在2030年前,44%企业在2019年达到了60%或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而目前仅有秦淮数据集团一家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设立了在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1] 报告呼吁中国企业应参照中国政府的气候雄心目标以及国际企业案例,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设立于2030年前,以充分展示企业对于低碳转型的引领作用,最晚不应晚于2050年。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在中国提升气候目标与雄心的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将从初级阶段迈向发展阶段,成本持续下降且可再生能源采购方式呈多元化发展。互联网科技企业应当抓住低碳发展机遇,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

报告为企业设置100%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了具体建议,包括构建充分的内部共识与沟通机制、设置明确的时间线与计划、发布渠道公开透明、公司高管作为发言人等。报告最后介绍了目前中国可行的四种获取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分别是电力市场化交易、投资建设分布式项目、投资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及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绿色和平建议互联网科技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与可再生能源目标战略,采取组合法以多种方式采购可再生能源。

2021年,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时代将正式到来。同时伴随着《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的正式考核与推进落实,未来可再生能源电力将进入更多的省级电力市场,分布式市场化交易机制将所有突破,平价、低价绿证电力证书机制值得期待。

8月9日,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根据2020年贵州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采用NPP的方法评估得出,2019年贵州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年固碳量为3023.79万吨/年,相当于吸收了2019年全省碳排放量的39.62%。

森林固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省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省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2020年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6亿立方米以上,生态功能及固碳能力不断提升。据省林科院监测数据计算,2016年至2019年,全省森林系统固碳量增加了299.09万吨,增长率达10.98%。

据了解,森林碳汇是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符合条件的森林碳汇量可申请为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成为碳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之一。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贵州省森林碳汇有望在此后入市,为实现碳中和助力。

生态小知识——

森林碳汇: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固碳:即碳封存。指的是以捕获碳并安全封存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CO2的过程。陆地植被的固碳功能是自然的碳封存过程,比起人工固碳不需提纯CO2,从而可节省分离、捕获、压缩CO2气体的成本。


近日,以“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主题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首场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会上首次发布了中国“碳中和”智慧城市监测管理平台。

“假设一个区里面某个企业在某一天,某一个时段,碳排放异常,系统就会产生告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是一款政府级环保数据服务软件,围绕碳排放指标监测、碳减排政务管理两大核心功能进行设计,由五级监管维度的软件功能页面组成,进入平台后所有学者可观看知晓整个世界碳排放情况。

据介绍,该平台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手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旨在为各省市提供开展“双碳”目标相关工作的有力抓手,助力中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央广网

近日,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基于气候链处理碳资源的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公司在“区块链+双碳”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方面的布局进一步推进。

“基于气候链处理碳资源的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专利提出了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搭建以碳排放重点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多主体参与的联盟链,构建基于联盟链的“报告核查+配额分配+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低碳新模式。该专利有利于解决碳市场运营管理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可增强碳配额分配与碳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碳资产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可共享。

“该专利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子影响模型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利用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技术,实现碳排放权的精细化管理,提升重点碳排放企业碳配额分配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该专利主要发明人之一王合建介绍。

据介绍,国网电商公司持续推进区块链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业务领域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等方面,自2020年年初起在区块链标准、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布局。目前,该公司参与7项国际级、国家级、企业级标准制定,申请40余项区块链相关专利,取得20余项软件著作权。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纠正运动式“减碳”。作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如何科学、合理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由于缺乏相关标准,目前不少园区的此项工作处于摸索阶段。

针对这一情况,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下称《实施指南》)已于8月5日正式立项。作为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减碳”类标准,该标准立即引起各方关注。就《实施指南》编制出台过程中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

中国化工报记者:编制出台《实施指南》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杨挺:《实施指南》标准的实施意义重大。目前,“双碳”工作进入落实关键期,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不论是地方、行业还是企业,都要合理设置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节奏。化工园区是化工行业、地方政府、化工企业开展“双碳”工作的重要平台,做好《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的制定,是对科学开展 “双碳”工作的重要支撑。

该标准是中国工业园区层面的第一个有关“双碳”工作的实施标准,将有力支撑园区有序开展“双碳”工作。目前,化工园区对于如何开展“双碳”工作依然存在困惑,一是不知道如何制定合适的碳排放管理目标,二是选择怎样的措施路径也急需指导,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帮助提升化工园区在“双碳”工作中的实施能力,并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双碳”工作落实提供支撑。

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下,化工行业正在向化工园区聚集。据园区委统计,目前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化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16家,其中国家级的化工园区48家,全国已经形成石化产值超千亿的大型园区17家,产值500亿~1000亿的大型园区35家,产值100亿~500亿中型园区219家。化工园区产值已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2% ,化工园区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行业“双碳”工作的主阵地,做好化工园区的减碳降碳工作,将为行业“双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测算,2020年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3.78亿吨CO₂,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在工业领域碳排放量中仅次于冶金行业。因此,在化工产业园区化集聚的大趋势下,如何围绕着化工园区开展行业系统性减碳工作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化工报记者:《实施指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否便于园区操作?

杨挺:《实施指南》标准计划包括如何制定化工园区碳中和战略、分析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与措施、碳抵消、碳中和声明、碳中和状态的维持与定义等角度开展研究,同时在研制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纳入具有代表性与实践性的内容。

通过标准的编制,一批先进园区和先进技术单位的经验将积极带动和指导其他园区的发展,同时为了让标准具有普遍性,大部分园区和单位的要求和现实情况也会被充分考虑。

中国化工报记者:《实施指南》对化工园区“双碳”意义重大,如何确保编制质量?

杨挺:《实施指南》对化工园区、对石化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园区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惠州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等众多部委机关、研究院校、化工园区、节能企业都已参与本标准编制。很多机构在开展企业层面碳管理和省市层面的碳排放清单编制具有相关经验,但是园区层面如何做好边界划分,如何开展碳中和工作,既需要经验,也需要突破。

由于本标准的综合性,不仅要让化工园区了解如何制定碳排放目标,也要指明碳中和的路径和措施,所以除了继续欢迎科研院所,化工园区等机构积极参编,我们也欢迎有关咨询机构、认证机构、节能与减排技术企业、碳排放信息化管理技术单位、绿色金融机构等组织积极加入。本标准将广泛征集和吸纳各方意见,让我们一起为化工园区以及我国的“双碳”事业贡献力量。

8月11日,在#第四届甘肃·祁连山论坛#首场分论坛“从脱贫到振兴:甘肃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提到,从发展层面上来讲,碳中和将会是各个地方综合发展实力提升的机遇,像甘肃没有处在前沿位置的区域,但如果抓住“碳中和”机遇,会出现追赶趋势。王文认为,从兰州新区的绿色金融的实验区的角度来讲,整体进展还是非常快的,但是还可以更快一点,因为在未来新型经济发展评价水平,它会逐渐覆盖到每一个区域,会使原来那些仅仅靠资源来推动的区域发展的那地方都会产生巨大的转型,进而出现新的发展升级。王文表示,过去五年,中国的绿色金融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国内走向世界,发展进程非常快,中国现在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现在又增添了碳中和这一重要属性,就意味着未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在推进金融发展事业的过程中,都需要增加绿色变量,包括投融资的模式、服务的模式、各个金融体系的建设、产业的分类标准、碳市场的交易标准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标准等方面。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甘肃未来要不断去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绿色企业,为它们提供上市的投融资,进而获得更多的绿色直接投融资机会。随着碳中和的加速,相信甘肃的绿色产业会不断发现新的机遇。

”日前,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萌告诉全景ESG,如果参考欧洲,期货市场规模达到现货市场的10倍,我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萌是我国年轻的碳市场建设的亲历者之一。我们觉得随着现在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包括ESG投资理念,包括各个环节的努力,都对我们的整个的绿色金融或者碳金融的体系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践行这个理念,同时个人在投资的时候,最直接的就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这个可以作为投资的一个参考。

ESG投资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近几年随着绿色金融兴起,尤其是国家层面“碳中和、碳达峰”3060战略目标的提出,监管层倡导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价值投资理念逐渐风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将企业运营是否符合ESG的标准作为授信或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维度,企业也在逐渐接受并把ESG的相关标准应用到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全景财经推出《全景ESG》特别策划,与全市场中研究ESG的学者教授、参与ESG的企业高管、投资ESG的专业机构等各方人士进行深度交流,呈现行业发展现状,寻求堵点解决办法、挖掘领先实践样板、探寻市场发展趋势。  

“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刚一启动,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还仅仅只是现货市场交易的开端。”

日前,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萌告诉全景ESG,如果参考欧洲,期货市场规模达到现货市场的10倍,我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孟萌是我国年轻的碳市场建设的亲历者之一。中国碳交易从无到有,筹划了十年时间。2010年,广东被列入首批国家低碳试点省之一,深圳、广州、中山市先后被列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

新冠疫情爆发加速引发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气候变化问题更加受到重视。我国宣布在2030年前达碳达峰(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碳市场的建设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碳价格如何确定才更合理?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如何?,ESG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ESG发展目前遇到的难题又该如何解题?

全景财经#全景有料 广州#碳排放权 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孟萌是我国年轻的碳市场建设的亲历者之一。她认为#“双碳”目标 之下,#碳市场 发展处在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里。#ESG投资 的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孟萌认为,“双碳”目标之下,碳市场发展处在一个有利的政策环境里,未来可期,碳价格有充足的上涨空间。我国碳金融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碳的核算的逻辑,界定碳资产的范围,是市场建设过程中一系列亟需进行的工作。

她指出,ESG对于国外来讲,是随着社会发展到某一种阶段的产物,而对于中国而言,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ESG的发展处于加速阶段。

“在大的政策背景之下,在监管这一端,政府部门的压力一定会传导给各行各业的”,孟萌说,“如果说收益的影响出来了的话,其实对于ESG的投资还是一个比较本质的改变,不再是原来那样可有可无。”

对于ESG发展,孟萌认为最重要的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从而通过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来影响企业践行ESG的动力。  

人物介绍:

孟萌

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碳交易从无到有筹划了十年

全景ESG: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孟萌:早在2011年左右,其实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在谋划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了,去年双碳目标提出来之后,才比较频繁的进入到了公众的视野,大家开始关注这个事情了,中国对于碳市场建设的脚步也进一步的加快。

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开市交易,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启动。但其实在10年前,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7个地方就已经开始在做试点了。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这个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首先就是明确了碳市场这种市场化的机制,在我们降碳的过程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它的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可以较低成本地去减少排放。因为全国刚刚启动,所以还没有更多的数据,以广东的数据来做一个例子,在过去接近10年的广东碳市场的交易过程之中,我们也实现了4700万吨二氧化碳绝对量的减排,而且是通过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大家可以很自由灵活地参与到这个市场中,同时就实现了减排,并不会说像过去的行政手段一样,特别激烈或者是特别痛苦。

试点那时候还没有双碳目标,但在碳交易这个过程之中,给企业带去了“碳排放是有价”的这样的一个理念。企业不仅培养了自己对于碳的一个认识,也意识到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他们在接下来更好的去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这个事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

全景ESG: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立了,交易情况怎么样?

孟萌:全国市场刚刚启动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虽然说它的体量,或者说它的交易方式以及交易金额,目前还并不能跟比如说A股市场这样去直接相比,但是跟其他的一些大宗商品去相比的话,它已经是一个体量不小的市场。

尤其要注意的是,它只是一个单一的碳排放权这样的一个交易产品,而且目前在中国还仅仅只是现货市场交易的开端。

欧盟每一年发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大概是在20亿吨左右,我们中国今年刚启动是40亿吨这样的一个水平。

欧盟每一年的交易金额大概是在190亿美元左右这样的水平,期货市场的规模大概是它的10倍。对于中国碳市场,我们其实可以去至少在数量级上应该是可以有一个类比的,所以说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可以期待的市场。  

地区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将并行发展

全景ESG:接下来区域碳市场如何对接全国市场?两者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孟萌:区域原来的这些试点市场跟国家的市场,现在已经有比较清晰的制度安排。首先是全国一盘棋的概念,区域的市场它也是属于全国一盘棋的一部分,这两个层面的市场会并行发展,并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因为同样的企业它只归类为一边,比如说进入全国的就不再进入试点的市场,也就是说不会对企业去重复控制,只要把控好这样的一个原则,其实地方或者是区域的碳市场依然有它很多还没有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需要去探索的经验。

区域市场特别像广东,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了,在国家的统一指导和布局之下,广东依然还要去探索一些目前现在全国碳市场暂时还没有做到的一些事情和经验,比如说跟港澳地区的连接。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关税区,它带来的这种碳的信息的流动,以及资金的流动,给我们的带来的一些经验和启发,其实是巨大的,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去应对。

像欧洲刚抛出来的叫碳边境调节税,或者碳边境调节机制,简称碳税,这样的一种(未来)将要施加于中国身上的这种大棒,我们可以先在一些区域市场去做一些探索。  

中国碳市场的未来值得期待

全景ESG:各界普遍都很关心碳价水平都高低,目前中国碳价在每吨52元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对比国外是一个什么水平?

孟萌:有很多机构对于碳的价格在做研究,包括最近主流的一些研究,都是认为中国的碳价格应该在每吨200、300块人民币这样的一个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的一些碳的价格差异是比较大的,几百欧元的也有,欧盟的碳市场大概是在50欧元左右,(国内外)差异其实是比较大的。

未来的趋势碳的价格肯定是会越来越高的,否则的话,它很难完成政策的一个目标。如果说你这个价格是越来越低,而且市场越来越萎缩,那当初设立市场的目的其实是达不到的了,你就是要用一个价格信号去促进企业减排,因此还是有理由相信中国碳市场的价格肯定会逐渐升高的。  

碳排放权定价市场化程度还不够

全景ESG: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碳交易形成的价格较低?

孟萌:我们当然期望的是完全由市场形成的一个价格,由买卖双方共同去撮合出来一个价格,这肯定是理想状态,而且也会比较合理。但是现在是还做不到这一点,比如说在金融监管方面也有要求,现在也不允许采取一些更有效率的手段去交易,只是用一种非常落后的点选挂牌的这种方式去交易。

再一个也跟市场的接受程度有关,像现在广大的中国的这些企业是刚刚进入到这个领域里来,如果说一开始这个价格就非常高,其实是不利于市场快速启动的,也不利于培育大家的理念,也是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一开始成本就有点过高,对于企业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碳价它是一个综合的因素的考量,很多学者说的几百块的一个水平,它也基本是存在于理论之中。

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

全景ESG: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建设情况如何?

孟萌:其实是起步的初期,应该说是刚刚起步,碳金融的整个体系是一个萌芽状态,它仅仅只展露了很小的零星的所谓的碳金融交易产品,只是一个非常初期的状态。我们觉得随着现在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绿色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包括ESG投资理念,包括各个环节的努力,都对我们的整个的绿色金融或者碳金融的体系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接下来除了原来已经有过探索的,像在信贷领域的跟碳结合的,例如碳抵质押这样的一些金融形态以外,像现在跟债券保险,然后基金领域,我们也看到在私募公募,其实都有一些碳的更多的元素跟导向在里面发挥作用,而且从趋势来看,应该会加速地去发挥它的作用。

碳金融市场是绿色金融的一个范畴,我们觉得它接下来肯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和发展。

在这个里面就有一系列的基础的工作,需要我们同步去加速建立的,包括底层的碳的核算的逻辑,包括碳资产到底怎么界定。碳资产绝对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么一个单一的标。一系列的包括碳信用的评级,包括评级怎么用,然后投资者是否认可,这中间存在着很多的链条和环节,需要不断的去培育和完善的。  

ESG发展需要你我参与推动

全景ESG:ESG理念在我国愈发受到重视,您觉得ESG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如何解决目前ESG发展遇到的堵点?

孟萌:其实原来说到ESG都觉得是一个附加的东西,或者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这么概念。对于国外来讲,随着社会发展到某一种阶段,不管是资本还是人民底层的思维,他就会更加关注跟ESG,特别是跟环境这些领域相关的一些要素,导致它的投资偏好会往那个方向去倾斜。如果说你不那样做,它的回报率或者收益率会受到影响,所以这还是资本的力量。

其实对中国来讲,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我们不可能说等到我们发展到了很发达的某一个阶段,社会再去自然而然地推崇ESG,我们显然是有一个加速的状态在这儿的。不管是“30·60”目标的提出,还是现在整个美丽中国的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其实是在用我们的这种力量去影响历史进程的。所以说像现在的环境(政策),我觉得已经是非常有利于整个ESG体系,或者是ESG投资方向去发展的了。因为在大的政策背景之下,在监管这一端,政府部门的压力一定会传导给各行各业的,包括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本。最终在我们政策的影响之下,再加上市场本身的孕育和发展,其实都会影响最终的一个投资,影响他们的投资偏好。

如果说收益的影响出来了的话,其实对于ESG的投资还是一个比较本质的改变,不再是原来那样可有可无,或者是企业觉得也无所谓,反正就是完成一个任务。如果说监管部门有要求,就会变成投资者求企业必须要做好ESG,这样我才会投你。我最近愈发觉得其实

个人的消费行为的选择,才是整个事情的根源。因为我们消费偏好会影响产业的发展好坏,随之它的碳排放肯定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个人来讲,我们肯定是要倾向于去选择一些低碳产品,或者是我们的消费习惯要有碳的意识。

最近我们也是看到在一些个人的消费领域,有碳足迹、碳标签这样一些理念出来,其实也是挺好的。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践行这个理念,同时个人在投资的时候,最直接的就是要关注这个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这个可以作为投资的一个参考。


黄奇帆预测,中国能源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60年90%的电力生产将是清洁能源生产。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将有新的提升,成为一个引领清洁能源发展的国家。

5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年春季会议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今后15年,中国的发展路径和战略与过去相比会呈现出五个重要的不同点,即“双循环”新格局,“双碳”目标的引领,城市化从粗放转向集约,科技创新加大“核高基”领域投入,缩小城乡和贫富差距。

黄奇帆指出,按照中央的目标,到2035年我国的GDP总量会比2020年再翻一番,人均GDP也会从现在的10500美元增长到21000美元。这个目标实现后,中国的收入水平将进入联合国确定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今后15年中国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和过去会有什么不同呢?黄奇帆认为有五个重要的不同点:

第一,中国的经济循环将以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形成双循环互相支撑的新格局。

黄奇帆说,1950年到2050年这100年中,从1950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内循环为主的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十八大前,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以外循环为主体的循环格局,用国际市场、资源、资本推动中国国内的发展。从十八大后一直到2050年,这30多年是一个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格局,这将是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一个发展战略。

第二,今后的15年以至于今后二三十年,中国将进入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的路径。黄奇帆指出,“双碳”目标的先后实现,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能源结构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60年90%的电力生产将是清洁能源生产。二,中国国民经济的效益、质量将在“双碳”路径下实现全面提升,能源成本大幅下降,质量提高,含金量增加。三,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将有新的提升,成为一个引领清洁能源发展的国家。

今后15年中国发展路径和战略的第三个不同点,是城市化路径的变化。城市化率到达75%、80%的天花板,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呈积聚的趋势会放慢,结构会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饱和状态,大规模基建的势头会有转变;房地产业也会抵达天花板,逐年下降,到2030年后可能处于每年10亿平方米左右的生产量平衡。

“今后的城市化会更多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东西南北中各大城市一起发展,转变为重要的城市群、都市圈各个方面集约发展。”黄奇帆说。

第四个不同点是科技创新方面。黄奇帆说,今后十几年、几十年,中国的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强调自主、自立、自强,特别是加大“核高基”领域(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创新的投入,补上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在世界科技前沿发挥作用。

“2020年我们的科研投入达到24000亿元,1990年科研投入的增量只有几十亿元。但是,2020年在核高基领域关键基础领域的研发投入只占全部研发投入的5%到6%,只有1000多亿元。而欧美每年的核高基研发费平均占全部研发投入的20%。”黄奇帆指出,“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大核高基领域研发费的集中投入,今后15年科技创新的路径会有所变化。

第五,今后15年中国将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跳过中等收入12500美元的上限。黄奇帆说,我们要更多地注重缩小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让中国现在的4亿中等收入阶层人群能够翻番,6亿低收入人群能够减半。

黄奇帆指出,“十四五”规划里有三项措施,每个措施都会推动上亿人群收入增加。第一,中央明确在今后5年到10年要解决好农民工进城的问题;第二,中央已经采取措施,要从根子上解决留在农村的农民财产性收入较低的问题;第三,要立法使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法治化。如果小微企业做好了,1亿多的老百姓就会成为中等收入人群翻番的一个组成部分。

竹林里的空气能变钱?听起来如天方夜谭,但现实中却真真切切。浙江安吉县报福镇统里村民杨忠勇就是见证者和受益者:“做梦也不会想到,竹林里的空气能质押贷款37万元。”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资源量和种类均居世界首位。浙江安吉县以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5个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竹乡。

早在2010年,县里就与专业学术机构合作进行竹林碳汇研究,建设了高度40米的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塔内辐射传感器、光三维超声风速仪、二氧化碳水汽分析仪等科学探测仪器,能全自动、全天候采集竹林不同冠层的二氧化碳浓度等竹林生态系统的详实数据,经过十多年来的科技攻关,形成了《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等研究成果。

安吉农商银行是“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示范点”,为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在安吉落地见效,依据上述研究成果,敢闯敢试第一个“吃螃蟹”,对报福镇统里村杨忠勇承包经营的三块毛竹林共1030亩面积进行计算,平均每亩毛竹林每年碳减排量为0.39吨,承包经营有效期内能减排二氧化碳7045吨,参考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得出了三块林地评估价值为37.19万元的结论,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7月30日,首笔竹林碳汇质押37万元贷款顺利投放。

拿到贷款后,杨忠勇这两天起早摸黑,请施工队抢修刚被台风毁坏的承包竹林林道。

“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多污染多治理”的原则,报福镇200余家农家乐(民宿)业主最近协商一致,出台《报福镇农家乐(民宿)生态保护基金管理办法》,依据公安系统登记的入住人数统计,按照2元/人次的标准,向业主收取保护基金用于全镇公共领域环境保护。石岭村汀溪山居的民宿老板江明就缴纳了7月份606元生态保护基金:“好环境让我们能在家门口做生意,我们当然有义务回馈生态,一起把大家的生态保护好!”

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景新认为,安吉农商银行首笔竹林碳汇质押贷款的发放,其创新和实践,不仅对全国竹产区有里程碑的示范意义,使竹林经营者把提质增汇与增收相结合,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以及竹林碳汇产业的形成,通过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增加收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浙江省金华银行兰溪支行近日向兰溪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发放金华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定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主体发放的贷款。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办,正式开始上线交易。浙江兰溪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企业兰溪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是首批上线交易企业之一。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兰溪分局(以下简称兰溪分局)深入服务主动对接,核实企业碳配额,为银行和企业解读碳交易、碳配额政策,协助金华银行兰溪支行根据《金华银行碳权贷业务管理试行办法》完成企业碳排放权价值评估,针对企业61万吨碳排放配额,协助金融部门制定以碳排放配额为质押进行融资支持的服务方案,参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确定授信额度,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最终成功发放碳排放质押贷款1000万元。

兰溪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实施蓄热调峰项目实现夜间富余热能收储,日减少蒸汽用量17.89吨,增加发电量约1920千瓦时,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目标,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既给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融资渠道,又可以激励企业更科学地管理碳资产、盘活碳资产价值,缓解资金压力,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促进作用,从而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健康发展。”兰溪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纠正运动式“减碳”。作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重要载体,化工园区如何科学、合理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由于缺乏相关标准,目前此项工作多处于摸索阶段。

而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已于8月5日正式立项,作为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减碳”类标准,该标准立即引起各方关注。为此,小编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

问:《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杨挺:1. “双碳”工作进入落实关键期。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不论是地方、行业还是企业,都要合理设置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节奏。

石油化工行业“双碳”工作对于全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测算,2020年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3.78亿t CO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在工业领域碳排放量中仅次于冶金行业。因此在化工产业园区化积聚的大趋势下,如何围绕着化工园区开展行业系统性减碳工作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化工园区是石化和化工行业、地方政府、石化和化工企业开展“双碳”工作的重要平台,做好《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的制定,将是对科学开展 “双碳”工作的重要支撑。

2. 本标准是中国工业园区层面的第一个有关“双碳”工作的实施标准,将有力支撑园区有序开展双碳工作。目前、化工园区对于如何开展“双碳”工作依然存在困惑,一是不知道如何制定合适的碳排放管理目标,二是选择怎样的措施路径也急需指导,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帮助提升化工园区在“双碳”工作中的实施能力。

3. 本标准将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双碳”工作落实提供支撑。

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下,石化和化工行业正在向化工园区聚集。据园区委统计,当前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化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16家,其中国家级的化工园区48家,全国已经形成石化产值超千亿的大型园区17家,产值500-1000亿的大型园区35家,产值100-500亿中型园区219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1%在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行业“双碳”工作的主阵地,做好化工园区的减碳降碳工作,将为行业“双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问:《实施指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否便于园区操作?

杨挺:《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标准计划包括如何制定化工园区碳中和战略、分析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与措施、碳抵消、碳中和声明、碳中和状态的维持与定义等角度开展研究,同时在研制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纳入具有代表性与实践性的内容。

通过标准的编制,一批先进园区和先进技术单位的顶层经验将积极带动和指导其他园区的发展,同时为了让标准具有普遍性,大部分园区和单位的要求和现实情况也会被充分考虑。

问:《实施指南》对化工园区“双碳”意义重大,如何确保编制质量?

杨挺:《实施指南》确实对化工园区、对石化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园区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惠州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等众多部委机关、研究院校、化工园区、节能企业都已参与本标准编制。很多机构在开展企业层面碳管理和省市层面的碳排放清单编制具有相关经验,但是园区层面如何做好边界划分,如何开展碳中和工作,既需要经验也需要突破。

由于本标准的综合性,不仅要让化工园区了解如何制定碳排放目标,也要指明碳中和的路径和措施,所以除了继续欢迎科研院所,化工园区等机构积极参编,我们也欢迎有关咨询机构、认证机构、节能与减排技术企业、碳排放信息化管理技术单位、绿色金融机构等组织积极加入。本标准将广泛征集和吸纳各方意见,让我们一起为化工园区以及我国的“双碳”事业贡献力量。

碳中和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碳中和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三峡能源(600905.SH)、隆基股份(601012.SH)、长江电力(600900.SH)、远达环保(600292.SH)等。

碳中和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碳交易成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碳中和产业链核心产业架构从碳排放到碳吸收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用低碳替代高碳、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包括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及完善低碳发展机制等;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促进资源品的回收再利用;自然循环端加强生态碳汇,包括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增加碳吸纳量。

此外,碳交易作为碳中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目前,我国对产业链前端能源替代的代表性企业有三峡能源、华能国际、长江电力、中国核电等;中端节能减排的代表性企业有包钢股份、万华化学、中航机电、东方电气等;后端碳吸收代表性企业有福建金森、远达环保、青山纸业、永安林业等;碳交易环节的代表性企业有中成碳资产、上海环境、恒生电子、中材节能等。


碳中和产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北京分布最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北京市的代表性企业最多,如三峡能源、华能国际、长江电力、中国核电、中成碳资产等。


碳中和产业代表性企业业务发展情况

目前,在碳中和产业能源替代产业链上的企业中,华能国际、长江电力在装机量上处于较高水平;在节能减排产业链上的企业中包钢股份、河钢股份均提出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发展规划,碳中和产业产业链上的其它代表性企业业务发展情况如下:


碳中和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1年以来,碳中和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收购公司拓展业务、通过对子公司增资的方式投资清洁能源项目、皖能电力设立全资能源交易公司等。碳中和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碳中和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滨海湿地、近岸滩涂以及2146平方公里的近海海域是天津蓝色碳汇获取的重要区域。“双碳”目标你我创造系列报道今天来看,天津加大保护力度,提升蓝碳捕获能力,促进碳达峰、碳中和。

入伏以来,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周都会来到北大港湿地,对水体含氧量和水下植物碳汇情况进行测算。

在北大港湿地,碱蓬草、芦苇、黑藻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工作人员利用水体含氧量数据,通过公式换算,就能得出植物的碳汇量,也就是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水体中含氧量越高,证明植物可能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根据2016年的测算,当时整个北大港湿地能够吸收7.92万吨碳。从2017年开始,按照天津市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的要求,北大港湿地逐年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补水。今年,北大港湿地生态补水量将达到8000万到一亿立方米。持续补水,北大港的水质也逐年向好。

水环境变好,生物多样性也在逐年增加。截至目前,整个北大港湿地动植物种类超过500种。尤其是鸟类的增加,也能进一步涵养生态环境,让植被覆盖率进一步上升,扁杆鹿草、香蒲、狐尾藻等植物大量繁殖,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载体更多了。

经过测算,2020年北大港湿地全年的碳吸收能力达到10.86万吨,和五年前相比,增加了2.94万吨。除了北大港湿地,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也在逐年改善,2020年天津近岸海域的捕碳能力也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达到了178万吨。

按照2021年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整体安排,北京生态环境局委托6家机构分两批次开展2021年碳排放单位抽查工作。第一批将对108家(含32家纳入全国碳市场单位)重点碳排放单位和一般报告单位开展抽查工作;第二批将对72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和一般报告单位开展抽查工作。

2021年第一批被抽查单位及抽查机构名单

第一组

2021年7月12日,河北先河环保(300137)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与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兰州环交中心”)在兰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碳达峰及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大脑、节能环保等方面业务,在为区域政府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双碳”创新服务模式、“两山”转化通道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为国家“30.60”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强强联合,助力“双碳”目标 共谋绿色发展

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双方均在各自领域提前布局。兰州环交中心已布局综合类环境权益交易业务规划、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支持,并具备创新的碳排放管理应用平台、碳资产管理平台、碳排放披露服务平台、碳排放交易综合管理平台、碳普惠综合管理平台等技术;先河环保已研发了涵盖工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区域温室气体背景监测等全系列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布局碳监测、碳核算、碳核查技术,以及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系统、区域温室气体源汇分布反演系统以及碳达峰规划业务。

此次合作,将在双方技术、产品优势融合的基础之上,共同研发集碳监测、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碳咨询服务等业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探索区域双碳战略落地的最优路径,共同进军“双碳”市场,抢占“双碳”制高点。

“丝路碳”,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国际碳交易中心

依照兰州环交中心开发的首个介于强制和自愿减排之间的国家标准《生态扶贫碳减排项目开发标准》(T/CECA-G 0035-2020)和“丝路碳”国家标准,双方将积极对接国际碳市场,研发符合“丝路碳”标准的碳产品。面向西北、“一带一路”双碳市场,双方将共同谋划建设“丝绸之路”国际碳交易中心,通过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积极对接亚洲和欧洲碳市场,打通和拓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资产变现通道,承接“一带一路”国际碳交易职能,共同致力于相关地区及贫困区域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收入增加,提高“一带一路”国家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业务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推动,是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深入合作,发挥兰州环交中心在自然生态价值核算、生态价值补偿机制、GEP核算等方面技术优势,结合先河环保生态大脑体系所包含的蓝天云、碧水云、低碳云、自然云、净土云解决方案,以及生态碳监测、负氧离子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生态安全监测、土壤监测等生态监测设备体系,建立从量化生态家底、探索转化路径到体制机制创新的技术路线,升级改进相关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支撑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优势互补,从“共识”到“行动”

先河环保与兰州环交中心已明确合作目标和共识,在股权方面深度合作基础上,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应用合作,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数据体系的建设、整合和共享,加快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服务,加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开发应用与关联分析,实现信息化云平台的统筹建设、统筹规划和统筹应用,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规划、解决方案、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技术服务,为地方政府提供在新发展理念下的“双碳”综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整体解决方案,构建可复制的应用模式,探索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共同开启双方生态文明发展的合作新篇章。

新浪财经讯 8月13日,新浪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隆重启幕,王忠民、付鹏、赖晓明、朱丽红、李一梅等30多位经济学家、投资大咖为您深度解析“绿色未来”,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将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针对“碳中和的金融逻辑”话题中表示,有了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任何一个碳排放,任何一个减排的进步,在技术、在商业应用和在社会实践过程之中,都可以给它估值。碳排放的就要增加它的成本,碳减排的就会增加它的收益,把这种收益权和成本估值的确定落实在碳排放的交易市场当中,从而使得减排成为一种收益,从而排放成为一种成本的时候,在社会经济的交易市场当中奖惩逻辑就在所有的微观主体、所有的社会组织当中,变成了一个可交易、可盈利、可惩罚、可成本化的一种行为的时候,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快速地发展,就可以推动双碳目标,特别是碳中和目标有机的运行。

新浪财经讯 8月13日,新浪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隆重启幕,王忠民、付鹏、赖晓明、朱丽红、李一梅等30多位经济学家、投资大咖为您深度解析“绿色未来”,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将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针对“碳中和的金融逻辑”话题致辞。他表示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零碳,必须依靠金融逻辑解决。碳交易市场把过去不可定价、不可估值、不可交易的部分,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实现可估值、可交易、可奖惩和可配置。

他表示目前的50、60块钱每吨的碳排放交易价格仅是全球碳排放市场价格的1/10,还不能完成价格发现的功能。后续应该让更多的参与方进入市场,抬高价格,让我们的碳排放融入到全球产业链和市场竞争中去。

新浪财经讯 8月13日,新浪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隆重启幕,王忠民、付鹏、赖晓明、朱丽红、李一梅等30多位经济学家、投资大咖为您深度解析“绿色未来”,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将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针对“碳中和的金融逻辑”话题中谈到后续加强措施,他认为一是碳排放权不能无偿配给,要让形成减排数量越多的企业得到的回报也越多,同时购买者也要随着购买规模的增大而承担更大的成本。第二是技术等端口也要参与做价,只要是有贡献的都要进到碳排放市场中去。

他强调,碳排放的交易市场一旦形成,后续还可以产生碳排放风险管理的衍生品市场,还可以形成碳信用市场。要让碳中和的目标扎实在金融逻辑当中,尽早发挥出碳中和战略的历史价值。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和研究机构的大佬,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针对碳中和和制造强国战略发表看法,同时他也对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十年的大类资产的定价趋势做了展望。

他表示,未来十年是碳中和的十年,它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制造业供给收缩和整个行业优胜劣汰。最低碳价系统将会带动工业品成本上升、质量上升、优胜劣汰,带动整个工业产业结构再优化。同时在制造强国的战略之下,以一些新兴制造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部门将再度崛起,这和过去十年偏轻资产的产业结构有显著不同。

同时随着未来人类进一步走出疫情,全球也可能迎来资本开支周期的共振。在碳中和框架的引领下,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一系列因素的配合下,他认为未来十年整个商品的中枢和弹性可能会高于过去十年,同时对利率弹性和权益资产久期的理解也将得到重新塑造。过去十年传统通胀的特征较弱,主要经济体一直没有传统通胀起来,这导致全球不少经济体的货币供应缺少约束,利率偏低,权益资产的久期也在不断被拉长。之后这方面趋势就可能受到重新审视。这是碳中和带给大类资产定价的影响里很难忽视的要点。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和研究机构的大佬,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针对碳中和和制造强国战略发表看法,同时他也对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十年的大类资产的定价趋势做了展望。

他表示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顺应了中国从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碳中和从外部驱动,以求用外部成本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达到最优。

他回顾了近三十年大类资产定价逻辑的变化历程,认为经过过去十年的调整,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调整可能已经进入尾端。未来十年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随着传统制造业产能收缩,新兴制造业崛起,加上可能出现的全球资本开支周期共振,大宗商品价格的中枢和弹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起来,也将带动对利率和权益资产久期的理解发生改变。

下面是他演讲的详细内容。

制造强国和碳中和两大战略顺应了工程师红利这项要素结构转变

关于制造业,我们经常听到两个词汇,一个叫“制造强国”,一个叫“碳中和”,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国家战略。这两个战略实际上适应了中国从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的要素结构转变。

说到人口红利,他分享了几个数字。

根据统计局,1980年到1989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新出生人口2.2亿人。从1990年到1999年,中国新出生人口2.1亿。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新出生人口1.6亿。所以,从新增人口数量来看,80后、90后、00后人口红利是逐步衰减的。

但与此同时受教育的程度却在逐步提高。比如刚刚结束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已经达到2.18亿人,和上一次人口普查时候的1.19亿人相比,近乎翻倍。和2010年相比,每十万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从8900人上升到15400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整个工程师红利正在形成。

在要素供给结构从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的过程中,这两大战略具备了内生合理性。

在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密集的阶段,中国经济在客观上更需要第三产业,因为只有第三产业才能绕开资本和技术的约束,更大程度地吸纳就业人口。所以,中国曾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和工程师红利的形成,劳动力从绝对过剩变成结构性短缺,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个时候只有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才是更匹配的战略。所以,“十四五”规划提出来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另外一个战略是碳中和。他表示在之前的劳动力驱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不太适合推动碳中和战略。碳排放本质上是工业化的影子指标,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又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经过了粗放式发展阶段,在工程师红利的驱动下,经济向高端制造转型,碳减排才变成高质量发展的影子指标。这时候推动碳中和就具备了人口、技术、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

所以说,制造强国和碳中和都顺应了中国从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的要素供给结构的转变。

8月13日,新浪财经主办的碳中和高峰论坛在线上隆重召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广州期货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丽红等大佬齐聚,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讨论碳中和这一主题,引导上市公司做好碳中和时代的信息披露和生产安排。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余兴喜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热度持续升高。这有利于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知识,让碳达峰、碳中和观念深入人心,把各行各业都动员起来。但是,也带来了运动式“减碳”的问题。这个“运动式”,我理解就是热度太高,各行各业都在“抢机遇”,蹭热点,喊口号;而且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盲目冒进,为完成降能耗指标,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措施,影响到了经济稳定恢复和产业链稳定。蹭热点的问题在金融领域、在资本圈也很突出,一些号称碳中和的基金,最终很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研究机构大佬齐聚,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长鸿高科董事长陶春风发表主旨演讲。

他指出,要想达到碳中和这一目标,政策给的是指引和大方向,具体的落实还是要到企业层面,必须将节能减排切切实实地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首先企业可以先对自身的碳排放量进行初步的测算和预估,这样有助于后续减排工作的进行。其次,核算到碳排放的数据后,下一步企业要做的是尽可能减排,而不是直接考虑抵消和中和。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碳中和十年前在欧美国家受到了一些环保机构的抵制,那是因为当时有一些企业并不是将碳中和的重点放在节能减排上,而是完全指望花钱买指标,实现自身所谓的零排放。

所以,我们国家实行起来,要把重点放在减排工作上,尽可能降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比如可以通过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节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综合利用率来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也可以通过积极开发可循环的绿色石化产品,来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碳减排。还可以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找寻更环保的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等来降低碳排放等等。在企业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减排相关工作后,如果还剩余一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碳抵消,可以通过碳交易购买指标来抵消那部分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从而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研究机构大佬齐聚,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长鸿高科董事长陶春风发表主旨演讲。

他指出,要想达到碳中和这一目标,政策给的是指引和大方向,具体的落实还是要到企业层面,必须将节能减排切切实实地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首先企业可以先对自身的碳排放量进行初步的测算和预估,这样有助于后续减排工作的进行。其次,核算到碳排放的数据后,下一步企业要做的是尽可能减排,而不是直接考虑抵消和中和。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碳中和十年前在欧美国家受到了一些环保机构的抵制,那是因为当时有一些企业并不是将碳中和的重点放在节能减排上,而是完全指望花钱买指标,实现自身所谓的零排放。

所以,我们国家实行起来,要把重点放在减排工作上,尽可能降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比如可以通过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节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综合利用率来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也可以通过积极开发可循环的绿色石化产品,来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碳减排。还可以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找寻更环保的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等来降低碳排放等等。在企业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减排相关工作后,如果还剩余一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这时候就可以考虑碳抵消,可以通过碳交易购买指标来抵消那部分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从而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重磅开幕。本次峰会邀请了来自监管层、学界、资金方和研究机构的大佬,在金融市场的范畴内,探讨碳中和的发展与机会,以期对未来政策、监管路径和投资机会等有针对性地解读,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了解碳中和,融入碳中和。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谈到碳中和背景下的碳市场的挑战、机遇和展望。他表示,碳中和要想由高碳能源调整到低碳能源,就要面对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同时逆转过去的既有路径,所以过程中遭遇的挑战非常大。

宏观经济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就是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优先选择保增长和防通胀,于是牺牲了调结构。

以下为部分演讲内容:

碳中和的挑战前所未有。宏观经济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就是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选择两个目标。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过去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优先选择保增长和防通胀,于是牺牲了调结构。

现在碳中和的推出,本质就是在调结构,要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甚至金融结构。这是对过去路径的重大调整,必然伴随着挑战和压力。

从经济结构看,我们以制造业为主,固定资产投资比例非常高。

从能源结构看,我们“富煤、贫油、少气”。

从金融结构看,我们还主要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金融机构业机构总资产353万亿,穿透来看,有很大比例的底层基础资产都是化石能源资产。

所以碳中和要想由高碳能源调整到低碳能源,就要面对宏观经济不可能三角的制约,同时逆转过去的既有路径,所以过程中遭遇的挑战非常大。

8月13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线上“碳中和高峰论坛”开幕。广州期货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丽红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广期所携绿色低碳基因诞生,按照证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总体安排,正在加快建设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积极推进品种研发工作。她从三个方面谈了对碳市场、碳排放权期货的认识。她首先表示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具有必要性。“双碳”目标意义深远,目标的实现需要金融支持。碳定价是碳金融创新的基础,而形成有效碳定价需要建立期货市场。她接着表示碳排放权现货市场以碳配额的现货交易为主要目的,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定价。所以碳排放权期现货市场应紧密配合、定位清晰、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碳减排的实施。她最后提到,市场规模和现货制度体系是影响碳排放权期货制度设计的重要因素,期待碳排放权现货市场不断优化完善,为碳排放权期货的适时推出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津云新闻讯:为落实推进天津市“双碳”工作目标,8月12日下午,由天津建院、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成立的“天津市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天津建院隆重举行。

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建筑全过程能耗占我国总能耗比例则已高达45%。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建筑领域被列为需制定达峰专项方案的重点领域之一,天津“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建建筑必须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天津建院总经理张晓宇表示,天津建院在建筑节能领域深耕多年,拥有绿色低碳领域专业人才近百人,自2008年起开展中新天津生态城国际高品质绿色生态城区实践建设,2010年成功打造我国北方地区首栋零能耗建筑——中新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十几年来,天津建院专注于绿色、节能、低碳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建筑供冷供热,覆盖建筑面积超过5000万平米,设计、咨询、评价的绿色建筑面积超过3000万平米,并陆续建设了天津市第二栋零能耗建筑——解放南路文体中心,国际绿色健康建筑解决方案奖一等奖、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项目——天津建院新建业务用房等一批绿色低碳建筑,主导或参与编制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家、天津市绿色低碳建筑标准几十余项。

本次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围绕天津市碳中和与绿色金融主题,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融合天津建院绿色低碳专有技术与咨询服务优势、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资产开发及低碳产业生态与绿色金融资源优势以及天大环科学院低碳理论与技术研究优势、南大循环低碳中心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优势、建行天津市分行绿色金融与碳资产金融产品优势,从低碳建筑、绿色金融领域,形成项目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强强联合。研究中心将秉承生态优先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在绿色低碳咨询、低碳运维管理、碳核查、绿色金融服务、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项目开发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政府深化改革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持与赋能服务。

揭牌仪式上,建行天津市分行与天津建院、天排所的战略合作签约同时举行,三方将在建筑与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绿色建筑项目绿色贷款申请评估与审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金融产品、绿色资金、绿色保险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此外,建行津南支行八里台网点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购买CCER,用于中和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建行八里台网点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打造了天津市首个碳中和银行网点。

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建院总建筑师、绿建院院长张津奕在随后的采访中表示,今后,研究中心将启动《天津市建筑碳中和认定标准》编制、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推广绿色低碳创新服务、核证评估绿色贷款项目申请等相关研究工作和咨询服务,促进打造市场化双碳与绿色运营的创新示范样本,探索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减碳降碳建设与绿色运营业务市场化发展的商业模式,形成产业生态聚集。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各个行业、领域都将面临挑战和发展机遇,天津市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促进作用,多角度、全方位助力天津乃至全国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在湖南移动的数据中心,一张巨大的屏幕上,各类设备用能数据正在实时跳动:机房耗电量是降还是升?空调系统运行是否在能耗最优模式?电能利用效率(PUE)值如何?这些问题都能在大屏上找到答案,真正让数据中心节能减排做到“心里有数”。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底色。为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湖南移动推动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利用,以完善能源管控、引导能源结构升级为目标,聚焦低碳建设、低碳运维两个关键环节,一方面加强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能力打造,多举措降低供电损耗、提升设备效能,另一方面加快5G基站用能转型,完成能源改造后的5G基站可节省30%用电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打造绿色节能大数据中心 湖南移动5G低碳运营助力双碳绿色行动

数据中心智慧化系统应用。

打造绿色节能大数据中心 智慧管理心中有“数”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数据的新型基础设施,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耗能和碳排放也日益加重。因此,打造绿色数据中心,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势在必行。

湖南移动在株洲数据中心规划之初,就优先考虑节能减排,从建筑格局、外形结构、体形系数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标准化绿色节能设计。不仅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开展环保评估,在电源和空调等配套设备选型上坚持应用绿色先进技术,其中电源设备采用巴拿马电源技术,通过10KV直接输入,DC240V输出供ICT设备使用,化繁为简,将原本若干套设备精简集成为一套设备,提高3%电源转换效率,节省电费的同时还能节约投资、节约机房面积,实现快速部署。

数据中心设备功能强大,但会产生大量热量,而服务器、处理器必须在一定温度以下才能保持最佳性能,空调制冷系统就成为耗电“大户”。湖南移动在空调设备方面,采用水冷空调、水泵变频、热管冷却等技术,利用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板式换热器+开式冷却塔系统,在冬季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减少冷水机组机械制冷的运行时间,再叠加新型空调末端技术,直接就近对设备进行冷却,进一步降低制冷传输造成的能耗。以上多种技术相结合,使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比提升近一倍。

打造绿色节能大数据中心 湖南移动5G低碳运营助力双碳绿色行动

数据中心空调新技术应用。

为推进智慧化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湖南移动搭建了数据中心能耗管理平台、IDC集中运维平台,通过分析楼栋、机房、设备的能耗数据,定位IT设备、供电、空调等高能耗点位,并根据IDC业务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输出自适应的调优维护策略,通过空调运行参数优化、主设备运行调优,使各设备处于整体能耗最优模式下运行,也避免了因局部热岛问题导致整体能耗升高问题,实现了智慧制冷,确保数据中心低能耗、高性能运行。

MIMO电源+太阳能 打造5G基站低碳示范站

打造绿色节能大数据中心 湖南移动5G低碳运营助力双碳绿色行动

图为应用太阳能清洁能源的5G低碳基站。

5G基站的耗电量有多大?来自湖南移动数据显示,基站耗电量占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能耗的60%,5G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3倍。因此,提高5G基站自身的节能降耗水平,是5G发展和通信业助力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

打造绿色节能大数据中心 湖南移动5G低碳运营助力双碳绿色行动

5G低碳基站示范站一体化能源柜。

湖南移动以5G组网架构为演进方向,开展全网CRAN化改造,采用“一站一柜”的低碳建网方案,将主设备、空调、电源、电池集成在一体化室外能源机柜内,逐步替代传统土建机房,再结合“MIMO电源+太阳能”的叠光运行方案,利用太阳能资源为基站供电和电池充电,节省基站市电直接使用量,再通过引入MIMO电源技术,实现太阳能、市电、发电机组等多能源的接入,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在空调设备新技术应用方面,通过“重力热管型双循环空调+封闭热通道”的机柜级制冷方式,直接就近对设备进行冷却,可大量节省制冷量,降低能耗。

为推进5G基站绿色运维、降本增效,湖南移动在一体化能源柜基础上搭建了基站能耗智慧管理平台,集成“AI+大数据+IoT+电力电子+储能技术+传感技术”于一体,可免电表实现每个设备的电量精确测量,用电足迹精确可视。智慧平台将能源与业务联动,实现设备远程上下电控制,以及空调精确制冷。

“未来,湖南移动将继续推广5G低碳基站应用。”湖南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移动还将同时开展零碳基站研究,加大5G+能源应用推广,以“节能、洁能、赋能”计划为纲要,助力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

打造绿色节能大数据中心 湖南移动5G低碳运营助力双碳绿色行动

一体化能源柜内电源监控模块。

对于处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关乎生存与死亡的挑战。一财客户端将开设零碳频道,密切关注政策、行业、公司的低碳发展动态。

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正在把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ESG投资俨然成为资本市场的关键词。

8月12日,由第一财经主办的2021零碳峰会在上海正式举行,围绕从1到0探索人类社会关键转型阶段展开探讨。根据联合国领导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9日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科学界存在广泛共识,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变暖。同时,全球气候系统经历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且部分变化已无法逆转。要避免全球进一步变暖,各国必须推行“净零计划”。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总经理兼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ESG已经成为目前金融市场落实碳中和战略的主要抓手。截至2020年,全球ESG投资规模将近40万亿美元,这一占比在整个全球的资产管理规模中所占比例都是较高的。以美国为例,可持续投资规模17.1万亿美元,占美国资产管理规模的30%以上。

赵永刚表示,尽管境内市场ESG投资起步较晚,但整体发展迅速。不过,目前ESG投资发展还存在两个主要障碍:一是未形成统一共识的ESG标准,各家评价机构的结果差异很大;二是ESG投资实践经验不多,缺乏大规模投资。

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此前估算,若全球温度升幅目标被控制在2或1.5摄氏度,未来30年中国能源系统需要新增投资约100万亿至138万亿元。

对此,毕马威金融风险管理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曹劲在作主旨演讲时强调,双碳战略下的金融风险管理同样不容忽视。从风险管理者的角度,要识别和评估、计量这样的风险。比如,企业到底多绿或多棕、真绿还是假绿,必须做客观的评级。这项工作需要很多数据、模型和业界专家共同推动。

曹劲称,金融投资风险的另一特点来自于气候风险的长期效应,即一些企业认为多排放污染物并非迫在眉睫的问题。通常,国际上会采用压力测试或是情境分析的方式来判定。他还建议,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构建一系列先进的评价方法,以客观分析绿色资产和棕色资产等。

“从2018到2021年,我们对MSCI的A股成份股公司进行评级。这些评价的标的里面,评级上升的达到了16.2%,而评级下降的只有6.2%。明显可以看到这几年的进步非常快,说明整个生态圈越来越重视了。”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明晟(MSCI)执行董事、中国指数业务总监黄凡在峰会上说。

那么,ESG发展还面临哪些阻力?黄凡表示,目前国内投资者的主要导向是追逐短期的好赛道。ESG资产的规模相对占比较小,投资者对整体ESG三个议题以及ESG最终能为他们带来的收益,需要一个接受和确认的过程。尽管还在初始阶段,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中平资本创始合伙人、总裁吴斌认为,一般传统意义作为衡量的尺,投资人看到的只有业务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但是一家有责任长远的投资企业,会看到资产负债表里更多的内容。现在需要换一个更新的尺,从ESG的角度看待问题,以更多的维度衡量企业。不过,对于处在充分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关乎生存与死亡的挑战。

“绿色金融最大的目标,是通过新的金融的手段解决市场失灵的外部性的问题。从我观察到的角度,我们的市场竞争非常充分、非常激烈。在很多传统的行业,毛利率可能都是个位数。对于他们来说,能否生存是处于第一位。”吴斌说。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在致辞时表示,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全行业的风向标。第一财经重点关注零碳目标下的经济发展,将积极发挥媒体特长,持续加大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报道力度。为此,将通过全媒体生态发挥全球化布局的优势,在一财客户端开设零碳频道,密切关注政策、行业、公司的低碳发展动态,及时为全球企业以及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内容。

据了解,本次峰会积极响应国家环保低碳的号召,鼓励与会嘉宾绿色出行,会场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供应,相关消费品均可循环再生。经测算,整场活动的碳排放量仅为0.9吨,在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和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支持下,已实现“碳中和”。

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中信银行昆明分行成功落地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资本市场股权收益权融资项目,融资规模6亿元,期限5年,该项目为云南省内首单资本市场“碳中和”股权收益权融资项目,是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践行党中央“碳中和”政策、强化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实践。

本项目标的公司为一家清洁能源企业,总装机容量处于行业前列,为某国有集团拟打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资本市场重要影响力的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平台主体企业。近期,受区域性资本市场环境影响,云南省属企业公开市场发债困难重重、融资环境不理想。在错综复杂的融资背景下,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基于与云南能投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及云南国际信托的深度合作,积极盘活优质清洁能源股权资产,通过创新模式成功实现融资,打开了省属企业绿色融资的新局面。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行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业务创新服务能力、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加大对绿色能源项目的融资支持,坚守初心、实干笃行,努力成为区域内“有担当”、“有温度”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

我们发现在节能情景下建筑运行碳排放可在2030年达峰,峰值为26.08亿tCO2,如果依此作为达峰目标的话,可以反推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到2025年,我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tCO2,年均增速不超过1.50%;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2亿tce,年均增速不超过2.20%。

——蔡伟光

1. 中国建筑碳排放现状

只要谈及碳排放首先都需要界定碳排放测算边界,按照产生的边界建筑碳排放可划分为三类:

1)建筑直接碳排放。指建筑运行阶段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带来的碳排放,主要产生于建筑炊事、热水和分散采暖等活动。目前,生态环保部发布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就是按照此口径划分行业碳排放边界。

2)建筑间接碳排放。指建筑运行阶段消费的电力和热力两大二次能源带来的碳排放,这是建筑运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1)和(2)相加即为建筑运行碳排放。

3)建筑隐含碳排放。指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带来的碳排放,也被称为建筑物化碳排放。与《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不同,我们此处按照当年竣工房屋建筑进行测算。

前两项之和即为建筑运行碳排放,全部三项之和可称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

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年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37.58亿tCO2(详见图1),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15.51亿tCO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0.95亿tCO2,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12亿tCO2。在建筑运行碳排放中,建筑直接碳排放约占28%,电力碳排放占50%,热力碳排放22%。

2. 中国建筑碳排放变化趋势

如图2所示,中国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约10亿吨CO2,增长到2018年37.58亿吨,增长3.76倍。但增速显著放缓,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1.6%,十三五后期间增速降至2.15%,基本趋于平稳。不同阶段的建筑碳排放变化趋势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1)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2014年是建材碳排放变化的分水岭,2000-2014年建材碳排放年均增速12%,2014年达到15.9亿吨CO2,此后基本进入平台期。竣工建筑面积是建材生产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2014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达到顶峰42亿平方米。如图3所示。

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增速在2014年出现拐点,2014年后增速下降显著(如图4所示)。


3)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速从十五期间的10.31%,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2.85%。其中建筑直接碳排放已经基本进入平台期,建筑电力碳排放近些年仍维持在7%的增速,热力碳排放近些年增速约为3.5%。如图5所示。

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构成看,建筑直接碳排放占比从2000年的46.5%,下降到2018年28%;电力碳排放则从33%上升到45%;热力碳排放比例维持在22%-25%之间(如图6所示)。

3. 中国建筑碳排放达峰展望

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已基本达峰,建筑运行碳排放仍然呈现增长趋势。因此,我们主要针对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进行了情景模拟。我们团队将建筑碳减排措施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建筑节能,建筑产能(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电气化和电力部门脱碳,CCUS技术。以此为基础设置了5大情景:基准情景、节能情景、产能情景、脱碳情景和中和情景,情景预测结果如图7所示。

在基准情景下,我国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将于2040年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27.01亿tCO2,达峰时间严重落后于我国2030碳排放达峰目标,到2060年仍将有15亿tCO2,将严重制约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筑部门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加速达峰时间,消减达峰峰值,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与基准情景相比,到2060年不同技术措施可实现减排量分别为:建筑节能3.3亿tCO2,建筑产能2.99亿tCO2,建筑电气化与电力部门脱碳4.5亿tCO2,CCUS技术4.2亿tCO2(如图8所示)。

我们发现在节能情景下建筑运行碳排放可在2030年达峰,峰值为26.08亿tCO2,如果依此作为达峰目标的话,可以反推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到2025年,我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tCO2,年均增速不超过1.50%;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2亿tce,年均增速不超过2.20%。

4. 建筑行业实现“30-60”路径建议

要实现建筑运行碳排放达峰、碳中和,还是应从上述四个根本路径入手:一是加速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能、提高设备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水平;二是规模化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产能”能力,发展绿色能源供暖技术;三是与电力部门脱碳进程协同,推动建筑电气化,提高建筑用电与电网互动能力;四是加大小区绿化和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固碳、碳汇能力。

另外,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视角看,建筑领域还可以发挥更大的减排能力,如提升建筑寿命,防止“大拆大建”,减少新建建筑量;发展木结构、钢结构(考虑钢材的回收)等低碳建筑结构体系,减少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的应用,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绿色建材认定的关键指标,发展具有固碳能力的建材,包括以CO2作为生产原料的建材,或者能够吸附CO2的建材。

蔡伟光,博士,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秘书长,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测算、建模与仿真。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

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制度,锻炼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17年末,经过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7月16日,属于中国的“碳交易”正式启动。

地方碳市场先试先行的探索,为全国碳市场顺利开市以及继续深入扩大提供了经验支撑。“无论是北京、湖北,还是上海,各具特色的地方碳市场在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都已建立成熟体系,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运行夯实了根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潘荔说。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素看来,全国性市场的顺利启动,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功不可没”。地方碳市场试点运行以来,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重庆、湖北、广东等地政府已经明确了下一阶段试点碳市场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均在前期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深化。

公开材料显示,湖北省将持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市场建设,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目标,研究扩大试点碳市场覆盖范围等工作,促进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倒逼落后产能转型;北京则表示“十四五”将开展碳减排专项行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那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启动后,下一步,各地应如何利用碳市场手段开展工作,促进本地低碳发展?杨素指出,由于此前地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交易制度、交易流程、碳价差别较大,远期看,各地方碳市场规则如何向全国碳市场规则统一,企业所持配额如何结转,也是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发展的一大难题。“虽然全国碳市场已经启动,但地方试点碳市场仍有很大借鉴价值,其更符合本地排放特征,可以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杨素坦言。

在潘荔看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面对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地方碳市场亦需要主动作为,寻找创新发力点,持续发挥地方试点碳市场对本地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等方面的倒逼作用。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目前,实现地方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两个市场要实现有效协同,还需要深入研究。

下半年,湖北省生态环保系统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美丽湖北。8月13日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抢抓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机遇,湖北省将打造一批近零碳试点样板,奋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将持续优化湖北碳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减排,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围绕促进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湖北将着力控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编制出台湖北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产业新业态发展、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培育的政策措施。

同时,科学制定湖北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省将进一步明确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经济发展预留合理的碳排放空间;遴选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划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近零碳试点样板。

据介绍,近零碳试点,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创新实践,实现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综合性示范工程。这既是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低碳省份试点的重要抓手。

为了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湖北将充分发挥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稳增长、促就业和优环境的重要作用,引导各地抢抓“双碳”目标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加大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引导环境治理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鼓励优势环保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消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2021年7月27日,由OCP社区主办、浪潮承办的第三届OCP China Day 2021在北京举行,来自23家知名公司的技术专家带来50余场报告,分享开放计算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成果,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以及在电信、金融等行业的落地等,近千名IT工程师和数据中心从业者参会。会上,数据中心世界网采访到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并就当前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及存储在数据中心创新节能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西部数据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业务总经理刘钢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正在呈几何倍数增长,数据中心对存储的性能需求倍增,同时也要求更低的时延、更高的IO,追求极致的TCO,另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等双碳目标国家策略推动下,数据中心亟需构建绿色能源体系,要求更低W/IO & W/TB、更低 PUE。

作为信息通信行业的底座,数据存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刘钢认为,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数据爆发式增长、存储性能需求倍增、提供更好的TCO、构建绿色能耗体系等四大方面,同时用户既需要大容量、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更低的功耗。

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当前的必然要求,提及当前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降碳措施,刘钢指出,数据中心绿色不仅仅是从基础设施上做起,也应该从技术角度,多方面进行尝试。数据中心底层的存储设备, 其中SSD在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HDD以25%的速度在增长,因此也面临线上化和多元化带来的业务压力提升、业务连续性敏感度高、能源消耗大等诸多挑战。

目前数据中心在能耗上面的挑战的确非常明显,尤其是现在很多的存储设备里面的盘位数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大,硬盘的搭载率越来越高,它必定成为能耗占比较重的一部分。这个部分怎么样来降低能耗?刘钢表示,目前西部数据主要做了以下的几种措施及尝试:

第一, 对于大容量硬盘采用氦气封装,它也是一种增加可靠性和降低能耗的方法。因为氦气的阻力比较小。硬盘也变得大容量,在同一个封装的盒子里面,可以放入更多的碟片,提高它的密度。在一个盒子里面放入更多的碟片,提高了密度之后,它的每TB的能耗也能够降低。如从14TB到18TB硬盘的迁移,其成本能够大大的降低,能耗方面的节约接近21%,目前在互联网公司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衡量存储的能耗指标:每TB的能耗)

第二, 未来越来越多的SSD、半导体技术会用到大容量存储里去。目前的4TB、8TB SSD虽然还没办法跟硬盘容量点比,但是未来半导体存储的容量点也会越来越大,它们两个会相互促进这种发展。因为硬盘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不止容量大,而且相对SSD来讲擦写次数很多。SSD之前是两条线——高性能SSD(high performance SSD)、主流SSD(mainstream SSD)。往后的发展,还会出现大容量SSD(capacity SSD)。这一部分的SSD对性能的要求并不多,它对擦写次数要求也不多,但对能耗要求比较高。西部数据有两方面的技术,既拥有硬盘,也拥有闪存。未来西部数据这两种技术里面找到它最优化的部分,针对相应的需求提供给用户相应的设备,为数据中心带来功耗的改善。

第三, 目前西部数据也在与头部的互联网公司一起做液冷的尝试。在液冷的环境中,硬盘主要的散热部件新生的热量都可以被迅速带走,在硬盘处理器的部位,相比风冷环境下,液冷系统能够达到20摄氏度的温差,这对于硬盘工作环境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能够来来很大的节能效果。另外因为大容量的硬盘只要是12TB及以上都是氦气盘,氦气封装做液冷是一个很适合的产品。目前西部数据已经在国内跟头部的互联网服务商一起研发应用。据悉这种氦气封装的大容量硬盘用到液冷的场景之下,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数据中心的PUE。刘钢强调,未来西部数据还将持续投入液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帮助更多数据中心实现节能降耗,共同迎接‘碳中和’时代。

不难看出,一直以来,西部数据在闪存和硬盘的存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深入研发,在行业内屡获突破,西部数据不仅致力于依靠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从芯片到系统的云-边-端的数据存储整体解决方案来支持客户与合作伙伴,致力于构建安全、绿色、高效、下一代低碳数据中心,也在推动数据相关应用行业的发展。

全国碳市场开市后,随着了解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湖北碳市场的关注度也持续升高。截至8月13日,湖北碳市场总开户数达12631户,较全国碳市场启动前新增超千户,均来自个人和投资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教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永平介绍,全国碳市场目前仅纳入了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暂未开放个人和投资机构入市交易。“大家都对碳交易、碳资产管理很感兴趣,希望能在湖北碳市场小试牛刀,因此湖北碳市场新增开户均来自个人和投资机构。”

“我们每天都有人盯盘,近期已通过湖北碳市场出售了一部分盈余的碳配额。”中广核碳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交易经理张伟说,全国碳市场开市当天收盘价就是51.23元/吨。可以看出在全国碳价这一标杆的引领下,湖北碳市场反应机制较为灵敏,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湖北碳市场规模大、流动性较好、市场调节机制很灵活。”

随着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进入实施期,碳市场预期乐观。孙永平分析,碳市场实行价格发现机制,随着二氧化碳减排的量逐渐增大,全社会碳减排边际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个人和投资机构十分看好未来的碳价格。

湖北碳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至8月16日,湖北碳市场成交量25.19万吨,成交额1049.06万元,交易较为活跃。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一表态表明了最高层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清晰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国情、社会经济承受力等因素综合考量,不可将其异化为某种政绩或者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采取“一刀切”等方式,从而干扰正常的经济生产及企业经营。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一场涉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众多产业结构性变革的深层次创新正在启动。

近期,我国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改革举措不断推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意味着我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以“碳交易”推动各个行业的“低碳发展”。随着一系列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设立,相关政策及配套设施的发布及运行,各地各产业也相继开启对应的“减碳”方案。然而,“减碳”不能异化为某种形式主义,无视市场客观发展规律和社会实际,从而陷入盲进陷阱中,在给企业、产业带来种种不良影响的同时,也会给碳中和大局带来干扰。

运动式“减碳”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地方不考虑自身发展水平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实际的减碳行动,例如片面强调零碳方案、大搞零碳行动计划,或者对所有现阶段能耗、排放较高的项目一律予以关停;另一种则是为了眼前利益,在口头承诺下,不采取切实的减碳举措,或者只对某些小企业、财税及GDP等经济“产出”较低的产业,采取较为严厉的减碳监管标准,而对所谓的纳税大户、支柱产业差异化对待,如此既有失市场公平,也因为治理结构失衡,难以如期完成既定减碳目标。

科学减碳需破与立并存,需加大在减碳基础设施的投入。这包括企业自身在制造、生产、销售等全流程通过设备升级、管理创新等,形成减少碳排放的全新运营模式,以此为基础来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各项减碳指标。同时也指向各地为提升企业减碳行动参与积极性、适度减轻其负担,所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税费减免、专项补贴等,让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融合互补,从而形成改革合力。

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谋划金融、价格、财税、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随着“1+N”政策体系的成型,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更为细化的执行计划,进而还可根据实际运行过程的市场反馈及效果评估,将有关意见、建议汇总给发改委,为后续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在此过程中,各地应发挥更多的能动性,而不是机械执行自上而下的减碳指标,更不能搞简单粗放的层层分解、“一刀切”,超出企业实际承受能力,造成行业激烈震荡;也不可将该尽快落地的保障方案落而不实,让企业和行业得不到必要的外部支持,从而缺乏加快革新的动力和资源,让减碳行动受阻。

因此,防止运动式“减碳”需根据不同区域、行业、企业的特性和实际状况,制定细分化、针对性的举措,对必须要按期完成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做好政策攻坚、管理攻坚、技术攻坚,确保定期完成目标;对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如碳交易完成的项目,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通过资源互补共享碳排放权;对限于现实条件无法速成的项目,要强化政策引导、创造各种条件支持企业加速转型,实现渐进式减碳;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要对各地减碳工作进行阶段性审核,检验其改革成效,对其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等问题予以严查,让全国减碳工作的参与各方责任到位。

在未来的减碳工作中,在“1+N”政策体系框架内倡导因地施策,采取多种政策激励方式助力各行业绿色升级,实现减碳和企业战略转型稳步协同推进,避免运动式“减碳”所带来的形式歪风和执行偏差,如此方能最终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为世界环保贡献中国“智慧”。

近日,该研究所刘毅研究组联合中、英多位科学家,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TanSat)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国际上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杂志。

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会产生较强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造成气候变化的关键原因。为减缓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1992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逐步对各国碳排放状态加强约束。《巴黎协定》提出,2023年起,每五年进行一次全球盘点的计划,以评估各国的实际行动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贡献。

2020年9月,我国庄严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伟大愿景,同时承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全球盘点有助于了解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等行动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卫星遥感将在全球统一、无偏差的碳收支核算中发挥重大作用。”中科院大气所副研究员杨东旭介绍,随着大气探测和模型模拟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观测溯源碳排放的方法,被认为是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成果的有效方法。

为了观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2009年,日本成功发射了国际上第一颗温室气体专用探测卫星GOSAT,美国OCO-2紧随其后,于2014年发射升空。2016年12月22日,中国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并在轨运行,成为国际第三颗温室气体卫星,目标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的高精度监测,为碳排放科学研究提供卫星资料。

利用中国碳卫星观测资料,科研人员估算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共12个月的全球陆地碳净通量。估算结果与利用日本GOSAT卫星和美国OCO-2卫星资料的估算结果大体一致。这表明我国首颗碳卫星具有了全球碳通量监测的能力。

杨东旭表示,中国碳卫星是我国第一代温室气体监测专用卫星,实现了空间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的从无到有,迈开了重要且艰难的第一步。未来,新一代卫星的设计与研发将面向我国双碳目标的监测需求、国际社会的盘点需求,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碳中和”。

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获悉,科研人员基于中国碳卫星(TanSat)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中国碳卫星(TanSat)监测全球碳源汇示意图(来源:大气所)

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

为减缓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对气候造成的影响,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碳卫星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精度监测,为碳排放科学研究提供卫星资料。

来源:易碳家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7日召开的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中说,坚决纠正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

路透社记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然而,市场对此理解不一。请问,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政府将如何指导地方在纠正运动式“减碳”的同时,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孟玮: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确实出现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我们注意到,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

二是遏制“两高”行动乏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但有的地方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节能减排基础不牢。碳达峰碳中和与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一脉相承,有的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不够重视,能耗“双控”落实不力,刚才也通报了上半年能耗强度降低情况,应该说形势是比较严峻的;有的行业没有扎实做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的机构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  

这些现象,可以说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对此,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既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也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国家发改委承担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树立正确导向、细化政策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加大督导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相关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跑偏、不走样。  

关于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近期,按照党中央部署,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专项检查中也发现,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不少地方的决心力度和工作成效还存在差距,一些突出问题仍亟待解决。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制定出台三年工作方案,指导各地扎实有力有序做好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拿下来,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谢谢!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7日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有些地方、行业、企业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表现在3方面。

一是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

二是遏制“两高”行动乏力。有的地方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节能减排基础不牢。有的地方能耗“双控”落实不力;有的行业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的机构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这些现象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在今天(17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确实出现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跑偏”的问题,因此既要纠正运动式“减碳”,也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目前运动式“减碳”首先存在的问题是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

孟玮还介绍,部分地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行动乏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但有的地方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比较突出。

此外,孟玮还表示,当前节能减排还存在基础不牢的现象。有的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不够重视,能耗“双控”落实不力,有的行业没有扎实做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的机构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

孟玮表示,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能耗“双控”制度,制定出台三年工作方案,指导各地扎实有力有序做好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拿下来,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央视新闻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是我国担负引领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大国重任。州统计局紧紧围绕我州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举措,高标准、高水平做好能源统计工作,进一步推动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客观真实反映我州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着力提升统计能力和服务水平,助力全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开展。

一、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数据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提高数据质量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能源综合台账、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监测台帐,做到重点行业、企业情况“心中有数”;严格要求企业台账规范,确保统计数据数出有据。上半年,州、县(市)统计局对全州49户规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以上能源销售单位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对7户重点企业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

二、注重能耗核算,提升核算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能源统计与核算制度,加强用能品种与能源消费总量、消费端与供应端等情况的衔接性审核,注重能源核算指标逻辑性与匹配性,并能客观反映节能降耗进展情况,不断完善细化能耗核算和评估办法,进一步提升全州能源核算工作水平。上半年,经省统计局反馈,我州能源消费总量增长4.2%,单位GDP电耗增长14%;单位GDP能耗下降5.4%,居全省第二位。

三、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多次与发改、经信、生态环保等部门就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等工作进行座谈交流;积极配合做好“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工作;认真开展“十四五”、2030年和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形势分析及相关统计指标数据测算工作;为编制全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支撑,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登杰在《人民日报》发文,“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大力推动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将“十四五”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压紧压实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的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加快推进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

舒印彪: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要在未来40年先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艰巨挑战。

一是排放总量大。我国经济体量大、发展速度快、用能需求高,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使得我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高”。2019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达到58%,碳排放总量占全球比重达到29%,人均碳排放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6%。

二是减排时间紧。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具有高碳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惯性大、路径依赖强,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碳排放达峰后就要快速下降,几乎没有缓冲期,实现减排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三是制约因素多。碳减排既是气候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涉及能源、经济、社会、环境方方面面,需统筹考虑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社会民生、成本投入等诸多因素,这对我国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方式

碳排放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使用、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根源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使用。目前我国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为85%,产生的碳排放约为每年98亿吨,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近90%。解决碳排放问题关键要减少能源碳排放,治本之策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两个替代”),彻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从源头上消除碳排放。清洁替代即在能源生产环节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加快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用能需求。电能替代即在能源消费环节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柴,用的是清洁发电,加快形成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让能源使用更绿色、更高效。

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为推进“两个替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高效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但与主要用能地区逆向分布,实现“两个替代”,需要解决好能源开发、配置和消纳问题。中国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和使用的基础平台,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的现代能源体系,为能源转型升级、减排增效提供了重要载体,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

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国内能源互联网建设,抢占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制高点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将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电能广泛使用,全方位减少煤、油、气消费,促进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消费电能主导(“双主导”),能源电力发展与碳脱钩、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双脱钩”),以能源体系零碳革命加快全社会碳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是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关键。特高压技术作为我国原创、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破解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世界难题,是构建特大型互联电网、实现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高效优化配置的核心技术。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特高压技术、装备、标准、工程等方面实现全面引领,建成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配置能力最强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2019年输送电量达4500亿千瓦时,一半以上为清洁能源发电,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清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特高压电网引领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我国碳减排总体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尽早达峰(2030年前)。重点是推进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和东部、西部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建设,加快清洁能源大开发,压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主要以清洁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电力、能源、全社会分别于2025、2028、2028年实现碳达峰,峰值为45亿、102亿、109亿吨。

第二阶段加速脱碳(2030~2050年)。重点是全面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形成东部、西部两个特高压同步电网,深入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2050年电力实现近零排放,能源、全社会碳排放分别降至18亿、14亿吨,相比峰值下降80%、90%。

第三阶段全面中和(2050~2060年)。重点是进一步发挥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带动作用,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脱碳,结合自然碳汇、碳移除等措施,力争2055年全社会碳排放净零,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将打造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中国模式,优势显著、效益巨大。一是见效快。相比现有发展模式,我国清洁能源开发速度和全社会电气化率增速都将提高1.5倍以上,到206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将达90%,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将达66%,高效实现能源清洁化和电气化的全面转型。二是成本低。预计2020~2060年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累计投资约122万亿元,占GDP比重不到1.2%,其中清洁能源、能源传输、能效提升投资分别占47%、32%、12%,全社会碳减排边际成本仅为260元/吨,远低于700元/吨左右的全球其他减排方案。三是综合价值大。中国能源互联网在促进气候治理、改善环境与健康、减少油气进口、带动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等方面将产生巨大协同效益,累计创造社会福利可达1100万亿元,相当于能源系统每投入1元能够产生9元的综合效益,对我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数据中心能耗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大势所趋。数据中心作为高耗能行业,推进数据中心行业的脱碳转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青岛移动统筹考虑一期运维与二期工程,多举措降低能源消耗,持续降低中国移动(山东青岛)数据中心能耗水平。

一、“早”规划,夯实绿色节能基础

数据中心是为数不多能源消耗占社会总用电量比例持续增长的行业。因此,数据中心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进绿色节能,降低能源消耗,对于我国实现2060年的目标意义重大。

青岛移动在数据中心规划设计之初,就把绿色节能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从建筑格局、机电设计、能源管理、绿色采购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动绿色节能措施落地生根。青岛移动数据中心一期PUE设计值为1.308,二期新建工程PUE设计值1.285,打造了国际先进的绿色环保数据中心。为持续降低能耗,数据中心先后开展节能灯改造,电抗器施工、优化BA群控策略等节能改造升级项目,全年累计节省电费1200万元,2021年青岛政府给予数据中心电费节能补贴160万元。

数据中心在绿色、低碳方面,采用多种工作模式与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根据季节变换和外界温度,空调冷源系统采用三种制冷模式,特别是冬季采用冷却塔+板换工作模式,不开启高压冷机。在上述工作模式下,4个月不启用高压冷机,可节省电量800万度。

空调末端采用新型精密水冷空调、列间空调、热管背板空调。末端空调贴近IT机柜,就近制冷、制冷效率高,节能率可达60%。

冷却塔、冷冻水泵、末端风机等设备均采用变频设计,可节能10%-20%。

采用热回收技术,冬季回收机房IT设备的热量,为支撑维护用房供暖,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100万元。

二、智能管控应用,推动绿色低碳

为推进数据中心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依托动力环境监测系统、制冷系统群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DCIM综合管理平台,实时监视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实时显示各系统及主要设备对能源、资源的使用情况,提供智能分析功能,优化并给出维护策略,实现智能供电、智能散热,确保数据中心低能耗、高性能运行。

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群控的控制方式,实现能量积算、温度控制、机组及配套组的自动投入或退出,实现空调冷源系统智能化运行,达到可靠、经济运行的目的。

充分发挥动环监控的功能和作用,跟随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精密空调、加湿器来调整机房温度、湿度,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和PUE值。

数据中心机房采用主流的封闭冷通道系统,列间空调放置在机架排列间,和服务器机柜并排安装。前从冷通道送风,后由热通道回风的水平送风方式,解决了常规空调冷热风气流混合及短路的问题,从而保障服务器机柜的温度均匀,消除局部热点,循环风量在冷热通道及列间空调封闭循环,能精确控制机房温度和湿度。较传统的电极加湿器,可节省80%以上加湿用电,节能效果显著。

三、抓细抓实、节能降耗要效益

采用多种举措,加强对能源消耗控制,达到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目的。在维护过程中采取提高机房空调回风温度、优化机房照明方案、提高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延长板换开启时间等措施,综合下来能源消耗可降低5%。

重新编写配电逻辑,实现园区自动配电。在双路市电突发情况下,油机发电由原来的8分钟,缩短为2分钟内即可完成。自动发电、送电缩短了油机启动时间,即减少了柴油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又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中心安全性与可靠性。

青岛移动数据中心一直在加快绿色发展,2018年中国移动(山东青岛)数据中心荣获“五星级数据中心”称号。2021年荣获“绿色数据中心”称号。未来,青岛移动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引领数据中心走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

ESG日益受到重视和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之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是企业做好ESG管理和碳中和的一项基础工作。今年以来,环保部、央行等国家主管部门先后发文要求企业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未来,企业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将是大势所趋,企业当顺应趋势积极行动。在8.25全国低碳日之际,让我们“一图看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新动向”,并通过21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的平台帮助企业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企业ESG管理能力和传播影响力,助推国家低碳事业。


8月23日,国家电投贵州金元黔西电厂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以下简称“中碳登”),与民生银行、中国电能下属碳资产管理公司通力协作,实现了全国市场首次碳排放权抵押贷款业务。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国家电投营销中心指导碳资产公司紧抓碳金融创新契机,结合黔西电厂融资需求、配额情况、履约需求及市场预判,迅速完成从碳排放配额查询评估、绿色融资方案设计到合同签署全流程的工作。在中碳登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后,国家电投计财部借助“总对总”战略合作平台,推动民生银行为黔西电厂以较优惠利率发放2800余万元贷款,成为碳权登记创新金融最快落地项目。中国电能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加强企业碳资产全方位管理,有效帮助相关企业通过多元化方式盘活碳资产。贵州金元积极协调区域资源,通过盘活企业碳配额资产,拓宽了担保物种类,完善了碳权资产的金融属性,实现了高效低成本融资。

在中国“3060”目标背景下,国家电投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朝着“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推动能源技术变革的引领者、深化国企改革排头兵”目标稳步前进。此次合作是对碳金融未知领域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7月16日正式启动线上交易后,第一次碳金融创新的成功尝试,将有效打通碳排放配额抵押的各环节和流程,对于进一步发挥碳排放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工具的调节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拓展阅读: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实也就是把碳排放当作一个有价格的商品,可以进行现货、期货等等的买卖。“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碳排放权担保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为担保对象,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核心支撑系统,承担着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自7月16日碳市场开市以来,已为全国2000多家碳排放企业提供了碳交易结算服务,有力推动了碳市场管控和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随着碳市场的落地,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碳金融业务,民生银行作为首家接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商业银行,开发了中碳登交易结算系统,联合各碳资产公司对中碳登会员开展碳交易开户结算服务。

丨国家电投

8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智博会项目发布会上获悉,由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华科技)搭建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在渝上线,这是国内首个以“碳达峰、碳中和”和生态环境数据为主的标识解析体系。

发布会上,佳华科技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平台,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分别对工业设备、设备运营维护人员和设备所产生的数据“打上标签”,特别是通过聚焦多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碳减排和生态环境等数据提供标识解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全链分析,挖掘数据价值,提供数据增值服务。

目前,佳华科技正在合川建设一个低碳智慧园区,将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智慧生产目标,助力重庆制造业企业完成实时碳排放监管和核算。该园区还计划上线“生态环境双碳云图”,结合环境监测、碳监测、碳存证等技术方式,为政府监管、碳交易、碳金融等提供工业互联网标识及解析服务。

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并未按下“暂停键”,而是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其中,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合作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新契合点。

疫情下的中欧关系尽管存在分歧,但务实合作未受到明显影响。在推动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方面,双方都表示将确保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在实现碳中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双方都有许多合作空间。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2021年则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为中国-东盟友好合作30周年,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带来新动力。

中国是许多阿拉伯和海湾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者。为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趋势,这一趋势也成为中阿深化能源合作的良机,让中阿传统的能源合作增加了新的内涵。在近期举行的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上,中阿与会代表把低碳能源领域视为双方合作的新契合点。双方在能源转型、节能环保等领域各有所长,合作前景广阔,可以共同为深化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减排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数字贸易正在带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重组,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贸易规模达1.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高于服务贸易整体增速15.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当下全球约2/3的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在应对气候危机、实现碳中和、加速绿色转型和推动技术制度创新方面,中外均有合作机遇。在这样的良好背景下,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完全可以把中外经贸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向纵深。

来源:河南投资促进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据负责人介绍陕西省拥有全国唯一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延长石油集团和中石油长庆油田两大油田公司,同时陕西省也是全国最大的化石能源产地,在地质构造、产业链、创新链方面具备最好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实施条件。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大规模快速减排、迈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将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深部地质储层,实现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的技术。采用二氧化碳驱油和传统的用水驱油相比,能够降低原油黏度,改善流度比,增加流动性,继而提高原油采出率,同时CCUS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积极意义。

陕西省拥有全国唯一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延长石油集团和中石油长庆油田两大油田公司,同时陕西省也是全国最大的化石能源产地,在地质构造、产业链、创新链方面具备最好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实施条件。陕西省碳排放源高度集中在陕北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稳定且二氧化碳封存潜力以千亿吨计,这一区域的源汇匹配度高,可以最大化降低封存成本,具备最好的CCUS实施条件,也是中国CCUS示范项目最多、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区。同时陕西省具有国内最完整的CCUS产业链、供应链,80%以上的材料、装备可以实现自主制造。

陕西省在CCUS技术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目前陕西省已建成长庆油田定边黄3区块5万吨CO2驱油与封存示范项目;延长石油靖边油田CO2驱油与封存示范项目供气的榆林煤化工5万吨/年项目;兴化集团的宇气体有限公司8万吨/年食品级CO2捕集装置(煤制合成氨过程),陕煤化集团所属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3万吨/年食品级CO2捕集设施(煤制合成氨过程)和陕西宝鸡凤翔工业园陕西裕隆气体10万吨/年CO2捕集设施(煤化工)。今年6月25日,榆林神木市的国能锦界燃煤电厂低浓度15万吨/年燃烧后碳捕集设施建成投产,是目前已建成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碳捕集项目,标志着陕西的CCUS从高浓度煤化工尾气捕集CO2,逐步转向排放高、捕集难度大、排放CO2浓度低的燃煤电厂捕集。

目前,陕西省已形成省级主管部门规划引导,科研机构技术服务,高排放企业率先捕集,油田公司注入封存试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陕西CCUS发展模式,构建起了“1+1+N”有序发展格局。

一直以来,煤电都是我国的能源主力。在提出“双碳”后,饱受争议的中国能源结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能源企业下一步发展有了风向标。对于煤电而言,逐步压控、直到退出,似乎成了未来的无二走向——相比高投入以降低煤电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强度,严控并逐步压降规模显然更加切实有效。

事实上,自2003年向污染宣战以来,中国的减煤控煤行动不断加强,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也在全面实施。“十三五”期间,国家多部委发文对煤电产能进行调控,全国停建、缓建煤电产能1.5亿千瓦,淘汰落后0.2亿千瓦,新装机容量1.9亿千瓦,其中煤电10.95亿千瓦,历史性地实现了占比低于50%。“十四五”规划要求要“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现2025年末降低4个百分点至80%。这当中,对于能源转型的重点——降低煤炭占比没有予以量化约束,而是提出“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具体目标还有待细化文件的出台。对于煤电发展而言,这将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势不可挡的“去煤”趋势中,其自身及与之相关的各行各业也必将面临发展方向的重大选择。

2016年,煤炭去产能工作正式启动,1年内实现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计划的“3-5年退出产能5亿吨”的目标。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此后,煤炭“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30万千瓦以下规模”的不达标落后机组正在逐步清零。2020年,按照国家能源局下发的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等10省区、137台机组、962万千瓦装机煤电机组关停。这当中,很多省地都“超额”完成了任务,比如,山东关停了很多自备电厂,关停容量是国家能源局下达任务目标的13倍。行业人士表示,被关停的项目中,也不乏因为对上级政策的放大执行而“被错杀者”。有的规模较小,进行了巨额环保投入后生产完全达标,在“凡是烧煤的都关停”的大棒之下,没能幸免;有的在政策层层加码过程中,因“关停30万千瓦以下”被执行成“煤电机组全部关停”而被误伤。此外,“十三五”规划中,围绕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制定了“双控”目标。各地为完成目标、避免被约谈或者通报批评,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全国各地,迫于“双控”的环保压力,不少企业都被动或主动申请停产。这当中,也不乏煤电企业。

为什么会产生企业主动申请停产的情况?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的生产都没有开足马力。这样做,虽然有利于实现环保目标,但过低的能耗基数却在后续无法满足“环比下降”要求,企业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停产。此外,在上文所述的政策加码过程中,有些企业虽然没有沦落到彻底关停的窘境,但在环保改造投入和高原料成本升高的双重压迫下,深感求生困难,索性一关了事。

当前,全煤电行业在“双碳”目标指引下,30万千瓦已不能满足进一步环保要求,必将继续降低淘汰门槛、扩大调控范围,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彻底变革。而从上表中不难发现,各地、各季度数据中,有的总量都不到30万千瓦,如此规模的项目通过审批并能成功建设,是否等待它的结果就是按要求关停?此外,被地方“夸大”的政策面对必定会愈发严格的环保要求,是否会导致更多“健康”的煤电项目遭到“误诊”甚至“扼杀”?答案不得而知。

来源:有色金属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已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是未来40年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线。

国内外实践表明,各类绿色节能低碳标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为此,我们将推出“碳达峰碳中和与标准”的系列解读文章,持续发布国内外相关标准进展,以更好发挥标准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概述

《适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指南》(ISO 14091:2021)标准在ISO 14090框架下描述气候变化适应的要素。ISO 14091聚焦“影响与机会评估”等要素,适用于各种规模、类型和性质的组织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ISO 14091共分为7章,其主体内容架构首先从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概念介绍展开,随后分别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准备、实施和报告进行说明。此外,标准还有8个资料性附录,为指南文件提供支持性示例和信息。

二、主要技术内容

(一)范围

标准针对与气候变化潜在影响有关的风险评估给出指南。即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理解脆弱性以及如何开发和实施健全的风险评估。这里风险评估包括对当前和未来的气候变化风险进行评估。

依据标准所做的风险评估,可为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价提供基础。

(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描述的是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及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这里风险聚焦于气候变化影响所引发的风险,而非气候变化减缓政策所带来的风险。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如图1所示):

a)危险;

b)给定系统暴露于危险;

c)系统对危险的敏感性;

d)(潜在)气候变化影响,即未采取适应行动的风险;

e)(未来)采取适应行动的风险。

价值判断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中是必要的。如果影响不能采用同样的单位进行测量,在选取最相关的气候变化影响时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在实证分析无法推测或仅能进行部分推测的情况下建立关键阈值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为了更好地解释和评价风险评估结果,对何处采用价值判断保持公开透明十分重要。

(三)准备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确立背景、确认目标和预期结果、建立项目组、确定范围和方法、设定时间跨度、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实施方案等环节。

任何风险评估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从而决定其范围、目标和计划产出。确立背景时,组织应考虑处于风险中的系统及其面临的危险、评估流程、相关知识、相关方、资源、外部因素、监管义务和责任。

组织开展风险评估的决策是由需求或信息缺口来驱动的。组织应确定风险评估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所支持或回馈的流程,识别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信息缺口,明确所产生的知识和结果将会如何使用,阐明如何描述风险评估的结果。

组织应委派一个项目组来开展风险评估。项目组应了解本标准内容和评估背景,包含在组织内具备决策能力并了解相关信息的领导者,以及可协助制定行动计划和确定目标的专业人员。

项目组应协调相关决策者明确风险评估的范围,重点包括:处于风险中的特定系统、评估要符合目的所需达到的详细程度、涉及的人口群体、涵盖的危险范围及其性质、接受审查的区域、时空分辨率、评估方法、可用资源。

设定时间跨度时应重点考虑:处于风险中的系统的寿命、气候变化影响达到系统关键阈值的时间尺度、应对影响的适应行动所需的筹备时间。评估危险的时间跨度至少应为30年,这是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标准期限。

如有可能,应尽早收集与处于风险中的系统相关的危险、敏感性、暴露度、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等现有信息,以及适应能力、现有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所用工具等情况。

项目组应制定实施风险评估的方案。实施方案应涵盖具体任务、责任和时间规划。

(四)实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实施阶段主要包括筛选影响和构建影响链、设定指标、获取和管理数据、汇总指标和风险成分、评估适应能力、解释和评价结果、分析部门间相互依存关系和独立审查环节。

影响链是整体风险评估中的一个分析起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可视化、系统化和优先考虑那些在系统中驱动风险的因素。项目组应识别并列出潜在的气候变化影响,形成筛选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影响链,每条影响链都应集中于不同风险因素之间最相关的关系上。

在风险评估中应用指标的目的是用定量、半定量或定性信息来估测和评价气候变化的效果,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为每个相关风险因素选择至少一个指标,指标数值可按照风险成分来进行汇总,随后可聚合建立综合风险评分。

获取参考期和未来的数据十分重要。可采用专家判断、测量、普查和调查、建模、气候预测等不同方法来收集所需数据。

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中,指标和风险成分的汇总为可选项。可使用多种定性或定量方法,也可以进行多个阶段的汇总。可将指标汇总以形成对每种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估,并可针对系统的子单位进一步汇总指标,随后可进行更进一步的汇总形成总体评估结果。

评估适应能力可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并行开展或随后开展。适应能力有多种维度,例如组织能力、技术能力、财务能力、生态系统能力。通过对组织应对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能力进行评估,可对其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是否需要采取额外的适应措施进行更切合实际的评估。

解释和评价评估结果的目的是理解已确定的风险,对气候变化影响进行优先排序,以确定哪些方面的适应需求最大,并考虑可能的适应行动和责任。

对部门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可提供额外的相关信息。同样,如果审查不同区域,进行跨边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也有助于更深入的思考。

对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进行独立审查十分有益。独立审查可以由一位专家或一个专家小组开展的全面审查,也可以是对风险评估的最显著特征开展一系列重要的专项审查,还可以通过专家研讨会对评估结果进行陈述和评价。

(五)报告和传达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结果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与实施适应性战略和措施的基础。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背景和目标、方法、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结论和建议。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结果可通过多种方式向目标受众传达。

总的来看,ISO 14091的关键词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有助于改进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并为识别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并确定其优先次序、实施和监测适应活动提供有关信息。该标准可以作为气候变化领域从业人员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组织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标准也可协助金融机构作出项目融资决策,帮助企业运营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业务部门,以及支持地方政府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性战略。

「本文来源:环球网资讯」

8月23日消息,腾讯与国网重庆综合能源公司在2021重庆智博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中的应用,将该数据中心打造成重庆首个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大型绿色能源低碳数据中心园区。

根据测算,这一举措仅本年内就可减排二氧化碳3.43万吨,二氧化硫6.81吨。

同时,双方还将加强分布式清洁能源管理、楼宇用能优化等方面的探索,进一步推动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全面碳中和。

据悉,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位于重庆市两江水土国际数据港,是腾讯在国内的第二个大型自建数据中心。

2018年,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期建成并启动运营,陆续为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云服务。2020年,重庆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启动二期建设,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目前,包括重庆在内,腾讯云在全球运营的可用区已达到67个,覆盖27个地理区域,是数据中心分布区域最广的云服务商之一。

   

应该建立“模块化”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并逐步实现强制披露要求。碳价格要发挥激励长期低碳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建立长期碳价格曲线

 

在国家、各地各行业纷纷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及最近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和碳市场是两个热门话题。近日,《财经》记者就一系列相关话题,独家采访了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博士。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宣布了中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马骏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双碳”目标的要求相比,中国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马骏认为,未来需要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出台环境信息披露强制要求、强化激励机制、开发更多与碳挂钩的金融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关于碳市场的发展,马骏表示,除在几千家被纳入碳市场的控排企业之间分配碳配额以外,碳市场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应该是引导中国几千万家企业的行为变化,激励其更多地开展低碳的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

绿色金融与信息披露

《财经》: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你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阶段与短板?

马骏: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以来,中国在绿色金融标准、激励机制、披露要求、产品体系、地方试点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部分领域的成就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比如,中国的绿色信贷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绿色债券的余额在全球排名第二,中国的绿色基金的个数已经超过700只。中国推动发起和积极参与的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包括G20绿色金融研究组(后改名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网络、国际可持续金融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在形成国际共识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宣布了中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但是与此目标的要求相比,中国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还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目前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碳中和目标不完全匹配,包括绿色信贷标准、绿色产业目录等部分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未剔除化石能源相关的高碳项目。

二是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不符合碳中和的要求。中国目前对大部分企业尚未强制要求披露碳排放和碳足迹信息。多数金融机构业缺乏采集、计算和评估碳排放和碳足迹信息的能力,尚未对棕色/高碳资产的信息进行披露。

三是绿色金融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绿色项目的贴息、担保等机制对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的积极性的力度和覆盖范围仍然不足,其机制设计中也缺乏纳入碳足迹的投资或资产评价标准。

四是对气候转型风险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不足。金融监管部门和多数金融机构尚未系统性地建立气候风险分析的能力,也未出台对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的具体要求。

五是绿色金融产品还不完全适应碳中和的需要。面向投资者提供的ESG产品的多样化和流动性方面相较发达市场仍有很大的差距。多数绿色金融产品还没有与碳足迹挂钩。

六是碳市场和碳金融产品在发挥配置金融资源中的作用十分有限,碳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还很低。

《财经》:环境信息披露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环境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此外,中国应该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来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

马骏:环境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标准建设和强制披露制度。2017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分工方案已经明确了中国要分步骤建立覆盖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近年来有些进展,但还没有完全到位。

未来, 中国需要建立覆盖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在原则上与其保持一致。国际上,IFRS基金会正准备发起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 Board (国际可持续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将编制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将以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为起点,以后逐步扩展到覆盖其他可持续相关的信息。我估计,未来的可持续披露标准所覆盖的范围将会比“环境信息”更为广泛,既会包括环境和气候信息,也会包括与自然、生物多样性、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信息。

我认为,一个较为理想的可持续披露标准体系需要有如下基本要素:

一是逐步走向强制性。各国经验表明,长期停留在自愿性披露的做法效果并不好,不能有效提升透明度。

二是要明确披露内容。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治理、战略、目标、政策、流程、产品创新等信息,会对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因素产生实质影响(正面或负面)的企业活动,以及对企业未来估值可能会产生实质影响的非财务因素。部分企业活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能耗、碳排放和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等信息)需要定量披露。

三是要采用一个模块化方式构建披露体系(“building block” approach),其中包括一个基准(最低)的披露要求,和比基准要求更高的若干模块,这些更高要求的模块适用于大型企业或特点行业。这个体系是标准化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可适应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特殊情况。

四是要监管部门积极组织试点,提供能力建设服务,支持开发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披露工具和公共数据库,以降低披露的成本和难度。

《财经》:在“双碳”目标之下,绿色金融体系应该如何完善?

马骏:我建议从以下逐步完善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一是以碳中和为约束条件,修订绿色金融标准,包括从绿色信贷和绿色产业目录中剔除清洁煤炭等高碳项目;二是监管部门应该明确界定棕色资产范围,要求金融机构对棕色资产的敞口和主要资产的碳足迹进行计算和披露;三是围绕碳中和目标,建立更加强有力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包括建立更大规模的绿色再贷款机制,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提高棕色资产风险权重;四是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对环境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和情景风险框架,在金融机构内逐步推广,数年之内过渡到强制性要求。

碳价格如何发挥引导投资的作用

《财经》:7月上线了全国碳市场。未来,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碳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尤其是碳价应该如何引导投资?

马骏: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电力行业的2000多家企业,覆盖了约40亿吨碳排放。在碳市场覆盖的控排企业的范围内,碳交易正在发挥着配置资源作用,引导这些企业积极减排。

但是,除引导控排企业之外,碳市场更加重要的功能应是提供长期的市场信号,引导中国几千万家企业的行为变化,激励其更多地开展低碳的投资和其他活动。

未来投资机构和企业都会把碳价格纳入其决策模型内,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的依据。若未来碳价格很高,就意味着高碳业务将会面临成本高、利润低的风险,投资者就会倾向于不投资或少投资于高碳项目,而更倾向于投资低碳项目。如果碳价持续保持低位,就无法产生对未来低碳投资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对高碳投资的抑制作用。

《财经》: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碳定价机制?

马骏:要让碳价能够引导全社会的低碳投资,就需要有效的定价系统。不仅要有现货的价格,还需要有碳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掉期、期货等)的价格,包括中长期的碳价格曲线。同时金融也要充分地介入。只有金融的充分介入,碳价格才是有效的,才会有足够的交易,才能形成有效的定价机制,才能引导几百万、几千万企业未来进行低碳投资决策的机制。

目前所设计的碳市场缺乏金融属性,金融机构基本上还没有参与,因此难以保证有效定价和充分发挥碳价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在碳中和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完善碳市场的监管和运行框架,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推动运用各类碳金融工具和产品。另一方面,也需要防范碳金融产品交易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此外,还要解决碳排放配额的决定机制与碳中和目标的匹配问题,避免由于额度发放过于宽松,导致碳价太低。也要研究碳价格稳定机制,防止由于宏观经济等原因出现价格暴跌。

金融科技的作用

《财经》: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哪些领域应用最为突出和成功?市场较为关注的气候识别风险,通过金融科技可以解决吗?

马骏:若要实现碳中和,未来30年中国需要数百万亿元的绿色投资。过去,中国绿色金融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支持绿色基础设施项目,这些绿色项目比较容易识别。但是,未来的绿色金融业务,必须支持绿色小微、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建筑,要在计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碳排放碳足迹的基础上开展。

对这些主体、项目和产品进行绿色识别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来为绿色金融赋能。在农业、消费、建筑、小微企业等行业领域,金融科技能够提供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如金融科技可以更高效地识别绿色资产、项目、产品和服务,开展环境效益数据的采集、溯源、处理和分析,支持绿色资产交易平台等。此外,金融科技还可以为金融机构在低碳资产识别、转型风险量化、碳资产信息披露等方面提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的工具和方法。

(作者为《财经》记者)

日前,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在唐山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成果发布会上宣布我国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干热岩这种特殊的石头也可以发电,这为干热岩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干热岩是来自地球深部的高温岩石。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受开采技术和手段等限制,干热岩一般是指温度高于18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

干热岩能源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高效低碳清洁能源。据科研人员解释,主要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氮硫氧化物等污染物,不会出现其他环境问题,也不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影响。

干热岩属于地热资源的一种。目前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主要分为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水热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成熟,据国土部的数据,中国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相当于8749亿吨石油;而干热岩资源量更大,是水热型地热资源量的685倍。传统水热型地热如果过量开采会出现水位下降或者资源枯竭的情况,而干热岩资源稳定、均匀,来自于地球内部的供热,无处不在,是极富潜力的潜在资源。根据初步测算,地壳中3到10千米深处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极其可观,相当于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数十倍。

相对于太阳能、风能发电,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是干热岩发电的重要优势。据央视报道,干热岩发电不受季节、气候约束,发电成本是风力发电的1/2,太阳能发电的1/10。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多个国家一直在进行着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试验研究。目前国际上美、英、澳等国已建立了多处开发利用试验研究基地。美国已经初步在某些地区进行了干热岩的实验性发电。总体来看,干热岩的开发特别是商业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

武强表示,京津冀地区环保压力巨大,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些干热岩能源利用技术的突破,对于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完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8月23日,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成功办理了碳排放权担保贷款,这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以来落地的首次碳排放权担保业务。此次碳排放权担保贷款由中国民生银行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发放。

记者了解到,碳排放权担保贷款不仅为发电企业实现了高效低成本融资,而且将有效帮助重点排放单位盘活碳配额资产,拓宽押品范围,完善碳权资产的金融属性,对于碳市场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工具的调节功能发挥了重要意义。

“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传统建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建筑新材料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01 企业是“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企业自身“高标准严要求”的加分项,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及格线”。作为承载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群体――企业,将是这场全社会减碳运动中的主力军。

“双碳目标”的节点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设立企业减排目标与企业气候变化战略……诸多企业已开始积极参与。

作为建筑环保新材料企业的中地新材,一直以来,不断鼓励会员企业做出保护自然的承诺,自主研发的瓷性自流平地面找平等一系列环保建筑新材料,在根本上改变了施工现场“脏乱差”局面,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建造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污染,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大规模减少碳排放。面向全世界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持续铭记企业家精神,践行社会责任。

02 或将成为未来绿色建筑标配

环保建筑一体化,一直是打造绿色建筑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近年,建筑行业中的各大企业都通过各种方式提交自己的议案,呼吁推动绿色建筑,推动环保建筑一体化,提出了包括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差异化补贴、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

因此,对于我国这种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而言,发展建筑环保新材料更具有实际意义。

过去大多数建筑地面找平工程,采用传统的砂石原材料,乱采河砂现象丛生,对环境破坏力大;传统的自流平原材料弊端突显,因此对施工效率的影响,甚至对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都大受影响,所以新的建筑地面找平材料正式被提出,事实上,瓷性自流平在多年前就被人提出,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如今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将环保与建筑材料融于一体,瓷性自流平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03 蕴含千亿级市场空间

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环保新材料,瓷性自流平能运用到场景多样,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更成为了运动场馆,学校,商业,工业,室内家装等越来越多场所地面找平材料的一致选择。

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约200亿平方米,同时目前市场上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不计其数,一旦走向规模化应用,瓷性自流平将是一个百亿元以上的市场。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进步,环保与建筑从结合走向融合,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是节能低碳建筑。建筑物的能耗能够靠自身材料实现大规模减少碳排放,这也将是未来建筑物的普遍形式。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很多行业、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要实现目标,仅靠单个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生态系统中各方的共同参与。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各项工作的推进,绿色低碳产业投资井喷已成必然,建筑新材料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对企业来说,唯有顺应时代,主动求变,持续创新,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8月23日,太原市举行2021年度节能工作推进会,并发布《太原市2021年能耗双控行动计划》。今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GDP能耗)应比2020年下降3.7%。按照《计划》,我市自加压力,提高0.2个百分点,按照3.9%执行,全市能耗总量控制在2769万吨标准煤以内。(太原发布)

近日,国家发改委指出,一些地方、行业、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遏制“两高”行动乏力,节能减排基础不牢。这些“跑偏”的工作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初衷背道而驰,其害不容小觑。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党中央确定“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规划,充分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然而,当前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有的机构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种种乱象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科学推进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高度警惕、及早纠偏。

“风物长宜放眼量”。正确的政绩观都是着眼长远的,各级干部应当自觉摒弃错位的政绩观,保持理性、清醒,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能过分强调速见成效、急于“烧三把火”,而是要有长期打算,做到富有远见、保持耐心、恒心,既追求“显绩”,也要在不显山、不露水的基础性工程和周期长、见效慢的“潜绩”上下功夫、使长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善行者究其难”。如何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考验着各级干部的智慧、定力和担当。只有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明晰科学标准、设定恰当标尺,始终做到于法有据、严而有度、抓之有力,不断增强科学性、精准性,才能真正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化细化、落地见效。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大考。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目标干到底,形成“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生动局面,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李文刚)



下半年,全省生态环保系统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美丽湖北。8月13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抢抓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机遇,我省将打造一批近零碳试点样板,奋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将持续优化湖北碳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减排,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围绕促进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我省将着力控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编制出台湖北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产业新业态发展、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培育的政策措施。

同时,科学制定湖北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省将进一步明确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经济发展预留合理的碳排放空间;遴选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划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近零碳试点样板。

据介绍,近零碳试点,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创新实践,实现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综合性示范工程。这既是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低碳省份试点的重要抓手。

为了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湖北将充分发挥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稳增长、促就业和优环境的重要作用,引导各地抢抓“双碳”目标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加大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引导环境治理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鼓励优势环保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据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相关工作。

据了解,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碳中和、碳达峰也成为相关行业关注的新热点。而在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开市一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为3.55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价监竞争、特种设备等多项监管职能作用,按照职责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来源:金台资讯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庆祝中国与巴西建交47周年,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开幕式暨2021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论坛近日以线上方式在中国北京、上海和巴西巴西利亚、圣保罗同步举行。本次活动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农业科技和碳中和解决方案,旨在探索中巴在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领域深度合作,通过完善对话机制,实现共赢发展,打造双边合作的示范效应。

作为中国2021海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重点活动,同时也是巴西外交部2021创新外交计划的重点项目,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巴西外交部、巴西农牧业和食品供给部指导,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和北欧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特别支持。

聚焦农业科技和碳中和 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举行

巴西创新中心(上海)揭牌仪式。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供图

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活动为期3天,包括庆祝中巴建交47周年交流会、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开幕式暨2021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论坛、巴西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路演日、中巴可持续发展-碳中和路演日、中巴科创合作成果展等5场活动。巴西农牧业和食品供给部部长特雷莎·克里斯蒂娜向创新周致贺信表示,中国是巴西农业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双方在长期交付、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希望可以携手为保障粮食安全做贡献。

在开幕式的高级别主旨演讲环节,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以“工程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合作”为主题进行分享;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马科斯·特洛伊乔从金砖合作框架下为中国和巴西的合作提出建议;巴西农牧业和食品供给部副部长费尔南多·卡马戈对巴西未来农业发展进行展望称,在未来50年,中国都将是巴西农业领域重要的合作伙伴。

2021中国-巴西可持续发展论坛则围绕中巴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合作、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两大主题,举行两场高质量论坛研讨。其中,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中巴企业代表分别从“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市场交易”“金融支持碳达峰的路径选择”等不同视角,为两国在碳中和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发展建议。

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期间,中巴双方还为巴西创新中心(上海)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将为巴西的优质创新企业和科研成果对接中国市场提供载体和支持。

主办方表示,第二届中国-巴西创新周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与巴西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的不断延伸。同时,创新周既向巴西合作方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卓越成果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巴西的创业者提供直通中国市场的渠道与机会,已成为联通双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重要窗口。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下半年,全省生态环保系统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美丽湖北。8月13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抢抓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机遇,我省将打造一批近零碳试点样板,奋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将持续优化湖北碳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减排,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围绕促进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我省将着力控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编制出台湖北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产业新业态发展、产业链构建和产业集群培育的政策措施。

同时,科学制定湖北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全省将进一步明确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经济发展预留合理的碳排放空间;遴选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划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近零碳试点样板。

据介绍,近零碳试点,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创新实践,实现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综合性示范工程。这既是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低碳省份试点的重要抓手。

为了做大做强环保产业,湖北将充分发挥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稳增长、促就业和优环境的重要作用,引导各地抢抓“双碳”目标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加大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引导环境治理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鼓励优势环保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源和碳汇系统,理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农业碳排放有三个结构性特征:一是农业排放以“非二氧化碳”为主。甲烷、氧化亚氮这两类温室气体占比超过70%。二是碳排放来源从种植业、养殖业各占“半壁江山”逐步发展为种植、养殖、能源消耗“三分天下”。三是机械化带来的能源消耗成为农业碳达峰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截至2018年,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达到2.37亿吨,由此带来的碳排放占比已达农业碳排放的27.18%,超过化肥成为第一大排放源。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投入品减量、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减少面源污染的同时,协同降碳的作用初步显现。当下有序推进农业碳达峰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减碳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双升,农业生产规模、开发强度持续提高,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可能带来更多排放;另一方面,农业经营规模较小、过程复杂,致使农业碳排放核算困难。

考虑到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且农业排放以非能源消耗导致的“非二氧化碳”为主,农业虽然不过度强调能源消耗目标,但须将碳排放强度纳入“十四五”目标。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资源环境相关监测体系和台账建设,摸清家底,使减排工作有据可查。

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协同实现碳减排。绿色发展与碳减排具有高度一致性,要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稳定提升农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挥乡村在碳汇方面的功能作用。

加快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探索进入碳交易市场。从已有研究来看,农业碳排放核算参数不统一、要素不全面,缺乏公认的核算方法。要尽快启动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形成一套管理部门、生产主体、碳交易主体公认的核算方法体系,为农业进入碳市场奠定方法基础。要充分利用农业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农业碳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初期可在农业绿色发展基础较好、营商环境优良、改革精神足的地方,以县为单位,选择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合作社等规模较大、组织程度较高、市场意识强的主体,率先开展试点。

用好财政手段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建立健全绿色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财政和金融要加大力度支持化肥农药减量、秸秆利用、地膜回收、国土绿化等环境友好行为,为农业减排和固碳持续提供激励。要特别注重农业机械节能降碳,将节能降耗作为进入农机补贴目录的重要标准。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目前我国森林整体处于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的阶段,生长较为旺盛,有助于提高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多重举措中作用显著。

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此,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智慧水务中心[生态院智慧水务(北京)有限公司]协同中华环保联合会相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以碳中和为目标,发起环境中国碳中和造林工程,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环境中国碳中和造林工程的发起是应对气候危机,实现生态安全战略目标最积极的反应,是一场全民行动,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该工程将围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环境与发展的目标,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号召,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全力打好“造林减碳”保卫战。我们将秉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一同为保护地球生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贡献中国力量。

环境中国碳中和造林工程的第一站——连城革命老区,革命老区见证无数岁月变迁,然而,当地仍有水土流失与部分荒漠化的现象,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已经迫在眉睫。种树,能够吸收(抵消)因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研究,植一棵树每年固碳4至18千克,在20年(计入期)里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80至360千克。

首个环境中国碳中和公益林的建立,我们在助力3060目标的同时,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提高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助力温室气体减排,共同建设美丽新中国,这也是我们献给建党百年最好的礼物!

近日,依托中兴通讯业界领先的大数据+AI多频多制式协同节能技术,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徐州分公司完成全国首家5G AI业务导航节能应用的规模部署。在无损网络性能及用户体验前提下实现智慧节能,5G基站每日用电量降低30%以上,充分贯彻落实了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工作要求,推进中国移动低成本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能源消耗越来越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移动的能耗总量也面临巨大的增长压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移动基站、核心机房、数据中心(IDC)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年耗电就超过500亿度。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移动已将“绿色行动计划”升级为“C²三能计划”。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能耗的主要来源,5G基站的节能降耗是关键一环。中兴通讯5G绿色能效解决方案——PowerPilot对现网负荷实时监控,基于AI进行负荷预测,在通信资源过剩的情况下,自适应开启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等节能功能,并在适当时机将其唤醒。在此基础上,深度协同多频多制式网络,进一步挖掘节能空间,通过分析不同业务类型的能效差异,将业务精准地导航至能效比更高的网络,从而实现整网能效最优,全面助力打造绿色、环保、智能、健康的5G网络。

PowerPilot通过大数据分析+AI自学习助力协同式节能,主要涉及节能策略配置、参数门限自调整、KPI回滚式自优化三大关键技术。节能初始参数自配置,根据站点软硬件配置,智能节能平台可基于规则,对各小区的节能功能进行初始自开通和参数配置。节能参数门限自调节,基于话务历史数据(按周进行统计,区分工作日及节假日),优选智能算法,准确预测话务的时间分布,智能配置节能激活时间窗(多时间窗)。KPI回滚式参数自优化,按小区动态学习最佳节能触发门限,如上下行PRB利用率,RRC链接用户数等,基本无损网络性能前提下,节电启闭门限可实时调整及回滚。

通过PowerPilot的部署,试点区域内开启AI负荷预测后,每日耗电量较未开启AI节能降低28.1%;辅以业务导航后,每日耗电量又明显减少,较未开启AI节能降低30.37%。基于业务导航的AI节能在保证用户感知的前提下,将基站能耗收益最大化。同时,无线接通率、无线掉线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SN添加成功率、SN变更成功率、SN异常释放率多项KPI指标均正常。

中国移动新近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吹响了全面启动双碳绿色行动的号角。随着新功能进一步在徐州全网部署,每年可节约用电约1300万度。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将携手中兴通讯以实际行动助力推进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近日,国家发改委指出,一些地方、行业、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遏制“两高”行动乏力,节能减排基础不牢。这些“跑偏”的工作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初衷背道而驰,其害不容小觑。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党中央确定“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规划,充分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然而,当前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有的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有的机构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种种乱象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科学推进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高度警惕、及早纠偏。

“风物长宜放眼量”。正确的政绩观都是着眼长远的,各级干部应当自觉摒弃错位的政绩观,保持理性、清醒,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能过分强调速见成效、急于“烧三把火”,而是要有长期打算,做到富有远见、保持耐心、恒心,既追求“显绩”,也要在不显山、不露水的基础性工程和周期长、见效慢的“潜绩”上下功夫、使长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善行者究其难”。如何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考验着各级干部的智慧、定力和担当。只有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明晰科学标准、设定恰当标尺,始终做到于法有据、严而有度、抓之有力,不断增强科学性、精准性,才能真正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化细化、落地见效。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大考。各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目标干到底,形成“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生动局面,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2021年8月1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黄润秋: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也是落实我们国家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制度创新和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减碳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开市一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是3.55亿元。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20日在国新办就“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透露,“十四五”期间将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

持续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据悉,十四五”期间,国家林草局将围绕森林蓄积量2030年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扎实开展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持续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比如,落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绿化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一批区域性系统治理示范项目。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乡村绿化美化,多形式多途径推动增绿增汇,而增绿的过程实际也是增汇的过程。 张炜提到,要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和木竹替代,实现生物减排固碳。“因地制宜开展能源林培育,加强现有低产低效能源林改造。稳步提高能源林建设规模和指标,加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和科技攻关。积极推动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推进优质木竹资源定向培育与利用,提高生物固碳效率。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优先推广使用木结构和木竹建材,减少因生产使用钢材水泥等高排放建材造成的碳排放。” 张炜说。 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也是国家林草局的重点工作之一。

张炜表示,将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助力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组织者、自愿减排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用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此外,还会持续开展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建立全国林草碳汇数据库。开展林草助力碳中和战略研究,组织开发林草碳汇关键技术,充分发挥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特殊作用。

将编制全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和草业发展规划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草原生态状况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56.1%,鲜草产量达到11亿吨。但是,当前草原生态脆弱的形势依然严峻,仍然有70%的草原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状态,草原保护修复任务还十分艰巨。 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透露,在《“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将编制全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规划,明确新时代草原工作的重点任务。 唐芳林表示,主要思路包括夯实草原工作基础,构建林草一体化工作格局;全面加强草原资源保护,实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推行草原休养生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实施退化草原修复2.3亿亩,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草原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促进草牧业、草种业、草坪业等现代草业健康发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草原科技的支撑能力。 国家林草局总工程师闫振也表示,为推进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十四五”期间林草部门在黄河流域聚焦黄河源、祁连山、秦岭、黄土高原、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关键区域,长江流域聚焦长江源、横断山区、赤水河、武陵山区、鄱阳湖、洞庭湖等重点生态区,优先启动实施一批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

8月14日中午,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东华水泥熟料公司烧成车间主任张兵正在向中班职工讲解“碳达峰、碳中和”的图解资料。这是该集团推进落实“双碳”政策的一组镜头。

“作为国有企业,积极落实‘双碳’政策既是责任所在也是形势所需,我们必须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去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他们积极围绕智能减排、设备升级和清洁能源等方面全面发力、攻坚突破,交出一份可喜的节能减排“答卷”。

唱好智慧减排“重头戏”

在东华水泥熟料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中控操作员贺建国正在观测电脑屏幕上的环保监测数据,每项数据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这得益于该公司构建的“水泥工业大脑”。

近年来,水泥生产企业被贴上高耗能、限制类、去产能的行业标签。作为淄博地区规模较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东华水泥一直将借助“大数据”手段实现节能降耗、稳产提效作为主要攻坚方向,全力推进。去年以来,他们和阿里云公司合作创建的“水泥工业大脑”正式投入运行。

“‘工业大脑’建立的能耗优化和质量稳定两大算法模型,通过分析生产实时数据,精准计算控制参数,利用DCS系统代替操作员进行自动控制,在不改变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实现节能降耗、稳定质量的目的。”熟料公司经理吴埌说。

那么,“工业大脑”到底能够实现什么样的效果呢?吴埌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2020年“工业大脑”运行以来,该公司不仅同比增加效益2300万元,同时实现节煤1.5万吨,二氧化碳减排7200余吨。

打好系统改造“主力牌”

“降碳和发展两者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在谈到环保系统改造时,淄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鲁守明说,今年以来,他们紧盯环保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全力推进环保设备改造和系统优化,有力助推生产效能持续提升。

以新材料研发生产为主的新升实业公司为例,他们全面推进全产业链节能减排减碳增绿工作,构建了“新升光电+电厂能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在不增加电厂容量和当地排放基础上,他们充分回收利用余热资源,通过对4#机组循环冷却水余热资源、光电蓝宝石冷却水余热资源、锅炉烟气余热资源进行调整优化,用于提高供热能力,保证供热正常稳定运行。上半年,该厂余热回收项目共回收热量14.61万吉焦,节约标煤5000余吨,增加供热能力60万平方米,也大大降低了光电长晶车间除氧器蒸汽能耗及晶体工艺制冷能耗。

无独有偶。位于大漠腹地的世林化工公司启动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工程,新建一座脱硫塔,对原有脱硝、除尘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设备投产后生产效能和环保水平将大幅提升。东华水泥加强对收尘器的全面维护保养,重点对提升阀、反吹阀、铰刀吊瓦、收尘管路等进行清理、更换,节能减排工作又迈出一大步。

“今年以来,我们在集团内部开展环保设备改造升级20余项,设备全部改造投运后,将大大降低碳排量。”鲁守明说。

奏响清洁能源“协奏曲”

2021年上半年对于淄矿集团方大公司清洁能源公司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他们不仅取得较好经营效益,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清洁能源的理念,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供应商。

清洁能源公司是专注于清洁煤粉生产供应和锅炉供热的企业,是山东省规模较大的清洁能源企业之一。为进一步响应“双碳”政策,他们在优化煤粉加工工艺和改进锅炉运行系统上下功夫,从源头上提高煤炭燃烧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他们从中控数据、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等方面深入研究、深度挖潜,全面推出“私人订制”煤粉销售新模式,在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同时,充分提高煤粉的燃烧率,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在锅炉供热站,他们通过对锅炉安装四效回水板式换热器装置的技改,有效回收蒸馏水余热,提高吨煤粉产蒸汽量,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循环利用,每月可节约煤粉120吨。

作为以煤矿生产为主业的淄矿集团,还通过大力开展智慧矿山建设、“两化融合”管理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运转质效。财务报表显示,1~7月份,淄矿集团在煤炭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全集团节约用电近240余万元。

“我们还将在洗煤挖潜提效和精益销售等方面再发力,全面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率,争做清洁能源供应的示范者。”说起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黄书翔信心满满。

来源:大众日报

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绿色指数开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设立跟踪绿色证券指数的产品。研究探索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相关衍生产品,为投资者管理投资风险提供市场化工具。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26日表示,上交所正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共同编制“碳中和”投资指数,并基于该指数开发ETF产品。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绿色指数开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设立跟踪绿色证券指数的产品。研究探索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相关衍生产品,为投资者管理投资风险提供市场化工具。同时,加大绿色投资者培育力度,合理引导投资者投资上交所“双碳”产品。

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从绿色金融的维度分享了ESG和碳管理对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既需要对新技术的减排潜能有预判力,还要对研发转化和市场形成有助推力,而这是风险投资可积极发挥作用的地方。

8月26日,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在线上举行,主题为 "聚焦ESG发展,共议低碳可持续新未来"。峰会邀请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知名企业及权威学者,就ESG投资、可持续发展、低碳转型等议题展开研讨。

"科技创新对零碳转型的意义"的主题发言中,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从绿色金融的维度分享了ESG和碳管理对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沈南鹏认为,绿色金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正在加强"责任投资者"的建设,将ESG、碳管理列为投资决策的必选项,这有利于企业和投资机构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上形成合力。

以下为沈南鹏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红杉中国的沈南鹏。很高兴参加此次新浪ESG峰会。今天这场发言主题有两个关键词:"科技创新"和"零碳",这也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红杉中国发布的碳中和报告的题目主旨。这种不谋而合可能也说明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以科技为抓手来推动低碳转型,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首先,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助于在零碳经济转型中激发鲶鱼效应,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平行推进、不断尝试的有益格局。在具体的实践中,碳中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存在两大挑战:一是"多"。围绕低碳经济、能源转换,存在众多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科学界、工程界长期存在争论,有些是原理性的,有些是工程技术层面的,有些则是经济层面的,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二是"快"。随着节能减排各环节研发力度的加大,技术路线的动态变化频繁,更新迭代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政策经常很难做出唯一性规划。而市场和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们能够通过不同技术路线的平行投入,形成不同的投资组合,推动多种新技术装置的规模运行,有效地对冲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风险投资和创新源头的深度互动,有助于为高潜力的技术提供更好的培育孵化环境。整体来看,目前仍有很多减排潜力较大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既需要对新技术的减排潜能有预判力,还要对研发转化和市场形成有助推力,而这也是风险投资可积极发挥作用的地方。红杉中国在一如既往做好绿色投资的同时,在零碳科技上不断加大投入:一方面,我们在自己的投资流程中把企业的ESG、碳排放管理能力作为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和投后服务的关键指标,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ESG量化报告体系,对外展现红杉在推进ESG建设方面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们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了百亿人民币的碳中和基金,投资和培育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

再者,碳中和的变革重构,迫切需要"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支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公司的故事,这就是多年以前我们和远景集团的合作。我们投资了远景集团和它相关的智能软件业务,并一路见证了它在低碳应用创新领域的积极拓展。其中最让我们感到有成就感的,来自于他们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开发的"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引起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它提供了从碳排放监控、风险识别、报告生成到优化减排路径、碳排抵消的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采用数字智能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此外,展望"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范式变化,ESG会成为未来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企业的碳管理能力,会成为衡量ESG绩效的关键指标。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无论债权投资还是股权投资,投资人在做决策和市场分析时,会越来越多地把碳管理能力,如同以往的财务审计一样,作为ESG的重要考量维度。这也是绿色金融中重要的新部分。绿色金融此后会需要一套全新的方法论,把衡量碳排放变成其中的一个必选项。因此,需要精确评估碳管理的能力,也要构建具有严格分析和计算功能的量化体系,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将会是这当中重要的支撑点。

当然,ESG涉及方方面面,零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知,始终与时代潮流、公平正义、发展进步站在一起。

红杉中国会继续做好时代的"责任投资者",持续发现为社会创造正向价值的创新创业者。我们也希望与更多同行一道,以ESG标准要求自己,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5日是全国低碳日,绿色税制是实现低碳环保、“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披露了我国环境保护税(以下简称“环保税”)开征三年的多组数据。整体来看,税制运行平稳顺畅,税收收入总体稳定,执法刚性稳步增强,绿色效应逐渐显现。

我国的环保税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征,主要根据污染物实际排放量计算征收,这就意味着“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与此前征收排污费相比,环保税刚性更强,促使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持续增强。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按税款所属期计算,2018年、2019年、2020年环保税分别实现收入205.6亿元、213.2亿元、199.9亿元,合计收入618.7亿元。三年来,纳税人户数从26.7万户上升到46.2万户。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练奇峰解读:“环保税收入每年基本稳定在200亿元左右,没有大的起伏,原因就在于企业采取了减排措施。超标排放的企业在减少,2018年企业的超标排放率是11.3%,去年也就是2020年已经下降到9.7%。”

在山西长治一家煤炭企业里,记者看到,投资30多亿元新建的生产线开始投产运行。新生产线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炼焦、备煤、煤气净化等环保技术和设施,能实现污染物的超低浓度排放。

公司副经理苏旭峰告诉记者:“这个超低排放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我们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应的环保税自然也下降了。省下的一部分钱,我们可以用于环保项目和延伸产业链。”

练奇峰说,环保税的开征,既有反向倒逼作用,也有正面激励作用。“环保税起到的是一个导向作用。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排污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要是减排的话,会得到税收优惠。比如,我们对于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免征环保税,鼓励企业变废为宝。”

一家制药企业的环保总监谷春波说:“我们把污染物能回用的尽量回用,能减排的尽量减排,从而来充分享受目前的优惠政策。2020年与2018年相比,环保税降低了50.26%;2021年二季度,我们充分享受了环保税低标排放减征50%的这一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三年来,全国纳税人因低标排放累计享受减税优惠102.6亿元,因集中处理污水享受免税红利152.2亿元,因综合利用固体废物享受免税红利39.9亿元。这一系列和环保相关的减免税红利也是近年来市场主体“体感”较强的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税的绿色效应也在这几年里不断显现。

以能源大省山西为例,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总会计师王宝明说:“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减少,排放浓度在逐渐降低,企业享受的优惠则在增加,这有力促进了山西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山西全省‘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改变,环保税作为绿色税制的效应在逐步显现。”

相关部门日前透露,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抓紧制定完善中。国家税务总局方面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研究构建更加完备的绿色税制,以更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确保如期实现降碳减排目标。”市政协委员、林业局党组书记董志明表示,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助力全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作出林业贡献。

持续推进绿色资源总量增加。坚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规划,不断拓展造林绿化空间,集中抓好太行山生态修复、绿色生态廊道、农田防护林、城乡绿化美化、自然保护地提升等重点生态工程,着力扩绿量、提质量、增总量。确保到2025年底全市完成营造林面积23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

不断优化碳汇树种结构。以提高林中碳汇能力为目的,科学选择碳汇能力强的造林树种,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果则果,大力开展碳汇造林。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努力把“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促进生态扶贫成果巩固、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造管并举、量质并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抓好中幼林龄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疏林抚育和补植补造、灌木林经营提升等工作,确保到2025年,全市完成森林抚育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面积168.5万亩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1242.56万立方米。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积极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强化生态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确保林地保有量目标。认真执行征占林地补偿,增强征占林用地控制,加强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区位脆弱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

加大草地、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严格落实《石家庄市湿地保护规划(2019-2035)》,加大对湿地保护、修复、管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确保全市湿地面积保有量在49.47万亩以上;逐步改善草地生态质量,采取围挡、人工播种等方式,促进草地生态恢复,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完成草地恢复4万亩以上。

今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连续两个季度在嘉兴市各县(市、区)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增幅位列嘉兴第一,是平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强有力证明,也意味着平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率先开局。

近年来,围绕能耗下降,我市持续做好发展清洁能源,以及企业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和实施节能改造等“进”的文章,和落后用能腾出等“退”的文章。漫步于独山港海岸线上,一台台硕大的“风车”竖立在岸边,正通过叶片的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浙江大唐国际平湖风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风机已投入使用,年发电量约0.8亿度。风从海上来,我市还在布局建设装机规模更大的风力发电场项目。目前,浙能、华能百亿海上风电项目已有46台风机并网发电,待139台风机全部投用后,全市每年风力发电近18亿度,节约标煤52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5万吨。

“今年,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有余电可上网。”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沈奇波说,他们公司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95亿元,利用余热发电,发电量达到4.6亿千瓦时,其中有1.6亿千瓦时余电上网。这标志着公司利用余热发电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关键的是降低了公司用电支出成本。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独山能源在内的平湖企业通过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同比增长128.6%。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余热、余压、余气发电,且发电量越来越大,这是平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战略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是平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自我需要,也展现出了平湖企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担当。

这样的担当,不仅体现在发电,还体现在节电。这两天,平湖旗滨玻璃公司3台经过节能技改的空气压缩机投用。“每天就能节约用电4500千瓦时。”公司总经理官立民说。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312家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498个、总投资超15亿元,年节能20万吨标煤,每年可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亿元。

多渠道“进”之际,我市还始终坚持“退”的原则,积极开展“两高一低”整治提升工作,不断加快落后用能腾出。今年上半年共淘汰关停德长环保、日铁日新华新顿、中嘉华宸等7家高能耗企业,腾出用能空间4.52万吨标煤。以中嘉华宸为例,该公司2019年起处于半停产状态,呈现占地面积大、公司效益差、单位能耗高三大特点,通过独山能源有限公司收购重整方案,腾出26000吨标煤用能指标,并为PTA项目提供用地,预计项目投产后新增产值达200亿元。“腾笼换鸟”间,实现了土地的“涅槃重生”。

进退间,全市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也为我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前段时间,我市还成功申报成为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接下来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固化先发优势、保持竞争优势,推进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勇开新局”。

【来源:平湖市】

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已运行一月有余,为生态产品交易打下“头阵”。今年以来多部门发文,明确释放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化、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信号。一些配套政策也相继出台,多个地区表示将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专家建议,通过科学的核算方法给生态系统服务贴上“价格标签”,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获政策力挺

生态产品市场化,可理解为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将自然资源产权化概念糅合在投资、交易机制等各个环节。目前我国生态领域已有的权益交易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用能权交易、水权交易、林权交易等。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逐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制度,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有效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基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

多个部门提出加快生态产品市场化建设进程,释放了生态产品交易在制度及应用层面加快建设的政策信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日前表示,将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

国家发改委提出,研究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的配置方式,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发改委正在加快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财税、价格、绿色金融等政策体系,研究建立碳定价机制,建设全国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环境权益融资工具》金融行业标准,明确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分类,并从实施主体、融资标的、价值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规定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总体要求。

中国银行(3.020, 0.01, 0.33%)研究院研究员汪惠青表示,这一标准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塑造了公开透明的融资市场环境和参考依据,有利于提升经营开发主体寻求融资的积极性。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基调,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之一。应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格、交易、税费、补偿等市场化体系,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端精准对接,降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本,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支持,提高地方和企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积极性。

地方密集施策“赋权”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部总结出六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模式:以实现保护者受益为根本的“生态补偿”模式;以夯实绿水青山根基为重点的“绿色银行”模式;以探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路径为主导的“山歌水经”模式;以“生态+”多业态融合为主体的“复合业态”模式;以打造生态品牌提质增效为主导的“品牌引领”模式;以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为牵引的“市场驱动”模式。

其中,以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为牵引的“市场驱动”模式在地方层面密集部署,多地印发相关文件,摸清生态“家底”,“赋权”自然资源,从而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

《河南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表示,构建分类科学、内容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积极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建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建立技术体系、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努力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齐鲁样板”。

江西省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全面形成,把江西省打造成为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先行区。

广州市发改委针对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验任务,在试验区开展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建立生态产品名录,开展生态产品统计,建立生态产品指标体系、核算标准和方法;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政府公示价格体系,健全完善生态农产品(5.600, -0.04, -0.71%)、文旅等生态产品的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等。

天津、北京、福建等多地也提出,将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统筹推进自然资源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生态产品价值认定

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已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认定及利用,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范围铺开还有不少难点。董战峰表示,现阶段,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主要存在合法化权属、标准化定价、市场化手段以及多元化补偿等问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认为,通过科学的核算方法给生态系统服务贴上“价格标签”,建立生态产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解决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的第一道关口。

“根据目前的研究基础,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核算可以用生态产品总值(GEP)来衡量。具体核算框架,可以参考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陆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王金南表示,当前应着力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完善产业利益分配体系。

除标准化定价问题外,对于市场化手段应用不足的问题,董战峰建议,应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周四表示,今日起分别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国黄金集团两家央企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督察重点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贯彻落实情况;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部署,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

当日,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碳专业委员会在太原市成立。

山西是传统的煤炭能源大省,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给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碳专业委员会由3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单位联合倡议成立,共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服务”“监测”“技术”三个方面的工作,构建立体化咨询服务体系,夯实数据基础,依托精准化在线监测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打造场景化案例并提供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碳专业委员会将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具体需求,以搭建多元主体交流互动平台和构建产业上下游合作生态的方式,从促进行业间信息共享、提升碳排放数据支撑能力、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开展技术研发转化等角度,提升环保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完)

近日,作为深耕ESG投资体系的代表机构之一,南方基金在有效实施运营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并注销碳抵消指标的方式全额抵消了自身碳排放,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碳中和的资产管理公司。 据了解,南方基金在自身的碳排放管理方面,通过总部大楼的节能减排设计、租用高能效的数据中心、并在公司内部积极推行节能减排举措,有效实施了碳排放管理和绿色运营。2020年,针对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直接排放175.1吨二氧化碳当量,南方基金采购并注销了176吨自愿碳减排核证减排量(VCUs),完成了直接排放的全额抵消。针对外购电力6693.4兆瓦时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南方基金采购并注销了6694个国际绿证(I-REC),完成了间接排放的全额抵消。至此,南方基金在有效实施运营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并注销碳抵消指标的方式全额抵消了自身碳排放,实现了2020年南方基金机构自身运营活动的碳中和。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碳达峰”和“碳中和”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过程中,倡导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ESG投资理念,也逐渐得到国内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南方基金以成为“值得托付的全球一流资产管理集团”作为愿景,践行社会责任是南方基金义不容辞的担当。为了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长远目标,南方基金从以下五方面积极投身到助力碳中和愿景实现的行动中。 一是加强碳排放管理。南方基金建立内部碳排放管理体系,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对公司运营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从今年起实现机构自身运营活动的碳中和(范围一:系所有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范围二:购买的电力、热力或蒸汽消耗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成为首家承诺并实施碳中和的公募基金;二是逐步形成信息披露长效机制。南方基金从监管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所提出的披露建议,细化覆盖治理、战略、风险管理等的全方位披露指标。同时推动基金自身以及投资组合的环境相关信息的披露,推动长期可持续的负责任投资;三是建立气候风险评估机制。南方基金在投研流程中加入气候因素的影响分析,重视采用量化和系统化的方法管理气候风险,并纳入日常投资和经营决策的流程中,进一步细化内部风控的相关规章及手段,实现对机构自身气候风险更有效的管理;四是打造多层次ESG和气候投融资产品体系。南方基金按照国际化、特色化、差异化原则,全面探索和践行ESG的本土化融合;五是积极倡导ESG理念,全方面落实ESG相关工作。南方基金作为公募基金行业先行者,积极开展各项环境保护及公益慈善活动,更是将ESG的核心理念及标准全面融入经营和投资管理中,并成为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和中国ESG领导者组织的理事会成员。 此外,作为“气候行动100+”签署成员,南方基金与上市公司积极沟通,旨在确保世界上最大的161个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就气候变化采取必要行动,改善治理并加强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南方基金还在资产配置方面也做出实际行动,在过去几年内大幅降低对高污染高能耗相关公司的投资,大幅增加在可再生能源方向的投资比例。南方基金也凭借在ESG方面的突出成效,相继荣获了新浪财经“金责奖”、《财经》杂志“长青奖”和《亚洲货币Asiamoney》“中国绿色金融奖”等奖项。

“新发展 可持续——2021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成功举办后,一些参会嘉宾和观众及时给我们发来了反馈,有的是关于会务组织方面的建议,还有的直接把自己的观察写成了稿件。在此我们精选了其中的一篇,并向热心关注IFCII和CAFI的朋友表示感谢!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相关工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下一步,总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价监竞争、特种设备等多项监管职能作用,按照职责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

我国实现“碳中和”基本上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碳减排,比如节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二是增加碳汇,即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森林覆盖率是重要基础。天风证券范张翔指出,林业碳汇是碳中和进程中的“负碳”途径,具备碳汇量大、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等特点,是CCER项目中的重点。

岳阳林纸(600963)拥有超200万亩林业基地及近1万亩绿化苗木基地;

福建金森(002679)是我国纯森林资源培育型林业上市企业。

8月19日,台州市领导干部论坛(第121期)举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魏玉剑受邀作《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内涵和应对》专题讲座。吴海平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良平主持。

魏玉剑从事节能工作近20年,目前正在研究城市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并致力与推广城市能源规划、区域供热、区域供冷、分布式能源和综合能源系统。论坛上,魏玉剑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背景、概念、解决路径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案例丰富,语言生动,各级领导干部认真领会报告的丰富内涵,对抓好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了新的认识。

魏玉剑说,碳达峰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会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各种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针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如何应对,魏玉剑建议:实现碳中和需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技术迭代为前提,碳中和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依赖型。我国应对碳交易,首先要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政府应当明确目标、价格信号和战略规划,金融机构应引导创新绿色金融,大力投资绿色技术。

【来源:台州新闻APP】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8月20日表示,将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助力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组织者、自愿减排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用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证券时报)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河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以上。

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方面,河南提出五大措施。第一,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到2025年,新创建绿色工厂300家、绿色工业园区15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家。第二,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到2025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数量达到3500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废弃农膜实现基本回收;每年深松耕地面积1000万亩以上,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30万亩;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3%以上。第三,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实施大中型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绿色建设和改造。第四,壮大绿色环保产业。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打造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五,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推进有条件的园区、厂区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第五,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

在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方面,河南在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绿色升级建议。

同时,在法规政策体系方面,河南提出,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配套制度体系,拓展用能权交易试点范围。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落实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重点排放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健全用水权交易机制,推动水资源使用权有序流动。

8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介绍有关情况。目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经启动一个月,黄润秋介绍了最新进展。据悉,碳市场交易价格从首日开盘价的每吨48元上升到昨天收盘价每吨51.76元,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3.55亿元。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知道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防治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目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经启动一个月,请介绍一个月以来的运行情况。碳市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全国碳市场建设还存在哪些挑战?下一步如何推进?谢谢。

黄润秋: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这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手段。当然,也是落实我们国家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制度创新和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一个月前,就是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我们把全国燃煤发电行业2162家企业纳入到了碳市场的范围,总共覆盖了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自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交易价格也从首日开盘价的每吨48元上升到昨天收盘价每吨51.76元。开市一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是3.55亿元。

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和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市场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减碳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

为了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我们从2011年开始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个省市开展了地方的碳市场试点,主要是探索碳市场管理的制度体系。通过多年试点,在碳排放核算、配额分配、核查、履约清缴这些制度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虽然有很多年的试点基础,但对于全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存在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所以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审慎稳妥。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修订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

二是强化市场管理,加强碳排放数据的质量管理,强化相关制度的执行落实,加强对全国碳市场各个环节的监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三是拓宽覆盖范围,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我们将会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的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的活跃度,我们会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有关工作。谢谢!

国资委8月19日消息,近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分析总结当前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中央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方式,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近日,中国化学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院暨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西安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陕西西安中国化学华陆公司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化学在彰显央企担当、坚持创新驱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迈出了关键步伐。

前不久,由中国化学十四公司承建的国内最大规模燃煤电厂碳捕集示范工程——国华锦能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项目一次通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是目前全球设计性能指标最优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工程创新应用了高效低端差换热器、超重力反应器、改性塑料填料等设备及材料,坚持“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思路,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

此前,《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形成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并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化学以共抓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契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不断发力。

中国化学先后中标南京江北新区长江大保护(丁解水库片区环境综合整治)EPC项目、岳阳市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PPP项目,承担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现场遗留废物及污染场地清理修复任务等环保类项目。公司在发挥环境治理专业特长的同时,争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领跑者。

在此基础上,中国化学坚持“创新驱动、实业兴企”,探索“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积极向高附加值的实业领域延伸。公司聚焦硅基气凝胶、己二腈等高端新材料研发,助力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其中,中国化学华陆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万立方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于2020年底在重庆长寿开工。项目围绕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上下游及衍生产业,形成多产品协同发展产业布局,可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节能低碳相关技术。

佳华科技8月19日晚间披露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佳华科技营业收入为2.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47万元,增幅为2.24%;净利润为1643.7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上半年营收在一季度同比下降的局面下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87亿元,增幅23.68%。

报告期内,由于多元化布局智慧环保、智慧城市、低碳、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佳华科技营业成本同比增加约4222万元,成本增长的数额远大于收入增长数额,导致营业利润出现下降。而营业成本急速攀升的背后,是这家物联网公司在充分发挥特质,不断拓宽业务赛道、优化人员结构,紧密布局“一盘大棋”。

据了解,佳华科技近年来一直在转型,2016年到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数据运营服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2.74%、25.90%、32.17%、41.00%、33.88%、44.61%,总体呈现占比不断提升趋势。这体现了佳华科技对打通物联网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的贯彻,深挖数据价值、拓展产品与服务,业务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一个更重要的信号是,2021年上半年,佳华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840.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升12.76个百分点。佳华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研发费用变动主要是为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孵化平台和AI云平台为客户提供SAAS化服务打造平台基础,提升公司SAAS服务能力,加大了平台部分的研发投入。同时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公司依托在物联网技术及行业应用领域的积累,积极把握市场机会,本期新增了与双碳领域相关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双碳”领域的竞争力。

根据佳华科技半年报,报告期内,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市场机会,公司作为由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作为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项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在线监系统顶层方案设计”的编制单位,并依托长期持续积累的行业经验、客户资源以及物联网领域的综合技术等优势,建立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分析系统,并进行试点推广工作。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推进,佳华科技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积极布局,加大双碳领域相关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在“双碳”领域的竞争力,蓄力待发。另外,仍处于开发中的AI算法和系统研发等项目,以及新增的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和数字孪生平台研发资本化项目,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未来的盈利能力。

8月19日,佳华科技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7304.18万元,同比增加110.87%,本期加大了与碳相关领域的研发费用投入,据统计,在AI算法系统研发、智慧城市创新产品、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等32个在研产品中,涉及碳相关的占50%,进一步提升佳华科技在“双碳”领域的竞争力。

今年以来,在中央的要求领导下,全国“双碳”目标建设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持续走强。面对火爆的市场竞争,佳华科技开足马力积极应对,“碳资产”“碳排放”“双碳数据标识”成为佳华科技半年报的几大核心关键词。

半年报显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佳华科技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项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在线监系统顶层方案设计”的编制单位,并依托长期持续积累的行业经验、客户资源以及物联网领域的综合技术等优势,建立基于物联网架构的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分析系统,并进行试点推广工作。

据了解,佳华科技在上半年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中曾表示,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到碳达峰碳中和有关的技术工作中,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也回看了佳华科技近几个月的动态,发现公司在碳方面确实动作频频。

在技术研发方面,根据半年报披露,佳华科技围绕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通用型二级节点自主研发了三项核心技术。其中,“双碳数据标识解析体系”创新性的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区块链技术结合,主要解决企业碳排放过程中监管部门与企业信息不互通,防止企业存在瞒报、误报、漏报等情况,同时企业也需要在银行征信、金融服务、碳市场交易等方面的碳排放数据得到认可和信任。据了解,佳华科技的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是全国首个获批的以碳排放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为主的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将聚焦多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碳减排以及生态环境数据标识解析,推动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在研项目中发现,佳华科技碳技术主要依托于公司核心技术海东青数据库、物联网平台、云链数据共享平台、AI算法等,在此基础上研发安全可信的碳产品。新增加的碳链产品主要是通过构建双碳大数据分析体系,形成多源多维数据下的各类数据关联分析算法模型,为双碳目标下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提供大数据支撑。烟气治理岛智慧运行管控平台是一套融合燃煤电力烟气净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系统优化的系统电耗、物耗量,实现实时碳减排量的转化,与同类型产品相比,较为前瞻。

在应用方面,半年报显示,根据佳华科技长期发展规划,在国家提出的 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和任务需求指引下,公司成立“碳盘查”推行委员会对本公司温室气体源和汇的盘查及相关活动数据收集,形成碳盘查报告,为企业节能减碳作好数据基础。同时,佳华科技对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空气质量检测仪进行了碳足迹核算,形成产品碳足迹核算报告,为绿色低碳产品提供指引。

此外,佳华科技作为国家有关机关双碳方面的技术支撑单位,还设计开发双碳地图,同时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方面的服务,向全国各省、市、县、企业、公众等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数据服务,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整体看来,佳华科技今年的研发重心偏向于碳监测、碳核查。纵观目前碳核查市场,普遍存在着核算数据不准确、数据可信度差、无共享共用机制等问题,而佳华科技近年来也始终围绕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不断投入研发力量,若能将技术完善并推出,动态跟踪双碳目标进度,将指标量化,或将有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纠正现有的运动式“减碳”,市场想象力充足。

2021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加速绿色转型的关键一年。

8月26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指出,一家公司的供应链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5倍,但是只有4%的企业设定了供应链目标。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通过在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采购、推行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制造、引导绿色消费等等,就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并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上下游企业,这不仅是为自己的经营保驾护航,更是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杨元庆强调,ICT信息与通信行业本身并不是环境重污染行业,因此科技企业可以运用ICT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实现减排。

他认为,碳中和正在重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企业对外输出智能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加速这一进程。

杨元庆:只有4%的企业设定了供应链碳排放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 王全超

以下是杨元庆演讲全文:

非常高兴参加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与大家共同探讨ESG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就在8月9日,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不“立即、迅速和大规模地减少”排放,想要在2100年前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 甚至2℃以内,将是无法实现的。

随着气候危机前所未有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把应对气候危机转化为国家战略,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形成“碳中和”共识。中国去年提出“30·60”双碳目标后,顶层设计加速推进,许多行业机构和企业都开始着手制定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2021年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加速绿色转型的关键一年。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一直在思考,科技企业要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助力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打造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基于多年的实践,我们的看法是:惟有依靠技术与创新,抓住新的产业革命的机会,以创新驱动增长,才能按计划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全球的气候韧性。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零碳转型。

要知道,一家公司的供应链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5倍,但是只有4%的企业设定了供应链目标。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通过在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采购、推行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制造、引导绿色消费等等,就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并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上下游企业,这不仅是为自己的经营保驾护航,更是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技企业可以积极对外赋能,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发展。

ICT信息与通信行业本身并不是环境重污染行业,2020年,全球ICT行业的碳排放仅占全球碳排放的2.3%。我们可以运用ICT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实现减排。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的数据,未来十年内,ICT行业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

碳中和正在重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企业对外输出智能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加速这一进程。

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一下联想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早在2009年就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还是国内首批完成设立科学碳目标的企业,目前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家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在2019/2020财年实现十年减少92%温室气体排放的成绩,大幅度超额完成了我们十年前所定下的目标。

目前低碳发展理念已经全面融入了联想的DNA:

一方面,我们通过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使用清洁能源、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来推动循环经济、推进节能环保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我们还带动供应链科学减排,从而实现具有联想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提质增效为联想自身以及各行各业的企业用户低碳转型注入绿色动力。

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例,联想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最可靠与可行的方案之一。温水水冷技术通过减少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可以节约40%以上的能耗成本。与普通的风冷系统能耗指标PUE动辄2.0相比,我们可以做到1.2甚至1.1以内,也就是说1度电用于计算,只要0.1度电或者是0.2度电用于散热,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噪音污染,温水还能循环利用于供暖。我们的ERE能源再利用效率达到了业界领先的水平,开启了高性能计算的绿色智能化新时代。

此外,联想还积极通过智能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在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助力节能减排。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为包括中石化、国电、东风等近200个大型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转型服务和方案。

联想的低碳实践被收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刚刚发布的首份《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作为数字信息产业的全球先进企业实践案例,为其他企业付诸实践提供参考。

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又为下一个十年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希望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此外,我们还在积极评估长期减排方案,力争到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为全球控温1.5℃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应重视ESG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我也呼吁,ESG领导者们携起手来,让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商业金融手段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零碳转型加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8月26日,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隆重举行,主题为“聚焦ESG发展,共议低碳可持续新未来”。

本次峰会由新浪财经ESG频道牵头发起,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共同主办。峰会汇聚60余位关心ESG发展的政、商、学界重磅嘉宾,就ESG投资、可持续发展、低碳转型等10个议题展开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杜祥琬在演讲中围绕为什么要低碳转型,以及如何做的问题,主要提出了3点认识。

第一点,气候变化是需要全球一起来应对的共同危机,低碳转型的基础,是从应对气候变化开始。他表示,现代气候变化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度、烈度都增加,它并没有改变自然周期比如冷期、暖期等,而是在自然周期之上叠加了一个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的反差变化。他强调,我们现在要把重大决策和如何应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就是非常基础的,需要以它为科学依据来行动。

第二点,关于双碳的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他指出,我们既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尽到自己的责任,又是中国“自己要做”,而不是“别人要你做”。双碳目标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能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和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姿态。此外他强调,我们能源的转型是走向低碳,并不是减少我们国家的发展所必需的能源,而是让能源能够更洁净、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同时我们的经济也要转型,向高质量转型,向新型发展转型。非化石能源的比例要逐步增加,化石能源要逐步减少,这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环境,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跟能源安全是没有矛盾的,恰恰相反能让能源更高效、更安全。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第三点,他指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低碳转型是促进能源的转型,也是促进技术进步。他表示,我们不仅有化石能源,更有非化石能源的资源。中国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的资源,这是我们向非化石能源逐步转型的一个资源基础。此外我们还有技术基础,现在技术进步,使得太阳能、风能的利用已经比较现实了。过去我们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少,跟基础技术能力有限也有关系。另外,技术进步也导致了非化石能源的成本在降低。从资源的可供性、技术可能性和经济的可行性来说,逐步对非化石能源做加法,是完全可行的。

以下为会议实录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一次新浪财经组织的ESG全球领导者峰会,我在这儿发个言,供大家参考,主要讲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低碳转型,以及我们如何做。

我想说三点认识,供得到参考。

第一,气候变化是需要我们全球一起来应对的一个共同的危机。这可以说是低碳转型的基础,还是从应对气候变化开始。

最近正好我们IPCC(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最新的评估报告,这已经是第六轮评估报告了,更进一步的确认了,也加强了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和如何应对的一些认识,确认了现代气候变化科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它的特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度和烈度都增加。比如说极端的降雨、极端的干旱、极端的热浪等等,我们都有切身的感受,从亚洲到欧洲,到美洲,都有很多这方面的感受,而且对于气候变化的归因,归因到人类的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是促进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应该说是现代气候变化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并没有改变自然周期从古代就有的比如冷期、暖期这样一些变化,它是在这个自然周期之上叠加了一个人类活动的规律,叠加了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气候的反差变化。

所以,我们现在要把重大的决策,包括我们国家发展的决策,和如何应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个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就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我们需要以它为科学依据来解决我们的行动,这是第一点,跟大家说一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到了越来越尖锐的需要全球应对的时候了。

第二点,《巴黎协定》是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要做的最低限度的行动。“最低限度行动”这个提法还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看法,跟我们这些年来中国从粗放的发展,要走向高质量发展,跟这个发展理念的转型还是很有关系的。2012年国家提出了中国发展路径的三个基本认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2014年又提出来能源革命的提法,这也是一般的(提法),因为中国的能源不仅要发展、要变革,而且要革命。2017年我们又进一步确认了加强这三个发展的路径,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位置,更高的战略高度,而且提出了新发展理念。2020年,国家在重要的庄严的国际场合提出了双碳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非常明确的一点,我们既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尽到自己的责任,又是中国自己要做,不是别人要你做,也是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这样一些做法。双碳目标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更是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和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是符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契原则”,就是共同而有契约的原则。因为世界上各个发达国家都已经达峰了,他们应该早达峰,他们也达峰了,我们是承诺到2030年前达峰,这也很积极。而各个发达国家都承诺了碳中和,最晚的也是到2050年碳中和,还有一些更早一些的。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能够在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既是跟发达国家有区别,又体现了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和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姿态。

我在这边还想说一点,我们双碳目标的实现和保障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这一点我想特别要强调一下,我们能源的转型是走向低碳,并不是减少我们国家的发展所必需的能源,让能源能够更洁净、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是这样一种转型。我们的经济也要转型,向高质量转型,向新型的发展转型。比如“十四五”期间,我们的能源,大家每年还要增长2%左右,这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我们还处在这样一个发展的阶段。但是用什么样的能源,我们现在开始要变化了,就是非化石能源的比例要逐步增加,化石能源要逐步减少,这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的环境,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跟能源安全是没有矛盾的,恰恰相反能让能源更高效、更安全。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第三,实现双碳目标,中国低碳转型是促进能源的转型,也是促进技术进步。

最近中央提出来“先破后立”,其中对于能源来说,我们要立,要做加法的就是非化石能源要逐步地增多;化石能源要稳步地做减法,就是首先要做好加法,非化石能源要逐步地增加,增加的要扎扎实实,我们再稳步地做好减法,我理解这也是“先立后破”的一种,先做好加法,然后再逐步稳步地做好化石能源的减法。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化石能源跟非化石能源要协调互补,逐步转型,是这样一个过程。

非化石能源现在要逐步增加了,首先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可再生能源里边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等等,比较大的一块是太阳能和风能。我们要做这个加法,它的基础是什么呢?它的支撑是什么呢?就是非化石能源,首先是资源,我们中国能源资源的禀赋应该重新地认识,我们不仅有化石能源,更有非化石能源的资源。中国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的资源,这个资源基础、资源的丰厚是我们向非化石能源逐步转型的一个资源基础。第二,技术基础。现在技术进步,使得太阳能、风能的利用已经比较现实了。过去我们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少,跟这个基础技术能力有限也有关系,现在技术进步,使得太阳能、风能这些年发展得比较快。另外,技术进步也导致了非化石能源的经济性,它的成本在降低。从资源的可供性、技术可能性和经济的可行性来说,我们来逐步地对非化石能源做加法,是完全可行的,这首先是我们能够行动、能够做低碳转型的基础。

同时,我们逐步地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这方面的比重,高比例地发展非化石能源。除了可再生(能源)以外,还包括积极有序地发展核能。这样一些发展都会拉动一些新的投资、新的金融,也会拉动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我们的能源在非化石能源比例增加的同时,整个的能源里面的发电部分会增加,这叫能源电气化,能源必然地会导致电气化的比例比较高。现在我们在终端能源里面,中国的电力大概只占27%,我们到“十四五”末,可以到37%,将来在主要的终端能源里面,电力会占到大多数。而电力本身低碳化,这是能源电气化、电力低碳化,发电将来可能主要由太阳能、风能、水电发电为主,而非发电部分,比如生物质能、地热,也会起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低碳能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都还是比较清晰的。

主要是这样三点给大家汇报,供大家参考,谢谢。

来源:新浪财经

8月26日,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在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表示,当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央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双碳”行动计划。上交所将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契机,加快推进交易所绿色金融市场发展,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大力支持“双碳”融资。二是持续开发“双碳”投资产品。三是研究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四是深化“双碳”领域国际合作。(中证网)

8月26日,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在线上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组织者和一线监管者,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其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上交所将从大力支持“双碳”融资、研究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等四方面发力,加快推进交易所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深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沙雁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纳入深交所战略发展规划。深交所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从加大直接融资支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打造绿色金融的创新引擎。

上交所多措并举

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

近年来,在全球普遍重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的大背景下,交易所积极成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蔡建春指出,作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交易所在ESG生态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强ESG信息披露、丰富ESG投资产品、参与ESG国际标准制定、培育ESG投资者、带头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据蔡建春介绍,上交所于2017年成立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对外发布了《服务绿色发展推进绿色金融愿景与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行动、全面助力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具体来看,一是支持绿色企业及项目融资。二是持续完善ESG信息披露要求。据悉,全部科创板公司和近900家沪市主板公司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约占沪市公司总数的60%。三是开发绿色指数及指数跟踪产品,丰富ESG投资工具。截至目前,上交所已与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50多个绿色相关指数。此外,上交所还在共建ESG良好生态、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蔡建春表示,上交所将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契机,充分发挥交易所在优化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加快推进交易所绿色金融市场发展,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大力支持“双碳”融资。股权融资方面,要加强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绿色产业集中地区的服务对接,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企业在上交所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债券融资方面,进一步降低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成本,不断扩大绿色债券的种类和规模。前不久,上交所修订了特定品种公司债券相关审核规则,新增了“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蓝色债券”等内容,下一步,上交所还将继续研究完善相关标准规则,优化绿色企业、绿色债券发行上市安排,为“双碳”融资提供便利。

二是持续开发“双碳”投资产品。据蔡建春介绍,目前,上交所正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共同编制“碳中和”投资指数,并基于该指数开发ETF产品。他表示,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绿色指数开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设立跟踪绿色证券指数的产品。研究探索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相关衍生产品,为投资者管理投资风险提供市场化工具。同时,加大绿色投资者培育力度,合理引导投资者投资上交所“双碳”产品。

三是研究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上交所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内容和要求,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

四是深化“双碳”领域国际合作。蔡建春表示,上交所将继续参与可持续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参与研究制定可持续相关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指导原则、规则标准和最佳方案,讲好中国资本市场的绿色金融故事。同时,继续加强与全球主要交易所、集聚绿色金融产品的交易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

深交所

四方面打造绿色金融的创新引擎

沙雁表示,作为资本市场核心机构和重要平台,深交所充分发挥市场枢纽功能,推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积极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直接融资支持,较早地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指数编制,采取系列举措引导市场“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深市从事绿色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260家,累计股权融资超过7900亿元,总市值超过6.9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8%,涵盖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行业。

2016年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深交所大力推进绿色固定收益产品试点与创新工作。目前,深市已累计发行56只、428亿元绿色公司债券,16只、198亿元绿色ABS,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清洁能源、生物质发电、环境治理等绿色产业领域。

沙雁表示,接下来,深交所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平台功能,从四个方面努力打造绿色金融的创新引擎,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构建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为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的优质企业提供从IPO到持续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发行主体提供股权、债权、REITs等全产品线服务,引导各类创新资源聚集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领域。

二是推出更多支持绿色产业的创新产品。大力发展碳中和专项债等绿色债券,持续推动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及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绿色产品创新,创新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等新产品,加快培育专业绿色债券投资机构。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指数研发和指数产品体系建设,推动碳中和系列基金产品、ESG指数ETF等在深市落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投资标的。

三是打造体现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支持上市公司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整合要素资源,服务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明确碳排放信披要求,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探索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是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引导绿色金融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组织有关工作,研究制定气候信息披露相关规则,为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加强与境外交易所交流合作,分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与实践,通过开展国际路演、融资论坛、境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活动,引导更多国际资本流向我国绿色产业。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世界气候大会)有两个主要成果,一是大会参与国普遍同意,到本世纪末,将地球表面升温控制在2度或1.5度之内;第二是主要排放大国都做出了自主减排承诺。

这是气候谈判里程碑式的成果,但也有遗憾,如果各主要排放国的自主减排承诺停留在2015年当时的水平,到本世纪末地球表面升温将不可能实现控制在2度或1.5度之内,非常有可能升温达到3-6度。所以巴黎缔约方大会还提出了一个目标,到2020年,各排放大国要对照2度或1.5度的控温目标,重新盘点并大幅度改善自己的自主减排承诺,以真正实现控温目标。

中国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每年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量的30%,中国的碳排放最受世界关注。如果中国没有特别积极的行动,全球气候行动目标不可能实现。所以巴黎缔约方大会的成果要想保持下去,全人类要想遏制住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必须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领导作用。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两点承诺:第一是在2030年之前,中国要在巴黎承诺的基础上提前碳排放达峰;第二是中国提出终点方案,即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意思是在大幅度减排的基础上,剩余的排放量可以被生态系统完全吸收。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承诺。中国社会做好准备了吗?我认为还有不少差距。此前很多能源专家、气候专家提出的各种方案和路线图,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相比都是保守的。所以,中国社会,特别是核心部门如能源、气候等部门会承受空前压力。要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一定要经历非常剧烈的增长模式的转换,这两个目标会形成倒逼机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十四五”规划里多有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有非常突出的体现。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参加中央财经会议,又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中国政府与全社会要一致行动。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中国在经济结构上必须有非常大的变化。

第一,能源结构巨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讲到,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这是非常远大的目标。

大概在四五年前,我和能源部门的专家开会,我问过他们,很多欧洲国家都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中国能不能实现?很多专家当时判断中国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非常大,因为中国对煤炭过于依赖,中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利益结构都跟煤炭高度相关,真的要把煤炭消耗降低到能源结构的20%-30%,难度巨大。但这次“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财经委会议,都明确提出这个要求。

所以,能源结构调整,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好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得非常快,两三年前也改变了政策。过去电价是标杆上网,现在竞标上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边际成本因此下降很多。

有好的政策,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如果再克服一两个体制方面的障碍,比如消除地区性封锁,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的目标还是比较有希望实现的。最近国家也在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同时又发展分布式能源,总的来说能源政策日益开放和灵活,这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生态系统的碳中和作用提到空前高度。

我们以前也有人工造林的承诺,但那是锦上添花,并没有算到中国的减排成绩里。

中国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这在发展中国家是独一份的。中国的森林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现在中国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跟工业减排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使我们气候行动的工具选择更为丰富,会大大降低全社会的减碳成本。中国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生态系统的潜力,但要想发挥它的全部潜力,也有一些体制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第三,政策体系的变化。

过去搞环保主要依赖行政手段。上世纪90年代治理水污染实行的“零点行动”“关停十五小”“十一五”节能减排,前几年的环保督察,特点就是依靠“关停并转”等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好处是短期内见效快,不利之处是社会成本特别高,也特别容易反弹。

大家在北京感受很明显。此前不久还有不少人觉得我们的蓝天保卫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2021年两会期间的重污染过程表明胜利并不彻底,反弹一触即发。今后的环保政策手段恐怕要做出较大的转换。“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依然非常大,同时又要叠加环保的约束,尤其是碳达峰的承诺,发展与减排之间的矛盾会变得空前突出。

要想降低这对矛盾,最重要的手段是用好经济政策,因为经济政策的社会成本最低,更可持续,反弹也相对较少。所以“十四五”期间,我建议国家一定要更加重视经济政策的使用。其实,我们的很多政策已经都有了,但需要环保部门、能源部门真正转变观念,真正把经济政策作为碳中和、碳减排的首要工具,而不是走依赖行政手段、运动式减排的老路。

2021年以来,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发展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

8月26日,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燕南裸露荒山绿化项目现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五建基础设施项目部经理梁涯菲正用一部手机操作整个山上7000多亩地的绿化灌溉工作。

“在手机上操作可精准灌溉,每天渗水量节省3000多方。”梁涯菲介绍,燕南荒山地势起伏很大,智能化灌溉系统通过数字化模拟及计算分析,精准匹配灌溉时间、水量,解决了树木受水不均匀等问题。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荒山绿化工程智能化灌溉系统研究应用项目,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该项目为荒山绿化发展智能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企业将加强创新探索,健全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刚柱说。

2021年新疆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25家企业中,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占到一半以上。入选的新疆海天祥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11年来专注于大气污染治理,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共有32项专利技术成功实现运用转化。

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完善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共投入研发费用30亿元,推动企业加大对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高效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2021年上半年,新疆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4.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新疆将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格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8月23日,中国民生银行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联合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北京电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三家央企集团下属发电企业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成功办理碳排放权担保贷款,实现了全国市场首次碳排放权担保业务落地。

此次的碳排放权担保贷款,是民生银行为支持发电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其持有的碳排放权提供担保并发放贷款的业务。该批业务是民生银行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正式启动线上交易后的一次碳金融创新的成功尝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国家电投营销中心指导碳资产公司紧抓碳金融创新契机,结合黔西电厂融资需求、配额情况、履约需求及市场预判,迅速完成从碳排放配额查询评估、绿色融资方案设计到合同签署全流程的工作。在中碳登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后,国家电投计财部借助“总对总”战略合作平台,推动民生银行为黔西电厂以较优惠利率发放2800余万元贷款,成为碳权登记创新金融最快落地项目。中国电能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加强企业碳资产全方位管理,有效帮助相关企业通过多元化方式盘活碳资产。贵州金元积极协调区域资源,通过盘活企业碳配额资产,拓宽了担保物种类,完善了碳权资产的金融属性,实现了高效低成本融资。

在中国“3060”目标背景下,国家电投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朝着“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推动能源技术变革的引领者、深化国企改革排头兵”目标稳步前进。此次合作是对碳金融未知领域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7月16日正式启动线上交易后,第一次碳金融创新的成功尝试,将有效打通碳排放配额抵押的各环节和流程,对于进一步发挥碳排放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工具的调节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活动背景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实也就是把碳排放当作一个有价格的商品,可以进行现货、期货等等的买卖。“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碳排放权担保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为担保对象,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核心支撑系统,承担着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自7月16日碳市场开市以来,已为全国2000多家碳排放企业提供了碳交易结算服务,有力推动了碳市场管控和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随着碳市场的落地,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碳金融业务,民生银行作为首家接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商业银行,开发了中碳登交易结算系统,联合各碳资产公司对中碳登会员开展碳交易开户结算服务

8月25日,恰逢全国低碳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成功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超短期融资券(碳中和债)7.5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碳中和债”是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碳汇林业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本笔碳中和债主要用于青岛地铁2号线、3号线建设及车辆增购等项目,建成后预期每年支持客流量约1.16亿人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377.72吨,将为岛城市民提供更科学、更绿色、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今年以来,围绕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求,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依托总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持续创新,以“融资”“融智”并举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积极参与青岛争创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先后为全国首个“零碳社区”建设发放绿色贷款,落地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青岛市首单林业碳汇贷、青岛市首批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等创新产品,截至7月末,已累计为辖区672户绿色金融客户提供绿色融资超230亿元。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加速推进,在引领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将对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专业优势,继续完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持续为地区绿色项目融资、绿色企业成长提供金融活水,立足青岛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双碳’战略的新路径”,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周,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比如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一些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等现象,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在需要纠正的“跑偏”中,有一类属于消极怠工、偷奸耍滑的“慢跑”甚至“懒跑”。比如有的地方遏制“两高”行动乏力,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比较突出。再比如有的地方能耗“双控”落实不力;有的行业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有的机构蹭热度、追热点,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这样的做法自然属于必须坚决纠正之列。

而另一类做法也要不得。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指出的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一些金融机构骤然对煤电等项目抽贷断贷等现象,就属于另一种“跑偏”:试图用“抢跑”的方式来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样简单粗暴,强行超越现实条件、不顾现阶段经济社会需要的做法,看似“赢在起跑线上”,实则忽视协调发展,最终会吞下违背现实规律的苦果。

“抢跑”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在思想意识和方法论上与“左”的思维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决加以改进。从社会心理和集体行为上看,“抢跑”是我们一个具有普遍性特点的社会行为习惯。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围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发生的社会教育思维和学习行为偏差。它的核心错误是昧于、甚至罔顾孩子学习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共性规律,它的最大危害是暗示、激发了违规抢跑的群体行为,直接导致校外补课、课程提前等一系列非科学的乱象,给全体国民带来巨大的、非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所以国家才会出台措施坚决予以纠正。无独有偶,在产业经济领域,进入新阶段以来,转型升级是贯穿经济发展的大任务、主特点,因此各种新的战略和目标需要不断用新的举措来实现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左”的习惯的“抢跑”在产业经济屡有发生。几年来发生在化肥行业的强制“煤改气”、一步到位的“退厂进园”,乃至今天的“一刀切”关停、抽贷断贷等做法,都是没有产业发展耐心、缺乏推进规划、追求以政治指标代替经济指标的错误做法。最终会导致走一步退两步的“折腾式发展”,失掉发展机遇、换来一地鸡毛。

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中遭遇“一刀切”关停、抽贷断贷的产业中,有多少是农资企业,目前我们还没有具体数据,但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这个问题。除了这种“抢跑”跑偏对农资企业会造成不利影响外,更因为农资产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中国农业。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始终是农资行业的最大政治要求、第一经济目标。因此,农资行业、农资企业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坚定的责任担当,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农资高质量发展、稳定供应的协调中有所作为。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能源资源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偏紧,工作任务偏重。农资企业必须按照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要求,以节能降碳为重要抓手,开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局面。另一方面,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进一步发挥节能提高能效的倒逼引领作用,坚定稳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农资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资力量,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已运行一月有余,为生态产品交易打下“头阵”。今年以来多部门发文,明确释放加快自然资源产权化、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的信号。一些配套政策也相继出台,多个地区表示将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专家建议,通过科学的核算方法给生态系统服务贴上“价格标签”,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获政策力挺

生态产品市场化,可理解为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将自然资源产权化概念糅合在投资、交易机制等各个环节。目前我国生态领域已有的权益交易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用能权交易、水权交易、林权交易等。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逐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政策制度,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有效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基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

多个部门提出加快生态产品市场化建设进程,释放了生态产品交易在制度及应用层面加快建设的政策信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日前表示,将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

国家发改委提出,研究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的配置方式,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发改委正在加快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财税、价格、绿色金融等政策体系,研究建立碳定价机制,建设全国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环境权益融资工具》金融行业标准,明确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分类,并从实施主体、融资标的、价值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规定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总体要求。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汪惠青表示,这一标准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塑造了公开透明的融资市场环境和参考依据,有利于提升经营开发主体寻求融资的积极性。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总基调,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之一。应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格、交易、税费、补偿等市场化体系,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端精准对接,降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本,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支持,提高地方和企业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积极性。

地方密集施策“赋权”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部总结出六种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模式:以实现保护者受益为根本的“生态补偿”模式;以夯实绿水青山根基为重点的“绿色银行”模式;以探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路径为主导的“山歌水经”模式;以“生态+”多业态融合为主体的“复合业态”模式;以打造生态品牌提质增效为主导的“品牌引领”模式;以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为牵引的“市场驱动”模式。

其中,以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为牵引的“市场驱动”模式在地方层面密集部署,多地印发相关文件,摸清生态“家底”,“赋权”自然资源,从而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开发。

《河南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表示,构建分类科学、内容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积极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建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建立技术体系、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努力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齐鲁样板”。

江西省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全面形成,把江西省打造成为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先行区。

广州市发改委针对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验任务,在试验区开展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建立生态产品名录,开展生态产品统计,建立生态产品指标体系、核算标准和方法;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政府公示价格体系,健全完善生态农产品、文旅等生态产品的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等。

天津、北京、福建等多地也提出,将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统筹推进自然资源制度改革。

着力解决生态产品价值认定

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已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认定及利用,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范围铺开还有不少难点。董战峰表示,现阶段,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主要存在合法化权属、标准化定价、市场化手段以及多元化补偿等问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认为,通过科学的核算方法给生态系统服务贴上“价格标签”,建立生态产品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是解决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的第一道关口。

“根据目前的研究基础,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核算可以用生态产品总值(GEP)来衡量。具体核算框架,可以参考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陆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王金南表示,当前应着力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壮大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完善产业利益分配体系。

除标准化定价问题外,对于市场化手段应用不足的问题,董战峰建议,应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培育生态产品市场经营开发主体,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8月26日,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隆重举行,主题为“聚焦ESG发展,共议低碳可持续新未来”。

本次峰会由新浪财经ESG频道牵头发起,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共同主办。峰会汇聚60余位关心ESG发展的政、商、学界重磅嘉宾,就ESG投资、可持续发展、低碳转型等10个议题展开研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先生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杨元庆提出,随着气候危机前所未有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把应对气候危机转化为国家战略,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形成“碳中和”共识。2021年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加速绿色转型的关键一年。

他在演讲中指出,科技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助力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打造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具体来讲,他谈到两点:

首先,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零碳转型。

“要知道,一家公司的供应链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5倍,但是只有4%的企业设定了供应链目标,”他说,因此,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通过在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采购、推行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制造、引导绿色消费等等,就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并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上下游企业,这不仅是为自己的经营保驾护航,更是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技企业可以积极对外赋能,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发展。

杨元庆指出,ICT信息与通信行业本身并不是环境重污染行业,2020年,全球ICT行业的碳排放仅占全球碳排放的2.3%。因此科技企业可以运用ICT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实现减排。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的数据,未来十年内,ICT行业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

他认为,碳中和正在重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企业对外输出智能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加速这一进程。

对此,杨元庆也谈及联想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他表示,联想在2019/2020财年实现十年减少92%温室气体排放的成绩,大幅度超额完成了十年前所定下的目标。

他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例,介绍道:联想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最可靠与可行的方案之一。温水水冷技术通过减少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可以节约40%以上的能耗成本。“与普通的风冷系统能耗指标PUE动辄2.0相比,我们可以做到1.2甚至1.1以内,也就是说1度电用于计算,只要0.1度电或者是0.2度电用于散热,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噪音污染,温水还能循环利用于供暖,”他说。

最后,他提到,联想为下一个十年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希望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此外,联想还在积极评估长期减排方案,“力争到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为全球控温1.5℃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下为会议实录: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与大家共同探讨ESG与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就在8月9日,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不“立即、迅速和大规模地减少”排放,想要在2100年前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 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 甚至2℃以内,将是无法实现的。

随着气候危机前所未有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把应对气候危机转化为国家战略,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形成“碳中和”共识。中国去年提出30.60“双碳目标”后,顶层设计加速推进,许多行业机构和企业都开始着手制定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2021年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加速绿色转型的关键一年。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一直在思考,科技企业要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助力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打造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基于多年的实践,我们的看法是:惟有依靠技术与创新,抓住新的产业革命的机会,以创新驱动增长,才能按计划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全球的气候韧性。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科技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零碳转型。

要知道,一家公司的供应链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5倍,但是只有4%的企业设定了供应链目标。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通过在产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采购、推行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推进绿色制造、引导绿色消费等等,就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制造体系,并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上下游企业,这不仅是为自己的经营保驾护航,更是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技企业可以积极对外赋能,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发展。

ICT信息与通信行业本身并不是环境重污染行业,2020年,全球ICT行业的碳排放仅占全球碳排放的2.3%。我们可以运用ICT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实现减排。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的数据,未来十年内,ICT行业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

碳中和正在重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企业对外输出智能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加速这一进程。

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一下联想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早在2009年就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还是国内首批完成设立科学碳目标的企业,目前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家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在2019/2020财年实现十年减少92%温室气体排放的成绩,大幅度超额完成了我们十年前所定下的目标。

目前低碳发展理念已经全面融入了联想的DNA:

一方面,我们通过打造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使用清洁能源、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来推动循环经济、推进节能环保和绿色技术创新,同时我们还带动供应链科学减排,从而实现具有联想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提质增效为联想自身以及各行各业的企业用户低碳转型注入绿色动力。

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例,联想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目前已经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最可靠与可行的方案之一。温水水冷技术通过减少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可以节约40%以上的能耗成本。与普通的风冷系统能耗指标PUE动辄2.0相比,我们可以做到1.2甚至1.1以内,也就是说1度电用于计算,只要0.1度电或者是0.2度电用于散热,同时还能大大降低噪音污染,温水还能循环利用于供暖。我们的ERE能源再利用效率达到了业界领先的水平,开启了高性能计算的绿色智能化新时代。

此外,联想还积极通过智能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在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助力节能减排。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为包括中石化、国电、东风等近200个大型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转型服务和方案。

联想的低碳实践被收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刚刚发布的首份《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作为数字信息产业的全球先进企业实践案例,为其他企业付诸实践提供参考。

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又为下一个十年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希望到2030年,实现公司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此外,我们还在积极评估长期减排方案,力争到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为全球控温1.5℃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应重视ESG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我也呼吁,ESG领导者们携起手来,让顶层设计、技术创新、商业金融手段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零碳转型加速,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谢谢大家!

ESG理念开始席卷创投行业。

8月26日,新浪财经首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在线上举行,主题为 “聚焦ESG发展,共议低碳可持续新未来”。所谓ESG,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这个理念彰显着一家机构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股向善的力量。

其中,在“科技创新对零碳转型的意义”的主题发言中,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从绿色金融的维度分享了ESG和碳管理对企业融资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沈南鹏认为,绿色金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正在加强“责任投资者”的建设,将ESG、碳管理列为投资决策的必选项,这有利于企业和投资机构在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上形成合力。

这里有一组新鲜出炉的精彩观点:

1. ESG会成为未来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而企业的碳管理能力会成为衡量ESG绩效的关键指标。

2. 绿色金融此后会需要一套全新的方法论,把衡量碳排放变成其中的一个必选项。

3. 风险投资和创新源头的深度互动有助于为高潜力的技术提供孵化环境。

4. 企业要以ESG为准则,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5. 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知,始终与时代潮流、公平正义、发展进步站在一起。

以下为沈南鹏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红杉中国的沈南鹏。很高兴参加此次新浪ESG峰会。今天这场发言主题有两个关键词:“科技创新”和“零碳”,这也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红杉中国发布的碳中和报告的题目主旨。这种不谋而合可能也说明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以科技为抓手来推动低碳转型,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首先,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助于在零碳经济转型中激发鲶鱼效应,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平行推进、不断尝试的有益格局。在具体的实践中,碳中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存在两大挑战:一是“多”。围绕低碳经济、能源转换,存在众多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科学界、工程界长期存在争论,有些是原理性的,有些是工程技术层面的,有些则是经济层面的,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二是“快”。随着节能减排各环节研发力度的加大,技术路线的动态变化频繁,更新迭代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政策经常很难做出唯一性规划。而市场和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们能够通过不同技术路线的平行投入,形成不同的投资组合,推动多种新技术装置的规模运行,有效地对冲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风险投资和创新源头的深度互动,有助于为高潜力的技术提供更好的培育孵化环境。整体来看,目前仍有很多减排潜力较大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既需要对新技术的减排潜能有预判力,还要对研发转化和市场形成有助推力,而这也是风险投资可积极发挥作用的地方。红杉中国在一如既往做好绿色投资的同时,在零碳科技上不断加大投入:一方面,我们在自己的投资流程中把企业的ESG、碳排放管理能力作为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和投后服务的关键指标,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ESG量化报告体系,对外展现红杉在推进ESG建设方面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们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了百亿人民币的碳中和基金,投资和培育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

再者,碳中和的变革重构,迫切需要“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支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公司的故事,这就是多年以前我们和远景集团的合作。我们投资了远景集团和它相关的智能软件业务,并一路见证了它在低碳应用创新领域的积极拓展。其中最让我们感到有成就感的,来自于他们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开发的“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引起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它提供了从碳排放监控、风险识别、报告生成到优化减排路径、碳排抵消的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采用数字智能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此外,展望“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范式变化,ESG会成为未来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企业的碳管理能力,会成为衡量ESG绩效的关键指标。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无论债权投资还是股权投资,投资人在做决策和市场分析时,会越来越多地把碳管理能力,如同以往的财务审计一样,作为ESG的重要考量维度。这也是绿色金融中重要的新部分。绿色金融此后会需要一套全新的方法论,把衡量碳排放变成其中的一个必选项。因此,需要精确评估碳管理的能力,也要构建具有严格分析和计算功能的量化体系,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将会是这当中重要的支撑点。

当然,ESG涉及方方面面,零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知,始终与时代潮流、公平正义、发展进步站在一起。

红杉中国会继续做好时代的“责任投资者”,持续发现为社会创造正向价值的创新创业者。我们也希望与更多同行一道,以ESG标准要求自己,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1993年,世界银行出版《东亚的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将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二战后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誉为“东亚奇迹”,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东亚模式、中国模式“高投入、低效率”,GDP增长率虽高,但全要素增长率只有2%-3%,与发达国家长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持平,谈不上发展奇迹。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在接受《北大金融评论》专访时指出,不同于克鲁格曼的观点,中国经济“奇迹式增长”主要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投入。当前的环境形势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影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向低排放、低能耗、低碳、高生产率转型,就必须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和能源结构深刻调整,并形成配套的解决方案。

要素市场改革是中国经济低碳增长的驱动力

《北大金融评论》:您指出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生产要素价格的高度扭曲,这对碳中和目标下我们的经济转型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晋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对1998-2008年中国主要出口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有助于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们以C-D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模型,分解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投入(碳足迹为近似变量)等生产要素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投入和资本对中国出口增长贡献率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超过一半,其次是环境投入的贡献,中国在加入WTO之前,环境投入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就已达到28%,加入WTO之后增加到37%;剩余的出口增长可归结于资本投入。显然,中国过去的增长实际上是一个高碳的增长、牺牲环境带来的增长。这一结论不同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他认为亚洲模式、中国模式的增长都是靠资本、劳动力的高强度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在自由贸易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一定会提高,而中国又同时在大量牺牲环境,这就带来了“Good News & Bad News”。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对中国增长模式进行了概括,认为中国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是由“奇迹式增长”向“常规增长”转变。之所以有“奇迹式增长”,实际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终产品价格是逐渐实现了由市场决定,但要素投入保持了长期的管制,有控制的要素投入价格和自由竞争的最终产品价格之间的差距很大,就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例如在金融要素上,中国的大型国企长期享受着非常低的资本价格,其利润增长相对更为轻松。其他诸如土地等要素,政府干预也比较多,整个要素市场价格向偏低方向扭曲。这其中,环境要素扭曲最为严重。因为没有有效的环保政策就意味着环境要素的价格接近于零,不会有人为清洁的空气和水付费。“奇迹式增长”是靠扭曲要素价格实现的,造就了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这种奇迹式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常规增长”就是要纠正要素市场的扭曲,让市场决定要素价格,让新的价格体系影响企业的技术选择。

《北大金融评论》:在由“奇迹式增长”向“常规增长”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环境要素市场的这种扭曲要怎样纠正?

徐晋涛:环境要素通常没有天然的市场,需要政府的经济政策使其产生价格。主要的经济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排放权交易。但碳排放交易能否成功,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参与意愿,而参与意愿怎么形成,在中国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现在政策设计者的思路和节奏,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发电行业的全国统一市场可以建成和运行;四五年内,所有的主要排放部门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到2030年,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完成并能良好运行。在没有其他外力影响下,这样的节奏基本是可行的。

碳税是中国碳减排的较优选择

《北大金融评论》:碳税与碳交易均是碳减排的重要工具,为什么您会认为对于中国而言,碳税优于碳交易?

徐晋涛:现在有一两个因素可能会给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带来意外冲击,即欧盟和美国的边境调整政策。欧盟的边境调整政策将从2023年开始实施,其实质就是要征收碳关税。其作用机制在于,一旦一个经济区实打实地推进二氧化碳减排,其碳价就必然会迅速上升,碳价迅速上升就意味着制造业的成本也会大幅度上升,这些制造业企业就一定会推动决策者实施边境调整政策,以保护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简言之,边境调整政策下,进口到欧盟的电视机,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要交同样多的碳价格,但如果本国的碳价跟欧盟的碳价一样,进口到欧盟就可以免交碳关税。基于此,向欧盟出口产品的国家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收碳税,因为不收就要向欧盟交碳关税,所以边境调整政策在倒逼出口国在国内建立碳价格体系。对于中国而言,要快速响应欧盟的边境调整政策,只能靠征收碳税,因为碳税相较于碳交易更易于测算和执行。

对中国影响更大的还是美国呼之欲出的边境调整政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气候行动上比较激进,早在2009年,奥巴马政府已经有了清洁能源法草案,提出了边境调整的思路。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拜登竞选纲领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重返巴黎协议。最近拜登政府宣布到2030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的基准水平降低50%。要实现这一目标,只能通过经济政策,如碳交易或碳税,因为美国政府无法通过行政手段关闭企业。那么美国也会实施边境调整机制。

因此,如果在未来几年,欧盟、美国先后征收碳关税,中国国内征收碳税的必要性就增大了。中国近期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出口,而美国和欧盟仍然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其边境调整政策必然会对我们的贸易部门形成巨大冲击。类似于中国加入WTO,只是WTO是取消关税或者非关税壁垒,而边境调整政策是增加关税,因此过去受益于WTO而腾飞的产业,这次受到的冲击预计也将最大。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征收碳税的优点也很明显。事实上,中国环保最弱的环节在地方政府。过去政府出于税收、就业等因素考虑,环境执法的积极性不高,某种程度上还会掩护企业排放。而以地方税形式征收碳税,相当于给予地方政府一项激励,类似于检查偷税漏税,政府有积极性严格监督企业,减少市场失灵。同时地方政府增加了税源,其“Grabbing Hand(掠夺之手)”就会相对弱化,进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其他形式的干扰,提升本地市场上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

《北大金融评论》:也有观点认为碳税无法控制碳排放总量,企业多交税就可以多排放,您怎么看?

徐晋涛:这不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而是一个效率问题。即只要企业为所有的排放都交了税,这些排放行为就应该是合法合理的。事实上,企业是理性经济人,会衡量缴税的费用和减排的成本,并根据税率调整自己的技术选择。是否会多排,这取决于政策设计,如果税率非常高,排放带给企业的边际收益远远低于交税的成本,企业就会自动减排。对于地方政府也是,如果地方政府要多收税,本地企业投资就会下降,企业就会少来,地方政府收税跟企业增加投资是矛盾的,所以最后还会是一个均衡的结果。

《北大金融评论》:有观点认为,中国在征收碳税时最好从供给端征收,但生产的原动力是消费,碳减排“需求侧管理”也意义重大,您认可从需求端征税吗?

徐晋涛:我个人认为减排的核心还是生产端。因为任何产品的生产几乎都有清洁生产的技术,从这一点来看,高碳排放过程中,消费是没有过错的,而是生产的技术选择出了问题。事实上,当我们向生产者征收碳税时,并不是生产者承担了所有的费用,消费者也会承担自己的一部分,具体的比例取决于具体的行业性质。碳减排必然会对消费产生遏制,而关键在于供给侧的技术的变化。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社会上提出碳中和承诺,这是中国融入新时期全球产业链,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决策。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将给中国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各方面带来重大变革,与此相关的将是全社会各行业的低碳、高效运行,数字化、智慧化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加上相关的气体排放监测、碳交易结算测量,会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更多商机,全产业链将实现良好的发展。

“传感器、物联网行业本身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清洁产业),有望优先实现碳中和。行业报告显示,未来 5-10 年物联网应用将进入爆发期。传感器、物联网在全社会‘新基建’、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方面即将走向纵深发展,展现出更大的市场空间。据此,汉威科技在这些方面将会带来更好的发展。公司多年布局和积累的环境监测仪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系统等等也都将受益。“汉威科技董事长任红军说,“汉威科技集团一直致力于节能减碳、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汉威科技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规划,将为工业、社会管理的低碳、高效运行做出贡献。”

优秀的产品和技术会助力行业减碳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听到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雄心壮志是非常受到鼓舞的。同时,就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而言,这个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之所以说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庞大,还因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到全世界,但制造的排放却在中国,导致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大的国家。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低碳目标需要全产业链的企业合作实现。任红军说:“对于汉威科技这样本身属于低碳绿色行业的企业来说,我们会结合自身能力和外部专业团队协同推进,来实现有关项目的减碳评估和提升。同时,汉威科技在环保、低碳方面有一定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也会助力行业减碳。”

此外,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是达成 “双碳目标的初衷之一。任红军表示,汉威科技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近些年在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慧医疗等诸多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体来讲,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在发展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工具,汉威科技更多是为循环经济服务。

数字化技术是可持续发展必然的技术路径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具体内容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从事的业务技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有跨度数十年的持续需求和发展空间,企业的运营良性滚动增长,低碳高效,具有迭代升级、引领行业的能力,文化和人才队伍生生不息,竞争力能够不断强化,才是可持续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对于达成“双碳” 目标、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选项,也可以说,企业达成 “双碳” 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改造是达成 “双碳” 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必然的技术路径。

任红军表示,汉威科技将会把数字化技术用于企业的碳治理方面,譬如通过碳追踪工具、数字化管理软件、预测性方案等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减碳的问题。并且在碳中和发展的背景下,5年之内汉威科技力争达到行业减碳先锋的水平。

8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将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储层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万吨。这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出了一条新路。

该示范工程位于珠江口盆地,距香港东南约19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1油田群开发的环保配套项目。“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伟介绍说。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产出地面。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适应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油藏、钻完井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发了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油田群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将被封存在800米深处的咸水层中,该咸水层具有穹顶式结构,并覆盖有厚厚的泥质保护层,注入的二氧化碳被封存在穹顶之下,能有效防止气体溢出。”张伟说。

此前,国内二氧化碳埋存矿场试验集中在陆上少数区域。恩平15-1油田群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的成功实施,开拓了我国二氧化碳封存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对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探索。

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表示,恩平15-1油田群碳封存项目的启动是中国海油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的重要举措,公司将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勇当碳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先行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整体框架初步搭建完成,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9月正式上线运行,将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设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沈阳市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18年,沈阳市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现已完成500家重点控排企业2015年至2019年碳排放数据核查,制定了供热、陶瓷行业碳配额分配基准线,起草编制了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等制度性规范文件。

沈阳市将以2019年碳核查数据为基础签发企业配额,以2020年碳核查数据为准对企业进行清缴履约,由此逐年进行。配额发放标准初步设计为90%的配额无偿分给企业,5%的配额由政府进行拍卖,5%的配额引入自愿核证减排。在清缴履约过程中,碳配额有剩余的企业可以将剩余配额卖出,也可以转入下一年度进行交易或作为清缴履约配额,碳配额不足的企业需通过强制购买配额的方式补齐配额实现清缴履约。

据悉,沈阳市将能耗排名前500名的企业纳入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涉及机械设备制造、供热、化工、陶瓷等行业,碳配额总量约为2700万吨。沈阳市将根据每年开展的碳核查数据情况,对纳入全市范围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进行调整。非控排企业和个人可购买重点控排企业的配额及政府预留拍卖的配额,当持有一定碳配额时,可根据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相关规则,自由参与碳交易。

为不断提升沈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服务能力,沈阳市将继续加强对交易机构的监管,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确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鼓励企业自愿参与交易,扩大区域影响,做大交易规模,逐步形成碳金融产业集群;围绕碳排放权交易机构,逐步引入碳咨询服务、低碳技术服务等行业企业,打造“碳金融+碳服务”的绿色产业集群。

近日,兴证全球基金已经完成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采购工作,在有效实施运营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即将于2021年底在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兴业证券兼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杨华辉表示,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该将实现“碳中和”目标视为共同责任和重要发展机遇,积极倡导并践行责任投资和绿色投资理念,协调各方资源,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杨华辉表示,支持绿色发展和降碳减排是兴证全球基金战略层面的发展方向,也是兴证集团“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

杨华辉介绍,今年7月15日,公司发布了行业内首份《碳中和白皮书》及碳中和宣言,郑重承诺积极发挥公募基金的投资影响力,坚持责任投资与绿色投资,推广ESG投资理念;自2021年起全面实现公司运营碳中和,每年定期发布碳中和报告;关注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环保类公益行动,助力生态环境的改善。

据悉,经过专业机构的协助测算,2020年兴证全球基金整体运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约为1834.71吨CO2e,主要排放来自于商务出行、办公场所电力以及数据中心冷却等维度。“我们虽然一直在投资决策、内部管理、员工倡议、公益活动等多维度对低碳付诸实际行动,但是我们依旧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公募基金行业自身运营的减排可操作路径相对有限,在内部倡导践行的同时,我们积极尝试更多的方式实现碳中和。近期我们通过海峡股权交易中心采购了18180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并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确认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未来会继续加强合作,积极助力绿色经济,践行减碳减排。”杨华辉介绍称。

据杨华辉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引进并践行责任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兴证全球基金致力于成为责任投资的开拓者、践行者和倡导者,也将在ESG、绿色投资和碳中和相关业务领域持续投入,目前公司制定了《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责任投资政策》《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和对外沟通管理办法》等制度,将ESG、绿色投资、碳中和理念各项要求融入到公司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同时搭建了专门的管理架构,落实低碳运营理念和模式,优化ESG绿色投资流程,履行企业责任,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在公益领域,兴证全球基金持续加强低碳项目的投入。作为迄今为止公募基金行业唯一一家蚂蚁森林合作伙伴,自2017年起至今,兴证全球基金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阿拉善沙漠等地捐资开展胡杨林公益植树项目,截至2021年6月底已累计投入近700万元,种植防沙治沙数目超过三万株,面积超过2500亩。“我们也积极倡导基金持有人们为‘兴证全球基金公益林’浇水、收集能量、认领胡杨,一起灌溉种植‘兴证全球基金公益林’。2020年,公司继续当选为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理事单位,成为其中仅有的两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未来,我们也会积极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碳中和贡献力量。”杨华辉表示。

杨华辉进一步指出,“30碳达峰,60碳中和”是国家重大战略,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社会的各个层面为之努力,也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积极发挥直接融资支持、价格发现机制、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低碳转型的新领域、新技术和新模式。公募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该将实现“碳中和”目标视为共同责任和重要发展机遇,积极倡导并践行责任投资和绿色投资理念,协调各方资源,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

“从专业禀赋方面,公募基金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属性,倡导并践行绿色投资理念,加大绿色产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绿色投资选择,引导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有社会责任感及低碳环保的上市公司,进而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经营方面,公募基金行业需要不断提升低碳化运营水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内部管理决策优化,积极倡导低碳,践行低碳。同时也应加强管理供应链的碳含量与金融资产的碳足迹,主动将气候环境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公募基金行业也可以多关注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低碳环保类的公益行动,助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杨华辉建议称。

据悉,兴证全球基金已经于2008年率先引入责任投资理念并发行国内首只社会责任基金,又于2011年率先引入绿色投资理念并发行国内首只绿色主题基金。“从兴证全球基金的责任投资实践来看,绿色金融、服务碳中和既是责任,更是机遇。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的责任及绿色投资基金规模近192亿元,有超过108万的持有人与我们一起进行ESG绿色投资。我们相信,随着碳中和战略进一步推进,全国各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ESG理念将被更多投资者认可,ESG投资也有望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履行社会责任与追求投资收益双赢的时代正在来临。”杨华辉表示。

2021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等顶层设计正在中央推动下加紧制定,而地方层面,各省市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和制定中。

8月,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四川林草碳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体系,并支持四川林草碳汇参与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而此前,浙江省也发布了国内首个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将在2025年初步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全国31省当中仅有上述两省明确落地了部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不过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在内的各省目前都在加快制定相关方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等认为,各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将于2021年下半年密集出台。

长三角领先一步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行动中也走在前列。

根据前述行动方案,浙江将从科技创新领域入手,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具体行动上,将瞄准世界前沿,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碳汇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建设10家左右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10家左右绿色低碳高新区。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也于5月份印发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要求推动构建“1+1+6+9+13+3”碳达峰行动体系,建立碳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尽管江苏尚未发布省级工作方案,但根据公开报道,相关举措也在讨论和制定当中。

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6月初发布了《上海市2021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建立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推进机制,编制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上海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在2021年单位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5%左右。此前,上海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还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较全国目标提前5年时间。

此外,上海还承担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中心、结算中心的功能,是碳交易的“主战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有望推进三省一市环境权益市场互联互通,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哪些地区压力最大?

除了长三角地区以外,也有不少省市提出了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取得了新进展。例如河南省已经审议通过了《河南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地级市濮阳、鹤壁等也在进一步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当中;河北省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1%。

熊园指出,不同地区的行动方案应会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比如浙江、北京、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应会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结构转型等,河北、江苏等工业、资源大省强调工业绿色化。

海南绿色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马佳丽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科技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碳达峰对各地区的影响也不同。从能源消耗角度来看,工业部门属于能源密集行业,能源结构的转换使工业部门成本上升,综合来看碳达峰对东部和中部影响比较大;从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权分配额对比角度看,碳达峰对河北、山西、辽宁、山东、新疆的经济影响最大;从能源供给角度来看,山西、陕西等地煤炭行业形势在好转,但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西等东、中部地区一些资源枯竭型、亏损比较严重的企业债务风险就相对更高,因为资产质量不足,减亏的空间有限。

对此,报告建议,经济增长迅速且产业结构还未形成重工业路径依赖的城市,应规划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绿色经济;人口流失、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城市,应协调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就业的关系;对于资源依赖,且面临一定增长困境的城市,应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运动式“减碳”不可取

在各地纷纷提出减碳新举措时,也出现了一些“跑偏”的问题。日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双碳”工作中确实出现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例如有的地方、行业、企业“抢头彩”心切,提出的目标超越发展阶段。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

根据《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

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着眼全国发展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和理解这项重大任务。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坚决整改,增量项目要坚决严控,不符合能耗双控要求的新项目不能再审批。

清华大学四川能源院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伟起此前在公开演讲中也指出,不同的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有很大差异。在国家提出2030年达峰目标后,各个城市要确定自身达峰年和达峰量,建立一个公平有效、可行性高的分解和考核机制。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与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国内越来越多行业正转变自身发展方式,适应新发展要求。

其中,建筑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担负的角色可能尤其特殊。《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这一可观占比决定了未来数年内,建筑行业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必须拥抱变革创新。建筑行业需为“双碳”目标做出哪些努力?这可能给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8月26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于北京举行的第五期学术会议暨全国低碳日特别活动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并可能成为城市之间新的也是更好的竞争抓手,让城市在建设新区新城增量时可以很好借鉴国际经验;同时,也需要更好的政策统筹与细化。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竞争

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学者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会是一场艰难大考,离不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城市和地区间经济增速的相互竞争曾被认为是中国过去40年经济飞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则认为,在“双碳”目标时间表下,“减碳”竞争将成为中国的城市间GDP增速之外的一个新的、而且是有益的竞争点。

26日IFF研讨会发言中,仇保兴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是城市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学习。而“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间将会转向GDP的竞争与减碳的竞争双轨并行、双轨启动。

“双轨启动后,竞争中间包含着学习和合作。这将对整个‘双碳’战略的实施具有决定性影响,”他说。

在仇保兴看来,从城市角度实现“双碳”目标的方案必须先描绘好一个路线图,且具备五大特征: 安全意识、成本降低、技术可靠、贴合中国实际,并具有进口可替代性。在此之上,中国城市的碳中和路线图,就拥有了一个可靠的基础。而路线图的制定,意味着城市间展开的竞争和学习可以把技术、政策根据当地情况和资源禀赋,竞争性开展运营。城市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有效提升新技术和新变革措施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

城市与建筑行业指标举措需要细化协同

研讨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政策组合拳”。

“2007年后,国家相关部门与机构已经制定诸多相关评价体系和技术指标。如今,在“双碳”目标下,需要将这些技术指标体系进行整合和细化,” 王凯说。

王凯看来,城市和建筑业在“双碳”目标下任务艰巨。一方面,中国建筑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整体的比例已经较高;另一方面,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尚没有达到峰值——中国2020年的城镇化率是63%,如参照国际惯例的75%~80%,中国还有增长空间。这意味着城市还有更多住房需要建设。此外,各个城市产业结构、人口增长不同,不同城市碳达峰时间表和路线图都有差异。因此,而相关的指标体系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如针对城市编制一些针对碳中和的专项工作。

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波荣表示,从全球看,建筑的碳排放总量是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9%,其中运行相关占28%,建造11%。具体到中国,长期看,建筑运营期间的碳排放还有一定的增长需求,需要关注。同时,建造带来的碳排放则必须要下降。

他也强调,“碳中和”的目标并不意味着要求电力、交通、能源、建筑四个工业部分全部实现零排放。同时,对建筑行业的碳排放管理不能只抓新建筑而忽视既有建筑。

他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的既有建筑占全市建筑面积85%,其中2000年前的建筑占25%以上,而这些建筑普遍存在节能标准落后、碳排放强度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抓新建,事实上只抓住了很小一部分排放问题,”他强调。

因此,他认为,“需要调整既有建筑改造的重点,结合国家‘十四五’城市更新行动方案,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这种重点和资金使用方向,从简单的节能维护、加固,调整到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上。”

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中心主任王元丰也认为,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认清差距,转变理念。他指出,从全球看,建筑业的资源消耗、用能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太大,距离碳中和的要求也有距离。因此,这不只是中国建筑业的挑战,而是全球建筑业都面临着这样的挑战。

“我们目前谈‘碳中和’,都还只是运营阶段的碳中和。这是不够的,这只占全国碳中和要削减碳排放的20%左右。建材和建造阶段使用的能耗和排放也很大,会对建筑业的能耗有很大的影响,而新建必须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因为到2060年现在建的新建建筑,相当比例还在使用,”他说,“因此,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要建筑上下产业游协同努力。”

借鉴国际经验

国际金融论坛(IFF)这场研讨会举办于第九个“全国低碳日”当周,是该论坛今年的第五次期学术活动。作为全球碳定价机制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IFF长期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生物多样性等议题保持关注,此次研讨会也将中国的“双碳”路线图与国际视角做了对比。

林波荣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中国挑战巨大。中国碳排放总量大,且目标时间短。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为71年、美国为43年,而中国国仅有30年。同时,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阶段,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碳排放还要增加。低碳发展尚未与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一定程度脱钩。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上,中国正借鉴不同国家的有效经验做法。研讨会上,落基山研究所区域零碳发展部门总监王萌介绍了建设新城新区时更好实现减排目标的国际经验和理念,即落基山研究所提出的为“零碳”园区制定综合能源规划,以其为抓手开展新城新区建设。这是因为在能源系统面临深刻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能源规划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需要。

目前,这套方案已经协助参与了北京未来科学城的建筑规划。作为北京市创新名片之一,北京未来科学城的战略定位之一是以能源利用的清洁化实现低碳目标。因此,落基山研究所对北京未来科学城的规划,是通过将综合能源规划纳入到规划统筹阶段和其他的各个类型的规划,发挥统筹引领的作用,并对后续的规划进行指导。

王萌介绍,根据研究所测算,如果在中国更多的新城新区推广综合能源规划的做法,能够为国家的碳中和总体的减排目标贡献15%左右。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日,青岛胶州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胶州湾上合示范区发展有限公司与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合作,以胶州湾湿地碳汇为质押,授信流动资金贷款1800万元,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落地。

授信流动资金贷款1800万元,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在青落地

胶州湾湿地位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构成青岛市绿色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此次胶州湾湿地碳汇贷,邀请专业机构探索尝试,先行先试,以湿地内土壤碳库、水体碳库和植被碳库的固碳能力为基础,通过对湿地的土壤面积、植被面积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监测分析,综合评定其固碳能力。

此次合作,兴业银行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日碳排放交易价格为依据,通过以其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测算贷款金额,并通过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权利登记和公示后,为企业发放贷款。创新的质押融资模式为企业拓宽了绿色融资渠道。

碳金融作为国际上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工具,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以该笔湿地碳汇贷的创新探索为契机,集团借助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和海洋经济服务中积累的丰富实践,合力探索海洋碳金融发展潮流,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实现银企互利共赢。”青岛胶州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健飞表示。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发展持续提速,绿色金融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下一步,青岛胶州湾发展集团将立足地区实际,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与蓝色经济的融合共进,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将绿色金融之路与践行社会责任相结合,担当国企职责使命,为绿水青山添砖加瓦。

节约能源,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同时对实现我国2060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积极意义。近日,河北省发布了以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的《河北省“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到,大力推广应用清洁供暖,实施“电能”“空气能”等供暖方式,加快能源消费“电力化”进程,2025年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实现全省公共机构清洁取暖,率先实现碳达峰。

作为北方农村地区改造量最大的省份,河北省在提高气代煤、电代煤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农村清洁取暖改造的新模式。截至2020年,河北全省已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65.59万户。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用户都青睐空气能热泵进行采暖,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减轻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为何河北如此青睐空气能热泵采暖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取暖方式,空气能热泵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污染物、有害气体的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十分安全环保。同时,空气能热泵采用智能化控制,可以随时使用,随时享受舒适体验,减少集中供暖带来的不便。且空气能热泵采用了喷气增焓技术和智能除霜模式,能够有效保证热泵在零下25℃下高效运行,稳定供热,从而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实际采暖需求。

作为空气能的十大领军品牌,同益空气能在河北的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和农村地区都有采暖、制冷、提供热水的成功应用,仅在河北顺平的王各庄村,同益空气能就为1153户居民安装了环保节能高效的空气能热泵,受到用户一致好评。随着河北地区清洁供暖的再次推进,空气能将持续助力能源节约,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早日实现碳中和。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30日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下称《意见》)。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会议强调,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决不手软,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体现差别化,不搞一刀切。

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这一会议为“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划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今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意见》是对“十三五”时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延续,是对“十四五”时期如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的部署。

常纪文说,《意见》提出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些方法,体现了新时代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要求,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个人认为,《意见》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亮点。”常纪文说,一是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包括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二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三是统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相信“十四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碳达峰、碳中和会有机地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级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上述《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目前,上海、浙江、海南、山东等省级“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已出炉。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也已列入各地“十四五”环保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日前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自治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浙江、河南等10个省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事实上,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对一季度能耗不降反升的浙江、广东、广西、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要求相关地区高度警醒严峻的节能形式,深入分析、深刻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切实采取得力措施,迅速扭转当前工作的被动局面。

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与“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密切相关。以宁夏为例,宁东基地、石嘴山市、中卫市和吴忠市能耗总量大幅增长,能耗增量占全区增量的88%,严重影响了全区能耗“双控”目标的实现,而煤化工、水泥建材等“两高”项目在这些地方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将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增加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十三五”开始实施能耗“双控”。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3%左右,“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出台了一系列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措施。但是,一些地方遏制“两高”行动依然乏力,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上马“两高”项目,未批先建问题比较突出。有的行业没有扎实做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种技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专项检查中也发现,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不少地方的决心力度和工作成效还存在差距,一些突出问题仍亟待解决。

疫情过后,各地复苏经济的意愿强烈,但一些地方由于缺少高新科技增长点,仍然沿袭传统发展思路,扩张“两高”产能的冲动比较大,尤其在经济总量排名靠后的地区更为明显。

这一点,在此前结束的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也得到印证。根据督察反馈情况,广西在未完成“十三五”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比、煤炭消费量占比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十四五”期间上马“两高”项目冲动依然强烈。水泥熟料等高耗能行业产能持续扩张,12个在建项目产能达1734万吨,是“十三五”增量的2.9倍。再比如,云南省对“两高”行业产能控制不力,因能耗“双控”任务完成不力被国家有关部委预警提醒。一些地方和部门产能置换把关不严,焦炭等行业产能零增长目标落空。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当前节能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各地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节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刹住能耗猛增的势头。

各地要继续深入开展本地区“两高”项目大起底、大清查,摸清本地发展情况,把造成节能工作滞后的原因剖析准、分析透,对症下药,坚决杜绝“一刀切”和“一关了之”的简单做法。根据实际情况,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要求的“两高”项目,严控新增“两高”项目,强化在建项目日常监管,防范发生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投产运行的企业,逐一进行节能诊断,一企一策制定节能改造方案,从存量项目中挖掘节能潜力,为先进产能腾出容量空间。同时,要完善预警、约谈、通报、问责等机制,加大督促力度,确保相关措施落地见效。

归根到底,解决能耗问题还是要靠发展理念的转变,摆脱对已有的发展路径依赖,探索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步伐需要更快、更坚定。这可能会抑制部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短期增长,但也会创造新的发展需求,催生新的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下一步,北京将进一步做好绿色金融发展工作。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布局。以城市副中心为绿色金融的主要载体,推动绿色金融先行示范区建设。在京选择一部分园区,推动近零排放试点,率先实现碳中和,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来源:证券时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31日消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统筹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前不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等工作。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8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维护和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海洋变暖和酸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正组织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开展海岸带碳通量监测等,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海洋碳汇也被称为蓝色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每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支持生物多样性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更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特别是加快补齐基础性、关键性的能力短板,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领域能力建设,打造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等。在海洋碳汇方面,张志锋说,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组织海洋-大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评估、重点海域碳储量监测评估,加强缺氧、酸化等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预警;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将碳中和与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范畴等。

海洋酸化已成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不过,推进海洋碳汇还面临很多问题。张志锋说,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海水pH值持续降低,引发海洋酸化。科学研究表明,目前全球表层海水pH值较工业革命前下降约0.1,“这个值看起来不大,但对pH值来说是一个巨大变化,而且海水酸化趋势还在继续”。

近年来,我国在海域开展的试点监测结果表明,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的底层海水酸化现象已较为明显。张志锋说,海洋酸化现象加剧,可能会损伤诸如贝类、甲壳类和珊瑚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

今年青岛等地再次爆发浒苔,这已是黄海海域连续第15年遭受浒苔灾害了。据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今年黄海浒苔最大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公里,是去年的2.3倍左右。

张志锋说,黄海浒苔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多年研究表明,浒苔暴发可能与海区水文动力基础环境条件、浒苔藻种种源、海水富营养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黄海浒苔连续多年暴发且年际间出现反复,反映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长期受到高强度人为活动、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改善还未从“量变”转为“质变”,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环境部配合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开展黄海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工作,采用遥感等多技术手段开展浒苔绿潮灾害跟踪监测,推动绿潮灾害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张志锋说,还需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通过削减和控制氮磷等污染物排海量,持续降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以此缓解气候变化下海洋酸化、缺氧等生态灾害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  

8月26日上午,在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川省动员会、全市迎督工作会议结束后,顺庆区赓即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对全区生态环保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区委书记蒲鹏程主持会议时强调,务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本次督察的任务要求,坚持未督先改、边督边改,主动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南充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贡献顺庆力量。

区委副书记、区长唐粼波,区政协主席吴斌出席。

蒲鹏程指出,思想认识要到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深刻认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本次督察的主要特点、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研判梳理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蒲鹏程要求,问题整改要到位。要坚持未督先改、边督边改,聚焦重点领域、短板问题,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担当、最迅捷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最严格的要求,及时整改、认真整改、彻底整改,务求实效,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要严肃要求、严明纪律,务必做到“五个100%”、“三个暂停”、“五个严禁”、“六个到位”,确保在本次“大考”中交上满意答卷。要深入推进城乡治理提升行动,持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生态短板,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蒲鹏程强调,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省委明确支持南充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顺庆作为主力军,必须担当使命责任。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顺庆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环境更宜居。要推动绿色发展,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减污降碳系列措施,持续走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推动顺庆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加绿色、更有效益,为南充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唐粼波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

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关领导,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相关部门,街道、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区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参加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毫无疑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是国之大者。各地方、各行业、各主体围绕推动实现“3060目标”制定并落实行动计划,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而首要的是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碳减排工作就有可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运动式减碳和行动迟缓的两极化倾向都难以避免。

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建立在权威而规范的碳统计核算基础上的。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活动,但也包括工业过程和农业活动等。可知,从整体来看,只要完整、准确计算了产生端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了解碳的总排放量情况。但是从局部看,如一个企业或者地区,要想知道总排放量,不仅需要计算产生端的直接排放,而且要考虑输入的电能或者其他加工过的原料中有多少碳的输入。如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2020年,中国生产一度电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570克左右。这样一来,地区与地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碳流动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实际上,要想核算清楚一个主体的碳排放要考虑的问题比以上情况还要复杂很多。因此,碳的数据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而且是“核算”问题,统称为“统计核算”。对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IPCC发布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相关配套文件。对于一个具体碳排放主体,国际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核算的方法和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基于核算的方法是指通过活动水平数据乘以排放因子来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排放气体流量和排放气体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论哪种方法,若要把碳排放数据作为规划性、强制性、考核性数据时,必须要有科学和权威的部门牵头组织、做好认定。我国要制定碳达峰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并将其分解到不同部门或地方政府时,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就成为了重要的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同时,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际气候谈判工作越来越重要。各层面及国家碳排放核算是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分析模型、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制定碳减排战略决策、针对性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开展了5个年份的清单编制工作,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技术更迭迅速,与碳排放相关的参数不断变化,目前核算工作仍存在边界不清、能源消费活动水平数据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不合理、不同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偏差大且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影响了不同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再如,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核算中,对未实测碳元素含量的燃煤发电机组采用惩罚性高限值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也需进一步增强核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碳排放核算的国际规则还在不断更新完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修订版》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气浓度(遥感测量和地面基站测量相结合)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做法,这将成为全球和区域尺度下检验和校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势,亟须加快调整完善,亟须全面提高碳排放核算工作质量,升级碳排放核算工作机制,提高我国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近日,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相关数据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组成员单位既有政府部门,也有行业协会,可以充分调集各方面资源,为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尽快明确工作基本原则,建立工作组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协调各部委及行业协会高效开展相关工作。这样的机制,既体现了科学性,更体现了权威性,同时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和体制优势。

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关键是加快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原有的碳排放核算和能耗统计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统领的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到其他温室气体。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建立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做到国际衔接的方法学和工作体系。

二是在统计核算体系制定过程中,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坚持全局观、因事制宜(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抓重点、简便易操作等原则,做到科学有效、简明适用,不过多增加相关主体的碳统计核算负担,有力有效服务于各地区、各行业、大型企业等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计划。

三是在具体方法学上,要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或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并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尽快明确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方法。加快研究基于大气浓度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探索将碳卫星数据应用于碳排放量核算,形成技术优势。

四是在电力领域,建议逐步建立火电厂连续在线监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连续监测方法的应用实施,研发相关产品设备,减少人为误差,以确保数据质量。建议调查发电用燃煤碳元素含量,根据我国煤种特点,通过广泛抽样调查,统计归纳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更有代表性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数据。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近日,泰兴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泰兴农商行与人民银行泰兴支行,成功发放了全省首例500万元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碳权贷”业务,先行先试助力地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权贷”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的贷款,是排污权质押融资家族新的一员。此次“碳权贷”的对象是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某化工企业,该企业拥有自备电厂,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得知该企业尚有碳排放权配额未使用后,泰兴生态环境局和泰兴农商行为其设计了以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的“碳权贷”业务,企业以11万吨碳排放权配额提供质押,获得泰兴农商行专项“碳权贷”贷款500万元。

8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将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储层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万吨。这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出了一条新路。

该示范工程位于珠江口盆地,距香港东南约19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1油田群开发的环保配套项目。“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约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46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伟介绍说。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产出地面。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开展适应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质油藏、钻完井和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发了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油田群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将被封存在800米深处的咸水层中,该咸水层具有穹顶式结构,并覆盖有厚厚的泥质保护层,注入的二氧化碳被封存在穹顶之下,能有效防止气体溢出。”张伟说。

此前,国内二氧化碳埋存矿场试验集中在陆上少数区域。恩平15-1油田群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的成功实施,开拓了我国二氧化碳封存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对海上油气田的绿色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探索。

中国海油董事长、党组书记汪东进表示,恩平15-1油田群碳封存项目的启动是中国海油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的重要举措,公司将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勇当碳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先行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近日,杭州银行为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发放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2000万元,由此上市城商行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落地。而此举也是杭州银行发挥金融力量,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积极实践。

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的贷款。此类贷款,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碳排放配额发放企业,杭州银行积极为其介绍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盘活碳排放配额资产的优势,定制方案,在三个工作日内快速放款。

作为浙江本土地方法人银行,杭州银行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理念,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近年来,该行将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己任,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力度,积极探索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以满足绿色企业和项目的多元化融资服务需求。 

近日,作为深耕ESG投资体系的代表机构之一,南方基金在有效实施运营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并注销碳抵消指标的方式全额抵消了自身碳排放,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碳中和的资产管理公司。

2020年,针对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直接排放175.1吨二氧化碳当量,南方基金采购并注销了176吨自愿碳减排核证减排量(VCUs),完成了直接排放的全额抵消。南方基金在有效实施运营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并注销碳抵消指标的方式全额抵消了自身碳排放,实现了2020年南方基金机构自身运营活动的碳中和。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碳达峰”和“碳中和”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过程中,倡导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ESG投资理念,也逐渐得到国内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南方基金以成为“值得托付的全球一流资产管理集团”作为愿景,践行社会责任是南方基金义不容辞的担当。南方基金作为公募基金行业先行者,积极开展各项环境保护及公益慈善活动,更是将ESG的核心理念及标准全面融入经营和投资管理中,并成为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和中国ESG领导者组织的理事会成员。为了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长远目标,南方基金积极投身到助力碳中和愿景实现的行动中。

此外,作为“气候行动100+”签署成员,南方基金与上市公司积极沟通,旨在确保世界上最大的161个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就气候变化采取必要行动,改善治理并加强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南方基金还在资产配置方面也做出实际行动,在过去几年内大幅降低对高污染高能耗相关公司的投资,大幅增加在可再生能源方向的投资比例。南方基金也凭借在ESG方面的突出成效,相继荣获了新浪财经“金责奖”、《财经》杂志“长青奖”和《亚洲货币Asia money》“中国绿色金融奖”等奖项。

本文来源:南京日报

8月29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据要素市场促进会”筹备启动会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会上同期发布了“数据资产信托合作计划”。

“数据资产信托”,由数权保护课题组研究提出。据清华x-lab数权经济实验室主任钟宏介绍,“数据信托”近年来由欧美机构提出,被认为有助于建立更公平的数据经济的管理模式。但有别于欧美的实践,“数据资产信托”模式,是更符合中国发展模式的数据要素市场多元治理与高效配置的一整套创新机制。基于信托制度的法律、技术、政策、资本融合的方案设计,通过第三方受托方的专业管理,在数据流通和交易中更充分地保护数据各方的各自权益。

“数据资产信托合作计划”由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发起筹备的数据要素市场促进会作为发起机构,推动数据资产信托创新机制的研究、实践与推广,重点破解数据资产确权、数据主体权益保障、数据流通合规等共性问题,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有序高速发展。

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促进会将优先推动“数字版权、双碳绿色能源、医疗医保、船舶国际航运”四个行业的试点项目立项,以数据资产信托机制,探索数据资产估值与融资、数据跨行业合规流通、多数据源联合安全计算、数据跨境第三方托管等创新试点,以示范案例促进形成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监管措施及政策方案。

数秦科技多领域探索实践创新

助力数字经济“新基建”

作为国家网信办首批备案区块链企业和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数秦科技公司聚焦“区块链+大数据”核心技术,在业内首创的区块链中台“氚平台”为底层基础设施,公司先后发布“保全网”、“数融平台”、“数农平台”、“数碳平台”和医疗区块链应用。

尤其在“区块链+农业”和“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数秦有自己的突破和落地。数字农业事业部以“1+6”为产品体系,成功搭建“数农网”和“数碳平台”,打通产、供、销、管、服全产业链,为农户、农企、消费者、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跨域协作解决方案,并已在多地实现为政府、企业和农户等提供标准化SaaS模式服务、定制化产品供应和私有化部署等多种形式的业务。

数秦科技构建了集实现碳中和与推动数字化改革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数碳平台”,在全民碳普惠应用、碳标签、实践区、工业治理、碳灰交易、绿碳数字公证等方面已实现应用探索。目前,平台在碳标签、绿碳数字公证方面落地应用,发布农产品碳标签电子证书。通过低碳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低碳农产品被大家所熟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低碳建设再作贡献。

“区块链+医疗”领域,数秦科技应用系统落地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全国首创电子病历与科研数据区块链应用。

未来,数秦科技将乘着全域数字化改革趋势,继续以区块链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引领数字经济,多领域探索实践创新,并形成跨域连接,助力数字经济“新基建”。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深入贯彻推动“双碳”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前,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3年,催生一批自主可控、国内领先的绿色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形成一批百亿规模的绿色创新型产业集群。

《意见》以引领产业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智能化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强化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供给,完善创新平台体系,集聚高层次人才,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和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

根据《意见》,我省将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2021—2030年),构建我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遴选200家左右掌握核心技术的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支持其成为创新型领军企业。在济南、青岛、淄博建设3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实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引育计划,每年全省高新区围绕绿色低碳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左右。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技术领域授奖和项目布局比例,对高耗能、高污染技术成果实行“一票否决”。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进驻湖北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8月31日,督察进驻动员会在武汉召开,督察组组长徐敬业强调,将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件的办理情况;湖北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部署,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情况;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为推进九原区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促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按照《关于开展 2021 年度第二批自治区生态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建设的通知》(内环办〔2021〕172号)要求,九原区生态环境分局协助包头海平面高分子工业有限公司九原分公司1.5万吨/年甲酸钙项目和8.5万吨/年甲酸钠联产项目、包头市远达鑫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扩产项目申报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储备库,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工程申请上级资金支持,在推进源头减排的同时,实现阶梯治理、变废为宝。

全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领导小组会议8月30日在兰州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听取全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推进情况及“两高”项目分类处置意见,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任振鹤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清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三新一高”要求,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局部和整体、短期和中长期、减法和加法的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

任振鹤强调,要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倒逼落后产能出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做好项目权衡取舍,既考虑“含金量”、更注重“含绿量”,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及碳排放强度控制的红线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项目谋划建设全过程各环节。要迅速开展自查自纠,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已建、在建、拟建“两高”项目,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加强审批管理,严格开展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健全有利于节能的价格、财税、金融政策,加快节能减排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两高”项目融资管理,推动人力、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低碳方向流动。

任振鹤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抓实工作举措,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督促监管,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形成合力,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李沛兴、程晓波及李志勋参加会议。

8月31日,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智慧”)与天津安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捷物联”)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安捷物联执行总裁庞文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立波、产品生态部总经理王坤,软通智慧总裁冯嵱、首席战略官叶毓平、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周晖、智慧园区总经理薛龙、智慧园区咨询总监高梓洁出席会议。安捷物联执行总裁庞文魁与软通智慧总裁冯嵱代表双方进行签约。

安捷物联是一家专注于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行业创新公司,主要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将变电站、暖通、空调、安防、照明、楼宇自控、消防、电梯等管理与物联网融合,以无人值守、实时监控、故障预判、远程操控的智能化模式为建筑、园区等提供低碳化运营服务。

软通智慧作为中国领先的城市数据智能服务提供商,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为驱动力,提供覆盖数字政府、环保水务、公共安全、园区社区等城市治理场景的低碳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近期,软通智慧正式发布“碳中和战略声明”,从自身制度与管理体系、碳排放管理、技术研发与投入、业务发展重心、产业生态建设、助力政府工作等诸方面积极行动,为国家“双碳”战略贡献力量。

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本着“长期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形成技术协同、资源匹配、产品互利、项目共建的合作模式。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力打造有亮点、有成效的低碳城市建设运营联合解决方案,推广分布式清洁能源管理、楼宇用能优化、能源管理可视化呈现等低碳技术应用。此外,双方将成立联合工作组,携手生态伙伴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推进碳中和行业标准建设、碳资产管理赋能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打造企业合作新典范。

会上,冯嵱表示,在低碳发展领域,软通智慧与安捷物联企业理念相通、业务互补性强,存在坚实的合作基础。双方要加快资源整合,共同打造标杆示范性项目,并推进碳计量、碳核查工作落地,为低碳建筑、低碳园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范本。

庞文魁表示,软通智慧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安捷物联则专注于通过能源与设备管理推进节能应用下沉。双方的合作将不断推动碳中和行业发展和相关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多角度、全方位赋能低碳城市建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签约仪式前,安捷物联一行还参观了软通智慧城市展厅,对软通智慧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及智慧城市重点落地项目的数字化呈现进行了详细了解。

8月11日,南钢召开超低排放专题会。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总裁祝瑞荣,联席总裁姚永宽,副总裁朱平、楚觉非等相关负责人参会,探索南钢减污降碳新路径。

黄一新表示,超低排放是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和必经之路。减污降碳一定要走协同创新之路,特别是在低碳技术方面,要在研发上实现变革,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不断完善已有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的同时,南钢还应积极推进超低排放项目改造,围绕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运输、节能降耗等重点领域进行探索,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拓展节能减排新途径。

姚永宽表示,虽然时间紧,投入大,但南钢也要朝着环保A类企业的目标努力;要严格对标学习,实事求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规范管理,夯实责任,认真落实改革方案要求;持续加强和推进目标任务,系统性完成工作任务节点。

祝瑞荣表示,南钢对减排降碳的目标定位要更高更远,紧盯超低排放绩效评估目标、时间节点,梳理分解各项目标任务,制订系统性达标工作总体规划;协同合力,积极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沟通,做好属地管理工作。

8月31日, "‘塑’造无限可能,践行碳中和"PET项目新闻发布会在沪举行。发布会上,《2021年碳中和背景下PET瓶可持续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旨在探讨全球和中国的PET瓶消费量、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众所周知,饮料行业是塑料包装的主要使用方之一,其中PET瓶更是最为常见的饮料包装。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瓶级PET消费量已增长至949万吨,2019年内需消费量高达575万吨,约占全球的23.8%。

"在现有的回收体系下,我国PET饮料瓶的回收率已达94%以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张金泽表示,"可见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PET回收基础。未来,则需要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由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企业以及媒体共同推进可回收塑料经济新模式。"

2021年碳中和背景下PET瓶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到,当前中国在PET回收工作中的首要挑战在于全民回收意识有待提高,公众环保教育较为薄弱。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高度重视,政府、企业、相关组织共同携手努力。

石化行业是碳排放“大户”。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推广,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

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海科瑞林是一家石油炼化公司,今年,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骤然降低了15%左右。发生这个变化,只是因为企业新添了一套装置。

“我这套装置是每年15万吨的二氧化碳回收的装置,它二氧化碳的回收率能到98%,回收的二氧化碳能占到全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2%到15%。”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胜军告诉记者。

目前,国际流行的碳捕集装置主要有化学吸附和物理变压两种,但由于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很难实际应用。针对开发区石化企业众多的情况,当地尝试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升级。

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涛说:“我们整合了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各个成员单位的研发力量,引进了大连理工和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和院所的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联合当地最早研发碳捕集装置的港城热力公司作为试点,在对企业废气进行研究时,他们发现其中含有大量氮气,每立方可以卖到4毛钱的市场价,是摊薄成本的一个好选择。

东营市港城热力有限公司副经理张健告诉记者:“单纯地去捕集二氧化碳,一般的成本很难低于300块钱一吨;现在我们综合成本算下来可以算到200多块钱,甚至有可能低于200。”

在丰富捕集种类的同时,专家团队还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进行重点攻关。以前,捕集的二氧化碳一般卖给采油厂打到地下驱油,现在,通过技术提纯,企业捕集的二氧化碳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原料卖到园区其他企业,彻底将它固定在产品中。

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德超介绍:“ 二氧化碳的价格从去年的400元每吨一路飙升到2000元每吨,我们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投入了4000万,这样每年的收入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这样2到3年就可以回本了。”

目前,当地还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和《绿色低碳技术推广行动方案》,在每年2000万元的技改资金基础上,新增了20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推广新技术。

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副县级干部侯振忠表示:“我们将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范项目为切入点,构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合圈,争创‘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行示范园区,为降碳脱碳行动落地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应用经验。”

1日上午,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碳中和”颁证仪式在牡丹江市举行。通过旅发大会“碳中和”项目,牡丹江向全国传递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展现了“镜泊胜景·林海雪原”的独特魅力,将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与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全力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仪式上介绍了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碳中和”方案编制过程,宣读了“碳中和”方案审核报告,并颁发了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碳中和”证书。

据了解,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我省举办的首届“零碳”旅发大会,充分体现了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争做绿色低碳发展先锋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嘉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连续两个季度在嘉兴市各县(市、区)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增幅位列嘉兴第一,是平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强有力证明,也意味着平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率先开局。

近年来,围绕能耗下降,平湖市持续做好发展清洁能源,以及企业余热、余压、余气发电和实施节能改造等“进”的文章,和落后用能腾出等“退”的文章。漫步于独山港海岸线上,一台台硕大的“风车”竖立在岸边,正通过叶片的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浙江大唐国际平湖风电有限责任公司的风机已投入使用,年发电量约0.8亿度。风从海上来,平湖市还在布局建设装机规模更大的风力发电场项目。目前,浙能、华能百亿海上风电项目已有46台风机并网发电,待139台风机全部投用后,全市每年风力发电近18亿度,节约标煤52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5万吨。

“今年,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有余电可上网。”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沈奇波说,他们公司今年上半年产值达到95亿元,利用余热发电,发电量达到4.6亿千瓦时,其中有1.6亿千瓦时余电上网。这标志着公司利用余热发电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关键的是降低了公司用电支出成本。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独山能源在内的平湖企业通过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同比增长128.6%。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余热、余压、余气发电,且发电量越来越大,这是平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战略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是平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自我需要,也展现出了平湖企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担当。

这样的担当,不仅体现在发电,还体现在节电。这两天,平湖旗滨玻璃公司3台经过节能技改的空气压缩机投用。“每天就能节约用电4500千瓦时。”公司总经理官立民说。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有312家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498个、总投资超15亿元,年节能20万吨标煤,每年可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亿元。

多渠道“进”之际,平湖市还始终坚持“退”的原则,积极开展“两高一低”整治提升工作,不断加快落后用能腾出。今年上半年共淘汰关停德长环保、日铁日新华新顿、中嘉华宸等7家高能耗企业,腾出用能空间4.52万吨标煤。以中嘉华宸为例,该公司2019年起处于半停产状态,呈现占地面积大、公司效益差、单位能耗高三大特点,通过独山能源有限公司收购重整方案,腾出26000吨标煤用能指标,并为PTA项目提供用地,预计项目投产后新增产值达200亿元。“腾笼换鸟”间,实现了土地的“涅槃重生”。

进退间,全市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也为平湖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前段时间,平湖市还成功申报成为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接下来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固化先发优势、保持竞争优势,推进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勇开新局”。

“双碳”目标下,碳资产管理是企业层面实现碳减排目标和低碳转型的关键。碳资产管理不仅是指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等碳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管理,还包括贯穿企业运营全程的碳资产综合管理业务,比如碳盘查、碳人才培养、碳绩效、低碳品牌建设等。

——8月26日,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冯连勇在《能源杂志》发文称,中国能源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制定碳资产管理行动指南。首先,需要综合考虑政策要求和企业发展方向建立碳资产管理目标体系。其次,需要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和调整碳战略,并推进碳资产管理工作。再次,需要从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方面构建碳资产管理支持体系,如引进碳资产管理人才,搭建碳资产经营管理队伍等。

坚持碳减排要注意避免三种倾向

今后的工作必须坚持碳减排不动摇,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其中,要注意避免和遏制三种倾向:第一,谈碳色变、逢碳必反。凡涉及“碳排放”的企业和项目,不分青红皂白,或束之高阁,或干脆“毙掉”。第二,存在鸵鸟心态。认为“双碳”目标实现时间还早,政策和对策还在酝酿之中,当前不急于碳减排,等待观望思想严重,对减碳无所作为。第三,鉴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尚未完全脱钩,“两高”项目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地方将“碳达峰”曲解为“攀高峰”,认为达峰前还可继续扩大高碳产业产能,盲目上马“两高”项目,导致碳排放增加速率快,碳峰值升高,给后期碳中和带来更大的压力和代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近日在《经济日报》撰文称,在中央的最新要求下,推进“双碳”工作应从五个方面出发。一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全国一盘棋,做好统筹工作;二要科学、合理、有序推进;三要坚持持久战,不搞运动式、一阵风;四要坚持“先立后破”;五要坚持碳减排毫不动摇。

建设燃气发电项目时要同步落实气源

完善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提高天然气发电积极性。在建设天然气发电项目时要同步落实气源,鼓励探索构建各省或区域间气电联调、风光水火储联保的协同机制,确保各能源品种间供需衔接和调度匹配。

——8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发布。《报告》指出,要完善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体系,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能源和油气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衔接和协调,实现行业自身清洁低碳发展,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理顺天然气市场机制,释放天然气市场潜力。三是完善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提高天然气发电积极性。四是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

燃气发电最大价值是作为灵活电源提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

“双碳”背景下,对于新建燃气发电的投资决策,首先要了解天然气各种用途——包括居民取暖、居民做饭、工业领域等用途和需求的排序。燃气发电最大的价值是作为灵活电源提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我国燃气电厂投资者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天然气供求和基础设施状况、能源市场机制、提供辅助服务的市场价值、未来碳价格水平,并尝试制定十至二十年的气电边际成本曲线作为决策依据。

——8月23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教授梁希在微信公众号《气候工匠CIFE》发文称。梁希认为,为了避免新建燃气电厂产生“碳锁定”效应,建议投资者考虑开展二氧化碳捕集预留,并考虑是否部署在其他大型排放源附近(如大型工业园区)。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提出将研究出台《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及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将制定完善科学绿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草贡献碳中和、碳达峰等一系列政策。

据了解,造林和重新造林的全球平均成本约为10美元/亩,远低于现有的碳捕捉技术,为性价比最高的负排放方案。申万宏源周海晨指出,国内符合CCER标准的林地面积约4亿亩,每亩林地约核算1吨减排量,假设未来林业碳汇价格为100元/吨,将对应约400亿元市场规模。

岳阳林纸(600963)自有林地资源丰富,具备充足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经验;

青山纸业(600103)目前拥有35万亩林地,将适时开展林业碳汇交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3亿元,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碳改造、产业园区能源利用优化项目、减碳技术创新示范、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资源再生减碳以及海水淡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各地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实施和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争取早日建成,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效益。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2020年8月31日至9月30日,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国家能源局开展了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1年1月29日,督察组向国家能源局反馈了《国家能源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国家能源局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督察反馈会议精神,成立了国家能源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统筹领导整改工作,研究制定了《国家能源局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报告反馈问题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整改方案》)并上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

《整改方案》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重要契机,主动有力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责任,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安全保障,协同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能源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改方案》提出,国家能源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问题整改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按照“强化意识、系统推进,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分类整改、务求实效,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推进整改工作,确保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入脑入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到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工作目标,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对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的问题,《整改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64项具体整改举措,逐项明确了整改目标、牵头部门、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建立了整改台账,集中力量抓好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立行立改完成17项;到2021年底,预计再完成30项,其余17项将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持续推进。为确保整改任务高质量完成,整改目标如期实现,《整改方案》确定了以下重点措施。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能源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刻把握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不断强化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安全保障的政治、思想、行动自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紧扣能源行业涉及生态环保方面的重大问题,层层压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培育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能源干部队伍,充实干部力量,优化队伍专业结构,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效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能源绿色发展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出台《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及推动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布局,扎实推进主要流域水电站规划建设,积极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推进地热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优化区域能源发展布局,重点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清洁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统筹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着力提升存量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和清洁电力占比,优先规划建设以清洁电力为主的输电通道。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继续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三是聚焦顶层设计,完善能源领域生态环保法规政策体系。健全能源法律法规,推动《能源法(送审稿)》修改完善和审议,研究修订《煤炭法》和《电力法》。强化规划战略引导,高质量编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及分领域规划,健全能源开发与生态环保同规划、同落实、同监管的协同工作机制,督促省级能源规划与国家规划衔接一致。健全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建立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完善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

四是坚定扛起责任,扎实推进能源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重大能源项目相关环保工作,继续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大煤电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因地制宜推广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持续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强化能源行业监管,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主动监管、主动作为”的新格局,组织开展清洁能源消纳、煤电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监管,规范能源市场秩序,完善能源监管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对涉及能源领域生态环保投诉举报事项,依法依规不断加大处理力度。

为保障整改工作顺利开展,《整改方案》明确了四个方面组织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家能源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统筹领导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专项整改工作组,分别由一位党组成员任组长,具体落实相关整改任务。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局党组履行督察整改主体责任,局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局党组成员负责分管领域问题整改。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定扛起抓整改、抓落实的责任,对整改落实不力、整改后问题仍然突出或问题出现反弹的单位,严肃追究责任。

三是扎实有序推进。认真对照整改任务和时限要求,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要定期汇总整改落实情况,实行挂账督办、跟踪问效。对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或专项整改工作组及时协调解决。

四是主动公开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方案和落实情况,介绍整改工作成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深刻认识能源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的重大责任,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要求,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全面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整改任务,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来源丨国家能源局

9月1日,记者从兰州新区管委会获悉,“兰州新区中川商务中心1号楼大楼碳核算碳中和”项目正式启动,“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同步挂牌,此举标志着兰州新区在全省率先启动打造“绿色公务 零碳办公”示范窗口行动。

据悉,兰州新区将以中川商务中心作为碳中和试点,通过政银企合作联手开展碳核算,建立碳账户,在全省率先启动创建近零排放公共机构务实行动,为我省打造新时代机关节能工作“绿色公务 零碳办公”的亮点窗口,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良好氛围。同时,新区将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生态修复和造林等碳汇项目,由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碳汇),中和抵消新区中川商务中心办公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方式,打造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窗口”,引领全社会共建共享低碳社会。

9月3日,新书《一本书读懂碳中和》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记者获悉,该书由安永碳中和课题组所著,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全方位阐释了碳中和的内涵及其行动路线图,对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角色应如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了建议。

“碳中和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已是大众熟知的热词,然而公众却对碳中和的概念内涵充满疑惑,多数企业对于实现碳中和的行动路线更是无从谈起。” 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及全球管理委员会成员陈凯表示,为勾勒出碳中和的全貌,安永碳中和课题组召集能源、工业、建筑、金融等领域多名专才,将多年积累的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凝聚编写成此书,聚焦碳中和的实施背景、关键要素、行业转变路径及机遇,为读者揭开碳中和的神秘面纱。”

记者注意到,在全球快速升温,亟须控制碳排放水平的时代背景下,净零排放已成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合作行动。中国宣布要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阻止气候进一步恶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对全球减排的战略意义重大。

业内专家认为,实现碳中和也有助于我国摆脱对外化石能源依赖,转变政治与外交策略,创造就业机会,形成技术优势。碳中和是我国贯彻发展新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不仅表明我国保护环境、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推动各行各业低碳转型明确时间表、谋划路线图。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型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和5G基站等设施落地,作为社会发展提供新型基础设施的同时,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能耗成本支出和碳排放也在持续增长,给通信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因此,通信运营商自身的碳中和研究和实现既是当前履行社会责任所需,也是实现自身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日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发布各自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行动计划,通信行业全面启动双碳绿色行动,用创新催生“新绿色”。

作为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的重要供应商,为了助力全球运营商绿色网络“双碳”行动计划的达成,在华为首届无线媒体沙龙上,华为无线网络SRAN产品线总裁马洪波发表了“绿色5G,E2四化八大方向,共赢双碳未来”主题演讲,并发布《绿色5G白皮书》。该白皮书在业界首次发布了绿色5G网络的能效评估体系——E2(Energy Efficiency),同时也率先定义了绿色5G网络的技术趋势——四化八大方向。

也就是从设备高集成化、站点极简化、网络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环保化四个方面阐述了绿色5G网络的关键特征,并首次给出了“四化”特征下的八大绿色5G网络技术方向。

马洪波认为,“要想实现碳达峰的阶段性目标,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持续提升网络能效,另外一条就是适当引入‘绿电’。”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面临的更加现实的问题是,一方面如何解决存量设备的能耗减排问题,另一方面新建网络如何持续实现绿色、低碳节能。

马洪波说:“这其实是从2018年我牵头成立绿色小组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这个小组的认知也在不断进化,我们从单纯的能耗减少,向端到端的减排深入。”

他举例说:“在存量设备的解决方案上,华为在擅长的通信设备研发制造方面实现了多频合一、超宽频的解决方案,这就是设备的高度集成,让站点极简,减少能耗,在软件侧我们今年将会发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PowerStar2.0相比前代业务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节能效果更好。”

“同时,因为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多业务,我们也看到了在一些国家在实现节能减排路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理念,华为愿意把获得的经验与产业链分享,整个行业一起行动起来。”马洪波说。

诚如马洪波所说,要想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产业链的共同作用。除了设备运行阶段低碳节能外,在运输安装过程同样需要绿色节能,也需要电力行业持续提升绿电电力比例,太阳能电池板能量转换效率持续提升等,整个产业链实现节能的同步突破,只靠单点节能,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一方面华为通过自己擅长的通信技术帮助电力、能源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作为ICT界的一份子,华为也在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进行联动。”马洪波阐释说,“比如与电力行业的专家进行探讨,如何让‘电随业动,’,让能源输入与业务进行更有效的结合。最终希望整个产业链都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提出将研究出台《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及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将制定完善科学绿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草贡献碳中和、碳达峰等一系列政策。

据了解,造林和重新造林的全球平均成本约为10美元/亩,远低于现有的碳捕捉技术,为性价比最高的负排放方案。申万宏源周海晨指出,国内符合CCER标准的林地面积约4亿亩,每亩林地约核算1吨减排量,假设未来林业碳汇价格为100元/吨,将对应约400亿元市场规模。

相关公司方面,据主题库 碳中和 板块显示,

岳阳林纸:自有林地资源丰富,具备充足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经验。

青山纸业:目前拥有35万亩林地,将适时开展林业碳汇交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毫无疑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是国之大者。各地方、各行业、各主体围绕推动实现“3060目标”制定并落实行动计划,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而首要的是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碳减排工作就有可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运动式减碳和行动迟缓的两极化倾向都难以避免。

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建立在权威而规范的碳统计核算基础上的。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活动,但也包括工业过程和农业活动等。可知,从整体来看,只要完整、准确计算了产生端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了解碳的总排放量情况。但是从局部看,如一个企业或者地区,要想知道总排放量,不仅需要计算产生端的直接排放,而且要考虑输入的电能或者其他加工过的原料中有多少碳的输入。如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2020年,中国生产一度电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570克左右。这样一来,地区与地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碳流动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实际上,要想核算清楚一个主体的碳排放要考虑的问题比以上情况还要复杂很多。因此,碳的数据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而且是“核算”问题,统称为“统计核算”。对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IPCC发布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相关配套文件。对于一个具体碳排放主体,国际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核算的方法和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基于核算的方法是指通过活动水平数据乘以排放因子来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排放气体流量和排放气体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论哪种方法,若要把碳排放数据作为规划性、强制性、考核性数据时,必须要有科学和权威的部门牵头组织、做好认定。我国要制定碳达峰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并将其分解到不同部门或地方政府时,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就成为了重要的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同时,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际气候谈判工作越来越重要。各层面及国家碳排放核算是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分析模型、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制定碳减排战略决策、针对性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开展了5个年份的清单编制工作,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技术更迭迅速,与碳排放相关的参数不断变化,目前核算工作仍存在边界不清、能源消费活动水平数据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不合理、不同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偏差大且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影响了不同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再如,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核算中,对未实测碳元素含量的燃煤发电机组采用惩罚性高限值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也需进一步增强核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碳排放核算的国际规则还在不断更新完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修订版》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气浓度(遥感测量和地面基站测量相结合)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做法,这将成为全球和区域尺度下检验和校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势,亟须加快调整完善,亟须全面提高碳排放核算工作质量,升级碳排放核算工作机制,提高我国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近日,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相关数据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组成员单位既有政府部门,也有行业协会,可以充分调集各方面资源,为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尽快明确工作基本原则,建立工作组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协调各部委及行业协会高效开展相关工作。这样的机制,既体现了科学性,更体现了权威性,同时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和体制优势。

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关键是加快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原有的碳排放核算和能耗统计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统领的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到其他温室气体。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建立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做到国际衔接的方法学和工作体系。

二是在统计核算体系制定过程中,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坚持全局观、因事制宜(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抓重点、简便易操作等原则,做到科学有效、简明适用,不过多增加相关主体的碳统计核算负担,有力有效服务于各地区、各行业、大型企业等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计划。

三是在具体方法学上,要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或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并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尽快明确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方法。加快研究基于大气浓度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探索将碳卫星数据应用于碳排放量核算,形成技术优势。

四是在电力领域,建议逐步建立火电厂连续在线监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连续监测方法的应用实施,研发相关产品设备,减少人为误差,以确保数据质量。建议调查发电用燃煤碳元素含量,根据我国煤种特点,通过广泛抽样调查,统计归纳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更有代表性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数据。

十二届区委工作报告指出,绿建区要按照‘一核引领、全区联动、辐射长三角’的思路,建设特色鲜明、规模适中、效益显著的‘绿色创新示范园、低碳发展引领区’。”近日,绿建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宁表示,园区将谋新势、开新局,聚焦“绿色高质量”,示范引领增特色;聚焦“科技含量高”,招引项目再加力;聚焦“合作国际化”,中欧发展再启程;聚焦“双碳总目标”,低碳发展探新路,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应有贡献。

过去五年,绿建区围绕“全区发展绿建产业,全域推广绿建技术”新要求,突出示范引领和产业培育两个重点,初步打响了“绿色发展看武进”的特色品牌。全区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数量、面积和质量均位居江苏省前列,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超850万平方米;全区绿色建筑产业入库企业数超450家,总产值超840亿元。园区获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江苏省首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和海绵城市示范区等荣誉。

“十四五”时期,绿建区将按照“一核引领、全区联动、辐射长三角”的思路,重点打造“三区一中心”,即全省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全国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先行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常州样板区,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武进“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打造贯穿经开区、武高新、科教城、中以园、绿建区、西太湖的科创走廊。绿建区将围绕建设“绿色低碳科技核心区”的更高目标,快速“增量”,积极“提质”,推进全区绿建产业发展和园区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围绕省政府将绿建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建筑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绿建区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绿色、环保、低碳等细分领域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硬核”园区,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创新高地。

在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形势下,绿建区将抢抓机遇,加强与上海环交所的合作,深化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常州基地建设,推动市政府与上海环交所合作创建全国首个碳管理体系示范城市、共建碳管理体系研究院。

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将把欧洲和欧盟的先进理念及技术引入常武地区并辐射长三角,重点在资源再生利用、节能技术、循环经济、零碳技术等产业领域开展合作,全力打造“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常州样板”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创新发展国际示范区”。

碳中和目标是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目标,需统筹顶层设计,从产业、税收、金融等方面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

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两大技术路线。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关键在于能源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减排、金融减排支持三大路径。

在增加碳吸收方面,主要技术路线有技术固碳和生态固碳。

逐级细分之后,碳中和完整技术路线图具体如下:



为了贯彻落实周口市委常委会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会议精神,9月2日上午,周口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研讨会。会议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之梦主持,会议邀请了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公司大数据中心主任秦龙参加,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了会议。

会议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国家和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传达了市委书记安伟和市长吉建军在市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领导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分别围绕市委部署,结合各自工作职责交流研讨了贯彻落实举措。

王之梦指出,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前提和抓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安排部署,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越来越高,目标越来越明确,任务越来越具体,责任越来越重大。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意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增强主动性,认真谋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王之梦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省委、市委等上级部门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安排部署,虚心学习专家经验,加强与有关单位学习交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主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王之梦强调,要立足本职工作,全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及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我市经济发展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有效保障。一是摸清底数,做好我局牵头的重大课题研究,加快编制专项分工方案,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为实施碳达峰行动提供科学支撑。二是源头管控,把碳排放评价作为项目环评的重要内容,建立促进碳减排的源头控制机制。三是协同发展,切实增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分级,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企业减污降碳效能,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四是科技减排,持续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科学组织引导企业进行碳减排技术改造、实施减碳项目,持续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五是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为推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

专家秦龙结合电力数据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知摘要预览

01

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示范园区产业结构向低碳新业态发展。按照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原则,限制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改善,同时积极引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点的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02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充分利用示范园区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开展能源替代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工艺降碳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有利于促进碳达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示范园区层面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

03

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在示范园区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智慧化和大数据技术,增加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功能,按照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理念,对示范园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调整改善示范园区能源结构所产生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有效地的跟踪和评估,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9月4日,在2021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期间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不能运动式减碳,要关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减排指标拉闸限电的行为。“应该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刘世锦说。

“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反映最近短期的减排压力很大,甚至影响到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也有些报道讲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减排指标拉闸限电,现在还是夏天,有些地方空调都开不了了,这种情况不普遍,只是个别情况,但是我觉得需要关注,因为这种情况反映了一种倾向。“刘世锦表示。刘世锦指出,还有一种运动式减排的情况是,采取的还是由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用行政性手段实施的办法。“这条办法的优点是短期内行动比较快,也可能取得成效,但问题是指标分配是不是合理等。”

他还表示,应该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绿色转型规律和市场规律,否则很可能好事不一定能办好。通常我们讲破旧立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是在绿色转型这件事情上,应该是新的不来旧的不去,这就是最近财经委会议中间特别强调的先立后破,我们着眼点还是要放到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上,确保产业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平稳的转化。”刘世锦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

在国家“双碳”目标积极推进,“5G改变社会”加速践行的大背景下,今天提起绿色节能,提起5G网络,相信大家都已不陌生。但要说到两者交汇之处出现的一个新词汇——绿色5G,大家可能还不甚了了。

什么是绿色5G?它因何而生?如何实现?有何价值?在8月30日举行的华为首届无线媒体沙龙暨MBBF2021预沟通会上,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营销副总裁朱慧敏接受《极客网》专访,就这一系列问题做了深入解答,为我们串起了一幅通信行业如何承接国家“双碳”目标打造绿色网络,实现自身绿色节能并赋能行业低碳发展的完整画卷。

国家“双碳”目标落地各行各业,通信行业积极承接

朱慧敏介绍,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必然会分解到各行各业里面去,通信行业也自然要承接相应的“双碳”目标。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发布了各自的“双碳”战略,基本都制定了一定时间内的节能、减排等指标。

资料显示,中国移动提出的双碳行动计划名为“C2三能”,包括节能、洁能、赋能三大行动主线,以及绿色网络、绿色用能、绿色赋能等六大实现路径,目标是到2025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碳排放较2020年降幅均超过20%,五年企业自身节电量超400亿度,同时助力社会减排量超过16亿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出台了“1236”和“3+5+1+1”计划,整体来看都是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行动,利用一系列的技术,采用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双碳”目标。

“当客户树立了节能目标以后,作为设备商的华为就要考虑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在构建5G网络时实现绿色,达成‘双碳’目标。”朱慧敏表示,“华为的绿色5G版图里也包括节能、节电等一系列策略。今天我们提出来的‘E2四化八大方向’,就是我们响应运营商绿色5G的具体的举措。”

朱慧敏提到的“E2四化八大方向”,是华为在此次会上发布的绿色5G网络的能效评估体系——E2(Energy Efficiency),以及率先定义的绿色5G网络的技术趋势——四化(设备高集成化、站点极简化、网络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环保化)八大方向(射频走向多天线、设备走向超宽频、硬件休眠机制走向精细化、站点走向极简、整站走向联动、网络走向智能、业务承载走向高制式、全生命周期走向循环经济),其目的正是助力运营商绿色网络“双碳”行动计划的达成。

移动网络“四代同堂”能耗叠加,绿色5G势在必行

大家知道,诸如像绿色能源、绿色计算这样的概念,都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转型升级时才出现的提法,5G作为一个年轻的产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强调绿色5G呢?对此朱慧敏解释是,5G建设面临2G/3G/4G/5G“四代同堂”的大背景,多网并存运营带来能耗叠加,所以5G在建设之初就提出要绿色、要节能,这是运营商面临的现状,也是设备商要解决的问题。

从运营商视角看,2G/3G/4G/5G“四代同堂”始终是需要改善和优化的一个层面。4G/5G客观上具备了取代2G/3G的功能,工信部和运营商都提出了要加快2G/3G减频退网转制,希望把相对久远的20年前的2G/3G技术,迁移到相对近期的4G/5G技术上来,充分发挥5G高制式的高能效优势,从整网层面看这是运营商节能减排的关键举措。

从设备商视角看,朱慧敏认为设备商要跟运营商一起寻求更节能的技术、更清洁的能源来帮助他们建设网络。一方面设备本身要节能——包括基带、射频、核心网、传输等等部分,端到端提供一揽子技术和工具来节能。另一方面要发挥AI的作用,未来的网络是AI-Native的网络,AI及其他新技术的运用也将助力整网节能减排。

控能耗更要提能效,多管齐下引领绿色5G创新发展

虽然客观事实上2G/3G/4G/5G共存会带来比较大的绝对能耗,但朱慧敏强调,如果过于压制碳排放,只提降碳,势必会导致5G“新基建”的堵塞,不利于发展。所以我们来重新审视网络的绿色指标,权衡5G“新基建”使能更多数字经济的发展时,不能仅仅评价绝对能耗,而是要将过去简单的能耗评估转换成能效评估。

所谓能效,简单理解就是看传输单比特流量消耗了多少功耗。朱慧敏介绍,早在5G定义之初,其理论能效就要比4G要高出100倍。从当前商用情况看,5G能效提升20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5G网络采用了中频大带宽结合Massive MIMO技术,大幅提升了传输速率。同时运营商网络架构从过去的分布式RAN架构全面向C-RAN绿色架构演进,带来了能效的大幅提升。

此次会上,华为还发布了《绿色5G白皮书》,进一步深化业界能效定义,首次将网络能效理念演进为可应用的能效评估体系,即根据实际网络建设目标差异和场景化差异,将目前单一的流量能效拓展成为容量、覆盖、体验等多维因素能效评估体系,从而准确反映网络能效变化,牵引5G网络向绿色节能方向演进。

结合“E2四化八大方向”,朱慧敏从多个维度讲述了华为助力运营商不断提升能效,引领绿色5G发展,迈向“双碳”目标的努力。其中她重点阐述了华为最新宣布的可大幅提升网络能效的5G Massive MIMO绿色“新赛道”,以及持续完善、不断精进的网络智能运营,令人印象深刻。

“过去我们把设备做得很小,集成度特别高,包括单频走向宽频、2T走向64T,都是在将模块做小、能力做大的情况下实现节能的关键举措。”朱慧敏表示,“‘新赛道’瞄向过去高度集成下设备节省的天面空间,通过把设备做大一点点,扩大天线幅面,利用天线增益,来弥补不断增大发射功率带来的功耗提升。两条路齐头并举,双赛道共同节能。”

此外朱慧敏对智能网络十分看好,她指出,智能运营主要是在多张网、多制式、多个频段并行的情况下,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的运用实时调整频谱、载波等网络资源的分配,做到智能的关断,并将响应时间从过去的周级、天级,调整到后续的秒级。颗粒度越小,精度越细,就更能有效地平衡流量和能耗。

主次矛盾一起抓,产业协同共筑绿色5G“新基建”

既然5G能效相比前代技术已有数十倍的提升,那么通信行业为何还要推进绿色5G建设呢?朱慧敏一语道破其中玄机——“双碳”目标下5G移动通信行业本身不是主要矛盾,真正的主要矛盾是在于用电量很高的一些行业(比如电力行业、煤矿行业等),但是5G或者未来的6G这类先进数字化技术能够赋能行业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助力企业更高效、更精准地实现绿色低碳的转型。

正因为如此,尽管数据显示当前移动网络的碳排放仅占到全球碳排放总量的0.3%,国际电信联盟和全球运营商仍然积极推进“双碳”行动计划。在中国,在运营商、设备商和行业伙伴的共同努力下,绿色5G网络的实践探索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展开,充分释放先进ICT技术对节能减排的杠杆作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站在我们的视角,围绕技术如何助力节能减排,要持续展开产、学、研的协作,把学术界、研究界的先进技术转产到通信行业,赋能5G网络本身,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朱慧敏最后强调,“我们也呼吁行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进程,拥抱这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不要有所犹豫。”唯有产业协同,才能共筑绿色5G“新基建”,实现“双碳”目标。

9月4日,2021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期间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首钢园区召开。本届论坛由央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担任指导单位,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会上,中国金融学会绿金委副主任马险峰表示,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潜力巨大。为在北京发展全球绿色金融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马险峰表示,双碳目标下蕴藏着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介于150万亿-300万亿元之间,碳达峰支持的相关行业投资规模超过100万亿元以上。巨量的融资需求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各类投资风口不断涌现,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形成了公开透明、公平权威的碳排放价格,将对减排科技形成更加清晰的激励机制。

“80年代来山西,感觉天空乌朦朦的,今天再来山西,觉得天蓝水清,和南方城市没什么区别,说明山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保成效显著。”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国际组织双主席、大使(原驻以色列大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詹永新在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召开期间,谈起再来山西的感受,同时分享对碳达峰、碳中和以及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会。

詹永新说,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缓解气候变化迫在眉睫。中国作为大国积极投入全球减排事业,并努力发挥引领者的作用,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向其他国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

气候变化问题也是当前亚太地区合作中的重要议题。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在去年的《亚太地区咨情报告》中提出,鉴于亚太地区在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如果没有该地区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PECC向APEC提交的关于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的建议中写道,解决各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而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脱碳是核心问题。在詹永新看来,对于山西来说,脱碳并不是弃煤不用,而是要用的更好,反而能变废为宝,比如山西开发利用煤层气,就快人一步。

数据显示,2020年山西煤层气产量81.46亿立方米,较“十二五”末(2015年41.77亿方)翻了一番,占全国煤层气总产量的85%。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煤矿瓦斯事故百万吨死亡率降低到0.1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下一步,山西要考虑煤层气的使用问题,怎样才能更成熟更有效更安全地用好煤层气,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添翼助力。”詹永新说,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正如IPCC代表所说“气候变化在发生着,我们也正经历着,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谁会?”

9月5日,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碳中和 新机遇 新发展”。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霍中和出席并发表演讲。

霍中和在演讲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当前国家相关“1+N”政策体系正在建立,很多人都会关心以下问题,比如说实现双碳目标会对各个产业带来什么影响,应该怎么去应对?作为这个企业来说应该怎么转型升级?对此,他分享了三个认识和体会。

一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行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挑战,是全球各国绿色新政的重要内容,对各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贸易格局都将带来深刻影响。产业界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把握减污降碳的科学规律和产业逻辑,勇于破圈,加强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推动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产业生态。要加强跨领域产业协同,打造双碳解决方案,比方说能源企业,不同类型的传统能源企业、新能源企业,都可以与柔性智慧电网与储能端、负荷端进行科学组合,形成更好的解决方案。要努力在产业链科技创新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协同创新,现在大家都在搞自身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不同行业之间产业链创新相对连接比较少,产业链之间搭接乃至促进不同产业链之间的创新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氢能被誉为双碳目标解决的一个终极能源,在其生产、储运和应用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产业链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和集成创新。

二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行业企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企业具有天然的绿色低碳属性,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双碳目标有很深的内在契合,应当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为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同时,节能环保企业在双碳路径中也面临着几个挑战,一个挑战就是双碳目标要求节能环保企业加快自身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零碳技术乃至负碳技术等技术集成方案。第二个挑战是服务模式,过去节能服务企业基本上是单点的服务,未来随着双碳目标对各个行业的节能降碳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节能环保企业为有关行业提供一站式、多领域、多方位的服务。第三个挑战是强化碳披露。作为低碳企业,作为为企业低碳发展服务的企业,如何推进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双碳自主承诺行动,用负责任企业的实际案例讲好碳中和中国故事,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霍中和介绍了中国节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中采取的一些行动。

第一,在技术创新层面,将形成零碳技术+负碳技术双轮驱动的格局,做强做优节能和清洁能源的板块,打造综合能源供应+数字化+综合配套服务的集成能力。整合现有不同清洁能源板块资源,进行综合集成、多能互补,以绿色低碳项目发展,加大绿色电力供给,提高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第二,在模式创新层面,将以绿色生态园区和城区建设为载体,为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平台化的解决方案。在现有运维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逐步导入双碳理念,打造低碳园区乃至零碳园区,实现示范园区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

第三,在政策标准层面,着力为国家建立健全双碳政策标准体系贡献央企智慧。中国节能在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这个绿色产业智库的基础上,组建了中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将在“十四五”期间继续为我国双碳政策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高水平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目前,正在开展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制度设计、气候投融资相关课题等,为相关部门提供顶层设计服务;正在通过绿色技术评估、碳资产管理、绿色标准制定、绿色产业咨询、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方案编制等全链条的涉碳咨询服务,为地方政府、各类园区、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和产品。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行。该论坛是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主题是“数字助力 绿色发展”。

届时,多位院士、专家学者、企业机构代表等将围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生活等关键词发表演讲,进行圆桌对话。

在论坛前夕,针对“数字碳中和”有哪些内涵及如何理解其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副主席杜少中。

“数字碳中和”概念:为实现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服务

NBD:什么是“数字碳中和”,您怎么解读?

杜少中: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说就五个字(数字、碳中和),两个领域(数字化、碳中和)。数字化是代指互联网领域。数字化包括所有的数字技术、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碳中和”就是低碳、绿色,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国家战略目标。5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把两个领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数字化助力绿色化。

NBD:“数字碳中和”有哪些特性?

杜少中:“数字碳中和”是个新提法,当然这个含义是确定的,就是前面我已经回答了,说它是个新提法,也是我们和两个领域的专家研究提出了一个成果性的概念,我们要通过这两个领域的很好结合,为实现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服务。

数字技术有两个特性:第一,它是一个工具,它有高效互联这样一个优势;第二,数字行业也是一个耗能的行业,不像大家通常理解的——它是天然的、绿色的。据专家们测算,互联网行业在碳排放当中占总排放量的2%~4%,总排放量100亿吨,那它也是2亿吨,也是相当的一个数量。但是把数字化和“碳中和”这两个行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是约定了数字手段,要为碳减排、“碳中和”服务,也就是我们要通过数字化的高效手段来实现绿碳的目标,促成绿色低碳发展。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领域。

NBD:“数字碳中和”都有哪些内容?

杜少中:具体的内容我们研究初步的有5个方面,当然这5个方面都离不开数字化助力绿色化这样一个总方向。

第一,通过数字化手段,在网络空间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第二,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绿色发展的新平台。

第三,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

第四,通过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来创新绿色技术,使我们的绿色发展更具有科学性,更具有发展的后劲。

第五,数字化助力绿色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和手段实现低碳消费、低碳生活,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时尚。

“数字碳中和”与老百姓的关系:公众参与的作用不可低估

NBD:“数字碳中和”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杜少中:这个问题是你不问我都想说的问题,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个重要部分就是促进环境的公众参与,或者说促进公众参与是我的工作着力点之一。无论在环保局还是在环境交易所,还是我后来做环境传播,因为这个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的事业,同时有必须得让全体人民参加的伟大事业,所以必须是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从整个社会的框架来说,我们要做好实现“3060”目标,无论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都要形成良性社会互动,良性社会互动的主要构成,就是要政府很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完成顶层设计,制定政策,倡导推动低碳发展。其次是企业要发挥碳减排、“碳中和”的主体作用,因为碳排放的大头还是企业端产生的。第三是公众积极参与。

公众参与有几个意义:

第一,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公众的减排行动是一个量,是一个相当大的量。据各方面的专家测算,公众生活领域的碳排放占全社会排放的50%,甚至更多一点,所以公众的减排意义重大。

第二,公众参与的作用还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生活领域的减排,公众的参与还会影响到生产领域,一方面每一个公众都有双重身份,他既有职业身份,也有自然人身份。自然人身份好理解,刚才说的50%。另外在这个生产领域,我们每一个工作单位都也是由社会公众构成的,也就是社会公众的另一种身份——职业身份。因此如果公众在这个职业经历当中也能够注意节能减排,那么就给生产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促进,因此公众需要充分参与。

还有就是公众消费偏好对企业生产有导向作用,还会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因此公众参与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

NBD:前面说的几条是公众参与的作用。公众为什么要参与,怎么参与?

杜少中:我们现在还要特别注意做好一件事,就是给公众搭建参与的平台,我们说让公众参与,公众也有积极性,但是公众经常会问,“我怎么参与,我怎么做叫参与了?”

那么今天我们告诉大家,低碳生活都有什么样的要求,可持续发展都应该怎么做,大家按照这个去做了,搭建一个平台把大家的减排行为、低碳行为记录下来,搭建这个平台总的概念叫普惠,无论是绿普惠还是碳普惠,从这个字面上你能理解普惠吧?普遍、惠及。

其实这可以理解为公众参与的最新版,具体怎么做呢?做一个碳账本,让大家在所有分散化平台上,行动、消费所产生的碳减排量,都通过一个本给您记录下来,将来条件成熟了之后,把它给您展示出来,并且按照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减排量,在市场实现价值,成为您的财富,当然这个目标的全部实现,还有待于碳市场的不断成熟。

还有一点特别要跟大家强调,现在大家经常说2030、2060两个目标,其实还必须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建议》,专门提到这个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这一句话起码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说“碳达峰”以后,碳排放稳中有降,这说明2035年是检验2030“碳达峰”目标是否实现的一年。2030年以后碳排放稳中有降,说明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大家听起来说起来可能感觉不那么深切,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要通过专业部门测算,通过数字来体现。

第二层意思,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感觉到的。大家注意这个词儿,它不是“有所”好转,也不是“基本”好转,是“根本好转”。比如说,大家都能感受到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奥运会之前是一个状态,之后是一个状态,近几年又是一个状态,大家最希望的形象表述叫“北京蓝”成为常态。到了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时候,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不光是大气,还有水、土壤、其他的生态目标都要有质的进步。到那个时候,我相信美丽中国是每一个人都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的,这应该是我们要谈的主题,也是需要公众参与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5日,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碳中和 新机遇 新发展”。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谢玉红出席并发表演讲。

谢玉红在演讲中表示,近年来国家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作为战略目标,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的整体布局,致力实现碳中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碳时代的到来,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绿色环保产业的重要的支撑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当前碳排放目标正逐渐变成具体的行动,中国各界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在产业结构升级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中贡献智慧的力量。

她指出,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做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决决心。大家要深刻领会双碳政策的真正要义,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双碳工作落到实处。

9月5日,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碳中和 新机遇 新发展”。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谢玉红出席并发表致辞。

谢玉红在致辞中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大众化大环保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的环境交流与合作,团结中国民间社会环保组织以及广大的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工作。在开展环境公益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在专业领域上发挥作用,为了发挥好专业领域的作用,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大概在专家委员会里有150位专家作为我们的专家委员,同时还把在环保领域上有所建树非常优秀的专家纳入到智库,智库名单积累到近2000名专家。同时为了更好进行专业领域更接地气的工作,成立19个专业委员会,涵盖水、气、固废污染等等环节专业委员会。在专业领域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做出努力和应有的贡献。

她指出,联合会经与罗克佳华交流接触,我们认为罗克佳华是一个高科技企业,在区块链、大数据的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双碳领域具有非常领先的应用。同时在跟他们的密切接触以来,认为它是一个具有非常高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联合会认为应该与这样的企业达成合作,把联合会的优势和平台的作用,以及罗克佳华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今天的签约就是合作的起点,也期待着能合作共赢,共同进步,积极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我们的力量。

9月5日,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主题为“碳中和 新机遇 新发展”。中国产权协会会长、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汝川出席并发表致辞。

吴汝川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标志,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过程中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担当作为,也需要市场平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以及可积微各个参与方赋能。山西综改区担负着为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旱路领跑的重大任务,是山西综改的主战场,也是探索能源革命的重要的试验田。

北京绿交所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内资源交易平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正在生态环保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推进全国CCER交易中心建设。此次双方签约旨在发挥绿交所的绿色综合服务优势,对山西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指出,未来,双方将在几个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一、面向政府与企业提供碳咨询和碳交易服务。

二、搭建面向全省的绿色项目库,导入金融资源服务,全省碳中和。

三、引入低碳新技术助力山西“碳达峰”、“碳中和”,并在综改区先行先试。

四、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以及零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展山西低碳经济新业态。

吴汝川称,罗克佳华科技(55.300, 0.23, 0.42%)集团股份公司是一家打通感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物联网技术企业,刚才李总做了全面的介绍,公司通过整合物联网云链、人工智能、数据库等核心技术优势,拥有国产、自主可控的综合技术能力,在战略合作框架下绿交所将与罗克佳华科技碳监测、碳数据服务、课题研究、人才建设之、样板示范、智库机构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全国碳交易和碳服务体系的发展。

万事开头难,相信本次合作会让双方在更多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效

日前,在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气候主题论坛上,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唐人虎总经理就双碳目标下复合生态系统的作用发表了主题演讲。其总结了“双碳”目标的复杂环境和多重目的,以及“双碳”覆盖范围。并从顶层设计、产业构建、数据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双碳”复合生态系统。

目前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一方面,中国已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年排放总量超过欧美之和,人均排放超过了世界、G20、欧盟的平均水平,且所有发达国家均已达峰,中国面临无法回避的外交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欧盟“碳边境税”的提出到正式执行,“碳边境税”会严重削弱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竞争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双碳”的深刻背景下,中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长期国家战略,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同时,碳中和正引领新一轮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重塑,国际重要企业加速对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进行储备和实践,国内已有众多参与其全球供应链的供应商被要求参与供应链碳中和。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各方深度参与融合,并建立一个可以长期发挥作用的“双碳”复合生态系统。为此,在传统工作开展方式和流程分工的基础上,唐人虎总经理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双碳”从顶层设计开始即需要各方深度融合,并在未来持续迭代。政府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总体指导,研究人员和智库针对“双碳”目标进行科学研判、路径规划及专项策划,各类企业从自身出发聚焦实操、确保落地,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撑与保障,共同促进“双碳”的深度融合与迭代。

二、“双碳”目标需要跨行业、跨地域协同共建“碳产业生态系统”,打造碳工厂,形成碳超市。政府、园区、企业、机构等依据地方优势完善供给能力,提供咨询、能源低碳、节能增效、CCUS、投融资保障等服务,满足其政府、管理、技术及资金需求。

三、“双碳”目标需要构建一个更全面的数据体系,并可以为多维目标提供服务。该系统以数据体系为基础构建低碳数字化、数字价值化、价值资产化多层次体系。并需要兼顾控排和发展双重目标、全面覆盖一般排放数据与项目措施数据的完整体系。不同维度匹配不同需求,全面支持政府减排控排、产业低碳化、金融创新等需求。

四、“双碳”目标需要持续投入创新举措,打造社会基础,引导文化趋势。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以全社会为主导,加强商业与公益资源合作,通过公益教育、个人碳普惠等形式,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社会文化环境。,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应对承诺。自此,碳中和,碳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便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热词。

对于低碳发展,隋广义主席认为中国减少碳排放任重道远。要想完成碳中和的目标,不仅仅需要决心,更需要耐心,需要科技创新,需要让人才愿意留在这个领域,积极发展绿色节能技术,才能实现传统产业节能改造。为此,隋广义主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带领香港国际鼎益丰集团建立磁能研究院,深耕磁悬浮节能技术,为社会节能减排做贡献。

实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作为一名有担当有梦想的企业家,隋广义主席从实际出发,设置合理目标。在近期关于环保项目的座谈会上,隋广义主席谈到未来的垃圾处理,他说资源再生分类和垃圾处理一定是未来减碳节能的大方向。垃圾处理降解和资源再生项目是隋广义主席在节能减排上做的积极尝试,他认为推进“双碳”并不只是投入资金、上马设备,而是可以同步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同时,还可以做好垃圾处理,将废物变成宝物、将投入变成产出。

一直以来,隋广义主席心系社会和大众,无论是发展文化产业还是做磁能、垃圾处理等环保事业,隋广义主席始终迈着坚定的步伐跟着社会主义走。积极发挥集团引导作用,立志做行业标杆,坚持绿色发展,这便是国民企业家的风范。

山西太原召开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研究报告暨贡献力50强榜单”3日发布。该榜单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首次发布。

此次榜单由中国能源报、北京零碳未来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排行榜从500强能源企业中选出50家企业。

报告提出,对全球而言,“双碳”目标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对中国而言,“双碳”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目标。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这既意味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报告认为,目前,中国面临能源需求继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短时间内无法被完全替代,实现碳中和的道路较发达国家更加困难等挑战,“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企业转型势在必行。

从碳源减排和碳汇吸收贡献力、企业碳中和行动方案贡献力、企业减排技术贡献力、企业碳金融贡献力和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50家企业中,2021年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超80分有2家、70分至80分有40家、60分至70分有8家。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报告建议,中国能源企业要积极部署能源转型,重视低碳技术研发;制定清晰的“双碳”行动方案并付诸行动;积极参与碳市场,将碳成本纳入生产决策考虑;明确战略布局,加强碳排放信息的披露。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戴彦德表示,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排行榜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希望此次能吸引更多能源企业积极行动,丰富榜单的同时,引导更多能源企业为中国碳中和愿景作出更多贡献。

9月5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以下简称山西综改区)和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山西省“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山西综改区作为我国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担负着为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大使命,既是山西省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也是探索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试验田。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平台之一,在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正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指导支持下积极推进全国CCER交易中心建设。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交易所平台的综合服务优势,助力山西综改区和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下一步,双方将充分利用山西综改区的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地域优势和北京绿色交易所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及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一是面向政府与企业,提供涵盖低碳咨询服务、低碳技术服务和低碳能力建设服务等一揽子低碳发展解决方案,以及碳托管、绿色投融资、绿色产业招商、低碳技术配套等服务,助力企业低碳转型。二是导入金融资源服务全省碳中和,搭建面向全省的绿色项目库,并积极开展气候变化投融资活动,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三是引入低碳新技术,在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打造标杆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助推全省低碳发展进程。四是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以及零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引进相关企业、项目和金融资源与山西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山西低碳经济新业态。

9月6日,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届论坛是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生态环境服务领域的重要活动。

论坛为期两天,以“国际大都市碳中和战略与清洁空气目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题,聚焦碳中和战略和空气质量协同改善,从空气质量演变规律、监测预报,碳排放控制措施及成效、低碳转型、政策工具、重点领域措施行动以及成效进展等角度交流分享经验。邀请了来自生态环境部,联合国环境署(UNEP),加州、巴黎、东京、首尔、赫尔辛基等国际大都市,上海、广东、成都等国内生态环境部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能源基金会、C40和宜可城等机构的专家和代表参加。

同时,本届论坛也作为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CAC)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平行活动之一,倡导凝聚全球共识尽快行动,展示清洁空气和气候行动雄心及成效。

据介绍,为期两天的论坛由全体会议和3个分论坛组成。9月6日,全体会议和分论坛1“PM2.5与臭氧监测与预报”同步开展;9月7日,分论坛2“国际大都市碳中和战略——能源低碳化行动”和分论坛3“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措施”同时举办。

今天上午,北京市副市长杨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涂瑞和出席论坛全体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杨斌副市长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央领导下,北京市以市民关注的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积极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他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得到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机构的支持与帮助,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都市的交流与合作,共话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愿景与措施,分享北京实践,提供北京方案。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孙桢副司长表示,气候变化是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危机严峻。一年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希望与会嘉宾深入交流,推动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适应气候行动,共同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涂瑞和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国环境署非常重视发现和了解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成效,北京市多年来在治理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做法效果显著,为许多城市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经验。

在全体会议主旨发言及交流环节,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高级项目官员瓦伦福特斯库(ValentinFortescu)、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能源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邹骥等分享了国际、国内和大都市等多个层面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行动、成效和路径规划。另外,全体会议上还将介绍北京市第三轮PM2.5来源解析结果。

多位与会国际专家代表表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令人敬佩。中国积极开放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除国际代表外,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上海、广东、成都等城市和地区负责大气污染治理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京非政府国际组织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已连续5年举办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为推动国际大都市携手应对环境挑战、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沟通交流平台,是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之间生态环保交流的品牌活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作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以下简称“3060目标”),并在2020年12月的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具体地细化了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3060目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国家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和全面考量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能力的科学判断,充分彰显了我国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球大势的大国担当。为此,有必要在数字经济等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领域全面推进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机融合和协同,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可谓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于9月7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也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

第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数字经济必须及时响应碳中和战略,推动实现碳中和数字化。

根据统计,我国2020年GDP总量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与数字经济直接或间接相关,凸显在后工业化时代里,数字经济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碳中和战略适时提出,数字经济和碳中和同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口”,这两个风口之间必然可以产生“火花”,推动形成一个更大的发展浪潮。事实上,从各类企业和机构的市场表现来看,碳中和已经在牵手数字技术和产业。表面上这是数字经济在碳中和领域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实质上,这是碳中和目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溢出”。也就是作为重要战略决策,碳中和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或供给)有价值的需求,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进程为数字经济创造新的生命力。就此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必须也理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服务好碳中和战略,以此拓宽和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

第二,数字经济要注重解决碳中和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以数字化来提升碳中和的发展效率。

碳达峰碳中和过程牵涉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产业、能源、金融,等等,其中必然面临不少挑战。就以碳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这一最基础的工作为例,这是开展碳减排和一切排放测算的基础,历史上一直存在底数不清、计量模糊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小企业排放主体上,缺乏高效低成本的统计和测算方法及工具。在此,是否可以发挥数字经济的积极作用,借助数字经济领域成熟的数字技术和工具,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来推进碳排放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使得各产业形成碳减排度量和测算基线,进而提高碳配额分配到交易等方面的效率。应该说,目前数字经济领域也已经注意到碳中和领域的这些痛点和难点,也作了不少尝试,比如构建了碳排放因子库等,但真正能够将碳排放与碳交易以及碳金融相结合的底层数字技术还不多见,数字经济应该重视并对这些需求作出反应。

第三,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过程中也要重视自身的碳中和问题,以低碳的数字化来为碳中和目标减负。

与制造业等产业相比,数字经济本身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依赖度不大,主要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无疑属于绿色低碳产业。但数字经济的聚集性较强,往往在很小的空间里有着非常密集的设备设施投入,比如大型的数据中心或者超级计算机等,而这些设施设备的运行往往需要耗用大量的电能。据研究测算,全球所有数据中心加起来,电力消耗总量已经占据了全球电力年使用量的3%。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总量按现在的电力价格来估算的话,年费用将会超过百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这样一来,在无法很快改变电力能源结构的条件下,数字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碳排放大户,这显然是与碳中和战略背道而驰的。因此,碳中和数字化也应对数字经济的碳中和提出要求,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数字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必要加强与绿证市场、碳市场的结合,通过绿色金融机制来提高自身碳达峰碳中和的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9月5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简称山西综改区)和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山西省“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山西综改区作为我国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担负着为山西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大使命,既是山西省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也是探索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试验田。

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平台之一,在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正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指导支持下积极推进全国CCER交易中心建设。

今年首次参加服贸会,北京绿色交易所以“为环境权益定价 为低碳发展赋能”为参展主题,在展区通过互动大屏、智能机器人等多重科技元素展现在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公共服务、低碳发展服务和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的创新。

北京绿色交易所牵手山西综改区,共促山西“双碳”目标实现

据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将充分利用山西综改区的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地域优势和北京绿色交易所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及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具体来说,合作将聚焦四个方面:面向政府与企业,提供涵盖低碳咨询服务、低碳技术服务和低碳能力建设服务等一揽子低碳发展解决方案,以及碳托管、绿色投融资、绿色产业招商、低碳技术配套等服务,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导入金融资源服务全省碳中和,搭建面向全省的绿色项目库,并积极开展气候变化投融资活动,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引入低碳新技术,在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打造标杆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助推全省低碳发展进程;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以及零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引进相关企业、项目和金融资源与山西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山西低碳经济新业态。

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交易所平台的综合服务优势,助力山西综改区和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吕梁市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概况起来就是四个字:大、强、广、优。”在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召开期间,吕梁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广勇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期望省内外非常规天然气上下游企业、分布式能源产业企业,多到吕梁考察洽谈、投资兴业。

吕梁是山西的储量最大区,总量达2万亿立方、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探明储量约3018亿立方、占到全省的七分之二,其中主要以致密气为主,探明储量约2377亿立方,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吕梁是山西的开采最佳区,资源主要分布于河东、西山、宁武、霍西4个煤田,具有分布集中、产量高、见产快等特点,特别是今年2月份中海油在临兴区块成功探明超千亿方大气田,进一步印证了吕梁具备大规模开发的综合优势。吕梁还是山西的发展重点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临兴、石楼西、三交北等致密气区块快速上产,力争2022年产量突破42亿方。目前,中石油、中海油等9户行业领军企业,已在吕梁铺开了11个、总投资184亿元的勘探开发项目。

张广勇介绍,近年来,吕梁抓住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打响了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三年大会战,已初步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管网建设、下游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链条。

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吕梁市已建成抽采产能27亿方,年产气量从2018年的5.68亿方跃升到2020年的12.44亿方。今年1-7月,产气量已达12.7亿方、同比增长131.5%,增速超全省106.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突破27亿方,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推进煤矿瓦斯井下抽采,29座高瓦斯矿井、4座瓦斯突出矿井实现了瓦斯抽采全覆盖,年抽采量达2亿方;加快推进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年制气量达1.5亿方。

管网体系不断完善。已建成各类输气管线32条,总长度约1764公里,其中国家级陕京二线、陕京三线、榆济线、神安线横穿吕梁,省级临保线和临临线纵贯吕梁、离太线横穿吕梁,基本覆盖到吕梁市13个县市区、重点城镇和重点工业企业,打通了非常规天然气消纳利用输送通道。

储气能力稳步提高。天浩能源等3个液化调峰项目建成投产,柳林地下储气库项目正在开展可研,初步形成了1800万方储气能力。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在张广勇看来,吕梁的梧桐树已经栽好,前景广阔。

非常规天然气是替代煤炭、实现“清洁化、低碳化”的最现实选择,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能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吕梁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今年3月2日确定吕梁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8月10日,吕梁研究制定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在勘探开采、管网建设运营、价格联动等方面先行先试。

“我们将用足用好这把‘尚方宝剑’,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即: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两个平台’、实现‘三网互联’、主攻‘四大方向’,推动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张广勇表示。具体来说:

“一个目标”,就是打造面向全省、辐射京津冀的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基地。

“两个平台”,一是组建勘探开发利用研发中心,加快开采利用技术突破。去年,吕梁已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建了绿色清洁能源院士工作站,在非常规天然气、氢能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二是成立信息调控平台,实现对上游燃气开采、中游燃气输配及储存、下游燃气用户数据采集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销售。

“三网互联”,就是加快国家、省、市三级管网的互联互通,实现管道双向输送。

“四大方向”,一是大力推动增储上产,加快临兴、三交北等重点区块的综合勘探,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82亿方;二是全力推动管网覆盖,力争到2025年管线总里程突破2500公里;三是着力加快“气化吕梁”,通过价格优惠、大用户直供等措施降低用气成本,力争城镇用户覆盖率达到87%、工业用户覆盖率达到50%;四是聚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导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储运、装备制造等企业及铝精深加工、精细盐化工等高端材料制造产业落地吕梁,力争到2025年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年产值超过340亿元,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第五大支柱产业。

“加快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将重点打造四方面的服务环境,努力让每位投资者和创业者,在吕梁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红火。”张广勇说。

最优良的要素环境。吕梁市8个省级工业类开发区已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建成标准化厂房53.6万平米,还有100万平米正在抓紧建设,能够满足企业“拎包入驻”需求;已收储土地1万亩,一般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可开工;入驻园区的企业,最低可享受0.3元/度的低电价优惠。

最优惠的金融环境。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产业资金的同时,吕梁市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用于支持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对大型重点非常规天然气上下游企业,在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税收方面,还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最优越的人才环境。对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给予50-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对在吕梁设立创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一次性分别奖补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建设经费。

最优质的政务环境。按照省政府打造“三无”“三可”的营商环境要求,吕梁开展了“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重点项目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间从75天压缩为35天,一般项目从立项备案到发放施工许可证仅12天,准备材料由288份精减到21份,企业开办时间由3天压减到4个小时,努力让广大投资者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为吕梁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利用把脉问诊、建言献策;真诚欢迎大家到吕梁开展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三气共采’技术研发,推动开采利用技术突破。”张广勇如是说。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9月3日,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圆桌访谈环节,举行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圆桌访谈,嘉宾分享经验、提建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提到最多的词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中央多次提出,要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他特别强调,山西作为能源大省,PM2.5平均值达到国际标准非常不易,下一步要用好“双碳”这样一个历史机遇,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山西既要减碳又要减污。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长期致力于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研究。她认为,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有三大抓手,一是要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低碳园区建设,二是要突出抓好过程工艺重构和产业链延伸,三是要突出抓好去产能后园区的生态修复。“结合这三大抓手,大力推进减碳、治污、节水、节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废弃场地修复,通过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实现减污降碳。”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核证中心主任鲁成钢说:“今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统筹融合,二是协同增效。统筹融合就是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常规的生态保护环境这两个工作统一策划、统一布置、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协同增效则是通过把这两项工作统一行动起来,能够达到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能够协同推进顺应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修复。”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产业是重要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非常快。”中节能中咨华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生评价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他说,“十四五”期间,从产业规模上看,环保产业总规模持续增长,集中度明显提升;从产业效益上看,科技贡献率将显著增加,协同效应发挥;从产业生态看,产业链深度整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将达到新的水平。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喆也以企业家的身份谈了高污染、高环境污染的产业该怎样推进减污降效治理、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双碳”战略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将呈现哪些新的特点?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9月3日,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举行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圆桌访谈,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胜主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核证中心主任鲁成钢,中节能中咨华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生,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喆同台畅谈,分享经验、提出建议,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提到最多的词语。贺克斌指出,山西作为能源大省,下一步要用好“双碳”这样一个历史机遇,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山西既要减碳又要减污。长期致力于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研究的程芳琴认为,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有三大抓手,一是要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低碳园区建设,二是要突出抓好过程工艺重构和产业链延伸,三是要突出抓好去产能后园区的生态修复。“结合这三大抓手,大力推进减碳、治污、节水、节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废弃场地修复,实现减污降碳。”她表示。

鲁成钢表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统筹融合,二是协同增效。统筹融合就是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常规的生态保护环境这两个工作统一策划、统一布置、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协同增效则是通过把这两项工作统一行动起来,能够达到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能够协同推进顺应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修复。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产业是重要话题。李云生认为,“十四五”期间,从产业规模上看,我国环保产业总规模将持续增长,集中度将明显提升;从产业效益上看,科技贡献率将显著增加;从产业生态看,产业链深度整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将达到新的水平。

近日,丽水银保监分局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印发《丽水市银行业保险业林业碳汇金融业务操作指引(试行)》,对林业碳汇金融业务的条件、期限、额度、流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该《指引》系全省首个。

该《指引》以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即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净增量)未来收益权质押或投保对象,由银行保险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办理的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和价格指数保险等林业碳汇金融业务。丽水市可开发用于碳汇交易和大型活动碳中和的碳汇总量(10年期)为1402万吨,按照当地林业碳汇100元每吨的市场价,若以未来10年的林业碳汇收益权放大10倍,据测算,可为全市林农提供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140亿元。

同时,浙江银保监局还指导丽水银保监分局申报第一批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结合浙江省首个地方性林业碳汇方法学--《丽水市森林经营碳汇普惠方法学》测算成果,探索丽水市金融支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路径。

文章来源:丽水银保监分局

9月3日,【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绿色发展系列专题会议】在京正式拉开帷幕。大会以“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国内合作新格局为主题,采取“双会场”设置,除国家会议中心外,石景山首钢园也首次作为会场之一亮相。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大会主席沙祖康;国家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于鲁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等领导以及各行业贡献者出席。

助力“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会议期间,国际绿色经济协会、新疆敦化绿碳技术股份、重庆朗福环保科技、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中润超油(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向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等,展示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节能降碳、低碳技术、清洁源应用、储能技术、碳捕集利用(CCUS)、碳汇与生态建设、碳市场服务等主流前沿技术服务。

 

现场,由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低碳混凝土外墙”成为现场一道靓丽“风景线”。据介绍,在本次“首钢外墙项目”中,宝贵石艺根据首都的城市能级、产业定位、文化特征、遗存特色等情况,以及首钢的领导所希望的选择既环保又能体现当代设计的材料,围着首钢的规划需要来做主体建筑产品。故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其独有的、集环保耐用与艺术创新相结合的装饰混凝土轻型墙板作主设计。

整个“首钢项目”共使用了近3万平米的轻型低碳混凝土板,与传统的15公分厚的清水混凝土墙板相比,减少了24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生产一平米清水混凝土墙需要消耗100公斤水泥,也就是每平米清水混凝土板向大气排放100公斤二氧化碳,生产一平米轻型低碳墙板只需要20公斤水泥,那么如果首钢使用3万平米清水混凝土墙板,便会向大气排放3000吨二氧化碳,现在使用轻型低碳土墙板只需要使用20%的水泥,也就意味着减少了80%的低碳排放量)综合起来看,有数据可以证明首钢的改造项目称得上是国家低碳战略的一个典型经验。

展区内“红色的墙”、“灰色的墙”,充满了艺术与现代气息,但你绝对想不到它们的原料竟然是废料,主要归功于首钢领导的决策,在“首钢外墙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们希望站在首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建设美丽新首钢。由筑境设计院的设计,根据国家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中的五大战略决策,同时也在设计师薄宏涛、周旭宏的设计下,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张宝贵总经理带领他的团队,化腐朽为神奇,使用的“装饰混凝土轻型墙板”,让材料循环再利用,让建筑变的多样化,让设计更具艺术美感,并通过固体废弃物骨料应用与低碳混凝土墙板、低碳装饰品等工艺,融合城市地标文创艺术,以文创手段展示不一样的城市低碳样板。

此次参加2021服贸会,宝贵石艺带来了装饰混凝土轻型墙板,可以大量消耗工业废渣石粉,既可模拟石材效果,又可以变废料为原料,还可以降低成本,并且制作简捷,千变万化,可满足设计师个性化的理念,产业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张宝贵总经理在主题演讲中特别强调,相信不久的未来,各部门会把“双碳”的数值计算纳入到项目的考核内容中,做到有数可查、有值可依。另外,如果今后能在学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进行相关内容的宣讲和普及,将废料再利用,减少水泥用量进而减少碳排放,用建筑设计激活思维,用鲜活的案例引发讨论,一切进步影响习惯,用新的价值观平衡利益关系,让首钢这样的低碳案例“脚踏实地”的发生、发展、推广,也许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会不断地呼之欲出,“世间本无废物,废与不废,不在物,在于人”。

宝贵石艺始终坚持研发在先,坚持为建筑设计量身定制,坚持品质第一,并因此得到业主和建筑师的一致好评。全国各大院校和设计单位先后邀请宝贵石艺举办讲座,“宝贵”正成为建筑界和建材界可以信赖的品牌。

据悉,从2004年至今,宝贵石艺先后完成拉萨火车站、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大明宫、鄂尔多斯东胜体育场、长春雕塑博物馆、北京谷泉会议中心、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玉树州博物馆、延安宝塔山游客服务中心、山西西侯度博物馆等上百个国家和各省市的重点项目。

以开放合作之光,照亮未来发展之路。北京宝贵石艺有限公司愿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为新起点,携手业内同行,共赴未来之约!

碳中和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5日在京举行。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姬文林在论坛上表示,过去10年中,联想的实际碳排放减少了92%,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上下游产业协同持续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论坛是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配套活动之一,联想集团作为常务委员单位参加了此次论坛。姬文林表示,联想从2007年起就开始发布与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相关的报告,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14年。他说,“作为国内首家制定并发布科学碳减排目标(SBTi)的企业,联想承诺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价值链部分的碳排放,也就是范围3的碳排放降低25%”。

实际上,联想在碳减排方面的动作已引起机构关注。目前,联想全球工厂安装的太阳能装置总容量达到16兆瓦,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为88%。2020年3月,联想登上全球知名榜单Carbon Clean200,成为中国内地企业中使用清洁能源最多的公司。2020年12月,彭博社发布中国内地上市公司ESG披露表现排行榜,联想集团位列第一;在排名前20家公司中,MSCI评级A级以上的仅有5家,联想集团是唯一一家获AA级的企业,为全球同行业最高等级。

谈及如何实现低碳战略和目标,姬文林表示,联想积极打造绿色制造体系,从产品、工艺、清洁能源、回收和对外赋能五个方面着手,引导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共同转型。目前联想有4个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出了100多款绿色设计产品。

联想还积极对外输出技术、服务与和解决方案,通过硬件与软件形成“软硬兼施”的合力,助力千行百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例如,在绿色技术领域,联想自主研发了温水水冷技术,通过减少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减少数据中心40%以上的能耗,能源再利用效率ERE更是达到了业界领先,推动高性能计算走向绿色智能化。

在供应链领域,联想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合同规定、全面的供应商行为守则,并深入执行供应商验证项目,包括严格实施《负责任的商业联盟行为准则)。联想的供应商中已有85%的企业公开了他们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获得第三方认证。

在自主创新方面,联想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提高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从而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比如,合肥联宝工厂是联想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平均每天要处理5000多笔订单,其中80%都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为此,联想自主研发了智能排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学优化算法的结合,打造了智能生产模型,快速寻找到最佳排程策略。这一系统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线闲置,从而每年节省电力2696兆瓦时,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11万棵树。

在国际合作方面,姬文林表示,联想的温水水冷技术已经在美国、马来西亚、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多国落地,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算力服务。此外,联想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参与了53个国内标准化组织和42个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帮助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完)

8月16日,中国成都国际软件设计与应用大赛暨鲲鹏应用创新大赛2021(四川)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佳华科技研发的“碳链存证体系”解决方案获奖。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通过线上方式举行,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厦门、贵州、四川本地等92支团队、421名选手报名参赛。大赛共设立4大赛题,包含政府行业创新解决方案、金融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大企业创新解决方案、基于鲲鹏技术的开放命题。

此次佳华科技参加的是政府行业创新解决方案,研发的“碳链存证体系”主要依托区块链+智能合约,可以为控排企业提供碳排放一键核算、一键存证的功能,有效解决各方之间信任难、核查效率低、监管难等问题,保证了企业汇报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降低了核查机构的核查成本,缩短了整个碳核查时间。

碳链存证体系的网络整体采用了分布式架构,节点间以及节点内都支持高可用分布式部署,基于佳华科技自研的海东青数据库,并且依托鲲鹏920高性能、高吞吐、高效能等特性,有效提升了区块链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高性能数据统计。

碳链存证体系目前已进行了“零碳”园区试点应用,通过对园区、企业碳资产的核查,为园区“低碳和经济发展双轨合一”提供有效的支撑。一方面量化了园区、企业碳底数、碳足迹,为园区、企业强化自身碳排放管理、明晰降碳方向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区块链存证让数据真正的成为资产;第三方面,搭建了多方数据共享的链路,为企业碳资产开发及碳交易架设了桥梁,盘活了企业碳资产,让园区和企业真正得到收益,同时收益反哺低碳产业技术的发展,让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场景应用落到了实处。

未来,佳华科技将依托公司承建的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平台,携手各方生态伙伴,打造全国“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围绕智慧环保、低碳园区、低碳建筑等,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及应用,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今日(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在上午的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发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邬贺铨表示,我国2020年碳排放量2020年为100亿吨,预测2030年碳达峰值122亿吨二氧化碳,到2060年碳中和,要减少排放75%,其中增加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占比贡献了40%(高方案为50%),余35%(高方案为25%)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来提供。

邬贺铨演讲时提出了通过绿色化、电气化、数字化来减碳的观点。其中数字化包括了:需求侧管理——减少库存、提高用能与交通效率;供应链管理——优化物流节约成本;生产过程管理——能源、环保及循环利用,提高质量与生产效率;运营服务管理——智能监控与调度,节能提效。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一些地方及金融机构探索创新了不少碳金融产品,如河北、山东等多地落地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银行业也积极布局,推出碳中和债、碳结构性存款等碳金融产品,碳金融服务、产品正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碳金融在碳市场中起到何种作用?如何推进碳金融长期健康发展助力碳减排?我国碳金融又将形成何种发展格局?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施懿宸。

记者:什么是碳金融?碳金融在碳市场中起到何种作用?

施懿宸:碳金融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交易和金融制度安排。它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项国际协议,其中,《京都议定书》规定的3种市场机制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的碳金融市场。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环境外部性,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所减损。发展碳金融是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将这种环境外部性内部化,使得排放主体承担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来承担其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在运用行政、财税、市场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实践中,以碳交易市场为代表的碳金融手段已显现出社会成本低、效率较高、机会公平、鼓励创新、减排效果好等优势。发展碳金融有助于促进碳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高市场活跃度,起到发现碳价的作用,是碳中和目标下重要且必要的方法之一。

记者:国外碳金融发展路径与我国有何差别?

施懿宸:目前,国际碳市场形成了由配额初始分配市场、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共同构成的市场体系。其中,碳期货交易以标准化的碳排放权合约为交易标的形成的碳排放权期货价格,成为碳市场定价体系的核心。

我国自2013年起相继启动了7个碳市场试点,2017年底宣布启动全国碳市场,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交易市场正逐步完善,但目前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未来将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资产证券化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品工具,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记者:我国在碳金融方面已有哪些布局和探索?

施懿宸: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碳金融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并进行了部署。北京、上海等试点市场一直积极探索碳金融产品创新,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借贷、碳回购、碳指数等均有涉及,以碳融资工具为主。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法律制度基础和交易框架。同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标准不断陆续推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已经完成,由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负责,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则负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的建设,这样的双城模式是中国碳市场特有的布局和探索。

以上政策部署、试点经验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将稳步推进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未来我国碳市场将逐步推出碳金融衍生品,推进形成多层次碳市场,扩大控排企业主体数,并引入金融机构,市场流动性将大大提升。

记者:我国碳金融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

施懿宸:一是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仅有《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一环,在全国层面尚未配套出台相关指导文件。

二是市场有效性不足,仍需不断培育。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仅为发电行业,参与主体结构较为单一,市场供需关系有待完善。

三是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推动碳金融业务存在风险。目前国内碳市场尚无较完备的风险管理工具。无论是控排企业还是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参与交易的主体,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这种局面会导致碳市场整体的稳定运行存在不确定性,这一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干预市场的应急措施解决,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自发管理风险的工具尽量避免或减少触发事后干预措施。

四是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还需夯实。

记者:怎么弥补这些不足?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施懿宸:我国碳金融市场尚未出台相应上位法,推进碳金融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将会是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全国碳市场相关的监管规则、统计制度、披露要求等细则尚不明确,碳排放权资产的法律属性和金融属性也亟待明确,仍需出台更多金融市场法规以有效监管碳金融市场。当碳排放权由商品属性向金融属性过渡,并逐渐演变为具有投资价值、交易需求及流动性的金融衍生产品,碳金融市场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记者:未来我国碳金融将形成何种发展格局?

施懿宸:未来全国碳金融发展将以武汉、上海双城为核心,成熟的全国碳交易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统一碳价信号,稳定市场参与方的温室气体减排预期,稳步达成去碳化发展目标;碳交易账户开户、资金清算结算,碳资产质押融资、保值增值等业务逐渐拓展,绿色产业的融资空间进一步被打开,产业绿色转型得到有力支撑。同时,碳金融市场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定价,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气候治理领域的影响力。

2021年8月26日,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欧论坛(Europe-China Forum)共同主办“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线上国际论坛。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位专家学者,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全球治理新格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本文根据北大国发院院长、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姚洋的发言整理。

全球气候变化及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体系问题,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从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这两者关系的角度来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能源领域的发展为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意味着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此,未来技术创新以及太阳能的发展,不仅是要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火力电站,同时也意味着要用更多创新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未来,我认为中国能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碳定价市场的到来。

一方面,中国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全球前沿:现在全球75%的太阳能发电组件都由中国生产,全球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1/3在中国。在太阳能科技领域,中国很多方面也走在前沿。

另一方面,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重要目标,特别是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能源结构。毫无疑问,中国将进一步提高能效,在“十四五”规划中,目标是把能效每年再提升3%。当然,仅仅这样做还不够,因为接下来5-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少每年还要保持5%的增速。所以,中国必须进一步改革能源结构。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中国也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转型。

中国未来会在全球碳价格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利益。

此外,希望大家更加关注碳交易市场中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欧盟在提“碳边境调节税”,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国家来说,若要效仿这一措施显然存在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部分非洲经济体刚刚进入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如果不能完成工业化、没有发展,这些国家就没有前途,谈碳税完全是无本之木。

对于这些非洲国家来说,一方面是如何继续推进其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同时改变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这也将是全球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

不过,存在这个挑战的同时,也可以让非洲国家看到一个机会,那就是通过“跳跃式的发展”走捷径,包括直接发展太阳能,因为很多非洲国家现在是缺电的,燃煤发电肯定不够,直接采用太阳能就像一条捷径,我将之称为“跳跃式发展”。在移动通讯领域,不少非洲国家就跨越了模拟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来到了数字技术的4G、5G阶段。在能源领域,这些国家同样可以经历类似的跳跃式发展,直接跨越火力发电的阶段进入到清洁能源发电阶段,包括太阳能发电阶段。

非洲国家这样的发展过程,对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来说,存在着很多机会,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有非常多的机会面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金融、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必须强调的是,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评论和看法非常恶意,污蔑中国是“新帝国主义”,这绝非事实。这些西方人士如果真正关心非洲的发展,就应该和中国携手努力,增进和中国在非洲相关发展领域的合作。比如,中国有巨大的制造业产能,包括在太阳能行业的产能非常巨大。而且,中国不光向其他国家提供商业贷款,也提供大量低息贷款,这其中包括面向非洲国家提供的很多援助。西方国家在非洲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和机会。

本文来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北京绿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南青也出现在了论坛现场,并接受了看度记者采访。蒋南青告诉看度记者,此次论坛选址成都有特别的意义。成都在数字化和普惠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比如成都天府让成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蒋南青认为,在成都,全民已经形成了绿色低碳生活氛围。从地理优势角度来说,成都位于西南重镇,在能源结构、生物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拥有先天禀赋。成都的水利、风能、新能源、绿电在全国来说属于领先地位,选择成都作为论坛的主办地可以带动数字碳中和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面对越来越紧凑的时间,数字化技术和碳中和的结合有什么必要性呢?

蒋南青表示,数字化跟个人是一个很好的融合场景,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很多场景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完成碳中和目标,除了需要管理重点工业生产行业之外,还需要个人和中小型企业的努力。目前国内在面对消费端或个人的场景下并没有明确的路径,消费者和个人想要实现交互方式,‘互联+数字化’是最适合的模式。”

目前,市场已经培育了很多类似场景的企业,蒋南青认为,企业在鼓励公众消费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绿色消费,将大家的需求引导到一个更绿色的方式,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互联网技术还是一大片蓝海,数字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控制住消费端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大力度降低供给侧,减少碳排放,实现从前端到后端的碳减排路径图。

需求侧要为中国建立另一个碳交易市场,为碳普惠市场做铺垫,毕竟数字化就是为了让碳减排量可量化、可交易。如何建立公众端、消费端碳普惠市场?蒋南青认为需要大量商业机构参与、政府主导带动,全民参与,“希望能看到通过数字化技术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普惠未来市场。”

今日(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在上午的主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启动筹备工作。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网信办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聚焦网信事业,服务网络强国建设大局,设立了网络安全、网络扶贫、网络清朗、车联网、网络正能量传播等专项基金,资助了大量公益项目,有力推动了互联网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为了更好更快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拟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起设立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募集社会资金,持续搭建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资源平台,资助数字碳中和领域项目。

今日(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为了更好地聚集社会优势力量,参与数字碳中和公益事业,积极探索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在上午的主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先期和中华环保联合会、伏羲智库、腾讯集团、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互联网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9 月6日,作为海科会的系列活动之一,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2021 Global Green Development Summit)在成都召开,围绕“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这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谢和平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谢和平院士在演讲中提出,碳中和应以技术为王,发展少碳、用碳、无碳技术。要大力发展碳减排、碳捕捉、碳利用的CCUS新技术,更要攻关无碳排放能源颠覆性技术,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路径,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去化石能源(去煤化)来实现碳中和,更不能片面性地“去碳”,甚至将“碳中和”进行“商业化”炒作。

国际上现有的碳减排路线以碳捕捉封存(CCS)技术为主,但该技术成本高,同时存在CO₂逃逸风险,而我们国家应该走以CCUS为主的碳减排路线。对此,谢和平院士重点指出,CCUS重点在“U”——将CO₂能源化、资源化利用。

谢和平院士在主题演讲中系统介绍了其团队的CO₂电化学捕集新技术、CO₂矿化发电技术等CCUS新原理新技术,还特别介绍了正在攻关探索的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发电以及海水直接制氢两项零碳排放能源颠覆性技术。下一步将开展中试与产业化技术攻关,有望破解现有碳捕集技术无法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成本与能耗。

任何化石能源的发电利用都免不了有碳排放,但能否有一种方法彻底解决化石燃料如煤炭发电的碳排放,将煤炭也变成清洁能源?

据他介绍,其团队提出并正在探索攻关的零碳排放直接煤固体燃料电池发电新技术将可能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核心技术原理是煤炭不通过燃烧,通过透氧膜后与氧离子直接结合,释放电子,产生电能,并在体系内原位将产生的CO₂进行催化、矿化转化,实现零碳排放的新型煤炭发电技术(零碳排放能源)。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目前该体系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如何优化直接煤燃料电池阳极固-气-固界面催化过程,以提高发电效率?二是如何实现零碳排放?针对这两个技术挑战,团队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煤活化处理技术与高效阳极结构-材料的开发,使直接煤燃料电池在750℃下功率密度达到了403 mW/cm2,是目前文献报道中的最高值。

该新技术体系有望能够在未来颠覆现有燃煤电厂IGCC发电方式,煤可通过零碳排放直接煤固体燃料电池发电。完全破解煤炭发电的碳排放问题,使煤从本质上成为清洁能源,真正实现无碳排放的煤炭发电技术梦想。

此外,目前全球主流的制氢技术为煤制氢、天然气制氢以及水制氢技术。其中,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需要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在单位质量产氢量与碳排放指标上,与水电解制氢相比不具有优势。但是,水制氢面临着能耗偏高且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严重制约水制氢技术的发展推广。根据国家能源集团估计,到2060年光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1.3亿吨,这也意味着要消耗23亿吨的水资源用于制氢。因此,谢和平院士认为,用取之不尽的海水来制氢,才是未来制氢技术发展的主方向,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海水制氢新原理,新技术。

“我们同时也正在组织团队攻关新一代的海水电解制氢技术,力争将每标方制氢能耗从4.5至5度电,降至3.5至4.2度电,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成本的海水直接制氢——即经济可行的零碳排放能源。”谢和平表示,在理论上,这是一个是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原创性原位海水直接制氢原理技术突破;在技术意义上,能集成“可再生能源(海上风能、太阳能)利用-海水资源利用-氢能生产”过程为一体的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装备。在战略意义上,有望能够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高效、低成本地原位转化成海水能源(氢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海水能源化利用。

来源:封面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毫无疑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方、各行业、各主体围绕推动实现“3060目标”制定并落实行动计划,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而首要的是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碳减排工作就有可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运动式减碳和行动迟缓的两极化倾向都难以避免。

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建立在权威而规范的碳统计核算基础上的。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活动,但也包括工业过程和农业活动等。可知,从整体来看,只要完整、准确计算了产生端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了解碳的总排放量情况。但是从局部看,如一个企业或者地区,要想知道总排放量,不仅需要计算产生端的直接排放,而且要考虑输入的电能或者其他加工过的原料中有多少碳的输入。如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2020年,中国生产一度电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570克左右。这样一来,地区与地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碳流动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实际上,要想核算清楚一个主体的碳排放要考虑的问题比以上情况还要复杂很多。因此,碳的数据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而且是“核算”问题,统称为“统计核算”。对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IPCC发布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相关配套文件。对于一个具体碳排放主体,国际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核算的方法和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基于核算的方法是指通过活动水平数据乘以排放因子来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排放气体流量和排放气体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论哪种方法,若要把碳排放数据作为规划性、强制性、考核性数据时,必须要有科学和权威的部门牵头组织、做好认定。我国要制定碳达峰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并将其分解到不同部门或地方政府时,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就成为了重要的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同时,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际气候谈判工作越来越重要。各层面及国家碳排放核算是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分析模型、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制定碳减排战略决策、针对性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开展了5个年份的清单编制工作,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技术更迭迅速,与碳排放相关的参数不断变化,目前核算工作仍存在边界不清、能源消费活动水平数据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不合理、不同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偏差大且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影响了不同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再如,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核算中,对未实测碳元素含量的燃煤发电机组采用惩罚性高限值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也需进一步增强核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碳排放核算的国际规则还在不断更新完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修订版》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气浓度(遥感测量和地面基站测量相结合)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做法,这将成为全球和区域尺度下检验和校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势,亟须加快调整完善,亟须全面提高碳排放核算工作质量,升级碳排放核算工作机制,提高我国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近日,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相关数据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组成员单位既有政府部门,也有行业协会,可以充分调集各方面资源,为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尽快明确工作基本原则,建立工作组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协调各部委及行业协会高效开展相关工作。这样的机制,既体现了科学性,更体现了权威性,同时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和体制优势。

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关键是加快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原有的碳排放核算和能耗统计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统领的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到其他温室气体。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建立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做到国际衔接的方法学和工作体系。

二是在统计核算体系制定过程中,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坚持全局观、因事制宜(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抓重点、简便易操作等原则,做到科学有效、简明适用,不过多增加相关主体的碳统计核算负担,有力有效服务于各地区、各行业、大型企业等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计划。

三是在具体方法学上,要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或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并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尽快明确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方法。加快研究基于大气浓度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探索将碳卫星数据应用于碳排放量核算,形成技术优势。

四是在电力领域,建议逐步建立火电厂连续在线监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连续监测方法的应用实施,研发相关产品设备,减少人为误差,以确保数据质量。建议调查发电用燃煤碳元素含量,根据我国煤种特点,通过广泛抽样调查,统计归纳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更有代表性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数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既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也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9月3日,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中国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研究报告(2021年)暨企业贡献力50强榜单》正式发布,该榜单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首次发布。山西省副省长韦韬出席。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中国能源行业虽面临结构转型的巨大压力,但同时也是抢抓战略先机、引领全球市场的重大机遇。鉴于能源企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例高,是未来碳达峰碳中和落地控制的重点方向和行业,由中国能源报、北京零碳未来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编制该榜单,旨在研究中国能源企业对碳中和这一历史目标的贡献,合理评估其进行降碳相关行动的积极性和实施效果,从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报告提出,对全球而言,“双碳”目标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对中国而言,“双碳”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目标。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这既意味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报告从碳源减排和碳汇吸收贡献率、企业碳中和行动方案贡献力、企业减排技术贡献力、企业碳金融贡献力和企业社会责任贡献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排行榜从500强能源企业中选出50家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报告建议,中国能源企业要积极部署能源转型,重视低碳技术研发;制定清晰的“双碳”行动方案并付诸行动;积极参与碳市场,将碳成本纳入生产决策考虑;明确战略布局,加强碳排放信息的披露。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目标的提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戴彦德表示,希望此次能源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排行榜的发布能吸引更多能源企业积极行动,引导更多能源企业为中国碳中和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山西日报

为了更好地聚集社会优势力量,参与数字碳中和公益事业,积极探索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在今天举行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与相关机构、企业签署共同协作推动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

记者了解到,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先期将和中华环保联合会、伏羲智库、腾讯集团、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互联网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探索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这项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成都签署

此外,为呼吁网信领域的机构、企业、社会公众,发挥行业优势,坚持为绿色低碳社会提供数字技术支撑,创新实现数字化生态价值,在今天的活动现场,中华环保联合会发起并联合百余机构、企业共同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作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以下简称“3060目标”),并在2020年12月的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具体地细化了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3060目标”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国家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和全面考量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能力的科学判断,充分彰显了我国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球大势的大国担当。为此,有必要在数字经济等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领域全面推进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机融合和协同,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可谓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于9月7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也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

第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数字经济必须及时响应碳中和战略,推动实现碳中和数字化。

根据统计,我国2020年GDP总量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与数字经济直接或间接相关,凸显在后工业化时代里,数字经济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碳中和战略适时提出,数字经济和碳中和同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口”,这两个风口之间必然可以产生“火花”,推动形成一个更大的发展浪潮。事实上,从各类企业和机构的市场表现来看,碳中和已经在牵手数字技术和产业。表面上这是数字经济在碳中和领域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实质上,这是碳中和目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溢出”。也就是作为重要战略决策,碳中和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或供给)有价值的需求,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进程为数字经济创造新的生命力。就此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必须也理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服务好碳中和战略,以此拓宽和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

第二,数字经济要注重解决碳中和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以数字化来提升碳中和的发展效率。

碳达峰碳中和过程牵涉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产业、能源、金融,等等,其中必然面临不少挑战。就以碳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这一最基础的工作为例,这是开展碳减排和一切排放测算的基础,历史上一直存在底数不清、计量模糊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的中小企业排放主体上,缺乏高效低成本的统计和测算方法及工具。在此,是否可以发挥数字经济的积极作用,借助数字经济领域成熟的数字技术和工具,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来推进碳排放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使得各产业形成碳减排度量和测算基线,进而提高碳配额分配到交易等方面的效率。应该说,目前数字经济领域也已经注意到碳中和领域的这些痛点和难点,也作了不少尝试,比如构建了碳排放因子库等,但真正能够将碳排放与碳交易以及碳金融相结合的底层数字技术还不多见,数字经济应该重视并对这些需求作出反应。

第三,数字经济助力碳中和过程中也要重视自身的碳中和问题,以低碳的数字化来为碳中和目标减负。

与制造业等产业相比,数字经济本身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依赖度不大,主要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无疑属于绿色低碳产业。但数字经济的聚集性较强,往往在很小的空间里有着非常密集的设备设施投入,比如大型的数据中心或者超级计算机等,而这些设施设备的运行往往需要耗用大量的电能。据研究测算,全球所有数据中心加起来,电力消耗总量已经占据了全球电力年使用量的3%。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总量按现在的电力价格来估算的话,年费用将会超过百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这样一来,在无法很快改变电力能源结构的条件下,数字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碳排放大户,这显然是与碳中和战略背道而驰的。因此,碳中和数字化也应对数字经济的碳中和提出要求,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数字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有必要加强与绿证市场、碳市场的结合,通过绿色金融机制来提高自身碳达峰碳中和的能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6日,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的2021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开幕式暨“碳中和”主题论坛上,中国权威人士表示,中国力争2030“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作为发展中国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将走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主旨演讲时指出,2019年中国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100亿吨,全球总量为331亿吨,中国比重达到30%,仍保持年约1.5%左右的增幅。李毅中认为,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少于发达国家的40-50年周期,难度加大。减排目标主要在于控制和改进生产消费活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论坛上表示,首先要改变发展理念,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实现“双碳”目标;另外,要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提高效率,首先考虑的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其次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要向价值链高端转移;在重点突破领域上,除了明确的电力、建筑、交通制造业等,消费领域的减排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较低人均收入工业化的中期,用较短的时间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将走一条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在本届服贸会专题展上,中外参展商也带来最新的“减碳”技术。服贸会首钢园展区,老厂房改造中使用了近3万平方米低碳墙板,由开山采矿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石渣、砖瓦等固体废弃物,经过破碎后混合水泥制成。

在日本爱普生公司展台的无水纸张再生系统演示中,记者看见一台设备通过纤维分离、强化粘合和按压成型三步工艺,将使用过的文件纸张重新转化为环保再生纸。纸张再生过程注重节约水资源,仅需少量的水保持设备内部湿度即可。此技术可确保纸张存留信息的安全销毁,并创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微生态纸张循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按照每月使用20天,每天使用8小时测算,一年下来能再生约7吨纸,节省7500多吨水,少砍84棵树,减排约6吨二氧化碳。

来源:环球时报

今日(7日)上午,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第十九届海科会”)开幕式暨天府论坛在成都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以及国内高新科技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共3000多名嘉宾通过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参加。

据悉,海科会于1995年创办,是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九三学社中央共同主办的一项重大对外开放活动,至2019年已举办18届。今年,海科会以“科技促发展﹒创新谋未来”为主题,于9月4日至9日在成都举办。在往届举办的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等重点领域传统活动基础上,本届新增了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等创新领域、热点领域专场活动,共计20项30余场。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2021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全球青年学者论坛、航空航天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引才引智主题活动。第七届“海科杯”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和决赛也同步进行。本届“海科杯”收集3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新科技项目725个,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智造、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五大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疫情后国际人员往来新形势,本届“海科会”首次采用“线上+线下”办会模式,各分场专项活动均可通过大会提供的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云上交流,实现多场景参会、全方位互动。

据了解,发展至今,“海科会”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格和国际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科技与人才对外交流合作盛会,在国际国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广泛的关注度,源源不断为四川乃至西部引入海外高端人才、科技项目和投资。截至目前,“海科会”累计吸引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来川,引进高端人才2898人、科技项目1000多个、投资金额3025.47亿元。

近日,在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的推动指导下,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与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合作,为山西昱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山西省首笔1000万元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昱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山西省大型热电联产企业,也是山西省首批获准碳排放权交易的119家企业之一。兴业银行太原分行以该企业30万吨碳排放配额为质押,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及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为企业核定贷款额度1000万元。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该笔碳排放配额进行了质押登记和公示,有效盘活了企业的碳排放配额资产,是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紧紧围绕发挥绿色金融“三大功能”、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要求,结合山西实际,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模式,助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该行表示,下一步将以碳金融为抓手,为企业提供碳交易资金清算结算、碳市场履约、碳资产保值增值、碳资产质押融资、碳交易撮合中介等碳金融服务方案,共同探索碳保函、碳票据、碳金融衍生产品等业务创新,为推动山西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下称论坛)6日在京举办,邀请了来自生态环境部,联合国环境署(UNEP),加州、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上海、广东等国内生态环境部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代表,从碳排放控制措施及成效、低碳转型、重点领域措施行动以及成效进展等角度交流分享经验。

作为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生态环境服务领域的重要活动,论坛以“国际大都市碳中和战略与清洁空气目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题,聚焦碳中和战略和空气质量协同改善。

同时,本届论坛也作为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CAC)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平行活动之一,倡导凝聚全球共识尽快行动,展示清洁空气和气候行动雄心及成效。

北京市副市长杨斌表示,北京市以市民关注的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积极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希望能够继续得到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机构的支持与帮助,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都市的交流与合作,共话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愿景与措施,分享北京实践,提供北京方案。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表示,气候变化是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危机严峻。希望与会嘉宾深入交流,推动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适应气候行动,共同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涂瑞和称,联合国环境署非常重视发现和了解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成效,北京市多年来在治理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做法效果显著,为许多城市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经验。

在全体会议主旨发言及交流环节,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高级项目官员瓦伦·福特斯库(ValentinFortescu),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能源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邹骥等分享了国际、国内和大都市等多个层面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行动、成效和路径规划。

据悉,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已连续5年举办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为推动国际大都市携手应对环境挑战、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沟通交流平台,是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之间生态环保交流的品牌活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接近尾声,作为服贸会重要论坛之一,"2021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峰会 " 于 2021 年 9 月 7 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由顺义区政府大力推动,由中信建投 ( 601066,诊股 ) 证券、汇添富基金、金博行研公司共同主办。

对于未来展望,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海威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产业科技创新都是值得期待的,中国整体的生产效率由于劳动和资本的贡献率已经在下降,长线维持 GDP 的增长更多来自科技,不完全来自传统也包括新兴的。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以科技为抓手来推动低碳转型,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一方面,我们在自己的投资流程中把企业的ESG、碳排放管理能力作为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和投后服务的关键指标,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ESG量化报告体系,对外展现红杉在推进ESG建设方面的进展;

另一方面,我们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了百亿人民币的碳中和基金,投资和培育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

再者,碳中和的变革重构,迫切需要“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支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

“他们(远景集团)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开发的’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引起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它提供了从碳排放监控、风险识别、报告生成到优化减排路径、碳排抵消的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采用数字智能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无论债权投资还是股权投资,投资人在做决策和市场分析时,会越来越多地把碳管理能力,如同以往的财务审计一样,作为ESG的重要考量维度。这也是绿色金融中重要的新部分。”

以上是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在“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上发表的观点。

本次峰会由新浪财经ESG频道牵头发起,联合中信出版集团共同主办,主题为“聚焦ESG发展,共议低碳可持续新未来”。

沈南鹏从“科技创新”和“零碳”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面对的困难选择和红杉中国具体是如何去做的。

他表示,未来ESG会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企业的碳管理能力,会成为衡量ESG绩效的关键指标。同时,ESG的重要考量维度也是绿色金融当中重要的新部分。

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好,我是红杉中国的沈南鹏。很高兴参加此次新浪ESG峰会。

今天这场发言主题有两个关键词:“科技创新”和“零碳”,这也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红杉中国发布的碳中和报告的题目主旨。这种不谋而合可能也说明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以科技为抓手来推动低碳转型,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思考:

碳中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存在两大挑战

目前很多减排潜力较大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首先,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参与,有助于在零碳经济转型中激发鲶鱼效应,形成多种技术路线平行推进、不断尝试的有益格局。在具体的实践中,碳中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存在两大挑战:

一是“多”。围绕低碳经济、能源转换,存在众多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科学界、工程界长期存在争论,有些是原理性的,有些是工程技术层面的,有些则是经济层面的,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二是“快”。随着节能减排各环节研发力度的加大,技术路线的动态变化频繁,更新迭代很快。

在这种情况下,产业政策经常很难做出唯一性规划。而市场和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它们能够通过不同技术路线的平行投入,形成不同的投资组合,推动多种新技术装置的规模运行,有效地对冲技术不确定性风险。

其次,风险投资和创新源头的深度互动,有助于为高潜力的技术提供更好的培育孵化环境。

整体来看,目前仍有很多减排潜力较大的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既需要对新技术的减排潜能有预判力,还要对研发转化和市场形成有助推力,而这也是风险投资可积极发挥作用的地方。

红杉中国建立了一整套ESG量化报告体系

与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了百亿人民币的碳中和基金

红杉中国在一如既往做好绿色投资的同时,在零碳科技上不断加大投入:

一方面,我们在自己的投资流程中把企业的ESG、碳排放管理能力作为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和投后服务的关键指标,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ESG量化报告体系,对外展现红杉在推进ESG建设方面的进展;

另一方面,我们和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了百亿人民币的碳中和基金,投资和培育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

再者,碳中和的变革重构,迫切需要“重量级”的科技创新支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公司的故事,这就是多年以前我们和远景集团的合作。我们投资了远景集团和它相关的智能软件业务,并一路见证了它在低碳应用创新领域的积极拓展。

其中最让我们感到有成就感的,来自于他们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开发的“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已经引起了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它提供了从碳排放监控、风险识别、报告生成到优化减排路径、碳排抵消的一站式闭环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采用数字智能手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此外,展望“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范式变化,ESG会成为未来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企业的碳管理能力,会成为衡量ESG绩效的关键指标。

ESG是绿色金融中重要的新部分

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会是重要的支撑点

无论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无论债权投资还是股权投资,投资人在做决策和市场分析时,会越来越多地把碳管理能力,如同以往的财务审计一样,作为ESG的重要考量维度。这也是绿色金融中重要的新部分。

绿色金融此后会需要一套全新的方法论,把衡量碳排放变成其中的一个必选项。因此,需要精确评估碳管理的能力,也要构建具有严格分析和计算功能的量化体系,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将会是这当中重要的支撑点。

当然,ESG涉及方方面面,零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更加广泛的领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晰的认知,始终与时代潮流、公平正义、发展进步站在一起。

红杉中国会继续做好时代的“责任投资者”,持续发现为社会创造正向价值的创新创业者。我们也希望与更多同行一道,以ESG标准要求自己,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

谢谢大家!

全球气候变化及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体系问题,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从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这两者关系的角度来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能源领域的发展为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意味着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此,未来技术创新以及太阳能的发展,不仅是要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火力电站,同时也意味着要用更多创新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未来,我认为中国能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碳定价市场的到来。

一方面,中国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全球前沿:现在全球75%的太阳能发电组件都由中国生产,全球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1/3在中国。在太阳能科技领域,中国很多方面也走在前沿。

另一方面,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重要目标,特别是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能源结构。毫无疑问,中国将进一步提高能效,在“十四五”规划中,目标是把能效每年再提升3%。当然,仅仅这样做还不够,因为接下来5-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少每年还要保持5%的增速。所以,中国必须进一步改革能源结构。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中国也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转型。

中国未来会在全球碳价格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利益。

此外,希望大家更加关注碳交易市场中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欧盟在提“碳边境调节税”,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国家来说,若要效仿这一措施显然存在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部分非洲经济体刚刚进入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如果不能完成工业化、没有发展,这些国家就没有前途,谈碳税完全是无本之木。

对于这些非洲国家来说,一方面是如何继续推进其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同时改变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这也将是全球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

不过,存在这个挑战的同时,也可以让非洲国家看到一个机会,那就是通过“跳跃式的发展”走捷径,包括直接发展太阳能,因为很多非洲国家现在是缺电的,燃煤发电肯定不够,直接采用太阳能就像一条捷径,我将之称为“跳跃式发展”。在移动通讯领域,不少非洲国家就跨越了模拟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来到了数字技术的4G、5G阶段。在能源领域,这些国家同样可以经历类似的跳跃式发展,直接跨越火力发电的阶段进入到清洁能源发电阶段,包括太阳能发电阶段。

非洲国家这样的发展过程,对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来说,存在着很多机会,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有非常多的机会面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金融、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必须强调的是,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评论和看法非常恶意,污蔑中国是“新帝国主义”,这绝非事实。这些西方人士如果真正关心非洲的发展,就应该和中国携手努力,增进和中国在非洲相关发展领域的合作。比如,中国有巨大的制造业产能,包括在太阳能行业的产能非常巨大。而且,中国不光向其他国家提供商业贷款,也提供大量低息贷款,这其中包括面向非洲国家提供的很多援助。西方国家在非洲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和机会。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30日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下称《意见》)。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

会议强调,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决不手软,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体现差别化,不搞一刀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今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意见》是对“十三五”时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延续,是对“十四五”时期如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的部署。

常纪文说,《意见》提出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些方法,体现了新时代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要求,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个人认为,《意见》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亮点。”常纪文说,一是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包括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二是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三是统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相信“十四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碳达峰、碳中和会有机地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国家级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上述《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目前,上海、浙江、海南、山东等省级“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也已出炉。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也已列入各地“十四五”环保重点。

来源:第一财经

《经济参考报》9月8日刊发记者李力可、郭倩采写的文章《数字化赋能我国碳中和布局谋篇》。文章称,“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到45%的目标。”7日,在成都举办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表示,中国已基本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中和转型时间短、压力大。”中央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论坛上指出,要推动数字技术跨界应用,进一步加快对传统行业网络化、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将数字经济的减碳优势与绿色发展的广阔前景紧密结合。

“关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点,一是碳排放总量要下来,另外我们人均的耗电量还要增加。因为我们还要发展,我们的人均水平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要按照我们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节奏。”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说,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加快电力、制造和交通等高排放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还要实现绿色信息化。

同时,“双碳”目标也贯穿了数字产业全领域、生产经营全过程。“要着力解决大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当前我国数据中心和5G基站年耗电量超过1200亿度电,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折合二氧化碳排放量7320万吨,并呈较快上升趋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数据中心要研究降低大数据能耗的技术和措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不只是生产端,消费端减碳也同样重要。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提到,许多产品的碳排放产生在消费端和弃置端,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远大于生产的能耗。“需要延伸产业链后端基础设施,通过建立个人碳账户、碳积分等方式,让消费者成为循环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环。”

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筹备工作,并向全社会发出了《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还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签署在数字化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的战略合作备忘录。

9月5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简称山西综改示范区)和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山西省“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山西综改示范区是山西省深化转型综改的主战场、主引擎,也是探索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试验田,担负着为山西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大使命。

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平台之一,在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正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指导支持下积极推进全国CCER交易中心建设。

据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将充分利用山西综改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市场优势、地域优势和北京绿色交易所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及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具体来说,合作将聚焦四个方面:面向政府与企业,提供涵盖低碳咨询服务、低碳技术服务和低碳能力建设服务等一揽子低碳发展解决方案,以及碳托管、绿色投融资、绿色产业招商、低碳技术配套等服务,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导入金融资源服务全省碳中和,搭建面向山西省的绿色项目库,并积极开展气候变化投融资活动,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引入低碳新技术,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先行先试,打造标杆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效应,助推山西省低碳发展进程;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以及零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引进相关企业、项目和金融资源与山西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山西低碳经济新业态。

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交易所平台的综合服务优势,助力山西综改示范区和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来源:北京日报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厦门第21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行的中美省州绿色低碳合作研讨会暨对接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美在绿色低碳领域有共同点,应该携手弹好“合奏曲”。王受文说,中国正在制定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拜登政府重返《巴黎协定》,宣布了新的碳减排目标。今年4月,中美发表《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并表示将继续探讨未来十年的具体减排行动。中美开展绿色低碳合作,既是实现两国各自减排目标的有效路径,也是加强中美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本届论坛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浪潮应邀参加论坛,并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阿里、腾讯、百度等百余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本次活动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国信通院主办。有关部委领导、专家院士出席,政府部门和机构、重点企业代表等约500人参会。

作为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的企业之一,浪潮正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做绿色低碳发展的践行者和赋能者。

对内,浪潮通过建设绿色楼宇园区,推行日常办公低碳化,实现绿色生产等方式节能减排。

以绿色生产为例。浪潮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浪潮智能工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了600多个RFID、2000多个传感器、50个设备控制器、330套智能设备、6大核心系统,实现从柔性化生产到交付服务的全过程智能化,交付周期从18天缩短至5-7天,人员减少75%,降低了实验次数和废品的产生,有效减少碳排放。

浪潮还对产品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与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节能降碳管理,设备包装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使用非再生塑料制品,选用具有低碳环保资质的供应商等。

对外,浪潮积极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一方面,浪潮作为新基建厂商,在创新提供绿色数字基建。针对“耗电大户”数据中心,浪潮全新一代AI集装箱式集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降低物流、装配、实施过程碳消耗20%以上;基于绿色开放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具备集中供电、散热和管理的设计架构,使用浪潮整机柜的某大型数据中心,电源转化效率提升5%,数据中心电力节约30%;浪潮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实现制冷系统30%-50%的综合能效提升,浪潮液冷服务器已在某运营商南方基地项目中应用,实际应用PUE可达到1.15以下。

业务上云降碳已成大势。浪潮基于在全国布局的7大核心云数据中心以及90+个地市云数据中心,为政企客户提供上云服务,覆盖全国245+省市,承载60000+政务应用,每年助力政府节省10亿千瓦时电力消耗,减少9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浪潮积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传统行业进行低碳转型。

在智能制造方面,浪潮基于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企业绿色发展,帮助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庆天人工业集团携手浪潮云洲建设智能管理云平台,优化工艺,质检效率提升56%,人工成本降低38%。

在智慧水利方面,浪潮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支撑水灾害防御、水工程运行等智慧化应用。在广州北江大堤,基于浪潮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打造的“大禹针”上线运行后,实现了洪水监测、水位智能识别、采砂船智能监管等智能化管理,提升了水利工程和管理的智能化监管能力。

在智慧教育方面,浪潮为23个省(市)搭建省级教育云平台,可提供AI赋分和智慧阅卷、无纸化智慧教室、区域智慧教育等解决方案,支撑在线教育、网络教研、点播自学,推动教育低碳化。

浪潮还在积极探索用数字技术赋能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针对数字能源平台、核心部件、储能装备、智能微网解决方案等数字能源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PoC验证。

数字经济代表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数字化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共识。浪潮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企业,将继续致力于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通过持续科技创新,加速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经济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9月7日,伏羲智库、中华环保联合会、腾讯集团、易华录4家机构、企业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在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积极探索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各方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互联网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9月6日,由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共同成立的“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正式落户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同日,无锡高新区与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正式签约,携手共建方舟“双碳双控”管理平台,助力地方政府在碳约束下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打造数字化、碳中和时代下的区域碳管理“绿色样板”。

自今年5月19日“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在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挂牌成立以来,太湖湾科创城积极推动金融赋能科技,带动绿色产业发展,为零碳城市建设作出样板示范。此次签约,无锡高新区将携手红杉中国和远景,通过一系列创新合作,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无锡模式和无锡样板。

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项目,是由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共同成立的碳中和基金。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项目落户无锡高新区后,将发挥基金的产业虹吸效应。基金主要投资领域为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生态,赋能加快形成碳中和技术和低碳产业链聚集,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30·60双碳”发展目标提出后,各地政府积极行动,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舟“双碳双控”管理平台是远景科技集团以“顶层设计、集中控制、实时统计、及时预警、提前规划、系统优化”为指引,携手高新区政府共同打造的专业化、体系化、数字化的多层次双碳双控管理平台。

方舟“双碳双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碳排和能耗指标的可跟踪、可分析、可视化,统一管理碳数据、碳指标以及能耗数据指标。通过在政府层、园区层和企业层分别部署政府级双碳双控管理平台和园区、企业级碳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政府和下属园区、企业的能耗及碳排放数据打通及统筹规划管理,以及区域内能耗碳耗全流程实时统计、精准跟踪和及时预警,构建起企业、园区、政府数字化碳管理体系。

当天上午还进行了“红杉低碳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远景零碳数字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依托基金支持与创新中心赋能,红杉与远景将为零碳技术企业提供资本赋能、技术赋能、市场赋能、生态赋能,助力零碳技术企业加速孵化,在高新区形成全球领先的零碳技术产业创新生态。

红杉低碳科技产业孵化中心是红杉中国积极把握“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携手无锡,在“双碳”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该孵化中心未来将紧密围绕减碳、零碳和负碳核心技术领域,鼓励先进绿色技术试点应用,发挥孵化中心的金融、科技、人才聚集效应,赋能一大批特色鲜明、规划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近零碳”试点样板项,打造全国低碳行业应用示范地和绿色技术策源地,引领碳中和技术和产业新生态。

远景零碳数字创新中心,则通过方舟“双碳双控”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碳看板、碳地图、碳足迹、碳管理、碳中和等模块,实现政府所辖区域内能耗、碳耗全流程实时统计、精准掌控和及时预警,同时帮助高新区内企业从实时盘查全价值链碳排放数据,到打通各项数据申报,到持续跟踪企业能耗及节能项目,再到直接采购绿电,打通碳交易市场,实现闭环。在无锡高新区率先打造数字双碳双控管理平台样板,构建零碳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并向全国推广创新实践经验。

【来源:海外网】

蚂蚁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蚂蚁集团上线了蚂蚁链企业碳中和管理SaaS产品――“碳矩阵”,并已用于自身的碳中和流程管理。“碳矩阵”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点,使得蚂蚁自身碳排放、碳减排、清结算、监管、审计等过程公开透明,相关记录可随时追溯查证。未来,我们将继续从自身的实践出发、从自己的优势技术领域出发,探索新技术在碳中和领域的应用。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717日,正在进行的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从北京转场上海,在浦东举办主题为“ESG引领绿色时代,共赴可持续未来”的论坛。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建设和ESG的探索和实践。据统计,上海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的发布比例全国领先,特别是上海发布ESG相关报告的民营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未来,上海将在对标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有利于推动责任投资发展且具有广泛共识的本土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ESG各要素相关的信息联动和披露责任监督制度。同时,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和上海绿色项目库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在ESG领域的产品创新”。柏国强称。

ESG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标准,是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基础,已逐步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柏国强认为,贯彻落实ESG理念、加强ESG管理体系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柏国强表示,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双碳”战略,为ESG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ESG理念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在逐步地壮大。但总的来看,ESG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政策体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形成全社会合力。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已经在制度设计、信息披露、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柏国强举例说到,比如,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ESG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推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衔接的ESG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体系。2021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首次把二氧化碳列入信息披露的范围,这是推动企业落实环境信息强制性依法的法定披露的义务,规范环境依法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一项重大的制度设计和规范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在ESG信息披露领域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和实践的探索。

上海ESG披露水平全国领先,ESG报告的民营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柏国强表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建设和ESG的探索和实践。202110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

“以ESG为导向和契机,促进环境信息披露和评价体制改革,是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柏国强指出,根据相关统计,上海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的发布比例全国领先,特别是上海发布ESG相关报告的民营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柏国强表示,未来,上海将在对标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有利于推动责任投资发展且具有广泛共识的本土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ESG各要素相关的信息联动和披露责任监督制度。同时,积极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和上海绿色项目库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在ESG领域的产品创新。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为金融机构、相关企业、认证和评级机构等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有效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努力使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形成有机统一。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23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副总裁牛韧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上表示,碳市场是借助市场的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了中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的企业,覆盖了大概有4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截至今年1130日,全国碳排放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2.03亿吨,累计的成交额是90.16亿元人民币。

他表示,将这些数据和目前全球主要碳市场对比后发现,从碳配额二级市场现货交易的规模对比来看,中国碳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碳市场最大的碳现货市场。

牛韧表示,目前中国碳市场仅仅只纳入了发电行业的控排企业来参与碳交易,碳金融市场目前还没有开放,市场活跃度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当前正推动中国碳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重点包括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主体,不断扩充新的行业、企业加入碳市场;积极引入投资机构入市,包括金融机构;不断支持推行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来源:中国证券网周亮)

21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中美省州绿色低碳合作研讨会暨对接会于9月8日在厦门举行。福建、黑龙江、云南、山东、重庆、广东、四川、江西、天津等省市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亥俄州、华盛顿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等两国地方政府代表和工商界人士约260人参会。

与会代表就加强中美省州经贸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进行深入讨论,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探索两国在绿色低碳领域开展产品贸易、技术交流和投资合作的巨大商机。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本次活动是中美省州经贸合作机制下首次以发展绿色低碳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主题的研讨会。中国将发展绿色贸易,鼓励外资投向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绿色服务等产业,深化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结合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为中美经贸合作提供巨大发展机遇。

王受文指出,中美加强绿色低碳合作,离不开健康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大环境。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重要关口。双方应积极发挥经贸关系“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加强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早日回到正轨,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

福建省副省长郭宁宁在致辞中表示,福建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树立绿色发展导向,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希望在中美省州经贸合作机制框架下,建立健全福建省与美国各州之间的沟通渠道和联系机制,深化交流、扩大合作。

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瓦恩、华盛顿州副州长丹尼·赫克、加州前州长杰里·布朗分别在活动中发表视频致辞,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全球副会长、中国区会长马修·马古利斯现场致辞。他们表示,美国各州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经贸联系,期待与中方在绿色低碳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促进各自经济发展。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明确提出,绿色金融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浦发银行积极围绕碳金融业务布局,力争推动碳金融产品与碳交易市场形成更紧密的联动,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在助推国内碳市场蓬勃发展的作用。

早在2009年,浦发银行就开始探索发展碳金融服务,十余年来不断创新,落地多项“业内首单”。早期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先后落地国内银行业首单CDM财务顾问业务、CDM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创新国际碳保理融资业务等。在碳资产抵质押融资方面,浦发银行落地首单CCER融资业务,通过动态定价方案设计使企业享受到更加贴近市场价值的押品定价,有效盘活了以碳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碳资产。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以来,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依托总行在碳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摸排辖内碳减排相关主体,逐一跟进,了解客户需求,“一户一策”为企业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2021年9月3日,浦发银行青岛分行成功为青岛后海热电有限公司发放了全行首单全国碳市场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碳配额质押贷款,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排放权担保权能,充分发挥碳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及价格杠杆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青岛后海热电有限公司是青岛市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控排企业,浦发银行青岛分行为该公司设计的以碳排放配额为质押的绿色融资模式,告别了以往传统的房产、土地抵押等融资模式,为其丰富了融资担保品,同时通过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碳配额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保障了质押的法律效力。

未来,浦发银行青岛分行将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战略机遇,围绕“碳排放权”全生命周期和全国碳交易市场平台,积极探索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节能项目收益权等为质押的绿色创新产品,引导绿色产业集聚,打造一站式碳金融产品体系,为全国碳市场及成员单位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助力青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先行区!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长期路径上,经济与绿色经济将互相促进、协同发力,引领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转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基本是共识。

本次高峰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发布了3项成果,备受业内关注。

数字化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发布3项成果

成果1

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正式启动筹备

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宣布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正式启动筹备工作。

随着社会步入数字时代,为了更好更快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为发挥社会各界积极作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将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起设立数字碳中和专项公益基金,募集社会资金,持续搭建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资源平台,资助数字碳中和领域项目。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官网介绍,该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由中央网信办主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2015年成立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聚焦网信事业,服务网络强国建设大局,设立了网络安全、网络扶贫、网络清朗、车联网、网络正能量传播等专项基金,资助了大量公益项目,有力推动了互联网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数字化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发布3项成果

成果2

共同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

为了更好地聚集社会优势力量,参与数字碳中和公益事业,积极探索数字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分别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伏羲智库、腾讯集团、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

据悉,数字碳中和战略合作备忘录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发挥互联网行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数字化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发布3项成果

成果3

百家企业共同发起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

在论坛现场,百家机构企业共同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共同促进低碳行动。《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的发布,将在数字空间发起绿色低碳行动,呼吁网信领域机构、企业、社会公众发挥行业优势,坚持为绿色低碳社会提供数字支撑,创新实现数字化的生态价值。

在主论坛上,邬贺铨、周宏仁、王坚、王金南、曹俊杰、王秀军等六位嘉宾紧扣主题,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从炼化企业捕集二氧化碳,再用于油田驱动原油开采,不仅给炼化企业减排,还能让原油开采企业增产扩能。新疆敦华绿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华绿碳”)的碳捕集技术已在新疆见到实效,让二氧化碳废气变废为宝。

8月22日,记者从敦华绿碳了解到,目前公司正在轮台县轮南工业园区建设碳捕集工厂,工厂紧邻刚刚投产的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项目基地。碳捕集工厂建成后,将天然气回收乙烷后排出的废气,经三级压缩、脱硫、干燥及液化精馏提纯后的二氧化碳(纯度99%以上),装进罐车,拉到就近的轮南油田,驱动原油开采。

“天然气进行乙烷回收后,排出的尾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90%。轮南油田是经过长期开发的老油田,将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可以实现油藏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敦华绿碳副总经理王红伟说。

通常情况下,原油开采初期依靠地层自身能量作用,让原油从油井“喷”出来。如原油无法“自喷”,就需要注气或注水,或者气水交替驱动,将原油从地层“驱赶”出来。“相比其他气体,二氧化碳与原油的互溶性更好,用二氧化碳驱油更容易降低原油黏度,形成混相驱替,从而大幅提高驱油效率,同时实现规模碳埋存。”敦华绿碳首席工程师潘晓霞说。

敦华绿碳自2010年起相继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院校组建联合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捕集、油藏工程两大技术系列,其中低浓度(碳浓度<60%)AEA胺液化学吸收捕集技术与中高浓度(60%—80%)两级低温提馏法碳捕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作为自治区重点培养和扶持的第三方大气治理企业,目前敦华绿碳的碳捕集技术已运用到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在克拉玛依,敦华绿碳建设有碳捕集工厂,收集来的二氧化碳自2013年开始运用到新疆油田驱动原油开采,目前已实施吞、驱措施1300多井次,累计注入2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

2020年,敦华绿碳又在库车市建设碳捕集工厂,目前已累计捕集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2万余吨二氧化碳,用于驱动西北油田原油开采。在一个高含水井组的二氧化碳驱替试验中,井组日产原油从20吨左右提高到40吨以上,采收率显著提高。

将二氧化碳注入油井开采后,这些二氧化碳也被永久埋藏在地底下,仅有很少一部分会在采油时被带出来。

除捕集二氧化碳驱动原油开采外,敦华绿碳还捕集二氧化碳用于尿素生产以及蔬菜大棚增肥,刺激蔬菜加强光合作用,进一步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疆重点发展的石油石化、煤炭煤化工产业和企业都有减排任务。未来我们将立足新疆各大油田,依托石油化工园区,逐步建设更多碳捕集工厂,为新疆碳减排贡献自身力量。”王红伟表示。

数字技术如何驱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又如何推动低碳转型跨越?9月7日,在成都召开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任人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论坛上表示,利用大数据、大网络可以为碳达峰、碳中和做五个方面的事情: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解决城市的碳中和大脑的问题;支撑当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助于把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建立起来;用大数据来支撑公众参与到碳中和这个进程当中去。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智慧城市领域首席专家高艳丽看来,“驱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有两股力量,一个是能源革命,一个是数字革命,双动力赋能城市碳达峰,以及全社会的碳达峰与碳中和”。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论坛上表示,“简单说就五个字(数字、碳中和),两个领域(数字化、碳中和)。”杜少中说,数字化是代指互联网领域。数字化包括所有的数字技术、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碳中和”就是低碳、绿色,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国家战略目标。五个字合在一起就是把两个领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数字化助力绿色化。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也表示,先进的数字技术也为提高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监管效率提供了技术保障。

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东表示,“双碳”目标的达成也离不开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为基础,数据流通利用可以加快一二三产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形成生产、流通、消费“三位一体”的共享经济生态链,拓展数字经济新空间,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例如在交通出行、贸易流通、政府服务等领域都有相关数据加以佐证。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变革,数字经济则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当数字化技术遇见碳中和,会发生什么?

“数字化路径与碳中和目标的有机结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高质量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秀军表示。

中国信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表示,数字化技术将助力工业碳达峰碳中和,以数据为核心,基于传感器集中收集的海量数据,结合软件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智慧化管理。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企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有效减少,实现节能降本增效。他认为,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工业碳减排有四大着力点。第一,获取企业内部涉“碳”的各种信息,把“碳”管起来,摸清碳家底、规范碳核算;第二,数字化助力研发设计,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第三,数字化技术助力生产制造,从过程较少碳排放;第四,数字化助力运营服务,整体上节本增效提质。

旷视科技副总裁蒋燕认为,碳中和将重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数字产业自身也正在加速绿色化、低碳化,有望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表示,碳中和机制亟需数字化的强化和完善。他指出,碳信用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要注意到这些项目的开发,大量的工作是靠人的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做,受人的主观思想、客观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在项目减排量的客观公允性,计算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有的时候难免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就需要用数字去强化。

“3060双碳”目标,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意义重大但形势紧迫。

无论政府、城市、园区、还是企业,都需要肩负起减碳的社会责任。为了如期实现碳中和排放目标,全国碳交易市场近期开市,通过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做商品来进行买卖,依靠价格激励机制和市场化的方式全面焕发行业、企业减碳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有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湖北、天津和重庆7个试点碳排放交易所。

仅以北京为例。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朱戈在刚刚闭幕的服贸会——“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上透露,自2013年底开市以来,到今年7月底,北京碳市场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约6900万吨,成交额约20亿元。在各试点地区碳市场,北京市碳配额占4%,成交量占11%,成交额占21%。

有了碳价交易,碳排放数据的监测和量化显得尤为关键。但对于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如何监测或核算碳排放量数据,目前全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能效监测平台,这无疑给第三方监测平台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处长、研究员张丽欣认为,碳监测是一个相对比较口语的一个词汇,有很多类似的词汇,比如监测、量化、核算包括最近的统计都属于监测范畴。目前监测的方法主要是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阀、连续排放监测法、遥感测量法。另外监测的层次不同,包括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甚至设施层面,目前全国的碳市场主要是企业层面和设施层面。

作为外资企业,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孙越认为,未来政府、企业,一定都会看两张资产负债表,一张是传统财务的资产负债表,一张是碳资产的资产负债表。它需要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碳额余额的变化情况,也需要知道市场上实时可获得的碳供给的价格。

为此,埃森哲创建了一套服务企业低碳减排的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IOT技术、平台、安全性、移动性、机器人技术、数据分析和社交技术,可助力企业从“盘”、“管”、“用”三点实现低碳转型。首先,借助智能设备,监测和测量企业各环节碳排数据,追溯碳足迹来源;然后,借助平台能力对碳排数据开展分析,识别企业全产业链范围内的减排机会,并制定相应运营优化举措,减少碳排;最后,借助分析模型与算法,积极参与外部碳市场、绿证市场,为企业获取额外收益。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行动”。作为央企,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霍中和表示,中节能在模式创新层面,将以绿色生态园区和城区建设为载体,为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平台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在现有运维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逐步导入“双碳理念”,打造低碳园区乃至零碳园区,实现示范园区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

作为科创板上市民营企业,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玮表示,佳华科技凭借多年在生态环境和能源监测方面的技术积累和工程积淀,联合业内权威机构、科研院所和典型用户,创建了一套针对生态环境、碳排放、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智能分析体系——“生态环境双碳云图”(以下简称:双碳云图)平台。

该平台可以面向包括政府、各类园区、企业等用户提供三大基础功能和十大会员服务,围绕低碳环保、低碳园区、低碳建筑等,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及应用,同时用AI技术为各方数据进行赋能,为全国多个行业的企业在双碳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方面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提供专业的数据标识服务。

那双碳云图是怎么为政府、园区、企业等用户赋能的呢?李玮介绍,双碳云图大数据库囊括了自2007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区县的碳排放数据、空气质量数据、企业排放数据、人口数据、交通数据、车辆数据、能源消耗数据、产业结构数据等,还能实时接入气象数据、碳排放数据、企业用能数据、排放数据等动态数据。

各个省、市、县及企业都能在“双碳云图”平台上,创建自己业务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平台”,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的长期规划、阶段分析和实时管控。

如何确保监测数据的高质量和准确性,目前行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张丽欣认为,要具备四个维度,首先要有完整性、一致性,企业和企业间应该一致,因为涉及到公平问题,企业的各个年度之间也要一致;要准确,采用准确的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准确的数据收集方式;要有可比性,所有的履约企业都应该在建立统一的核算标准上核算;最后还要具备透明性,国家的核查指南,需要企业把核查数据公开,提高大家的透明度。

陈玮介绍,佳华科技具有国家网信办的区块链平台运营许可,依托可信存证技术、国密传输通道技术,建立了安全可信的生态环境及双碳领域的数据体系,对每一条平台数据,进行身份标识和可信存证,为数据建立“身份证”,为最终用户量身打造各类应用服务,比如:快速生成排放清单、远程诊断、合同能源管理、低碳环保管家服务等。

9月7日,2021年服贸会石墨烯新材料助力“双碳目标”国际论坛在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举行。此次论坛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云端”相会,围绕“科技赋能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节能低碳打造内外经济双循环”分享观点、建言献策。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磊在致辞中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包括新材料在内的科技创新支持。当前我国新材料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北京市委市政府将积极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优服务,提升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为北京新材料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次论坛主席、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主席李斌分别在大会致辞,鼓励国内外科技和产业界抓住北京市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加强协作,深化国际交流,积极探索碳中和路径,共同开辟美好未来。

在专家报告环节,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戴彦德等云上连线,分别就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石墨烯碳中和解决方案、新材料科技创新应用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对行业的观察,并就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为满足新新材料规范发展需求,积极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本次论坛还签订了包括《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转化合作》、《石墨烯润滑油生产基地建设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并发布了一批节能环保领域的创新成果。如中润超油(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次发布了《先进石墨烯润滑材料节能降碳科技成果研究报告》,重点公布了“华墨”石墨烯润滑材料在风电、建材、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降碳实践数据。希望借助最前沿、最先进的新材料研究成果和发展理念,助力北京新材料的发展和双碳的实现。

近日,财政部官网发布了《财政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042号(财税金融类323号)提案答复的函》。

天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针对今年全国政协委员、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提交的《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发票报销无纸化进程,助力“双谈目标实现的提案”》的复文。

今年5月,针对国家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丁磊委员向财政部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电子发票报销无纸化进程”的相关提案。

据悉,该提案提出了包括增加企业推送终端,在消费同时实现报销信息提前汇集;打通电子支付与电子发票接口,推行免票报销;降低电子化归档门槛,减少因企业打印会计资料造成的浪费等的举措建议。意在打通电子发票在企业报销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报销效率和减轻,实现电子发票报销的全程无纸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财政部复文指出,电子发票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一环,确保电子发票能够报销入账归档是确保电子发票得到有效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财政部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和归档试点工作范围覆盖全国576家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和归档。

对于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财政部定期召开工作专班会议,进行分析研判和攻关,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研究提出应对措施。此外,针对会计核算软件普遍不兼容电子发票等问题,组织力量研究起草电子会计凭证数据标准,制定统一的数字化技术规范。

财政部已会同国家档案局、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研究起草电子发票应用中的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用于指导基层单位开展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工作,未来还将不断引导和跟踪企业单位的施行情况,并进行定期反馈。

针对丁磊提出的“切实减轻企业打印电子会计资料的负担”的建议,财政部在复文中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改革工作,并继续密切关注电子发票等电子会计凭证使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多渠道推动电子会计凭证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工作,引导社会合法合规使用电子发票等电子会计凭证,以降低单位处理成本、提升单位管理效能。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举办。浪潮应邀参加论坛,并与百余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作为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的企业之一,浪潮正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做绿色低碳发展的践行者和赋能者。

一方面,浪潮通过建设绿色楼宇园区,推行日常办公低碳化,实现绿色生产和产品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 自身践行节能减排。以绿色生产为例。浪潮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浪潮智能工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了600多个RFID、2000多个传感器、50个设备控制器、330套智能设备、6大核心系统,实现从柔性化生产到交付服务的全过程智能化,交付周期从18天缩短至5-7天,人员减少75%,降低了实验次数和废品的产生,有效减少碳排放。浪潮还对产品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废弃与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节能降碳管理,设备包装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使用非再生塑料制品,选用具有低碳环保资质的供应商等。

另一方面,浪潮积极用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浪潮作为新基建厂商,在创新探索提供绿色数字基建。针对“耗电大户”数据中心,浪潮全新一代AI集装箱式集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降低物流、装配、实施过程碳消耗20%以上;基于绿色开放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具备集中供电、散热和管理的设计架构,使用浪潮整机柜的某大型数据中心,电源转化效率提升5%,数据中心电力节约30%;浪潮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实现制冷系统30%-50%的综合能效提升,浪潮液冷服务器已在某运营商南方基地项目中应用,实际应用PUE可达到1.15以下。浪潮基于在全国布局的7大核心云数据中心以及90 个地市云数据中心,为政企客户提供上云服务,覆盖全国245 省市,承载60000 政务应用,每年助力政府节省10亿千瓦时电力消耗,减少9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智能制造方面,浪潮基于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企业绿色发展,帮助企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庆天人工业集团携手浪潮云洲建设智能管理云平台,优化工艺,质检效率提升56%,人工成本降低38%。

在智慧水利方面,浪潮智慧水利解决方案支撑水灾害防御、水工程运行等智慧化应用。在广州北江大堤,基于浪潮智慧水利全栈云解决方案打造的“大禹针”上线运行后,实现了洪水监测、水位智能识别、采砂船智能监管等智能化管理,提升了水利工程和管理的智能化监管能力。

在智慧教育方面,浪潮为23个省(市)搭建省级教育云平台,可提供AI赋分和智慧阅卷、无纸化智慧教室、区域智慧教育等解决方案,支撑在线教育、网络教研、点播自学,推动教育低碳化。

另外,浪潮还在积极探索用数字技术赋能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针对数字能源平台、核心部件、储能装备、智能微网解决方案等数字能源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PoC验证。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近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如期而至,15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1万多家企业集中亮相,200余场活动陆续举办。这既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又一重大举措,也代表全球经济复苏从中国起步收获了各方认同。

减碳话题是今年服贸会的焦点之一,横跨工商界、金融界、能源、交通、建筑等多领域。京能集团作为保障首都能源安全的主力军,对北京市能否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起着关键作用。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帆受邀出席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1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并做了题为《京能集团在“双碳”目标下服务首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演讲,发出了在服贸会上的京能声音。

姜帆在演讲中对北京市碳排放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北京实现碳中和路径的几点建议,详细介绍了京能集团助力实现北京碳中和的主要举措。

姜帆表示,北京市已经接近“碳达峰”,能源消费的清洁化趋势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质量和体量也显著提升,建议北京市可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严控化石能源利用规模、强化科技创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等四个方面的举措来实现碳中和。

姜帆指出,京能集团作为首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的主力军,助力北京实现碳中和目标责无旁贷。目前看,集团京内业务已经碳达峰,京内不再增加碳排放量,并且要逐年递减。京能集团将重点在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供热系统重构、传统火电转型、综合能源、氢能业务开发等四个方面重点发力,为首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汇丰中国)9日宣布,已为一家能源类中国国有企业成功办理了一笔碳排放权关联贷款。

据悉,这是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在华外资银行的首个碳排放权关联贷款,体现了外资银行在碳金融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

本次借款主体为华东地区的一家电力能源类国有大型企业,该集团的多家控股子公司被首批纳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更好地支持该集团的业务发展,汇丰中国在综合评估该集团信用的同时,充分考量了其碳排放权的流动性和市场价值,并基于该部分市场价值,重新核定并优化了贷款利率,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汇丰中国工商金融总监马健表示:“随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碳排放权被赋予了市场价值,具备了流动性和金融属性。此次贷款是我们对于碳排放权运用的一次创新尝试,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优化融资结构。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活跃,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开发更多元化的碳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的作用。”

今年7月16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制度举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此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树立对金融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支持零碳转型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突出。据中国人民银行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每年需投入2.2万亿元人民币;2030年至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人民币。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9日,由美团主办的“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试点活动开启报名通道,将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苏州、西安、长沙、成都、雄安新区9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同步开展。在美团APP首页搜索“数字人民币”可报名参与活动。

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地区基本涵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有利于试验评估数字人民币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应用前景。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自2019年末以来,数字人民币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了多轮测试,但测试范围大多限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此次全国9个试点地区全面铺开、多地联动,说明数字人民币技术和性能在前期测试中经受住了考验,为下一步更大规模、更多场景的测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在新阶段,由美团场景开启全国多地联动测试,对数字人民币推广普及有着很强的可拓展性。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李礼辉认为,从以前多地相对独立的单点试点模式逐步向多地联动的“区域网”试点模式过渡,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的底层技术和运营体系已经达到中等规模可靠运行的基本需求。由美团联合运营机构共同发起多地联动测试,有利于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群体,验证数字人民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便捷性和可靠性,以便进一步优化底层架构设计和流程设计。

“数字人民币处于试点阶段,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养成,存在中签市民红包用完后未再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情况。美团的奖励发放方式能够刺激用户更高频使用,有利于培养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习惯,促进数字人民币常态化使用,使得数字人民币测试更加深入,对于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大有裨益。”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普通民众的环境意识是走向低碳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次活动以低碳出行为突破口,利用数字人民币独特的场景技术优势,通过正向激励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让用户在感受数字人民币消费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对碳减排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美团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河北省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为目标,以增加林业碳汇为核心,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通过加强林业资源培育保护,全面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逐渐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修复力度,国土绿化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碳储量全面提升。

随着《河北省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提升行动方案》《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若干措施》等法规性文件先后出台,全省构建了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河北省林草部门联合省检察院推行“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制定考核评价等配套制度,强化了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与修复力度。省林草局会同省环保厅联合编制了《承德市森林固碳生态产品试点项目方法学》和《关于建立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为保障森林固碳项目开发设计、计量与监测等工作开展先试先行。

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增加造林碳汇量

聚焦“两山、两翼、三环、四沿”主攻方向,河北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规模化林场和雄安千年秀林、张家口冬奥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国土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营造林450万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为保证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共建成50万亩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并将2016-2021年期间产生的碳汇,全部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

高标准完成雄安郊野公园建设,建成14个展园,绿化2.8万亩。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创建,邯郸、邢台两市创森进入国家验收阶段,52个县(市、区)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26个县(市、区)申请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举力推进农田林网和绿美乡村建设,增加造林碳汇。

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增加营林碳汇量

河北省强化森林抚育经营,对中幼龄林进行科学抚育,调整优化树种、龄组、径级和密度结构,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改善生长环境,培育优质健康森林,增强森林固碳速率和碳汇能力。

河北对天然次生退化林,通过封育、补植、调整树种结构、低强度抚育间伐等措施,进行改造修复。对于林相残败、老化、灾害受害严重、长势衰退的低质低效林,通过疏伐、补造、乡土树种混交、加强抚育等措施,修复和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升林分质量和碳汇能力。

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增加草原碳汇量

河北严格落实草原资源休养生息、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强化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改善草原生态质量,2020年生态治理修复草原180多万亩。今年前7个月,已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7.2万亩。

据中科院西北高原生态研究所测算,退化草地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强度为0.38吨/公顷,而生态功能正常的草地净吸收二氧化碳的强度为0.78吨/公顷,吸收碳汇量非常明显。通过退化草地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张承坝上地区生态功能正常的草地提高到92%以上,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持续增强。

全面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增加湿地碳汇量

近年来,河北持续加大白洋淀、衡水湖、南大港等湿地保护力度,开展退化湿地生态治理修复,湿地生态质量和湿地碳汇能力稳步提升。推进建立京津冀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和湿地保护与恢复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河北大面积的湿地固碳能力将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推进森林草原保护发展,河北将于今年底建立五级林长制体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9月7日,在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上,施耐德电气发布五大碳中和服务解决方案和新一代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EMS+。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碳中和服务解决方案涵盖“从咨询到落地”的绿色能源管理与绿色智能制造的全面解决方案,能够助力企业提升业务韧性、提高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碳中和战略及顶层设计咨询服务”、“电气资产健康服务”、“电气系统优化服务”、“能源效率提升服务”、“综合能源服务”五大服务,以“从顶层规划到落地执行”的整体方案,为企业迈向碳中和提供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

具体来看,从一系列实践案例中,施耐德电气洞察出企业的碳中和之路应从顶层规划设计开始,施耐德电气碳中和战略及顶层设计咨询服务在企业战略规划、管理提升、执行优化、运营与绩效的四大阶段,在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提供碳中和的支持,帮助企业建立集团级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并量身制定集团级和企业级碳中和路线图。在碳中和战略及顶层设计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施耐德电气融合自身在能源管理和数字化领域的深厚经验,从四个方面为企业的碳中和之路提供服务:

一是电气资产健康服务。针对一些工业企业老旧现场存在的各类电气设施安全隐患,施耐德电气依托EcoStruxureTM架构与平台,通过Ecofit适配改造技术协助业主快速完成老旧设备的升级改造,规划满足环保低碳要求的电气设备;同时,借助电气资产健康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平台千里眼TM资产顾问的预测性算法以及施耐德电气的专家服务,为客户的资产健康保驾护航,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购置新设备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企业低碳生产;

二是电气系统优化服务。针对流程工业、电子行业、数据中心等供电敏感型企业的电能质量及系统可靠性问题,施耐德电气基于高端表计和专业软件可以精确捕捉和分析电能质量问题,利用专家知识为用户提供优化的举措,协助企业消除隐患。电气专家还可以基于软件仿真计算为客户提供弧闪分析、选择性校验、潮流分析等影响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服务内容,基于符合预测优化能源接入和使用,避免不必要的“碳浪费”;

三是能源效率提升服务。施耐德电气凭借成熟的能源管理与数字能效解决方案,基于AI等新技术的能效分析和能效专家服务,已经为全球2700多家全球客户提供能源管理及碳相关服务,在创新技术与能效咨询意见的指导下,确保预期价值能够落地;

四是综合能源服务。施耐德电气面向工商业用户提供能源成本托管,提升绿能消纳力(减排),提升供电可靠性三大服务,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与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科学规划,规模复制,闭环运营管理来促进碳中和目标。

对此,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引领者,施耐德电气依托大量行业洞察、丰富的可持续经验以及领先的数字化技术,适时推出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碳中和服务解决方案,将助力行业客户打破碳中和落地过程中的束缚与瓶颈,推动产业链实现高效和可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在能效提升方面,施耐德电气于本届服贸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EMS+,以灵活多变的模块化设计、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定制化开发和分析功能,以及灵活的拖拽化操作和高效的数据处理,协助客户实现碳效数据的追踪核算,建立减碳目标、制定双碳规划、落实执行举措,成为企业双碳之路的“数字之窗”。

另外,除了以领先解决方案赋能企业,施耐德电气还协同生态伙伴积极赋能碳中和相关产业人才的培养,携手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自2015年以来,施耐德电气通过“碧播计划”推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对此,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表示:“只有各方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碳中和。‘服贸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我们期待利用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和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技术能力,以及强大的生态圈协同,赋能更多的客户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共同迈向碳中和。”

从施耐德电气在全球40多个国家完成的230个项目来看,企业的碳足迹实现了最高50%、平均20%的优化;节能降耗方面,实现了最高85%、平均24%的优化,绿色改造投资回报时间最快仅0.75年。

最后,陈蔚蔚表示,“在企业内部而言碳减排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外部而言实现碳中和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企业要理清思路,落实行动,并带来真正的成果,让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和生产运营的全价值链。”

近日,新区落地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由兴业银行青岛黄岛支行率先为新区某热电公司发放。

据了解,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根据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新区某热电公司属于集中供热型企业,近期成为首批获准碳排放权交易企业之一。兴业银行青岛黄岛支行为给企业解决融资需求,靠前服务,一事一议制定业务方案,为企业量身设计以碳排放权配额质押的绿色融资模式,仅用一周时间即完成贷款发放。

今年7月份,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后,西海岸新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入服务主动对接,为银行和企业搭建沟通渠道,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产业、减排降碳领域,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基底。下一步,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加强与各部门联动,支持金融机构灵活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易复制、好推广的碳中和碳达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助推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一份名为《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贡献》的报告。报告建议,要加快我国碳定价、碳市场和碳金融机制建设,推动我国碳定价制度渐进完善。

报告提出,碳定价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以火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但我国碳定价制度还存在与总体气候政策目标联系不足、碳市场产权性质不明确、市场主体不活跃等问题。

报告建议,要加快碳资产产权确立的研究和实施,加强气候信息披露,为实现碳资产确权提供政策支撑。同时还应稳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为碳市场设立明确的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增加有偿拍卖配额的比例,优先将可再生能源尽早引入交易体系,并逐步纳入其他重点排放行业。

此外,报告还建议根据控制交易成本的原则制定混合式碳定价体系。将排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将排放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纳入碳税体系。同时通过发展碳金融,以允许碳资产用作质押、发展碳期货等方式,保证碳市场有足够的资金畅通流入,支持碳价保持一定水平并形成碳价上升预期,加强低碳转型刺激,促进减排投资和技术创新。

美团联合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共同发起数字人民币碳中和主题试点。此次美团单车试点活动把数字人民币应用与低碳出行相结合,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长沙、西安、苏州、成都、雄安新区9地联合举行。

来源:金融界网

9月6日,据华为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中化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化、科技创新、新材料、城市运营、智慧环保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中国中化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阳世昊,华为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分别代表中国中化和华为进行了签约,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首席技术官张方,中国金茂总裁李从瑞,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中国政企大企业业务部总经理王辉,中国政企国资央国企系统部部长范涛出席并见签。

中国中化与华为均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工、智慧园区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空间。在过去两年,中国中化与华为的合作涵盖了硬件设备、云以及咨询等业务,在数字化转型、新材料、化工园区、智慧农业等四个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展望了双方在未来的合作方向,强调将在数字化转型、智慧农业、化工园区、城市运营等领域加强合作。以“线上中化”战略为指引,统一规划建设敏捷高效的基础设施云平台,为中国中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体化云服务支撑,助力中国中化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

本次会议上,华为副总裁、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还介绍了国家管网安全作业平台北海试点情况,通过演示国家管网安全作业管理平台功能展示了华为在安全作业领域的方案能力。未来,中国中化与华为将进一步探讨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方案,针对特定业务场景,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包括利用数字化手段记录管理过程数据,实现无感知、全天候的数据获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数据,协助管理安全生产。

此次签约之后,中国中化与华为将加强沟通协作,定期举行产品与解决方案、前沿技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交流、研讨,共同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华为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积极作用,协助推进“线上中化”战略,助力中国中化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海牙地区法院近日对一起壳牌集团被诉案件作出判决,要求壳牌集团修订其现有公司政策,截至2030年年底,其全产业链口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应比2019年的排放水平下降45%。

据介绍,这起案件是全球第一起法院对私营企业实现特定减排目标作出判决的案件。

气候变化诉讼倒逼能源行业低碳转型

在能源行业,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一直以来都是气候政策的重中之重。

“气候变化诉讼可推动政府制定更强有力的气候政策或更加积极地落实既定的减排目标,从而对能源政策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大型能源企业,近年来气候变化诉讼(包括政府提起的)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将直接增加能源行业的诉讼风险和应诉成本,一定程度上倒逼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孙晔表示。

他同时强调,在直接影响能源企业方面,气候变化诉讼会要求企业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譬如强化信息披露、制定减排政策、申请或变更原有许可或环评,甚至可能被要求支付损害赔偿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企业声誉,导致上市公司股价波动。

“因此,企业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尽量规避此类风险,尤其是由于信息披露不实或气候风险提示不足等可能发生的诉讼风险。”他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讲,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能源企业有“需求和动力”积极主动地审视或调整其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战略。

完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司法保障和服务机制

在我国,气候变化诉讼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9年)》中曾提出,司法机关应当加强气候变化减缓类案件审理。通过案件审理,促使在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可持续交通、臭氧层消耗物质控制、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管理等领域减少或避免温室气体排放。

孙晔认为,这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司法机关将积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佑海教授认为,要从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机关各项职能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提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有益建议,积极探索审理碳排放权交易等新类型案件,认真总结经验,为立法机关开展气候变化立法提供典型案例经验。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和研究国外司法机关关于气候变化应对的司法典型案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以促进完善我国相关检察制度、审判制度和办案规则。

同时他认为,还要从三方面进一步完善。

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适时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与碳排放相关案件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是基层法院、检察院要及时提出相关的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协助人民政府及时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司法机关应当充分运用检察、审判领域数字化司法的改革成果,及时分析研判,不断优化环境司法决策,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检察和审判工作水平,不断完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司法保障和服务机制。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梓太从司法协同的层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需要解决环境资源审判制度如何回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司法保障的需求问题。例如需要尽快明确碳交易、碳金融案件的管辖问题;与传统行政案件相比,碳交易、碳金属等领域涉碳行政争议有哪些特殊性?以及能否就涉碳环评、信息公开、超量排放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等系列问题。

需要着重解决四方面问题

在气候变化应对类案件审理方面,存在哪些难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殷勇磊认为,在相关司法审判中,要着重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立气候变化应对类案件协调领导机制、跨部门和跨条线审理机制、跨法院的专业法官会议机制、专业人员陪审机制。

二是改革环境资源案件管辖体制,区分碳交易现货和衍生品,分别明确由不同的审判庭审理。对于涉及地方的此类案件由基层法院审理,涉及“全国碳排放权”的相关案件由中级法院审理。

三是探索相关诉讼的程序规则,清晰界定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的法律属性。

四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在今天举行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1年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介绍,我国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制定“1+N”政策体系,以实现“减污”与“降碳”协同为目标,建成美丽中国。

解振华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8月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工作组报告,进一步确认人类活动已造成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挑战变为现实危机。对我国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解振华用一组数据来介绍减污、降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说,与2005年相比,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强度下降了48.4%,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7.9亿吨。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如果我国采取积极气候行动,仅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就可以带动130多万亿元投资,相当于每年GDP的2%~3%,市场潜力巨大。

解振华进一步解释,积极的气候行动,不但可以降低产品的“碳密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竞争优势,还可以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也就是PM2.5年均浓度可达15微克/立方米,大幅提高民众健康水平。

解振华也指出,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科技及基础能力偏弱,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巨大挑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具体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1+N”政策体系,解振华介绍说,该政策体系将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解振华说,未来我国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十四五”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逐步减少。

“1+N”的政策体系中,还涉及科技、能源、金融等领域。解振华说,我国将积极谋划低碳零碳科技发展战略,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智能电网技术、先进储能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等研发和推广,加快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和金融财税等制度创新。

解振华说,我国还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建、绿色金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生态环境保护副部长赵英民今天也表示,与发达国家先解决环境污染再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过程不同,我国既要减污,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又要有效控制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好坚实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协同推动减污降碳,成为我国当前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就中国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做出了郑重承诺。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几项总量指标。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了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当前各方都在积极领会、研究和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方面的工作,《碳中和经济学》研究面广、信息量大,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研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相信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工作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存在争议、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碳峰值数据需谨慎估算

本书通过研究总量目标,希望把碳达峰的数值以及今后10年的碳达峰路径表述得更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基础数据还存在缺失。比如,为实现碳达峰,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需要比2005年减少65%以上,那么大家必然要问,2005年的碳排放量到底是多少?又如,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那么大家也需要知道,2005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到底是多少?每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年平均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但这些数据并不清晰,也没有主管部门或者权威单位公布过。本书花了很大力气测算,得出了2030年碳达峰时碳排放净值的初步结果。为什么没有主管部门或权威单位直接给出这一目标?是因为没有2005年的准确数据。为什么我们要费心劳神地去测算这个数据?因为无论是今后碳减排的规划、路径的选择还是激励机制的设计(特别是定价问题),都和碳达峰的数值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就这个数据进一步深入讨论。

首先涉及数据口径问题。本书提出了2005年碳基准的测算方法。这个基准的口径需要明确,究竟是指毛排放的总量还是净排放的总量,是只包含碳排放还是也包括其他温室气体?此外还涉及尚未公布的2020年碳排放总量数据,以及今后10年的减排力度和轨迹。如何用统一口径对其进行推算尚存在挑战。

其次是GDP可比性问题。2030年目标明确了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减少65%以上等任务,这就需要明确2005—2020年可比GDP到底增长了多少。虽然用GDP平减指数或者增长率来计算可比GDP在原则上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但在数据使用上还需略加小心。此外,估算今后10年我国GDP的平均增速需要假设,而分别对不同增速进行假设就可能出现一个结果的估算区间。这些都是我们计算总量目标时需要注意的。

碳市场与价格形成

碳达峰与碳中和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们也的确需要通过碳市场来引导投资,为碳减排、碳达峰和最后实现碳中和而努力。碳市场对投资的激励作用实际上有两层。第一层,碳市场能够鼓励即期增产/节约,争取通过在当期现有能力下的增产/节约来改进碳平衡。第二层,受短期内减排技术参数相对刚性所限,当期增产/节约的潜力并不是很大,因此还必须依靠引导跨期投资来替代高碳排放的活动。如果碳市场能够在这方面给出投资信号,特别是通过碳市场衍生产品,如碳期货、碳远期等,就可以给未来的生产投资提供核算和风控。这一层激励作用至关重要,碳达峰与碳中和将更多依靠正确、有效的投资来实现。

碳市场也有受到质疑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碳价格存在波动和不稳定。本书的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把碳配额的价格和绿色溢价两种概念进行对比,然后各取所长,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应用,这具有重要意义。

抓好重点并优化结构

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各行业的差别,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碳减排中最大的“西瓜”是电力行业,其碳排放占比从世界平均看是41%,中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占比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高,大概是52%。因此,未来发电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还将大幅提高。虽然各行业对于碳减排都要有所行动,但是由于排放量不一样,自然对碳配额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别。

再谈谈新增装机容量所需的投资资金量,即多大的投资才能达到所需的装机容量,这里主要包含装机成本,如何将其摊入供电运行成本,与年发电小时数和电网接纳度有关,为此电网性能(包括线损)、储能、调峰、输配电投资成本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如果只看装机成本的数字,很容易受到鼓舞,因为风电、光电装机成本已降到比较低了,比火电和核电还要低。核电是最贵的,但核电投产后一年可发电7000多小时。未来靠什么回收电力方面的新投资?仅靠供电收入本身的回报是不够的,必须靠碳市场(或者碳税)来补充,才能有足够的激励机制,从而吸引足够的资金。这些判断应与电力行业的绿色溢价一致,不应产生误导。

此外,从行业结构来看,要注意行业划分上的区别,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比较。中国过去习惯用生产法分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中国第二产业的碳排放特别多,在电力行业中的占比接近70%,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这种划分方法与国际上是有差别的,导致不太好进行国际比较。

重视绿色治理

国际上很重视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中强调绿色治理,绿色治理也需要体现国际共识和国际行动。当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还有争议,一些具体问题仍待解决:一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对碳减排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远远不到位;二是存在跨境碳排放问题,这就会涉及贸易的跨境调节税,还有跨境飞机、跨境船舶等在国际领域内的碳排放问题。现状是,应对跨境碳排放予以调控,这相对较易达成共识。但所收税费应进谁的口袋则争议巨大,大家都想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这就表现出国际共识不够,影响国际行动,也使得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因此,需要真正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多边主义的宗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参考模板,大胆设计,大力推动。

要做好绿色治理,就必须夯实数字基础,搭建可计量、可核算、可定价、可评估、可激励等的绿色治理制度和体系。这是促使各个部门都积极行动,主动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素。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进展还不够,很多问题尚在初步讨论之中。对此,可适时借鉴和采用MRV(即可度量、可报告、可核查)体系的一些做法,这也是构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要素之一。

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12日完成首宗海洋碳汇交易——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12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碳汇交易平台顺利成交。

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清除入侵生物物种后红树林的再造,因此兼具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环境和延缓淤积等综合生态环保意义,凸显了生态增汇、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与社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示范效应。

“作为我省首宗海洋碳汇交易项目,该项目的成功交易开启了蓝碳交易的福建篇章。”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连炜表示,该宗交易实现了红树林碳汇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红树林保护与周边社区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两大目标,标志着厦门市在海洋碳汇方法学开发、海洋碳汇交易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是厦门创新陆海联动增汇新模式、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的实质性突破。

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的碳汇测算是依据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委托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等开发的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测算的,该方法学基于科研团队二十余年的科学研究基础,采用了更符合我国滨海湿地特点的测算参数,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红树林海洋碳汇方法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市场导向价值。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计约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谁能率先在蓝碳领域迈出步伐,谁就将抢占碳中和的下一个风口。

今年7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与国内海洋碳汇领域的院士团队合作,有序开发海洋碳汇方法学体系,创新开展海洋碳汇交易。围绕要素集聚,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赋能推动落地应用,创新开展蓝碳交易,实践开发蓝碳投融资产品,争取打造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平台、新机制。

据了解,多年来厦门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财政金融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国碳中和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发起设立全国首个绿碳财政金融服务联盟,设立全国首个碳中和集成服务平台;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用于引导企业与个人践行碳减排,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在我国区域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存在明显差异的背景下,碳中和事业的推进必须统筹地区碳减排目标与阶段性任务。”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12日受访时说。

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讨会于11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功召开。孙传旺介绍,“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是以指数评价模型为基础,开发构建的一套客观、系统、全面、综合、动态的碳中和评价体系,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能源结构、技术创新、金融财税、环境质量、生态治理、政策舆情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方面指标。

“以‘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碳中和工作部署为基本指导思想,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旨在系统评估各地区推进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工作部署情况。”他说,进而把握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助推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整体协同与综合推进。

具体来说,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以“五力”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并结合地方政府的碳中和政策舆情分析等辅助指标,形成一套“五+N”的体系。

多位专家学者对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进行研讨和论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指出,在各地减排任务趋紧的情况下,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创新价值,有利于为地方政府部署双碳工作提供价值参考。

“未来,指数可以进一步融合碳中和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结构性、技术性与替代性问题,综合考虑地方政府实施碳中和的责任、能力和潜力。”张希良在研讨会上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认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关键在于靠数据说话,要借助背后的数据依托将指数研究的科学性做扎实。

“碳中和发展能力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韧性问题,将衡量地区综合发展的‘五力’指标与韧性指数共同纳入评估体系,是丰富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内涵的重要考量。”他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五力”分项指标不仅有助于从各方面评价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还可能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孙传旺表示,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处于研讨修正、分析验证阶段,不久将正式对外发布指数核算结果。

 

“环保作为趋势行业,万亿级的规模,目前仍处在市场快速释放阶段。”在9月3日举行的四川联合环保产业联盟换届大会暨第四届联盟第一次会议上,四川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谢天如此表达自己对“双碳目标”下环保产业快速转型发展的期许,他甚至大胆预测,环保类的基建类业务将会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环保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国资、央企纷纷入局“减排降碳”的同时,也加快了布局环保产业新赛道的脚步,核心技术、资金支持不可或缺。根据不同机构预估,到2060年,我国需要在低碳相关领域投入的资金,少则70万亿元左右,多则超过130万亿元。面对巨大市场,产业如何发展?钱从哪里来,又该如何用?

钱从哪来?

国资、央企瞄准生态环保新赛道

国资进军环保行业是近两年来生态环保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四川联合环保产业联盟换届大会暨第四届联盟第一次会议上,刚刚在8月重组成立的四川生态环保集团也正式“入群”,成为联盟的新成员。

在谈及成为四川联合环保产业联盟新成员的缘由时,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娟表示,“十四五”期间,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将把环保产业推上新的风口,抱团发展将是在全国竞争格局中“突围”乃至做大做强的战略。

“四川生态环保集团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国资委批准,以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采取‘增资扩股+无偿划转’方式,组建的省级生态环保综合产业平台。”许娟介绍,截至目前,四川生态环保集团资产总额超300亿元,净资产超100亿元,是全国首家业务覆盖气、水、固全要素污染治理的省级生态环保集团。而四川联合环保产业联盟是四川省环保产业合作模式的创新举措,由省内外环保行业从事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服务的优秀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针对‘十四五’环保市场的新机遇,我们跟紧‘风口’,强化抱团意识,强化开拓意识,携手实现自身升级跨越发展。”

不仅仅是四川,今年以来全国多地成立或组建生态环保集团,生态环保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徐州市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成立;3月,广东省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名称变更为“广东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7月,无锡市环保集团正式揭牌成立。云南、安徽、福建等省市均已规划提出将组建环保产业集团。

与此同时,不少央企正把目光瞄准生态环保领域,将生态环保作为未来发展的新赛道。诸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等基建“超人”纷纷进军环保,行业竞争会更为激烈。

低碳产业撬动近万亿元级投资

如何抓住新机遇?

新的产业和市场机遇来了,如何发力?“从全国环保产业发展形势来看,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成长,中国环保产业正形成集团化、区域化、综合化的新格局。”许娟认为,目前环保产业已形成了四大阵营:环保央企“航母级”服务集团、全国性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她看来,环保企业正由单元向综合环境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技术优势正在成为企业持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就四川而言,其环保产业格局与全国大同小异,比如以三峡集团为首的环保央企“航母”服务集团在四川省已经布局,“目前四川环保市场是藏龙卧虎,作为本土环保企业,有本土优势,但相较于第一第二阵营的环保企业,我们在金融运作和项目包装等方面也存在短板。”

面对全国环保产业的竞争格局,如何实现“突围”乃至做大做强?许娟透露,四川生态环保集团将构建“四平台一集群”业务体系,即打造产业投资发展平台、打造工程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资产运营管理平台、打造环境权益交易和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和打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集群,形成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全力服务于经济绿色转型和环境质量改善,推动四川生态环保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在四川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谢天看来,“双碳目标”的实现将催生环保产业快速转型发展,“国企入主、资本引领、技术为王是当前环保产业发展特征,市场的集中化趋势明显,而资本、人才和资源积累将成为环保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对传统环保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所预测显示,到2050年,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及数字化等最具潜力的热门领域,市场规模或接近15万亿元。同时,这些领域将直接或间接撬动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约70万亿元。

同时,谢天透露,“十四五”期间,四川省计划实施11个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重点工程,预计投资2020亿元。四川“十四五”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初步规划近1500个项目,其中成渝双城经济圈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大项目近200个左右,将释放巨大的环保市场,“要充分整合成员企业各自资金、技术、专业团队和行业资源优势,通过打通政府、基建、环保三大圈层,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机遇,以及国家南向大通道建设战略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遇,成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来源:红星新闻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与厦门金圆投资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讨会于9月11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功召开。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孙传旺透露,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处于研讨修正、分析验证阶段,不久将把指数核算结果正式对外发布。

据悉,为助力我国碳中和进程的统筹谋划与综合部署,孙传旺教授主持了我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开发与编制工作。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是以指数评价模型为基础所开发构建的一套客观、系统、全面、综合、动态的碳中和评价体系,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能源结构、技术创新、金融财税、环境质量、生态治理、政策舆情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方面指标。

“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碳中和工作部署为基本指导思想,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旨在系统评估各地区推进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工作部署情况,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潜力、能源结构转型重点、绿色技术及碳汇发展、碳价机制及碳金融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制度建设和支持力度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维度,进而把握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助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整体协同与综合推进。

“碳中和事业的长期推进需要多方力量的持久驱动和共同支撑。”据孙传旺教授介绍,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以“五力”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并结合地方政府的碳中和政策舆情分析等辅助指标,形成了一套“五+N”的完整体系。其中,成长力阐明了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关系;转型力强调了经济结构转型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竞争力刻画了地区在竞争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协调力衡量了各地碳中和工作部署的统筹协调情况;持续力则体现了地区碳中和发展对于代际公平与代际延续问题的考量程度。

孙传旺教授表示,“借助对该指数的结构化解析,可以系统把握全国各个地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重难点、主要特征和实施进程,厘清重点减排部门与减排地区的脱碳路径、碳市场运行与碳技术发展、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碳中和关键问题,从而有助于评价全国各省市的碳中和发展能力,为政府部门布局碳中和工作方案提供创新建议和价值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化学家戴民汉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教授以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气候变化领域)、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受邀担任本次会议的专家组成员,对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进行研讨和论证。

“在加速迈向碳中和的背景下,全国碳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地方和行业的减排成本压力也将与日俱增。”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表示,在各地减排任务趋紧的情况下,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创新价值,有利于为地方政府部署双碳工作提供价值参考。未来,指数可以进一步融合碳中和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结构性、技术性与替代性问题,综合考虑地方政府实施碳中和的责任、能力和潜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戴民汉教授认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是富有价值意义的应景研究,其关键在于靠数据说话,要借助背后的数据依托将指数研究的科学性做扎实。碳中和发展能力实际上是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韧性问题,将衡量地区综合发展的“五力”指标与韧性指数共同纳入评估体系,是丰富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内涵的重要考量。

“碳中和是推动节能减排和约束碳排放峰值的重要倒逼机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教授则指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五力”分项指标不仅有助于从各方面评价各地碳中和发展进程,还可能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而提升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及时性,则是进一步推动、完善指数研究的关键。

本文源自中国网科技

9月10日,第八次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厦门)峰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峰会发布了《2021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梧桐”案例报告》与《2021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报告》。

峰会以“深耕产业绿色价值,赋能区域转型发展”为主题。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表示,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园区管理部门在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上不遗余力且成效显著,一大批企业快速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企业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探讨碳中和之道正当其时。他说,要突出重点,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加油赋能;要低碳前行,以坚持绿色成长为企业发展校准方向;要凝心聚力,以加快改革创新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主旨演讲环节,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表示,实现双碳目标,要理念先行,重在行动,既要只争朝夕,积极行动,也要脚踏实地,务实推进节能减排。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以《广义产权论与构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碳中和行动的理论基础》为题,系统阐述了广义产权论的基本要义。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徐东华认为,在碳中和背景下,要从构建多元化、清洁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构建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模式;建立装备制造工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体系等方面,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日前发布了一份名为《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贡献》的报告。报告建议,要加快我国碳定价、碳市场和碳金融机制建设,推动我国碳定价制度渐进完善。

报告提出,碳定价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以火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但我国碳定价制度还存在与总体气候政策目标联系不足、碳市场产权性质不明确、市场主体不活跃等问题。

报告建议,要加快碳资产产权确立的研究和实施,加强气候信息披露,为实现碳资产确权提供政策支撑。同时还应稳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为碳市场设立明确的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增加有偿拍卖配额的比例,优先将可再生能源尽早引入交易体系,并逐步纳入其他重点排放行业。

此外,报告还建议根据控制交易成本的原则制定混合式碳定价体系。将排放集中度较高的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将排放集中度较低的企业纳入碳税体系。同时通过发展碳金融,以允许碳资产用作质押、发展碳期货等方式,保证碳市场有足够的资金畅通流入,支持碳价保持一定水平并形成碳价上升预期,加强低碳转型刺激,促进减排投资和技术创新。

来源环境保护

生态兴是民族兴的基础与保障。“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中华民族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更是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灵魂所在。中国畜牧业正面临稳产保供的艰巨任务、资源环境趋紧的严峻约束,构建低碳发展长效机制将是协调动物蛋白供给目标和资源环境保护需要的关键。

转型畜牧业认知理念

畜牧业起源于原始渔猎文明,成型发展于古代农耕文明,繁荣兴盛于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调整于当代生态文明。可以从两个层面认知畜牧业:狭义畜牧业仅包括植物能到动物能转换的动物生产过程;广义畜牧业在动物生产层的基础上向前延伸至生产并提供畜牧业所需植物能的前畜牧植物生产层,向后延伸至把动物转换为可消费动物产品的后畜牧加工生产层,是涵盖动物生产及与之相关的植物生产、产品运输加工等整个环节的产业部门,更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生产系统的有机融合,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属性。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需要加快传统狭义畜牧业概念认知转型现代广义畜牧业,这要求我们从生态生产视角审视畜牧业。跳出单一动物养殖的思维局限,充分认识前后生产环节在整个畜牧链中的作用和紧密联系,彻底打破“资源—环境—畜牧业”割裂化的思维模式,建设粮草水土资源环境与动物养殖相协调的生态生产型畜牧体系。以此指导畜牧业发展,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牧业面源污染等难题,充分认识畜牧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这也为畜牧业系统内部的最大碳中和提供了可能。

关注碳排来源与碳汇空间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8%,属于庞大的碳排放系统。碳源主要来自作物生产环节的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养殖环节的肠胃发酵、粪污管理和养殖场所能源消耗,加工生产环节的运输能耗、屠宰加工能耗和储存能耗,其中养殖环节的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80%以上;碳汇主要来自作物生产环节的植物光合作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需要从碳源碳汇双侧发力,碳源方面注重以科技创新驱动碳排放效率提升;碳汇方面注重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深挖草地固碳潜力,着力打造“粮—牧”或“草—牧”一体化的生态生产模式,借助改良天然草原、扩大人工种草、建设环养殖场林田网络等方式扩大碳汇储备空间,最大限度把碳排放留在畜牧系统内部以实现最优碳中和。

未来几年的中国人口规模仍将保持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偏好肉蛋奶的膳食结构转型将是长期发展态势,由此引领的畜产品消费市场远未饱和。尽管正在扩大的畜产品进口规模有力缓解了国内生态压力,但自给率安全门槛和稳产保供目标仍将刺激畜牧业生产规模扩张。预计相关技术进步将驱动畜牧业碳达峰时间略提前于养殖规模达峰时间,碳中和时间将更多依赖兼具碳源碳汇特征的生态生产型畜牧业发展进度,创新低碳养殖模式、提升碳排放效率、深挖草原固碳潜力将发挥关键作用。

构建低碳发展长效机制

实现畜牧业低碳发展,必须构建系统完善的长效保障机制,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创新发展理念,综合协调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两种方式,提升生态畜牧系统碳汇能力。

科学规划与示范推广机制。以畜牧业保供给为根基,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逐级制定中长期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碳排放管理计划,明确双碳目标路线图,为低碳转型提供规范和指导;从减排、增汇不同角度提出低碳发展优化路径,鼓励采取“边减排、边增汇”两端并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多种形式的畜牧业低碳发展模式。

碳排放统计监测服务机制。推动畜牧业碳排放监测服务社会化,多渠道引入参与环境监测的市场力量,探索第三方监测、估算、评价服务体系;建立涵盖不同生产环节的碳源、碳汇核算方法体系,保障监测统计程序规范化、科学化。

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机制。鼓励成立畜牧业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支持绿色养殖科技攻关,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正着手组建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科技支撑平台;注重全产业环节系统性减排,避免“前减后增”的效率损失;配套完善的碳减排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及时追踪技术适用效果。

形成政策扶持与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出台畜牧业低碳发展扶持政策,形成以“降碳增汇”为导向的财政激励制度和金融服务体系;尝试构建畜牧业生态环境补偿模式,探索主销区补偿主产区的碳排放利益联结机制。

碳市场与碳交易导向机制。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已发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交易管理规则、结算管理规则(均为试行规则),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启动。应当尽快促进畜牧业融入碳市场,吸引养殖主体和草原等生态账户富裕主体参与碳交易;完善碳交易制度和法律法规,形成产权明晰、定价合理的碳交易市场环境。

“双碳”背景下,经济发展局以CO2捕集利用示范项目为切入点,构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闭合圈,争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园区,为降碳脱碳行动落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用经验。

据了解,开发区现有62家规上石油化工企业,2020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234万吨标准煤,碳减排任务重、空间大。基于此,经济发展局牵头出台了《绿色低碳技术推广行动方案》,设立2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联合开发了锅炉烟气CO2捕集并同步制氮工艺技术,并分期分批推动该项技术在园区的炼化、化工企业试点应用。目前,投资9000多万元的锅炉烟气CO2捕集试点项目(一期)年捕集能力超过10万吨,同时每小时副产氮气16000立方;项目(二期)在一期试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和建设方案,正在加快推进。在炼化企业海科瑞林有限公司的甲醇制氢装置上开展的试点,捕集能力达到15万吨/年。项目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可观,主要有三个优势特色。

下一步,经济发展局将加强政策激励引导,在融资方式、人才引进、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推动降本增效,引导CCUS技术应用有序发展。同时,强化示范引领,总结企业在CCUS等方面形成的经验做法,在重点项目、关键技术、场景应用等方面发挥产业示范作用,在园区或企业论证实施CO2捕集与利用技术应用,形成规模优势、示范带动。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中国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上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2021年年会7日晚在北京开幕,年会主题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黄润秋在主持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时表示,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还是高碳的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产业结构的问题。中国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做好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从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黄润秋说,中国将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约束倒逼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守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

他说,“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一体推进“减污、降碳、强生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减污,即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黄润秋表示,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推动重点流域、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降碳,即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质量。黄润秋表示,将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快些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上马,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步扩大覆盖战略,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积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

强生态,即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黄润秋表示,中国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持续实施生物安全保护重大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力度,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加大生态综合治理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国合会同期准备提交给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草案提出,以“双碳”目标作为绿色城镇化的重要战略抓手,依托城市更新、县域发展和绿色乡村振兴三大支柱,打造绿色城镇化新范式,构筑低碳空间新格局。重视绿色数字创新赋能,协同推进可持续生产的消费,利用低碳循环经济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绿色联动,构建全球绿色价值链,打造绿色双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国合会是国务院于1992年批准成立的国际性高层政策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向中国政府提供前瞻性、战略性、预警性政策建议。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城市所造成的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排放总量的75%。

因此,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势必将推动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那么,如何加速构建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近日,在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主办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产业峰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明了方向。

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仅限制于城市建成区,我国的城市管理范围包括了农村和原野,着眼城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有利于使各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整体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

仇保兴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城市间的竞争可由“单轨”的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的“双轨”竞争。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如果以城市为主体,通过城市内各主体的创新就能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碳中和”体系,这与我国对主要行业的管理施行从上到下的“碳中和”顶层设计战略是互补的,有利于生成全国协同的韧性碳中和体系。

在仇保兴看来,从城市角度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首先要制定好路线图。那么,这个路线图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仇保兴认为,第一要突出安全意识。特别要将能源安全放在首位;第二成本要趋降;第三技术要非常可靠;第四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煤电厂数量占到全球的50%,这些大量的煤电厂显然不能盲目“一刀切”被抹除,而是应该关注“灰色”和“绿色”能够兼容并存、平稳切换;第五,要考虑进口替代性。

“如果这几个特征都满足了,我认为这个路线图大体上就是合格的。”仇保兴说。

在仇保兴看来,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制定,需要城市重新制定减碳模式,可将复杂的城市分为五个模块,即碳汇与农业农村、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与市政,以及工业制造业。

“城市‘碳中和’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工业文明的惯性思维锁定。”仇保兴坦言,不同的城市在制造业领域千差万别,但在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这四个领域的差异性是不太大的。

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使城市碳排放做到“可检测、可公布、可回溯”的三可原则。围绕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城市之间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合作,共学共创,以促进新技术和新变革措施落地,防止错误路线锁定,进而确保合理性和投资效益。

仇保兴认为,着眼城市视角,我国可分三个阶段实现碳中和,即在2021—2030年为碳达峰阶段,通过开展建筑、交通以及市政的低碳竞赛,大部分城市需要实现人均碳达峰的目标;2030—2050年为碳中和关键期,此期间城市的碳中和可重点围绕电力系统碳中和展开;而在2050—2060年的碳中和决胜期,城市则需要实现交通和工业制造业的碳中和。

9月6日,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2021 Global Green Development Summit)在成都召开,围绕“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这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理事、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谢和平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谢和平院士在演讲中提出,碳中和应以技术为王,发展少碳、用碳、无碳技术。要大力发展碳减排、碳捕捉、碳利用的CCUS新技术,更要攻关无碳排放能源颠覆性技术,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中和路径,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去化石能源(去煤化)来实现碳中和,更不能片面性地“去碳”,甚至将“碳中和”进行“商业化”炒作。

国际上现有的碳减排路线以碳捕捉封存(CCS)技术为主,但该技术成本高,同时存在CO逃逸风险,而我们国家应该走以CCUS为主的碳减排路线。对此,谢和平院士重点指出,CCUS重点在“U”——将CO能源化、资源化利用。

谢和平院士在主题演讲中系统介绍了其团队的CO电化学捕集新技术、CO矿化发电技术等CCUS新原理新技术,还特别介绍了正在攻关探索的零碳排放直接煤燃料电池发电以及海水直接制氢两项零碳排放能源颠覆性技术。下一步将开展中试与产业化技术攻关,有望破解现有碳捕集技术无法大规模应用的关键瓶颈—成本与能耗。

任何化石能源的发电利用都免不了有碳排放,但能否有一种方法彻底解决化石燃料如煤炭发电的碳排放,将煤炭也变成清洁能源?

据他介绍,其团队提出并正在探索攻关的零碳排放直接煤固体燃料电池发电新技术将可能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核心技术原理是煤炭不通过燃烧,通过透氧膜后与氧离子直接结合,释放电子,产生电能,并在体系内原位将产生的CO进行催化、矿化转化,实现零碳排放的新型煤炭发电技术(零碳排放能源)。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目前该体系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如何优化直接煤燃料电池阳极固-气-固界面催化过程,以提高发电效率?二是如何实现零碳排放?针对这两个技术挑战,团队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煤活化处理技术与高效阳极结构-材料的开发,使直接煤燃料电池在750℃下功率密度达到了403 mW/cm2,是目前文献报道中的最高值。

该新技术体系有望能够在未来颠覆现有燃煤电厂IGCC发电方式,煤可通过零碳排放直接煤固体燃料电池发电。完全破解煤炭发电的碳排放问题,使煤从本质上成为清洁能源,真正实现无碳排放的煤炭发电技术梦想。

此外,目前全球主流的制氢技术为煤制氢、天然气制氢以及水制氢技术。其中,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需要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在单位质量产氢量与碳排放指标上,与水电解制氢相比不具有优势。

但是,水制氢面临着能耗偏高且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严重制约水制氢技术的发展推广。根据国家能源集团估计,到2060年光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1.3亿吨,这也意味着要消耗23亿吨的水资源用于制氢。因此,谢和平院士认为,用取之不尽的海水来制氢,才是未来制氢技术发展的主方向,关键是要大力发展海水制氢新原理,新技术。

“我们同时也正在组织团队攻关新一代的海水电解制氢技术,力争将每标方制氢能耗从4.5至5度电,降至3.5至4.2度电,真正实现低能耗、低成本的海水直接制氢——即经济可行的零碳排放能源。”

谢和平表示,在理论上,这是一个是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原创性原位海水直接制氢原理技术突破;在技术意义上,能集成“可再生能源(海上风能、太阳能)利用-海水资源利用-氢能生产”过程为一体的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装备。在战略意义上,有望能够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高效、低成本地原位转化成海水能源(氢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海水能源化利用。

近日,“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暨海洋碳汇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全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体系。未来,该指数体系将以“五力”驱动模型考量国内各地区低碳发展能力。

据悉,全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体系,由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自主研发,是全国首个评价各地区碳中和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处于研讨修正、分析验证阶段,指数核算结果不久将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说。

研讨会上,孙传旺汇报了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研究背景、指标体系、测度方法、研究进展与算例结果等。据介绍,该指数是以指数评价模型为基础所开发构建的一套客观、系统、全面、综合、动态的碳中和评价体系,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能源结构、技术创新、金融财税、环境质量、生态治理、政策舆情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方面指标。

同时,指数将系统评估各地区推进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政策部署,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潜力、能源结构转型重点、绿色技术及碳汇发展、碳价机制及碳金融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制度建设和支持力度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维度,全面把握各地的碳中和发展进程,助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整体协同与综合推进。

此外,该指数最大的特色是以“五力”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结合地方政府的碳中和政策舆情分析等辅助指标,形成了一套“五 N”的完整体系。

其中,成长力阐明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关系;转型力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竞争力刻画地区在竞争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协调力衡量各地碳中和工作部署的统筹协调情况;持续力则体现地区碳中和发展对于代际公平与代际延续问题的考量程度。

来自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能源学术界专家组成专家组,从指标体系出发,以指标逻辑、指标导向、指标整合、指标测算等为关键点,就全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内容进行研讨与论证,并对接下来进一步推动、完善该指数研究提供建议。

专家组认为,碳中和是推动节能减排和约束碳排放峰值的重要倒逼机制,全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是富有价值意义的应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创新价值,有利于为地方政府部署双碳工作提供价值参考。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该集团旗下机构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承办,吸引了众多国内能源学术界专家学者以及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综合能源公司、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等十余家国内金融和能源领域的市场机构代表参加。

11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共同召开了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讨会。

会上,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对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研究背景、指标体系、测度方法、研究进展与算例结果进行了详细报告。

据介绍,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是由厦门大学碳中和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评价各地区碳中和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其指标构成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金融财税、环境质量、生态治理、政策力度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个方面,可用于评估全国各省(区、市)推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政策部署。

中科院院士戴民汉,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教授等与会专家,围绕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海洋经济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绿色融资企业(项目)标准编制、建库认证等工作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来源:东南网

9月13日,全省金融系统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外债融资”350万美元在建设银行绍兴分行营业部成功投放!

浙江某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处理污泥焚烧供热供电的企业,主要为配套滨海的污水处理厂及周边印染企业处理印染污泥,在区域内有垄断优势,拥有5000余万元的碳排放权配额。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企业对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融资还比较陌生,我行详细向企业介绍国家政策并陪同企业走访当地环保、外管等相关部门,交流碳排放权配额今后的流通性等情况,最终与企业达成接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意向。

浙江建行办理全省金融系统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外债融资”

获得企业首肯后,在当地外管的积极指导下,建行浙江分行联动海外分行为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产品,以外债形式为企业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350万美元,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浙江建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争当绿色金融市场引领者,受到监管部门及上级行的高度认可。

下阶段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将不断丰富新金融实践绿色内涵,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深入探索绿色金融创新,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贡献金融力量。

2月18日,总投资达2123亿元的50个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榆林市2021年高质量项目建设的大幕。

4月底,全市26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67个,完成投资218.1亿元,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64.2%和23%,均创历史新高。

7月底,开复工项目上升到183个,开复工率70.4%,完成投资411.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43.5%,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对榆林这样一个资源型城市而言,在坚决执行中央部署,严控“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力促“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以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核心的工艺流程再造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主动对自查中发现问题的36户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并对“十四五”规划盘子中40多个总投资达7000多亿元“两高一资”项目进行压减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一份成绩单,其含金量无疑更高,同时也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毅战略定力。

而在榆林各大产业园区的企业厂区、建设工地上,绿色低碳发展催生的硕果也正等待“采摘”。

6月25日,在神木高新区,总投资1.5亿元的国能锦界公司15万吨/年CCS(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采用复合胺化学吸收方式,将发电厂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再经过技术工艺制成液态二氧化碳加以利用,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为燃煤电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近零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撑。这是实现“双碳”路径的榆林探索。

总投资11.2亿元的榆横工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计划于2023年建成投用。管理部门建设、使用者租赁的模式,帮助企业节约了前期资金投入,实现了规范化集约化建设,在有力促进企业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有效激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这是榆林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

中国西部氢谷(榆林)氢能产业园暨华秦一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000立方米/小时氢气纯化生产系统、2000立方米/小时水电解制氢系统、16000立方米高纯氢储存基地、高品质氢源充装集散基地及水电解制氢装备生产车间、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车间等,计划于2022年建成。加速布局方兴未艾的氢能产业,全力推动资源多元化、清洁和高效利用,是榆林这个传统能源大市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举措。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收获。初秋的榆林大地上,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转三补”总体思路、四大主攻方向和13条重点产业链,一处处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暗夜如昼地忙碌,一个个高质量重点建设项目快速崛起、建成,也助推着榆林经济乘风破浪踏新程。

来源:微信公众号“榆林日报”

简称为“国合会”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1年年会,9月7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期间,年会主题论坛紧紧围绕“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与社区绿色技术创新”而展开,所提出的建设绿色城镇化如何避免“运动式”减碳问题,值得重视和解决。

建设绿色城镇化,是坚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中国行动全面落到实处的正确选择。而减碳问题,也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问题。建设绿色城镇化,坚持减碳到位、减碳有效、减碳持续,也始终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如果搞任何形式的“运动式”减碳,那么,就是背道而驰,让形式主义毁掉了建设绿色城镇化前程。对此,中国行动坚持不偏离方向,让新发展理念当家,更讲究提高质量成色。

如何避免“运动式”减碳问题,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权威专家们,分别给出了中肯建议。我们可以倾听一下这些建议,从深层次认识和解决“运动式”减碳问题。当然,中国在行动,全球更要有所呼、有所应。在中国,有新发展理念的统领,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地的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早已起航,并正在强力推进。在上半年举行的碳中和生态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也围绕低碳技术、气候与环境保护、智慧低碳城市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交流,肯定了中国行动广泛深入开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整个研讨会气氛热烈,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业内人士认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展现了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产业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的主动作为。而树立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如此行动,将引领全球经济、技术的变革方向。企业要依托智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通过绿色建筑标准开发建设,引进使用绿色低碳技术和设施设备,科学布局绿色生态活动空间,实施能源和排放精细化管理,为城市提供绿色健康发展动力,从而扎实助推碳达峰、碳中和长远目标的实现。

自然资源是整个碳循环的基础,正是自然资源决定了碳循环本身的产生、循环,以及人类对它的控制、使用和处理。实际上,对于人类而言,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构成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的基础,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石,必须予以尊重。这是著名经济和低碳专家阿尔弗雷德·皮特勒教授所作出的表示,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减碳问题的必要和重要,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投入其中,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在于真减碳,求实效,而不是搞“运动式”减碳,更不是说说而已,实际无动于衷,做表面文章。

为自己国家负责,也为世界负责,此为中国行动务实扎实的表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既是中国政府对世界安全与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高质量新台阶的客观要求。专家们提出,中国应结合城镇化建设实际,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把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结合起来,走出中国城镇化建设新道路。可见,城镇化绿色转型,避免“运动式”减碳确实非常必要、重要,应引起足够重视。

正确理解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无疑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动能之一。重视社区作为城市基础单元在绿色城镇化和绿色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地位,关注技术创新对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的带动作用等,中国行动也无疑凸显出大亮点。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而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为“碳市场”)由于具有灵活性、节省成本和有效性等优点,被认为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2011年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逐步建立碳市场,2013-2016年北京、天津、福建等地区先后启动碳市场试点,2021年全国碳市场在发电行业率先启动线上交易。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其工作之一即为加快建设碳市场。未来中国有望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这将成为应对全球气候行动的重要一步。因而,研究中国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1年碳市场建设规划的提出至2021年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的启动,碳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已近10年。在此期间,碳市场是否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呢?相比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碳市场建设起步晚,覆盖主体多为国有企业,且存在立法滞后、市场机制薄弱等问题,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北京等地区碳市场的履约率及其碳减排效应。但是,如果碳市场机制薄弱、市场运行效率低,那么碳市场是通过何种渠道督促控排主体履约进而实现碳减排效应呢?对于该问题,已有相关研究并未给予充分阐述和解释。考虑到中国传统行政干预型环境规制工具(如环境目标责任的逐层分解、对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考核等方式)的主导地位,以及当前北京等地区碳市场覆盖主体多为国有企业、碳市场机制薄弱等国情,一个合理的猜测是:控排主体基于碳交易激励机制以及受政府行政管控两大原因,积极实现碳减排,在实现市场收益的同时也能完成相关责任考核目标或免受相应惩罚。其中,碳市场中的政府行政管控可能体现为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方式(如将控排主体的履约行为纳入相关环境责任考核体系或对未履约行为制定相应的行政惩罚措施等)直接督促控排主体履约,而当前控排主体多为国有企业的市场特征又为政府有效督促控排主体履约提供了现实基础。

研究发现

吴茵茵、齐杰、鲜琴和陈建东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8期的论文《中国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视角》基于中国碳市场存在 “重履约轻交易”的普遍现象,提出中国碳市场基于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作用促进碳减排的理论猜想,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阐明和检验北京等8个试点地区碳市场促进碳减排的内在机制与实际效果。

研究发现,北京等8个试点地区碳市场能够显著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碳强度,且未对地区生产总值产生不利冲击。不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以碳价和市场流动性衡量的碳交易市场机制均未能产生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以相对市场交易规模衡量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仅能部分解释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因而,总体而言当前试点地区碳市场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作用有限。既然碳交易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强化了试点地区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呢?本文的理论研究阐明,当碳市场的发育度低、碳交易市场机制不完善时,面临碳减排压力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增强管控的方式促进控排主体履约,碳交易市场机制越不完善,预计政府管控对碳市场的影响越强烈。在实证研究方面,当以国有企业占比等指标衡量政府对控排主体的管控力度(即行政干预力度)时,实证结果显示,行政干预能够显著增强试点地区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因而,政府对碳排放行为的行政管控是当前试点地区碳市场实现碳减排效应的重要推力。另外,在地区异质性方面,研究发现北京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最强,上海、深圳碳市场次之,而广东、湖北碳市场的碳减排效应整体略弱;在减碳降污协同效应方面,研究发现试点地区碳市场在实现碳减排效应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氧化硫排放与空气污染。

研究启示

第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地区及全国碳市场的制度建设,增强碳交易对碳减排行为的市场激励作用,逐步建立市场机制在碳市场领域的主导作用。虽然行政干预与碳市场均能通过数量控制实现既定的碳减排目标,但相比行政干预型碳减排工具,碳市场的显著优势在于通过碳交易降低减排成本,进而能够实现既定减排目标下的减排成本最小化。本文研究发现,虽然试点地区的碳市场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但碳交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虽然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也能督促控排主体履约,但市场机制的功能性缺失将使得碳市场政策“名不副实”,控排主体也难以通过市场机制降低环境遵从成本,中国的碳减排政策也难以从行政干预型转为更经济有效的市场激励型。因而,已开展碳市场的地区应继续加强碳市场的制度建设,如完善碳排放数据的统计、核查、报送等制度,建设组织良好、功能完善的交易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鼓励碳金融产品创新等。全国碳市场的开展应注重统一碳交易平台的建设,需把督促控排主体履约以及推动控排主体通过碳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第二,碳市场建设应当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科学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最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与行政干预的协同促进作用。虽然一些研究指出中国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等使得中国在建设以市场为基础的碳交易平台方面存在困难(Liu et al., 2015),但不可否认,在市场化减排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之前,政府加强对碳排放行为的管控是实现既定碳减排目标的有力手段,有效的政府运作也是碳交易平台迅速建立与运转的强有力保障。本文研究发现,政府对市场可行使的管控力度越大,则碳市场试点地区越能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然而,行政干预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行政干预越多越好,碳市场的建设与完善应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通常而言,政府应当通过完善交易平台建设、强化交易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为控排主体创建高效率运行的碳市场,以完善的碳交易制度激励控排主体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参与碳交易,通过碳交易节约减排成本进而实现既定碳减排目标。

第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的碳中和的气候行动目标,中国需继续深入挖掘各碳排放主体的碳减排潜力。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市场机制替代传统的行政干预促进碳减排,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经济社会的碳减排成本。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覆盖更多行业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平台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相比地区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将更大范围内的排放主体纳入控排与市场交易范畴,这不仅避免了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的“碳泄漏”效应,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平滑各控排主体的碳减排成本,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碳减排成本最小化。

“双碳”目标与中国建造整体水平紧密相关,中国建造的优化升级直接决定着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以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动中国建造优化升级,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一、全生命周期视角认识“双碳”目标

1.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一般而言,建筑碳排放可以按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营、建筑维修、建筑拆解、废弃物处理七个环节构成全生命周期排放量。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中运行阶段占据最大比例,在60~80%左右;其次是建材生产的碳排放,在20~40%左右;施工过程仅占5~10%左右,拆除阶段占比更低。尽管一些学者和机构对各阶段的具体占比存在一定的分歧,但都普遍认同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主要源于建筑运行和建材生产这一基本共识。

2. 各阶段“双碳”目标潜力简析

1)基于行业特性看建材端“双碳”目标

建材工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重工业,需要持续改进工艺,推进生产过程低碳化,才能实现碳达峰。此外,建材工业的特性决定着碳减排存在天花板,更难以靠自身实现碳中和,因此对建材工业在碳中和目标中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还需要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2)基于转型升级看建造过程低碳化

与先进制造业相比,工程建造过程劳动密集特征明显,生产工艺过程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建造过程的组织管理还不够集约和精益。建筑业一是要“补旧课”——提高工业化水平;二是要“学新课”——探索智慧建造;三是要“降影响”——推动绿色建造,才能促进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型升级。

3)基于占比与潜力看运行阶段“双碳”目标

建筑运行碳排放达峰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系统碳排放达峰时间,并且建筑运行碳排放将更早达峰。随着未来电力系统零碳化,间接排放趋于零,建筑碳中和的目标将取决于直接碳排放。

二、“双碳”目标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

“双碳”目标直接关系着建筑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对建筑业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同时也蕴藏着广阔的市场机遇。

挑战前所未有,实现碳中和,建筑行业节能减碳面临重大挑战。建筑业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精准管理难。此外,建筑存量较大,运营过程碳排放占比最高,既有建筑存在高耗能、高排放的现状。

全产业链颠覆,在“双碳”目标下,涉及建筑设计、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的产业链将被颠覆。

机遇空间广阔,碳达峰与碳中和发展目标将强化建筑绿色化、工业化这一趋势,未来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型装备,实现建筑垃圾再资源化利用。

三、“双碳”目标促进新型建造方式应用升级

新型建造方式以“绿色化”为目标,以“智慧化”为技术手段,以“工业化”为生产方式,以工程总承包为实施载体,以绿色建材为物质基础,实现建造过程“节能环保、提高效率、提升品质、保障安全”。新型建造方式(Q-SEE)是在建造过程中,以“绿色、智慧、工业化”为特征,更好地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品质提升(Q),安全保障(S),节能环保(E),效率提升(E)”的新型工程建设方式,其落脚点体现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

1. 科学把握生产方式向新型建造发展是必然趋势

我们需要站在历史观、未来观和全局观的视角,紧紧抓住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和短板,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型建造方式其落脚点体现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将推动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三全升级”,促进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的“三新驱动”。

站在历史观,深刻理解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站在未来观,准确把握智慧建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站在全局观,紧紧抓住绿色建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

2. 准确把握“三化”协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工业化建造是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中科爱建绿色建造是工程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业化建造是实现绿色建造的有效生产方式,智慧建造实现绿色建造的技术支撑手段。实现“双碳”目标,于建筑企业而言,必须大力推行绿色建造,以“三化”协同完成绿色发展目标。

绿色建造是工程建造的终极要求,绿色建造的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绿色化和建筑最终产品的绿色化,根本目的是推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智慧建造是实现绿色建造的支撑手段,智慧建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知”,二是“替代”,三是“智慧决策”,智慧建造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绿色建造,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工业化建造是实现绿色建造的有效方式,工业化建造是建筑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品质和建造效率,推动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四、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规划

1. 紧紧抓住“三造”融合,驱动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

对中国建筑业而言,如何借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这“三造”融合来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将是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创造引领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支撑中国建造,中国建造带动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更好发展。“三造”融合不但可改变中国,还将影响世界。

2. 牢牢把握“三全”特征,依托“三体”落实“双碳”责任

目标需要行动来落实,建筑业的“双碳目标”要牢牢把握全生命期、全过程、全参与方的特征。

“全生命期”即建筑业碳排放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全过程,和建筑全产业链紧密相关。“全过程”即碳减排要全过程参与,要充分了解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属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全参与方”即参与方众多,建筑业碳减排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利益主体。

同时抓住“三体”即城市、社区、项目三大载体,通过大力推进绿色建造来“做优存量、做精增量”,履行好“双碳目标”责任。

3. 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规划“双碳”目标落地路径

1)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实施“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参与、多措并举,才能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于建筑业而言,首先要开展碳排放定量化研究,确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约束,制定投资、设计、生产、施工、建材和部品、运营等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立量化实施机制,推广减量化措施,分阶段制定减量化目标和能效提升目标。其次,加强减碳技术的应用与研发,建立绿色低碳建造技术体系。要聚焦“双碳”战略目标,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瞄准国际前沿,抓紧部署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围绕新型建造方式、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捕集封存利用、绿色施工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性技术。

2)营造新型建造应用环境

建立新型建造方式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实用、前瞻性强的新型建造方式标准和应用实施体系,完善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和建筑产品,强化新型建造方式下建筑产品理念。保障新型建造方式资源投入,加快对在数字科技、智能装备、建筑垃圾、低碳建材、绿色建筑等领域重点领域的技术、产品、装备和产业的战略布局。建立新型建造方式平台体系,打造创新研究平台、产业集成平台、成果应用推广平台。

3)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形成涵盖科研、设计、加工、施工、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新型建造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打造新型产业链,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加强国际产业合作,形成全产业供应链体系。做强“平台+服务”模式,爱建云通过投资平台、产业平台、技术平台,把绿色低碳等都统筹起来,作为城市整体绿色低碳服务商,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关注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

4)推动数字化转型

中科爱建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开拓智慧建造新产业,实现智慧建筑、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等业态的设计、施工、运营、运维等全生命期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和持续迭代升级。探索研究BIM与CIM技术融合及数字孪生技术,加强数据资产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可存、可取、可用的工程项目大数据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依托项目探索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协同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方式、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加快数字化新技术与主营业务深度融合。

5)推动工业化发展

加大投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由“服务商”到“产品+服务”的升级。创新“伙伴产业链模式”,建立相关评价指标,形成长期稳定的企业协同创新链条。在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基于标准化技术平台将设计、生产、施工、采购、物流等全部环节整合,形成多个项目间可资源协同的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效益。加快产业工人培育,重点培育掌握BIM、信息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及专业技术方面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基层技术人员。

9月13日讯,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和厦门金源投资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国内首个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数研讨会于9月11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举办。据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孙介绍,中国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数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处于讨论、修订、分析和验证阶段,指数核算结果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发布。

据悉,为了帮助中国碳中和进程的统筹规划和全面部署,孙教授主持编制了中国首个碳中和发展指数。中国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数是基于指数评价模型的客观、系统、全面、综合、动态的碳中和评价体系,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能源结构、技术创新、财税金融、环境质量、生态治理、政策舆论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项指标。

中国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数以“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碳中和部署为基本指导思想,旨在系统评价各地区2060年前推进碳中和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和工作部署,包括产业结构优化潜力、能源结构转型重点、绿色技术与碳汇发展、碳价格机制与碳金融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制度建设与支撑等,把握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


“长期推动碳中和,需要各方力量的持续推动和共同支持。”孙教授认为,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基于“五力”驱动模型,将区域碳中和发展力结构性分解为增长力、转化力、竞争力、协调力和可持续性,并结合地方政府碳中和政策舆情分析等辅助指标,形成完整的“五个N”体系。其中,增长动力说明了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转型力强调经济结构转型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作用。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条件下,一个地区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协调措施统筹协调部署各地碳中和工作;可持续性反映了区域碳中和发展考虑代际公平和代际连续性的程度。

孙教授表示,“借助指标的结构性分析,可以系统把握全国各地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难点、主要特点和实施过程,明确脱碳路径、碳市场运行和碳技术开发、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重点减排部门和地区的关键碳中和问题。从而帮助评估全国各省市的碳中和发展能力,为政府部门制定碳中和工作计划提供创新建议和价值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化学家戴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著名能源经济学家林教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领域)领军专业技术人员、清华大学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应邀担任本次会议专家组成员,对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数进行讨论论证。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戴教授认为,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数是一项有价值、及时的研究,关键在于依靠数据使指数研究科学化、扎实化。事实上,碳中和发展能力是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的韧性问题。将衡量区域综合发展的“五力”指标和韧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是丰富碳中和发展能力指标内涵的重要考量。

“碳中和是促进节能减排、抑制碳排放峰值的重要反向机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教授指出,碳中和发展动力指数“五力”分指数不仅有助于评价各领域碳中和发展进程,还可能提升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然而,提高碳中和发展指数的权威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指数研究的关键。

9月13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按照上海市委部署,持续推动上海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会议原则同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相关文件并指出,上海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守牢生态底线、守护“绿水青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一个完备的体系,生产、流通、消费要齐头并进、紧密衔接、畅通循环,基础设施升级、政策保障等工作要扎实推进。要积极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的政策环境,全面释放“绿色”生产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意见》并指出,要紧扣服务“双碳”目标这一主线,推动和引导社会资本逐步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流向低碳经济行业,聚焦交通、能源、消费等重点领域,丰富参与主体,加强产品创新,并守牢安全底线。要发挥关键优势,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专业组织机构,加快推进国家绿色基金发挥投融资功能,努力打造世界级绿色金融中心。要抢抓关键机遇,对标国际最顶尖水平,在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率先发力、持续用力,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开新局、建新功。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我省碳减排有关工作,加强碳市场建设,为对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申报打好基础,我省将组织建立山西省碳减排项目库。

征集范围为实施地在山西省境内,能够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替代、吸附或者减少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包括:已通过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且未进行交易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未通过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但已通过相关方法学完成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中明确的可用于全国碳市场履约抵销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及其他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符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备案清单的其他碳减排相关项目。

据悉,对纳入山西省碳减排项目库的碳减排项目,作为申报国家自愿减排项目、公益性碳交易等储备项目。

内容来源于山西日报

近日,安迈云与数字经济创新联合实验室共同打造的“云引未来 数造世界”的最新一期访谈节目,有幸邀请到了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执委、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秘书长张琦就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双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琦对当前的数字经济发展指出,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网络数字化经济,其实是一个经济发展迭代的过程。以往,经济全球化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而在当下,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产要素,这也是在新环境下我们面临的挑战。不管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有这样一个标准去衡量,我们才能更好的看待数字经济的价值、重要性以及挑战性。

|双碳目标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两大发展目标,张琦指出:“双碳目标,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重大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早在70年代,欧美就提出针对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张,甚至北欧一些国家宣布将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内外对此高度关注。在我看来,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意义有两个,一是这一伟大目标关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担当。二是实现‘双碳’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此背景下,‘双碳’不再是一个口号,也不仅是一个行动,而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我国应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数字技术驱动新生产方式 降低碳排放

随着数字化进行的不断推进,区块链、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当前产业的生产模式,而区块链与云计算结合产生的去中心化云计算,更是从管理模式到技术服务等层面,改变了原有的围绕中心化架构的流程,进一步缩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实现了稳定性与效率的最佳平衡。该技术的出现,将成为数字经济下的新基础设施。基于该基础设施,一些列的生产模式都会发生变化,对于新技术的应用,张琦谈到,随着创新技术的落地,人类社会的生产环境、生产工具、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等发生了转变。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式,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新的生产方式将能够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只有加速传统能源产业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才能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这一观点,与目前安迈云所践行的绿色战略不谋而合,安迈云所推崇的智绿科技,始终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公司战略。公司优化环保型技术研发策略,制定绿色技术采选标准、建设绿色数智化产业供应链,营造绿色办公空间。在原材料选取、技术开发,产品设计、能耗方式、合作对象等阶段均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以实现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云计算资源,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助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搭建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 助力绿色低碳新结构

对于未来世界绿色组织的布局,张琦指出:“数字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数据生产要素以自身特点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刻变革。近年来,为有效协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的相关要求,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共同搭建了‘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平台,包括工业设计、服务设计、软件、硬件、供应链、材料、人才、金融八大模块,将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货物贸易有机融合,以数据驱动为关键,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以系统性设计思维聚合关键要素,实现货物贸易各环节、全流程数字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突破时空限制,减少中间环节和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贸易创新能力,促进更多贸易新业态发展,推动贸易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助力贸易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毫无疑问,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是国之大者。各地方、各行业、各主体围绕推动实现“3060目标”制定并落实行动计划,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而首要的是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碳减排工作就有可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运动式减碳和行动迟缓的两极化倾向都难以避免。

作者:王志轩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建立在权威而规范的碳统计核算基础上的。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活动,但也包括工业过程和农业活动等。可知,从整体来看,只要完整、准确计算了产生端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可以了解碳的总排放量情况。但是从局部看,如一个企业或者地区,要想知道总排放量,不仅需要计算产生端的直接排放,而且要考虑输入的电能或者其他加工过的原料中有多少碳的输入。如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2020年,中国生产一度电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570克左右。这样一来,地区与地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碳流动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实际上,要想核算清楚一个主体的碳排放要考虑的问题比以上情况还要复杂很多。因此,碳的数据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而且是“核算”问题,统称为“统计核算”。对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IPCC发布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相关配套文件。对于一个具体碳排放主体,国际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基于核算的方法和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基于核算的方法是指通过活动水平数据乘以排放因子来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排放气体流量和排放气体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来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论哪种方法,若要把碳排放数据作为规划性、强制性、考核性数据时,必须要有科学和权威的部门牵头组织、做好认定。我国要制定碳达峰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并将其分解到不同部门或地方政府时,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就成为了重要的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同时,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际气候谈判工作越来越重要。各层面及国家碳排放核算是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分析模型、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制定碳减排战略决策、针对性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为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开展了5个年份的清单编制工作,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技术更迭迅速,与碳排放相关的参数不断变化,目前核算工作仍存在边界不清、能源消费活动水平数据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不合理、不同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偏差大且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影响了不同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再如,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核算中,对未实测碳元素含量的燃煤发电机组采用惩罚性高限值本身就不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算也需进一步增强核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碳排放核算的国际规则还在不断更新完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19修订版》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气浓度(遥感测量和地面基站测量相结合)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做法,这将成为全球和区域尺度下检验和校准温室气体排放结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核算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形势,亟须加快调整完善,亟须全面提高碳排放核算工作质量,升级碳排放核算工作机制,提高我国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近日,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为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相关数据权威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组成员单位既有政府部门,也有行业协会,可以充分调集各方面资源,为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尽快明确工作基本原则,建立工作组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在此基础上协调各部委及行业协会高效开展相关工作。这样的机制,既体现了科学性,更体现了权威性,同时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和体制优势。

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关键是加快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原有的碳排放核算和能耗统计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统领的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到其他温室气体。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建立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做到国际衔接的方法学和工作体系。

二是在统计核算体系制定过程中,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坚持全局观、因事制宜(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抓重点、简便易操作等原则,做到科学有效、简明适用,不过多增加相关主体的碳统计核算负担,有力有效服务于各地区、各行业、大型企业等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计划。

三是在具体方法学上,要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或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并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尽快明确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方法。加快研究基于大气浓度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探索将碳卫星数据应用于碳排放量核算,形成技术优势。

四是在电力领域,建议逐步建立火电厂连续在线监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连续监测方法的应用实施,研发相关产品设备,减少人为误差,以确保数据质量。建议调查发电用燃煤碳元素含量,根据我国煤种特点,通过广泛抽样调查,统计归纳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更有代表性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数据。(作者:王志轩,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来源 : 中国循环经济

我汇报的题目叫“广义产权论与构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碳中和行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碳中和行动的理论基础角度和诸位交换意见。我讲四个问题:第一,是什么?第二,为什么?第三,怎么把握?第四,怎么办?

第一,是什么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4月22日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的讲话里提出一个新的理念观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过去大家非常熟悉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针对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针对世界气候问题,还应该有一个新的共同体,就是“人和自然生命共同体”。我之前提过“天地人生命共同体”,从这个角度我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改革总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一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总目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我把它称为“五环式改革”,在生态里面就有一个生态环境制度的问题,就是我们讨论的资源与环境的治理体系。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放在中国的改革总目标里,它是改革其中应有之义。从制度角度来研究,立足于制度创新,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制度问题。所以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我是从产权制度,从国家治理体系角度来阐述的。

第二,为什么

搞碳中和为什么要讲“广义产权论”,我2009年出版过一本书《广义产权论》,一开始有两个题记,一个是国内的角度,一个是国际的角度。国内的角度主要是讲国内深层次问题,包括碳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资源高耗、社会矛盾,这就是天、地、人三个问题。天上的环境污染,地下的资源高耗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在产生,这是从国内的角度来讲的,这也是中国改革体制的难点。

从国际角度来看,我在研究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时发现,美国人透支不透支?他们是透支的,透支的是家庭资产,而中国也有透支,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国民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透支资产困于当前,透支国民资源危及长远,所以这对中国来讲是长远的问题。

第三,怎么把握

“产权”这两个字怎么把握?这也是我的思想形成的过程。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到1993年还是研究狭义的产权,就是企业产权,那个时候我写的书还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股权、债权、物权以及一部分知识产权等。所以我把这个认识阶段称为“狭义产权论的认识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从狭义向广义过渡,狭义解决不了中国面临的新问题,解决不了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所以我用了8年的时间写了一些文章。第三阶段是初步形成了广义产权的思想,标志性的事件是2003年5月为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起草研究报告,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我以前写的是企业产权制度,我把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企业”两个字钩掉了,企业仍然应该讲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这个层面命题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光讲现代企业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给中央报告的命题叫“现代产权制度”,我建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的概念。

之后我就开始出书,2009年出版《广义产权论》。企业外部的产权包括天上的产权和地上、地下的产权。天上的产权就是环境产权,地上、地下的产权就是资源产权,另外天地之间还有人的产权。我重点说天上的产权,就是环境产权。

第四,怎么办

研究环境问题要从四条线路来推进,来破解。第一条线是技术路线,要有新的技术来破解碳的难点,碳减排、碳中和要靠很多新的技术,所以技术是突破的一条线。第二条线是结构路线,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经济结构,我们如何从结构上来解决问题,就是调整和升级,调整也包括调整结构。第三条线是政府规制,政府通过强制的手段来促进碳减排、碳中和。这里面的环境执法,比如说征收环境税、征收资源税,这都属于政府这只强有力的手,包括派出环境巡视组用追责甚至用法律的手段,这个也是第三条线。第四条线是市场,就是用看不见的手,市场这只手核心的命题是产权这只手,产权观就是利益观,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产权,想发展就要调节利益关系,从而来理顺产权关系。产权机制是解决人类碳问题的四条线之一,也是比较薄弱的一条线。所以这些年我就研究这个问题,2005年提出资源环境产权的问题,2006年是讲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的缺陷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2009年出版《广义产权论》,2010年11月提出“天地人产权论”。

“广义产权论”发展到构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为碳中和行动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广义产权论》有三个要义,这本书共40万字。第一要义——横向上“广领域”产权。包括天——环境产权,地——资源产权,人——劳动力产权和管理产权。第一是广到“天”,即环境产权。我在2014年写了一篇论文叫《论环境产权》,当时刊物的领导说“天上哪里有产权,你别异想天开,这个文章不好发。”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碳的问题原来长期以来确实不是一个商品,也没有产权关系,但这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人类历史经历过很多变化,我们的认识也要跟着变化。“碳”,从非商品向商品转变,从非资产向资产转变,从非产权关系向有产权关系转变,这点是我们讨论碳中和的理论支撑。因为它是一个商品,因为它是资产的一部分,因为它有产权关系,所以我们想要用产权来调节它,该补偿的补偿,该赔偿就赔偿,这是利益关系,也是产权关系。产权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协调环境创造者和环境受益者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你享受了好的环境是要付费的,不能白白的享受。还有一个是负能量的角度,就是调节环境的损害者与环境受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人本角度来说,绿水青山是环境人权,既然是环境人权,那么在这个环境当中受了损失了,就要找补偿。谁使环境人权受到损失,他就是污染者、环境的破坏者,他就要做出相应的补偿。产权关系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研究环境的补偿问题。所以,环境的创造者应该得到报酬,谁创造谁得益,谁破坏谁补偿,这就是我说的看不见的手“产权机制”。

第二是广到“地”,就是资源产权。这些资源都有产权,反映市场的需求。

第三是广到“人”,就是人本产权。主要有四大类产权:一是劳动力产权;二是知识产权,更多是在基础理论层面;三是技术产权,更多是在应用层面;四是管理产权。去年4月9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完善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其中几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其他元素。

第二要义——纵向上“多权能”产权。除所有权外,还有多种权能,如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权、土地流转权等。

第三要义——内核里的“四联动”系统。四个产权制度联动,一是产权的界定问题。这个产权是谁的,一定要界定清楚,我们现在有些产权不清,包括资源环境上不清楚。在资源问题上中央要求要建立自然资源的资产产权制度,就是解决产权的界定问题。二是产权的配置问题。什么样的地方配上什么样的产权,解决的是配置问题,要优化资源配置。三是产权交易的问题。这个就是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突出解决两“偿”制度,即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的补偿制度。这里面的一个要点是坚持使用资源付费,谁使用资源谁就要付费,不能无偿使用。另一个要点是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要付费。也是从经济角度、市场角度、产权角度,坚持受益、补偿的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中国幅员辽阔,有的地方是损害者,有的地方是受损者,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的补偿问题。要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机制,建立市场化的机制,简单说就是把排放权等都纳入产权交易的行列。四是产权的保护问题。突出解决各类产权受损和保护不利的问题,我个人研究这些年,感觉到从产权角度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问题比较多,2030年碳达峰相对来讲容易一点,2060年实现碳中和很难,因为要破解这四条线当中我认为最薄弱的产权这条线,但是前景很广阔。2060年实现碳中和大约需要136万亿元的投资,这里面政府投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需要社会资本来投入。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产权交易所,其中上海和湖北武汉光谷两个交易所搞得非常好。

“全球视野 责任共享”202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14日在北京举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出席并发表演讲。

常纪文在演讲中表示,碳中和是全国的碳中和,不是某个企业的碳中和。

他认为,地域偏差的出现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地方条件好一点,有些地方条件差一点,有些地方对治理情况不熟悉,盲目表态。能力不足,等等。

常纪文说:“第一个叫碳达峰碳中和要全国统筹,各地不能自行其是。各个地方有灵活性,但是不能着急的喊口号,提目标,也不要大拆大建,更不要大关大停。有些地方已经有这个苗头了,环保一刀切搞的很厉害,“双碳”搞一刀切对经济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第二个严控“两高”增量,坚决遏制“两高”增长。第三个在区域和流域空间发展格局里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绩效,这个空间是很巨大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规划。”

日前,天津银行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银行建设、ESG指数共建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同为天津市碳交易重点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支持下,该行滨海分行为渤化永利化工公司成功发放了天津银行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当日完成押品登记、授信审批及贷款发放,高效盘活了企业碳资产,是金融机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次成功实践。同日,天津银行第二中心支行与荣程集团也签署了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天津银行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相关政策要求,在“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化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搭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持续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的战略规划、组织体系、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绿色金融业务规模稳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中国首家综合性环境能源交易平台,也是天津市碳交易试点的指定交易平台,在双碳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渤化集团、荣程集团是天津市知名企业,均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愿景,并在实际生产中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理念。此次合作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四方携手、强强联合,共同践行“绿色发展、服务双碳”的社会责任。

9月14日,在2021(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有机固废资源(能源)化利用科技装备展筹办期间,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任东明、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宝荣受邀出席会议,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旭东、德国沼气、废弃物管理与能源研究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Frank Scholwin、德国沼气高级专家Friedrich Brandes参加线上会议。会议由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主持,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能源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电力报、上海证券报等行业主流媒体记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根据预测,我国2030年碳排放峰值约在110亿吨左右。我国承诺在30年时间内从碳达峰过渡到碳中和,面临的困难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面临相关产业投资扩大、技术革新等机遇,而且迎来了传统化石能源体系受到冲击、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加剧等一系列挑战。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在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哪些作用,这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生物质能首先是为了解决城乡各类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置问题;其次才是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生物质能是典型的生态能源,其环境、民生、三农和零碳价值远大于其能源价值。为充分发挥生物质能减污降碳、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能源安全等综合效益,未来产业将需长期发展,走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闭合循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蓝皮书用详实的项目数据来支撑报告的结论和观点,适合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绿色低碳企业管理者、金融投资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师生和生物质能科技装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参考用书。报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免费提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日,苏州首单“碳权贷”业务在张家港落地,通过绿色金融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苏州市张家港生态环境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张家港支行与张家港农商行,成功发放苏州市首例300万元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碳权贷”业务,先行先试助力实现地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是银行以生态环境部门分配的碳排放配额为质押,参考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综合企业生产经营、信用等情况,为企业发放的贷款,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排放配额资产、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产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此次“碳权贷”的对象是张家港的一家印染企业,该企业拥有自备电厂,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在得知企业有碳排放权配额未使用后,张家港生态环境局、中国人民银行张家港分行、张家港农商行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联系,主动上门为企业量身设计了以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的“碳权贷”业务。该企业以95916吨碳排放权配额提供质押,获得张家港农商行专项“碳权贷”贷款300万元,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此次发放“碳权贷”,是张家港市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的一次探索,不仅打通了碳排放配额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而且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

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苏州一直在探索!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多家媒体撰文指出,作为中国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在12日完成首宗海洋碳汇交易,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12日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碳汇交易平台顺利成交。

综合消息称,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清除入侵生物物种后红树林的再造,因此兼具固碳、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环境和延缓淤积等综合生态环保意义,凸显出生态增汇、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与社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示范效应。

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连炜表示,作为厦门省首宗海洋碳汇交易项目,该项目的成功交易开启蓝碳交易的福建篇章。他补充称,该宗交易实现红树林碳汇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红树林保护与周边社区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两大目标,标志着厦门市在海洋碳汇方法学开发、海洋碳汇交易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是厦门创新陆海联动增汇新模式、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的实质性突破。

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的碳汇测算是依据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委托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陈鹭真等开发的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测算的,该方法学基于科研团队二十余年的科学研究基础,采用了更符合我国滨海湿地特点的测算参数,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红树林海洋碳汇方法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市场导向价值。

新浪、厦门日报报道,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计约为55亿吨,其中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1/3左右。谁能率先在蓝碳领域迈出步伐,谁就将抢占碳中和的下一个风口。

今年7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成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与中国国内海洋碳汇领域的院士团队合作,有序开发海洋碳汇方法学体系,创新开展海洋碳汇交易。围绕要素集聚,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赋能推动落地应用,创新开展蓝碳交易,实践开发蓝碳投融资产品,争取打造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平台、新机制。

据了解,多年来厦门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财政金融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国碳中和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发起设立全国首个绿碳财政金融服务联盟,设立全国首个碳中和集成服务平台;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用于引导企业与个人践行碳减排,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称,为统筹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等工作。该工作组由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共计24家单位。

“摸清排放家底”被视为降碳行动的基础,没有准确数据,就难以实现“真减排”。多位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均表示,由多个权威部门和机构联合参与,足见摸清碳排放数据的重要性。而要做好“心中有数”,目前仍有多项工作亟待完善。

统计核算是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碳排放核算方法,以监测、报告及核查为主的碳排放量化与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下称“MRV体系”)不断完善。准确的碳排放数据,需建立在权威而规范的统计核算基础之上。

“各地方、各行业、各主体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落实行动计划,首要要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碳减排工作就有可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运动式减碳和行动迟缓的两极化倾向都难以避免。”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直言,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是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王志轩表示,一个地区或一家企业想知道自己的总排放量,既要计算生产端的直接排放,还需考虑输入的电能或其他加工过的原料中有多少碳输入。“根据中电联分析,2020年,我国生产一度电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570克左右。这意味着,地区与地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碳流动关系十分复杂。实际上,要想核算清楚一个主体的碳排放,要考虑的问题比以上情况更加复杂。因此,碳的数据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而且是‘核算”问题。”

此外,碳市场的稳定运行也离不开数据基础。“市场要进行交易,最基本的基础是要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这也是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除了连续多年开展各相关行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生态环境部还组织专门的督导帮扶,监督指导省级主管部门加大核查力度,组织开展核查抽查,通过对地方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现场抽查,进一步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

1%的统计偏差就可能造成百万元出入

“排放数据不能只靠简单记录,计算器算一算、填个表完事”“有人认为按照技术指南完成统计就行,实际远远不够”“电厂不是提交排放数据即可,后续还有修正、分析等诸多事项”……多位业内人士坦言,统计核算工作远比想象复杂得多。

王志轩表示,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更迭迅速,与碳排放相关的参数不断变化,目前仍存在能源消费水平数据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不合理、不同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偏差大且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博士黄锦鹏也称,我国虽已建立了一整套MRV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各排放主体往往表现不一。尤其是不少企业仍停留在被动接受核查阶段,“监测”和“报告”环节却被忽略。“MRV是一项系统工作,排放单位先要摸清家底,再据此制定监测计划、写明排放报告,这样才能掌握减排空间在哪里、减排潜力有多大。但目前,对监测计划怎么做、排放报告怎么填等重视程度不足,影响着统计核算效果。”

对于不少行业而言,统计核算还面临许多客观难题。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子杰举例,化工行业的碳排放源识别难度大,且产品多样,其中不少为混合物,给不同产品的含碳量统计增加了难度。即便是同一类产品,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生产工艺路线,排放强度也有差异,稍有不慎极易发生漏算、误算。“越是这样的行业,对监测设备、数据校验要求就越高,但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碳排放计量设施不完备、方法不专业,直接影响了数据质量。多一道工序、少一个环节,出现1%的统计偏差,就可能造成百万元的交易成本出入。”

避免运动式、任务式统计核查

有了专门的工作组,如何落实统计核算工作?“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原有的碳排放核算和能耗统计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统领的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到其他温室气体。”王志轩建议。

王志轩进一步提出,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做到碳排放统计核算科学有效、简明适用,又不过多增加排放主体负担。在具体方法学上,要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或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尽快明确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方法。“比如在电力领域,建议逐步建立火电厂连续在线监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体系,并规范应用实施,研发相关产品设备,减少人为误差,以确保数据质量。建议调查发电用燃煤碳元素含量,根据我国煤种特点,通过广泛抽样调查,统计归纳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更有代表性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数据。”

魏子杰称,排放数据的获取、甄别、报送及审核等工作环环相扣,涉及指标类型多、管理部门多、专业性较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统计核查多为应急性工作,大多数企业一年一报送、一年一核查,花几天时间匆匆了事,甚至可能存在人员专业性不足、归口部门不明等情况,即便发现问题也难以追溯。建议完善工作和技术标准,严格数据质量控制,开展月度监测和报送,形成数据审核检查的常态化,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确保排放数据真实、合理、可靠。”

“排放数据管理不仅包括现场采集、报告填写等内容,更要形成一套完整的MRV闭环。为避免运动式、任务式核查统计,需做到全流程、各环节规范管理,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统计核查有标准、数据可追溯。一年中不限时间进行核查,不同核查机构和人员前来核查,结果均不存在大的出入,数据质量才算是过关。”黄锦鹏称。

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中心控制室、来到项目现场,了解煤炭综合利用等情况。

他强调,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来源:新华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盘活森林资源,落实“双碳”目标,滁州市积极探索,率先出台全省首个《滁州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所谓“碳票”,就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林子的固碳释氧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它可用于碳减排量交易,收购储备减排量,并进行质押。

《管理办法》包括总则、职责分工、碳票管理、区域碳中和、碳票金融和附则6个部分,共16条。它为滁州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林业碳汇交易路径,推动区域内碳中和进程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今年以来,滁州市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有力提升全市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奋力建设和谐林业、有为林业和平安林业。滁州市林地面积达430万亩,湿地面积1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23%,森林年固碳209.35万吨。滁州市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显著提升,为该市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承载力支撑。

9月12日,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受邀参加由三峡大学主办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下三大人的思考”主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了解与掌握三峡大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与双碳战略的相关性。

研讨会上,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李无训作了主题为“宜昌市双碳工作背景及实现路径”的专题讲座,从国际、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趋势及政策背景出发,介绍了湖北省及宜昌市碳排放现状、双碳工作机制,深入探讨了宜昌市双碳工作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下一步推进双碳工作的计划。

通过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宜昌市清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系统独具固碳优势,“十三五”期间宜昌市节能降碳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显著。但本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重化工业特征依然明显,煤炭消费总量仍然较大,深度碳减排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要科学制定宜昌市碳达峰行动方案,从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上马,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深度减排,抓好低碳试点示范创建,提高碳市场绿色赋能等方面,推动全市双碳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与会单位专家学者,还就林业碳汇、各领域固碳技术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今日在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中表示,中国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资金投入。据多个机构初步测算,中国实现双碳战略所需投资大约在150万亿到300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每年在双碳领域平均投资3.75万亿到7.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国全年投资的百分之十左右。

摘要:论坛期间,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绿色金融是“双碳”目标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政府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在管理环境风险、气候风险和拓展金融机遇发展方面,要把它统筹起来。”

“‘双碳’目标不仅将重塑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金融部门需要在‘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主动防范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说道。

那么,碳中和目标已经向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9月16日,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期间,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绿色金融是“双碳”目标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这几年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构建了绿色金融政策的框架。”肖钢介绍道,在绿色金融框架中,要由政府主导。

“在减碳这个问题上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很难的,所以政府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当然各个金融机构也要制定好规划,要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推进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他说道。

肖钢表示:“虽然中国政府(要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在管理环境风险、气候风险和拓展金融机遇发展方面,要把它统筹起来。”

其次,肖钢表示,发展绿色金融还要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基础设置的建设,“绿色金融涉及绿色数据库、碳排放交易、绿色评级、绿色认证等等,金融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健全”。

此外,绿色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度也非常重要。“包括要强化市场主体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责任义务,包括未来要实施环境和气候信息强制披露。”肖钢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16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苏世民书院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斌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实施碳中和战略,能够让清华保持强化工科优势,并促进相关工程学科战略转型;同时也促进工程学科和经济学科,包括金融学科相互融合,有效发挥综合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发挥综合学科优势,服务“双碳目标”战略

杨斌认为,清华大学一向重视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出重要贡献,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征程。

据悉,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校庆前夕来校考察,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成就高度肯定,并特别强调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

“对于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多科性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如何抓住碳中和这样一个重要的变革,推动关键产业的转型,也包括推动和促进技术进步,这是清华大学很多学科、很多教授、很多学者非常关心并愿意做出努力的方面。”杨斌说。

在杨斌看来,“双碳”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意味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转向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从强大的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也包括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应当承担起推动整个社会迈向碳达峰、碳中和转型的重任。

实际上,过去几年清华大学及其校友在气候变化、碳中和技术研究等方面都有过探索和实践。

杨斌介绍,2018年10月,清华大学校友解振华将他所获得的世界文明大奖2000万港币捐赠给母校,成立“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推动相应学科和科研的发展;2019年1月,在达沃斯,清华大学联合其他的世界五大洲的一些重要院校,发起成立了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去年1月给参加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研究生论坛的学生回信。

值得注意的是,杨斌特别介绍了清华大学校友党彦宝。今年4月,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期间,党彦宝捐赠设立“碳中和讲席教授基金”。杨斌表示,该次捐赠是世界范围以碳中和命名的第一批讲席教授的捐赠,对清华大学相应的人才引进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支持。

杨斌认为,“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创新、携手合作,实现最广泛的共赢,清华大学也将承担重任,紧抓机遇,为国家的零碳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分水岭,极大地鼓舞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于我国而言,双碳目标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例如,高质量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绿色为底色,而双碳目标正是要保护生态系统、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资源、土地、劳动力投入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模式,而双碳目标正是要强调绿色科技创新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是要改变过去粗放式、不计资源投入量的发展模式,而双碳目标正是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因此,要把双碳目标作为我国当下最为重要的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实现路径来理解和认识。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机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因此也是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力量。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处理好双碳目标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双碳目标全新定义金融机构的义与利。这一点必须深刻理解到。长期以外,金融机构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发挥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三大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应的,评价金融机构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是经济收益,这是对“利”的追求。而气候变化的根原是人类活动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和资源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异常升高,但是在经济体中的表象是这些经济活动得到金融机构大量的资金支持,相对于低碳、减排类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发展更快,带来的负外部性更严重。因此,提出双碳目标就意味着要求金融机构不仅关注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资金投放所产生的环境和气候负外部性影响,这是对“义”的要求。因此,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国家和社会对金融机构“义利并举”、“义利双优”的新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拥抱双碳目标的速度和深度,将决定双碳目标成功的速度和概率,因而显得格外重要。从我们多年的实践来看,金融机构要更好地拥抱双碳目标,需要走过“理解、对标和融合”这三个必要的阶段。所谓理解,就是要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双碳目标的本质,以及金融机构与实现双碳目标之间的重要关系。所谓对标 ,就是要金融机构将其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金融功能和相关业务开展落实到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行业、产业、企业上来,助力双碳相关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所谓融合,就是要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将双碳目标的路径内化为内部战略、规划、流程、制度、工具、产品,真正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融为一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数据的获取、质量和成本问题。众所周知,金融是一个紧密围绕数字的行业。没有数字,金融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当双碳目标重新定义了金融机构的义和利后,应当看到需要遵循金融行业自身的规律,将“义”的评价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性的指标和结果,以便于金融机构采信、评估、决策使用。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但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将相关环境和气候外部性内化为数据、数字的工具和手段仍然十分缺乏。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我国企业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待提高以外,也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国内的专业第三方机构充分关注,以及相关的数据获取成本问题。而盟浪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盟浪利用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手段,获取企业公开信息,再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定量化输出对企业环境和气候相关的数据,并开发供金融机构使用的标准化工具,极大地降低金融机构数据收集成本、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效率,将双碳目标对金融机构“义”的要求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性的评价结果,为金融监管部门优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激励约束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行为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评价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贡献提供依据,最终转化为金融机构推动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021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先生接受了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的访谈,就可持续发展、减碳等话题发表见解。

杜祥琬,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推动我国新型高能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现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与了国家2020年和2030年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作为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参加了多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任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以下为本次访谈实录:

新浪财经:杜院士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新浪财经访谈。当前,市场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话题有着很高的关注度,我们也有几个问题希望能向您请教。近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最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指出,除非立即采取行动,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将升温限制在1.5°C甚至是2°C都将无法实现。这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相对悲观的前景,您怎么看待这一警告?

杜祥琬:应该说它是科学的描述了这个情景。因为IPCC是全球的上几百位科学家的集合,它的责任是评估。它并不是做自己的研究,而是把全世界的科学家的文献集中起来做评估,他们评估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这样一个结论。你说悲观也好,说危机也好,我觉得更是给全世界挑起的警钟。

从科学来说,它是更进一步确认了一次又一次的,现在已经是第六次评估报告了。 对于现代气候变化的一些基本认识,比如说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气候变化的归因,它提到归因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一点是更加清晰。

它是加强了应有的一些认识。对于气候变化,全球升温和反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频度和力度都相应增加,都是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向全世界讲了这样一个情况。让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大众们,都更加警觉起来,更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我想它是这样一个意思。我是比较认可的。

新浪财经:那您觉得对于这种警告,我们当前最紧迫的改变是哪方面?

杜祥琬: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减缓,一个是适应。我想主要比较紧迫的就是减缓。报告也提到,气候变化的归因是来自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温室气体里边,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其他还包括甲烷等等。这次报告就强调了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更快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正好跟我们国家去年向全球承诺的,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是一个意思。

中国也是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而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是足够积极的采取措施。所以我觉得,现在最紧迫的就是要减排。

新浪财经: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发达国家的计划普遍是 45-70年,而中国只预留了30 年,您如何看待这一挑战和机遇?

杜祥琬:对中国来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预留了三十年,这个无疑是很大一个挑战,也是相当的困难。这个困难是因为中国现在产业偏重,能源偏煤,而且咱们整个的效率还是比较偏低的。而且几十年来我们虽然发展很多,但是发展对于高碳路径的依赖惯性比较大,要克服这几个困难还是要很费劲的。

所以三十年要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我们需要做出非凡的努力,这里也需要很多的科技创新,也给我们科技界提出了很重要的一个,可以说是任务和要求,也可以说是一种困难、是一种挑战,但是也是个机遇。

刚才我说的这几个困难,正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短板,我们努力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好是补短板,让我们国家的发展更为健康、更为高质量。我觉得中国要促进技术创新,更快的达到一种技术进步。如果我们转型不利的话,全球都在转型的背景下,那我们就会落后。我们现在有一种更短一点的、更紧迫的这样一种感觉,能促进自己碳达峰、碳中和,这样就会让自己国家的技术进步占领未来的科技的制高点,这样才使得中国的未来能够有更好的、更健康的未来。这样一个十四亿人的大国,能够要建成不仅是绿色的,而且也是美丽的未来,有必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到一个新的高度,我觉得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的确困难,但是也是可能的,所以我想强调这一点。

新浪财经:高碳行业其实面临的困难更大,其实您刚才讲了一些它的理论基础。目前,有些高碳行业似乎有种恐惧心理,部分企业也担忧会为减碳付出高昂的成本,您如何看待这种担忧?需要通过哪些方式解决这些担心?

杜祥琬:我们有些煤炭的部门有一些担忧或者有些压力,我觉得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也是很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觉得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才好,要认识到这是我们国家的需要,也是全球的需要。现在我们很多国际的,包括我们中国的一些大的公司、一些大的企业,很有战略眼光的认识到这是一个全球的转型问题。

包括煤炭本身,它清洁低碳的利用也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做减法我想是,首先要减掉非发电的部分,比如我们散烧煤,还有我们工业里面也用到很多煤炭。如果我们的技术进步,会让这些煤炭变成电力,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可以变成电力,这样我们再用非化石能源来发电,这样我们整个的工业就会进步,效率也会更高。煤电本身逐步的减少它的比例,也是为了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虽然煤炭比油和气多,但是煤炭也不是可再生的。我们在全球比起来,人均的煤炭只有全球的三分之二,所以我们煤炭也要从长计议要逐步的、稳步的减少,它也是为了自己国家的需要。

所以我想这样一些部门,几十年来从事高碳行业的,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在在能源转型的时候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主动的转型,想着创新的这种技术和管理,如何来为新的转型,为碳目标的实现做出新贡献,我想这是高碳行业他们应该有的一种心态。也有很多的专家在这个领域,很多的企业已经提出了很多实施方案,这是有办法可做的。

我们国家在若干年之内还少不了要用煤炭,让煤炭灵活性的改造,比如煤电厂,来支撑或者来协助非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能够调峰,能够更好的输出一个优质电力。配合好就是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他们自己如何清洁低碳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另外发展碳捕获技术,就是将自己不得不用的一些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捕获了、利用了,我觉得这都是一些新的挑战、新的技术,也是新的进步。我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同志们,行业没有高低之分,它都是要前进的。要从全球的眼光、从国家未来的眼光,来把自己的行业做的更上一层楼。

新浪财经:那是不是国企还有一些央企,它面临的压力会比较大,但同时它会得到一些国家政策的帮助或者扶持。但是对于一些高碳行业的这些民营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未来几年面临的一个缓慢的洗牌或者说面临着一个淘汰?

杜祥琬:可以这样理解,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少的所有制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都面临着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那就看谁能够对机遇看得更准、行动得更快、转型做得更好。对国有、对民营企业,国家的政策对他们的转型应该给予一样的支持才对。但是这些行业的转型,刚才你说的很对,它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国家要给他一定的补偿,比如刚才我提到煤电做灵活性改造,它去配合太阳能、风能,能够作为调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做了这样贡献的煤电厂,国家就要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要给他们一定的待遇。也有人提出来转型基金就是这个意思,转型是要付出代价的,付出代价是应该给予鼓励、应该有政策的,我觉得这个提法也是对的。

新浪财经:谢谢,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去年,我国政府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目前,我们正处在碳达峰的过程中。您曾说过“碳达峰不是冲高峰,也不是攀高峰,而是要根据碳中和目标来实现碳达峰”,我们如何理解您说的这句话?

杜祥琬:我觉得这个很清楚。就是我们国家在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同时,也提了2030年的几个发展的数据,我就举其中一个。我们到2030年的碳强度比2005年要下降百分之六十五,如果把这个跟2030年前碳达峰连起来,你就会知道,我们是要通过一步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来实现)。因为咱们现在还不是绝对量减少了,而是碳排放的强度减少。通过碳强度的减少,逐渐的让积碳强度的减少能够高于GDP的增长,这个就是要低碳发展,通过碳强度的减少来达到总量的达峰。所以如果把2030年前国家提的几个数据联合起来,统一起来理解,就不会理解成我只是达到一个峰值,那多高都可以冲高峰、攀高峰,这样当然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我们还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促进碳强度的降低,2030年以后才是绝对量的降低,这两个差别就在这儿。所以碳达峰之前,要通过一步步的碳强度的降低,这个本身也是一个技术进步。但是我们还一下子做不到绝对量的减排,因为我们发展的阶段跟发达国家还是不一样,所以现在我们是碳强度降低。你要这样来理解,碳达峰的到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里程碑,会为下一步碳中和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碳达峰的峰值如果过高,等于你下面碳中和的条件就更高,那就要付出更多代价。如果碳达峰适当的低一点,下面我们碳中和的代价就会低一点,所以这个要看着碳中和来实现碳达峰,这样的理解就比较全面了。

来源:新浪财经

9月16日,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全球碳中和与能源变革”为主题,重点探讨碳中和目标对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提出的创新挑战,探索能源相关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致辞中表示,减碳减排要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下功夫。 李毅中介绍,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我国来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工业领域落实“双碳”目标需要调整三个结构,分别是能源消费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李毅中表示,减碳减排在于控制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最主要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因此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石化行业是重点行业。李毅中给出了具体应对方法:要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来改造代替;综合利用,回收余热;精细化工,产业链延长,降低平均能耗。

李毅中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是共存的,问题是要加快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因此在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仍然要注重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

李毅中表示,碳中和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这需要工业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等的全社会共同努力。

为进一步推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对接新发展理念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9月15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拟从国际国内形势、地区能源结构、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规划需求出发,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持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助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

河南师范大学碳中和研究中心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光学工程、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省级一级重点学科,由梅宪宾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中心外聘的学术及技术顾问涵盖了首创环境董事长曹国宪、中国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等一大批企业和学界精英。此外,研究中心下设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以及相关研究方向研究所。

研究中心主任、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梅宪宾表示,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河南省区域产业布局、地理特征,厘清相关产业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关键核心问题,围绕环境经济学与碳排放评估、清洁能源利用与低碳生产、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三个关键领域,系统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攻关。

研究中心将积极推动能源、环境、信息、管理和金融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业和国际各方的协同合作,助推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力争我校在碳中和相关研究工作走到全国前列。

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推动河南师范大学优化专业学科设置,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育建设清洁能源、智慧能源、低碳节能、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碳中和相关新兴专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相关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推动建立碳中和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中心还将以不同的应用场景为依托,建立碳中和技术研发运用孵化推广平台,形成新的发展制高点,在构建“碳核查-碳分析-碳预测-碳目标-碳评估-碳标签”的全过程模型体系、大数据平台、碳中和双创基地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

商务部驻郑州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陈凯杰、石家庄学院副校长姚振军、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运营部总经理郭朝阳、新乡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牛守斌等与会嘉宾,先后致辞讲话。

据《釜山日报》8月26日报道,韩政府发布了以促进碳中和海运新政、打造海运和集群、推动数字及环保船舶升级、打造智能水产价值链、构建海洋水产生态为目标的“海洋水产五大技术创新战略”,进一步有效利用海洋水产资源,加速实现碳中和,促进海洋水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环保船舶普及、海上物流优化和水产养殖业升级。

具体将重点利用潮汐能、海上风力等开拓碳中和海洋空间,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港湾和环保设备为基础建设“智能港口”,实现最少人力投入的24小时物流处理,并支持建造环保船舶和装卸环保燃料。奠定无人驾驶船舶的商用化基础,分阶段推进韩国型环保船舶开发,积极构建海上试验平台及认证等标准体系,抢占无人驾驶、环保船舶国际市场,力争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万吨以上的目标。构建融入人工智能的渔业管理系统,支持数据化资源管理,普及海上养殖系统的数据化,构建智能型水产品加工工厂和冷链物流。韩国政府将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个性化支持,为在先进核心技术开发等领域形成企业主导型产业生态提供服务。

来源:国际商报

日前,在滨南采油厂二首站,由胜利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地面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的“撬装化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分离提纯技术”取得好效果。日处理气量1万标准立方米,经过分离提纯,每天回收含甲烷天然气约3000标准立方米,回收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约7000标准立方米,实现了二氧化碳伴生气的高效低成本资源化利用,为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规模化实施及CCUS工程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是规模化封存二氧化碳,实现驱油利用、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技术。胜利油田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布局,规划部署了大规模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项目。规划至2022年实现年注二氧化碳300万吨以上。但在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有40%左右的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同时有60%左右的二氧化碳随采油井产出到地面,因采出液中同时含有甲烷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伴生气,不能排放大气,同时伴生气中因含高浓度二氧化碳也无法直接燃烧,因此实现采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提纯与回用,是保障二氧化碳驱顺利实施和完全实现减碳的关键。

针对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区块分布零散,采出气量分散的特点,地面工程技术中心科研人员从2017年起立项集团公司课题《胜利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液气液分离及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经过三年的持续攻关,至目前已创新研发形成“撬装化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分离提纯技术”,能够将伴生气中的二氧化碳提纯到90%以上,再回注地层驱油重复利用,同时分离出浓度在65%以上的含甲烷天然气燃烧加热再利用,实现了二氧化碳驱伴生气绿色环保、低碳低耗的目的。

滨南采油厂二首站负责滨南平方王、纯梁采油厂等区块的原油处理,其产生的伴生气中甲烷浓度27%,二氧化碳浓度68%,利用研发形成的撬装式二氧化碳分离提纯技术,在滨二首站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

经过分离提纯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达到97%,甲烷浓度最高达到70%。自今年5月份以来,二氧化碳驱采出气分离提纯装置现场运行稳定,每天可回收高浓度甲烷天然气约3000标准立方米,回收浓度90%浓度以上的二氧化碳气体约7000标准立方米,折合二氧化碳质量约14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下步胜利油田规划实施规模化二氧化碳驱,年注二氧化碳量达到300万吨以上,按照50%封存,50%采出计算,每年要产出150万吨的二氧化碳。

此外,油田页岩油的开发,需要规模应用二氧化碳压裂,采油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产出及伴随部分天然气,油田面临的碳排放形势严峻。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二氧化碳伴生气排放难题,还为油田规模化实施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及页岩油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称,为统筹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等工作。该工作组由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共计24家单位。

“摸清排放家底”被视为降碳行动的基础,没有准确数据,就难以实现“真减排”。多位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均表示,由多个权威部门和机构联合参与,足见摸清碳排放数据的重要性。而要做好“心中有数”,目前仍有多项工作亟待完善。

统计核算是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国已初步建立碳排放核算方法,以监测、报告及核查为主的碳排放量化与数据质量保证体系(下称“MRV体系”)不断完善。准确的碳排放数据,需建立在权威而规范的统计核算基础之上。

“各地方、各行业、各主体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落实行动计划,首要要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到心中有数。否则,碳减排工作就有可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运动式减碳和行动迟缓的两极化倾向都难以避免。”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直言,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是基础性、机制性工作。

王志轩表示,一个地区或一家企业想知道自己的总排放量,既要计算生产端的直接排放,还需考虑输入的电能或其他加工过的原料中有多少碳输入。“根据中电联分析,2020年,我国生产一度电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570克左右。这意味着,地区与地区间、企业与企业间的碳流动关系十分复杂。实际上,要想核算清楚一个主体的碳排放,要考虑的问题比以上情况更加复杂。因此,碳的数据不仅仅是个‘统计’问题,而且是‘核算”问题。”

此外,碳市场的稳定运行也离不开数据基础。“市场要进行交易,最基本的基础是要确保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这也是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除了连续多年开展各相关行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生态环境部还组织专门的督导帮扶,监督指导省级主管部门加大核查力度,组织开展核查抽查,通过对地方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现场抽查,进一步加强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

1%的统计偏差就可能造成百万元出入

“排放数据不能只靠简单记录,计算器算一算、填个表完事”“有人认为按照技术指南完成统计就行,实际远远不够”“电厂不是提交排放数据即可,后续还有修正、分析等诸多事项”……多位业内人士坦言,统计核算工作远比想象复杂得多。

王志轩表示,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更迭迅速,与碳排放相关的参数不断变化,目前仍存在能源消费水平数据及部分化石能源碳排放因子选择不合理、不同机构的碳排放核算结果偏差大且缺乏年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博士黄锦鹏也称,我国虽已建立了一整套MRV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各排放主体往往表现不一。尤其是不少企业仍停留在被动接受核查阶段,“监测”和“报告”环节却被忽略。“MRV是一项系统工作,排放单位先要摸清家底,再据此制定监测计划、写明排放报告,这样才能掌握减排空间在哪里、减排潜力有多大。但目前,对监测计划怎么做、排放报告怎么填等重视程度不足,影响着统计核算效果。”

对于不少行业而言,统计核算还面临许多客观难题。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子杰举例,化工行业的碳排放源识别难度大,且产品多样,其中不少为混合物,给不同产品的含碳量统计增加了难度。即便是同一类产品,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生产工艺路线,排放强度也有差异,稍有不慎极易发生漏算、误算。“越是这样的行业,对监测设备、数据校验要求就越高,但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碳排放计量设施不完备、方法不专业,直接影响了数据质量。多一道工序、少一个环节,出现1%的统计偏差,就可能造成百万元的交易成本出入。”

避免运动式、任务式统计核查

有了专门的工作组,如何落实统计核算工作?“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原有的碳排放核算和能耗统计体系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二氧化碳排放为统领的统计核算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拓展到其他温室气体。”王志轩建议。

王志轩进一步提出,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做到碳排放统计核算科学有效、简明适用,又不过多增加排放主体负担。在具体方法学上,要完善各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水平或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进一步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尽快明确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统计核算方法。“比如在电力领域,建议逐步建立火电厂连续在线监测方法的技术标准体系,并规范应用实施,研发相关产品设备,减少人为误差,以确保数据质量。建议调查发电用燃煤碳元素含量,根据我国煤种特点,通过广泛抽样调查,统计归纳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更有代表性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等排放因子数据。”

魏子杰称,排放数据的获取、甄别、报送及审核等工作环环相扣,涉及指标类型多、管理部门多、专业性较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统计核查多为应急性工作,大多数企业一年一报送、一年一核查,花几天时间匆匆了事,甚至可能存在人员专业性不足、归口部门不明等情况,即便发现问题也难以追溯。建议完善工作和技术标准,严格数据质量控制,开展月度监测和报送,形成数据审核检查的常态化,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确保排放数据真实、合理、可靠。”

“排放数据管理不仅包括现场采集、报告填写等内容,更要形成一套完整的MRV闭环。为避免运动式、任务式核查统计,需做到全流程、各环节规范管理,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统计核查有标准、数据可追溯。一年中不限时间进行核查,不同核查机构和人员前来核查,结果均不存在大的出入,数据质量才算是过关。”黄锦鹏称。

本文来源:中国能源报  

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走进中心控制室、来到项目现场,了解煤炭综合利用等情况。他强调,能源产业要继续发展,否则不足以支撑国家现代化。煤炭能源发展要转化升级,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这样既不会超出资源、能源、环境的极限,又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适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我们的地球家园呵护好。

9月16日至17日,第二届黄河生态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大会吸引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沿黄九省(自治区)及济南市相关部门领导,金融机构、商协会、企业代表共计600余人参加。在大会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些建材专家、企业家忙碌而熟悉的身影,其中包括以专业生产水泥助剂产品而闻名行业的山东众森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众森控股)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文倩。

记者注意到,此次第二届黄河生态大会的协办单位有山东省生态环境企业联合会和山东省生态环境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而众森控股是山东省生态环境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的主要发起和牵头单位,同时是山东生态环境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经郭文倩介绍,众森控股为此次大会的筹备和召开付出了努力。同时在大会期间,五个平行分论坛之一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技术交流论坛”顺利召开,山东绿色助剂研究院是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山东绿色助剂研究院特聘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教授莫立武还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而郭文倩同时也是山东绿色助剂研究院的负责人。

据了解,山东绿色助剂研究院是依托众森控股和山东省生态环境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组建,由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Plank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同时引进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致力于科技成果在绿色助剂产业的应用推广。目标是将山东绿色助剂研究院打造成集科技成果研发、领军人才集聚、创新创业孵化、高新技术转移、创新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固废在建材行业应用的瓶颈问题,开发绿色助剂关键技术,包括水泥助磨剂、固废活化剂、水泥早强剂、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节煤剂、脱硝剂、脱硫剂等。众森控股作为业内较早投身水泥助磨剂研发生产的企业,是水泥助磨剂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近年来众森控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绿色助剂研究院为动力,以牵头组建的山东省工业固废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山东省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共同体为平台,围绕建材,建筑行业开展多品类助剂的研究,助力下游行业实现固废材料的应用。目前众森控股业务覆盖绿色助剂、绿色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板块。

与郭文倩交流,话题自然离不开助剂。“助剂产品对建材工业低碳发展有直接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郭文倩介绍:以水泥为例,水泥是支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要排放近0.9吨CO2,中国2020年水泥产量23.77亿吨,排放 CO2近15亿吨。因此水泥工业面临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任务和挑战巨大。

混凝土CO2 的排放有70%来源于水泥的生产制造,而水泥生产制造的碳排放又有90%源自水泥熟料的生产,熟料生产中又有60%是因为原材料碳酸钙分解产生。因此,水泥工业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有:建筑结构中使用更少的混凝土;混凝土中使用更少的水泥;水泥中使用更好的熟料;熟料生产时排放更少的CO2。

水泥工业的特点使它同时承担着对固废大规模消纳和综合利用的使命。固废资源化在上述途径中均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如采用固废替代部分水泥熟料制备水泥,采用固废替代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甚至采用全固废基胶凝材料。

而要实现固废资源化,离不开助剂的作用。例如,助磨剂能够提高粉磨效率降低能耗,激活剂能够提高固废反应活性以替代更多水泥熟料或水泥等,从而起到很好的减碳作用。

“我们知道,众森控股是从研发生产水泥助磨剂起家的,先后创新研发出四大类40多种产品,比如‘大掺量石灰石专用助磨剂’‘水泥28天增强专用助磨剂’等。如今众森科技在助剂领域还有哪些创新产品?”记者问。

郭文倩介绍:除普通硅酸盐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助磨剂外,近年来众森控股围绕防水材料和砌筑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海工水泥、核电水泥等水泥品类开展专用助剂的研究;同时围绕节煤领域开展节煤剂、生料水泥助磨剂等产品的研究;围绕大气治理开展脱硫剂、脱销剂等产品的研究。这些产品的研发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与绿色助剂首席科学家Plank共同成功研发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它与传统防水材料相比,具有防水抗渗、自愈修补的特点和性能,且抗渗、防水作用持续时间长,还可增强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目前已成功用于水利工程,解决了水利工程长期以来有裂缝及渗漏问题,获得客户一致好评。

郭文倩强调,众森控股长期以来立足环保领域,致力于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以节能、降耗、低碳为发展目标,这一方向我们是不会改变的。特别是在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运转方式产生深刻变革,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方向和信心。未来我们企业的目标是,搭建助剂技术发展平台与高校、上下游行业以“产学研用”的方式努力做好绿色助剂产业,计划每年通过绿色助剂技术实现综合利用固废1.2亿吨以上,创造经济价值200亿元以上,减少CO2 排放4000万吨以上。

2020年9月,中央高层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绿色环保产业迎来新“风口”。

9月14日,在由《中国经营报》和中经未来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上,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创环保”)董事长包进锋表示:“‘双碳’本身也是一个大环保的范畴,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高效、更低碳的技术,为‘双碳’做贡献,共同治理好环境。”

全生命周期植入环保基因

成立于2008年4月的开创环保是一家以膜材料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膜组件与装备、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及后端运营管理服务的科技公司。

据悉,开创环保生产的膜材料与装备覆盖物料澄清分离、工业污水市政污水处理、村镇污水处理、市政自来水净化等多种应用场景。

“我们自主生产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选择绿色低碳原材料,生产追求绿色制造,应用工艺节能降耗,一直到材料寿命到期后的综合处置,追求全生命周期低碳。”包进锋说。

在这样的理念下,开创环保保证了其产品在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绿色低碳。

“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工艺设计上考虑方案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在配套设备上选择低能耗产品,比如,风机我们会选择磁悬浮这种高效节能的产品。”包进锋说道。

除了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追求绿色低碳外,开创环保膜技术主要业务场景是资源的回收利用,我们认为实现资源重复利用,更少地向自然界索取,本质上也是一种“低碳”的过程,因为资源的索取过程也是增加碳排放。

当前我国膜生产市场同样存在中低端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现象。对此,包进锋表示,研发的投入对资金和时间的压力都很大,高尖端产品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企业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企业还要立足长远,开创环保希望走在全球的前列,公司目前每年的研发投入均超过营收的8%。

此外,包进锋还提到,严苛的客户是创新重要的动力。我们通过提高相应的行业标准,可以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让好的产品得以脱颖而出。一个国家的标准高低,也反映了国家的技术水平,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希望在基础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更高的领跑者标准。公司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编制污水处理中重要的膜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国家领跑者标准。

扩展膜应用场景助力碳中和

我国水资源的缺口巨大,污水资源总量有巨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在污水资源化的过程中,膜是核心技术之一。

“我国污水处理的总量很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现在很多水处理厂的生产过程还是相对粗放式的。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赋能的手段,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包进锋说。

记者了解到,在水处理过程中,膜的主要作用是液体分离。而在包进锋看来,膜的应用场景不止局限于后端的水处理环节,也可以应用到生产环节。

原本工业企业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终端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我们希望是否可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运用膜技术进行清洁绿色生产,事先在生产环节对物料进行分离回收,减少物料流失,形成污染物排放。

另外,用膜分离工艺代替一些高能耗的蒸发等工艺,这可以直接帮助工业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双碳”目标。对此,包进锋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在和一些制药企业合作,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液体物料的分离,我们可以通过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来代替高能耗的蒸发过程,从而达到节能降耗,达到低碳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热门的“盐湖提锂”技术,也是通过膜分离技术把锂提取出来,开创环保目前正在开发相关的膜材料和工艺,从而助力双碳工作。

“此外,在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中,软硬件之间的结合匹配非常重要。”包进锋说,软件层面的调整相对容易一些,但是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特定的检测设备,只有实时精确地反映水质变化,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高效处理,公司正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去开发相关产品,解决这个痛点问题。这样可以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提升水处理的效果。”

9月22日,中国石化、中远海运、中国东航在上海联合举办我国首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认证仪式。中国东航副总经理周启民表示,绿色是我国经济社会新时代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航空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航空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深度脱碳的路径。周启民说,为了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最大化调动旅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旅客的参与感和自豪感,东航还计划于10月12日起,进一步推出为期2个月的专题碳中和航班。(上海证券报)

自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以来,金融业越来越站在推进“双碳”目标工作的前沿。保险资管业作为金融业一个重要分支,在服务“双碳”目标,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正在奋楫争先立潮头。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弛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参与方,正努力加大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力度。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主动融入绿色发展大局,直面挑战,把握新的投资机遇。(中国证券报)

2021年9月16日,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召开。本次论坛以“全球碳中和与能源变革”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大型能源企业和金融集团等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李政出席论坛,发表“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的主题演讲。李政教授认为,能源的使用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的来源,要想实现碳中和,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能源系统要深刻的变革。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 “双碳”目标。

为积极推动国家碳中和愿景和全球控温目标实现,凤凰卫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21年9月22日-24日主办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主题为“全球碳中和与中国担当”。联合主办本次峰会的有凤凰网、凤凰都市传媒、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C Team)、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英国以COP26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身份参与。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处代表涂瑞和、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等七十多位嘉宾参与峰会,就全球碳中和、企业气候雄心、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建筑以及低碳交通等话题进行分享和讨论,旨在集聚各方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为地方政府、企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提供战略规划、技术应用、成果展示、知识分享及国际交流等多样化的指导和服务。

凤凰卫视执行副总裁、首席创新官何大光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无疑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篇章。同时,近期的灾难和疫情让我们警醒,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仍旧渺小脆弱,人类也必须对潜在更大的生态灾难提高认识、积极防范。

何大光提出,凤凰卫视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媒体集团,对零碳使命义不容辞,将碳中和的理念在国际传播视为己任。未来,凤凰卫视将联合各个合作机构继续搭建更大的零碳使命交流平台。同时,何大光预祝此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以下是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凤凰中心参加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作为此次峰会的主办方之一,我谨代表凤凰卫视集团对各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国内有关机构、各位企业家对峰会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宣布了中国碳排放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这一庄严承诺被认为是过去十年最重要的气候新闻,也被称为全球气候治理史的里程碑。《碳减排》网站发表文章认为,这意味着全球超过六分之一的人口以及三分之一碳排放量的中国一夜之间承诺在四十年内实现净零排放,这一承诺意味着即使其他国家不提高自己的气候目标,本世纪全球变暖可控制2.35摄氏度左右,比我们基准预期的水平低0.25摄氏度。

双碳目标的提出无疑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新篇章。有专家认为,碳中和赋予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内涵,中国为此所做的巨大投资规模将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保持年均增长5%,中国也将因此发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在生态文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态结构等多个领域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碳中和是未来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为中国企业带来新机遇。毋庸置疑,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我们今天的峰会仍然是在防控新冠疫情的状态下举办的,新冠疫情叠加极端气候,不由得让我们放慢前进的步伐认真思考。灾难和疫情让我们警醒,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仍旧渺小脆弱,人类也必须对潜在更大的生态灾难提高认识、积极防范。实现零碳使命需要各国政府积极推进,更需要国际社会达成广泛共识。

凤凰卫视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媒体集团,我们同样对零碳使命义不容辞,将碳中和的理念在国际传播视为己任。我们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举办此次峰会,旨在通过举办丰富的活动,更好地聚集各方的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为地方政府、行业、专家学者开展广泛国际交流提供平台,共同探索各利益攸关方参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实践。

未来,凤凰卫视将联合各个合作机构继续搭建更大的零碳使命交流平台,也诚挚地欢迎更多的国际机构、国际企业能够参与进来与凤凰合作,汇全球之智,创造美好家园。希望在此次峰会上听到更多的真知灼见,预祝此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9月8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2021年年会期间,能源基金会携手儿童投资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共同承办了“落实双碳目标,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论坛。与会嘉宾王毅发表了以“双碳目标愿景下的制度变革”为题的主旨演讲。

中国双碳目标愿景下制度变革的最新进展:一年前,中国的双碳目标提出后,我们的政策日新月异。“十四五”规划对未来5到15年的双碳布局工作已经展开。今年3月份,双碳工作牵头单位由生态环境部转到了国家发改委,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同时,中国的“双碳1+N”政策体系正在加紧制定中,其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在中央层面、各方面具体细节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目标上的,从能源活动二氧化碳到全口径二氧化碳,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全国碳市场的启动等,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近期加强倡导的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减少运动式减碳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这是中国今年的重要行动,各个部委、各个地方也都积极行动起来。

中国正在制定双碳“1+N”政策体系。“1”就是双碳指导意见,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N”指向一些重要文件,可能将超过30个文件,包括:2030年前达峰的行动方案,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和行动、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支撑措施。以下列举的10个(但不仅限于此)领域,覆盖生产体系、能源体系、国土空间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消费、贸易等支撑政策,都有相关的政府文件,在落实主体上将从中央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到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园区、企业和个人。

碳中和下的长期转型战略,应布局全国一盘棋,以结构性调整、转型为核心的降碳作为重点。形成碳中和新格局、新模式的同时,我们应科学理解发展中经济体转型的规律是什么,达峰的含义和达峰的平台期,要应对我们目前在经济、技术、疫情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的系统性风险。

在考虑把双碳目标纳入到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在讨论未来关于实现双碳目标的立法计划,统筹执行各类立法(当中涉及能源、电力、煤炭、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总量控制),配套法规规章以及标准。高质量发展与标准的关系密切。另外,“两高”控制上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制度,完善和优化当前的双控目标,以能源总量和能效的双控制度,更好融入到未来碳总量控制中,并且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更好地落实。

在推动碳总量控制上,与现在的碳市场更好的结合。现启动的以电力市场为核心的碳市场,将考虑如何扩展,比如:与七个试点市场结合,与CCER结合以更好的进行交易,以及碳市场跟碳税、碳价政策更好的结合,利用碳市场更好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厘清碳市场与节能量交易、用能权交易、绿电交易之间的各种关系。

另外,就碳的统计核算目前制定的战略、政策、绿色金融等,均为基础性工作。领导小组下已成立了一个关于碳统计核算工作组,在该工作组领导下,有望将未来的数据平台构建起来。

总之,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整个进程中,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须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转型道路,重拾边学边干的战略。在制定好短中长期策略的同时,与其他国家一起合作,发挥绿色领导力,推动全球《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共同迈向低碳、高质量增长的中和。

随着气候变化,碳排放、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即将举行的2021年中关村论坛中,“智能+能源”论坛、世界绿色设计论坛、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等多场活动将聚焦“碳中和”。届时,专家学者将就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建言献策,包括“北京延庆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在内的一批助力低碳发展的新技术成果也将发布。

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戴建军介绍,“智能+能源”论坛将亮相2021年的中关村论坛。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等一批能源领域顶级专家,将围绕“能源智慧转型最新成果”“智慧能源与碳中和实现路径”“全球视野下的智慧能源应用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本届论坛还专门安排了成果发布环节,计划推出“国家级能源互联网”“北京延庆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智能电热产品”等6项应用成果。“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有的成果已经被应用到能源建设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戴建军说。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助理蒋晓婷介绍,“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也将亮相2021年的中关村论坛,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绿色设计助力碳中和。她说,绿色园区是中国园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趋势和方向,论坛将邀请德国、意大利、挪威等国家的专业机构出席,与国内专业人士一起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能源供给、使用、消耗以及绿色技术方案,寻找中国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

此外,2021村论坛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等活动。中金公司业务支持部执行总经理郑哲介绍,在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上,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将从政策推动、国际合作等不同角度,阐述支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举措,同时境内外专家学者、产业及投资界领袖也将共商共议绿色金融发展大计。

9月22日,在中国提出“2060碳中和”目标一周年之际,由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编制的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1)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在线发布。为助力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事业的统筹谋划和综合部署,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积极领会中央“碳中和”相关指示精神,紧跟国家“碳中和”大政方针指引,自主开发编制了全国首个评价地区碳中和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碳中和发展力评价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贡献了先锋力量。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1)旨在系统评估我国各地区推进“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施基础、发展条件与政策部署,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把握各地区碳中和发展进程提供参考依据,为我国碳中和事业的统筹谋划与综合部署提供数据支持。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孙传旺教授表示,“在深刻领悟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内涵,发挥我们对相关领域的深刻理解,将碳中和发展的综合能力作为研究碳减排路径的重要抓手”。

据悉,该指数的构建以“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动碳中和工作部署为基本指导思想,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可扩展性的原则,以“五力”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通过聚焦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潜力、能源结构转型基础、绿色技术及碳汇发展、碳价机制及碳金融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制度建设和支持力度等碳中和发展的重点内容,辅以政策舆情等辅助性指标,最终形成了一套“五+N”的中国碳中和发展力评价体系。

在指数测算方面,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采用了前沿距离法及独立性权重法等定量方法。测算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等官方部门披露的公开数据,从而保证了指数测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从发布的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2021)上看,各地区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分布在40~75分区间,其中华东、华南地区的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相对较高。根据“五力”驱动模型对排名靠前的六个省市进行结构化解析,广东省在成长力和转型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浙江省在转型力和持续力上表现突出,江苏省的竞争力得分最高,北京市在持续力得分上表现最好,上海市的显著优势在于协调力,而福建省表现较为突出的则是持续力。同时,“五力”指标对地区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贡献度也各有偏重,各省市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潜力与发展优势各不相同。

孙传旺教授表示,未来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的不断加快,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将持续努力,紧跟国家政策步调,进一步丰富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评价体系内涵,提升指数发布科学性、及时性和权威性,为从全局角度确定地区低碳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的梯次发展目标贡献厦大智慧,助推我国“双碳”事业的系统部署与长期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为深化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支持首都绿色低碳发展,北京经开区各大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发展绿色金融特色业务,近日,在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的协助下,北京银行经开区支行成功为区内上市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发放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该笔业务是北京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据了解,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成立后,北京银行经开区支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推动绿色金融领域开发创新政策方面积极探索,找准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着力点,在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的协助下,积极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绿色交易所沟通,并与北京经开区内多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开展对接,解读碳交易、碳配额政策,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在得知区内上市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有融资需求后,北京银行经开区支行迅速行动,与总行、分行进行沟通,为其开辟绿色通道,7个工作日完成业务审批,并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碳排放配额质押登记,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完成碳排放配额冻结。此笔业务落地,盘活企业碳资产,拓宽了企业低碳融资渠道,协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北京经开区内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绿色升级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深耕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环保。”北京银行经开区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商务金融局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将持续推动北京经开区绿色金融发展,在完善基础建设、创新业务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力争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领域,努力打造契合实际需要、体现亦庄特色、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绿色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9月22日上午,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研究院将围绕碳中和打造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智库战略中心、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传播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向记者透露,研究院将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突破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碳中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工程院官网

近日,记者从庆阳市能源局获悉,华能集团公司计划在庆阳市布局实施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及示范项目。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流程示范,不仅是未来火电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还是碳中和目标的托底和保障技术。项目主体工程依托华能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正宁电厂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建成世界最大年捕集量150万吨的大规模CCUS技术全流程示范项目,打造电力企业和石油企业合作的大规模CCUS样板工程。该项目针对我国目前CCUS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整合及协调各方科研力量及产业资源,突破二氧化碳捕集、管道输送、驱油与地质封存等关键技术,完成核心设备国产化研制。

据悉,该项目由华能清能院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华能甘肃公司等17家单位,共同攻关开展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具体由华能陇东能源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庆阳市构建能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效益稳步增长的开发利用新格局。

9月23日消息,中国智库22日在北京发布的《碳中和:中国在行动》智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应在推动能源与工业低碳进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时代潜在领域的减排工作,应将绿色低碳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一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联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碳中和:中国在行动》智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向全球讲述中国“双碳”进程,探索中国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之路。

为中国走好碳中和之路,《报告》建议,中国应将绿色低碳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应逐渐引入更多的绿色低碳相关指标以评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将绿色产业发展增加值、绿色金融业务占比、碳排放强度等作为综合评价的参考指标,推动各个地区开展绿色发展的积极性,鼓励不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发展区域经济,而是创造经济与绿色的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供图

《报告》指出,碳中和理念将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进一步提升到了经济发展模式和质量层次问题,得到中国的广泛接纳和高度重视。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人均碳排放上并未与世界平均水平拉开太大差距,但较高的碳排放强度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亟须提升,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碳减排形势。

《报告》建议,中国要在提高本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全人类利益的国际角度考虑碳中和的历史意义,应探索可持续的、符合碳中和长远目标的绿色金融体系与服务模式。

《报告》还指出,中国应在推动能源与工业低碳进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时代潜在领域的减排工作,需重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未来在碳排放领域的潜在影响,推动互联网行业积极探索碳中和路径,尽早制定减排策略,引领国际领先发展趋势,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来源:中新网

为进一步丰富指数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10月21日正式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根据编制方案,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清洁能源、储能等低碳领域,以及传统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则是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最终实现“零排放”的目的。作为“能耗大户”的数据中心如何节能增效,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所在。

你看到的朋友圈可能沐浴过戈壁的阳光

你刷到的短视频可能触摸过海边的风

这不只是数字时代的浪漫

也是数据中心的未来

No.1 数据中心因地制宜 清洁能源就地取材

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是阿里云对外服务的最大核心地域节点之一,充分利用了张北气温低、空气干净的地理优势以及风能、太阳能资源优势,把张北丰富的清洁能源就地转化成强大的计算能力。

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把一座山挖空了3万平方米,存放了30万台服务器。山洞外冷空气从主洞口进入,经过T-block 制冷模块与IT设备热回风进行间接换热后从竖井排出,既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又避免了外界空气对设备的影响。

微软将代号「北方群岛」的大型数据中心正式沉入苏格兰海底。其散热系统主要是利用管道将海水直接流过服务器机架背面的散热装置,在加热的同时被排回大海,有效地降低数据中心的温度。并利用潮汐涡轮机、风力发电机以及布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等装置实现供电。

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支撑,是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动机。但数据中心往往能源消耗巨大,绿色环保既是未来刚性要求,也是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模块建设、绿色节能、弹性架构、智能运维将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No.2 集群化管理提升算力 智能化调优节约能耗

大规模数据中心动辄就汇聚了成千上万台服务器。如何灵活、高效地调度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成为数据中心设计、部署和运维的关键。未来的数据中心,需要运用新的集群化管理模式,构建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远程管理、可视化管理,让数据中心更加环保、更加智能。

最新发布的第三代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作为内置人工智能加速,并提供广泛软件优化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数据中心CPU,采用了10nm工艺并基于全新的Sunny Cove CPU架构及缓存架构升级,以杰出的性能、敏捷性和业务连续性助力数据中心根据工作负载需求动态配置资源,以更加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管理效率。

计算、存储和内存将日趋分离

软件作为小型单元(微服务)部署

在芯片级构建安全架构

CPU和XPU将合力应对复杂挑战

9月17日清徐县消息,太原晟宏炭材料有限公司宣布针状焦产品全面上市。至此,全国产能最大的15万吨/年针状焦项目在清徐建成投产。

针状焦是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特种碳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原料。用针状焦制成的石墨电极具有耐热冲击性能强、机械强度高、氧化性能好、电极消耗低及电流密度大等优点。针状焦除了应用在电极方面,还可以在锂离子电池、电化学电容器、核能等方面得到应用。

太原晟宏公司是梗阳集团直属子公司,具备60万吨焦油和15万吨针状焦生产能力。2018年,梗阳集团立足焦化产业基础优势,对照打造效益最佳煤系沥青“碳谷”的定位要求,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和“装备一流、环保一流、能耗一流、效益一流”的标准,投资建设碳基新材料产业项目,是清徐经济开发区转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晟宏公司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全力跻身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高端”的发展要求,以碳基原料为基础,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针状焦项目如期投产,产品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鉴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水平,具备逐步替代进口的能力。目前,梗阳集团正在推进碳纤维、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锂电负极材料和特种石墨等项目,力争形成从焦油到高端碳材料产业链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努力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集团从传统制造业企业向科技研发驱动型企业转变,为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太原日报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责任,是发挥我省生态文明改革“试验田”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制约、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内生需求。

 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建等试验区要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为其他地区探索改革的路子”的嘱托,深入探索、创新突破,涌现出一批示范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为更好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动跨系统改革成果的相互衔接和系统集成,构建全尺度、多领域衔接的环境治理长效制度体系,“改革进行时”栏目现将《福建省创新开发林业碳汇 助力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改革创新案例予以选登,供各地学习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今年3月来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福建森林覆盖率66.8%,是全国最“绿”的省份。近年来,福建坚持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亲自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在林业碳汇生成、流通、增值、应用等环节积极探索“福建经验”,全省林业碳汇成交量和成交额均排名全国首位,并成为全国唯一的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且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进一步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不砍树也致富”,形成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一、围绕碳汇“怎么生成”,整合多方面政策资源,形成固碳增汇合力

福建通过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完善森林生态功能,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全省森林面积达1.21亿亩,森林蓄积量7.29亿立方米,年均增加碳汇5000万吨以上。一是摸清碳汇家底。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自然资源普查,开展全省林业碳汇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专项调查,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按照森林类型、起源和龄组,选取430个模型建立森林样地,开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枯死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调查,动态评估碳汇变化情况,形成碳汇资源“一本帐”,全省碳储量超过4亿吨。二是实施固碳工程。一方面,依靠新增森林面积和提升森林质量,“十三五”期间每年平均新增造林119万亩、森林抚育380万亩,每年新增固碳量近220万吨。另一方面,通过松林改造提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停伐、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防止因森林减少而造成的碳排放,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10万吨。三是开展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碳汇功能,选取20个县(市、区)林场开展碳汇造林试点,通过更新改造、套种补植,累计实施碳汇造林面积100多万亩,每年新增林业碳汇8.95万吨,林分质量逐步向好,实现从单一型树种结构向多树种混交型结构转变。四是加强研发认证。积极研发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FFCER(福建林业碳汇)项目,涵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人工碳汇造林项目等不同类型,积极探索研究“森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等新的碳汇方法学,为林业碳汇上市交易创造有利条件。南平顺昌国有林场获得全国首张国际森林认证(FSC)证书,为27万亩林业碳汇产品进入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二、围绕碳汇“怎么流通”,建立多层次交易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福建通过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基本形成手段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的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全省林业碳汇累计成交283.9万吨、成交额4182.9万元,市场活跃度保持全国前列。一是拓宽交易范围。出台实施《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福建省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将林业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福建碳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共同成为全省碳市场的主要交易产品,允许重点排放单位、社会组织购买用于抵消排放;将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主体放宽到独立法人,碳排放抵消提高至10%,进一步带动交易需求,提高交易主体覆盖面。二是规范交易程序。将交易从政府部门职能中分离出来,由全国首家环境资源交易平台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作为省内林业碳汇交易机构,依据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则,统一为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企业提供交易服务,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和独立性。三是优化交易服务。交易实行全省联通、全程网办,依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系统用户首次开户后,挂牌点选、单向竞价均为全程自主网络操作,实时成交,线上结算,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在线交易”;在三明、南平等内陆山区市县设立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为广大林农提供点对点、面对面交易咨询服务,已累计服务林农190多人次。四是衔接外部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牵头筹备组建全国林业碳汇联盟,努力放大福建林业碳汇改革示范效应;积极对标国际碳汇开发规则,三明永安借鉴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创新生成项目,通过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完成全省首单VCS林业碳汇交易,交易金额256万元。

三、围绕碳汇“怎么增值”,创新多元化金融模式,增强绿色发展动力

福建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碳汇项目,带动碳汇金融投资5000多万元,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持久内生动力。一是创新“森林生态银行”。借鉴商业银行“零存整取”模式,搭建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将零散的林业资源集中化收储和规模化整治成优质资产包,对接资本市场引入市场化资金和专业运营商,破解林权碎片化带来的开发低效、经营粗放问题。南平顺昌率先组建林业融资担保公司,成立森林生态运营中心,获国开行9.12亿元、农发行3亿元和欧投行0.3亿欧元长期贷款额度支持。二是创新“林业碳票”。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碳减排量,通过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以“林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三明在将乐常口村、沙县俞邦村首发五张林业碳票,共计碳汇29715吨。常口村通过碳票交易,新增收入14万元。三是创新“林业碳汇基金”。对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三明永安设立首个林业碳汇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资方式,加入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和保护,将政府投资与社会捐资有机结合,社会各界累计捐赠资金已达1000万元。四是创新“林业碳汇贷”。探索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贷款,将未来林业固碳的生态收益转化为经济收益,着力解决当前碳汇市场价格认可度低、碳汇签发周期长等难题。南平顺昌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签订全国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项目,林场获得贷款2000万元;三明金森森林资源开发服务公司获得邮储银行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100万元。

四、围绕碳汇“怎么应用”,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挖掘价值实现潜力

福建通过探索“林业碳汇+”,由点到面,着力让林业碳汇多重效用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方面面。一是“林业碳汇+乡村振兴”。率先建立“一元碳汇”平台,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农村碳汇林作为开发对象,科学测算碳汇量并以“一元/10千克”价格上线销售,公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认购,认购款进入专门账户用于林农和村集体增收,让农村地区共享发展红利。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已有1292人次认购3800吨碳汇,1404户林农获益。二是“林业碳汇+中和活动”。率先建立以林业碳汇推动大型会议活动“碳中和”机制,今年以来,在福建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等大型会议活动,通过购买林业碳汇、营造碳中和林等方式,分别抵消所产生的碳排放300吨、1097吨、65吨,逐步形成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三是“林业碳汇+生态司法”。率先建立林业碳汇替代性生态修复机制,在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中,责令被告人认购森林碳汇量,通过认购碳汇量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南平顺昌完成全国首个“碳汇+”生态庭审,该滥伐林木案被告人主动花费4万元,在“一元碳汇”平台认购400吨林业碳汇,用于所造成生态破坏的替代性修复,法院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四是“林业碳汇+生态保险”。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林业碳汇保险、再保险业务,运用市场机制防范化解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林业碳汇项目稳定发展。人保财险与顺昌国有林场签下全国首单“碳汇贷”银行贷款型森林火灾保险,为碳汇林提供风险保障2100万元;龙岩新罗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获得人保财险提供的碳汇损失风险保障2000万元。

日前,滁州市林业局、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 《滁州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该办法,林地空气变成可用于交易的“真金白银”,这在全省属首创。

据滁州市林业部门介绍,所谓“碳票”就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林子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形象地说,一片林子每年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释放多少吨氧气,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定,最终制发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该凭证被赋予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与此同时,滁州市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单位或个人购买林业碳票,以抵消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碳资产抵质押融资方式,探索将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等。

今年以来,滁州市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有力提升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目前,该市林地面积430万亩、湿地面积1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23%、森林年固碳209.35万吨,“碳票”前景可观。

来源:安徽日报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将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迈向新台阶,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一年前,各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峰会,承诺合作抗击疫情,携手应对挑战,坚持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构建今世后代的共同未来。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

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必须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

第一,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人类总是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联防联控。要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疫苗。中国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中国将继续支持和参与全球科学溯源,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

第二,我们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

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一是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普惠包容。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

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六是坚持行动导向。加大发展资源投入,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第三,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外部军事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第四,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应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要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走在前列。要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三大领域工作,把各方对多边主义的承诺落到实处。

习近平最后强调,世界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坚信,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2021年9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主席先生:

2021年对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将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迈向新台阶,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席先生!

一年前,各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峰会,发表了政治宣言,承诺合作抗击疫情,携手应对挑战,坚持多边主义,加强联合国作用,构建今世后代的共同未来。

一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必须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

第一,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一部世界文明史也是同瘟疫斗争的历史,人类总是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进步。这次疫情虽然来势凶猛,我们终将战而胜之。

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呵护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尊严。要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统筹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国际联防联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跨境传播风险。

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我多次强调,要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疫苗。中国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中国将继续支持和参与全球科学溯源,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

第二,我们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面对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要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在此,我愿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坚持发展优先。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主要经济体政策协调,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多边发展合作进程协同增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普惠包容。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创新驱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挖掘疫后经济增长新动能,携手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坚持行动导向。加大发展资源投入,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中国已宣布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民主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近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再次证明,外部军事干涉和所谓的民主改造贻害无穷。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

国与国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但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对话合作。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我们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第四,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联合国应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要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走在前列。要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三大领域工作,制定共同议程,聚焦突出问题,重在采取行动,把各方对多边主义的承诺落到实处。

主席先生!

世界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坚信,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表示,“在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一方面要积极适应碳减排带来的挤压,让资源和装备条件好、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程度高的优势煤矿做好节能降碳,提高生产效能,兜底保障供应;对资源条件逐渐恶化的矿井进行改造提升,不达标的煤矿有序退出,有退出预期的矿井及早做好产业转移的筹划,利用好残存资产、资源条件。另一方面,煤炭行业还要紧跟绿色低碳环保步伐,加大煤炭清洁转化利用程度。”张绍强表示,“除了高效超低排放发电外,现代煤化工是煤炭的最佳利用途径,虽然国内煤化工产业起步晚,但起点高、技术先进、装备条件好,清洁化程度不亚于油气化工企业,高碳排放有较大可深加工利用空间,通过与绿电的耦合发展,完全可以做到厂内碳中和。”(澎湃新闻)

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24日在第四届中国企业论坛上表示,积极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过剩产能项目投资,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引领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应用。谭作钧透露,国资委正在制定推进中央企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挥国有经济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努力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徐凤银:“双碳”目标下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对策

——资源、技术、人才、政策和投资 “五位一体、协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十分关心煤炭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经验及所取得的成效,对煤炭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转型升级寄予殷切期望。煤层气(俗称“瓦斯”)产业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能源安全和温室气体排放,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1年9月3日,在以“能源 气候 环境”为主题的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国将坚持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并对绿色低碳产业描绘了光明前景。在“煤层气高效利用”分论坛,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副总经理、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经理徐凤银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中国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从1983年开始,经过38年的勘探与开发,我国煤层气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清洁低碳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面开发煤层气累计钻井21217口,其中直井19540口、水平井1677口,投产井12880口,煤层气累计产量484亿方,2020年产量83亿方;2020年与2007年相比,全国煤矿瓦斯事故数由272起降为7起,瓦斯事故亡人数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更为明显。目前我国煤层气产业总体表现为勘探开发程度低、技术适应性低、投资回报率低、发展规模小的“三低一小”局面,发展规模与丰富资源量相比相差甚远。在系统分析影响煤层气产业发展原因的基础上,徐凤银创新提出推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技术对策,包括:扩大有效资源规模、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强化技术配套集成、加大中浅层煤层气开发力度、扩大深层煤层气示范工程等,并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政策落实、发挥煤层气开发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价值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针对如何发挥全社会力量、为高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共同促进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时,徐凤银提出,应营造全民支持“双碳”目标的良好氛围;强化国家现有煤层气开发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简化方案、用地、审批、协调环节;积极落实“先采气、后采煤”要求;强化CCS\CCUS和甲烷产出技术的系统研究及政策支持;积极试验推广其它低碳技术与产品等有效应对策略。

徐凤银特别提出,我国煤层气产业目前只处于“爬坡期”,发展缓慢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主客观并存、主观占主导。“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为煤层气提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和机遇,实现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根源上真正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按照资源、技术、人才、政策和投资“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原则,五大要素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并对这一定位及其每一要素的具体对策作了系统论述,引起业内专家的强烈共鸣。

资源是基础。全球埋深小于2000米煤层气总资源量268万亿方,我国占到36.8万亿方,居于第三位。截至2020年底,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9302亿方,资源探明率仅为2.5%,潜力巨大。从区域看,全国煤层气资源量超过万亿方的9个大型聚煤盆地中,已实现规模开发的仅有沁水和鄂尔多斯盆地,探明而可供规模开发的优质资源比例小,后备接替区严重不足;从领域看,高、中、低阶煤煤层气资源量分别为7.82万亿方、14.3万亿方和14.7万亿方,低阶煤煤层气尚未实现规模开发;从深度看,埋深1500-2000米煤层气资源量11.93万亿方尚未实现有效开发。随着开发技术的创新突破,2000 米以深煤层气资源量更为可观,如果这些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变为可开发动用的有效资源,必将成为未来煤层气产业突破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分层次加强研究:资源条件好、已投入开发的成熟区块,应优化与地质条件相适应的井型和井网,进行综合治理;已探明煤层气储量区,应进一步重新评估储量有效性,规范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序,重新进行试采评价,优选适用性开发技术;其它区块,应系统性开展新一轮煤层气资源精细评价,进一步寻求新的“甜点区”。特别要注重认识和评价煤系其它岩层中的“煤成气”。

技术是关键。我国成煤条件多样、煤层气成藏条件复杂、煤储层非均质性强,这一事实客观存在,难以改变。由于各区块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目前形成的地质评价、地球物理、钻完井、压裂、排采、地面集输、经济评价等7大技术系列近100项技术无法照搬推广。然而,复杂与简单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找到与其相适应的技术对策,相应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十一五”以来,国家连续设立“科技重大专项”进行技术攻关,“十三五”期间取得水平井和超大规模压裂增产模式的重大突破,引领实现了由二维地震向三维地震、由直井(丛式井)向水平井、由中浅层(小于1500米)向深层(大于1500米)的“三大转变”,促使中浅层水平井单井日产气量提高4~10倍,深层直井日产气量达4500方,水平井可达30000方。当前面临的难题是如何针对有利于“双碳”目标,紧密围绕“全生命周期提高开发效益的价值链条”,在“提高单井产量和整体采收率”、“煤的原位转化”、“CO2驱气技术”等方面,创新和集成科学的配套技术;强化煤系致密气、页岩气和煤层气“三气”地质与工程一体化评价,寻找与地质“甜点区”相适应的“甜点技术”,反复试验示范,直到“激活”老区、开拓新区,实现高效开发。

人才是根本。打铁还需自身硬。煤层气作为一种技术难度要求很高的非常规资源,解吸-吸附特征的开发原理决定了与油气田管理模式完全不同。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并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付出比油气田开发人员更多的辛勤努力。目前,全国从事煤层气开发研究人员总体不到1000人,与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极不匹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人是第一位的必备资源。即使再好的顶层设计和要求,如果没有人实实在在去强化落实,都将等于零。煤层气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本瓶颈关键就在于此,而恰恰就是这一点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因此,迫切需要充分调动行业内外力量,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攻关团队,挖潜和培养更多始终对煤层气产业充满信心、无限忠诚的专家和人才队伍,将个人事业与煤层气产业发展荣辱与共,能够发扬“天道酬勤、人道酬诚、业道酬精”的敬业精神,将勇于自我革命、奋发拼搏、心无旁骛的攻关研究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切实解决煤层气领域的创新求变和能岗匹配问题;积极面对煤层气开发客观存在的现实挑战,在多维度、多角度下思考、解决问题,凝聚成一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

政策是导向。国家先后出台了税收优惠、开发补贴、发电补贴、资源管理、矿权保护、对外合作等多方面的激励政策,即使在多次天然气统一市场和价格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煤层气始终保持市场调节和价格浮动。煤层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山西省,将煤层气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保护,新疆、贵州等地相继出台倾斜政策措施。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对煤层气产业特有的安全、环保及清洁能源等多维属性和综合效益的认识不够,表现在:对煤层气企业给予社会贡献的综合价值评价不到位;“先采气、后采煤”、“矿权处置”等资源利用政策和要求不落实,勘探开发程序等管理模式不适用;对煤层气企业考核机制和指标确定不精准,等等。政策导向产生的促进效应不明显,产业整体发展缓慢。当前,首先应转变政策制定主体责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由政府主导制定,企业积极响应,共同促进落实;重新认识煤层气开发安全、环保和低碳能源“一举三得”的光荣使命和综合价值;从全产业链综合效益出发,由政府主导,积极推进煤层气地面抽采、煤矿瓦斯防治及废弃煤矿瓦斯治理企业间的一体化合作,促进相关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对煤层气企业绩效和贡献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估和考核,不应简单以单一的利润指标来衡量;进一步提高补贴费用,积极为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投资是保障。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总投资963亿元,2012年投资强度为6.36万元/平方公里,此后呈下降趋势。受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煤层气产业的投资一直时冷时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如何评价煤层气开发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前述论证,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进一步讨论。大量事实证明,解决投资问题的主体和途径也很清楚,必须主要依靠有强大实力的专业化企业,企业本身必须坚定投资信心,既要有承担经济、社会责任的意识和义务,又能够抵御市场风险,具备配套的人才、技术实力,在一定意义上还可能要为社会做出无私的奉献。

总之,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双碳”目标的系统思想和内涵,不仅是能源与环境问题,也是一项牵动全局大变革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与全局。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补充低碳清洁能源,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光荣使命。当前正处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黑色革命”到“绿色发展”的过渡期,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能源转型升级已是不争的必然之路。煤层气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开发1 亿方煤层气相当于减排150吨的二氧化碳。据专家预测,2025 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由2020年的3163 亿方增加到4200亿方,2035年将达到6000亿方。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与煤层气地质条件相适应的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正在不断获得突破,我们坚信,只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开发煤层气的综合效益和多维价值,强化政策制定和执行,进一步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持之以恒地强化资源、技术、人才、政策和投资“五位一体、协同创新”的配套管理,煤层气产业真正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必将很快来临!

9月24日,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凝聚先锋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部主任丁航出席并演讲。

丁航在演讲中介绍了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双碳”方面开展的情况。

她指出,自国家提出了“双碳”战略之后,以央企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研究和统计,中央企业当中有10家是提出了碳达峰的目标,6家提出了碳中和目前,9家发布了行动方案,目前主要是能效提升方面,碳抵消也是常用的手段,包括央企其他企业研究当中发现有不少企业提出举措,包括提高清洁低碳能源生产占比,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碳抵消作为“双碳”的手段,强化科技创新,有的提升能效水平;有的要做把数字智能管理作为综合能源控制的手段;有的企业提出把CCUS作为“双碳”的主要的战略支撑;有的企业利用市场交易机制实现“双碳”目标;有的企业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有的企业提出加强供应链管理,减少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可以看到各个企业是结合自身的行业和企业特点有针对性,还是具有强的操作性,提出了各自的行动方案。

在已经提出碳中和行动方案的企业当中,在能源企业提出要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提出了清洁地带战略接替绿色转型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化石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发力。电力企业响应“双碳”的目标,4家做出了碳达峰的承诺,中国华能承诺2025年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2035年占比是75%以上,各家有清洁能源装机的明确的达峰的时间。

她表示,从不同的行业部门,还有一类特殊的是立足于服务碳中和“双碳”战略服务性部门,这些公司或者部门基本上处在响应国家目标的起步阶段,除了基础服务部门的个别企业宣布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他企业在业务上也是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助力碳减排。

接下来,丁航谈到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方面所开展的行动。

首先是构建了绿色发展体系;第二是建立了“双碳”的组织体系;第三是实现了“双碳”的精准施策。

下一步中国节能还有哪些举措?她指出,首先提出了“双碳”的战略举措,下一步,集团的定位在“双碳”方面是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碳达峰碳中和的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支撑,中国节能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主业发展,低碳化环境治理,零碳能源、CCUS等与推动先进技术的装备应用,提供碳中和技术的数字化能力。另外,依托公司产业链完整,业务门类齐全的特点打造一系列的零碳和负碳的样本示范,加强“双碳”的标准和供给能力,持续优化碳排放方法学和碳减排分析模式的路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在提出的一系列全球发展倡议中,重申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郑重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对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高度赞赏,认为中国推动国际社会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展现了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气度。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一步。此举将极大激励其他发展中国家重新思考自己在减排方面的计划与目标,并将为国际社会携手践行气候议程的多边努力注入信心和力量,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魄力和担当。”

“中国坚定承诺结束对海外新建燃煤电厂的融资,将对21世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积极影响。”金立群认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应正视气候变化的急迫性,就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达成明确路径。

亚投行致力于与中国和所有成员合作,努力履行《巴黎协定》的承诺,推进可持续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过去五年,亚投行已在埃及、印度、哈萨克斯坦、马尔代夫、阿曼、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尼泊尔投资了12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12.5亿美元。2020年,亚投行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融资占批准融资总额的41%。

去年9月,亚投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亚投行首个中长期发展战略(2020-2030),提出亚投行的使命是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其中,绿色基础设施被列为亚投行的四大投资重点领域之一。为此,亚投行也设立了气候融资目标——即到2025年,气候变化融资要占到核准融资总额的50%。

亚投行在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正在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今年6月,由亚投行参与融资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札纳塔斯实现全容量成功并网。同年7月,阿曼最大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园区投入商业运营。亚投行作为贷方集团中唯一的多边开发银行,为项目提供了6000万美元融资,约占项目总成本的15%。

成立近六年以来,亚投行一直秉持绿色、精简和廉洁的价值观,现已拥有103个成员,覆盖全球79%的人口和65%的GDP。截至今年9月,亚投行已批准了138个项目,批准总额超过275亿美元,惠及31个亚洲域内和域外经济体。未来,亚投行还将继续为亚洲及世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多边力量。

去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一年来,中国在碳减排领域的举措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大国行动力,数千家碳公司注册成立、金融机构纷纷试点碳金融、投资机构挖掘碳赛道投资标的。一场围绕着碳资产的管理和投资盛宴正火热展开。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仪式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办,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此次全国碳市场在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行开市启动仪式,并将中国碳市场“大数据中枢”碳配额登记中心设置在武汉,承担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湖北武汉在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中国碳市场核心支撑系统——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武汉将带来超千亿产业。如何更好的发挥湖北在双碳战略下的重要地位,促进湖北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中部绿色崛起?

9月9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武汉市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率先实现“3060”目标、提出努力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打造绿色化、数字化的武汉“绿谷”,要求进一步深化全国低碳城市试点示范,构建绿色金融多层次多元化支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即将于9月28日启幕,本次大会特别设置“碳路中国:万亿碳中和投资与转型的新机遇”主题环节,邀请来自碳中和技术和应用领域的领军人物、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与创投界人士共商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成果,《2021 中国低碳发展行业展望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即将在“碳市场大脑中枢”武汉发布。白皮书由三峡智慧能源、洪泰基金、财新智库、霖和科技联合推出,编委涵盖智慧能源、创业投资、财经智库等多领域,以双碳目标列入国家顶层设计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碳交易市场的产品谱系、创新方向和发展现状,串联中国企业和社会应对低碳未来的行动及规划,展望未来中国低碳市场投资方向和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中金研究,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大约需140万亿元的绿色投资。清华大学研究显示,实现1.5度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其中,前10年年化投资需求为2.2万亿元,后30年年化投资需求为3.9万亿元。电力、交运、建筑的绿色投资需求量最大,把握低碳投资新机遇至关重要。

其次,备受瞩目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后,据估算,2021年中国碳市场的成交量可能达到2.5亿吨,交易金额将突破60亿元人民币。中国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会从企业逐步扩大到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市场的交易品种也会从现货扩展到期货、碳指数等衍生品领域。

此外,绿色制造也是我国自上而下对制造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尝试,加速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从粗放的能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中国兑现“30·60”目标的承诺,提升参与未来国际低碳制造竞争的力量。自工信部于2016年首次发布关于绿色制造标准后,截至2020年9月,5批符合标准的绿色制造名单相继公布,累计共评选出2135家绿色工厂,874项绿色设计,173个绿色园区和189个绿色供应链。

在绿色经济趋势之下,以双碳目标为指导方针,将推动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投资等带来可期的“碳”机遇。

今年以来,国网西安市长安区供电公司围绕“双碳”目标,通过为企业客户提供“供电+能效” 服务,结合区域特色推广综合能源替代、能源托管等服务,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助力绿色发展,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十四运”期间,国网西安市长安区供电公司积极响应本次“绿色全运”号召,制订全运专属绿色方案。对承担“十四运”射击射箭比赛项目的长安常宁生态体育训练比赛基地,采用干热岩技术向整个场馆供热,名义制冷量达到2064kw,名义制热量达到2500kw。干热岩作为一种新型供热技术,与传统供热相比,供热过程没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对节能减排、治污减霾具有重要意义,环保价值十分明显。

智慧电力助力“双碳”目标不仅体现在“十四运”中,也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国网西安市长安区供电公司通过开展能效评估和节能诊断服务的方式,为用户量身制定专属的降低能耗智慧方案。加快推进能源获得便捷化、能源消费节约化,在提升客户“获得电力”满意度的同时,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电力之为”。同时,国网西安市长安区供电公司线上积极推广“网上国网”电能能效账单,线下现场指导客户下载使用能效账单,助力企业节能降耗,为高压客户提供电价、电量电费、变压器损耗和负载等分析服务,提出用能优化建议,将能效服务纳入业扩、检查专业供电服务业务流程,由业扩人员为增量客户提供“供电+能效”双方案,开展客户服务工作。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国家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环境之中,在供电企业实行“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理念之下,供电“追光者”的“碳中和”方案将以聚沙成塔之势,助力供电企业向着新时代的绿色发展之路大步前进,助力“十四运”全速奔跑!

为了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炼油与石化工业最新技术发展,集中展现我国炼油与石化技术成果,进一步加快我国石化工业技术可持续发展步伐,提升工艺技术与设备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炼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石化缘将继续于2021年7月第一个工作日开始,系列推出一年一度石油化工行业新技术,让行业同仁们第一时间了解我国石油化工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促进合作交流!

今日推荐技术 

一、技术名称

西南化工二氧化碳高效转化利用新型催化剂

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预计达到110亿吨,全球占比达到了30%以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更大。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CCUS)是各个行业关注的热点。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CO2-CH4重整是重要的技术路线,其下游可合成高值化学品,如醋酸、碳酸二甲酯、烯烃以及乙二醇等。

近年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结合甲醇合成、甲烷重整技术基础,持续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CO2-CH4重整工艺及催化剂进行开发,进一步提升催化反应的转化效率、产物选择性及催化剂稳定性。

二、先进性阐述

(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

目前,西南化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铜系催化剂的CO2单程转化率接近40%,甲醇总选择性可达99%,液相产品中甲醇含量大于99.9%,乙醇含量≤250ppm,连续运行1000小时后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基本不变。此外,该催化剂还可用于富二氧化碳合成气合成甲醇工艺,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CO2-CH4重整催化剂

采用CO2-CH4重整技术,可大规模的将CO2转化为CO,并可根据下游产品需求实现产品气H2/CO比例的灵活调节。

CO2-CH4重整技术的先进性如下:

  • 产品气中H2/CO的比例调整范围宽:0.8~3;
  • 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积碳能力:可抑制CH4、CO积碳;
  • 转化率高:平衡温距小;
  • 优异的耐热性、稳定性:可在1000℃下长期运行,不收缩、不变形;
  • 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强度高,耐磨性强,运行中破碎和磨损少,催化剂床层保持稳定较小的压差;在温度剧烈波动时,机械强度稳定,不易破碎。

三、案例分享

(一)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

10万吨/年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装置为例进行经济性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在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和制氢成本相对较低以及未来碳税收取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二)CO2-CH4重整

CO2-CH4重整技术已应用于富CO2天然气、天然气补CO2制甲醇等工业装置。

四、关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现隶属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拥有“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全国天然气与碳一化工信息中心”等创新平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是“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制化学品分会”秘书处单位,主办《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中文核心期刊,具有工程设计、工程咨询、项目管理、特种设备设计等资质,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专业甲级设计证书,压力容器设计证书和压力管道设计资格证书等资质。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致力于碳一化工、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氢能、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众多成果实现工业化,发挥着重要的产业技术支撑与引领作用。

提出双碳目标意味着金融机构将不仅关注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资金投放所产生的环境和气候负外部性影响。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国家和社会对金融机构“义利并举”、“义利双优”的新要求。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于我国而言,双碳目标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绿色为底色,而双碳目标正是要保护生态系统、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要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资源、土地、劳动力投入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模式,而双碳目标正是要强调绿色科技创新作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高质量发展是要改变过去粗放式、不计资源投入成本的发展模式,而双碳目标正是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综合利用。因此,有必要把双碳目标作为我国当下最为重要的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实现路径来理解和认识。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机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因此也是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力量。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处理好双碳目标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双碳目标全新定义金融机构的义与利。金融机构是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发挥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三大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过去,我们评价金融机构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是看经济收益,这是对“利”的追求。然而,气候变化的根源在于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和资源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异常升高,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却是这些资源消耗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了更多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支持,发展更快,相反,低碳型、减排类的生产经营活动缺少资金扶持,发展缓慢,结果就带来了更严重的负外部性问题。因此,提出双碳目标就意味着要求金融机构不仅关注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更要关注资金投放所产生的环境和气候负外部性影响,这是对“义”的要求因此,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国家和社会对金融机构“义利并举”、“义利双优”的新要求。

金融机构拥抱双碳目标的速度和深度,将决定双碳目标成功的速度和概率,因而显得格外重要。从我们多年的实践来看,金融机构要更好地拥抱双碳目标,需要走过“理解、对标和融合”这三个必要的阶段。所谓理解,就是要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双碳目标的本质,以及金融机构与实现双碳目标之间的重要关系。所谓对标,就是要金融机构将其资源配置、市场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金融功能和相关业务开展落实到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行业、产业、企业上来,助力双碳相关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所谓融合,就是要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将双碳目标的路径内化为内部战略、规划、流程、制度、工具、产品,真正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营融为一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数据的获取、质量和成本问题。众所周知,金融是一个紧密围绕数字运行的行业。没有数字,金融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当双碳目标重新定义了金融机构的“义”和“利”之后,应当看到需要遵循金融行业自身的规律,将“义”的评价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性的指标和结果,以便于金融机构采信、评估、决策使用。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但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将相关环境和气候外部性内化为数据、数字的工具和手段仍然十分缺乏。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我国企业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方面仍有待提高外,也是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充分关注,以及相关的数据获取成本高的原因。

盟浪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盟浪利用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手段,获取企业公开信息,再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模型,定量化输出对企业环境和气候相关的数据,并开发供金融机构使用的标准化工具,极大地降低金融机构数据收集成本、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效率,将双碳目标对金融机构“义”的要求转化为定量的、数字性的评价结果,为金融监管部门优化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激励约束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行为提供参考,为社会各界评价金融机构的绿色发展贡献提供依据,最终转化为金融机构推动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就“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举行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积极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碳汇减排行动,助力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组织者、自愿减排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用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

黑龙江省打造首个林业碳汇项目示范基地,丽水市出台浙江省首个林业碳汇金融业务操作指引,威海市商业银行办理山东省首笔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近期,各地纷纷加快林业碳汇发展步伐,推进林业碳汇相关项目建设,一时间让“碳汇”这个词再次热了起来。

所谓碳汇,通俗来讲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包括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其中,林业碳汇是减少二氧化碳行之有效、成本较低的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大约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因此,发展林业碳汇被认为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林业碳汇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日趋蓬勃,其中的涉税问题也很值得关注。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在林业碳汇发展方面走在前列。2016年福建碳市场启动之初,便将林业碳汇列为三大标的物之一;2017年,福建省政府印发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为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林业碳汇交易,产业集聚效益日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福建省林业碳汇累计成交283.9万吨,成交额达4182.9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在积极培育交易市场的过程中,福建林业碳汇交易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及模式创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纵观福建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过程,最大的亮点就是赋予林业碳汇金融属性,使得林业碳汇可交易、可变现、可抵押。特别是今年以来,福建省健全碳汇补偿激励机制,进一步将金融与碳汇补偿激励机制结合,围绕碳汇开发系列金融产品,为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例如,今年5月,三明市发放首批林业碳票,也就是把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围绕林业碳汇开展的这一系列创新,促进了林业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金的“蝶变”,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看得见”的经济价值,有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激励人们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在其发展中,税收优惠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不过,林业碳汇交易作为一种新型交易,目前在税收政策规定上还存在一些空白。业界专家表示,结合林业碳汇快速发展的趋势看,相关涉税政策应当“跟上”,这样可以为林业碳汇交易提供更多确定性,助力其实现更加蓬勃的发展。

具体来说,在增值税方面,林业碳汇交易的实质应当怎样界定,实践中存在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林业碳汇交易的产品是碳减排量,而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应按无形资产适用相关增值税政策;也有观点认为,鉴于林业碳汇可交易、可变现、可抵押的金融属性,应当比照金融产品适用相关增值税政策。这两种不同的实质界定将在税率、税负等方面产生不同影响,企业在实践中也面临困惑,需要相关部门在加强研究基础上作出明确。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界定碳汇交易的资本化和费用化差异。对此,有观点认为,应当采取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趋同、会计成本与计税基础保持一致的方法,即林业碳汇的会计成本与计税基础保持一致,会计上无须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税法上也无须纳税调整。但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观点。

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逐步完善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可以预见,碳汇交易未来将更加活跃,而其价值实现机制、交易形式、产品特点等都将更具创新性、多样性。面对这种趋势,业界专家表示,财税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应加强沟通合作,对包括林业碳汇在内的碳汇交易模式及趋势进行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梳理其中的涉税不确定性问题,及时作出明确,填补政策“空白”,为碳汇交易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更好保障,进一步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本文来源:中国税务报

9月17日,由财联社主办的《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报告》发布会暨“绿色赋能·永续发展”银行业绿色金融论坛在京举行。会上,中央财经⼤学绿⾊金融国际研究院院⻓、中国⾦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王遥表示,据中财绿金院基于宏观经济学内生增长模型初步测算,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所需投资额约为14.2万亿元人民币。

王遥表示,银行应在战略目标、体制建设、产品与服务、风险管理、ESG方面都应该有全面布局,要把绿色理念融入到经营、技术管理、产品支持等等各个方面中去,一是要结合现实,把绿色、环境、气候和环境因素,考量到整个体系架构当中;二是在产品方面,要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乡村振兴计划,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

在政策激励方面,王遥指出,我国正在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来进行激励和约束。当前我国已推出的激励政策中,作用最大的是贴息政策。当然还有一些政策仍在讨论中,希望后续还会有更多新的激励政策出炉。

王遥同时指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标,必然将有相应的政策大量出炉,这可能会带来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当前人民银行大力推动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压力测试等工作,预计未来这可能将会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强制性要求。

在碳排放的激励机制方面,目前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依靠碳排放市场,一种是采用碳税。碳税和碳市场,哪一个更适合中国?如果把碳税作为激励机制,具体怎么做?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接受了总台央广记者的专访。

记者:截至9月16日,我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45.75万吨,累计成交额4.17亿元,从开盘以来,碳价格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目前争议较大的碳排放的激励机制问题,碳税和碳市场,哪一个更适合中国?

鞠建东:我们的碳市场主要是现货市场,没有期货市场。一个金融市场里没有远期、没有衍生品,发展不起来。欧盟的换手率超过我们80倍,我们是5%,人家是400%,当金融工具不够的时候,碳市场自然很难向前发展。所以我们的碳市场即使发展不起来,还有另外一只手,我们有税,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记者:碳税这种激励机制在国际上比较成熟,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征收碳税,但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如果中国采用碳税的激励方式,具体要怎么做?

鞠建东:要考虑中国的特色。中国特色就是要素市场、资本市场弱,行政更强,所以我们碳市场本身是不是能够起到资源配置碳中和的目的,需要仔细考虑。所以我提出要更多考虑碳税,通过不同行业的不同税率,对于同一个行业的,在碳排放均值以上的打碎,均值以下的补贴,这样自然就改变行业的结构了,我们需要有不同的手段来推动发展。

记者: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产业怎么防范风险?如果征收碳税,对于防范风险有什么意义?

鞠建东: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比如碳核算,在这个路径里的经济变量要放进去,比如碳税。经济变量放进去之后,每个行业的风险就比较清晰。比如煤炭行业,(要知道)它什么时候有风险,在这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比如碳税经济手段能给这些行业清晰的发展轨迹,这样我们就可以降低风险。

9月16日,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全球碳中和与能源变革”为主题,重点探讨碳中和目标对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提出的创新挑战,探索能源相关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从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国内外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经验、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等方面,介绍了金融行业对“双碳”目标实现的意义。

据王信介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政府主导型。一类是市场驱动型。政府主导型包括生态的保护和补偿以及政府购买。市场驱动型包括生态产业化经营和权属的交易。而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总共包括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提供融资保障;二是助力价值变现;三是推动价格发现;四是促进价值增值;五是引导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从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方面来说,国际上有不少成熟的经验。在王信看来,其中一些经验是可以被中国借鉴的:一是哥斯达黎加生态补偿基金模式。它是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和生态环境使用付费等,将资金集中起来设立了生态补偿基金。对于履行造林、森林保护、森林管理等相关的活动,通过国家森林基金给予补偿。二是美国“湿地银行”模式。“湿地银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是有关湿地保护或者开发、利用项目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关的湿地的项目可以进行登记、确认、进行相关的价值的核算,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市场的交易。三是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随着全国碳市场的顺利推进,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欧盟的碳排放权市场依然是世界上谈论最多的、经验最丰富的,碳价的形成相对而言也最为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市场。值得我们学习。”

说到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王信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有待加强: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针对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二是完善产权确权机制;三是完善价值评估机制;四是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五是完善风险缓释机制和激励机制;六是完善市场主体培育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王信表示我们应该有序的进行改善,“有了好的经验,可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推广。”

9月16日,在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表示,碳税可以是异质和动态的,根据行业和领域有所差异。此外,可以用碳补贴的方法来鼓励绿色产业。对于非单一碳税的具体设置,可以考虑累进碳税,推动各行业碳排放均值的不断下降和循环迭代。

9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决定征求意见座谈会暨环境与资源保护专家聘任会。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力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小平主持会议。

赵力平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对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人大实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恒心,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努力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彰显江西人大的新担当、新作为。

赵力平强调,要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担当作为,坚持贯彻中央精神与突出江西特色相结合、示范引领与务实管用相结合、强化刚性与体现支持相结合,力争出台一个紧跟中央部署、切合江西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决定,为全省推进碳减排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希望专家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实事求是,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人大生态环境立法监督工作。省人大环资委要认真执行制度,拓展履职渠道,精准高效服务,为专家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

来源:江西日报

9月8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2021年年会期间,能源基金会携手儿童投资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共同承办了“落实双碳目标,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论坛。与会嘉宾王毅发表了以“双碳目标愿景下的制度变革”为题的主旨演讲。

中国双碳目标愿景下制度变革的最新进展:一年前,中国的双碳目标提出后,我们的政策日新月异。“十四五”规划对未来5到15年的双碳布局工作已经展开。今年3月份,双碳工作牵头单位由生态环境部转到了国家发改委,这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同时,中国的“双碳1+N”政策体系正在加紧制定中,其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在中央层面、各方面具体细节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目标上的,从能源活动二氧化碳到全口径二氧化碳,以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全国碳市场的启动等,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近期加强倡导的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减少运动式减碳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这是中国今年的重要行动,各个部委、各个地方也都积极行动起来。

中国正在制定双碳“1+N”政策体系。“1”就是双碳指导意见,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N”指向一些重要文件,可能将超过30个文件,包括:2030年前达峰的行动方案,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政策措施和行动、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支撑措施。以下列举的10个(但不仅限于此)领域,覆盖生产体系、能源体系、国土空间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消费、贸易等支撑政策,都有相关的政府文件,在落实主体上将从中央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到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园区、企业和个人。

碳中和下的长期转型战略,应布局全国一盘棋,以结构性调整、转型为核心的降碳作为重点。形成碳中和新格局、新模式的同时,我们应科学理解发展中经济体转型的规律是什么,达峰的含义和达峰的平台期,要应对我们目前在经济、技术、疫情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的系统性风险。

在考虑把双碳目标纳入到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在讨论未来关于实现双碳目标的立法计划,统筹执行各类立法(当中涉及能源、电力、煤炭、土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碳总量控制),配套法规规章以及标准。高质量发展与标准的关系密切。另外,“两高”控制上也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制度,完善和优化当前的双控目标,以能源总量和能效的双控制度,更好融入到未来碳总量控制中,并且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更好地落实。

在推动碳总量控制上,与现在的碳市场更好的结合。现启动的以电力市场为核心的碳市场,将考虑如何扩展,比如:与七个试点市场结合,与CCER结合以更好的进行交易,以及碳市场跟碳税、碳价政策更好的结合,利用碳市场更好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厘清碳市场与节能量交易、用能权交易、绿电交易之间的各种关系。

另外,就碳的统计核算目前制定的战略、政策、绿色金融等,均为基础性工作。领导小组下已成立了一个关于碳统计核算工作组,在该工作组领导下,有望将未来的数据平台构建起来。

总之,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整个进程中,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须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转型道路,重拾边学边干的战略。在制定好短中长期策略的同时,与其他国家一起合作,发挥绿色领导力,推动全球《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共同迈向低碳、高质量增长的中和。

今日,由财联社主办的《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报告》发布会暨“绿色赋能·永续发展”银行业绿色金融论坛在京举行。

会上,平安银?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助理邢宏亮表示,“碳中和”将为绿色金融带来百万亿市场规模。其中,碳吸收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发展新能源市场规模将达60万亿元,而高碳排放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规模约为28万亿元。这意味着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将达到近百万亿规模。

“在新型的结构下,新产业机会下有大量场景可以让我们金融服务进入。在新能源体系中,平安银行从产业链、设备商,到发电端、电网端,再到新的应用场景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找到了新型的机会、新型信贷的目标客户。”邢宏亮表示,平安银行已聚焦清洁能源、绿色环保、高碳转型、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5个方向共计15个赛道。

在邢宏亮看来,高碳企业同样也有机会。以石油行业为例,2026-2030年间中国将达到石油巅峰,原有油品的BBC业务可继续推进, 但在“双碳”战略下,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明确提出2025-2030碳达峰,2050碳中和目标,围绕光伏、风电、充/换电、氢燃料、天然气等新商业模式的产业链的场景机会逐渐显露。

作为中小银行,在资金价格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平安银行打造出“商行+交易银行”、“商行+投行”、“商行+投行+复杂投融”三大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

邢宏亮表示,目标产业项目建设、供应链场景丰富的赛道,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项目贷款及供应链融资,满足客户日常经营及产业链扩张资金需求。除商行需求外,这些企业对银团、并购、发债等的需求同样旺盛,平安银行通过叠加投行业务,服务客户多元化投融需求。而融资规模大、期限长、成本要求高的客户,备受险资青睐,平安银行则叠加保债、股权基金等服务,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

来源:财联社

近日,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急需科技支撑引领。

他介绍,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但仍缺乏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条件。国际能源署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绿色低碳技术半数以上仍处于研发示范或是延迟开发阶段。

傅小锋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后期,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有一定的强耦合关系,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傅小锋说,目前大部分碳中和技术不成熟,导致融资动力不足,制约了新技术产业生态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实施碳中和具体行动的积极性。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离不开更广泛的社会资本投资和金融支持,迫切需要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

他透露,科技部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将编制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作为国家“1+N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推广示范、激励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同时瞄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需求和技术突破方向,制定科技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对未来40年碳中和技术发展路径的研判,引导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发展。

傅小锋说,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攻关,科技部已明确储能与智能电网等十个与碳达峰、碳中和强相关的重点专项,以及绿色生物制造等16个弱相关重点专项,并增设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系统部署并开展碳中和共性支撑技术,以及零碳、低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研发。推动面向碳中和的前沿颠覆技术、关键研究和示范。

为积极促进“双碳”目标下的建筑行业绿色发展,5月13日,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联合住建部康居认证中心共同发起的“2021建筑产业‘碳中和’发展云论坛”首期开播,特邀住建系统专家、碳中和领域资深从业者以及行业前沿实操人,在线分享“建筑碳中和”的达成路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林波荣作《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建筑行业碳减排路径和科技创新启示》的主题分享。林波荣教授主要从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情况及趋势,全球各国推进建筑行业碳中和的主要做法,我国建筑行业低碳转型和科技创新路径分析三个方面来讲述。林波荣教授认为我国建筑行业低碳转型路径为:

1.控制新建建筑规模与能耗总量,降低建筑行业碳排放需求;
2.提升建筑电气化水平,尽快实现建筑行业直接碳排放清零;
3.发展热点协同、光储直柔技术及低碳建材与结构,与电力和工业部门协同减排;
4.创新财政支持与绿色金融,构建建筑行业低碳转型市场化机制。


去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双城”与“双碳”的政策大背景下,四川如何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9月18日,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主办的“双城双碳双循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主办方表示,此次论坛以“双城双碳双循环”为主题,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对“双循环”下的转型发展、“双碳”经济下的产业变革进行探讨,并就构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如何更好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刻解读,着力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作为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高端的市场平台,‌‌成立10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以强大的影响力、专业性‌‌和权威性,‌‌聚焦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向决策者提交政策建议,传递市场最真实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首次“走进”四川。论坛以“双城双碳双循环”为主题,邀请各界专家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理论逻辑、历史研究,‌‌现实考量有机统一的高度,为川渝两地抓住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出谋划策,可谓恰逢其时,正当其时。

记者了解到,聚焦“双城双碳双循环”主题落地落实,多个项目现场签约,掀起央地合作、川渝合作新高潮。其中,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四川能投和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四方签订《油气产业园区共建框架协议》。四川发展、川投集团分别和成都中科翼能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对外经贸集团、四川港投集团签署《双城国际物贸一体化战略框架协议》。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马新华,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等专家学者分别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执行、天然气在构建川渝清洁能源体系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和构建西部金融中心、促进内陆共同富裕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为参会嘉宾带来深刻洞见和实践指导。

此外,本次论坛还围绕“双碳战略下的产业与金融”、“‘一带一路’与双城经济协同”、“央地共建能源新体系”等议题邀请首席经济学家、成渝两地国资、金融管理部门领导和部分企业家代表举行圆桌讨论和闭门会议,共商双城双碳双循环发展大计。

为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支持首都绿色低碳发展,北京银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于近日成功为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该笔业务也是“双碳”背景下北京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作为市属银行业金融机构,北京银行将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作为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与市生态环境局、北京绿色交易所沟通,并与重点碳排放单位开展对接。在得知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有融资需求后,北京银行迅速行动,为其开辟绿色通道,7个工作日完成业务审批,并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碳排放配额质押登记,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完成碳排放配额冻结。此笔业务落地,盘活了企业碳资产,拓宽了企业低碳融资渠道,协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北京银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不断丰富“绿融+”产品体系,加大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绿色升级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深耕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环保,支持北京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1年甘肃省学术年会15日在兰州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是“碳中和愿景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主会场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承办。    

在主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等专家学者以线下或线上的形式,围绕气候变化和跨大陆交流对西北早期社会发展影响、“双碳”背景下城市水系统的挑战与机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分会场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金属学会等机构承办。分会场主题包括生态补偿机制与绿色金融市场协同效应、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低碳时期绿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碳汇建设、市政减污降碳协同措施与智慧监管。    

据介绍,此次会议对甘肃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智力支撑,为甘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注入了活力。

2012》、《未来水世界》、《全球风暴》,每当灾难大片震撼我们的心灵时,都似乎是在对人们提出警示:再不注意节能环保,全球气候变暖将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降低碳排放备受热议,“双碳”战略更是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数据中心作为公认的能耗“大户”,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网络作为数据中心不可缺失的关键一环,与数据中心业务发展密不可分,除了降低网络自身能耗外,数据中心的网络“绿动”将有效改善数据中心整体运行的能效比,那么如何引领数据中心网络走向“碳中和”?身处其中的网络,又将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


摆在数据中心网络“碳中和”面前的四道坎

自诞生之日开始,数据中心网络便成为广义局域网概念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在“碳中和”趋势下,数据中心网络不仅要完成设备自身的节能降耗任务,还需要通过多种技术创新,配合并推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整体的减排目标。在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看来,数据中心网络的“碳中和”历程,有四条关键路径以及相应的技术难点亟待突破。

01 超宽架构

随着半导体设计以及制程技术的不断发展,IT设施的单体性能在快速提升,计算、存储的高吞吐对网络单端口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数据中心网络设备而言(以交换机为主),尽早使用先进制程的ASIC大容量芯片,在每1U(机架单位高度)内提供更高密度的高速(100G/400G)端口,则成为有效降低传输单bit数据所消耗能源、空间的最有力措施。但数据中心交换机并非仅由ASIC芯片构成,如何将ASIC高速信号通道转变成设备的业务端口,对厂商的硬件设计能力具有很高的挑战。因此推出新一代数据中心产品的速度,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厂商的硬件技术实力。

l 核心秘技:快速推出下一代数据中心产品

l 技术难点:电气设计、基础材料、加工工艺

02 弹性拓展

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正在快速趋于以Spine-Leaf架构为标准,以POD/Fabric为单位的模块化扩展模式。SDN/Overlay技术的引入,极大简化了业务应用对基础网络拓扑的需求。同时,随着盒式设备单体能力的提升,相较于框式设备,盒式设备的空间占用大幅降低,并兼具快速部署、运维简单的优势,但高能耗成为其劣势,尤其在盒式核心交换机中更为明显。通过各种软硬件手段解决极小空间内产生的热量排放难题,从而减少高功率风扇的能耗,成为各设备厂商的核心设计方向。

l 核心秘技:降低高性能设备的单体能耗

l 技术难点:硬件散热设计、电源能耗效率、能耗管理软件

03 算网融合

在数据中心内部,能耗增加的程度较其负载的提升会更加剧烈。因此均衡数据中心内算力和网力的资源使用,使设备能够工作在最优的能效比状态,是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支出的重要手段。随着数据中心应用复杂度和数据流量的快速提升,业界已经逐步达成共识:网络规划必须根植于对业务的理解,合理的网络规划可以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运作效能。目前主流的数据中心运营模式,正逐步转变为在顶层实现ICT能力的统一管理,并引入AI、大数据等技术进行预测、推演,对全网算力和网力资源进行均衡部署。同时结合无损网络、低时延网络等先进能力,进一步提升运算效率,降低数据中心单位产出的能耗。这一方面对上层管理平台的开发有较高难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网络设备摆脱单纯被管理角色,主动感知业务,具备初步的边缘智能分析能力。

l 核心秘技:利用网络设备的智能化,提升数据中心整体运作效率

l 技术难点:网络设备AI能力,无损、低时延以太网技术

04 智能运维

数据中心网络与业务的关联正在变得愈加紧密,网络设备将成为发现业务问题的第一层感知系统。传统的数据中心运维方式在人力占用,架构优化、故障恢复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投入。因此数据中心运维模式急需向基于AI的智能运维转变,即通过边缘网络设备的AI采集,以及运维系统的AI分析,实现分布式的智能运维能力,将传统人工运维中的重复劳动、遍历式定位、经验式排障,替代为以人工智能为基础、以实时数据快照为依据的自主运维模式,实现不间断业务检测、虚拟网络仿真、智能故障定位、快速避障等功能,降低数据中心运维所产生的时间、人力、资源成本。

l 核心秘技:基于人工智能完成数据中心运营保障

l 技术难点:故障预测、网络仿真、自动调优


节能增效加速“碳中和”的四维发力

面向四大关键路径,新华三立足于创新性软硬件技术和解决方案,寻觅碳中和机遇。

01 高速网络技术预研

在以太网从100G迈向400G的历程中,新华三集团引领行业前沿趋势,已经成功实现400G交换机产品的规模商用。面向未来,向800G甚至更高速率冲击,新华三也启动了针对未来高速网络的预研工作。

02 多维手段节能降碳

降低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碳排放,需要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初始就考虑低碳设计。新华三集团在产品的开发、生产、交付、运维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均确保所有产品符合甚至超出环保法规要求,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提高网络能效。

03 借助AI提升能效

数据中心网络能效的提升既能减少碳排放,还能增强所连接IT设施的运作效率,促进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效提升。但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网络能感知、能判断业务数据的流动变化,能自动调节自身状态去匹配应用需求;其次网络的转发能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应对高并发、大流量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传输保障,这些都离不开AI赋能。

l 智能边缘感知:在数据中心交换机中内置AI芯片,利用算法对流量进行感知与分析,将边缘分析结果上送分析平台进行处理,并具备本地微优化的能力。

l 算网融合分析管理:新华三AD-D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云智原生架构,天然支持云环境下的部署以及对AI能力的融合。AD-DC SeerFabric解决方案可以将IT设施(计算/存储)的状态与网络状态进行综合采集分析,通过网络优化带动算力效率提升。

l 智能无损网络:新华三数据中心交换机目前已全系支持RoCE无损以太网技术,同时还在不断完善DCN内的水线智能调节,DCI的灵活智能路由(Flexible Intelligent Routing,FIR)等功能,提升流量传输保障。

04 网络运维持续智能化

要实现数据中心网络运维向智能化的持续发展,新华三集团认为,必须让针对性的技术和方案在以下几个实际场景中予以支持:

l 日常维护:对业务数据以及网络资源的状态进行更精细的可视化管理,对网络拓扑、流量、缓存、时延、光模块等物理层工作状态具备实时监测能力,实现网元级、网络级、应用级三大级别的网络洞察。

l 网络改造:利用网络仿真技术,在虚拟网络拓扑上试运行目标策略,待验证后再下发至实体网络中,最大程度保证策略更改的效果。

l 故障恢复:具备网络健康度的持续评估和预测能力,在故障发生时能即刻采用事先指定的规避策略,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为实现网络在以上场景中的运维智能化,新华三集团正在致力于以下技术方向上的持续创新:

l 随流业务检测:以更高的效率实现业务流的随流插帧技术,在真实业务流上携带更为细致的转发和链路状态,方便管理者通过工具更直观、更精细的洞察业务和网络,提升网络运维效率。

l 网络数字孪生:通过AD-DC运解决方案将实体网络的配置和状态进行提取,利用容器化技术在控制层面生成实体网络映射,所有网络优化/更改可以在该映射层进行充分试运行和验证,最大程度提高网络改造一次部署成功率。

l 智能故障处理:网络节点的智能感知和采集能力为控制器精细化了解网络提供基础数据,而新华三耕耘多年的网络运维专家经验库,则提供了通过实时数据进行故障预测以及自动化解决故障的能力,将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


数据中心网络“绿动” 新华三邀您同行

一番解读下来,您一定大有体会,数据中心碳中和绝不仅仅只是“节能降耗”,作为连接算力设施的骨干通道,网络将对数据中心整体效能产生深远影响。数据中心碳中和的关键路径需要我们的共同践行,并为数字化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中行衢州市分行以人民银行碳账户体系为基础,向衢州江山一家正在转型升级的碳账户化工企业投放了400万元的低息信用贷款,用于企业对剩余蒸汽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这是衢州市分行碳金融产品-“双碳贷”的首笔投放。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在全国首创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绿能码”数据,探索建立企业碳账户和低碳评价标准,率先走出一条能计量可核算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衢州路径”。根据工业企业碳账户核算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指标,对企业按照红、黄、浅绿、深绿四色碳排放等级贴标,配套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和绿色金融服务,激励传统企业绿色改造转型。

中行衢州市分行以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己任,积极推进“碳账户”金融场景应用建设,通过对“碳足迹”检测与碳核算的应用评价,以“碳账户”评价结果为依据,创新推出“双碳贷”服务方案,并根据企业碳排放强度评价,对“深绿、浅绿、黄色”打标的小微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开辟优先审批优先投放的“绿色通道”,给予绿色金融贷款优惠利率,让碳账户场景体现了价值,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绿色发展的好处。

中国银行衢州市分行将继续以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抓手,全力保障低碳高效企业融资需求,大力支持高碳高效企业绿色转型,依托当地碳账户体系,持续推进“碳账户”金融场景应用,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中行力量!

来源:中行衢州市分行

9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1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创中心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向阳在会上介绍称,作为中关村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聚焦本次论坛主题中“碳中和”和“健康”两个主题,将主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第四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暨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2021年年会。同时,中国科学院将与科技部、北京市共同主办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发布一项重大成果,推荐相关项目参与技术交易大会和前沿科技大赛。

黄向阳表示,中科院部署了由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张涛和高鸿钧牵头的“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组织了近100位院士专家开展了咨询研究,也将在这次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介绍阶段性研究进展。此外,来自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开展研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咨询和相关的工作支撑。

黄向阳介绍,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暨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年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共同发起。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分享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探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就是大科学装置的共享机制,谋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合作,提升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影响力。他指出,在研讨会上,也将有来自于国内外的相关机构负责人,围绕“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开展交流。

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为践行“两山”理论,盘活森林资源,落实“双碳”目标,滁州市近日出台《滁州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省首个林业碳票管理办法。     

所谓“碳票”,就是林地林木的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林子的固碳释氧功能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它可用于碳减排量交易,收购储备减排量,并进行质押。《管理办法》包括总则、职责分工、碳票管理、区域碳中和、碳票金融和附则6个部分,共16条。它为滁州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林业碳汇交易路径,推动区域内碳中和进程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今年以来,滁州市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有力提升全市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奋力建设和谐林业、有为林业和平安林业。滁州市林地面积达430万亩,湿地面积1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23%,森林年固碳209.35万吨。滁州市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显著提升,为该市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承载力支撑。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9月17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尚进、市长秦保强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同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书贵,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红兵等企业高管深入洽谈,并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市领导高喜东、李建涛、徐汇川等参加。

刘尚进对王书贵、朱红兵一行来漯对接合作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结构性、重塑性变革,还蕴含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机遇、投资机遇。漯河市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建立“1+10+6”政策体系,正在梳理路线图和首批项目清单。启迪环境、城发环境作为主板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是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行业领军企业,三方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三方把政府的政策引导、资源协调优势与企业的专业人才、产业链协同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搭建模型,规划好碳达峰碳中和整体路线图;点面结合,分行业、分点位打造示范点和各类试点,逐步在面上推开;项目牵引,结合漯河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节能环保、绿色生产、绿色能源等领域梳理谋划项目,做好前期工作,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落地实施;成熟先干,对三方会商中已达成共识、相对成熟的项目先行启动,做到谋划与落地齐头并进;专班推进,三方共同组建专班团队,谋项目、提方案、抓推进,尽快推动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秦保强指出,三方成功实现战略合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双碳”重要部署的具体行动。要加快完善顶层设计,优化项目布局,选取试点先行,力争在“双碳”工作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走在前列。要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城乡供水和污水治理等工作,改造乡村污水处理设施,不断提升城乡污水治理能力,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要结合静脉产业园建设,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谋划相关装备制造专业园区,着力提升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布局热电联产项目,满足全市企业热电需求,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王书贵介绍了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概况、发展方向等。他表示,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团结校、省各方力量资源,精诚合作、碰撞启发,力促双方合作早日开花结果,在全国率先形成示范引领。

朱红兵表示,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愿与漯河市携手同行,持续深化政企合作,促进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和良性循环,为漯河市“双碳”示范城市建设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合作分别进行了需求对接。会后,市政府与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来源:漯河日报

北京千予汇国际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北京首家正式获准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森林固碳服务等业务的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4年,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供解决方案为己任,一直致力于研究探索符合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自愿碳市场机制,推进ESG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千予汇环保作为专业提供碳减排项目开发及交易等环保服务的企业,具有多年的碳汇项目开发核心技术与经验,拥有专业的国际技术及商务团队,从2016年起就活跃于国际碳市场,并逐步建立起了全球销售网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客户资源。

在过去的5年中,千予汇环保参与了国内多个林业碳汇项目的投资与开发,不但帮助了国内的项目业主获取到了额外的碳汇收益,而且促进了广大山区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林业精准扶贫的工作贡献了力量,助力国家碳中和及绿色发展战略实现。

9月16日,在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表示,中国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还需在立法、定价等多个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模型计算表明,单一的碳税,50美元一吨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50%,但是从降50%到碳中和需要非常高的单一碳税,要降低碳排放80%,碳税需要超过100美元一吨。

鞠建东表示,可以考虑不同的碳税。第一,税可以是异质的,行业不同,税率可以不同;同一行业,碳排放密度越高,税率应该越高。第二,税可以是动态的,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调整。

第三,税不仅应该惩罚污染,也应该与鼓励绿色并重,负的碳税就是碳补贴,可以用碳补贴的方法来鼓励绿色产业。第四,税收应该兼顾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对于非单一碳税的具体设置,鞠建东表示可以考虑累进碳税,“通过累进碳税,推动各行业碳排放均值的不断下降和循环迭代,从而实现2060的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今天举行的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与会嘉宾从产业发展以及绿色金融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指出,“双碳”目标下能源低碳化转型将显著加快,加快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绿色储运体系、绿色技术支撑将成为油气行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城市所造成的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排放总量的75%。

因此,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势必将推动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那么,如何加速构建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近日,在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主办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产业峰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明了方向。

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仅限制于城市建成区,我国的城市管理范围包括了农村和原野,着眼城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有利于使各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整体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

仇保兴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城市间的竞争可由“单轨”的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的“双轨”竞争。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如果以城市为主体,通过城市内各主体的创新就能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碳中和”体系,这与我国对主要行业的管理施行从上到下的“碳中和”顶层设计战略是互补的,有利于生成全国协同的韧性碳中和体系。

在仇保兴看来,从城市角度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首先要制定好路线图。那么,这个路线图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仇保兴认为,第一要突出安全意识。特别要将能源安全放在首位;第二成本要趋降;第三技术要非常可靠;第四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煤电厂数量占到全球的50%,这些大量的煤电厂显然不能盲目“一刀切”被抹除,而是应该关注“灰色”和“绿色”能够兼容并存、平稳切换;第五,要考虑进口替代性。

“如果这几个特征都满足了,我认为这个路线图大体上就是合格的。”仇保兴说。

在仇保兴看来,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制定,需要城市重新制定减碳模式,可将复杂的城市分为五个模块,即碳汇与农业农村、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与市政,以及工业制造业。

“城市‘碳中和’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工业文明的惯性思维锁定。”仇保兴坦言,不同的城市在制造业领域千差万别,但在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这四个领域的差异性是不太大的。

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使城市碳排放做到“可检测、可公布、可回溯”的三可原则。围绕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城市之间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合作,共学共创,以促进新技术和新变革措施落地,防止错误路线锁定,进而确保合理性和投资效益。

仇保兴认为,着眼城市视角,我国可分三个阶段实现碳中和,即在2021—2030年为碳达峰阶段,通过开展建筑、交通以及市政的低碳竞赛,大部分城市需要实现人均碳达峰的目标;2030—2050年为碳中和关键期,此期间城市的碳中和可重点围绕电力系统碳中和展开;而在2050—2060年的碳中和决胜期,城市则需要实现交通和工业制造业的碳中和。

Testin云测联合创始人兼CMO张鹏飞日前接受新华网《数字化转型先行者》节目专访时表示,为助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必要的手段。

他表示,云测试作为新基建中软件和系统的“监理”角色,对节能减排有着非常大的价值。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帮助人工智能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的力量帮助全社会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碳排放。

Testin云测的云测试和AI训练数据服务全国超过百万的企业和开发者,覆盖金融、工业、地产、通信、传媒、互联网、政务等20多个行业。

面向未来,Testin云测将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完善的服务,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月15日-17日,由新华网、黑龙江省商务厅、哈尔滨市政府等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论坛期间举办多场平行论坛,其中平行论坛—— 2021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闭门会议于9月17日举行。来自政府、金融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出席,为绿色金融如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中心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春明说,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已经成为热点话题,而绿色保险是则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气候及环境风险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提高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与传统保险不同,绿色保险更加注重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保险产品与服务之中,达到助推经济效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的目的。杨春明说,在“双碳”发展目标下,绿色保险领域空间广阔,大力拓展绿色保险项目和产品,助力低碳产业转型,助推绿色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这些保险主体的共识。

杨春明解释,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即属于“碳吸收”范畴,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称之为“森林碳汇”。近年来,我国建立了碳汇交易市场平台,逐步规范了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使得森林本身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生态服务实现了直接经济价值以外的富余价值。

杨春明说,森林具有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重要固碳功能,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然而,由于火灾、病虫害、冻灾等灾害及意外,造成森林损毁事故多发,森林碳汇能力减弱,影响着森林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杨春明介绍,中国人寿财险联合林业、气象等多领域专家学者,着力攻坚多种植被固碳能力难题,率先针对森林生态碳汇价值引入保险机制,创新推出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并在福建龙岩实现落地,为当地323万亩森林累计提供20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基本的操作模式:以林业主管部门作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保险标的为投保地理区域内生长正常且管理规范的生态林和商品林。在保险期间,由于约定的灾因导致保险标的完全损毁,且损毁林木经过专业计算,达到一定程度的林业碳汇减弱值时,视为发生林业碳汇减弱事件,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赔款可用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植被恢复等与林业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灾后救助。出险后,保险公司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高效精准监测损失情况,并与林业主管部门联合查勘定损,在灾后第一时间将赔款支付到位,为灾后减损、固碳能力修复争取宝贵时间。

中国人寿财险立足于碳汇方法学研究,以国内多位林学专家的不同植被固碳能力分析成果作为计算依据,依据数学模型,匹配每单位林木的树种、胸径等数据,对我国几大主要林木品种的固碳量进行计算,得出各林种的净固碳量系数化相对值数据,再结合投保地理区域的实地林种权重占比,对投保地理区域的年净固碳量进行专业性推算,将抽象的森林固碳能力以数值的形式具体化。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定点监测反演,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研究与论证,匹配当地林业历史损失风险,建立起林业损毁与固碳能力减弱的损失函数模型,将森林完全损毁造成的固碳量损失换算指数化,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

杨春明说,随着碳排放交易相关制度和市场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依托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绿色衍生品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新的研究市场已然拉开大幕。而“碳中和”所涉及的碳成本、碳定价、绿色经济等概念,具有特殊的金融属性和专业难度,目前尚处于探索期,实现“双碳”目标任重而道远。中国人寿财险将充分发挥创新经验优势,继续完善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推进森林碳汇保险领域更深、更广层次的研究与实践。

2021年9月16日,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双碳愿景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现场约200位知名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人士与会,四川荣县与知名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领衔大数据企业东方国信签订了三方战略协议,至此,四川荣县成为首个推进“双碳监测平台”建设的中国西部县域。

西博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7届,是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和外交服务”的重要平台。本届西博会主题为“中国新时代·西部新机遇”,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今年西博会还特此打造了“双碳愿景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高峰论坛。

此次落地荣县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智慧监测管理平台(简称“双碳监测平台”)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东方国信联合发起,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批最早开启的“智库+科技企业”双碳研究课题,也是中国开启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行动以来首批校企合作的成果展示。目前,第一期研究成果已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荣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沛,“物产荟萃·凝聚三宝”,此次中国西部首个县域双碳平台在荣县的落地,将有助于围绕顶层战略和高位引领,完成当地碳排放摸底,以此为依据进行碳减排目标的精确测算,并通过对城市碳数据进行AI分析展示, 以实时观察城市碳排放进程全景,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可实现最短时间最高效处理城市减排管理问题,确保对碳达峰、碳中和全流程全环节,建立“全面、可信、多维、闭环”的综合监管体系,为双碳目标落实主体提供可监测、可管理、可展示的大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及一体化支撑条件,保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跑题、不走样、不偏移,探索并最终形成荣县“双碳”发展新路径。

在论坛上,自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猛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发表了致辞,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刘剑波,清华大学化工系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刘德华以及荣县人民政府单德朋副县长分别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此后,在讨论环节,六位知名学者和企业人士汪三贵、唐鋆磊、贾晋京、乔志伟、熊定国、但晓波先后发言讨论。

与会嘉宾均对“双碳监测平台”在四川荣县落地给予了高度肯定。不少与会者认为,中国西部首个县域“双碳监测平台”在四川省荣县的落地,是推动中国西部县域加入全国绿色创新、科技创新的新举措,旨在充分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的指示精神,围绕荣县“双碳行动”方案和重点领域碳达峰方案的研究和编制展开,开辟中国首个“县域+智库+科技企业”双碳研究新模式。

还有专家认为,此次签约彰显了中国地方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贯彻并执行双碳目标的决心,对于荣县加深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价值,推进荣县“双碳”目标的实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探索中国特色双碳县域模式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将成为其他地区制定并建立正确的碳减排路径的标杆。

来源:中国网

“十四五”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五年,也是把碳中和愿景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第一个五年。日前,首届“福建省碳中和科技交流会”在福州市仓山区福湾工业园区福建省维他氧碳中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厦召开。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郑德祥博士、福州大学物信学院张昂高级实验师、碳汇资产自然资本研究陈庄星专家、碳中和维他氧菌肥专家彭功明老师、中国碳中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可池董事长、福建省维他氧碳中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国天董事长、福建省爱善碳中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英雄高级工程师、福建磁宇宙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毛超才董事长和邵尊伙总经理、古田维他氧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陈兴栋总经理和林枝玲主任、资源再生&减碳专家厦门雷瓦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周建丰(台湾同胞)总经理和王思远副总、建州控股集团杨仁慧董事长、福州欣知宜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吴剑斌董事长、福州闽达兴水运有限公司张永丽总经理和泉州市碳中和项目负责人邱洪贤先生、贵州省黎平绿洲森林营林有限公司李进富董事长和媒体记者等48人参加会议。

会上,专家发表了《碳达峰碳中和科研与推广应用》《衡质衡碳中和项目顶层设计与落地实施方案》等相关主旨演讲,展示了碳中和科研成果及产品。台胞能源再生专家周建丰先生与中国碳中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可池董事长签约了《塑化制品固废热裂解碳中和项目合作意向书》。

此外,各方推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该项行动将有望推进碳试点工作及行动,助力福建绿色发展。1992年联合国国际发明金牌获得者之一张可池高级农艺师介绍,今后拟在宁德市古田县大甲嘉德园区设立“衡质衡(福建)碳中和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资源再生减碳(第一期生产线)日处理800吨海漂垃圾&食用菌废菌棒等固废垃圾,以期生产高科技碳中和建材。引进台胞能源再生科技,拟在永泰县征地100亩建设“塑化制品固废热裂解碳中和工厂”(第一期),年处理废轮胎&废旧鞋等固废20万吨,以期大量生产高科技优质柴油等环保产品。在福建省辖区内,首期计划设立乡(镇)碳中和服务站1880家,以期早日实现“碳汇资产&自然资本”进入乡村。设立首期10个CCER林业碳汇示范点;开展绿色无人机智能喷撒“维他氧菌肥”试验&监控系统建设等,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赋能福建高质量发展。

2021年9月8日,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成功落地河南省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2500万元,落地企业为河南省首批获准碳排放权交易企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联合盐化有限公司,兴业银行郑州分行以该企业的碳配额为质押物,根据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及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等因素,为企业核定贷款资金2500万元,该笔业务在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的指导下,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有效盘活了企业碳配额资产。

下阶段,兴业银行郑州分行将继续发挥绿色金融领域专业的服务能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企业提供多元、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广东省政府日前发布《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多项措施涉及期货市场。

《方案》提出,大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强化资本要素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全国性资本要素交易平台。高水平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创新交易品种,对接国际交易规则体系,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全面的风险对冲工具,打造风险管理中心。

《方案》提出,规范发展地方要素交易场所。推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规范发展,强化优势产品现货定价权,与期货市场有效联动。

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方面,《方案》提出,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支持港澳投资者参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借鉴可变资本公司等先进经验,试点探索私募基金新形态。规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秩序。

在深化跨境金融改革,打通资本要素跨境流动渠道方面,《方案》明确,加快推进外资金融机构落地落户。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基金、期货、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落地。

在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引导资本要素向重点领域倾斜上,《方案》提出,精准发力乡村振兴。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保险+期货”项目试点。

《方案》明确,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利用资本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建设期现联动的国际化碳市场。基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港澳投资者参与广东碳市场交易,建立碳排放权跨境交易机制。进一步深化广东碳市场建设,完善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碳金融服务。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与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

9月25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1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的中关村论坛上表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从碳达峰、碳中和,欧盟大体上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需要45年,而中国只要力争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最近将陆续发布。

解振华透露,第一个是要发布一个顶层设计的文件,这就是1,另外再要发布N里的第一个文件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陆续发布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措施和要采取的行动,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推进节能、低碳建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的运输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的碳市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举措,加速转型和创新。

巴黎协定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指明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主要经济体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疫情后绿色高质量复苏的重要抓手,提出中长期减排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欧盟发布了绿色新政,承诺到2030年比1990年要减排55%,2050年实现气候综合,计划要投资一万亿美元来支持这些行动,德国提出2045年要实现碳中和,这是发达国家最早的目标,是2045年实现碳中和。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之后宣布2030年比2005年要减排50%到52%的自主贡献目标,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零碳排放。

解振华称,实际上电力就是零碳排放,现在靠石油和天然气,将来也要变成可再生能源,甚至有新的技术出现2035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零碳排放。

国际能源组报告指出,全球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至少一半以上都需要新研发和新应用的技术,为加速技术创新,一方面形成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合力,政府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和鼓励创新的经济政策,发挥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投融资。企业主动布局新产业,创造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研究机构加快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研究,将碳中和与新基建、工业4.0、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各方要落实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下的技术合作机制,既保护知识产权,又促进技术转让,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建立碳市场和碳定价,减低成本,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发达国家也应该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承诺,同时防止将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合作和贸易政治化。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经济态势如何?行业前景咋样?政策风向是什么?中国网财经特别策划《财访间》栏目,专访权威专家、学者、企业家,用宏观数据描绘经济脉络,从细微之处透析发展机遇。

中国网财经9月24日讯 2021年9月22日是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周年。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这一年“双碳”目标有哪些历史性的进展?“双碳”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何意义?碳税会在什么时候推出?碳税与碳市场如何协同促进碳减排?中国网财经《财访间》栏目就“双碳”目标一周年的回顾与展望主题,专访多位经济学家进行解读。

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双碳”目标提出后,个人的思想、重要的资金,以及国家相关规划都聚焦到了低碳发展的维度上。“双碳”目标是机遇也是挑战。碳中和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各行各业都在酝酿着“脱胎换骨”式的转型,在中国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碳中和将起到巨大的内生动力促进作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试点时,中国碳市场就已经是全球排名前列的碳市场,平稳推出已经是成功的第一步。碳市场的核心作用是价格信号,未来我们还需要纳入更多行业,然后不断提高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进一步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扩大影响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持“双碳”目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金融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碳达峰、碳中和实际上从2015年就开始讲了,但在这一年来,“双碳”目标迅速从呼吁到政策,到具体的路线图,再到行动,整个社会都真正动起来了。建议通过累进碳税,来推动各行业碳排放均值的不断下降和循环迭代,从而实现“双碳”目标


在今天(25日)召开的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的现场,围绕“智慧、健康和碳中和”的论坛主题,共有12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现场做了当天最后一场演讲,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从碳达峰、碳中和,欧盟大体上需要60年左右,美国需要45年,而中国只要力争30年左右来实现,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最近将陆续发布

第一个是要发布一个顶层设计的文件,这就是1,另外再发布N里的第一个文件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陆续发布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措施和要采取的行动,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推进节能、低碳建筑,构建绿色低碳交通的运输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出台配套的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的碳市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举措,加速转型和创新。

据解振华介绍,今年4月,中美两国在上海举行了气候变化的会谈,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的联合申明,提出了在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可再生能源,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的减排,减少煤、油、气的排放等八个领域开展了对话。另外要在这八个领域开展务实的合作,瞄准了当前的技术竞争,技术发展主要的战场和市场。

今年9月,双方在天津围绕着落实联合申明举行了会谈,主要是继续推动中美气候变化的合作机制,要把它具体化、务实化,双方瞄准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全球技术需求的重点和巨大的市场。9月20号,解振华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在这个会上一些国家领导人要求将其中的一些技术,要转变为公共技术,特别是提出来CCUS技术,碳普及,碳利用和碳封存的技术,这就是一个复碳技术,希望能不能作为公共技术,为实现全球的净零排放做出贡献。

另据了解,今年年初,中欧双方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并举行了首次对话,过几天还将再次对话,将继续推动中欧在碳市场、绿色智能、低碳城市、低碳技术等相关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中国现在正在同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中国还将与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加强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这些南南南北合作的领域,涵盖未来十年各国碳中和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主要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市场前景、投资价值和示范作用,中国将继续同各方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和绿色低碳务实合作,携手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昨天解振华参加了清华大学成立了一个碳中和研究院,它是集全校所有的力量,就上述这些领域要开展一些硬核技术研发,最后争取商业化。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围绕国家的双碳目标制定碳中和路径,是阿里ESG战略的重中之重,作为连接十亿级用户生态,千百万级商业经济数字平台,既要确保自身成为一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同时也有机会与广大客户和伙伴搭建绿色和可持续的新商业生态,这也是历史的新课题。张勇称,无论对于公司治理还是对于保障用户数据隐私和权利,数字安全治理等国家和社会深切关注的领域,平台企业必须有所作为。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9月25日,2021中关村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全体会议。全体会议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围绕“碳中和”主题进行演讲。他透露,我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最近将陆续发布。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12亿千瓦以上是什么概念?美国现在全国装机容量是11.89亿千瓦,这就是相当于美国全国的装机容量。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欧盟大体上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需要45年,而中国只要力争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解振华表示,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最近将陆续发布“1”就是一个顶层设计文件,“N”里面的第一个文件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陆续发布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措施和要采取的行动,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推进节能、低碳建筑,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的碳市场,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举措,加速转型和创新。

未来十年,将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此同时,这里面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市场与合作潜力。解振华表示,联合国和中国的一些机构测算,如果全球按照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最后还要需要投入92万亿美元到100万亿美金,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将带动136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市场还是很大的。

日前,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集团”)与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专项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新华社下属20多家服务机构将围绕品牌建设和企业发展,与心连心集团展开全面合作。

心连心集团董事长刘兴旭在仪式结束后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心连心是一家具有民族使命感的企业,成立的初衷是生产化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为社会创造价值。此次与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启动专项合作,对企业而言既是极大的鼓舞,更是高标准突破自我的起点,将大大加速企业成长为全球知名品牌的进程。

紧随“六稳”“六保”方针,不忘初心坚守主业

“十四五”规划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于6.5亿吨“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而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在助推中国农业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某种意义来说,没有化肥就没有如今兴旺发达的中国现代农业,就没有亿万百姓的丰衣足食。

心连心集团始建于1969年,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我们公司专注化肥53年,原因还是有点民族情结,”刘兴旭所说,“目前从我们国家农业需求上来看,整个农业还是需要很多高效的化肥,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为了做好化肥,我们的基本指导思想还是以肥为主,把肥料这块主业做好、做大、做强。

同时他指出,虽然中国的化肥用量占到全球三分之一,但是从企业规模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上千万吨规模的企业,与世界巨头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而现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比如做品牌农业,要做好配方肥,做好绿色农业还要减少污染,等等。这些既是挑战,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化肥这件事情做好。”

顺应“双碳”目标,实现绿色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前者指引了未来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心连心集团积极调整发展升级路线图,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开发科技新品。

刘兴旭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点是能耗,单位产品里消耗的资源量对于一个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来说,是实现“双碳”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心连心集团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刘兴旭介绍了企业一系列增效降耗的创新举措。首先是在原料选用方面,尽量选择硫的含量较低的高端煤炭,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硫的排放。第二,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目前心连心集团使用的尿素生产设备在国际上居于一流水平,使得煤炭转化率大幅提高。第三,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还要严格30%到50%,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第四,采用循环经济的办法,将排放的物质尽可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如将氮肥生产过程中的废气重新加工再利用,做成食品级的二氧化碳和特种气体。

心连心集团坚持做好环保工作,从原料到生产、到控制、到排放,到回收利用,每个环节上狠下功夫,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正因如此,心连心集团被评为“绿色工厂”“国家环保绩效评级A级”,并连续十年获得 “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合成氨)”殊荣。

刘兴旭说:“下一步,我们还会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做好两个‘转化’。一个转化是把原料转化成产品,把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第二个转化,使肥料产品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减量增效,为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承担社会责任,振兴乡村建设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陆续发布了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刘兴旭认为,作为“三农”的主要农资产品,首先的责任担当就在于做好产品。

据了解,心连心集团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土壤和作物营养,实施差异化战略,大力发展高效肥。在自主研发聚能网尿素的基础上,其又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共同研发了具有国家专利技术的内置型控失肥,与普通尿素相比,使氮肥利用率提高近20%,心连心集团与德国巴斯夫合作开发的超控士尿素,氨挥发抑制率达到50%以上,既减少了化肥损失,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在产品方面为振兴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立体化服务体系的打造,同样是心连心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心连心集团积极探索实施“化验室+配肥站+高效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新模式,将科学施肥落到实处。目前,企业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20多家高效农业服务中心,测土化验室23家,配备了由200多名高校人才组成的服务队伍,从免费测土化验开始,到专家配方、精准施肥、种植指导、飞防服务等,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通过对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深入研究,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心连心集团在全国共建100余个示范村,除了提供全方位的农化服务以外,还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小孩等提供爱心资助。秉承“自己艰苦奋斗满足别人需求”的企业之魂,心连心集团践行社会责任,在历次的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疫情等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积极开展救灾救助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心连心集团还积极探索农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将农户、经销商、业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公司内部的供、产、销、研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数据,有效地链接在一起,刘兴旭说:“这个平台对于我们的产品研发推广、满足市场需求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9月24日,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凝聚先锋力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中国环保品牌集群副主席,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江出席并发表演讲。

郑江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向世界承诺3060的目标,这是一个中国降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对于行业与企业方面,他指出,它的任务主要是在2个要素,一个是能源,一个是资源,做减法和加法。在做减法上是在能源上降低能耗,做加法就是能源的开发和资源回收。

他谈道,在污水处理行业的层面来讲,减碳主要是三板斧。

一个是低碳运营管理,可再生能源的、低碳技术的开发转化。

第二板斧是再生能源的开发,一些能源在污水中如何回收,包括国外还有很多抽水的发电等等。同样水厂相对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的,全国现在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利用他的空间环境来开发能源。

第三板斧是低碳技术的开发转化。

9月24日,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双碳目标下的企业领导力”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英国碳信托咨询师张楠出席并演讲。

张楠在演讲中表示,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之后,企业怎么设定目标,怎么样制定战略?

张楠指出,首先从政策的角度跟监管的角度,是企业目前做碳减排工作最大的一个驱动力。其次,跟企业沟通的过程当中,也会发现很多企业提到,他们来自下游客户的压力,也是企业去开展双碳行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

她谈到,现在国内也越来越多的看到一些来自于投资机构,还有来自于消费者的动力,所以很多企业他们也非常的关注产品的碳足迹,以及产品的碳中和。最后很多企业他们更主动的开展这种碳减排的工作,其实这就是企业的内升动力,比如说企业希望提高自己的品牌,更多的希望通过这种减排的措施,不仅仅能够实现减排,同时也可以去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比如节约用能成本。

对于痛点,张楠认为,所有的企业在进行双碳行动或者是减排行动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不同规模还有在不同阶段的企业,他们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对于在供应链比较下游的企业,以及一些品牌企业,他们的排放不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排放,而是来自于他们的上游的供应链,从这些品牌企业来说,怎么样去管理他们的供应链,怎么样去改进产品的设计,使得整个产品碳足迹有一个降低,对这些企业来说也是他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此,张楠建议,摸清家底,这个是做双碳战略或者是做碳排放管理的第一步;企业在进行碳排放核算的时候,首先关注自身的排放,尤其是对于一些高耗能企业;建议大家更多关注一些创新的低碳技术,其实创新的低碳技术,与现在传统说的提升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相比,他们未来会带来更多的较低的成本减少我们排放的机会。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9月22日,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副秘书长兼法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马勇,副秘书长肖青,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院长吴乐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程虹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会议主要对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与绿会标准委共同编制的《企业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研讨会邀请了生态环境部相关领导,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杨朝飞,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凡,北京绿色交易所总裁、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梅德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低碳学组主任崔大鹏,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李惠民,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双碳事业群标准体系总监李晓峰,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副研究员徐秉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宇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张红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赵勇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金融高级顾问朱寿庆,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研究员张凯文,筑友智造科技首席技术官俞大有,北京龙源惟德总经理、新天钢集团技术研究院能源环保所所长岳勇,蚂蚁集团蚂蚁森林项目组负责人王小颖,成山集团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主任、总裁助理胡厚宝,宜生环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乐健宏等19位专家和企业代表。

会议伊始,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程虹分别致辞,并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畅所欲言提出意见。绿会标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企业碳评价标准》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对标准文本进行详细讲解说明。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制订企业碳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有一套富有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碳评价标准进行指导和引领。同时,与会专家们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对标准的各个部分分别提出了富有专业性、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碳计划、碳制度、碳排放、碳交易、碳中和)的划分,以及各自包含的若干次级指标项的精确度、匹配度、权重值,都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编制组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注重创新性和继承性、理论性和实用性、重点性和一般性,约束与激励并重,约束为辅,激励为主。在企业快速迭代中创新,采用先行先试的作法引导企业减排,增强企业竞争力,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落到实处。

《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采用中国绿发会《绿色会议标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减少能耗、减少纸质打印材料,会议组织过程中不默认发放一次性瓶装水,鼓励使用茶杯续水,提倡绿色出行,会场垃圾分类等等,为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将陆续整理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进行全面分享,同时将对专家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讨论分析,采纳并完善到标准文本中。相关专家发言,绿会融媒将随后持续报道。

近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以茶叶碳汇、矿山植被修复碳汇为质押,相继为青岛云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新世纪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发放贷款共计1200万元,专项用于茶园大棚绿色运营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成为全国首单茶园碳汇贷及植被修复碳汇贷。

在前期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青岛市首单林业碳汇贷融资模式的经验基础上,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对辖区内固碳主体进行全面排摸,积极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广开融资渠道,助力“双碳”目标。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属于森林类的茶园及复垦矿山,其植物、土壤对于环境改善、空气净化至关重要,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机碳储量也将逐渐提高。

青岛沿海丘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崂山绿茶、海青茶等多个茶叶品牌,青岛云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云头崮老爷茶也多次获评青岛市十大名茶,“千亩”茶园的固碳量达5300吨。同样具备生态价值的,还有青岛即墨正积极推进的历史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青岛新世纪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推进的矿山植被修复后,预计也将实现固碳量近5000吨。经综合评定后,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创新以其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立足区域禀赋,充分发挥总行“商行+投行”战略优势和绿色金融领先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碳金融服务模式,先后为全国首个“零碳社区”提供资金支持,落地全国首单建筑节能改造保险项下“建筑减碳贷”以及多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碳汇贷等典型业务,为加快地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助力青岛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新标杆、新方案。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和工作开展,绿色金融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洞头“两菜一鱼”渔农特色产业也成了金名片。9月23日,在人民银行洞头支行的指导下,洞头农商银行成功发放全省首笔“海洋碳汇贷”15万元,用于扩大“两菜”(紫菜、羊栖菜)养殖面积和养殖技术的绿色改造升级,助力洞头海产品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据悉,海洋碳汇贷”是洞头农商银行立足洞头海岛特色,以海洋碳汇为切入点,将紫菜、羊栖菜等海产品养殖每年产生的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物,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日碳排放交易价格为依据,测算贷款额度,并通过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权利登记和公示后,为农户或企业发放的绿色贷款。

相较陆地上的“绿色碳汇”,海洋碳汇(又称“蓝色碳汇”)固碳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优势。洞头海区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养殖占比高,碳汇潜力巨大。“海洋碳汇贷”的推出,为洞头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拓宽了绿色融资渠道,助力洞头海洋生态资源价值向金融价值转化,同时获得的资金又会用于养殖技术的绿色升级,支持洞头做好“双碳”工作,实现价值转换和绿色转型的良性循环。

“海洋碳汇贷”的成功发放,是洞头农商银行围绕“双碳”战略在绿色金融和海洋经济中的一次积极探索。下一步,该行将持续聚焦洞头区丰富的海洋资源,不断完善“海洋碳汇贷”融资模式,加强碳汇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为探索“海洋碳金融”发展潮流作出更大贡献,全方位、成体系地助力洞头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联盟,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中央企业引领作用。

9月22日,中国绿发举行绿色低碳战略发布暨产业合作签约峰会。活动现场,中国绿发与中国建材集团、国科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国绿发与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研院、中国建科、中检集团、国科控股、清华建筑节能中心、北京绿金院等单位共同发布低碳建筑产业链联合倡议。

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培育现代产业链链长

中国绿发与国科控股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协同创新及科技金融服务等五大发展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将依据国家战略部署、区域发展规划、双方业务布局,共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储备一批科技先导项目,以新兴科技助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中国绿发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绿色产业领域中央企业中的佼佼者,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速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深度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技术需求;汇聚全社会资源要素,重视对“链长”企业的培育打造,以高质量技术供给赋能现代产业链链长,为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倡议产业链全面实施绿色转型

据了解,我国建筑行业运行及隐性碳排放达到全国碳排放的近40%,是碳减排的主战场之一,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具有重大作用。

中国绿发将与中国建材集团就巩固和拓展绿色健康建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打造安全、健康、辨识度高的特色绿色建筑产业体系。

通过《低碳建筑产业链联合倡议书》,参与倡议各方共同向全社会承诺,到2025年在新开发建设的建筑、城市设施及城市项目实现近零排放;到2030年努力实现全产业链单位产值CO2排放量减少30%以上,推动产业链早日碳达峰,为顺利实现最终碳中和创造条件。为达此目的,“将成立低碳建筑联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应用,研究扩大产业链供应链圈层,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互鉴共享,全面打造零碳园区、零碳建筑、零碳城市,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协同创新和孵化平台,发挥绿色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支撑作用,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中国绿发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绿发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作用,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市场活力迸发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生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华为全联接2021大会期间,华为召开主题为“深耕园区数字化,共创业务新价值”的智慧园区主题演讲。线上,逾2000位业界专家、参会企业、行业伙伴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智慧园区创新之路,共谋产业发展之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同济大学教授谭洪卫,华为企业BG智慧园区业务总裁苏宝华,华为企业BG产品组合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张海平,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思远等出席此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华为持续深耕园区数字化,基于数字平台打造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于华为云底座,通过数字平台将能力开放给伙伴,使能伙伴去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应用,助力产业园区、场馆、制造园区等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开展上海体育场智慧化建设,构建与其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智慧化能力体系。通过智慧化加成,带动久事经济、社会、管理三大方面的效益提升: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信息发布与视频分发,增加场内销售收入,增加赞助商价值;通过数字化手段支撑对场馆设备的主动监测式维护,减少人员投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约10%

社会效益方面,围绕重大赛事要求,从公众体验、赛事服务和场馆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同时优化场馆运营服务能力,提高面向大众体育的服务等级,形成体育产业大生态

管理效益方面,通过统一的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场馆整体运营可视、可控、可管,提升事件处置效率约50%

2021年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党和国家大力推行“双碳”战略与“3060”目标,这意味着国家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达成,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个过程中,能源结构改革去中心化、发展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将广泛部署在园区,碳排放、碳减排、碳投资,都发生在园区。

·碳排放中,工业用能占比最大,而80%的GDP发生在园区,楼宇用能+工业用能的碳排放> 41%

·未来“源、网、荷、储”都在园区里面,碳减排需要对“源、网、荷、储”做统一管理和调度。

·2030年中国的碳投资达到8万亿元,供能/储能等重点领域都在园区。

园区成为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华为聚合ICT技术,与低碳减碳相结合,创新打造智慧零碳解决方案,使能园区智慧化和低碳化:

· 通过云边协同解决方案,实现源、网、荷、储等能源设备及配套设备的云化,将园区电网中存在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空调、充电桩、其他可中断负荷等各类资源可调可控。

·标准化园区物模型,终端联接的IP化与可视可管,提升设施终端接入可靠性,实现海量终端的快速接入和联接管理,进行时空尺度下的协调优化控制,形成“能效电厂”参与碳交易、能源交易、辅助服务等服务。

·丰富高效的核心服务,实现综合能源管理服务的快速上线和创新,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化监、管、控,使园区运行保障的安全性得到质的提升。

我们身处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智慧园区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面向未来,华为愿携手广大客户与伙伴,建设安全、绿色、智慧的未来园区。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支撑绿色低碳实现,进而支撑城市、乡镇、乡村的低碳化,每个园区都实现低碳化就支撑了国家的双碳战略落实。

华为于2021年9月23-25日在线上举办华为全联接2021,大会以“深耕数字化”为主题,汇聚业界思想领袖、商业精英、技术大咖、先锋企业、生态伙伴、应用服务商以及开发者等各方,探讨如何深入行业场景,把数字技术与行业知识深度结合,真正融入政企的主业务流程,解决核心业务问题,催生体验提升、效率提升以及模式创新;并发布场景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分享客户伙伴的最新成果与实践,构筑开放共赢的健康生态。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

作为2021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9月26日,“智能+能源论坛”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中心示范区举办。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既要防止一刀切,也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在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好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

“双碳”目标会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及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而“双碳”目标的制动也会拉动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杜祥琬指出,根据现在的初步研究,我国工业、电力、交通和建筑领域在2030年前会相继达峰,能源活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望在2027年前后达峰,峰值范围为105吨至110吨,大概会比2020年增加5亿至7亿吨二氧化碳。

低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难,例如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随着多年来的发展,高碳发展路径依赖的惯性比较大。而克服这些困难,则需要落实新理念、实现新发展。

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且稳妥地发展,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比如以为简单地拉闸限电就是低碳,同时也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杜祥琬说,碳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的碳强度逐步降低实现的达峰,不是攀高峰,而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而碳中和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开创一条具备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

“双碳”目标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双碳”目标会大幅度的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而在这方面,中国潜力巨大。

杜祥琬认为,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概括来说就是把纵向的发、输、变、配、用和‘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横向多能互补,发展多种类型的商业化储能技术,同时调动各种灵活性资源,就可以完成这样一个新的电力系统。”

“概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现在中国的排放状态是这样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排放量,大家能够看出来本世纪初是非常陡的爬坡期,现在进入趋缓期,我们要降低碳排放强度,让它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杜祥琬说。

实现“双碳”需要重新认识能源资源禀赋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新认识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前说起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人们一提就说六个字:富煤、缺油、少气,这个认识是误差很大的,会影响我们国家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杜祥琬说。

为什么说误差很大?杜祥琬谈到,因为煤和油气都是化石能源,除了化石能源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外,我们国家还有非常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比如生物质能、地热能,还有海洋能、太阳能热利用、固废能源化等,这些是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

杜祥琬称,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开发的太阳能、风能还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所以资源基础是丰富的,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也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解决东部能源负荷,要提高能源自给率

中国能源负荷在东部,我们如何解决?杜祥琬提到一种思路:分布式与集合式相结合,身边取和远方来结合,强化分布式与集中式,提高中东部地区的能源自给率。

“我国东部有很多地方需要能源,但是没有资源,没有资源就是没有煤、油、气。同时我们发现不了自己身边丰富的非化石资源。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到自己身边取资源,这样就可以实现自产自销,如果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培养一大批产消者,比如‘BIPV’就是将建筑和光伏结合起来,自己用电的同时还可以发电,进而缓解对大电网的冲击。”杜祥琬说。

杜祥琬所参与的专家组也做了一些计算。“中东部地区从自己身边取一度电,比‘西电东送’更便宜。电力负荷重的地区,应该把‘身边来’和‘远方来’相结合。”

2021中国碳中和推介交流会于9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交流会主题为:碳技术 、碳金融、碳交易等相关话题。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梁红发布全球碳信用机制演进及展望报告并演讲。

为什么关注碳信用?梁红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全社会的一个关注焦点。怎么更好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气候目标? 梁红认为, “这个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力量来促进新的节能减排,特别是创新技术的利用,是对减碳技术、低碳技术一个重要资源补充。”

会上还提到了企业参与碳中和行动的必要性,为什么说企业会是一个积极参与者?梁红说,这对企业社会责任有非常大的要求,这些要求来自于他的股东、来自于它的消费者。“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过程,希望各行各业关注一下碳中和议题在整个方法学、国际合作、技术突破层面近期的发展。”

9月25日,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协同创新实验室在北京召开启动仪式。实验室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环境报、金融时报、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支持,吸收多家研究单位、金融机构和骨干企业作为理事共建,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交叉领域的创新研究平台。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向实验室发来贺信。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对实验室的启动表示祝贺。

解振华在致辞中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大趋势,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加快推进气候治理进程,各国将加快推动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目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所需的技术有一半尚未走进商业化量产或处于早期的研发阶段之中。因此,谁能够率先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制度优势,谁就会取得绿色低碳发展规制的主导权,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

解振华表示,绿色低碳市场潜力巨大,绿色金融是重要的推动力。近年来,金融资本对碳中和技术的投资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但现有投入距离全球零碳排放目标的实现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空缺。金融机构要成为重要的推动力,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助力技术迭代与升级,促进模式创新提升常规技术碳绩效、推动硬科技研发填补应用空白。同时,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也相应地将培育新型产业、创造和保持就业岗位,对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溢出效应。

解振华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是即将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实验室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的标准化识别与验证体系,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助力碳减排以及脱碳技术的资本对接与产业推广,开发特色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努力成为我国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介绍,实验室将基于技术视角,推动产业端与消费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技术方和资本方搭建对接平台,充分支持金融体系助力碳中和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应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相关司局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有关科研机构代表与会。

日前,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以茶叶碳汇、矿山植被修复碳汇为质押,相继为青岛云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新世纪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发放贷款共计1200万元,专项用于茶园大棚绿色运营及工矿废弃地复垦,成为全国首单茶园碳汇贷及植被修复碳汇贷。

全国首单茶园碳汇贷、植被修复碳汇贷双双落地兴业银行青岛分行

在前期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青岛市首单林业碳汇贷融资模式的经验基础上,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对辖内固碳主体进行全面排摸,积极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广开融资渠道,助力“双碳”目标。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固定的碳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属于森林类的茶园及复垦矿山,其植物、土壤对于环境改善、空气净化至关重要,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机碳储量也将逐渐提高。

青岛沿海丘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崂山绿茶、海青茶等多个茶叶品牌,青岛云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云头崮老爷茶也多次获评青岛市十大名茶,“千亩”茶园的固碳量达5300吨。同样具备生态价值的,还有青岛即墨正积极推进的历史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青岛新世纪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推进的矿山植被修复后,预计也将实现固碳量近5000吨。经综合评定后,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创新以其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立足区域禀赋,充分发挥总行“商行+投行”战略优势和绿色金融领先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碳金融服务模式,先后为全国首个“零碳社区”提供资金支持,落地全国首单建筑节能改造保险项下“建筑减碳贷”以及多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碳汇贷等典型业务,为加快地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助力青岛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新标杆、新方案。

持续加码碳金融,树牢擦亮绿色金融的金色名片,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将以更大的热情与努力积极服务“双碳”战略,致力守护好绿水青山、碧海蓝天。

来源:齐鲁晚报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该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最后通过生物途径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点评:这一成果被认为是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又一次取得的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如果未来该系统过程成本能够降低到与农业种植相比具有经济可行性,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物基社会。

◆酶制剂是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芯片”。

蔚蓝生物(603739)在食品酶催化技术和植物基发酵技术上已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在细分领域打破国际垄断。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出身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天津工业生物所有长期技术合作。

华恒生物(688639)董事、首席科学家张学礼现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公司与天津工业生物所及人工合成淀粉项目负责人马延和有长期、大量技术合作,并成立了合资公司天工生物。

来源:金融界网

为推广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经验做法,着力打造以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为载体,多部门协同、多码融合的企业减碳长效机制,9月26日,全省工业碳效码发布会暨场景应用推广会在湖州市举行。

会议现场,省经信厅、省统计局、国网浙江电力和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启动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全省上线仪式,并介绍了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的基本情况。

在全国首创提出“碳效码”,建立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成为全省唯一工业碳效智能对标改革(“碳效码”)试点市……今年以来,湖州深入贯彻全省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政府主动担当、企业自觉参与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湖州探索与贡献。

“目前,湖州完成了全市381个行业3700余家规上企业的碳效标识赋码全覆盖。我们在绿色金融、绿色技改、绿色工厂评价、绿电交易、‘亩均论英雄改革’等方面,迅速应用评价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营造了部门协同测碳、行业精准控碳、企业主动减碳的氛围。”湖州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湖州将持续迭代深化,加快探索实践,向全省推广、向其他行业延伸,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湖州“无差别城乡”建设、绿色共富先行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碳效码介绍

归集企业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和加工转换消费等数据,通过工业碳平台整合分析,分行业、分地区测算汇总碳排放量数据。联合建立碳效智能对标体系,围绕企业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碳中和情况,开展三大指标智能对标,动态立体给企业“碳画像”,形成了融合三个标识于一体的“碳效码”。并创新“企业码+碳效码”双码融合,在“企业码”专区开通“碳效码”,实现企业碳效查询“一码了然”。

工业碳平台介绍

采用V字模型系统拆解企业核心业务,打破经信、电力、统计、发改、金融机构等不同系统的数据壁垒,贯通碳—能—电的数据链条,提取企业的电、煤、气、热等不同部门、层级39类数据,进行共享、解构与融合,形成综合集成的工业碳排放数据仓。

工业碳效码场景应用

方便绿色金融服务

推动节能减碳技改

指导绿色工厂评价

助力亩均效益改革

推广实施绿电交易

来源:湖州发布

炼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系统中碳排放大户之一,在“双碳”目标下,或将改变石油产品消费结构,倒逼石油消费提前达峰,然而这一时期炼化行业产能投资建设热情不减,市场环境将面临新的挑战。对于炼化企业而言,挑战与机遇犹存,如何去适应这“新”发展格局,走出适合自己得发展路径呢?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质,是加快完成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型。同时也让产业急剧变革,绿色能源和高端化工将成为全球竞争的科技前沿。炼油化工行业需找准新定位,培育新优势,积极实施新举措,而核心技术的突破毫无疑问将起主导性作用。对于炼化企业而言,应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绿色炼油、循环化学、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等前沿技术研究,要积极拥抱产业变革,顺应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为此,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石化行业亟需加快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促进行业节能低碳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定于2021年10月27-29日在山东淄博市召开“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

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指导,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承办。以“构建低碳经济 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聚焦节能低碳先进管理方法与经验,推广重大科技攻关、重点工程建设、重要改造优化方案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经验、成果和产品,交流炼化行业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推进前瞻性创新技术的研发、示范与产业化进程,促进炼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升。

据悉,会议将以产、学、研、展、商多种方式呈现,诚邀了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碳排放管理机构、化工园区代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中化集团、地方炼油化工企业专家代表;炼化设计/工程、施工运维代表;节能科技、设备、机动、物采等部门代表;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提供商及技术服务商代表等国内石油石化企业的主管领导、行业专家和技术负责人齐聚一堂,从节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着手,细分十余个专项议题报告,深度交流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成功案例,并作专题报告和交流研讨,并将各单位技术创新成果和应用经验进行了集中展示和分享。

新常态下,炼化产业节能降耗责任重大,刻不容缓。要实现“双碳”目标,除了政策的引导,提高对碳减排的认识,炼化行业的节能降耗和能源结构快速调整同样重要,尤其是技术创新,通过系统节能、智慧节能和协同节能,实现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请关注“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带来的技术干货,谋求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

近日,泰兴市成功发放了全省首例500万元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碳权贷”业务,先行先试助力地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金融再创新篇、再开新局。

“碳权贷”是金融机构以职能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的贷款,是排污权质押融资家族新的一员。此次“碳权贷”的对象是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某化工企业,该企业拥有自备电厂,是全国首批取得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在得知企业尚有碳排放权配额未使用后,该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主动沟通联系,为其设计了以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的“碳权贷”业务,该企业以11万吨碳排放权配额提供质押,获得泰兴农商行专项“碳权贷”贷款500万元,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也充分体现了碳排放权的真正价值。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党中央提出的“双碳”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必须坚决落实好!而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企业不断提标升级改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目标的早日实现。

近年来,泰兴市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注重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来引导激励、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该市建立的金融与部门联动协商机制,对被评为红、黑等级的企业,银行不予受理其贷款申请;被评为黄色等级的企业,限制其贷款数额。同时,开展排污权质押贷款融资试点,将排污权从“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先后有多家企业成功获得排污权质押融资,实现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今后,泰兴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有关的工程项目扶持力度,大力扶持与转型升级有关的改造项目,推进产业向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

9月23-24日,第四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高峰论坛在甘肃兰州隆重举办。论坛紧紧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清洁能源发展问诊把脉、开方指路,对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清洁低碳转型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各有关方面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电科院名誉院长郭剑波院士出席会议并做特邀报告,副院长孙华东出席会议并主持圆桌论坛。

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普华”)董事长、党委书记赵建保在本次大会电力信息化分论坛上做了名为《双碳目标下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实践》的专题演讲与分享,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在“双碳”背景下,中电普华对电网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思考与具体业务实践,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相融并进,以及“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能源电力行业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正在逐步形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革命,作为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枢纽平台,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一环,电网运行本质是一个实时、大数据的“中台”。在电源侧、电网侧、需求侧、储能侧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都需要电网发挥核心牵引作用。中电普华认真贯彻落实“双碳”、新型电力系统等国家战略,在信产集团的指导下,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创新应用为驱动,打造能源互联网数字化运营体系,推进架构中台化、数据价值化、运营智慧化,支撑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电普华基于“国网云”强大算力和“数据中台”海量电力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中台能力沉淀和服务共享开放,推出一系列大数据应用,支撑了国家电网公司网上电网、网上国网、智慧供应链、财务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等一系列重大应用建设,既提升了对前端业务的响应能力,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快速迭代与产品升级;又根据中台海量数据,不断创新各类数据产品,发布聚焦电力看民生、电力看环保等多款大数据产品,在助力疫情防控和精准施策的同时,提供了新型商业机会的思路。

在未来发展中,中电普华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共同构建连接、共享、赋能的能源生态,助力能源数字经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落地,赋能公司业务发展和管理创新,不断深化云网融合,加速更多智能应用落地,助力推进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龙岗区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提出,未来五年,龙岗区将全力打造“IT BT 低碳”三大核心产业集群。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龙岗区将着力推动优势产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转变,加快形成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领跑计划,高标准推进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建设,深入开展“强芯铸魂”行动,在半导体先进制程、元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构建链条完整、自主可控、韧性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到“十四五”末,产值规模超万亿,基本建成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同时,龙岗区将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赶超计划,高水平建设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争取生物医药创新政策在先导区先行先试,引导一批高成长、高效益、高技术企业集聚发展,基本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等环节有机联动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到“十四五”末,初步建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此外,龙岗区将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壮大计划,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等载体,加快推动国家能源产业创新中心、绿色发展产业基金等平台落户,推动氢能产业园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绿色低碳产业的领军企业,构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低碳产业示范。

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9月24日,第四届中国企业论坛暨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雷参加论坛,财务总监、董事张希才与中国核电山东公司总经理姜百文分别代表山东发展投资集团与中国核电签订合作协议。

中国核电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清洁能源、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公司曾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中国证券“金紫荆”最佳上市公司、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下一步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资本、平台、技术等优势,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基金投融资以及战略资源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构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效合作机制,积极落实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战略部署,推动山东省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东”使命,积极落实高质量双招双引战略,以高端合作融合各方资源,先后与13家世界500强、中央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集团公司与各方联合组建了绿色能源、固废处置等平台公司,推进实施了外电入鲁、绿色发展基金、碳中和科技发展中心、固废资源化处置等一系列绿色科技重点项目,绿色投资贡献率达到68.22%,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绿色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奠定了扎实基础。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_国企动态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9月26日-28日召开,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受邀出席大会,并参与“人工智能:打造智能经济新优势”论坛,围绕“AI精准赋能,助力‘双碳’战略”主题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展开圆桌对话。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圆桌对话中,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双碳”目标、推动数字文明新时代建设的理解,表示思谋将持续利用可信AI技术打造“智慧+”,探索AI助力传统行业降本增效、加速转型的新路径,并期待通过多方合力,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他表示,思谋科技一直致力于基于AI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工人”与“智慧工厂”,实现生产制造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思谋科技自研的新一代AI平台架构,能解决各类工业制造场景的复杂问题,实现跨行业场景的快速复制,极大降低数据采集、算法设计和计算成本。此外,思谋科技的工业级操作系统基于新一代AI平台架构,让应用、软件、算法和硬件可以进行快速的配置和落地,极大降低定制化的交付成本,帮助工厂快速实现智慧化升级。

沈小勇认为,在AI加速智能制造的进程中,环境友好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以思谋与某世界五百强企业合作项目为例,在AI软硬件解决方案实现全生产线全自动检测后,产线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两倍,生产质量也更加稳定;通过产线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后,工厂获得更优化的工艺参数和生产节拍,实现了更好的生产质量、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

“智能制造的全面产业化,是与“碳达峰 +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一致的:智能制造对于生产、制造场景,带来的核心价值就是“降本、增效、提质”,也就是更高质量地进行生产、制造,从而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最终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沈小勇说道。

最后,沈小勇还表示,高科技企业在助力“双碳”目标的道路上,依然有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让传统制造业的合作伙伴意识到智能制造升级背后的意义,如何能够真正让技术落地,为客户降本、增质、提效,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单位产能,减少碳排放。据悉,思谋科技目前针对能源领域,也已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可用于能源资源的检测识别,如通过AI视觉识别,精准分拣出煤炭中的煤矸石,取代原有的人工检测模式。

9月27日,由东方证券和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东方证券•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召开,本次活动主题为“碳中和时代的绿色机遇”。

在发布会现场,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正式发布。指数技术开发方之一商道融绿的总经理张睿出席了会议,并对该指数做了细致解读。

张睿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发布的AR6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化继续加剧,巴黎协议规定的1.5℃和2℃的升温目标均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的气候变化会通过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影响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成为巨大的黑天鹅风险。我国近年来全面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这对双碳目标的达成形成非常好的推动。

在此背景之下,东方证券、新浪财经、商道融绿联合开发了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希望该指数能反映碳中和目标最具贡献度的公司整体表现,助力市场各方实现碳中和投资的主题,同时,推动ESG责任投资在中国的发展,通过金融的力量来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碳中和指数创新性的从‘碳中和潜在贡献度’的核心维度构建,从碳中和解决方案、碳中和低碳转型、碳中和支持性行业三大板块选择指数样本股”张睿表示。碳中和指数构建符合巴黎气候协定中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即缓解、适应和低碳转型。碳中和解决方案类公司主要业务是替代现有高排放行业产品或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转型行业类公司主要业务来源于高排放领域,短期内没有可行的替代品,有很强的低碳转型潜力;支持类公司主要业务虽不会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对“碳中和”具有直接的支持及促进作用。

评价低碳转型最核心的指标就是上市公司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目前来看,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碳排放量自主披露是非常薄弱的。商道融绿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A股413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4%的公司披露了碳排放量。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商道融绿开发了上市公司碳排放测算模型和PANDA碳中和数据库(STGF PANDA Climate Database),并以此数据为核心选股指标之一构建碳中和指数。

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从沪深300上市公司中从碳中和的解决方案、低碳转型和支持行业这三大维度中挑选50家公司构成指数成分股。从实际回测数据来看,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在超额收益、最大回撤及波动率等方面均优于业绩基准。张睿表示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深入,本指数的投资性会越来越强。

张睿认为,除了投资性之外,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还具有很多应用价值:一为投资机构提供专注碳中和贡献度的投资标的,从而多样化投资选择,规避气候变化风险,获取长期投资价值。二是为上市公司提供碳中和与低碳转型的对标对象,促进全行业上市公司低碳高质量发展;三是为监管及政府机构提供衡量和评估资本市场对碳中和贡献主题的认可程度,助力碳中和相关政策更加有效。四是使得公众、媒体等利益相关方更加了解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相关主题公司的低碳发展表现。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碳中和和ESG的相关研究,希望这个指数的推出,能够帮助我们用投资力量使得绿水青山更加美好。”张睿说。

8月落地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后,9月27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梅开二度”,以唐岛湾湿地碳汇为质押,为青岛西海岸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专项用于湿地公园岸线清淤等海洋湿地保护,也是全国第二单湿地碳汇贷、全行第二单海洋碳汇贷。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唐岛湾湿地,是我国北方沿海典型的港湾型浅海与滩涂湿地,也是东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点停歇地,湿地特征典型,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对保护水鸟栖息环境,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经专业碳汇测评机构监测分析,占地1300余公顷的唐岛湾湿地,其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固碳能力近20万吨,预计累计减少二氧化碳碳排放量72万吨。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以其减碳量的远期收益权为质押,在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创新的模式基础上,为企业开辟绿色融资通道,让湿地资源源源不断地“生金”,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机遇,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乘势而上,以创新为驱动,已逐步探索出“商行+投行”的碳金融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先后为全国首个“零碳社区”提供资金支持,发行青岛地铁碳中和债,落地全国首单建筑节能改造保险项下“建筑减碳贷”、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全国首单茶园碳汇贷、全国首单植被修复碳汇贷以及多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碳汇贷等典型业务。

向海而生,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持续深耕海洋经济与碳金融融合的广阔蓝海,在创新升级《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蓝色金融服务海洋经济综合服务方案》3.0版基础上,明确碳金融服务海洋经济的业务标准,形成相关产业指导目录,创新海洋碳汇等系列产品,持续加大碳金融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突破力度。

截至8月末,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已累计为辖内超230户海洋客户提供融资突破157亿元,绿色融资占比超50%,金融强海的“兴业之帆”仍在破浪远行!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指出,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第一财经)

我国作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源自矿产资源。矿产能源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今年是我国矿产能源业“双碳”元年,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更是矿政改革和矿法修改的重要一年。矿产能源业如何直面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对标“双碳”目标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如何构建法治保障体系?如何推进矿业服务一体化?

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9月19日,第二届中国矿业法治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等多位业内专家,围绕“聚焦双碳目标法治建设,助力矿产能源转型升级”主题,为我国矿产能源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建议。

论坛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和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安智库承办。

与会嘉宾就我国矿政改革、矿法修改、“双碳”法治建设、涉矿服务一体化、矿业权退出、矿业走出去、矿业仲裁、绿色矿山建设、生态修复、矿业智库建设、矿业文化传播等问题,从战略角度、学术角度、法治角度阐述了观点。

矿业制度与法规不断完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法治是治国之重器。立良法,促善治,是矿产资源、能源资源领域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非常迫切和现实的课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光表示。

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佑海表示,矿产资源法经过多年酝酿,已经报给国务院,正在征求意见。此时此刻,探讨矿业法治建设,尤其是对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建言献策,十分必要,也十分及时。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辉在以《矿业制度与矿业产业发展研究》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矿业制度与法规滞后,与矿业发展的地质规律、自然资源规律、环境规律、经济规律等基本规律与逻辑不相适应。

任辉直言,“九龙治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看得见的行政手段与看不见的市场变化状况不对应等现象严重。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付英表示,建设现代化矿业是今后30年我国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矿业的基本特征有3个,即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这3个特征引出未来的三大任务,即建设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矿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建设双循环新格局的现代化矿业。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矿业,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业共同发展的宏观表现。”付英说。

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矿业法治现代化之外,“双碳”目标下矿业如何健康发展亦是专家讨论的热点。

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总编辑赵腊平长期关注矿业,他以《矿业为什么要减碳?减碳需要法律支撑》为题,从庄重承诺、大势所趋、正确评估、精准施策和法规保驾护航5个方面作了阐述。

他表示,目前全球已经有126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的总量排放比较大。再者,发达国家普遍都有50至70年的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左右的过渡期。

“矿业是对矿产进行勘查、采掘及其选矿的过程,直接排放或间接排放,主要的排放在冶金业、交通运输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等行业。”在精准施策方面,他认为要分清矿业是干什么的。

“我们也要看到,矿业在采掘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一定是排放碳。”他说,产生废水、废渣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矿业造成的危害,但不是直接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分清到底是谁排放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减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与我国矿业的绿色发展》的演讲。他表示,研究矿业,不可避免要研究到化石能源的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方法。

“现在各种清洁能源的比重占到全国能源的25%左右,到2060年碳中和各种清洁能源的比重达到80%,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在传统能源方面,必须大力控制,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常纪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化石能源仍然占主流,控制能源强度、能源消耗总量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不一定是直线。在矿业发展和相关能源发展时,必须开源节流。

他认为,能源革命把火电厂的碳排放减少90%,工业减排的压力会小得多。

“但这个过程要稳妥,希望不要蛮干。”他补充道,一些地方大搞一刀切,这种做法不妥。未来化石能源会发生转型,不等于说不需要开采化石能源。比如煤化工,还得开采煤,不一定是用煤来制油,可能用煤来生产化工产品。未来冶炼柴油、汽油可能会少一些,甚至大幅度减少。但总体来说,还是需要石油化工。

“双碳”目标下,我国矿山如何绿色发展?

常纪文认为需要从四方面发力,即开展生态修复,巩固和发展碳汇;开展尾矿综合利用;开展矿业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革新,开展矿山的低碳生产与金属非金属的低碳冶炼。

此外,围绕涉矿服务一体化及涉矿问题综合解决,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作了题为《中国涉矿问题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的演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孟磊作了题为《矿业法治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演讲,中安智库创始人、资深传播专家苏赢作了题为《构建矿业法治传播亮点,打造双碳舆情媒介矩阵》的演讲。

专家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我国矿产能源业应当法治先行,不断完善我国矿产能源业法律制度,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来源:《民生周刊》

近日在《科学》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对于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学术领域来说,确实是一项突破性的成果,但该项技术对于我国碳中和、粮食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意义,从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以及技术路线等多角度来看,还有待推敲与考证。也不宜将这项工作解读为靠“喝西北风”就有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是什么?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既非“一步到位”,也非“大变活粉”,而是主要分为几步:

01 1)需要从“西北风”中捕集高纯度二氧化碳(该工作中忽略了这个前提,假设高纯度二氧化碳唾手可得);

02 将高纯度二氧化碳还原合成C1,而C1有多种可能的形式,本项工作中是将高纯度二氧化碳和高纯度氢气通过高温还原反应制甲醇;

03 再由C1(本文中为甲醇)以“搭积木”的方式经过多个步骤,最终制成淀粉。

从技术角度来看,通过“搭积木”使甲醇经过几道工序制成淀粉的技术(3)确实在合成生物学方面具有一定原创性。类似的将小碳分子(如C1)逐级合成为氨基酸等大分子的工作,有关技术实际上已存在许久;合成淀粉的“搭积木”思路是有具有原创性的。

我本人非合成生物学的专家,下面重点从碳中和、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等角度发表我个人对于该项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的看法,那就是目前该项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所能带来收益暂时还远远不能覆盖其“三高”的缺点:高价格、高耗能、高排放。

高价格、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

二氧化碳从哪儿来?

首先,1)二氧化碳从哪里来?如果真的是从“西北风”来,那么空气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目前还是比较高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00ppm,需要提纯2500倍才能获取高纯度二氧化碳,所带来的能耗和成本都不可小觑。在冰岛的Climateworks近期投产的项目,在广泛利用了地热资源的情况下,空气捕集每吨二氧化碳的综合成本还是高达1000美元。我领导的团队最近十年来一直在致力于用较低成本和较简单工艺路线的干湿转换法从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其获取中低浓度二氧化碳的成本较低,但是获取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成本也超过每吨1000人民币。

空气捕集二氧化碳的方式尽管价格偏高,但优势是高度分布式,无需建设管道运输二氧化碳,对于农业是有益的。

假如二氧化碳是从一定浓度的集中排放源(如热电厂的烟气中)捕集的,那么捕集每吨二氧化碳的仅运营费就在300元左右。建设一个从电厂年捕获10万吨二氧化碳的设施,投资成本在一亿元左右甚至更高;而要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运输到指定地点,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系统投资和维护成本;管道运输成本也不低于每吨每百公里100元。

因此,无论高纯度二氧化碳是从“西北风”还是“烟气”中来,都绝非唾手可得。

高纯度二氧化碳加高纯度氢气制甲醇

其次,我们来看第(2)步,也就是高纯度二氧化碳加高纯度氢气制甲醇,这个过程在化工界颇受争议:无论是技术逻辑、技术路线、还是经济性,都争论很大。

从经济性上来说,就算二氧化碳价格为300元每吨,而本项工作所使用的绿氢目前为1万元一吨,通过该流程制备的甲醇成本因此也将远远高于目前市面上的甲醇价格,从经济性上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该技术路径在国际国内历经多年,遇到了包括催化剂稳定性、对反应物杂质耐受度(要求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纯度非常高)、高能耗高排放等一系列问题,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径上也面临多个重大挑战尚未克服。

搭积木

从化学本质上来说,在所有碳分子里,二氧化碳是能量最低、也是结构最稳定的一个分子,将二氧化碳还原转变成其他任何碳的化合物,都是需要花费巨额能量的,而这个能量通常远高于从大的碳分子燃烧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所释放的能量。一般来说,将二氧化碳还原为其他单碳分子,也就是C1(常见的为甲醇或一氧化碳),相对来说路径比较简单(尽管产业化放大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是单单这一步已经花费了巨额能量。而再在C1基础上进一步将之还原为多碳分子链,每增加一个C在碳链上,都会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合成。也就是本项工作的(3)“搭积木”,每搭一块积木,都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如果考虑到目前的合成效率还不够高,这个能耗会更大。

综上所述,该项技术(1)(2)(3)步骤在目前阶段,都是面临高能耗、高排放、高成本的;而且其中大部分的缺点都是“原生”的、克服难度很大;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其带来的排放对碳中和的影响有可能是负面的。

再从碳中和及循环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该路径的最终产物是淀粉,那么淀粉如何循环呢?淀粉最终进入生物体循环后,大部分还是以排泄的形式又回到大气中去了,也就是很大一部分又变回了二氧化碳。因此,这个高能耗、高排放、高成本的过程对于碳中和的意义就比较尴尬了。

碳有两个属性:燃料和原料。工程解决方案一般致力于将二氧化碳以较为经济的方式捕集,再将其以较为有经济效益的方式转变为燃料或原料加以利用。那么,如果在第(2)步就已经获得了甲醇(虽然其价格已经比较高了),为什么不把甲醇作为燃料直接燃烧进入碳循环呢?为什么要进一步将甲醇“搭积木”制成更加没有经济竞争力的淀粉呢?

如果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那么为什么不是利用好富碳农业,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通过简单的光合作用来给增产增收呢?植物光合作用达到顶峰只需数千ppm浓度的二氧化碳,因此干湿法空气直接捕集二氧化碳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分布式获取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供大棚农业达到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这样的路径无需高额化工反应设备投资,也无需高额能耗和排放,无论是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循环性、技术可行性等角度,都要容易实现得多。

现目前阶段需要进一步考证

作为总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不是每条路径的代价是一样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在合成生物学术研究领域固然具有革新意义。但其目前阶段可能很难和碳中和或粮食安全产生直接效益关系;其过度高昂的成本、以及合成过程中造成的高耗能、高排放,大量有待挑战的中间技术环节,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碳循环等角度来看,都需要进一步推敲和考证其是否为一条较优的碳中和的可落地路径

昨天,“低碳之路”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长三角知名高校科技成果推荐会在我县举行。来自上海科技技术交流中心、上海有关高校院所的专家和我县相关企业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论坛。

会上,县科技局发布了《嘉善县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并聘请8名专家作为嘉善县“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服务团。

浙江亿力机电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发布了需求项目;嘉善宇达电子有限公司与嘉兴学院签约低碳环保蜂窝橡胶复合材料音膜研发项目;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与深检集团上海中心签约绿色环保型纺织新材料质量技术服务项目。

“希望他们运用专业上的知识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提升,从而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县科技局副局长唐赟路告诉记者。

《行动方案》构建我县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记者了解到,《嘉善县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初步构建我县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全县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能力,为全县碳中和碳达峰行动实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我县争取在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建设省级创新载体1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高新区建设、完成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新增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力争引进5名以上绿色低碳技术相关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培育和引进5名以上创新型企业家。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烟台专场,围绕“开放创新、绿色发展,奋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城市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烟台市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创造出了四个“第一”

一是形成全省第一的清洁能源规模体量2020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50.8万千瓦,占全市能源装机总量45.5%,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二是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核电。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自2018年10月投运以来,累计发电556亿度,相当于节约标煤16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93万吨。

三是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海上风电。今年9月13日,半岛南4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四是实现了全国第一次零碳供暖。海阳核能清洁供热工程首开国内先河,通过核能转化为热能,今年将具备450万平方米的供暖能力,海阳也将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近年将向烟台市区供暖,并有序向青岛、威海等周边区域延伸。

烟台正在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把“双碳”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双碳”新赛道上的换道超车。主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是抓统筹聚合力。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和央企大企合作,成立碳中和发展集团,组建碳中和研究院,汇聚各方力量,全面开展烟台“双碳”摸底调查和“双碳”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组建“双碳”产业发展基金,积极申报国家碳中和试点城市。10月19日,烟台市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届时海内外“双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组织、重点企业将齐聚烟台,大会将重磅发布一系列重要成果、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平台、技术、资金汇聚烟台。

二是抓规划聚资源。充分利用烟台独特优势,重点谋划“一谷一区一岛”建设。

“一谷”,就是规划建设丁字湾“双碳”智谷,借助核电布局优势和丁字湾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良的区位优势,联动青岛、威海、潍坊等周边区域,打造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先行区、中日韩清洁能源合作先导区。

“一区”,就是烟台中心城区规划建设“3060”创新区,依托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规划建设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聚集一批清洁能源总部、研发机构、现代金融、“双碳”展示评价等新业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国内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山东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岛”,就是建设长岛国际零碳岛,开展“碳汇+数据+金融+文旅+民生”深度研究,加快实现岛上车辆、渔船等绿色能源替代,探索5G+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零碳立体场景,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零碳岛。

三是抓链条聚产业。紧紧抓住清洁能源大发展黄金机遇期,研究制定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以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为主线,以核能、风电为主要突破口,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核能方面,加强与中核、国电投、中广核合作,建设综合性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工业供气、水热同产同送、综合智慧能源等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到2025年,基本形成完整的核电产业链体系。风电方面,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深水大港条件,建设中国北方风电母港,规划建设烟台风电母港产业园、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园两个园区,加快风电主机、塔筒、叶片等配套项目建设,做强海洋工程、海工装备力量,打造中国北方具有影响力的风电母港。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9月27日,全省化工产业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在张家港召开。省长吴政隆作出批示。副省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吴政隆在批示中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动布局集约化、产品高端化、生产智能化、本质安全化,着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绿色低碳发展,为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广杰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分析产业发展规律,正视短板弱项,抢抓重大机遇,坚决扛起“十四五”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担当。要狠抓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园区管理提档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安全环保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奋力推进全省化工行业绿色低碳提质增效,为制造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代表参观了扬子江化工园智慧管理中心、陶氏-瓦克一体化生产基地、长顺集团创新研发中心。省化治办解读了《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省有关部门、设区市政府以及高校、企业代表交流发言。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1“乌镇时间”正式开启。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9月26日-28日在浙江乌镇召开,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受邀出席大会,并参与“人工智能:打造智能经济新优势”论坛,围绕“AI精准赋能,助力‘双碳’战略”主题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展开圆桌对话。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圆桌对话中,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双碳”目标、推动数字文明新时代建设的理解,表示思谋将持续利用可信AI技术打造“智慧+”,探索AI助力传统行业降本增效、加速转型的新路径,并期待通过多方合力,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他表示,思谋科技一直致力于基于AI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化解决方案,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工人”与“智慧工厂”,实现生产制造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思谋科技自研的新一代AI平台架构,能解决各类工业制造场景的复杂问题,实现跨行业场景的快速复制,极大降低数据采集、算法设计和计算成本。此外,思谋科技的工业级操作系统基于新一代AI平台架构,让应用、软件、算法和硬件可以进行快速的配置和落地,极大降低定制化的交付成本,帮助工厂快速实现智慧化升级。

沈小勇认为,在AI加速智能制造的进程中,环境友好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以思谋与某世界五百强企业合作项目为例,在AI软硬件解决方案实现全生产线全自动检测后,产线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两倍,生产质量也更加稳定;通过产线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后,工厂获得更优化的工艺参数和生产节拍,实现了更好的生产质量、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低碳减排。

“智能制造的全面产业化,是与‘碳达峰 + 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一致的:智能制造对于生产、制造场景,带来的核心价值就是‘降本、增效、提质’,也就是更高质量地进行生产、制造,从而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最终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沈小勇说道。

最后,沈小勇还表示,高科技企业在助力“双碳”目标的道路上,依然有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让传统制造业的合作伙伴意识到智能制造升级背后的意义,如何能够真正让技术落地,为客户降本、提质、增效,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单位产能,减少碳排放。据悉,思谋科技目前针对能源领域,也已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可用于能源资源的检测识别,如通过AI视觉识别,精准分拣出煤炭中的煤矸石,取代原有的人工检测模式。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让科技引领新的能源机构、生产模式,是未来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凭借20余年的技术积累,思谋科技将继续致力于通过AI为传统生产、制造过程“注智”,加速智能制造,帮助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9 月27 日,记者从区网络安全发展中心获悉,近日,位于合川网络安全产业城的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罗克佳华)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绿色交易所等合作伙伴推出的“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在2021 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

据了解,“十四五”是推进低碳环保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全国各地陆续编制了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发布了多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等,但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均有关系,建立一套全社会、多维度、立体化、动态化的数据体系势在必行。

为此,罗克佳华凭借多年在生态环境和能源监测方面的技术积累,联合业内权威机构、科研院所和典型用户,研发了“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建立起一套针对生态环境、碳排放、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智能分析体系。

据罗克佳华董事长李玮介绍,“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是从工业化和工程化的视角,在基于数据安全、可信和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建立的数据平台。今年8 月,罗克佳华在智博会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为“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标识“底座”,同时结合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对每一条平台数据进行身份标识和可信存证,为数据建立“身份证”,为用户提供更清晰更严谨的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囊括了从2007 年起全国各省市、区县的碳排放数据、空气质量数据、企业排放数据、人口数据、交通数据、车辆数据、能源消耗数据、产业结构数据等,并实时接入气象数据、碳排放数据、企业用能数据、排放数据等动态数据。各个省、市、县及行业管理部门、行业企业都可以依据“生态环境双碳云图”的可信数据资源,建立最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双碳数据平台”,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的长期规划、阶段分析和实时管控,提升数据质量和碳资产管理水平,助推各类用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目前,罗克佳华正在合川打造低碳智慧园区,实现重庆工业企业的全产业链信息共享。下一步,罗克佳华将依托“生态环境双碳云图”,联合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在经过标识和存证的海量多源数据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民众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助力国家双碳政策的落地,推动绿色经济建设,为全社会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9月28日,在“2021金牛资产管理论坛暨国信证券杯·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上,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投决会主席曾晓洁带来主题为“从地产周期到双碳周期”的演讲。曾晓洁认为,2017年房地产周期出现较大拐点。Wind数据显示,与之前波动较大不同,2017年三季度开始到2020年一季度疫情暴发前,地产销售面积增速连续10个季度围绕-3%至4%的非常窄的区间内波动。正因为如此,中国房地产及产业链占全部上市公司市值比例下降到近十年低位,最新比例仅为6.1%。政策从短期的地产调控转为长期的去地产化,同时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018年金融危机后的前十年是地产周期,下一个十年最大的主题是“双碳”周期。

2020年疫情至今我国炼化市场先抑后扬,但也难独善其身,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防疫物资需求暴增,我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向好,在国家“双循环”格局的推动下,市场需求恢复。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炼化工业能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节能与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炼化行业节能低碳创新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定于2021年10月27-29日在山东淄博市召开“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

我国炼化行业目前仍存在炼油能力过剩、先进加工能力与落后加工能力并存、清洁生产进程不均衡等问题,而且炼化行业加工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5%左右。我国炼化行业企业面临着节能与碳减排严峻的挑战,加强节能降耗和能源结构快速调整,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新突破。炼化行业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炼化企业也纷纷制定和推出“碳中和”解决方案,我国炼化行业也在推进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快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研发转化推广,从而实现生产系统的绿色转型。

本次技术研讨会带来了众多高选择性、低能耗的加工技术及设备。炼化催化剂改进和工艺优化,是降低装置能耗的重要途径,应用原油直接制烯烃技术、生物燃料生产技术、塑料绿色循环利用技术、“绿电”的化学反应技术等等可以实现碳减排。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捕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依托上游油气田进行封存,助力炼化行业实现净零碳排放。

会议现场设有节能低碳新技术新设备展示包括高效节能锅炉、压缩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清洁供热(冷)节能技术、电力电气节能、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储能技术、冷能利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无功补偿装置、节能制冷系统、太阳能产品、余热/余压/余能发电技术、加热炉、冷却(凝)设备、热能交换机和分离装置、电机、变压器、变频器、照明产品、节能开关柜、节能流体机械、节能风机、地源热泵、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方案、ERP、EMS、DCS 等信息技术系统与设备。

炼化行业节能降耗与碳减排要抓好技术创新,加强清洁高效车用燃料的基础性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加强高效清洁油品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加快渣油高效转化生产轻质油品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建设智能化炼厂技术研发等等方面,促进炼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升。

9月25日,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协同创新实验室在北京召开启动仪式。实验室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北京大学、中国环境报社、金融时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支持,吸收多家研究单位、金融机构和骨干企业作为理事共建。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向实验室发来贺信。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对实验室的启动表示祝贺。

致辞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大趋势,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谁能够率先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制度优势,谁就会取得绿色低碳发展规制的主导权,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

致辞表示,绿色低碳市场潜力巨大,绿色金融是重要的推动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助力技术迭代与升级,促进模式创新提升常规技术碳绩效、推动硬科技研发填补应用空白。

致辞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实验室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的标准化识别与验证体系,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助力碳减排以及脱碳技术的资本对接与产业推广,开发特色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努力成为我国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的桥梁和纽带。

据介绍,实验室将基于技术视角,推动产业端与消费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技术方和资本方搭建对接平台。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相关司局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有关科研机构代表与会。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此次赴陕北,总书记首站考察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再次释放出推动煤炭能源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占94%左右,是稳定经济、自主保障能力最强的能源。这种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是无可替代的。与此同时,长期以煤炭资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比如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以及排放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对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工作重视不够,第二轮第三批、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就发现,个别省(自治区)在煤炭消费总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2020年仍违规为耗煤项目办理能评审批手续,还有个别地方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上弄虚作假。此外,今年以来,一些地区能耗双控形势严峻,从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中可以看到,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江苏等省(自治区),在能耗强度降低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均为一级预警。个别地方上马“两高”项目冲动依然强烈。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煤炭利用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对我国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加快突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大幅降低碳排放或实现无碳排放,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以煤炭消费的主力军火电行业为例,近年来通过加快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的推广应用,改造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排放指标均低于天然气电厂的排放标准。因此,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

与此同时,各地也要辩证地看问题。煤炭要由限制发展、减量发展到转型发展,决不是不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在“减碳”过程中用力过猛,去煤电“一刀切”,超出了当前的发展阶段,采取的行动不切实际。还有的地方在能耗双控的过程中,不顾技术、能效等水平高低,统一采取限产限电等措施。这些短视行为暴露出一些地方对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理解不深入不透彻,背离了促进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初衷。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支撑国家现代化离不开能源产业,实现“减碳”目标,决不是片面强调零碳方案或行动,或者不顾自身资源禀赋一哄而上实行能源替代,而是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并通过脚踏实地的落实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要在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要有滚石上山的韧劲和持之以恒的坚守,科学谋划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创造重要先决条件,共同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作者:钟寰平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听起来就是“人类的红色代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世界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全球变暖。

大约四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我们所使用产品的制造有关。虽然存在少量二氧化碳用于商业,例如添加在饮料和化学工业中,但当前的需求不足以实现有意义的二氧化碳减排。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法将工业制造从制造二氧化碳转变为使用二氧化碳。好消息是塑料、化学品、化妆品和许多其他产品都需要碳源。如果人类能用二氧化碳代替化石碳氢化合物来生产它们,我们每年就能固定数十亿吨温室气体。

气体发酵

你可能听说过微生物,我们用它们来制作啤酒、烈酒和面包。但人们也可以使用它们来制造乙醇等生物燃料。

他们通常需要摄入糖,而这就会同人类进行食物竞争。然而,还有一些名叫“产乙酸菌”的微生物,它们可以摄取二氧化碳,并制造包括乙醇在内的多种化学物质。

产乙酸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古代地球的大气与今天的大气大不相同,那时没有氧气,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产乙酸菌能够在气体发酵的过程中利用氢能源回收利用这种碳。今天,在许多厌氧环境,例如动物肠道中,都发现了产乙酸菌。

不能使用氧气会使产乙酸菌在构建生物质方面的效率降低,因此他们算是缓慢的生长物。但有趣的是,这也使他们成为更有效率的生产者。例如,一般进行光合作用的粮食作物的能源效率可能约为1%。另外,如果利用太阳能生成可再生氢气并用于生产乙酸的气体发酵,该过程的整体能源效率将接近10%~15%。

这意味着产乙酸菌的效率可能是当前大多数工业流程的两倍,这使它们成为更便宜、更环保的选择。也就是说,人类有可能将这种技术推向规模化。

可持续碳循环

在中国、美国和欧洲,气体发酵的规模正在扩大。从2022年开始,工业排放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将被回收制成乙醇用于商业生产航空燃料,从2024年开始将生产塑料瓶,甚至聚酯服装。

将来,这还可以扩展到生产制造橡胶、塑料、油漆和化妆品等化学品。但是,尽管二氧化碳是比一氧化碳大得多的排放源,商业用途的气体发酵目前还没有使用二氧化碳。一部分原因是它带来了工程和生物工程领域的挑战,而且它还很昂贵。

研究者最近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经济评估,以帮助绘制一条能够广泛利用的产乙酸菌-二氧化碳循环的途径。

我们在生产某些产品时发现了一些经济障碍,但不是所有产品都会面临这种障碍。例如,现在使用二氧化碳-产乙酸菌发酵来生产制造有机玻璃所需的化学品就是可行的。

但与当前的商业运营不同,这将通过可再生氢的生产实现。增加绿色氢气的可用性将大大增加我们利用气体发酵去做的事情。

展望未来

未充分利用的可再生废物流也可以通过产乙酸菌实现碳循环。例如,废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会产生大量沼气。目前,它既可以作为废物燃烧,也能够产生热量和电力。

过去的研究表明,沼气可以在碳中和过程中转化为可再生的氢和碳。

研究发现这种碳和氢可以用于气体发酵来制造碳中性产品。与仅燃烧沼气以产生热量和电力相比,这将提供多达12倍的价值。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显示要想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下,而二氧化碳的减少是必不可少的。

碳捕获和储存已经成为大多数政府的议程。但是,如果人们改变思维方式,不再将碳视为废物,那么就可以将现在的经济激励措施从碳处理转变为碳再利用。

储存在地下的二氧化碳没有价值。但如果人类充分利用它能够制造商品的潜力,这可以支持无数行业转向可持续生产。

为了支持加密气候协议(CCA),协议实验室和能源网近日宣布了一个成功展示去中心化可再生能源采购的开源解决方案。在这个解决方案展示中,6家IPFS激励层存储提供商使用公共可再生能源搜索引擎Energy Web Zero从 3Degrees 购买了经过验证的可再生能源。

今年以来,政策层面也频频提及碳达峰和碳中和,2021年也成为我国的“碳中和”元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5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强化节能降耗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确保网络数据安全;

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发布,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7月27日,联合国发布了全面指导企业实现碳中和的报告《企业碳中和路径图》,其中强调了企业参与的重要性。

IPFS技术助力控制碳排放

IPFS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技术是服务于数据存储需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互联网传输技术。基于区块链技术防伪追溯和供应链管理应用,充分证明了该技术在沟通点线面上,保持了信息完整性的强大能力,进而实现精准碳排放。

同时,IPFS分布式存储可以减少存储空间资源浪费,持续推动闲散存储空间资源利用,助力生产环节中能源效率提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数据存储,避免传统数据存储方式中的能耗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IPFS官方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为了支持加密气候协定,协议实验室和EnergyWeb合作,并完成了首个IPFS激励层减碳开源解决方案的展示,使用开源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和推动最佳的产业实践来降低加密资产行业的碳排放量。

该合作的确定,表明了IPFS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给予了充分重视,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实施。所以,IPFS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时代大趋势。

新型数据中心引领产业合规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我们能够看到政策在严监管的同时,也在引导行业绿色、有序的发展。重点引进区块链技术,全面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新型数据中心,搭建全国的存储空间网络,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IPFS分布式存储网络正是新型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代表之一,其在能源消耗上更加环保,产业应用明确,大幅降低存储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隐私安全保护,完全符合新型数据中心的核心要求,是建设智能算力生态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分布式存储领域中,矿金所一直在供应链和技术运维方面持续深耕,是IPFS分布式网络基础建设参与者。同时,也在积极响应建设新型数据中心的政策,面向政府机构、企业、用户提供技术、品牌、供应链、运营、金融、财务、销售等全方面服务,建设布局海内外新型数据中心,支持我国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出去”。

未来,矿金所还会在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方面不断突破创新,引进更多的数据密集型应用,引导更多的真实数据存储,为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经济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推进行业生态健康发展,为整个行业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汉威科技集团

自今年以来,国家重要会议及经济发展规划中,都频繁涉及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相关的战略部署。在去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也对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一场以“碳中和”为引领、以高新数字技术为依托的产业革命正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快速展开。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而“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实现抵消,达到“净零排放”。

“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工业企业的“双碳”目标该如何实现?

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国在去年提出“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工业企业是高产碳业之一,想要实现“双碳”目标,除了要多角度、全链条的提能效降能耗,还要精准监测与监控。同时,数据传输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用智慧化的手段让生产更节能环保、绿色高效。

气体传感器,是实现“双碳”的有力武器

想要达到“中和”便需要精准监测排放量,这其中便需要大量的气体传感器进行监测。而这正是汉威重要的业务领域,其中的核心便是气体传感器及相关的仪器设备。

依托核心技术

布局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汉威科技集团是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深耕智慧环保领域多年,气体传感器业务达到全球前三,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汉威科技集团基于气体传感器的核心优势,布局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探索二氧化碳传感器、甲烷传感器等温室气体传感器在重点排放行业及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深度融合应用。

分布式监测设备

探索区域气体精准监测

“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工业企业的“双碳”目标该如何实现?

全新一代分布式微型监测设备,搭载二氧化碳(CO2)、空气质量六因子等高性能传感器,实现对二氧化碳(CO2)、空气质量六因子监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智能算法对数据计量修正,确保监测数据有效性、可靠性。

“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工业企业的“双碳”目标该如何实现?

便携式监测设备

采样+分析,从源头治理

汉威P200便携式挥发性有机气体分析仪是基于GC-FID技术的一款用于现场有机污染物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可用于检测大气污染源中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以及苯系物。

P200集优异的分析性能与人性化的结构设计于一身,是一款高度集中化的便携式挥发性有机气体分析仪,主要包括气路及气路控制模块、柱箱及柱箱控制模块、阀箱及阀箱控制模块、检测器及检测器控制模块、电路模块和工控机模块等,完美实现从现场采样到分析,再到GC-FID检测的整个流程,且全程高温伴热,杜绝冷点,有效保证了测量精度。

“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工业企业的“双碳”目标该如何实现?

智在管理,慧在应用

通过汉威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整合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相关的所有数据,对接已建业务系统,将生态环境相关数据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结合GIS技术进行监测监控信息的可视化展现,实现业务数据的快速收集、全面整合、深度挖掘、智能分析、按需共享,让各方数据互联互通,发挥数据资源价值。为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环保信息管理应用,为环境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工业企业的“双碳”目标该如何实现?

全面整合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部门协同,实现环境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数据交换、整合与共享。对环境管理所涉及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采集、清洗、转换、分析和处理。为环境管理、环境信息公开提供基础支撑。

综合研判

通过对重点监管对象、重点数据进行专题分析、大数据关联挖掘分析、一张图研判分析等,提高分析研判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支撑研判分析和联动处置能力。

决策支撑

通过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结合模型算法,对污染物扩散与蔓延、环境质量演示进行可视化推演、评价与预测,并给出管控范围及对策建议。

“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工业企业的“双碳”目标该如何实现?

助力“双碳”目标,汉威在行动

有关“碳中和”这个长期的国家战略,汉威从传感器到相应的仪器仪表以及数据分析系统都做了相应的布局,并且有些已经在当前的环保领域进行了应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检测、VOCs检测及碳氢化合物的检测都已经有相应的产品。

未来,汉威将根据实现“碳中和”的阶段性要求,在空气监测方面持续开展研发和创新,逐步拓展气体传感器在空气监测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用科技实力促进节能减排、高效低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广东省云浮市盲目推动“两高”项目上马,企业未批先建、违规用能等问题突出;中国有色下属沈阳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高能耗问题突出,废气恶臭扰民严重······9月27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集中通报了7起典型案例,多起涉及违规用能、“两高”项目管控不力等问题。

今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国之大者”重点任务,立足职责定位,督促各地区各单位积极履责,紧盯在贯彻“三新一高”中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特别是搞“包装式”“洒水式”“一刀切式”落实、“穿新鞋走老路”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纪执法,坚决破除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梗阻”“绊脚石”。

今年上半年,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发现的多起典型案例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织力量前往有关地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察访中发现的整改不力等问题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反馈意见,推动整改到位。

“生态环境部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责部门,认真做好‘双碳’工作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专项监督检查的同时,“我们针对驻在部门在制定减碳政策、明确技术规范等方面有较大裁量权和话语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监督建议,主动防控廉洁风险。”

“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从中找准监督工作关键点、着力点和切入点,围绕思想认识是否到位、工作成效是否明显、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等方面,全面衡量驻在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做好督促提醒。”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张东升说。

作为重要的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纪检监察组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部门的监督,通过列席会议、约谈提醒、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集团各级单位积极减碳、科学减碳,不搞“一阵风”。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针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驻在单位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规定,修订完善节能审查办法,对年度审批项目总能耗超标的区、县(市),限制审批高能耗项目。

江西省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扩大)会,提出要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穿新鞋走老路”和政绩观偏差等问题。敢于善于斗争,在斗争中不断增强本领能力,以高质量的监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级纪委监委还精准开展问责工作。针对平遥、介休、灵石等3县(市)盲目上马一批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焦化项目,山西省晋中市纪委监委以事立案启动问责,对贯彻生态环保决策部署工作不力,监管责任不落实、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发展方向,创建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城市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9月27日下午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介绍说。

目前,烟台市的清洁能源规模体量位列山东省第一,海阳核电一期工程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核电。2021年9月13日,半岛南4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烟台海阳实现了全国第一次零碳供暖。海阳核能清洁供热工程首开国内先河,通过核能转化为热能,今年将具备450万平方米的供暖能力,海阳也将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下一步将向烟台市区供暖,并有序向青岛、威海等周边区域延伸。

如今,烟台市正在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把“双碳”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双碳”新赛道上的换道超车。

山东烟台:发展绿色低碳 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

烟台市正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和央企大企合作,成立碳中和发展集团,组建碳中和研究院,全面开展烟台“双碳”摸底调查和“双碳”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研究,组建“双碳”产业发展基金,积极申报国家碳中和试点城市。

同时,烟台市重点谋划“一谷一区一岛”建设。“一谷”,即丁字湾“双碳”智谷,打造胶东经济圈融合发展先行区、中日韩清洁能源合作先导区;“一区”,即“3060”创新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国内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山东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一岛”,即长岛国际零碳岛,开展“碳汇+数据+金融+文旅+民生”深度研究。

此外,烟台市还将研究制定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以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为主线,以核能、风电为主要突破口,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报告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很实、蓝图美好,把坪地街道作为‘低碳智造核’重点部署推进,体现了对坪地街道的重视和期望。”区党代表、坪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敬顺表示。

据了解,坪地街道生态资源优越,山水环绕,水库多、河流多、山体多,自然条件非常好,有充足的土地空间。坪地的土地二次开发空间很大,有良好的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基础。

交通方面,有外环高速、惠盐高速、盐龙大道3条快速路,交通比较便捷,随着地铁3号线东延段建设,几年后交通环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此外,坪地是龙岗“一芯两核多支点”中的“低碳智造核”,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有着巨大战略作用。国际低碳论坛连续8年在坪地举办,在国内外都有着非常好的影响力。

黄敬顺表示,接下来,坪地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擦亮深圳国际低碳城招牌,加大土地整备攻坚力度,以坪地北、年丰、坪西3个平方公里级利益统筹项目为重点,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加快引进数字能源、绿色能源等低碳产业,打造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集群。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毅力,聚焦关键、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为高水平建成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作出“坪地贡献”。

9月27日,全省化工产业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在张家港召开。省长吴政隆作出批示。副省长胡广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吴政隆在批示中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好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动布局集约化、产品高端化、生产智能化、本质安全化,着力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绿色低碳发展,为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广杰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分析产业发展规律,正视短板弱项,抢抓重大机遇,坚决扛起“十四五”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担当。要狠抓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园区管理提档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安全环保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奋力推进全省化工行业绿色低碳提质增效,为制造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代表参观了扬子江化工园智慧管理中心、陶氏-瓦克一体化生产基地、长顺集团创新研发中心。省化治办解读了《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省有关部门、设区市政府以及高校、企业代表交流发言。

9月29日,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简称V-Next平台)线上举办“碳中和国际项目路演(低碳材料专场)”活动。这是V-Next平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投融资系列活动”的首场路演,共有来自英国、希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5个项目参与,涉及太阳能电池、生物可降解粘合剂、纳米技术等领域,近百位来自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下一步,深交所将深入挖掘绿色低碳产业与资本对接合作潜力,推进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近日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侯立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徐俊,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玉兵,津南区委书记刘惠,天津商业大学党委书记史习红,党委副书记、校长葛宝臻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刘文清、蒋剑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通过视频发来寄语。本次活动由津南区委常委、海教园专职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郭建华主持。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城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为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建设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津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津南区政府联合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依托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生态优势、海河教育园区创新优势、国家会展中心产业优势、天津商业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天津市“双碳”高端智库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加速“双碳”人才培育,为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徐俊在致辞中表示,科技部将“双碳”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双碳”研究院的成立不仅将支撑津南区乃至天津市的“双碳”工作,同时也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动作为和担当。他对研究院提出三点期望:一是面向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打造成为天津市乃至国家的高端智库;二是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三是培养“双碳”创新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支多层次、复合型“双碳”人才队伍。

朱玉兵指出,市委、市政府把做好“双碳”各项工作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具体行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津南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创建“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构想,并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贯彻实施。希望“双碳”研究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努力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为全市“双碳”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市政府将不遗余力支持“双碳”研究院建设发展。

刘惠简要介绍了津南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她表示,此次津南区与天津商业大学共同建设“双碳”研究院,是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合力打造天津“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抓手。衷心希望研究院大力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项目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区校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多领域深入合作,为津南区乃至全市实现“30·60”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共同打造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试先行典型样板。

葛宝臻在致辞中强调,“双碳”研究院集聚国内“双碳”领域院士和专家,将从结构降碳、技术减碳、管理低碳三个方面构建研究体系,有力推动“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碳中和”天津经验,构建集绿色技术、政策法规和市场交易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同时,研究院的成立对推动天津商业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双碳”研究院正式成立。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冠益介绍了“双碳”研究院及“双碳”工作创新联盟相关情况。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为试点建设零碳园区,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同步研究成立“双碳”研究院科技公司,立足天津,面向京津冀,为天津市乃至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活动现场,津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瑞均发布《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行动宣言》。津南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将致力于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绿色生态屏障碳汇、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绿色金融支撑体系、社会低碳文明发展六个方面形成行动示范,率先吹响落实“双碳”目标的号角,表达了津南区创建“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刘文清、蒋剑春,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通过视频形式祝贺“双碳”研究院成立。侯立安、余贻鑫院士先后讲话,对津南区和天津商业大学在“双碳”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表示充分肯定,表示将为推动“双碳”研究院建设,为天津市低碳转型发展及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六位院士结合各自专业领域,探讨了在智能电网、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节能降碳问题,为实现“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原创性、高质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

下一步,“双碳”研究院将在政府智库建设、企业低碳转型、基层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围绕碳中和技术、行动方案与规划编制、数学建模与预测评估、政策管理与交易贸易、法律和国际合作等重点方向,加快推动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

“聚力金山转型 筑梦碳谷绿湾”2021年金山区重大产业项目第三季集中开工仪式今天举行,12个项目集中启动,计划总投资额111亿元。本次集中开工的“重头戏”是临港碳谷绿湾首发项目。该项目瞄准国家“双碳”和“双循环”战略、上海十四五规划“南北转型”产业发展方向,是临港集团与金山区携手合作的新高地。据了解,截至2021年8月,金山区内外资签约项目共计71个,计划投资总额约256.08亿元,同比增加70.67%,已经完成年度目标300亿元的85.4%。“今年以来,金山区通过打造‘1+4+4+4’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金山,开工项目数、投资总额、开工速度创历史之最。”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表示,下一步,金山区将深入贯彻“南北转型”战略要求,进一步锚定转的目标、加大转的力度、加快转的步伐,着力建设“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和杭州湾北岸高端产业集聚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动能澎湃的新增长极。

碳谷绿湾跨区联动谋划新蓝图

临港碳谷绿湾首发项目聚焦高端绿色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转型“绿色”升级,打造碳谷绿湾先进材料科学城标杆园区。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项目用地面积约46亩,容积率1.59,总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共建设一栋高层创新中心、四幢中小企业总部大楼和两幢公共研发大楼,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该项目选址金山大道以北的战略留白区域,与现有火炬创新中心、碳纤维研究院三位一体共同构筑园区科技创新策源地,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创建低碳智慧示范园。

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碳谷绿湾首发项目已引入一批专业智库机构、园区功能平台和优质产业项目,首批签约的单位既涵盖了助力园区转型的高端智库,如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上海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也涵盖了提升园区能及的高校及协会平台,如当日签约的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碳谷绿湾分中心、长三角纳米基地、碳谷绿湾化工安全实训中心和当日揭牌的临港创新管理学院碳谷绿湾分院;同时涵盖了昇晖新蓝景、润河纳米、孛柯博、德威涂料等国内外细分行业领军和标杆企业。

金山二工区“腾笼换鸟” 转出新动能

临港碳谷绿湾首发项目作为金山第二工业区转型的成功案例。自2019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以来,金山二工区入选“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重点围绕“一谷二园一区”建设总体部署,形成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功能性涂料、合成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及相关研发孵化配套功能。

今年上半年以来,金山二工区聚焦节能环保为引领的“3+1”产业定位,引入包括中石化弹性体、东久在内的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额约69.29亿元。同时,全面推进转型区域内企业资产回购及土地收储,累计关停企业70家;通过园区直接回购、企业间收购、闲置用地认定等方式,累计完成土地收储、回购993亩,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据悉,2018年以来,园区产值年均增长5.62%,万元产值能耗下降5.88%。园区高新企业产值占比达到70%,企业获得国家级、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个,上海市“质量标杆”企业2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

下一步,金山第二工业区将积极创建“市绿色工厂”、搭建“市绿色供应链”、生产“市绿色产品”,预计到2025年,招商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规上产值总量翻一番,税收总量达70亿元以上,回收或盘活土地不少于1700亩,加快建成产业高端、特色鲜明、安全环保、绿色生态、智慧融合、人才集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新型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此次在金山区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和辉光电全新开辟一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75亿元,计划生产智能穿戴类、智能手机类、平板/笔记本电脑类等各类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产品。

除此之外,上海未来岛半导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未来岛(金山)半导体产业园项目的园区平台开发公司,将重点引进半导体生产、封装、配套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性企业,着力打造以高端半导体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半导体产业园区。园区首期已成功引入联测优特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6.5亿元,新增用地面积113亩。项目达纲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0亿元。

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还包括德耐尔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高效节能型空气压缩机生产基地项目、林福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山潜智能输送控制和测井系统研发生产项目、漕荣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高科技产业园新建项目等,全力培育高端技术,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9月29日,全国首个能流碳表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发布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产品“碳耗码”发布上线。该工程在企业及其能源供应链上的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部署了能流碳表系统,实现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碳排放的实时计量,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碳耗精准可查,指导企业低碳生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深交所消息,9月29日,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V-Next平台)通过线上方式举办“碳中和国际项目路演(低碳材料专场)”活动。这是V-Next平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投融资系列活动”的首场路演,共有来自英国、希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5个项目参与,涉及太阳能电池、生物可降解粘合剂、纳米技术等领域,近百位来自新材料和节能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代表参会。

深交所表示,V-Next平台一直致力于为境内外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提供便利,深入挖掘国际创新产业与资本对接合作潜力,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多方位融资支持和培育服务。截至目前,V-Next平台已服务17000余家境内外初创企业,合作服务网络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V-Next平台联合各地高新区、中小企业协会、创投协会等境内外合作机构,以"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包含碳中和项目路演、绿色行业沙龙、走进碳中和特色企业及创投机构等多元形式活动,支持境内外企业、投资者全面了解"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引导投资机构发展绿色投资,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主动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挖掘绿色低碳产业与资本对接合作潜力,推进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推动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绿金院)在2021年会上发布了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据了解,中财大绿金院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整合碳研究、碳数据、碳评价、碳方法等综合内容,且已经覆盖工业领域25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的碳排放数据。通过访问中财大绿金院碳评价数据库,不仅可以系统掌握碳研究知识体系及最新研究进展,还可以即时连接、查询中国企业及行业的碳排放表现,获取独家碳指数。

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任玉洁介绍,针对当前获取企业碳排放信息时面临的披露企业数量少、披露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考证等问题,中财大绿金院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以系统性整合碳知识、呈现企业碳表现为目标,构建碳知识、企业碳排放表现、行业碳排放表现、碳指数四大模块组成,建成集知识获取、碳排放评级、指数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系统。

功能方面,中财大绿金院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涵盖四大模块。

其中,碳知识模块全面覆盖碳市场各领域,通过融入碳研究各领域的碳知识体系,包括碳市场建立及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策体系、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体系、碳排放评价的研究成果等,实现快速获取碳领域政策导向、市场动态、规划评价和研究进展。企业碳排放表现模块和行业碳排放表现模块独创性结合中财大绿金院ESG指标体系,具备多元数据应用场景,通过综合分析企业业务内容、营业收入和环境影响,实现企业环境影响评级与碳排放评级互联互通。覆盖2500多家中国上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数据,并在此数据基础上呈现企业碳排放和行业碳排放表现,有效呈现企业在所在行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排名和评级,并展示行业区分度、行业内企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布图。碳指数模块旨在为地方政府规划“碳中和”路径、确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为企业、监管部门及广大投资者提供“碳中和”相关投资工具创新和价值理论支撑。

应用方面,中财大绿金院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实现了面向多领域应用主体,基于政策脉络展示与国内外最新进展,服务于政府决策与政策制定;基于数据库所涉主体多样与评级方法领先,服务于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基于全行业排名对比分析服务企业提质增效;基于研究成果丰富呈现服务独立研究,形成面向多领域应用主体的复合型数据库。

“碳排放核算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核心要素。如果不能相对准确地估算碳排放量,无论是对区域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展开研究或是对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设定限制,都存在前提条件的制约。”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表示。他指出,碳排放数据不但可以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参考,还可以被应用在政策、金融和市场等多个维度,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作出重大贡献。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碳数据库为中国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政策制订方面,对城市进行碳排放审计是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工作必需的科学数据基础。在碳市场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总量控制与交易”为原则,碳数据库是定价基础。在金融投资领域,碳数据库是评估企业气候活动负责任程度的基石。通过分析企业碳排放数据,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气候风险管理,并满足利益相关者在信息披露方面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碳数据库为制定碳减排策略提供数据基础,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ESG管理理念并增加企业抵御长期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社会形象。

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看到,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需付出一系列艰苦努力,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对此,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拓宽战略视野、做好顶层设计,多措并举,统筹兼顾,特别是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处理好碳达峰与碳中和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三是处理好解决短期问题和达成中长期愿景的关系。四是处理好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来源:经济日报

9月28日,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主题为“碳达峰 碳中和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体现防治荒漠化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的理念。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影响了多达32亿人口的生计与福祉,其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相互交织影响,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大计的一大掣肘。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荒漠化防治与国土绿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荒漠化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打造出内蒙古库布其、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新疆柯柯牙等一批治沙样板,为治理荒漠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108个,保护面积达177.2万公顷;林草等生态碳汇约为每年12亿吨,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承办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并与公约秘书处签约共建了全球第一个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治理能力,共同走生态良好、社会进步的绿色发展之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作为中国国土绿化、荒漠化防治的主管部门,将充分发挥林草多种生态功能,全面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林草优势,助力降碳增汇;推动科学治理,实现治沙惠民;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9月25日,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协同创新实验室在北京召开启动仪式。实验室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北京大学、中国环境报社、金融时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支持,吸收多家研究单位、金融机构和骨干企业作为理事共建。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向实验室发来贺信。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对实验室的启动表示祝贺。

致辞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大趋势,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谁能够率先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制度优势,谁就会取得绿色低碳发展规制的主导权,抢占国际市场的先机。

致辞表示,绿色低碳市场潜力巨大,绿色金融是重要的推动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助力技术迭代与升级,促进模式创新提升常规技术碳绩效、推动硬科技研发填补应用空白。

致辞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实验室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的标准化识别与验证体系,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助力碳减排以及脱碳技术的资本对接与产业推广,开发特色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努力成为我国碳中和技术与绿色金融的桥梁和纽带。

据介绍,实验室将基于技术视角,推动产业端与消费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为技术方和资本方搭建对接平台。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相关司局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有关科研机构代表与会。

9月21日,国家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进一步强调了我国践行“碳中和”政策的决心。

中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正在加速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绿色供应链流通体系,实现绿色、高效的智慧物流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物流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物流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实现线上智能化、自动化作业,数字化运营,提升运作效率,降低能耗,是众多企业的选择。

物流源以“科技物流,物流科技”为理念,以环保、绿色为核心,致力于为物流上下游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高效信息协同平台、数字化、无纸化等解决方案,把控物流订单管理、在途运输、异常监控和对账结算等作业全流程,提升物流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同时节约纸张成本。

高效协同,提升运作效率

物流供应链涉及多个运作环节和参与角色,各个环节和角色的效率高低,往往不仅局限于自身,更多的是由相互衔接和协作的水平决定的。物流源免费为企业物流,构建智能高效信息化协同平台,打通物流中要素之间、点与点之间的信息流,无缝链接物流各个环节,协同上下游的物流业务,提高供应链的协作效率,消除冗余节点,实现全局优化。

物流源的高效协同平台还为企业内部的物流作业提供了便利,实现物流订单标准化管理、线上合约报价、智能调度、智能计价、智能对账结算等,智能化、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物流工作效率。

严控运输时效,助冗余库存消除

为了实现绿色物流消除冗余库存,降低相关资源占用和碳排放,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库存,相应的就要求物流不断链及时跟上生产销售,运输中严格控制时效。

物流源结合智能电子设备——电子回单,在运输环节,精准定位货物运输轨迹、位置、停留时间、预到达时间、签收结果等信息。通过电视大屏、电脑、微信实时展示,帮助物流各主体实现运输全程可视化的透明管控;一旦超时或出现异常及时预警,严格监管履约,监控运输时效,为企业提升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提供保障。

数字化运营,运作效率升级

在构建企业信息化,提升上下游协作的同时,物流源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实现物流合同、订单、回单等单据的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同时,实现物流数据实时采集,形成数据沉淀,通过数据持久存储、深入挖掘和分析,自动生成多维运营分析报表。管理者可以实时了解企业物流运营状况,优化费用管理及运营管理,优选承运方,规范运输标准,从而不断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浪费。

无纸化物流减少纸张浪费

物流单据、签收无纸化。物流信息化、数字化助力企业物流单据线上传输、数字化管理,为无纸化流通提供条件;电子回单扫码签收功能实现电子签收,并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回单,既保障了签收和回单回传的安全,也进一步推进了签收和回单无纸化;实现整个物流过程中安全、有效的无纸化流通,降低物流作业中的纸张浪费和流通成本,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无纸化物流法律保障。同时,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两家国家级、金融级的机构,分别提供电子认证、数字证书、电子签名、时间戳等服务;加之,在物流源平台签订的物流电子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为无纸化物流的推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现今,环保理念已经渗透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构建绿色物流供应链,践行“双碳”理念,实现“低碳物流、智慧物流”也将是物流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风口。物流源将持续研究前沿科学技术,灵活运用于物流领域,为绿色物流的推进助力。

近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中国化学会的指导下,由英美资源集团主办、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和 Impact Hub Shanghai 协办、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支持单位的“迈向2060,'催化’化工行业的碳中和未来”迈向2060,'催化’化工行业的碳中和未来”论坛在上海举办。活动深度挖掘、研究和探讨了产业链中企业——尤其是处于上游位置的企业,如何能在实现自身的产业创新和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进一步互动上下游、最终“催化”带动整条产业链迈向“碳中和”的绿色转型之路。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行业协会、化工园区和高校、学术机构的重磅嘉宾,以及零碳专家、影响力投资人和企业实践领袖等,以主旨演讲和圆桌等形式,从行业的不同视角和不同维度出发,分享各自的思考、观察、经验。大家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以及其它重要利益相关方必须更好地协同合作,去共同推动和实现产业的绿色创新与低碳发展。

陈卫先生首先代表主办方英美资源集团欢迎嘉宾和观众的到来。他表示,英美资源看到了中国“双碳”目标对中国化工行业可能产生的深远变革影响,也看到了稀有金属和矿石材料在催化化工行业碳中和的广大前景。对于氢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低碳能源技术来说,公司生产的铜、铂族金属(PGMs)、镍和优质铁矿石等原材料发挥着催化和助推的关键作用。

英美资源集团亚太区铂族金属市场开发总经理陈卫先生

庞广廉先生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是人类在21世纪重要的时代命题。化工行业要成为全球污染问题和节能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者。碳中和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招,也将为优化能源结构,突破行业壁垒,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兼外资委秘书长庞广廉先生致辞

朱健先生从上海化工区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化工园区不仅仅是化工企业的发展空间载体,还是这个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创新者。作为中国首家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开发区,上海化工区在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同时,始终把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园区的核心发展理念,成为全国化工园区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的典范案例。自2018年开始,上海化工区开始积极推动园区创新中心的建设和 SCIP+ 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的筹办,希望进一步助力行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成果转化以及应用创新,同时也为化学化工领域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成长的空间。

上海化工工业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健致辞

朱学栋教授从高校创新角度分享了对碳中和的思考与实践。朱教授所在的华东理工大学是化工名校,近年来大力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开展了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希望积极与行业领军的企业紧密合作,寻求相关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创新突破。此外,华东理工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也已于今年8月成立,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快培养低碳行业的专业人才,持续推进能源化工科技领域的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学栋教授

主旨演讲|商道纵横零碳企业行动倡议首席顾问、广东省碳普惠专家委员会成员曹原先生以《化工行业迈向碳中和未来的路径与角色》为题,清楚地描绘了化工行业作为高碳排行业在2030和2060道路上的定位及未来应该采取的行动路径。

对于碳中和的理解,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表述是:它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对于化工行业的碳中和目标来说,除了能源脱碳之外,还有如何实现化工原料的低碳化和去碳化,这是化工行业特有的一个新的命题。

川流资本创始合伙人时雪松先生以《碳中和下的绿色化学投资》为题,分享了专注于这一领域的投资人的思考,并在能源、工艺、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对绿色化学和新材料的投资机会做出了进一步详细的解读。

许多人对化学有偏见,觉得它有毒有害高碳排,但其实化学对于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如何以更好的原料、更好的工艺来做,这是绿色化学要追求的一个方向。化工行业中还出现了利用二氧化碳来制作绿色化学品的创新方案,在“双碳”目标下,这也将进一步成为改变人们对化学偏见的契机。

川流资本是在市场上比较少的、专注于化学和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机构。我们会去找很多创新设想,希望向碳中和更靠近一步,其中包括非碳能源的替代、更绿色更清洁的工艺和材料的替代,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向。

圆桌环节|论坛请到了五位行业实践者,在圆桌主持人刘颖博士的引导下,嘉宾们交流了他们的行业观察和实践经验,提供了看待行业发展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多元视角,尤其是对如何“催化”高校、产业、资本、政策等各要素的合作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圆桌主持人为上海思钧催化剂有限公司总经理、Catalysis 平台负责人刘颖博士

圆桌嘉宾分别为:中石化英力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宏利、上海技术交易所副总裁徐荣、埃克森美孚北亚技术孵化投资总监侯志国博士、庄信万丰高效自然资源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钱挺、索尔维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与创新中心中国区总监赵钢凯博士

摘要: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未来发展受高层大力支持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截止到2020 年年底,全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1353 个。

核心要点:

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未来发展受高层大力支持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截止到2020 年年底,全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1353 个;并网装机容量2952 千瓦,年发电量1326 万千瓦,年上网电量1122 万千瓦。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经是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随着生物质发电快速发展,生物质发电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比重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中垃圾焚烧发电和农林生物质发电合计贡献96%。分地区看,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规模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局面。生物质发电得到高层部门的大力支持。

生物质发电收益模式稳定,项目现金流较好

生物质发电企业有较高的政策敏感性,相对稳定的政策和价格体系有助于稳定经营预期。在可再生能源法统领下,生物质发电的价格政策随着产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也有适当调整,其上网电价和补贴政策由2006 年的固定补贴制度,逐步过渡为目前的固定电价制度。垃圾发电运营收入稳定,项目现金流较好。垃圾运营一般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主流的是BOT(建设-经营-转让)或BOO(建设-拥有-运营)模式,特许经营期一般在25-30年。

双碳助力下生物质发电未来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主要生物质资源年生产量约为34.94 亿吨,生物质资源作为能源利用的开发潜力为4.6 亿吨标准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物质资源产生量呈不断上升趋势,预计2030 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37.95 亿吨,到2060 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53.46 亿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根据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不同领域。电力系统建设也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开始成为电源建设的主流。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预计到2030 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200 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3300 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2.3 亿吨。到2060 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0 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6600 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4.6 亿吨。

投资建议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电力系统建设也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开始成为电源建设主流。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我们重点看好在生物质发电行业有所布局的上市企业。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9月30日,记者从昆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COP15碳中和行动新闻发布会获悉,昆明东川区落实COP15碳中和目标,2019-2021年碳汇造林将达3.61万亩。

东川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川区位于昆明市最北端,是国家“一五”期间确定的老工业基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小江深大断裂带,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昆明市委、市政府对东川作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昆明北部生态涵养区”的战略定位。

近年来,东川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生态修复保护为主攻方向,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及昆明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林业碳汇是典型的生态产品,碳汇资源项目的开发,不改变林地的原貌,不改变林木资源的属性,不需要林农和政府投入资金,开发资金由开发方投入,实现交易以后公司与政府进行比例分成,政府再将收益分发到林权人(林农)。

发展林业碳汇项目,可以激励更多的资本和人员参与到造林、护林队伍中来,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而且可以促进林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具的项目。

东川区在林业碳汇项目上先行先试,2021年5月东川区人民政府与企业签订了《东川区林业碳汇项目招商引资合作框架协议》。

2019—2021年昆明市下达东川区的碳汇造林任务3.61万亩,其中2019年市级生态建设项目0.26万亩,2020年市级生态建设项目0.35万亩,“双重”规划造林项目2.99万亩,项目涉及全区9个乡镇(街道)及2个国营林场。

东川区人民政府出具了《“COP15大会碳汇”造林项目权属的情况说明》,东川区林业草原局签订了《COP15大会新建碳中和林捐赠承诺书》。

作为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碳汇造林项目,对促进东川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后续巩固与乡村振兴,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东川将把碳汇造林项目建成民生工程,在捐赠期内,认真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保护碳汇造林地块,不批准砍伐,不占用林地,加大管护力度,严禁毁林开垦或放牧。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提升全民绿色环保意识,让市民尽享生态红利。

坚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把结构调过来、动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站在新起点上,党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主动担当、一往无前,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巴彦淖尔新篇章不懈奋斗。

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全市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牧业是我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五年来,全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0万亩,粮油、肉乳绒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河套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12年居全区第一。巴彦淖尔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设黄河流域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加快推进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建设,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和要素保障支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党代表 范永亮:我们将围绕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开展“一企兴一村”行动,实现一村一产业多项目,一村一特色多品牌的发展模式,以产业带就业,以产业促创业,最终实现党代会提出的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党代表 贺青春:报告当中提出了“再造一个河套”这样的奋斗目标,我们下一步要大面积把高标准农田实施的项目引进来,将来就是说老百姓既能调整种植业结构,同时能够改善土地休养生息,这样农产品的附加值会极大地提高。

党代表 姜晓平:以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充分发挥“天赋河套”、黄金农业种植带的优势,全面提升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党代表 韩鹏程:将继续完善我们的乡村振兴规划,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注重乡土特色,打造土字号品牌产业,我们的农村也会更加现代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具体实践,报告中提出:坚决守住能耗“双控”底线,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党代表 李阳:乌拉特中旗作为全市工业体系中重要板块之一,一方面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石墨等新型产业;另一方面,要从沿链、补链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发力,助力全市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

党代表 张晋超:后旗的风光资源相当丰富,我们要打造零碳产业园,打造清洁能源基地,最终的目的就是绿电和绿能来支撑我们的产业升级,来支撑乌拉特后旗的境外资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也是我们拓展用能空间破解能耗“双控”瓶颈的一个有效途径。

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现代化巴彦淖尔新篇章的重要举措。今后五年,巴彦淖尔还将通过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以及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等方面,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代表 袁忠利:金融服务业作为我们绿色GDP产业,我们要丰富地方的金融机构,拓宽金融服务半径,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充分企业和金融行业的对接,最大面的保证他们之间的融合发展,助力推动全市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党代表 王云: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力求一切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同时立足本地区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创新再造办事流程,以优质的政务服务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党代表 习而思:本次党代会上市委明确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对组织部门来讲,首先是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其次是要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开展引才育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力度,为巴彦淖尔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来源:河套微传媒

9月29日,岳阳林纸收到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关于同意设立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碳汇分会的决定》文件,同意由岳阳林纸作为主发起单位,筹备成立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林业碳汇分会,这是双方联手积极响应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倡议、承担社会责任的关键举措,也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一步。岳阳林纸在林业碳汇开发上动作持续不断,日前全资子公司森海碳汇与宁波市奉化区政府达成战略协议,正式启动在奉化区林业碳汇资产的开发合作。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日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公司与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在铜签订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项目合同。

据悉,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公司此次签约合作,主要是委托对方按照国家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相关最新政策、法规、办法、指南,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铜陵有色股份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项目,制订公司2025年前“碳达峰”方案,并进一步形成其2060年前碳中和路线图,同时在CCER开发和碳资产管理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为铜陵有色股份公司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提高节能降碳和碳排放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来源:铜陵新闻网

9月29日下午,哈电集团发布《应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企业实现清洁能源产品营业收入占比70%以上,到2030年实现自身碳排放达到峰值。

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在发布会上强调,哈电集团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以自身绿色低碳理念融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企业节能降碳为重点,向内大力深化改革、对外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打造“绿色哈电”。

下一步,哈电集团将围绕建设绿色产业体系、绿色研发体系和绿色制造体系,努力打造“绿色哈电”所需的“绿色因子”,缩短自身实现碳排放达峰时间。重点推进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备产业发展,同时做好储能、煤电、气电的调峰和服务业务,积极参与我国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围绕加快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努力打造哈电集团科技创新高地和相关产品技术原创策源地,通过碳中和技术与装备联合研究院建设,进一步推动电力装备产品技术向清洁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并围绕“绿色管理体系”“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三个方面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企业早日实现自身碳排放达峰。

斯泽夫指出,方案的发布是哈电集团立足于保障我国电力能源供应安全和国内能源转型需求,紧紧围绕电力高端装备制造主责主业,应对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全面落实“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要专项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既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一场检验企业发展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硬仗。作为传统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哈电集团将树立更强的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内化于行,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集团相关部门对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布局进行了介绍。哈电电机、哈电风能公司下属单位进行了表态发言。

虽然“双碳”目标约束企业选择,但仍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正向影响。近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CIDEG学术委员白重恩教授在中国零碳计划发布仪式上表示,碳中和目标可以从多个方面释放中国经济活力,推进共同富裕就是可能的机制之一。

碳中和的目标,如果做的好,将有利于更好的共享,推进共同富裕”,白重恩表示。

他以碳交易机制举例称,目前碳交易市场是将配额发给企业,而未来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碳配额发放给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的消费者,这样他们就有了一部分资产。“如果我消费者减少对碳的依赖,可以把剩余的排放权拿到市场上去,这也是一个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

白重恩坦言,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潜力影响很复杂。一方面,碳中和的实现是个巨大的挑战,中国给碳达峰到碳中和只留出30年时间,远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周期,而且中国本身高度依赖煤炭。不过,白重恩认为,双碳目标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速下降。

“尽管总目标带来极其艰巨的挑战,但是如果考虑到在创新方面、克服机制障碍方面、在更好的开放竞争优势方面,加上制度设计上更好的体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觉得碳中和的背景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白重恩表示。

考虑向消费者发放碳交易配额有利于共同富裕

碳中和或会倒逼政府支持创新。白重恩称,研究普遍发现,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回报通常小于给社会的回报,因此创新如果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仍然不够,没有达到社会最佳的水平。不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力下,中国各级政府可能会给与更大力度的支持,助推高质量的创新。

白重恩还表示,双碳目标可能会帮助中国克服体制机制的一些障碍。比如,中国在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均存在不合理的限制,比如一些“僵尸企业”进入过剩产能,而地方政府为了保就业并不让企业退出,不过,在碳中和的大目标下,退出可能会变得更加有效。

“尤其是高碳强度的行业,本来为了稳定把它养着,如果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他们推出,给更高效效率的企业创造空间,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过去准入方面也是多多少少有一些隐形障碍,如果我们做的事情确实能够帮助更快实现碳中和,就会有更有利的支持。”白重恩表示。

白重恩还提到,目前中国在绿色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能够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让中国绿色技术加大国际合作,也会使得增长潜力提升。

双碳计划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主要变量之一。据白重恩介绍,双碳计划、国际环境、新冠疫情是主要的不确定来源。如果不考虑上述影响,参照东亚四国和西欧14个经济体的历史数据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5.6%,在接下来两个五年内的年增长率分别是4.9%和4%。

来源:财新网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个“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为践行“双碳”目标,绿行者联盟平台联合国内知名的综合性保险经纪公司——民生保险经纪,即将在国庆假期后推出一款“绿色车险”产品,创新车险服务机制,为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出行贡献一份力量。

这款绿色车险产品区别于普通车险的主要特色是“停驶奖励”,即车主购买车险后“开得越少”,获得相应的低碳出行奖励就越多,奖励将由绿行者联盟平台核定后发放给车主。

绿行者联盟平台是国内率先推出的基于个人减排行为的互联网环保奖励平台。平台以碳减排、车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将个人绿色出行的减排行为数据化。

绿行者联盟平台联合多家机构,引入环保、商业、金融、保险等多种激励机制,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提供碳减排量化奖励解决方案,为参与绿色出行活动的用户提供以机动车停驶为主的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计算,通过微信小程序便捷领取绿色出行奖励,以实现鼓励个人绿色出行,改善城市出行效率和空气质量的目的,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商业生态模式。

作为联盟的重要成员之一,民生保险经纪有关负责人介绍,绿色出行车险和在保险公司直接购买的车险在服务方面没有区别,保单出单、理赔和普通车险完全一样,由正规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机构承担,区别主要在于车主可自愿参与后续的停驶奖励活动。

与此同时,这款绿色出行车险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车险,拥有完整运营链路;用户可以在线投保,完成车辆信息查询、保单填写、保费查询、在线支付、完成承保等一系列自助投保动作,十分方便快捷。

2020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车险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意见》还提出,要不断丰富车险产品,优化示范产品,支持差异化产品创新。支持行业运用生物科技、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车险产品、保障、服务等的信息化、数字化、线上化水平。并在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出现UBI(Usage-based insurance)车险产品,这是一种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车险,通过采集驾驶者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车辆信息、里程信息和周围环境等数据,建立人、车、路(环境)多维度模型进行定价。但也有不少从业者和研究者指出,要想推出可行的UBI车险产品,还需国内与车辆相关的基础设施环境进一步成熟,在此之前,或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摸索完善。

在此背景下,此款绿色车险产品借助碳减排量这一工具,在产品服务创新和差异化上实现了独辟蹊径的效果。这一创新也实现了车主得实惠,保险企业获得更加优质的客户,助力政府和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效果,堪称多方共赢。

据了解,民生保险经纪的此款创新绿色出行互联网车险产品首批开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深圳。

近日,兴业银行合肥分行成功落地滁州市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落地企业为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的贷款。该项业务有效帮助企业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以该企业的碳配额为质押物,根据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及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等因素,为企业核定贷款资金1000万元。此笔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有效盘活了企业碳配额资产。

兴业银行作为国内最早探索碳金融的银行之一,在碳金融领域实现诸多创新,落地多个国内首单业务,并与国内所有碳交易试点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广泛的碳金融实践中形成涵盖结算、融资、中介、资产管理的综合碳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兴业银行合肥分行深植江淮十五载,主动发挥绿色金融品牌优势,加快产品创新,先后落地“环保贷”“绿创贷”“绿票通”等业务。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已累计为安徽省内600多家节能环保企业或项目提供绿色金融融资1076亿元,余额346亿元,业务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

未来,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将继续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坚持“寓义于利”,主动发挥绿色金融品牌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提供多元、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为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金秋时节,国庆前夕,9月30日,津南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侯立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徐俊,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玉兵,津南区委书记刘惠,天津商业大学党委书记史习红,党委副书记、校长葛宝臻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刘文清、蒋剑春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通过视频发来寄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为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思想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建设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津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津南区政府联合天津商业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依托津南区绿色生态屏障生态优势、海河教育园区创新优势、国家会展中心产业优势、天津商业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天津市“双碳”高端智库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加速“双碳”人才培育,为国家碳中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徐俊在致辞中表示,科技部将“双碳”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双碳”研究院的成立不仅将支撑津南区乃至天津市的“双碳”工作,同时也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动作为和担当。他对研究院提出三点期望:一是面向天津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打造成为天津市乃至国家的高端智库;二是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三是培养“双碳”创新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支多层次、复合型“双碳”人才队伍。

朱玉兵指出,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好“双碳”各项工作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具体行动,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津南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创建“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构想,并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贯彻实施。希望“双碳”研究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努力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探索具有天津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为全市“双碳”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市政府将不遗余力支持“双碳”研究院建设发展。

刘惠简要介绍了津南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她表示,此次津南区与天津商业大学共同建设“双碳”研究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合力打造天津“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抓手。衷心希望研究院大力推动“双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项目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区校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多领域深入合作,为津南区乃至全市实现“30·60”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共同打造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试先行典型样板。

葛宝臻在致辞中强调,“双碳”研究院集聚国内“双碳”领域院士和顶级专家,将从结构降碳、技术减碳、管理低碳三个方面构建研究体系,有力推动“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碳中和”天津经验,构建集绿色技术、政策法规和市场交易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同时,研究院的成立对推动天津商业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双碳”研究院正式成立。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冠益介绍了“双碳”研究院及“双碳”工作创新联盟相关情况。下一步,研究院将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为试点建设零碳园区,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同步研究成立“双碳”研究院科技公司,立足天津,面向京津冀,为天津市乃至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活动现场,津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瑞均发布《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行动宣言》。津南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将致力于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绿色生态屏障碳汇、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绿色金融支撑体系、社会低碳文明发展六个方面形成行动示范,率先吹响落实“双碳”目标的号角,表达了津南区创建“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刘文清、蒋剑春,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通过视频形式祝贺“双碳”研究院成立。侯立安、余贻鑫院士先后讲话,对津南区和天津商业大学在“双碳”领域的探索和实践表示充分肯定,表示将为推动“双碳”研究院建设,为天津市低碳转型发展及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六位院士结合各自专业领域,探讨了在智能电网、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节能降碳问题,为实现“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原创性、高质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

下一步,“双碳”研究院将在政府智库建设、企业低碳转型、基层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围绕碳中和技术、行动方案与规划编制、数学建模与预测评估、政策管理与交易贸易、法律和国际合作等重点方向,加快推动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

本次活动由津南区委常委、海教园专职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郭建华主持。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城管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一、“双碳”目标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地高速发展,由二氧化碳排放超标带来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问题越来越突显,为此,低碳发展已成为了国家的发展战略。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运用市场机制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强度。

二、通信行业急需重视节能减排

通信行业作为能耗大户,电力消耗占行业内能源消耗总量的90%,随着5G的发展,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大。由于5G频率相比4G频率更高、损耗更大,因此,在同等覆盖范围和网络质量要求下,5G基站数量要比4G基站多得多,其耗电量也远远超过4G基站。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预测,2026年三大运营商全部升级5G后,电力消耗将达到全国总用电量的2.1%。除了基站外,数据中心也在大量使用电力供应。随着5G逐步商用,数据中心建设爆发式增加,通信行业耗电量或会每年15-20%递增。不断攀升的能耗数字及控制排放的生产成本,给通信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国内电信运营商提出行动目标

电信运营商不论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还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都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而国内三大运营商都纷纷在今年年中发布了“双碳”行动计划,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目标。

中国移动在北京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到“十四五”期末,在公司电信业务总量增加1.6倍的情况下,碳排放总量控制在5600万吨以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移动将持续创新技术手段和运行模式,构建“三能六绿”发展模式,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碳排放两项指标降幅均超过20%,企业自身节电量超过400亿度的目标。

中国联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行动计划》,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全面、系统、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明确实施“3+5+1+1”行动计划。“3”是指围绕低碳循环发展,建立3大碳管理体系。“5”是指聚焦5大绿色发展方向。“1”是指深化拓展共建共享,深入推进行业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试点扩大合作对象范围。最后一个“1”是指数字赋能行业应用,助力千行百业节能降碳。力争到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增幅达到峰值,力争实现2028年碳排放总量提前达峰。

中国电信在北京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李正茂总经理提出了打造云网融合的安全、绿色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和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碳排放下降23%以上,4G/5G网络共建共享节电量超过450亿度,新建5G基站节电比例不低于20%的目标。

目前,山东青岛已建立了全国最大规模的5G智能电网项目。通过削峰填谷电源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能源,在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能源为5G基站供电。据测算,上述模式单基站将节省电耗20%,每年一个基站可节省电费1.38万元。

四、助力各行各业节能减排

电信运营商除了在自身业务节能减排外,还通过各类智能场景帮助各行各业实现“双碳”目标。

某省移动公司助力打造全自动化智慧码头。除了实现5G远程智能理货、5G轨道吊和桥吊远程控制等自动化操作,还建设了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和大气环境智慧管控系统,实现环保和能耗“现状可查、风险可辨、未来可测”,提高港内、监督检查部门工作效率,推进加快“绿色港口”发展。

某省联通公司基于边缘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大棚”,帮助农户实现远程农作环境监控、土壤数据监控,棚内温度湿度监控、喷淋滴灌、遮阳补光等功能的信息化。可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成本灵活调配资源,实现无人值守与远程精准操控。通过提高数字化技术手段,助力智慧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化、低碳方向发展。

某省电信公司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发展基于NB-IoT的智慧空调管理系统,实现实时采集空调设备的开关、温度、风速、远程锁、故障信息等数据监控,得出空调最优运转方式,远程控制空调系统,达到减少空调故障,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帮助全校园降低空调用电成本 20%。

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使用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技术以降低生产能耗。作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推进“双碳”实现的行动不仅促使业内重新审视以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电信运营商有更多机会与各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更多低碳环保的建设场景,推动各行各业朝着更健康的可持续化道路发展。

2021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一环,针对碳排放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7月26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必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已经及时将相关的任务纳入到督察之中。

记者注意到,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共组建了8个督察组,分别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个省(区)开展督察进驻工作。从各个督察组的督察反馈来看,上述8个省份均不同程度存在对高耗能、高排放(下称“两高”)项目管控不力的问题。

徐必久表示,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举措,必须严格落实。

八省均被批“两高”管控不力

根据8个督察组的情况反馈,从各省存在问题的强烈程度来看,辽宁、安徽、江西、云南主要问题为对“两高”项目管控不力,河南、湖南、广西、山西则存在控制“两高”态度不坚决或上马“两高”项目冲动强烈的问题。

在管控不力的四个省份中,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甚至主动违规推动“两高”项目建设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辽宁省各地上报拟投产达产重点用能项目中,有37个项目没有取得节能审查意见就擅自开工或建成投产;安徽省六安市安徽金日晟矿业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球团项目未取得能评审批手续,2019年违规开工建设,省、市、县三级发展改革部门明知其违法行为却不制止;江西省九江德安万年青水泥6600吨/日熟料生产线等9个项目未取得节能审查批复,擅自开工建设,相关地市发展改革部门一直未制止企业违规建设;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工信部门违规为云腾建材公司和一鑫玻璃制品公司进行备案,两家企业先后于2016年12月和2018年8月建成投产,督察进驻时仍在违规生产。

而存在“态度问题”的四个省份大多都是因为存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冲动。河南省的问题仅是“态度不坚决”,如安阳市本应于2020年组织淘汰4.3米以下焦炉,实际上将安钢集团淘汰外迁的180万吨/年焦化产能算作本市压减指标,规划建设480万吨/年焦化产能,导致安阳市2020年焦钢比高出国家要求45%;湖南省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持续建,编制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时,仍允许怀化发电项目采用当地石煤作为燃料;广西省在未完成“十三五”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情况下,“十四五”上马“两高”项目冲动依然强烈。水泥熟料等高耗能行业产能持续扩张,12个在建项目产能达1734万吨,是“十三五”增量的2.9倍;能源大省山西被批评得最狠,包括上马“两高”项目愿望强烈,能耗双控抓得不紧,审查监管责任落实缺位等问题。全省计划上马178个“两高”项目,预计能耗5942万吨标准煤,大幅超出“十四五”新增用能空间,能耗双控形势严峻。178个项目中,101个在建或已建,其中72个手续不全,比例高达71.3%。

严控“两高”成督察重点

“如果任由‘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后果会很严重:一是直接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二是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三是直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徐必久表示,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不仅是这批督察的重点,也是今后批次督察的重点内容。

此前,生态环境部已于5月31日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从源头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严格审查涉“两高”行业的有关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环评,特别对为上马“两高”项目而修编的规划,在环评审查中应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规模,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实施时序。对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的“两高”项目,或未依法重新报批环评文件擅自发生重大变动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责令立即停止建设,依法严肃查处。地方政府落实“两高”项目生态环境防控措施不力问题突出的,依法实施区域限批,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此次的中央环保督察是把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纳入后的首次督察,对于生态环境部来说,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徐必久介绍,8个督查组在督察准备阶段系统学习《节能法》等有关法规政策,了解能耗“双控”的政策以及有关省份的完成情况,梳理形成相关省份“两高”项目清单;在督察进驻阶段认真反复核对地市、省份上报清单,以及国家层面掌握的情况,查实了一批突出问题;进驻结束后,还将督促地方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推动整改落实。在上述工作中,生态环境部还专门制定了怎样在以后的督察当中更好地查处严控“两高”项目的模板。

“‘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些地方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方面冲动还很强烈,有大上、快上、抢上、乱上的势头,必须坚决遏制。所以,我们这批督察将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查处的重点。”他表示,对督察发现的盲目上马“两高”项目的问题,生态环境部将咬住不放,一盯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

来源: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是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城市所造成的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排放总量的75%。

因此,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势必将推动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那么,如何加速构建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近日,在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主办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产业峰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明了方向。

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仅限制于城市建成区,我国的城市管理范围包括了农村和原野,着眼城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有利于使各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整体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

仇保兴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城市间的竞争可由“单轨”的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的“双轨”竞争。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如果以城市为主体,通过城市内各主体的创新就能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碳中和”体系,这与我国对主要行业的管理施行从上到下的“碳中和”顶层设计战略是互补的,有利于生成全国协同的韧性碳中和体系。

在仇保兴看来,从城市角度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首先要制定好路线图。那么,这个路线图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仇保兴认为,第一要突出安全意识。特别要将能源安全放在首位;第二成本要趋降;第三技术要非常可靠;第四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煤电厂数量占到全球的50%,这些大量的煤电厂显然不能盲目“一刀切”被抹除,而是应该关注“灰色”和“绿色”能够兼容并存、平稳切换;第五,要考虑进口替代性。

“如果这几个特征都满足了,我认为这个路线图大体上就是合格的。”仇保兴说。

在仇保兴看来,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制定,需要城市重新制定减碳模式,可将复杂的城市分为五个模块,即碳汇与农业农村、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与市政,以及工业制造业。

“城市‘碳中和’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工业文明的惯性思维锁定。”仇保兴坦言,不同的城市在制造业领域千差万别,但在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这四个领域的差异性是不太大的。

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使城市碳排放做到“可检测、可公布、可回溯”的三可原则。围绕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城市之间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合作,共学共创,以促进新技术和新变革措施落地,防止错误路线锁定,进而确保合理性和投资效益。

仇保兴认为,着眼城市视角,我国可分三个阶段实现碳中和,即在2021—2030年为碳达峰阶段,通过开展建筑、交通以及市政的低碳竞赛,大部分城市需要实现人均碳达峰的目标;2030—2050年为碳中和关键期,此期间城市的碳中和可重点围绕电力系统碳中和展开;而在2050—2060年的碳中和决胜期,城市则需要实现交通和工业制造业的碳中和。

 

为推动工业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落地,支撑政府决策,促进区块链行业良性发展,提升我国工业区块链的国际影响力,2021年4月,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联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组织开展2021年度工业区块链典型案例征集工作。产链的“基于区块链的产业园区碳监测平台”入选典型案例。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园区碳监测平台”案例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充分体现工业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景,对相关行业与企业具有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2021国际工业区块链大会将正式发布案例入选结果,同时项目将纳入《工业区块链案例集锦》。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园区碳监测平台

杭州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创建的产业区块链应用领军企业,致力于研发适应产业互联网发展需求,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区块链前沿技术和应用。公司依托来自浙江大学的核心技术团队,具备成熟的区块链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获得多项区块链技术国家发明专利和核心知识产权。

引言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案例情况概述

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的特征,能公开有效监督碳信息及数据的真实及时性,解决年度为企业额度分配和清缴难以监督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企业数量大,排放核算成本高,交易周期长等问题;

3)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且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于碳交易分类处理商业数据的保密性与环境数据的公开性,及全球范围内碳交易超大数据库的价值交换活动。

4)实现区域内企业间碳排放权可信交易,盘活区域内各企业碳资产,并实现区域间碳资产价值高效流动。

行业痛点和解决思路

行业痛点

现存碳交易市场存在信息碳排放监测计量数据不准、信息不透明、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排放源难于监测和控制、运行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商业信息机密与环境信息公开的矛盾,造成国家碳交易市场不活跃,以及区域、国家、国际间碳交易平台对接不顺畅的问题。

本质原因是碳监测过程中碳排数据“难采集、难追溯、难核算”,更深层次是碳监测的整体聚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区块链的透明连接、价值可信、不可篡改及信息可追溯等特性可完美解决碳排放计量数据不准确、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及数据不可追溯的难题。

解决方案

1、解决思路

总体定位:打造连接“政府、企业、核查机构、咨询机构、监管机构”的碳数据监测分析平台,通过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汇总、分析和报告,帮助政府掌握园区碳排放数据和碳排放结构,为区域实现低碳发展战略提供量化决策依据及管理措施,通过碳资产交易服务,盘活园区企业碳资产,助力实现园区碳中和。

2、建设目标

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的特征,能公开有效监督碳信息及数据的真实及时性,解决年度为企业额度分配和清缴难以监督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企业数量大,排放核算成本高,交易周期长等问题;

3)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且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于碳交易分类处理商业数据的保密性与环境数据的公开性,及全球范围内碳交易超大数据库的价值交换活动。

4)实现区域内企业间碳排放权可信交易,盘活区域内各企业碳资产,并实现区域间碳资产价值高效流动。

一、使用区块链前后的业务逻辑对比/优化

1、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2、 碳监测方法

目前碳排放的监测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核算法,一种是在线监测法。核算法也叫物料核算法,目前中国主要采用此方法。核算法是根据煤炭等燃料的使用量多少,来推测出碳排放量。欧洲是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并列,美国则重点使用在线监测法。在线监测法也叫CEMS,是英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核算法与CEMS相比,弊端有二:一是测量误差较大,二是容易造假。全球要想真正落实有信任度的碳排放,以及实现碳资产交易的公平,必须要有统一的在线监测办法才行。只有标准统一,各国才能互相信任。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前提。如果标准不统一,各国之间就会出现不断扯皮的事情,实现碳中和就会遥遥无期。由于欧美发达国家使用CEMS比较多,碳中和又是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因此在全球相互协调的大背景下,未来碳排放的监测标准更倾向于CEMS。对于中国来说,今后推广CEMS碳排放监测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的,这也是国内未来发展趋势。

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体系,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体系是构建碳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对内部碳排放水平和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摸底盘查的重要依据。良好的MRV体系可以为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提供数据支撑,可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为配额分配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有效支撑企业的碳资产管理。

3、碳监测流程

碳监测系统碳排数据采集同时包括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根据行业的不同和核算数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进行数据采集核算,自动生成相应的碳排放报告。


碳排放数据采集流程如图所示,企业进行申报,提交碳排放数据及数据证据(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发票、贸易合同等),根据企业申报数据,通过与政府相关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核验企业报送数据真实性,然后根据碳排核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生成企业碳排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碳排报告进行核查,生成三方权威核查报告。

基于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获取复杂等因素考虑,数据获取方式设计以企业申报为主,申报数据链上加密存储,数据真实性以核验企业证据数据,通过数据加密推送给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叉验证为辅(数据核验与否不影响核心业务流程),最后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验,企业进行确权。

来源:可信区块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石化日前宣布,“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直接碳捕集)项目”正式注气运行。胜利油田转型“碳捕手”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

胜利油田总会计师肖国连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对保障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等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对CCUS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寄予殷切期望,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胜利油田财务部门在推进CCUS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项目化集约运行模式,加强油、气、水等全要素成本核算,打好“降碳降本、增产增效”组合拳,加速能源体系低碳化,碳排放实现平稳下降,助力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将节能减排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CCUS是实现驱油增产与减排降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有效路径,也是“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肖国连带领胜利油田财务部门积极总结注采输区域一体化能效提升经验,大力推广低成本节能技术,将节能减排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胜利油田落实主体责任,构建以项目部为核心的集约化管控模式。以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为核心,坚持管理创新、系统思维和价值引领,整合油田内外部资源,形成了全链条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和高效捕集、安全输送、驱油利用、地质封存、环境监测的CCUS全链条一体化运行模式。

胜利油田成立由机关部门、研究院、采油厂等单位联合组成的项目组,同步产、运、注业务运行,为项目运营提质、提速、提效做好基础支撑。通过压实项目部在技术管理、人员管理、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主体责任,实现由分散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为CCUS的产业化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CCUS项目的产业链长、影响因素多,对成本的精细核算要求高。油田财务部门以单项目、单资产、单班组为最小经营单元,厘清存量与增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当期收益与长远价值的业务边界,建立了以精确计量、精准归集、精益引导为路径的目标管理机制,加强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等环节的资源要素统计分析,提高在CCUS各环节的预算管控能力。

为开展业绩评价和绩效考核的指标梳理,深化ERP项目工作结构分解(WBS)和统计订单应用,油田实施单项目独立核算,做到投入清、产出清;识别并消除业财博弈因素,构建业、财、管协同联动考核指标,确保业务财务考核目标一致、形成合力。

“在新的经营机制下,各部门更加聚焦经营创效,业务与财务‘同算一套账,同跑一条道’,推动全价值链统筹优化。”肖国连说。

此外,胜利油田创新评价模型,构建以数智化决策为目标的方法工具序列。依托大数据平台,探索事前算赢、事中管控、事后评价的全过程评价模型,发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作用,推进CCUS项目的数智化管理模式。

助力碳捕集成本下降 为企业降本增效

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单位二氧化碳捕集能耗比2020年下降20%,到2030年下降30%,实现捕集成本大幅下降。胜利油田的财务部门是如何助力碳捕集成本下降,为企业降本增效的?

肖国连认为,助力“双碳”战略实现,财务部门必须把“低碳净零”作为目标追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观念,积极融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打好“降碳降本、增产增效”组合拳,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胜利油田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模式,打造胜利发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典范、污水零排放全量利用标杆。开展发电机组“三改联动”整体优化,持续研究深度调峰、优化控制技术,推进煤炭、循环水、烟气清洁高效利用,实现从传统自备燃煤电厂向以需定发、兼顾绿能的电热供给调控中心转型。通过采用化学吸收法对燃烧后的胜利发电厂烟气进行二氧化碳捕集,低浓度二氧化碳年捕集能力持续提升。

胜利油田的财务部门积极参与管网和集群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完善运输管网建设。结合胜利发电厂周边区块位置及储量规模,筛选出15个单元开展二氧化碳驱油,覆盖地质储量0.61亿吨,实现就地捕集、临近注入,大幅压缩运输路径,降低成本。联合相关单位攻关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二氧化碳管道运输技术。预计在2022年底投产后,将实现二氧化碳长距离高压液相常温管输,消除车辆运输安全风险,做到制、输、用的全过程、全密闭,提升规模效益,吨气运输操作成本再降30元,年减排近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等信息化技术,胜利油田构建全区域无人值守、指挥中心集中管控的生产运营模式,实现井场站库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全流程生产参数自动化采集率达到100%,实现人工成本持续下降。建立覆盖所有生产现场的三维数字模型,形成“数字管理平台”,实现注采、运输、油气处理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自动数据巡检”模块,助推油藏开发管理向模型化、精准化、动态化变革,消除跑冒滴漏,延长设施寿命,降低运行支出成本。

此外,胜利油田推动迭代升级,降低二氧化碳封存利用成本。建立从油藏、井筒到环境的全方位检测体系,确保“油不落地、气不上天、水不外排”,降低二氧化碳的封存成本。

以更大力度推动增储增产增效

“十三五”期间,胜利油田通过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管理,加强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加速能源体系低碳化,碳排放实现平稳下降。但部分关键技术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不同地区的陆上封存潜力差异较大,且成本较高,急需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形成有效的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以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肖国连表示,“双碳”目标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财务部门要从项目优选、执行跟踪及考核评价引导资源向绿色节能流动,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对内完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建成行业领先的绿色创新产业综合示范区;对外构建支撑绿色低碳产业的价值链形成机制,落实国家低碳转型、绿能消费等政策要求,在石化系统和山东区域率先形成绿色低碳市场化合作模式。

为推动CCUS良性发展,财务部门应与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加强沟通,探索制定适合国情、面向碳中和目标的碳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政策,密切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努力争取对企业有利的政策,实现成本可控、效益可行、价值引领,促进“双碳”行业良性发展。同时,提议政府完善融资渠道,设立政府专项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加大投资支持的力度。

胜利油田作为京津冀经济圈周边最大的陆上油田,二氧化碳源汇匹配优势明显,固碳驱油增产的潜力巨大,同时兼具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社会责任。

肖国连认为,财务部门要积极探索与省市、油地合力共建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用足用好财税政策,通过资本市场发行绿色债权筹措项目资金,共同推进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加速推进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油藏和中高渗透油藏驱油与封存3个示范区建设,逐步将CCUS技术纳入能源、矿业的绿色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序列,逐步打造国家级CCUS示范区。协调政府、油田、科研院校等协同联动,对项目设计、建设、运行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指导服务,加快畅通项目审批通道,简化审批的流程,推动低成本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财务部门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以更大力度推动增储增产增效,更大力度打造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产业链,为实现油田向能源服务公司转型,建立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展现财务作为和胜利担当。”肖国连称。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给中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和消费方式等带来深远影响,也对中国能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发展中减排,在减排中发展,实现经济和减排融合?中国的碳中和之路又该如何走?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组织召开碳中和高端论坛暨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大会,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双碳目标下的低碳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54个国家碳排放实现达峰,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其中,欧盟27国整体于1990年达峰,日本2013年达峰。截至2020年10月,世界197个国家中已有126个提出了本世纪碳中和的目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指出,目前已达峰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达国家,在达峰前后大都经历了较长的爬坡期和平台期,在达峰过程中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经济增长。例如,与1990年相比,欧盟的GDP大幅增长,而同期排放量也显著下降。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目前尚未实现达峰,也说明实现碳达峰并非易事。

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未来发展有更大能源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当前煤炭消费占比已降至56%左右,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使得中国降碳难度高于那些以油气为主的国家。同时,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约发达国家的一半,更加剧了难度。对此,马爱民直言,“中国必须走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同样表示,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二氧化碳减排统一到高质量发展上来,通过科学创新、技术革新和生态改善固碳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下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应重点关注哪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又该怎么走?

马爱民强调,要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脱钩;要实现较低的碳排放峰值,稳定持续地减少碳排放。在达峰前,要逐步降低碳排放增长速度,在达峰后,应避免过长的平台期和过多、过大的“振荡”。“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能源领域,要建设以非化石能源为基础、电力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电气化、电力脱碳化。”

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雷涯邻围绕化工行业提出看法,表示当前中国化工行业面临较大挑战,化工和金属冶炼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两个行业合计占中国碳排放总量比例超过20%。对于化工行业碳中和发展路径来说,应调整技术路线,实现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下降,采取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固废循环利用率;此外,进一步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升级利用也至关重要。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董锁成看来,双碳问题是以能源为主的系统性问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涉及经济社会诸多方面,如节能环保、工业、建筑、交通、社会消费等。处理双碳问题由近及远重点是“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碳技术与碳市场”。

他继续说,在减排方面,具体涉及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大部分,供给侧将以电力系统为核心,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求侧将以工业为重点,多措并举,包括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材料循环利用、使用低排放原料等。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加强二氧化碳的吸收、捕集、利用等碳技术以及发展碳市场等方面也应逐步得到更为积极的探索。

来源:中新经纬

从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这两者关系的角度来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能源领域的发展为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意味着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此,未来技术创新以及太阳能的发展,不仅是要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火力电站,同时也意味着要用更多创新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能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碳定价市场的到来

未来,我认为中国能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碳定价市场的到来。一方面,中国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全球前沿:现在全球75%的太阳能发电组件都由中国生产,全球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1/3在中国。在太阳能科技领域,中国很多方面也走在前沿。另一方面,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重要目标,特别是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能源结构。毫无疑问,中国将进一步提高能效,在“十四五”规划中,目标是把能效每年再提升3%。当然,仅仅这样做还不够,因为接下来5—10年中国的经济,至少每年还要保持5%的增速。所以,中国必须进一步改革能源结构。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中国也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转型。

中国未来会在全球碳价格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利益。

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和机会

此外,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碳交易市场中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欧盟在提“碳边境调节税”,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国家来说,若要效仿这一措施显然存在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部分非洲经济体刚刚进入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如果不能完成工业化、没有发展,这些国家就没有前途,谈碳税完全是无本之木。

对于这些非洲国家来说,一方面是如何继续推进其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同时改变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这也将是全球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

不过,存在这个挑战的同时,也可以让非洲国家看到一个机会,那就是通过“跳跃式的发展”走捷径,包括直接发展太阳能,因为很多非洲国家现在是缺电的,燃煤发电肯定不够,直接采用太阳能就像一条捷径,我将之称为“跳跃式发展”。在移动通讯领域,不少非洲国家就跨越了模拟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来到了数字技术的4G、5G阶段。在能源领域,这些国家同样可以经历类似的跳跃式发展,直接跨越火力发电的阶段进入到清洁能源发电阶段,包括太阳能发电阶段。

非洲国家这样的发展过程,对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来说,存在着很多机会,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有非常多的机会面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金融、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必须强调的是,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评论和看法非常恶意,污蔑中国是“新帝国主义”,这绝非事实。这些西方人士如果真正关心非洲的发展,就应该和中国携手努力,增进和中国在非洲相关发展领域的合作。比如,中国有巨大的制造业产能,包括太阳能行业的产能非常巨大。而且,中国不光向其他国家提供商业贷款,也提供大量低息贷款,这其中包括面向非洲国家提供的很多援助。西方国家在非洲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和机会。

9月22日,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一周年之际,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组织了《企业碳评价标准》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中标院、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及企业的19名专家。此次会议由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会议主要对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与绿会标准委共同编制发布的《企业碳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进行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分别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与会专家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金融高级顾问朱寿庆的建议和意见分享如下。

我这几年主要做绿色金融,七八年前在北美做碳减排、碳核算和核查的工作,所以对这本标准相关内容略知一二。关于温室气体,在10年前我研究碳排放核算的时候是有6种排放气体,在这个标准文本里我看到了7种,包括水汽。水汽形成温室气体效应,但它是不是一种温室气体呢?我觉得有待商榷。其次是标准包含了5个维度:碳计划、碳制度、碳排放、碳交易、碳中和。前面有专家建议把5个方面合并成3个,我觉得可以考虑这么做。这个标准的指标体系的确存有一些问题,因为目前这个版本是初稿,标准或指南都是需要不断反复完善的,将来在实践中会发现新的问题,进而改善,但如果作为标准或指南发布,那就要求尽量的完善。关于这个指标体系,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在碳减排和企业的发展之间需要一个平衡,就如同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发展经济和碳减排之间需要平衡是一个道理。在这个指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题。衡量企业的排放变化最好不要用绝对量,不要因为评级的缘故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现有企业的发展,大多情况是企业越大,成长的越快,用能量和碳排放也就会越多,这是肯定的。所以需要在这之间找取平衡。

第二,需要找到企业碳管理特殊性跟一般性的平衡。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这是非常明显的。国际上的碳减排标准,实际上也是针对不同行业的,有各行业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计算指南,也有针对不同行业的标准和指南。在不同的行业间找到平衡很重要,因为企业间有财力区别和技术区别,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会使用同样的减排技术,比如CCUS,现在国际上能够使用CCUS技术的企业并不多。所以不要用同一种要求来针对所有的企业。

第三,要注意实用性和纲领性的平衡问题。目前这个标准文本还有待完善,需要增加细则,否则不同的人会对同一个要求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指南或者标准来讲,是要规定的很详细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实施起来就很难,企业的理解不同,做法就不一样,那这个标准就失去了作为标准的意义。

第四,碳核算和碳核查是碳管理里面的重中之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所以其权重必须提高。

我就简单说这么几点,谢谢。

摘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于2021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宋鑫还强调,要勇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引领者、践行者、贡献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于2021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出席并演讲。

宋鑫表示,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他指出,绿色发展究其要义来讲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这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他分析称,要从根本上解决绿色发展问题,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之间实现平衡协调,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通道,真正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宋鑫还强调,要勇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引领者、践行者、贡献者

“作为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涵盖了能源节约、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领域,不仅仅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也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说,中国节能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推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多个领域和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和实践。

据介绍,中国节能也是最早进军清洁能源领域的中央企业,是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的承建单位,完成了21个省市近百个项目,投资建设的临沂固体废弃物生态循环产业园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杭州绿色科技建筑馆是我国首个获得三星级最高等级认证的绿建项目。

近年来,中国节能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优势,深度参与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确定的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

宋鑫称,中国节能提出的“两园一链”固体废弃物综合解决新模式成为长江大保护固废处理的系统样本工程,中国节能承建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供能项目实现了80%的能源综合利用率以及74%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年节约标煤608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516吨,中国节能还专门设立了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下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也为多个地区创建全国两山理念实验基地,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节能已经形成了节能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生命健康三大传统主业,绿色建筑、绿色新材料、绿色工程服务三大新兴业务以及强大战略支持能力的3+3+1产业格局,成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的旗舰企业。

宋鑫最后强调,要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其看来,“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我国的绿色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中国节能新的使命和责任。

宋鑫称,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国节能专门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和中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全面开展相关研究,为北京市多个区县在内的有关地方政府和部委办局编制实施方案,制定“双碳”相关政策标准等等。

“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将实施推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咨询规划和资源统筹能力提升工作,通过构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双驱动业务布局,发挥中央企业碳中和样板带动作用,推动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与治理供给能力,切实打造国际国内碳中和影响力,努力成为国家实现30、60目标的积极贡献者,成为党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信赖、可依靠的重要力量。

在谈及国企改革时,宋鑫介绍,中国节能正在按照国资委部署的三年行动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落地,“最近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抓质量、抓进度,让三年行动方案在中国节能的各个企业层面得以全面落地”。

在推出首款固收类ESG产品一周年之际,兴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兴银理财正式推出首款混合类ESG理财产品——“ESG兴动绿色发展”,并于10月11日发行。

作为首批推出ESG产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之一,兴银理财已经累计发行了7款涵盖公募、私募类型的绿色理财产品,积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固收打底权益增强 打造攻守兼备的绿色理财

据介绍,“ESG兴动绿色发展”是一款混合类理财产品,由兴银理财与知名基金公司合作管理,其中不低于70%的仓位投资于债权类资产,不超过30%的仓位投资于权益资产。通过“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产品设计,致力于向下控制波动,向上争取收益弹性。

兴银理财投资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一款ESG投资产品,“ESG兴动绿色发展”将立足绿色产业投资,寻找绿色科技产业中的优秀公司,尤其是通过科技创新带来明显竞争优势的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把握产业投资机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该公司积极筛选具有社会责任感、在ESG领域有突出贡献、投资业绩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充分捕捉ESG权益投资方面涌现的市场机遇。

据悉,该产品以获得绝对收益目标为主,每笔投资锁定期18个月,风险评级为R3,适合银行中等风险偏好的客户。

传承母行绿色基因 完善绿色财富管理体系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明晟ESG评级最高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自2006年在国内首推能效融资产品开始,已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了15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双丰收。今年年初,兴业银行新一轮五年规划提出要持续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金色名片,致力于将自身资产管理能力和绿色金融两方面的差异化优势相结合,积极为广大投资者挖掘更多好的资产,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产品,从“绿”到“金”,不断畅通居民储蓄向绿色投资转化渠道,目前已形成了涵盖绿色信托、绿色公募基金、ESG理财等在内的绿色财富管理体系。

作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兴银理财传承母行基因,持续推动绿色理财业务发展,有效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自2020年9月发行了首只净值型绿色主题理财产品“兴银ESG美丽中国1号”以来,已累计发行绿色主题相关理财产品7款,在ESG特别是绿色投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居民通过投资理财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拓宽渠道。

“我们致力于打造丰富多元的绿色投资工具,为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与持有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成果。未来,我们还将尝试股权投资,满足低碳项目风险投资的需求,在科技、资本、产业、绿色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兴银理财总裁顾卫平表示。

13年固收女将再度担纲 投研团队保驾护航

据了解,“ESG兴动绿色发展”拟任投资经理徐莹女士长期在银行理财与基金公司从事投资管理工作,具备13年固收从业经验,大类资产管理经验丰富,擅长产业分析、中长期趋势投资策略。同时,徐莹也担任兴银理财旗下另外两只ESG产品的投资经理,截至2021年9月10日,固收增强类产品“ESG兴动未来1号”年化收益率达到6.84%,以良好业绩证明了ESG投资理念的价值。

“根据巴克莱研究,ESG分数高的公司相比ESG分数低的公司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ESG分数高的公司通常风险控制能力更强,合规制度更加完善,发生负面事件的概率更低,因此采用ESG负面排除后,能够更精准高效地筛除潜在高风险的公司。“徐莹表示。

根据兴银理财投研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构建ESG评估和投资研究体系,在债项评级、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等流程中全面融入ESG评价,将碳中和愿景转化为具体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领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们特地刊发《城市低碳72策:实务者言》。

这份低碳72策,来自我们近期对相关学者和实践者的采访和约稿,以及对公开报告的摘录,总结了城市低碳的策略与建议。其中有新鲜的思考,也有反复强调的部分。它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生态建筑、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基于自然等八个方面,在中国发出双碳承诺一周年之际,于“城市呼吸:2021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发布。

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度减碳”和“减碳不足”这两种倾向都会不断出现。理论上认为,是碳减排相关的市场主体,在决定减排的资源投入水平,而从市场各种表征看,资源在碳减排上的投入是否“均衡”,其关键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简单而言,就是上述边界究竟给政府和市场本身创造什么信号或提供什么激励。

一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究竟如何划清各自边界,什么属于政府的干预范围,什么是市场配置的对象和范围,以及在市场配置过程中,政府究竟履行什么职责。

市场总会比较容易放大某个发展趋势的乘数效应,造成一些大起大落,但市场同样也有好处,最终会形成一个较为有效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把最合适的资源配置到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因此有必要将私人品属性较高的资源定价、资源流向和配置等工作交给市场,而政府则主要负责公共属性为主的环节,比如大力鼓励碳中和技术创新、管控碳中和经济金融风险等。

就此而言,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有机分工,这个“力道”就是合适的。

二是政府干预过程中的工作力度问题。如前所言,政府主要负责克服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那些公共属性、外部性、风险性较强的环节,进而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时间表,以及开展气候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等,相应工作有力度和程度的问题。一般来讲,各级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由于职责在肩,都会实施有利于自身部门目标的政策。如资源环境部门更多关注减排目标的有效性,如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等指标,经济金融部门则更多关注减排过程的有效性,如成本收益性或经济金融增长的激励相容等。

各司其职本身无可厚非,但碳达峰碳中和的某种“本位主义”,结果上会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顾此失彼,使得直接相关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以及在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一定“失衡”,以致于产生“运动式减碳”,并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制定政策评估制度,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展开完整的政策评估,从全局出发,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出台的碳达峰碳中和举措进行评估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的决策。

近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国有林保护局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森林碳汇价值保险”协议,标志着四川省首例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成功落地。

森林碳汇价值保险是将因自然灾害和不可预料事故造成的保险林木损失,依合同约定的方法转化为森林固碳量损失进行评估,并按照约定进行赔偿。本次协议的签订,将为马尔康国有林区231.94万亩森林提供3479.22万元风险保障。

马尔康国有林区在原有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基础上增加森林碳汇价值保险,相当于在传统、单纯的林木价值保障之上补充了林木碳汇价值保障,进一步提升了林木保障水平。本次签约是四川省林业行业探索用好金融工具,更好地保障森林固碳能力、改进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阿坝州马尔康国有林保护局和中航安盟保险公司的合作,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次积极、大胆的探索,为提高碳汇林种植企业经营森林积极性、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助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提供了良好示范。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碳达峰、碳中和”受到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 为何要耗时40年?

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值,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而所谓“碳中和”,则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为实现全球“零碳未来”愿景,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承诺,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65%以上和世界经济70%以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由于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负外部性,排放主体需要对其行为承担后果并付出相应的成本,碳定价机制顺势而生。

碳定价和碳交易市场究竟指什么?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通过碳定价机制提高碳排放成本降低企业碳排放量。

据世界银行定义,碳定价是对温室气体排放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给予明确定价的机制,基于确定的碳价格,以“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将部分碳排放产生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低碳技术、产品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碳定价的主要方法包括碳税和碳交易市场体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全球共有61项已实施或者正在规划中的碳定价机制,包括31个碳排放交易体系和30个碳税计划;覆盖46个国家和32个次国家级司法管辖区。由于碳交易价格发展机制完善,长期效果明显,因此,当前各国努力将其作为一种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并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

碳交易市场作为碳定价的机制之一,指的是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的市场。碳交易市场遵循“总量控制-交易”的原则,政府确定稳定或逐步降低的碳排放总额,并分配给各排放主体碳排放配额,代表各排放主体每年能够无偿排放的二氧化碳上限,1单位的配额代表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e)。各排放主体实际碳排放量必须低于配额,否则将需在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而排放低于配额的排放主体也可以将过剩的额度拿到市场上交易。在这一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碳配额价格得以确定。

在碳交易市场上,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将额外的碳配额出售给减排成本高、碳配额不足的企业。碳交易机制下,降碳直接影响各排放主体的收益与成本,而拥有明确定价、可交易的碳配额将成为一种资产,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碳市场中,最终实现以经济高效的推动整体降碳目标的实现。

深入认识中国碳金融交易内在运行和管理机制

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是我国践行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步,而与之相伴的碳金融市场将是促进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助力。根据我国发改委的计划,全国统一碳市场将会覆盖20亿至3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随着之后参与主体、参与行业的逐渐扩大,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规模将更加庞大。因此,深入梳理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管理机制,将对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和机遇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以为完善未来碳金融交易市场管控机制提供创新思路,为全国统一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发展提供更有实际意义的理论支撑。

《中国碳金融交易内在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一书,是依托我主持完成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绿色经济实现路径——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的研究报告,经修改完善而成。

《中国碳金融交易内在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一书依托市场运行核心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及其管理的研究逻辑展开,力图揭示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管理机制。首先,书中基于对碳金融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客体及其形成的供求机制的研究,对由供求决定的碳金融交易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二,书中针对碳金融交易市场的运行风险及度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风险管控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书中对碳金融交易市场的效能,从碳金融交易的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两个维度进行了评估。本书的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有助于中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科学管理、决策和平稳、健康发展。

结语

碳资产本身的金融属性及国际实践经验证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碳金融市场,即使在全国市场建设初期面临着“防范金融风险”的强监管,但在市场建设完善后,碳金融不无发展机会。

在此背景下,行业普遍认为,我国经结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面临重大的变革和转型,而转型过程中必然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以碳金融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市场将引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

 

前言

深入探讨碳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破局之道。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提出了数据、技术及交易的碳资产三要素模型。全球碳市场空间广阔,在多个地区被验证是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通过价格机制引导碳减排技术和资金的优化配置,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提高效率。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已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 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将加速各行各业围绕低碳转型在战略、业务 及产品等维度做出调整和能力提升。实现碳中和,不能单纯依靠现有技术 和模式,需要通过市场机制鼓励持续开发低碳技术。

碳资产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元素。投资开发前瞻性减排技 术、布局综合效益高的优质自愿减排项目,是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历史 机遇。同时,企业还应当及时洞悉低碳发展的趋势,充分借助碳交易机制 等市场化工具,有效管理和提升碳资产价值。

碳中和国际研究院由国际、国内生态环保、经济金融、实业科技等各界专 家智库组成,致力于为环境权益定价、为低碳发展赋能,推动应对气候变 化的国际合作。未来,我们愿与全球专家、企业深入交流、密切合作,持 续创新低碳发展技术与模式,促进碳资产定价,助力全球碳中和。



参考来源:普华永道

2021年10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火电(含热电)行业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技术研讨会,进一步推进我区火电行业建设项目低碳减排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火电(含热电)行业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进一步摸索完善《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指南(试行)》的技术路径和方法。开展碳排放量核算方法研究,编制内蒙古自治区火电行业碳排放源强核算方法。

会上,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任远哲介绍了碳排放监测相关要求,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电厂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监测系统参数。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对自治区生态环境科学院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火电(含热电)行业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大气环境处、生态环境监测处等相关处室代表,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能源内蒙古盛鲁电力有限公司、内蒙古创源金属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代表,以及5名特邀专家参加会议。

来源:内蒙古生态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抓紧修订一批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碳会计是计量、反映和评估碳减排绩效的重要工具。国内外学者已对碳会计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碳会计的理论体系,包括起源背景、理论基础、概念定义、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和影响等多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碳会计的发展方向,最后指出当前碳会计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碳会计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会计 碳减排

01 碳会计起源

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生产模式已经对全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尤其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间接导致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后果。联合国的气候研究报告显示下个世纪初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还将因温室气体的增加而再度上升1至3.5摄氏度,届时水资源紧缺、能源枯竭等诸多问题将会加剧,人类会自食其果破坏自身的生存条件。在全球变暖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之不顾。虽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比美、日、韩等国低,但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一直在上升,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和气候问题。裴莹莹等(2009)研究发现中国的平均气温可能会在未来50至80年间上升2至3摄氏度,进一步破坏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条件。

碳能源短缺阻碍可持续发展

煤炭和石油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然而这两类能源存在严重的弊端:一是其燃烧和废气排放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二是它们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煤炭和石油将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为此,世界各国亟求替代性能源。过去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来源于各行业粗放式投资的高速增长,对煤炭和石油的能源需求巨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造成生态破坏、资源消耗过度等难题,使得中国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全球最多的国家,寻求低碳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各国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

1992年以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2年)、《京都议定书》(1997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1年)等全球气候安全协议,把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和碳减排的刻不容缓逐渐演化成了世界各国政府、各类环保卫生组织机构和全球公众的新共识。在各国环保政策推动下,碳减排已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法律等各个领域的新潮流,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建立起了各自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和相应的会计制度。中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积极倡导和实践碳减排等环保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球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中国承诺”,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坚定决心。

02 理论基础

外部性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率先提出了外部性理论,指企业外部存在各类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的客观因素。后来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对此概念进行了拓展,其他学者也相应进行了后续研究,外部性的具体定义存在争议,但是其本质有着共同认知,那就是外部性影响是无法在市场上通过货币交换得以实现的,是一个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时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非货币性的间接影响。

环境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人类的生产活动可能对其造成破坏而无需支付金钱代价,但是一家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可能影响到其他企业的生存,例如化工厂的污水排放影响了下游种植企业的日常需求,这就是非货币性的外部影响。温室效应也是外部性问题,碳排放权作为公共环境资源自然也存在外部性效应。

目前,对外部性问题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明确产权界限,二是政府介入征税。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行为进行征税,或者通过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清缴和结算等明确碳排放的产权界限,是目前世界各国将碳排放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到企业的主要方式。

产权理论

1960年,科斯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正面论述了产权的经济作用在于克服外部性和降低社会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认为如果交易成本很低并且产权界定清晰,那么外部性因素不会影响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帕累托效应。产权理论要求运用排放权交易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对那些能通过提高能效、提升减排技术以降低碳排放的企业,它们能从已分配的碳排放权配额中节约出一部分,将其出售给有配额需求的买方;对那些扩大产能或减排能力不足的企业,在现有配额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向市场购买配额,配额的交易价格由配额的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碳排放配额的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平衡供给与需求关系。

03 相关概念

碳排放权

●  碳排放权的定义

碳排放权, 是指权利主体向大气环境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通常特指由政府部门通过法律制度及碳排放权市场机制赋予企业等微观主体的排放资格,其本质是权利主体获取的环境资源使用权。政府部门可以用有偿或无偿的条件将碳排放配额按年度发放给微观排放主体,微观排放主体从政府部门获取的碳排放配额既可以用于满足自身生产发展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的需求,也可以在碳市场进行交易。企业为了履行碳排放配额的清缴义务而进行碳排放权的采购,这就使得环境成本在企业内部显性化。

●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目前,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主要有总量-交易机制和排污信用交易机制两类。其中, 总量-交易机制 是指由政府设定一定期间内的排放总量并将排放量分配至企业或机构等排放微观主体,形成各排放微观主体的配额,在该机制中的排放微观主体可以自由交易; 排污信用交易机制 ,是指设置能让排放主体主动减排的诱因,排放主体所实现的减排数量形成排放信用,可用于储备或交易。

碳会计

● 碳会计定义

碳会计 ,是碳排放权会计的简称,是指根据碳排放交易法规,对企业取得、交易、清缴碳排放配额或核证减排量等与碳排放有关的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绿色会计科学。

● 碳会计目标

碳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微观层面的目标 ,通过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与碳排放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反映企业与碳排放权有关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和决策支持; 二是宏观层面的目标 ,在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范下,督促企业披露碳减排相关信息,倒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创新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 碳会计依据

2019年12月16日正式发布、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及2021年1月5日发布、2021年2月1日起生效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是我国现行的碳排放权管理和会计处理法规依据。2021年3月30日,我国生态环境部起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04 碳会计基本内容

会计确认

● 会计要素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的确认需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由企业拥有或控制;②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③预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④资源的成本或价值可以被可靠计量。经以下分析可得出: 碳排放权属于资产 。

1)无论是期初经分配获取的碳排放权配额或是期末剩余的碳排放权配额,也不论碳排放配额获取的方式是免费或有偿,企业均有可将之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用于交易的自由选择权,由此可见企业能够控制其取得的碳排放权,符合上述条件①。

2)碳排放权必须在企业获得配额或交易购买拥有后才能确认,因此是发生在过去的,符合上述条件②。

3)企业对于自身拥有的碳排放权可自由进行交易从而创造经济利益,形成企业的利润,符合上述条件③。

4)世界各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运行多年,我国多个碳排放权试点交易市场平台也在不断完善,在这些成熟的市场中可以获取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实际购买成本或公允价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形作为碳排放权的成本入账,符合上述条件④。

● 资产类别问题

1)无形资产观点

无形资产在会计准则中特指不具备实物形态但是具有可辨认性的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并非不具备实物资产的都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2004年IASB发布《IFRIC3:排放权》,该解释条文将碳排放权按公允价值计入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碳排放权是非货币性资产且不具有实体形态,又能够用于转移、出售即具有可辨认性,出售时亦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可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2)存货观点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耗用的材料、半成品等,应具有实物形态。有学者提出将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的观点,出发点是将碳排放权视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耗用的资源,而且碳排放权最终也是服务于产成商品并销售获利,故可视为存货。但是该观点存在多个缺陷,例如碳排放权可能直接用于交易,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此外,碳排放权不具有实物形态,将之视为存货有所不妥。

3)金融资产观点

金融资产是指所有能够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碳排放权兼具无形和可交易的属性,且其碳排放信用、碳排放证券、碳期货等衍生品正逐步被开发出来,有学者便提出将碳排放权视为金融工具。将碳排放权视为金融资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观点未考虑到当前碳市场上的碳排放交易活跃度尚未充足、金融衍生品也并不丰富;此外,目前各排放主体取得碳排放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碳排放需求,对碳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资并非常态。

4)增列新资产观点

在学术界对于如何确认碳排放权尚没有统一定论的情况下,有学者提出增列新资产对碳排放权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观点。我国现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19〕22号)就要求具有碳排放配额履约义务和碳排放配额交易活动的单位对有偿获得的碳排放配额在“碳排放权资产”科目中进行确认和计量。

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法

1993年3月,美国《统一会计系统》(USofA)规范了排污权的账务处理,根据使用目的的差异以历史成本分别作不同的处理,免费获取的按零成本入账,有偿购买的按实际采购价格入账。历史成本法已是目前大多数制度中规定的计量模式,但碳排放权在不同时段的获取成本差异较大,这一特性使得按历史成本法计量的碳排放权价值有所失真并降低了数据可比性。

2)公允价值或现行市场价值

2004年,《IFRIC3:排污权》提出应按公允价值计量经分配获取或购买所得的排污权。此前Stefan Schaltegger(2000)等学者从经济与环境角度提出要重视污染预防边际成本的现行市场价值与排污权市场的交易边际成本的可比性,不该用历史成本衡量排污权,而应采用公允价值。随着全球各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成熟度的上升和获取公允价值便利度的提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碳排放权等各类排污权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3)动态估价

Ratnatunga等学者(2010)新设了“环境能力强效资产(ECEA)”这一反映排放主体碳信用生产能力的无形资产科目,该资产利用动态估价模型,在碳排放额度转化为货币量度的情况下对自身能够生产或消耗碳额度的长期碳资产进行动态估价和跟踪,有利于提高价值精准性,但是此方法较为复杂、应用难度大,在实践中使用较少。

账务处理

根据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19),账务处理部分内容如下:

1)无偿取得碳排放权时,不作账务处理。购入碳排放权的,按购买日实际支付或应付的价款(含交易手续费及相关税费)确认资产价值:

借: 碳排放权资产

贷: 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

2)使用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时不作账务处理。使用有偿购入的碳排放权时: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碳排放权资产

3)出售碳排放权时,按照出售日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扣除交易手续费等相关税费)与碳排放权账面余额的差额确认收入: 借: 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差额) 贷: 碳排放权资产(无偿取得部分账面余额视为零,不用冲减)    营业外收入(差额) (4)自愿注销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时,不作账务处理。自愿注销购入的碳排放配额时按照注销权的账面余额: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碳排放权资产

2019年财政部对碳排放权的新规定,相比2016年的暂行规定和各试点市场的管理办法,明显趋于简便和易于操作,例如2019年新规制下购买的配额量无论增加或减少均只涉及“碳排放权资产”一个科目,经济业务分类方面以配额购买、出售与履约为主,不再单独考虑配额投资需求。

信息披露

● 披露形式

碳会计的信息披露形式,可以参照财务报告的方式,借助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来披露碳排放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财务影响,对于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恰当阐述的部分予以单独披露,或者参照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独立的环境责任报告以揭示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活动绩效。

基于此,当前全球各国在碳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 将碳会计信息融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 二是 用环境责任报告单独披露; 三是 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披露部分信息,对财务报告体系无法涵盖的内容则另行独立披露。

● 披露框架与内容

目前全球各国关于碳排放信息的披露要求并不统一,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组织自律并行,从总体上看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愿性和主动性。各国规定的信息披露内容呈多样化,但尚未形成统一范式,可比性有待提高。主要地区环境会计的披露政策如下:

● 影响因素

为了提高环境治理监管水平和提升环境管理绩效,学术界对企业充分披露碳排放信息及其他与环保义务履行情况有关信息的动机进行了探究,挖掘影响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因素。根据现有的研究总结,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外部因素包括: 披露要求的复杂度、利益相关者关系、合规性风险、投资者信心、监管政策、监管水平和宏观经济状况等; 企业内部因素包括: 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及盈利状况、行业性质(如本身就是注重绿色经济的环保行业)、企业文化或形象、公司治理结构完整性(如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管理者的责任倾向等。

05 实施碳会计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虽然碳排放额度的设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到了企业,但碳排放权的推行和披露可能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例如,何玉(2017)采用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排放单位碳绩效水平的尺度,在对美国标准普尔500公司的研究中发现碳绩效的提升有利于财务绩效的改善,并且财务绩效较好的企业还会借助完善的碳信息披露向市场展示自身的碳绩效水平。

不过,有学者提出企业碳绩效与财务绩效没有显著的关联性甚至存在负面影响,越短期越是如此。Imre Dobos(2005)就认为碳排放权的推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和库存管理成本,Guowei Hua(2011)认为企业为了提高碳绩效而对减排技术投入时间和资金会增加企业研发支出、影响财务绩效。企业在能够稳定地从碳减排实践中获得收益前往往需投入大规模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进行多方面的投入和尝试。

杨双鸽(2020)总结碳排放成果对企业的影响有三方面: (1)践行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高质量的环保责任履行能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名誉、降低监管压力、获取政策优惠等,同时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增强客户的忠诚度;(2)借助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碳绩效越好的企业越能减少与外部股东、潜在投资人、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约束水平,优化资本成本;(3)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但是企业可凭借较高的碳绩效水平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碳绩效越高其优势越强,从而形成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高的品牌溢价和收益,提高财务绩效。

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碳排放配额的推行和披露对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可能有正面影响,但也存在争议。例如,Veith 等(2009)研究发现,随着碳排放权价格的上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的股票市场收益率和市场价值也得到相应提升;李雪婷(2017)研究得出,高碳排放量的企业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也容易迫于压力或其他诱因有更强的碳信息披露动机,而企业在碳排放和碳排放权管理方面的相关碳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具有方向性作用,投资者尤其关注碳信息披露中的碳排放管理行为,碳绩效越高、碳信息披露质量越好的企业越能吸引资本、提升企业价值。但是沈洪涛、黄楠(2019)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碳排放管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却发现碳配额交易可以提升企业短期价值、但与企业长期价值无显著相关性;研究提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运用科斯定理应对了公共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但是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总是相同,关键是实现低碳发展,这有赖于碳排放权市场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和应对宏观经济实际需求与政策动态的灵活性。碳信息披露同企业价值之间缺乏显著的关联性,可能是因为当前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和碳减排的成本收益尚不对称、所披露的碳信息缺失增量信息功能等。

06 碳会计发展方向

理论研究或实践经验均证明,碳配额的控制和交易机制对治理全球碳排放问题是有效的,但是如何提升治理效率是个问题。沈洪涛等(2017)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虽然有的企业实现了碳减排,但并非是因为低碳生产技术获得了突破,也没有对低碳生产技术进行创新研发,而是降低了产量。这种减排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反而影响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交易机制和碳会计产生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学术界为了引导企业从实质上实现清洁生产、增强企业努力创新减排技术的动力、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减排,对碳排放及其会计体系进行了更广泛的研究:

碳绩效评价体系

碳绩效结合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与发展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与传统绩效相比,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兼顾了环境效益指标体系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其考评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既可以考核企业低碳生产、履行环保责任的能力和义务履行情况,也可以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张亚连(2021)以可获取性、一致性和可比性等为原则,选取了碳投入效率、碳产出效率、碳减排效率和碳减排强度等四个指标构建为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表4),应用碳绩效评价体系可以让企业发现自身生产管理中的低碳管理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变革过往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生产经营模式。

碳预算

减排途径有 “硬减排”和“软减排”两种。其中“硬减排”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或能源结构形成的结构性减排和通过低碳环保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性减排;“软减排”主要是指管理减排,即通过对碳排放和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来推动技术减排和结构减排的落地,以实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微观经济管理工具和制度(高歌,2011;涂建明等,2014)。

其中,企业碳预算是碳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碳减排决策方案的最优化,高效地对企业的碳配额资源和碳减排活动进行分配、组织、考核和控制。涂建明(2016)构建了一套企业碳预算体系,体系内含碳排放子预算、碳减排量及成本子预算、碳减排收益子预算和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等四个子预算(如图3),有效应对碳配额及其交易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子预算之间的关系由三个恒等式阐释:

碳排放权交易预算量=企业预计碳排放需求量-碳减排预算量-企业碳排放权配额(等式1)

本期碳减排净收益预算额=本期碳减排收益预算额-本期碳减排成本预算额(等式2)

碳排放预算量=企业预计碳排放需求量-碳减排预算量(等式3)

闫华红(2018)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完善了碳预算体系,依次构建出碳排放量、碳减排收益、成本、净收益预算(如图4),利用“碳排放权交易量=碳排放量-碳配额量”的等式关系,以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量等因素为预算切入点,考虑其对企业业务活动和财务决策等方面的影响,并对企业未来的碳排放、碳交易做出整体预测。

碳审计

随着各类排放单位对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挂钩的成本、价值变动和风险等各方面信息的核算、计量和报告越来越多,对此类信息披露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的监督和审查需求趋于增多,碳审计的研究和应用随之应运而生。

碳审计对碳减排和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等业务构成的碳会计相关信息进行审查、鉴证和监督,评价被审计单位碳减排义务、碳配额清缴等生态环保社会责任履行的合规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等,有利于发现和纠正被审计单位与绿色生产、低碳发展目标相违背的生产经营环节,督促其及时改正问题,最终目标是推动被审计单位在节能减排、低碳生产方面能够真正有所作为、提高效率,防止减排专项资金误用滥用,推动节能减排政策真正落地,为节能减排相关活动的管理决策和评价考核提供可靠、高质的信息。

管亚梅(2016)认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已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环境问题,碳审计应当与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有所区分,例如建立“三位一体”审计体制,由国家、民间、企业三个碳审计主体构成碳审计体制,其中国家碳审计处于主导地位,在宏观层面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全国各地的碳审计工作资源;再由政府通过采购招标的方式利用民间碳审计资源开展工作;此外,所有重点排放单位按相关要求建立内部碳审计机构,作为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开展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单独的碳审计法律法规,而欧美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已有较充足的经验,美国的碳审计体系较为丰富和完备,如表5:

海洋碳汇核算

海洋碳汇又可称为“蓝色碳汇”,简称“蓝碳”。 森林生态等绿色碳汇对全球碳减排的重要意义从上世纪开始逐渐成为共识,但是海洋碳汇的重要性和“蓝碳”的概念到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蓝碳》报告后才逐渐被全球各国认可,该报告将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称为“绿碳”或“生物碳”,而由红树林、海草床和其他海洋生物捕获及存储的碳称为“蓝碳”,“蓝碳”捕获了全球约55%的碳。

对海洋碳汇会计的研究背景基于以下三点:(1)发展海洋碳汇相比发展陆地碳汇、减排技术或碳管理会计等其他减少碳排放的方式有更多优势,例如固碳效果更为持久、作用范围比陆地空间更为广阔、碳循环周期更长等;(2)凭借绵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碳汇的发展可以为我国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赢得话语权和主导权;(3)海洋污染加剧,严重破坏海洋固碳能力,海洋生态系统修复迫在眉睫。

目前学者们对海洋碳汇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是聚焦于建立蓝碳交易机制的方式方法和碳汇计量核算等问题,对于财务方面如何确认、反映业务活动和经济实质尚未有深刻的讨论。岳冬冬(2012)等以海水贝类养殖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相应的碳汇核算体系(如图5),通过获取转换系数、质量比重及碳含量三个参数测算直接碳汇,再利用食物链机制测算间接碳汇,再得出碳汇总量。该碳汇核算体系可应用范围较窄、运用流程较为复杂,且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计量的问题,未设计会计账务处理的问题。

刘芳明等(2019)等认为海洋碳汇经济价值的核算是蓝碳市场建立和推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研究对蓝碳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并重点剖析了广义蓝碳价值的特点与构成,搭建分类核算办法和分类价值指标体系,运用“总经济价值法”对广义海洋碳汇价值进行核算计量。赵云(2021)倡导加强海洋碳汇能力建设,完善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体系,将海洋碳汇及其衍生品纳入碳配额交易体系,推动我国碳减排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我国在全球碳减排经济发展中争取主导权。

其他方向

除了以上展开的四点,还存在碳税、碳管理会计、碳金融等研究热点。

07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

碳会计发展至今,其定义、目标、要素性质等内容虽有争议但已基本明确。从全球发展情况看,欧美日在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配套体系制度方面更有经验,其中又以美国的体系建设较为完善,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全球的碳排放交易、碳会计体系和碳减排成果看来,目前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企业处于被动参与碳交易和信息披露的阶段,主动以减排为目标的企业较少,激励机制不足。

2)碳排放交易平台的交易对象较为单一,仍以政府或监管机构规定的配额为主,未能将绿色碳汇、海洋碳汇等对象融入交易机制和核算体系中。

3)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减排所需成本较高、成本收益不对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增加财务绩效、提升企业价值所需的“磨合期”较长。

相关建议

● 发展碳金融,支持绿色发展

发展碳金融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投资领域,通过对碳减排技术项目、森林碳汇产业、海洋碳汇产业的资本投入促进碳产业链的规模化发展,进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二是在碳减排交易领域,让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恢复、碳管理等方式实现碳排放配额剩余的企业通过碳市场实现收益,从而激励更多企业投入到碳减排的行动中来;三是通过发展碳衍生金融工具,让投资者可以较快获得收益,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世界各国碳市场早已初具形态,有的已走向成熟阶段,随着“碳中和”远景目标的提出和进度提速,国际碳市场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应加强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加快碳金融生态圈的设计、建立和推广,制定完善的碳金融发展政策,推动碳金融市场层次多样化,使我国融入国际性碳金融市场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例如,在上海金融市场中,积极发展碳资产支持证券、碳期权、碳债券、碳排放权抵押融资工具、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此外,广州期货交易所已正式挂牌,未来应加快研发碳期货等碳金融衍生工具。

● 构建海洋碳汇交易体制

由于我国海洋碳汇交易工作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相对缺乏,因此我国海洋碳汇体系的建立需要分阶段分板块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 要做好海洋生态建设,增强海洋的固碳能力,例如从海草床、红树林、海水养殖业等多个方面着手海洋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创造多种投资渠道和收益模式,发挥社会资本力量建设海洋生态。 其次 要建立完善海洋碳汇交易的机制,让海洋碳汇融入我国碳交易市场、丰富我国碳汇品种类型,提升海洋碳汇在全国各排放单位的普及度和适应性,这对海洋碳汇资源真正落地市场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这些基础配套机制建设完备,才能进一步推动蓝碳保护和修复产业的价值转化,创造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早日促进我国“碳中和”远景目标的实现。

● 完善碳会计制度体系

经过多年碳市场试点经验,我国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实行统一的交易管理办法和会计处理规定,但在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例如加强会计人员的碳会计知识培训、否则碳会计规定难以有效落地;碳信息披露形式和内容的相关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碳排放活动和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政府监管、第三方鉴证等方面需进一步明确标准;在现行碳排放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补充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等新兴碳排放信用产品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等。

来源 | 高速投融资

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们特地刊发《城市低碳72策:实务者言》。

这份低碳72策,来自我们近期对相关学者和实践者的采访和约稿,以及对公开报告的摘录,总结了城市低碳的策略与建议。其中有新鲜的思考,也有反复强调的部分。它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生态建筑、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基于自然等八个方面,在中国发出双碳承诺一周年之际,于“城市呼吸:2021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发布。

按照生态环境部2019年5月29日颁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大型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以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以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进行抵消。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筹备和收尾阶段的建材碳、建造碳,合计约15.2万吨。据核算,至2040年,花博园自建中和林,面积约125公顷,新增碳汇量约18.2万吨,足以抵纳以上排放量。

结合完成1.3万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注销(CCER),抵消花博会举行阶段园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实现涵盖建设、举行、收尾阶段的全生命期碳中和的大型活动园区,获得由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示范园区”证书。

而自建林的碳中和,也并非一次性完成,仍需长期管理。花博会园区的七万余棵苗木,来自全国各地,需要根据种植实施情况,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园区开发使用“花博会苗木三位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用于建筑、城市的BIM+GIS模型运用于植物,通过对苗木的GPS坐标定位,形成全域BIM模型地图,发挥其在工程项目中可视化、可模拟、高协调和强统筹的特点,既提升苗木整体管控能级,又能精准监测碳储量。

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我们特地刊发《城市低碳72策:实务者言》。

这份低碳72策,来自我们近期对相关学者和实践者的采访和约稿,以及对公开报告的摘录,总结了城市低碳的策略与建议。其中有新鲜的思考,也有反复强调的部分。它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生态建筑、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基于自然等八个方面,在中国发出双碳承诺一周年之际,于“城市呼吸:2021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发布。

土壤碳库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碳储量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陆地植被碳库的2.5倍。土壤碳库及其动态变化是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生态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估算,我国土壤有机碳库约为900亿吨,无机碳库约为600亿吨。

土壤固碳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对于大气,土壤可以是碳汇,也可以是碳源。土壤侵蚀、集约化耕作、大量施用肥料,将促使土壤的碳进一步释放到大气,土壤成为碳“源”;而水土保持、土壤覆盖、免耕和保护性耕作、把更多有机碳加入土壤、提高生物多样性,则可提高土壤的“汇”。对土壤而言,碳是土壤生命的能源和食物。有机质是土壤健康的核心,增加土壤碳可大大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结构、土壤保肥保水供肥供水能力。

在不同气候生物带的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对碳有不同的饱和水平,初始有机碳含量愈远离饱和水平,碳的累积速率愈快。

中国是土壤贫碳的国家。除东北地区外,耕地土壤的有机碳,平均比欧美低1/3以上。广大地区要么土壤浅薄,要么土地肥力低下,加上高强度耕种、化肥过度施用以及土壤侵蚀,使得中国农业更是在贫瘠土地上进行。

中国大范围的农业机械化才起步,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的免耕覆盖模式,刚在局部地区实施几年。因此,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大,且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土壤固碳包括以下途径:

1、给土壤留下植物残茬。残茬覆盖表面,减少土壤侵蚀,通过物理或生物手段(如蚯蚓)埋入土壤增加有机质。我国人口众多,土壤复种指数高,粮食作物产量高,植物残茬量大,植物残茬可加工成生物炭或制作成具有抑病性的堆肥后加入;

2、种植覆盖作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将光合作用的25%或更多,通过根系输入到土壤中,通过喂养土壤微生物,健全土壤食物网;且地表的生物多样性(多种覆盖作物混种),将在更大程度增加地下的土壤生物多样性;

3、免耕和保护性耕作。耕作有助于短时间释放养分和打破土壤结实,但与此同时,大大加快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扰动土壤的食物网,将集约化耕作改为免耕或保护性耕作,将有助于土壤固碳。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也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度创新和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19-2020年全国碳市场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共计2225家。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生效,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一个履约期。

为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企业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重点排放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碳盘查工作“摸清家底”,搭建符合国内碳市场特点的碳资产管理体系。

依托碳资产管理体系,开展碳排放配额集中管理、智能分析预测等工作,将碳核查、碳交易管控精细化,制定行动策略,按期完成碳排放履约工作。

作为深耕能源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30多年的科技公司,远光软件以“碳达峰、碳中和”为长远目标导向,以国内碳市场建设为指引,凭借专业的团队、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发电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提供全流程服务,包括从减排规划咨询服务到信息化平台建设,助力企业践行双碳战略,实现绿色发展,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规划

远光软件是碳交易产业联盟首届理事单位,在碳资产管理领域拥有一支专业的咨询团队,在碳配额、CCER、碳排放监测、碳交易、碳金融等领域均开展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可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及其它控排企业等提供从碳排放管理体系框架、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等全体系咨询服务,支撑重点排放单位降低履约成本,提高碳资产运作效益,保障碳盈利,提升碳能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全国碳交易市场发展。

在研发团队方面,远光软件具有专业算法团队、计量监测体系研究团队、大数据技术团队,已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核算办法开展算法研究,支撑企业碳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

目前,远光软件已积累了丰富的碳市场实践经验,为电网公司、发电企业等特大型央企集团提供碳资产管理业务咨询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服务。

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平台

为提升发电企业碳资产信息化管理能力,远光软件深入分析发电企业业务发展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投入精锐研发力量,打造了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平台。

平台是覆盖配额管理、CCER项目管理、排放计算、交易履约管理等全业务流程统一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为发电集团及下属碳资产公司、二级单位(区域公司)、三级单位(电 厂)提供统一的碳排放全过程管理和技术支撑,实现业务管控与资源共享,提升发电企业碳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

应用案例

2020年底,远光软件联合国内某大型发电集团建设的碳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应用范围包括该集团总部和1000多家直属单位。平台有效支撑了集团的碳资产管理战略,推进集团碳资产管理业务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提升,实现集团上下协同、全程监管、业务管控与资源共享,助力集团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除了满足发电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规划及碳资产管理平台建设的基本诉求之外,远光软件还形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面向电网企业、用能企业、政府单位等提供企业低碳发展咨询、企业碳减排项目资产与价值管理咨询、差别化电价机制咨询等服务和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监测管理平台,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绿色商旅平台等信息化平台产品及解决方案,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奉献科技力量。

在我国“双碳”目标引领下,生物质能的低碳优势,日渐受到市场关注,不少企业加大了生物质热电联产布局力度,产业开始出现新的生机。

集热+电碳中和于一身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之所以再次受到资本关注,主要源于其集热+电碳中和于一身,在推动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具有最佳的能源替代作用。

我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煤电去产能是一个趋势,由此造成的电力供应紧张和热负荷需求紧张必须要有新的清洁能源来替代。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无缝替代化石能源的零碳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产完全可以替代煤电,成为中小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供蒸汽的主力军。

成本低于“煤改气”、“煤改电”

生物质供热虽然略高于煤电,但是远远比天然气锅炉和电锅炉低很多。生物质供热模式户均取暖费比“煤改气”“煤改电”节省支出40%、58%。

在天然气价格高企不下的情况下,采用生物质热电厂对工业园区集中供蒸汽市场价格至少比天然气供蒸汽便宜30-80块钱每蒸吨。

而且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可能源化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折合标准煤近4.6亿吨,完全可以支撑数千个生物质电厂的投建。

激发生物质供热产业活力

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要从双碳目标、能源替代、资源和环境保护、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将产业提高的高层战略规划。

在欧洲,生物质清洁能源供热已经占到可再生能源供热的90%的市场份额,我国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大力提升生物质热电在能源替代中的比例。

明确生物质热电联产行业的长期目标,稳定发展预期。重视生物质发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让供热可享受与“煤改气”“煤改电”平等的支持。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峰值,达到最高峰之后进入逐步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具体来说,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去除量互相抵消。实现“双碳”目标,不但要求各部门降低碳排放水平,而且还需要采取“负碳排放”相关技术、落实碳补偿等措施来抵消碳排放。从世界各国迈向碳达峰的路径看,在碳达峰后,一般会经历一个平台期,之后,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碳捕集技术和“负碳排放”技术的广泛应用,碳排放水平会持续下降,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碳中和。

2016年,全球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成为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行动“硬指标”,有利于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推动全球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推动全球尽早实现深度减排。我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锚定“双碳”目标发力,正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我国而言,向“双碳”目标迈进,也是在新时代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较长一个时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我国资源能源消耗过快,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事实证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增长不可持续,必须加快转型升级,通过知识、技术、治理等方式来提高增长效率,全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举措符合自身发展利益,更能形成国内绿色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良性互动。可以说,向“双碳”目标迈进,是我们主动作出的战略决策,有助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更好实现“双碳”目标、向“绿”转型,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理念和行动上的指引。对此,我们需采取务实有效举措,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使其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对此,一是加强技术研究,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大力培育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引领作用,实现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成长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向“绿”转型、提升质量。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传统产业进行精准化绿色改造。提倡低碳循环生产,构建环境数据共享平台,精准化识别和改造传统产业。三是加强碳市场建设,构建市场化导向的碳资源配置体系。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企业发力低碳创新活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为我们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巨大机遇。我们需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勇于面对挑战,牢牢把握机遇,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日前印发,其中明确,为绿色发展提供标准化保障,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解读观点指出,未来,商品带“低碳标识”可能将成“标配”。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首先要对碳排放做到“心中有数”,而碳排放核查核算就是“心中有数”的基础性工作。《纲要》中提到,加快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占明说,碳排放其实存在两个层面的核算核查。“一是对直接碳排放的核算核查,常用于全球、国家、地区以及直接排放强度大的行业、企业和产品;二是对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的核算核查,适用于直接排放强度小的行业、企业以及绝大多数产品。”

具体的产品碳足迹(即直接与间接的碳排放总量)如何核算核查?

陈占明说,以一台手机为例,“首先企业要对手机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造成的所有碳排放进行统计,统计范围包括工厂中能源使用造成的碳排放、购入原材料或组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然后对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碳足迹;核查过程则由特定的部门或机构对企业汇报的核算过程与数据进行独立评审。而对上述过程进行规范化的准则就是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

《纲要》中还提到,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业内观点认为,商品带“低碳标识”在未来可能将成“标配”。例如,在今年中秋期间,就有月饼厂商在包装上标注了一个月饼的碳足迹,即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133.07g。

陈占明认为,未来,商品上的“低碳标识”可能有两种出现形式。“第一种是类似于家用电器能效标识这样的碳排放相对等级标识;第二种是类似于食品热量值这样的碳足迹量化标识。”

无论采取哪一种形式,“低碳标识”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一定影响。陈占明说:“因为‘低碳标识’本身可以被视作产品价格以外的附加价值标签,不同的消费者会根据自身的环保偏好对标识内容进行定价并加总在其购买成本或者消费效用当中。例如,一个对减少个人消费碳足迹有较高支付意愿的人,就可能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碳足迹更低的产品。”

在陈占明看来,为了将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并进行及时维护更新,这可能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

本文来源:央广网

小小一张监测图,红橙绿指明高中低三类碳排放企业,碳排放来源、年度及亩均碳排放总量等数据一一列举,方寸间即可集中展现企业碳排放信息。日前,海曙区工业碳管家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以碳排放企业产业地图为基础,构建起一个涵盖企业煤、油、水、气、电等多维能源数据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

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企业煤、油、水、气、电等的用能数据成关键。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海曙积极创建模型预测企业碳排放,不仅能监测重点碳排放行业和企业,还能为政府碳排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市场准入,进一步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优化全区产业结构,助推海曙全面推进碳达峰工作。“以往煤、油、水、气、电等能源数据分散于各职能部门,存在一定的数据‘孤岛’,政府部门无法有效掌握区域碳排放数据及碳排放结构,也很难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落实提供有效的量化支撑。”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云端破题,依托数字经济门户实现政府侧与企业侧数据互联互通的海曙区工业碳管家平台应运而生。借助该平台,政府部门不仅能清晰掌握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碳排放数据,还能实时了解企业地理位置、土地数据、增加值数据等。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对全区约750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监测全覆盖,并录入2018年至2020年间的企业数据。

区块链技术赋能,使区域碳排放家底更具准确性和可信度。据该平台开发方——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区块链价值可信、不可篡改及信息可追溯等特性技术,该平台能有效解决碳排放数据“难监测、难核算、难追溯”等问题,“通过对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汇总、分析和报告,政府可掌握区域碳排放数据和碳排放结构,为区域实现低碳发展提供量化决策依据及管理措施;企业也能通过构建碳账户,享受绿色产业政策和绿色金融政策。”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做“减法”固然见效快,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达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碳中和”,正向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态环保行业则是其中的主力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琪表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刚刚登陆A股主板上市的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引发市场关注。基于对生态环保行业的多年经验积累,正和生态早在多年前就已注意到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并开始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2008年,正和生态在唐山南湖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仅做好岸上的园林绿化工程,并不能解决南湖水质问题,无法达到水清岸绿的效果,因此经过持续的研讨和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滨水战略”,即基于生态工法对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并保持其稳态。同时,正和生态也将主营业务由传统的园林景观升级为滨水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及生态景观,实现了人文景观与环境治理、生态系统构建的统一。

作为“滨水战略”落地的典型项目,正和生态在唐山南湖中央公园的生态修复中,共清挖和综合利用存量垃圾800万立方米、粉煤灰800万立方米、煤矸石450万立方米,建成凤凰台、卧龙山、市民广场、地震遗址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了唐山南湖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修复后,昔日的采煤塌陷区、工矿废弃地,转变为唐山市区中央的“绿肺”和“氧吧”,22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绿化率达到65%,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100多种野生鸟类往返栖息,营造出安全、开放、舒适的具有生态经济价值的近自然的生态系统。该项目于2020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成为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上的典范。

为进一步实现“滨水战略”目标,正和生态从未停下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探索。自2011年从河北秦皇岛迁址到北京开始,这家企业逐步引进了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的,涵盖生态学、环境学、地理信息科学、城市规划学、植物学、海洋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近二十个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持续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生态环保事业当中。同时,正和生态还前瞻性地引入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等前沿理念和“7+1”共生城市等系统性工作方法,并将其在大理洱海、雄安白洋淀等一系列项目中落地,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既有助于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助于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党中央国务院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该体系将从十大领域加速转型创新,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就是其中之一。

正和生态结合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进行了业务板块改革。其在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两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了基于生态的智慧科技和产业运营业务,形成四大核心业务矩阵,通过绿色低碳设计、碳中和管理平台、智慧公园建设、互动体验、“公园+”城市运营等业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行业市场空间,提高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在落实“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正和生态主要从碳汇和减排两个方面发力。

在规划设计阶段,正和生态通过生态空间规划、城市森林营造、棕地生态修复等方式,提高国土空间植被的覆盖率,增加碳汇;同时注重雨水、垃圾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

在生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正和生态采用拟自然的生态工法,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生态及环境景观的原则下,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低碳环保材料等方式,利用工程方法进行开发、整治、复育及改良工作,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生境,构建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让动植物的栖息与人类活动和谐并存。并且通过增强森林绿色碳汇、水体蓝色碳汇、土壤棕色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城市智慧化发展过程中,正和生态作为链接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智慧科技的数字先行者,利用激光雷达、遥感解译、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了生态空间的碳汇、碳足迹全方位监测和碳汇能力预测分析。他们将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样分析,实现了森林绿色碳汇的监测计量,并利用模型模拟分析,建立了森林碳足迹监测和碳汇能力预测评估平台,旨在解决碳汇监测难等“双碳”背景下的行业难题。

伴随生态空间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生态空间的要求也持续攀升。正和生态抓住市场机遇,将具备文化休闲、自然教育、微度假等功能的经营性项目前置性地植入生态环境建设当中,或为建设运营提前预留好接口,有效提升了生态建设的投资实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投资建设及追加项目建设困难的问题,在未来将迎来较大的增长空间。

如今,随着大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越来越多,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正和生态一向注重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性思维,目前已形成了集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为一体的DBIFO全产业链商业模式,能够进一步匹配市场在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实现过程中的需求,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将重新打开行业发展空间天花板。

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正和生态一直将自己视作为环境“治病”的医生,将四大核心业务联动,实现从“体检”、“会诊”到“医治”、“护理”的全生命周期的治疗与管理,治标更治本地解决环境问题。在正和生态看来,其智慧科技团队如同体检医生,通过环境感知、物联网AIoT等技术及时了解环境出现的问题;而规划设计与产业运营团队则会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专家会诊”,提出综合解决方案;有了方案后,生态环境团队便化身外科医生,对环境问题出现的病灶进行医治,并根据生态恢复情况,进行术后护理。同时,产业运营团队也会协助生态环境进行“复健”,通过运营低碳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业态,为项目带来持续稳定的运营收入,再将这份收入反哺投入到生态保护事业中,形成良性循环,让生态环境真正恢复成一个“健康的机体”,实现环境问题的真正解决和绿色资产的可持续发展。

正和生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与现阶段国家的“双碳”政策导向高度契合。相信深耕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十数载的正和生态能够用科学技术与产业运营为生态环境治理赋能,成为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和绿色生态事业的先行者。

10月13日,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江平在第十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海站的演讲中表示,碳中和是长期的工作。对于数据中心行业来说,2030年要追求的不是碳达峰,而是“追峰”。全行业要一起努力,在追峰的过程中实现碳中和。

第十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海站(IDCC2021上海站)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主办,中国IDC圈承办。大会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产业专家、行业精英等重量级嘉宾出席为与会者解读政策、分析产业发展。陈江平在会上进行了题为《数据中心助力数字城市建设,践行双碳发展战略》的演讲。

陈江平表示,数据中心本身是和城市,尤其是和一线城市的发展是强耦合的共生关系。未来数据中心是一个综合能源,是城市能源体系的一部分。

他表示,碳中和是长期的工作,数据中心的行业是服务于数字城市治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我们3060国家是定了整体目标,但是数据中心行业我们其实是到2030年不是达峰的概念,是追峰,我们在追峰的过程中实现中和,我们需要全行业的人一起想办法。

陈江平在演讲中透露,在国内已经实际运营59座大规模数据中心,还有16座正在建设,服务的720家主要的大型互联网和金融,包括国际跨国的客户。目前,万国数据华北区域最优PUE达到1.22,华东区域是1.25,华南是1.29的水平,我们在华东今年比同行业节省2亿度的用电量,碳排放量减少15万吨。

来源:中国IDC圈

9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暨建院五周年学术交流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演讲实录如下。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

很高兴来参加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以及线上参加本次会议的朋友们对绿金院长期以来的支持;同时,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因为公务的原因,未能全程参加论坛,但我仔细的翻阅了会议材料。本次年会上,大家一起探讨绿色金融话题,回顾绿金院的成长历程,并对未来的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作出展望。各位专家的主旨发言从多领域的专业角度出发,对绿色金融发展作出了全面分析,让参与者受益匪浅;绿金院还与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等就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表达了多方凝聚绿色金融发展合力、共建绿色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决心。我的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是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很高兴大家能和我们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庄严宣告。我们都知道,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说,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绿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是大有可为的。

作为中国财经高校首府,中财大一直紧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绿金院就是中财大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成立的新型高端智库。五年来,绿金院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市场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力,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兼具国际视野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绿金院取得的突出成绩,王遥老师也被评为了首届感动中财人物。希望绿金院再接再厉,加强团队建设、强化政策标准研究、推动成果应用与转化、深化国际合作,为绿色金融理念与实践做出更大贡献。

今天,借绿金院五周年院庆的机会,我想和大家一道展望未来,谈几点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期许。

第一,充分抓住绿色投融资机遇,助力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绿色金融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第二,积极开拓绿色金融工具与专业技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的相关参与方可以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探索创新的融资模式,支持传统高碳密集型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市场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助推产业结构向低碳绿色进行调整。同时,应该强化高校、智库与产业的协同,鼓励知识创新,推动绿色金融高端人才培养,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第三,加强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坚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经济复苏和气候变化治理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共同挑战。绿色金融应该开门发展,持续加强跨国的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助力绿色资本的有效流动,提升“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水平,讲好绿色金融“中国故事”,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天风证券,自成立起,天风证券就给予了绿金院大力的支持,而且这种支持还在持续。对天风证券这种热心公益、不问回报的义举,学校和我个人都感念于心。我衷心祝愿天风证券越来越好,事业长虹。

最后,预祝绿金院2021年会暨建院五周年学术交流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21年7月15日,国际知名的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南科大清洁能源研究院的院长刘科,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做了精彩演讲,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本文内容根据刘科院士的演讲速记整理,经本人修订发布。原标题为《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以下为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跟在座的各位分享碳中和相关的内容。

我自己曾在海外工作过二十多年,之前在GE、UTC、埃克森-美孚等单位工作,2009年回国。回来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筹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并且担任副所长和首席技术官。再后来,我决定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当时,南方科技大学前校长陈十一院士邀请我去南方科技大学,就这样几年前我就来到了深圳。

来到南科大后我担任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因为我一直在研究低碳和能源的事情,所以借着这个时间,今天跟大家讲一下碳中和的一些内容。

碳中和近期很热,大家都在谈,但真正对这一方面有全面理解的人不多。有一次我碰到一个朋友,他说我们现在专门在研究将来怎么去计量各个单位、各家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大产业。我说他是劳民伤财。其实一方面,碳中和是一个宏观的问题;另一方面,看一个城市,比如深圳的的碳排,只要看一年耗多少万吨煤炭,耗多少万吨天然气,耗多少万吨油,每一个乘一个系数,再加上耗电量导致的发电端的碳排放,这个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总量就可估算出来了,这样算出来的碳排放量基本上占实际排放量的92%左右,其它如秸秆,沼气及垃圾燃烧等只占8%左右。

所以,今天我先给大家谈一下一些数据和事实。

据统计,2020年,我们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03亿吨(报道数据是102亿吨到108亿吨,我选其它文献中也用的103亿吨这个中间的数字),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排放达到95亿吨,另外一部分是各种小的,比如沼气、生物质,还有一些其他的排放。所以, 92%的CO2排放是以上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衡量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家单位、任何一个系统,把这三个算准就可以了。 国家对这三个都有统计数据,不需要额外再计量CO2排放量。2020年,中国的总煤耗量大约36亿吨,折算成标准煤大约28亿吨,每吨标准煤再乘以一个系数就可以得出,煤炭一年大约排放73.5亿吨二氧化碳。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7亿多吨,折成标准煤约9亿吨,排放二氧化碳15.4亿吨;天然气消耗量折成标煤是4亿吨的样子,排放二氧化碳6亿吨;三个加起来是95亿吨。103亿吨除以14亿人口,人均大概7.4吨,一个三口之家每年平均排放22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天量的数字。怎么说呢?如果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一种产品,22吨原料就要生产22吨产品,不管什么产品,哪一个家庭一年能消耗得了22吨这么多呢?

关于碳中和,最怕光讲概念不讲数字。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数字。大家都说每天用空调、开车等等都与碳有关系,每一个人、每一小步节能,都可以为碳中和做出一点贡献,但完成碳中和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到2030才达峰,2060才中和,而不是现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未来40年我们肯定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但短期内我们还缺不了化石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CO2转化为化学品、CCS、CCUS,提高能效都会对减碳有些贡献,都值得去鼓励探索和实施,但对目前天量排放的CO2,近期内减低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在对经济影响最小的前提下,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现实路径有哪些,这是我希望跟大家进一步探讨的。

01 关于碳中和的误区

碳中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渠道及各种努力去减碳;每个行业对自己的减碳路线都有所强调,但对其他行业的减碳路径及各种路径对减碳贡献的量不是很清晰,大众对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有一定局限,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需要用数据来说明: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 这句话只对了1/5到1/6。因为一年有8760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1100小时到2000多小时之间不等,超过2000多小时的区域不多,全国平均大约在1450-1750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太阳能大约在1/6–1/5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5/6-4/5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大约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

不可否认,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展了将近四十年确实发展很大,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我们给这个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必须致以崇高的敬意。但是发展了四十年到今天,尽管风能、太阳能增量巨大,可与煤电相比仍然相当有限。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约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也就是说,上网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大约只能取代煤炭发电的12.5%左右。

而且,电网靠电池储电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据估算,目前全世界电池生产商5年多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停电3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4/5的时间或者5/6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弃光弃风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没法全部承受。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太阳能的同时,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废弃更多。

弃光弃风在中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就是因为太阳能、风能是没办法预测的,电网小于15%可以容纳,多于15%容纳不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这个比例会有所上升,但仍然需要时间;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会让地方出于对当地GDP的考虑,宁可用当地的火电,也因各种原因不用风电、光电、水电。机制问题在中央大力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是可以解决的,但技术问题解决依赖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是难以预测的,仍然需要时间。

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第二个误区是人们以为有个魔术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认为如果储能技术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就能彻底取代火电。 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铅酸电池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人类花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研究储能,可从铅酸电池的90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时/立方米,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的改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同时,迄今大规模GW(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级的储电最便宜的还是100多年前就被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只有发现了才能知道发现了。今天无法预测明天的发现。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火药发明之后近一千年才有枪的发明。枪的原理一旦明白后,其实很简单,但是你要说火药发明后就可以预测很快会发明枪,那就错得离谱了。有了火药后,不能当时就假设我们很快会发明枪,很快就可以统治世界这个假设太大了。这只是个比喻,不过能够很好地提醒我们在制定任何战略时,千万不要用尚未发生的突破和假设去决定可以做什么事。过去我们的科技水平整体落后于西方,一张白纸可以借鉴已验证的技术路线去结合我国发展需求描绘科技发展战略。但如今很多领域我们已经实现并跑甚至是领跑,这种情况下制定战略一定要充分论证。我们制定战略一定是以已有的、证明的、现实的技术路线为基础。

不同行业的进步不一样,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这么多年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能源行业目前还没找到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规律,“碳中和”必须选择现实可行的路线来推进。

有一个笑话是,比尔·盖茨跟波音公司总裁讲,假如飞机行业的技术进步跟计算机一样快,那现在人人都可以不用开车,改为开私人飞机了。波音公司的总裁说,假如我的技术跟你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人敢坐飞机了,因为那个年代计算机动不动就死机。所以说,大家不要认为某一个行业发展很快,其他所有行业就都一样能够快速发展。能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砸钱但技术进步缓慢的行业。未来储能技术肯定会有新发明与突破,我们鼓励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制定战略时,要以今天已经被大规模证明的技术为基础,没证明技术突破不能先假设这个技术肯定会有突破。

第三个误区,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 这些要能转化、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是这些没法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粗略估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另一方面,据估算全世界只有大约13%的石油就生产了我们所有的石化产品,剩下的大约87%的石油都是被烧掉的。如果把全世界的化学品都用二氧化碳来造,也只是解决13%的石油排碳的碳中和问题。所以说,从规模上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并不具备减碳价值。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品对减碳的贡献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说,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任何化学品,如果能赚钱那可以去干,但挣不了钱就别打着“碳中和”的概念来拿国家的补贴。讲这个话我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我们科学家要讲事实,拿数字说话。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碳中和的论坛,很多时候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在讲的时候,没有数字的概念,只有一个粗概,说这样可以减碳、那样可以减碳,但是对减多少没有概念。这个也不能怪他们,隔行如隔山。

第四个误区,是说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 利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技术,把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现在大家说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等等其他的作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年,中国整个二氧化碳驱油消耗量大概是每年几百万吨CO2耗量,与我们一年的排放是103亿吨CO2总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驱油这个阶段是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到地里,还有一部分会跟着油出来,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埋藏。把碳打到地下埋藏,我回国前在GE曾经研究过这个事情。把煤和水、氧转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发电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就打到地底下。当时我们做了示范工程,前后花了28亿美元,有上百名博士参与,用了7年的时间建成了630MW的IGCC火电厂,一度时间曾经计划把这个每天耗6000多吨煤的IGCC电厂产生的CO2分离后全部打到地下埋藏,这个技术能够实现净零排放,但是不具备经济性,最后决定只发电,不埋藏CO2。这个示范具有环境方面的意义,并且工厂在美国运行至今,我们做完这个项目以后,才发现即使不分离埋藏CO2,这已经是GE创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别看GE生产了全世界~80%的飞机发动机、及大量的大型医疗器械如核磁共振、CT等,包括三峡水利工程的设备和青藏线的火车头等等,但是,这一630MW的近零排放的IGCC火电厂是GE自爱迪生创立通用电气以来100多年以来建设的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在先进性、环保性方面具有优势,不过这个成本太高了。

我回国之前和曾和原GE核能的总经理交流,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提到GE今后会通过煤炭零污染的火电厂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讲完就下来跟我说,别看我在会上那么讲,真正要去做还不如干核能,核能比零污染火电厂便宜多了。当然,那会儿福岛核电站事故还没有发生,核能可以做。法国现在60%多将近70%就是核能,做了几十年了。但是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之后,全世界都在提高核能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到后期每提高一点,成本就增加很多。核能是减碳很重要的base load发电技术,但人们能否接受因其高成本而导致的高电价需要讨论。因此,碳中和的事不光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现在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这条路,在可以驱油的地方可以改,还有一些经济效益,我国新疆等地已经有类似的二氧化碳驱油工程。这块的成本主要是把二氧化碳在锅炉尾气中分离出来的成本,我们算过,假设打到地下的CO2的成本为30美元一吨,其中20美元是把二氧化碳从整个尾气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纯二氧化碳,5美元是输送到埋藏点,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底下。分离是核心,成本也最大。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靠CCUS利用来处理的成本很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方面的成本通过研发也可以降一些,经济上能否有竞争力,取决于未来碳税的价格。

实际上,我刚刚讲的每一件事,比如风能、太阳能、CO2转化、CCS、CCUS都对碳中和有贡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去投入研发、去实施,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在量上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做,我们每一个人能应该竭尽全力去推动以上减碳的技术进步,都努力去做,毕竟积少成多。

第五个误区是认为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可以实现碳中和。 能效永远要提高,提高能效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减碳路线。但是我经常问一句话,加入WTO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能效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能效提高了很多。但是碳排放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由于我国经济和生产水平的飞速发展,前10年我们碳排放增加得更多。我记得200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大概是2点几亿吨,2010年大概是4亿吨,到去年是近7.5亿吨。2000年中国的煤炭消耗是13.8亿吨,2020年近40亿吨。并且在新增的诸多工业门类中,已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能效、减少了排放。

我是做能源的,从能源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们加入WTO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的煤产量大概是13亿吨,基本上自产自销,出口有一点,但很少。结果到2013年短短13年的时间从约13亿吨飙升到约39亿吨,这是一个天量,当然也伴随着碳排放。这该怎么解读?唯一的解读是加入WTO,世界的市场向中国开放了。当然,这一期间我们大量的房地产建设也是一个因素。煤的耗量表示电的耗量,电的耗量表示工业化的程度。这期间能效肯定提高了很多,但是单凭能效也难以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因此,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提高能效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减低碳排放的方式,也是最应该优先做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不能光靠能效提高就能够达到碳中和。

第六个误区是认为电动车可以降低碳排放。 前段时间,我在网易公开课上讲《电动车和氢能的历史与未来》,全国大概有十几万人观看,很多领导看完以后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电动车?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石油不够,我们石油73%靠进口;还有就是雾霾等环境问题。

我们石油不够,寄望于我们已建成的超强的发电能力,这样发展电动车是有好处的。一年8760小时,但我们已建成的火电厂太多,为了让大家都有饭吃,很多火电厂实际发电每年不到4千小时,这是资产的巨大浪费。而且毕竟电动车可以让局部的污染降下来,比如东部地区的用电很多是在西部内蒙、新疆等地发的,污染在西部排放,不在东部地区排放。但是,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来,电动车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如果电网里的电大部分仍然是火电,电动车对减碳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非常有限。

为什么靠电动车不能完全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只有中国的能源结构彻底改变以后,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也才有可能做到碳中和。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如果电网主要还是煤电,那电动车的扩张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非常有限,这个你们去算一下就知道了。只有能源结构和电网里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构成的时候,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

大家老在谈一个问题,说假设马六甲海峡封了以后我们能源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但是这个东西你要仔细考虑,靠电网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电网在现代战争中是最脆弱的东西。石油可以到处分布储藏在数万个点,一个油库损毁,其他的还可以用。但一个城市的电网只要配电中心一旦毁坏,很容易引起大面积停电。

有的时候,能源政策和碳排放的政策不能因为假设战争发生,别人打我,就不顾成本干一些高成本东西。第一,传统模式的战争发生是小概率事件;第二,真正到战时,很多问题是靠一个国家的制海权、制空权等综合能力去决定的,而不是说靠电动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02 为什么前一百年 电动车未能战胜燃油车?

电动车这个概念并不新,100多年前如1912年,纽约、伦敦、巴黎,还有洛杉矶的大街上,跑的电动车远远多于燃油车。

电动车和燃油车之争不是今天刚刚开始。1912年,以爱迪生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就觉得将来电动车可以统领世界。以福特为代表的汽车公司走的是燃油车路线。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电动车就几乎销声匿迹了,今天燃油车仍然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为什么一百年前电动车多于燃油车?因为铅酸电池早于内燃机发明二十多年。有了铅酸电池,再接一个发动机,就是今天高尔夫球场开的车,上面再加一个车体就是汽车了。今天高尔夫球场开的车就是一百年前爱迪生开的车,所以电动车不是全新的技术,它这么多年来创新的核心在电池和电控系统。

那么,为什么前一百年电动车没有竞争过燃油车?世界前100年选择了燃油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在这里不预测未来,只用数据来讲历史,跟大家解释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做能源的人都有一个概念叫做体积能量密度。 汽车有压舱钢板,轮船有压舱水,这个能源略微重一点对汽车、轮船的影响不大,但油箱不能无穷大。假设我们的油箱都是1立方米,每种能源蕴含的能量密度大小,也就决定了汽车能跑的距离远近。

100多年前就发明的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是90千瓦时/立方米,人类花了上千亿美元和100多年的探索,电池能量密度到现在特斯拉的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就是260千瓦时/立方米。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柴油是9600千瓦时/立方米。稍后即将提到的甲醇液体是4300千瓦时/立方米,远大于电池。

第二个原因,液体是最好的储能的载体。 液体能源有个非常好的特点,陆上可以管路输送,海上可以非常便宜地跨海输送,而且可以在常温常压下长期储存。

2016年我到深圳工作不久,在一个能源研讨会上,我向很多能源界、学术界的朋友提了一个问题,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在深圳开车加油是7块钱左右一升,假设这个汽油是从休斯敦的炼油厂用船拉到深圳盐田港再到加油站,这一升的运费是多少钱?我让好多搞能源的朋友猜,有人猜是一半(3块5),甚至有人猜5块,也有人猜1块的,我说真正的答案是7分钱不到。我说7分钱的时候大家没人相信,但一算就明白了。现在的大油轮一条大船可以拉30万吨,折算汽油是约4亿升(折算原油约3.6亿升)。液体的好处在于,使用泵和管道就能装船,不需要人工。到了深圳的码头,管道连接好后,使用泵就能打到罐里,也不要人工。路上耗费的就是船的油钱和折旧费,4亿升,如果一升一毛钱就是4000万元,但跑一趟船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油钱。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产石油的只有那么几个地方,但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很方便地加油开车。所以,液体在运输上有很多好处,而且可以长期储存。高度酒(如苏格兰烈性伏特加、中国的二锅头、茅台等)存50年没问题,但电和气都不能长期储存。常见的高度酒也是一种醇类液体,举这个例子告诉大家,液体燃料的运输以及长期存储不存在任何问题。

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大家需要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我冬天到加拿大那些靠近北极的镇子去看,那里没有电网、天然气网,很多村镇只有一个加油站,一罐汽油、一罐柴油拉过来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了。在世界上再偏僻的角落,只要有公路的地方,拉过去就可以长期储存,拉一罐,一两个月就够了,但电和天然气管网没那么容易可以铺设到。这就是液体能源的优势。人类永远选择经济最优化的东西,不是谁喜欢什么,而是什么东西最便宜,最方便。

第三点,为什么人类的第一条流水线是福特的流水线? 内燃发动机是机械的东西,造一台很贵,但当设计一旦定型,在一条流水线每年造100万台的时候,每台的成本会极大降低。1913年,福特的流水线一上去量产,就让美国的汽车从4700美元降到380美元,让每个蓝领工人都可以买得起汽车。

然而电动车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电池都需要一定量的镍、钴、锂,车上还有铜等各种金属。产能扩张后每台成本会有所下降,但是下降不多,不像机械不锈钢,要多少,产多少,造得越多,成本越低,材料成本很少。电动车的材料成本占大头,加工成本并不是主流,所以采用流水线可以降低一些,但不能有根本的降低。

中国的电动车从2016年底的51.7万辆增加到2018年第一个季度的79.4万辆,增量为28万辆,相对于当时整个汽车市场一年2900万辆的产量的1/1000,但同期追踪全世界的钴的价格和锂的价格,分别涨到了原来的四倍和两倍。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如果技术不突破,不把钴和锂的用量降下来,造得越多材料越贵。当钴的价格翻了四倍,锂价格翻了一倍的时候,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声称通过回收电池里的钴和锂能实现盈利,这反过来告诉我们,电池的回收技术还有待突破。

最近很多原材料涨价,一方面是因为量化宽松,另一方面就是这些金属原来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供需关系是非常稳定的,因为工业上用到的钴、镍这些的量非常有限。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造车新势力,供需关系就变了。当供需关系变了以后价格绝对不会说是按比例增长,比如世界上100个人,但是只有99瓶矿泉水,最后1瓶的矿泉水一定不是涨到1.1倍,而是最后一个人买不起的价格。

就按今天的价格,电动车的成本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数。我列出来,每辆车需要铜53.2公斤,锂8.9公斤,镍39.9公斤,锰24.5公斤,钴13.3公斤,石墨66.3公斤,稀土0.5公斤,其他0.3公斤。最近,磷酸铁锂电池出来,钴的用量可以降来,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冬天温度一低它的性能不好了。所以,今天的这个价格,一辆最好的宝马、奔驰的内燃机成本在2300美元左右,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则是在2万美元左右。一个工业要发展必须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时候,越大规模越便宜。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第一条流水线是福特的流水线。这都不是偶然的。这些问题我们大众不清楚,但是行业里面是清楚的。现在资本市场很热,但是一旦补贴政策停止了,能不能挣钱冷暖自知。

借着2018年5月13日国家总理李克强访问丰田汽车公司,网上疯炒氢能,说电动车真正的未来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不是电动车。氢能有它的好处,发电效率高,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排放的是水蒸气,而且大规模量产后成本能下来。尽管燃料电池也要用贵金属,但是它的贵金属回收技术相对来讲比较成熟。并且这些年的研发使得贵金属用料量在降低,这都是它的优点。

现在我们的电池是梯级利用,今天的电动汽车用了5到7年,把退役动力电池用作储能电源,比如放到5G基站底下做储能,可能还可以再延迟一二十年。但是储能电池是有寿命的,里边有很多对自然有害的化学物质,不可能无限期使用,一二十年后仍然需要回收。如果不回收,当几百万个甚至将来上千万个电池分布在中国大地,如果任其泄露,那是环境的灾难。

能源全生命周期分析概念很重要,我们曾经做过一百多条线的“油井到车轮子”或者是“矿井到车轮子”的分析,要知道中国的能源40%在新疆,怎么把能源输过来,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我在GE曾花了几百万美元和很多博士一起做能源的全生命周期分析研究的模型,每一步的排碳是多少,效率是多少,最后用数字说话。回国后,我花了很大的代价把这套方法论引进来,专门在低碳所和美国的最大的EPC公司及国家实验室合作启动了“能源的全生命周期的分析”的项目,从零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这种软课题在国内很难拿到大的经费支持,但是很重要,因为要用“数据决策”。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领导的团队包括低碳所的田亚俊博士等正在致力于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补这一块的短板,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因为真正的决策最后是要依靠数据的,要科研人员花大量的时间把数学模型一点点建起来,并不断地调整,最后能够跟现实的数据对照,不断修正模型参数,最后用这些模型的预测数字做未来的决策,这叫“数据决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这是我们要提倡的一种文化。就像碳中和,将来也要做好各种渠道的碳中和数据搜集,从油井、矿井、天然气井到车轮子、到电灯泡等等,每一步的全生命周期分析,建立模型,用模型分析完以后大家用数字说话。

电动车遇到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去发展电动车和电池技术,电池技术的研发永远是重要的,不仅是工业界在推动研发各种先进电池技术,我们南方科技大学的赵予生教授、邓永红教授等团队在这方面一直努力创新研发,并且取得了领先的进展。但是有一点我要讲,电动化和网联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内燃机驱动只要电池足够大,够一台较好的计算机用就行了。现在有人说要搞网联化、搞智能化,所以必须搞电能化,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今天一个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有多少?网联化可能需要几十个手机的运算能力,那也就是几块电池的问题。但是如果因为需要这种运算能力,就一定要把驱动改成电动吗?实际上,现在一辆比较好的奔驰车,只要有一块足够的电池,里面有电动机发电也可以做网联化、智能化。所以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没有必然的联系。

03 为什么氢能汽车还没有产业化?

氢能一点也不新,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就是带着液氢液氧上天,氢能发的电供仪器用,产生的水宇航员喝。

我曾经在美国联合技术(UTC)-壳牌合资公司工作,很多年美国所有宇宙飞船的燃料电池就是联合技术公司(UTC)生产的。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05、2006左右,这个期间美国花了上百亿美元在燃料电池上的研发。我记得2003年小布什总统在他的国情咨文演讲时说,他会宣布一个计划,美国能源部花12亿美元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15年后每一个美国人开的车后边排放的都是水蒸气。然而到现在,全世界的燃料电池(车)可能加起来也就是3万多辆,美国不到1万辆。去年全世界氢能源车只卖了1900多辆,丰田也没卖多少辆。小布什总统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突破的技术去制定国家战略,耗费大量投资,尽管在这期间培养了的大量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但是对于产业的推动和环境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

燃料电池汽车,也就是我们说的氢能汽车,为什么没有产业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氢气不适合于作为你我大众共有的能源载体。很多人在这块有一个误区,甚至有媒体渲染说“氢是人类的终极能源”,这句话是不严谨的。氢不是一次能源,而是一种二次能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能源的载体。这个世界有煤田、油田、天然气田,但没有氢田。氢和电以及甲醇一样,是通过别的能源制造的,但是作为载体,氢不具备上面提到的液体能源在能量密度、管道及跨海输送、长期储存方面的优势。

氢气不适合于做大众能源载体,主要的原因在于有几个方面人们无法通过研发改变。 第一,氢气是体积能量密度最小的物质,我们要求是体积能量密度越大越好。 好多人犯了一个概念性的误解,说氢是能量密度最大的,这句话又是对了一半。如果论公斤(质量能量密度),氢的能量密度是最大的。但是对于汽车压重和轮船有压舱水来说,重一点问题不大,但油箱体积不能太大,应该论每立方米,论公斤意义不大。如果转成同样的能源概念,它的体积能量密度是最小的(如图3)。为了增加体积能量密度,只好增加压力。目前看到所有的氢燃料电池车里的储氢罐,都是350和700公斤大气压。储氢罐如果拿不锈钢设计必须做得非常厚,因为压力太高。学过理工的人都知道,700公斤压力的高压设备,不是那么容易生产制造的。

第二,氢气高压会有一个问题,氢气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分子,最小的分子就意味着最容易泄露,长期储存是问题。

第三,氢气在露天没有问题, 我们在20多年前在美国做过这个实验,一个氢燃料电池车,它的储氢罐为了安全一般都放在最后,普通步枪一枪是打不透的,用超强的步枪打穿,因为氢气很轻,就像氢气球一样,一条火龙冲上天,驾驶室的温度一下子升不了那么高,人有足够时间逃逸。

但是,在封闭的空间里,氢气就会有巨大的问题。 氢气是爆炸范围最宽的气体,可以从4%到74%。小于4%是安全的,大于74%只着火不爆炸。但是在4%到74%这个很宽的范围内,遇火星就爆。

现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尤其在深圳,90%以上的车是停到地下车库这一封闭空间里的。当大量氢能汽车进到地下车库,若有一辆车泄露,就会产生巨大的危险。尽管这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使用量众多的时候,总有部件老化等问题发生,哪怕储氢罐是安全的,阀门、管路等也有一定小概率老化,或者开车不注意发生了撞击。一旦泄露遇到火星、电火花就会爆炸,引起其他车爆炸,一个大楼都有可能毁掉。所以在封闭的空间里,使用氢气要非常注意。

因为氢气的爆炸性,现在都不让运输氢超过一定的范围的车辆过隧道,如果把隧道炸掉了怎么办?当然,将来是不是能够建氢管道是另外一个问题。

同样因为氢气的爆炸性,建设加氢站要特别小心,周围需一定的安全距离。现在的北上广深到处都是加油站,但地价这么贵,到哪找能那么多地重新建加氢站呢?

因为这些问题,尽管氢能现在很热,但是要谨慎。氢气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它不适合做能源载体。所以,当人们说“氢是人类能源的终极”时,很多的东西是似是而非的。

疫情前,科技部几位同志可能听说我做过几届全美氢能与燃料电池峰会主席并且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国际氢能协会的理事,带了几个专家到深圳来调研,我们谈了一下午,之后我把氢能的一些现状、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写了一个简单的报告,后来他们就把它放进《科技日报》的头版头条里。

制氢容易,但储氢、运氢有难度。世界上其实氢气的使用很广泛,中国的氢气产能已经达到3000多万吨/年了,今天我们用的每一克的化肥都是氢造的。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化肥厂、炼油厂都要大量的氢气,但是目前没有一个化肥厂、炼油厂是靠太阳能、风能制氢、制化肥。什么原因?太贵,要是便宜的话,这些化肥厂,炼油厂早就改了用太阳能、风能制氢了。

现在全世界每年已有数千万吨的氢市场,而且供给到炼油厂氢是最贵的,每个炼油厂边上都有个大的气体公司。用风能、太阳能制氢不是不可以做,只是目前没有足够的经济吸引力。如果说这是赚钱的,相信很多企业家早就开始拿风能和太阳能制氢去了。

氢也不是没有优势,也可以做,怎么做?跟我们的碳中和有关系。

04 为什么甲醇可能是作为最好的储氢载体?

如果今后真正想实现碳中和,并且太阳能、风能可以卖碳税的时候,可以把风能、太阳能和煤结合制出比较便宜的甲醇,通过车载甲醇制氢并与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这就比直接燃烧的发动机效率高。这条路线未来是有可能的。我只能说有可能,不能保证,主要取决于各种政策的调整和碳税。如果碳税上去了,这条线路就有经济性。

1L甲醇和水反应可以放出143克的氢。储氢要么压缩,要么冷凝。即使冷凝,1L的液氢也就72克,而1L甲醇和水反应的产氢量是1L液氢的2倍。

为什么这个技术有可能这样做?二十年前,全世界第一辆汽油在线转化制氢的燃料电池汽车,是我领着尼桑和壳牌的一些工程师造出来的。

这有一个小故事,那时丰田、本田、GM的高压氢燃料电池已经造出来了,尼桑发现落后了,于是找到壳牌,又找到我们,说能不能造一辆车,加的是汽油,汽油在车上和水、和空气反应造氢,然后推动燃料电池,这样燃料电池的效率高,同时也可以不用加氢站。

当时为什么没有做甲醇?因为页岩气革命还没发生,天然气当时很贵,国外的天然气制甲醇成本太高。2005年,如果我们预测到会发生页岩气革命,就不会花28亿美元建零污染火电厂。但技术是不可预测的。页岩气革命让世界上突然发现了上百年用不完的天然气,也使得天然气从1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狂降到1.5美元,而后平盘到3美元左右。

在天然气价格那么高的时候,甲醇没有经济性。所以,当时我们公司考虑用油,说能不能在车上汽油制氢。老板找我的时候,我说这个项目肯定不挣钱。但是他跟我说,我做阿波罗登月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挣钱,但事实上我们阿波罗登月开发的技术后来在各个领域用上了,现在有尼桑给我们钱,只要把技术做到极限,最后也能在其他领域有用。我说,只要别拿挣钱衡量我,我们把技术做到极限那是好事。后来,几年之内我们就把第一辆汽油转化制氢的燃料电池汽车造出来了。

有了这个技术做积累,甲醇制氢比汽油转化容易很多,因为一方面甲醇干净得多,没有硫;另一方面汽油转化需要850度以上,甲醇和水反应200多度就可以了。

为什么我提甲醇这条线路?甲醇可以从煤、天然气来制,未来可以用太阳能制氢与CO2反应制,或太阳能催化二氧化碳和水来制甲醇,就变成绿色的甲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李灿院士以及我们南方科技大学都在做绿色甲醇的研发,中科院在兰州已经建设了1000吨的论证示范工厂。现在中国甲醇产能全世界最高,大概8000多万吨。另外,页岩气革命让世界发现了100多年用不完的天然气。有100多年用不完的天然气,就有100多年用不完的甲醇。未来如果碳税真正上去了,我们也可以用风能和太阳能制氢,这样生产的甲醇就完全是绿色甲醇了。

但是这个世界不需要追求绝对的零碳,国际上常提的零碳排放通常是“近零(Near Zero)”和“净零(Net Zero)”。讲碳中和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就是这个世界碳太多不好,但是任何人追求绝对的零碳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吃的食品、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都需要二氧化碳。如果把中国的经济从煤经济转到天然气经济或者是甲醇经济就可以减碳67%,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碳平衡了。因此中国讲的是“碳中和”,国外讲的是“净零排放”,也就是要排放碳的同时,有别的技术或者措施实现排放平衡到一定水平。

我个人觉得,从中国的天然能源禀赋和工业基础来看,中国有很成熟的煤制甲醇技术,只是要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因为要补氢以达到甲醇合成所需要的碳氢比,然而通过水煤气变换将一氧化碳转化成氢气的同时会排放二氧化碳。如果那部分的氢可以在西部用太阳能和风能制,同时副产氧气供煤气化用,能够解决很多排放问题;煤制甲醇的工厂里,空气深冷分离制氧气的空分装置是投资最大的,这块投资未来省下来可以做太阳能电解水装置生产氧气和氢气供煤制甲醇用,这样煤转成甲醇就不用排放二氧化碳,再用甲醇作为能源的载体就可以做到减碳60%以上,这可能是未来比较现实的一条碳中和路线。说穿了是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把太阳能以甲醇液体的形式储存下来;这是未来风能,太阳能储能的另外一条途径。

这样风能、太阳能虽然贵一点,但煤很便宜,这两个一中和,成本就可控了。氢气和二氧化碳做绿色甲醇目前还有一定的成本障碍,如今直接用现有的煤甚至劣质煤制甲醇就可以了。甲醇是一个载体,液体的载体比气和电载体科学多了。因为,电虽然好输送但是不好存储,氢既不好输送,也不好存储,只有液体比较方便。

今天氢气制造很便宜,可一旦压缩到几百公斤大气压的时候成本就上去了。张家口冬奥会做氢能示范,国家补贴了大量资金,并且目标在未来几年达到30元/kg的氢气价格。但是如果在车上用甲醇,就按今天的市场价格买甲醇,每公斤氢气的成本只有15元。

所以一方面是甲醇制氢的成本低了;另一方面,甲醇常温常压下是液体,甲醇站可以用已有的液体加油站改装。对于一般的加油站,近年可能是6个罐,前期替换成1个甲醇罐、5个汽柴油罐,再过十年,替换成2个甲醇罐,4个汽油罐。这样整个能源转型就不需要再花多少万亿去建加氢站和充电桩了。

简单估算一下布局成本,按照加油站450辆车/天的加注能力,充电站24辆车/天充电能力,小型氢气加注30辆车/天的能力来测算,假设都建一万座,甲醇大约需要20亿美元,充电站大约需要830亿美元,加氢站大约1.4万亿美元,而且这个1.4万亿还没有考虑地价的因素。

我不认为我们会把花了几万亿建起来的液体燃料基础设施毁掉再重新建加氢站和充电桩,没有必要。石油如果排碳太高,可以用绿色的液体取代,而且我们可以把太阳能和风能转成液体储存下来,这就改变了储能的概念,原来大家多少年花了多少万亿就是研究储电,但是储电干了一百年都干不过一个抽水储电,这条线上再给十亿的研发经费,成功的概率也就是万分之十、千分之一。

电池对小型设备比如说手机非常重要,但是靠电池做大型的储能要非常谨慎。最近国家也非常注意,把梯级利用的大电站停下来了,因为安全性是一个问题。

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最大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的土地成本问题和冬天续航问题。现在我们城市里土地很贵,好多人为了拿国家补贴就在郊外搞一个充电站,但是买一辆车如果开车来回一个小时才能到充电站或加氢站,你会买吗?现在,我国已建成的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其中充电桩铺设最多的北京、上海,使用率仅为1.8%、1.5%。电动车存在里程焦虑且冬天无法满足供暖,到冬天一遇冷可能会趴窝,要知道全世界80%主要发达城市位于北纬25度以上,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东京、北京、多伦多,这些城市都是有冬天的地方,如果一辆汽车只能夏天开冬天开不了,你会买吗?原来我在北京,为了研究这个,专门找电动出租车坐,上车后我发现司机大冬天穿着军大衣、棉靴子,不敢开暖气。我说把暖气打开,司机说他不敢。因为不开暖气,只能跑100多公里,如果开了暖气,马上就没电了,他根本赚不了钱。

如果风能、太阳能和煤炭结合转成甲醇,我车上永远装50升的甲醇就好办了。今天,在深圳买一个电动车,连广州都不敢跑一趟。跑到那里没电了不知道到哪充,即使能找到充电桩,可能也要等一个小时,而快充对电池的破坏很大。怎么办?我们现在想办法给电动车赋能。反正晚上回家停车,你在停车位边安一个比较小的慢充装置,几百块钱就行了。你把它充满,但是车上永远装50L的甲醇,就相当于你晚上睡觉把手机充满,同时还带了一个充电宝。没电的时候,就可以用车上的甲醇和水制氢,用氢发电。这样根本不需要再建那么多充电站和加氢站,而且甲醇和水反应只需要200多度,它的余热就可以把电池维持在最佳的温度,也解决电动车冬天的续航里程问题。

05 雾霾的元凶在哪里?

还有一个碳中和的路线,是跟雾霾相关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雾霾。我对雾霾有亲身体会。如果一直在北京生活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我家在南加州,早些年回国后,每次从洛杉矶到北京以后,那种强烈的对比让我觉得一定要把中国的雾霾给治理好。

雾霾包括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化石燃料如柴油燃烧时尾气中直接排放的颗粒是“一次颗粒(Primary Particulates)”,占雾霾总量的24%左右。对雾霾贡献最大的是“二次颗粒(Secondary Particulates)”占到其总量的约50%左右。“二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NOx、S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进入大气后,在一定的水雾状态下与空气中的氨及VOC等物质发生气溶胶反应形成的颗粒。氮氧化物在天空遇水就变成硝酸,硫氧化物氧化遇水就是硫酸。如果我们不使用化肥就只能形成酸雨形不成雾霾。然而大量使用化肥向大气中释放了一定规模的氨,氨在大气中呈碱性,酸碱中和生成硝酸铵盐、硫酸铵等固体细颗粒,这些细颗粒才是PM2.5的主要来源。头发丝大概是70微米左右,肉眼的分辨率在60微米左右,一个PM2.5的颗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当无数个PM2.5悬浮在天空中就可以遮天蔽日。

这两年国家在脱硫脱硝上花了上万亿,取得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到冬天还有雾霾,一个重要因素是使用化肥以及氨排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化肥的排放就是氨的排放。

化肥有它的问题和弊性,它使用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没问题,但是用了三十年、五十年以后,问题来了。早些年硝酸铵、磷酸铵强酸弱碱,氨被吸收,酸留到土壤里面,引起土地酸化,把土壤中的细菌杀死,引起大面积的土地板结。

另外,用了化肥三十年、五十年后的土壤长出来的蔬菜看着个大皮厚,但吃着没有味道了。什么原因?因为决定食品营养和味道的是生长作物的半米左右深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土壤中有很多矿物质不溶于水,但是一遇到酸,会发生酸浸,浸三五十年以后,当半米深的土壤中这些微量的矿物质都没有了的时候,食品不可能不变。

对比1960年的玉米和2013年的玉米情况。1960年是纯粹自然生长的,2013年的是化肥催大的,看着个大饱满,但是每100克里面钙含量下降了78%。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断下降,并伴随着哮喘、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增加。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大量开始使用化肥,到大概2011年化肥产能接近峰值。这期间全中国粮食增产了87%,但化肥使用量增加到682%。每吨粮食产量需要0.1吨的化肥。2017年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亿公顷,平均化肥施用强度为352公斤/公顷,福建、海南、北京、广东等省市分别为751、724、707、611公斤/公顷;而国际警戒线值为225公斤/公顷(世界平均水平为120公斤/公顷)。

其实随经数百万至数千万年,物质不灭,土壤中宝贵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是以煤炭的形式保留至今的。煤炭中可燃的部分,基本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形成的;不可燃的部分从哪里来的?就是远古时期树根吸收的宝贵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但这些东西不能用火烧掉,一千多度以后它们就形成了玻璃状的琉璃瓦。

现在我们有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在水中把煤里面可燃的不可燃的分开进行磨细,底下浅色的就是土壤中最宝贵的东西,但是不能直接加,要经过一系列微生物的过程,最后形成最好的土壤改良剂。上层的劣质煤就可以制甲醇,这样甲醇的成本也可以降下来。这是环环相扣的。

为什么要从雾霾开始讲?因为这种小颗粒像雾霾,过滤下来以后比重比空气重得多,它以2.5微米悬浮在空中不会落下来,除非下雨,因为当粒度到这么小的时候,重力就起不了作用,而是表面力在起作用。

那么既然它悬浮到空气中下不来,我们就让它悬浮到水里面造成类似“黑色牛奶”的燃料。牛奶表面上看是液体,在显微镜底下其实是几十微米的氮颗粒悬浮在水里的。我们将微米级的煤炭颗粒、纯碳颗粒悬浮在水里,然后设计一个锅炉,让它燃烧起来比天然气都干净。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汽化炉制甲醇,得到的燃料比现在的船油还干净、还便宜,同时还可以解决中国的煤炭运输问题。

鄂尔多斯、吕梁、榆林等地高速公路上,很多大卡车拉煤,污染很重。目前,我们储煤的地方海拔大约1500-2000米,运煤的地方比如深圳只有几十米的海拔,这样建一个管路自己就流过来了。

十年前,我说中国的雾霾汽车有贡献但是绝对不是主要的,要治理雾霾首先要把煤搞干净以后再烧;当时推动电动车的一批人,说要治理雾霾就要把汽车变成电动车。但是去年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封城,让我有机会做一个大实验,当时,全中国的汽车,包括电动车都停了两个多月,可北京、太原、西安、哈尔滨、郑州雾霾的天还是很多。原因在哪里?主要还是抗疫的时候大冬天家里供暖的问题,中国的天然气不够,大冬天,北方农村取暖还得烧煤。

当时,我以治理雾霾的心态做这个技术,现在已经产业化了,工厂已经开始运转了,而且做了很多大量的农田实验,效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07 现实的碳中和路径

这样,我们就可以谈碳中和的几个现实路径。

第一是通过现有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低碳能源系统。 一方面可以让现有的煤制甲醇实现近零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核能电解水制备绿氢和氧气,合成气不经水汽变换,这样让煤制甲醇厂不在排放CO2;再用甲醇取代汽柴油开车,或甲醇和水在线制氢发电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或作为电动车的充电宝;这样可大大降低交通运输业的CO2排放,也可以部分解决中国石油不够的问题。因为太阳能风能电解水既可以生产制备甲醇需要的氢气,又可以生产煤气化制甲醇需要的氧气;而且我们的微矿分离技术可以用廉价的劣质煤结合太阳能一起制甲醇,成本上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也会有竞争力。这样把中国强大的太阳能风能发电能力释放出来,把风能和太阳能以甲醇液体的形式储存下来;是值得去探索的另外一条储能战略,让太阳能,风能能够大力发展减碳。

第二是利用煤炭领域的碳中和技术——微矿分离技术。 在煤燃烧前,把可燃物及含污染物的矿物质分离开,制备低成本类液体燃料+土壤改良剂,源头解决煤污染、滥用化肥及土壤生态问题,同时低成本生产甲醇、氢气等高附加值化学品。

因为传统的煤炭使用方式燃烧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灰渣有10%的碳,不光是浪费能源而且现在变成了固废,整个内蒙古的电厂粉煤灰成灾。通过分离之后,该做燃料就做燃料,该做土壤做土壤,分流以后,这边释放二氧化碳,更多的森林长起来把二氧化碳吸回来,这样做了完全可以达到碳中和。

CSF产量达到25万吨时,我们每年碳排放大约69.5万吨,根据治理的面积大约可以吸回来20.8万吨,在施用SRA条件下,可以吸回来48.7万吨、61.9万吨,甚至74.9万吨。(见下表)

这是比较现实的碳中和的路径,而且不需要那么高的成本,适当花一点钱就可以做到的。

第三,实现光伏与农业的综合发展,将光伏与农业、畜牧业、水资源利用及沙漠治理并举,实现光伏和沙漠治理结合,及光伏和农业联合减碳。

西部缺水,水一浇就漏下去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非常保水的材料。但是西部再保水,大太阳晒还是长不出来,怎么办?有了太阳能板,底下的挥发减少了,就可以种东西。太阳能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要定期冲这个板,有了发电,大家可以花一点钱拿PVC管子接点黄河水过去,每几周给光伏板冲水,同时,水资源宝贵,冲过的水我们还可以用来给农作物做滴灌。这样,发电的同时还可以把底下全部变成绿色,变好了再把太阳能板搬个几百米,一片片土地可以治理出来。

第四,峰谷电与热储能综合利用。火电厂是半夜也不能停的。 现在中国的火电厂在半夜12点到早上的6点电这个区间,尽管还在排放大量CO2,但发的电没人用,是浪费掉的。怎么办?电不好储存,可以用热的形式储存下来,利用分布式储热模块,在谷电时段把电以热的形式储下来,再在需要时用于供热或空调,这样可以让1/4甚至是1/3的时间的电不至被浪费,可大大降低CO2排放,实现真正的煤改电,再配合屋顶光伏战略及县域经济,进一步减少电能消耗。能量不仅仅是电能,国内储能领域对于储电关注较多,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能量从消费端来看都是用在了热能领域,储热技术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和发展的。

第五,利用可再生能源制甲醇,然后做分布式的发电。 可以使用甲醇氢能分布式能源替代一切使用柴油机的场景,和光伏、风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用甲醇液体作为太阳能及风能的载体,甲醇和水制氢再发电取代柴油发电机做分布式热电联供,结合屋顶光伏及储热及热泵技术在广大农村取代燃煤,不仅低碳,环保而且可以减碳。

最后提一下结论与展望,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一些误区进行澄清,同时认清技术的发展逻辑,找寻现实发展路径,我在这里总结了以上的碳中和可能的几个现实路径供大家参考。

国家领导人于2020年9月30日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承诺,中国将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并亟需通过发展高效的灵活发电技术保障电网稳定性,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为了确保中国能在既定时间实现“双碳”目标,今年7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了《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旨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和充分消纳。

《通知》对于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及如何保障电网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通知》认为,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但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调节能力不够等短板突显。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发展更高比例和更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通知》认为中国按计划实现“双碳”目标将面临巨大挑战。《通知》强调如要顺利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必须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是增加电网的储能和调峰能力。而瓦锡兰(Wrtsil)高效灵活的燃气内燃机(ICE)发电厂和储能解决方案在填补电力供应缺口和调频调峰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江苏省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一直走在中国各省前列,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省发电总量的17%。去年,芬兰瓦锡兰集团(Wrtsil)和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EPPEI)共同发布了《中国江苏正迈向高可再生能源的未来》白皮书。白皮书通过对电力系统建模,显示了江苏省将从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增加和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提高当中受益。白皮书还阐述了如何在保持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构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整合的最佳途径。白皮书总结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为江苏电力系统节约近640亿元人民币的总成本,到2030年,总碳排放量将减少25%以上。

瓦锡兰(Wrtsil)在白皮书中认为,江苏将从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和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中获益,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减排目标。正如白皮书中所建议的,江苏电网需要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电力系统成本,实现更可持续的能源生产。灵活的电力平衡能力,如燃气内燃机(ICE)发电厂和储能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及电网的平衡能力至关重要。根据高可再生能源情景建模显示,到2030年,江苏电力系统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将增加到30%。

而瓦锡兰(Wrtsil)的灵活发电技术和储能解决方案,可帮助中国能源行业在大规模并网的同时维持电网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电力系统对煤炭的依赖,进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并且,在未来燃气内燃机(ICE)发电厂可以过渡到使用合成燃料发电,以进一步实现中国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同时,作为确保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引擎,中国的电力系统也将从瓦锡兰的内燃机灵活发电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受益。

瓦锡兰中国市场发展总经理周秦声表示:“随着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入江苏电网系统,一些灵活技术的应用,例如燃气内燃机(ICE)发电厂,可以通过迅速启动,来满足平衡间歇和电力波所带来的快速响应需求,确保电网的稳定和可靠。当可再生能源电力恢复工作时,这些内燃机也可以快速响应停机”。

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可以看出,中国向实现“双碳”目标而进行的能源转型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所取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巴黎协定》中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需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中国的能源行业只是碳排放中的一环,但如果没有它对降低碳排放的积极贡献,碳中和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中国能源转型进程中,瓦锡兰愿凭借其在灵活发电技术上的优势,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源:中国能源网

10月13日, 2021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与碳中和峰会、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在峰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9.8%。

湖南连续五年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完成3906个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关停散乱污企业1563家,湘江干流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强力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251个砂石码头拆除复绿,取缔入河排污口近1000个,洞庭湖再现江豚翔泳、麋鹿群集的动人场景。

如今,在湖南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全省环境监测数据表明:2020年全省60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3.3%,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干流全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到0.06毫克/升,较2015年下降46.4%。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7%,比201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助力湖南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10.5%和26.5%,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9.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4%。

“十三五”末,省级及以上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聚了全省近70%的规模工业增加值,节能环保产业跻身于全省14个千亿级工业产业。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程度同步提升,2020年,全省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农膜回收率达到81%,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10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碳中和高端论坛暨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司长张志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原司长、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田联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雷涯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岗位研究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董锁成,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秘书长王稚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刘金龙,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石亚洲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成立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名誉院长程国栋研究员向大会发来贺信。他指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危机,也是严峻而长期的挑战。实现“双碳”目标既是挑战更是大势,希望中央民族大学以碳中和研究院成立为契机,乘势而上,发挥民族地区研究优势,凝聚各方研究力量,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研究员以视频方式致贺。他强调,“双碳”目标的提出,给我国能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同时也给西部地区如何平衡碳中和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希望中央民族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能够抓住民族地区发展转型机遇,为民族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献策建言。

张志刚在讲话中强调,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希望中央民族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能够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科学求实态度,不断拓展交流平台,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表示将支持碳中和研究院发展,推动建设成为国家民委的又一个高质量的智库。

石亚洲在讲话中表示,民族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将比东部发达地区面临更多困难与挑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及其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院,将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着力解决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他希望碳中和研究院发挥民族地区研究优势,努力成为独具特色的碳中和研究高地和智库平台。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丽君在致辞中表示,民族地区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院将聚焦民族地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展示民大新作为、作出民大新贡献。

出席大会开幕式的还有国家民委、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北京止于至善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新闻媒体以及经济学院师生代表。

在碳中和高端论坛主题报告环节,马爱民、董锁成、雷涯邻、王稚晟、刘金龙、田联刚、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樊胜岳等7位主讲人,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马爱民探讨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路径;董锁成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与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王稚晟讲述了中欧绿色伙伴关系与2060碳中和背景下的转型金融与数字化减排;雷涯邻分析了“双碳”目标下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刘金龙分享了“双碳”目标下超特大城市气候治理经验及其启示;田联刚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樊胜岳提出了民族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和学院将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民族地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9月24日,淮北矿业集团财务公司向淮北涣城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涣城发电”)发放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3000万元,并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登记公示,保障了质押法律效力。

据集团财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的贷款。该贷款是集团财务公司的全新业务。

涣城发电作为淮北矿业与皖能公司合资兴建的独立发电企业,始终秉承循环经济理念,做好电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及经营,被纳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全国首批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企业,共持有碳排放配额208.72万吨。

为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在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的支持配合下,集团财务公司参考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为涣城发电办理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3000万元,利率为2.95%,比一般年化贷款利率低2个百分点,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今年国家“双碳”政策出台后,在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和淮北市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集团财务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以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财务公司加强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沟通联系,梳理建立绿色企业项目库,重点摸排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企业,深入挖掘企业融资需求,推动全省财务公司和全市金融机构内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成功落地。

据介绍,下一步,集团财务公司将进一步聚焦集团“双碳”目标,根据集团成员单位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在绿色、科创、制造业领域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差异化服务优势,支持集团绿色转型发展。

在全国两会上,“碳中和”成为被频频提及的热词。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自己抵消自己产生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在众多碳中和技术路径中,有一个治理思路,因其可高效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前景而格外引人注意,便是碳捕捉。那么,排出去的二氧化碳,怎么能捕捉回来呢?

除了种树,固碳还要用高科技干预

花草树木,是固碳“小能手”。植物始于本能的光合作用,仿佛是它们给予地球的美妙祝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构建植物躯干的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陆地上最大的“固碳仓库”。

当前碳捕捉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将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加以储存甚至利用,避免排放到大气中。主要技术方向有三个,分别是:碳捕捉与储存、碳捕捉与能源化利用、碳捕捉与资源化利用。

碳捕捉与储存——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

碳捕捉与储存,即从人类工业生产或单纯的化石燃料燃烧的尾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储存起来使其不进入大气。该过程通过燃烧后技术,或采用低碳的燃烧前技术,直接从烟道气流中去除二氧化碳。完成二氧化碳捕捉后,再通过管道将其注入一定深度的地下岩层中封存起来。

通常的封存地点是废弃油田、气田等。虽然有研究表明,采用高压注水等途径,可以加速使二氧化碳以碳酸盐的形式和地壳岩块结合,实现稳定储存。但这些碳,终究只是以“打盹”的形式,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存在于地壳之中。一些科学家担心,频繁的地壳活动,终有一天会将这些气体送回地面,其技术安全性还有待加强。

碳捕捉与能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也能做燃料

这是将二氧化碳捕捉之后,再次用来获取能量的一项技术路径。简单说,就是把二氧化碳变成燃料。二氧化碳一直是燃料燃烧后的尾气成分,甚至被用来灭火。碳捕捉后进行能量开发,最先人们考虑的是,采用太阳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成燃料。结果发现,即便实现了这个反应,也只能算是对高品位能源的储能再释放,有点得不偿失。

碳捕捉与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代替石油做化工原料

把二氧化碳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使用。当前绝大多数的人造材料、合成制品,都是石油化工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都源自地球上的动植物数亿年前收集的二氧化碳。理论上,以今天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水平,完全可以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用于制备当前从石油中衍生得到的化学品和材料。

二氧化碳转化成本非常高昂。科学家们必须先找到一条低耗能的转化路径。截至目前,基于二氧化碳的产品开发技术,已经衍生出诸如建筑材料、化学品、塑料聚合物、碳纤维和碳材料等极具潜力的分支。

焚烧,可以说是人类延续最久的“超级技能”。几千年来,焚烧的介质从木头、油蜡、煤炭,一直到今天门类齐全的石化天然气,文明的火把相传至今。过去千百年,获取这份燃烧的热量,便是焚烧的全部意义。

今天,人类对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化工厂、水泥厂、酒厂、火电厂等进行环境评价的时候,仍然主要关注其排放物中是否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等特殊化合物,作为排放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碳,却似乎无能为力。

而碳捕捉技术,不仅正视了这个问题,还第一次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资源加以重视。以人类文明发展的眼光看,比起焚烧产生的那点热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氧化碳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才是真正的宝藏。

随着碳捕捉技术成熟,回收成本渐低,利用捕捉的二氧化碳进行工业生产,将变得十分寻常。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背景下,所有产业都在以降碳为目标积极努力,作为 “能耗大户”的数据中心产业也不例外。数据中心作为高载能产业,能源成本在整个10年生命周期的运营总成本中比例超过一半。因此,降低能耗,脱碳转型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也是数据中心自身的迫切需求。

要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明确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系统工程,包括优化数据中心能源和碳使用及排放,实施低碳节能技术与方案,制定并实施低碳管理战略等几大方向。

创新技术结合自然条件实现节能目标

从有孚网络自身建设部署的经验来看,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应该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综合利用自然冷源,强风弱水,辅以新型制冷、供配电技术、预配置/模块化和AI运维等技术的使用,逐步提高数据中心分步部署能力,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比如有孚网络北京永丰云计算数据中心就充分考虑到了北京市水资源不充裕的情况,选择了在北京工况条件下节能效果优秀的热管节能系统与空调系统相结合的方案。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制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除导热能力强外,北京永丰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的热管技术创新方案还具有零能耗、利用自然冷源替代空调制冷、节省水资源、有效降低噪音等优势。

首先,热管换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循环工质的气液相变来传递热量,通过特殊的管路联接,将蒸发段和冷凝段分离开来。室内机中的工质在机房内吸热蒸发变为气态,经过气管流入冷凝器,并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为液态,然后通过液管回到室内机继续吸热蒸发。热管换热系统的好处是热量传输属于无源运行,无运动部件,零能耗且故障率极低,整个过程几乎用不到电力,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电能消耗。

其次,在运行时间上,热管节能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优势,热管换热系统的全年运行模式分为三种:冷机制冷模式、部分自然冷却模式、完全自然冷却模式。采用热管节能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北京存在着冬季较长、气温较低等特性,能够用自然冷源替代空调制冷正常运作4个月,全年自然冷源与冷机交替工作时间为3个月,能够很好地发挥节能效果。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航天、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在制冷系统中采用热管节能技术在国内相对使用较少,北京永丰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该技术后取得了卓越效果。传统的水冷式IDC数据中心耗水量的理论值为2.083L/kwh,而北京永丰云计算数据中心是采用风冷散热的闭式水冷系统,耗水量的理论值为0.129L/kwh,全年只有在5℃~25℃的温度区间需要耗水。风冷螺杆机在室外气温高于35℃开启高压微雾降温,蒸发效果好,节水性能高,全年节水超过12万吨。

智能运维开启低碳管理

除采用创新技术结合自然条件外,在数据中心的日常运维中引入智能运维概念,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调度资源,实现运行中的节能降耗。

有孚网络秉持“数据中心是一个整体,节能从源头开始”理念,以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数据中心为目标,积极采用数十项先进技术和设备选型、实践,从IT、电气、动力系统、制冷系统、微模块技术等方面采用多项绿色节能技术,赋予低碳数据中心更丰富的内涵,其中多项IDC节能技术专利获得行业认可,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运营能效。

比如为解决环保系统建设中算力方面的痛点,依托于自建的数据中心,有孚专有云能够提供比传统架构提高数十倍的计算性能。同时结合有孚AI 和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持多种GPU应用程序、深度学习框架。既能实现较高的计算处理性能,又在能效比、内存支持,以及CPU本身的架构上具有较大优势,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真正实现环保智能化。

在运维方面,20年来,有孚网络坚持高研发投入,引领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赋能创新,以AI技术赋能探索智慧化数据中心运营,以综合能源技术应用赋能碳减排先行标杆,通过基于AI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前预测服务器、交换机以及SSD故障,减少数据中心的宕机风险。并且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实现数据中心自动节能。采用人工智能建模分析、预测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结合虚拟机迁移功能,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地调度数据中心资源,挖掘节能潜力。

最后,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面,通过采集和分析监测点的温湿度和空气流动模型,自动调节制冷设备和配电设备的输出,使能源获得更高效的利用。

为实现我国 2060 年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亟需提高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范围,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加强碳中和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近些年来,有孚网络形成的全生命链管理模式为此项系统工程构建了实践基础,综合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一体化部署,努力实现精准降耗。

“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以后,公司就把绿色发展当做企业唯一的选择和出路,坚持把绿色发展思路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国家强化环保意识的大背景下,我们愿意加大环保设施方面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加大环保投入中尝到了甜头,给企业带来了实惠。”湘潭瑞通球团有限公司的安全环保主管刘智勇表示。

环境保护税实行后,该企业以此为契机,倡导“绿色、创新”新理念,加大绿色生产方式投入,在减排方面大做文章,研发费用中的环保支出达到了4027万元,促动企业绿色发展。

“环保税不同于其他税种,专业性更强,相关政策和申报方式我们还不是很熟练,不过税务部门‘一对一上门辅导’,让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税收优惠,自2018年以来,得益于税收优惠促动,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工艺不断改进,设备也得到了升级,环保税累计减免税额也达到了176.6万元。”该企业法人代表陈克武说道。

特别是在2018年环保税法实施后,该企业瞄准“双碳目标”发力,通过低氮燃烧型烧阻,降低成本燃烧型氮氧化物的产生;通过优化原料结构,降低二氧化硫总量等多种方式。2020年度比2018年度氮氧化物同比减排58%,二氧化硫同比减排173%。

而针对不同企业生产经营和转型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湘潭市岳塘区税务局加大“税力量”的影响力,通过各种渠道的精准支持和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一户一策”全方位定制化服务。

以湘潭瑞通球团有限公司为例,助力该企业在享受环保税税收优惠的同时,帮助企业于2017年首次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证,并于2020年续申报成功,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使得该企业享受固定资产加计扣除税收优惠,2018年以来,加计扣除3180余万元,减免所得税额2000余万元,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今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湘潭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岳塘区作为一座老工业区,深化经济改革与推动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对碳减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岳塘区税务局将持续、有力、不断地为绿色税收提供源源不断的“税力量”,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中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2020年9月,中国和欧盟领导人宣布成立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下简称“高层对话”)。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于2021年9月27日举行第二次高层对话。双方重申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将继续作为加强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边合作行动的重要平台。双方讨论了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各个方面,重点讨论了即将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和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

讨论达成如下结论:

1.双方虑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和最近影响了中国、欧盟及世界其他地区成千上万人的重大自然灾害,重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下迅速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紧迫性。

2.双方忆及中国和欧盟致力于发挥气候行动领导作用。韩正副总理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中国正在加紧制定并将于近期陆续发布相关政策(“1+N”政策体系)。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3.弗兰斯·蒂默曼斯执行副主席表示,欧盟将其全经济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2030年相较1990年水平至少减排40%提高为至少减排55%,并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为此欧盟推出了“减排55%”一揽子计划提案,包括:将碳排放交易应用于新的行业,并收紧现有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效率;加快低排放交通方式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和燃料的推广;与欧洲绿色新政目标保持一致的税收政策;防止碳泄漏的措施;以及保护和增加我们的自然碳汇的工具。

4.双方强调将共同努力,确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府间谈判平台取得成功。双方认识到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现状对人类构成现实挑战,将决心致力于共同努力,并与其他缔约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有效实施。

5.中国将在COP26前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其强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和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欧盟已提交强化的国家自主贡献和长期气候中和战略。中欧双方有信心激励其他国家加入这一努力行动。

6.双方将合作推动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会议取得成功。双方将共同努力,并与其他缔约方一道,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特别是第6条,并在减缓、适应和融资方面推进全球气候雄心。

双方认识到,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双方承诺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双方认识到鼓励浪费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不符合这些目标,将继续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双方将在中欧年度能源对话的政治指导下,继续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措施和良好实践进行定期交流。

7.双方就以下议题展开了积极且有建设性的讨论:提高气候雄心、发达国家兑现到2020年并直到2025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有效和全面实施《巴黎协定》、煤炭转型、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双方同意就这些气候政策保持和深化对话,增进相互理解,为加强双边合作和制定更有效的国内政策奠定基础,以走向现代、有竞争力、繁荣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碳中和的经济和社会。

8.双方一致同意碳市场对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双方在这一领域卓有成效的合作予以肯定。双方承诺继续围绕碳定价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进一步发展双方碳排放交易体系。

9.双方认识到减缓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如甲烷和氢氟碳化合物)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的重要性,同意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和加强合作。双方还同意就《〈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全面实施开展合作。

10.双方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危机的规模和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强调气候变化加速了生物多样性丧失,而生物多样性丧失又影响了气候变化。双方同意中国和欧盟应发挥表率作用,承诺加强行动,以保护、保存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并指出我们的福祉和繁荣依赖于健康的自然。

11.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推动COP15会议通过一个兼具雄心、现实和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该框架将有明确、可行、可衡量的目标和指标,适当的监测、报告和审查机制以及强有力的执行、计划和支持执行的手段方面的规定。这旨在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并在2030年前让自然走上复苏之路,实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中国和欧盟将加强合作,共同确保在昆明举行的COP15取得圆满成功。

双方同意加强在森林资源保护及可持续管理、可持续供应链、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领域的合作,以支持减少全球的毁林。

12.双方同意将继续并扩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管理、气候立法、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方面的合作。

13.双方同意按目前的安排继续开展至少每年一次的常规对话。(完)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宣布,二氧化碳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双碳”目标,2021 年 2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印发,就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进行全面部署,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明确提出,“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保监会”)也将绿色保险列入 2021 年度重点工作。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国银保监会、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全省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河北银保监局于2021年10月8日发布《河北银保监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指导意见》(冀银保监发〔2021〕32号)。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进绿色保险,提高绿色经济风险保障功能,大力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做好绿色保险承保前风险分析评估,承保后风险管理,出险后按照合同及时履行赔付责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深入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给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等事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以及市场机构和专家学者,围绕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加注以及终端利用等全产业链。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形势,深入探讨氢能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多元化示范应用、构建清洁低碳供给体系、制定完善行业基础标准等事宜。

有关方面一致表示,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12日表示,应借力空间遥感技术,推动实现“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曹海翊是在12日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举办的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高端峰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曹海翊介绍,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而遥感技术可用于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排放源监测、碳汇监测等。比如在碳汇监测方面,利用荧光遥感技术,可反演植被生产力,获取植被碳汇变化趋势。

曹海翊说,当前有些林调工作利用人工抽样测量各地状态,以估算林业碳汇。这种传统方式时效性不足,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如果遇到病虫害、林地退化等因素,测算结果可能还会出现误差。与传统手段相比,空间遥感技术具有看得见、查得准、厘得清等优势。

她表示,空间遥感可提供多维度、多尺度服务,在国际上实现遥感助力气候变化履约、全球环境治理,在国内实现遥感助力中央决策、督查,在地区内实现遥感服务政府考核、调控,在市场上实现遥感服务市场交易、评估等。

据介绍,我国已于2016年发射了首颗大气二氧化碳观测卫星,获得的数据反演了二氧化碳、植被荧光全球分布产品。近年来还将陆续发射多种类型的遥感卫星,为“碳监测”遥感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基建的提速,再加上疫情的催化,政策+技术+市场多因素驱动,诸多企业加快步伐,深度重构行业价值链及运营模式,奋力与潮流接轨。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炼化企业如何抓好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系统节能、智慧节能和协同节能,实现炼化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请关注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并定于2021年10月27-29日在山东淄博市召开的“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

大会将聚焦节能低碳先进管理方法与经验,推广重大科技攻关、重点工程建设、重要改造优化方案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经验、成果和产品,交流炼化行业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推进前瞻性创新技术的研发、示范与产业化进程,促进炼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升。具体亮点如下:

大咖把脉行业热点议题,探知“新”风向 智取“好”方案

技术是实现减碳目标的根本路径。本次会议将为炼化企业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提供一个恰逢其时的实效平台。围绕“构建低碳经济 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聚焦节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两大板块,精选细分领域,展开数十场热点议题研讨,为企业研判未来发展趋势与新动向。还将邀请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碳排放管理机构、化工园区代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中化集团、地方炼油化工企业专家代表;炼化设计/工程、施工运维代表;节能科技、设备、机动、物采等部门代表;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提供商及技术服务商代表参会。各路大咖云集现场,抛出富有启发性的精彩观点,为炼化行业发展把脉献策。

云集各领域优质展商,展示炼化创新力量

淄博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云集各领域展商,展品垂直细分,涵盖:高效节能锅炉、压缩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清洁供热(冷)节能技术、电力电气节能、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储能技术、冷能利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无功补偿装置、节能制冷系统、太阳能产品、余热/余压/余能发电技术等节能低碳新技术新设备。为2021年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注入创新活力,力求为供需双方打造更长时间、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对接机会。

“料”你就来,炼化人请接棒

为方便技术交流,本次会议将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总结节能低碳管理经验及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案例进行论文征集。通过评审论文录入会议论文集,进行书面交流;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文,由会务组通知作者在会议上作多媒体报告交流;择优论文会后正式出版论文集。企业家们,别让犹豫不决纠缠你的心,机会对于每个人都很宝贵,别让错过成为您的常态。

技术变革帮助企业拓展服务边界、重塑商业模式。10月27-29日淄博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已乘着时代的巨轮滚滚驶来,带领炼化企业砥砺前行,想要探知“新”风向,智取“好”方案,不如来淄博炼化行业节能与碳减排技术研讨会上一探究竟!

发电设施是指存在于某一地理边界、属于某一组织单元或生产过程的电力装置集合。计算发电设施的碳排放首先要了解文件要求,明确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年度排放大于等于2.6万吨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符合条件的其他行业自备电厂视同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管理。核算原则要以履约为目标,简化核算边界,仅考虑机组设施边界。

发电设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CO2排放。

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

E燃烧 = ∑ni=1(ADi × EFi)

ADi = FCi × NCVi

EFi = CCi × OFi × 44/12

其中,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计算公式为:

CC煤 = C煤 / NCV煤

注:

E燃烧: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单位 tCO2;

ADi: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单位 GJ;

EFi: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单位 tCO2/GJ;

FCi:第i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对固态或液体燃料,单位 t,对气体燃料,单位 104Nm3;

NCVi:第i种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对固态或液体燃料,单位 GJ/t,对气体燃料,单位 GJ/104Nm3;

CCi: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 tC/GJ;

OFi: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

C煤:燃煤的元素碳含量,单位 tC/t;

44/12:CO2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2)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CO2排放(外购电力排放)

E电 = AD电 × EF电

注:

E电: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量,单位 tCO2;

AD电:购入电力的使用电量,单位 MWh;

EF电:电网排放因子,单位 tCO2/MWh;其中电网排放因子采用0.6101

tCO2/MWh或生态环境部发布的zui xin数值。

3)机组排放量

E = E燃烧 + E电

注:发电设施机组CO2排放量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和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量之和,单位 tCO2。

依据以上公式对发电设施的CO2排放量进行数据计算,了解发电行业在生产流程中的碳排放数额,根据数据合理规划企业生产,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促使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做好转型设计、绿色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做铺垫。

20万吨碳排放配额作质押,嘉兴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从金华银行嘉兴分行取得400万元“碳权贷”,这也是嘉兴市本级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2007年,挂牌全国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率先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启以经济手段治理污染,到今年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市,完成全省首单。嘉兴以“交易”的方式,为有限的环境资源定价,以“有价”手段“撬”动绿色发展。

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定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主体发放的贷款。为发挥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用,秀洲区生态环境分局深入服务主动对接,通过量身设计以碳配额质押的绿色融资模式,支持该企业在节能减排降碳方面进行改造,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来源:浙江新闻网

内容摘要:

近年来“碳交易”一词在我国迅速升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成为眼下最引人瞩目的蓝海市场。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落实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体现了对民法典绿色原则的贯彻。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步入最关键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治化体系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全国及各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进行总结和比较分析,了解政策之间的共性、区别和不足,以期为我国建设及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碳排放配额;监管机制

引言:

气候变化无疑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为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世界各国纷纷承诺加强开发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低碳发展上积极作为。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1目标与碳中和2愿景(简称“双碳目标”),即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意味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为保障我国碳交易活动的有序运行,我国已颁发了一系列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范,但是目前仍存在制度不统一、立法效力层级较低、缺乏可操作性、惩罚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总结和比较分析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内容,明晰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的政策区别和联系,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深化生态文明和生态省建设。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进程

碳排放权交易是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它是利用市场机制以较低社会成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自2013年起,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福建省等地开始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各试点地区分别出台了适用于当地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废止),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的纲领性、原则性法律文件。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是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响应和落实,标志着我国碳排交易政策当前处于从试点城市向全国铺开的过渡时期。

1:现行有效的全国及各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2021年7月16日,生态环境部通过北京、上海和湖北三地连线的线上仪式宣布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市场自此正式拉开了帷幕。此外,全国碳交易的两个核心基础系统,即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将分别落户武汉(即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上海(即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

全国和试点地区碳交易管理办法的篇章结构一般包括总则、碳排放配额管理、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碳排放权交易、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一)总则规定

全国和试点地区碳交易管理办法的总则部分通常涵盖了立法目标、适用范围和原则、管理部门条款。

第一,关于立法目标,其共性规定是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第二,关于适用范围,一般规定为适用于全国或当地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具体包括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清缴、交易以及碳排放报告、核查等管理活动。

第三,在适用原则上,均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原则;同时部分试点地区还规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而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坚持市场导向”,说明目前我国更加强调市场对碳交易的引导作用。

第四,关于管理部门,初期的碳交易管理办法均规定由发展和改革部门作为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碳交易进行管理和监督;而2020年发布的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则将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部门,并具体划分为生态环境部、省级生态生态环境部门、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三个层级的管理体系。随后,部分试点地区(如广东、天津、福建)也修改了碳交易管理办法,调整为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碳交易主管部门。但是目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尚未修改管理部门的规定,导致全国与地方碳市场的主管部门不统一。同时,碳交易管理办法还规定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商务、交通港口、旅游、金融、统计、质量技监、财政、国资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碳排放权管理的配合和协调工作。

(二)碳排放配额管理

碳排放配额分配是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中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环节。

第一,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即将年度碳排放量达到规定规模的排放单位纳入配额管理,鼓励其他排放单位自愿申请纳入配额管理。

2: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纳入配额管理单位的条件

(备注:*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碳交易试点市场。)

第二,我国实行配额总量控制制度,即由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结合当地经济增长目标等因素确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并据此制定配额分配方案。

第三,我国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有偿分配的配额可以采用拍卖或者固定价格的方式出售。

第四,关于配额承继问题,碳交易管理办法一般规定,纳入企业合并的,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其配额;纳入企业分立的,其配额及相应的权利义务,由分立后拥有排放设施的单位承继(如上海、天津),或在分立时制定配额分拆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如广东、深圳)。

(三)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1. 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

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石,直接影响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第一,碳排放核算制度,是指纳入单位按照监测计划对碳排放实际数据进行收集、统计、记录、计算的一系列活动。第二,碳排放报告制度,即纳入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的年度碳排放报告。在报告周期上,试点地区通常采用年度报告,深圳市由于中小企业多、间接排放量大等原因还要求季度报告。第三,碳排放核查制度,即由第三方机构对纳入单位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并按规定时间向主管部门提交核查报告。纳入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复核。深圳、湖北管理办法还规定了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的条件。

2. 配额清缴制度

配额清缴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支柱。即纳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依据经主管部门审定的上一年度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足额提交配额,履行清缴义务。如果纳入单位的配额不足以履约,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购买配额进行履约;配额仍有结余的,可用于配额交易或在后续年度使用。

此外,纳入单位可以将一定比例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3用于配额清缴,抵消单位实际碳排放量,即碳排放抵消机制。各试点地方根据当地情况规定了不同的抵消方式,如福建鼓励使用林业碳汇、海洋碳汇项目。

3:全国及试点地区规定的碳排放权抵消比例

(四)碳排放权交易

4: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对交易机制的共性规定

(五)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1. 监管机制

为保障全国碳交易的安全高效运行,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管机制是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根据碳交易管理办法,监管内容一般包括主管部门对交易主体或交易机构的监管、交易机构对交易主体的监管、公众监督等。其中,湖北规定建立碳排放黑名单制度,即主管部门将未履行配额缴还义务的企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通过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福建地区还规定主管部门建立重点排放单位、第三方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参加碳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档案,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2. 法律责任

关于法律责任问题,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纳入单位未履行报告义务、未按规定接受核查、未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规定了第三方机构责任、交易场所责任及主管部门行政责任。由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立法层级不高,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也严重受限,处罚手段仅包括限期改正和罚款两种方式,最终导致难以对碳交易市场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管。

此外,大多数试点地区还规定了碳排放权交易鼓励机制,即对碳交易给予金融支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等。管理办法的附则部分则规定了一些关键用语的名称解释,如碳排放权、碳排放权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

三、碳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加快推进碳交易的高位立法

从立法层级来看,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深圳、北京两地的碳交易管理办法是市人大常委会层级通过的立法,属于地方性法规;上海、广东、湖北、福建是由地方政府通过的立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天津、重庆则发布了规范性文件。由此可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立法层级不高,难以对碳交易活动形成强有力约束力,实施过程中明显暴露出积极性不高、普遍观望态度问题。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碳交易制度的立法层级,以更高位阶的法律依据规范全国碳市场的运行发展。因此,应当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契机,加强全国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出台,同时及时制定一部专门的《碳排放权交易法》,从法律的层级对全国碳市场进行有效规制,保障碳市场运行环境的法治化。

(二)明晰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均未明确规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学术界对其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仅是简单规定,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部分试点地区(如天津、重庆、湖北、北京)规定,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权利。即前述规定均未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福建省碳交易管理办法提及,碳排放配额属无形资产,其权属通过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确认。这一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尝试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概念及归属,但仍不明确。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法律属性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偏重从私法角度将碳排放权界定为准物权,有的学者则偏重从公法角度将其界定为行政特许权或行政规制权,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属于一种混合权利,既肯定其私法上的财产属性,也强调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最终分配和管理权。

由于未明确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将来发生纠纷时必然出现适用法律的困惑与权属争议。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决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司法救济途径以及整个碳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因此,在立法层面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立法的前提在于明晰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从而为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奠定基础。

(三)统一监管机构、健全企业未履约的惩罚机制

一方面,我国缺乏统一有效的碳排放权监管机构。如前所述,全国及试点地区对碳交易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不尽统一,部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仍为发展和改革部门,尚未与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即由生态环境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统一,容易造成监管上的混乱。为此,应当尽快统一碳排放权主管部门的规定,既保证碳交易的统一监管,又能保证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提高监管的实效。

另一方面,全国及各试点地区均对未依法履约的企业制定了一些惩罚措施,如罚款、记入征信系统、扣除相应的配额、取消优惠政策等,但是惩罚力度不足,无法对交易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通过比较各试点地方不同的惩罚措施可以看出,惩罚力度大的地区履约率更高,对企业产生的警示作用更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未履约惩罚机制,建立种类更多、更加严格的处罚制度,加大惩罚力度,促使减排企业更好地履约。我国可以借鉴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权交易处罚机制,对于违反规定的排放主体、核查机构以及独立核查人员、监管部门等,视情节处以不同的处罚形式追究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四)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细则

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制度较为原则性、框架性,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当尽快制定具体的配套细则,为全国碳交易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应积极制定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制度、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监管制度、抵消机制、惩罚机制等一系列配套细则,为碳交易的进行提供法律制度的支撑,最终达到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标。

结语

碳排放权交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拥有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优势,未来在中国碳减排事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应当不断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引导市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形成安全、稳定、高效的碳交易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7月23日,由成都市慈善总会、商道纵横联合发起的CSR(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项目举办了第一期沙龙活动。活动以“碳中和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邀请企业、社会组织与CSR专家等,就碳中和背景下,企业是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今后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等议题展开分享及讨论。

路径:从碳减排到碳中和

“双碳目标”要求之下,企业应采取什么样的路径才最为合适?这样的路径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怎样的契合之处?在分享环节中,商道纵横合伙人彭纪来提出企业碳中和的路径。

首先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开始。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一家企业应首先应从自身的使命开始变革,将气候承诺纳入公司使命,并将该使命传达至各个利益相关方,利于企业的一致行动。之后,在考虑现有的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的情况下,企业需识别出实现“双碳目标”时的风险和机遇,及其带来的财务影响。在必要时,企业可能需要实施业务或技术的转型以适应“双碳目标”的要求。第三步就是基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能源结构等因素进行碳减排或碳交易。这一步骤主要以技术改造、提升能效、工艺创新、碳捕捉和参与碳交易、碳金融等为主要措施。要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还应持续推动碳中和相关的议题和技术研发,引领商业生态整体低碳转型,促进商业生态共建低碳发展。

随后,彭纪来分享了一些企业在CSR与减碳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包括:

• 通过减碳措施推动碳中和。如微软的减碳目标和措施,力求使其在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

• 林业碳汇推动碳中和。如岳阳林纸的森海碳汇为未来的碳交易进行布局,包钢股份则与其签署碳汇合作,购买自愿减排指标,实现碳中和。

• 绿色能源推动碳中和。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在其数据中心使用新风自然冷源、可再生能源等形式,降低碳排放,推动碳中和。

• 公益方式推动碳中和如诺华公司通过实施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以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其碳排放,推动碳中和。

实践:房产行业的碳中和和社会责任

根据2020年11月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年全国建筑过程能耗占全国能耗消费总量的46.5%,碳排放占51.3%。推动建筑行业碳减排、碳中和,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房产企业应如何将碳中和与CSR进行有机结合?作为中国地产百强企业的领地集团分享了自己的实践。

领地集团助理总裁兼品牌总经理姚科表示,翻越碳达峰事关房地产行业的永续发展,碳足迹和碳核算体系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和核心,就如同企业做的量化考核一样,层层分解目标。他认为,规模越大责任越大,房地产行业是减碳行动中的主力军。“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姚科归纳出“三道绿线”:分别是绿色产城融合、绿色智慧赋能、绿色健康人本。首先,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产城融合呈现新趋势,建设绿色、海绵、低碳、生态城市要与产业相结合。其次,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智慧是引领绿色发展的大脑,绿色智慧建筑则应是撑起城市生态未来的骨架。最后,要是以人为本,绿色建筑也就是环境友好型建筑,即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同时,领地成立公益品牌领地心计划,倡导“一心一益,共创美好”,分为绿色,助学,助老,赈灾四个方向,通过绿色、共创、可持续性发展的公益模式,持续在公益领域实践和创新,扩大公益边界,20年来多次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圆桌:碳中和背景下,企业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圆桌讨论环节由商道纵横合伙人刘芸主持,围绕“碳中和背景下,企业应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这一主题,邀请了成都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蒋银兰、四川省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荣道清、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理事长周晓翔、领地集团代表文思倩及商道纵横合伙人彭纪来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短短30分钟对话和讨论中,专家和嘉宾们从各自的工作经验和行业观察的角度展开了跨界对话,就地产领域的碳中和实践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分享了双碳目标下不同行业企业的具体实践案例,探讨了碳中和引起的社会议题以及企业如何以慈善公益的方式推动碳中和,以社会力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关于CSR发展项目

CSR 发展项目由成都市慈善总会、商道纵横联合发起。通过沙龙、走访等形式,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学习与沟通交流的平台,将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战略,品牌,市场、供应链、公共关系等联系起来,帮助企业更广泛的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与责任投资,理解慈善与公益的力量,能够为其运营的三重盈亏底线带来更多的价值与效益,共创社会价值。

9月29日,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全国首个实体碳表应用示范工程在常州正式启动。

聚焦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碳计量与监测试点,探索建立碳计量与监测技术方法体系,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与基础支撑。电力作为我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是我国实现降碳目标的排头兵。

据悉,清华大学和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针对我国电力行业碳计量和电力用户低碳响应方面的不足与空白,构建了全国首个“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实体碳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常州能流碳计量服务平台,以实现电力系统“全域碳计量”、促进电力系统“全链碳响应”、助力电力用户明晰自身产品的“全景碳足迹”。

据介绍,碳表装置是用于实时测量和记录电力能源系统中碳排放基本指标的表计,其设计理念遵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对碳排放计量提出的“三可”原则,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碳表根据所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源侧碳表、网侧碳表和荷侧碳表三类。三侧碳表实时记录电力系统各处的碳排放情况、电力潮流情况和用户用能情况等信息,基于清华大学提出的“碳流分析理论”,计算得到电力系统全域碳信息,实现全域碳排放的实时监测。

目前,国网常州供电公司在常州亚能亚太热电厂、500千伏茅山变电站、220千伏洮湖变电站、110千伏指前变电站和江苏卿卿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安装部署了实体碳表。“源网荷”三侧碳表的全线贯通,保障了用户用能碳排放数据的可溯源性,数据经分析计算可分摊到产品生产的各环节,并以“碳耗码”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企业和消费者,指导企业低碳经营,鼓励消费者绿色消费。

所谓“碳耗码”,就是显示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消耗能源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数据的二维码。作为实体碳表应用示范工程的试点企业,江苏卿卿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近日生产了首批带有“碳耗码”标签的服装产品。使用手机扫描衣服标签上的二维码,除了产品克重、尺寸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可以看到该产品在纺布、制衣、整烫、包装等各个生产工序的碳排放量,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制造全过程的碳排放一“码”了然。

此外,基于实体碳表系统,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还联合清华大学开发了碳计量服务平台,包含“能源碳总览”“全域碳计量”“全链碳响应”和“全景碳足迹”四大功能模块。“能源碳总览”展示常州市总体用能情况和碳排放情况,“全域碳计量”展示常州市的发电碳排放情况、碳流分布明细和用电碳信息,“全链碳响应”展示常州全市的低碳响应资源分布情况和低碳响应给全市带来的减碳效益,“全景碳足迹”展示试点企业的产品“碳耗量”明细,以及企业进行低碳响应后的减排量情况。

“实体碳表系统是对碳计量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我国制定碳计量标准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常州能流碳计量服务平台的上线实现了常州地区用电碳排放的全环节精准计量,为用户参与低碳响应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应对未来征收产品碳税提供减碳优化数据支持,该平台的试点应用为区域降碳减排探索了可行路径。”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李义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3日下午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今冬明春能源保障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在会上介绍称,国家能源局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产煤省区细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产增供工作。近日,煤炭日产量已经稳定在1120万吨以上,比国庆节前增加了80万吨,创造了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从重点的产煤地区来看,晋陕蒙日均产煤量已经超过800万吨,发挥了大省大矿作用。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统筹增产保供和安全环保,紧盯煤炭生产,积极协调增产增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着力释放优质产能、有效产能,确保今冬明春煤炭产量在较高水平保持稳定。重点是盯好产煤大省产能大矿,充分发挥顶梁柱和主力军作用,对产能利用率高、已经达产的省区,督促持续稳产,抓好安全生产,避免因为安全事故停产造成产量波动。对产能利用率偏低、仍有增产潜力的省区,将及时督促指导,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尽快把产量提上来,实现安全增产增供。

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中国推动支持煤炭生产的政策是否会永远存在?会不会影响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对此回应称,根据中国资源禀赋情况,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释放煤炭先进产能,释放的都是合法合规煤矿,这种释放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来推进的。相关政策一直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还有一点,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赵辰昕说,中国有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也能够统筹兼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既定目标。

为积极响应我国提出的“双碳”战略目标,2021年9月24日,杭州电瓦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瓦特”)与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柯岩街道”)就电瓦特数字控碳产业投资项目达成战略合作。

电瓦特公司CEO王守臣博士、CTO张焰先生、副总裁姜晶鑫先生、产品总经理吕其恒先生、区域总经理林世明先生,党工委书记黄宇峰、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陆高峰、党工委委员张羚、办事处副主任杨垚,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柯岩街道位于柯桥区西北部,面积45.02平方千米,聚集着1000+为市场配套的纺织企业,成交额高达2000多亿元。在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同时,探路“碳达峰碳中和”,柯岩街道一直是领跑者,秉承着“原地提升一批、征迁收储一批、淘汰关停一批”的原则,柯岩街道分类分层推进工业土地全域治理,推动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此次双方合作,正是柯岩街道践行“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在双碳道路上谱写新篇章的又一力作。本项目由电瓦特入驻柯岩街道城市经济数字产业园,负责柯岩街道数字控碳建设,为街道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能耗监测、空调计量控制、环保设施用电监测等服务。

通过改造柯岩街道老式非智能化的能源计量设备,建设柯岩街道工业厂区能耗监测系统,实现在线监测街道工业厂区各企业用能基本情况,为企业提供能效分析,发掘自己在能源消耗方面所处的位置,支撑企业挖掘节能潜力,尤其在“双控”背景下,实现用能高效管理、科学限电。

与此同时,电瓦特还会建设柯岩街道碳中和能源数字管控大脑,围绕“人”-“场”-“物”,提供完整的碳计量 CMaaS (C02Metering As a Service)能力与分析,实现街道环保设备使用情况的在线监测,建立碳指标的分析研判功能,精细管理每一瓦能量与每一克碳排放,用科技助力实现碳中和。

作为国内把芯片、智能端、能源业务SaaS平台垂直整合、提供“芯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电瓦特围绕碳中和用户侧市场,布局瓦特碳中台、瓦特云快缴、瓦特智能端三大核心产品,构建软硬一体化、垂直整合的碳中和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有力促进双方在业务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未来,电瓦特还将继续坚守“使世界更节能、更绿色”的使命,用心对待每一位客户与员工,匠心执行每一个项目与服务,创新研发每一项产品与技术,为碳中和提供标准、统一的服务,成为全国领先的碳中和平台公司。

商汤科技消息,日前,商汤科技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此次合作,商汤将通过原创AI技术,支持国家电网“多站融合”的数字化举措,赋能国网综能集团的零碳数据中心、电力生产以及电网运维等多种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双方将共同参与建设零碳数据中心,整合梳理能源开发及运维场景中的碳排数据,加速实现针对节能减排的高效精准统筹。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0月14日,2021年亚太金融论坛召开。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汪义达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带来的投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需处理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节奏,不要因为“双碳”目标过度影响经济增长,不能以损失经济增长为代价。

汪义达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第一个方面就是处理好“双碳”目标实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高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碳排放,应该把握好节奏,做到有序发展,不要因为这个目标过度影响经济增长。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以损失经济增长为代价。

第二需要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在制定碳排放目标的时候,短期来看对经济增长和个体企业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既能带来碳排放减少,也能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应注重科技创新的突破,尤其是依靠突破性技术增加绿色科技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和保证。

9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暨建院五周年学术交流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何秀超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演讲实录如下。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

很高兴来参加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以及线上参加本次会议的朋友们对绿金院长期以来的支持;同时,对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因为公务的原因,未能全程参加论坛,但我仔细的翻阅了会议材料。本次年会上,大家一起探讨绿色金融话题,回顾绿金院的成长历程,并对未来的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作出展望。各位专家的主旨发言从多领域的专业角度出发,对绿色金融发展作出了全面分析,让参与者受益匪浅;绿金院还与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等就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表达了多方凝聚绿色金融发展合力、共建绿色可持续生态文明的决心。我的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是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很高兴大家能和我们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庄严宣告。我们都知道,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说,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绿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是大有可为的。

作为中国财经高校首府,中财大一直紧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绿金院就是中财大为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成立的新型高端智库。五年来,绿金院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市场创新、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发力,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兼具国际视野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绿金院取得的突出成绩,王遥老师也被评为了首届感动中财人物。希望绿金院再接再厉,加强团队建设、强化政策标准研究、推动成果应用与转化、深化国际合作,为绿色金融理念与实践做出更大贡献。

今天,借绿金院五周年院庆的机会,我想和大家一道展望未来,谈几点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期许。

第一,充分抓住绿色投融资机遇,助力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绿色金融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健全标准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实现“双碳”目标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第二,积极开拓绿色金融工具与专业技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的相关参与方可以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探索创新的融资模式,支持传统高碳密集型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市场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助推产业结构向低碳绿色进行调整。同时,应该强化高校、智库与产业的协同,鼓励知识创新,推动绿色金融高端人才培养,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第三,加强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坚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经济复苏和气候变化治理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共同挑战。绿色金融应该开门发展,持续加强跨国的绿色金融交流与合作,助力绿色资本的有效流动,提升“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水平,讲好绿色金融“中国故事”,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天风证券,自成立起,天风证券就给予了绿金院大力的支持,而且这种支持还在持续。对天风证券这种热心公益、不问回报的义举,学校和我个人都感念于心。我衷心祝愿天风证券越来越好,事业长虹。

最后,预祝绿金院2021年会暨建院五周年学术交流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生物质锅炉供热是绿色低碳、清洁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但受制于政策制约,两网覆盖生物质禁入,影响和限制了生物质的发展,目前双碳目标虽然已经提及能源结构改革,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仍坚持两网(供热管网、天然气管网)覆盖地区禁止新建生物质供热。建议国家鼓励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生物质锅炉供热,各地环保部门在审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时不受区域集中供热规划范围限制。

8月25日,中国农村能源行业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专委会主任、吉林宏日集团董事长做《碳中和背景下生物质供热产业的热机遇与冷思考》报告,以下内容来自报告整理。

我国碳中和提出的背景

我国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日本+欧盟的总和,世界人均碳排放为4.9t,中国人均碳排放为7.5t,是世界人均碳排放的1.5倍,所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是必然选择。“我们是发现气候变化的第一代人,也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后一代人。”这句话是波兰气候变化大会上的一句话,气候变化的问题必须在我们这一代解决,而且窗口期只有20年。

我国碳中和之路的主要矛盾分析

我国GDP占全球的16%,一次能源消费量世界占比23%,碳排放总量世界占比29%。欧盟全球的GDP占比22.5%,能耗占比8%,碳排放占比8.8%。我国29%的碳排放占比中,工业带来的碳排放是我国碳中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制造业是中国崛起的基石,又是中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如何既满足制造业的能源需求又控制碳排放,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矛盾,而制造业的供热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中国要实现碳中和而言,60%的矛盾来自于工业需求,工业需求中60%来自于供热需求。

欧盟碳中和之路的启示

全球一致认为,可再生能源是取代化石能源的唯一途径,那可再生能源都包括什么呢?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这6大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是唯一的化学态能,是唯一可作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是唯一可全面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而生物质能源主要来源地就是农业和农村,所以生物质锅炉在农村地区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欧盟碳减排做得好,他们已经实现了碳达峰,目前正在走在碳中和的道路上,而生物质能是欧洲国家第一大依托的资源品种和能源储备。整个欧盟能源领域碳中和的时间表是2050年,但是供热领域是2040年,之所以能够提前10年,生物质能功不可没,因为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供热占比达到了90%。

生物质供热的“热”机遇

全球认定的供热有三个趋势:一是从单独供热到集中供热;二是从纯供热到热电联产;三是从化石能源到生物质。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燃煤主导供热产业,占比超过85%,燃煤工业锅炉46万台,总容量约300万MW,占总台数和总容量的75%和85%;燃油、燃气锅炉为辅,占总台数的25%、总容量的14%;电加热、余热、生物质锅炉为补充。

反观我国分布式供热,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为3064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达8.1%,其中进口量1352亿立方米。全球天然气贸易总量1.29万亿立方米,如果国际天然气贸易总量全部使用到中国,仅可以解决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4.1%,所以能源保障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国家“十三五”生物质能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生物质锅炉成型燃料可替代燃煤进行供热,生物质全产业链空间达10000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生物质供热产业面临三大机遇,一是能源环境主要矛盾转向减碳;二是新城镇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新的可再生能源;三是集中供暖南移。

生物质供热产业发展的“冷”思考

生物质能在国际上发展的这么好,为什么国内发展相差这么远呢?我认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社会外部视角看,能源需求到底是市场主导还是行政主导?其实在欧洲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欧洲最早是德国为主的补贴论和以瑞典为主的市场论在博弈,后来全球走向以瑞典为主的市场化的道路,不论是哪一种能源,最终都是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是从行业内部视角来看,低门槛进入、高标准运营。很多人认为这个事很简单,不就是秸秆农民都能烧,其实没那么简单,高标准运营对技术要求很高,所以很多做生物质锅炉供热项目的收益不好,多是因为技术储备不够。

三是从技术视角来看,是技术选择市场还是市场选择技术?这个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更多的应该是市场选择技术。先别说你的技术附加值多大,先要看你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有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拉动产业的发展,这是前提。

四是从资本视角来看,因为生物质能行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有些厂家可能转型不干了,好像生物质能不行了,这个需要结合结果与本质进行思考,不能只看结果不看本质,所以我觉得不是生物质能不可为的问题,而是生物质能如何去为的问题。

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流动数据看,过去1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50%增加到63.89%,年均约提高1.4个百分点。“七普”数据同时显示,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同比下降,农民工出现了负增长。由此来看,未来城镇化的速度或将下降,但仍将保持高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低碳、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将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包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不可忽视。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显示,他们在达到城镇化高峰值之后,又经历若干年发展再达到碳达峰,之后才开始提出碳中和。就实质来说,这样一种城镇化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是不怎么受碳排放约束的,或者说受“软约束”。我国的城镇化尚未完成,距离城镇化达峰还有约20年时间和十几个百分点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面临某些挑战。例如,受控制碳排放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部分产业受到限制,吸纳的就业减少,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动力会受一定影响。但从整体而言,我国将城镇化与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统筹起来加以规划,仍将给城市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首先,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我国一些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产出的规模巨大,但发展质量不高,尤其是环境品质较差、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不利于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严格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城市将形成更加明确的绿色低碳导向。与高排放相关联的许多“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等问题,将有明确的治理路线图。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城市品质提升将产生显著的倒逼效应。

其次,有利于形成强大内需。新型内需广泛存在于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低碳基础设施、低碳运输方式、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智能化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这些行业与产业的发展,将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并且将进一步支持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减少碳排放。

再次,可培育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绿色低碳的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消费、交通、服务等,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所产生的目标引领和压力机制,将使所有城市参与其中,推动城市更好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

14日,首届“江苏-加拿大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中加两国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绿色低碳发展成效,为双方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合作提供新思路。

本次研讨会以“汇聚中加智慧,助力低碳发展”为主题,由江苏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创新投资署联合举办。

“让城镇化的未来植根于森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林业创新投资署中国代表处主任苏钰表示,目前,推广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成为国际共识,世界各国展开高层木结构建筑竞赛,木结构建筑体量和高度的进步,带动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如何推动碳中和?在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朱晓明看来,要“摸清家底”,构建城市碳资产信息化综合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路径。在此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也需要国际国内的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江苏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2011年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两省在木结构建筑领域的合作成为近年来中加地方合作的新亮点。2014年10月,两省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木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与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致力于推广适宜江苏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

“江苏与加拿大安大略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斯喀彻温省等重要地区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在经贸合作、低碳环保、科技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说。

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说,气候变化是全球需要应对的挑战,加拿大和中国分别承诺在2050年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加拿大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绿色建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加拿大企业愿与中方分享木结构建筑等方面的设计和领先技术,助力中国、助力江苏早日实现碳中和。

现场,江苏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林业创新投资署签署合作备忘录,江苏省国际交流中心、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加拿大国际环境科学中心签署中加低碳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国际绿色建筑联盟、加拿大木业等26家江苏和加拿大绿色建筑行业成员共同发起了江苏-加拿大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倡议,助力江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0月1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践行“碳达峰 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由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中国民生银行呼和浩特分行、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和中国民生银行鄂尔多斯分行共同举办的“碳市场政策及绿色金融产品专题研讨会”在东胜区召开。

会议以“政策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金融赋能市场健康发展”为主题,聚焦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地区“双碳”目标达成。会议邀请了上海环交所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专家,就全国碳市场政策进行解读,并就碳排放权登记、交易市场相关系统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介绍。来自中国民生银行总行的专家就绿色金融产品和中碳登市场通产品进行讲解。市直有关部门和鄂尔多斯地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参加会议。

据了解,本次会议从政策、金融双维度出发,助力企业绿色发展,对地区重点电力企业了解碳市场、参与碳交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碳中和研究院作为鄂尔多斯市“碳”政策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未来将积极携手中国民生银行,共同推动地区碳市场发展,引导各类企业绿色转型,为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政策研究和金融服务新的动能。

10月13日,第十六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海站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赋能高质发展 开启低碳未”为主题。来自数据中心产业上下游的重量级嘉宾就数据中心如何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分享交流。

主办方致辞

会上,中国IDC圈创始人CEO黄超代表大会主办方致辞。他结合“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享他对于数据中心行业的几点思考。他认为:要实现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需要复杂且系统化的优化,包括技术的引导,技术的创新,模式的创新,需要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共同的推动和发展。

目前数据中心总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不同的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数据中心产业无法完全复制以前的经验,需要转变思路和转变规划,增强创新能力和协同能力。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和责任。未来数据中心一定是在双碳框架下实现绿色发展。碳交易、绿色节能、绿色节能创新技术,绿电使用、区域协同将成为推动数据中心节能节碳的重要手段。

《数据中心产业政策分析》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主任王月带来《数据中心产业政策分析》的演讲。

王月表示,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0年以来,数据中心保持着30%-40%的增速,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东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均衡问题,部分地区数据中心网络需求供给的问题,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的问题,以及数据中心安全可靠发展的问题。国家长期关注数据中心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2010年数据中心第一波建设热潮开始,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政策。

中国信通院一直开展数据中心的网络质量监测,后续会持续接入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进行网络质量的监测,同时建立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的机制,持续开展数据中心绿色等级、低碳等级评估,完善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加快向新型数据中心演进。

《数据中心助力数字城市建设,践行双碳发展战略》

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江平的演讲题目是《数据中心助力数字城市建设,践行双碳发展战略》。他表示:数据中心和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发展是强耦合的共生关系。未来数据中心是一个综合能源,是城市能源体系的一部分。数据中心行业要为数字城市治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服务。

万国数据相应制定了‘双碳’战略,在业务弹性、整体TCO、敏捷交付和长期高效运营方面不断优化,并从减排优化、加速碳中和、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三个方面实践数据中心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最优路径。

“双碳”战略下的数据中心节能政策与监管》

上海市节能中心陶誉仁以《“双碳”战略下的数据中心节能政策与监管》为题,为现场观众解读了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上海市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以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限额执行情况,并就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给出六点建议。

第一,加强数据中心管理,本市新建和既有数据中心应逐期接入上海市数据中心在线监测管理平台上。

第二,上海市节能中心执行国家要求的节能有关检查和《数据中心能耗消耗限额》检查。

第三,不满足国家、本市能耗消耗限额标准的数据中心,应在2年内开展节能整改,由市节能中心监督、推进,逾期不整改或整改达不到限额标准要求的,会执行差别电价。

第四,加强新建数据中心用能额度管理,本市新建数据中心用能总量控制需要统筹协调。

第五,新建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前,开展项目申报方案落实情况的验收,开展事中事后监管。

第六,推进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等量、减量改造,引导多个数据中心合并改造,能耗不计入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改造方案备案后,项目改造完成后投入运行前,开展项目改造方案落实情况的验收和事中事后监管。

《双碳时代,如何打造新一代绿色智慧数据中心》

科华数据副总裁林清民发表了《双碳时代,如何打造新一代绿色智慧数据中心》主题演讲。他表示,数据中心是数字化产业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数据中心低碳发展,数据中心行业也将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如何实现数据中心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提升节能水平,已经成为行业最关注的热点议题。

高端对话: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上午的圆桌对话讨论的话题是“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对话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技术委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能源总工程师张广河主持。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宝信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亮,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军,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国际金融地产联盟资产证券化与REITs 专业委员会专家梁余音,中国信通院产业规划研究所 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唐炜参与了讨论,共同梳理当前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

颁奖典礼

《上海及周边区域IDC市场研究报告》

随后,科智咨询研究总监张福林带来《上海及周边区域IDC市场研究报告》解读。他援引报告内容,对于上海及周边区域IDC市场发展趋势给出预判。

一、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众多的项目落地,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二、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整合,大型的IDC具备稳定的资金实力,小型的中小型的服务商吸引投资能力比较弱,在上游供给的压力下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三、区域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目前上海已经形成外高桥和浦东新区为主的北部聚集区,未来上海地区的数据中心将形成临港为主的聚集区和松江集聚区。

四、传统行业领域需求扩大,数据量将出现爆炸量增长。

五、技术升级,“绿色”是主题。2018年上海对数据中心机房提出了PUE限制,并根据地方的标准做好不达标数据中心的整改,不断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发展。

六、超大与边缘数据中心是未来发展主要形态。随着5G技术应用进程的加快,上海市不断推进政策,一些在中环以内的边缘计算的应用逐步开始推广,在未来中环以内的老旧数据中心成为边缘计算的重要载体。

《数据中心高效温控系统方案》

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行业应用中心主任工程师刘凯分享了《数据中心高效温控系统方案》。他表示:在目前双碳背景下,数据中心的低PUE已经成为了强需求,数据中心的节能潜力更多的是来自温控系统,双碳背景下一方面是降低数据中心运营能耗,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监管的需求,需要数据中心配备更加高效、更加低耗的温控系统。

针对用户需求,美的通过高效集成的精细化设计对数据中心水冷系统和蒸发冷却AHU系统做了迭代升级,通过从项目现场施工到工厂预制生产;从工程项目到系统产品,从单一控制到系统控制和云平台优化来实现从产品的节能到系统的节能,从而给客户提供从设计、施工、调试、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双碳”政策下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

罗格朗数据中心业态技术总监周里功带来《“双碳”政策下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主题演讲。他表示:数据中心企业需要考虑在双碳政策下如何用一些更好的、更新的技术手段降低碳排放。近年来,数据中心产品和方案都在不断演变。当下比较流行的模块化、预制化的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数据中心业主的应用需求实现定制化。模块化的结构越稳定成熟,产品的安全稳定性就越高。

圆桌对话:新政下的数据中心低碳实践

上海市能效中心总工程师秦宏波、三峡长电大数据科技(宜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超、世纪互联产品专家黄明达、浩云长盛董事长助理、上海项目负责人杨俊围绕“新政下的数据中心低碳实践”展开对话。

《从IDC到AIDC的演进》

商汤科技AIDC生态总监胡夕祝分享题目是《从IDC到AIDC的演进》。他表示:从数据中心,到互联网,到2000年之后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再到今天的计算中心,正是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升级催生了数据中心、AIDC的出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归根到底与算力、数据、算法紧密相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特点一定是围绕这三个点展开。商汤科技致力于围绕人工智能的载体,通过自研的训练框架、算法框架、数据管理平台、隐私管理平台,赋能产业的升级,多要素协同建设丰富的生态,为社会创造社会效应和价值。

《针对金融行业的中国IDC产业布局》

Chayora朝亚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周鹏分享的题目是《针对金融行业的中国IDC产业布局》。他指出:国际金融客户对新业务的诉求首要就是安全性。安全性对所有企业,尤其是金融客户都是重中之重。

国际金融客户还看重资源、资金以及政策方面的可持续性。他们在选择数据中心合作伙伴的时候,对安全性、业务的持续性、业务敏捷和竞争力、业务的连贯性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朝亚是一家基础设施开发商,致力于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平台,为国内外金融服务业和互联网公司提供可靠的途径发展中国市场并有效地拓展业务。

圆桌讨论: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产业机会

下午第三场圆桌对话聚焦在“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产业机会”。对话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运营委员会副主任、鹏博士大数据华东数据中心总经理杨波主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孙筱和,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混合云产品线总经理韩畅,润泽科技常务副总裁祝敬,Chayora朝亚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周鹏一道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规划与政策、IDC企业布局、云企业需求以及资本层面的分析。

闭门论坛:数据中心碳中和路径

在下午的闭门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围绕"数据中心碳中和路径"这一主题,对数据中心行业的节能、减排探索绿色实践、低碳发展,以及数据中心产业分析等进行了讨论。

多部门近期密集发声,释放出新一轮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金支持的信号。完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引导金融体系提供融资支持、调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下一步政策发力点。作为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准备就绪,下一步将进入发布实施阶段。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71年,美国用43年,日本用37年,中国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只有30年。欧盟、美国、日本所用时间分别是中国的2.4倍,1.4倍和1.2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用最短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绿色动力支撑,咸阳市率先在全省自主试点开展林业碳汇工作。

近日,咸阳市林业局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等4部门,印发了《咸阳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对咸阳市林业碳票的制发、登记、流转、质押、抵消、管理和监督等进行了规范,明确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为碳减排量项目开发和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

所谓“碳票”,就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形象地说,一片林子每年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释放多少吨氧气,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和相关部门审定,最终制发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该凭证被赋予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结合实际,咸阳市积极鼓励引导能源化工企业率先购买林业碳票,以抵消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并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碳资产抵质押融资方式,探索将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等。

今年以来,咸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快推进全市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截止目前,根据测算,咸阳市森林资源碳储量为6948万吨,其中:2016年—2020年碳汇量(碳增量)为1527万吨,咸阳林业“碳票”交易前景可观。

日前,龙江森工集团所属黑龙江森工碳资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签约碳中和项目。黑龙江省首个商业碳中和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此次项目签约总额50万元, 通过购买龙江森工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新造林产生的碳汇量,抵消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总部2020年度运营周期内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其他相关但非直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黑龙江森工碳资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隶属于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营开展碳资产管理、林业碳汇开发、碳交易、碳信用、绿色金融等涉碳相关业务。

据统计,龙江森工集团所辖林区森林面积557.73万公顷,森林总蓄积6.5亿立方米,现有碳储量3.2亿吨。2021年,龙江森工林区新建森林碳储量超过961万吨。

浙达能源数智电网人工智能平台、数字能源互联平台和“零碳”能源数智平台日前亮相。

浙达能源是一家引领国内电力能源智慧变革和创新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领先的智慧能源、智能电网、能源互联、低碳零碳技术产品服务提供商和运营集成商,领域涵盖电网智能分析应用、电网大数据应用、数字电网AI大脑、数字能源大脑、电力物联网智能传感、AI机器人、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虚拟电厂VPP、节碳降碳能源数智系统等,团队拥有国内先进的电力能源和数字化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以数字化技术+能源技术+低碳技术搭建电力能源网络,构建以优化能源效率和降碳低碳为核心的能源互联平台,优化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交易端的运行效率。

据了解,浙达能源将继续深入促进能源产业技术和新兴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益,让能源互联、绿色低碳深入各行各业,深入千家万户,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节能已上升为国家政策。在此大背景下,“能耗大户”数据中心正迎来新一轮变革,快速走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绿色低碳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据中心是数字新基建的关键领域,随着新基建的加速布局,呈现出建设规模化和发展高速化的特点,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到,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建设规模和建设体量的不断扩大,使得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将带来更为严峻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的挑战。《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据中心和5G总用电量将达6951~7820亿千瓦时,约为2020年的2.5~3倍,将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7%;碳排放总量或将超过2亿吨,约占中国碳排放量的2~4%。其中,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将比2020年最高增长达103%。由此可见,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国家和重点省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进一步提升对数据中心能耗水平的要求,强化节能审查监管。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值(电源使用效率)、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助力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以创新加速新型数据中心绿色变革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推动存储设备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是建设绿色低碳的新型数据中心的关键之一。作为专业的存储系统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宏杉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高存储空间密度,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推进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硬件架构升级

在保证存储设备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对单台设备内置的磁盘密度进行升级,由原来的16块磁盘扩增到24盘位,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磁盘,提升存储容量和存储性能。同时,进一步优化电源模块的能效比,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能耗可降低20%,持续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能。

软件功能优化

宏杉科技自主研发的ODSP存储软件平台拥有在线全局重删、在线压缩等技术,能够释放数据的存储空间,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容量需求,节省存储总拥有成本和管理运维成本。同时,宏杉科技采用设备实时温度检测技术,利用智能存储软件控制风扇转速,动态调控散热效率,助力节能降耗。

全闪存产品演进

和机械硬盘相比,闪存盘具备体积小、性能高、能耗低等特点,宏杉科技大力推进闪存盘全面替代机械硬盘的使用,提升存储绿色节能水平。作为业界的闪存普及先锋,宏杉科技在2016年就已在业界率先发布了全新的高中低端全系列全闪存阵列产品,大力推进全闪存产品的技术演进与广泛应用,进一步打造兼具高性能和绿色环保的新型数据中心。

展望未来,宏杉科技将肩负起科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创新,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升级,引领新型数据中心向绿色、节能、智能、高效方向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

从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这两者关系的角度来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能源领域的发展为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意味着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此,未来技术创新以及太阳能的发展,不仅是要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火力电站,同时也意味着要用更多创新来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能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碳定价市场的到来

未来,我认为中国能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碳定价市场的到来。

一方面,中国太阳能应用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全球前沿:现在全球75%的太阳能发电组件都由中国生产,全球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1/3在中国。在太阳能科技领域,中国很多方面也走在前沿。

另一方面,中国已向全世界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重要目标,特别是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大刀阔斧地改变能源结构。毫无疑问,中国将进一步提高能效,在“十四五”规划中,目标是把能效每年再提升3%。

当然,仅仅这样做还不够,因为接下来5—10年中国的经济,至少每年还要保持5%的增速。所以,中国必须进一步改革能源结构。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中国也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转型。

中国未来会在全球碳价格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利益。

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和机会

此外,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碳交易市场中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欧盟在提“碳边境调节税”,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国家来说,若要效仿这一措施显然存在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部分非洲经济体刚刚进入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如果不能完成工业化、没有发展,这些国家就没有前途,谈碳税完全是无本之木。

对于这些非洲国家来说,一方面是如何继续推进其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是同时改变这些国家的能源结构,这也将是全球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

不过,存在这个挑战的同时,也可以让非洲国家看到一个机会,那就是通过“跳跃式的发展”走捷径,包括直接发展太阳能,因为很多非洲国家现在是缺电的,燃煤发电肯定不够,直接采用太阳能就像一条捷径,我将之称为“跳跃式发展”。在移动通讯领域,不少非洲国家就跨越了模拟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来到了数字技术的4G、5G阶段。在能源领域,这些国家同样可以经历类似的跳跃式发展,直接跨越火力发电的阶段进入到清洁能源发电阶段,包括太阳能发电阶段。

非洲国家这样的发展过程,对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来说,存在着很多机会,特别是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有非常多的机会面向有关非洲国家提供金融、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

必须强调的是,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评论和看法非常恶意,污蔑中国是“新帝国主义”,这绝非事实。这些西方人士如果真正关心非洲的发展,就应该和中国携手努力,增进和中国在非洲相关发展领域的合作。比如,中国有巨大的制造业产能,包括太阳能行业的产能非常巨大。而且,中国不光向其他国家提供商业贷款,也提供大量低息贷款,这其中包括面向非洲国家提供的很多援助。西方国家在非洲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合作的基础和机会。

中国正加速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创新。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有决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1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峰会上通过视频致辞如是说。

解振华当天表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很快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以及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和重点行业领域政策措施,加速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创新。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有决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争取做得更好。”

谈及内蒙古的气候变化工作,解振华建议 当地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加速高排放、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交通和节能建筑,支持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和成果落地,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碳汇,为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碳中和专委会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14日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解振华是在 COP15生态文明论坛的主题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现实紧迫严峻的挑战,最近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的报告显示,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全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气候变化已经不是未来的挑战,而是眼前的威胁,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解振华说,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20年,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地解决,同期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8.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9%,提前完成中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

解振华说,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成立了中央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组织制定并将陆续发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解振华说,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才能实现,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政策规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推进落实,加速转型创新。

来源:易碳家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平安大讲堂”活动本周五举办,平安资本副总经理范飞龙在本次活动上介绍,平安碳中和股权类投资规模256亿元,其中清洁能源132亿和节能环保科技77.6亿,占比较大。

范飞龙表示,平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争取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企业价值。

我向大家主要报告金融支持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生态环境的维护对环境非常的重要,同时对实现“3060”的目标也非常的重要。大家知道,森林、海洋的植物,包括红树林的沼泽等等这些生态,对于吸收碳,实现“3060”的目标是非常的重要。一方面需要我们进行减少排放,另外一方面增加碳汇、碳吸收,这些方面都是两方面同时用力,对于实现碳中和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这是一个顶层的设计。对于下一阶段指导生态产品价值的保护和价值的实现是顶层的设计的文件,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支持是非常的重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政府主导型。一类是市场驱动型。

政府主导型:1)生态的保护和补偿。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适当补偿生态保护支出成本。2)政府购买。可以签订合同或者协议,向有关的市场主体进行购买,对他进行补偿。

市场主导型:1)生态产业化经营。运用生态产品发展生态经济,比方说,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2)权属的交易。权属非常的重要,就是生态的产品怎么样进行定义、怎么样进行核算,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进行确权。归属于它的所有权、它的产权到底怎么样,这对于市场的交易和流通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权属交易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汇权益、排污权等生态产权交易体系,最熟悉的是碳排放权的交易,刚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里头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9月28日,在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碳中和与科技创新”高级别全体会议上,华能集团科技部主任许世森发表了主旨演讲。

以下是演讲摘录:

能源是未来二氧化碳减排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国家是以煤为主、或者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格局,深刻影响了未来碳中和的路径。

在化石能源大规模减排方面,首选的还是提高能效,就是节能,我们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不是发展了这些就可以实现零排放或者近零排放?

通过IEA(国际能源组织)的研究,以及近期我们国内的包括清华大学和很多智库的研究,应该说还是不够的。IEA认为全球要实现近零排放或者碳中和,CCUS(碳捕捉利用封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要占到15%-30%。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是化石能源未来大规模减排的核心技术或者是关键技术,也是未来我们国家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关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研究的单位和企业组成了联盟。科技部非常有前瞻性地组织企业开展研究,为下一阶段CCUS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下面简要汇报一下技术的进展情况。

目前开展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地质封存的试验、示范项目大概有35个,现在总捕集能力达到每年300万吨,涵盖了电力、煤化工、石油化工方面。在大的区域也形成了产业集群,鄂尔多斯关于CCUS技术产业集群未来的潜力是巨大的,也是我们未来封存二氧化碳最优先选择地。

天然气发电二氧化碳的捕集也是未来碳中和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2012年建成了燃气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这些年我们进一步研究技术,使得能耗进一步降低。去年我们成功实现了第二代,或者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二氧化碳捕集跨越,能耗大幅度降低。

在基础研究方面,经过15年的研究,在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最后强调一下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从2016年开始,我们在技术方面已经和澳大利亚开始做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的国家项目。另外在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指导下成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过去10年重点围绕CCUS开展研究,取得了很多合作成果,目前还在持续推进。

除此之外,我们和欧洲、英国、意大利、美国杜克、加拿大、韩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今年在技术创新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CCUS创新联合体,我们将打造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最后,CCUS技术是未来我们国家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托底的技术。未来,在国家计划的支持下,在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通过工程示范带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链的完整性、相关韧性,为未来“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重要的技术和工程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网

10月15日,在浏阳市沙市镇团农村,一片郁郁葱葱的松阔混交林前,一块标志着“2021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与碳中和峰会 碳中和林”的“名牌”被竖立起来,其后一排整齐的松树树干上,挂上了27个长江中游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名字,代表着长江中游城市群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这是2021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与碳中和峰会(以下简称“双碳峰会”)开幕前的仪式感,也是秉承绿色办会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营造绿色环境、助力碳中和。

据了解,被认领的碳中和林共有105亩,主要树种为国外松、阔叶树种木荷、青冈、大叶香樟等,具有林分蓄积量高、生态功能较强的特点。

以植树造林和认领生态林的方式中和碳排放是国际高规格会议的通行做法。”省林业局碳汇专家戴成栋介绍,杭州G20峰会也曾认领一片“碳中和林”。相较于工业固碳、减排技术,林业碳汇具有投入少、成本低、碳汇量大、生态附加值高等优势,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碳中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此次生态林的认领,既是峰会的务实做法,也是长沙的城市担当。

良好的森林资源对碳中和有着重要作用。记者从长沙市林业局了解,全市现有林地面积904万亩,其中森林面积870万余亩,森林蓄积量达2900万余立方米。近年来,长沙围绕“生态保护、生态提质、生态惠民”三大重点,近五年累计完成营造林人工造林50.11万亩,封山育林51.07万亩,森林抚育198.25万亩,退化林修复16.63万亩,率先全国省会城市出台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意见,率先全省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并出台市级意见和规划,制定《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林相改造五年行动计划》,让“绿色”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2021年,长沙市入选国家首批、湖南唯一中央林业改革资金支持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总投资3.13亿元,未来两年将完成造林17.43万亩,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森林固碳能力。

下一步,长沙将持续以林长制为抓手,促进“林长治”,力争到2025年,森林蓄积量达到3500万立方米以上,到2035年,森林蓄积量达到4700万立方米以上,扎实推动自然保护地保护修复、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绿心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域森林城市建设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建设等重点生态民生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三高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新长沙筑牢绿色发展底色,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距离双碳峰会开幕还剩5天,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记者从组委会获悉,除认领碳中和林之外,峰会还倡导减少线下物料制作和绿色出行,使用低碳晚餐,展现星城长沙绿色、低碳、环保的面貌。

来源:长沙晚报网

沁河水畔,康熙帝师故居皇城相府邻里,中国“西电东送”先河企业山西阳城电厂内,草地连绵。近年来,阳城电厂着眼“双碳”目标,打造“绿色低碳,多能互补、高效协同、数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积极探索并践行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环保新模式。

阳城电厂现总装机330万千瓦,以专厂、专线、专供的方式向江苏送电,送电距离760公里。阳城电厂开“西电东送”之先河,是全国第一个变输煤为输电的示范性工程、全国第一个跨大区远距离超高压交流发输电工程、全国第一个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直接调度的电厂。

据介绍,阳城电厂每年向江苏送电约170亿度,相当于输送原煤700余万吨,为缓解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省用电紧张局面、带动山西地方经济发展、缓解晋煤外运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能源基地省份和经济发达省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示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超大型煤场,可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阳城电厂发力超低排放。“在‘双碳’背景下,对环保的要求愈发严格。特别是对于紧邻景区的阳城电厂来说,环保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是重中之重。”阳城电厂副总工程师刘林虎介绍,阳城电厂着眼“双碳”目标,探索并践行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环保新模式。

按照山西省政府超低排放改造要求,2016年阳城电厂投资约2.8亿元完成了1-4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投资约4.4亿元完成了5-8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烟尘浓度不大于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不大于3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不大于50毫克/立方米。机组正常运行中,三项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标准限值的80%以下,保证排放稳定达标。

机组正常运行中,保证排放稳定达标

“大力投入,对烟气污染物排放进行综合治理,点面结合,对无组织排放污染进行严格控制。实时环保数据透明,实现了烟气及废水自动在线监测。同时,主动服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全力打造风光火热储基地,全速推进一流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刘林虎表示,在积极打造“绿色电厂”的同时,阳城电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服务地方建设,推进“温暖阳城”建设,利用电厂余热为阳城县及周边乡镇供热供暖,供热面积达到了580万平方米。

“目前,向晋城市区的供热改造工程正在积极推进。该项目采用长距离、大温差供热技术,规划供热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覆盖晋城市西城区、泽州县城及周边村镇,受益人口约60万人。”

据悉,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同国投电厂形成东西两大热源联网互补的格局,助力市区范围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郎诗华介绍,阳城电厂向周边工业园区的工业供汽改造工程也在积极推进。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李丽珍表示,阳城电厂先行先试,于2017年完成超低改造。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可以探索运营新模式:降低供电煤耗,末端进行碳捕集,减少碳排放量,最终实现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

10月15日的“平安大讲堂”上,平安资本副总经理范飞龙表示,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重、时间紧,碳中和目标倒逼中国相关行业科技升级换代,该过程亟需大量创造性的技术突破,相关行业也迎来大量创造性的技术突破,原发性技术创新和行业重塑者将顺势涌现。

今年4月,中国平安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绿色投资+贷款规模”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

据范飞龙介绍,近年来,平安资本主要聚焦消费升级、现代服务与科技、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与节能环保五大领域,其中不乏优秀的绿色投资案例,包括深圳环保、三川能源、北清能源、中国天楹、宁德时代、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平安碳中和股权类投资规模已达256亿元,其中清洁能源132亿元、节能环保科技77.6亿元,占比较大。

范飞龙说,自2015年至今,平安资本平均投资回报(IRR)为20.5%,投入资本分红率(DPI)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投资损失率仅为2.0%,远低于行业水平。

10月18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国证中节能碳中和科技动力指数(代码:983160简称:低碳科技),旨在进一步呈现“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服务产业上市公司运行特征,引导市场资源流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助力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双碳”目标。

来源:证券时报

10月15日,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报告《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一:低碳时代的保险行动路径》(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保险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大有可为,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低碳行动,为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威胁着民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全球共同面临重大挑战。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顺应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保险行业重大的课题之一。

众安保险副总经理王敏表示,保险一直以来承担着风险保障者、资金融通者和社会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保险公司应当在绿色发展趋势中,寻找和建立比较优势,从而保持长期可持续竞争力。

应对气候变化保险大有可为

当前,“双碳”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科学领域的话题,而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因全球碳排放问题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保险公司面临长期持续的挑战。报告认为,对财险公司而言,需要重点关注沿海、河流地域降水激增和山洪暴发带来的资产损失。寿险公司需要重点关注温度上升引发的人口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

同时,碳中和也为保险业带来发展机遇。目前全球16家最大的保险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创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开发工具,通过激励降低风险,准确定价风险,降低风险投资,来迎接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

在众安开放日活动论坛上,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程轶表示,保险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只是减震器和稳定器的概念,而是一个助推器。

王敏认为,保险机构既要自身践行低碳方式,还需要跳出保险业的单一维度,从全局思考保险在“双碳”行动中的社会治理作用,通过保险机制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整合更丰富的资源,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保险线上化运营践行绿色低碳

报告认为,保险机构应先建立明确的治理结构,创建或分配专门角色持续跟踪气候风险评估、及时信息披露、及持续跟踪消费者行为洞察等,以评估气候相关风险的潜在影响。

保险机构还需要从承保定价、保费结构、投资策略和绿色办公等各个环节进行重新思考与设计,在低碳转型中依然实现稳健运营。

去年以来,银保监会先后下发《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财产保险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重点都提到对于保险公司线上化、数字化的要求,比如2022年财险业务线上化率达到80%目标等,也都指向绿色低碳。

据介绍,2020年,众安保单数达79亿单,其中电子保单覆盖率为99.8%,较上年节约用纸47吨,相当于少砍伐树木946棵,固碳量17.3吨。

此外,众安实现了承保自动化率99%,理赔线上化率94%。全流程无纸化操作,最快24小时内快速理赔。在线客服机器人问题解决率超过90%,智能IVR(交互式语音应答)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7%,释放人工话务量超90万通。研发平台集群资源使用率达到75%以上,当前已节省硬件资源成本2000万以上。

保险撬动社会资源投入低碳行动

为展现保险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领域的影响力和价值,报告提出保险低碳影响力模型,包括自适应、拓生态和扩链接三个层面,保险行业除了自身减排,还通过连接用户、产业链企业、公共部门等推动绿色发展。

王敏表示,保险产品能够去撬动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能够投入到低碳当中来。在产品方面,应加快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发展环责险、绿色项目贷款担保保险、指数保险、碳保险等形式的绿色保险。

就众安的实践来看,众安在马来西亚与Grab合作上线了基于里程的UBI车险产品,能够激励用户减少燃油车出行。众安在健康险的创新产品步步保,与50多家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企业、运动健康APP达成合作,鼓励用户多运动,拥抱低碳行为。

王敏表示,“双碳”是影响未来的长期重要的趋势,众安将一方面优化线上化运营,另一方面沿着双碳主题进行产品创新,过保险+科技+服务,更立体去推动低碳行动。

10月17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这是天津港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最新重大成果,成为以全新模式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的中国范例。

据悉,这是全球首个自主研发、真正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创新打造全新一代港口智慧大脑;全球首个实现车路协同超L4级无人驾驶在港口规模化商用落地;全球首个实现真正意义上“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泛在智能;全球首个实现绿电自发自用、自给自足,码头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

颠覆:“智慧零碳”引导集装箱码头建设新理念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和全球首个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的诞生地,天津港集团直面制约当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推广应用的垂直堆场工艺布局、建设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等难点、痛点,大胆走独立自主的自动化码头升级道路。在开创最大规模无人驾驶电动集卡车队规模化运行、集装箱地面智能加解锁站投入使用、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等众多“全球第一”之后,天津港集团再次实现革命性突破,升级自动化码头2.0方案,推出“智慧零碳”码头全新理念,基于单小车岸桥+地面智能解锁站+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水平运输边装卸堆场核心工艺,加持诸多尖端、硬核科技应用,实现“智慧”+“绿色”全领域深度融合,为全球集装箱码头转型升级打开广阔前景。

聚变:“智慧零碳”引发集装箱码头技术新变革

发挥集成创新优势,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创多项“中国智慧”在港口应用的先河,形成76项发明创新,破解13项世界级难题,推动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迭代升级。

天津港集团自主设计,联合国内顶尖团队,组织百余名博士参与,研发真正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协同TOS、场桥、岸桥、ART、自动锁站、自动充电桩等关键资源。全新一代港口“智慧大脑”实现全局调度最优,比传统码头作业效率提高20%以上。

对全球领先的无人集卡进行再升级,最大规模商用自主研发的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重量最轻、成本最低、能耗最少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率先突破L4级别无人驾驶瓶颈。

落地全球港口首个真正意义的“5G+北斗”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融合创新商用方案,实现工业网络通讯专网、厘米级定位,搭建港口泛在智能应用的最佳场景,构建虚拟数字孪生码头。

打造全球首个“零碳”码头,设施设备采用电力驱动,由“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实现绿电自主供应,全程零碳排放。

创生:“智慧零碳”引领集装箱码头发展新境界

“智慧零碳”码头以显著优势,为世界集装箱码头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提供了最优的“中国方案”,引领世界集装箱码头发展进入新境界。

智慧程度最高:5G、北斗、人工智能泛在应用,以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连接智能闸口、自动化场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智能加解锁站、自动化岸桥全作业链,率先实现水平布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完整版”。

建设周期最短: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仅用时1年零9个月,创造了同等规模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的“中国速度”。

运营效果最优:较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头人员降低60%;减少集装箱作业倒运环节50%;作业效率可达到39自然箱/小时。

综合投资最低:以先进工艺设计、最佳技术应用、最优设备配置,较同等岸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资减少30%。

适用范围最广:核心的堆场“水平布局”和“边装卸”工艺,适用于全球所有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和新码头建设。

绿色发展最佳:实现绿电供能100%自给自足,全部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节能工艺,率先实现码头全年生产消耗“碳中和”,较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能耗降低17%以上。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天津港集团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推进新发展理念在港口的全面落实,最大化集成创新优势,牢牢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科技,实现“中国智慧”在港口的泛在应用,开创“智慧零碳”码头全新范例,为集装箱码头迭代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未来,天津港集团将锚定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目标,加快建设“智慧零碳”港口,继续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助力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发展,为更好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来源:航运界

2015年,湖南省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关于共同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谅解备忘录》(简称为《备忘录》),有效期5年。如今《备忘录》已到期,双方携手5年取得了什么成果?未来将走向何方?

10月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1年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和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给出答案。

“2020年我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3.10亿吨,按排放总量由小到大排序,在全国排第17位、中部六省第2位。”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在峰用数据证明。

“十三五”以来,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着重从完成碳强度目标考核、推进碳市场基础、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加强国际合作和基础研究等5个方面发力。其间,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任务,率先在全国非试点省份中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平台,将全省31家火电企业共72台机组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获批4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3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园区、2个国家气候适应型试点建设城市……

“成果丰硕,亚洲开发银行在其中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张在峰告诉记者,《备忘录》签署后,我省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长沙宣言——促进亚太地区低碳技术发展与应用倡议书》《十大低碳城市技术》《保卫蓝天20项低碳技术手册》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加速推进金融机构、产业园区、技术机构与企业开展绿色低碳发展合作。

2020年,亚洲开发银行批准并拨付了2亿美元贷款,专项用于湘潭市低碳城市建设。利用气候投融资资金建设低碳城市的模式,不仅在我国是首次,还开创了多个“亚洲第一”,目前这一模式被亚太地区众多城市作为转型建设和绿色融资的参考范本。

“合作取得的好成绩,促使我们决心与湖南省在绿色低碳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局能源专家徐金苗表示。

徐金苗介绍,未来,亚洲开发银行将选派优秀的国际专家团队来湘,将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低碳技术、国际工程建设经验等融入合作项目;继续合作举办亚太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将该论坛打造成知名品牌;开发、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政策和行动计划,提升机构能力;共同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平台,分享相关知识和经验。

在本月下旬将举办的2021年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上,我省将与亚洲开发银行签订新的关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备忘录》。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万小卓透露,在新《备忘录》下,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最佳实践和创新解决方案。

徐金苗相信,随着合作不断深化,亚洲开发银行与湖南合作模式将在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推广,甚至可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参考样板。

来源:湖南日报

10月17日,118个城市与600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起了“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零碳电力基地,助力东北再振兴和西部大开发,缓解中东部减排压力;风电产业要通过上下游协同和技术创新,持续降低成本。风电力争在2025年将陆上高、中、低风速地区的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1元、0.2元和0.3元,将近海和深远海风电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4元和0.5元,对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

点评:《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去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高达7167万千瓦,创造历史最高纪录。今年是我国海上风电中央补贴的最后一年,因此,今年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的“抢装”年。1-6 月份,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14GW,同比增长101%,预计全年装机量将创历史新高。业内预计,海上风电在中国已进入平价前的最后发展阶段,在政策扶持下海上风电的产业链加速成熟。

泰胜风能(300129)在国内风电塔架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金风科技(002202)是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碳减排支持工具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是‘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不是‘做减法’。”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人民银行正抓紧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

孙国峰表示,为保证精准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为保证直达性,碳减排支持工具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并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公开披露碳减排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在近期密集发声或出台相关措施,明确发挥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作用,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及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的积极性。

“我们与金融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一道,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近日表示,推动金融系统作出系统性响应,对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也表示,“双碳”目标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的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21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表示,高碳行业和企业的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尚不能充分覆盖转型金融活动,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建立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披露要求、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开展试点,并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

就碳减排支持工具而言,孙国锋认为,这是为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不过,孙国锋也建议,金融机构仍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化原则,对煤电、煤炭企业和项目等予以合理的信贷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更好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

来源:人民网

10月15日,在由中国金融前沿论坛(CFAF)主办的2021中国碳交易与ESG投资发展峰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要积极发挥碳市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不断探索、完善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张瑶表示,未来相关交易细则将持续细化,并从多方面努力推进整体市场的平稳发展。

张瑶指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纳入的电力行业企业2162家。市场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和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当前阶段只纳入重点排放单位。机构和个人暂时还没有入市,后续会继续扩大行业范围和主体。交易产品方面,现在只有碳排放权配额一个产品,后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适时增加其他的产品种类。整个交易体系规则方面,后续交易所还将推出一系列的交易细则,内容涉及对整个交易体系的管理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管理,以及包括风控制度等方面的交易细则,最终实现全国市场平稳运行。

谈及对全国碳市场未来展望,张瑶表示,一是需要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的平稳发展;二是稳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三是积极推动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四是结合市场发展阶段有序推动创新交易业务和交易品种的落地。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指出,全国碳市场仍然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行业的覆盖范围比较有限,市场环境没有完全成熟等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发挥碳市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的探索、完善全国碳市场。马爱民强调,全国碳市场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与生态环境、产业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相关工作都有密切的联系。今年全国碳市场的顺利启动交易,是碳排放交易体系关键历程的关键时间节点,建成高效、稳定兼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仍然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了解到,咸阳市林业局联合咸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咸阳市自然资源局、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咸阳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等4部门,印发了《咸阳市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对咸阳市林业碳票的制发、登记、流转、质押、抵消、管理和监督等进行了规范,明确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职责。这是陕西省首个“林业碳票管理办法”。

“碳票”就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形象地说,一片林子每年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释放多少吨氧气,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和相关部门审定,最终制发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该凭证被赋予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根据测算显示,咸阳市森林资源碳储量为6948万吨,其中,2016年至2020年碳汇量(碳增量)为1527万吨,“碳票”交易前景可观。

据了解,为有序推进陕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咸阳市先行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碳减排量项目开发和交易提供制度保障。咸阳市结合实际,积极鼓励引导能源化工企业率先购买林业碳票,以抵消碳排放量。并促推银行金融机构探索创新碳资产抵质押融资方式,将林业“碳票”作为贷款的可质押物等。

电力能源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10月16日下午,市发改委举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镇江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研究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蓝皮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了汇聚各方力量,共谋镇江低碳发展美好未来,推动镇江电力能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受市发展改革委委托,由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江苏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共同编制了《蓝皮书》,这也是全省首个双碳战略背景下的电力能源转型发展路径研究蓝皮书。

《蓝皮书》分为发展成效、形势分析、发展方向、路径展望、结论建议五个部分,对镇江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相关结论和观点将为政府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行业内外人士提供启发和参考。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镇江电力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展望,《蓝皮书》项目顾问,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苏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蔡升华表示,镇江应加快能源供给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有效利用大容量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的特有优势,探索建设具有镇江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储能”融合发展新路径,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能源消费低碳格局,把电能替代和能效提升作为镇江能源低碳转型的主抓手,在重点领域加大推广以电代煤、代油等电能替代技术,高效、合理、有序利用化石能源,通过综合能源服务、深化企业用能挖潜等手段提升能源领域整体效能。

来源:金山网

由浙商期货主办的第三届(2021)中国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峰会”分论坛——“双碳目标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昨日在杭州举行,与会人士共同就“双碳”目标下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曹子海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此过程中,绿色领域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传统行业、高碳企业面临严峻的低碳转型问题。广期所携绿色低碳基因诞生,致力于为“双碳”目标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有效的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工具。目前,广期所正大力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品种研究工作。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将有助于形成有效定价,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碳价波动风险管理工具,保障相关产业稳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还是用了更多外国人的眼光,看问题看得相对‘肤浅’一点。其实很多企业早就意识到了减碳本身就是效益。”10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的分论坛“以碳中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上,发生了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一幕。

在探讨中国企业的减碳意识究竟如何的问题上,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指出,“中国企业的减碳是自上而下,这跟欧洲不太一样。欧洲是自下而上的,欧洲是民众普遍环保意识很高,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要求用低碳环保的产品。”而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直指这一观点“不妥”,“很多中国企业都意识到了减碳本身就是效益、就是收益。”

周园长期关注企业的治理,她指出,中国企业跟国外企业对比来看,中国企业才刚刚开始“双碳”的旅程。在周园看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减碳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和市场还没充分培育起来。

周园介绍,她所在的咨询公司在欧洲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做减碳项目,现在全球已经做了600多个跟减碳相关发展的项目,而国内企业今年刚刚开始。因此她说,这是一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

周园认为,中国企业的“双碳”发展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由国家先作出双碳的承诺。而欧洲,消费者愿意为减碳“买单”,企业也朝着此方向。周园坦言,在中国很少有人愿意为减碳付出更多的溢价。

张跃认为周园“看问题看得相对‘肤浅’一点”,其实很多企业早就意识到了减碳本身就是效益。但张跃也坦承自己的困惑:“只是我特别想不通的一件事,建筑领域里面确实没人注意到减碳,房地产公司里没有一家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张跃解释,有一种说法是说房地产业最近出问题了,因此无暇注重减碳。但张跃认为,即便不注重气候保护与国家政策,“最起码要让客户将来空调费省一点或者冬天暖一点吧?”他提到应该增加建筑的隔热,用以节能减排,他认为这是房地产商不尽职。

周园回应道,她也观察到建筑行业是特别有趣的一个例子。“整个建筑行业上下游加起来占整个中国碳排的51%,但这51%里面,建筑行业本身只占了1%,还有28%是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铝的排放,还有22%是建筑的运营等。建筑的产业链上下游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非常分散,这就是为什么上下游的企业和中游企业非常难——如果用了更高的成本,怎么样把成本传递给下一步,业主不太愿意买单。”

周园指出,怎么把上下游企业的碳排放计算出来,在建筑企业是个很大的难点。“碳基线怎么去衡量?这么分散的供应商,这么长的供应链,如果没有办法衡量碳基线,没有目标怎么减呢?若这个目标衡量出来,怎么说服业主去用这个标准。”

周园认为,像建筑行业这种价值链非常长、供应商非常分散的行业要开展减碳,特别需要做到两点:“一个是上下游配合,二就是行业的立法,如果政府不去做立法,减碳非常难。”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同时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必须实现的目标。如何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针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科技大学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副教授魏珣。

魏珣认为,当前,各地都在着手制定“双碳”行动方案,也出现了一些冒进、一刀切的苗头,既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针对“运动式”减碳、“碳冲锋”等现象已经做出明确提醒,下一步要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务实可行的方案,以低碳带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一是要深刻理解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艰巨性。

发达国家经过了较长的发展过程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碳达峰是他们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自然放缓、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保投资水平不断上升的自然过程,几乎没有太强的人工干预。美、英、日三国分别在2007年、1991年、2013年实现了碳达峰,三国都将碳中和的目标设置为2050年,距其达峰分别是43年、59年和37年,均长于中国的30年。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刚刚达到1万美元,不足美国的1/6,人均碳排放不到美国的一半。我们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要付出巨大转型代价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碳达峰碳中和要全国一盘棋,但不能一刀切。

碳达峰、碳中和都是总量的概念,分别是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净排放总量为零。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来讲,并不意味着全国各地都要在2030年同步达峰、2060年同步中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一样,有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达峰或者能够提前达峰,有的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潜力还很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碳排放还将增长,甚至要延续到2030年以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在国内也适用,不能让双碳目标成为剥夺落后地区发展权利的利剑。更加符合现实的情景是一部分地区在2030年之前实现达峰,也有一部分地区在2030年之后实现达峰。碳中和也类似,并不是每个行业都能实现零排放,必然一些行业有排放,一些行业能固碳,碳中和的实现形式不是0+0=0,而应是1+(-1)=0。因此,所谓全国一盘棋是指在2030、2060年两个重要时点在国家层面实现排放量最大和净排放为零,但分省分行业来看,不是所有地方同时达峰,更不是整齐划一实现减排,也不是所有行业都能中和,应该允许有先有后,有增有减,有正有负。否则就容易走上一刀切、层层加码的路子。

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目标,需中央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合理分解任务,指导地方找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指导重点领域、行业找到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科学设置目标,合理指定方案,而不是每个地方、每个行业甚至每个企业都要碳达峰、碳中和。在这个过程种,能源结构合理、传统产业比重低、排放总量小、具有生态优势的省份与能源效率高的行业应在碳达峰与碳中和之路上先行一步;而经济发展压力仍旧较大的区域与减排潜力小的领域应稳步推进,保证总量目标的刚性与实现路径的柔性相结合。

三是要以低碳带动绿色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不能“运动式”减碳,紧急上马“两高”项目;也不能实施“一刀切”和碳减排竞赛,根本途径都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排放效率的提高,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双碳目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双碳目标不是、也不能通过限制发展来实现,而是要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总体上应该是在一个“准自然”的条件下平稳达峰,继而实现中和。“双碳”不是洪水猛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不过当前我们提出了比自然达峰、中和更早的时间表,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实现。施加外力的目标是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不发展或限制发展。

2021,中国金融业新十年大幕开启。新浪财经推出《金融大时代》年度专题,专题包含“100人100瞬间”、“时代有温度”、“行业有情怀”三大篇章,回望历史镜鉴,记录金融人物,展望星辰征途。

北京银行行长 杨书剑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三大机遇”

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从时间进度看,根据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40-60年的过渡期,并且距2030年实现碳达峰只有9年。从现实条件看,202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占比超过全球总量的1/4,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8%左右,能源消费中有一半以上来源于煤炭。此外,我国当前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平衡好实现“双碳”目标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大挑战,近期多个省市“限电”也反映了这一矛盾。长远来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在能源结构、制造业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变革,这必然要求金融在引导要素配置结构优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据不同机构测算,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资金投入可能高达150-300万亿元。同时,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线上交易,也为金融机构开展配套碳金融服务开辟了广阔空间。

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早在2016年,人民银行就已经出台实施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全球首个中央政府层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后,人民银行又确立了 “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还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重要政策文件,为金融机构加快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4万亿元,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并且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绿色金融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首都北京的良好环境,为绿色金融发展厚植了肥沃土壤。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北京要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争当“领头羊”。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国金融管理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高度集聚,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今年6月末,北京市绿色信贷余额1.27万亿元;北京地区金融企业(含央企)发行绿色债券近千亿元,占全国发行总量一半,居全国首位。此外,2019年国务院批复的《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支持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目前北京还在积极建设全国自愿减排碳交易中心、城市副中心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争取在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标准制定、政策服务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这些都为首都金融企业发展绿色金融厚植了肥沃的土壤。

二、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处理好“五组关系”

对于银行而言,绿色金融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工作中决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系统谋划、稳妥推进,重点处理好“五组关系”。

一是处理好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金融,既要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也要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绿色转型,从新旧两端同时发力,培育绿色经济新增长点。一方面,要积极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产业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碳捕捉、碳封存等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支持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帮助其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二是处理好绿色金融发展与气候环境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由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效率、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银行必须擦亮“火眼金睛”,有效甄别真正符合绿色标准、风险可控的项目。同时,还需要将气候、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相关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测、控制、报告工作,重点关注、有效应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诸如石油、煤炭、煤电等行业可能出现的资产搁浅风险。

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支持与自身加大投入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因此绿色金融也具有社会性、正外部性特征,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在搭建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完善气候信息披露要求、强化政策激励、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建立起银行“敢贷、愿贷、能贷、想贷”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银行也需要进一步认识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围绕打通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碳交易市场的资金高效循环,强化“商行+投行”产品服务创新,优化绿色金融供给。

四是处理好资产组合碳中和与自身运营碳中和之间的关系。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方面要求银行优化资产组合,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和行业绿色转型趋势,逐步降低棕色资产占比,提升绿色资产占比,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推进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绿色建筑、绿色采购、绿色出行等方式降低自身碳排放;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无接触式服务”,减少客户因业务办理往返网点带来的碳排放。从国际经验看,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已经实现了自身的碳中和运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同业已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预计国内银行业也将积极跟进,制定自身的碳中和路线图。

五是处理好支持“双碳”目标与支持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广大农村地区的绿水青山是实现固碳、碳汇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银行需要精准把握乡村振兴与碳达峰碳中和在广大农村地区相互叠加的战略机遇,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三、北京银行积极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特色

作为一家扎根首都、服务首都的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充分依托首都资源集聚、政策叠加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服务特色。

完善顶层设计,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北京银行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全行经营管理之中,在《北京银行“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全行战略转型和服务特色打造的重点方向,从目标计划、组织架构、资源配置、考核激励、队伍建设等维度强化支撑保障。2021年以来,在总行设立了绿色金融专职管理部室,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发布了“绿融+”绿色金融服务品牌,涵盖“绿融贷”“绿融债”“绿融链”“绿融家”四大产品类别,能够全方位满足企业各类绿色金融需求;研究制定了绿色金融五年行动计划,未来五年计划为实体经济提供绿色融资超过3000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接近400亿元,较年初增幅超过50%。

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发展中,北京银行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深刻洞悉绿色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围绕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了“节能贷”“节能补贴贷”等特色产品。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北京银行进一步精准发力,成功发行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规模2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产业小微企业贷款。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合作,为某印刷企业发放北京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与人行营管部签约,成为北京市首批“京绿通Ⅱ”票据专项再贴现业务落地银行之一。成立北京地区首家以“绿色”命名的支行——北京银行通州绿色支行,突出绿色金融服务特色,探索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模式。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推进产品创新,积极研发基于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进一步强化行业服务方案集成创新,针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强化跨条线、部门协同,完善绿色金融一揽子服务方案;进一步强化交叉场景创新,充分发挥北京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优势,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在节能减排、绿色运营等场景中的有效应用,支持相关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深化多元合作,拓宽绿色金融服务广度。发展中,北京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围绕绿色金融业务与多方展开深入合作,在互利共赢中不断拓宽绿色金融生态圈。比如,2004年,率先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世行二期EMCo项目,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节能减排贷款的银行。2007年,成为国际金融公司(IFC)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贷款首批合作银行。率先与IFC合作创办绿色金融学院,打造绿色金融专业化人才队伍。2021年以来,与通州区政府、北京绿色交易所、中国节能集团等部门和机构签署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拓宽绿色金融生态圈,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支撑保障,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一是强化人才培养。打造绿色金融培训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围绕“人民银行绿色贷款统计标准解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践与方法”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培养既懂金融又熟悉绿色环保政策和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强化考核支持。在资源投入和考核激励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引导经营单位将绿色金融重视程度提升至与普惠金融同样的高度。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探索将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数字风控水平,牢牢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

《城商行巡礼》由新浪财经、银行家杂志联合推出。

目前,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迅速成为各行业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不同领域开展工作,落实我国战略承诺和开展“十四五”规划的抓手。但落实“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节能减排,增加“碳汇”,金融创新等多方面规划安排,系统部署,周祥实施。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颖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又需要林业、农业、海洋等部门提高碳汇供给能力,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资源管理,更需要金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同作用,避免各个部门、行业各自为战,占山圈地,设置壁垒等,应该以系统观做好顶层设计,用产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系统目标 需各方协同作用

张颖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设立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相对于工业减排,森林碳汇更具有成本有效性,且存在多种效益,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CO2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承诺,明确指出实现这一承诺,必须通过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和创新等途径来实现。这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目标的承诺,系统目标承诺就必须要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并要用系统论的途径加以落实、实施。

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非加和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从整体和全过程考虑;关联性则说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和创新等是密切相关的,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非加和性则说明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和创新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在实现整体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则分别强调不能把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和创新等部分拆开,应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这些部分又在不同的环节和过程中具有独立的特性,并发挥不同的作用。

国际上最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问题,但当时主要集中在森林对大气的净化作用、森林吸收CO2的能力以及相关计量模型等。20世纪90年代,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森林碳汇的经济、贸易问题才被国际社会所重视。节能减排问题的研究则要比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问题的研究要早,它是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并给主要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健康等带来一系列影响,也因此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土地利用方式等改变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也因此提出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变生产方式,减缓气候变化等。

因此,气候变化既有人类的影响,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近期人类的影响起了主要作用。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主要是控制人类的影响,并通过科技、制度、金融创新等,一方面节能减排,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碳汇等吸收更多CO2,发挥各方协同作用,实现CO2的平衡。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产业支撑 才能立实行远

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会促进经济增长,进而会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由不同生产部门构成的、不同产业部门的排列状态。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促进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根本动力源于创新。我国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也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并具有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追求经济发展创新的特征。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除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劳动效率、投入和产出效率外,还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也要开展管理机制创新等,做好各种产业发展规划,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产业和不同区域,并使之效用最大化。

作为长期从事森林碳汇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评估的专家,张颖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无论从生产构成,还是从生产环节来看,都是和不同的产业密切相关。从一产来看,有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主要和“双碳”目标中的增加碳汇密切相关,尤其是林业中的森林既是碳汇,又是碳源,做好增加碳汇工作,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从二产来看,所涉及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三产来看,既涉及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又涉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也是“双碳”目标中节能减排的大户和绿色金融创新等服务的主要构成产业。

因此,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实实在在是和这些产业联系在一起的。从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来看,要发展经济,改变过去我国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发展状况,推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实现绿色发展,离开这些产业的节能减排和增汇是寸步难行的。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产业支撑,并需要不断创新,从全产业链着手进行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才能立实行远,真正做到以产业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促进经济发展,确保 “双碳”目标的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政治智慧 要做好详实的顶层规划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大会议上庄严承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我国各个部门、行业立即行动起来,制定不同的规划、计划、发展目标等,确保“双碳”目标的落实、实现。

实际上,实现“双碳”目标,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发达国家凭借CO2排放空间的分配,试图限制和缩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在《巴黎协定》中,提出要在工业化前水平上,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度范围内,努力控制在1.5度以内;IPCC在把气温升幅控制在1.5度以内的目标下,还提出了2030年CO2要比2010年降低45%,到2050年CO2要实现净零排放的具体减排目标,这样的减排目标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相关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非常大,中国由于气候变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左右。因此,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对未来的发展做好详实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处理好温室气体排放的“源”与CO2吸收的“汇”的平衡问题。

气候变化作为公共治理的主要领域,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协调好经济发展和防止气候变化的关系,并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从全球领域来看,目前近50个国家和近30个国家所管辖的区域已经开展碳定价机制,限制CO2排放,127个国家和地区承诺要实现碳中和,并每年约有6000亿美元的资金参与气候变化的治理,也不断动员社会资本进行绿色投资等。我国在主要做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规划、科技战略等顶层设计和规划的基础上,其次在充分考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基础上,开展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碳市场的机制的创新等,并加强企业、行业排放标准的制定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制定等,促进“双碳”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张颖最后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规则,影响贸易、投资、市场、行业、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也影响整个经济发展增速。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已进入生产性排放的低增量、低增速阶段,绿色发展已成为主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制定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划,协调各方的利益,发挥各方的协同作用,并加强科技、制度、管理、金融等创新,促进CO2等温室气体的减排,增加碳汇,才能在未来的全球发展中真正掌握话语权,应对好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来源:民生网

中国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对全球生态安全有何积极意义?还需要哪些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双碳”目标?10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上,来自国内、澳大利亚、美国的6位专家学者,围绕怎样以碳中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的话题展开探讨。与会嘉宾表示,需要不断创新,用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全球发展新模式。

“碳排放是一个全球问题,不分你我他,都是‘我们的’。”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雷表示,生态安全已经成为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构成国家安全、区域安全的重要内容,碳中和是实现生态安全的重要一环。目前,从经济效益、可获得性、可持续性、长期稳定供给来讲,全球经济发展还不得不依赖化石能源。因此,碳排放贯穿整个产业链,对碳排放后的收集、补货、储藏、再使用、再加工等,都需要各种技术,实现“碳捕捉与碳封存”。

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提出,欧洲国家实现碳达峰时,通常人均GDP达到2万美金、城镇化率在75%以上、能源结构固体燃料低于50%。整体来说,中国作出“双碳”目标承诺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美国艾柯斯科能源与资源合伙企业首席执行官欧尼认为,应对挑战,应该引入更多私营部门的资金和产业引导资金,与政策配合,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用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材料科学方面的创新,实现脱碳、低碳生产,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的转型。

在谈到当前全球已有的减碳、降碳等用以达到碳中和目标的前沿技术时,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就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部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全球50%的相关技术都没有达到足够的经济性可用于商业。“方向很明确,技术也较清晰,关键是怎么能够通过全球的合作、科研的攻关、技术的共享,实现关键创新的突破。”

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跃则以建筑业为例。他说,建筑业是全球主要耗能领域之一,全世界每年要建造5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其建设和使用消耗了接近全球年耗能的一半左右。远大集团将不锈钢全新材料结合装配式建筑工艺,进行了工厂化标准量产,立竿见影减少了大量建筑碳排放量。

来源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三湘都市报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11月9日正式发布中证碳中和60指数、中证生物育种主题指数以及上证隐含评级信用债指数系列,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标的。其中,中证碳中和60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清洁能源、储能等低碳领域,以及传统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6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0月13-15日,第五届双碳目标下的环氧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与环氧乙烷精深加工及精细化学品密切相关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应用厂家以及化工园区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生产技术人员约3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的主题是发展绿色低碳环氧产业、打造专精特新环氧产品”。2021年,全球进入碳排放新纪元,中国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各个行业及其产业链发展提出新的要求。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专精特新企业作为补链强链中的重要力量。环氧产业链包括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生产及其精深加工产业,不仅是专用精细化学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石化产业尤其是烯烃产业链中的重要分支,面临着巨大的减排挑战。论坛准确解读了我国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南,深度研讨碳中和目标下的环氧产业链新发展格局,重点探讨环氧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探讨专注于细分市场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环氧衍生物产业化发展路径,交流环氧及其精深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拓、产业链融合和资本投资等战略举措。促进环氧产业链供应链的相互融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国际合作,促进环氧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22个精彩报告同与会者互动,产生了强烈共鸣。

在主旨论坛上,石化联合会副会长李彬作题为《双碳目标下石化和化工行业发展建议》的报告。详解了中国工业体系面临的挑战与转型、双碳目标下石化和化工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对于园区和企业当前工作的建议,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思路。

中科院院士成会明作题为《新材料与碳中和》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新材料的战略地位、世界主要国家的新材料发展战略、中国材料研究与开发面临巨大挑战,碳中和定义及各国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可能路径。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原副院长白颐作题为“十四五”石化和化工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的报告,对国内外石化行业形势分析和预期判断、石化和化工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解读。

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健民作题为《碳中和与CO2资源化利用》的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内容:一、《巴黎协定》与碳中和;二、CO2资源化利用基本途径;三、CO2与环氧乙烷资源化开发;四、CO2资源化利用的广阔前景。

论坛期间还同期举行第五届《环氧衍生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暨CEO圆桌会议》。15日下午,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南港工业园区。

本次论坛由石化联合会、石化联合会环氧衍生表面活性剂及精细化学品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支持,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我们现在在努力的发展双碳目标,节能减排将融入到各个行业。你一定认识一些碳排放大户,他们每年消耗的能源非常高,面临着缴纳巨额碳税的问题,但是他们自己还有一堆的余热白白的消耗掉,没有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今年国内部分区域因为耗电量超出一定指标还拉闸限电,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双碳目标开启的元年,我们走的并不成功,口号喊得很响亮,实际没有什么作为。这是不行的。我们的平台继续为大家介绍先进的低碳理念,为大家带来帮助!

今天分享的一个故事,是一家企业通过创新的技术可以利用废热发电!不论那是那些重工业企业,还是依托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企业(很多数据中心也是很多余热),都可以采用这类的服务。

许多工业过程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可转化为电能的废弃能量。这家公司提供了无排放的基本负荷发电技术,从而抵消了化石燃料产生的电力。在生产和消耗的所有“功”的能量中,高达58%是在工业过程中以废热的形式损失的。在许多不同的行业中,收集浪费的能源并产生余热发电(WHP)的能力是可行的。这家的技术:WHP是零排放发电,由工业过程和设备产生的热量提供动力,否则这些热量会流失到环境中。

废热发电概况介绍:

余热发电(WHP)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工业过程中的余热发电,无需额外的燃料、燃烧或排放。WHP系统从排气管或管道中捕获250-2000华氏度的废热,否则这些废热会流失到大气中,并将热量转化为电能。

WHP系统是潜力巨大的行业!

这家叫做卡宁的企业是技术不可知论者,主要专注于部署WHP同类最佳的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将部分浪费的能源转化为有价值的基本负荷电力。ORC涡轮机是闭环系统,使用加热的有机流体驱动涡轮机。他们提供了一个捆绑解决方案,汇集了执行所需的专业知识、设备和资本合作伙伴,为主机设施浪费的热量付费,并在没有额外二氧化碳排放的情况下产生绿色、基本负载电力。由于这些系统具有燃料灵活性,当可再生燃料(包括氢气)大规模使用时,可以对其进行改造,使其与可再生燃料一起使用。

卡宁是一家开发公司,专注于将工业余热转化为无排放电力,不需要主机设施的资金。为工业客户提供捆绑解决方案,包括项目的设计、资金、施工和运营。我们的核心重点是为发电和区域供热项目收集余热。

他们的核心重点是为发电、区域供热和其他工业能效项目收集余热。我们为工业客户提供捆绑解决方案,包括项目的设计、资金、施工和运营。

他们的商业模式:转动钥匙,无排放电源

卡宁汇集了技术、工程、建筑和第三方资本,将浪费的能源转化为我们工业合作伙伴的收入。我们建造独立的发电厂,让我们的合作伙伴无需资本支出就能减少碳排放。工业合作伙伴可以将他们的废热货币化,不用担心工厂建设、融资或运营

废热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将能量转化为热量并转化为有价值的电能。这是使用有机朗肯循环来完成的,该循环转动涡轮机以产生清洁的基本负载功率。虽然废热无处不在,但工业过程产生的废热为WHP提供了最佳用途,因为热源的规律性和相对较高的废气温度使项目可行。

以下是关于这种废热发电技术的问题答疑集锦:

1.WHP与热电联产有何不同?

热电联产和WHP都使用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发电;然而,区别每个系统的关键区别在于:与热电联产不同,WHP发电不需要燃料。相反,WHP在一个工业过程的末端进行整合,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触底循环”,它收集废热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因为在WHP系统中没有增量排放,所以它是清洁的基本负荷电力来源。

2.WHP如何做到零排放?

WHP是无排放的,因为它的电力生产没有增量排放。在利用现有热力过程的废热时,WHP系统不产生排放,而是抵消产生额外电力的需要,在许多情况下,额外电力有碳燃料来源。

3.基本负载和间歇功率有什么区别?

基本负荷电力是随时可用的电力,可以满足一天中任何时候电网的需求。相比之下,间歇性电力是指不连续可用的电力。风能和太阳能是间歇性发电的例子,因为虽然它们相辅相成,但它们只能在有阳光和风力时自行发电。来自工业过程的WHP产生基本负荷电力,因为它所连接的过程是连续运行的。在电力市场中,清洁的基本负荷电力是电力公司电网脱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ORC是一种用于将废热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典型地,工业过程通过排气烟囱排出废气,而不回收任何用于产生热量的能量。为了将这种能量转化为电能,废气可以被转移到一个热交换器上,该热交换器与一个ORC相连。ORC是一个闭环系统,通过热交换器输送低沸点有机流体,将流体转化为气体。然后气体通过涡轮发电。

5.卡宁用什么技术?

卡宁是技术不可知论者。我们对任何系统都使用最好的技术。目前,我们ORC规模的领先制造商有放射本能和涡轮登。然而,我们一直在寻找新兴技术!

6.与卡宁的任何合作都涉及哪些成本?

主机设备没有成本。卡宁为部署在现场的WHP系统提供资金、开发和管理,并根据情况为工业企业提供电力或额外的收入来源。

7.ORC系统有多大?

看情况;最小的应用可以小到备用卧室,最大的可以大到城市街区。尺寸的决定因素是热源的性质、温度和流速。Kanin在确定ORC系统的尺寸时,会考虑这些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有机流体以实现最有效的利用。更热的热源或更高的流速通常会转化为具有更大发电能力的更大ORC系统。

8.使用的工作流体是什么?

全世界使用的工作流体超过100种。流体的选择取决于热源的温度和性质。使用的典型流体是戊烷(用于较低温度)和各种丁烷。

9.使用ORC系统对主机设施有风险吗?

对现有工业流程没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对客户流程没有风险。例如,卡宁热交换器给涡轮排气增加的任何额外背压将通过安装一个引风机(如果需要)来减轻。所使用的系统压力相对较低,经过现场验证,并且已经部署多年。

10.ORC系统与蒸汽发生有何不同?

用于ORC的温度范围更有效。对于操作蒸汽系统,有更多的规定和要求,但对于ORC来说并不存在。

11.如果ORC失败了会怎么样?

现场设备将立即恢复到安装ORC系统之前的排气操作。

12.谁负责ORC系统的维护和操作?

Kanin负责ORC设备所需的任何维修或保养。该系统每5年接受一次检查,最多可周转一周。

13.该设施如何利用余热?

卡宁将与主机设施安排返还一定比例的收入。

14.最小和最大发电能力是多少?

虽然废热回收的100千瓦装置确实存在,但卡宁的可行项目最低启动功率在4-5兆瓦范围内,并且可以在废热结果允许的情况下达到最高功率。

15.我需要有人在现场管理我们的ORC系统吗?

目视检查通常可以纳入操作员的轮次中。卡宁将补偿公司承担的任何额外工作量。Kanin还提供了完全独立管理ORC系统的选项。此外,ORC制造商还提供全天候远程监控和预防性维护。

16.系统去除了多少碳?

我们不能绝对清除大气中的碳;然而,我们被认为是一个清洁的发电来源,因为通过WHP ORC系统发电没有增量排放。该项目平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000吨。

近日,无锡市审计局在对江阴临港开发区领导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中,关注“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落实情况,推动当地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促进地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低碳绿色发展。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减排降碳落实。审查工业领域推进绿色制造和建筑领域提升节能标准情况,关注燃煤锅炉淘汰补贴等节能降耗相关资金的真实合规性及“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促进地区能耗总量控制得当,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聚焦低碳技术转化和提标改造项目落地。关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化及提标改造项目实施成效,实地查看风力发电机组等清洁能源装备生产线项目,评估绿色低碳技术水平,助力建立完善低碳技术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聚焦生态碳汇能力提升。关注地方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情况,重点查看林地、湿地等生态功能区,审查“三线一单”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有效发挥森林、草地、湿地、湖泊、土壤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聚焦双控配套制度和市场体系建设。审查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查看是否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了解临港开发区能碳双控管理平台建设情况,督促加快推进和完善排放权有偿交易,助推发展绿色金融。

信息来源: 无锡市审计局

在我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大背景下,低碳环保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持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时代新课题。

今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湾分局(以下简称“龙湾分局”)在温州市率先建设生态环境数字化管理系统、探索组建企业自律巡逻队、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发现并整改多个问题,不断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模式,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

大幅提升社会化发现能力

想要提升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能力,实现监管关口前移尤为重要。龙湾分局推行“环保管家”、企业自律巡逻队等创新服务,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及时发现潜在环保风险。

龙湾分局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周晓雄简述了“环保管家”这一服务模式。“我们在重点行业、专业园区和重点区域内,引入中蓝环境、竟成环保、绿辰节能等第三方机构担任环保管家,服务于企业和政府。”周晓雄说道,“环保管家”为金属表面处理(涉酸洗)、废弃资源回收加工等4类重点行业30余家(次)企业和电镀基地、特殊钢小微园等专业园区以及重点区域(领域)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做到污染问题早发现、早响应、早处置。

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周荣华已经连续三年担任“环保管家”,服务过140多家企业。他曾在收到监控管理系统的预警后,不到两分钟就赶到温州美丰机械电镀有限公司处置了废气塔pH值偏低问题,成功避免废气超标排放。周荣华认为“环保管家”能在环评咨询、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等环节为企业保驾护航,还可以结合环境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实操可行的指导意见。

另一方面,龙湾区企业自律巡逻队成员每天在重点区域、企业开展例行巡查。这是一支由89家重点企业组成的公益队伍,本着“主动发现、立行立改”的理念共同参与片区环境污染防治与监察工作。企业自律巡逻队成立至今,共发现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与环境问题120余起,除多数轻微环境问题主动整改外,两起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由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湾分局查处,刑拘4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索赔1起,一个重点案件罚款额超100万元,成为企业自律自纠的典范模式,更为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和主动参与补充了社会力量。

为了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龙湾分局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鼓励举报人通过电话、信函、来访和网络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借力科技实现全过程监控

持续提升智能化发现能力

龙湾分局在环境监管上创新做法层出不穷,采取科技监管手段建立智能化发现机制,不断提高污染源监控覆盖率,实现对监管盲区的无死角监控,有效破解了环境监管的难题。

“我们依托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探索生态环保领域非接触式监管智能化应用,在温州市率先建设了龙湾区生态环境数字化管理系统。”龙湾分局执法队指挥调度科副科长汤笑白一边展示系统一边介绍,“整个系统建设分三期开展:一期为平台开发建设,二期为工况实时监控,三期为智能视频监管。”

一期平台已于2020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平台涵盖基本信息系统、环境信访投诉调处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等。

二期工况实时监控平台于今年3月初启动,4月开始在龙湾蓝田电镀基地、铸造小微园、特殊钢小微园和铜业小微园等专业园区企业内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已完成94家企业工况实时监控建设。

龙湾分局在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方面的做法,同样是一大亮点。龙湾分局推进重点排污企业废气排放口和废水排放口在线监控全覆盖,目前已有36家41套设备连入浙江省级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安装视频门禁系统共37套,构建了从企业到片区到排放终点的全过程网络监控。“我们还积极落实浙江省生态环境厅预警核实机制,巡检企业历史在线数据,对部分数据变化起伏较大的企业进行人工采样监测。”汤笑白补充道。

多样性开展各类执法行动 有效提升专业化发现能力

开展各类专项行动、组织双随机检查、加强部门协作联动,今年以来,龙湾分局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人员巡查等传统渠道的环境问题发现能力,有效实现环境问题的全过程闭环化管理。

周晓雄列出的一组工作数据,展示了龙湾分局开展各类专项行动的强度与成效:今年已开展各类专项执法和交叉执法7次,包括“蓝天·清废”专项检查、砂堆场专项执法、环境污染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执法等;检查企业98家,立案33家次,罚款额度超465万元,其中单个最高罚款额为67万元;百日攻坚执法期间,发现问题46个,已整改38个,典型案例报送两件。

“罚款额高达67万元的这起案件,是一起擅自倾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案,涉事企业为某管道配件公司。今年1月,根据群众举报,执法人员发现一处闲置的二产用地被倾倒了大量工业污泥,且未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经过称重与检测,污泥为4.27吨的一般固废与1.17吨的危险废物。按照相关规定,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这家公司予以处罚。”周晓雄详细介绍。

与此同时,龙湾分局还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执法效能。实施“环境信用+双随机”抽查,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适当降低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抽查频次,强化对重点环境问题、重点环境信访件及违法失信等企业的检查频次,切实提升问题检出率。今年,龙湾分局已开展双随机检查企业52家(次)。

龙湾分局积极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协作联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发现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工作合力。周晓雄讲述了近期部门联动成功拦截的一起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今年9月15日,接到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线索通报,发现一辆试图向河道中倾倒碱性超声波清洗废液的车辆,废液约1吨,属于危险废物,如果倒入河道中会对水体、土壤、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我们联合龙湾区公安分局食药环大队、永兴派出所开展溯源追查,很快查到肇事企业为某不锈钢公司,成功侦破了这起案件。”

多措并举实现精准性管控 全面提升污染问题处置力

今年以来,龙湾分局通过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注重企业帮扶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环境污染问题处置能力,实现对污染问题及时、精准、科学、有效管控。

龙湾分局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定期对来信内容进行梳理,分门别类,特别是对举报件中的突出问题如重复投诉、群访、化解难度大的信访件及时拟定专项攻坚计划,增强环境信访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及时将各类矛盾和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高标准落实督察反馈意见,高质量完成各项整改任务。”周晓雄表示。

为了确保突出问题“不反弹、不回潮”,定期开展“回头看”必不可少。龙湾分局针对一些屡禁不止的突出问题,重点、难点及敏感区域的信访件开展“回头看”,有效巩固整治成果,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此外,龙湾分局还对重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置实行“销号”管理,即通过“一库三单”平台对环境污染问题发现和处置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今年以来,龙湾分局已在“一库三单”平台录入相关37条信息,其中30条已办理完成。

龙湾分局在环境污染问题处置过程中,充分注重企业帮扶,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执法人员教育和引导当事人自觉守法,对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下一步,龙湾分局将持续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模式,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显著提升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环境污染发现、处置能力,精准有效打击各类污染严重、性质恶劣、影响重大的环境违法行为。

来源:中国环境报

提前布局,引导沿线地区能源绿色转型

——访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量规模都相对较小,是否还需要绿色转型呢?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不加以控制,伴随地区能源发展的不断提速,综合考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碳排放将会在全球排放总量中占到很大比例。

王元丰指出,我国将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经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控制好碳排放水平,推进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一举措对于整个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力报:“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青岛倡议》发布,请谈一谈您对这一倡议的理解。

王元丰:《青岛倡议》强调“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要向绿色、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转型,下一阶段将重点推动绿色能源建设。这对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青岛倡议》提出了能源绿色发展的几项重点工作任务。首先要制定相关规划,设定能源绿色发展目标。其次要让绿色能源具有可靠性,不能出现能源价格“过山车”,让百姓负担得起。第三要重视能力建设,在我国已有经验基础上给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能源能力建设更多支持。

总的来说,《青岛倡议》在规划目标、能力建设、金融投资等方面都做了很好规划,对于进一步工作开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电力报:作为一名碳中和领域的专业研究学者,您认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进,将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元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就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引导能源绿色转型,这必然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9月,我国已正式承诺不再建设海外燃煤电厂项目。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也多次强调,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要重点推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全球各国的共同发展目标。而多位与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部长也在发言时指出,相关国家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如果没有科学引导、着力控制,伴随地区经济、能源发展的不断提速,综合考虑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化石能源的使用,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碳排放将会在全球排放总量中占到很大比例。

我国将结合自己发展目标、发展经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让这些地区的碳排放不出现大规模增长,推进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一举措,对于整个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电力报:下一阶段,我国在“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方面的重点合作领域将在哪些方面?

王元丰:事实上,《青岛倡议》已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划。从大目标上,下一阶段,“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要朝着绿色发展和能力建设两个方向发展。

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我国本身就已具备发展基础。能源合作不仅可以有“硬”的方面——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交流,也可以有“软”的方面,即在发展政策、行业标准、系统机制等方面的相互借鉴。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国会继续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提升能源能力建设水平,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为地区能源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今年的“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发布了15个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未来,通过合作的日渐深化,希望有更多绿色实践能够开花结果。不仅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能源发展力量都将在此汇集,实现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互联互通,加速“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能源发展以及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电力报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10月19日起,郑州迎来属于自己的双创高光时刻。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于10月19日至25日举办,主会场设在郑州。这是对河南和郑州“双创”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必将助力中原大地“双创”走向升级版。

10月19日下午,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新时期科技双创高质量发展论坛”隆重举行。

现场,来自北京的专家,就双碳目标和其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机遇进行了分享。

你真的理解了碳达峰、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中国将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同时,双碳目标也纳入国民经济规划和中央工作重点。国家对于双碳目标给予了全所未有的重视。

要谈碳达峰和碳中和,大家要知道什么是碳达峰?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是指一个经济体二氧化碳的最大年排放值在某个点达到峰值。

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减排等形式以抵销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仔细来看,碳达峰、碳中和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中国节能协会综合业务部主任柴博在现场介绍。

首先在覆盖范围上,碳达峰仅仅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是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有甲烷等等六种温室气体。从边界上来讲,碳达峰只是能源活动,碳中和包括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置、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等等。从关注点上来看,碳达峰只强调趋势,不强调净排放量,碳中和既强调排放趋势也强调净排放量。

碳中和下,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碳中和是企业无法回避的发展战略。”柴博说,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目前,主要国际企业纷纷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互联网、零售、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甚至制造业,碳中和目标年份普遍早于国家的碳中和目标年份。

例如,苹果、宜家、西门子等提出在2025-2030年间达到碳中和。

能源行业企业(电力油气),其承诺的碳中和目标年份相对较晚,但一般都不晚于2050年。

碳中和的目标将加速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革,能源供应企业和能源消费企业都将受到这一趋势的深远影响。例如,现在国家有绿色工厂的评选,绿色工厂可以在极端天气政府限制制造型企业生产时继续生产。而在评选时,就要考量工厂的能源结构是否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碳中和也为企业赢得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柴博认为,企业在巨大的外部碳约束压力下要化被动为主动,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满足政府合规要求,并从容应对供应链低碳化的趋势,逐步完成低碳转型和产业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进一步增强行业竞争力。

同时,随着碳交易、碳税等碳定价机制的深入推进,低碳、绿色技术和产业将成为资本青睐的方向。此外,金融也正在制定一套全面的规范,包括风险评价、信息披露,投资绩效等。(尽早合规)不仅能够彰显企业低碳转型的决心,而且能够向社会公众塑造企业的绿色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双碳目标下,行业有哪些新的创业风口?

谈到双碳目标下,行业有哪些新的创业风口,就要先了解CCUS技术,这是国际上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 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前景光明。

柴博介绍,目前国内已经有企业通过电化学设备可以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天然气、合成气、甲醇等燃料。

此外,柴博提到,围绕氢(H2)的能源项目也将成为未来的热门。 作为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氢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占全球能源消费 的18%,每年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氢能经济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

围绕氢能项目,国内已经有企业在第三代制氢关键隔膜材料、氢气品质快速分析仪等领域研发出关键产品,未来潜力巨大。

来源:河南商报

近日,CCTV-1《大国品牌》、新浪财经共同在京发布“绿色品牌行动”计划,旨在打造国家级绿色品牌、ESG评级系统、ESG专家智库和企业ESG实践案例,加快企业落实ESG指标,打造真正具有绿色发展竞争力的“大国品牌”。安永1亚太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主管、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受邀参加此次启动活动,并围绕“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发表演讲。

以下内容摘自李菁现场演讲内容,有所删改,仅供参考。

安永对金融机构的五大建议

建议一

核算全机构统计口径碳排放,制定科学零碳目标及短中长期脱碳路线

► 董事会牵头开展全机构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查

► 针对金融机构发展预测未来全行温室气体增长潜能

建议二

以中国“30.60碳目标”为标准,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创新产品推动绿色产业投资

► 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深化发展绿金业务,创新气候投融资产品开发优质客群

► 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开发碳金融产品和碳衍生品交易

建议三

开展环境气候风险评估,管理气候环境风险敞口

► 建议金融机构选择重点行业,开展气候变化物理风险、转型风险的压力测试,全面量化评估气候变化风险导致的金融风险

建议四

梳理机构内控排行业投资存量项目,探索制定与碳排放挂钩的投资政策

► 针对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中的拟授信客户,加强对客户温室气体监测、减排及配额清缴履约计划的审查,结合历史配额清缴履约情况,作为贷款定价的考虑因素

建议五

提升ESG信息管理能力,加强机构气候和环境气候信息披露

► 对标国际先进实践和框架(比如TCFD、CDP等),完善环境和气候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水平,并逐步提升对客户环境信息的管理能力及披露要求

► 逐步建立收集、核算和评估企业客户/资产组合碳排放和碳足迹信息的内部能力

“绿色品牌行动”启动仪式

安永对生产型企业的五大建议

建议一

明确碳排放范围,核算生产和运营范围内的碳排放量,为企业开展碳中和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 企业结合自身业务特征,参考《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明确自身碳排放范围

► 依据ISO14064标准和ISO14067标准,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提升碳排放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议二

结合中国30.60碳目标,基于企业自身业务特征,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和规划,配合出台自身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

► 考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环保政策与制度,确保行动路线图符合各项政策和监管的要求

► 确保碳排放管理与业务发展战略相协调,提升企业的整体碳资产管理水平

建议三

结合碳排放范围和自身业务特征,明确企业减排路径,并制定具体实现路径图

► 对于控排企业,双碳政策是企业面临的挑战,未来可能面临着减排巨大的成本压力;对于非控排企业,双碳政策反而是机遇,可以通过碳市场将减排措施产生的减排量转化成收益,更有助于树立绿色低碳的企业形象

建议四

企业围绕其核心业务,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拓展低碳转型的解决方案,确保技术持续创新与升级

►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 在降低内部核心业务碳排放量的同时,还应加大碳捕集等“负排放”技术的研究,以降低企业的绿色溢价

建议五

企业应树立建立碳中和全供应链碳管理体系的理念,并加强碳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 从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尽快实现供应链碳中和

► 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符合政府或市场规定的报告披露要求,并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回应市场的披露关注点,全面展示企业财务和非财务数据

文在寅18日在碳中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将去年订定「截至2030年前,相较2018年水准减碳26.3%」的目标提高至四成,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委员会也宣布淘汰燃煤发电等减排政策。

碳中和委员会直属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召开此次会议是为了检视和批准韩国碳中和与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今年8月原本宣布了2050年碳中和三个愿景草案,但环保团体批评其中两个根本不保证能达标,因此修正。

这两个愿景都呼吁中止使用燃煤发电,目标在2050年前达成碳中和,但对于能源供应、运输、氢能,及碳捕捉、利用和储存科技建议不同。

第一个愿景旨在淘汰所有使用化石燃料和液化天然气的火力发电,使能源供应部门达成零碳排放。

第二个政策目标也是废除燃煤发电,但保留液化天然气作为弹性能源供应来源,仍会产生一些碳排放。不过,碳中和委员会指出,该计划寻求提高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科技,及直接空气捕捉能力,也就是直接从空气捕捉二氧化碳,达成净零排放。

碳中和委员会表示,他们将在27日内阁会议就此议题作最终确认,并在本月底的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宣布新减碳目标。

内容摘要:近年来“碳交易”一词在我国迅速升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成为眼下最引人瞩目的蓝海市场。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落实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体现了对民法典绿色原则的贯彻。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步入最关键阶段,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治化体系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全国及各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进行总结和比较分析,了解政策之间的共性、区别和不足,以期为我国建设及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碳排放配额;监管机制

引言:气候变化无疑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为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世界各国纷纷承诺加强开发清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低碳发展上积极作为。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1目标与碳中和2愿景(简称“双碳目标”),即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意味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我国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为保障我国碳交易活动的有序运行,我国已颁发了一系列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范,但是目前仍存在制度不统一、立法效力层级较低、缺乏可操作性、惩罚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总结和比较分析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内容,明晰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的政策区别和联系,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深化生态文明和生态省建设。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进程

碳排放权交易是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它是利用市场机制以较低社会成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自2013年起,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福建省等地开始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各试点地区分别出台了适用于当地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废止),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的纲领性、原则性法律文件。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是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响应和落实,标志着我国碳排交易政策当前处于从试点城市向全国铺开的过渡时期。

2021年7月16日,生态环境部通过北京、上海和湖北三地连线的线上仪式宣布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市场自此正式拉开了帷幕。此外,全国碳交易的两个核心基础系统,即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将分别落户武汉(即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上海(即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

全国和试点地区碳交易管理办法的篇章结构一般包括总则、碳排放配额管理、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碳排放权交易、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一)总则规定

全国和试点地区碳交易管理办法的总则部分通常涵盖了立法目标、适用范围和原则、管理部门条款。

第一,关于立法目标,其共性规定是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

第二,关于适用范围,一般规定为适用于全国或当地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具体包括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清缴、交易以及碳排放报告、核查等管理活动。

第三,在适用原则上,均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原则;同时部分试点地区还规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而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坚持市场导向”,说明目前我国更加强调市场对碳交易的引导作用。

第四,关于管理部门,初期的碳交易管理办法均规定由发展和改革部门作为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主管部门,负责对碳交易进行管理和监督;而2020年发布的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则将主管部门修改为生态环境部门,并具体划分为生态环境部、省级生态生态环境部门、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三个层级的管理体系。随后,部分试点地区(如广东、天津、福建)也修改了碳交易管理办法,调整为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碳交易主管部门。但是目前大多数试点地区尚未修改管理部门的规定,导致全国与地方碳市场的主管部门不统一。同时,碳交易管理办法还规定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商务、交通港口、旅游、金融、统计、质量技监、财政、国资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碳排放权管理的配合和协调工作。

(二)碳排放配额管理

碳排放配额分配是碳排放交易制度设计中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环节。

第一,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即将年度碳排放量达到规定规模的排放单位纳入配额管理,鼓励其他排放单位自愿申请纳入配额管理。

第二,我国实行配额总量控制制度,即由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结合当地经济增长目标等因素确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并据此制定配额分配方案。

第三,我国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有偿分配的配额可以采用拍卖或者固定价格的方式出售。

第四,关于配额承继问题,碳交易管理办法一般规定,纳入企业合并的,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其配额;纳入企业分立的,其配额及相应的权利义务,由分立后拥有排放设施的单位承继(如上海、天津),或在分立时制定配额分拆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如广东、深圳)。

(三)碳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1. 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

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制度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石,直接影响配额分配和企业履约。第一,碳排放核算制度,是指纳入单位按照监测计划对碳排放实际数据进行收集、统计、记录、计算的一系列活动。第二,碳排放报告制度,即纳入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的年度碳排放报告。在报告周期上,试点地区通常采用年度报告,深圳市由于中小企业多、间接排放量大等原因还要求季度报告。第三,碳排放核查制度,即由第三方机构对纳入单位提交的碳排放报告进行核查,并按规定时间向主管部门提交核查报告。纳入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复核。深圳、湖北管理办法还规定了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的条件。

2. 配额清缴制度

配额清缴制度是碳排放权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支柱。即纳入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依据经主管部门审定的上一年度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足额提交配额,履行清缴义务。如果纳入单位的配额不足以履约,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购买配额进行履约;配额仍有结余的,可用于配额交易或在后续年度使用。

此外,纳入单位可以将一定比例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3用于配额清缴,抵消单位实际碳排放量,即碳排放抵消机制。各试点地方根据当地情况规定了不同的抵消方式,如福建鼓励使用林业碳汇、海洋碳汇项目。

(四)碳排放权交易

(五)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

1. 监管机制

为保障全国碳交易的安全高效运行,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管机制是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根据碳交易管理办法,监管内容一般包括主管部门对交易主体或交易机构的监管、交易机构对交易主体的监管、公众监督等。其中,湖北规定建立碳排放黑名单制度,即主管部门将未履行配额缴还义务的企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通过政府网站及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福建地区还规定主管部门建立重点排放单位、第三方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参加碳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档案,纳入信用管理体系。

2. 法律责任

关于法律责任问题,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纳入单位未履行报告义务、未按规定接受核查、未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法律责任,同时还规定了第三方机构责任、交易场所责任及主管部门行政责任。由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立法层级不高,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也严重受限,处罚手段仅包括限期改正和罚款两种方式,最终导致难以对碳交易市场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管。

此外,大多数试点地区还规定了碳排放权交易鼓励机制,即对碳交易给予金融支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等。管理办法的附则部分则规定了一些关键用语的名称解释,如碳排放权、碳排放权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

三、碳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加快推进碳交易的高位立法

从立法层级来看,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深圳、北京两地的碳交易管理办法是市人大常委会层级通过的立法,属于地方性法规;上海、广东、湖北、福建是由地方政府通过的立法,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天津、重庆则发布了规范性文件。由此可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立法层级不高,难以对碳交易活动形成强有力约束力,实施过程中明显暴露出积极性不高、普遍观望态度问题。

随着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碳交易制度的立法层级,以更高位阶的法律依据规范全国碳市场的运行发展。因此,应当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契机,加强全国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出台,同时及时制定一部专门的《碳排放权交易法》,从法律的层级对全国碳市场进行有效规制,保障碳市场运行环境的法治化。

(二)明晰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均未明确规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学术界对其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仅是简单规定,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部分试点地区(如天津、重庆、湖北、北京)规定,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权利。即前述规定均未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福建省碳交易管理办法提及,碳排放配额属无形资产,其权属通过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确认。这一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尝试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概念及归属,但仍不明确。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法律属性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偏重从私法角度将碳排放权界定为准物权,有的学者则偏重从公法角度将其界定为行政特许权或行政规制权,有的学者则认为其属于一种混合权利,既肯定其私法上的财产属性,也强调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最终分配和管理权。

由于未明确界定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将来发生纠纷时必然出现适用法律的困惑与权属争议。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决定了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司法救济途径以及整个碳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因此,在立法层面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立法的前提在于明晰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从而为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奠定基础。

(三)统一监管机构、健全企业未履约的惩罚机制

一方面,我国缺乏统一有效的碳排放权监管机构。如前所述,全国及试点地区对碳交易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不尽统一,部分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仍为发展和改革部门,尚未与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即由生态环境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相统一,容易造成监管上的混乱。为此,应当尽快统一碳排放权主管部门的规定,既保证碳交易的统一监管,又能保证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提高监管的实效。

另一方面,全国及各试点地区均对未依法履约的企业制定了一些惩罚措施,如罚款、记入征信系统、扣除相应的配额、取消优惠政策等,但是惩罚力度不足,无法对交易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通过比较各试点地方不同的惩罚措施可以看出,惩罚力度大的地区履约率更高,对企业产生的警示作用更大。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未履约惩罚机制,建立种类更多、更加严格的处罚制度,加大惩罚力度,促使减排企业更好地履约。我国可以借鉴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权交易处罚机制,对于违反规定的排放主体、核查机构以及独立核查人员、监管部门等,视情节处以不同的处罚形式追究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四)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细则

全国及试点地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的制度较为原则性、框架性,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当尽快制定具体的配套细则,为全国碳交易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应积极制定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制度、碳排放信息报告与核查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监管制度、抵消机制、惩罚机制等一系列配套细则,为碳交易的进行提供法律制度的支撑,最终达到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标。

结语

碳排放权交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拥有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优势,未来在中国碳减排事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应当不断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引导市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形成安全、稳定、高效的碳交易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文中备注:

[1]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由升转降的过程,碳排放的最高点。

[2]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销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证券时报网讯,10月19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相关情况。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融资,支持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产业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加强绿色信息披露,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推进上市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

来源:证券时报

10月19日上午,常山县召开碳账户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率先行动,扎实推进碳账户工作真正动起来、跑起来。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少华讲话,县领导何健、徐彪、蒋招达、姜光明参加。

会上,县发改局介绍了碳账户建设工作情况;县人行汇报了个人碳账户建设和碳账户金融应用情况。县生态环境局、发改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分别就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碳账户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认真听取完各单位的发言后,张少华指出,碳账户是市委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衢州先行探索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之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业务学习,学懂弄通上级政策,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创新做好“自选动作”,努力跑出常山碳账户工作“加速度”。

张少华强调

打开思路,积极系统推进。各单位要强化顶层设计,找准各领域优势部位,率先拓展建立碳账户,努力形成贯穿工业、农业等“六大领域”全覆盖的碳排放可计量体系。

统分结合,做到应统尽统。要建立完善各领域碳排放数据监测统计体系,实行相关数据实时导入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反映常山各领域的低碳发展水平。

创新产品,深化应用效果。县人行要与市人行同频共振,加快在常山建立工业、农业、个人“三大碳账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金融场景应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主体倾斜。

注重集成,统筹数智平台。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内置各领域核算与碳效评价方法,直接形成评价结果,实现全县各领域碳账户数据“一屏感知”“一网研判”。

源头发力,增加碳效空间。要科学制定和完善碳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摸排建立高碳低效、低碳高效等清单,为总量控制、形势研判、监测预警、分类监管等精准控碳工作夯实数据基础。

借智借力,完善体制机制。要善于借力发展,对上要主动与省市专家团队对接,对内要强化科技赋能,找准碳账户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全力推动我县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公告。

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规范要点

1、 全文强制,必须严格执行

2、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

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内容

3、 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

4、 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细化

5、 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用规范》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与大部分地区现行节能标准不同,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现行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 30%和 20%。

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5%;

2)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65%;

3)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 72%。

6、 新增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

相比于《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通用规范》新增温和A区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拓展工业标准适用范围,温和地区工业建筑严格执行。

7、 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全面提升

意义和制定背景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的推出,是为了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建筑碳排放,营造良好的建筑室内环境,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节能规范》贯彻了改革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精神,对提升建筑品质、促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突出了技术法规性质,从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既有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三个方面,明确了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管理的强制性指标及基本要求。内容架构、要素构成、主要技术指标等与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接轨,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适用范围

从总则可以看到,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碳排放强度

2.0.1: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30%和20%。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其他气候区平均节能率应为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2%。

可以预计,在2022年4月1日实施后,建筑围护结构行业(门窗、保温材料行业)及建筑节能领域其他行业都将受益并迎来新一波增长。

2.0.3:碳排放强度有了明确强制标准,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

过去的建筑相关碳排放标准更多是推荐或者建议,例如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GB/T51141-201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和它的2020的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碳排放强度进行强制性要求。

2.0.5: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

关键指标

此次发布的节能规范可以说是集大成者,随着它的发布,受到影响的原有标准及规范达到20部。具体参数上,围护结构的限值基本与之前的公共建筑和住宅节能节能设计标准一致,不过也有很多指标提高了要求。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比

废止标准

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第6.3.3、6.3.4、6.3.5、6.3.6、6.3.7、6.3.9、6.3.10、6.3.11、6.3.12、6.3.13、6.3.14、6.3.15条

2.《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第7.1.5、7.2.3、8.1.4(2)、8.3.2、8.3.4、8.3.12条(款)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第3.2.1、3.2.7、3.3.1、3.3.2、3.3.7、4.1.1、4.2.2、4.2.3、4.2.5、4.2.8、4.2.10、4.2.14、4.2.17、4.2.19、4.5.2、4.5.4、4.5.6条

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18第3.0.4、3.0.5、3.0.7、3.0.8、4.2.3、4.2.7、5.3.2、5.4.12、5.7.2条

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2009版)第3.1.1、5.1.1条

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第7.2.2、7.2.4、8.3.1、8.3.5、8.3.8、10.1.1、10.1.2、10.1.4、10.1.5、10.1.6、10.2.1、10.2.2、10.3.1、10.3.2、10.3.3条

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2019第3.1.2、4.2.2、4.2.3、4.2.7、5.2.2、6.2.2、7.2.2、8.2.2、9.2.2、9.2.3、10.2.2、11.2.2、12.2.2、12.2.3、15.2.2、18.0.5条

8.《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标准》GB 50495-2019第1.0.5、5.1.1、5.1.2、5.1.5、5.2.13条

9.《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第5.2.1、5.4.3(1)、5.5.1、5.5.5、5.10.1、7.2.1、8.1.2、8.2.2、8.3.4(1)、8.3.5(4)、8.11.14、9.1.5(1—4)条(款)

10.《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7-2012第1.0.4、3.0.6、5.3.3、5.4.2、5.6.2、6.1.1条

1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8第4.1.3、4.1.4、4.1.5、4.1.14、4.2.1、4.2.2、4.2.6、5.1.1、5.1.4、5.1.9、5.1.10、5.2.1、5.2.4、5.2.8、5.4.3、6.2.3、6.2.5、6.2.6、7.3.2条

1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第4.0.4、4.0.5、4.0.6、4.0.7、4.0.8、4.0.10、4.0.13、6.0.2、6.0.4、6.0.5、6.0.8、6.0.13条

1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第4.0.3、4.0.4、4.0.5、4.0.9、6.0.2、6.0.3、6.0.5、6.0.6、6.0.7条

14.《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 142-2012第3.2.2、3.8.1条

1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2019第4.0.2、4.0.5、4.0.7、4.0.9条

16.《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第3.0.1、3.0.2、4.2.1、5.2.1、7.2.1条

17.《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 176-2009第5.1.1、6.1.6条

18.《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 255-2012第4.5.1条

19.《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2012第3.0.4、4.0.1条

20.《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475-2019第4.2.1、4.2.2、4.3.6、4.4.3条

来源:住建部网站

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科技术)成立于1997年,是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核心产品的智慧能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艾科技术深耕行业多年,专注实现各类传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智慧能源管理和节能环保产业,构建了“平台+智能硬件+解决方案+服务”的产品体系,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智慧建筑能源管理、智慧供热管理、智慧水务三大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应用和服务于全国2800多个项目。

聚焦建筑能源管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建筑能源管理是对建筑运行所需的水、电、气、热(冷)等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理,也包括了城镇集中供热、城市供水等能源行业产业链下游重要环节的高效管理。

“双碳”目标下,《“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提出了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在建筑节能改造、节水等方面的技术路线。推动实施中央空调改造,运用智能管控、多能互补等技术实现能效提升,建设绿色高效制冷系统。建筑运行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2%,建筑能效提升与能源系统“脱碳”是实现“碳中和”的两大途径。

建筑能效提升离不开能耗监测与能源的精细化管理。艾科技术开发的建筑能耗监管系统是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与分析的大型信息化平台。系统以建筑中各项能耗数据为依据,结合各类建筑的特殊性,通过对各商户用能数据的分析比较,找到各个用能环节的问题和有效的节能潜力与途径,发挥系统用能诊断作用;通过能耗统计、能耗分析等功能,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实现综合节能;通过分布式采集水、电、气、热能等各种能耗数据后,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洞察建筑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能问题,优化现有的设备运行,既满足了用户对建筑环境的舒适要求,又能助推绿色建筑的建设。

建筑能源管理顺应行业的发展,从最初级的能耗监测到用能过程管理,再到当下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的目标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BA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当下建筑能源应用多方位管控的需求,设计及建造节能只是实现了建筑节能的计算值,运行阶段的科学精细化管理才是建筑节能落地的必要条件。

艾科智慧建筑能源管理与传统的BA控制不同,是基于末端环境数据的智能感知、动态的建筑负荷预测技术、数字化能源管理云平台,结合底层数据感知与过程控制,可实现建筑能耗监测与计费、能耗分析、节能控制、节能诊断、数字化运维综合管理等建筑能效管理的全流程服务。经建筑综合改造的建筑节能率超过20%。

艾科智慧中央空调动态优化联控系统,融合了多项先进系统技术,成功克服空调水系统的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难题,使楼宇控制转变为基于大数据的开环控制,从末端到源端的控制,各个子系统和不同空间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实现优化。中央空调动态优化联控系统改造后,系统节能率达23%。

智慧分体空调管理系统,可将机关办公楼、校园内分散的分体空调系统联网集成,在保障空调供冷要求的前提下,基于供冷房间特征、季节性气象变化、人体热舒适性模型、建筑使用规律等因素,采用负荷预测及迭代学习算法实现空调分类、分区、分温、分时的多维度精细化在线科学管理与智能化优化控制,达到大幅降低空调能耗、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效果。

多个应用案例,荣获多项殊荣

艾科技术不仅提供智慧建筑能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在能源系统“脱碳”、智慧供热方面都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与实践。为建筑、热力行业贡献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2015年,艾科技术积极将信息技术和AI技术与供热行业深度结合,与吴忠市供热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智慧供热”平台,探索供热技术改造与管理创新,逐步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了热力公司的管理信息化,运行精细化,控制自动化,服务多元化的供热新模式。通过2015年~2018年3个供暖期的改造实践,供热能耗下降了20%以上,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实现传统粗放式供热模式向精准供热的转变。

2018年湖南省“三供一业”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存在老旧家属区设施老旧、现场改造施工复杂等多重难题,艾科技术对近20多家省直机关及事业单位进行了“三供一业”改造。实现了设备的远程监控、空调、水、电费用的移动支付与能耗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提高了运维效率。

与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为汕头市潮南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提供了一揽子的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涵盖了园区综合数据可视化平台,企业用排水综合管理平台、园区供排一体化GIS运营平台以及园区安防监控系统等,是一个支撑园区数字化、智慧化运营管理的综合平台。通过“大场景的GIS数据+小场景的BIM数据+物联网”有机结合建立全面的应用模型。建立相关的规范体系和综合业务系统,采用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方式,解决环境和节能管理中的问题,提高了园区管理效率,协调管控园区企业水量平衡计划与排污总量,进而满足国家对于工业园区污染源达标排放和节水节能的要求。

2019年,艾科技术荣获“全国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奖”。自主研发的“建筑能源管理平台”荣获“全国节能环保推荐产品技术奖”,产品已收录到全国节能环保优秀推荐产品技术查询平台。

注重人才培养,坚持技术引领

艾科技术成立25年来,一直注重人才培养,坚持技术引领,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持续与多所著名大学保持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重视行业标准建设,主编和参编了《时间法集中空调分户计量装置(GB/T 29580-2013)》等多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截止目前获得国家授权专利共77项,其中包括7项发明专利,91项软件著作权。作为科技型研发企业,艾科技术被评定为“广东省建筑能效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未来,艾科技术将继续深入研究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在智慧能源管理和节能环保领域的创新应用,让科技赋能能源与环保行业,引领行业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发展,实现高效管理,智能运维与节能降耗。为实现“双碳”目标和节能环保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对于企业来讲,“30•60”双碳目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社会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低碳环保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创新局面的逐渐形成,创新性的商业向善和低碳转型将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以及意想不到的社会影响力。

9月9日,由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发起主办的「商业向善·碳排向零」行业思享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知岛书屋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也是社企论坛「商业向善主题行业思享会」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思享会跨界邀请商界、学界及公益领域思想者与实践者,围绕“30•60”双碳目标、国内外碳中和政策与市场、碳交易、低碳技术、中外知名企业碳中和实践案例、绿色转型方法与实现路径等话题展开跨界交流,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和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新思路。

本文是由本次活动嘉宾易善数据创始人、总裁陶泽先生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发扬央企混改优势,进军双碳新型产业的分享。

公益慈善的发展与碳中和聚焦

针对中国真正做捐赠的公司,尤其是顶级的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易善数据专门的小程序可提供环保领域、碳中和、气候变化领域的捐赠数额、全国分布情况和基本使用情况。

易善数据认为要团结更多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家来参与第三次分配和碳中和,应瞄准制造业、信息传输业、批发零售业这些重点行业。很多中国企业家做公益行业的基金会,不仅自己捐钱,还会成立自己的家族企业基金会,第一代表自己家族对社会的承诺,第二能更加具有战略性、专业性地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花钱的时候,一部分企业家自己花钱,一部分通过成立专业的家族基金会打理这些资产,能够让它花的更有效率,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根据老牛兄妹基金会发起的中国家族慈善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在不同领域的捐赠基本情况显示,2015年9亿资金用于支持优质教育,4亿投向精准扶贫。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第三次分配的走向,中央倡导精准扶贫所带来的捐赠增长速度非常快,从第二年开始基本上超过了教育的投入。生态环境、碳中和的资金量还相对比较小,随着“30·60”的政策提交,未来五到十年绿色环保领域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

数字科技助力第三次分配

今年,一家英国量化投资基金与易善数据成为合作伙伴,他们的创始人拥有一家家族基金会,承诺每年拿出1亿英镑专门捐赠气候变化和碳中和。

受国际经验的启发,易善数据开始探索用科技和数据的力量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易善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展示气候变化领域的捐赠数据、捐赠方向和发展轨迹,并做一些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在中国在昆明主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易善联合SEE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资助报告。通过数据科技手段,让碳中和这个领域共事的人互相了解,倡导第三次分配的资金更多地更有效地投入到碳中和领域,并使得这个领域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合作。

10月20日,2021金融街(6.040, 0.10, 1.68%)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年会主题聚焦“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油(5.730, -0.15, -2.55%)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发表演讲。

傅成玉表示,我们不要把碳中和仅仅从减碳的角度视为碳中和,一定要从促进技术进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生态结构的优化,特别是推动社会进步角度。

此外,他表示,中国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碳回收问题,应该立足在如何让“碳”减少,而不是怎么让化石能源减少,避免“一刀切”的运动式减排

他还指出,如果简单的认为化石能源是碳的来源,然后拼命把它往下压,至少在未来十年我们做不到,所以在十年、二十年这一段时间,应该集中精力节能降耗,中国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把能耗往下降。

19日举行的“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电力行业脱碳和零碳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之关键。

黄震援引数据称,全球有高达4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电力行业,我国有48%的碳排放量来自电力行业,电力行业的脱碳和零碳是达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之关键。面向碳中和,能源转型的方向主要是“五化”。在能源供给侧方面,包括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在能源需求侧方面,主要方向是电气化、智慧化和高效化。

在实现燃料零碳化方面,黄震指出,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得到的零碳电力做各种各样的燃料。比如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来制氢,也可以合成氨,用于车船等的动力系统,这些都是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黄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可以让现阶段以灰氢为主逐步过渡到绿氢的大规模使用,最终实现零碳排放“这一个过程有赖于可再生能源的低成本,以及制氢的高转换率,在绿氢制取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进一步表示,作为燃料的一种,氢气可广泛引用在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多个动力领域;同时,作为储能介质的一种,氢气的应用场景也很丰富。

“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其核心是以一种颠覆性、变革性的能源技术作为战略支撑,形成全新能源大系统,重新定义人类社会资源利用的方式。”黄震说,能源转型重点在于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个系统依赖于遍布全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和储能系统,也包括各种虚拟电厂和微电网的技术,使常规火力发电从现在基荷电力转变为调峰电力。

来源:中国证券网讯

“真是没想到碳排放权配额居然能抵这么多!”刚刚获得农业银行绍兴分行发放的1000万元抵押贷款的浙江春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农行绍兴分行为我公司办理了1000万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急需的问题。”

如何帮助企业有效盘活“碳资产”,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缺口问题?农业银行绍兴分行在当地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针对绍兴制造业实际情况,分析研判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与绍兴市制造业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发挥“三农”产品创新基地政策优势,在全国碳市场上线之后,快速研究突进“碳资产”抵质押融资,仅用5个工作日就创造性地完成了产品研发、客户营销、授信审批、抵押登记、贷款发放的全过程。率先在全国成功发放碳排放配额抵押贷款,解决了节能减排中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新渠道。

2021年以来,农业银行绍兴分行在碳排放权金融赋能方面不断探索,实现了“碳资产”独立融资突破,为绍兴实体企业融资开拓渠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开辟了一条金融新路。

截至目前,农业银行绍兴分行新增各项贷款超140亿元,新增民营企业贷款超6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超30亿元、绿色贷款超60亿元;新增银保监口径普惠领域贷款超60亿元。

数据来源:农业银行绍兴分行

2021年亚太绿色低碳

发展高峰论坛长沙开幕

碳市场交易近百日成交额超8亿元

三湘都市报10月20日讯 10月20日,主题为“建碳中和愿景,写新增长未来”的2021年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约400名嘉宾,围绕技术创新、减污降碳协调治理、建筑领域碳达峰路径、低碳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线图与综合解决方案。

据悉,这已是第五届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也是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的首届论坛。2015年9月,亚洲开发银行与湖南省签署《关于共同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谅解备忘录》,并约定从2016年起,在长沙联合主办国际低碳技术论坛,后更名为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已纳入中国生态环境部与湖南省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

近年来,湖南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蓝天、绿水、青山正成为湖南亮丽的名片。近五年来,我省不安全的、落后的、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基本出清,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5年大幅下降,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9.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4%,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7.47%。

当日,湖南省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谅解备忘录》。论坛由中国生态环境部指导,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亚洲开发银行主办。

据了解,今年7月16日,中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截至10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67.5万吨,累计成交额约8.45亿元。

10月19日至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2021)”在位于通州区的城市绿心活力汇举办。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作为城市副中心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品牌活动,本届论坛与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一起被列入北京市委常委会2021年度工作要点,“双碳”是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

为全力推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双碳”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结合“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处于建设高峰期的阶段性特征,本届论坛把绿色减碳放在突出位置,以“聚焦‘双碳’目标,探索绿色发展”为主题,设立了“绿色发展形势与宏观政策”“绿色能源应用与产业化”“绿色建造实践与创新”三大内容板块。

受邀参加本次论坛的8位院士和20多位专家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圆桌会等形式,开展14场主旨演讲和2场专题交流,详细介绍绿色能源、绿色建造等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路径问题,为副中心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论坛还邀请到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境内外专业机构及国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讲授绿色发展在能源、建造、金融领域的具体案例。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副中心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成为副中心上下的广泛共识。结合“十四五”实际,城市副中心将优先抓住绿色能源和绿色建造两大重点,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和市场力量,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其中,在绿色建筑方面,副中心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将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既有建筑和老旧小区改造全面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同时,还将在行政办公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在张家湾、宋庄、台湖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碳中和示范项目、示范社区。

本届论坛现场同步举办了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成果展、绿心主题展、绿色科技主题展。由北投集团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9家单位发起成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据了解,研究院作为民办非企业机构,将借助副中心绿色发展咨询委员会的专家资源,有针对性邀请更多专家学者加入,在推动绿色低碳行业技术进步及成果落地、为城市副中心实现“双碳”目标探索发展路径和经验、打造国内领先的“副中心绿色发展模式与标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10月15日,以香港中华煤气为代表的十家中国城市燃气企业(包括香港中华煤气、上海燃气、深圳燃气、成都燃气、重庆燃气、广州燃气、贵州燃气、杭州燃气、海南民生管道燃气、陕西燃气)在河南省郑州市共同签署了《中国城市燃气企业甲烷控排倡议书》。港华燃气执行副总裁周衡翔先生代表签约企业宣读倡议书。

签署《中国城市燃气企业甲烷控排倡议书》是“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第十一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煤气与热力》杂志社主办,北京市燃气集团、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承办。倡议旨在推动中国城燃企业将甲烷控排纳入企业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发展规划,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支持政府的甲烷控排政策制定及实施,推动甲烷控排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稳步实现甲烷减排工作国际化接轨。

《中国城市燃气企业甲烷控排倡议书》的签署,既是中国城燃气企业积极推进甲烷控排行动的重要承诺,更是助力彰显大国担当、努力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的有力行动。展望未来,香港中华煤气将继续致力推动燃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携手共济担负起甲烷控排的责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上海市日前印发«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七个方面提出24项举措,包括加强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业务、健全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等,目的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定价、创新中心,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

其中要大力发展碳金融市场,支持绿色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1.发展碳金融市场.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合作与联动发展,促进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各类场外和场内衍生产品创新.推动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参与碳金融市场建设,丰富碳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发展碳排放权质押、碳回购、碳基金、碳信托等碳金融业务,增强碳金融市场活力.

10.支持绿色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认证、环境咨询、绿色资产评估、碳排放核算、数据服务等绿色中介服务机构,在碳资产管理、碳足迹管理、碳信息披露、低碳技术认证等领域形成全国领先的中介服务体系.

近日,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一:低碳时代的保险行动路径》(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保险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大有可为,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低碳行动,为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报告认为,对于财险公司而言,需要重点关注沿海、河流地域降水激增和山洪暴发带来的资产损失,寿险公司需要重点关注温度上升引发的人口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

为展现保险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领域的影响力和价值,报告提出了保险低碳影响力模型,包括自适应、拓生态和扩链接三个层面,保险行业除了自身减排,还通过连接用户、产业链企业、公共部门等推动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各国纷纷采取行动。中国宣布 2060 年碳中和的努力目标,美国新总统重返巴黎协定。全球气候行动正在发生令人鼓舞的积极变化。10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举行“气候安全:碳中和的意义与路径”为主题的分论坛。

卡内基气候治理倡议执行主任乔纳斯·帕斯佐特、马尔代夫驻华大使艾莎特·阿兹玛、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及中国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范翔、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原副部长米凯雷·杰拉奇、经合组织驻华高级顾问,北京办公室主任海博、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法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使、COP21 特别代表、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图比娅娜、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等嘉宾参与了讨论。

法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使、COP21 特别代表、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图比娅娜表示,巴黎协定提出要在世纪中达成净零的关键目标,把全球的排放目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在世纪中达成净零,进一步控制全球温度的上升。在巴黎协定之前,大家对全球变暖的目标有一些思考,但是没有量化的目标。现在很多国家都提出了 详细的措施,有了很清晰的量化目标。我们需要所有的行业携起手来,不仅仅是环保行业。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及中国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范翔表示,很多年前很多企业不重视碳排放、碳中和、碳净零的目标。目前全球的前2000家的上市公司,已经有20%的公司有碳净零的目标了。范翔称,整个碳中和的路径对中国整个的经济结构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为实现碳中和中国可能要投资16万亿美元到新基建领域,包括电力、充电桩,到了碳中和时绝大部分是充电车,整个的银行系统、金融系统将扮演重要角色。

经合组织驻华高级顾问,北京办公室主任海博表示,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终究是要落在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净零目标,低碳转型的。我们非常欣慰的看到,中国将会停止海外煤电厂的建设供资这样的举措。我们还有众多可发挥作用的空间,比如在去碳投资和贸易方面,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促进绿色投资项目的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中国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中国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提出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表明中国可以跟发达国家竞争,为发展中国家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表明我们可以连共同加速走向碳中和。

来源:北京青年报

10月20日,2021云栖大会现场,阿里云发布“双碳”解决方案,方案包括三款碳中和产品,分别是面向政府的城市“双碳”操作系统、面向企业的节能减碳工具、面向社区的碳普惠平台。三款产品通过数据相互连通,形成全链条的“双碳”解决方案。

政府在城市治理中如何管理碳排放?“碳眼”可以解决这一需求。这是一款面向政府的城市“双碳”操作系统,可以帮助政府看到城市里谁在排放、什么时间排放、在哪里排放,从而“因地制宜”地做好碳预算、管理碳资产。

企业想要节能减碳,数据从哪里来?“能耗宝”是面向企业的节能减碳工具,它从能耗管理和碳排管理两个方面帮助企业、学校、商业楼宇检测和诊断能源的使用情况,并且做出预测。利用“能耗宝”,企业能够监控自身的碳排放现状、分析趋势、并根据其提供的建议进行优化。

普通人如何参与“双碳”?在社区层面,阿里云提供了碳普惠平台。该平台有网站和APP两种形式,人们能够通过低碳行为在该平台获得“碳币”,以兑换线上线下的商品。阿里云副总裁、企业云服务总经理熊务真说:“结合不同的社区场景、不同的人群,我们配置了相应的碳积分方式,联合金融机构加入绿色金融的服务,同时接入了本地商户和电商平台,实现碳币权益兑换。”

“实现节能减碳有‘三环’。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减排是‘内环’,助力城市、企业、行业脱碳是‘中环’,而推动消费低碳环保,则是辐射更大范围的‘外环’。”熊务真表示。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摘要: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佳华科技董事长李玮向赵英民部长汇报了智慧环保的业务发展和“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建设情况。

10月2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在天津隆重召开。年会以“开局‘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邀请了全国环境学科的顶级专家学者、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企事业单位代表,共同交流分享生态环境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佳华科技作为国家生态环境部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应邀参会,隆重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受到各界人士一致赞扬和好评。

20日上午,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等领导一行莅临佳华科技展台参观。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佳华科技董事长李玮向赵英民部长汇报了智慧环保的业务发展和“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建设情况。近年来,佳华不断聚焦智慧环保、低碳智慧城市领域,同时向工业互联网延伸,提供基于物联网综合技术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数据服务。目前服务的城市已达百余个,为用户提供实时溯源、智能分析、预测预报等服务。

今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发展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开发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佳华凭借多年在生态环境和能源监测方面的技术积累和工程积淀,联合业内权威机构、科研院所和典型用户,研发了“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建立了一套针对生态环境、碳排放、碳资产管理的监测、量化、智能分析体系。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将历年来和生态环境及碳排放息息相关的人口、经济、农业、交通、建筑、能源结构等数据和实时监测的物联网数据相结合,建立起多源数据系统,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各个省、市、县及行业管理部门、各类企业都可以依据“生态环境双碳云图”的可信数据资源,建立最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双碳数据平台”,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的长期规划、阶段分析和实时管控。提升数据质量和碳资产管理水平,助推各类用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海量的数据,为业内专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依托“工作室”平台功能,可享受安全存证存储的办公环境,以及专业化的数据工具,远程就可以为需求方提供比通用交流工具更专业的“把脉就诊”服务。

未来,佳华生态环境双碳云图,在经过标识和存证的海量多源数据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民众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助力国家双碳政策的落地,加速绿色经济建设,为全社会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应邀出席“2021年亚太金融论坛”并发言。朱云来认为,碳排放问题应认真对待,形成共识,科学有效地把握平稳、逐渐改进和新旧转换的过程。绿色金融有助于系统建立新的能源体系。绿色金融发展也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标准。绿色金融实际上能够有所助益。

来源:新华社

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时深刻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站在国家能源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深刻揭示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律,指出了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

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突出特点,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在57%左右,而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则分别达到了73%和43%。

在我国,油气除用于燃料外,还用作化工原料生产基础化工产品。202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6.7亿吨,其中成品油产量3.3亿吨,超过40%的原油用于生产石化化工产品。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煤炭能够替代原油生产成品油、天然气以及“三烯”“三苯”等化工原料,可实现煤炭经深加工对原油的替代,成为世界化工原料多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发挥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成为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两大动力

“十三五”以来,我国煤化工产业积极应对全球油价大幅波动、经济增速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利影响,主动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统一行动,在科技创新、低碳环保、结构转型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业化示范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技术创新实现多点突破,取得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

在煤气化领域,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等先进煤气化技术进入大型化、长周期运行阶段。在煤制油领域,开发了超清洁汽、柴油以及军用柴油、高密度航空煤油、火箭煤油等特种油品先进制造技术,开展了煤直接液化油品的战机试飞和火箭发动机试验;研制出煤沥青制备中间相沥青以及中间相沥青连续聚合技术,建成首套百吨级中间相沥青连续聚合装置;高温流化床费托合成关键技术完成了10万吨/年中试。在煤制天然气领域,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具备了工业化条件。在煤制烯烃、芳烃领域,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在甲醇转化率、乙烯丙烯选择性、吨烯烃甲醇单耗等方面优势明显,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突破。此外,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技术创新也取得积极进展,为有效推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升。

煤化工企业普遍认识到绿色低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主动采用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强企业用能和排放管理,煤化工产品的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正在运行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煤耗和水耗分别下降到约2吨标煤/吨、3.5吨标煤/吨和5.7吨标煤/吨;煤制天然气项目能源转化效率在55%左右,单位产品煤耗1.84吨标煤/千标准立方米、水耗5.77吨/千标准立方米,产品质量、消耗指标均接近或优于国家控制指标;煤制烯烃项目吨乙烯和丙烯综合能耗降至2.4吨标煤以下,甲醇单耗降至2.8吨左右;煤制乙二醇装置吨蒸汽耗可达到6吨以下。与燃烧发电相比,煤化工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易回收、成本低,其中70%可实现回收,用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以及其他工业领域。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十三五”以来,我国煤化工在优化布局上培育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等多个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及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基本形成品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2020年,我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年产能分别达到823万吨、51.05亿立方米、1672万吨、597万吨。其中,煤(甲醇)制烯烃产能占全国聚烯烃产能的31.8%,煤制乙二醇产能占全国乙二醇总产能36.9%。煤制化学品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能必须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更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生态环保特别是碳达峰、碳中和对煤炭产业的约束越来越紧,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建和在建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对于减少煤炭物流成本、缓解运煤通道压力、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是这些地区普遍面临远离产品终端市场、水资源短缺、环境资源承载力不足、缺乏纳污水体等问题。同时,受能耗“双控”目标限制,目前现代煤化工项目难以获得相应的增量指标。

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产品占比过高,同质化现象严重,是长期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煤制油品产品类型基本一致,同质化产品供应激增,加剧了煤制油项目的生存压力。煤制烯烃产品以中低端为主,乙烯丙烯产品集中在一些少数通用料或中低端专用料牌号上,高端专用料牌号基本空白。煤制乙二醇的产品结构单一,已建成的项目通常以乙二醇为绝对主产品,下游用于聚酯的高端应用比例还不高。如果现代煤化工项目不从高端化、差异化上解决同质化问题,势必会造成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被动局面。

造成煤化工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仍未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许多关键工艺技术尚未取得突破,煤化工产业链过短,高端产品比率较低,是当前煤化工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虽然目前煤化工新技术研发活跃,但是大多处于实验室或中试阶段,仍需进行工业化示范验证。特别是亟待开发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强化煤化工科技创新,突破制约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能,推进产品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是“十四五”时期煤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努力开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向强跨越的关键时期,煤化工行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优化布局,延链补链强链,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提升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控制总量,优化产业布局。

区分煤化工用的原料煤与供电、热用的燃料煤,加强统计分析,摸清家底,在严控燃料煤消费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煤化工原料煤的控煤方案,避免各地限煤“一刀切”运动式做法,既要确保大气质量的改善,也要避免对企业造成“误伤”。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品市场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示范项目。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发展速度,按照能源保障、运输和加工能力安排资源开发规模和产业布局,推进大型化、园区化、基地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是优化结构,促进高端多元化发展。

已建成的示范项目要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重点围绕生产高端、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能效、降低资源单耗,降低污染排放,加强节水和环保技术开发、装备自主化等开展升级示范。重点发展煤制超清洁油品和特种油品,同时加快下游化工产品向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特别是加快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继续开展甲烷化技术及催化剂开发,推进10亿立方米/年工业化示范。开发差异化、高端化聚烯烃牌号,加强对碳四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乙二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稳步推进煤制芳烃工业化示范。

三是延链耦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要努力打破目前各行业按技术和工艺相互隔离的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的不同行业耦合发展的新模式,共生共联,协同发展。要采取多联产方式,实现煤电化上下游一体化建设和运营,大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化纤、盐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助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研发合成反应热高效利用、低位能有效利用、密闭式循环冷却、高含盐浓缩水处置、多种废气污染物处置等节能节水和环保技术。对缺少纳污水体或纳污水体不能接受废水排放的,严格落实水功能区域限制纳污红线管理的要求,做到工艺废水全部回收利用;对有纳污水体条件的,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标准。组织攻克大规模、低能耗二氧化碳分离与捕集技术,安全高效二氧化碳输送工程技术,低能耗、低成本、大规模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安全可靠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积极开展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高附加值及大宗化学品研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

四是创新引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进一步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开发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制低碳醇醚、制对二甲苯,甲醇一步法制备对二甲苯,合成气直接制高碳醇,煤直接提取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等短流程技术;开发煤制超清洁油品和特种油品,同时加快向下游化工产品延伸生产特种化学品;研发差异化、高端化聚烯烃牌号,加强对碳四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乙二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联产高附加值产品;攻克粉煤热解、气液固分离工程难题,形成百万吨级低阶煤大型热解多联产清洁高效分级分质利用关键技术,用技术创新开创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的新未来。

为实现“2030年前CO2排放量达到峰值,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我国已经或者将要采取一系列市场和非市场手段来促进国内碳排放量的下降,其中碳排放交易是一项重要的市场工具。借鉴域外碳排放交易的经验,我国于2013年正式启动七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并2017年12月宣布启动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统一碳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诸多因素和环节,总结各地试点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大有裨益。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曹明德教授在《中国碳排放交易面临的法律问题和立法建议》一文中,基于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实施进展,分析了七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面临的法律问题,并就中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一、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实施开展

经过多年制度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政府确立了双轨式碳排放交易政策法律体系。一是基于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而开展的项目式碳排放交易。二是试点省市的总量控制型配额式碳排放交易。配额式碳排放交易因其具有总量控制和强制性特征而成为我国当前碳排放交易政策法律体系的核心支柱,并取得良好实践效果。

从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规模来看,试点地区碳排放交易总规模仅次于欧盟,但无论是成交量还是交易额均远低于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从交易价格来看,目前我国试点地区彼此之间的碳排放配额价格差异较大,且相较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言偏低。从活跃度来看,目前我国各试点地区的市场活跃度存在差异,且普遍较低。多数试点市场仅在履约期前后变得活跃,平时发生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十分有限。在各试点地区仍继续扩大和完善各自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同时,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从2019年正式启动,并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线上交易。

二、七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项目面临的法律问题

(一)碳排放交易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80条2款的规定,部门规章在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或命令作为依据时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因此,当前国家发改委通过部门规章以及试点省市通过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形式为排放主体增加固定期限配额清缴义务的规范显然与《立法法》的相关规定不相符合。在缺乏国家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当前各试点省市用以规范碳排放交易法律体系整体位阶较低,直接导致碳排放交易规范的权威性、稳定性和透明度不足,不利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推行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碳排放交易一级市场规则不统一

碳排放交易一级市场主要包括碳排放配额总量设定和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问题在于,首先,就碳排放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主体来看,目前我国试点省市各自的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由各自的交易主管部门结合本省市情况自行决定。其次,碳排放配额或经核证的减排量的法律属性并不明确。其属性为一种民事权利,还是行政相对人通过行政许可而获得的一种公法权利,国内外学界并无通说或主流学说,现行立法和司法裁判也并未对此做出明确回应。再次,总量目标的设定和配额分配规则不统一。最后,现行碳排放交易机制覆盖范围不统一且覆盖范围过窄。

(三)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法律规制不足

碳排放二级市场是碳排放配额或减排信用的供需双方进行配额或者信用交易的场所以及相关交易行为的总称。当前相关规范性文件多侧重于一级市场构建而忽视二级市场的规范问题,导致二级市场普遍存在配额垄断、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第一,碳配额被少数市场主体所集中持有,碳市场缺乏流动性。第二,碳排放交易和其他经济激励措施相互交叉重叠影响各自政策的实施效果。第三,碳排放交易市场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且试点省区配额价格差异较大,有待实现配额同质化。此外,维持一个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并对试点碳市场进行清算应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此举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方,故清算地方碳市场将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四)碳排放交易调控和监管机制存在缺失

从试点项目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调控和监管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碳排放配额价格干预机制相对单一,导致碳排放主体履约成本的不确定性。第二,履约保障机制力度不足,难以对排放主体形成有效约束。总体来看,试点省市在处罚标准、处罚方式以及违约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规定良莠不齐,威慑力度不足。第三,碳排放交易市场信息公开不够充分。各试点省市的管理办法,以及《碳排放权交易送审稿》和《碳排放权交易征求意见稿》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信息公开方面的制度设计均未存在问题。第四,试点项目暴露出碳市场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当前的政策法律体系对“监测-报告-核正”(MRV)机构的监管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我国各试点项目建立的交易平台、交易系统和登记结算制度规则不统一。

三、对中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立法建议

(一)国家层面的碳排放交易法律规范体系

碳排放配额的设定与分配实质上为被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排放主体设定了相应的负担。根据《立法法》规定,结合我国当前气候变化立法的思路和进展状况,应当将碳排放交易立法定位为拟议中的《气候变化应对法》的下位法。同时,该法应当融合现有的碳市场规则,综合考虑相关立法经验以我国各试点省市地方实践经验,针对碳排放交易的主要制度和具体措施进行统一规范。此外,各种配套实施办法以及技术指南的制定也应纳入碳排放交易的法律规范体系之中。

(二)碳排放交易一级市场规则的构建

我国应适时采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来代替现行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对于拟议中的《气候变化应对法》或者已提交国务院的《碳排放权交易征求意见稿》应当将碳排放配额和经核证的减排量作为新型财产权的载体或者标的物,以规避将其作为财产权可能引发的弊端并为市场提供稳定预期。同时,建议该行政法规的名称应改为“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或“碳排放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我国应采用集中决策模式,并充分运用控排系数来公平合理确定地方配额数量。在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初期,配额分配应原则上采用免费分配原则。同时,为解决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可以引入设备产量虚报事后责任追究制度。此外,正在建设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应逐步扩大控制碳排放的范围。

(三)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规制力度的提升

我国碳排放交易政策体系应当不断促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其一,促进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其二,促进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其三,促进各方市场主体的有序参与。其四,我国应当对碳排放配额和经核证的减排量制定反不正当竞争以及反垄断的相关规则,规制碳排放交易期间可能出现的配额垄断问题,提升市场的流动性与活跃度。其五,在逐步取消节能补贴政策的同时,碳市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量、用能权交易指标与配额或经核证的减排量进行换算,确立统一的换算或者抵消机制。

(四)碳排放交易市场调控、监管机制的完善

能否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和监管将直接影响碳排放市场交易的正常目标能否实现。这需要立法者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其一,碳市场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各试点省份的碳排放抵消机制,并尝试引入定价机制以确保合理的碳价干预机制得以形成。其二,碳排放立法应确立严格的履约机制。其三,碳排放立法应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扩大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和信息公开事项的范围,并建构碳市场信息公开的多元责任体系。其四,碳排放立法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监测-报告-核证”规则并加强对碳排放交易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管。其五,碳排放立法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制度,由统一的交易平台处理配额或经核证的减排量的交易、清缴和注销等。其六,碳排放立法应当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与国际或区域市场的连接留下应有的空间。

(五)未来多种碳排放规制工具的整合

鉴于各种不同规制工具之间的协同配合效力以及各国立法例,时下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应当研究各类规制工具的协同配合及其混合适用,一方面是,经济激励型规制工具与其他类型规制工具的混合;另一方面是,经济激励型规制工具的混合适用,包括碳排放交易政策与节能减排财政补贴政策的协调使用和碳排放交易与碳税的混合适用。

四、结语

中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须针对碳市场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依据和全国统一的规则、免费配额的过度发放、市场流动性不足、违法成本低、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建立健全国家层面的碳排放交易法律规范体系,构建碳排放交易一级市场规则的同时,提升二级市场的规制力度,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调控、监管机制,实现多种碳排放规制工具的整合。

“绿色低碳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将有力推动金融业迈上‘第二增长曲线’。”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10月21日受邀出席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绿色发展与金融担当平行论坛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碳排放最高将超过100亿吨,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相比发达国家,具有碳排放峰值高、碳中和时间短等特点。而我国碳达峰时还将是中等收入国家,碳中和前仍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发达国家中也没有先例可循。“碳达峰碳中和是压力,更是动力,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后发赶超’。”吕家进说。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推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对防范金融风险形成重大挑战,同时又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很多研究成果,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万亿级别的投资。

吕家进认为,金融机构应胸怀“国之大者”,认清大势所趋,以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独特功能,积极担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的职责使命。

要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工具,推进业务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构建绿色资产负债表。要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发展及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居民生活方式绿色转变等领域加大作为;要大力支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助力一切有利于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减污降碳的活动,全面推动国民经济绿色复苏和绿色增长。

要持续完善碳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应充分运用账户管理、支付结算、投资交易、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管理碳资产,激活碳价格,创造更大的碳市场。当前要重点研究解决自然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加快培育碳交易市场主体,积极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带来的生态盈余,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流向绿色创新活动。

要防范“运动式”减碳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应增强大局意识,尊重经济规律,坚持不立不破、边立边破,杜绝“一刀切”政策,制止“断崖式”抽贷,平稳有序推进绿色转型,防范在减碳中衍生其他风险,防止微观行为引发宏观风险。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起步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先行地——福建,从生态省到美丽中国,从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到业内首家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兴业银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经过15年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点绿成金”的发展之路。目前该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3万亿元,服务企业客户3.3万户,连续两年在国际权威ESG评级中位列国内行业最高的A级。

立足新发展阶段,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兴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高度,深化与国内外各类机构、企业、同业、科研院校的合作,立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翻一番,使绿色金融成为连接客户的主纽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的兴业力量。”吕家进表示。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绿色金融是对冲全球化逆流的重要力量。吕家进呼吁,金融机构应积极搭建生态圈,扩大同心圆,服务“双循环”,更加有力建设生机盎然的人类家园,并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要加强东西交流,扩大开放,特别是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始早、污染治理开始早积累的理念、经验、资金、技术、人才资源。

二要深化南南合作,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绿色金融技术和服务方案,推动“一带一路”成为绿色之路。

三要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总结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助力“中国方案”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提升。

10月20日,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在广州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第十五届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在致辞时表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发展和创新是石化企业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刘晓峰认为,“绿色石化”是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继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有石化企业和跨国公司壳牌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落地以来,外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广东已成为全球石化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

2021年8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并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对此,刘晓峰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在这个发展转型和大重构的时代背景下,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关键五年,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窗口期,石油化工行业要继续紧跟“双碳”目标和进程,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刘晓峰指出,本次峰会发布的《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蓝皮书》“湾区绿色化工数字交易园区”建设规划,将有效助力广东省和广州市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为石化行业提出了宝贵的发展方向和经验总结,为相关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19年以来,大湾区已连续举办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紧跟化工行业实时趋势,在行业内外引起高度关注。本届峰会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10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布《证券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报告》(以下简称《双碳报告》)与2020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以下简称《社会责任报告》)。

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在利用资本市场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资本形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一直以来,证券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证监会的决策部署,坚持回归本源,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切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证券行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绿色投融资体系、碳金融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证券行业“一司一县”扶贫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模式创新,行业扶贫成绩显著。面向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开展行业公益慈善活动,是证券公司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据了解,《双碳报告》是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总结。《双碳报告》介绍了“双碳”目标的背景、发展情况、相关行业排放现状、绿色低碳经济研究情况、资本市场助力“双碳”目标的优势,着重阐述了证券行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研究、实践成果,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证券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践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发挥行业智库作用,加强碳中和经济理论研究;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制度建设;构建绿色投融资体系;推动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履行绿色责任,推广低碳理念,丰富绿色实践。

同时,《双碳报告》就证券行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出六方面建议:构建丰富的投融资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体系与评级机制;积极推进碳市场建设;完善风控体系,强化绿色投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保护;丰富碳达峰碳中和实践,践行绿色责任;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社会责任报告》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脱贫攻坚、加强投资者保护、人力资源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角度总结了证券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并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鲜活的案例展现了证券行业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践行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水平,保障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持续推进行业文化建设,推动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强化证券研究能力建设,汇集众智强预期谋发展;全力做好人力资源建设,夯实行业高质量人才之基;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凝聚合力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下一步,协会将引领行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担时代使命;二是强化证券公司融资、投资、交易、风险管理功能,加快财富管理转型,发展普惠金融,推进双向开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出台证券行业绿色金融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业务规范,推广绿色金融示范实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四是引导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责任担当,为促进共同富裕作出行业应有贡献。

10月21日,第五届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中和促进基金与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管理委员会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半公益性质“双碳”综合服务平台。

据悉,该平台致力于加强“双碳”技术资源整合,开展双碳方面前沿性研究,为区域碳达峰碳中和设计规划性方案,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等专业服务。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是全社会减碳行动中的主力军。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双碳”综合服务平台,将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半公益性的顶尖技术服务,为湖南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和资源支撑,有效推动企业减碳行动开展,推动湖南“双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10月20日至22日,以“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为主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10月20日晚,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召开。此次分论坛聚焦金融如何支持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来自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负责人,绿色金融领域的专家,以及国际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等共同参加了此次论坛,为谋划金融与绿色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纷纷做了精彩发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四点经验和做法。第一,中国高度重视金融在绿色与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是最早发展绿色金融的国家之一;第二,绿色发展成为疫情后国际经济复苏的亮点,中国是绿色复苏的积极践行者;第三,中国正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第四,中国不仅注重自身绿色金融发展,还积极参与和引领绿色金融相关领域国际合作。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致辞中指出,银行业、保险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拓展绿色金融业务,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金融力量。他强调,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金融业大有可为;同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还指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培育起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枢纽作用,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今年的重要成果。第一项成果是形成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这个路线图会指引G20国家未来几年当中的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一些主要路径。第二项成果是形成一个综合报告,报告重点研究了三个议题,包括如何推进全球的可持续金融界定标准的一致性,如何推进全球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强化MDB,也就是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当中发挥的作用。

此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Martin Raiser,三位境外嘉宾——巴基斯坦央行前行长Yaseen Anwar,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策略部国际气候融资、伙伴关系和能力司副司长Jenny Mclnnes,法国巴黎银行集团(中国)副董事长Bruno Weil等嘉宾,在演讲环节中分别谈了他们对绿色金融、金融与低碳转型良性互动等方面的见解和感受。

在现场讨论环节,与会嘉宾还分别就绿色保险的职能和作用,绿色金融产品实践和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制度建设,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的标准和信息披露,绿色恢复项目的国别经验等,谈了自己的思考。

可以说,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指引未来我国金融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21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10月20日在天津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出席会议,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科技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的攻坚克难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爬坡过坎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仍将处于高位。新旧污染问题交织,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繁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依然较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程度更大。尤其是在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对传统环境治理技术、方法、路径和格局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会议强调,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要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落实“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现实需要,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

据介绍,本届年会以“开局‘十四五’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共设置130多个学术主题,旨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今天,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碳中和市长圆桌论坛在长沙召开。来自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等近20个城市的市长代表团,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议“双碳”发展格局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如何合作共赢。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首次以“双碳”为议题聚首长沙,也是全国首个区域性以“双碳”为主题开展的高规格交流论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主题发言中说,从城市群的角度,减碳、降污、节能、节省资源是绿色发展实施的路径,要以“行业+区域+流域+城市群”的模式,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依托产业特色、基础和优势,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路线图,并重点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革新,减少排放。

“武汉将进一步加强规划研究,开展全市碳达峰评估,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并进一步推进减排,实施碳普惠制,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共植生态底色、绿色优势。”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彭浩在会上表示。

合肥市副市长王文松提出,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战略,以智慧化改革为重点,多管齐下,接力做好全社会节能文章。

“加强绿色发展新征程,根本在于深化大合作。”南昌市发改委副主任钟坚认为,长江中游各城市间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存在差异,要加强基础构建,强化科技共创、金融互助和政策互通,有效破除区域差异障碍,推动构建公平畅通的市场环境。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认为,实现“双碳”目标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希望各城市在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协同配套、能源结构协同转型、交易市场协同运行、技术创新协同共享等方面精准发力,携手共进,让“双碳”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原载《湖南日报》

福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日前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福建省将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20个县(市、区)、国有林场等开展林业碳中和试点建设,完成建设面积50万亩以上,新增森林植被碳汇量50万吨以上。意见提出,要健全林业碳汇发展机制,完善林业碳汇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福建林业碳中和交易中心,制定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办法,建立碳排放抵消机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场外交易模式,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购买林业碳汇或营造碳中和林,推动碳中和行动;培育福建省具有林业碳汇项目审定核证资质的机构等。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 安永呼吁各界超越碳中和目标,并率先成为实现负碳排放目标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

► 安永通过减少绝对碳排放量,并去除和抵消多于自身所排放的总碳量,实现了负碳排放目标

安永宣布已实现负碳排放目标,这是迈向到2025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关键一步。实现负碳排放意味着安永目前正在减少碳排放总量,并去除和抵消多于自身所排放的总碳量。

为了实现这一碳排放目标,安永承诺通过七项要素,到 2025年实现碳排放总量减少40%。不仅在专业服务机构里,对全球各业来说,这都是一个最积极进取的去碳计划之一。同时,安永亦致力于持续投资碳抵消的组合。

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armine Di Sibio(狄思博)表示:

“我感到骄傲的是,安永已实现负碳排放,并在可持续发展业务中处于领先地位。事实上,假如我们希望下一代能继承一个可持续的地球,仅实现碳中和并不足够。今天公布的这项消息,将对全球转型迈向一个低碳的未来带来重大影响。安永将继续采取行动,为安永在全球各地的员工、客户和社区创造长远价值。”

安永持续减少绝对碳排放量

相较于2020财年(9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安永在2021财年的全球碳排放量(39.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减少了60%,这是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商务出行大幅减少,以及通过我们持续落实的七项减碳要素实现的。这也比2019财年为基准的135.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减少了71%。

随着安永员工恢复商务出行,重返办公室并与客户会面,安永将于2022财年起继续把碳排放量控制在“科学基础减量目标”(SBTi)倡议的1.5°C路径以下。安永在2025年实现净零排放之前,将继续维持负碳排放。

投资碳抵消组合

安永与全球领先的气候解决方案供货商South Pole合作投资碳抵消组合,该投资组合包括多个项目,通过造林、再生农业、生物炭和森林保护以去除或抵消碳排放。通过South Pole投资的六个新项目,其中包括中国黔北的造林项目,安永去除或抵消了共52.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换言之,安永额外消除了2021财年的34%碳足迹,实现了负碳目标。

安永可持续服务全球副主席Steve Varley表示:

随着各地政府在减碳行动上就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内达成共识,企业的关键作用正变得愈发紧迫。在202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安永检视了最新气候数据,并认为我们能够也应该采取更多行动。事实上,达到碳中和相当于迈出了很好的第一步,但仅靠这一步是不够的。像安永一样有能力走得更远更快的机构必须马上行动。安永很荣幸能成为设定负碳排放标准的机构之一,同时我们呼吁大家也尽快行动起来。

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表示:

“安永在中国黔北的造林项目,为减少碳足迹及实现负碳排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我感到十分自豪。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安永多措并举,致力推动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帮助各行业企业挖掘绿色金融投资潜力、探索绿色技术创新、和构建具有永续发展优势的产业生态,引领企业提升绿色发展竞争力,在绿色发展事业中把握机遇,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永通过实现负碳目标,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并赋权安永员工为致力于去碳的客户提供服务。

继续开拓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同时,安永团队也为客户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全球可持续性解决方案,与客户携手开展可持续发展之旅。这些可持续解决方案以价值为主导,协助安永客户掌握可持续性和去碳的业务机遇,同时保护和创造价值。这也是安永团队实现负碳目标后的进一步工作。

今天安永实现负碳目标的声明,是在安永采取一系列减少对环境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之后发布的,行动中包括参与英国威尔士亲王推行的 “可持续市场倡议” (HRH The Prince of Wales’s Sustainable Markets Initiative) 的两大倡议,以及由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发展主管组成的30人小组,针对推动商界参与可持续性行动的S30论坛。同时,安永加入了以私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的地球宪章 (Terra Carta),并参与了自然领域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致力于令资金流向达成自然正效益 (nature-positive)。

安永最近也首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商业理事会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准则 (WEF-IBC stakeholder capitalism metrics) 提出报告。报告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应的一套21项有关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 (ESG) 的披露相辅相承,内容涵盖管治原则、地球、人类和繁荣四个关键领域,企业和机构可以对照这些指标进行实际应用。

日前,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在北京举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发布会。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副局长柳长森,联合国环境署王茜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会上,中国节能正式发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国节能“1+4”双碳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中国节能员工绿色低碳行为倡议》,并成立中国节能双碳指导委员会。

作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中国节能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增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支撑能力。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节能已形成了以节能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生命健康为主业,以绿色建筑、绿色新材料、绿色工程服务为重点发展业务,以战略支持为强力支撑的“3+3+1”的业务格局。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节能累计实施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项目超过4000个。“十三五”期间,中国节能累计生产绿色电力69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360万吨,节约标煤2150万吨;累计处理固体废弃物5423万吨,继续稳居行业前列;累计处理污水40亿吨,制供水42亿吨,COD总削减量91万吨,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同期减排量超过7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减排贡献达排放的6倍以上。

宋鑫表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节能坚决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将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转化为企业行动,积极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以充分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展现央企的责任担当。

证券时报e公司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1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

10月22日,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2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实现碳中和 金融新使命”。

论坛上,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创始秘书长、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双碳”目标不能没有金融支持,最近一些地方遭遇拉闸限电的冲击意味着我们遇到“能源不可能三角”,地方不能搞“一刀切”式的达标,而必须平稳按照科学的路径,在金融的支持下才能做得更好。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e公司讯,10月24日,在第三届上海外滩金融峰会“《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研究》课题报告发布会”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了50多条绿色投资指数。即将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发布中证碳中和指数,并将开发相关的ETF产品。

10月22日,以“‘碳’论新生态 ‘智’惠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重庆)广阳湾绿色低碳发展高峰会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举行。本次峰会上,多位嘉宾进行了主旨演讲,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等热点话题,分享了精彩观点。

解振华:重庆有望率先探索出一条转型之路

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发表了《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旨报告。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将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目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已经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很快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地方和城市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的参与和行动。”解振华还认为,一直以来,重庆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并将这项事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在理念、政策、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未来,相信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改革、开放创新的新高地,一定能率先探索出一条西部和内陆城市群向低碳、零碳转型的道路,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琼:建议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发展整体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刘琼发表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主旨报告。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就碳论碳的事情,尤其是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替代难度大;非化石能源发展面临多重制约,产业高耗能、高排放、低能效问题并存;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依然严峻。

针对这种现状,刘琼建议,“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汪洋:打好供给侧、消费侧两大攻坚战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洋在作《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的布局结构调整》主旨报告时认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使命,关键要打好两大攻坚战:从供给侧看,关键是要打好能源布局结构调整攻坚战;从消费侧看,关键是要打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攻坚战。

而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三大支柱——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配置碳排放权;通过构建有利的政策环境,统筹推进各市场主体形成合力;通过建立强大的科技力量,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生产革命。

余晓晖: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从六个方面推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发表《数字化减排,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主旨报告时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六个方面去推动,包括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增加生态碳汇。而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绿色化、数字化和电气化“三化”,则是降碳的具体技术路径。其中,绿色化是指有利于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低碳减排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和产品,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数字化能够助力其他行业节能降本、增效提质,构建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能源生产、使用侧节能和效率提升。

他谈到,数字化、绿色化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化发展与绿色发展唯有深度融合,才能构筑起“数字与绿色共舞,经济与社会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绿水青山。

来源:上游新闻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国家发改委10月2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日前撰文指出,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强标准国际衔接。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发布等制度。完善投资政策,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加大财政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绿色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日前在2021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前的工作至少应考虑四方面内容。具体而言,刘桂平表示,一是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三是不断强化碳市场功能,运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碳定价机制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行。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中证报)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于10月22-24日召开。在今日上午举行的外滩金融峰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一“后疫情时代:复苏、挑战与可持续发展”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时表示:

“气候变化正在从未来的长期挑战变成眼前的紧迫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振华提出四方面关键举措:

第一,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伴随着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的临近,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巴黎协定》所明确的目标与原则,抓紧形成共识。

第二,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责任。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希望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要求,正视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早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第三,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各方亟需加强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愿意与包括美、欧等在内的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务实合作。”解振华表示。

第四,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解振华强调,面对全球温升控制目标的巨大资金缺口,发达国家要首先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完整版视频与开幕致辞实录,稿件未经本人审核。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参加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今年峰会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复苏、挑战与可持续发展”。新冠疫情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严峻考验,气候变化正在从未来的长期挑战变成眼前的紧迫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我们需要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国际社会2020年之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度基础。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大会前分别与美国、法国等国家元首发表联合声明,亲自出席巴黎大会,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作出了历史性、基础性的突出贡献。

当前,《巴黎协定》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落实协定任重道远。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伴随着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的临近,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的目标,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考虑各自能力和国情的原则,就尽快完成协定实施细则谈判,以及如何在未来十年采取有力行动,抓紧形成共识。

第二,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方落实承诺,切实采取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有决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争取做得更好。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仅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希望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正视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早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第三,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各方亟需加强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愿意与包括美、欧等在内的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务实合作。

今年,中美双方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精神,举行了两场面对面的会谈和20余场视频会谈。双方于4月在上海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提出中美将在接下来的10年里,具体在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减少煤、油、气排放等八大领域展开对话和交流。

今年9月,中欧双方举行了气候与环境高层对话,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继续扩展双方在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领域都是中外绿色低碳技术合作的重要关键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也是金融机构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第四,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首先,发达国家要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立鼓励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设计、政策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低碳领域。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碳市场收益分成机制,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开展能力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要确保全球碳市场的环境完整性,防止减排量双重计算,避免碳泄漏,促进贸易公平。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今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我们将积极落实好习近平主席的宣誓和要求,与有关国家开展合作,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各位来宾,女士、先生们,本届论坛邀请海内外金融界有识之士参加,希望与会各方充分发挥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交流最佳实践,碰撞思想火花,为中国和全球发展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疫情后绿色、低碳、高质量复苏贡献智慧和方案。

最后,预祝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1年10月19日至21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中核资本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温新利带队出席论坛。并在碳交易发展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双碳”背景下的经济机遇及企业实践探索》的主题演讲。

温新利代表中核资本从“双碳”背景下的经济机遇、中核集团“双碳”实践、中核资本的举措和行动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对集团公司产业优势和中核资本特色进行了重点阐述。温新利指出,中核资本肩负“兴融强核,协同创新”的使命,与实业企业及金融企业相比,具有“科技+资本”的独特优势,未来可以在碳资产经营、绿色产业培育和科技成果孵化、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践行“双碳”行动。

此次论坛由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核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中核集团等单位协办。集团公司资本运营中心主任、中核资本副总经理左足清,中核资本总经济师尹娟民,中核产业基金总经理刘隆文参加上述活动。

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各方热议焦点。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透露,目前我国已经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急需资金支持。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

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解振华表示,首先,发达国家要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立鼓励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设计、政策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低碳领域。同时,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碳市场收益分成机制,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开展能力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及要确保全球碳市场的环境完整性,防止减排量双重计算,避免碳泄漏,促进贸易公平。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金融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将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也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低碳行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表示,“双碳”战略是一条又长、又宽、又厚的投资赛道。“‘长’指的是中国是碳排放大国,也是减碳任务最重的大国;‘宽’指的是大量相关的产业都会不断地涌现出来;‘厚’指的是,在这个赛道里,有‘矛’和‘盾’的关系,不断有新的‘矛’出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又会出来新的‘盾’,又需要新的‘矛’来解决。”陈文辉说,“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资本和金融的引导支持。资本需求需要政策引导,这些政策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效果显著,但与会人士认为,金融业在支持低碳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在解读《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报告时表示,绿色分类标准、信息披露、压力测试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发展绿色金融要进一步夯实基础。“人民银行将推动绿色分类标准‘国内统一、国际趋同’。目前国内有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三套绿色分类标准,在适用对象、项目范围、精细程度上存在差异,未来需尽量统一标准。”

朱隽还介绍,今年人民银行再度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会同G20各位同仁牵头起草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近期已经获得了G20部长会的通过。该路线图是G20首个关于可持续金融的框架性文件,统筹绿色分类标准、加强气候信息披露,完善气候风险管理等五个重点领域,明确了工作方向和措施,将为全球层面引导市场资金支持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来源:中国证券网

10月21日,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科技守正创新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人民银行发布了28项金融行业标准,其中包括2项绿色金融行业标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金融标准助力。

1991年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金标委”)成立以来,我国金融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现已进入全面推进时期。截至今年9月底,现行有效金融国家标准83项、行业标准310项,公开金融团体标准88项、金融领域企业标准5500余项。

“金融标准化与其他行业的标准化进程相比起步比较晚,但经历30年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对金融部门和金融功能的全覆盖,在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标委秘书处回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

标准化与创新活动互为支撑。据了解,此次发布的28项金融行业标准涵盖金融产品与服务、绿色金融、金融数据、金融安全、支付清算、金融科技和金融监管等领域,也是落实近期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有关任务的具体体现。

金标委秘书处说明,未来金标委将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建设。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系统完善金融数据要素标准,强化金融网络安全标准防护。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有效推进普惠金融标准建设,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标准保障。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标准建设,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标准建设。

10 月 20 日 -22 日召开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绿色金融成为热门词汇。多场分论坛的与会监管部门、专家和机构人士围绕绿色金融展开讨论。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金融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可发挥空间很大,但也要防止一哄而散的现象。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金融业大有可为,绿色低碳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绿色经济也将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发挥巨大作用。" 央行行长易纲在视频发言中说道。

引导资金支持绿色发展 避免 " 一刀切 " 和 " 运动式 " 减碳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并非一蹴而就,与会人士认为需循序渐进,同时也应避免 " 一刀切 " 和 " 运动式 " 减碳。

" 我国已确定绿色低碳转型努力转变的方向和目标,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分阶段逐年的计划或实现路径,循序渐进。" 肖远企在 " 金融助力低碳发展 " 分论坛上表示,对传统高碳行业,金融业不应简单地将其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而应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更新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的资金需求,助力实现有序转型。

总体而言,肖远企称,金融业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经济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波动,修复其中市场的价格失灵和价格扭曲,尤其要防止各种一哄而散的现象。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 2021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上提到,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研究提出碳中和目标。同时他也强调,应避免 " 一刀切 " 和 " 运动式 " 减碳。" 金融机构提出碳中和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气候风险敞口。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开展碳中和目标的可行性研究,并制定实施路线图。" 陈雨露如是说。

管理气候相关的转型风险

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初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为污染防治、节能改造等项目筹措资金。陈雨露指出,随着环境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气候变化成为下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 气候变化会给金融领域带来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这已经达成全球共识。" 普华永道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倪清称,金融领域需要透明化、高质量的信息分享和披露,尤其是有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要进行严格披露。

央行行长易纲在视频发言中指出,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金融机构也应积极通过环境风险分析主动评估和管理相关风险。

绿色金融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年来,人民银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金融系统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筑牢生态屏障,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了金融力量。经济活动中,许多产品的供给和企业运营依赖特定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损失可能导致产品供给和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在此背景下,陈雨露还重点提及,金融机构应当关注生物多样性损失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

绿色金融标准待统一 G20 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已形成

从国际上来看,在主要国家坚持绿色与低碳发展的背景下,2021 年 G20 主席国意大利决定恢复可持续金融议题并将其升级为工作组,中国央行继续作为牵头方推动相关工作。

代表中国担任工作组主席的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分论坛上介绍了今年 G20 工作组的一些情况。他透露,G20 工作组今年有两大成果形成,不久后或将发布。其中之一即形成了 G20 可持续金融路线图。

据其介绍,G20 可持续金融路线图会指引 G20 国家未来几年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一些主要路径,亮点之一是讨论如何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界定标准的一致化。

" 目前有诸多不一致、不协调、不可比的界定标准,造成市场分割、增加了交易成本,且可能会降低投资的信心。G20 工作组认为要加大推动这些标准的可比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努力。" 马骏表示,各个国家或区域若要建立自己的绿色可持续金融界定标准,应遵循无损坏、动态性、有透明度、以科学为依据等原则,建议用一系列办法推动全球的可持续金融标准的一致化,希望某些地区可以建立区域性的统一标准。

谈及绿色金融标准,陈雨露称,中国与欧盟等经济体共同发起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平台 ( IPSF ) ,重点就绿色金融标准的国际趋同等议题开展研究。他透露,预计很快发布中欧绿色金融共同标准,将有效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绿色与低碳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认为,当前,推进绿色金融是银行业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中国的金融机构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推广,绿色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健全,绿色金融发展规则的形成和完善,携手共同呵护共同家园。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23日在2021外滩金融峰会上发布外滩绿色金融报告《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报告建议,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应坚持市场主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支持。“一带一路”绿色转型过程中,中资金融机构可以更多开展和多边开发机构的联合融资,实现优势互补。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引导,继续推进绿色金融的标准、信息披露、压力测试等基础性工作,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中国要继续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绿色标准,共同探索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报告主要有六大观点:

一是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控制好转型风险。

二是碳市场的发展对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金融可以在碳市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是央行可以积极引导绿色金融的探索。

四是国际合作方兴未艾,中国正发挥引领作用。

五是中国面临的三项重点任务。

六是市场应在“一带一路”绿色转型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1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本届峰会聚焦绿色金融、金融开放、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四大主题,全景网系本届峰会战略合作媒体。(全景网)

为进一步深刻解读“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统筹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主办、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交流会”21日在广州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综合处主任周洋表示,为扎实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各项工作,需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加强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加快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变革,推动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张振祥介绍,该厅成立了广东省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研究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重要问题,编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张振祥还强调,该厅未来将围绕“实施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这三方面开展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党组书记季仲华介绍,赛宝认证中心中国最早的认证机构之一,是电子五所对外服务的实体,承担了电子五所双碳节能的咨询评价职能,拥有低碳技术服务、节能技术服务、绿色制造体系服务、智库服务等。

此外,交流会上,参会代表们还围绕对双碳目标的思考、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低碳技术推广、绿色金融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完)

【来源:中新网广东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4日发布。

意见提出,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加强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综合服务。(新华社)

随着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临近,西门子最新“剧透”其参展主题——“以科技,共创每一天”。小布了解到,西门子将全面展示其数字化创新科技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一系列成功应用,并通过众多与中国企业的共创案例展现数字化科技的巨大潜能。

此外,西门子也将首次在进博会上设立零碳展区,一站式呈现近期启动的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计划”,不仅自身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更携手各方伙伴共创绿色生态,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

“进博会是促进国际交流、推动开放合作的盛会。”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表示,“通过参与进博会,我们将持续深度融入中国新发展格局,与中国政府、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创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

据悉,在进博会期间西门子将正式发布《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结合全球和中国碳中和发展历程,梳理清晰的产业减碳路线图,包含基线和愿景确定、顶层规划、实施方案组合设计和路线图迭代等关键步骤。同时,白皮书还将逐一分析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减碳挑战与机遇,并提供西门子在这些领域的咨询、解决方案、创新科技及成功案例,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引。

在零碳展区,西门子将首次展示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踪解决方案Siemens GREEN。利用在能源管理、工业边缘计算、网络安全与区块链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西门子能够帮助企业精准计算与追踪产品在工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并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加密信任网络,在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的情况下实现各级供应商相关数据的透明化集成与分享。

据此,企业可以精确记录和计算单个产品的碳足迹信息,显著提升产业碳足迹的透明度,进一步构建碳足迹多方协作平台,为每一个参与方提供精确可信的数据,并与之共同释放减碳潜力。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成功实施。

不仅如此,来自西门子中国的本地创新成果——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blue GIS也将在这一展区亮相。该设备采用无氟解决方案和真空灭弧技术,在运行时不产生任何对环境带来损害的气体或化学添加成分,目前已在张家口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此次在零碳区域内展示的内容均为西门子中国“零碳先锋计划”的一部分。通过这一计划,西门子致力于以数字化创新和跨领域知识与经验,携手各方伙伴共创绿色生态,力争至2025年在中国帮助超过500家重点供应商加速减碳步伐,助力数十个行业的上万家客户节能增效。

在本届进博会上,西门子还将聚焦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价值共创,深度呈现与中国企业在众多领域的合作成果。

来源:浦东发布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大型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发布的《点亮绿色云端: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总量就已经超过了上海用电总量(1566.7亿千瓦),为1608.89亿千瓦时,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

同时,其预计至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达到2667.92亿千瓦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64%。

在双碳的迫切需求下,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制。

2021年7月,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其中指出,到2021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55%以上,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

浪潮信息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赵帅近日接受了界面新闻等媒体的采访,介绍了浪潮信息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上作出的布局。

成立于1996年的浪潮信息作为国内服务器市场中的头部玩家,早在2011年就嗅到了行业的机会。据赵帅介绍,十年前浪潮就开始为运营商中立提供商(CNP)等客户建设大规模分布式数据中心。但其最初给出的降低能耗的解决方案是通过风扇墙进行统一散热,这种方式的一个很大局限就是转换效率很低。

随着芯片性能的不断升级迭代,目前业内开始采用液冷技术来为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其运维效率。

液冷通俗来说就是使用液体作为热量传输媒介,为发热部件进行换热,进而带走热量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其一般是在数据中心外围建设一个冷水塔,使冷水塔通过蒸发让液体自动挥发然后降低水温,再通过一个过滤器把过滤后的温水流入IT设备中去,让IT设备进行自然降温。

赵帅认为,液冷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精准化的对芯片进行冷却。据他介绍,浪潮信息的数据中心在采用液冷技术后,PUE值可以从2.0以上降低至1.2左右。

但节能效果优越的液冷技术目前在数据中心中的渗透率却不足1%,赵帅告诉界面新闻,这背后主要的原因还是业内并未建立统一的标准。

他以连接服务器冷板与外围水路的快接头举例:“这个快接头其实就是一个插头,插上去他就开始通液体,拔下来液体就自动停止流动。但现在国内起码有十几个厂商在做(快接头),每一家标准都不同,相互之间不能对接、互联。”赵帅说。

在他看来,产品标准的不统一直接导致了液冷技术的成本高企,而这进一步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应用。“产业链只有标准变得统一才能走向规模化,规模起来了成本才能降下来。”

赵帅表示,目前浪潮信息也在推动绿色数据中心标准的建立,并针对高密度整机柜服务器、支持液冷的制冷系统、高压直流的供电系统等领域推动开放数据中心标准的建立。

除了技术层面上的布局,浪潮目前也在建设区域性的算力中心。赵帅认为,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大致会分化为两类:一类是大型互联网企业自建的数据中心,另一种就是由一个专门的企业提供区域性的算力基础设施。

赵帅透露,浪潮信息目前正在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为当地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算力服务。“中小企业做算力有两个痛点,一个是自建的成本太高,另一个就是如果购买云服务又担心数据泄露问题。”因此在未来,带有政府背景的大型算力中心将会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10月22日,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碳资产管理公司)揭牌仪式暨座谈会在国家电投总部举行。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为该公司揭牌,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徐树彪主持仪式并致辞。

仪式上,钱智民强调,碳资产管理公司要充分发挥协同和牵引功能,抓好规范运营,提升工作能力,积极开发内、外部市场,快速对接相关业务;要确立高标准的经营目标,积极主动地把绿电、零碳、大用户等业务拓展起来;要制定实施好品牌建设方案、能力建设方案和业务发展计划,打造好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与低碳服务的平台与窗口;要根据企业特点,创新管理方式,探索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应用,建设合理的管理机制,充分释放内在动力。相关部门要加强下一步改革方案的研究,将碳资产管理、综合智慧能源开发等统筹考虑好,不断推动大营销体系的优化完善。

徐树彪在致辞中讲到,碳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承载的使命会更光荣,发展的任务会更艰巨。希望碳资产管理公司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研究新发展思路,创新新发展机制,开创新发展局面,开拓低碳市场,做大低碳产业,努力把碳资产管理公司打造成为新时代低碳创新转型的新标杆,为树立国家电投低碳领域的服务品牌,打通国家电投碳产业链而不懈努力。

会上,股东代表签署了公司章程和投资人协议。碳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业务发展设想,各相关部门、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就碳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国家电投行政总监兼综合部主任琚立生,战略部、人资部、计财部、国际部、创新部、安环部、营销中心、新闻中心、综合智慧能源投资平台公司筹备组、中央研究院、智慧能源(国核电力院)、资本控股、中国电能、远达环保有关负责同事参加揭牌仪式。

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公司是围绕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国家电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而成立的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平台。

碳资产管理公司秉承“立足集团、服务社会,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创造价值”的理念,充分发挥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统筹系统内外部资源,统一开展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低碳技术孵化应用、低碳政策研究咨询及电碳市场协同等业务,打造国家电投碳资产管理与低碳服务的平台与窗口。

碳资产管理公司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各项业务落地,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高质量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区域能源开发提供“双碳”规划和咨询、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规划与优化、生态增汇治理、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双碳”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双碳”服务、开展碳资产管理和绿色供应链建设,致力于节能降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低碳转型,促进大客户在绿电、绿证和碳资产交易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该公司将与高等院校、国家电投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低碳技术、绿色项目和碳汇项目等领域投资,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日前举办的2021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厘清思路,行动上措施得当、强力推进。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必须全国一盘棋。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刘桂平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看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和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短期难以根本改变。国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动态优化过程,金融既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不能简单过快地退出传统能源领域,需要通过对更高标准、更高效率产能的支持,引导对传统落后产能的“减量替代”,从而逐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在这方面,相比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可应用于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的行业、企业、项目和相关经济活动,服务对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好地支持我国大规模的能源结构转型的投资需求。”他表示,金融对达到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标准的领域和项目要继续给予支持,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两高”领域和项目,要严格管理,有序退出,最终形成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刘桂平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清醒看到其艰巨性。同时,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必须科学施策,灵活应对。

他说,据国际能源署报告,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50%尚未成熟。为此,我们既要发挥金融的作用,大力支持减碳、零碳、去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又要加快研究制订转型金融标准,支持市场主体沿着清晰的路径向低碳、零碳和去碳过渡。

2016年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作用,探索形成了以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框架、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为支柱的绿色金融体系,最近又研究设立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有效推动了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桂平表示,当前的工作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一是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三是不断强化碳市场功能,运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碳定价机制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行;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来自社会各界的中外人士25日在全球众企联(北京)文化交流中心,线上线下共话“全生物降解”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王统海说,塑料是工业文明的结果,它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很多,但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很大。联合国环境署报告显示,海洋垃圾中85%来自塑料。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生物降解”,为解决垃圾问题提供了好办法。

布基纳法索驻华大使阿达马·孔波雷说,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全球各大经济体均会致力于碳中和进程的推进。达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在供给侧发展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更需要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消费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这需要更多的创新型技术,需要开发出更多的类似于“全降解”的低碳科技。

“如果现在的生物基材料代替塑料,我们就有一个展望性的未来。”国务院参事仇保兴介绍,“光氧降解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比较大,这一类的降解办法基本上已经不用了。生物降解化学基的塑料,它的完整降解周期是10-20年,跟普通的塑料相比,它的时间大大缩短。然而这种塑料和普通塑料分不开,大大影响了回收。生物降解大部分都是通过淀粉转化成聚硫酸,这样是跟大自然相融的。所有的微生物都可以进入,一定的温度、湿度,有了一定的微生物,几个月之内肯定会降解,它也不影响回收,因为只要把它堆放在那里,最多一两个月降解,自动就分解了。”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秘书长认为,绿色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近年来强调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鼓励企业积极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今会员企业发布的“全生物降解”材料有望有效遏制白色污染带来的严峻环境问题。商会将为材料的推广和运用加强服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积极推动技术走出去,开展更多国际交流与合作。

“目前可降解餐饮具成本普遍过高、市场可接受度偏低。我们的产品以自然界丰富的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直接成型的工艺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未来或可替代市面上的一次性餐饮具。”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肽研究中心首席研发专家何静仁说,“该材料可投产于全降解吸管、全降解水杯、全降解餐盘、全降解餐盒、全降解碗筷、全降解商超方便袋、全降解大棚覆盖薄膜等产品,而且产品链还在不断延伸。”

当天,在绿色自然,和谐共生——2021运鸿集团“全生物降解材料”产品发布会上,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澳门万恒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全生物降解”项目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代理合作。

据介绍,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率先研发出技术领先的聚乳酸全降解无纺布和低成本的生物全降解植物纤维淀粉餐具。全生物降解技术以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及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解决了淀粉基全降解餐饮用具的核心技术工艺与关键生产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半自动连续化生产淀粉纤维素含量可达90%-99%的生物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具及包装制品工业化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已通过德国LFGB检测认证及欧盟CE检测认证,并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10月22日,由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单位协办的首届中国(重庆)广阳湾绿色低碳发展高峰会在重庆市举行。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重庆市委副书记吴存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等领导和嘉宾,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和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及金融机构负责人等200余名嘉宾出席本次峰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出席峰会并发表《数字化减排,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主旨报告。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六个方面去推动,包括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增加生态碳汇。而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绿色化、数字化和电气化“三化”,则是降碳的具体技术路径。其中,绿色化是指有利于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低碳减排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和产品,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数字化能够助力其他行业节能降本、增效提质,构建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促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能源生产、使用侧节能和效率提升。

余晓晖指出,数字化、绿色化既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重要主题,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化发展与绿色发展唯有深度融合,才能构筑起“数字与绿色共舞,经济与社会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绿水青山。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 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这一意见的发布,将起到纲举目张、执本末从的重要作用。

人类正共同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向世界作出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也被首次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必须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在这一过程中,鉴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仍要保持相应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民生改善力度。

中国有句老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碳达峰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发展关隘必须跨越。

无论是从发展模式和所担负的历史新使命来说,深圳都应该抓住时机,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伟大变革中发挥更大作为。深圳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每一次产业调整与结构转型,都促使深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深圳主动放弃全球产业链转移带来的加工制造业红利,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深圳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机;疫情发生后,深圳加快发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智能经济,让经济在2020年实现“深V反转”。可以预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的转型与升级,也将是深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又一重大契机。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不仅有巨大的挑战,还有巨大的商机。比如《意见》提出,“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这些产业正是深圳的长项,也将因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进获得更大发展。

【来源:深圳商报】

10月22日,以“‘碳’论新生态 ‘智’惠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重庆)广阳湾绿色低碳发展高峰会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举行。会上,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以下简称“碳惠通”平台)正式发布并上线。

据介绍,“碳惠通”平台是重庆市持续探索“两山”实现路径的创新性探索,是全国首个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价值实现平台。平台倡导“谁低碳谁受益”,建成“2+3+N”的功能体系。即连通供给、消纳“2”个端口,关联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3”大功能,开发打造“N”个项目化低碳场景。

“碳惠通”平台建立了个人端和企业端两大应用体系。在个人端,公众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碳惠通”小程序,点击注册参与活动。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与衣物回收、垃圾分类、在线缴费等,在平台签到、答题等行为都能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碳惠通”会员权益、消费折扣券、实物产品、认养树木等。在企业端,企业可注册登记企业账户。

当日,通过“碳惠通”平台,交易二氧化碳核证自愿减排量40.6万吨,交易额达1015万元,并达成购买协议123万吨,协议交易额达2957万元。此次峰会也通过购买重庆广阳岛岛内碳汇造林项目减排量抵消会议产生的碳排放,实现了会议碳中和。

会上,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四川省广安市、湖北省武汉市、浙江省丽水市、上海市崇明区等长江经济带省市代表共同发出《绿色发展倡议》,倡导人们为更好地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雍黎)

【来源:科技日报】

今天下午,在2021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发布会上,由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市石油与化工行业协会、宁波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心共同编制的《化工园区碳中和评价技术导则》以及《石油与化学工业企业碳中和评价技术导则》正式发布。

就像是给石化园区、企业碳中和评价做了一个地方规范,两个技术a导则的发布不仅可以为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指引,为企业碳汇交易和应对潜在的碳关税壁垒做准备,还可以帮助园区、企业厘清碳排放量,找出碳减排的发展方向。”在发布会现场,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吴韬作代表发言.

他表示,两个技术导则的发布将为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以及“腾笼换鸟”提供决策支撑。助推低碳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碳达峰碳中和约束条件下,为园区与企业构建新的发展空间。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找到一条适应国情的碳中和综合评价体系,指导石化企业、园区进行系统、科学、标准化的化工行业碳排放核算、碳减排诊断和碳中和达标潜力系统评价,制定切实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一套标准化的技术导则不可或缺。

由于石化产业碳排放量大,工艺差异大、流程复杂,碳排放节点多、来源广,缺乏针对石化产业的核算考核标准,产业减碳潜力不明,加上石化园区、企业减污降碳任务重、时间紧,编制石化园区及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评价体系导则,引导企业制订双碳行动方案,对于石化园区产业升级,在“双控”目标约束下构建新发展空间,意义重大。

据介绍,两个技术导则中,石化企业技术导则分别设立了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45个三级指标,石化园区技术导则分别设立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通过全方位、系统地评价石化企业与园区,规定了石油与化工园区与企业碳中和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实施方法 与碳中和指标计算方法,两个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石化园区与企业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进行碳排放技术水平和碳中和潜力综合评价。

10月22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电子标准院”)、全国绿色工厂推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工业绿色发展与赋能双碳分论坛暨第四届全国绿色工厂推进联盟大会在深圳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王孝洋副司长、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何志梅副局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刘贤刚副院长出席会议。来自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孝洋副司长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要准确把握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形势,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强化管理等手段,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十三五”期间,绿色制造在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节能与绿色化改造不断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完善。王孝洋副司长强调,为实现“双碳”目标任务,工业领域要加强对降碳实施路径的深入研究,扎实推进能源绿色高效利用,深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何志梅副局长发表致辞表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安排下,深圳市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重点领域节能管控,构建绿色低碳新发展模式。近年来,深圳市在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产业结构绿色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碳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较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趋势。深圳市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工信部对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工业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深圳绿色发展意识、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希望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加强标准化合作,将深圳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引向深入。

刘贤刚副院长发表会议致辞表示,推行绿色制造、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作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电子标准院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机构,积极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和深圳市开展政策标准研究,牵头起草了绿色低碳标准百余项,构建了标准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下一步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做好工业碳达峰、绿色制造、节能提效等支撑工作,强化政策研究,夯实标准基础,加大标准供给,提供更加完善、优质的服务,与各界同仁一道为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联盟秘书长、电子标准院韩硕祥主任从战略规划研究、绿色技术推广、标准制修订、评价与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向大会作了联盟工作总结,并汇报下一步工作计划。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科技大学、腾讯IDC数据中心、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国际铜专业协会北京代表处、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卡奥斯公司、领创能源(北京)有限公司的13位专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制造、数据中心节能、通用设备能效提升、智慧能源等绿色低碳主要议题作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经验交流的平台,对深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发布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明确,要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

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在发布会上表示,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

我国绿色建筑工作起步于本世纪初,相对于发达国家晚30年左右,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绿色建筑面积达到了66.45亿平方米。

但在我国绿色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技术要求落实还不够充分、地域发展还不够平衡、市场推动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意见》提出,要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数据的共享机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等。

围绕《意见》要求,田国民指出,下一步住建部将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

第一,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占比。

第二,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在适宜气候区推广超低能耗建筑。

第三,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

第四,加强建筑运行的管理,降低建筑运行的能耗。

摘要:邹骥建议,作为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在资源配置机制上的支撑,以最高的政治规格明确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将碳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予以建设、改革和培育。启动发展碳金融工具的试点,明确发展二级市场的路径和预期,打通市金融场和碳市场的通道。

“作为对国家双碳目标在资源配置机制上的支撑,以最高的政治规格明确腾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将碳市场作为生产市场予以建设、改革”10月24日,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主办的“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如此表示。本届论坛聚焦“打造开放创新的财富管理新高地”。

邹骥提出,首先,在双碳目标提出来以后,实际上,首先是整个生产力体系的一个变革的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等都要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060年之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这些目标都是对生产力特征提出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势必要求整个支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要有一个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讲,是要提供绿色低碳的经济激励,要实现激励相容。在这样一个重构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说我们的政策框架应该与气侯目标相一致,同时还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任务。

邹骥表示,要明确碳配额的产权,要便利实现相关权益和责任。市场失灵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产权不明晰,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都是市场失灵出现问题的地方,也使用于碳市场。其次,要从市场体系的角度去设计和发展碳市场,而不能孤立的就碳市场谈碳市场。

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本来电力部门就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他现在电价顶多就是上下浮动20%,电力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碳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扩大到其他行业的市场,即涉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和金融市场就更是隔绝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连接就不是市场体系,不在一个市场体系里面的孤立的市场是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的。

邹骥建议,第一,作为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在资源配置机制上的支撑,以最高的政治规格明确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将碳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予以建设、改革和培育;第二,建立并完善碳市场的法律基础,包括与现有的生产要素市场管理法规相衔接,也包括专门立法;第三,深化碳配额产权化的改革,当前重在实现产权权益的实操便利化,有序走向产权分配市场化。第四,以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测量、报告和核查(MRV)体系,例如普遍应用区块链技术,注重发展相关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行业;第五,将覆盖的行业范围稳步从现在的电力行业拓展到一定排放规模以上的黑色与有色冶金、水泥、化工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跨行业、跨地区的碳配额市场;第六,启动发展碳金融工具的试点,明确发展二级市场的路径和预期,打通市金融场和碳市场的通道。

以下为发言实录:

邹骥:很高兴被邀请出席今天这个论坛,这个论坛讨论这样一个议题是非常恰逢其时的。对这个问题刚才贾康老师谈到了,从本世纪第二个10年初就开始有试点,其实这个话题的学说史的讨论,经典著作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历经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今天碳交易这样一个制度已经在欧洲、北美、中国现实存在,可以说是方兴未艾,走上了全面实践的阶段。特别是现在有了双碳目标的背景,还有了现代化的背景,到底怎样给碳市场来定位,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分享:第一,在实现双碳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认识碳市场的定位。第二,有效发挥碳市场作用的若干条件。第三,进一步发挥完善碳市场的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说在双碳目标提出来以后,实际上,首先他提出来的是整个生产力体系的一个变革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等,都要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特征就是2060年之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峰,说到这些目标都是对生产力特征提出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势必要求整个支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要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讲是要给减排提供经济激励,要实现激励相容。在这样一个重构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框架应该与气侯目标相一致,同时还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任务。在幻灯片中间绿的方框里面我列出了政策分类,包括监管,包括基于市场的措施以及政策沟通,我把排放权交易标红了,大家就可以看的出来,在整个政策体系中它是里面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不代表政策的全部,但他是一个组成部分。政策手段这里面我对应的也列了一些,没有面面俱到的列全,只是把一些重要的标在这个地方。

这里面碳税也属于基于市场的政策措施,我们看到在这个政策体系里面,大家非常集中深入的去讨论排放权交易的时候,有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观察无论是当下的讨论,还是现存政策的现状,以及政策目前取得的进展,还都存在着两个脱节:第一个脱节,和展示图的左侧,就是我说的减排目标即碳总量目标的脱节。大家知道达峰是什么概念?是我们排放总量达到最高的值,达峰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截止到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总量目标,一方面我们说2030年前要达峰,甚至于更远的说2060年前碳中和这两个目标都是总量的目标,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没有对排放量进行总量的管理。实际实施中现在只有碳强度的目标,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标等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总量目标,比如说未来十年里面碳总量要达到多少吨,达到峰值的时候,这个峰值大概是多少吨二氧化碳,这个目前还没有最终官方的表述。

另外,在局部的部门里面,比如说碳市场覆盖的电力部门总量是多少,再退一步讲,整个电力部门的排放总量不知道,我们覆盖的现在2200多家电力企业,现在说大数他们的排放总量是45亿吨左右二氧化碳,这是他们排放的现状,将来他们这2200多家的企业,我们有没有一个目标,他们的排放总量的变化是什么概念,能否从现在的45亿吨起步,在未来十年中平均每年下降1亿吨,10年下降10多亿吨?目前也是语焉不详,现在的政策体系如果考核它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最直接挂钩的政策目标是强度目标,是间接的,还不是最终要求的排放绩效目标,所以这两者之间脱节了。

另外一个脱节就是目前我们设计政策的时候,我们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它对技术进步、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导向和实体经济实际的减排效果起实质作用?比如说我在实体经济里面,在黑色有色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等这些部门里面,由于我们的政策,会更多更快部署多少新的技术研发、试点和推广,比如说CCUS,比如说光热发电这些新技术的试点,是由于我的这个政策的刺激和支撑,我们还建立不起这样的联系。

另外,象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在我们这个政策的牵引下,能够把多大的投资量吸引到低碳领域来,让投资者根据现有的政策要素(如碳价、交易量、实际碳市场规模、配额的未来分配量)对投资的收益形成初步的预期,现在建立不起这个联系。

刚才贾康老师也谈到金融的问题,当下的碳市场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运作更没有和金融建立起联系。还有我们减碳成本,在这种政策作用下和基准的情形比降低多少,技术怎么可以在政策的支持下去迭代,更不要说他引发的就业效应,还有企业竞争力的效应,这些都远远没有建立起联系。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政策局面,我们大家热议的政策,也花了很多精力和资源去搞,但是这个政策对于我们实际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影响,我们不清楚,这是目前我观察到的一个现状,也反映了观察的一种框架。

这个时候就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碳市场的定位是什么,在未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或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2035年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显著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我们最大的议事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碳市场,然后加上碳中和、碳达峰怎么定位。

我考虑到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我们首先要确立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属性和碳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位。碳容量是一个环境科学的概念,就是这个大气层中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二氧化碳,然后能够允许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其实到管理层面上就是配额的数量。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怀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能不能像土地、水、矿产资源一样非常旗帜鲜明的确定它的生产要素属性和碳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位呢?我认为现在不够明确。这一点如果不明确的话,我们很多的问题就会出现含糊,就会出现避重就轻。所以在本质上做出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点碳配额要素,它的市场配置是需要政府公共政策和市场规律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刚才贾康老师也提到了,我非常的赞成,碳容量的市场应该说是在公共政策的作用下人为创造的一个市场,过去碳容量是一个自由取用的资源,也就是说可以任意排二氧化碳,人畜无害,它后来产生温室效应的不利影响,它自己成为时空尺度最大的外部性,反馈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里面去,就是这些气候灾害造成的风险和损失等等。大家能够感受到科学已经有了评价,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按照我们传统的外部性理论,要把它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政府依据国家的强制力的公共政策是做不到的。所以这在根本上是政府来创造的一个市场,通过政府确定的规则,政府对于碳容量产权的定义和分配,政府一系列的规制就体现在碳市场中。但是,这里面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他又不等同于纯粹的政府管制,他在一些初创环节,在碳额度总量的确定,目标的确定,在碳额度的分配环节完全就是一个公共政策。一旦分配出去就进入到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范围里面去了,就要遵循市场规律。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我们的碳市场在思想上明确没有明确这样一点?有的时候由于有政府公共政策规制的惯性,我们一开始确定减排的目标,确定碳配额的总量,我们再分配这些碳配额,政府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有时候存在着一种风险。就是忽视了市场规律,市场机制本身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一些政府管理者行为的反映可能是不自觉的,可能是有多种形式的,有的时候主观上承认接下来是市场规律起作用,但是客观的一些做法可能忽视了市场规律的一些必然要求。

第三点,要明确碳配额的产权,要便利实现相关权益和责任,不管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到最后归根到底它是市场。市场里面交易的是什么?交易的一定是被明确界定或被明晰的产权,否则的话,那才是碳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后面创造的市场也不会有作用,我们说市场失灵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产权不明晰,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都是市场失灵出现问题的地方。创建碳市场,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

在这里面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表面上你把额度分给某一个企业了,似乎就确定了企业碳额度的产权,但是他能不能实现这个产权,是不是方便或交易成本是否比较低?市场的流动性是否足够的大?在一个流动性很差的市场里面,这种产权的权益是很难实现的,可能是一个有价无市的市场,我们全国电力行业统一电市场7月份开张以来到现在也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我们观察交易量和碳价,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我们担心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有一个一吨四十几块钱的碳价,但是交易量意味着你的市场厚度,或者说意味着你是不是有市,交易量很小的时候,实际上你真实的市场就是很小的,到忽略不计的时候就是有价无市,这个事情不是文件里的产权,也不是理论里面的产权,而是在现实中具有充分流动性保障的、交易费用可接受的、可交易的那种产权。他才有可能获得合理的产权相对应的收益。

我们现在讨论碳市场的时候,讨论责任很多,你要履约、减排,这个固然没有错。但是它如果是市场的话,他一定要有权益,如果这个权益没有保障的话,这个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机制,这个市场必然不可能有效的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可能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第四点,我们要从市场体系的角度去设计和发展碳市场,而不能孤立的就碳市场谈碳市场。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本来电力部门就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他现在顶多就是上下浮动电价20%,电力是一个特殊的被管制的市场,当然,碳市场现在还没有扩大到其他行业的市场,涉碳的制造业服务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和金融市场就更是隔绝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连接就不是市场体系,不在一个市场体系里面的孤立的市场发挥的作用必定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发展碳金融工具,建立金融市场和碳市场的健康联系。

基于这样的定位认识,我们就来看看有效发挥碳市场作用存在若干条件:

第一,理论观念上,明确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属性和以要素市场机制对其配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碳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指导和规范。特别在测量、报告、核查方面要统一标准。交易规则也要统一。

第三,碳容量资源产权化及实现的便利化或交易费用最低。

第四,碳价需要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长期碳价要依据减碳目标收紧的程度,即可分配的碳配额将逐渐缩小;中短期碳价取决于流入碳市场的资金流量。这就要求必须发展发达的碳金融工具,以利于足够规模的资金流入市场。

第五,碳配额要能够打破壁垒,顺畅的跨部门、跨地区的流动配置,发掘最大的优化配置的空间。

第六,在共同规则的基础上,全国统一市场和针对特定行业、技术、产品和具有地区和行业特点、更加专业化的区域市场相结合,有利于加速深化碳市场的发展。

应该存在的是全国统一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并存的局面,不能有了全国的碳市场把十多年发展的区域的碳市场关了,这个不利于碳市场的发展,要让它们并存。

第七,碳市场服务业要充分的发展,相关的做MRV的需要有一个碳市场的服务业支撑碳市场的发展。

最后,要发展坚实的法律法规的基础。

最后几点建议,第一个建议,作为对国家双碳目标在资源配置机制上的支撑,以最高的政治规格明确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将碳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予以建设、发展和改革。

第二,建立并完善碳市场的法律基础,包括与现有的生产要素及其市场的管理规则相衔接,包括专门立法。

第三,深化碳配额产权化的改革,当前重在实现产权权益的实操便利化,降低交易费用,有序走向产权分配市场化。

第四,以现代科技手段发展MRV体系,大力应用区块链技术,注重发展碳市场相关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行业。

第五,将覆盖的行业范围稳步从现在的电力行业拓展到一定排放规模以上的黑色与有色冶金、水泥、化工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跨行业、跨地区的碳配额市场。

第六,启动发展碳金融工具的试点,明确发展二级市场的路径和预期,打通金融市场和碳市场的连接通道。

第七,明确中央不同管理部门各自碳市场相关的管理职能,加强部门间协调。

第八,在全国统一碳市场标准、规则、方法和原有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地方继续开展更加专业化、更有针对性的碳市场试点以应对市场的差异性问题。

第九,明确衡量碳市场的绩效标准,把促进低碳投资,激发低碳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突出的衡量标准。当前,要提高对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和节能增效的针对性。

第十,增强市场的透明度、信息披露和公开及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促进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谢谢大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任务,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抓住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推动力和倒逼力量,不仅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仍十分艰巨。改革开放以来,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12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20年第二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国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发达国家的2至3倍,这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分不开的。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长期稳定在40%以上,近年来虽有所下降,2020年仍高达37.8%。第二产业的万元产值能耗是第一、第三产业的4倍以上,这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2015年后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50%,2020年提升到54.5%,但仍远低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也低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制造业总体上处在价值链中低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能耗产业比重偏高,占制造业总能耗的85%,增大了节能降碳的压力。从产品结构看,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二)碳达峰碳中和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紧迫要求。碳达峰与碳中和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联系。如果2030年前碳达峰峰值越高,则意味着2060年碳中和的压力就越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降低碳达峰峰值的重要途径,也将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创造条件。据有关研究测算,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总体贡献度超过50%。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紧迫要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速的同时,提升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比重;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就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业水平提升,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品增加值率,生产更多绿色低碳产品。

(三)碳达峰碳中和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战略机遇。碳达峰、碳中和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重大战略机遇。一是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广泛共识。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确立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政府、企业、社会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共识将形成强大合力。二是传统产业能源效率提升空间巨大。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庞大,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偏高,煤炭消费占比仍超过50%,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推动节能降碳的潜力巨大。三是绿色发展的“后发优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晚,新增的工业产能和城市基础设施需求可以通过发展绿色产能和绿色基建来实现,避免传统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锁定效应”。与此同时,随着以重化工业较快发展为重要特征的工业化接近尾声,传统制造业碳排放将陆续达峰并转入平台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将持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并向各产业领域渗透,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并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转型收益。

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意见》提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任务,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路径。

(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三次产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看,第一产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较低,但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最高,明显大于第一、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第三产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高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是产业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见》提出加大第二产业节能降碳和绿色低碳转型;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提高能耗和碳排放的准入标准。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加快引导市场主体发展低耗能低排放行业,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高耗能高排放发展路径的依赖。利用绿色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产业进行全链条改造,将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绿色制造技术向各产业领域渗透。培育发展绿色金融、合同能源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商贸物流、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升服务业节能降碳水平。

(二)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从增量上控制能耗和碳排放的根本举措。盲目上马“两高”项目不仅浪费资金、侵占土地、消耗能源、破坏生态,还将损害国家、区域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当前,各地区拟投产达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数量较多,新增能耗量较大。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将倒逼地方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意见》提出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台账管理,进行分类处置和动态监控。对于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对于煤电、石化、煤化工等项目,要加快出台产能控制政策;对于未纳入国家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求,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加强“两高”项目产能预警调控,定期调度各地区能耗量较大的项目特别是“两高”项目建设投产情况,发布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加强对地方能耗双控工作的窗口指导,建立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

(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主攻方向之一。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加大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产业中的新能源生产比重。要加快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节能和环境治理新技术,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壮大节能环保低碳产业。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释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叠加倍增效应。要依托现有产业园区等平台,推动企业、科研单位等有效集聚,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此外,要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绿色技术突破和应用迭代升级,大力培育绿色制造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三、完善政策环境和保障措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意见》为此专门作了部署。

(一)完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机制。完善财税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领域发展。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完善投资政策,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绿色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绿色低碳项目的活力和内生动力。健全体现节能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完善差别化电价、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政策。加快形成具有约束力的碳价机制,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过去一个时期,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碳主要来自淘汰落后产能,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节能降碳主要应来自对既有产能的技术改造和新增高效产能替代。为此,《意见》提出要加大对传统行业节能降碳的技术改造,强化节能降碳指标的硬约束,倒逼高耗能行业建立节能低碳的生产体系。抓紧部署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研发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三)加强法规标准、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的法律法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对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要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抓紧修订节约能源法等现行法律,体现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要加强节能降碳统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严格监督考核。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工作节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不断优化产业存量,全面做优产业增量,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绿色低碳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将有力推动金融业迈上‘第二增长曲线’。”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10月21日受邀出席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绿色发展与金融担当平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碳排放最高将超过100亿吨,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相比发达国家,具有碳排放峰值高、碳中和时间短等特点。而我国碳达峰时还将是中等收入国家,碳中和前仍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在发达国家中也没有先例可循。“碳达峰碳中和是压力,更是动力,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后发赶超’。”吕家进说。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推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对防范金融风险形成重大挑战,同时又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很多研究成果,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万亿级别的投资。

吕家进认为,金融机构应胸怀“国之大者”,认清大势所趋,以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独特功能,积极担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的职责使命。

要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工具,推进业务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构建绿色资产负债表。要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发展及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居民生活方式绿色转变等领域加大作为;要大力支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助力一切有利于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减污降碳的活动,全面推动国民经济绿色复苏和绿色增长。

要持续完善碳交易市场。金融机构应充分运用账户管理、支付结算、投资交易、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管理碳资产,激活碳价格,创造更大的碳市场。当前要重点研究解决自然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加快培育碳交易市场主体,积极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带来的生态盈余,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流向绿色创新活动。

要防范“运动式”减碳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应增强大局意识,尊重经济规律,坚持不立不破、边立边破,杜绝“一刀切”政策,制止“断崖式”抽贷,平稳有序推进绿色转型,防范在减碳中衍生其他风险,防止微观行为引发宏观风险。

作为我国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起步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先行地——福建,从生态省到美丽中国,从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到业内首家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立即实施气候中性”倡议,兴业银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经过15年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点绿成金”的发展之路。目前该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3万亿元,服务企业客户3.3万户,连续两年在国际权威ESG评级中位列国内行业最高的A级。

立足新发展阶段,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兴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高度,深化与国内外各类机构、企业、同业、科研院校的合作,立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翻一番,使绿色金融成为连接客户的主纽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的兴业力量。”吕家进表示。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绿色金融是对冲全球化逆流的重要力量。吕家进呼吁,金融机构应积极搭建生态圈,扩大同心圆,服务“双循环”,更加有力建设生机盎然的人类家园,并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要加强东西交流,扩大开放,特别是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始早、污染治理开始早积累的理念、经验、资金、技术、人才资源。

二要深化南南合作,引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绿色金融技术和服务方案,推动“一带一路”成为绿色之路。

三要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总结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助力“中国方案”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提升。

如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中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美国目标是2050年;欧盟也是2050年;而德国单独计划于2045年前,此外,还有许多国家都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着。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各类产业的绿色环保节能化发展。今年,郑州市出台了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同时也制定了《郑州市推广使用纯电动混凝土运输车实施方案》。根据纯电动混凝土运输车实施方案,今年8月1日起,郑州市新增混凝土运输车,全部将采用纯电动能源车。按计划,今年该市拟完成1195台纯电动混凝土运输车的替换。

节能环保角度看,纯电动混凝土车有着较强的优势,但也存在自身发展的“尴尬”,因为行业特殊性,截至目前,电动混凝土设备普遍存在电池续航短、充电桩难寻、换电支持不足等诸多难点。电动混凝土车不仅需要提升自身性能,还需获得使用全程的“安全感”。

为解决这一行业“尴尬”,三一重工提出了纯电、换电、氢燃料等3大补能路线,避免装备投入使用后出现的电动车“里程焦虑”。创新实行“车站泵厂”一体协同,集成站车泵协同等多项智能化技术,打造搅拌站智慧园区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混凝土设备互联、数据互通、场景互融,大大提高运营效率。

“河南地区预计新引进1000台由我们自主研发的电动搅拌车。1000台搅拌车如果全部投入使用,每年有望助力减少3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每台车每年还将节省10万元运营成本,既有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目前,我们交付了首批200台车。”三一重工电动搅拌车项目负责人说。

10月26日,太原师范学院消息,该校举办了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碳中和高端论坛,这是山西省高校系统成立的首个关于碳中和研究的科研机构。

碳中和研究院将重点从气候变化、地质空间与陆地生态系统增汇减排等五个方向,开展基于碳中和基础理论、减排增汇技术、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碳核算、交易和碳金融体系构建、政策法规等综合研究,努力为山西的绿色转型发展,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新思路、制定新方案、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论坛期间,专家们还作了《陆地表层系统过程认知的数据基础》《碳中和的本质与行动》《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关联法则》《生态治理与碳中和战略》等报告。(张晓丽 李玮)

来源:太原日报

“到2025年,力争实现‘两个翻番’:工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4000亿元,实现千亿级源头集群、百亿级功能区块、特色产业链的发展格局。”今天召开的中国(宁波)国际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发展大会上,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文华透露一个“小目标”。

石化是宁波的支柱产业,是着力打造的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作为“中国化工园区30强”,近五年来,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结构最优化、节能减排常态化、安全监管智能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园区环境生态化为引领的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六化协同”指标体系,为国内化工园区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高质量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才能早日建成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徐文华在大会上表示。

不过,在“双碳”大背景下,石化园区要实现如此跨越式发展并非易事,如何最大限度确保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兼顾碳达峰碳中和及能耗“双控”的基本要求,亟需破题探路。

为此,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了两大契机,实现两大突破——

顺应“双碳”发展新形势,率先发布石化园区及企业碳中和评价体系;把握数字化改革契机,率先建设化工产业大脑。

石化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更与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航天航空和国防安全密切相关,但石化产业属于我国八大高能耗行业之一,行业碳排放量大、工艺差异大、碳排放节点多,短时间内减污降碳任务艰巨。

为此,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提早布局,顺应“双碳”发展新形势,率先发布石化园区及企业碳中和评价体系。

作为浙江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荣获“绿色园区”称号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发区引领了诸多创新发展理念,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成果。

2018年,开发区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绿色园区”,为全国首批;2016-2021年,连续五年在“中国化工园区30强”评选中保持前三强;2018年度获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外资工作第三名;2019年度获全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亩均论英雄”评比第一、全市重点开发区域综合考评第一、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外资工作第一;2020年度获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外资工作第二。

2020年4月,开发区主导编制发布的《绿色化工园区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标志着国内化工园区整体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绿色发展首次有了规范化评级体系,成为国内“绿色石化”的先行者和领路人。

2020年12月,与17家石油和化工企业及园区联合签署并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作为新时代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践行绿色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的新起点。

昨天,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市石油与化工行业协会、宁波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心共同编制的《化工园区碳中和评价技术导则》和《石油与化学工业企业碳中和评价技术导则》首次发布。两项技术导则是新形势下,指导石化企业及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从0到1”的突破,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不仅抓住绿色发展的“牛鼻子”,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抓住了数字化改造的新机遇,率先建设化工产业大脑。

开发区以产业大脑为支撑,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以“未来工厂”、数字贸易中心及未来产业导区等建设为引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应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协同,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数字经济运行系统。

今年6月,该开发区被列为浙江首批化工产业大脑试点化工园区,整合提升安全监管智能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园区环境生态化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快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五个综合应用、两个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的“1+5+2”工作体系,搭建好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为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先试作出表率。

来源:甬派

今天

多场高端会议在成都举行

分别聚焦碳中和、可持续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个领域

……

10月26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和“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配套会议,在成都拉开帷幕。

10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四川站”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与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共同举办,其主题正是“唱响‘双城记’,融入‘双循环’”。来自49家美在华商会、企业的61位代表参会。

聚焦“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

这场高层论坛带来了什么?

在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为论坛开幕致辞。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成都是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我们希望城市的绿色发展共识在这里发扬光大,城市绿色发展的行动从这里扬帆启航,走到全国、迈向全球。”

主论坛上,还发布了三项重磅成果,分别是《“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绿色城镇化共识》以及《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

2020年初,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科尔尼咨询公司共同启动了“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项目研究,经过1年多的研究,形成了《“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该报告从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信息互联六个维度,针对首批选取的22座共建“一带一路”典型城市,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互联互通方面的显著特征,分享了三个典型城市的优秀实践。

成都入选优秀案例之一。世界经济论坛物联网与城市转型平台中国区负责人徐亚敏对此解读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切割胡焕庸线的菱形区域,人口近亿,且内部的连接性和外部的连接性都非常强,是“双循环”格局下重要的节点城市。徐亚敏认为,成都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上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四川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用好丰富的水力资源,同时保护好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不管是对于四川地区本身的发展还是辐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联合国人居署和成都高新区共同编制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依据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结合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实际情况,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弹性的开发模式、低碳高效的交通、自足清洁的能源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场景导引等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参考。

论坛上,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还发布了《绿色城镇化共识》,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

“双圈”建设将迎一波政策红利!

国家发改委:今明年,配套政策将出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公布。10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美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四川站”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与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共同举办,其主题正是“唱响‘双城记’,融入‘双循环’”。来自49家美在华商会、企业的61位代表参会。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负责人分别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美经济合作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政事君从会上获悉,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今年至明年上半年,一系列有关于生态环保、轨道交通,乃至巴蜀文旅等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将陆续出炉,为“双圈”建设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圆桌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依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领域的支持政策和规划,例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等,他还表示,各部委为落实《规划纲要》分别提出了一些细化支撑,“相信大家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进一步阅读到”。

吴越涛表示,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层面,未来将形成以《规划纲要》为引领的从中央到省市三个层次的政策体系,“应该说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将集中释放政策红利,有力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

作为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供热行业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投入、低效率的“三高一低”行业。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引领下,供热行业的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供暖季即将来临,随着淄博市入秋以来第一轮重污染天气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发展清洁供暖,不可避免地成为“减碳降碳”的热议话题。

充分发挥淄博老工业城市煤炭、化工、医药等企业集中的特点,合理利用工业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碳排放,淄博近年来在供暖领域积极开拓新领域,不断创新思路,用不懈的努力在清洁供暖方面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成绩单”。

走进坐落于山东开泰实业厂区内的开泰供热首站,几乎每一个第一次来这里的人,都会被车间里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和智能化程度刷新对传统供热形象的认知。

眼下供暖在即,工作人员正忙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调试管网数据,检修仪器、阀门,只待一声“令”下,随时可开启正常供暖。

开泰首站是淄博热力有限公司目前最大的工业余热利用项目。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开泰首站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设计最大供热能力150兆瓦,供热规模约330万平方米。

项目针对开泰实业丙烯酸生产工艺循环水余热水流量大但温度低的工艺特点,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提取企业循环水余热,配套尖峰加热器提温供热,将不能直接利用的低温废热变为高品位热能。

金晶首站是淄博热力又一重要的工业余热利用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利用同样的工艺提取玻璃窑炉生产线降温水余热,经提温后,可以满足主城区约12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

数据显示,仅这两个余热首站每个供暖期就可提取余热量约27万吉焦,折标煤9200吨,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二氧化硫78吨,氮氧化物68吨。

不只是淄博热力,同样担负着主城区部分供暖任务的淄博环保供热有限公司,近年来也响应淄博市清洁供暖号召,积极开展工业余热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工业余热资源供暖,建设工业余热高效采集、高效输送、充分利用供暖体系。公司去年利用两个电厂热源点的高温水对淄博主城区750万平方米建筑进行了集中供暖,由此节约标煤约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约1.5万吨。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淄博煤炭、化工、建材、医药等产业相对集中,这为发展工业余热供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淄博市能源集团公司、淄博市热力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德刚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当时的淄博热力公司就未雨绸缪,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率先停运所有自备锅炉房,将热源全部改为工业余热等清洁能源,并积极推动绿色清洁能源供热技术研发利用,走上了绿色、低碳化发展之路。几年来,在开泰、金晶两个工业余热首站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高新区北部区域工业余热资源,工业余热总供热能力达800万平方米,并实现与三个余热首站、一个燃气分布式能源联网运行,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余热多热源联合供热项目。在财政部、法国开发署联合主办的“供热行业与节能减排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对淄博热力利用工业余热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上,该项目荣获“北方城镇供暖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奖,并编入《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余热暖民工程实施方案》就提出,“充分回收利用低品位余热资源,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快速增长的供热需求与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相关资料表明,从几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余热开发利用情况并不理想。然而,淄博以超前的谋划和眼光,当之无愧地走在了这项工作的前列。淄博市工业余热开发利用工作受到财政部、住建部,省领导的一致好评;2018年,淄博市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其中工业余热开发利用功不可没。

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淄博市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为此,淄博市找准切入点,加强余热供暖的开发广度和深度。先后建设了山东开泰、汇丰石化、山铝余热、金晶玻璃等余热供暖项目,涉及石化、冶金、玻璃等工业产业;全市利用电厂低温循环水直接供暖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单位发电煤耗降低25%以上;全市共建成工业余热回收热泵15台,共430兆瓦,供热面积达到了1000多万平方米。

《淄博市实施降碳减碳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实施工业余热再利用行动。推进全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扩大工业余热供热面积,鼓励发展低频位余热直接转换为电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新增工业余热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重点区域基本实现供热管网互联互通。”

工业余热,变废为宝成为城市新热源,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中信证券指出,《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推动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深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生态环境部研究报告,预计2060年中国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体量将达10-18.2亿吨,约为2020年国内碳排放总量水平的10.1%~18.4%,有望成为碳中和终极图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伴随双碳战略,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四个环节中各种技术具备广阔前景,尤其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化工工艺有望快速发展,如二氧化碳制甲醇、DMC等。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为按时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国正在全力做好“碳减排”工作。近日,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传来消息:应用该院的科研成果,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全区碳排放精准监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中国计量院研究员林鸿介绍,各个国家需要定期向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国家碳排放清单,以证明政府履行承诺。

碳数据质量是IPCC认可和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从2012年起,中国计量院就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开展了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和碳排放是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描述)精准计量的合作研究。

林鸿是这个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他介绍说,碳排放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公众通常认为的企业排放。中国计量院与美国、英国的国际合作研究形成多方面的应用成果。在企业排放精准计量方面,建立了烟道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的排放量量值溯源体系,确保测量数据质量,使企业能够采用CEMS实时动态监测企业排放量;在交通碳排放精准计量方面,城市交通路网以每一个路段为一个单元,可以获得每小时的排放数据;小区域反演技术用于重点区域排放的精准计量,是通过测量有限点位大气中目标物质的浓度结合气象参数,反推污染源的位置和强度,实现小区域范围内无组织排放的源头追溯和精准计量,定位精度优于50米;大区域反演技术用于城市区域排放精准计量,对城市或城市群进行高精度碳浓度分布和气象参数测量,可以获得1km×1km网格内的小时级排放量,实现1小时和1公里的测量分辨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是减排,首先要对排放的来源、排放量心里有底。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申进朝谈及减排需求时指出,“城市的污染源多、污染量大,包括从烟囱或管道中排出的有组织排放,以及更大量的尚未实现可测量的无组织排放。要清楚哪些行业门类的污染源应该优先减排、减排的效果更佳、更符合未来规划方向。心里有了这个底,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另外,是有组织排放的减排优先,还是无组织排放的减排或两者都优先减排,涉及到污染源的排放改造等技术升级问题,需要企业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排放源精准测量技术”。

因为需求明确而紧迫,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率先与中国计量院共建中国计量院郑州中心,推进相关技术应用。郑州市高新区于2021年6月起正式运行智慧环保时空精准监测管控平台,汇集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高精密站点、高空站、气象站、渣土车、餐饮排放、施工工地排放等各种类环保监测数据,最终锁定单一或少量具有显著排放特征的排放源位置并获得准确的排放量信息。

据了解,郑州市高新区智慧环保时空精准监测管控平台可以监测绝大部分人类活动的碳排放。申进朝介绍,依据这个平台,管理部门可以高效、经济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该平台还接入了中国计量院和郑州市合作建设的高空站、可移动监测站、空气微站等数据,形成多层次全域网格化监测系统。其中,100套空气微站将高新区划分为100个网格,提供各污染物分钟级、小时级的浓度监测数据。作为全国首例小区域无组织排放核查系统,该平台实现了区域内无组织排放源的小时级自动溯源分析和预警推送。交通路网排放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可为监管部门掌握车辆运行规律,制定合理、高效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为确保烟道排放量数据的准确性,中国计量院研制了烟道流量校准装置,将烟道流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水平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还研制了含水标气发生系统,用于烟气浓度监测设备的校准。结合这两方面应用大幅提升了直接测量法的测量准确度。基于小区域反演的无组织排放测量方法,解决了企业无组织排放量无法准确监测的技术难题。林鸿表示,纠正运动式“减碳”,正是计量技术用于精准监测碳排放的契机。

《中国质量报》

联合国人居署与成都高新区26日在成都共同发布《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下称《导则》),向全球展示了一座低碳的“未来之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统筹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和成都高新区等资源,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6月筹建以来,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引聚高端创新资源,抢占未来产业发展赛道,加快基础设施和公服配套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应用型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介绍说,《导则》依据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结合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实际情况,为成都未来科技城在未来城市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弹性的开发模式、低碳高效的交通、自足清洁的能源、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可持续场景导引等方面,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参考。

“成都未来科技城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城市理念、通过科技与自然、城市与郊野、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正在将城市变成一个将景观和建筑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未来科技城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在布局低碳产业、开展降碳行动等方面创新探索,让城市变得更低碳宜居。如鼓励绿色节能建筑,建立智慧能源系统、塑造低碳社区;启用智能交通系统,以碳汇、建筑、能源、交通四个方面全方位进行低碳行动。

在应盛看来,这些举措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可持续发展展示出了其低碳环保的公园城市文化特色。展望未来,未来科技城将实现‘未来城市’的许多属性,并发展自己独特的低碳轨迹,一座未来城市正在崛起。”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加快成型成势,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首栋建筑——发动机维修实训中心日前已封顶,民航二所民航科技示范区一期(B区)正加快实施,将打造1300平米卫星互联网科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化项目加速聚集,已引进广州辰创成都智能雷达研发及生产基地、欧瑞特光电高端光学加工检测设备生产及总部基地、富凯飞机加改装设计研发中心与飞机附件维修基地等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超1028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完)

近日,深圳市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标准化白皮书》(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指导,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工业互联网委员会及腾讯公司共同发起,旨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标准化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为湾区企业智慧碳中和之路提供解决路径,推动大湾区绿色发展新模式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目标迈进。

据了解,粤港澳地区碳排放处于增长之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60%,万元GDP能耗偏高,有巨大的节能降耗空间。

《白皮书》指出,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标准具有迫切需求,应加快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产业脉络,把握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未来发展重点方向,识别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标准化缺口和机会,推进重点标准的研制工作,形成标准化全景规划,完善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标准体系。其中,标准化全景规划主要包括碳中和管理、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和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标准化建设。

《白皮书》表示,标准化是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的必要支撑,对工业互联网碳中和的探索尤为重要。首先,完善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标准体系。根据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整体部署,提炼梳理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标准化需求,补齐减排技术、核酸、评估等重要标准缺项,满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战略需求。其次,推进重点急用标准的研制。围绕标准化全景规划所涉及领域,制定标准研制计划,集聚国内产学研优势资源参与标准研制工作,引领工业互联网碳中和发展。第三,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加强标准应用推广和实施。充分发挥联盟、科研机构、协会和企业的各自优势,通过标准宣贯、标准验证、标准试点和推广开展标准的应用推广工作,引导各相关方主动对标达标,带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绿色发展。

《白皮书》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企业使命设立碳中和目标。科技企业应将自身使命与碳中和愿景结合,设立“业务价值链碳中和”目标,设立自身业务碳中和路径图和量化目标,逐年降碳,将自身业务打造为“行业零碳解决方案”。尽早实现自身业务碳中和,包括有针对性实施碳中和计划、持续提升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绿色电力在终端能耗占比、持续发展并积极应用固碳材料和技术。科技企业在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同时,还要发挥其社会示范效应,通过搭建技术平台、推进绿色金融发展、输出环保理念等,成为推动社会碳中和进程的一股中坚力量。

据介绍,《白皮书》由40余家政企研组织共同编写,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代表意义。

《中国质量报》

深圳市紫光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照明”)与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交易所”)于10月19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决定在自愿减排方法学开发、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开发、碳资产交易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业务合作。

据悉,紫光照明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照明领域。公司成立之初,以金卤灯和高压钠灯业务起步,于2011年后致力于开发LED工业照明设备,利用其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率先实现了LED光源在工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且能够通过下游行业典型案例的应用引领工业照明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照明所属行业为“节能环保产业”。据悉,工业照明领域耗电量大,占整个工业体系总耗电量的14%左右,是工业节能降碳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紫光照明的产品和服务利用较为先进的照明节能技术,通过智能化LED设备形成的一次节能和智能联控实现的二次节能,能将工业照明领域能耗平均降低70%以上,为工业领域落实“双碳目标”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战略合作方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平台之一,在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正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指导支持下积极推进全国CCER交易中心建设。

具体而言,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绿色交易所平台的综合服务优势,围绕相关节能产品的碳足迹研究,碳中和产权认证,企业运行层面碳盘查、碳中和,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等需求等方面,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客户提供清晰完善的节能增效和碳资产开发服务,进一步在低碳、节能以及绿色融资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此举也标志着紫光照明将引领着工业照明行业在系统推进节能、降碳方面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正式进入“双碳目标”主战场。紫光照明凭借技术和产业优势,成为了工业照明领域“双碳”战场的特种兵,对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工业LED照明排头兵 紫光照明冲击科创板

9月1日,紫光照明科创板IPO已提交注册。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照明设备和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工业照明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等,主要客户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国家铁路集团、大唐电力、中煤能源、陕西能源等大型国企。

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LED照明企业,紫光照明近年来主营业务突出,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1亿元、3.48亿元和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3.1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亿元和0.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7.85%。

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经过十几年发展,已掌握了工业LED照明设备核心技术,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智能照明系统,产品在电力、冶金、石化等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科技示范作用和显著的节能经济效益。

紫光照明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此次科创板IPO拟募投总额约为4.56亿元,主要投向年产80万套工业LED照明灯具及100例照明系统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年产80万套工业LED照明灯具及100例照明系统项目建成后,公司可实现年产80万套工业LED照明灯具及100例照明系统,对下游应用领域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产品将使用公司现有核心技术,是公司在研发成果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领域产品的投入。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是在公司现有的“广东省特种LED照明灯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安区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实验室,健全工业LED照明及检测实验室体系,进而强化公司研发能力,在智能联控技术、特殊环境下的感应技术、特殊环境防爆设计技术等方面继续深入,进行进一步创新。

“双碳”总体部署出台 工业LED照明快速发展

双碳顶层设计出台,“1+N”政策逐渐完善。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围绕“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

在当前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势在必行,使用工业LED节能照明方案,有助于促进工业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目前工业照明中广泛应用高能耗光源,如金卤灯、高压泵灯、白炽灯、高透光球形荧光灯等,这类光源耗电量大、控制方式单一,且光源热辐射大。工业LED照明不仅在节能上拥有明显优势,另外具备环保、寿命长、无辐射、无污染等方面等特点。在同等使用条件和照明效果下,工业LED照明灯具耗电量只有传统灯具的三分之一,同时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企业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根据CSAResearch,2019年LED通用照明产品已实现节电3069亿度,实现碳排放减少2.4亿吨。

同时,在工业4.0背景下,智能照明也是打造数字化工厂的重要环节之一。未来在数字化工厂的持续推进下,工业照明作为生产的辅助设备,也正逐步走向智能化,作为LED照明发展的未来重要方向,智能照明应用迎来良好发展阶段。

前瞻产业研究院出具的《2019-2024中国及全球LED工业照明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LED照明设备产值约为483亿元。未来几年,随着中国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政策的推行,我国工业LED照明设备产值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0年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2024年产值将达到671亿元。

综上所述,受益于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智能制造等影响,工业企业对专业照明认知不断提升,LED光源持续渗透。另一方面,能耗双控、电价浮动范围扩大等事件有望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对于照明端节能降耗的重视程度。紫光照明作为工业LED照明的领军企业,正迎发展良机,公司在行业内具备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客户优势,市占率和集中度提升可期,成长潜力有望持续兑现。(华南)

在日前举行的外滩金融峰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一“后疫情时代:复苏、挑战与可持续发展”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时表示:

“气候变化正在从未来的长期挑战变成眼前的紧迫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振华提出四方面关键举措:

第一,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伴随着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的临近,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巴黎协定》所明确的目标与原则,抓紧形成共识。

第二,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责任。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希望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要求,正视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早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第三,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各方亟需加强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愿意与包括美、欧等在内的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务实合作。”解振华表示。

第四,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解振华强调,面对全球温升控制目标的巨大资金缺口,发达国家要首先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稿件未经本人审核,实录略有删减。

今年峰会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复苏、挑战与可持续发展”。新冠疫情是对人类社会的一次严峻考验,气候变化正在从未来的长期挑战变成眼前的紧迫危机,威胁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福祉。在这样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我们需要进一步凝聚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

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国际社会2020年之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度基础。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大会前分别与美国、法国等国家元首发表联合声明,亲自出席巴黎大会,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作出了历史性、基础性的突出贡献。

当前,《巴黎协定》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落实协定任重道远。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伴随着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的临近,各方应坚持多边主义,按照《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的目标,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考虑各自能力和国情的原则,就尽快完成协定实施细则谈判,以及如何在未来十年采取有力行动,抓紧形成共识。   

第二,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责任。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方落实承诺,切实采取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去年9月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有决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争取做得更好。

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仅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希望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正视其历史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早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充足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

第三,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各方亟需加强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愿意与包括美、欧等在内的各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务实合作。

今年,中美双方按照两国元首通话精神,举行了两场面对面的会谈和20余场视频会谈。双方于4月在上海发表了《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提出中美将在接下来的10年里,具体在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交通;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减少煤、油、气排放等八大领域展开对话和交流。

今年9月,中欧双方举行了气候与环境高层对话,并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继续扩展双方在节能和提高能效、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氢能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领域都是中外绿色低碳技术合作的重要关键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也是金融机构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第四,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支持。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近100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首先,发达国家要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出资承诺,发挥公共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建立鼓励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设计、政策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社会投资流向低碳领域。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建立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碳市场、碳定价机制,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碳市场收益分成机制,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开展能力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要确保全球碳市场的环境完整性,防止减排量双重计算,避免碳泄漏,促进贸易公平。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今年9月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我们将积极落实好习近平主席的宣誓和要求,与有关国家开展合作,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本文转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近年来,气候剧变,污染事件频发。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会长、北控水务集团公司执行总裁、执行董事李力,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水务和环境行业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一、气候巨变,生境恶化

目前,气候变化造成地球十七个气候敏感单元中的九个被激活,在地球的五个大圈层里,除了岩石圈以外有四个圈层的气候敏感单元都在靠近阈值,若达到阈值必然引起级联反应,造成大气层的崩溃,环境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近年,地球的四大碳库中的大气碳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0 ppm,是器测数据前的1.5倍,辐射强迫达到3.14 w/m2,远超过了太阳活动和火山爆发的辐射强度。由此可见,人工温室气体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技术等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控制GHG排放,进而应对气候变化,彻底改变文明的方向。尽管目前污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仅占1.2%,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将从“减排”到“减碳”进行转变这样的前提下,水务环境产业将如何面对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向左-积极应对,降碳增效

李力提出水务-环境产业需向左-积极应对,减排降碳。当前,污水处理仍然面对无法解决相间转移的问题,污水容易影响土壤、大气等环境,因此,在保护碧水的同时,还要造福净土和蓝天。

传统的水处理围绕解决COD为主的污染因子,减碳空间仅有1.2%。为了承担更大的责任,水务行业应该考虑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对减碳的贡献升值空间。首先,从点来看,对水厂全生命期的碳足迹进行盘点,水厂内减碳主要切入点是节电。其次,走出水厂向两端出发,溯源到管网和化粪池,通过污水处理的全流程及水输送系统的提升提质增效实现减碳2%至5%;再次,从“厂网河”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多通过水流域构建碳汇,使得“树上山、水进城、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实现能源循环和资源循环,目标减碳5%至8%;最后,能源、交通、建筑、工业、农业五大责任行业是减碳主战场,水务环境行业可以跨行业间协同,实现环保产业减碳贡献度达到8%至12%。

三、向右-积极适应,韧性协同

未来,即使全社会达到近零排放,实现1.5℃至2℃控温目标,我们依然面临挑战。即使实现碳中和,由于海洋积累了90%以上多余热量,大气的GHG浓度仍然在高位,地球气候存在长期、巨大的热惯性。极端天气事件出现频率仍然高、强度仍然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还会处在“暖化状态”。面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李力提出水务-环境产业还需要向右-主动适应,韧性协同。站在企业的角度,需要从多源供水、韧性排水、生态净水、智慧管理等几大方面深刻变革水务环境产业。在供水方面,利用再生水构建水量稳定、水质可控的城市第二水源;在排水方面,将源头末端节点强化,构建韧性排水系统;在净水方面,河湖生态系统构建弹性净水体系;在管理方面,智慧管控,提升系统运行效能,才能夯实保障、提升韧性、适应更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双碳时代,水务环境行业会两手发力,“左右”开弓,“向左”积极应对,减排降碳;“向右”主动适应,韧性协同。避免内卷和躺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担当更大的责任。

报告的具体内容详见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11月即将发布的《2021(第三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报告汇编》

2021年10月27日,中国机电商会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碳中和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机电商会会长张钰晶、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欧琳、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旭升、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宪功、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全球副会长、中国区会长马修·马古利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高岛龙佑、中国意大利商会副会长、意大利施诺慕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马泰奥·坦特里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碳中和背景下的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通用技术、中国化学工程、天合光能、卡特彼勒、液化空气、施耐德、三菱电机、乐天城建设(北京)、中国机械设备、电建国际、葛洲坝国际、首航高科、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家中外企业、多国商协会的高级别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活动。本论坛由机电商会副会长刘春主持。

张钰晶在欢迎致辞中指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已是全球发展共识和义不容辞的使命。机电商会作为涵盖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有责任为实现中国和全球碳中和愿景贡献商会力量,发挥商会涉外资源平台优势,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目前,已有68家中外行业领军企业成为委员会首批理事单位。未来,委员会将成为产业联通和沟通交流平台、借鉴各国“碳中和”路径和实践,帮助企业打开“双碳”领域的国际视野,共享全球绿色发展的机遇和技术。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主任欧琳在致辞中介绍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的情况;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旭升、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宪功作为委员会首批理事单位代表致辞,对机电商会成立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委员会表示祝贺,并分享中国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战略;陶氏公司全球副总裁柯乐文、意大利SNAM中国董事长兼CEO作为委员会外方理事单位致辞,介绍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为中外企业绿色低碳合作提出建议。

致辞环节后,委员会理事单位和国际机构代表上台共同见证委员会成立。

在全球展望环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全球副会长、中国区会长马修·马古利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所长高岛龙佑、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商务参赞苏啸岳、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道达尔能源亚洲研发副总裁徐忠华、英国驻华大使馆能源转型与整合负责人周大伟、韩国环境产业技术院主任朴在贤分别介绍各国“双碳”目标,并对在低碳委员会平台上加强中外合作提出期待和希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博士、助理研究员王际杰介绍了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碳市场发展,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介绍欧盟碳关税有关情况并为企业应对提出建议。

在企业研讨环节,施耐德电气、日本东京电力控股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IBM环境事务部,日本丸红(北京)商业贸易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北京团队的相关负责人就能源转型带来的国际合作机遇、重点行业产业升级与低碳发展、科技创新与数字赋能及绿色金融等议题展开讨论,企业研讨环节由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相关负责人主持。

据介绍,机电商会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委员旨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国内外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未来将秉持开放、创新、合作、前沿、国际化的理念,积极开展政企对话、行业交流、企业上下游对接、信息共享及金融合作,愿与各界携手,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日前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山西省高校系统也是太原市首家关于碳中和研究的科研机构。

2021年是中国开启“碳中和”征程的元年。太原师范学院碳中和研究院将重点从气候变化、地质空间与陆地生态系统增汇减排等五个方向,开展基于碳中和基础理论、减排增汇技术、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碳核算、交易和碳金融体系构建、政策法规等综合研究,努力为山西能源革命全面转型升级,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新思路、制定新方案、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在该校首届碳中和高端论坛期间,专家们还作了《陆地表层系统过程认知的数据基础》《碳中和的本质与行动》《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关联法则》《生态治理与碳中和战略》等报告。

为按时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国正在全力做好“碳减排”工作。近日,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传来消息:应用该院的科研成果,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全区碳排放精准监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中国计量院研究员林鸿介绍,各个国家需要定期向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国家碳排放清单,以证明政府履行承诺。

碳数据质量是IPCC认可和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从2012年起,中国计量院就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英国国家物理研究院,开展了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和碳排放是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描述)精准计量的合作研究。

林鸿是这个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他介绍说,碳排放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不仅限于公众通常认为的企业排放。中国计量院与美国、英国的国际合作研究形成多方面的应用成果。在企业排放精准计量方面,建立了烟道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的排放量量值溯源体系,确保测量数据质量,使企业能够采用CEMS实时动态监测企业排放量;在交通碳排放精准计量方面,城市交通路网以每一个路段为一个单元,可以获得每小时的排放数据;小区域反演技术用于重点区域排放的精准计量,是通过测量有限点位大气中目标物质的浓度结合气象参数,反推污染源的位置和强度,实现小区域范围内无组织排放的源头追溯和精准计量,定位精度优于50米;大区域反演技术用于城市区域排放精准计量,对城市或城市群进行高精度碳浓度分布和气象参数测量,可以获得1km×1km网格内的小时级排放量,实现1小时和1公里的测量分辨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是减排,首先要对排放的来源、排放量心里有底。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申进朝谈及减排需求时指出,“城市的污染源多、污染量大,包括从烟囱或管道中排出的有组织排放,以及更大量的尚未实现可测量的无组织排放。要清楚哪些行业门类的污染源应该优先减排、减排的效果更佳、更符合未来规划方向。心里有了这个底,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另外,是有组织排放的减排优先,还是无组织排放的减排或两者都优先减排,涉及到污染源的排放改造等技术升级问题,需要企业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排放源精准测量技术”。

因为需求明确而紧迫,2019年,河南省郑州市率先与中国计量院共建中国计量院郑州中心,推进相关技术应用。郑州市高新区于2021年6月起正式运行智慧环保时空精准监测管控平台,汇集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高精密站点、高空站、气象站、渣土车、餐饮排放、施工工地排放等各种类环保监测数据,最终锁定单一或少量具有显著排放特征的排放源位置并获得准确的排放量信息。

据了解,郑州市高新区智慧环保时空精准监测管控平台可以监测绝大部分人类活动的碳排放。申进朝介绍,依据这个平台,管理部门可以高效、经济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该平台还接入了中国计量院和郑州市合作建设的高空站、可移动监测站、空气微站等数据,形成多层次全域网格化监测系统。其中,100套空气微站将高新区划分为100个网格,提供各污染物分钟级、小时级的浓度监测数据。作为全国首例小区域无组织排放核查系统,该平台实现了区域内无组织排放源的小时级自动溯源分析和预警推送。交通路网排放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可为监管部门掌握车辆运行规律,制定合理、高效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为确保烟道排放量数据的准确性,中国计量院研制了烟道流量校准装置,将烟道流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水平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还研制了含水标气发生系统,用于烟气浓度监测设备的校准。结合这两方面应用大幅提升了直接测量法的测量准确度。基于小区域反演的无组织排放测量方法,解决了企业无组织排放量无法准确监测的技术难题。林鸿表示,纠正运动式“减碳”,正是计量技术用于精准监测碳排放的契机。

碳排放交易,是指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允许企业在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业内部以及国内外的能源。

国务院新闻办10月27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白皮书指出,碳市场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白皮书介绍,2011年10月,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个省、市启动。截至2021年9月30日,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9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9.78亿元。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765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约8.01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有关数据统计,截至10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1877.68万吨,累计成交额达8.49亿元。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CEA)现货,碳排放权交易采用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两种方式,重点排放单位须根据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向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不足部分须通过碳市场购买。

10月19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徐洪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碳交易是绿色金融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全面提升我国碳交易的市场规模以及流动性,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的产品种类和体系。

10月15日,上海环交所全国碳市场运营中心副主任张瑶在2021中国碳交易与ESG投资发展峰会上表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纳入的电力行业企业数量为2162家。

价格方面,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从48元/吨起步,最高时突破60元/吨关口,之后一路震荡下行,直到10月19日收盘价为43.43元/吨。

“双碳”目标下,全国碳市场不断探索、完善,交易细则将持续细化。

目前,全国碳市场只有碳排放权配额一个交易产品,张瑶表示,后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适时增加其他的产品种类。同时还将推出一系列的交易细则,内容涉及对整个交易体系的管理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管理,以及风控制度等方面的交易细则,最终实现全国市场平稳运行。

9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前提下,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1年7月,纳入碳市场覆盖的20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均集中于发电行业,碳排放量总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张瑶表示,展望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一要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平稳发展,二要稳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三要积极推动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四要结合市场发展阶段有序推动创新交易业务和交易品种落地。

相信在将来,我国相关政策制定机构将会依据中国国情,不断改革、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规定,同时吸纳、借鉴国外的相关实践经验,不断发挥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功效,加速相关控排行业实现碳达峰,以创新手段助力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根据《方案》部署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也将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除此之外,“N”还包括科技支撑、碳汇能力、统计核算、督察考核等支撑措施和财政、金融、价格等保障政策。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问:如何做好《方案》的贯彻落实?

答: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科学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考核。(据新华社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哪些?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26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是管总管长远的顶层设计。意见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是“1+N”中的“1”。

方案是碳达峰阶段的总体部署,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根据方案部署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也将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除此之外,“N”还包括科技支撑、碳汇能力、统计核算、督察考核等支撑措施和财政、金融、价格等保障政策。这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为做好方案的贯彻落实,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科学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考核。

另在国际合作方面,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在政策保障方面,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经济政策,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套制度,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等。

10月28日举办的武汉光博会“F5G产业峰会&ONA年度盛典”上,安永发布《光通信社会价值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及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四大领域,评估F5G千兆光网对社会价值的赋能情况。

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叶亮表示:“我们相信,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全面造福社会各界。宏观来看,F5G千兆光网新基建能实现光联万物,助力打造高速连接泛在化、平台服务通用化的基础网络体系,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从行业角度,F5G千兆光网赋能千行百业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民生角度,F5G千兆光网推动建设民生应用场景化、公共管理智能化的智慧社会生态,丰富民生文化。”

其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据安永测算,未来10年间,F5G千兆光网可助力中国全社会各领域累计减少约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等效于累计种树约10亿棵,为达到碳达峰的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白皮书中,安永将F5G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为绿色节能、资源均衡及生态环保三大维度。

绿色节能:F5G作为新一代光通信技术,通过运用光纤代替传统铜缆作为网络传输介质,提升网络速度的同时,有助进一步减少铜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节约机房制冷的能源使用,且光缆使用年限更长久,无需频繁更换。F5G通过创新技术可赋能高效数据传输,节约网络传输过程的能源消耗,推动社会绿色节能领域发展。

此外,F5G千兆光网助力实现全光社会,赋能智能电网绿色传输,助力公共服务领域节省电力资源,推动千行百业实现电与水资源的节约。

资源均衡:F5G千兆光网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利用光通信将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丰富且气候适宜的地区转移,从而实现绿色节能与区域均衡发展。如今全社会数据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存储、计算处理、传输和应用的难度大幅提升,我国需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建立绿色集约、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一体化体系。F5G千兆光网作为跨区域数据传输的坚实网络底座,以其低时延、大带宽特性赋能“东数西算”工程,使西部地区承接部分算力需求,在缓解东部地区资源紧张的同时,优化西部总体产业结构,带动西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全社会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生态环保:F5G千兆光网还可持续助推自然环境保护。例如,通过广泛使用F5G千兆光网技术,可实现森林烟火的及时识别,提升灭火响应速度,保障森林生态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F5G千兆光网还可赋能高清监测摄像头,对森林病虫鼠害现象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提升病虫防治工作效率与精准性,进而优化提升防风固沙能力,为我国构建绿色美好生态环境助力。

日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联合华为打造的“139全光智慧城市”已成功服务于亚洲象等野生动物的实时监测预警,以高可靠的全光联接守护亚洲象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亚洲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集红外相机监测、智能视频监测、智能广播系统预警和特定人群手机App预警信息发送为一体,通过在大象经常出没的地方布设监测设备,借助广播、手机APP等方式可以第一时间告知附近居民尽快应对,及时回避野象。通过F5G千兆光网,能够实现昆明市内时延<1ms、滇中城市群时延<3ms、南亚东南亚时延<9ms,有效支撑了各机构在亚洲象保护、科学研究等的协同运作。

10月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联合指导,中国金融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在圆桌讨论环节指出,绿色发展、碳中和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约束条件。现在关于低碳,关于碳中和绿色发展的金融指标标准还不明晰、不清楚。但是假以时日,肯定会作为银行业的内生指标出现。

林罡表示,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既是服务者,同时也担任引导者的角色。从服务者层面来讲,它主要去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但是在现实中,银行机构可以通过自身的风险偏好,还有产品的设计、工具的使用,去倒逼实体经济走绿色发展低碳之路。从引导者的角度,银行业可以通过自身工具的使用,跨期、跨界进行资源的配置,引导未来产业的发展走绿色低碳的道路。

10月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办。本次论坛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联合指导,中国金融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在圆桌论坛环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影响无处不在。对于高碳企业而言,其转型力度会加大、转型进程会加快,所以当务之急是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

赖晓明指出,高碳企业需要积极减排,腾出排放空间,才能为新经济新技术产业发展释放更多的空间和机会。高排放企业在做好企业发展、算好经济账的同时,也要算好碳排放的账,要建立自己的碳排放管理体系,了解自己企业排放的“家底”,即排放的成本、减排的成本,同时也要了解业主要排放的重点控制环节。

“碳达峰、碳中和时代,企业首先要减少排放,再在这个基础上做碳资产的管理,发挥好碳资产碳配额引导企业降低减排成本的作用,我想这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赖晓明称。

10月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华通讯社联合指导,中国金融学会提供学术指导,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四川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在发表演讲时表示,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也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党中央、国务院也正式公布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中国银行作为负责任的百年大行,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全力做好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刘坚东指出,商业银行要顺应绿色发展潮流,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极其广泛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必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绿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商业银行要主动发挥先导作用。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多渠道满足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十四五”时期,中国银行将加快行业授信结构的调整,加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余额管控,加大对减排技术升级改造、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电灵活性改造等绿色转型项目的授信支持。

刘坚东表示,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上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尝试,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肩,以创新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助力将四川绿水青山打造成真正的金山银山,为实现双碳目标以及全球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贡献中行力量。

近日,以“城市碳中和”为主题的“USTL科技·城市·人文沙龙”第三期举行。邀请来自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城市碳中和话题,创造新对话,新机遇,新灵感。

# 科技城市人文沙龙致辞 #

现场,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市委党校等20多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了一场“城市碳中和”学术探讨和“碳圈CO2”互联网产品发布。

活动伊始,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晔先生发表致辞,他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表示在学界,关于“碳”和“低碳竞争”的讨论和发展由来已久,2020年提出的双碳目标对各个行业领域(比如金融、贸易、交通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和产业创新加速推进落地,新规则和价格体系逐步形成,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必须要从低碳竞争思维的被动应对者主动转型为双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动构建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上海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唐忆文女士发表感叹:2021年是碳中和元年,3060的双碳目标固然极具挑战,但在党和国家的引导下,我们正迎来一个越加清晰的未来。个体、资本的力量并驾齐驱,低碳理念的渗透也同样重要,行业里需要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平台为群众和企业赋能,提高各自的“碳能力”,积极应对碳中和的风口和挑战。

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中国区总裁傅潇霄表示:曼彻斯特大学正在不遗余力地建设一所“零碳大学”,从“研究、学生和学习体验、公众参与活动、校园运营”等四个维度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曼彻斯特大学是全英第一所将社会责任感写入核心战略目标的高等院校,曼大中国中心将在未来持续支持碳启城的低碳创新事业,落实ESG理念,和谐共进,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本次活动主办方代表,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包存宽先生感慨:这两年他深刻地体会到低碳治理需要社会企业的合力。无论是从治理的本意,还是从低碳发展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转型发展的过程时时刻刻都是对我们智慧的考验,我们必然需要政界、学界、业界齐心协力。科技 ∙ 城市 ∙ 人文沙龙是各界破壁互联的一个开始,也是我们低碳美好未来的一个预兆。

现场,"碳圈CO2"互联网产品发布,曼彻斯特大学规划与环境管理博士、USTL城市科技实验室执行主任、碳启城创始人孙冰表示,“碳圈CO2”是在碳产业链建构过程中的价值产物。未来,在政府引领、多元共治的政策指导下,在产品迭代、持续成长的道路上,碳圈也将协同合作伙伴们一起携手共进,打造低碳智慧时代的产业服务生态。

现场,10多位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以“低碳城市、绿色金融、碳产业链”为议题开展了研讨交流。针对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与会嘉宾通过各自的专业视角,以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的敏锐触觉,解读碳中和在各领域等产生的影响和变革。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与金融的作用不可或缺,从理论到制度,再到市场,金融如何做好全面迎接和服务“零碳发展”的准备?与会嘉宾分别在配置资源、管理风险和市场定价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观点。此外,来自高校的学者还从学术视角,剖析了碳中和给学界带来的巨大影响,如何加速打破产学研之间的要素壁垒,将信息链接共享、量化评估,从而实现协同共进是一个持续讨论的议题。

10月29日, 2021天府金融论坛正式开幕。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严文斌先生发表致辞。

严文斌指出,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被称为中国“碳中和元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从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多个章节中,都提到了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内容。另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作为2021年十大工作之一。

严文斌认为,当前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可以从三个方面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一是推动资源配置绿色化。通过鼓励扶持政策和约束机制,引导市场中的资金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向绿色化、环保化的行业转移。同时,政府积极通过增发绿色债券、培育ESG等方式,对绿色产业进行定向支持,进一步推动企业从技术和结构上向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推动产品交易创新化。今年2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的金融属性正日渐加强,而基于这一新型金融产品的相关交易场所、交易机制、交易品种等方面的构想与实施也将全面展开。

三是推动环境评价体系科学化和立体化。从政策层面要求企业对碳排放量、环境治理、节水节能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披露,在更大程度上消除资金方与融资方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倒逼涉煤高污染行业企业加快建立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使环境类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的环境篇章更加科学化、立体化。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具有天然的碳资产业开发潜力,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备受外界关注。2021年9月,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累计完成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2223万吨,交易额逾3亿元,按可比口径居全国第4位。如此突出的成绩,离不开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完善市场基础建设、优化政策机制等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10月28日至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致辞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而言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刘建军表示,就机遇而言,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就挑战而言,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这些行业的违约率可能大幅上升,金融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气候转型风险的前瞻性研判,加快调整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服务对象,提前谋划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各地均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推进。近日,我国接连发布两份与“双碳”相关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对整个“双碳”阶段进行系统谋划,为未来推动和实施“双碳”工作树立了“定海神针”,为地方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施工图,让“双碳”实现路径更为清晰和科学合理有序。

指明了未来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尚未与碳排放完全脱钩,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还高度依赖高排放产业。有观点认为减碳会影响经济增长,对减碳心存畏惧、积极性不高。对此,“意见”与“方案”指出,实现“双碳”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绿色低碳发展已不是“走不走、要我走”,而是“我要走、必须走、如何走得好”的问题。各地必须坚定不移地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主动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实现目标。“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应有不同实现目标。“意见”与“方案”将“双碳”目标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并设置具体的实现目标。其中,“方案”在目标、原则、方向等方面与意见保持有机衔接的同时,将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目标都是经过综合衡量现有基础条件后认真测算、经过努力可实现的。

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双碳”覆盖范围广、牵涉面宽,系统性和全局性强,协调难度高,相当复杂。地方在推进“双碳”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具体实施路径不明晰,不清楚从哪里入手,如何实施,缺乏有效的实施方法和手段。对此,“意见”与“方案”依据碳排放具体来源分类从经济社会层面、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运输体系、城乡建设等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方案”还重点规划了“碳达峰十大行动”,让地方有章可循、有手可抓、有路可走。

提出了保障“双碳”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与“方案”提出了包括科技、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市场等在内多项政策措施,保障和助推“双碳”顺利推进。

推动“双碳”工作科学有序实施。一要做好包括碳核算体系、标准在内的前期基础性工作,让各主体心中有数;二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确保“双碳”工作沿着正确轨道科学有序实施;三要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梯次有序推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1年,我国在完成精准扶贫的历史使命后,迎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元年。CBN碳中和告诉你,在产业数字化大背景之下,科技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成为第七届上海国际区块链高峰论坛上备受关注的话题。

与以往每年区块链国际高峰论坛上行业大咖都将话题聚焦在虚拟数字货币市场、区块链技术分叉、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医疗、法制等领域场景融合所不同的是,在本届由万象区块链主办的上海国际区块链高峰论坛上,区块链赋能乡村振兴成为主题论坛,而包括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万象区块链执行总裁王允臻以及多家参会区块链机构人士看来,区块链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农林牧渔等产业可以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数字化的可信立体交互架构,有可能再造产业和商业模式,推动经济升级。CBN碳中和发现,建设实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实现实物资产数字化,在区块链上映射不同时点、不同地点的实物资产及其权属和价值,形成可追踪、可溯源、可交易的数字化数字资产,进行全流程运营和管理,盘活实物资产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例如,在生物资产可信监管及金融服务平台上,肉牛成为可交易、可追踪、可溯源的数字资产。在普洱茶区块链平台上,普洱茶可验证真品并追根溯源,可集中存储并分别交易,解决了普洱茶市场上存在的茶饼造假、保存困难、价值虚高等问题。”李礼辉在当日的高峰论坛上表示。

而在王允臻看来,农村产业链可信数字化的溯源产品架构和物联网、大数据都相关。在数据层底层链PlatONE上搭建平台层,应用层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农村产业的需要来创造溯源验真的产品架构。CBN碳中和告诉你,有了溯源验真的产品架构之后,不只是单纯做C端的农产品认证。溯源验真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农村经济带来更好的金融资源服务,有了可溯源的数据、不可篡改的数据流,农村能真正地从金融机构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

“福建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合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确保全省如期实现达峰目标。”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叶大仕如是说。

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29日透露,在“十四五”时期,福建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调整优化四大结构,实施“绿碳”“蓝碳”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深化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和碳中和示范区创建。

叶大仕称,福建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构建以“空间+准入”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完善绿色发展环境政策,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持续推行生态环境领域“亲清”服务,支撑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福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三篇文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积极推进绿色海港、绿色空港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福建立足多山多水多绿、天蓝海阔岸长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发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加强绿色循环经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两岸融合等改革的系统集成,保持在全国走前列作示范的生态环境创新优势。

“十三五”以来,福建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97.9%,较2015年提升了4.6个百分点;九市一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逐年下降至20微克每立方米,优于欧盟第二阶段标准。福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且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民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紧扣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目标,依托自身优势,立足产业基础,不断探索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取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新突破,打造高水平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迈上新台阶。兰州新区首次探索区域环境因素影响,在对全区金融机构及产业环境风险进行梳理后,率全国之先对兰州新区整体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同时,兰州新区结合化工园区发展阶段和重点,对化工产园区进行碳达峰路径规划,为全国推动绿色金融建设贡献 " 兰州新区经验 "。

率先推动区域性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 " 三大功能 "" 五大支柱 " 之一,推动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辖区内暂未设立法人银行,单体金融机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不具有代表性,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通过创新探索区域性产业环境影响,在全国率先对地区整体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据介绍,该创新和探索,有助于详细了解全辖区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分析,以推动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在进行环境风险和机遇分析时,该创新和探索为金融机构揭示环境相关市场机遇和风险提供有效指导,有力促进兰州新区金融机构绿色经营、绿色投融资和辖区内企业改善环境、绿色转型,促进兰州新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据悉,兰州新区区域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的披露要求进行编制,并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相关披露要求及建议进行披露,大大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公信力。

新区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分为三个内容板块,即政府层面的环境信息披露、兰州新区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八大集团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重点披露辖区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确定了年度概况、环境相关治理结构、环境相关政策制度、环境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流程、环境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研究成果、其他环境相关信息等内容,有力完善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辖区内金融机构完善治理结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理。

创新提出重点化工园区 " 碳达峰碳中和 " 实施路径

在当前国家应对气候 " 碳达峰碳中和 3060" 已经成为国家顶层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兰州新区选择绿色化工园区作试点,探索园区层面碳达峰实现路径,对于支持兰州市、甘肃省如期实现碳控排政策目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次绿色化工园区 " 碳达峰碳中和 " 路径编制,充分考虑到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正处于建设期,在碳中和总体布局方面,主要针对园内存量企业、后期建设及项目引进时,充分利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各项组织保障,引导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大力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在重点任务方面,提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工艺优化、提升产品绿色属性、大力推动 CCUS 项目、强化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参与环境权益市场、多方位合作、政策支持保障等 10 个实施路径,有力地支撑化工园区 " 双碳 " 目标的实现。目前,绿色化工园区 " 碳达峰碳中和 " 路径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兰州新区财政局(国资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兰州新区将抢抓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机遇,履行好国家赋予的 " 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的战略使命,增加绿色金融供给,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流向绿色省生态产业,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为甘肃省 " 碳达峰碳中和 " 贡献 " 新区力量 "。

来源:兰州日报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生态强省。

完善生态保护格局

●基于我省山形水系的生态框架,以黄河干流为主线,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地为屏障,淮河、南水北调中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为主要串联廊道,统筹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加快构建“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万里黄河险在河南,下游治理重在河南。要坚决扛稳黄河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统筹抓好淮河、海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四水同治”

●完善水沙调控体系,补齐灾害预警监测短板、防灾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廊道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统筹抓好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我们必须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把水源区生态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构建渠、湖、山、林有机融合的生态绿廊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持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让广大移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坚持双控倒逼、先立后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完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开展低碳型社会创建

●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让生态美景永驻中原大地!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日前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黔西电厂)获悉,该公司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下称“中碳登”)获得的全国市场首单碳排放权抵押贷款2817万元已注入该公司“资金池”,为公司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碳交易过程中,国家环保部门给企业发放一定碳配额指标,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企业在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可将碳排放权作为资产用于碳市场交易。

8月,国家电投营销中心指导碳资产公司紧抓碳金融创新契机,在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助下,结合黔西电厂融资需求、配额情况、履约需求及市场预判等因素,迅速完成从碳排放配额查询评估、绿色融资方案设计到合同签署全流程工作,帮助黔西电厂申办以碳资产作为抵押的贷款。

在中碳登(中碳登承担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和管理职能)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后,黔西电厂以60万吨碳配额指标为抵押,在民生银行以较优惠利率申请到了2817万元贷款,这也是全国碳权登记创新金融最快落地的项目。

黔西电厂是“西电东送”第二批电源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黔西北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目前有五台机组在运行,今年发电已超过62亿千瓦时,全年预计发电85亿千瓦时。该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汤举表示,碳资产用于交易不仅能帮助电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还在企业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开启企业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贵州日报

编者按: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后,9月7日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全省要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

为实现“双碳”目标,在加快推进能源生产、消费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变,促进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我省地方在相关行业领域都有哪些积极尝试与布局,喜迎党代会,映象网推出系列报道“碳”索之路,为您揭晓。

“真空度负压稳定,温度示数正常,注意其他参数变化……”走进位于周口市郸城县的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控制中心,身着工装的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面板上的闪烁参数,时刻留意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

中控室外,生产部部长程少华正仔细地检查着主要脱水设备寡聚塔的真空度、温度参数。

“聚乳酸被誉为治理‘白色污染’最有希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现在塔里生产的正是聚乳酸的核心原材料丙交酯。目前年产1万吨丙交酯联产聚乳酸工程项目已经能稳定生产,我们正规划设计10万吨聚乳酸生产项目。”程少华告诉记者。

面对白色污染的绿色探索

据了解,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丹科技”)致力于实现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的一个有效探索。

“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是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而聚乳酸是世界公认的性能最为优良的生物降解材料。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技术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通过工艺更新改革,实现技术突破,真正实现‘碳中和’。”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高级项目经理、国务院津贴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张国宣表示。

据张国宣介绍,乳酸、聚乳酸的生产加工属国家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聚乳酸也是世界公认的性能最为优良的生物降解材料,又是世界上粮食加工供应链、产业链条最长,价值链附加值提升最高的产品。以其优良的特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可替代纤维、医用材料、包装材料等石油基塑料制品,实现生物降解、消除目前困扰世界各国的“白色污染”问题。

张国宣表示,在产业链条中获取高品质产品时,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产品的绿色天然性,综合利用“三废”,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并通过完整的绿色循环链,实现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发展。

技术创新不止步 立足河南走向世界

目前,金丹科技通过技术创新,已与国内外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在国内首次研发成功的L-乳酸,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的耦合吸附后提取技术,属国际首创,收率高、节能环保;与南京大学合作研发的绿色催化剂、定向聚合生产丙交酯和聚乳酸技术,绿色环保,被誉为聚乳酸领域的颠覆性原创技术。

“我们已有30多年的建厂历史,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沿着‘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打造世界乳酸、聚乳酸生物新材料基地’的发展战略,我们正积极打造从玉米到乳酸再到聚乳酸及聚乳酸制品的全产业链条,力争在发展新材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打造河南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优势产业。”金丹科技总经理石从亮说。

同时,石从亮表示,金丹科技合理开发利用工业废渣、废水、废气,提高经济效益,大力保护环境,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战略的新路子,公司凝心聚力做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可持续性发展的领跑者,为解决‘白色污染’及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

10月29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2021天府金融论坛上的圆桌讨论环节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影响无处不在。高碳企业的转型原来就是要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在“双碳”目标提出来以后,这种转型的力度会加大、进程会加快,所以对高碳企业而言,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是当务之急,同时这也会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行业的兴起。“高碳企业需要积极减排,腾出排放空间,才能为新经济新技术产业发展释放更多的空间和机会。高排放企业在做好企业发展、算好经济账的同时,也要算好碳排放的账,要建立自己的碳排放管理体系,了解自己企业排放的‘家底’,即排放的成本、减排的成本,同时也要了解企业主要排放的重点控制环节。”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据香港电台网站10月29日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指出,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减碳工作刻不容缓,特区政府亦高度重视减碳工作,她亲自主持了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督导委员会,制订整体策略,将会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务求达到全政府、跨界别减碳。

林郑月娥出席一个有关“碳中和”伙伴启动礼的活动致辞时表示,世界各地推动低碳转型正带来新需求、新产业、新市场机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融通资本以推动绿色复苏方面有优势。就政府而言,估计在未来15至20年,投放在各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可达到约2400亿港元。她呼吁“碳中和”伙伴机构,加大深度及速度投入低碳转型,为社会各界及市民树立榜样,并带动绿色经济,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共同推展气候行动。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黄锦星表示,鼓励“碳中和”伙伴机构,制订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绿建、配合绿色运输普及化,以及减废回收等目标和时间表。而今次参与的大约60个伙伴机构中,初步有大约7成,已制订或计划制订碳中和目标。

《求是》发表宁吉喆局长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有效落实保障煤炭和电力供应各项措施,确保迎峰度冬能源供给,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纠正运动式“减碳”,避免“一刀切”。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保障农业、能源、原材料有效供给。落实好惠企纾困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作为2021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于9月26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进行主旨演讲时表示,“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带来新的考验,针对未来需求,要主要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在进行国际合作、达成国际共识时,中国要在“固碳量”“中和程度”上争取话语权。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被人为作用和自然过程所吸收,即净零排放。丁仲礼表示,目前全球碳排放量每年约为40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排放出来的这些二氧化碳,大约46%留在大气,23%被海洋吸收,31%被陆地吸收。“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不是准确的数据。”

丁仲礼认为,碳中和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电力端,用风、光、水、核等非碳能源替代煤、油、气;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用电力、氢能、地热等替代煤、油、气;第三端是固碳端,用生态建设、CCUS等碳固存技术应用将碳固定在地表、产品或者地层中。

他描述了中国“碳中和”情景。假如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为每年25亿-30亿吨,那么电力系统为10亿吨,工业为10亿吨、水泥为5亿吨,其他为0-5亿吨。同时假定海洋吸收约23%、陆地无机过程吸收约17%,共吸收10亿-12亿吨/年;陆地生态系统吸收10亿-13亿吨/年,经过生态管理可以增加到15亿吨/年;CCUS技术可固存5亿吨/年。

丁仲礼表示,“技术为王”将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要建立完整强大的技术支撑

“碳中和”目标对科技界带来新的考验。他说,要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转到真正进行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针对未来需求,要主动开展有较高失败风险的探索。”同时,要把全国的相关研发力量组织起来,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一个严密的责任体系,为产业落地提供支撑。

充裕、多来源的研发资金同样重要。丁仲礼称,要对国家公共财政经费、企业、社会、地方政府的投入、风险投资等进行统筹协调。“要组建技术联盟,头部企业牵头提出需求,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攻坚任务。”降碳需要国际合作和国际共识。他指出,中国要在“固碳量”“中和程度”上争取话语权。在核心问题上要有自己的结论,比如“排放天花板”问题。同时要算全球的“碳收支账”,比如哪些国家“收大于支”、哪些国家“支大于收”。“要实现碳中和,我们需要大量培养会算碳收支账的人才。”

文章来源:碳兑2021年10月28日

“双碳目标提出来以后,实际上,首先他提出来的是整个生产力体系的一个变革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等,都要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特征就是2060年之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峰,说到这些目标都是对生产力特征提出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势必要求整个支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要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重构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框架应该与气侯目标相一致,同时还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任务。”

——邹  骥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

(以下为邹骥在10月24日“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健全碳交易市场,拓展碳金融空间”环节的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碳交易从本世纪第二个10年初就开始有试点,其实这个话题的学术史的讨论,经典著作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历经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今天碳交易这样一个制度已经在欧洲、北美、中国现实存在,可以说是方兴未艾,走上了全面实践的阶段。特别是现在有了双碳目标的背景,还有了现代化的背景,到底怎样给碳市场来定位,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分享:第一,在实现双碳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认识碳市场的定位。第二,有效发挥碳市场作用的若干条件。第三,进一步发挥完善碳市场的几点建议。

01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政策体系的重构

首先,我们说在双碳目标提出来以后,实际上,首先他提出来的是整个生产力体系的一个变革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等,都要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特征就是2060年之前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峰,说到这些目标都是对生产力特征提出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势必要求整个支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的支撑作用要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讲是要给减排提供经济激励,要实现激励相容。在这样一个重构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的政策框架应该与气侯目标相一致,同时还承担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任务。在幻灯片中间绿的方框里面我列出了政策分类,包括监管,包括基于市场的措施以及政策沟通,我把排放权交易标红了,大家就可以看的出来,在整个政策体系中它是里面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不代表政策的全部,但他是一个组成部分。政策手段这里面我对应的也列了一些,没有面面俱到的列全,只是把一些重要的标在这个地方。

这里面碳税也属于基于市场的政策措施,我们看到在这个政策体系里面,大家非常集中深入地去讨论排放权交易的时候,有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观察无论是当下的讨论,还是现存政策的现状,以及政策目前取得的进展,还都存在着两个脱节:第一个脱节,和展示图的左侧,就是我说的减排目标即碳总量目标的脱节。大家知道达峰是什么概念?是我们排放总量达到最高的值,达峰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截止到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总量目标,一方面我们说2030年前要达峰,甚至于更远的说2060年前碳中和这两个目标都是总量的目标,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没有对排放量进行总量的管理。实际实施中现在只有碳强度的目标,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标等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总量目标,比如说未来十年里面碳总量要达到多少吨,达到峰值的时候,这个峰值大概是多少吨二氧化碳,这个目前还没有最终官方的表述。

另外,在局部的部门里面,比如说碳市场覆盖的电力部门总量是多少,再退一步讲,整个电力部门的排放总量不知道,我们覆盖的现在2200多家电力企业,现在说大数他们的排放总量是45亿吨左右二氧化碳,这是他们排放的现状,将来他们这2200多家的企业,我们有没有一个目标,他们的排放总量的变化是什么概念,能否从现在的45亿吨起步,在未来十年中平均每年下降1亿吨,10年下降10多亿吨?目前也是语焉不详,现在的政策体系如果考核它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最直接挂钩的政策目标是强度目标,是间接的,还不是最终要求的排放绩效目标,所以这两者之间脱节了。

另外一个脱节就是目前我们设计政策的时候,我们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它对技术进步、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导向和实体经济实际的减排效果起实质作用?比如说我在实体经济里面,在黑色有色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等这些部门里面,由于我们的政策,会更多更快部署多少新的技术研发、试点和推广,比如说CCUS,比如说光热发电这些新技术的试点,是由于我的这个政策的刺激和支撑,我们还建立不起这样的联系。

另外,像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在我们这个政策的牵引下,能够把多大的投资量吸引到低碳领域来,让投资者根据现有的政策要素(如碳价、交易量、实际碳市场规模、配额的未来分配量)对投资的收益形成初步的预期,现在建立不起这个联系。

刚才贾康老师也谈到金融的问题,当下的碳市场从顶层设计到实际运作更没有和金融建立起联系。还有我们减碳成本,在这种政策作用下和基准的情形比降低多少,技术怎么可以在政策的支持下去迭代,更不要说他引发的就业效应,还有企业竞争力的效应,这些都远远没有建立起联系。这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政策局面,我们大家热议的政策,也花了很多精力和资源去搞,但是这个政策对于我们实际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影响,我们不清楚,这是目前我观察到的一个现状,也反映了观察的一种框架。

这个时候就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碳市场的定位是什么,在未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或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2035年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显著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我们最大的议事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碳市场,然后加上碳中和、碳达峰怎么定位。

02 七个方面,立体定位碳市场

我考虑到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我们首先要确立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属性和碳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位。碳容量是一个环境科学的概念,就是这个大气层中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二氧化碳,然后能够允许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其实到管理层面上就是配额的数量。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还是有点怀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能不能像土地、水、矿产资源一样非常旗帜鲜明的确定它的生产要素属性和碳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定位呢?我认为现在市场定位不够明确。这一点如果不明确的话,我们很多的问题就会出现含糊,就会出现避重就轻。所以在本质上做出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点,碳配额要素的市场配置需要政府公共政策与市场规律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刚才贾康老师也提到了,我非常的赞成,碳容量的市场应该说是在公共政策的作用下人为创造的一个市场,过去碳容量是一个自由取用的资源,也就是说可以任意排二氧化碳,人畜无害,它后来产生温室效应的不利影响,它自己成为时空尺度最大的外部性,反馈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里面去,就是这些气候灾害造成的风险和损失等等。大家能够感受到科学已经有了评价,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按照我们传统的外部性理论,要把它的外部社会成本内部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政府依据国家的强制力的公共政策是做不到的。所以这在根本上是政府来创造的一个市场,通过政府确定的规则,政府对于碳容量产权的定义和分配,政府一系列的规制就体现在碳市场中。但是,这里面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它又不等同于纯粹的政府管制,他在一些初创环节,在碳额度总量的确定,目标的确定,在碳额度的分配环节完全就是一个公共政策。一旦分配出去就进入到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范围里面去了,就要遵循市场规律。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我们的碳市场在思想上明确没有明确这样一点?有的时候由于有政府公共政策规制的惯性,我们一开始确定减排的目标,确定碳配额的总量,我们再分配这些碳配额,政府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有时候存在着一种风险。就是忽视了市场规律,市场机制本身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一些政府管理者行为的反映可能是不自觉的,可能是有多种形式的,有的时候主观上承认接下来是市场规律起作用,但是客观的一些做法可能忽视了市场规律的一些必然要求。

第三点,要明确碳配额要素产权并便利其实现相关权益和责任是碳市场建设的核心问题。不管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到最后归根到底它是市场。市场里面交易的是什么?交易的一定是被明确界定或被明晰的产权,否则的话,那才是碳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后面创造的市场也不会有作用,我们说市场失灵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产权不明晰,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都是市场失灵出现问题的地方。创建碳市场,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

在这里面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表面上你把额度分给某一个企业了,似乎就确定了企业碳额度的产权,但是他能不能实现这个产权,是不是方便或交易成本是否比较低?市场的流动性是否足够的大?在一个流动性很差的市场里面,这种产权的权益是很难实现的,可能是一个有价无市的市场,我们全国电力行业统一电市场7月份开张以来到现在也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我们观察交易量和碳价,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我们担心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有一个一吨四十几块钱的碳价,但是交易量意味着你的市场厚度,或者说意味着你是不是有市,交易量很小的时候,实际上你真实的市场就是很小的,到忽略不计的时候就是有价无市,这个事情不是文件里的产权,也不是理论里面的产权,而是在现实中具有充分流动性保障的、交易费用可接受的、可交易的那种产权。他才有可能获得合理的产权相对应的收益。

我们现在讨论碳市场的时候,讨论责任很多,你要履约、减排,这个固然没有错。但是它如果是市场的话,他一定要有权益,如果这个权益没有保障的话,这个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机制,这个市场必然不可能有效的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可能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第四点,要从市场体系的角度设计和发展碳市场,而不能孤立的就碳市场谈碳市场。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本来电力部门就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他现在顶多就是上下浮动电价20%,电力是一个特殊的被管制的市场,当然,碳市场现在还没有扩大到其他行业的市场,涉碳的制造业服务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和金融市场就更是隔绝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连接就不是市场体系,不在一个市场体系里面的孤立的市场发挥的作用必定是十分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发展碳金融工具,建立金融市场和碳市场的健康联系。

第五点,发展碳金融工具,建立金融市场与碳市场健康的联系。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第六点,在政策体系上,要建立碳市场与排放总量目标的滚连和对低碳投资、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第七点,碳价的形成机制。

03 有效发挥碳市场作用的若干条件

基于这样的定位认识,我们就来看看有效发挥碳市场作用存在若干条件:

第一,理论观念上,明确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属性和以要素市场机制对其配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碳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指导和规范。特别在测量、报告、核查方面要统一标准。交易规则也要统一。

第三,碳容量资源产权化及实现的便利化或交易费用最低。

第四,碳价需要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长期碳价要依据减碳目标收紧的程度,即可分配的碳配额将逐渐缩小;中短期碳价取决于流入碳市场的资金流量。这就要求必须发展发达的碳金融工具,以利于足够规模的资金流入市场。

第五,发展发达的碳金融工具,遍历大规模资金流入碳市场。

第六,碳配额要能够打破壁垒,顺畅的跨部门、跨地区的流动配置,发掘最大的优化配置的空间。

第七,在共同规则的基础上,全国统一市场和针对特定行业、技术、产品和具有地区和行业特点、更加专业化的区域市场相结合,有利于加速深化碳市场的发展。

应该存在的是全国统一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并存的局面,不能有了全国的碳市场把十多年发展的区域的碳市场关了,这个不利于碳市场的发展,要让它们并存。

第八,碳市场服务业要充分的发展,相关的做MRV的需要有一个碳市场的服务业支撑碳市场的发展。

最后,要发展坚实的法律法规基础。

04 进一步发挥完善碳市场的十点建议

最后几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作为对国家双碳目标在资源配置机制上的支撑,以最高的政治规格明确碳容量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将碳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予以建设、发展和改革。

第二,建立并完善碳市场的法律基础,包括与现有的生产要素及其市场的管理规则相衔接,包括专门立法。

第三,深化碳配额产权化的改革,当前重在实现产权权益的实操便利化,降低交易费用,有序走向产权分配市场化。

第四,以现代科技手段发展MRV体系,大力应用区块链技术,注重发展碳市场相关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行业。

第五,将覆盖的行业范围稳步从现在的电力行业拓展到一定排放规模以上的黑色与有色冶金、水泥、化工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跨行业、跨地区的碳配额市场。

第六,启动发展碳金融工具的试点,明确发展二级市场的路径和预期,打通金融市场和碳市场的连接通道。

第七,明确中央不同管理部门各自碳市场相关的管理职能,加强部门间协调。

第八,在全国统一碳市场标准、规则、方法和原有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地方继续开展更加专业化、更有针对性的碳市场试点以应对市场的差异性问题。

第九,明确衡量碳市场的绩效标准,把促进低碳投资,激发低碳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突出的衡量标准。当前,要提高对促进非化石能源发展和节能增效的针对性。

第十,增强市场的透明度、信息披露和公开及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促进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10月29日,以“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办。会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发表了主旨演讲。

刘建军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而言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场机遇,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就机遇而言,低碳转型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每年GDP的2.5%。面对百万亿级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占比,树立负责任商业银行的形象。

就挑战而言,低碳转型过程中一些高碳企业和项目逐步退出,金融资产质量将承受裂变的压力,这些行业的违约率可能大幅上升,金融机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气候转型风险的前瞻性研判,加快调整发展规划、业务方向和服务对象,提前谋划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现状,必须实事求是,全力处理好降碳和能源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来有效应对低碳转型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一如既往地为四川省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双碳提供金融支持。” 刘建军称。

一是全面持续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配置绿色贷款规模,提供优惠利率,着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四川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

二是聚焦减碳和增汇两大领域,结合四川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循环经济、新能源交通、绿色农业与林业绿色小微等领域。

三是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探索碳汇交易、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低碳信用卡、碳资产质押融资等领域的融资模式,针对四川农业大省的特点,研发推广适合三农和小微的绿色普惠产品。

四是试点开展碳核算工作,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气候变化影响,并以此来设定碳减排的目标,助推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金融界网

人民网重庆10月29日电 10月28日,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向重庆一发电公司成功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拓宽融资渠道。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企业以排放总量控制为前提,可将碳排放权作为资产用于碳市场交易,金融机构也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发放质押贷款。

该发电公司是重庆地区重要的发电企业,近期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急需融资解决困难。交行重庆市分行得知情况后,及时沟通对接企业,迅速完成从碳排放配额查询评估、绿色融资方案设计到合同签署全流程工作,最终通过该企业提供的26万吨碳排放配额,发放1000万元融资贷款,成功为企业纾困解难。

“一直以来,交行重庆市分行聚焦‘双碳’目标,不断为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企业提供着金融支持。”交行重庆市分行相关人员介绍,今后交行重庆市分行也将持续助推企业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转型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交行力量。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已经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纵观全球,全球碳排放现状是发电消耗是二氧化碳最大来源。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二氧化碳次要来源为交通运输、建筑消耗,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印度)次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工业燃烧。

自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以来,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也成为了传感器圈内热议的话题。

何为“碳中和”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二氧化碳,中和就是正负相抵。也就是说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等方式,让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万物皆可碳中和,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必不可少

二氧化碳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碳中和第一步,确认碳排放量, 二氧化碳传感器必不可少。根据原理的不同,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可以分为固态电解质式、电容式、光纤、红外吸收等类型。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当前较为主流的类型。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则是通过二氧化碳对于特定波段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测得的辐射能量强弱来获得被测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及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等。

碳中和领域对气体的监测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还有其他温室气体,比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目前这类气体传感器工采网种类齐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访问工采网官网咨询。

此外,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链很多环节控制碳排放。由此涉及到其他种类的气体传感器,对着排放标准越来越高,也会对这些气体传感器提出更多的要求。

碳中和下的气体传感器市场机遇

据相关报告显示,在全球市场中,气体传感器应用需求不断增长,2016-2021年将保持7.3%年均复合增长率上升,到2021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2亿美元。根据GMI的报告显示,到2026年气体传感器的出货量将会达到8000万个,市场估值超过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大约在7%左右。

在碳中和背景下,不少仪表企业从传感器到响应的仪器仪表以及数据分析系统都做了相应的布局,并且有些已经在当前的环保领域进行了应用。得益于先发优势、市场需求规模以及完备产业链,国内传感器企业在激光粉尘传感器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且凭借在粉尘、CO2、VOC气体传感器配套领域的组合策略,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目前,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领域,二氧化碳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或成为下个增长点的代表。

10月29日,2021数据中心液冷产业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网宿科技及旗下子公司绿色云图受邀参加本次大会,与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液冷头部用户、设计院专家以及液冷知名厂商一起分享了液冷技术的最新实践并探讨了液冷技术的未来突破方向,谋求共同发展。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发布后,国家政策号召和未来监管,成为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强劲驱动力。当前,数据中心行业内各环节运营措施已经非常精细,进一步降低PUE难度加大。此时,液冷技术作为未来突破方向,成为数据中心进一步降低PUE的先锋。

会上,绿色云图副总经理李棒表示,随着数据中心产业的不断发展,机架密度不断提升,超大型数据中心成为趋势,液冷技术建设成本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此外,液冷生态逐步完善、应用范围和规模扩大、设备产量上升,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部署。液冷产业的爆发点或许即将到来。

网宿科技华南区市场总监陈超越分享了液冷云边一体的交付实践,她表示网宿科技云边一体机拥有五大核心价值:更低成本、更好体验、更快交付、更高可用以及更易运营。这种模式在目前乃至未来都能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定制化服务。

网宿科技旗下绿色云图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自成立以来,绿色云图一直致力于液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自主研发的浸没式液冷(DLC)技术,可将散热能耗降低90%-95%、IT设备能耗降低10%-20%。依托该技术,绿色云图直接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规模商用,更以PUE均值低至1.049,创下了数据中心能耗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绿色云图的液冷产品不仅拥有3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而且获得《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2020)》、《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等国家级认可,实力引领行业。未来,绿色云图也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为绿色、节能、精准的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

为统筹抓好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以下简称能耗“双控”)和加快建设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西省晋中市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完成能耗“双控”作为严要求、强约束、硬指标,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控制能耗增量、降低能耗强度,有效推动能耗“双控”工作取得实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行能耗“双控”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节能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必须坚定不移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2021年年初,晋中市就将全年能耗“双控”目标分解到各县(区、市),层层传导压力,压实目标责任。为进一步强化过程管控,晋中市能源与统计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完善能耗分析预警工作机制,逐月发布能耗“双控”预警通报,按季度发布各县(区、市)能耗“双控”晴雨表,对能耗“双控”完成滞后的县(区、市)实施预警并开展工作督导,坚决遏制能耗快速增长。同时,紧盯重点县,将能耗“双控”目标分解到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节能监管和现场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违规用能行为,遏制不合理能耗过快增长。

在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上,晋中市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全面提升能效水平。晋中市编制《煤电行业能耗增长及经济运行分析》《煤电行业节能降耗方案》,编制起草《晋中市重点行业能耗双控工作方案(2021—2025)》《晋中市重点行业能耗双控应急预案》,落实好洗煤、煤炭行业节能技改专项行动。同时,加快推动晋中市“6+1”重点行业节能技改,加大行业落后产能压减淘汰,要求新上项目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开展行业能效“领跑者”和能效对标活动,持续降低重点行业能源消耗。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下,晋中市一批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企业正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破局”。

晋中市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摆在节能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按照山西省、晋中市有关行动方案要求,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制度,源头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将能耗“双控”作为新上项目重要考评指标,强化“两高”项目对当地能耗“双控”目标影响分析,推动“两高”行业向绿色、环保、低碳、循环方向发展。记者从晋中市能源局获悉,2021年1至9月,晋中市规上工业能耗累计1211.85万吨标煤,同比增加36.35万吨标煤,增长3.0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99%。

(原文刊载于《晋中日报》2021年10月29日1版)

中宏网山东11月1日电 近日,山东省出台《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绿色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体系形成,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集成和供给保障,助力提升我省科技创新实力,引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支持强化科技供给。支持加强能源、固碳、碳汇等领域基础研究力量布局,解决和突破一批工业绿色转型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效开发利用、先进核能、先进储能、现代智能电网等领域为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关键技术。

二是着力培育科技平台和企业群体。支持高质量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各市对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创业共同体给予补助;对集成电路、氢能领域且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每家15万元补助;依据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培育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等年度绩效情况,给予每家最高200万元补助。

三是加大人才和资金要素供给。支持实施“海外工程师”计划,以后补助方式给予企业引才用才补贴,实施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引进绿色低碳领域专业技能人才;面向绿色低碳领域实施股权投资,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科技金融方面合作,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支持。

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氢进万家”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济南智能输配电、青岛机器人、潍坊半导体发光等国家级创新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若干位居国际国内领先地位的创新性产业集群、生态环保产业基地、园区等。

日前,《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明确了各个阶段“碳中和”发展目标:

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根据《全球能源转型及零碳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碳排放总量大且仍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逾100亿吨,约占全球四分之一,总量全球第一。其中能源、工业排放比重高,在保障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双碳目标,挑战严峻。中国应以政策、金融和技术为支撑,从能源系统转型优化、工业系统转型升级、交通系统清洁化发展、建筑系统能效提升、负碳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碳中和行动。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双碳推进过程中,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低碳材料、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方式,这个过程将带来大规模的产业变革,经济发展模式将由能源依赖转为技术依赖,随着生产材料、技术的转型升级,除行业自身外,其对上下游相关行业均会产生相应的拉动和推动作用。

根据联美控股(600167.sh)官方网站显示,公司清洁能源智慧运营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用能需求和用能特点,以低碳、清洁、高效、经济为目标,提供北方集中供暖服务、工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供暖(冷)服务、大型公共建筑能源解决方案等因地制宜与多能互补的能源解决方案,利用联美智慧运营平台,实现能源智慧运营与能源管理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国家主席习近平31日晚在北京继续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重点阐述对气候变化、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看法。

习近平说:“过去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大幅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方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挑战的意愿和动力不断上升,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第一,采取全面均衡的政策举措。必须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主要经济体应该就此加强合作。第二,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要坚持联合国主渠道地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基石,以国际法为基础,以有效行动为导向,强化自身行动,提升合作水平。第三,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力度。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率先促进先进技术推广运用,发达国家也要切实履行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

习近平强调,过去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大幅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方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延宕蔓延引发多重危机,国际社会多年积累的发展成果遭受严重侵蚀,发展中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昭示,各国命运相连、利益相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将造福有关国家人民,也事关整个人类和地球的前途和命运。

习近平强调,中方近期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二十国集团在这方面要凝聚共识,加强行动。

第一,坚持发展优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要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合作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和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着力解决贫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第二,坚持行动导向,推进务实合作。要加大发展投入,重视发展中国家需求,在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中方今年9月成功举办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愿继续通过二十国集团平台,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第三,坚持互利共赢,构筑伙伴关系。要支持联合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发达国家要切实履行发展援助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源。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将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共同推进全球发展事业。

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罗马峰会宣言》。

丁薛祥、刘鹤、杨洁篪等参加。

王毅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在意大利现场与会。

霍尼韦尔近日推出一项新的液流电池技术,该技术可存储风能和太阳能,以满足对可持续能源的储能需求。新型液流电池采用安全、不可燃的电解液,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存储能量供后续使用,同时满足公共事业的环保、持久和安全目标。霍尼韦尔的新技术为公用事业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长的储能持久性。这种电池可储存能量以备在没有风能和太阳能、停电和电网满载运行时使用。其储存和放电长达12小时,远超锂电池仅4小时的放电时间。电池采用可回收组件设计,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可连续20年维持可靠的系统性能表现,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霍尼韦尔液流电池还可与霍尼韦尔过程、业务和资产管理一体化系统Experion®PKS,以及企业绩效管理解决方案互联工厂相结合,以实现远程监测。该项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有望为公共事业和独立发电公司提供完整的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整套系统还将使得霍尼韦尔成为首批从电池制造到集成、控制、能源管理系统和绩效合同的垂直一体化端到端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致力于构建全价值链的物联网云链大数据平台,以数据为核心,以平台为载体和中枢,持续加强对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将核心技术转化为软硬件产品,提高智慧环保和智慧城市两大事业集群产品复用率和数据运营服务能力”。

据悉,年初,佳华科技对外公布了战略转型方向,现在三季度已过,从市场中标项目角度,及10月29日对外发告的2021年三季度报,来回看下其战略转型阶段性成绩。

智慧环保:布局稳重有进  全链条服务模式有突破

据了解,2021年前三季度,佳华科技中标北京、天津、广东、安徽、河南、四川、山西、江西、浙江等全国省市智慧环保项目,稳重有进,推动生态环境市场。佳华科技智慧环保平台功能日益完善,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监管到污染源监管,从固定源到移动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研判与目标管理平台。同时,推进环保低碳进程,根据能耗企业经纬度和生态环境网格经纬度数据,根据企业、网格、场馆、园区等维度计算企业以及居民的数量和用电量,结合地图对周边楼宇、地块、环境等的抽象化呈现,提升生态环境部门对碳数据的整体把控能力。相关政府中标公告显示,佳华科技三月中标1467万元的天津空港保税区网格化二期项目,四月中标1051万元的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局大气监测设备2021年运维项目,五月中标3069万元的北京市通州区生态局大数据指挥决策平台建设项目,七月中标2568万元的广东省中山市生态局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2021年服务项目。

这是佳华科技商务模式的创新成果。基地辐射周边,开拓新客户,数据服务发掘老客户新需求,维持智慧环保市场稳定。2021年,佳华科技智慧环保建立了十大示范基地,采用基地辐射的商务模式,一方面向基地周边不断拓展新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在为老客户提供数据运营服务中不断发掘新需求,创造产品销售机会。

此外,中标项目还显示,佳华科技保持传统智慧环保市场业务地位的同时,积极开拓AI识别服务、高空瞭望设备服务应用,提高运营维护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建立整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服务。

2021年,佳华科技为智慧环保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数据服务。在生态环境双碳领域,通过“污染溯源”、“环境预测”、“智能调度”、“区块链可信存证”等SAAS化、轻量级数据产品引流,实现设备接入和用户量的增长,建立全国范围的运营服务体系,打造数据运营和平台经营的双擎驱动场景。目前佳华科技服务的城市已达百余个,为用户提供实时溯源、智能分析、预测预报等服务,积极拓展业务高景气度持续的智慧环保市场。

智慧城市:垂直领域细分化明显 涉及园林、安环等项目

通过佳华相关人员了解到,2021年前三季度,佳华智慧城市布局山东、北京、山西、吉林等省市,服务内容包含医院智能化项目、智慧园林项目、安环一体化项目等。相关中标公告显示,2月,佳华科技中标1659万元山东省龙口市中医医院改扩建智能化项目,为其提供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及建筑智能化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与近几年服务内容对比,细分领域更明显化。

智慧城市创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商务模式,从感知建设、平台服务、数据经营三方面为客户服务,以不断拓展政府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面向企业服务的模式,获得企业用户,同时积极探索C端用户服务。

在低碳智慧城市领域,以绿色低碳为特色,拓展政务管理、智能建筑、工业互联网服务,围绕感知建设、平台服务、数据经营,对城市物联网数据进行融合,建立统一的低碳智慧城市运营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实时推送、实时处理、民生服务,提升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

智慧城市领域是佳华科技逐步补全产业链的下一个目标。在战略发展规划版图中,佳华科技以智慧环保业务为导流,向智慧城市的各个垂直领域拓展,积极研发视频应用、升级云链数据库、拓展人工智能AI算法等,不断融合视频、雷达、多源多维的数据源,打通城市管理中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及“孤岛”状态,形成高效的协同配合,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目前,已为城市中的产业园区提供智能化数据服务,为园区企业进行精准的线上SAAS服务,以信息化、智慧化方式助力园区管理和园区内企业可持续发展。

低碳市场: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机遇  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

2021年,国家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佳华科技的碳订单也签约落地。

佳华科技双碳,利用区块链、AI大数据分析、碳监测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打造出可信存证系统、国密安全传输通道,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环境+双碳的大数据体系,为客户量身打造各类双碳应用服务。

区域低碳环保管家服务项目,将以“促进低碳发展、服务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提供重要信息化工具和手段”为目标,助力区域形成“环保低碳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明晰双碳目标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项目将建立区域温室气体管控平台、双碳+环保贴身服务、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处理机制,助力政府部门摸清区域碳排放、碳汇底数,明晰重点减排方向。建立面向区域环保基础设施一体化的“低碳管家”服务机制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签约落地的“双碳目标”订单,是佳华科技积极探索双碳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创新举措,对于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这逐步为佳华科技后续市场开拓、业绩稳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金秋十月,天高云阔,一场银企合作拉开序幕。10月28日下午,工行山东省分行与华能山东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工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赵桂德和华能山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栩一行会谈并共同见证签约,双方就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展开深入交流。

工行山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晓瑞,华能山东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孙金民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工行山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冠军参加。

签约仪式上,赵桂德介绍了山东工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并展望了双方未来合作的前景。他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既是加深合作、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汇聚合力,共同服务山东发展的具体行动。作为服务全省的“主力银行”,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既讲担当,也讲规律,聚焦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进实施“1235”发展规划,为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出更多“工行力量”。截至9月末,全行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是山东首家跨越这个关口的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双方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合作结出丰硕成果。尤其是在电煤供需紧张的形势下,山东工行开辟绿色通道,为华能山东公司投放煤电贷款近30亿元。

赵桂德表示,这次签约是双方良好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下一步更好发展的崭新起点。今后五年,山东工行将围绕能源供应安全、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华能山东公司提供300亿元的综合融资支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金融助力。

王栩感谢工商银行长期以来对华能山东公司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华能山东公司生产经营、结构调整、绿色转型情况。王栩表示,实体振兴,金融先行。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两者共荣共生,华能与工行携手共进、不断深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希望能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与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一道,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健全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范围,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大力推动绿色产业链与优质资金链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携手打造银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合作发展的示范样板和标杆典范,共同为山东省实现“三个走在前”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协议的签署,是贯彻落实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和国家能源局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双方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工行山东分行“1235”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对华能山东公司保障电力热力能源供应安全和加快绿色转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全球能源危机扑面而来,石油价格飙升至多年高位,天然气、动力煤价格创历史新高,亚洲和欧洲普遍存在能源短缺问题,电力价格创历史新高。国内出现的局部拉闸限电情况,电力缺口信号已经预警。现阶段我国仍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因此保障能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节能提效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客观来讲,中国节能在碳排放方面具有双重属性特征,绝大多数排放来自减污降碳业务,减排贡献远超自身排放。10月20日,在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一年之际,我们也发布了集团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编制历时1年的深入研究,开展了全面盘查摸清碳家底,务求数据翔实、分析精准。总的来说,实现自身碳达峰碳中和是我们履行“双碳”责任的积极行动,但更重要的是站在服务全社会的角度,高起点谋划、高站位认识、高标准落实、高效率推进“双碳”工作,构建形成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绿色产业+涉碳技术”双驱动布局。

来源:人民政协报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1月1日批准了俄罗斯到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该战略称,俄罗斯将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并计划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据俄政府网站发布的消息,《战略》对俄罗斯低碳发展和减排前景提出以提高森林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实现能源转型为基础的“目标计划”。俄将按照“目标计划”中的发展路径实现减排和碳中和,确保俄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竞争力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脱碳”发展。

依据上述计划,俄罗斯将在实现经济增长同时达到温室气体低排放目标,即到2050年前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2019年该排放水平上减少60%,同时比1990年的这一排放水平减少80%,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战略》指出,俄罗斯计划支持低碳和无碳技术的应用和拓展,刺激二次能源使用,调整税收、海关和预算政策等。同时,俄罗斯还将发展绿色金融,采取措施保护和提高森林以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升温室气体回收利用技术。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将在6个月内制定实施《战略》的行动计划。米舒斯京表示,气候项目最早将于明年起开始落实。俄罗斯最早将于2023年启动企业强制性碳报告制度。

上周还拒绝宣布净零碳排放目标的印度总理莫迪,终于在11月1日作出了姗姗来迟的承诺:将在207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莫迪同时也强调,此前的气候融资承诺是“空洞的”,并要求发达国家“今天就尽快”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

据英国《卫报》 11月1日报道,印度总理在Cop26全球气候峰会上表示,印度将在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净零排放是指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与人为吸收之间达到平衡。

报道称,莫迪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还对印度未来几十年如何脱碳做出了五项关键承诺:到2030年将印度5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将印度非化石能源产能(主要是太阳能)提高到500GW;到2030年50%的能源需求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并从现在到2030年将预计的碳排放量减少10亿吨;到2030年,将经济中的碳排放强度降低45%。

尽管莫迪的承诺看上去“雄心勃勃”,但印度能做到吗?BBC 在11月1日的报道就直接发出拷问:印度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报道称,莫迪提到的“到2030年,印度经济中的碳排放强度将降低45%”这一目标比之前提出的“到2030年将碳排放强度从2005年的水平降低33%至35%”更为雄心勃勃,但碳强度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总体排放量的减少。因为印度近年来相对快速增长的经济是靠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的,化石燃料占了该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部分。

近年来,印度对于碳排放问题做出过很多承诺,不过进展不及预期。

2015年,印度承诺到2022年将其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小型水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增加五倍,达到175GW。但是直到今年9月,它的可再生能源仅仅达到100GW以上。

同样在2015年,印度承诺到2030年40%的电力来自非化石燃料来源,而据国际能源署 (IEA) 数据,印度在2019年的这一数字仅仅为23%。

印度还曾计划到2030年种植足够的树木,以从大气中额外吸收25-30亿吨二氧化碳。而全球森林观察(GFW)数据显示,在2001年至2020年期间,印度损失了18%的原始森林和5%的树木覆盖面积。

除了“承诺”兑现艰难,印度的气候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据英国《卫报》报道,印度已经承受了气候崩溃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印度数百万人面临严重的高温、缺水、洪水和海岸侵蚀等极端天气灾害。

报道指出,与西方国家不同,印度在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方面离峰值还有几十年的时间,预计印度的能源需求在未来几年内增长将快于任何其他国家。

目前,印度70%的电力来自煤炭,虽然印度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太阳能生产国之一,但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大规模地将其纳入电网。专家表示,还需要在氢气技术和储存方面取得进展,以帮助印度工业部门摆脱煤炭,这在2040年左右才可能实现。

来源:观察者网

2020年9月,中国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2021年11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将隆重举办“碳中和主题论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

去年以来,“双碳”目标被写入中央各类重要政策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提及。近日,被誉为碳中和顶层设计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陆续发布。在“双碳”目标下,面对绿色低碳的转型趋势,作为减排主力的企业,越来越严的减排将带来新的经营成本压力,但也给率先采用新技术、进行新变革并乐于为社会和环境承担更大责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市场。绿色低碳的转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机构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碳中和主题论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金融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本次论坛盛邀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綦久竑,天津银行副行长刘刚领,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中国首席技术官刘海滨,诺亚控股创始投资人、执行董事章嘉玉,美团副总裁包塔等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共同讨论“双碳”相关政策对各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产生的资金需求,规模高达百万亿元,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金融助力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做好什么准备?哪类企业更易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避免“一刀切”,提升绿色项目“鉴别”能力?在“圆桌对话一:低碳行业发展与绿色金融支持”中,北控水务集团轮值执行总裁于立国,中国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周晓,华夏理财副总裁贾志敏,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英大信托总会计师、党委委员李芳将对此展开讨论。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复苏政策和行动推动下,世界将迎来一场绿色低碳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抓住“双碳”目标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赛道,也是一个新挑战。对于企业而言,越来越严格的减排是否会带来新的经营成本压力?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变革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圆桌对话二:‘双碳’目标下,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蚂蚁集团绿色发展办公室总监王小颖、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工张广河、光大“一带一路”绿色基金董事总经理张小龙、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等多家建筑、科技、环保等行业企业,将分别从自身的业务、技术、理念等方面出发,分享各自在绿色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与先进经验。

在论坛上,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将正式发布《首席气候官·碳中和先锋企业竞争力报告(2021)》。该报告通过分析“双碳”目标及相关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梳理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企业(包括中国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合资公司等)在降碳减排方面做出的典型案例,激励和推动企业的减排行为。报告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典案例进行广泛传播,作为广大企业低碳发展的重要参考样本,希望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实践依据,也为全国碳市场的不断完善贡献企业的力量。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烟台开发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万华天山路地块作为开发区城市更新项目,将建设“零碳社区”,主要规划7栋职工宿舍和2栋专家宿舍,配套有体育馆、食堂、报告厅等,总建筑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园区充分发挥万华建筑保温、节能门窗、环保建材等产品优势,在园区中建设一栋零碳建筑,其他几栋打造为超低能耗、低碳建筑,在建筑节能和零碳建筑方面做出积极尝试。

一是使用高性能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打造高保温性能围护结构,最大限度降低建负荷,可以节约1-3%建筑面积。二是建筑门窗采用聚氨酯复材节能窗,高保温性、高气密性、无热桥效应,最大程度减少冷热量散失。三是高效率回收热能,利用新风系统,维持室内空气品质。

来源:胶东在线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紧扣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目标,依托自身优势,立足产业基础,不断探索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取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新突破,打造高水平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迈上新台阶。兰州新区首次探索区域环境因素影响,在对全区金融机构及产业环境风险进行梳理后,率全国之先对兰州新区整体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同时,兰州新区结合化工园区发展阶段和重点,对化工产园区进行碳达峰路径规划,为全国推动绿色金融建设贡献 " 兰州新区经验 "。

率先推动区域性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 " 三大功能 "" 五大支柱 " 之一,推动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辖区内暂未设立法人银行,单体金融机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不具有代表性,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通过创新探索区域性产业环境影响,在全国率先对地区整体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

据介绍,该创新和探索,有助于详细了解全辖区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分析,以推动兰州新区高质量发展。在进行环境风险和机遇分析时,该创新和探索为金融机构揭示环境相关市场机遇和风险提供有效指导,有力促进兰州新区金融机构绿色经营、绿色投融资和辖区内企业改善环境、绿色转型,促进兰州新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据悉,兰州新区区域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的披露要求进行编制,并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报告》《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相关披露要求及建议进行披露,大大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公信力。

新区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分为三个内容板块,即政府层面的环境信息披露、兰州新区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八大集团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重点披露辖区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确定了年度概况、环境相关治理结构、环境相关政策制度、环境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流程、环境因素对金融机构的影响、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研究成果、其他环境相关信息等内容,有力完善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辖区内金融机构完善治理结构,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理。

创新提出重点化工园区 " 碳达峰碳中和 " 实施路径

在当前国家应对气候 " 碳达峰碳中和 3060" 已经成为国家顶层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兰州新区选择绿色化工园区作试点,探索园区层面碳达峰实现路径,对于支持兰州市、甘肃省如期实现碳控排政策目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次绿色化工园区 " 碳达峰碳中和 " 路径编制,充分考虑到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正处于建设期,在碳中和总体布局方面,主要针对园内存量企业、后期建设及项目引进时,充分利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各项组织保障,引导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大力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

在重点任务方面,提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工艺优化、提升产品绿色属性、大力推动 CCUS 项目、强化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参与环境权益市场、多方位合作、政策支持保障等 10 个实施路径,有力地支撑化工园区 " 双碳 " 目标的实现。目前,绿色化工园区 " 碳达峰碳中和 " 路径编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兰州新区财政局(国资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兰州新区将抢抓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机遇,履行好国家赋予的 " 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的战略使命,增加绿色金融供给,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流向绿色省生态产业,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为甘肃省 " 碳达峰碳中和 " 贡献 " 新区力量 "。

来源:兰州日报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11月2日在商务部召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考核评价办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引导国家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序绿色转型。

此外,宗长青表示,发挥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推行产业链“链长制”,聚焦重点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引导东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加强产业对接,深化产业链配套合作。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家级经开区支持力度。落实好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签署的合作协议,加强合作项目对接,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及区内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总体战略部署,为“双碳”目标的实现绘制出了清晰的蓝图。《意见》是国家在“双碳”目标实现进程中的核心干线、宏观部署上的全面统领、和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此外,202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意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干线

《意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给“双碳”目标的实现设置了阶段性的明确目标,让“双碳”目标在不同阶段具有考核标准,成果有所体现。《意见》中对“3060”目标的实现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对每个阶段都做出了具体的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特别是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能源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让“双碳”目标在实现的进程中,有了考核的依据和标准,使得阶段性的绩效能有所体现。

《意见》在纵向在时间上为“双碳”目标明确了主要目标,起到了核心干线的作用,将各个阶段串联到总体进程和目标中。《意见》的出台将使得“双碳”目标沿着这一核心干线有序高效地推进。

《意见》是“双碳”目标宏观层面的全面统领

《意见》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顶层设计,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宏观层面的各个领域做了全面统领,针对10个方面提出了几十余项具体任务,从国家经济转型、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在经济发展层面,《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了“双碳”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还在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意见》指出应当加强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运输结构、交通工具和个人层面作出了具体要求;要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的攻关和使用,要强化基础研究的布局和先进技术的推广,特别提到了要加速发展低碳零碳负碳、氢能、和碳捕捉等技术;提高对外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水平。《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绿色贸易体系,推进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

在政策支持层面,《意见》中指出要健全碳达峰碳中和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机制、以及加强组织实施,从立法、监管、投资政策金融体制、市场机制和问责制度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意见》中有提到提升城乡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具体提到了城乡规划过程中如何落实低碳绿色的要求,涉及实施工程、绿色建筑和采暖用电等具体方面,多次强调了绿色建筑和绿色供暖用电的发展。《意见》明确指出要持续巩固提升固碳能力,巩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意见》在横向层面上,涉及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部署,对“双碳”目标在宏观层面做了全面统领。

《意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体现

《意见》的出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是以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来展开的,是思想在实践层面的生动映射,体现了我国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意见》出台之后,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体现了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应对这一挑战的积极态度和政策自信,也体现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和地位。在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进程中,中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示范性、引领性作用,中国角色也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展望未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建设美丽中国与美丽清洁世界的历史实践,将载入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史册。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征求《“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目标提出通过试点,探索“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技术路径、管理模式,为全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主动适应“双碳”战略目标,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详情如下:

关于征求《“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局):

为贯彻落实《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领域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方案》,探索将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纳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我司起草了《“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印送给你们。请研究提出意见,并于2021年11月3日前反馈我司。其中,参加试点工作的省(区、市)请将试点申请和试点方案一并反馈我司。相关文件电子版请发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张瀚文、刘春艳

电话:(010)65646174、65646209

传真:(010)65646211

邮箱:hpsghhpc@mee.gov.cn

附件:“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2021年10月27日

(此件社会公开)

抄送:其他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领域协同推进碳减排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作用,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探索“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技术路径、管理模式,为全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主动适应“双碳”战略目标,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工作原则

协同管控。立足减污降碳协同,在“三线”目标落地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完善等环节,逐步建立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统筹推进。采取“边试点、边交流、边完善”的工作方式,综合考虑宏观管理和市县微观管控的要求,强化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

因地制宜。鼓励试点城市结合自身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特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路径。

利于推广。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以好用管用为导向,尽快形成可操作、能推广的工作方式和管理路径。

(三)试点城市选择

拟在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地,选择“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其他有条件的省(区、市)根据实际需求,向生态环境部提交试点申请和试点方案。

二、主要任务

(一)基础评价

衔接试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基础,科学分析试点地区污染物与碳排放现状特征、中长期趋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聚焦高耗能、高排放等行业,明确试点地区协同推动减污降碳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试点地区可结合区域特征进一步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协同管控、生态保护协同提升碳汇功能等方面的探索。评价基准年为 2020 年,不具备 2020 年数据的,可以采用最新年份的相关数据;近期评价年为 2025 年,远期展望至 2035 年。

(二)“三线”减污降碳协同性分析

根据基础评价成果,以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和能源利用上线为重点,结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求、污染物和碳排放空间特征,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协同效应较为显著的要素管控分区,通过开展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与降碳管理要求的协调性分析,提出促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措施,优化分区管控要求。在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性分析时,试点地区可根据区域特点增加有代表性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可进一步分析水环境质量底线及水环境管控分区协同减污降碳的作用,优化分区管控要求;分析生态空间、近岸海域等管控分区协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作用,研究提出负碳、减碳项目生态环境准入要求。

(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分析

基于环境管控单元与要素管控分区的对应关系,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和碳排放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深化总体和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四)提炼技术路径和管理建议

提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技术路径,形成规范的技术流程、成果表达;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研究提出相应的工作机制和管理要求建议。

(五)总结提炼试点成果

总结试点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形成试点总结报告。生态环境部适时组织开展试点成果交流,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三、主要成果要求

各试点城市的成果产出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案例文本、研究报告、图集、成果数据等。研究报告参考目录见附件,有条件的试点城市,可在参考目录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工作,突出自身特色,合理扩展、完善。

四、进度安排

(一)编制试点工作方案(2021 年 10 月)

组织开展专题研讨等,确定试点工作任务、组织方式,研究制定《“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

(二)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2021 年 11 月)

各地根据工作基础和实际需要,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试点,并附试点方案,生态环境部择优选择第一批试点城市,并组织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

(三)编制完成试点案例报告和工作建议(2021 年 12 月-2022年 8 月)

全面开展试点城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技术方法的实践探索工作,逐步探索、检验、完善技术路径与管理应用模式。

2021 年12 月-2022 年 2 月,试点城市组织技术单位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研究,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和现状评估,开展技术过程研究。

2022 年6 月底前,试点城市组织技术单位加快研究编制形成“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

2022 年8 月底前,试点城市组织技术单位开展试点成果的意见征求与协调、论证、审核等工作,根据各方面反馈意见,加快修改完善形成试点研究报告、技术路径和管理应用建议,并报送生态环境部。

(四)召开试点成果交流研讨会(2022 年 9-10 月)

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试点成果交流会,针对试点成果、技术路径和管理应用建议进行交流研讨。

(五)试点经验总结(2022 年11-12 月)

各试点城市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工作的方式方法、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技术路径和管理应用建议等进行系统梳理,形成试点总结报告,报送生态环境部。

五、组织保障

(一)组织协调

试点工作由生态环境部环评司牵头,会同相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各试点城市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本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对气候变化等有关工作基础,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试点方案,扎实推动各项工作,确保试点成果可应用、可推广。

(二)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部负责“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技术规范的制修订工作,组建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的技术团队,对地方试点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适时组织开展阶段性成果技术交流和研讨,总结提炼相关技术要点等。各试点城市根据本地区情况择优确定技术支撑单位。

(三)经费保障

生态环境部技术支撑经费在部预算资金内安排。试点城市工作经费由地方统筹安排。

“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研究报告

1. 总则

1.1 定位与目的

1.2 范围与时限

1.3 主要依据

1.4 解释与调整说明

1.5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6 技术路线

2. 基础分析

2.1 总体特征分析

2.2 未来形势研判

2.3 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识别

3.“三线”减污降碳协同性分析

3.1 大气环境管控分区和管控要求协同分析

3.2 水环境管控分区和管控要求协同分析(可选)

3.3 能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协同分析

3.4 生态空间管控分区和管控要求协同分析(可选)

3.5 近岸海域管控分区和管控要求协同分析(可选)

4.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分析

4.1 总体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

4.2 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碳中和宣布,集团于11月1日正式筹备启动碳资产投资基金——全球碳资产投资管理基金有限合伙(Global Carbon 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 Fund, L.P.)的设立工作,集团将相应设立全球碳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Global Carbon Asset InvestmentManagement, Ltd.)以担任一般合伙人("GP")。该基金将积极参与全球强制碳交易市场和自愿碳交易市场,利用集团领先的碳资产获取和配置能力,在全球范围主动投资优质碳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一类新型资产配置选择和一类创新投资策略。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碳资产,即减碳增汇活动的价值发现过程将改变国家、企业乃至个体的发展模式,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权威机构判断,碳资产有望成为继数字资产之后另一个重要的资本,成为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元素。全球碳市场发展迅速,国际性和区域性碳市场日益成熟,可以交易的品种和交易方式日益增多,分割而活跃的碳市场又为不同交易策略和交易方式提供了大量投资机会。

作为新型资产的碳资产,其投资与配置需要对资产内在价值、发展周期和需求与供给有深刻的认知和经验。亚洲和中国为实现碳中和加速"净零碳",创造强劲碳资产需求。同时,"脱碳"进程增加碳资产规模,碳资产金融属性逐渐增强。准确把握碳资产的区域发展趋势非常重要。作为区域内领先的碳资产开发与经营企业,集团积累了突出的行业知识,拥有经验丰富的团队,形成了认知、执行、区域和管道优势。

集团认为设立碳资产投资基金是碳资产开发与经营业务的自然拓展:(1)可以显著增强相关业务潜力,进一步强化集团的碳资产经营领先地位,发展跨境优势;(2)拓展集团参与全球碳市场的方式与管道,引导更多资金进入适合其需求的碳资产市场;(3)通过资产管理收入和业绩表现收入可以优化集团财务表现。

本文源自格隆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民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华物云实(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以推动水性环保涂层材料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应用为己任。秉承自主创新的精神,在新材料研发领域砥砺前行,为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经过十二年的科研攻关,现已拥有了一系列完全自主创意、设计、研发的功能性环保材料性能增强剂、促进剂、催化剂。对芯片光刻胶、电子封装胶、高性能涂层材料、防水防火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碳中和”呼唤核心材料技术

随着2021年中国领导人向世界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中国水性环保材料迎来了历史系的机遇,同时也对核心材料和核心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行业内外企业都涌入了水性材料这个行业。但如何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完美的替代传统产品,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这个技术难题不仅是中国的,在国际上,水性材料也缺乏更广泛的技术水平。

华物云实成立于 2020 年,但其前身早在2009年就已进入高性能水性涂料的研发领域。2015年,进入水性高性能涂料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制造领域。耕耘十数载,在水性高性能原材料研发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研发出一系列创新促进剂、催化剂,攻克了水性涂层材料和水性胶粘剂、印刷水性墨强度低,耐性差,使用难,成本高,干燥慢等缺陷。使得水性产品在各项性能方面真正可以替代传统产品。让很多客户从将信将疑到完全信服,彻底转变了“水性材料都不行”的观念。

助力VOCs治理源头

早在2019年,国家生态环境部就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明确表明,企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低VOCs含量产品规定的涂料、油墨、胶粘剂等,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且排放速率、排放绩效等满足相关规定的,相应生产工序可不要求建设末端治理设施。使用的原辅材料VOCs含量(质量比)低于10%的工序,可不要求采取无组织排放收集措施。

政策的引导已经明确了方向:原料才是解决工业污染的真正源头,采用无溶剂型新材料,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华物云实创始人付贵冬认为,从宏观的大环保理念,到微观的产品性能,以及符合市场预期的使用成本,都要从用户角度考虑。“科技的进步不应该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独自狂欢,惠及更多人才有意义。”

从基础材料研究出发,提供物美价廉的水性原材料,其最核心的就是树脂和助剂。树脂提供基本性能,助剂让基本性能完美展现。这就是华物云实研发的基础逻辑。例如内聚力增进剂,几乎可以解决所有水性乳液树脂的性能不足问题,无论硬度、光泽、附着力、干性、耐候、耐盐雾等方面指标都能够和同档次油性漆媲美。是一个面向所有水性漆的性能增进剂,号称水性漆“万金油”。

除此之外,华物云实(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举推出多项原创助剂系列产品,如乳液水晶石化剂、水性羟基促进剂、乳液催干剂、纯矿物无机陶瓷树脂等,彻底解决绝大部分性能不足的弊病。比如水性羟基促进剂,帮助企业摆脱对进口固化剂的依赖,且性能还有很大提升,大幅度降低成本。纯矿物无机陶瓷树脂,做到了非石油制品、零VOCs、高性能的统一。

一直以来,品质和性能达不到标准和用户要求,是水性产品应用推广的最大障碍。华物云实敢于触碰“硬科技”,致力于提供可靠的核心材料,解决VOCs治理的源头替代问题,为企业提供了VOCs排放降低十倍的水性源头替代方案。

格物,达观。予人,育己。是华物云实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在未来,华物云实将以多年研发的成果积淀和行业共享,为实现碳中和的大国担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言: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力飞速更迭,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科技产生的巨大推理实现了劳动力的重大飞跃。同时,也加剧了人类对于地球资源掘取,因此,参与地球生态的重建是摆在所有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

目前,能够实现环境改善的技术均具有相当的技术门槛,较高的技术门槛把普通人挡在了参与环境改善计划之外。因此,全球生态治理亟需技术的普及和普通人的参与,利用所有人类的力量才能达成2050年的碳中和计划。

近期,Torah的出现火爆了整个网络,这个号称帮助全球区块链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公链究竟是噱头还是真的具有真材实料的技术呢?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项目背景

1、加密高耗能问题

目前BTC已经吸引全球大部分的算力,其他再用PoW共识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很难获得相同的算力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高耗能激励层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共识达成的周期较长,不适合现在的商业应用。

2、可持续性和碳中和及能源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开启、全球人口快速增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全球疫情肆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尤为重要,其影响范围已扩大到全球。目前日趋严重的环境带来的诸多问题促使人类环保意识增强。

因此,如何提高区块链行业的能源利用率是解决区块链碳中和的关键,如何快速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利用清洁动力或者闲置资源激励层,推动减排技术开发,使得加密行业不再高耗,这就是Torah一直要做的。

Torah团队拥抱碳中和,加快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能源管理保障体系。

Torah概况

Torah赋能分布式能源共享,结合分布式和智能化的合约体系功能,建立分布式能源交易、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场景,为分布式能源共享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实现加密碳中和、节能减排、推动全球能源管理。突破了POC的诸多局限,不仅为矿工提供强大的激励方案,为原中心化存储的用户提供端到端无缝衔接的高品质低成本持久化存储和网络加速解决方案,还制定区块链存储协议BSP,打造区块链存储开放平台,为DAPP提供可靠、廉价、大容量、高性能的去中心化存储,为其他区块链存储系统提供核心能力并共享去重放大效应。

Torah目标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去中心化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范式,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与能源管理的开放、对等、互联和共享理念相契合。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交易、碳排放权认证与绿色证书交易、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等场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Torah将提升整体生态价值,再快全球碳中和建设,紧跟时代的风口,创新的经济机制,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社会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新的分布式存储方式

与现有的云存储方案不同,Torah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存储平台,Torah网络中节点之间可以互相共享存储空间。因为各个节点中的存储空间为闲置空间,因此边际成本可认为接近于零,真正意义上做到;加密碳中和、碳减排、组织实施零碳解决方案。

主要能力

l 数据存储基础设施能力

l 去中心化的云数据库存储、访问能力

l 系统内的跨链交易能力

l 数据验证能力

l 跨链通信能力

1、Torah提供一系列基础能力服务、属性加密和代理加密技术,可以对数据的隐私性起到保护作用;

2、Torah具有灵活性强、拓展性强、高效率等特点;

3、Torah结合分布式缓存、基于非易失性内存的分布式共享内存计算、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等;

4、Torah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涵盖数千万节点的自组织自管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所有的去中心化应用均可以通过API来方便地使用这个云端数据库来存储和查询数据;

5、Torah由于无需负担昂贵的中心化IAAS庞大的组织成本,具备高的性价比优势,以及天生具备的异地灾备、跨洲际数据共享等能力。

Torah碳中和智能云生态闭环:

打造全新的消费模式,让消费者在使用通证获得购物的同时,还能轻松地轻松地把通证持有变成一种投资,同时兼顾低碳消费,通过使用Torah生产获取通证,这种消费模式就会逐步形成一个“闭环流通系统”,参与在闭环流通系统中的所有人,都会享受到闭环流通模式所产生的巨大利润。例如:如果您是Torah通证持有者,可以享受到整个Torah生态使用通证购买资格;如果用户是通过碳中和“行为”贡献获取的通证,可以根据生态流通,增加收益;比如生态商城、激励层收益、通证增值、社区激励、低碳储存等相融合。最终,Torah经济模式就是让闲置资源变投资,废物变宝、节约能源。随着Torah应用落地,作为通证系统前期的唯一通证,VP将担负着整个生态的有效健康运行。

Torah生态中其他部分应用

1、区块链技术特点;数据透明、无篡改、可追溯、供应链管理等天然优势,Torah可有效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整体产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激活低碳和零碳相关供应商及相关流程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2、Torah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实施的碳核算准则,实现全行业统一管理、自动梳理、权责明确的碳排放预警、奖惩、激励等;

3、让区块链技术深度参与能源运输、分配、交易、回收等环节,如关注低碳产业的能源分配,推动能源市场由集中向分散转变,减少能源浪费等,客观上激发可再生能源市场活力。

4、技术层面减少环境污染,从源头减少Torah上游的碳排放,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碳减排行动,激励所有人、改善个人行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科技创新成为一切文明、进步的源泉,为了“科技、自然、经济”和谐发展,Torah将砺砺前行,推动加密碳中和落实,建立更优质的分布式存储应用生态模型。

11月2日,星展银行于深圳举办“2021粤港澳大湾区论坛”,论坛以“绿色金融、数字赋能”为主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大中华南区主任 陈韦钦参加论坛并参与了以《“双碳”如何带动经济走向新高峰?》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

陈韦钦表示,要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可持续发展,不同于经济的底层逻辑,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讲,从需求端客户要买单,比如说一个产品用了一个绿色的标签或者需求,它的成本提高了,但是需要顾客,或者需求方买单,才可以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所以不仅仅是企业和政府,以及教育家和非盈利组织都要合作,提高这个意识,因为我们是一个几十年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需要消费者买单,推动整个行业。

另外一个是供给端,不管哪个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希望可以看到专家和技术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作为企业家和政府我们也会给予相应的政策,如果供给端对应需求端,这个绿色金融就可以做起来了。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自从我国正式宣布“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关于碳排放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与之相关的碳计量、碳捕获、碳交易、碳金融等相关问题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尤其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逐步分解及路线图的制定,减少碳排放已经开始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然而,“碳达峰碳中和”到底对人类文明发展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以及未来走向,却尚未有太多人予以关注。本文在对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低碳文明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文明,是一条新的“文明线”,利用异度均衡理论对低碳文明的由来与走向做出了初步解释,并对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工具、能源与组织

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梳理描述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维度,即使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也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

首先,从生产工具的角度,作为生产力水平最核心的代表就是生产工具,主要生产工具的区别,就成为区分不同人类社会发展文明的最主要标准。根据目前的初步研究,原始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奴隶社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青铜器,封建社会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器,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工具则是机器。而且,当机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时,人类文明开始从农业文明(也可叫农耕文明,包括畜牧业、渔业等)进入工业文明。

其次,从能源开发的角度,当机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候,人类文明发展已进入以能源开发为导向的阶段,即从直接利用自然能源(人力、畜力、水力、风力等)转向间接利用自然能源(利用某种能源消耗产生机械功)。最早的机器是蒸汽机,蒸汽机是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可燃垃圾作为热源,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也是引发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后来蒸汽机逐渐让位于内燃机与汽轮机等,但在根本原理上都一样,都是从对能源的消耗中产生机械功,直到电的出现。电力的发明与使用让人类对自然能源的利用进一步提速,把人类从蒸汽机时代带入电气化时代。随着能源开发技术的进步,这条发展脉络还在不断向前演进。

最后,从组织方式的角度,目前人类社会仍然处于电气化时代,只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本世纪初以来美国的新经济开始,虽然经历了网络泡沫破灭的过程,但组织方式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重构已愈发明显。很显然,网络社会的到来,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效率,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水平,人类文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或数字社会文明)已初现雏形。但需要明确的是,网络社会的基础,仍然是消耗自然能源的电气化时代,只是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

上述三个方面只是从不同维度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梳理的进一步细化,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及未来发展方向。当然,不论从哪个维度进行分析,其核心是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并由此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生产工具的角度,不论是石器、青铜器还是铁器甚至机器,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成果,只是在人类社会早期,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对生产工具的改进也相对缓慢,主要是生产工具原料材质的变化,然而这在当时已是很了不起的变化。从能源开发的角度,则更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论是蒸汽机,还是内燃机与汽轮机等,都是物理学研究与制造工艺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已经不仅限于对生产工具原料材质的改进,还逐步转向对能量获取技术的改进,也就是能源开发方式,且目前仍在不断向前发展。从组织方式的角度,作为正在重构人类社会的核心技术——移动互联网,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这一技术会将人类文明引向何方,目前仍不能完全看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既有区别,前后又有序衔接,共同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从目前来看,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人类文明还处在工业文明阶段,即向大自然索取能源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组织方式的变革只是提高了能源开发使用的速度和效率。然而这种状况变得越来越难以维系,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环境气候不断恶化、生物种群不断减少,人类文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新的思考、新的视角。由于碳排放对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日益加深,我们认为,低碳文明将逐渐成为一条新的“文明线”。

二、低碳文明:一种关于未来的文明

碳排放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从根本上看,碳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按照通常的理解,所谓碳排放就是指温室气体排放,而温室气体就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大气微量组分。但是,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原本是生命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的前提,假如没有大气层和这些天然的温室气体,地球的表面温度将比现在低33℃,人类和大多数动植物将面临生存危机;但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导致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碳排放,日益引起全球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明确将气温上升归咎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并最终扭转变暖的唯一方法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零;同时指出,除非采取即时、迅速和大规模的减排,否则全球平均气温在未来20年将上升超过1.5摄氏度的临界点。当然,温室气体不仅有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五类。由于在六种温室气体中,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最高(CO2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60%),所以它成为削减与控制的重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碳排放控制。

同时也需要注意,碳排放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了前述提到的温室效应的基础性作用外,碳排放还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过程。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首先能够生存下来,而人类生存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进行碳排放的过程。拿最简单的呼吸来说,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一个最直接的碳排放过程;人的任何动作,都是在消耗能量,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再拿取暖来说,人类通过燃烧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或通过电力直接取暖,这些都是消耗能源而直接进行碳排放的过程。另外,从人类的日常生活来看,包括衣食住行,每个方面其实都是碳排放的过程。可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碳排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主要是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正是通过碳排放,人类生存与生活才纳入整个“碳循环”过程(详见下图),不断吸收养料和能量,不断进行探排放。正是通过碳排放,才能不断维持人类生存、改善人类生活、发展人类文明。

低碳文明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文明

由于人类目前生存与生活方式造成碳排放总量的失控,温室效应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工业文明越来越受到碳排放总量失控的挑战,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明趋势,低碳文明应运而生。所谓低碳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形态(后面还会专门从新“文明线”的角度进行讨论,这里不再展开说明),其核心是除了关注当下自然环境对碳排放的承受能力,而且更加关注碳排放对未来的价值与权利的安置。具体表现为更加关注碳排放问题以及碳排放对未来的影响,将“低碳生活”与“低碳生产”作为整个社会运行的基本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在工业文明时代越来越依赖化石能源(即碳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农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生活虽然也有碳排放问题,但是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景象下,经济生活的碳排放总量远远不足以影响到自然环境的清洁,远远达不到自然环境自我吞吐、自我消化与自我平衡能力的边界,也不会产生温室效应,冰川不会快速消融,空气不会污浊,但农业社会的生产效率很低,生活品质很差,人类营养不足,平均寿命较短。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相应卫生环境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质量得到巨大提升;但碳排放总量也随之增加,并且逐步达到了自然难以承受的程度,于是温室效应、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地污染、冰川融化、极端气候以及新的疾病都接蹱而来。显然,人类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其他相关物质如甲烷、氯氟烃等)应该控制在自然环境能够承受的边界之内。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要控制在合理均衡区间内,以确保人类未来的安全,这也就是低碳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与基本要求。

低碳文明是关于未来的文明。首先低碳文明是确保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文明,也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规则。对人类社会而言,如果没有未来,一切都毫无价值,只有真正重视未来,将未来作为与当代相平等的价值主体与权利主体,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繁衍才有可实现的未来。其次低碳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即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开发自然获取能源的能力大幅提升,组织方式重构又导致消耗能源速度继续加快的时候,所应该坚持的基本导向,相对当代而言,就是保护未来的文明准则。

低碳文明是一条新的“文明线”

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各种收获,消费各种产品产生的效用,运行的效率、舒适、快捷,以及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等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主要是体现收益价值。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收益价值相平行的还有为此而付出的损耗及围绕损耗而产生发展的另外一条平行的新的“文明线”,这条“文明线”是与现行的收益价值文明相平行的,更加关注风险成本及管理、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工业文明带来的新疾病及预防治疗等等。这一条平行线上积累起来的文明(包括各种知识、经验和技术等),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所蕴含风险的有效对冲。当人类终于弄明白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碳排放总量的控制时,毫无疑问,低碳文明这样一种新的关注未来的文明方式将改变人类生活的状态。

低碳文明是关注未来的文明,就必然更加关注成本损耗,相对于收益价值文明而言,低碳文明甚至可以称之为成本损耗文明。当然,低碳文明并不是只关注成本损耗,而是在关注收益价值的基础上,从更加全面、更加长远的视角来关注收益价值与成本损耗之间的均衡,在初期显然会更加关注成本损耗。从前面梳理的人类文明发展脉络来看,虽然说自然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但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过程中,最初并未关注资源的消耗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相对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言极为丰富,在发展初期阶段并没有关注的必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惯性,只关注收益价值,只关注索取,只关注效率,而不关注成本损耗,不关注修复,不关注均衡。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网络社会初现雏形的时候,就需要更全面、更长远地考虑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既需要关注收益价值,也需要关注成本损耗,既需要关注索取,也需要关注修复,既需要关注效率,也需要关注均衡。

三、异度均衡对低碳文明的初步解释

异度均衡理论的出发点是当前与未来的关系,是为了确保未来权利和价值的有效实现。前面的讨论已经看到,低碳文明就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文明,是与现有的收益价值文明相平行的一条新的“文明线”。这在本质上与异度均衡不谋而合,因而异度均衡可以对低碳文明做出相应的经济学解释。从出发点上看,异度均衡的核心是“敬畏未来”,而低碳文明就是为了人类的未来;从基本逻辑上看,异度均衡追求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公平,避免为了当前利益而透支损害未来,而低碳文明可以视为异度均衡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上的具体实践,通过“低碳”生活与生产,确保未来与其它区域的共同利益与长远发展;从具体措施上看,异度均衡强调收益损耗平衡,即收益损耗差(或比)要维持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内,而低碳文明就是针对当前的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尤其是碳排放引发的环境气候问题)进行的反思,希望将碳排放控制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内,遏制住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当我们把碳排放问题作为发展经济学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而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时候,异度均衡理论恰恰满足了这种分析框架的基础逻辑和经济学原理,以及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上的要求。所以,对碳排放的经济学解释,正是异度均衡理论的经典场景。

当然,从异度均衡的角度而言,低碳文明还需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

关于碳排放能否消除的问题。即是否有可能完全消除碳排放,还是说碳排放存在一个合理的数值区间,在这个区间内,自然界或地球就能保持一个自我消化和恢复平衡的能力。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可以观察和预测到的未来,现有工业文明和人类生存方式下,碳排放不可能完全消除,除非有无碳排放的能源被发明发现并能有效利用,除非人类生存自身的碳排放可以忽略不计。到那时候,也许可以不用叫低碳文明,而可以直接叫无碳文明,只不过已经是全新的未来世界。

关于碳排放与生活质量的问题。至少从目前来看,低碳与高质量的生活是一对矛盾。人类现存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碳排放基础上的。维持现存的生活方式,就必然保持相应的碳排放。从异度均衡理论出发,站在未来对当前的要求,或者站在当前对未来负责,从根本上讲要改变现存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生活价值观念,使碳排放与生活方式在方向上保持良性互动。这需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获得平衡,科学技术进步使低碳能源获取成本不断下降,还要引导人类生活方式习惯低碳模式。这也意味着碳排放过高的奢华和技术运用应该慢慢消退。

关于碳排放的异度均衡问题。要防范为了今天的碳中和和达标,把碳排放后移为未来的损耗。从经济学的原理看,在发展的前提下,碳排放的必要性就演变成了一种机会,也就具有了价值,可定价交易。但过度的碳排放交易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也要防范碳交易带来的超额利益,这些超额利益可能使当代的人们把碳排放带来的问题掩盖起来而转移给未来。从异度均衡的角度看,通过对碳排放的合理安排、合理激励,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和生活方式控制在当前利益与未来权益之间的均衡区间,实现当代发展的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区域之间发展的公平,才能真正维护自然平衡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与未来安全。

(本文作者介绍:原中信银行行长)

今天上午,“双碳治理论坛”——通往“双碳目标”的科技之路在顶尖科学家大会上举行,论坛上,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共同探讨如何采用更加环保的能源利用,降低“碳排放”。

今年论坛将首次开设“碳大会”系列,分为“双碳治理论坛”、“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论坛”、“CCUS与循环经济论坛”、“未来能源发展论坛”四个分分主题论坛,聚焦“碳中和”、“碳达峰”目标,集结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各界力量,共同为科学减碳助力。

前美国能源部部长、长期致力于推动全球关注气候问题的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2015年麦克阿瑟才奖得主杨培东;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周成虎等重磅嘉宾均将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演讲。

杨培东表示,应该开展新技术、研发进行碳中和、减少碳排放。可以把传统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综合考虑碳进去、出来的全过程。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长刘科表示 ,支持二氧化碳转化,目前世界还是需要二氧化碳,太阳能、风能就可以通过液体来储存,这样就可以考虑液态煤。朱棣文表示,我们应该主动捕捉二氧化碳,要把二氧化碳储存在化学键内,并且应该有负排放,本世界最后25年要实现负排放,才能把温度变化控制在两度内。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表示,可以模拟碳在自然界中循环的方式,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加速碳回收。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是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但绿色低碳是必然的能源转型方向,随着低碳能源的布局推进,先进的低碳科技与数字化技术才是成功转型的坚实保障,中国在“碳中和、碳达峰”上已率先开展行动,应借此机会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通过交流对话寻找适宜的发展路径,提出惠及全球的解决方案。

来源:周到上海

我就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谈一些看法。目前国家对碳中和的重视程度已经不言而喻,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面临着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挑战,时间非常紧迫。

碳中和和碳达峰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都纷纷做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看来,应充分考虑到这项工作带来的拉动力和压力,比如气候履约的一些刚性要求,产业竞争的压力,当然压力本身也是拉动力。与此同时还要更多注意推动力,比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等,今年1月份生态环境部也发布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竞争的角度看,只有把拉动力和推动力都用足了,才能使这么难的事情达到目标。

目前,我国对于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问题的控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仍需要长期努力。我认为,如果把治理空气污染跟碳中和的减污降碳协同做起来,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摄氏度之内,并为升温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到2035年如果我们朝着“碳中和的1.5摄氏度”的方向发展,即沿着“将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1.5摄氏度的范围”的路径走,全国的氮氧化物跟2020年比,总排放量会下降56%,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会下降39%。根据空气质量模型的预测,当氮氧化物和VOC分别下降40%和30%,或者下降幅度超过以上两个量时,到2035年全国337个省市PM2.5的均值会在25以下,2020年全国均值是33。第二阶段是到2050年,如果继续按照1.5摄氏度的目标去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会下降到200到500万吨。

一般来说,气象条件差的时候就可能有雾霾,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污染物的总排放量还比较高,还没有达到跟气象脱钩的程度。如果污染物的总排放量从千万吨级降到百万吨级,基本可以做到与气象脱钩,达到世卫组织推荐的最低污染水平,实现现在欧美国家空气质量稳定的状态。在我看来,这一目标是非常值得争取的,也大致勾勒出未来工作的方向。

第一,资源利用要减碳。工业建筑,交通城市,通过合理引导需求,提升用能效率,优化用能结构,从“无废城市”到循环经济,这些都是资源利用减碳的措施。我认为,虽然现阶段技术上还存在困难,但长远来看,碳中和仍会成为我们无悔的选择。第二,能源结构减碳,这方面主要依靠风能和光能。关于这方面有很多预测,其中之一是到2050年,太阳能的装机容量会超过60亿千瓦,约为2020年的11倍,然而如此大的需求量,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是大气系统对风光资源的利用影响巨大。过去,我们把大气层当成保护对象,现在要用天上的风光能源替代地下的化石能源,所以污染物的治理和气候变化过程对风光能源的利用至关重要。有人预言,未来的天气预报会变成风光能源的预报,这已经在国际上催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即“可再生能源气象学”。如何准确地预报这些能源量的变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二是材料的限定。当全世界都在大规模使用光能风能的时候,稀有金属以及风电行业中需要的稀土元素将会成为制约各国能源利用的因素。对我国而言,虽然现在看没问题,但我们应未雨绸缪,为2050年早做准备。

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我认为在于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时空协同机制、过程分销机制、排放核算的深度耦合方法、减污降碳效率的量化效益分析、还有区域联动机制。从定量的角度把这些问题解释清楚,才能够有力支撑后续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的法规、政策和核算方法的出台。

摘要:“同时,亨斯迈还将凭借绿色科技赋能和产业链价值联动,重点推动以近零能耗建筑为主要方向的建筑行业低碳转型,夯实碳中和的产业基础。”

近日,以“畅通内外双循环 拥抱发展新时代”为主题的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体大会在浙江宁波开幕。

全体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主持。赵俊贵表示,在本届大会召开之际,《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相继发布,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全球最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幅,充分体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彰显中国主动承担大国国际责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也为中国和全球石油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合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中国动力(600482)。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为大会致辞。他表示,宁波是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石化经济开发区,也是中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具有发展石化经济的区位、港口、物流、市场等天然优势。历届宁波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石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结构最优化、节能减排循环化、过程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园区环境生态化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蒋珍贵在致辞时指出,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石化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随着浙江石化、镇海炼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全省独特的油气全产业链加速形成,在全国乃至全球石化产业版图上占据重要席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对于我国来说,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做好国内大循环,产业应着力围绕加快石化产品供给侧高端化、强化创新补链强链、深化合作等方面,一定要切实利用好国内市场的潜力,这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和底气,只有做好了国内大循环,才能妥善面对并处理好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进而构建内外双循环的局面,推动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企业亨斯迈集团应邀参加此次大会。亨斯迈聚氨酯亚太区总裁潘律民在线参加会议,并介绍了亨斯迈助力碳中和的三驾马车——企业低碳化、探绿新建筑和助益内循环,表达了以碳中和为契机践行在华绿色承诺的决心。

潘律民在全球化工百强企业CEO圆桌会上表示:“作为中国碳中和的同盟军,亨斯迈以碳中和为目标、抓手和中心,打造低碳现代产能和绿色企业公民并举的低碳化企业,实现企业自身碳中和与助力社会可持续。同时,亨斯迈还将凭借绿色科技赋能和产业链价值联动,重点推动以近零能耗建筑为主要方向的建筑行业低碳转型,夯实碳中和的产业基础。亨斯迈更将完成双循环格局下外部融入者向内部塑造者转型,深化畅通内循环,营造本土生态圈,扩大低碳效益,为碳中和与双循环的互洽共赢与稳步实现贡献力量。”

潘律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实现自身碳中和是亨斯迈碳中和战略的根基,也是以身作则带动化工行业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亨斯迈凭借聚氨酯四大可持续创新,打造低碳产能和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加速以全面碳中和为愿景的绿色低碳公司打造。亨斯迈通过供应链布局和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与实践,打造聚氨酯在华低碳产能,实现绿色生产,努力实现直接排放上的低碳化。2020年,亨斯迈实现温室气体减排6%和能源消耗减少6%的“双6”成绩,向亨斯迈2025愿景中的温室气体和能源消耗目标(相比于2019年均减少10%)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此外,亨斯迈积极开展碳排放“家底自查”,与中科院合作开展基于企业的碳测算,全面了解聚氨酯产品生产及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价,助力全范围碳减排的可测、可行与可控。亨斯迈的低碳行动不止于本业,更关乎社会。亨斯迈凝聚跨行业力量,积极践行企业公民的绿色减碳使命,与跨界合作伙伴开展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推动社会永续发展。2021年9月,亨斯迈与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共同举办“碧色一江水,守护长江源”亨斯迈绿色江河环保公益行活动。亨斯迈与员工、合作伙伴和下游客户共同推动三江源废弃物治理,打造多元绿色同盟,助力三江源环境可持续。

“全球石化领袖论坛”上,邀请到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钟韧,中控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和院长褚健,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博士,LG化学首席执行官辛学喆,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博士,以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 莱维特六位世界级企业家和著名学者,通过现场+线上视频录播相结合的形式,分享他们最睿智、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和真知灼见。

刘科院士曾在海外工作过二十多年,之前在GE、UTC(联合技术公司)、埃克森-美孚等单位工作,2009年回国。回来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筹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并且担任副所长和首席技术官。目前,刘科院士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刘科院士一直致力于研究低碳和能源的事情,现将他本人7月15日上午在“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四期上“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部分演讲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碳中和的误区

当前大众对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有一定局限,认为单一的技术路线或者技术突破能够解决碳中和问题,因此常存在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

这句话只对了1/5到1/6。因为一年有8760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1300小时到2000小时之间不等,很少有超过2000小时的区域,平均在1700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太阳能大约在1/5–1/6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4/5-5/6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

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

不可否认,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展了将近四十年,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我们给这个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以崇高的致敬。但直到今天,风能、太阳能与煤电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而中国年发电耗煤大约是22亿吨煤,相当于18-19亿吨标准煤,也就是说,风能和太阳能只能占煤电的10%左右。

而且,电网靠电池储电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据估算,目前全世界5年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停电3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4/5的时间或者5/6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弃光弃风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没法全部承受。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太阳能,同时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废弃更多。

弃光弃风在中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就是因为太阳能、风能是没办法预测的,电网小于15%可以容纳,多于15%容纳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到现在还不好解决;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会让地方出于各种原因不用风电、光电、水电。机制问题在中央大力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是可以解决的,但技术问题,不容易解决。

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全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第二个误区是人们以为有个魔术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认为如果储能技术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就能彻底取代火电。

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铅酸电池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人类花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研究储能,可从铅酸电池的90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时/立方米,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改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同时,迄今大规模GW(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级的储电最便宜的还是100多年前就被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只有发现了才能知道发现了。今天无法预测明天的发现。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火药发明之后近一千年才有枪的发明。枪的机械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你要说火药发明后就可以预测肯定会发明枪,那就错得离谱了。这就提醒我们,在制定任何战略时,都千万不要假设未来这块有突破就可以做什么事。我们制定战略一定是以已有的、证明的、现实的技术路线为基础。

不同行业的进步不一样,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这么多年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能源行业目前还没找到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规律,“碳中和”必须选择现实可行的路线来推进。

有一个笑话是,比尔·盖茨跟波音公司总裁讲,假如飞机行业的技术进步跟计算机一样快,那现在人人都可以不用开车,可以改为开飞机了。波音公司的总裁说,假如我的技术跟你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人敢坐飞机了,因为那个年代计算机动不动就死机。所以说,大家不要认为某一个行业发展很快,其他的行业就都一样。能源行业就是一个不断地砸钱但技术进步缓慢的行业。未来储能技术肯定会有新发明,我们鼓励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没发明的时候就不要先假设这个事情存在。

第三个误区,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

这些要能转化、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是这些解决不了二氧化碳的问题。粗略估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另一方面,全世界只有大约13%的石油就生产了我们所有的石化产品,剩下的大约87%的石油都是被烧掉的。如果把全世界的化学品都用二氧化碳来造,也只是解决13%的碳中和问题。所以说,从规模上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并不具备减碳价值。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品对减碳的贡献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说,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任何化学品,如果能赚钱那可以去干,但挣不了钱就别打着“碳中和”的概念来拿国家的补贴。讲这个话我可能会得罪很多人,特别是企业界的人。但我们科学家要讲事实,拿数字说话。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碳中和的论坛,很多时候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在讲的时候,没有数字的概念,只有一个粗概,说这样可以减碳、那样可以减碳,但是对减多少没有概念。这个也不能怪他们,隔行如隔山。

第四个误区,是说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

利用CCUS技术,把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现在大家说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等等其他的作用。那么我们看看,未来十年,中国整个二氧化碳驱油消耗量大概是600多万吨,我们一年的排放是103亿吨。而且驱油这个阶段是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到地里,还有一部分会跟着油出来,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埋藏。

把碳打到地下埋藏,我回国前在GE曾经做过这个事情。把煤和水、氧转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发电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就打到地底下。我们做了示范工程,前后花了28亿美元,有上百名博士参与,用了7年的时间,这个示范具有环境方面的意义,并且工厂在美国运行至今,但是不具备经济性。我们做完这个项目以后,发现这是GE创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别看全GE可以生产的包括飞机发动机、医疗器械、核磁共振、CT等等这些,包括三峡水利工程的设备和青藏线的火车头等等,但是GE成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系统就是我们当时做的“零污染火电厂”,不过这个成本太高了。

我回国之前和当时的GE总经理交流,他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今后通过煤炭零污染的火电厂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讲完就下来跟我说,别看我在会上那么讲,真正要去做还不如干核能,核能比零污染火电厂便宜多了。当然,那会儿福岛核电站事故还没有发生,核能可以做。法国现在将近70%都是核能,做了几十年了。但是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后,全世界都在提高核能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到后期每提高一点,成本就增加很多。

碳中和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现在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这条路,在可以驱油的地方可以改,还有一点经济效益,我国新疆等地已经有类似的二氧化碳驱油工程。这块的成本是把二氧化碳分离出来的成本,我们算过,假设打下去的成本为30美元一吨,其中20美元是把二氧化碳从整个尾气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纯二氧化碳,5美元是输送,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底下。分离是核心,成本也最大。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靠CCUS利用来处理的成本很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也可能是实现碳中和的保底技术。

实际上,我刚刚讲的每一件事,比如风能、太阳能都对碳中和有贡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去做,但是今天的技术你再怎么做,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做,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努力的都去努力,毕竟积少成多。

第五个误区是认为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可以实现碳中和。

能效永远要提高,提高能效也很对,也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减碳路线。但是我经常问一句话,加入WTO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能效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能效提高了很多,但是碳排放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得更多。我记得200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大概是2点几亿吨,2010年大概是4亿吨,到去年是7.5亿吨。

我是做能源的,从能源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们加入WTO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的煤产量大概是12亿吨,基本上自产自销,出口有一点,但很少。结果到2012年短短12年的时间,从12亿吨飙升到36亿吨,这是一个天量,当然也伴随着碳排放。这该怎么解读?唯一的解读是加入WTO,世界的市场向中国开放了。

当然,这一期间我们大量的房地产建设也是一个因素。煤的耗量表示电的耗量,电的耗量表示工业化的程度。这期间能效肯定提高了很多,但是单凭能效也难以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因此,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提高能效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减低碳排放的方式,也是最应该优先做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不能光靠能效提高就能够达到碳中和。

第六个误区是认为电动车可以降低碳排放。

前段时间,我在网易公开课上讲《电动车和氢能的历史与未来》,全国大概有十几万人观看,很多领导看完以后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电动车?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石油不够,我们石油73%靠进口;还有就是雾霾的问题。

我们石油不够,寄望于我们的多余的发电能力,这样发展电动车是有好处的。因为电厂正常一年8760小时,但我们实际使用不到4千小时,这是资产的巨大浪费。而且毕竟电动车可以让局部的污染降下来,比如东部地区的用电很多是在西部新疆等地发的,污染在西部新疆等地排放,不在东部地区排放。但是,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来,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没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靠电动车不能完全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只有中国的能源结构彻底改变以后,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也才有可能做到碳中和。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电网67%的还是煤电,那电动车的盲目扩张是在增加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碳排放,这个你们去算一下就知道了。只有能源结构和电网里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构成的时候,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

大家老在谈一个问题,说假设马六甲海峡封了以后我们能源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但是这个东西你要仔细考虑,靠电网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电网在现代战争中是最脆弱的东西。石油可以到处分布,可以分一万个点去藏,炸了一个油库,其他的还可以用。但一个城市的电网只有一个配电中心站,电网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有的时候,能源政策和碳排放的政策不能因为假设战争发生,别人打我,就不顾成本干一些高成本东西。第一,打仗是小概率事件,第二,真正到那会儿是靠一个国家的制海权、制空权等综合能力,而不是说靠一个电动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2021年10月21日,上海社会科学会堂成功举办2021年学术年会(系上海社联第十五届“学术学会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卓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大会邀请了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决咨委委员诸大建作“从卡亚公式看中国和上海碳达峰碳中和”专题演讲。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为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市城市经济学会、市价格学会以及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双碳战略”实施之年。为此《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于近日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已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努力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与使命。上海卓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先进的区块链创新应用与理念,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区块链和智能信用企业,区块链技术在“双碳战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卓鹏科技将紧跟国家战略,加快区块链技术在双碳目标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与落地。

此次大会中,诸大建教授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卡亚公式的四个变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源强度、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实现低碳转型的四个领域分别是能源、工业、交通与建筑。诸大建教授以卡亚公式为分析工具,提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的三个对策:第一,要实现能源替代与化石能源达峰;第二,要提高能源效率与工业能效;第三,要注重低碳发展与经济增长。诸大建教授提出了降碳、零碳、负碳三种技术。

当前中国为落实“双碳战略”,已有众多切实行动,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上线,这是我国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能耗,进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区块链技术+碳中和 ”大有可为

作为利用市场化交易机制重新分配碳配额资源,从而实现减碳的重要途径,碳交易需要大量详细而真实的碳排放数据支撑。区块链因其独特的优势,在碳排放数据可靠性证明、留存、共享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必将成为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国家进行碳中和工业生产管理的有力工具。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以数学算法建立共同信任,基于区块链能够实现碳信息的数字化、精确化、可塑化,为碳交易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解决当前碳市场信息不透明、交易效率低、市场参与度低等问题。这也是卓鹏科技未来区块链应用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方向。

大会中,诸大建教授还重点就上海“双碳”行动方案,对明确达峰的目标和技术路线,细化重点行业和区域相关举措,发展绿色金融,争取把上海建成国际碳金融中心等内容做出了解读。他表示上海人均GDP低于目标城市,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却高于目标城市。在双碳问题中,上海需要在2025年先达峰,担当中国低碳转型“排头兵”和“探路者”的角色。为实现上海双碳目标,诸教授从能源结构、终端消费、人口布局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意见,并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企业碳排放的直接、间接与延伸责任。

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在“双碳战略”中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市场参与主体。卓鹏科技以助力智慧园区和数字城市建设为切入点,以区块链存储、隐私计算、区块链金融等技术及应用助推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卓鹏科技以“长安链”作为底层架构,搭建了基于信用的“跨迪链”,旨在使银行、保险、金融机构等同业和异业公司组成数据联盟,链接政府、园区、企业等机构,实现用户数据加密上链,智能合约匹配授权操作,以科技推助数字改革。“跨迪链”能够助力园区在碳交易参与主体和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一个联盟链的分布式数据系统,将园区内的企业或个人纳入到碳交易的体系。园区企业将自身碳排放配额等绿色信息上链,节点上的用户就可以同步知道企业的碳信息。政府部门在其中起监督的作用,确保进入链中的企业符合标准及进入链之前的数据真实可靠,从而使企业间碳信息互联互通并保证链上的信息真实有效。此外“跨迪链”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技术特点还能够保证信息透明度和提升交易效率,促进园区企业或个人作为市场主体的参与度,从而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双碳目标贡献区块链力量。

双碳问题是中国未来4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具有数据可追溯、构建多方信任、分布式网络、智能合约等诸多特性的区块链则是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卓鹏科技作为先进的区块链应用企业,将继续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不断拓宽区块链边界,加快场景探索和技术创新的步伐,以区块链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并努力将区块链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促进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构建新型数字规则体系,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为客户、社会创造更高价值。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联合市经金办、湘潭银保监分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印发了《湘潭市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湘潭绿色金融有了自己的“施工图”。

《意见》紧跟形势政策、紧贴地方实际、紧扣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湘潭市获批全国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并获得亚洲开发银行全国第一个城市级别低碳转型贷款的优势,提出了2021-2023年每年新增绿色贷款100亿元以上的目标,从金融支持、政策激励、支撑体系三大层面制定了35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碳账户构建、绿色项目企业名单库等方面先行先试,力求形成“投入大、成本低、辐射广、产品多、效果好”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助推湘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今年以来,湘潭绿色金融发展蹄疾步稳、态势良好。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58.99亿元,同比增速达56.99%。已推动岳塘区成立了湖南省首个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湘潭高新区建立绿色能源管理服务平台,探索企业碳足迹管理;推动湘乡市获得湖南省首张县级政府办公区“碳中和”证书,湘乡农村商业银行取得湖南省首张金融机构办公区“碳中和”证书,中国建设银行湘乡支行和长沙银行湘乡支行挂牌为绿色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湘乡支行为湖南省首家县级“绿色银行”,逐步走出了一条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素材来源:湘潭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正式出台,该文件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未来也将对各类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双碳”目标之下,小微企业如何转型备受市场关注。小微企业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稳定增长、繁荣市场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数量来看,2020年全国小微企业数量达8000万家,数量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因此,小微企业的低碳转型将对我国“双碳”目标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双碳目标下,大量小微企业面临转型压力。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数字化程度低、技术能力弱,为减少碳排放势必会加强改造增加成本投入,这对规模不大且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小微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十分迫切,必须提高低碳发展的认识,聚焦“双碳”目标下小微企业的发展生态与低碳转型模式的选择。

目前,数字科技企业开始在助力小微企业低碳转型方向崭露头角。欢太数科的CEO徐立夫表示:“双碳目标对小微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科技与生态的双重赋能,能更好协助小微企业在低碳、高效的基础上发展。”数字科技公司欢太数科是OPPO、realme、OnePlus等品牌的官方合作伙伴,它基于对手机行业生态的了解,从推动二手手机回收行业及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两方面入手,协助数十万家小微企业开启低碳转型。

2021年6月,欢太数科与以旧换新服务商当换展开合作,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绿色备货金”服务,助力“闲置”经济发展。二手货物批发商在当换拍得某批次手机后,可以在当换平台申请“绿色备货金”贷款。欢太数科结合行业特点、当换平台行为数据、企业公开数据、企业主诚信数据,协助金融机构进行多维度智能分析与风控,为资金紧缺的小微企业发放“绿色备货金”,从而提升二手货物销量及规模。在双方首次合作下,当换批发商降大幅低进货压力,也推动了当换产业链快速周转,帮助手机回收行业焕发活力。

此外,针对手机生态内数量更加庞大的经销商,欢太数科展开了“数字化+金融”的布局。“通过科技能力帮助生态内二十万家以上的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从而提升效率,是帮助小微企业低碳转型的第一步。”欢太数科产业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这些小微企业主缺乏数字化工具运营管理,自欢太数科推广数字化营销工具以来,经销商们才真正落实到数字化及标准化管理模式,库存、销售、营收、高端机占比等详细的经营数据一目了然。目前,该数字化系统已覆盖全国38个地区300多座城市。

小微企业面对更新更高的“双碳”目标要求时,意味着背后更加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从而确保有充足的资源投入来完成扩大再生产或转型生产。欢太数科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欧享贷”,凭借对“手机+loT”行业的深刻理解,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向的技术支持,欧享贷为小微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一站式的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

在小微企业低碳转型的初始阶段,以科技能力、创新能力、场景能力相结合的数字科技企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科技推动稳步转型,结合行业、生态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数字科技企业增强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韧性与潜力。

今日蚂蚁集团更是公布了绿色计算。这次规模化应用绿色计算,是采用了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实现算力共享,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这三种技术分别是在离线混合部署技术、云原生分时调度、AI弹性容量。

2019年起,蚂蚁集团就开始系统探索用技术提高算力资源的效率,并逐步将这三种技术应用在日常场景之中。

也就是说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每一笔支付都能够减碳,环保又有趣。这是蚂蚁集团宣布碳中和计划以来,通过技术助力绿色发展的又一次探索。

11月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京举办。在下午的碳中和主题论坛上,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綦久竑围绕“碳中和战略与碳市场进展”主题发表了演讲。

綦久竑指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有各种解决方案,有技术解决方案,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市场解决方案。

“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本质是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排放导致的环境负外部性没有纳入企业的成本结构。要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需要建立一种激励和约束均衡的经济机制以改变企业的行为,这就是碳市场建设的背景。”綦久竑指出。

他介绍,碳市场现货交易品种有两种,一种是配额,一种是项目减排量。前者是政府向纳入管控范围的重点排放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发放的碳排放权许可,同时要求控排企业每年向政府报送碳排放数据并根据实际排放情况清缴碳配额,企业之间的碳配额余缺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调剂,由此建立起强制性的碳配额市场;后者是非重点排放行业企业的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比如《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和中国核证减排(CCER)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过核证后可以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既可以用于重点排放企业的碳抵消,还可以用于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投资机构和个人的自愿碳中和。

“未来碳市场现货交易包括两大类三个相互关联的市场,一个是强制性的碳配额市场,一个是半强制的碳抵消市场,还有一个是完全自愿的碳中和市场。”綦久竑总结。

他指出,中国碳市场到目前为止经过了三个关键发展阶段:

第一个关键节点是2012年,国家发改委推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了CCER交易市场;

第二个里程碑是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七省市碳配额交易市场相继开市,后来进一步扩展到福建等地;

第三个里程碑是今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的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首先从发电行业起步,未来将逐步覆盖包括发电在内的八大重点排放行业,目前已经一跃成为全球控排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綦久竑表示,展望未来,全国碳市场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一是随着CCER政策重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碳抵消市场,二是将来随着碳期货的推出逐步建立起金融化的碳市场。

届时,中国碳市场将成为一个一体化、金融化、国际化的市场,形成更稳健高效的碳定价机制。中国碳市场的这个未来远景,还需要各方一步一步不断努力去推动实现。

綦久竑还指出,碳市场跟其他市场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强制性。包括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都是由市场主体的真实经济需求驱动的,是自下而上自组织形成的市场;碳市场不是由市场主体的自然需求驱动产生的,而是政府为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创造的一个合规市场,是自上而下设计推动的,因此它存在的前提首先是要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目前,全国碳市场有两个管理办法,一个是201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另一个是生态环境部今年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分别针对CCER和全国碳配额两种产品的产生、交易和监管建立起了规制框架。

据悉,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在今年国务院发布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也已列入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清单。上述工作完成后,将为全国碳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1月2日-3日,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拥抱可持续,重构新金融”的主论坛上,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发展再生能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二是发展碳市场,处理好碳市场价格和能源价格的关系。

朱光耀主旨演讲的主题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序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他表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期间只有30年时间,远低于欧盟和美国,对我国而言是一场“绿色革命”。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取得这场“绿色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引。

但同时要看到我们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朱光耀指出,其中难点,关键是中国在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必须统筹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的关系。

在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持民生的关系方面,朱光耀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在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不断完善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保证电力供应,特别是用于民生、农业、工业发展的电力供应。其中,发展再生能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二是发展碳市场,处理好碳市场价格和能源价格的关系。

他提到,目前能源价格出现了超过预期的上涨,美国原油期货已经在83美元/桶左右徘徊,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价;布兰特原油价格也在85美元/桶上下,是过去3年来的最高价格。这种价格如果持续,市场预期在年内可能达到原油100美元的水平,这对全球经济、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会形成新的压力。我们原油和天然气的依存度分别是73%和43%,全球能源价格的变化需要我们密切地观测,在这方面也需要全球的政策协调。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本文为许勤华教授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指出第一,绿色金融可以从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披露金融机构环境信息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有利于碳减排的体制机制,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等领域创新发展。第二,面对“碳中和”机遇,可持续保险和负责任投资是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第三,可以在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中设置一定激励性指标。第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同步推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专家学者: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对会议主办方的邀请表示由衷的感谢!

2021年10月11日至2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昆明举行。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长期努力和卓越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中国未来更加深入参与、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热烈期许。

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在绿色金融的层面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见,这次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也很务实。

习近平主席已经向世界做出了“30·60”目标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目标将促使企业在自身经济经营行为中纳入绿色因素的考量,承担相应的社会与环境责任。金融机构则将碳排放纳入评估体系,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在市场作用下引导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走绿色发展道路,把握发展新机遇。因此,金融机构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转型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新时期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中,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其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力的政策工具。

第一,绿色金融可以从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披露金融机构环境信息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有利于碳减排的体制机制,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清洁交通等领域创新发展。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绿色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譬如,2017年12月中英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启动,工商银行与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分别担任中方及英方试点牵头机构,组织推动试点金融机构根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气候信息披露框架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四年来,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中方参与机构已增至15家,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业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金融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有效解决了绿色项目识别问题,降低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扩大了绿色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第二,面对“碳中和”机遇,可持续保险和负责任投资是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可持续保险涉及保险价值创造、风险治理以及资源配置的效率,它将保险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将保险引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话题,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巨灾保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责任保险等,以促进全社会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的普遍行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巨大投资无法只依靠政府,需要大量市场资金的推动,这对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提出了要求。负责任投资则将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ESG)纳入投资分析决策与实践,以市场手段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实现“双碳”目标。

第三,可以在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中设置一定激励性指标。各地可能在制定辖区规划时,可能在国家规划范畴之外吸纳了部分前沿做法,或开展了具有协同作用的绿色金融等试点工作,应考虑在评估过程中给予该类指标一定额外的权重,即开展创造性、探索性工作应得到一定的分数奖励,从而提高各地创新工作模式的动力。此外,若条件允许,可额外设置经济性指标,即评价规划完成情况与投入产出情况的关系,经济性较好的地区可额外获得一定分值,从而以此形成正面示范效应。

第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双管齐下、同步推进。

在国内层面,一是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减排方面提供产业转型动能。三是推动绿色低碳科学技术创新,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减排方面提供前沿技术支持。

在国际层面,一是要以积极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主要抓手,不断完善多样化、高效率的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平台;二是努力开拓包括金融、技术、贸易在内的全方位绿色低碳全球合作领域;三是扎实构建从高层到民间的多层次绿色低碳全球合作模式。

习近平主席常说:“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工作,推动我国和国际社会不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减排的能力。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地提供理念引领、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

本届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中国也将以此为契机,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框架谈判进程,制定科学有效目标,强化行动保障机制,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而我们这场主题论坛,恰恰聚焦了当下各国决策者、全球银行业金融业从业者、绿色技术的研发者,以及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者四方都必须直接面对,并密切配合、携手应对的重大课题,可谓正逢其时,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切实行动。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发挥人民大学服务决策、咨政启民的特色优势和光荣传统,在国家部委的指导与支持下,我校统筹全校优势资源,于9月25日正式成立双碳研究院,并由两家国家高端智库人大国发院和中石油经研院合作共建“碳中和研究中心”。双碳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了中宣部、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国家林草局、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等部门的悉心指导!双碳研究院今后将在绿色金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指标、环境效应、法律监管和全球治理研究上多做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和各位与会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们提供的真知灼见。衷心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介绍

许勤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世界知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一直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地球绿色公益大使。

日前,由财联社主办的《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报告》发布会暨“绿色赋能·永续发展”银行业绿色金融论坛在京举行。

会上,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助理邢宏亮表示,“碳中和”将为绿色金融带来百万亿市场规模。其中,碳吸收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发展新能源市场规模将达60万亿元,而高碳排放产业转型升级的市场规模约为28万亿元。这意味着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将达到近百万亿规模。

“在新型的结构下,新产业机会下有大量场景可以让我们金融服务进入。在新能源体系中,平安银行从产业链、设备商,到发电端、电网端,再到新的应用场景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找到了新型的机会、新型信贷的目标客户。”邢宏亮表示,平安银行已聚焦清洁能源、绿色环保、高碳转型、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5个方向共计15个赛道。

在邢宏亮看来,高碳企业同样也有机会。以石油行业为例,2026-2030年间中国将达到石油巅峰,原有油品的BBC业务可继续推进, 但在“双碳”战略下,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明确提出2025-2030碳达峰,2050碳中和目标,围绕光伏、风电、充/换电、氢燃料、天然气等新商业模式的产业链的场景机会逐渐显露。

作为中小银行,在资金价格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平安银行打造出“商行+交易银行”、“商行+投行”、“商行+投行+复杂投融”三大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

邢宏亮表示,目标产业项目建设、供应链场景丰富的赛道,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项目贷款及供应链融资,满足客户日常经营及产业链扩张资金需求。除商行需求外,这些企业对银团、并购、发债等的需求同样旺盛,平安银行通过叠加投行业务,服务客户多元化投融需求。而融资规模大、期限长、成本要求高的客户,备受险资青睐,平安银行则叠加保债、股权基金等服务,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中国企业馆2日下午开幕。该活动出席者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企业需扮演重要角色,承担应尽之责。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发言中强调,企业和投资者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参与者,为实现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与投资者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企业家代表、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国家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中国部分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发挥了先锋作用。与此同时一些能源、交通和制造企业依然面临挑战,需要化挑战为机遇,加速调整以实现绿色转型。

气候专家、COP26组委会代表等人士在发言时呼吁全球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可持续建筑、绿色金融、气候基金、志愿行动等领域多家组织的代表就气候行动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以及利益相关方为此怎样合作与创新等话题展开讨论。

据介绍,COP26中国企业馆在本次大会期间将举办超过30场边会活动,建筑、能源、金融、工业、交通、互联网、零售等领域的中国企业将以现场或线上方式参加这些活动。

COP26于10月31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本届大会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各方尤其是发达国家能真正落实减排承诺,共同行动以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

“发展再生能源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大幅度的增加绿色投资;二是发展碳市场,处理好碳市场价格和能源价格的关系。”今日,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我国达成“双碳目标”可谓时间紧,在能源转型中将遇到诸多挑战。

实际上,近年来银行业发展正向着可持续金融方向转型。根据央行发布数据,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比上季度末高1.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74万亿元。

银保监会原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表示,金融可持续是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正向外部效应的金融服务,其目的在于为持续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绿色金融就是其中之一。但不能把可持续金融与传统金融完全区别对待或者对立,可持续金融应是在传统金融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是传统金融的一种提升形式。

应处理好减排与发展的关系

绿色金融事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方面。在业内学者看来,我国在达成“双碳目标”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而在能源转型中将遇到诸多挑战。

朱光耀表示,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短短的30年时间,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都短,因此我国在这一过程中将面临艰巨的挑战。中国实现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必须统筹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的关系。

“当前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期,减排同时,生产力需要继续得到提高,而进一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力,则要使创新发挥更大的经济推动力,特别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朱光耀强调,在统筹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持民生的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即如何在低碳转型过程中,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不断完善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保证电力供应,特别是用于民生、农业工业发展的电力供应。

实际上,在减排的过程中,不少高耗能企业已感受到了转型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于学军认为,从银行监管的角度来看,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的使用可以作为考虑方向之一。虽然目前这一工具大多停留在讨论层面,国际上暂未有使用的先例,但如果该工具可以落地,将意味着可持续金融已逐步走向成熟。

可持续金融结构性机遇巨大

联美集团徐卫晖认为,未来30年可持续金融的结构性机遇巨大。从需求侧看,落实碳中和意味着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低碳项目产业扶持政策与措施。从供给侧看,预期中的绿色金融政策包括绿色银行考核机制、风险权重调整、绿色项目担保和贴息等,这些都将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收益率,从而激励这些机构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如果高碳企业转型中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或者转型过程中技术和市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不可避免会产生风险。”徐卫晖表示,这是我国即将面临的挑战所在,也是可持续金融需要不断创新的机遇所在。

实际上,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预计需要100万亿美元。而当前各家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力度发展绿色金融。多家银行已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银行理财子公司亦在试水ESG领域的理财产品。

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农业银行而言,“十四五”期间的“三农”贷款、绿色贷款增速要持续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不过,张旭光认为,银行应不断强化绿色金融业务风险管控。探索将ESG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三会一层”结构履行ESG治理职责,将ESG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积极探索和实践ESG风险管理工具。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突出做好环评审查,坚决落实国家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高碳行业转型风险。

本文源自财联社

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到来的背景之下,数字化渗透到社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CBN碳中和告诉你,研发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各类高新技术成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区块链技术为综合多种技术的分布式账本的统称,目前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其去中心化、开放性、防伪性的特点能够在大规模协作中提高生产效率、在供应中变革产品流程以及提高参与各方的透明度,在新工业时代推进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CBN碳中和告诉你,,各国中央银行正在加紧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多种用途,45个国家政府开展了两百多个区块链相关项目;在我国,2018年中央强调,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区块链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区块链技术的政策和研发关注较多的领域为金融行业;而如何评估区块链技术无形资产,成为现实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当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类无形资产时,能够发挥多大效用、价值多少、为企业带来多少超额利润等问题,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同时,CBN碳中和发现当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无形资产时,相关的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权在市场上能否进行交易,而交易的价值价格是否能被各方接受,也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研究相对较少,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相对普遍的方法对其价值评估。

技术类无形资产是以一种技术或者方法为载体而存在的。CBN碳中和提醒你,技术类无形资产与其他无形资产一样对企业的发展都很重要,但技术类无形资产更能够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日前,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具有不容忽视的固碳能力,年固碳160万吨,相当于1000余平方公里森林的固碳量。

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帆在研究中首次发现,由土壤热量波动引起的含二氧化碳的土壤空气膨胀/收缩对流沙中二氧化碳交换总量的贡献,出人意料地强烈。这一长期的隐匿过程与土壤盐/碱的化学固碳作用结合,分别主导了流沙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吸收过程。在释放和吸收的动态平衡中,吸收相对较强,使沙漠生态系统展现出固碳功能。

研究显示,当前,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以160万吨的稳定速度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呈现出稳定的固碳效应。这相当于每年吸收我国1.5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考虑全球所有流动沙漠,且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固碳速率代表平均状态,那么估计全球流动沙漠生态系统每年可固定大气二氧化碳约2.125亿吨,相当于16座630兆瓦燃煤电厂的全年碳排放量。

杨帆认为,沙漠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尽管相比于森林和草地等生态系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固碳能力相对较弱,但在我国西北干旱区以荒漠为主要生态系统的大背景下,如果能准确给出碳汇规模估算,那么尚未纳入新疆碳排放清单中的荒漠区碳汇将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新疆贡献。

研究同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碳汇能力衰减。随着气候变化,沙粒孔隙中的空气热膨胀作用不断加剧,促使更多的土壤二氧化碳随膨胀的空气泵入大气。释放作用逐渐增强,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固碳能力以每年0.43%的速度减弱。如果对气候变化完全不加遏制,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固碳能力将以每年1.2%的速度快速减弱,预计在2100年左右二氧化碳吸收/释放将达到平衡。

杨帆称,这些过程将通过气候变化下的正反馈效应不断加速,在削弱人类抑制未来大气二氧化碳排放优势,加剧气候变暖的同时,促使干旱地区背负更大的气候变化压力和风险,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阻碍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11月3日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全国煤电机组加快改造升级,并设定了量化目标。

能源行业专家认为,《通知》有助于推动我国发电行业进一步节约化石能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将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它也为“十四五”时期煤电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知》明确,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对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是提高电煤利用效率、减少电煤消耗、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从近期的能源保供形势来看,煤电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和近期用煤用电紧张的双重因素推动下,加快全国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显得越发紧迫。我国煤电机组效率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包括热电联供在内的部分机组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通知》提出,对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应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

《通知》还提出,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万至4000万千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十四五”期间,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

《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发电和电网企业在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过程中均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各地需统筹考虑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制造,实现“三改”联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在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工作予以支持。中央发电企业要与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充分沟通,保证集团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工作与地方有效衔接。电网企业要合理安排煤电机组检修方案,保证各地煤电机组改造过程中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在加快推动落实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科学确定本地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目标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本省(区、市)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于11月底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第三方综合评估论证后,于年底前形成操作性实施方案。

来源:上海证券报

11月3日,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合肥召开。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韩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研讨会由省科协主办,省循环经济研究会、省循环经济研究院、“一带一路”循环经济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产业联盟承办。省人大常委会九届十届副主任、“一带一路”循环经济产业联盟总顾问、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产业联盟总顾问、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作《社会组织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有可为》主旨报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作《建设国家环境光学技术创新中心,支撑全球温室气体源汇监测评估》主旨报告。省发改委碳达峰碳中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徐和生介绍了安徽省“双碳”工作情况。同时,13个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交流了各自在节能减排、生态环保、降碳增效方面的工作成效与经验。

会议编纂了40万字的《安徽碳达峰碳中和攻关文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为《文集》作序,对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举措,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给予高度评价。另外,研讨会还对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攻关行动先进典型单位与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

研讨会指出,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安徽要坚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以更高站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我省要深刻认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所蕴含的深远时代意义,要在碰撞交锋中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完善,要以勇攀高峰的务实行动贯彻落实好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省科协将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技术攻关,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扎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安在线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广东将构建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有效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的固碳作用,建立健全碳汇市场化交易机制。在广州、深圳、珠海、江门、惠州和湛江等市开展海洋碳中和试点和示范应用,探索海洋碳汇交易,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深圳特区报)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1月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主题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论坛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金融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论坛中,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凭借在绿色金融中的创新成果,荣获“2021年度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大奖,同时在2021首席气候官·碳中和先锋企业竞争力报告》中,获评 “碳中和先锋企业年度案例”。

据介绍,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此前已成功举办十五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内地与亚洲各国(地区)乃至欧美金融界交流和对话的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此次设立的“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奖项旨在评选出在绿色金融领域做出创新贡献的企业予以鼓励和表彰。获评这一绿色金融领域内奖项,是业内权威专家对马上消费一直聚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绿色金融领域前瞻性布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充分肯定。

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马上消费早在之前就正式对外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内容涵盖绿色化运营、构建低碳文化等,多维度地展现了企业践行绿色金融,参与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并表示将要在2030年前实现自身净零排放。

打造数字化碳中和创新样本,构建行业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线。马上消费方面表示,未来其将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绿色创新模式,挖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应对环保问题方面的潜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助力绿色产业数字化转型,这将是消费金融公司对碳中和目标更高维度的支持。

具体而言,一是深耕绿色低碳发展,参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二是发挥科研探索优势,携手政府机构和外部企业,以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三是向“绿”而生,积极投身低碳公益事业。此外,马上消费还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企业文化。目前,坚持绿色运营、低碳办公,旨在提升员工低碳意识,鼓励低碳办公、低碳出行。“未来,我们还将搭建物资循环企业平台,筹建绿色建筑等,多维度、多领域地实现绿色金融,焕新企业绿色低碳新标签。”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马上消费自提出节能降碳策略后运营成效显著,截至9月末,通过绿色金融运营累计减碳58.8万吨。其中,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科技,在客户服务方面持续推动智能机器人服务,累积减少碳排放量1270吨。通过自研金融云系统,实现弹性服务,弹性算力使用,其服务器算力使用最高可超过50%,较传统方式已节省上千台服务器,减少碳排放量5723吨。

除了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之外,马上消费还积极开展各类绿色金融业务,降低自身在企业合作中的碳足迹,推动其他行业实现低碳发展,并设立企业低碳公益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多维度、多领域地实现绿色金融。

实现“双碳”目标对企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绿色金融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立足新的时代节点,马上消费将坚持发展绿色金融,践行绿色运营模式,继续发挥数字科技创新优势,全方位打造绿色金融机构,积极承担低碳社会责任,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推进,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践行晋能控股集团“创新、绿色、卓越、高效”企业精神,充分利用好目前拥有的碳排指标,围绕“加快基础化工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拓展无烟煤应用市场、探索培育新业态”四条主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相关环保法律法规,通过压实环保主体责任、严格环保设施运行、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规定,严守“九条红线”,严防两个“13类重大风险”,牢牢守住环保底线,持续推进节能减排,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

树牢红线意识 压实环保责任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把环保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环保专题会议、生产安全环保工作例会、环保工作专题视频会,层层压实责任,抓实、抓细、抓好环保工作。

围绕中央及各部委、地方环保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环保管控要求等,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不断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和手段,完善环境管理机制,严格推进环保“网格化”管理,构建管理全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监管模式,有力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天溪公司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成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领导组,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管理成员的职责,将环保管理分包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和死角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体系;加强厂区内环保工作的监管力度,做好24小时不间断监控、环保隐患排查和环保关键岗位的管理;组成环保监督检查小组,将内部污染源和污染点的排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污染源无隐患、污染点可控制,切实消除各类问题隐患。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各单位通过剖析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环保短板,明确精准治污目标及要求,合理安排环保改造及时序进度,完善管理措施及技术手段,确保环保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同时,强化全员守法和依法操作意识,坚守环保红线,发动全员力量,实现岗位、班组、车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证企业依法依规生产。

环保创新创优 追求绿色高效

如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平衡,这既是巨大考验,也蕴藏丰富机遇。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用足用好技术创新这个“关键”非常重要。

7月23日,晋丰公司清洁型常压固定床气化炉煤气间冷项目投入运行,该项目对煤气冷却净化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煤气间接冷却,有效减少了污染物产生。

传统常压固定床间歇造气炉排放的污染物会在造气循环水中形成大量沉淀污泥,不仅会产生较大异味,污染物处理也成了一道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晋丰公司依托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的干式冷却净化系统开发、设计、运行经验,以及现有生产装置的运行数据,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间接冷却工艺。该项目用布袋除尘器替代了水洗喷淋塔,可以实现煤气冷却净化系统环保达标。此外,与原洗涤工艺相比,煤气携带的粉尘通过布袋分离排出,减少了煤气冷凝液的含尘量,降低了煤气冷凝液的处理难度。

今年以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以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为引领,积极对照环保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对照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政策、对标煤制氮肥等行业分级管控绩效A级标准,参照国家与地方《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及《环保技术装备目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早完成环保提标改造,提升绩效水平,通过减污降碳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展示企业绿色形象。

做好发展规划 实现绿色低碳

“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能源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对工业生产的环保低碳要求也不断提高。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积极优化生产工艺,不断加大对低碳环保的支持力度,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呈现 “新气象”。

在华昱公司废水零排放项目建设现场,膜浓缩车间、蒸发结晶车间、污泥脱水间等土建主体结构和钢结构已完成安装,主要设备陆续开始到货。目前,现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个环保项目的建设,不仅实现了水、气、渣、噪声全部达标排放,还将不断探索锅炉煤泥、废甲醇掺烧等工作,实现了“废物”的“吃干榨尽”,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这是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积极践行“双碳”理念,持续推动环保建设的一个缩影。2021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工艺装备升级,对照国家环保政策、园区规划、地方标准及管控要求,十余个项目淘汰落后工艺,选用先进绿色低碳装备,保证项目落地即达产达标,同时达到地方引领性企业要求,具备绿色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

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进入“十四五”时期,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紧紧以“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为牵引,积极顺应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重大转变,持续做好顶层设计,切实加强用能管理,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主动参与碳排放交易,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企业高质量低碳绿色发展,为打造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贡献力量。

我就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谈一些看法。目前国家对碳中和的重视程度已经不言而喻,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面临着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挑战,时间非常紧迫。

碳中和和碳达峰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要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都纷纷做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看来,应充分考虑到这项工作带来的拉动力和压力,比如气候履约的一些刚性要求,产业竞争的压力,当然压力本身也是拉动力。与此同时还要更多注意推动力,比如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等,今年1月份生态环境部也发布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竞争的角度看,只有把拉动力和推动力都用足了,才能使这么难的事情达到目标。

目前,我国对于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问题的控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仍需要长期努力。我认为,如果把治理空气污染跟碳中和的减污降碳协同做起来,会有非常好的前景。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2摄氏度之内,并为升温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到2035年如果我们朝着“碳中和的1.5摄氏度”的方向发展,即沿着“将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1.5摄氏度的范围”的路径走,全国的氮氧化物跟2020年比,总排放量会下降56%,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会下降39%。根据空气质量模型的预测,当氮氧化物和VOC分别下降40%和30%,或者下降幅度超过以上两个量时,到2035年全国337个省市PM2.5的均值会在25以下,2020年全国均值是33。第二阶段是到2050年,如果继续按照1.5摄氏度的目标去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会下降到200到500万吨。

一般来说,气象条件差的时候就可能有雾霾,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污染物的总排放量还比较高,还没有达到跟气象脱钩的程度。如果污染物的总排放量从千万吨级降到百万吨级,基本可以做到与气象脱钩,达到世卫组织推荐的最低污染水平,实现现在欧美国家空气质量稳定的状态。在我看来,这一目标是非常值得争取的,也大致勾勒出未来工作的方向。

第一,资源利用要减碳。工业建筑,交通城市,通过合理引导需求,提升用能效率,优化用能结构,从“无废城市”到循环经济,这些都是资源利用减碳的措施。我认为,虽然现阶段技术上还存在困难,但长远来看,碳中和仍会成为我们无悔的选择。第二,能源结构减碳,这方面主要依靠风能和光能。关于这方面有很多预测,其中之一是到2050年,太阳能的装机容量会超过60亿千瓦,约为2020年的11倍,然而如此大的需求量,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是大气系统对风光资源的利用影响巨大。过去,我们把大气层当成保护对象,现在要用天上的风光能源替代地下的化石能源,所以污染物的治理和气候变化过程对风光能源的利用至关重要。有人预言,未来的天气预报会变成风光能源的预报,这已经在国际上催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即“可再生能源气象学”。如何准确地预报这些能源量的变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二是材料的限定。当全世界都在大规模使用光能风能的时候,稀有金属以及风电行业中需要的稀土元素将会成为制约各国能源利用的因素。对我国而言,虽然现在看没问题,但我们应未雨绸缪,为2050年早做准备。

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我认为在于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时空协同机制、过程分销机制、排放核算的深度耦合方法、减污降碳效率的量化效益分析、还有区域联动机制。从定量的角度把这些问题解释清楚,才能够有力支撑后续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的法规、政策和核算方法的出台。

素材来源:新华网思客

近期能源价格的波动已经表明全球能源系统向碳中和过渡存在风险,但碳中和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的长期课题。

随着脱碳的任务日益紧迫,不少国家似乎倾向于支持加速建设核电站。拜登政府最近发布了“净零路径”,称现有的核能发电仍在运行,并可能在2030-2040年实现增长,英国的预算则包括了一笔高达17亿英镑的政府直接资金,以支持大型核电站建设。

那么,核电是碳中和的解决方案吗?摩根士丹利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表示虽然核电可实现零排放,但由于核电项目周期长、成本高、潜在社会和环境问题严重,发展核电仍然是一项有争议的话题。

现在可以期待的是,未来三十年核电容量将翻一番,技术进步和小型反应堆也能够解决许多难题。

电容量大 碳排放比太阳能还低

核能是一种无碳能源,可能在全球能源系统脱碳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欧盟等国正在考虑把核电纳入绿色能源。

核能的相对容量系数高,高达90%,在发电方面比太阳能和风能更具优势,更适合作为基本负荷电源。在碳排放方面,证据表明,核电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与风能相似,但低于太阳能,与煤炭相比,其碳排放量几乎相当于0。

成本高企 项目周期长

核电系统在设计和建设过程的通常远比一般的发电项目更加纷繁复杂,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核电系统无论在建设预算还是在运行风险方面,都面临尴尬的局面。

在主要经济体中,核电比太阳能和陆上风能更贵。尤其在欧洲,核电站的成本几乎是太阳能和陆上风能的3倍。

即便将储电成本纳入可再生能源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中考虑,核电仍然不具成本优势。

如果将核电站运行寿期延长至超过原许可证寿期或设计运行寿期,就能够在更长时间内以可靠、低成本且低碳排放的方式生产电力。但现状是要想使核能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还需建立大量的新产能,将耗费巨大的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预计未来 30 年中,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LCOE有可能将下降超过50%,而核电成本却不会显著降低。

除了资金成本,在时间成本方面,核电也不如太阳能和风电。从获得许可到建成投入运营,核电站项目的总持续时间可能长达 15 年,有时甚至更长。太阳能发电项目只需要6年,风能只需要4年时间。

社会和环境风险巨大

如果仅仅只是成本高企,那么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将核电纳入绿色能源的顾虑可能小些,但其安全隐患越来越引发关注和担忧。

切尔诺贝利、福岛核电站爆炸就是有力的证据。尤其是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全球对旧反应堆安全的顾虑,就在事故发生前1个月,该核电站获得将其运行寿命延长到40年的许可,而核电站的平均寿命为25年。目前全球约45%的核电站运行年龄在31-40岁之间。

除此以外,在储存有毒物质和耗水方面,核电也增加了环境的负担。

摩根士丹利称,从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的角度来看,核电站可能不那么受欢迎。

投资者顾虑

最后一个问题是投资者是否愿意为核能发电投资,摩根士丹利最近的 AlphaWise 调查发现,19%的受访者对其资金采取了“核排除政策”。

分地区来看,欧洲超过29%的投资者不愿意投资核电站。当然,欧盟能否将核能纳入其绿色能源也可能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

核能发电与天然气加CCS发电相比如何?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天然气加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是低碳发电的另一种选择。

从国际能源署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由于地域的不同,很难将天然气加CCS发电与核电的成本作比较。

一项发表在学术刊物《Nature Energy》的研究成果表明核电排放的碳量更低,与这种发电方式相比更胜一筹。

对核电站有哪些预期?

摩根士丹利预计,2020年至203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增加约20%。

今年早些时候,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净零路径”预计,未来30年核电容量将翻一番,到2050年达到812GW。

在该路径下,2050年核能供应将占总能源供应的11%,而2020年为5%。英国石油公司预计到2050年核能将占全球7%的能源消耗,现在为4%。

除了发电的增加,在技术层面,核能发电技术可能在未来有所突破。目前,核电站基本采用已经相当成熟的核裂变发电,但核聚变具有显着优势。核聚变不仅不会产生难以消除的核废料,无核事故风险。然而,局限于目前的技术,核聚变发电仍未实现。

可喜的是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结果,政府也实施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该技术的研究。据报道,今年8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首次触发了“点火”,在无限聚变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除此之外,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的成功商业化将提供比传统核反应堆更多的好处,比如降低前期资本支出、缩短项目周期、减少火力发电厂数量、提高安全系数等等。

英国、加拿大等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其中,英国在今年10月份宣布一项价值1.2英镑的投资用于包括SMR在内的“新核电”项目。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1月3日下午,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与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举行项目合作签约活动。市委书记单向前,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总经理任勇,市领导贺东、黄维群等见证。

根据合作协议,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芜湖高新区投资建设“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研究院以“产业降碳、技术减碳、绿色低碳”为研究方向,打造高层次“三碳”创新平台,重点实施碳资源管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节能技术开发及相关技术咨询等服务。该项目将充分发挥海螺集团技术、资源优势,助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要素集聚,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碳(安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海螺集团全资子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三地一区”总体部署,海螺集团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线,下好创新先手棋,瞄准水泥行业低能耗、低排放,特别是“碳中和”的目标,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科技联合攻坚,构建新型创新体系。

来源:芜湖日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南沙正致力于营造优质绿色金融生态。

11月4日,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金融行业协会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主办的“气候投融资 南沙在行动”广州南沙绿色金融论坛活动在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举行。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南沙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陈婉清、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副局长王军波、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罗铁锋、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博士骆志刚、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李觐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专家以及相关平台、国企、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应邀出席论坛活动。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表示,南沙聚焦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设立全国首家气候投融资特色支行、上线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落地全国首支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目前正在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气候投融资的“南沙模式”。

气候投融资交流中心正式揭牌

为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成立了“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气候投融资交流中心”。

现场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气候投融资交流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气候投融资交流中心将为南沙集聚广州市绿色金融协会资源要素,进一步优化南沙气候投融资发展环境,切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市场建设。

三场气候投融资主旨演讲

围绕赋能参与气候治理,积极促进绿色发展”的大主题,三位碳中和、绿色金融相关领域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创新模式。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从大国经济利益、碳中和的政治共识、科学共识以及国内外企业与资本市场实践案例及节能减排技术等重要维度,分析、展示碳中和的宏大视野、挑战和机遇。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博士高级工程师骆志刚分析了我国“双碳”工作面临时间紧、部分技术成本高的问题,认为“好”的绿色金融可将减排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加速低碳技术的转移和扩散,并为南沙探索气候投融资工作出谋划策。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罗铁锋表示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正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低碳转型,积极把握机遇,主动应对气候变化,践行“双碳”行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争实现全分行绿色金融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六位专家的高端圆桌对话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让我国的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绿色低碳”也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罗铁锋、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博士骆志刚、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李觐、南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昌、碳中和数字科技实验室负责人张涵围绕“绿色低碳,新发展”展开高水平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畅谈创新智慧,共话南沙绿色未来。

下一步,南沙区将不断完善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加速器”“放大器”“稳定器”作用,持续深入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各金融机构、绿色企业携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10月27日,在人行枣庄市中心支行和枣庄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推动下,日照银行(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成员单位)枣庄分行为山东王晁煤电集团热电有限公司发放山东省首笔碳排放配额“双质押登记”贷款1000万元,该项业务创新采用了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双质押登记”的风控模式。

山东王晁煤电集团热电有限公司为山东王晁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热电联产板块核心企业,经营范围为发电、供热,为台儿庄区唯一燃煤发电企业和核心供热企业,近期因购买原料煤炭出现资金需求。针对企业空余的25万吨碳排放配额,日照银行以创新特色产品“绿碳贷”为切入点,制定了以碳排放配额质押进行融资支持的服务方案,以碳配额作为增信措施,向企业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帮其盘活碳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该业务采取了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碳排放交易系统“双质押登记”的模式:通过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碳排放权配额质押登记和公示,保障质押法律效力;通过在系统进行质押登记,有效避免重复质押、虚假融资,完善抵质押物处置机制,提高处置受偿效率。

首笔碳配额“双质押登记”贷款的落地是日照银行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的充分表现,是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山东银保监局四部门下发关于支持开展碳排放抵质押贷款意见的探索尝试,有效盘活了碳排放权担保功能,拓宽了企业低碳融资渠道,协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为金融支持碳交易市场发展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11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提出空间多尺度的碳足迹核算通用性框架与模型,有利推动“双碳”战略。

相关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该所田亚峻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科学制定“双碳”政策、合理设计“双碳”路径、有效实施“双碳”措施的首要前提是对碳足迹进行精确核算。然而,传统的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由于在识别碳排放空间异质性的准确性、效率和通用性方面不足,导致对像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所开展的碳足迹核算结果不确定度高,甚至带有误导性,不利于科学推动“双碳”战略。

近日,田亚峻带领的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团队,首次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标准框架(ISO14040,2006年)的基础上全面融入地理信息,提出了耦合地理信息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框架——GIS-LCA。这一升级框架将突破现有LCA方法在识别空间异质性方面的固有局限性。

GIS-LCA框架中,地理信息模块与传统LCA框架的四个模块(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解释)有机耦合,通过在清单分析模块中嵌入研究团队开发的多流多节点(MFMN)模型,建立生命周期链条的空间物质/能量平衡矩阵以及对应的空间碳足迹流平衡矩阵,可高效、准确地实现生命周期数据的空间化关联与聚合。该方法可开展基于空间的高分辨率碳足迹精确核算,将极大地拓展LCA的应用场景,助力政府、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产品、服务、金融、交易等开展碳足迹精细化管理与标识、识别碳减排责任以及制定碳减排策略等,为我国乃至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与行动部署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田亚峻介绍,该框架具有通用性,还可拓展于环境足迹、水足迹等其他足迹的精确核算以及不同足迹的关联分析,亦是泛能源大数据在智慧治理领域的应用体现。

田亚峻表示,该研究与国家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的要求高度契合,对于形成我国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近实时全球碳地图反映出人类活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包括气候、季节、节假日甚至是新冠疫情对碳排放的实时动态变化。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实时碳排放量化方法和参数模型的碳排放空间表征模式,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地面监测数据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耦合的云计算平台,以高时空精度(天尺度,0.1度栅格)和高时效(近实时更新:仅滞后约一个月)方式进行全球碳排放空间量化展示,构建以天为单位的(自2019年1月1日起)全球首个近实时天尺度碳排放地图—Global gRidded dAily CO2 Emissions Dataset(GRACED),为全球碳排放动态监测及政策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构建“现在时”的碳地图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碳数据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同时作为碳中和进程可视化的重要工具以及评判国家达峰水平的重要依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关注碳排放量大小,我们更需要知道碳排放来源、碳排放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碳排放地图可以提供碳排放的关键地理位置信息,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核心数据。

然而,当前的碳排放地图受到技术限制,仅能将以年为单位的历史排放数据进行空间展示,难以反映碳排放的时空动态演化。全球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依赖于及时、准确、可靠的碳排放动态监测及政策评估,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碳排放时空定量表征范式。

实现近实时高分辨率的碳排放时空表征需要实现碳排放源的精细量化及其碳排放变化过程的动态捕捉。近年来,得益于卫星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带来的多源多维度数据,以及云计算平台等提供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攻克以上难题获得了足够的契机。

在本研究中,由清华大学领衔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基于多年实践基础,打破了该领域当前的数据和技术壁垒。研究通过将碳排放定量评估中的活动因子进行参数化处理和分解,运用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及电网监测数据等多源数据来反演碳排放参数数据的时空变化,构建了基于算法的天尺度全球近实时碳排放核算理论和方法模型。随后,依托云计算平台等实现多维度数据源和多种观测手段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同化;基于全球电厂、主要工厂、各级路网、居民消费、飞行航线、航运线路的空间分布数据,搭建了在多部门维度和全球范围上实现网格级碳排放近实时快速计算的模型框架,进一步提高全球碳排放数据时空分辨率,首次构建了全球近实时、日度的碳排放地图GRACED。

GRACED实现了碳排放地图的近实时更新,将全球碳排放的时空动态研究从 “过去时” 推进到 “现在时”。GRACED记录了自2019年1月1日以来的全球碳排放的天变化,是目前唯一具有天尺度分辨率的分部门近实时全球碳排放地图。数据集涵盖超过 70% 的全球电力和工业排放、85% 的地面运输排放以及近 100% 的住宅和航空业燃料排放的高分辨率活动数据,覆盖了全球 90% 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全球7个主要二氧化碳排放部门(图2):电力、工业、居民消费、地面交通、国内航空、国际航空、国际航运GRACED展示了不同排放源的种类、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区域资源配置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碳排放源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和量化,为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分析与政策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GRACED反映出人类活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包括气候、季节、节假日甚至是新冠疫情对碳排放的实时动态变化(图3,颜色越红表示碳排放越高,颜色越蓝表示碳排放越低)。

GRACED反映了周末及工作日对碳排放产生的实时动态变化(图4,红色越深表示周末排放越高于工作日,蓝色越深表示周末排放越低于工作日)。数据显示,全球绝大多数区域周末的排放量低于工作日。发达地区的工作日和周末之间排放差异比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在图4中显示为深蓝色区域)。差异排放的分布特征与地面交通部门排放的线状特征高度吻合,这表明周末人类交通出行活动的减少对周末碳排放的减少有重要影响。相比2019年,2020年的周末与工作日排放差异较小,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居家办公政策的实施大幅削减了工作日的通勤量,使得2020年周末和工作日的碳排放差异并不显著。

GRACED反映了新冠疫情对碳排放的实时动态影响。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总排放量普遍下降(图5中蓝色区域)。然而,也有少数地区的排放量增加(图5中红色区域),包括美国东部、英国、印度东南部、日本的一些省份,以及中国中部和西部。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地区的防疫力度不同,以及疫后的恢复情况和时间差异。以中国为例,虽然2020年前期受疫情影响导致工业活动减少,使碳排放出现短暂的下降;但由于中国严格有效的管控措施,后期工业活动逐渐恢复,因此后期经济复苏导致的碳排放反弹部分抵消了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减排量。

GRACED反映了全球不同区域受疫情影响排放大幅下降时间和后期经济复苏排放显著反弹时间的差异(图6)。图6A展示了全球不同区域最大碳排放降幅日的碳地图,图6B展示了最大反弹日的碳地图。颜色越红表明出现时间越晚。

最大降幅日地图显示,国际航空和国际航运最先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图6A中深蓝色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各国家在疫情期间对跨境运输活动的严格限制造成的。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出现最大降幅的时间显著较早(图6A中国显示为深蓝色),这与中国首先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密切相关。而其他国家的最大降幅日出现得较晚,主要是由于他们受第一波疫情冲击较晚或受第二波疫情的冲击更为强烈造成的。而从最大反弹日地图来看,印度、美国的一些州和西班牙等一些欧洲国家的最大反弹出现较早,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部分地区的经济复苏情况必然会优于其他地区。

GRACED覆盖了全球重点城市在内的关键排放区域,并量化表征分部门排放的时空动态特征。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城市的碳排放量在1月末首先受疫情冲击,出现明显下降,但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趋于平稳。而洛杉矶、巴黎、约翰内斯堡受疫情冲击相对较晚,在4、5月份才出现排放显著下降(图7)。

GRACED可精准捕捉城市等精细空间尺度下,碳排放受疫情、节假日等影响的分部门动态变化。以北京为例,GRACED精准捕捉到北京市地面交通部门在2020年1月底受疫情影响的碳排放下降显著;2020年6月底,因北京新发地疫情的爆发碳排放也有所下降;2020年10月初,因十一假期北京市市民外出旅游,市内交通碳排放量出现明显下降(图8)。

总结和展望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实时碳排放量化方法和参数模型的碳排放空间表征模式,构建了近实时日度碳排放地图GRACED,为全球碳排放的动态监测及政策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目前,该数据集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如国际气象组织WMO科学联合报告2021,全球碳计划2021年全球碳收支年度报告,联合国环境署排放差距报告2021等。近实时全球碳地图将支撑国家和地区开展针对性的碳排放评估,有助于各类气候政策措施及时调整,从而赋能碳中和目标的科学精确实现。

10月31日,开化县委副书记、县长毛献明在开化县碳账户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开化县上下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协同推进碳账户工作的强大合力。副县长陈体法等参加。

会上,市生态环境开化分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县人民银行分别就各自领域碳账户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作了汇报。

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毛献明指出,碳账户是市委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衢州先行探索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之路,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开化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推进碳账户工作中要紧紧抓住动态收集、专业核算、综合评估、场景应用四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推进碳账户建设工作的组织架构。各专业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业务学习、弄懂上级政策,尽早完成上级交办的“规定动作”。在“自选动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研究,坚持做到“百花齐放”,努力打造出更多好的应用场景。要强化工作推进,坚持做到碳账户工作每周会商推进一次,明确综合协调组的工作职责,确保牵头部门的分管领导能做到深入研究谋划、按时序协调推进工作。相关专业部门要更加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邀请上级部门专家来开化指导工作,确保在衢州市碳账户工作中更好地展现出开化元素、发出开化声音、呈现开化场景。

毛献明强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碳账户工作的场景应用上,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大数据系统支撑,实现在场景应用中做到扩面增效、探索创新、提炼总结相结合,进一步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同时,在推进碳账户工作过程中,还要继续加强研究,依托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积极将碳账户应用场景向金融方向转化。要积极破除体制机制的制约,主动承担起探索研究任务,进一步找准碳账户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争取更多专业技术支持。要通过每周例会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在碳账户工作推进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个领域都能创造性地谋划出新的应用场景,从而在开化县进一步形成协同推进碳账户工作的强大合力。

会上,陈体法对推进碳账户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来源:开化县人民政府网站

为进一步推动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抓实抓细抓到位,聚焦 “七大工程”,统筹好冲刺今年第四季度、谋划明年重点工作和实现五年奋斗目标,开设《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一把手谈攻坚》专栏,系统梳理各地项目支撑点、产业增长点、收入提升点、改革创新点、防范风险点,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区。围绕党代会擘画的蓝图,顺昌如何以双碳经济为抓手,努力建设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新顺昌?“一把手谈攻坚”,来听听顺昌县委书记赵大建的介绍。

森林生态银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今年9月和10月,省、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先后在顺昌召开,会议指出,要创新推广“森林生态银行”等合作经营模式,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储备,总结推广顺昌“一元碳汇”做法,为全国深化林改探索路子、作出示范。

中共顺昌县委书记 赵大建

我们将抓住这次机会,进一步抓好“森林生态银行”以及林改的扩面。围绕双碳目标,立足顺昌“大圣祖地、零碳顺昌”的战略定位,谋划一批零碳工业、零碳农业、零碳园区、零碳社区等一批项目。

升升木业打造的“零碳车间”就是顺昌向零碳工业方向努力的代表,企业与供能公司合作,将下脚料作为原材料,供能公司为企业提供热能。此举让企业“丢掉”了锅炉车间,实现二氧化硫的零排放。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量指标剩余,被企业挂牌交易,实现碳收入110多万元。围绕双碳经济,顺昌还主动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全县林业碳库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更多碳金融产品,推动顺昌林业碳汇走出国门,进军国际碳市场。

发展要靠一个又一个项目来落实,今年8月,顺昌县整合成立城市建设指挥部、交通建设指挥部、工业经济发展指挥部、乡村振兴指挥部、文旅产业发展指挥部、国有资产运营指挥部等6个攻坚指挥部,选调143名骨干组成工作专班,以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重点发展氟新材料、新型建材、竹木生态加工、光电机械、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在重点打造的金山新材料产业园,总计实施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78.54亿元,达产产值125.95亿元。以项目建设的‘高强度’,跑出顺昌发展的‘加速度’。

围绕产业发展,抓好金山工业园区、浙商产业园以及郑坊园等一批园区项目的落地落实,盘活一批闲置厂房,落地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充分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创造更好的氛围。

11月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主题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论坛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金融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CBN碳中和告诉你,在论坛中,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凭借在绿色金融中的创新成果,荣获“2021年度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大奖,同时在2021首席气候官·碳中和先锋企业竞争力报告》中,获评碳中和先锋企业年度案例”。

据介绍,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此前已成功举办十五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内地与亚洲各国(地区)乃至欧美金融界交流和对话的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此次设立的“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奖项旨在评选出在绿色金融领域做出创新贡献的企业予以鼓励和表彰。CBN碳中和告诉你,获评这一绿色金融领域内奖项,是业内权威专家对马上消费一直聚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绿色金融领域前瞻性布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充分肯定。

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马上消费早在之前就正式对外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内容涵盖绿色化运营、构建低碳文化等,多维度地展现了企业践行绿色金融,参与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并表示将要在2030年前实现自身净零排放。

CBN碳中和告诉你,打造数字化碳中和创新样本,构建行业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线。马上消费方面表示,未来其将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绿色创新模式,挖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应对环保问题方面的潜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助力绿色产业数字化转型,这将是消费金融公司对碳中和目标更高维度的支持。

11月3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主题论坛在京隆重召开,论坛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等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转型发展,以及金融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CBN碳中和告诉你,在论坛中,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凭借在绿色金融中的创新成果,荣获“2021年度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大奖,同时在2021首席气候官·碳中和先锋企业竞争力报告》中,获评碳中和先锋企业年度案例”。

据介绍,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此前已成功举办十五届,目前已成为中国内地与亚洲各国(地区)乃至欧美金融界交流和对话的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此次设立的“碳中和先锋绿色金融企业”奖项旨在评选出在绿色金融领域做出创新贡献的企业予以鼓励和表彰。CBN碳中和告诉你,获评这一绿色金融领域内奖项,是业内权威专家对马上消费一直聚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在绿色金融领域前瞻性布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充分肯定。

作为绿色金融的践行者,马上消费早在之前就正式对外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内容涵盖绿色化运营、构建低碳文化等,多维度地展现了企业践行绿色金融,参与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并表示将要在2030年前实现自身净零排放。

CBN碳中和告诉你,打造数字化碳中和创新样本,构建行业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路线。马上消费方面表示,未来其将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绿色创新模式,挖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应对环保问题方面的潜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助力绿色产业数字化转型,这将是消费金融公司对碳中和目标更高维度的支持。

2021年11月3日,英国举办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金融日活动,围绕如何为气候行动提供资金进行了讨论。多国央行和财政部门负责人、部分国际组织负责人、主要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出席会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应邀出席由联合国气候特使卡尼主持的支持碳中和的金融体系”主题活动,以视频形式致辞。

会议重点讨论了动员多渠道资金支持气变应对等议题。会议认为应对气变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公共和私人部门投资对推动碳中和转型至关重要

易纲表示,中央银行可以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修订绿色分类标准,推进气候和环境相关信息披露,动员市场资金支持绿色转型,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易纲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正组织开展对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设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情况。易纲强调,加强国际协调至关重要。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方相关部门将逐步完成可持续金融分类共同目录,并通过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等方式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如何建设高质量、高流动性、强额外性和智能化的减排量认证和交易体系?11月3日,合国气候大会第三天,伦敦大学学院(UCL)联合华润环保研究院和国内外合作单位共同举办了高质量减排信用标准国际研讨会,倡议建立有前瞻性的碳信用标准体系。

碳减排信用体系包括核证减排量(CER)和自愿减排量(VER)两个主要市场。与会嘉宾围绕议题展开了务实和深入的交流。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博士在会议开场发言中表示,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很不容易的。注意研究中国情况的专家会了解,中国产业结构较重,从能源结构来讲,煤炭占了很大比重。在过去很多年中,中国已经做出很大努力。从2005年到2020年,煤炭在能源结构的占比几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下降。以中国能源体量来讲,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绩。我们在过去10年淘汰的燃煤电厂总装机比英国一年的全国电力装机还要大。

李高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将在未来几十年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系统性推进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非常希望更好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所以今年7月启动了全国碳交易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把碳市场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重要的政策工具。从7月启动以来到现在,整个市场运行比较平稳,碳价也处在一个合理空间。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碳市场管理。

李高同时还指出,围绕CER和VER两个市场的标准机制开展一些前瞻性研究能够满足企业和个人减排需要,提出高质量标准,高效率发行流程的倡议都很有意义,能够推动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减排行动来共同为气候目标做出贡献。

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建筑学院教授、亚行气候金融加速器项目专家组组长、华润环保研究院顾问梁希博士提出改革CER和VER的倡议。他认为,未来需要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提升透明度、可追溯性和避免双重计算,同时探索细分环境和社会协同效益较强、高质量的CER和VER品种。

爱丁堡大学碳核算副教授Matthew Brander(布兰德)博士长期投身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活动的“漂绿”行为。他在主旨发言中表示,需要重点关注额外性问题。布兰德博士首先阐述了额外性的定义:额外性的意思是项目如果没有被纳入CER或VER这些抵消机制,这些碳减排活动是不会发生的。他认为,高质量的抵消应该是清除型的(Carbon Removal),这样才能助力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然而,现在所有的抵消机制基本属于短暂储存与释放的方法。

在讨论环节,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建筑学院院长D’Maris Coffman(柯夫曼)教授建议探索使用数字化技术来促进高质量的碳信用体系。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和引入合同信用体系等激励机制来从根本上保障减排项目的质量。同时有必要设立专门支持和关注这项工作的基金会,推动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公正和可靠。

来自关注碳市场的非盈利机构Carbon Market Watch的Gilles Dufrasne(杜法司勒)表示,在京都议定书下,已经很系统化地看到了碳信用标准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额外性方面。要在不同背景之下考量如何改善这套体系,有必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去核算额外性,怎样让额外性超越商业限制去达到其应有的气候减缓目标。考虑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现有的技术,对技术层面有更多关注,同时鼓励在监管方面做得更多,设立更高的标准。第二点考虑就是减排项目的社会和环境协同效应,加强碳减排项目的信息披露。如果想达到净零排放目标,必须要及时清晰沟通,把资金切实使用到有真正需要的地方项目,让当地获益,而且要确保这个过程是非常透明的。

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高级研究员Jackson Ewing(易文)博士表示,区块链技术在这个领域或许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要以事实为基础,认识到现实挑战的维度。现在在双重核算方面有许多影响因素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而科技本身是直接要与需求方对接的。

来自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的Jan-Willem Van De Ven(范德文)展示了多边金融机构如何致力于提升碳信用质量。巴黎协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气候应对行动,每个国家都做好NDC报告,我们会去监测各国NDC实施情况。EBRD现在的一项目标是促进净零排放目标,因此需要花大量投入将碳排放真正移除。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博士在发言中提出,对于国际碳自愿减排市场政策因素有很多问题需要共识。碳信用可以在国际统一的市场流通,包括互认,这样才能保证相关碳信用无论是在跨国碳交易机制中,还是在各个国家地区的碳市场之中都能得到认可和使用,需要建立有关统一的标准。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席春玲,围绕如何建设农业高质量碳信用提出建议。席春玲认为建立中国农业碳减排项目的方法学和标准体系是这个工作的关键,需要推动四项工作:第一,摸清家底,分清层次。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拿出更具体的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第二,设计减碳排路径,筛选出减缓气候变化的创新技术和方法,才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路径。根据这些建议,分析出减排路径的可行性;第三步,制定周密工作方案。特别需要完善温室气体核算办法,制定各类项目碳排放计算方法,探索监测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能够提供更高效率和更精准的准确度;第四,建立高质量的标准,把减排工作标准化。

非盈利机构气候战略(ClimateStrategies)的荣誉主席,伦敦大学学院能源与气候变化教授,《星球经济学》作者Michael Grubb(格拉布)建议考虑如何能在京都议定书体系基础下更好地完善这个机制,同时认为流动性和机构参与很重要,机构投资越多,就能更好地推动它在国际层面的实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过去五年间,中国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1月5日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绿色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和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绿色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明显低于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绿色债券也尚无违约案例。与此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修订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完善了绿色分类标准,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并深度参与国际合作,引领绿色金融全球发展。

陈雨露表示,为了更好地支持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仍需更大努力。谈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他强调,第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双碳”目标及其内涵。金融机构需要深刻理解落实“双碳”目标所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制定短中长期的减碳目标及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自身绿色金融的组织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相关的制度和长期的能力建设。

第二,要不断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的支持工具体系。人民银行将持续加强对绿色金融保障和支持力度,通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激励机制,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持续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同时,人民银行重视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正在开展对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将逐步把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并鼓励金融机构评估和管理自身的环境和气候风险。

第三,深入研究金融如何支持经济低碳转型。高碳投融资活动向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现有的绿色金融体系尚不能充分覆盖全部的转型金融活动。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建立转型金融的界定标准、披露要求、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并在现行绿色金融框架中逐步纳入转型金融相关投融资安排。

第四,继续主动推进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与协调。11月4日,由人民银行与欧委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合作平台(IPSF)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促进跨境绿色资本流动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民银行作为联合主席,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制定了G20第一个关于可持续金融发展的《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已写入今年G20领导人峰会宣言,将为未来数年绿色金融国际协调提供重要指引。预计2022年各方将重点讨论转型金融等相关议题。此外,中国还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通过绿色金融助力更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绿色与低碳发展。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我们将继续秉持开放态度,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为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陈雨露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1年7月15日上午,国际知名的能源专家、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围绕“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做了精彩演讲,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以下内容根据刘科院士的演讲速记整理,经本人修订发布。

碳中和误区及其现实路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跟在座的各位分享碳中和相关的内容。

我自己曾在海外工作过二十多年,之前在GE、UTC、埃克森-美孚等单位工作,2009年回国。回来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参与筹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并且担任副所长和首席技术官。再后来,我决定出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当时,南方科技大学前校长陈十一院士邀请我去南方科技大学,就这样几年前我就来到了深圳。

来到南科大后我担任了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和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因为我一直在研究低碳和能源的事情,所以借着这个时间,今天跟大家讲一下碳中和的一些内容。

碳中和近期很热,大家都在谈,但真正对这一方面有全面理解的人不多。有一次我碰到一个朋友,他说我们现在专门在研究将来怎么去计量各个单位、各家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一个大产业。我说他是劳民伤财。其实一方面,碳中和是一个宏观的问题;另一方面,看一个城市,比如深圳的的碳排,只要看一年耗多少万吨煤炭,耗多少万吨天然气,耗多少万吨油,每一个乘一个系数,再加上耗电量导致的发电端的碳排放,这个城市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总量就可估算出来了,这样算出来的碳排放量基本上占实际排放量的92%左右,其它如秸秆,沼气及垃圾燃烧等只占8%左右。

所以,今天我先给大家谈一下一些数据和事实。

据统计,2020年,我们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03亿吨(报道数据是102亿吨到108亿吨,我选其它文献中也用的103亿吨这个中间的数字),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排放达到95亿吨,另外一部分是各种小的,比如沼气、生物质,还有一些其他的排放。所以,约92%的CO2排放是以上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衡量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家单位、任何一个系统,把这三个算准就可以了。国家对这三个都有统计数据,不需要额外再计量CO2排放量。2020年,中国的总煤耗量大约36亿吨,折算成标准煤大约28亿吨,每吨标准煤再乘以一个系数就可以得出,煤炭一年大约排放73.5亿吨二氧化碳。202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7亿多吨,折成标准煤约9亿吨,排放二氧化碳15.4亿吨;天然气消耗量折成标煤是4亿吨的样子,排放二氧化碳6亿吨;三个加起来是95亿吨。103亿吨除以14亿人口,人均大概7.4吨,一个三口之家每年平均排放22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个天量的数字。怎么说呢?如果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一种产品,22吨原料就要生产22吨产品,不管什么产品,哪一个家庭一年能消耗得了22吨这么多呢?

关于碳中和,最怕光讲概念不讲数字。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数字。大家都说每天用空调、开车等等都与碳有关系,每一个人、每一小步节能,都可以为碳中和做出一点贡献,但完成碳中和这个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30才达峰,2060才中和,而不是现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未来40年我们肯定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但短期内我们还缺不了化石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CO2转化为化学品、CCS、CCUS,提高能效都会对减碳有些贡献,都值得去鼓励探索和实施,但对目前天量排放的CO2,近期内减低的比例是相当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才能在对经济影响最小的前提下,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现实路径有哪些,这是我希望跟大家进一步探讨的。

关于碳中和的误区

碳中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渠道及各种努力去减碳;每个行业对自己的减碳路线都有所强调,但对其他行业的减碳路径及各种路径对减碳贡献的量不是很清晰,大众对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有一定局限,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需要用数据来说明: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都便宜了,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完全可以取代火电实现碳中和。这句话只对了1/5到1/6。因为一年有8760小时,而中国的太阳能每年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在1100小时到2000多小时之间不等,超过2000多小时的区域不多,全国平均大约在1450-1750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太阳能大约在1/6–1/5的时间段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5/6-4/5的时间段,如果要储电,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风能每年发电的时间比太阳能略微长一点,大约是2000小时左右,但电是需要24小时供的,不能说一个电厂一年只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用电不能说有太阳有风的时候用电,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停电。太阳能和风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非稳定供电。

不可否认,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展了将近四十年确实发展很大,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我们给这个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必须致以崇高的敬意。但是发展了四十年到今天,尽管风能、太阳能增量巨大,可与煤电相比仍然相当有限。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发电总量相当于约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也就是说,上网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大约只能取代煤炭发电的12.5%左右。

而且,电网靠电池储电的概念是非常危险的。据估算,目前全世界电池生产商5年多的电池产能仅能满足东京全市停电3天的电能。如果说我们有4/5的时间或者5/6的时间要靠电池储电,这是不可想象的。况且,这个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的钴和锂,没法让我们造那么多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弃光弃风的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15%的非稳定电源。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电网没法全部承受。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太阳能的同时,大规模储能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废弃更多。

弃光弃风在中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就是因为太阳能、风能是没办法预测的,电网小于15%可以容纳,多于15%容纳不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这个比例会有所上升,但仍然需要时间;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会让地方出于对当地GDP的考虑,宁可用当地的火电,也因各种原因不用风电、光电、水电。机制问题在中央大力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是可以解决的,但技术问题解决依赖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是难以预测的,仍然需要时间。

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在储电成本仍然很高的当前,在可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第二个误区是人们以为有个魔术般的大规模储电技术,认为如果储能技术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就能彻底取代火电。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铅酸电池发明至今一百多年来,人类花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研究储能,可从铅酸电池的90千瓦时/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时/立方米,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的改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同时,迄今大规模GW(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级的储电最便宜的还是100多年前就被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只有发现了才能知道发现了。今天无法预测明天的发现。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火药发明之后近一千年才有枪的发明。枪的原理一旦明白后,其实很简单,但是你要说火药发明后就可以预测很快会发明枪,那就错得离谱了。有了火药后,不能当时就假设我们很快会发明枪,很快就可以统治世界这个假设太大了。这只是个比喻,不过能够很好地提醒我们在制定任何战略时,千万不要用尚未发生的突破和假设去决定可以做什么事。过去我们的科技水平整体落后于西方,一张白纸可以借鉴已验证的技术路线去结合我国发展需求描绘科技发展战略。但如今很多领域我们已经实现并跑甚至是领跑,这种情况下制定战略一定要充分论证。我们制定战略一定是以已有的、证明的、现实的技术路线为基础。

不同行业的进步不一样,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这么多年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能源行业目前还没找到类似摩尔定律一样的规律,“碳中和”必须选择现实可行的路线来推进。

有一个笑话是,比尔·盖茨跟波音公司总裁讲,假如飞机行业的技术进步跟计算机一样快,那现在人人都可以不用开车,改为开私人飞机了。波音公司的总裁说,假如我的技术跟你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就没人敢坐飞机了,因为那个年代计算机动不动就死机。所以说,大家不要认为某一个行业发展很快,其他所有行业就都一样能够快速发展。能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砸钱但技术进步缓慢的行业。未来储能技术肯定会有新发明与突破,我们鼓励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制定战略时,要以今天已经被大规模证明的技术为基础,没证明技术突破不能先假设这个技术肯定会有突破。

第三个误区,有些人认为我们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保鲜膜、化妆品等等。这些要能转化、能赚钱,可以去干,但是这些没法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粗略估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平均排放碳22吨,但什么产品一个家庭一年也消耗不了20多吨。

另一方面,据估算全世界只有大约13%的石油就生产了我们所有的石化产品,剩下的大约87%的石油都是被烧掉的。如果把全世界的化学品都用二氧化碳来造,也只是解决13%的石油排碳的碳中和问题。所以说,从规模上二氧化碳制成化学品并不具备减碳价值。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品对减碳的贡献是相当有限的。

所以说,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任何化学品,如果能赚钱那可以去干,但挣不了钱就别打着“碳中和”的概念来拿国家的补贴。讲这个话我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我们科学家要讲事实,拿数字说话。我也参加过很多关于碳中和的论坛,很多时候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在讲的时候,没有数字的概念,只有一个粗概,说这样可以减碳、那样可以减碳,但是对减多少没有概念。这个也不能怪他们,隔行如隔山。

第四个误区,是说可以大量地捕集和利用二氧化碳。利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技术,把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再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理论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集。现在大家说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等等其他的作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年,中国整个二氧化碳驱油消耗量大概是每年几百万吨CO2耗量,与我们一年的排放是103亿吨CO2总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驱油这个阶段是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到地里,还有一部分会跟着油出来,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埋藏。把碳打到地下埋藏,我回国前在GE曾经研究过这个事情。把煤和水、氧转成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发电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就打到地底下。当时我们做了示范工程,前后花了28亿美元,有上百名博士参与,用了7年的时间建成了630MW的IGCC火电厂,一度时间曾经计划把这个每天耗6000多吨煤的IGCC电厂产生的CO2分离后全部打到地下埋藏,这个技术能够实现净零排放,但是不具备经济性,最后决定只发电,不埋藏CO2。这个示范具有环境方面的意义,并且工厂在美国运行至今,我们做完这个项目以后,才发现即使不分离埋藏CO2,这已经是GE创立以来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别看GE生产了全世界~80%的飞机发动机、及大量的大型医疗器械如核磁共振、CT等,包括三峡水利工程的设备和青藏线的火车头等等,但是,这一630MW的近零排放的IGCC火电厂是GE自爱迪生创立通用电气以来100多年以来建设的最复杂的一套工业系统,在先进性、环保性方面具有优势,不过这个成本太高了。

我回国之前和曾和原GE核能的总经理交流,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提到GE今后会通过煤炭零污染的火电厂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但是讲完就下来跟我说,别看我在会上那么讲,真正要去做还不如干核能,核能比零污染火电厂便宜多了。当然,那会儿福岛核电站事故还没有发生,核能可以做。法国现在60%多将近70%就是核能,做了几十年了。但是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之后,全世界都在提高核能的安全系数,这个安全系数到后期每提高一点,成本就增加很多。核能是减碳很重要的base load发电技术,但人们能否接受因其高成本而导致的高电价需要讨论。因此,碳中和的事不光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现在在电厂把二氧化碳分离,分离完以后打到地下可以做驱油和埋藏这条路,在可以驱油的地方可以改,还有一些经济效益,我国新疆等地已经有类似的二氧化碳驱油工程。这块的成本主要是把二氧化碳在锅炉尾气中分离出来的成本,我们算过,假设打到地下的CO2的成本为30美元一吨,其中20美元是把二氧化碳从整个尾气里面分离出来成为纯二氧化碳,5美元是输送到埋藏点,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底下。分离是核心,成本也最大。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靠CCUS利用来处理的成本很高,作用也是有限的,当然这方面的成本通过研发也可以降一些,经济上能否有竞争力,取决于未来碳税的价格。

实际上,我刚刚讲的每一件事,比如风能、太阳能、CO2转化、CCS、CCUS都对碳中和有贡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去投入研发、去实施,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在量上对碳中和的贡献是有限的。当然,这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做,我们每一个人能应该竭尽全力去推动以上减碳的技术进步,都努力去做,毕竟积少成多。

第五个误区是认为通过提高能效可以显著降低工业流程、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就可以实现碳中和。能效永远要提高,提高能效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减碳路线。但是我经常问一句话,加入WTO这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能效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们能效提高了很多。但是碳排放的总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由于我国经济和生产水平的飞速发展,前10年我们碳排放增加得更多。我记得2000年中国的石油消耗大概是2点几亿吨,2010年大概是4亿吨,到去年是近7.5亿吨。2000年中国的煤炭消耗是13.8亿吨,2020年近40亿吨。并且在新增的诸多工业门类中,已经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能效、减少了排放。

我是做能源的,从能源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我们加入WTO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的煤产量大概是13亿吨,基本上自产自销,出口有一点,但很少。结果到2013年短短13年的时间从约13亿吨飙升到约39亿吨,这是一个天量,当然也伴随着碳排放。这该怎么解读?唯一的解读是加入WTO,世界的市场向中国开放了。当然,这一期间我们大量的房地产建设也是一个因素。煤的耗量表示电的耗量,电的耗量表示工业化的程度。这期间能效肯定提高了很多,但是单凭能效也难以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因此,提高能效是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只要仍然在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效对碳中和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提高能效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减低碳排放的方式,也是最应该优先做的,但是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就是不能光靠能效提高就能够达到碳中和。

第六个误区是认为电动车可以降低碳排放。前段时间,我在网易公开课上讲《电动车和氢能的历史与未来》,全国大概有十几万人观看,很多领导看完以后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发展电动车?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石油不够,我们石油73%靠进口;还有就是雾霾等环境问题。

我们石油不够,寄望于我们已建成的超强的发电能力,这样发展电动车是有好处的。一年8760小时,但我们已建成的火电厂太多,为了让大家都有饭吃,很多火电厂实际发电每年不到4千小时,这是资产的巨大浪费。而且毕竟电动车可以让局部的污染降下来,比如东部地区的用电很多是在西部内蒙、新疆等地发的,污染在西部排放,不在东部地区排放。但是,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来,电动车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如果电网里的电大部分仍然是火电,电动车对减碳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非常有限。

为什么靠电动车不能完全解决碳中和的问题?只有中国的能源结构彻底改变以后,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也才有可能做到碳中和。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如果电网主要还是煤电,那电动车的扩张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非常有限,这个你们去算一下就知道了。只有能源结构和电网里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构成的时候,电动车才能算得上清洁能源。

大家老在谈一个问题,说假设马六甲海峡封了以后我们能源安全的问题怎么解决?但是这个东西你要仔细考虑,靠电网是解决不了的。因为电网在现代战争中是最脆弱的东西。石油可以到处分布储藏在数万个点,一个油库损毁,其他的还可以用。但一个城市的电网只要配电中心一旦毁坏,很容易引起大面积停电。

有的时候,能源政策和碳排放的政策不能因为假设战争发生,别人打我,就不顾成本干一些高成本东西。第一,传统模式的战争发生是小概率事件;第二,真正到战时,很多问题是靠一个国家的制海权、制空权等综合能力去决定的,而不是说靠电动车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来源:昆仑策网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指导下,交通银行与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太保产险达成"碳配额+质押+保险"合作,并落地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叠加保证保险融资业务,这也是金融机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最新尝试。

碳排放配额质押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符合条件的碳排放配额合法所有人将配额质押给符合条件的质权人,并通过交易所办理登记的行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指以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合同为基础合同,由碳排放配额所有人投保、保障质权人实现质权差额补偿的保险产品。

该笔业务是交通银行在"碳普惠"业务上的又一次创新探索,通过引入保险公司风险对冲机制,帮助银行提高了碳排放权配额质押业务的审批通过率,使得碳排放权配额质押业务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也为后续银保合作服务碳排放配额交易提供了全新思路。太保方面,通过提供"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中国太保产险一方面为碳资产持有人提供增信,保障了质权人(融资方)的权益,极大提高了碳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碳配额+质押+保险"是中国太保产险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为后续保险服务碳配额交易市场提供了全新思路。

上海市提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全国时间表提前5年。作为上海市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主体,申能集团控股电厂发电量占到上海市总发电量约1/3,天然气经营规模占到上海市场份额90%以上,肩负上海碳达峰重任。申能集团在2018年组建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市场化的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业务。

一直以来,交通银行和中国太保高度重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ESG理念,深耕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经济。未来,随着交行与太保各项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还将在“双碳目标”“两山战略”背景下,为各类企业融资需求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并结合不同场景推出更多定制方案,积极发挥金融的力量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助力绿色低碳行业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亦是中国开启“碳中和”的元年。污水处理行业被认为是耗能大户,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也已按下“加速键”,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创新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和探索的方向。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作为我国水处理行业领军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创新发展,已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行超前布局,对新型膜技术研发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研发出低能耗曝气MBR组器、振动膜生物反应器等新型膜产品,以及低能耗MBR工艺、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等水处理工艺,成功实践着高效节能降碳提质的协同创新。

节能降耗是污水处理厂碳中和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的高速建设,已形成规模化的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厂是削减水中污染物最主要的环节,但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据统计,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电耗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而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高能耗将导致大量间接碳排放。

污水处理碳排放包括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京都议定书规定需对直接排放中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六种温室气体进行消减,以有效控制气候变化。其中,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并逸散大量甲烷和氧化亚氮,是重要的直接碳排放源。间接排放主要发生在电耗和药耗两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洪臣基于各地区代表性污水处理厂典型工艺运行数据分析及实时监测,经测算得出,2015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碳排放量为3984.7万t CO2当量,其中,电耗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为1401.6 t CO2当量,占行业总碳排放量的35%。

中国的污水产量和处理规模居世界首位,并且十年间一直在不断增长。随着各地提标改造的实施,我国污水处理能耗将进一步增大。面对巨大的能耗物耗,污水处理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已迫在眉睫。从国外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以高能耗高物耗为基础的优质出水”以及由此带来的“减排水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局面不利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降低电耗将是未来污水处理行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之一。

碧水源新型膜技术成功实现“节能降碳提质”的协同创新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曾表示,再生水是城市一个巨大的稳定水源,再生水循环利用既可以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也可以减少碳的排放。膜技术正是实现污水高等级资源化,即再生水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污水高等级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了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瓶颈上的两把“锁”。

据了解,作为我国大型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开创者和推广者,碧水源近年来持续开发新型膜材料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低能耗曝气MBR组器为代表的新产品,目前已开发至第四代,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能耗。其中,单个膜组器装填面积由第1代的900多m2提高到了2500多m2,装填面积的提升,将使能耗显著下降。此外,通过组器水力学优化、元件结构优化、曝气方式优化、化学清洗优化,减少了膜吹扫的耗能,使得吨水电耗从2005年第1代的0.25度电,降至0.1度电,降幅约70%。该产品对膜工艺的升级迭代及推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污水处理厂的曝气过程也是高耗能环节。碧水源自主创新研发了以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强化脱氮除磷技术为核心的低能耗MBR工艺,其最大特点是能耗低、脱氮效果好、膜抗污染性强,同时实现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

其中,碧水源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依靠电机带动MBR组器机械振动,即水不动膜动,以代替传统高强度曝气吹扫的膜污染控制方式,使得投资成本和电耗均明显下降。在生化阶段,采用“两高一低”的强化脱氮除磷技术,即高污泥浓度、高回流比、低溶解氧,在不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可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总氮可实现不高于5 mg/L,吨水能耗可降至0.3度电,与传统非膜深度处理工艺基本持平。与传统曝气MBR工艺相比,可实现碳减排25%-30%,以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为例,一年可降低能耗365万度电,多消减总氮逾百吨。

目前,碧水源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北京窦店再生水厂,处理规模为1.5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B标准,相当于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可将当地的市政污水转化为位于北京西南区域的大石河流域生态补水。未来,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将替代传统MBR膜技术成为污水高等级资源化领域重点推广应用的方向。

在高品质再生水回灌水源地或用于环境敏感地区生态补水等方面,碧水源创新研发出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与新加坡NEWater技术,即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后增加超滤-反渗透技术相比,系统运行压力可降低60%~70%,能耗下降60%~65%,出水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以上,已成为北京、天津等对再生水有高标准要求的地区、洱海流域等水环境敏感地区、特殊行业需求等水质稳定达标的支撑性技术。

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绿色协同发展的道路上,碧水源深耕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膜装备制造,把节能降耗、提质增效、能源资源回收作为核心的研发方向,贯穿污水处理全流程,且拥有众多成功案例,为我国实现“降碳提质”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业内人士认为,依托碧水源等高科技环保企业的创新技术产品、先进工艺,以及持续性的自主研发能力,应运而生的膜技术低碳模式,带动污水处理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已经明朗,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可供借鉴的典型项目。

来源:新浪证券

近年来,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11月7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复旦发展研究院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的“复旦碳价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发布会上,“复旦碳价指数”(Carbon Price Index of Fudan,简称CPIF)正式发布。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不过仍表现出明显的新兴市场特征,即交易主体类型少、数量小,市场流动性较弱、价格波动性较大,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碳市场管理制度与交易规则有待健全,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复旦碳价指数”应运而生。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在致辞时表示,“复旦碳价指数”的研究开发展示了复旦大学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希望能够助力全国碳市场发展,赋能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建设,助推“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希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以复旦碳价指数为开端,在碳交易、碳金融和相关前沿领域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和校内其他单位更好协同,与业界形成更紧密的双向互动协作关系,也为中国碳市场、碳金融培养更多高端专业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在主题演讲时指出,“复旦碳价指数”的发布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相信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复旦碳价指数”将进一步迭代,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指数。

作为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中国的碳市场发展已有10年之久。与会专家指出,碳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国际实践也表明,碳市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介绍道,就国内而言,中国于2011年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中国的碳交易体系日益成熟。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1年11月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214.11万吨,累计成交额9.89亿元

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介绍,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推出的“复旦碳价指数”包括五项指数,分别为全国碳排放配额(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简称CEA)价格指数,北京和上海、广州、其他地方试点履约自愿核证减排量(Chinese Certificate Emission Reduction,简称 CCER)价格指数,以及全国CCER价格指数。

根据模型计算得出首期“复旦碳价指数”,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最低价为40.00元每吨、最高为44.32元每吨,12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最低单价为43.67元每吨、最高为52.24元每吨,10月北京和上海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32.40元每吨、最高价为37.50元每吨,10月广州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30.30元每吨、最高价为36.25元每吨,10月其他试点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22.60元每吨、最高价为27.00元每吨。以10月CEA实际交易情况为例,10月CEA复旦碳价基本与10月全国碳市场上CEA的交易状况吻合,这也意味着“复旦碳价指数”首期结果良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全国CCER价格指数也即将面世。

陈诗一教授指出,“复旦碳价指数”的发布不仅能为交易者管理碳资产提供价格参考,降低其信息搜集和监督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各碳市场的定价规则,增强碳市场的流动性,提高碳市场定价效应,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从长远来看,碳价指数也将进一步发挥反映碳市场运行状况、行业发展前景以及政策效果的指示器作用,为双碳目标的实施提供助力。此外,未来随着涵盖国际主流碳市场交易品种的碳价指数的研发推出,“复旦碳价指数”也将助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定价权。

“复旦碳价指数”研发过程中,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参考了国际通用定价模型,分析碳价格形成机理,充分考虑中国碳市场特征,形成了相应的碳价格指数方法论。而据此方法论得出的价格指数可以充分反映碳市场上的各类信息,包括碳资产的供求状况、各类能源价格、企业的减排成本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等。

谈及“复旦碳价指数”展望,陈诗一教授表示,碳交易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更要在国际上形成中国碳资产交易价格指数的全球影响力。因此,以打造面向全球碳市场,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碳价指数为宗旨,未来“复旦碳价指数”还将从三方面进一步发展完善。

他进一步介绍道,一是会研发推出覆盖国内碳市场更多品种的碳价格指数,推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统一、科学有效的碳价格信号,为碳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会推出涵盖国际主流碳市场的交易品种,促进中国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对接,提高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将开展基于“复旦碳价指数”的碳金融产品的研究,深化碳市场与金融市场合作与联动发展,加快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为“3060”目标和全球碳中和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这个总部有点特殊,它已经成为中国绿色智慧建筑的新地标,因为打造它的就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江森自控。

今年进博会上,江森自控的主题是智慧科技筑就中国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智慧、健康、可持续建筑的领军企业,江森自控运用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OpenBlue及建筑科技领域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众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在所处的实时互动环形展台,正是”OpenBlue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区,了解数字化赋能的可持续建筑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这里说到的建筑包括了现在所处的任一场景,包括办公楼、医院、机场、商场、工厂,帮助这些建筑实现高效能耗,加速可持续转型。

今年,江森自控发布了全新的OpenBlue零碳建筑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实时追踪建筑各项可持续发展指标,并生成数据报告和节能策略,助力实现碳排放更优解。当然,要实现这一步,少不了企业级管理平台OBEM的支持。

现在看到的是江森自控OpenBlue Enterprise Manager企业级管理平台,它叫OBEM。在这个管理平台上,可以让不同职能的人,在不同地点协同确保整栋智慧楼宇的能耗,为用户创造舒适环境的同时,帮助业主实现卓越能耗管理,达成建筑可持续发展目标。画面上呈现的是江森自控总部大楼内的实时能耗监测报告,以及包括水、电、碳足迹在内的各项可持续发展指标。

为什么江森自控会如此重视降低建筑耗能。在我国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建筑耗能是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的三个"耗能大户"。江森自控在智慧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领域拥有136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因此,积极支持实现低排放的节能建筑是江森自控与中国一起,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作为中国首座斩获”三重认证"的绿色建筑,坐落于上海长宁区的江森自控亚太总部大楼也通过江森自控OBEM,确保该绿色建筑的正常运转、空间的合理运用,以及依托智能化技术为员工打造舒适宜人的办公环境。据悉,该亚太总部大楼采用了江森自控全线智慧建筑科技和产品,实现节能节水40%以上,是中国绿色智慧建筑的新地标。

上海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聚集地,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江森自控。江森自控在上海设立亚太总部,积极把握和推动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并继续牵手多方合作。

除亚太总部大楼外,在上海还设有江森自控临港综合实验室,是消防灭火产品事业部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火灾试验场所。

并且,江森自控也积极参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协同发展。目前,江森自控在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均设有办事处。在无锡、芜湖等地设有制造工厂和研发中心,亚太总部大楼内的暖通空调、楼宇自控等产品均来自无锡工厂。

江森自控于2004年在无锡成立的亚洲技术研发中心,资产投入累计超过2.8亿元,目前建有国际领先的实验室60多个。江森自控结合全球技术与经验,以上海总部为核心,联动无锡生产研发制造基地,生产制造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辐射亚太地区,乃至为全球内部客户提供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

今年是江森自控连续第四年参加进博会,新设立的能源低碳与环保技术专区,足以彰显江森自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江森自控承诺在204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他们致力于全面配合中国合作伙伴,支持它们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城市建筑可持续转型。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11月3日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全国煤电机组加快改造升级,并设定了量化目标。

能源行业专家认为,《通知》有助于推动我国发电行业进一步节约化石能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将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它也为“十四五”时期煤电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知》明确,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对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是提高电煤利用效率、减少电煤消耗、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提出,对供电煤耗在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的煤电机组,应加快创造条件实施节能改造,对无法改造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

《通知》还提出,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万至4000万千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十四五”期间,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

《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发电和电网企业在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过程中均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各地需统筹考虑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制造,实现“三改”联动。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在财政、金融、价格等方面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工作予以支持。中央发电企业要与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充分沟通,保证集团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工作与地方有效衔接。电网企业要合理安排煤电机组检修方案,保证各地煤电机组改造过程中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在加快推动落实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科学确定本地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目标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本省(区、市)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于11月底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第三方综合评估论证后,于年底前形成操作性实施方案。

据工信部网站5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财〔2021〕159号)(下称《指导意见》),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推动建设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以工业绿色化引领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工业稳增长和有效投资,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在《指导意见》中,四部门表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金融产品,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碳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碳金融服务。

文件提出了建立健全碳核算和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完善工业绿色发展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融合作平台建设、加大绿色融资支持力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绿色保险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绿色基金、发挥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推动作用、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等9项任务。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为深入贯彻ESG理念,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在本届进博会期间,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碳配额+质押+保险”合作,并落地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这是金融机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最新尝试。

碳排放配额质押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符合条件的碳排放配额合法所有人将配额质押给符合条件的质权人,并通过交易所办理登记的行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指以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合同为基础合同,由碳配额所有人投保的、保障质权人实现质权差额补偿的保险产品。

上海市提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全国时间表提前5年。作为上海市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主体,中国太保的大股东申能集团控股的电厂发电量占到上海市总发电量约1/3,天然气经营规模占到上海市场份额90%以上,肩负上海碳达峰重任。申能集团在2018年组建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市场化的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业务。

中国太保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ESG理念,深耕绿色保险,服务双碳经济。通过提供“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中国太保产险一方面为碳资产持有人提供增信,保障了质权人(融资方)的权益,极大提高了碳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碳配额+质押+保险”是中国太保产险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为后续保险服务碳配额交易市场提供了全新思路。

未来,中国太保将开发更多符合双碳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创新型绿色保险产品,通过服务碳配额交易市场,进一步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

“德勤在中国已经拥有1500多项数字化资产,建立了数字化合作关系。”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上升为企业治理的关键问题,在可持续及创新的业务模式上,整合内外部资源将非常重要。

《德勤中国2021财年社会影响力报告》显示,业务、人才、社区、环境等是目前衡量企业社会影响力的主要维度。截至2021财年,德勤为近2600名毕业生(约占德勤中国员工总人数的近15%)提供了第一份工作,女性员工占比60%,经理以上级别女性员工占比45%,女性领导占比31%。

报告指出,德勤中国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立足中国市场,打造创新生态圈,聚焦数字化新技术拓展与沿用,帮助客户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赋能中国企业,助力中国经济;第二,发布碳中和、绿色运营工作成果。德勤启动了“智护地球”(World Climate)计划,持续践行减排承诺,协同各方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优化绿色运营,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共同应对挑战;第三,追求以“社会影响力”作为衡量价值的指标,回馈社会并更好地履行负责任、有担当的企业承诺。倡导智捷人才体验,从员工发展、多元文化、员工福利等方面实现职业生涯最大价值,推动社会前行。

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真正落地极为重要,曾顺福认为,中国的低碳转型需要“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也就是通过气候变化与脱碳管理、绿色金融、ESG战略与报告、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和循环经济等方式,分析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在履行减排承诺方面,在启动“智护地球”计划以来,德勤在2021年已完成购买25230吨黄金标准核证减排量 (GS CERs) 和7175个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 (I-RECs) ,实现了2020财年运营及商务差旅碳中和。德勤还通过打造绿色办公场所、减少废弃物排放、倡导绿色出行以及开发智护地球APP (WorldClimate APP)等方式倡导绿色运营,积微成著。截至2021财年末,德勤在中国有6处办公场所获得了LEED 认证。

曾顺福表示,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考验,随着“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和“双循环”等战略的逐步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社会企业要素与企业战略相融合,践行社会企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观察网

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为炼化行业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霍尼韦尔与南山集团公司签署低碳合作协议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炼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炼化行业及企业面临的转型挑战和创新需求,提出策略指导和技术建议,为炼化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在发布仪式上,霍尼韦尔与合作伙伴南山集团公司就助力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签署了合作协议。

霍尼韦尔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炼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在发布仪式上,霍尼韦尔与南山集团公司就助力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签署了合作协议。

白皮书详述了中国炼化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的发展趋势,并围绕炼化企业所面临的转型升级挑战与机遇,从“原料”、“工艺”、“排放”及“运营”四个主要环节,为企业提供先进的转型升级策略及技术解决方案,并介绍了霍尼韦尔适用于炼化企业的多项低碳创新技术。

“炼化行业是我国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对炼化企业而言,低碳转型既是对传统生产模式升级的一次考验,也是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机遇”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表示,“霍尼韦尔相信‘双碳’目标将有效驱动中国炼化行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致力通过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炼化企业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为炼化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将一方面使炼化行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能整合,另一方面通过核心的技术创新,推动炼化行业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带来产业价值链的提升霍尼韦尔作为炼化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协助炼化企业找准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可行的减排方法,在原料、工艺、排放、运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减排技术方案,在助力炼化行业实现碳减排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

“从开发清洁能源、分子管理技术,到高效燃烧技术及智能化、互联化运营,炼化企业可从各项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中实现低碳发展”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亚太区首席技术官周麓波介绍道,“霍尼韦尔致力于为炼化企业提供丰富且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帮助企业利用可再生资源及材料循环利用,转化绿色原料通过工艺革新增加原料转化效率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并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助力炼化行业降耗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霍尼韦尔拥有多种先进技术,可从不同生产环节提供绿色、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为例,旗下Ecofining™工艺、废塑料循环利用工艺、Uniflex™工艺技术、烷烃脱氢技术、“未来炼厂”解决方案、互联工厂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凯勒特智慧燃烧解决方案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均能有效助力炼化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8月,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正式成立,专注于研究低碳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以霍尼韦尔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引擎,推动低碳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和实施,助力客户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碳达峰”和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炼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是低碳中心发布的首份研究成果。

作为一家数字工业高科技企业,公司约50%的新产品研发都以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同时,霍尼韦尔致力于改善企业自身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公司于今年4月宣布承诺于2035年前实现所有业务运营和设施的碳中和目标,这一承诺契合中国的减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在中国,霍尼韦尔一直实施“东方服务东方” 的战略,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远景目标,通过不断开发先进的产品与技术,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来源:美通社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提供绿色低碳的方案是业内的追逐热点之一。拥有80年历史的工业气体供应商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在氢能、气化、碳捕集利用等清洁能源转型方面的最新前沿技术、可持续解决方案和标志性项目。

在氢能领域,空气产品公司展示了涵盖氢气生产、液化、储运和加注的创新技术及相关基础设施的氢能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以及公司此前对外宣布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超大型氢能综合设施。

就在今年7月,沙特国际电力与水务公司(ACWA Power)和沙特倡议打造的智慧城市“NEOM”,与空气产品公司达成合作,三方将共同耗资50亿美元在沙特西北部工商业新城NEOM打造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绿色制氢工厂,这是全球首个商用规模无碳氢项目。再往前的今年6月,空气产品公司及其子公司加拿大空气产品有限公司,与加拿大政府和阿尔伯塔省合作,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建立一座新的净零氢能源综合设施,以推动清洁能源转型。

此外,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氢服务专区,也包括了空气产品公司的70兆帕加氢设备的实物展示以及加氢操作的模拟互动体验。

在煤气化、碳捕集利用领域,空气产品公司展示了化工园区一体化供应方案,采用“建造-拥有-运营”模式,基于空分技术、气化技术和碳捕集利用技术等形成的合成气产业链整合能力,更全面高效助力化工园区公用工程整体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与利用,进而加速“双碳”目标的进程。

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总裁苏俊雄表示,“空气产品公司致力于实现我们的更高使命,解决当前和未来的能源和环境挑战。我们在去年的进博会上收获颇丰,并且非常高兴再次参加这个国家级的博览会。”

苏俊雄谈到,在这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上,空气产品公司期待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以推动‘十四五规划’中的工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中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空气产品公司专注于服务能源、环境和新兴市场,为包括炼油、化工、金属、电子、加工制造和食品饮料等众多产业的客户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工业气体、相关设备和应用专业技术。该公司也是一家液化天然气工艺技术和设备供应商。过去的2020财年,该公司在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销售额为89亿美元,当前市值约600亿美元。

空气产品公司也是首批进入中国大陆的跨国气体企业,截至目前在中国参与了多个清洁能源示范和先行项目。2021年,空气产品公司为2022北京绿色冬奥建造的首个加氢站项目在张家口赛区试加注成功;在山东建成首座加氢站以助力“氢进万家”示范工程,并正在建设更多的加氢站设施来支持这两个重大项目。

去年6月,该公司在浙江嘉兴海盐建设的大型商用液氢工厂正式开工。空气产品公司称,该项目目前顺利推进中。

来源:澎湃新闻

2021年11月7日,上海,今天,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新品发布活动现场,安永重磅推出了亚洲首发产品“安永企业碳管理套件”及中国首发新品“安永区块链审计平台”,展示了最新的创新实践成果。“安永企业碳管理套件”能够助力企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全场景“碳管理”、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安永区块链审计平台”能为使用者识别区块链的风险关键信息,并致力在生态系统中建立使用者的信任。

云集绿色智慧,“安永企业碳管理套件”亚洲首发

“碳中和”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企业则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中坚力量。采取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开展降碳减污节能工作,不但能让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完成“能耗双控”目标,更能帮助企业抓住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转型机遇,打造绿色创新实力,获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主管田苗苗认为,可持续发展既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也将深刻塑造企业未来。

安永将多年来在能源、化工、建筑等行业领域的绿色转型经验与专业服务经验进行总结,设计并研发了轻量级、可视化的“安永企业碳管理套件”,并在本次新品发布舞台上完成了亚洲首秀。基于预设的权威国际标准数据和各行业碳排放源模板,结合区域产业政策要求,“安永企业碳管理套件”可以实时更新碳交易价格,动态获取碳中和趋势,并通过碳排放测算、碳足迹分析、减排潜力评估、碳损益评估、碳中和路径规划、碳管理报告实现全场景“碳管理”,以可视化、智能化手段助力企业清晰掌握自身碳排放的强度、结构、分布、来源。因此,该产品有助于企业合理控制碳排放规模,科学规划绿色发展路径,优化涉碳投资决策与运营策略,协助企业合理运用绿色金融工具,支撑节能技术发展与低碳模式的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田苗苗表示:“‘安永企业碳管理套件’不仅践行了安永对环境保护和推动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承诺,发挥了安永全球视野和专业服务优势,更以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式帮助企业摸清自身的‘碳足迹’与‘碳家底’,助力企业客观评估其生产投资活动的‘碳强度’与‘碳价值’,让‘双碳’目标的路径规划与发力要点更科学合理、让其行动效果与价值潜力更清晰易懂,从而帮助企业未雨绸缪,将理念转化为实效,主动适应各国政府环保政策制度、行业监管要求以及国际碳关税的变化要求,融合环境、社会、治理等多重发展使命,实现自身长期的价值目标。”

助推数字经济,“安永区块链审计平台”在中国首次亮相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浪潮下,区块链已被列为“十四五”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在数字经济时代,诸多有形资产都可能会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加快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达到简化流程、减少成本等目的,但也在无形之中为违法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无监管空间和联络便利。目前,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开发和采用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使得智能合约业务逻辑开始变得愈发复杂。

安永基于对区块链智能合约潜在风险的思考,通过对智能合约技术机理和应用情景的具体分析,尝试以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特性进行分类,科学划定智能合约潜在风险的实在与表象。这款在新品发布活动现场进行中国首发的 “安永区块链审计平台”,通过静态和动态代码分析方法,自动运行数百个测试,完成底层技术及智能合约测试和验证,提供的评估结果既具技术性又备有易于理解的描述和示例。该平台致力于以技术方法评估与测试智能合约的性能与安全,帮助使用者建立信任,提高产品透明度,从而降低企业转型风险。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区块链主管李文宁表示:“针对区块链的多场景应用和潜在的风险, 安永推出了区块链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平台、Tesseract平台、版权管理平台、海洋保险平台以及今天要推出的审计平台。本次发布的‘安永区块链审计平台’旨在提供对区块链基础设施、智能合约和相关应用程序的技术审计和评估,通过评估智能合约的有效性、安全性、完备性,体现智能合约的行为模式和设计含义,识别相关应用程序运营中的风险关键信息,在生态系统中建立使用者的信任。”

 “未来十年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时期,将会决定我们能否实现零碳未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日前在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暨第三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以下简称峰会)颁奖典礼上说,年轻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中坚力量。

邱勇指出,正因如此,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今年将研究生论坛升级为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经过四个多月、逾百场会议的紧张筹备,汇聚位于六大洲九个国家成员高校的力量,助力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成功举办。

英国外交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尼克·布瑞奇指出,世界经济社会需要实现能源系统、金融系统等全面转型,以不同程度地实现气候适应、自然和城市的融合。大学需要探索创新方法应对未来世界真正的需求和整个系统的挑战。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学术委员会主席、伦敦政经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回顾了COP21达成的《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和强有力的全球议程,指出COP26是促使其实施的有利时机。他强调自然、健康、生物多样性等主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这一共同危机要求我们首先要进行思考以理解其本质,要发出声音、采取行动。

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主任安东尼·莱斯维茨教授指出,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复杂议题,教育、交流和公共参与至关重要。他还介绍了COP26对资金的关注,以促进脆弱群体增强韧性,抵御气候变化。

本次峰会由清华大学倡议发起的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主办,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承办,由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协办。为应对全球碳中和大势和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盟秘书处首先提议将已成功举办两届的世界大学生研究生论坛升级为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得到联盟成员高校积极响应。其中,由“学术赛道”、“声音赛道”、“行动赛道”组成的峰会核心活动共吸引全球六大洲近400名青年提交作品。此外,本峰会还包括由七所成员高校策划的12场“盟校自主贡献”活动以及由联盟合作伙伴组织的两场“伙伴贡献活动”。

经过初评,70余位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进入由承办高校组织的五场主题论坛进行成果汇报及复评。最终,10位研究生斩获学术赛道“最佳论文”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事件:2021年11月8日,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模式对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对此我们认为: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推动“双碳”的重要举措,已酝酿良久。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央行多次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要“研究推出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次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央行推动实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党中央和国务院会议指示的贯彻与执行。

碳减排支持工具未言明总量,货币政策或进一步强调定向与结构性。2014年以来,央行多次定向降准,表明货币政策避免大水漫灌,更强调定向和结构性。但定向降准次数受到准备金率水平限制,或逐步淡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虽未强调总量,但未来规模可以不断扩大,在碳中和的长期方向下,支持领域或扩大,未来可能成为重要的定向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可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市场适量投放流动性。碳减排支持工具以较低利率(1.75%)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也相当于向金融机构以偏低利率提供流动性。其中,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是三个获重点支持的碳减排领域。2021年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为3.79万亿元,相较2020年三季度增长7100亿元。按此估算,至2022年年底包括三大支持行业在内的新增绿色贷款规模或可达到1万亿元。如按1万亿元的绿色贷款规模计算,对应央行需投放6000亿元的流动性,可起到适度投放流动性的效果。

中长期而言,虽然大幅宽信用可能性较低,但“宽货币”趋势仍然较为确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宽松进行托底的预期上升。央行推出碳排放支持这一结构性宽信用工具表明,货币政策“大开大合”的可能性较低,比起总量上的大幅宽信用,央行或更倾向于结构性的“精准滴灌”。从货币的角度而言,如我们先前多篇报告所述,面对较大的债务风险压力,通过利率中枢下移降低付息成本仍然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因此,虽然短期货币政策或受到高PPI的制约,但是中长期而言“宽货币”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2021年11月3日,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第三天,伦敦大学学院(UCL)联合华润环保研究院和国内外合作单位共同举办了高质量减排信用标准国际研讨会,倡议建立有前瞻性的碳信用标准体系。碳减排信用体系包括核证减排量(CER)和自愿减排量(VER)两个主要市场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李高司长在会议开场发言中表示,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很不容易的。注意研究中国情况的专家会了解,中国的产业结构较重,从能源结构来讲,煤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我们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从2005年到2020年,煤炭在我们能源结构的占比几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下降。以中国能源的体量来讲,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绩。我们在过去十年当中淘汰的燃煤电厂总的装机比英国一年的全国的电力装机还要大。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将在未来几十年对中国经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系统性的推进社会的变革。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非常希望更好的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所以今年7月我们启动了全国碳交易权交易市场的上线交易。我们把碳市场作为我们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很重要的政策工具。那么从今年7月份启动以来到现在,整个市场的市场运行比较平稳,碳价也处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当然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加强碳市场的管理,一个是法规、制度的建设,包括进一步的强化数据质量的管理,包括优化了配额分配的方案,也包括要采取一些让市场更加活跃的手段。

李司长同时指出,国际核证减排量(CER)市场最主要源于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长期以来CER市场存在供求关系不够平衡,部分项目仍存争议,目前机制不完善等很多的问题,它已很难满足国际上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多的企业与个人需要通过减排的机制来降低碳足迹,所以自愿减排量(VER)市场也有大的发展空间,也是对中国强制性的配额市场的有效补充。同时自愿减排机制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的来提高质量。围绕CER和VER两个市场的标准的机制开展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能够满足企业和个人减排的需要,提出高质量的标准,高效率的发行流程的倡议都很有意义,能够推动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减排的行动来共同为气候目标做出贡献。

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11月8日,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否会有定向降息的效果?我们认为不会。

首先,创设新工具的目的是减碳而非货币宽松。2020年中国GDP占全球比重17.38%,而2019年碳排放占比已经高达27.9%,2021年作为中国的“碳中和”元年,碳排放压力不小。考虑到2021年实现GDP增长6%的目标已经没有压力,四季度的首要任务反而落在了减碳。本次碳减排贷款定向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创设目的明确是促进特定产业发展,而非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支持特定产业发展都会提供优惠利率。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减碳新工具的资金利率为1.75%,有观点认为提供优惠利率就是降息。但我们认为,如果绿色贷款与普通贷款利率一样,那也就无所谓“支持”,历史上针对技术改造、外贸出口、粮棉油、老少边穷、疫情等提供的贷款都是执行优惠利率,因此不能理解优惠利率为定向降息。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向特定企业提供的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6%的再贷款,市场并未认定为降息,也没有形成降息效果。

此外,央行创设的新工具并非市场预期的GMLF,就是不希望形成降息预期。2019年央行创设TMLF,利率低于同期MLF利率15个基点,市场解读为定向降息信号,对债市有明显提振。如果本次创设的新工具为GMLF,是类似MLF但资金利率明显偏低的利率,市场降息预期就会很明显,但本次央行通过类似再贷款的形式创设新工具,就是不希望市场形成降息预期。

碳减排工具对债市的影响如何?我们认为中期维度偏利空。

本次碳减排新工具的效果更加偏向于宽信用。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成本1.75%,商业银行可以按照60%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虽然新工具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但能释放的基础货币期限短、规模有限,主要目的是增加绿色贷款,有望拉动银行加大其他行业贷款投放,从而拉升社融增速,形成宽信用效果,中期对债市反而偏利空。

新工具的创设意味着后续降准的可能性进一步下修。7月份意外降准后我们全面转向谨慎,核心原因就是认为年内再次宽松的可能性下降,但市场直到9月下旬才逐步修正预期。本次新工具创设,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中长期资金补充渠道,反而降低了降准补充流动性的必要,央行新工具越多,就越意味着后续降准的可能性越低。

此外,11月初央行并未像过去几个月一样立刻重返100亿逆回购地量操作,反而采取“逐步递减”的方式收回流动性,进一步印证了四季度的首要任务是维持资金面短期供需平衡,降准预期进一步下修。

历史上央行创设新工具时,市场是如何反应的?

2018年12月19日央行创设TMLF,利率较MLF优惠15个基点,使用期限可展期至3年。TMLF创设时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因此在创设当下有明确的宽松意义——为银行提供更长期限、更低成本的资金,当时市场普遍解读为“定向降息”、“打开利率下行空间”,TMLF的创设对债市提振作用也很明显,12月20日10年国债利率下行4bp。

再如,2014年4月央行创设PSL,创设之初是为了引导形成中期政策利率,在外汇占款增长模式下台阶后,作为补充基础货币的重要工具。减碳新工具的性质与PSL较为相似,也是需要提供抵押品的贷款,但减碳新工具由商业银行发起,而PSL是由央行主动发起,并引导银行中长期贷款投放和降低利率,因此在创设当下的主要目的也是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和降低社融成本,宽松的信号意义也比较强。

但是,本次 碳减排支持工具更接近“有抵押”的再贷款,且由商业银行主动发起,精准宽信用的效果更加明显。一方面,如果是类似MLF的工具,很难严格限定资金流向减碳行业,而本次新工具的发放方式更加接近于再贷款,只是需要提供合格质押品,因此“定向”效果更强, 避免对流动性形成全面提振;另一方面,无论是创设时间还是目的来看,本次碳减排贷款都是为了促进特定产业发展,而非刺激经济。

整体而言,本次减碳新工具的创设对债市提振效果有限,反而是中期维度可能推升宽信用预期发酵,并进一步削弱后续降准的可能性。基于前期对利率波段的分析,我们继续维持中期对债市谨慎的判断,顺周期波段“进二退一”的反弹行情正在逐步接近尾声。 (完)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央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央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前述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向央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

从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项目来看,前述负责人表示,为确保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领域,央行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内多种标准交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

来源:证券日报

日前,由清华大学领衔的国际化研究团队首次构建的全球首个近实时、日度的碳排放地图GRACED发布。这项研究基于多年实践基础,打破当前的数据和技术壁垒,运用地面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及电网监测数据等多源数据,依托云计算平台等实现多维度数据源和多种观测手段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同化,基于全球电厂、主要工厂、各级路网、居民消费、飞行航线、航运线路的空间分布数据构建而成。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碳数据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同时作为碳中和进程可视化的重要工具以及评判国家达峰水平的重要依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关注碳排放量大小,人类更需要知道碳排放来源、碳排放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碳排放地图可以提供碳排放的关键地理位置信息,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核心数据。

GRACED实现了碳排放地图的近实时更新,将全球碳排放的时空动态研究从 “过去时” 推进到“过去时” 推进到 “现在时”。GRACED记录了自2019年1月1日以来的全球碳排放的天变化,是目前唯一具有“现在时”。GRACED记录了自2019年1月1日以来的全球碳排放的天变化,是目前唯一具有天尺度分辨率的分辨率的分部门近实时全球碳排放地图。数据集涵盖超过70%的全球电力和工业排放、85%的地面运输排放以及近100%的住宅和航空业燃料排放的高分辨率活动数据,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全球7个主要二氧化碳排放部门:全球碳排放地图。数据集涵盖超过70%的全球电力和工业排放、85%的地面运输排放以及近 100% 的住宅和航空业燃料排放的高分辨率活动数据,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全球7个主要二氧化碳排放部门:电力、工业、居民消费、地面交通、国内航空、国际航空、国际航运。GRACED展示了不同排放源的种类、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区域资源配置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碳排放源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和量化,为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分析与政策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GRACED展示了不同排放源的种类、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区域资源配置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碳排放源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和量化,为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分析与政策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GRACED覆盖了全球重点城市在内的关键排放区域,并量化表征分部门排放的时空动态特征。GRACED还可精准捕捉城市等精细空间尺度下,碳排放受疫情、节假日等影响的分部门动态变化。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意即“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一般指用去中心化协议构建开放式金融系统。与传统金融相比,DeFi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第一,DeFi不需要依赖任何中心化的主体来提供信用中介或者背书;第二,没有准入限制,即任何一个联网的人都可进入;第三,任何第三方均无法阻止任何一笔交易,也不能逆转任何一笔交易。

CBNCBN碳中和告诉你,如果说区块链重新挖掘了智能合约的概念,DeFi则让智能合约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从美国经验来看,DeFi项目多集中在以数字货币做抵押品的去中心化借贷,通过智能合约管理借贷的全过程。

目前DeFi贷款在海外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点对点(非国内理解的P2P)撮合的模式,以Dharma为代表,通过智能合约锁定借方和贷方;二是稳定币模式,如MakerDAO,没有贷方只有借方;三是流动池的形式,借方和贷方通过流动性交易池进行交易,而不是与交易对手进行匹配,如Compound。无论是哪一种,目前的抵押物都是数字货币。

CBN碳中和告诉你,本质上讲,金融交易不在于有中介与否,而在于是否能在市场上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交易对手方,并且相互信任,传统金融的中心化机构更多地承担交易对手方或市场聚合的同时也提供信用背书;因此,传统金融借贷大多需要中心化的机构开展相应的服务,比如通过银行进行货币资金借贷,通过券商或投行进行债权和股权投融资等,而去中心化金融借助去中心化的市场机制和成熟的智能合约技术,可以让双方直接进行交易,借助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具备极强的资源聚合能力,进而实现免除第三方中介即可实现交易所需的市场流动性。

可以说,去中心化金融的本质就是实现去中心化资产的融通,而融通方式与传统中心化金融存在在巨大的差异,在去中心化领域,参与者的角色也开始变得模糊,交易者也可能是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治理和利益相关方。

本周,除了进博会之外,全球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6次缔约方(COP26)会议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热点话题。

新课题:企业如何利用碳交易市场最大化自己碳资产价值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意见》是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覆盖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是总管长远的顶层设计,是“1+N”中的“1”;《方案》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更加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具体化。

安永大中华区能源及基础设施咨询主管合伙人朱亚明表示,这两个文件列举了我国的基本任务和实施原则。其中双轮驱动原则非常重要,双轮驱动就是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其中市场发力,碳交易市场必不可少。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覆盖温室气体排放市场,但离一个发育完善的碳市场还早。要形成合理的碳价还必须扩大交易主体,纳入更多交易产品,完善交易机制,特别是对碳排放配额体制进行改革。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国际上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没有形成,COP26有一个重要议程就是看看在这方面能不能取得一些进展。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实践,在这方面增强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他说,跟碳市场发育完善相辅相成的是企业如何利用这个交易市场来最大化自己的碳资产价值,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和运营体系,针对这个话题安永受财政部评估中心委托,正在实施一个课题。

在第四届进博会安永碳市场展望及碳资产管理沙龙上,安永大中华区战略与交易咨询服务合伙人萧富升介绍,中国2020年碳排放总量约103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17%。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很多挑战,也创造了很多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最终要传递到企业和机构。企业通过节能改造,减少碳排放,因而增加可以在市场上流转交易的碳排放权配额,也可投资开发一些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信用额。战略规划方面,包括减排目标的制定,碳盘查、碳监测,如何量化开发减排项目所带来的效益和风险,甚至通过收购或投资来获得碳资产开发的能力,或者直接获得碳资产,协助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安永也关注并且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

上海环交所在制定上海碳普惠机制

今年7月16日,我国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的生态环境厅(局)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业内人士预计,临近履约碳市场交易会活跃。

上海环交所碳中和运营总监彭峰指出,此前8个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覆盖约30个行业,纳入控排企业2800多家,合计配额分配规模超过10亿吨。8年来总体交易量并不大,累计碳配额交易5亿多吨,CCER(⾃愿核证减排量)累计交易3亿多吨,还有很大空间。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45亿吨,实际覆盖2100多家发电企业,但总体配额量已经远远超过8个区域性碳市场总和,是此前交易规模全球最大的欧盟碳交易市场的3倍。从全国碳市场规划看,虽然目前只电力行业被覆盖,未来8个行业都会被覆盖,涉及8000到1万家企业,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这8大行业陆续被纳入。

“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希望更快能够让非履约企业,即投资机构进入市场。个人未来合适时期也有可能参与全国碳市场。”他说,现在配额分配无偿为主,将来会逐步过渡到一部分有偿发放,而将来有偿发放很可能通过拍卖进行,单向竞价交易方式主要是预留给未来拍卖的通道。他还分享道,

大家不要只关注到配额,因为配额很直观,但是还有CCER,不是发给你的,而是给你可用的额度。怎么样把这部分额度用好,其实也非常重要。比如现在全国碳市场履约时可以用不超过5%的CCER,而一般CCER价格比配额低,是不是可以通过置换让企业的碳资产有增值?企业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碳资产究竟有多少,哪些属于碳资产。

此外,目前碳市场交易以现货为主,但是欧盟市场90%甚至更高以碳衍生品为主,所以我们希望将来开发和引入碳金融相关衍生品,更好地推动碳交易市场流动性,并且让碳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更好地对接。这块我们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也非常希望尽快和大家见面。

不管是7+1的区域碳市场还是全国碳市场,都是强制减排市场。但要实现双碳目标,应该覆盖更多企业和公众,他们也是可能产生减排效果的主体。我们目前规划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多层次的碳市场。上面两层是强制减排市场,下面两层是自愿以及正向激励方式。上面两层市场覆盖的企业,如不按照规则履约,可能要受到处罚;下面两层覆盖的,如果减排了,有奖励,这样可以鼓励更多人、更多企业参与到这个市场。

据悉,目前上海环交所受上海市政府委托,正在制定上海地区的碳普惠机制,希望那些小微的减排项目,以及大量公众减排场景,都能够有回报。回报可能是经济的,也可能是荣誉的。今年5月底,长三角三省一市签订了关于碳普惠未来联建的备忘录。未来上海的普惠机制很可能会推广到整个长三角地区,让更多人参与到双碳工作,值得期待。

来源:周到


随着中国双碳进程的脚步加快,低碳技术成为第四届进博会上的热点。

“清洁电气化与数字化的叠加是实现碳中和的唯一可行出路。今年进博会,我们期待继续扩展碳中和与数字化‘朋友圈’,与新老朋友携手共建低碳绿色的创新生态,共塑更具韧性、更高效的可持续未来。”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经济复苏必须是绿色低碳的,这在全球各界已达成共识。”尹正表示,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支柱,而进博会就是观察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风向标的窗口。今年,进博会上设置了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此外,作为一场盛大的线下活动,进博会也展示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开展经济贸易活动与疫情防控并重的新模式、新方式,让施耐德电气更有信心在中国进行长期规划和发展。“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扩大开放,不仅将加快中国高质量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澎湃不竭的动力。”尹正补充道。

当记者问及,连续四届参加进博会的收获时,尹正告诉记者,过去三年,收获颇丰。在历届进博会上,参展产品不断升级、应用更加丰富、方案全面落地、“朋友圈”不断扩大,体现了施耐德电气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赢得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户青睐的发展历程。三年来,施耐德电气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不断强化,数字化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升级。今年,施耐德电气提出了“绿色能源管理”理念,涵盖能源生产、传输、存储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制造领域,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上展示了“绿色智能制造”,带来了一系列绿色智能制造咨询与服务以及联合创新的绿色生态。

扎根中国34年来,施耐德电气一直注重加强本土“朋友圈”。“进博会提供了一个施耐德电气与新老‘朋友’相遇、相知的平台,使得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生态圈持续扩大、深化。我们展台面积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工业制造、能源装备、数据中心等领域,逐步拓展到电子、食品饮料、生命科学等等,助力更多行业用户提高效率、践行可持续发展。不少客户在第一届进博会上签约之后,又在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进博会上与施耐德电气继续牵手,一系列数字化合作从落地、启动,到开花、结果,都离不开进博会的‘牵线搭桥’”。尹正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施耐德电气以助推碳中和,加速数字化”为主题亮相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专区,展示“零碳城市”有关的理念和实践。不仅展示自身的零碳和数字化成果,包括“零碳工厂”和“灯塔工厂”建设,还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零碳园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等业态,为建设“零碳城市”和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提供范本。

来源:人民政协报



11月7日,第四届进博会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崔淑田致开幕辞。

据介绍,本次论坛是国内首个以ESG投资为主题的产业界与金融机构进行对话的国家级论坛。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碳中和碳达峰促进中心主任王晓光博士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绿动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白波、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等嘉宾在论坛现场就“双碳背景下产融对接的挑战与机遇”议题展开探讨。

智能循环包装技术和服务提供商箱箱共用与绿色影响力投资机构绿动资本分别作为低碳产业实践方和投资机构方代表,同参会的政企嘉宾分享了中国企业低碳化创新实践、绿色产品和数字化碳核算带来的低碳产业投资机遇。

“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控制减排后的碳排放总量约99亿吨。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2020年中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1.01万亿元。如果按照平均碳强度计算,包装行业带来的总排放量约为1亿吨,物流包装产业规模和减碳空间都非常巨大。”廖清新表示,“箱箱共用通过将传统包装升级为智能循环包装,将单一产品模式变成循环服务模式,用数字化技术重塑行业生态。”

白波认为,国家的双碳目标会带来重大的投资机遇。除了传统的能源电力,商业服务业亦蕴含巨大减碳潜力。作为现代物流的关键要素,智能循环包装兼具绿色环保和数字化管理属性,将成为物流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绿色投资需抓住以这类行业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布局窗口期。“目前我们旗下一期人民币基金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并不低于VC/PE机构的平均回报水平。绿动资本要做的就是逐渐影响被投企业和企业家,除了重视财务报表之外,也要重视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力。箱箱共用就是我们在投企业中很好的例子。”

“目前我们已在中国市场累计投入了100万套智能循环包装资产,我们还在行业率先启动物流包装循环服务的CCER(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方法学的研究,来构建物流包装循环产业的碳核算标准。”廖清新认为,如果物流包装循环服务碳减排值得到官方认证并产生价值,让减碳可视化、数据化,不仅会提升企业使用循环服务的积极性,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企业之间在碳减排这一目标上,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和共同目标感。包括博世、阿克苏诺贝尔等在内的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都选择了中国的智能循环包装服务。随着中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已具备制定世界零碳循环技术标准条件。

今年不仅是“十四五”元年,也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政策和法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和产业企业携手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由工信部组织主办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已成为进博会期间的重要交流平台之一,与会政企投资界代表围绕产业绿色低碳转型、ESG风险评估与可持续金融创新等最新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将对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信号。以”零碳循环伙伴“为己任的箱箱共用表示,愿与更多的绿色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来源:南早网

记者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获悉,该纪检监察组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全组监督台账,聚焦思想认识、政策设计、落实举措、工作成效、工作作风等5个重点方面跟进监督,全面掌握驻在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及时反馈发现的堵点卡点难点问题。

日前公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组织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碳中和工作谋划,定期调度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根据驻在部门职责分工,我们研究制定了相应监督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监督时间表、路线图。”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纪检监察组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召开座谈会,与承担牵头任务的环资司及相关配合司局进行交流,了解任务落实具体安排、方法路径等,并探索实行“项目+单位制”监督,将监督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单位,定期检查项目进展及成效,督促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今年5月,中央层面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通过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会、主任办公会、专题会议等,督促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及时传达学习和部署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作用,指导地方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并做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察考核工作。

与此同时,该纪检监察组聚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一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督促环资司会同有关司局对全国“两高”项目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全程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专项检查工作,在实地检查中掌握地方“两高”项目情况,梳理总结出责任落实等环节中存在的4方面问题,督促限时整改。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结合全球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及趋势,针对重点产业梳理清晰的产业减碳路径。白皮书逐一剖析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减碳挑战与机遇,并提供西门子在这些领域的咨询服务、创新科技解决方案及成功实践,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持。 作为世界知名的工业企业,西门子致力于以科技的力量助力双碳。凭借本地化价值链和全球资源,西门子为中国企业提供覆盖咨询、路线图制定以及落地实施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分享了西门子跨业务领域低碳发展的智慧与经验,针对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和减碳痛点,赋能广大企业减碳,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零碳先锋计划”助力“双碳”目标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是西门子“零碳先锋计划”的重要落实举措之一。通过这一计划,西门子致力于以数字化创新和跨领域知识与经验,携手各方伙伴共创绿色生态,赋能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西门子将在自身运营、供应链管理和客户赋能三大领域全力推动减碳进程,力争至2025年在中国帮助超过500家重点供应商加速减碳步伐,助力数十个行业的上万家客户节能增效。 为了一站式呈现“零碳先锋计划”最新成果,西门子在进博会上设立“零碳”展区。在这一展区,西门子首次展示了产品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溯解决方案。利用在能源管理、工业边缘计算、网络安全与区块链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西门子能够帮助企业精准计算与追溯产品在工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数据,并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加密信任网络,在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的情况下实现各级供应商相关数据的透明化集成与分享。基于此,企业可以显著提升产业碳足迹的透明度,进一步构建碳足迹多方协作平台,为每一个参与方提供精确可信的数据,共同释放减碳潜力。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西门子德国安贝格工厂和中国成都数字化工厂成功应用。 以数字化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西门子此次在进博会的参展主题为“以科技,共创每一天”。除了呈现“零碳先锋计划”的最新进展,西门子还在其数字化展区全面展示了公司数字化创新科技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的一系列成功应用,并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多个共创案例展现数字化科技的巨大潜力。 在智能制造领域,西门子以互动方式展示了数字孪生和工业云等前沿科技在西门子(中国)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新工厂中的应用。在智能基础设施领域,西门子NXpower一站式智能配电解决方案集成配电设备、智能模块、网关和软件管理系统等多种软硬件产品,可实现资产管理、主动运维、能效管理和电能洞察。在智慧交通领域,西门子交通展示了单双层混编、大容量且节能环保的城际列车平台Desiro HC,综合数字化解决方案展示系统,并以互动方式展示其全自动运行功能及全球成功案例。在工业物联网领域,西门子依托深厚的工业运营和管理经验、前沿的工业物联网技术和交付能力以及蓬勃发展的跨行业生态,集中展示了端到端数字化转型咨询能力和集成服务。 西门子已连续四年参与中国进博会,展示卓越的数字化创新能力。西门子将持续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与中国政府、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创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数据来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近期,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举办的2021 年电力行业两化融合优秀解决方案”评选活动结果公布,远光软件及全资子公司远光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横琴)有限公司、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型电力集团碳资产管理平台”成功获选。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也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度创新和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为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企业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重点排放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搭建符合国内碳市场特点的碳资产管理体系。

作为深耕能源电力行业管理信息化30多年的科技公司,远光软件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以国内碳市场建设为指引,率先在业内形成了系统的面向发电企业的碳资产管理规划咨询服务和碳资产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2020年,远光软件研发的碳资产管理平台在华能集团得到了落地应用。平台充分利用华能集团已有的环保平台上的能源数据,为华能集团、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二级单位(区域公司)、三级单位(电厂)提供统一的碳排放全过程管理,提升集团业务管控与资源共享水平。目前,平台已平稳运行近一年,在华能集团及各级单位中实现了碳排放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助力其积极应对全国碳交易市场竞争。

远光碳资产管理平台产品和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以满足华能集团碳资产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以及交易智能化的需求。通过构建碳排放管理体系,全面识别企业碳排放源,系统盘点企业碳配额资产、节能减排量资产及CCER资产等;通过对温室气体从排放监测、核算、统计到消耗监测等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降低管理风险;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整体管控和资源共享水平,实现对履约成本的科学控制;通过内外部数据分析支撑交易决策,降低交易风险,实现企业碳资产的保值增值。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全体的共同努力,远光软件将结合政府(园区)、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及其他控排和用能企业等社会主体的减碳目标和需求,不断精研技术优化产品,助推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市场是最近的热门话题。其实早于2013年,全国11个省市已开始试点推行碳排放交易,其中深圳和广东都设有碳排放交易市场。我行相信现在创新活跃的大湾区绝对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大规模的碳市场的先行先试。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为碳排放密度较低企业提供一定量的资金。

深圳、广州和香港本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核心圈。大湾区经济急速发展,经济规模是全国GDP的12%。大湾区拥有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大金融重镇,以及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汇聚了全球众多的银行、保险、证券、风投基金等跨国金融机构,成为了金融的核心圈。“既然三地有着各自的金融优势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我相信金融机构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来推动碳金融创新产品,及加强碳市场合作,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碳交易产品及融资需求,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各城市都已在绿色金融上发力。包括深圳、广州和香港都先后提到需要加快推进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方面的策略,以及协助金融生态系统迈向碳中和。可是,如果大家只有共识而没有统一的绿色统一规划指引,便很难令各地有效发挥优势。

我们建议城市间联合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便可共同搭建市场桥梁,把握经济转型以实行碳中和。例如,深圳在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面都较领先,广州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以及碳金融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以至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国际资金方面都具备优势。相信跨城市合作一定可以推动区域联动效应,为绿色金融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7日,由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中国欧盟协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主办,北京中创碳投、北京丝绸之路合作与发展促进会、山西丝路数字经济研究院、松下电器(中国)、巨鹏生物、贵州青利集团、德国RSBK、中咨海外、中国论坛、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等数十家机构支持协办的首届“碳中和国际实践大会”,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项目在京成功举行。

会上,巨鹏生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曙光发表了致辞,并在大会间隙接受了国际在线记者专访

一、加强战略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碳中和宏观战略路径

中国提出的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有30年,与发达国家平均50~60年的时间跨度相比,时间更短、难度更大。因此,需要加强战略规划,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碳中和宏观战略路径,既要充分考虑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特点、产业与能源结构特征、社会接受程度等重要因素,也要兼顾科学性、可行性、公平性、有效性等要求,确保在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目标。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在宏观层面自上而下地将任务分解,落实压力传导路径,也需要在微观层面自下而上地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通过“草根运动”及自愿减排路径,衔接协调机制设计与政策措施,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系统有效的碳中和微观执行机制

碳中和项目实施过程需要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规范认证。目前,中国在碳中和项目设计、实施标准、第三方认证等方面还不规范,因此,“十四五”时期需要加快建立碳中和微观执行机制。第一,建立碳中和标准规范体系。借鉴《PAS2060:2010碳中和评价规范》等标准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碳中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与评价标准,加强碳中和行业资质管理,不断完善企业碳中和第三方认证体系,确保行业碳中和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建立碳中和认证支持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行业引导,鼓励企业树立碳中和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开展碳中和认证。对于参与碳中和认证,推广应用低碳、零碳与负碳技术的相关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促进经济体系向零碳经济全面升级。第三,推动建立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目前,国内企业开展的碳中和行动多是对自身项目进行过程控制和跟踪管理,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意愿不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较弱。碳排放信息不公开已成为制约碳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倡导和推动企业开展碳排放信息公开,加快构建碳中和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助力落实碳中和目标。

三、链接嵌入国家碳市场,推动建立碳中和的市场化参与机制

目前,中国碳中和以购买林业碳汇为主,实现途径较单一,缺乏权威统一的认证机构,消费者的碳中和支出投向不透明,这些都限制了相关主体参与碳中和项目的积极性。未来,在落实国家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将有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参与碳中和行动,自愿减排交易需求的增加将为国家碳市场的拓展与扩围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探索排放抵消和自愿补偿相结合的多元发展模式,逐步提高碳交易抵消机制对碳汇的需求,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纳入全国碳市场,促进更大范围的碳中和交易,有利于构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价值的市场化实现机制,为重点区域的碳汇开发与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生态补偿的调节作用,扩大补偿的范围,提高补偿的标准,为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碳市场,碳交易潜力巨大。“十四五”期间,随着全国碳市场建成运行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深入,各地区、各行业要积极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主动链接全国碳市场,把握碳中和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不断提升碳中和行动参与者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充分发挥碳交易等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结合零碳、负碳技术与地球工程技术等的创新发展与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地推进碳中和方式的多样化,做好碳中和与零碳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加大绿色金融对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与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各行业碳中和稳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取势、明道、优术”为理念,以“格局、担当、聚变”为价值主张,长江商学院CEO项目已成功运营十六年。

在十六周年之际,我们系统梳理了以长江商学院优秀企业家校友为代表的中国商业领袖的思想和洞见,形成《长江商学院CEO思想力报告》。报告不仅包含了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思想,更涵盖了企业家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社会责任、全球化的视野和理念。

报告收录30位长江CEO案例,并融合院长、教授点评,为学员们提供聚焦于未来和全球化的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价值取向,启发未来的企业家在新的时代探索自身使命,思考商业本质,进而实现个人价值,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长江EE将逐一为大家分享《长江商学院CEO思想力报告》系列文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担当篇之长江CEO首期校友、新奥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的故事。

“只有每一家企业都能清楚自己的碳足迹,能管理自己的碳足迹,国家的双碳目标才能实现。”

王玉锁

新奥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长江商学院CEO首期校友

做能源出身的王玉锁,比常人更知道传统石化能源不可再生、终将枯竭的宿命,因此新奥企业文化的理念是“用我所能,善待明天”2001年以来,新奥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3亿吨,“2021年即可实现碳达峰”,并测算出在2030年国家完成碳达峰之前,新奥完成自身运营的碳中和。

只有每一家企业都能清楚自己的碳足迹,能管理自己的碳足迹,国家的双碳目标才能实现。”王玉锁说。

一屋已扫,还要扫天下。中国此前制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目前天然气的占比还不到9%,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王玉锁并没有在满足停留在舒适区,而是筹谋打造绿色能源系统,推动能源行业乃至社会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以来,新奥集团通过大力推广能源清洁开发与利用,倡导并切实推动创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争当了引领行业乃至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

01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业务转型

提供能源的全场景服务,推动各行业节能减排。2019年到2020年,王玉锁把从事下游分销业务的港股公司新奥能源,装入从事上游气源业务的A股公司新奥股份,令后者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一体化是提供全场景服务的前提”。同时新奥也完成了天然气的全价值链开发,这让新奥转型成能源智能运营商,借助数字化技术测算碳足迹精确数值,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优先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全场景业务的主线是能源工程建设,包括项目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检修的全过程。比如为所建园区匹配能源,对所有的点实施数字物联,做到电、气、热等能源产品精细化管理,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2020年新奥已有21个综合能源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累计已投入运营达119个。2020年全年为客户减少147.6万吨标煤消耗量,减少444.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王玉锁计划,到2029年能源智能运营商业务和天然气业务对新奥的收入贡献将达到1∶1,届时将带动更多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实现高效的节能减排。

02 持续技术创新,承担环境责任

新奥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强化“三废”处理。在煤制天然气技术研发中,新奥自主创新的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成功使各类高浓废水的有机污染物降解率达到99%以上,且处置过程中不产生二噁英,无二次污染,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推出了世界首套日处理能力达百万吨级的工业化示范装置,已应用于廊坊240吨/天超临界污泥处理项目、南京化工园区超临界危废处理项目和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超临界危废处理项目等。

新奥另一项自主开发的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已实现100%废水零排放,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3%以上,实现了生产基地的清洁循环生产。并在新能达旗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废水深度处理零排放项目等多个项目中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截至2020年年末,新奥共有20家成员企业获得了ISO14001认证证书新奥目前正在重点研发有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CCUS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变成精细化工材料加以利用。

全力推动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之外,新奥还通过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积极参与赈灾救灾、扶危济困、捐资助教以及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投入超过16亿元。

王玉锁认为:慈善不是施舍,慈善责任是最高境界,而新奥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慈善责任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通过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共创美好的明天。

长江商学院CEO思想力报告

在长江CEO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长江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组织编写了这本《长江商学院CEO思想力报告》。通过对部分长江CEO学员关于企业管理实践的追溯和总结,展现了新时代中国CEO本土原创管理思想和实践,回应时代新命题和商业新趋势,越际共创,教学相长。

未来,长江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还将进行更多维度的内容输出,将长江教授智慧和校友思考传递给同行者,为美好社会探寻更丰富的路径。

说到“碳中和”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核心词,不过在上世纪末它已经诞生了,只是最开始的10年并没有引起重视,当然了真正成为国际焦点也是在《巴黎协定》以后。

一开始,人们只把它当做一个环境气候问题,并没有在经济领域中深入研究、探讨,也是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也被证实与此有关,并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新冠大流行则加剧了两者的融合,自此“碳中和”成为了经济风向的灯塔。

现在世界主要国家都出台了各自的时间表,中国是在206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都是2050年,印度时间最长2070年,你一定想不到目前有一个国家已经实现——不丹,当然这是有特殊原因的。

进入主题,为什么“碳中和”与美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预示着美元的“灭亡”。

这里从三个方面着手去说明这个论点:

1、货币层面

众所周知,美元奠定历史地位是二战以后的黄金本位制,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带来了美元地位的下降,但锚定石油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再度稳固且有不小提升,这与他当时没有对手(欧元)有关。

如果非要说能够带来威胁的就是英镑与日元,不过自从美国将英国从世界第一经济体宝座赶下去以后,英镑多次抬头,但始终不曾如愿,唯有日元在上世纪八十年有戏,且有取美元而代之时,被美国的“广场协议”拉下深渊,从此一蹶不振。

当时,欧洲这些“原始”资本主义国家一看不对劲,于是在1986年(广场协议后第二年)签了《单一欧洲文件》,提出最迟在1993年初建立统一大市场,然后就是1995年欧元的诞生。

至此,国际货币格局“一强(美)两弱(马克、日元)”或美元“单极格局”,欧元产生,出现了“两强(美元、欧元)一弱(日元)”或国际货币“二极格局”。

不过,面对看似强大的欧元,美元依然能够屹立桥头就与石油有着密切的关系,自 1997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走出了一波牛市。尽管期间也有 2001 年的互联网泡沫的波澜,但是其余时间全球 GDP同比增长率始终维持在 5%上下,为近几十年最为繁荣的时间段之一。与此同时,近 40 多年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与全球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所以欧元再努力依然没有撼动美元的国际地位,但是现在风向出现一些变化,上世纪最后40年,石油带动了OECD(经合组织,一个发达国家联盟)的崛起,而进入新世纪以后,以中国为代表的非经合组织国家崛起,加大了原油的需求,并且对原油的影响力节节升高,中国成为全球原油第一大进口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给一个数据,从增量角度,过去二十年里,经合组织国家石油消耗同比始终围绕 0 点徘徊,而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主要由非经合组织国家拉动。因此,由中国为代表的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发展推升了当时全球原油需求的边际增长。

这种影响力会在未来的几十年越来越深,也是经济百年变局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碳中和会逐渐削弱化石能源的价值,首当其中就是石油,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认为30年以后沙特如果依然是石油王国,有可能会成为“石油亡国”,所以现在不得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也宣布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美元的基石被撼动,就等于伤了本源,那么它又会选择哪些可替代产品?世界还能允许美元一家独大么,时代改变意味着原始终结,或许届时美元依然是主要货币,但影响力大大不如从前,出现多种货币共存的全球货币体系。

2、经济假共存

虽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经济全球化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但向前的趋势不会改变,这可不是做啥学术研究,咱们举个例子。

当前最大的局面掣肘因素是供应链问题,有的国家没有商品可买,有的国家没有资源生产,有的国家运输遇阻等等,但这个问题应该辩证来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就是在找死。

专业人士把全球话定义为资本、人口、技术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就是拿日本来说,可以利用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带动全球话发展,但是人口行么,肯定不会,你想想全球世界各国净流入日本人有多少,就知道不可能,所以他只能发挥两种优势。

范围放大来看,南美、非洲更多的优势在于人口,你让他强行去发挥资本优势?不可能,一个比一个穷;发挥技术优势,有也极少,所以在这种历史大潮下,全球化不可能出现逆转。

回到主题来看,虽然美国现任政府一直试图持续融入世界,尤其借气候问题(可再生能源发展)拉拢搞“小圈子”,以但是殊不知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道出了真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美国一旦利益受阻,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国家,要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更是抬头也不会看见,想想今年疫苗诞生之初的辉瑞疫苗,美国明确说了除非美国人接种OK,否则其他国家面谈。

当然这些国家也不都是傻蛋,他们会向有利自己的方向迈步,所以“小圈子”注定灭亡,这种经济联系是假共存。

回到美元,所有与美国搞“小圈子”的国家,没有不依赖于美元的,包括欧洲,去年疫情爆发之处,赶紧求助美联储互换货币,美国向欧盟,日本,英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地区注了4500亿美元,但是反过来如果这些国家仍未美元信用不够的时候或者对其弊大于利时,美元相当于被抛弃了。

自然而然就能想到,如果美国先被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拉下马,美元危机第一层先爆发,并且若再推行所谓“经济怪圈(拉帮结伙‘发展绿色经济’)”,悖全球化而行,第二层隐患凸显,如果是这两种引爆点叠加,美元会真正灭亡的,咱们常说站的越高摔得越惨就是这个道理,唯一能打败美国的就是美国自己,说的就是这情况。

3、美元“自杀”

所谓美元“自杀”就是老生常谈的美国债务问题,虽然说现在美国国债已经烂大街,但买主依然“络绎不绝”,无外乎就是信任还在。但物极必反,国债总有尽头,即便借着华尔街那帮刽子手收割全球,也未必时时奏效。

来看美国财政赤字周期,美国财政预算内的赤字从本世纪开始就“一去不复返”,虽然都有回落,但一次比一次多,例如2007年第一次回落是3400亿美元,第二次回落在2015年,是4600亿美元,预计第三次回落在2024年,大约为8000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国债发不停的时候,收入能力越来越低,未来某一天被逼着长期实行零利率,那么美国经济增长就陷入了瘫痪,国债吸引力就打打降低,美元也就无人问津了。

要知道与日本不同,日本的国债都是自己玩,而美国的国债超过四分之一是国外投资人在玩。去年美国政府一年收入3.7万亿美元,根据美国过去20多年收入测算,年增长平均水平为4.3%,但欠钱速度比这快多了,超过7%。

前几天有个著名公司做了一个测算,全球在2050实现碳中和,欧盟每年要投1万亿欧元,美国绝对不止这数了,相当于美国国债还要再翻一倍,达到60万亿美元水平,即便除去每年政府收入,国债预计也超过50万亿美元,对此,只能用于一句话来形容:美国国债无限扩张就等于美元慢性自杀

写在最后

当初川普为什么要退出《巴黎协定》,这与美元关系极大。要知道这位狂人可是美元爱好者,多次公开示爱。拜登则是极力在推可再生能源,并且和OPEC关系越来越差。

说明在美国国内,你让他投票说要不要发展可再生能源,至少七八成以上都赞同,但如果说到落地,和自身利益挂钩,就会出现分歧。

现在全球央行都在大力发展绿色贷款,唯有美联储不同,对此态度含糊其辞,显然是意识到了危机,在其购债体系中,只有国债和房地产债,虽然美国国债也部分服务了国内可再生能源,但寥寥无几,至于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更不用说。

一个货币的兴衰往往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美国成就了美元,美元也成就美国,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未来美元走了下坡路,也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广东的绿色保险又添新品,2021年11月8日,广东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肇庆市试点落地,肇庆四会市大南山国有林场获得由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肇庆中心支公司提供的21.8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这是保险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一次新探索。

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中,肇庆的森林覆盖率最高,2020年末达70.73%,为绿色金融的探索提供了基础和空间,全省首笔公益林补偿权益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试点也落地该市。此次在全省率先推出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针对由于气象灾害及意外造成的森林损毁事故频发,尤其是应对火灾、病虫害、冻灾给林业造成的重大风险隐患和损失等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保护森林碳汇资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因此创新推出了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下一步,将在林业、金融和相关监管部门指导下,对产品条款进行优化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助力广东省森林质量提升、生态安全保障工作。

事实上,广东省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整体布局。作为港澳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广东是目前全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数量最多的省份,已建成全国首个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截至2020年末,全省森林面积1053.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58.66%。

★知识小贴士:

什么是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是根据当地森林树种、胸径等数据,计算出蓄积量,再换算出生物量,最后根据含碳率,得出固碳量。该险种以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将因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合同约定灾因造成的森林固碳量损失指数化,当损失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标准进行赔偿。

由于引发森林碳汇能力减弱的灾因繁多,不同地域森林碳汇能力也有所不同,同时,森林碳汇能力与计量看不见摸不着,一旦发生损失很难准确核定其富余价值损失,因此,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是保险行业解决林业碳汇世界性难题的一次积极大胆的探索,具有广泛和深远意义。

来源:南方plus

微信公众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1月9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提前6天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建筑平米较往年下调一块钱。“暖核一号”给老百姓带来了温暖,带来了蓝天,又带来了实惠。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已累计发电超600亿度

该项目投运后,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取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预计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烟尘691吨、氮氧化物1123吨、二氧化硫1188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30万吉焦,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在推进核能供热项目过程中,国家电投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核电企业经营做贡献、生态环保效益大提升”的原则,真正实现了当地民众、地方政府、热力公司、核电企业以及生态环保的多方共赢。

70万平方米核能供热厂内换热首站

早在2018年海阳核电1号机组商运当年,为落实国家电投党组“加快由核电向核能拓展、单一核能向多能综合利用拓展、核能向核技术利用和核环保拓展”战略决策,山东核电有限公司提出了核能供热的构想,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2019年,7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作为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投运,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独立第三方评价“清洁、安全、稳定、高效,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单台核电机组供热3000万平方米的科研工程正在推进,供热范围可覆盖方圆130公里区域。

海阳核能供热原理

核电厂热电联产主要是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用户。在此过程中,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确保核能供热安全可靠。

海阳核能供热迈出了我国核能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7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实施以后,全厂热效率由36.69%提升为37.17%;45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以后,热效率提高至39.94%。300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后,热效率将提升到55.9%,是原来的1.5倍。若海阳核电两台机组同时开展3000万平方米供热,能源贡献力相当于再造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开展核电余热供暖”。国家电投将积极探索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长距离的供热,进一步实现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的模块化、标准化,为核电供热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模板和标准,为我国推进清洁取暖,实现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经济、更环保的核能方案。

碳中和大时代下,ESG、绿色影响力等投资理念正成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者的新灯塔,我们愿与更多绿色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共进,助力中国的零碳经济行稳致远。

——箱箱共用

11月7日,第四届进博会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本次论坛也是国内首个以ESG投资为主题的产业界与金融机构对话的国家级论坛。论坛汇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中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红杉中国、绿动资本、蔚来资本、汇添富等政企投资界嘉宾围绕产业绿色低碳转型、ESG风险评估与可持续金融创新等最新热点话题进行探讨,通过进博会这一重要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作为绿色低碳产业代表受邀出席论坛,分享了中国企业低碳化创新实践、绿色产品和数字化碳核算带来的低碳产业投资机遇。

双碳背景下的产融对接挑战与机遇分论坛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始采纳ESG投资理念,ESG投资已成为投资主流。在ESG策略下,财务绩效不再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唯一法则,ESG因素成为筛选具有长期价值标的的重要参考。

白波认为,国家的双碳目标毫无疑问会带来重大的投资机遇。除了传统的能源电力,商业服务业亦蕴含巨大减碳潜力。作为现代物流的关键要素,智能循环包装兼具环保和技术创新,将成为物流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绿色投资需抓住以这类行业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布局窗口期。“目前我们旗下一期人民币基金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并不低于VC/PE机构的平均回报水平。绿动资本要做的就是逐渐影响被投企业和企业家,除了重视财务报表之外,也要重视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力。”

绿动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白波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已将ESG理念深深融入了企业的治理内核,希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长期价值。在政策监管、LP推动、风险管理等因素驱动下,中国企业也正积极摸索本土化路径,箱箱共用就是我们在投企业中很好的例子,兼具绿色环保和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属性的箱箱共用在探索ESG中的E(环境)因子有着天然优势。“白波表示。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GDP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控制减排后的碳排放总量约99亿吨。根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2020年中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1.01万亿元。如果按照平均碳强度计算,包装行业带来的总排放量约为1亿吨,物流包装产业规模和减碳空间都非常巨大。

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

当谈到绿色科技企业在产融结合的挑战时,廖清新坦言:“随着中国将绿色低碳长期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双碳顶层文件的出台,绿色金融正在加速布局低碳循环产业。但企业从工业化迈向低碳化,不可避免的挑战就是数字化治理能力,企业只有真正具备了数字化能力,才能对内实现管理效率优化,对外可以通过数字化碳核算、碳盘查。箱箱共用在行业率先启动物流包装循环服务的CCER(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方法学的研究,来构建物流包装循环产业的碳核算标准。如果物流包装循环服务碳减排值得到官方认证并产生价值,让减碳可视化、数据化,不仅会提升企业使用循环服务的积极性,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企业之间在碳减排这一目标上,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和共同目标感。”

今年不仅是“十四五”元年,也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政策和法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和产业企业携手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论坛现场,以“零碳循环伙伴”为己任的箱箱共用表示“碳中和大时代下,ESG、绿色影响力等投资理念正成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者的新灯塔,我们愿与更多绿色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携手共进,助力中国的零碳经济行稳致远。”

关于绿动资本

绿动资本是领先的绿色影响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专注于技术赋能的工业和商业服务业领域投资。公司直接和参股管理规模超150亿元人民币,汇聚了来自产业、技术和金融领域的战略合伙人,共同致力于“投资·绿动中国·影响亚洲”。

关于箱箱共用

箱箱共用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循环包装技术和服务提供商,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包装循环与共用解决方案。凭借全行业物流包装、物联网、循环管理等综合研发能力,以及一箱一码、箱货共管、AI辅助决策等创新技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从场外PaaS(Packaging as a service)循环用箱服务,到场内SaaS循环管理的全链路数字化能力,共同推进物流包装的循环与共用,共建零碳未来。

由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和成都市法官协会指导、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主办、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承办的“高新杯”碳达峰碳中和法治保障研讨会暨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2021年会近日在成都举行。会议旨在通过推动科研院校、司法机关和市场交易平台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路径

在签约揭牌环节,高新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引千,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院长卫德佳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常务副总裁蒋洁萍联合签署了《碳达峰碳中和法治协作保障框架协议》。同时,高新区法院党组书记何良彬、四川省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共同为全省首个“绿色金融巡回法庭 绿色金融诉源治理工作站”揭牌。三方协议的签署及巡回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站的设立,将有效推动科研院校、司法机关和市场交易主体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人民法院更为便捷掌握双碳行业发展动态,更为精准服务涉碳交易主体合规体系构建,更为有效促进争议前端化解,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质效。

【来源:四川法治报】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碳数据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同时作为碳中和进程可视化的重要工具以及评判国家达峰水平的重要依据,受到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除了关注碳排放的多少,我们更需要知道碳排放从哪里来,以及碳排放的变化和未来趋势。科学、可靠、可追溯的高分辨率碳排放地图能够提供碳排放的关键地理位置信息,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数据之一。”清华大学刘竹副教授表示。

然而,当前的碳排放地图受到技术限制,仅能将以年为单位的历史排放数据进行空间展示,难以反映碳排放的时空动态演化。全球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依赖于及时、准确、可靠的碳排放动态监测及政策评估,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碳排放时空定量表征范式。

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地学系刘竹副教授研究组领衔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打破了该领域当前的数据和技术壁垒,提出一种基于近实时碳排放量化方法和参数模型的碳排放空间表征模式。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 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上在线发表。

据清华大学地学系窦新宇博士介绍,“研究通过建立以天为尺度的近实时碳排放核算理论和方法模型,结合自动化处理和同化多维度数据源以及多种观测手段数据,搭建了实现网格级碳排放近实时快速计算的模型框架,进一步提高了全球碳排放数据时空分辨率,将全球碳排放的时空动态研究从“过去时”推进到“现在时””。

GRACED记录了自2019年1月1日以来的全球碳排放的天变化,是目前唯一具有天尺度分辨率的分部门近实时全球碳排放地图。数据集覆盖了全球 90% 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全球7个主要二氧化碳排放部门:电力、工业、居民消费、地面交通、国内航空、国际航空、国际航运。GRACED展示了不同排放源的种类、来源和时空分布特征,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区域资源配置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碳排放源情况进行全过程追踪和量化,为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分析与政策建议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GRACED反映出人类活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包括气候、季节、节假日甚至是新冠疫情对碳排放的实时动态变化(颜色越红表示碳排放越高,颜色越蓝表示碳排放越低)。

GRACED反映了周末及工作日对碳排放产生的实时动态变化(红色越深表示周末排放越高于工作日,蓝色越深表示周末排放越低于工作日)。数据显示,全球绝大多数区域周末的排放量低于工作日。发达地区的工作日和周末之间排放差异比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显示为深蓝色区域)。差异排放的分布特征与地面交通部门排放的线状特征高度吻合,这表明周末人类交通出行活动的减少对周末碳排放的减少有重要影响。相比2019年,2020年的周末与工作日排放差异较小,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居家办公政策的实施大幅削减了工作日的通勤量,使得2020年周末和工作日的碳排放差异并不显著。

GRACED反映了新冠疫情对碳排放的实时动态影响。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总排放量普遍下降(下图中蓝色区域)。然而,也有少数地区的排放量增加(下图中红色区域),包括美国东部、英国、印度东南部、日本的一些省份,以及中国中部和西部。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地区的防疫力度不同,以及疫后的恢复情况和时间差异。以中国为例,虽然2020年前期受疫情影响导致工业活动减少,使碳排放出现短暂的下降;但由于中国严格有效的管控措施,后期工业活动逐渐恢复,因此后期经济复苏导致的碳排放反弹部分抵消了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减排量。

GRACED的高空间分辨率优势和多部门维度优势,可精细化反映省市内部排放总量以及分部门排放的分布差异。如下图所示,以国内航空部门、居民消费部门、地面交通部门为例,颜色越红的区域表示碳排放量就越高,反之,颜色越蓝的区域碳排放量就越低。从航空碳排放示意图来看,红色发射区域是城市机场所在地(如北京机场、上海机场),航线的深浅不一代表不同航线的碳排放有所差异;从居民消费碳排放示意图来看,广东省热值区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意味着大量人口集聚在珠三角造成较高的居民消费排放;从地面交通碳排放示意图来看,新疆地区分布的颜色中较红的线路为当地的交通干线,交通流量较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参考地图显示信息,进行合理的碳排放管控。

GRACED网格级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展现形式可覆盖包含全球重点城市在内的关键排放区域,并量化表征分部门排放的时空动态特征。以北京、上海、武汉三座典型城市为例,2020 年 3 座城市的碳排放量在 1 月末受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下降,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趋于平稳。但即使受到疫情影响,2020 年三座城市的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工业部门,从人为排放所反映的人类活动水平变化来看,居民消费部门受疫情影响较小,地面交通和航空部门受疫情影响最为显著。

GRACED可精准捕捉城市等精细空间尺度下,碳排放受疫情、节假日等影响的分部门动态变化。以北京为例,GRACED精准捕捉到北京市地面交通部门在2020年1月底受疫情影响的碳排放下降显著;2020年6月底,因北京新发地疫情的爆发碳排放也有所下降;2020年10月初,因十一假期北京市市民外出旅游,市内交通碳排放量出现明显下降。

目前,该数据集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如国际气象组织WMO科学联合报告2021,全球碳计划2021年全球碳收支年度报告,联合国环境署排放差距报告2021等。近实时全球碳地图将支撑国家和地区开展针对性的碳排放评估,有助于各类气候政策措施及时调整,从而赋能碳中和目标的科学精确实现。

来源:互联网快报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突出示范引领,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体制机制上深入探索、创新突破,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推动跨系统改革成果的相互衔接和系统集成,构建全尺度、多领域衔接的环境治理长效制度体系,提供更多“福建经验”“福建样板”。

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6.8%,是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为了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传承弘扬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在林业碳汇生成、流通、增值、应用等环节积极探索“福建经验”,全省林业碳汇成交量和成交额目前均排名全国前列,并成为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且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进一步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形成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围绕碳汇“怎么生成”,整合多方面政策资源,形成固碳增汇合力

福建省通过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完善森林生态功能,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全省森林面积达1.21亿亩,森林蓄积量7.29亿立方米,年均增加碳汇5000万吨以上。

一是摸清碳汇家底。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自然资源普查,开展全省林业碳汇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专项调查,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按照森林类型、起源和龄组,选取430个模型建立森林样地,开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枯死木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调查,动态评估碳汇变化情况,形成碳汇资源“一本账”,全省碳储量超过4亿吨。

二是实施固碳工程。一方面,依靠新增森林面积和提升森林质量,“十三五”期间每年平均新增造林119万亩、森林抚育380万亩,每年新增固碳量近220万吨。另一方面,通过松林改造提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停伐、病虫害防治等措施,防止因森林减少而造成的碳排放,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10万吨。

三是开展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碳汇功能,选取20个县(市、区)林场开展碳汇造林试点,通过更新改造、套种补植,累计实施碳汇造林面积100多万亩,每年新增林业碳汇8.95万吨,林分质量逐步向好,实现从单一型树种结构向多树种混交型结构转变。

四是加强研发认证。积极研发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FFCER(福建林业碳汇)项目,涵盖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人工碳汇造林项目等不同类型,积极探索研究“森林停止商业性采伐”等新的碳汇方法学,为林业碳汇上市交易创造有利条件。南平顺昌国有林场获得全国首张国际森林认证(FSC)证书,为27万亩林业碳汇产品进入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围绕碳汇“怎么流通”,建立多层次交易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福建省通过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基本形成手段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的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全省林业碳汇累计成交283.9万吨、成交额4182.9万元,市场活跃度保持全国前列。

一是拓宽交易范围。出台实施《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方案》《福建省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将林业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福建碳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共同成为全省碳市场的主要交易产品,允许重点排放单位、社会组织购买用于抵消排放;将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主体放宽到独立法人,碳排放抵消提高至10%,进一步带动交易需求,提高交易主体覆盖面。

二是规范交易程序。将交易从政府部门职能中分离出来,由全国首家环境资源交易平台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作为省内林业碳汇交易机构,依据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则,统一为参与林业碳汇交易的企业提供交易服务,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和独立性。

三是优化交易服务。交易实行全省联通、全程网办,依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系统用户首次开户后,挂牌点选、单向竞价均为全程自主网络操作,实时成交,线上结算,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在线交易;在三明、南平等内陆山区市县设立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为广大林农提供点对点、面对面交易咨询服务,已累计服务林农190多人(次)。

四是衔接外部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牵头筹备组建全国林业碳汇联盟,努力放大福建林业碳汇改革示范效应;积极对标国际碳汇开发规则,三明永安市借鉴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创新生成项目,通过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完成全省首单VCS林业碳汇交易,交易金额256万元。

围绕碳汇“怎么增值”,创新多元化金融模式,增强绿色发展动力

福建省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碳汇项目,带动碳汇金融投资5000多万元,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持久内生动力。

一是创新森林生态银行。借鉴商业银行“零存整取”模式,搭建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将零散的林业资源集中化收储和规模化整治成优质资产包,对接资本市场引入市场化资金和专业运营商,破解林权碎片化带来的开发低效、经营粗放问题。南平市顺昌县率先组建林业融资担保公司,成立森林生态运营中心,获得国开行9.12亿元、农发行3亿元和欧投行0.3亿欧元长期贷款额度支持。

二是创新林业碳票。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碳减排量,通过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以“林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三明市在将乐县常口村、沙县俞邦村首发5张林业碳票,共计碳汇29715吨。常口村通过碳票交易,新增收入14万元。

三是创新林业碳汇基金。对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三明永安市设立首个林业碳汇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资方式,参与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和保护,将政府投资与社会捐资有机结合,社会各界累计捐赠资金已达1000万元。

四是创新林业碳汇贷。探索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贷款,将未来林业固碳的生态收益转化为经济收益,着力解决当前碳汇市场价格认可度低、碳汇签发周期长等难题。南平顺昌国有林场与兴业银行签订全国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项目,林场获得贷款2000万元;三明金森森林资源开发服务公司获得邮储银行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100万元。

围绕碳汇“怎么应用”,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挖掘价值实现潜力

福建省通过探索“林业碳汇+”,由点到面,着力让林业碳汇多重效用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

一是“林业碳汇+乡村振兴”。率先建立“一元碳汇”平台,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农村碳汇林作为开发对象,科学测算碳汇量并以“一元/10千克”价格上线销售,公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认购,认购款进入专门账户用于林农和村集体增收,让农村地区共享发展红利。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已有1292人(次)认购3800吨碳汇,1404户林农获益。

二是“林业碳汇+中和活动”。率先建立以林业碳汇推动大型会议活动碳中和机制,今年以来,在福建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等大型会议活动,通过购买林业碳汇、营造碳中和林等方式,分别抵消所产生的碳排放300吨、1097吨、65吨,逐步形成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

三是“林业碳汇+生态司法”。率先建立林业碳汇替代性生态修复机制,在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中,责令被告人认购森林碳汇量,通过认购碳汇量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南平市顺昌县完成全国首个“碳汇+”生态庭审,一滥伐林木案被告人主动花费4万元,在“一元碳汇”平台认购400吨林业碳汇,用于所造成生态破坏的替代性修复,法院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四是“林业碳汇+生态保险”。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林业碳汇保险、再保险业务,运用市场机制防范化解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林业碳汇项目稳定发展。人保财险与顺昌国有林场签下全国首单“碳汇贷”银行贷款型森林火灾保险,为碳汇林提供风险保障2100万元;龙岩市新罗区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获得人保财险提供的碳汇损失风险保障2000万元。

近日,我国正式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文件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成为了焦点话题,一批企业聚焦可持续发展,争相展示最前沿降碳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罗克韦尔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助力绿色智能制造

在本届进博会上,首次参展的罗克韦尔自动化通过实体模型与数字化技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智能“小世界”,讲述其在跨界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碳中和等领域的落地成果。在这个“小世界”里,既有现代化工园区、风力发电场、智能输配电,也有智能楼宇、智慧物流,还有智慧快消、绿色出行及娱乐。

“深耕中国30多年,我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求新求变的活力,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石安表示,将全面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达成,目前,该公司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已覆盖中国90%的高碳排放行业。

在石安看来,绿色智能制造将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各行业将加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抢占技术制高点。罗克韦尔自动化正通过融合创新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赋能智能制造和碳中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司在中国设立了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全方位整合人才与智能制造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助力企业凭借易于部署的智能制造能力决胜市场。

江森自控:助力中国城市建筑可持续转型

聚焦加速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江森自控在进博会上带来以高效产品、技术创新和先进模式为依托的OpenBlue数字化平台,推出OpenBlue零碳建筑解决方案。其通过专业的监测与报告平台,将能耗和碳排放的汇总汇报、足迹追踪、管理优化工作合并起来,助力实现建筑的“碳中和”目标。

“我们今年的参展主题为‘智慧科技筑就中国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呼应了中国的‘双碳’目标。”江森自控亚太区政府事务及企业传播副总裁车飞介绍,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显著降低能耗,大幅减少碳排放,助力数据中心、办公楼、医院、机场、商场、工厂、园区等多个场景的建筑加速可持续转型。此外,全系列低碳节能技术确保了城市建筑能源的绿色高效利用,加速实现长期的碳减排目标。

在进博会现场,江森自控发布了全新《江森自控未来建筑系列白皮书:双碳目标与中国建筑的可持续使命》,从“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应用”“全行业生态”三个维度提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破局之道,助力中国城市建筑可持续转型。

“我们观察到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实现高效的区域能源建设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车飞表示,江森自控也在进博会展示了全方位的区域能源解决方案与能力,包含基于高效热泵机组的大型清洁供暖解决方案、区域供冷解决方案等,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为企业带来环境、社会及经济综合收益。

博世热力:“智”造低碳家居新生活

此次进博会,博世热力技术带来三款高端燃气锅炉,为中国消费者与工业厂商提供高品质的安全舒适供暖解决方案。其中,一款原装进口自德国的大功率冷凝式燃气商用落地炉首次亮相进博会,以高运行效率确保低排放量,是对“双碳”目标的切实响应。一同展出的博世智能采暖控制器采用最新升级的恒温控焰技术,可根据房间情况设定温度,精确调节输出功率,在进一步节省燃气消耗的同时,大幅降低锅炉启停频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博世热力技术亚太区总裁郑大智表示:“博世热力技术与进博会一同成长,今年是博世热力与进博会相约的第四年,我们非常荣幸能够继续在这个全球瞩目的平台上展示最新产品技术,也见证了行业趋向智能、舒适、低碳的崭新消费风潮。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持进博会,努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家居产品和解决方案,引领碳中和变革之下全新的采暖理念。”

写在前面:

正值英国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举办之际,最近一段时间拉闸限电的现象也引发了对于国内气候变化政策上“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达成是否还能保持力度的热议。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环境治理议题,也在影响着许多脆弱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延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一直赞成通过基于健康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和调节功能贡献于减缓和适应,以及通过持续稳定的环保政策来促成全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点上,本文分享山水理事徐晋涛教授在10月24日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的发言以供思考讨论。

专家介绍

徐晋涛,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理事。

就今年的拉闸限电现象,我有三点思考。第一点关于价格管制。第二点关于运动式减碳,第三点是长效机制

国务院前一段时间召开了相关的会议,提出了两点非常重要的措施,第一是允许提高电价浮动幅度,过去5%、10%,上升到20%,供需双方还可以执行协议价格。第二就是要避免和防止运动式减碳。拉闸限电是运动式减碳的重要表现。

我先谈谈电价,实际上能源问题我不是特别在行。但是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来看,任何价格管制都会带来供需的错位,或者是过剩或者是短缺,但是以短缺为主要表现。有价格管制,价值低于潜在的市场均衡价格就会导致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就会导致短缺。最近短缺经济学的奠基人科尔内教授去世了,让我们想起80年代经济学方向的学生,几乎人人手捧一本《短缺经济学》的往事。计划经济时期计划定价,结果是全面的的短缺,在过去几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价格管制都已经取消。

这次国务院开始允许一定程度的放开电价,我觉得对电力部门的改革、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有特别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实际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电荒,各种各样的原因。进入新世纪初期发生过有电荒,后来有“十一五”末期的拉闸限电,跟这次的原因很相似,所以电荒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是这次这么大面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很多省都发生了电荒,这一定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因。我们认为就是电价的问题,想想煤价已经基本上放开了,电价还在管制,所以一定会出现价格倒挂,最后就会出现供需严重脱节。

20年前,还有煤电联动机制,当然是通过行政的手段希望把煤价控制在电厂允许的范围内,但是在20年以前这个机制已经难以维持下去,所以现在电厂面临的就是不断浮动的原材料价格和管制的产品价格,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而且会是周期性的问题。这次国务院允许电价浮动,我觉得是个转折点。也许对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都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黄益平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概括为从奇迹式增长向常规增长转型,奇迹式增长的特点就是生产要素价格管制,最终产品放开。现在电是特别特别重要的生产要素,环保专家又在提倡所有最终能源都要电气化,所以电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电价长期管制的话,用电大户就会一直得到隐形的补贴。这种生产模式早就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就像今年的电荒一样,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改革电价,我觉得就是在推动改变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走向常规增长,因此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举措。

第二,运动式减碳的问题。在环保部门工作很多年,你就知道中国的环保都是运动式的,从90年代末期,1997年、1998年零点行动,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到2010年就有拉闸限电,2016年以后环保督察,哪个不是运动式的?运动式减排跟运动式减碳的对立面就是长效机制。我们之所以出了问题要用运动式的方法解决,就说明长效机制是缺位的。所以现在如果不要运动式的减碳,我们还没有长效机制,那这减排和减碳还搞不搞?这确实就是特别严肃的新的问题。

“双碳”目标原本对能源部门就是非常大的挑战,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次很多人直接把电荒归结为“双碳”目标,那我们“双碳”以后还搞不搞?所以又处在很纠结的转折点上。

我觉得问题不在于“双碳”目标,问题在于运动式减排、运动式减碳。每次运动式减碳一个是激化矛盾,导致大量的企业被强行关闭,大量的产能被强行停摆,大量的短期失业。第二,就是效果不稳定,在这个运动过去以后一般都会出现报复式排放增加,就是没有产生长期稳定的结果。

“九五”期间环保成效显著,有运动式减排的作用,亚洲金融危机也有很大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8%以下,环保的形势就好转了。到了“十五”期间又开始反弹,一个是经济增长率上来了,另外一个就是运动式减排的报复性反弹。“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有很多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十二五”期间就有报复式的反弹,比如2012年开始的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第三点是长效机制,运动式减排、运动式减碳如果不搞,那就需要寻找长效机制。有哪些是长效机制呢?第一个就是法律环境,环保执法要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做到执法严明,后者可能更为重要。我们七十年代末期就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如果环境执法严格,中国不会有特别大的环保问题。之所以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就是环境执法的环节非常薄弱司法体系如果真的能够独立行使权利的话,就应该是一个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的建立还需要经济政策手段。我们现在减碳的国家机制是碳交易,但实际上还有环境税,碳税的手段可以选择。当然还有很多补贴的政策,比如过去可再生能源有补贴。近来可再生能源由标杆上网电价转为竞价上网的,就产生了长效机制。竞争加剧了,技术进步就会快,还降低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政策改革。

现在的拉闸限电,各个时期运动式的减排、运动式减碳都是行政手段的一部分,只不过过去我们有比较温和的行政手段,环境标准如果有持之以恒的环境执法也是可以产生效果的。但是显然执行的特别不好,最后就要依赖中央政府直接插手,就出现了这种大规模的运动式减碳、运动式减排。

要想有长效机制,需要考虑的是调动地方政府改善环境执法的积极性,同时要降低污染减排、温室气体减排的社会成本,我个人认为碳税、环境税是最好的手段。2018年出台的环境税在设计上很科学,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将环境税列为地方税,二是税收作为一般性的财政税入。我个人反对专款专用,把它变成一般性财政收入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环境执法的力度就会提高,也出现双重红利的作用,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总体有利。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将来欧美和美国的边境调整机制,如果未来十年二十年全球大干快上减碳,就一定会出现全球相对统一的碳价,这时候就会出现越来越强有力的边境调整机制。中国是进口大国,也会要求供应国有相应的减排措施,要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信号。边境调整机制意味着进口国会征收碳关税,我们如果想避免被调整,避免向欧盟交税,可能需要碳税做对冲,因为随时需要明确可比的价格信号。碳交易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是对出口行业。我们有非出口行业,像电力,也不妨继续实施碳交易。因此也可以就碳税和碳交易的混合体制做一些探索。

11月8日,广东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肇庆市试点落地,广东的绿色保险又添新品。

肇庆四会市大南山国有林场由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肇庆中心支公司提供21.8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这是省内保险行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一次新探索。

肇庆市是珠三角九市中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截至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73%,为绿色金融的探索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此次肇庆率先推出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针对由于气象灾害及意外造成的森林损毁事故频发,尤其是应对火灾、病虫害、冻灾给林业造成的重大风险隐患和损失等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悉,广东省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整体布局。森林火灾、病虫害、冻灾是林业面临的重大风险隐患,创新推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推动森林保险高质量发展,保护森林碳汇资源,是保险行业破解林业碳汇难题的一次积极探索。

【知识小贴士】

什么是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是根据当地森林树种、胸径等数据,计算出蓄积量,再换算出生物量,最后根据含碳率,得出固碳量。该险种以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将因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合同约定灾因造成的森林固碳量损失指数化,当损失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标准进行赔偿。

由于引发森林碳汇能力减弱的灾因繁多,不同地域森林碳汇能力也有所不同,同时,森林碳汇能力与计量看不见摸不着,一旦发生损失很难准确核定其富余价值损失,因此,林业碳汇指数保险是一次积极探索,具有广泛和深远意义。

导读: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下,林业碳汇举措有着重要意义,某种程度上算是实现了经济和环保“双赢”,致力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林业碳汇,是指碳排放企业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等手段,利用植物的吸碳、固碳能力构建出碳汇,抵消已产生或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全过程碳中和。

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下,此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企业购买碳信用,以完成自身碳减排目标,可避免超排影响到正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碳汇林建设势必会选择固碳能力更强的树种,且大面积绿化建设对于改善生态、减缓温室效应都能起到正面作用,某种程度上算是经济和环保“双赢”。

基于以上优势,林业碳汇在未来或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林业碳汇落地。比如,近日安徽省首个“零碳”会议在黄山召开,承办方就是通过购买歙西林场开发的碳汇,来抵消会议过程中因交通、住宿、餐饮等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这直接或间接促进大会采取更加绿色的出行方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而且,林业碳汇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由于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在一系列蓝天保卫措施中,为有效减污降碳,林地的保护和建设也被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来看,林业碳汇除了加快实现碳中和,在大气污染防治及改善空气质量上,也将扮演重要角色。

有资料表明,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要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因此,出于获取碳汇目的所造的林场,同样会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大助力,促进空气质量改善。

举例来说,在陕西延安,中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建设的姬塬碳汇林,通过实地勘察、精选树种,已逐渐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做法。根据统计,以碳汇林为核心的CCUS项目,仅2020年“消化”的二氧化碳就相当于2200亩常绿阔叶林一年的吸收量,同时还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所以,林业碳汇在督促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也能加大绿色覆盖率,利用碳汇林建立起一道生态屏障,不管是从绿色可循环经济,还是绿化建设角度考虑,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相当于一套系统,同步推进蓝天保卫战与碳中和,致力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明确社会资本通过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模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并明晰了参与程序,从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面释放政策红利。

安信证券苏多永认为,努力增加生态碳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六大路径之一,森林、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碳汇需求的提升,将为园林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生态项目落地规模和进度可期。

蒙草生态(300355)依托特色种质资源优势,为生态修复提供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东珠生态(603359)与长江造林局达成共识,依托四川省林业资源共同开发林业碳汇项目;

建龙微纳(688357)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发了盐碱地土壤改良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专用分子筛。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传统数据中心向新型数据中心的转型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数据中心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不断演进和升级。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与数据中心的融合,以AI代表的智能化技术成为数据中心转型升级最佳搭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未来的数据中心将与现在的数据中心设施大不相同。那么人工智能将给数据中心带来哪些改变呢?

数据中心是AI的有效实践

数据中心与AI的结合将带来诸多优势:

1.优化工作负载

AI可以帮助企业以最有效自动化的方式运行工作负载。通过使用AI和机器学习,可以从过去的数据中学习,并更有效地在高峰时段分配工作负载。这样做可以帮助数据中心提升效率,节能减排。

2.优化人员配置

在数字时代,雇用合适的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执行许多任务,帮助优化人员的工作内容,让每个员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3.提升能源效率

基于AI的系统能够更好地优化供暖和制冷系统,进而可以帮助数据中心降低电费。AI还可以用于帮助创建更高效的数据中心的设计,以及检测和优化很少使用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器。

4.提升安全性

AI可以在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营中心中广泛使用。通过分析来自多个系统的事件和输入,并设计适当的事件响应系统,补充当前的安全事件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

借助AI 实现转型升级

有孚网络一直深耕 IDC 产业 20 多年,在数据中心新基建赛道上形成了立足一线城市,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态势,长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能力与面向未来的业务策略,保障客户从数据中心建立,到托管服务,云管理平台,以至业务拓展的全面服务流程。

在不断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的同时,有孚网络也持续关注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指导下,将绿色、低碳、节能加入建设运营目标,形成了全生命链管理模式,综合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一体化部署,更能发挥数据中心集群化降耗效应,实现精准降耗。有孚网络利用AI来优化生产力,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有孚网络秉持“数据中心是一个整体,节能从源头开始”理念,以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数据中心为目标,积极采用数十项先进技术和设备选型、实践,从IT、电气、动力系统、制冷系统、微模块技术等方面采用多项绿色节能技术,赋予低碳数据中心更丰富的内涵,其中多项IDC节能技术专利获得行业认可,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运营能效。

为解决环保系统建设中算力方面的痛点,依托于自建的数据中心,有孚专有云能够提供比传统架构提高数十倍的计算性能。同时结合有孚AI和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持多种GPU应用程序、深度学习框架。既能实现较高的计算处理性能,又在能效比、内存支持,以及CPU本身的架构上具有较大优势,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真正实现环保智能化。

在运维方面,20年来,有孚网络坚持高研发投入,引领云计算数据中心赋能创新,以AI技术赋能探索智慧化数据中心运营,以综合能源技术应用赋能碳减排先行标杆,通过基于AI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前预测服务器、交换机以及SSD故障,减少数据中心的宕机风险。并且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实现数据中心自动节能。采用人工智能建模分析、预测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结合虚拟机迁移功能,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地调度数据中心资源,挖掘节能潜力。

目前,有孚网络的业务已覆盖政企、金融、互联网、新零售、教育、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领域,帮助客户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高价值增长。

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规模和容量都在成倍增长,随之而来的运维管理复杂度和难度也越来越大。AI与数据中心的结合,能实现运维效率的革命性提升,极大降低数据中心运维成本,提升竞争力,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向新型数据中心的转型,助力数据中心领域达到“双碳”目标。

11月9日下午,在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油气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专业论坛上,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仲明表示,浙能集团力争“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翻两番、新增2000万千瓦时,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我国要在10年内实现碳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胡仲明说:“能源企业既要满足全社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又要加快推动清洁替代,实现从高碳能源结构向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型。”

为此,浙能集团提出风光电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加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力度,力争“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翻两番、新增2000万千瓦。同时,集团将加快推进氢能发展,持续推动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构建加氢网络,推进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高效运作。

浙能集团将从“一减一增”两方面发力走绿色发展之路,除增加非化石能源利用之外,“一减”即为减少化石能源碳排放。集团将发展火电灵活性改造、热电联产、循环经济、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和数字化技术,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煤炭清洁化利用。

碳管理创新也是时下热词,胡仲明表示,浙能集团将逐步完善碳管理体系,同时积极强化碳金融碳市场参与能力,适时推进碳金融业务,建设碳管理平台并提供碳中和及碳普惠交易服务,高层次打造现代能源金融衍生品应用与管理体系。

本次论坛由浙能集团主办,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嘉宾主旨演讲。埃克森美孚、壳牌能源、BP、切尼尔能源、嘉能可、道达尔能源、美国维吉等世界知名油商企业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两项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相继出台,提出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擘画了我国绿色高质量发展蓝图。《意见》和《方案》将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写入重点任务,部署“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进一步凸显了增强节约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在碳达峰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控制居民消费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面

联合国环境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占比超过30%。中科院最新研究指出,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消费端碳排放占比已达53%。由此看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相向而行。

作为推动需求侧降碳的重要方面,《意见》和《方案》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不仅是一次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的绿色革命,还是一场倒逼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既需要政府的强力推行,更需要全社会通力配合,加快形成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全民广泛参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持久动力

《意见》和《方案》明确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一方面,大力推进全民绿色低碳行动,可以显著降低终端消费碳排放强度。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用能分别为9.9吨、5.5吨和5.2吨,而我国目前约为3.5吨。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人均用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只有引导全民广泛参与,自觉节水节电、践行低碳出行、杜绝粮食浪费,才能以更低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公众消费偏好对企业生产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绿色生活方式将反向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引导公众广泛认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将有力推动能源开发、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筑各领域发展方式转换,也是助推可再生能源开发、新能源车船替代、低碳建筑发展等减碳政策落地的关键。

全民行动,从现在做起

《意见》和《方案》明确了引导全民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各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社区、家庭和公众共同参与

一是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绿色低碳基础知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积极性。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体系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二是积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化绿色家庭创建行动,引导居民优先购买使用节能节水器具,减少塑料购物袋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倡导步行、公交和共享出行方式,杜绝食品浪费,自觉实行垃圾减量分类,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进一步加大绿色采购力度,优先使用循环再生办公产品,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三是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要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立健全内部绿色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在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设备、绿色回收、绿色包装等全流程实施工艺技术革新。鼓励企业参与绿色认证与标准体系建设,主动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激励绿色低碳产品消费。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引领作用,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引领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四是高标准做好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要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首先要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鼓励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开展综合管理、专业技术、行政执法等专题教育,弥补领导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短板,确保分梯次、多层级、全覆盖。

(作者系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近年来,国家将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战略目标,并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之下,消费者、监管者和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各行各业的企业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各行业积极出台相关体系。然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采取措施落实减排既艰难又昂贵,因此不得不推迟这项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将改变“游戏规则”——AI技术能够多方面深入洞察企业碳足迹并降低减排成本,作为低成本、可持续转型的加速器;AI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各种场景,从环境中收集大量数据并嵌入定制化模型,由结论给出科学、合宜的行动建议。

世界领先的商业战略咨询机构BCG波士顿咨询表示,企业若想减少碳足迹,应把人工智能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监测排放,利用AI技术跟踪碳足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预测排放,根据企业当前的减排工作、新的减排方法和未来需求,预测企业未来的碳排放,从而更准确地设定、调整和实现减排目标。减少排放,精确管控各环节工艺,提高生产、运输等方面的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降低成本。

传统的减排方式主要强调减少碳消费和使用可再生能源,AI则为企业指明了另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径——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智慧环保、智慧工业、智慧应急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佳华具有多种项目实践经验,通过图片识别、视频识别、溯源识别等实现监测功能,通过预测各类数据、预警未来情况等实现预测功能,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未来问题防治等实现优化改善功能,利用AI发现并解决各行业痛点问题,技术积淀及应用经验丰富。

在双碳监测领域,佳华通过布控一些温室气体分析仪、佳空气环境监测设备、能耗监测终端等产品,实时采集监测CO2等指标,并结合现有的污染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工作、碳汇监测等,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佳华打造了一个“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提供基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两高管理、能耗管理、双控目标管理等一系列数字产品和服务。在数据验证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多通道验证”的技术路径,基于企业填报数据,利用智能网关采集的数据、行业平均水平、行业相关标准(如绿色建筑标准、行业绿色工厂标准)等多源数据作为“校验尺”,多通道验证企业填报数据的合规性,以保证数据安全真实。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与经济形态演进的革命性力量。以“智”提“质”,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以“智”图“治”,可以为社会治理开辟新格局;以“智”谋“祉”,可以为民生福祉拓展新内涵……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表明了我国追求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帮助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各国政府提出“碳中和”目标后,世界各大企业也纷纷开始提出“碳中和”路线,笔者留意到一向深耕于碳咨询﹑碳资产开发和碳捕捉技术的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1372.HK)已经开始有更前瞻性的布局。

根据集团在9月17日的公告显示,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1372.HK)与深圳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85.SZ)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在整个碳中和产业链中拥有突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资源网络优势及业务组合优势,是业内或是在上市企业中进行比较,中国碳中和都具有相当高的竞争壁垒。未来集团的碳咨询﹑碳资产开发业务将结合银之杰在数字化领域的预先优势,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与机构提供数字化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及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11月1日公告,集团正在筹备启动成立全球碳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Global Carbon 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由集团担任一般合伙人(「General Partner」)。这是一个创新的金融资产管理概念,利用集团领先的碳资产获取和配置能力,在全球范围主动投资优质碳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一类新型资产配置选择和一类创新投资策略。根据权威机构判断,碳资产有望成为继数字资产之后另一个重要的资本,成为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元素。

实际上在国际市场里,随着全球变暖情况愈来愈严重,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在碳资产投资上提前布局,在2021年9月2日,管理32亿美元资产的澳洲对冲基金公司Tribeca Investment Partners(TIP)表示,新投资价值1亿美元的碳信用,说明碳资产已受国际投资机构关注。

目前碳信用主要是以碳抵消(Carbon Offsets)的方式,提供给企业或人抵消碳排放为主,从以上两方面的布局来看,推测未来很有可能集团会以数字化方式重新打造碳信用,提高其交易属性,形成一种新的金融资产。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1372.HK)目前在碳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强化在碳中和领域的优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昨日上午,以“市场化碳账户+绿色供应链融资”模式推出的全国首笔“绿色碳链通”业务在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顺利落地。“办成这笔业务,按年化利率计算,可为我们企业降低1个多百分点贴现成本。”饮得“头啖汤”的惠州市普安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国艳高兴地说。

“绿色碳链通”业务是以供应链票据为载体,基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关于企业碳排放的低碳评价反馈,通过串联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由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可有效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低碳评定等级越高,企业融资成本越低。”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小照说,“绿色碳链通”是基于创新支付工具的创新融资业务,在为企业节约更多财务成本的同时,还能推动企业更有动力进行节能减排改造。例如,在业务落地的首批企业中,TCL财务公司向惠州市普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分别提供了247万元、102万元的供应链票据融资。结合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评价反馈,较同期商业票据贴现利率分别优惠1.3、1.5个百分点。“按年化利率平均降幅测算,预计能为每家企业节约28%以上的融资成本。”

“‘绿色碳链通’的成功推出在全国尚属首次,该创新做法是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一次生动实践。”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业务模式是根据惠州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将碳账户的建立和使用相结合,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可复制推广的惠州特色模式,未来将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社会资金来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依托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具体量化供应商在生产领域碳排放的表现,高效协助金融机构审核企业环境管理资质,这是惠州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创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绿色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石榴表示,该创新做法能为在低碳转型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以差异化的融资价格成本正向激励供应商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助力广东省制造业向低碳转型。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市金融工作局一直致力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支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惠州绿色贷款余额达438.7亿元,同比增长79.3%,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来源:惠州日报】

11月6日,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百余人共襄盛会。复旦大学正式成立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上海市副市长汤志平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共同为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揭牌。

焦扬指出,建设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是上海市交给复旦大学的重大任务,也是复旦大学对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服务支撑上海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院将在有关国家部委和市发改委的指导支持下,紧密对接国家、长三角和上海在能源、双碳领域的战略需求,推动能源与碳中和的理论创新、咨政启民和合作实践,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焦扬强调,复旦大学将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力以赴支持中心的建设发展。坚持融合创新,打造一流智力引擎,发挥特色优势、强化融合创新,重点聚焦能源市场化改革、全国性碳市场建设、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促进等方面开展高质量理论和政策研究,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中和高端智库;坚持引育并举,构筑一流人才高地,汇聚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研究力量,加大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和储备力度,持续激发团队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碳中和主战场与关键技术突破上发挥更大作用;坚持面向全球,建设一流合作平台,以合作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交流、联合攻关、人才互访、成果共享,同全球相关领域研究机构一道,锐意进取、拥抱创新,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探索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是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指导下建立的高端智库,依托复旦发展研究院建设,研究队伍来自学校经济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全球公共治理研究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等,也将通过多种形式与上海及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打造建立能源双碳领域的智库伙伴体系。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旨在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能源经济金融、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科研优势,紧密对接国家、长三角和上海市在能源和双碳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改革转型的重点难点领域,面向低碳发展的最前沿挑战,集中开展高水平政策和理论研究,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据介绍,近年来,该校始终坚持“四为服务”“四个面向”,主动承担“国家队”使命责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新成立的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将重点聚焦于能源市场化改革、全国性碳市场建设、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促进等重大挑战和战略任务,积极开展多学科融合创新研究和广泛国际合作,突破理论难点、聚焦政策痛点,强化服务支撑、强化学科创新,未来三年将重点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碳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发展、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电力系统转型与脱碳路径优化、产业/区域转型发展与脱碳路径优化、碳中和愿景下转型效益综合评估、碳中和愿景下转型风险管理等五个方向的研究。

「本文来源:未来网」

11月9日,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m2项目在山东海阳提前6天投运,供暖面积覆盖海阳全城区,惠及20万居民,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同时,海阳居民住宅取暖费每平方米较往年下调一块钱。“暖核一号”给老百姓带来了温暖,带来了蓝天,又减轻了经济负担。

这一项目投运后,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取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预计节约原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烟尘691吨、氮氧化物1123吨、二氧化硫1188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000公顷,同时减少向环境排放热量130万吉焦,有效改善区域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在推进核能供热项目过程中,山东核电始终坚持“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核电企业经营做贡献、生态环保效益大提升”的原则,真正实现了当地民众、地方政府、热力公司、核电企业以及生态环保的多方共赢。

早在2018年海阳核电1号机组商运当年,山东核电就提出了核能供热的构想,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研究与实践。2019年,70万m2供热项目作为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投运,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独立第三方评价“清洁、安全、稳定、高效,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单台核电机组供热3000万m2的科研工程正在推进,供热范围可覆盖方圆130公里区域。

核电厂热电联产主要是从核电机组抽取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用户。在此过程中,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确保核能供热安全可靠。

海阳核能供热迈出了我国核能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70万m2供热项目实施以后,全厂热效率由36.69%提升为37.17%;450万m2供热项目投运以后,热效率提高至39.94%。3000万m2供热项目投运后,热效率将提升到55.9%,是原来的1.5倍。若海阳核电两台机组同时开展3000万m2供热,能源贡献力相当于再造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开展核电余热供暖”。山东核电将积极探索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长距离的供热,进一步实现核电机组热电联产的模块化、标准化,为核电供热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模板和标准,为我国推进清洁取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经济、更环保的核能方案。

日前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简称《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简称《方案》)是在全球煤炭、电力、天然气供应紧张,国际碳中和目标的实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的形势下出台的。《意见》要求全面准确完整理解新发展理念,《方案》与其密切配合,目标与路径结合,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实施双碳目标的重要行动指南。

《意见》从能源效率,排放控制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以及森林覆盖率四个方面对双碳目标和路径予以界定,分2025、2030及2060三个时间节点。其中将当前值2025年为打基础阶段,具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这个目标也是首提。

《意见》提及能源效率和能耗主要针对的是能源总量的控制,是“双控”内容之一,与之前的精神是一贯的。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若能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上取得进展,既能满足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需求,又能减少能源消费总量从而降低排放是极具理想的追求目标。能效提升目标实现之后再来关注排放控制,二者逻辑上有传承关系。《意见》提出的碳排放的控制不是在既有的能源结构基础上的控制,而是强调通过改变结构从供需基本面方面来控制,核心与关键路径就是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方案》细化了《意见》目标,制定了具体落实方案。《方案》提出的减碳路径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一是通过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与覆盖城乡的循环经济降碳。二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重构能源供需基本面降碳。其中指出,优化能源结一方面是优化电力结构以有效减煤替代煤炭,另一方面是控制油气总量。《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加工能力总量和产能利用率目标指标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三是通过交通、建筑、工业终端用能结构优化降碳遏制两高项目的严格要求。四是通过发展碳汇,为减排兜底减碳。由此,减碳路径形成节能降耗、能源结构优化、用能终端效率提升以及碳汇四道减排“防线”。

注重激发各主体主观能动性,是《意见》与《方案》的重要关注点。目标和路径明确了,自然需要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从《意见》《方案》披露的信息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明确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点专项的规划,强调大力培养人才,强化基础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重点关注全民碳中和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旨在通过思想认识的统一促进相关行动;梯次达峰计划拟加大中央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并给予各项财政与金融、税收政策支持;国际合作计划强调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发展绿色经贸以及金融以及“一带一路”共商共建重点。《方案》提出的促进双碳的举措各有侧重,核心是发挥包括政府、民众、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促进双碳目标的强大合力,从而建立起保障机制。

《意见》把控方向,《方案》重在落实,让世人看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雄心壮志。《意见》与《方案》内容体现理想与现实结合、主观客观结合、国内行动与国际行动结合,非常具有时代和中国特色。相信在各项保障措施的助力之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系列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11月5日,“节能环保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太原举办。

此次论坛主题为探索低碳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动员与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为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建言献策,为推动我省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会上,3位相关专家立足山西实际,围绕碳排放问题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主题报告后,还举行以《减少尾气排放 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主题的第8场媒体与专家面对面活动,专家学者们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阐述。此次论坛的召开,对进一步理清“双碳”的形成机制与成因,为进一步明确我省节能减排治理的方向与重点带来了新的路径,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低碳环保中来,为节能减排作出自己的贡献。

内容来源:山西日报

数字经济时代,“计算力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共识。但算力增长的背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也会增长。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是一个宏大的命题。

近几年,“绿色计算”在行业被频繁提起。“绿色计算”是在采用高效, 节能和低功耗的计算设备和配套设施以降低数据中心PUE的同时,合理分配计算资源、大规模提高算力效率。

当前正值“双11”,在很多消费者熬夜剁手的背后,互联网平台如何既保障大规模交易的稳定性,又能节能减排、提效降耗呢?

“双11”是国内特有的现象级活动,它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销售狂欢,从中我们能看到互联网行业的变化趋势。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公司要回答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其数据中心的碳排放。

谈起“绿色计算”,外界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降低数据中心PUE,实际上它还包括如何合理分配计算资源。比如,在保证服务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算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服务器的用量,从而减少碳排放。

据了解,在今年的双11期间,除了“绿色消费”、“绿色金融”之外,蚂蚁集团突出了另一个新关键字:“绿色计算”,首次规模化采用了三种资源调度技术实现算力共享,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

这三种技术分别是在线离线混合部署技术、云原生分时调度技术,以及AI弹性容量技术

在离线混合部署技术:蚂蚁集团首次将Kata安全容器的强隔离技术,用于离线任务与在线任务在调度系统内的混部,将离线任务混合部署于在线任务的服务器之上,在整机CPU利用率超过80%的时候,而离线任务不会对在线任务产生过多干扰。通过这样“削峰填谷”的方式,解决资源利用率问题,做到了“数据中心是一台智能的计算机”。

云原生分时调度技术:蚂蚁集团研发了基于云原生的分时调度技术,这就相当于算力上的“潮汐调度”,把同一份资源按照时间段灵活分配给不同活动使用,从而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而这种“资源大挪移”的时间也从以前的几个小时下降到一分钟左右。

AI弹性容量技术:像双11等消费场景,支付宝的在线业务对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以往为了应对流量高峰,主要依靠人工判断,不停增加服务器进行保障。2019年起,蚂蚁集团研发了AI智能扩缩容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了图计算的流量周期算法,通过基于深度学习、在线学习、时空图神经网络方案提前预测应用流量,并通过用因果推断和时变关系找出不同应用流量调用关系和波动判断,基于强化学习的负反馈方案实现了智能扩缩容。从人工判断到人工智能,才能够做到蚂蚁在智能扩缩容上的规模。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报告显示,今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规模化应用绿色计算,有效地减少投入双11的服务器,应用该项技术后,11天省下64万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4吨。

另一方面,蚂蚁集团也已经将这三种技术系统性地应用在工作场景之中。从粗放型发展步入精细化治理的阶段,这样的变化无疑呼应了时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今年3月,蚂蚁集团公布了其碳中和目标,即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在物理世界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复杂性带来的挑战,比如我们知道了停车场车辆管理、市区交通管理、跨区域协同仓储物流管理是三类不同的复杂度。在数字世界里,我们也开始了解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应用的优化、超大数据的全局事务的协同处理是不同等级的挑战。越复杂的系统,耗能越大,其优化的空间越大。一些常用的措施,例如鼓励IT设施复用,降低IT系统复杂性,优化软件功能设计以提升复用,针对不同的用户场景做目标简化以避免资源浪费,针对不同的业务重点(客户、运维、通用)定义不同的资源使用标准,在线流程再造、局部优化策略等,已经在应用与实践。

开源,是蚂蚁集团把“绿色计算”的关键技术回馈给业界的新方式。比如,蚂蚁实现在线离线混合部署的Kata安全容器的强隔离技术已经开源,使用者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华为、IBM、AMD等公司。

另外,蚂蚁集团的技术团队有计划通过学术论文、研讨会、讲座等多种方式,与同行交流和分享AI智能容量技术、云原生分时调度等“绿色计算”相关技术,共建共享共生“绿色计算”生态,共同努力来降低数据中心的排放,回答好“绿色”这个共同的命题。

绿色低碳的未来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中国已经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态度积极,行动坚决有力。中国的碳中和承诺给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进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互联网,也需要加速履行“碳”责任。

为加快突破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依托盐城环保高新区境内优势研发资源、重点企业,辐射长三角绿色环保产业各领域,经盐城市委编委批准,于2021年11月12日成立《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

中心将立足于为地方政府实现“双碳”目标建言献策,服务于地方绿色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项目招引与建设,致力于推进“双碳”方面技术成果产业化,深耕于长三角地区企业节能减碳的技术支撑。创新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必将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未来,中心将以双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为职责,围绕碳核查、碳交易进行相关碳资产的经营服务,围绕减碳技术的转移与转化进行相关减碳产业的招引与孵化,围绕绿色金融、CCER核证减排、碳汇资产进行绿色金融服务,打造数字化碳减排与碳减排综合服务体系的输出能量,构建减碳的技术支撑体系与绿色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

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盐城市在推进减污降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旨在着力解决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各位专家学者将以创新中心成立为新的契机,着力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动能、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升绿色低碳治理效能,切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深化精诚合作,加快导入更多创新资源、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孵化更多优质项目,共同谱写互利共赢的新篇章。中国科学院大学陈扬教授被聘为中心首届理事。

理事会成员建议名单

一、理事长(1名)

艳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二、副理事长(7名)

李俊华 清华大学教授

李爱民 南京大学教授

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步胜 盐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姜浩然 盐城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孙庆树 亭湖区委常委、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书记

刘怀平 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理事(12名)

李德波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扬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谢晓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

国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孙彭军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小方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岳仁亮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中海华核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同刚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

张志刚 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

仇云杰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旺  深蓝环保产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

专家委员会建议名单

一、名誉主任(3名)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张全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二、主任(1名)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三、副主任(2名)

陈运法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中心副院长

陈德立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终身教授

四、委员(8名)

李俊华 清华大学教授

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爱民 南京大学教授

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李小方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建军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

戴建军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主任、副主任建议名单

一、主任(1名)

郝吉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二、副主任(2名)

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爱民 南京大学教授

国内首个“碳价指数”发布。

11月7日,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复旦发展研究院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作为支持单位的“复旦碳价指数”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复旦碳价指数”由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发编制。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旦碳价指数的研发参考了国际通用定价模型,通过分析碳价格形成机理,充分考虑中国碳市场特征,形成了相应的碳价格指数方法论。基于该方法论,结合调查获得基于碳市场参与主体真实交易意愿的价格信息,形成了各类碳价格指数。因此,指数编排的标准是中国碳市场的真实运行情况。”

国内首个“碳价指数”发布

近年来,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碳市场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促进“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碳市场亟需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碳价格指数。

事实上,我国在2011年便启动了碳排放交易试点,经过10多年的探索,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16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1年11月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217.41万吨,累计成交额9.90亿元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覆盖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不过仍表现出明显的新兴市场特征,即交易主体类型少、数量小,市场流动性较弱、价格波动性较大,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碳市场管理制度与交易规则有待健全,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复旦碳价指数”应运而生。

据悉,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推出的“复旦碳价指数”包括五项指数,分别为全国碳排放配额ChineseEmissionAllowance,简称CEA)价格指数,北京和上海、广州、其他地方试点履约自愿核证减排量(ChineseCertificateEmissionReduction,简称CCER)价格指数,以及全国CCER价格指数。

据陈诗一教授介绍,随着全国碳市场发展,复旦碳价指数未来将针对国内碳市场上的新品种、以及国际主流碳市场的交易品种,研发推出对应的碳价格指数。

复旦碳指数通过对参与碳市场的交易者基于未来真实交易意愿的价格进学术调查,以调查获得的价格信息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调整因素,通过模型计算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碳价指数。该价格指数可以充分反映碳市场上的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碳资产的供求状况、控排企业的市意愿、能源价格、减排成本、汇率、政府政策等。

助力碳中和与国际市场接轨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首期“复旦碳价指数”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最低价为40.00元每吨、最高为44.32元每吨,12月全国碳排放配额最低单价为43.67元每吨、最高为52.24元每吨,10月北京和上海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32.40元每吨、最高价为37.50元每吨,10月广州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30.30元每吨、最高价为36.25元每吨,10月其他试点履约使用CCER最低价为22.60元每吨、最高价为27.00元每吨。

10月CEA实际交易情况为例,10月CEA复旦碳价基本与10月全国碳市场上CEA的交易状况吻合,这也意味着“复旦碳价指数”首期结果良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全国CCER价格指数也即将面世。

“在应用场景上,复旦碳价指数既能够为国家部委、碳市场主管部评价碳市场运行绩效提供参考,也能助力各类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企业碳资产价值评估。与此同时,作为表征碳市场运行状况的工具,‘复旦碳价指数’还可以为碳市场主管部调节市场提供信号指引、为各类碳资产管理机构提供投资决策的价格信号,以及为排放主体提供碳技术创新、碳交易及碳中和的决策依据。”谈及碳指数的意义,陈诗一教授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即将到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首个“碳价指数”——“复旦碳价指数”在上海发布充满了意义。

“未来随着涵盖国际主流碳市场交易品种的碳价指数的研发推出,‘复旦碳价指数’也将助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定价权。”陈诗一教授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复旦碳价指数”的研究赋能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建设,助推“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希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以复旦碳价指数为开端,在碳交易、碳金融和相关前沿领域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和校内其他单位更好协同,与业界形成更紧密的双向互动协作关系,也为中国碳市场、碳金融培养更多高端专业人士,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遏制“两高”项目发展,落实碳评和环评融合要求。全面梳理排查全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环境准入,建立台账、分类施策,深入挖掘存量项目减排潜力,探索环评融合碳评,推进碳排放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

二是摸清室温气体排放底数,探索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编制全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准确把握关键排放源,指导督促辖区5家重点控排企业完成碳排放信息报告核查、配额清缴履约工作,将减污降碳协同工作纳入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体系,摸索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管理评价考核机制。

三是统筹污染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攻坚战,今年以来,先后投入环保资金400余万元,完成12家餐饮经营单位油烟治理、2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12家工业企业废气深度治理,有效整治散乱污企业356家,进一步提升环保监管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引领绿色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加强县域经济,打造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日,运鸿集团召开了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推介会,数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以运鸿集团研发的新型环保材料为话题展开深入洽谈合作,提振信心、精准发力,确保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在全球减排的大背景之下,“双碳”话题备受关注,中国各地各行业都在纷纷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近日,运鸿集团在北京召开的产品发布会上,向中外嘉宾、与会领导、专家及媒体发布全生物降解材料及系列产品,这在中国新型环保材料的创新研发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每年全球产生3.8亿吨的塑料垃圾,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约1100万吨。而到2040年,全球将会有约7.1亿吨的塑料垃圾流入大自然,“白色污染“将会成为威胁世界环境问题的首要因素。

运鸿集团作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中国民营企业,积极响应着国家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植物基全降解材料,通过了德国LFGB检测认证及欧盟CE检测认证,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材料。专家表示,此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能有效遏制“白色污染”难题。

据了解,全生物降解产品以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及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解决了淀粉基全降解餐饮用具的核心技术工艺与关键生产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半自动连续化生产淀粉纤维素含量可达90-99%的生物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具及包装制品工业化生产,包括全降解吸管、全降解水杯、全降解餐盘、全降解餐盒、全降解碗筷、全降解商超方便袋、全降解大棚覆盖薄膜等产品,目前产品链还在不断延伸。

运鸿集团表示,将为全生物降解技术领域的项目合作方,提供独家的专利使用权和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通过经销代理、交钥匙工程、技术与产品服务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与全球众多优秀企业协同发展,共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和目标,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

近日,我国相继公布两份重要文件,一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另一份是国务院公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这两份文件均属于“双碳”工作相关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让“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更为清晰、科学、合理,为地方提供了行动指南,有助于从制度上防止出现运动式“减碳”现象。

运动式“减碳”之所以会出现,首要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双碳”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压力大、困难多,个别地方将“双碳”问题简单化和短期化,忽视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客观规律,超出当前发展阶段制定过于激进的行动方案,在“减碳”问题上搞一刀切。对此,《意见》和《方案》将“双碳”目标划分为到2025年、2030年、2060年等几个不同阶段,并设置具体的实现目标。其中,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意义重大,意味着到2060年传统化石能源比重只能维持在20%以内。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设置,有助于指导地方按照此部署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推进“双碳”工作,不至于盲目下指标,搞碳减排竞赛。

第二个原因在于“双碳”是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覆盖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部门,涉及生产和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比较复杂。地方在推进“双碳”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具体实施路径不明晰,不清楚从哪里入手,缺乏实施的方法和手段。对此,《意见》和《方案》从我国碳排放具体来源分类入手,分别从经济社会层面、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运输体系、城乡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例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能耗双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鼓励和引导低碳出行;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文件还提出通过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等方法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增大碳吸收能力。明晰了“双碳”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减碳”工作就更有章可循。

第三个原因在于没有坚持系统观念和“先立后破”思路,在不具备条件和基础、没有强大支撑的条件下盲目推动“双碳”,导致节奏过快、工作失序。对此,文件提出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地方责任,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双碳”工作沿着正确轨道、科学有序实施,避免因减碳带来发展“失速”,造成转型“脱轨”和失衡。文件还提出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例如,完善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报告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健全重点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律等。此外,考虑到“双碳”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基础,文件特别提出包括科技、财政、金融、税收等在内的多项保障“双碳”实施的政策措施。

总之,《意见》和《方案》的发布将让地方更加明确方向,理清“双碳”工作思路,进而因地制宜,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路线图,科学有序推动和实施“双碳”工作,避免运动式“减碳”再次出现。

来源:经济日报

当地时间13号晚上九点,在经历了漫长的两周会期,甚至加时谈判之后,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终于在英国格拉斯哥落下帷幕。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就国际碳市场规则、国际气候融资合作等问题回答了第一财经的提问。他表示,国际碳市场实际上是“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相关内容,“我们既要强调维护环境的完整性,避免重复计算,但是同时又要基于规则,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整个谈判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基于公平,基于规则,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有很多记者问我说,中国现在是第一大排放国你怎么看?我说,不是最后一口馒头你才吃饱的。目前全球升温、气候变化的结果,是大气中人类工业革命两百年以来无序排放导致的,这里边主要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这个历史责任,《巴黎协定》已经非常明确,因此才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赵英民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必须要率先减排,包括化石能源(减排)。各国国情不同,能源结构不同,各国都要基于化石能源逐步减少,作为我们脱碳的起点,来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停止使用煤炭,这是不公平的,因此说这也是大家各方博弈的焦点,当然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

赵英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方领导人已经正式宣布中国停止海外煤电建设,而且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这里边涉及到大量的绿色金融等等。

他表示,为了落实2030年之前碳达峰,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我国已经发布了“1+N”政策体系的两个最主要的文件,下一步还要陆续发布其他的文件,这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内容就是跟实现“双碳”目标相匹配的相关的绿色金融政策。

“有关的经济政策都在里头。随着工作的深入,这些文件都会陆续发布,我相信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个气候问题,它是发展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我们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他表示,“只有整个转型启动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才可以走深,走实, 走远。”

摘要:以《“双碳”背后的能源转型之道》为题,新奥能源总裁张宇迎发表了主题演讲。“在碳指标价值驱动下,消费者必然重视商品的低碳属性,一是可以形成内生性、可持续的减碳机制,牵引能源实效性转型,应对气候变化。”

11月9日-15日,2021(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复兴之路的新征程。11月13日,2021中国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举行。以“双碳”背后的能源转型之道》为题,新奥能源总裁张宇迎发表了主题演讲。

张宇迎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提出之后,政府、行业、企业全社会积极响应,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双控,深化体制改革,也建立起碳排放权体系等系列重大举措,综合成效也逐步显现。国家出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意见,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顶层设计,也进一步明确了能源和各个领域的减碳举措和目标,为全国一盘棋、科学有序的快速推进“双碳”指明了方向。

“新奥作为能源产业的一员,对落地双碳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国家导向和产业实践,我们在对双碳下如何更高质量实现能源转型也做了一些思考。”张宇迎说。

第一、构建以需求侧牵引的减碳机制,推动能源转型。

“需求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源头,减碳同样需要调动需求侧动力,我们建议以消费者为驱动,充分借助市场力量,构建新型的减碳机制,用大众的低碳需求牵引制造业低碳生产,再牵引能源企业提供低碳的能源。具体形式建议要形成碳计划将碳指标公平的分配到个人。”张宇迎说。

张宇迎表示,同时要管好碳足迹,这是大家的共识。利用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完备记录碳足迹,能够实现真实、透明和可信。并开展碳交易,利用互联网支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便捷交易。

“在碳指标价值驱动下,消费者必然重视商品的低碳属性,一是可以形成内生性、可持续的减碳机制,牵引能源实效性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二是随着大众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节能节省,降低碳指标,还可以拉动国民经济更多门类的低碳发展,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三是通过碳耗高的人向碳耗低的人购买碳指标。”张宇迎说。

第二、采用更好的泛能理念,助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新奥的泛能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以能量全价值链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因地制宜,可再生能源优先,主要根据用户的负荷和用户特征,一户一策制定规划,按照分布实施的方式进行交付和运营。二是立足能源全价值链,按照高品质高用,阶级利用的原则实现系统能量的统筹利用,率先在用能侧实现系统节能,及气电冷热的集中供应。三是要因地制宜,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气体能源补充,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的原则构建能源系统,充分发挥各能源的特点,实现余缺互济,平衡发展。率先优化园区、城区等区域能源性,实现核源网储的协同互动,推动全局形成综合能源的发展新格局。”张宇迎说。

第三、以数智化技术为支撑,实现能源产业的现代化升级。

“今天能源场景日益复杂,客户的需求也多元化,个性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负荷的变化也加剧了系统的平衡压力,能源市场主体多元,高频变化,政府的能碳精准治理各种需求推进了数智化的价值。一是要实现数据在尊重主权,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共享,数据能够贯通,能和碳的全场景构建新型的能源互联网。第二个打造能源的智能平台,将理念、标准、经验转化为智能产品,形成能源大脑,观察能源的诊断,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交易、监管等等各个场景,用信息流引导能量流、价值流,整个系统智能匹配,精益运行,多个目标同步实现。第三要用平台赋能,惠及能源的服务、供应、规划、设计、设备、建安、金融等各类生态伙伴,形成柔性开放、自运行的能源新生态,共同推动能源的转型。”张宇迎说。

6年来,各方分歧最大的《巴黎协定》第六条,即如何通过相互合作来减少排放,终于敲定。

英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间,在“拖堂”一天之后,“巴黎规则手册”中最后需要敲定的这部分内容,终于完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大会达成决议文件,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共识。

UNFCCC方面在会后的新闻稿中称:“各方就碳市场第六条相关基本规范达成一致,这将使《巴黎协定》全面实施。

在大会落幕后的记者会上,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国际碳市场实际上是《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相关内容,“我们既要强调维护环境的完整性,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又要基于规则,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整个谈判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基于公平、基于规则、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关于第六条的几大分歧

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现实挑战之一,是成本。

碳市场可以帮助各国降低成本,吸引发展中国家对清洁创新的投资并加速减排。目前已经有120个左右的国家在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将使用碳市场作为实现NDC的手段之一。

从这个角度而言,格拉斯哥协议将为碳减排双边交易,以及联合国监管的市场中的排放交易制定规则。

《巴黎协定》第六条的想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困难或减排成本高昂的国家,可以从减排量已经超过其承诺减排量的国家手中,购买减排信用额度。如果这一条款实施合理,则买卖双方将获得双赢,但如果规则设定不合理,则不仅将出现重复计算,还将增加全球碳排放。

为此,6年间,各方在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第一,避免碳减排双重核算;第二,确保减排力度净增长,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简单而言,双重核算是指,出售国在卖出碳减排信用额度时声称自身实现减排,购买国在取得减排信用额度后也声称实现了减排,这就出现了重复计算减排的问题。

以国际民航组织的碳抵消和减排机制项目(CORSIA)为例,此前CORSIA在实际操作中,就意识到双重核算问题,譬如某英国航空公司购买了印度尼西亚植树造林带来的20万吨减排量,那么该国是否也应当提升减排目标和植树造林目标?

在此次COP26上达成的成果文件中,针对这一问题,日本的提议得到了巴西和美国的支持,打破了僵局。此前巴西一直坚持需要允许对减排量进行重复计算。

根据目前的协议,出售减排信用额度的国家将决定,是将此次的减排信用额度出售给其他国家,还是计入该国自己的气候目标之中。

如将其出售,则卖方国家将在其国家统计中增加一个排放单位,买方国家则扣除一个,以确保国家之间的减排量只计算一次。

欧洲航空公司行业协会高级政策主管谭赛尔(Laurent Donceel)表示,格拉斯哥的成果文件会使CORSIA 计划更加严格。

“这是对航空公司业务决策的重大澄清。”他说,“这将影响航空公司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投资和机队更新。”

巴西方面也对此感到开心。巴西环境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的协议是“巴西的胜利”,该国正准备成为碳信用额的“出口大国”。巴西拥有亚马逊森林,并具有建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巨大潜力。

巴西首席谈判代表莱昂纳多克利弗德阿赛德表示:“这应该可以刺激投资和开发能显著减排的项目。”

不过,最容易受到气候影响的国家则仍表示,担心碳信用抵消可能会被滥用,从而使不良行为者避免减排。“关于第六条,我们需要对‘漂绿’保持警惕。”马绍尔群岛气候特使斯泰格 (Tina Stege)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各方在《巴黎协定》第六条中“纠结”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即为旧碳信用如何过渡,才不会大量涌入国际碳市场,并冲击国际碳价。

目前,有不少国家仍持有《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CDM)中的大量减排量,如按照第六条中建立一个中央枢纽系统的方式来取代CDM,则各国手中的核证减排量(CER)是否应转入这一中央枢纽系统?

此前,各方对此争执不下。有谈判代表认为不应当允许过渡,而认为可以过渡的则强调需要对CDM项目过渡进行评估。

此次,各方达成妥协,并设定了一个过渡截止日期——2013 年 1 月 1 日,即在此之前CDM中发放的CER将不予以结转。

据悉,UNFCCC方面指定了一个由12名成员组成的监督机构来执行监督,并负责审查认可信用的基线。

根据非政府组织新气候研究所的分析,这将允许3.2亿个抵消量进入新市场,每个抵消量代表一吨二氧化碳。

中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在大会落幕后的记者会上,赵英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既要强调维护环境的完整性,避免重复计算,同时又要基于规则,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有很多记者问我说,中国现在是第一大排放国,你怎么看?我说,不是因为最后一口馒头你才吃饱的。目前全球升温、气候变化的结果,是大气中人类工业革命两百年以来无序排放导致的,这里边主要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这个历史责任,《巴黎协定》已经非常明确,因此才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赵英民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必须要率先减排,包括化石能源(减排)。各国国情不同、能源结构不同,各国都要基于化石能源逐步减少,作为我们脱碳的起点,来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停止使用煤炭,这是不公平的,因此说这也是大家各方博弈的焦点,当然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

赵英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方已经正式宣布中国停止海外煤电建设,而且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这里边涉及到大量的绿色金融等。

他表示,为了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我国已经发布了“1+N”政策体系的两个最主要的文件,下一步还要陆续发布其他文件,这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与实现“双碳”目标相匹配的绿色金融政策。

“随着工作的深入,这些文件都会陆续发布,我相信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个气候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我们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赵英民表示,“只有整个转型启动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才可以走深、走实、走远。”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并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该意见中明确提出,需健全企业、金融机构等碳排放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的重点任务。

据笔者了解,我国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信息披露标准和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在碳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不主动、不充分、不规范”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碳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碳信息披露动力不足。动力不足表现在我国许多企业碳信息披露不主动,例如企业披露碳信息之后将会面临来自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企业会将碳信息披露视为工作负担。

二是企业碳信息披露标准不清。标准不清表现在企业碳信息披露在内容、语言、时机和方式等方面标准不清晰,企业披露的碳信息内容和语言无统一规定和格式,企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披露碳信息尚没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会造成企业披露的碳信息间不具备可比性。

三是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碳信息披露只披露成效,而不披露问题所在,甚至会出现碳信息造假的情况。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营造和维护公司优良的品牌形象,对碳信息进行导向性的筛选和描述,或者伪造相关碳数据,这会严重损害碳信息的公正透明性。

笔者认为改善企业碳信息披露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企业碳信息披露必要性的认知。首先,企业应该强化碳信息披露的意识,树立低碳观念,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其次,企业应当积极响应政府低碳政策,加强对碳信息的认识与了解,能够系统、合理的识别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碳风险与机遇,将碳信息披露纳入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积极披露相关碳信息,以不断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公司治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的同业组织、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对企业提倡和推广碳披露理念,借助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优势,推动企业碳披露的普及。

第二,构建企业碳信息披露实践体系和最佳披露方式。我国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方面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参考国际通行的权威碳信息披露框架,结合我国实情,出台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同时还应规定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固定方式,而不是零散分布于企业报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

第三,建立碳信息披露监督机制,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质量。碳信息披露监督机制应包括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以此来解决企业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质量问题。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管理层监管和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监管;外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管、行业监督、独立的第三方鉴证机构监管以及公众监督机制。只有形成良性的内外互动的监督机制,才能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质量,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得以实现。

“2021(第十九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于11月13日在北京举办。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出席“零碳·新格局——2021中国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潘家华表示,碳中和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而且呈现出加速之势。我们主动、自觉地加入到这个进程中来,应该说是机遇所在,发展方向所在。但同时也要注意隐含的各种风险。潘家华指出,在此过程中,需警惕金融债务风险、高碳锁定风险、国际市场风险等。

潘家华讲到,走向碳中和须在提高能效和改良型技术的基础上,以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革命为主,到最后应该只有这样一种路径。“化石能源退出市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只争朝夕,但不是一朝一夕。”

11月13日上午,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主题的2021中国盐城第十届环保产业博览会正式开幕。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于红霞出席并致辞。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作主题推介,盐城市政协主席陈红红,盐城市委常委、秘书长薛盛堂,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礼祥出席。盐城市副市长蒋巍主持大会。盐城市副市长汤如军,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亭湖区委书记夏思军,区委副书记、区长盛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汉超,区政协主席孙红艳等市、区领导参加。

环博会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盐城市人民政府、江苏省环保集团共同主办,亭湖区人民政府、盐城环保科技城管委会承办,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

“与往届相比更加注重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大会的专业性也更加突出。” 据环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前9届环博会,累计参与的国家和地区超过35个,参会参展人数突破110万人次,落地重大项目近100个,带动环保领域投资金额超200亿元,盐城环博会已经成为国内环保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平台之一。

本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张全兴、朱利中、任洪强,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林占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邵益生、周少奇、李满春应邀出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吴晓青、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首席代表涂瑞和通过视频祝愿大会圆满成功。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省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斌斌到会祝贺。

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近年来,盐城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全国首个环保科技产业园,先行构建了环保产业集群,先导策源了创新技术,先发彰显了品牌效应,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勇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重任。

盐城市委书记曹路宝致辞

“盐城环博会历经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内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极具专业性、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环保盛会,在行业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于红霞表示,省生态环境厅将一如既往推动绿色发展,发挥好盐城在环保制造业、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汇聚环保产业强大力量,为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江苏贡献。欢迎国内外环保企业和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共享产业发展新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于红霞致辞

盐城是上海北向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和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整座城市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基础厚实、创新基因迸发、交通条件便捷,有条件有能力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称,盐城将着力在绿色自然生态、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消费等方面系统发力,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互促并进。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转型、聚力环保产业和强化创新驱动,创塑更具质感的美丽标识、打造更具潜力的产业集群、构筑更具特色的样板高地、赋能更具活力的智慧之城。希望更多海内外朋友走进盐城、了解盐城、投资盐城,领略城市温度、分享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斌现场推介

开幕式现场,20个项目集中签约,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智能制造、总投资30亿元的电子信息等重大产业项目14个;土壤污染修复处理技术转化、三维分级陶瓷催化滤管一体化技术转化等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6个。

会上,上线了绿色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合作平台,成立了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并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及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城市所造成的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排放总量的75%。

因此,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势必将推动城市低碳转型进入全面加速时代。那么,如何加速构建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近日,在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主办的“低碳城市建设与低碳产业峰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明了方向。

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仅限制于城市建成区,我国的城市管理范围包括了农村和原野,着眼城市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有利于使各个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整体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

仇保兴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我国城市间的竞争可由“单轨”的GDP竞争转向GDP与减碳的“双轨”竞争。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如果以城市为主体,通过城市内各主体的创新就能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碳中和”体系,这与我国对主要行业的管理施行从上到下的“碳中和”顶层设计战略是互补的,有利于生成全国协同的韧性碳中和体系。

在仇保兴看来,从城市角度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首先要制定好路线图。那么,这个路线图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仇保兴认为,第一要突出安全意识。特别要将能源安全放在首位;第二成本要趋降;第三技术要非常可靠;第四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煤电厂数量占到全球的50%,这些大量的煤电厂显然不能盲目“一刀切”被抹除,而是应该关注“灰色”和“绿色”能够兼容并存、平稳切换;第五,要考虑进口替代性。

“如果这几个特征都满足了,我认为这个路线图大体上就是合格的。”仇保兴说。

在仇保兴看来,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制定,需要城市重新制定减碳模式,可将复杂的城市分为五个模块,即碳汇与农业农村、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与市政,以及工业制造业。

城市‘碳中和’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工业文明的惯性思维锁定。”仇保兴坦言,不同的城市在制造业领域千差万别,但在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这四个领域的差异性是不太大的。

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使城市碳排放做到“可检测、可公布、可回溯”的三可原则。围绕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领域的碳减排工作,城市之间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合作,共学共创,以促进新技术和新变革措施落地,防止错误路线锁定,进而确保合理性和投资效益。

仇保兴认为,着眼城市视角,我国可分三个阶段实现碳中和,即在2021—2030年为碳达峰阶段,通过开展建筑、交通以及市政的低碳竞赛,大部分城市需要实现人均碳达峰的目标;2030—2050年为碳中和关键期,此期间城市的碳中和可重点围绕电力系统碳中和展开;而在2050—2060年的碳中和决胜期,城市则需要实现交通和工业制造业的碳中和。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备受各方关注。有观点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为1.75%,低于同期限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因此是“变相降息”。此前市场预期,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总量可能会达到万亿元规模,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总量,因此也有人说这是“变相降准”。应该说,这是对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误读。

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有可为,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加大对碳减排的金融支持十分重要。正因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碳减排支持工具并非“大水漫灌”,而是要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从央行公布的信息来看,碳减排支持工具不仅没有设定资金总量“天花板”,而且初期覆盖面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更重要的是,区别于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性和直达性高,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相关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起到精准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作用。同时,并非所有金融机构都能获得相关资金支持。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引导这些规模较大、业务基础较牢、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先“打样”,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金融机构享受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低价”也并非没有门槛。这一工具并不是“贷出去多少就给多少资金”,而是明确对金融机构发放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更有明确的期限限制——期限1年、可展期2次。为保障落地生效,碳减排支持工具还配套了多层次的信息披露、监督和核验机制。一方面,金融机构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要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获得工具支持后,按季披露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央行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碳减排支持工具不是变相宽松,而是通盘审慎考量后推出的创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一工具落地生效,将有效提升政策传导效率,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为碳减排项目提供低成本的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能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向公众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循环经济理念,鼓励社会投融资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1月11日,全国首笔“绿色碳链通”业务在TCL科技财务公司成功落地。惠州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莅临现场见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简单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简单汇”)、惠州市普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领导及业务代表出席落地仪式。

惠州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推动惠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纵深发展,提升惠州绿色金融潜力。根据惠州产业发展特点,引导及支持TCL科技集团财务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将绿色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相结合,将碳账户的建立和使用相结合,“绿色碳链通”应运而生。“绿色碳链通”业务以供应链票据为载体,基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关于企业碳排放的评价反馈,通过“简单汇”串联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由TCL科技集团财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有效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此次“绿色碳链通”的成功推出,是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一次行动实践,也是惠州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可复制推广的惠州特色模式。同时这一业务模式也将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绿色金融特色发展模式,未来将能吸引更多金融资源、社会资金来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简单汇”作为惠州市首批纳入“监管沙盒”的供应链金融试点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先试先行,体现金融科技特色,围绕惠州的产业特色和禀赋,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致力于提升“简单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积极联合“简单汇”平台及各县区金融工作部门挖掘核心企业,助力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普惠金融落到实处。截至2021年10月末,“简单汇”平台上惠州地区的各类企业客户共计1690家,8成以上是注册资本金在5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通过金单为共计722家惠州地区企业累计解决融资规模达70.45亿元,解中小微企业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引产业链共同发展的金融活水,为经济脱虚向实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来源:惠州市金融工作局_金融要闻】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那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那碳中和跟区块链技术有什么联系?亦或者跟Torah有什么联系?

1、区块链技术特点;数据透明、无篡改、可追溯、供应链管理等天然优势,Torah可有效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整体产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激活低碳和零碳相关供应商及相关流程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2、Torah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实施的碳核算准则,实现全行业统一管理、自动梳理、权责明确的碳排放预警、奖惩、激励等;

3、让区块链技术深度参与能源运输、分配、交易、回收等环节,如关注低碳产业的能源分配,推动能源市场由集中向分散转变,减少能源浪费等,客观上激发可再生能源市场活力。

4、技术层面减少环境污染,从源头减少Torah上游的碳排放,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碳减排行动,激励所有人、改善个人行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Torah深知高性能计算在各个行业重要性,比如密码学、大规模科学问题、气象学、生物制药、地质勘探、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基因测序、AI、新材料制造、高效交易、互联网金融、能源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应用,Torah把行业对应应用进行并行化、进行性能优化、减少工作量、优化解决方案。

Torah通过记录和追溯碳消耗,运用5G、隐私计算、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等技术,从而提升存储和传播数据效率、应用价值,满足新时代能源结构、能源管理,减少碳减排,加速实现碳中和。

港链云储正是看中了Torah未来发展前景,Torah通过结合分布式和智能化的合约体系功能,建立分布式能源交易、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场景,为分布式能源共享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构建更为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最终为“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113日,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将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工作,包括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大力提升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加快开展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切实防范气候环境相关金融风险,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鼓励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管理等。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全球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宣昌能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坚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先立后破,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续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第一,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大力提升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标准中外接轨;加快开展转型金融标准研究,促进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有效衔接;探索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研究推出统一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逐步拓展披露范围,稳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第二,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研究开展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有序扩大评价范围,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在总结推广试验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开展试验区升级扩容工作。

第三,切实防范气候环境相关金融风险,完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拓宽测试覆盖行业范围,更加全面分析气候风险敞口,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系统评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影响,鼓励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管理。

第四,深度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治理,积极参与引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制定,协调开展转型金融发展、金融科技应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等重要工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近期,国家相继发布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双碳”工作加速推进。为何密集出台文件?“双碳”新工作如何推进?又有哪些具体路径需要重视?

作为我国著名的能源与环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近日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国家的这些部署对实现“双碳”目标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各地不能停留在口头空谈“双碳”,要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找到抓手,其中“无废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两条重要路径。

要科学、理性推进“双碳”工作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国家近期密集出台各类“双碳”相关文件?

陈勇: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这些文件出台很及时、很重要,而且内容非常具体,对于实施“双碳”战略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双碳”目标提出后,各方积极参与,几乎任何事情都和“双碳”结合。结合当然可以,但为了“双碳”而“双碳”不可取,很多地方甚至停留在口头谈“双碳”,没有与具体任务结合。

国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提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推进,防止出现“运动式减碳”。出台的几个文件都谈得很具体,比如“无废城市”、循环经济、垃圾分类、乡村振兴等,这些都和“双碳”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

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时,用了“力争”这个词,表明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较长时间和发展过程,必须与基本国情结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

因此,我认为必须科学、理性推进“双碳”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事而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等情况有序推进,分清轻重缓急。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制订相应的战略和路线图。

南方日报:如何防止出现“运动式减碳”?

陈勇:这就要谨防过激减碳,没有抓手空喊口号不行,不能见碳就减。国家提出“双碳”目标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近期,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煤炭成了众矢之的,我认为在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基本国情下,不能盲目一刀切掉煤电,相反应在淘汰落后产能煤电的前提下,通过科技创新用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技术发展煤电及煤化工,以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如果有朝一日技术有所突破,二氧化碳能够成为转化为高值化产品的原料,那么化石能源也能成为低碳排放的能源。

“无废城市”的减碳关键是废物资源利用

南方日报:“无废城市”建设将如何助力“双碳”?各地要如何规划?

陈勇:关于“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我认为要重视节约,应首先提高节能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如果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可以减少约30多亿吨的碳排放,否则,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扩大能耗和碳排放的规模。

除了源头节约,另一个很大的节约空间是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这也是“无废社会”的内在要求。当然,“无废社会”建设是长期事业,要从点滴做起,比如从无废社区、无废乡村,甚至无废工地、无废高速公路服务区等。

“无废城市”建设是“无废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无废城市”试点已展开,广东的深圳就是试点城市之一。我认为“无废城市”建设有两个手段非常关键。

一是建设废物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即将生活垃圾、污泥、建筑垃圾、工业废物等集中协同处置,以加强整体管控能力,提升处置效率、规模效益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二是垃圾分类处置。虽然人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对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还有差距,需通过进一步技术创新提高垃圾分类及其处置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分类后可回收利用的干物质是混合物,不进一步分拣难以资源化利用,而现在多是人工分拣,成本高,同时作业人员存在健康安全风险,因此要着重创新智能化自动分选装备。将垃圾分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垃圾分类的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另外,陈旧垃圾填埋场的再生利用也很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建了许多垃圾填埋场,早期的垃圾填埋场已到服役期并封场。经过长期的地下厌氧发酵很多东西已腐烂产生沼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如果将沼气抽出利用既能节约能源,也可减少安全隐患和温室气体排放。而没有腐烂的物质很多都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挖掘出来既可节约资源,也可使土地资源再利用。当然,这一切也要智能化自动分选装备支撑。

通过核算可知,以上这些“无废城市”的工作都与“双碳”有密切关系。

农村废物资源化利用需解决集中收集难题

南方日报:您多次提出乡村振兴在推动“双碳”过程中也很关键,具体应该如何理解?

陈勇:乡村振兴需解决农村很多问题,无论是能源还是环境问题都与“双碳”密切相关。

广阔农村的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而目前散煤、非商品性薪柴等在农村能源结构中占比较大,电气化水平低,亟需优化能源结构。同时,农村的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污等量大面广,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亟待攻克。

但从另外一角度考虑,秸秆、畜禽粪污等都是有机物,它们由碳、氢、氧、磷、氮等构成,既是污染源,也可成为能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如果将这些物质有效转化成能源和资源,既可以替代很大一部分高碳排放燃料,成为农村清洁能源,也可解决环境问题。

因此,从能源和环境的双重效益考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优先发展农村有机废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业。

南方日报:关于农村废物转化减碳有哪些具体做法?

陈勇:就拿养猪来说,中国是养猪大国,若粪污无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但其实猪全身是宝,甚至其粪便也是宝。比如1万头商品猪的粪污,每年可产36.5万立方米沼气,80万—90万度电,节约标煤约300多吨,直接减排二氧化碳800多吨,同时可生产大量的有机肥。

而粪污发酵的沼气经过净化可制氢、甲醇以及化工品;沼渣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炭,而生物炭也是各种高值肥料的基础物质。形象说就是“从猪屁股上要能源和资源”。但要使猪的粪污高效利用,必须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比如建立规模化的农村代谢共生产业园,即将养殖、种植、生产生活过程的代谢产物协同处置,以提高处置的效率和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水平。

南方日报:农村废物资源化利用是否遇到问题?

陈勇:目前仍存在废物集中收集较难的问题,这是由农村长期的发展模式决定的。

长期执行的包产到户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但也导致了农业用地的碎片化、农业规模小型化,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中央为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新政,经营权可以流转给资金雄厚、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这样可使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发展。

比如对于猪的散养户,可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猪地产”,把散养户吸引进来,提供“猪物业”服务,保障饲料安全、疫病防治、粪污处置等。无论是“猪地产”还是散养户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建设粪污集中处置中心,以提高处置的规模化、资源化能力。并且这些模式也可应用于其它养殖业和种植业。

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为节约土地面积,可发展“猪公寓”模式,即采取楼房养猪,也便于除臭、防病、粪污处置。广州从化、揭阳、河源等正在探索这些模式。

必须重视碳评估、碳足迹工作

南方日报:航空业正在探索用碳中性的生物质制备航油,您认为前景如何?

陈勇:如果从油料植物制备生物航油,原料可控、收集容易、技术成熟,经济性可接受,但大面积种植油料植物存在与农争地的问题。而用农村秸秆等生物质废物制备航油,则存在原料收运难、原料供应不稳定、技术水平低、经济性差等问题,目前也只有百吨级的示范工程。但如果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技术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将来从秸秆等生物质废物制备航油应该是可行的。

南方日报:当前很多国家在谈“碳足迹”,您如何看待其重要性?

陈勇:我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要靠经济手段和市场竞争,所以一定要重视碳评估、碳足迹工作。应未雨绸缪尽早探寻产业、行业、事业的碳足迹,做好相应的碳评估,否则将会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上处于被动局面。

中国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在此原则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通过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及峰值目标、创新重点》发现,45个低碳城市试点所设立的碳达峰峰值目标时间均不晚于2030年,这无疑为全国碳达峰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经验和信心。

不同城市间因在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城市对于减污降碳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也有所不同。而低碳城市试点是将各类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列为“减碳排头兵”,进而发掘适合各类城市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实施路径,最终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助力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例如,安徽省黄山市因坐拥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旅游业较为发达,故将“低碳+智慧旅游”特色产业作为重点降碳工作之一,在提升绿色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湘潭市作为湖南省老工业基地之一,被列为低碳城市试点后持续探索老工业基地城市低碳转型路径。农业作为黑龙江省逊克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平衡绿色农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构建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和支撑体系。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低碳发展路径。

理论上,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占比将是当前城市可选的减碳路径之一。据统计,第三产业的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第一、第二产业,再加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正逐步扩大,提升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同样成为不少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北京为例,作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北京早在2012年左右便已进入碳排放平台期,这一成绩背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较高。2012年,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已达76.4%,是除香港、澳门外内地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最高的城市。而且随着近几年北京低碳工作的持续开展,第三产业比重仍在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83.8%。这充分体现了发展第三产业对城市开展低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碳达峰、碳中和是检验我国各个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大考之一,那么低碳城市试点应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一方面将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提供大量城市绿色化产业转型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坚持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未来,各低碳城市试点也将对世界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同时也为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作出突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11月12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举办的“碳中和背景下ESG对信用评价的影响”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此次青年学者论坛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洪玫教授表示,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得到全球金融与投资界的高度重视,举办“碳中和背景下ESG对信用评价的影响”青年学者论坛,是积极呼应时代发展对信用评级的要求。ESG即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缩写,通过这三个维度来衡量公司经营和投资活动对环境、社会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是否完善等。国内一些资产管理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对ESG的相关研究,认为ESG与公司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评级结果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探讨可持续发展因素ESG对信用评价的影响,具有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也为行业在碳中和转型中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撑。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长三角投资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经理、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叶继涛认为,公开ESG信息意义重大,是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企业更好抢占国内外市场的必然选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信用体系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李琳副教授认为,碳资产与可持续发展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也在积极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趋同工作,财政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碳资产采取的是净额法,尚未完整反映碳资产和负债体系,随着整个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碳中和问题的重要性,碳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也会逐步完善,有助于ESG相关信用评级工作的展开。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战民认为,为服务于客户需要,大成在全球开展了ESG的服务,并组建了相应的服务团队。ESG与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是契合的,政府有关部门、交易所、基金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在ESG方面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已将ESG纳入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工作,并将推动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全局、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的ESG评级体系建设。

上海大学全球品牌信用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包国强教授认为,ESG理念及评价体系的内容对信用评价具有重要影响。要通过创新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提升信用评级机构品牌影响力,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国际国内评级机构的监管,保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强对国内评级机构发展的引导。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月琴认为,ESG理念是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仅关注传统的财务绩效。相较于社会和治理维度,环境维度或者环保合规,随着近年来更加严格的法规出台和监管实践,受到更多关注和审查企业主动做好环保合规,依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是积极应对ESG投资给企业融资格局带来的新挑战。反之,环境违法事件频发的企业不可能在ESG环境维度取得优良表现。

上海市信用研究会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袁象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ESG投资出现史无前例的增长。ESG也将对信用评级产生直接的影响,未来,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评价因素中,必将被评机构的ESG执行情况作为重要因素,必将将引导企业更加关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结构。

此次青年学者论坛不仅有学术的前沿理论探讨,也有实践的案例分享。面向未来,为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与会学者的积极参与,并对ESG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近日发出宣言:停止森林砍伐是阻止气候变化的第一步。G20大会上也通过了《G20罗马领导人宣言》,其中提到“we share the aspirational goal to collectively plant 1 trillion trees”,即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通过全球的努力种1万亿棵树,达到遏制土地退化和增加碳汇的目的,从而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COP26上,生态碳汇也是一项关键的议题。那么,种树等生态碳汇如何助力碳中和?中国在生态碳汇领域又做了哪些探索和努力?

中国造绿行动40年种下660亿棵树

国际上“1万亿棵树”活动的前身是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起的“10亿棵树活动”。这项活动目前已经实现了植树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植树造林功不可没。根据2019年《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报道,我国在过去40多年里大约种了660亿棵树。根据2019年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的研究,NASA卫星数据表明,全球变得更绿,其中的主要贡献者是中国和印度。

中国的植树造林工作不仅帮助“10亿棵树活动”实现目标,还极大地推动了全球二氧化碳减排。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魏科告诉记者,根据欧洲环境署(EEA)的估算,树木生长前20年,每年可吸收22公斤二氧化碳,而根据估算,全球平均每棵树每年大概能吸收10公斤二氧化碳。“如果以后者计算,1万亿棵树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约为100亿吨。”

一项2019年7月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如果可以实现种1.2万亿棵树的目标,这些树木在变成成熟森林之前(需要约30-40年),可以吸收约2050亿吨碳,这大约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总排放量的1/3。

2019年度报告“全球森林覆盖状况及变化”专题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总体稳定略有下降,森林面积的减少在欠发达国家相对集中,2018年全球森林面积为38.15亿公顷,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60%。从2000年到2018年,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0.17亿公顷,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0.44%。同期中国森林面积净增加0.45亿公顷,总面积达到2.12亿公顷,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增长了26.9%。中国的植树造林与森林保护成效显著,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间接表明,中国是全球碳汇的主要贡献者。

这些森林将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产生什么作用?

“按照各国当前的政策,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将达到550亿吨。”魏科指出,如果能够实现植树1万亿棵的目标,新增的树木将能吸收约1/5的碳排放量。

碳中和“四字”真言:生态碳汇必不可少

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叫碳汇。碳汇不只是植树造林。地球上除了森林以外,还有海洋、草原、湿地等各种地貌,生态碳汇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态碳汇在固碳的同时,还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公众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指出,生态碳汇的协同效益日益受到关注。

在日前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的“中国生态碳汇的潜力与政策支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中国生态碳汇的发展开发潜力、能力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讨论。

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做到四字方针,即减、保、增、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在研讨会上介绍说,“减”就是减少碳排放,“保”是保护生态环境,“增”是增加碳汇,“封”是进行碳封存,“这四者共同发力,才可能实现碳中和这个艰巨的目标。”

于贵瑞指出,天然林保护、人工草地、造田、湿地恢复、管控生态空间等生态碳汇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拥有很好的前景,“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以国家公园体系为核心的国家自然保护体系,实现国土空间的管控。”

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提出在2030年要保护全球30%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碳汇开发及交易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市场机制。在生态系统碳汇中有四个基本路径:传统的LULUCF(森林和土地利用)森林减排增汇,自然碳汇管护,通过生态工程增加相应的固碳能力,利用生物技术的碳捕集与碳利用措施。“基于生物技术的碳捕集和碳封存技术BioCU和BioCS,这两条途径如果得到普及推广,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于贵瑞说。

探索生态碳汇形成政策合力

生态碳汇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补充手段,同时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市场机制。”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莫争春博士表示,中国在生态碳汇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北京汇智绿色资源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李金良指出,“2019年国家发布的清单数据表明,我们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可实现吸收二氧化碳将近10亿-11亿吨的水平。”

李金良告诉记者,中国已经开发了一系列VCS(核证碳标准)碳汇项目,都成功进行了交易。如内蒙古绰尔林业碳汇项目,开发16万亩,成功获得了注册和签发,第一期38万吨,第二期34万吨,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实现了生态价值。

福建永案林业碳汇项目第一期以及后期都实现了成功交易。昆明VCS碳汇项目第一期22.8万吨已经全部交易交割。“目前,在西双版纳也成功实施了碳汇交易项目,内蒙古200万亩项目正在开发……这些项目有利于把林区的资源变成生态资源,实现生态的价值。”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和BCER(北京林业碳汇抵消机制)累计成交80多笔,成交量80多万吨,成交均价约15元/吨,单价高于其余CCER产品。“这是我们开发的全国首个CCER林业碳汇交易项目,使方法学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为我们国家开发林业碳汇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案例。”李金良说。

目前,全球总共有220个农林项目获得注册,占VCS注册量的12%,中国已经有32个项目,有森林管理项目和造林项目。

T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首席科学家张小全介绍说,湿地占陆地面积的4%-6%,达500万平方公里,碳储量占12%-24%,碳汇效率很高。2015年-2019年,国内首个开发的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种植了380公顷红树林。

2019年,TNC对项目地块产生的碳储量的增量进行了调查,首笔二氧化碳核证减排量为5880吨。“这笔减排量是今年全国海洋日在青岛完成项目交易的,买家是阿拉善北京企业家基金会。”张小全说。

央视网消息:2021中国盐城第十届环保产业博览会12日至13日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来自联合国环境组织、国家有关部委、国内能源、工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聚焦科技前沿,共话“碳中和、碳达峰”下的产业创新蓝图。

本届环博会聚焦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旨在厘清双碳目标下,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路线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盐城市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成立了黄海碳中和产业创新中心”,将围绕烟气治理、水处理、土壤修复、固危废处置等环保课题,为碳排放重点行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着力为企业节能减碳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郝吉明:第一个为政府起到智库作用;第二个为碳中和问题提供技术支撑;第三个是为企业的高新技术的共性技术提供服务,成为学术高地、人才高地、智库高地、产品高地和服务高地。

在本届环博会举行的发布仪式上,一批聚焦低碳、零碳、负碳方面的创新技术也集体亮相登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持续、广泛、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为此,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厘清思路,行动上措施得当、强力推进。”近日,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气候变化与可持续金融:趋势、机遇与挑战”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如是说。

如何提高认识、厘清思路,行动上措施得当、强力推进?刘桂平强调,一是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必须在国家统一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行业、各地区梯次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既不允许搞运动式“减碳”,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还不能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须紧密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实际。在此方面,转型金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要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良性互动。三是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清醒看到其艰巨性。四是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必须科学施策,灵活应对。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刘桂平表示,绿色金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大有可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体系,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体包括四方面措施:一是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三是不断强化碳市场功能,运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碳定价机制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行;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

发改产业〔2021〕16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耗能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耗能属性主要由产品性质和工艺特点决定,合理有序的项目建设实施,对健全产业体系、稳定市场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落实《关于强化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做好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经商有关方面,现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 突出标准引领作用

对标国内外生产企业先进能效水平,确定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参考国家现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确定的准入值和限定值,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发展预期、生产装置整体能效水平等,统筹考虑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保持生产供给平稳、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科学划定各行业能效基准水平。重点领域范围和标杆水平、基准水平视行业发展和能耗限额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

02 分类推动项目提效达标

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03 限期分批改造升级和淘汰

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需开展技术改造的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对于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

04 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整合利用已有政策工具,通过阶梯电价、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环保监督执法等手段,加大节能降碳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节能减排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节能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改造升级步伐,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上述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方要深刻认识、高度重视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近日,区生态环境局开展《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及环保法律法规专题讲座,推进实现全区“双碳”工作目标及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水平有效提升。

讲座邀请了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两位专家,针对《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全面阐释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重要定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参训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学习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及环保法律法规有了更清晰的思考,对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度融合有了更深理解,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推动全区生态环境发展再上新水平。

下一步,河西区将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增强降碳减污协同效应,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出自晚唐诗人韦庄笔下的桐庐,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和谐生态画卷。千百年来,到过桐庐的人,无不为这里的美景所着迷。

从桐庐发迹的浙富控股(002266),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历经多年发展和探索,已逐步形成了“清洁能源+大环保”的发展格局。危废资源化方面,公司是国内少数可以从工业危险废物中将多种金属回收的企业;核电业务方面,公司是目前国内研制控制棒驱动机构种类最多的企业;水电业务方面,公司已在水电设备领域取得多项世界级水平的成绩。

近日,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采访团走进浙富控股,浙富控股董事长孙毅与证券时报副总编辑高峰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揭开了浙富控股强势崛起背后的基因,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

跨越式发展 圆梦高端制造业

浙富控股成立之初(2004年),正值我国水电大开发期,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凭借着在各类型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掌握核心技术的优势,浙富控股业务发展迅速,仅用了四年时间,公司就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进入2011年后,国内水电开发减速,浙富控股遇到成长烦恼。恰巧,五粮液集团正在进行瘦身计划,拟剥离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都公司”)66.67%的股权。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浙富控股果断出手,购入华都公司66.67%股权,就此涉足核电领域。在控股华都公司后,又马上启动了增资,并与持有华都公司33.33%的核动力院共同对四川华都增资2.5亿元。

然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全球的核电建设带来致命打击,甚至改变了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思路,我国也一度暂停核电建设,直到2019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准了漳州、惠州等核电项目,国内的核电审批才官宣重启。换而言之,在此期间,浙富控股遭遇了水电开发减速,以及核电开发暂停的双重考验。

在接受采访时,浙富控股董事长孙毅坦承,那几年,公司面临着巨大的难题,要发展就要继续重视创新,研发支出又很大,“有一种活不下去的感觉”。

“是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不是。实际上,我们当时活得还挺好。2013年,因为入股的二三四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上市,公司赚了很多钱。”孙毅称,按照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置准则,股权投资只能算是非经常性损益。尽管是赚了很多,但是上市公司财报却很难看,也就有了后来公司进军危废资源化产业。

2020年6月,浙富控股采用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完成对申能环保和申联环保的收购。通过此次收购,浙富控股进军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在采访过程中,孙毅直言,“申能环保和申联环保的盈利能力非常强,市场也足够大,发展前景很好。通过收购,可以反哺公司装备制造业(水电、核电)研发,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

历经多年发展和探索,浙富控股已逐步形成了“清洁能源+大环保”的发展格局。目前,浙富控股拥有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资源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危废综合处理设备和技术。同时,公司在水电、核电等领域,已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

一体化布局 “变废为宝”

“在危废处置这个细分领域,我们是国内的头部企业,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对于危废处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孙毅底气十足。

浙富控股的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实施主体包括申联环保、申能环保及净沣环保等公司,在该领域,浙富控股拥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无害化处理-资源深加工”前后端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技术和设施。

据悉,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对上游产废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及其他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富集和回收铜、金、银、钯、锡、镍、铅、锌、锑等各类金属资源。另外,公司还积极布局动力蓄电池回收拆解单位产生的废液、废渣等危险废物的处置市场,将危废资源化拓展至钴等锂电材料。

目前,国内从事危废资源化利用的企业众多,浙富控股的优势在哪里?孙毅称,一般的危废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只能回收3-6种资源,但是,浙富控股旗下申联环保及其关联企业,是国内极少数可以从同一种物料中,提取多种金属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企业,目前拥有20多种金属资源的提取能力,技术水平远超同行,综合回收能力全国领先。

“与其他同行比较,我们的经营理念和方向都不一样。”孙毅称,相较于常规的填埋、焚烧、水泥窑协同等第三代无害化处置技术,公司在前端使用的高温熔融无害化处置技术,这是目前市面上最新的第四代无害化处置技术——处置物料范围广,偏好包含重金属的物料,且可处置焚烧底渣及烟尘灰,可彻底将危险废物无害化,实现了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高效回收,真正做到“消除危害、变废为宝”。

同时,通过采用一体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采用不同技术和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各类危废及一般固废的“量体裁衣、吃干榨净”,有效降低了危废处理的综合成本,提升了环境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

“我们的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没有任何填埋,最终的残渣可以作为产品出售,真正做到了大循环。”孙毅称,公司的后端资源化多金属深度回收能力,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并在金属资源化领域多次获得科技进步重量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浙富控股在危废资源化领域的处置能力和技术,也赢得了产业界的认可。业内大量从事危废初级资源化的企业,也将其合金产品、阳极泥、烟尘灰等初级资源化产品,销售给浙富控股旗下的申联环保及其关联公司,并从同行弃渣中进一步回收提炼出锡、金、银、钯等金属资源。

当前危废处理行业整体呈现“散、小、弱”的竞争格局,但是浙富控股顺应行业趋势,依托强大的处理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收集渠道,形成了规模化的处理能力优势,公司已投产及在建和待建项目的危废处理能力,均在30万吨以上。

随着在建的危废处理项目、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形成覆盖固态无机危险废物、固态有机危险废物和液态危险废物多品类的危废处理能力,公司整体处置产能达到178万吨,项目覆盖浙江、江西、江苏等多个省份。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9年江苏省、浙江省工业危废产生量,分别位于全国第二、第三,而这些省份的危险废物持证单位收集和处理利用能力,以及实际收集和处理利用量,远低于危废产生量。在目前危废处理行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缺口的背景下,浙富控股在危废资源化业务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竞争优势。

“这么多危废被处置了,又提炼了这么多金属,不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碳排放角度,浙富控股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孙毅称。

持续创新 铸造“核”动力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9月,浙富控股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13.62亿元和18.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8%、189.64%和138.17%。连续高速增长的背后,与公司重视研发、持续创新密不可分。

以营收占比最大的危废资源化业务为例,浙富控股旗下的申联环保集团及其下属企业,聚集了环保、资源再生利用领域的一批专业人才,重视技术研发工作,与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经过长期深耕,申联环保集团相关核心技术、工艺取得了重要突破,并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认可。

比如说,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5年的环保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申联环保集团子公司申能环保的“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项目被鉴定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子公司江西自立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参与完成的“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于201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核电业务方面,浙富控股旗下的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拥有发明专利的ML-B型三代压水堆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是目前唯一通过三代标准的抗震试验,和满足60年使用寿命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该产品在热态极限寿命试验中创造了1512万步的世界最高运行记录。

同时,华都公司还承担了新一代示范快堆、熔盐堆、浮动堆等多种类型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研制与生产任务,是目前国内研制控制棒驱动机构种类最多的企业。

与之对应的是,由华都公司承制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于2021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机组于2021年3月并网发电,实现我国核电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2021年4月,由华都公司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的ML-C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被鉴定为“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整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可推广应用于各类压水堆核电站”。

目前,浙富控股旗下华都公司,已成为国内核反应堆核一级部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的主要设计制造商之一,也是目前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唯一供应商。

水电设备方面,浙富控股旗下浙富水电,已在该领域取得多项世界级水平的成绩,已投运的包括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韩国西娃Sihwa潮汐式水轮发电机组、国内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最大(200MW)的广西大藤峡抽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设备;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高水头的老挝谢潘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设备,这些世界级水电工程项目的背后,都有浙富水电的身影。

“我们做这些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也是一种企业责任,一种情怀。”孙毅称,目前浙富控股的危废资源化业务,体量足够大,发展形势喜人,足够支撑公司前行,为公司优秀的员工、科研人员、技术骨干提供坚强的保障,不至于出现因生计问题而影响到研发进度。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 何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11月16日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的ESG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暨2021第三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论坛上表示,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近45亿吨二氧化碳,一经启动即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波动合理,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

据介绍,截至2021年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8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703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93亿元。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量是同期欧盟碳市场的4倍,韩国市场的18倍,位于全球主要碳市场首位。

作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引领带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陕西如何把握秦创原创新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等趋势下如何找到着力点等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秦创原·2021创合论坛主旨演讲嘉宾,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气候资本集团董事长路跃兵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实现低碳化与数字化融合

“印象中陕西在产业方面一直都相对比较传统,但是看到搭建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后觉得非常让人耳目一新。”谈到印象中陕西的科技发展现状,路跃兵表示,陕西在我国西部地区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经济和技术方面发展很快,西安有着非常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发展科技创新的基础非常好。放眼全国,陕西在电子科技、信息技术、化工石油、航空航天、制造业等方面竞争力比较强,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陕西应当立足资源禀赋,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谈到对于陕西未来的期待,路跃兵认为,低碳化是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他表示,陕西的能源业和制造业基础非常好,完全可以朝着这个赛道去发展,并且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他建议,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产业升级。工业高排放、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产业正在逐步退化,未来在产业结构方面,可以大力发展一些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耗能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在能源结构方面,要从油、煤、气为主向着风、光、电、氢等非化石能源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除了推进低碳化的转变,数字化也是不错的机会。例如,借助最新的智能化技术,发展能源数字化、能源供给端的数字化、工业数字化等,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改造技术等,让我们在工业领域飞速发展。

抓住秦创原创新驱动机遇

谈到秦创原的重要性方面,路跃兵表示,中国经济要发展,区域的协调非常重要,秦创原处于陕西的一个关键节点,承担着连接东部与西部的重要作用。因此,它是我国向“一带一路”进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技术输出、产业输出的关键节点。路跃兵表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非常好的机遇,对于陕西来说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这是改革创新的主战场,更是企业向数字化、低碳化、国际化转型的机遇。

谈到如何持续的进行创新,路跃兵提到自己对于对于创新的理解,他认为,想要进行创新必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型,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应当受到重视。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因为没有技术谈创新就是空谈,技术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其次是制度方面的创新,通过政策规范等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为创新提供发展的沃土和基础。最后是金融方面的创新,因为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支持,好的资本支持技术创新,从而得到更高效的创新与发展。只有把握住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机遇,才能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健康和持续。

南方财经11月16日电,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参加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时表示,氢能对中国提高能源体系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在工业领域,氢能将在原料和热源的替代方面扮演主要角色。金勤献说,中国有全球增长最快能源和环保需要,具有巨大独特的市场优势。氢能对中国提高能源体系安全、实现碳中和具有极高战略价值。在工业领域,氢能将在原料和热源的替代方面扮演主要角色,在能源领域,分布式电力系统、储能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赵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研究中心主任、GIP秘书处北京办公室负责人程琳在参加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时发言称,未来30年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约为485万亿元人民币。

程琳说,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将通过动员私人资金的形式予以满足,目前的绿色金融标准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全包容转型金融,不能很好地支持高碳企业转型。所以既需要用现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符合现有绿色和零碳标准的项目,还要通过转型金融支持高碳企业和高碳资产向低碳、零碳的转型需求。只有先理顺转型金融,才能保证所需资金“融得到、管得住、花得值”,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融资机构和企业的多方联动。

明确转型技术路径,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程琳认为,首先,作为规范资金用途和防范“洗绿”风险的重要手段,明确的转型金融界定标准不可或缺,要保证转型目标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程琳建议,获得转型融资的企业应该披露转型路径、资金使用情况,包括:项目或经济活动的碳排放和碳强度的变化,即转型目标的实现情况;解决就业等产生的其他环境、社会效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前,我国多数金融资产及其支持的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都亟待转型。

程琳认为,在此过程中,需要推出各类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包括转型基金、并购基金、转型贷款、转型债券、转型担保等各类融资工具,也可以探索使用债转股的手段来支持转型。其中,专门从事股权投资的转型基金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程琳还建议,综合运用各类配套措施,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

以煤电企业转型为例,在向新能源为主的业务转型过程中,需要土地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融资和金融监管方面,可以考虑借鉴央行再贷款对于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设立支持转型金融的专项政策;在财税方面,对于积极主动转型的高碳行业企业,可考虑允许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并对转型融资投资者提供税收减免。有关部门要对主要高碳部门转型所需要的配套措施进行梳理,及时出台一批有实效的措施。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社会资本对转型投资的回报率的预期,从而激励更多的金融资源参与低碳转型项目。

程琳认为,应参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模式,由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级的绿色转型基金,专门为需要进行绿色和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提供融资支持。

加强转型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面对气候转型所需要百万亿元的资金需求,除了国内资本市场,境外资金也是我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一方面,境外资本市场欧元、美元等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境外投资者对于转型融资产品兴趣浓厚,吸引外资可以在有效增加资金来源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另一方面,低碳转型是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既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新的绿色科技创新。

在引入境外投资者的同时,可以引入一批国际领先的低碳绿色技术,提升我国的低碳科技水平,并促进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

11月15日,全球首部聚焦中意两国民航业碳减排主题的专项研究报告《中国与意大利民航业碳减排路径与合作前景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举行的中意智库合作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和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在线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聚焦民航业绿色减碳议题,探讨中意两国在民航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前景未来。这是G20罗马峰会闭幕后,中意两国大使首次就全球气候问题“云对话”。

本次课题研究由环球网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意大利政治、经济与社会研究所(Eurispes)发起,中意两国顶级智库的资深专家和学者参与。报告中文、意大利文、英文三个版本同时发布。

中意大使云对话 热议民航减排新成效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在致辞中提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已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国际社会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并采取更加迅速、有效的行动。“实现碳中和不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何时’和‘如何’的问题。而民航业是实现碳减排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他表示,报告组织者所做的是“努力探索更‘对环境负责’的工作”,“希望在未来几年中,能够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报告和这样的思考。”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强调,中意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相互赞赏和支持对方实现“双碳”和“绿色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举措。民航业减排需要科学思维、创新手段,中意双碳课题研究报告的出炉非常及时、必要,将为民航业实现低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首部民航减碳报告 拓宽国际合作新前景

“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共同解决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意大利政治、经济与社会研究所秘书长Marco Ricceri教授评价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教授表示,报告探明了中意两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前景与方向,为推动中国与意大利民航业碳减排合作深化与升级提供了理论性、前瞻性、政策性的智力支持。

课题项目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欧洲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孙彦红教授介绍了报告的主体脉络:“报告首先梳理了中国民航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计划与路径、意大利民航业碳减排的计划与路径,之后从国际环境、技术创新、碳市场发展等方面对中意两国民航业碳减排的路径进行对比,最后尝试展望两国民航业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前景。”

基于上述路径对比,报告认为,中意两国民航业在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市场化机制等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遴选中国东航作为民航业减排的突出代表,介绍航空公司节能减排的路径和经验。走出去智库联合创始人李明瑜表示,以中国东航和意大利航空运输公司为代表的航司企业正在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做出贡献。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部总经理刘晓东表示,尽管目前航空业面临暂时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东航对中意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双碳”路径上的深入合作抱有坚定的信心。

颠覆式低碳创新 领跑全球发展新方向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报告发表看法,一致认为中意两国可携手共进,开展多方领域合作。未来,全球各领域绿色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颠覆式低碳创新将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开辟新方向。

针对报告提出的“中意两国在飞机技术创新、数字化升级、可持续替代燃料及氢能发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合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韩晶点评称,报告对于两国携手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颠覆式低碳创新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意大利研究分会会长罗红波表示,中意两国在民航领域的有效合作将可能成为典型案例,为全球民航业按期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卓越的贡献,也将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体现。

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表示,希望以本次发布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国智库、企业、媒体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国接下来的多领域交流创造更多机会。

“中国有14亿人的巨大市场,对内对外一视同仁,既愿提供研发资金,也将完善知识产权保障。我们欢迎有技术、有意愿的意大利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或与中国企业组团开拓第三方市场,也欢迎中意企业在碳交易等绿色金融领域开展合作!”活动现场,李军华大使的话掷地有声,向中意两国心向绿水青山、有意加入减碳事业的企业发出邀请。

中意智库合作成果发布会由走出去智库举办,中国东航和环球网为会议提供支持。来自中意两国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和民航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人士等20余人共同参与了当天的活动。

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数据中心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日前,工信部正式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 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新型数据中心概念,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那么什么是新型数据中心?新兴数据中心有哪些功能?什么样的数据中心才可称为新型数据中心,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为什么提出“新型”数据中心?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平台,数字中心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桩基。

但当前我国数据中心还面临布局建设不优、算力算效不足、能源利用不充分、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引导传统数据中心向具备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的新型数据中心演进。

同时,在2020年,我国还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数据中心作为数字产业及信息集中处理的基础设施,承担了数字经济发展和实现数字产业碳中和的双重重任。

在此背景下,7月份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希望打造高质量的新型数据中心,构建以新型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

新型数据中心“新”在哪?

数据中心建设由来已久,新型数据中心却是新鲜事物,所谓新型数据中心,到底“新”在哪里?

根据《行动计划》,新型数据中心作为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型基础设施,汇聚多元数据资源、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能够提供高效算力服务,高能效、高技术、高安全、高算力是其主要特征。

为了引导传统数据中心向新型数据中心演进。《行动计划》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型数据中心不仅需要具备原有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能力,还需要在绿色技能,安全可靠以及能够提供高效算力方面多下功夫。只有以新型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才能加快推动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建设。

有孚网络践行新型云计算数据中心

作为一家深耕 IDC 产业 20 年的公司,有孚网络一直积极以技术创新,为客户打造高效能绿色数据中心。

在绿色环保方面

绿色低碳的理念早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有孚网络可持续发展的血液中,并贯穿在有孚网络的全生命链管理模式上,比如综合设计、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一体化部署更能发挥数据中心集群阶乘化降耗效应,实现精准降耗。

在数据中心选址的时候,有孚网络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综合利用自然冷源,强风弱水,辅以新型制冷、供配电技术、预配置/模块化和AI运维等技术的使用,逐步提高数据中心分步部署能力,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比如有孚网络北京永丰云计算数据中心就充分考虑到了北京市水资源不充裕的情况,选择了在北京工况条件下节能效果优秀的热管节能系统与空调系统相结合的方案。耗水量的理论值为0.129L/kwh,全年只有在5℃~25℃的温度区间需要耗水,节水性能高,全年节水超过12万吨。

除采用创新技术结合自然条件外,有孚网络还以AI技术赋能探索智慧化数据中心运营,以综合能源技术应用赋能碳减排先行标杆,通过基于AI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提前预测服务器、交换机以及SSD故障,减少数据中心的宕机风险。并且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实现数据中心自动节能。采用人工智能建模分析、预测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结合虚拟机迁移功能,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地调度数据中心资源,挖掘节能潜力。

在数据安全方面

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机房一旦发生故障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今的企业用户越来越关注数据安全,有孚网络数据中心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数据保护方案,同时支持HTTPS/SSL安全协议,支持数据加密上传,多种方式和技术确保数据传输与访问的安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出色的安全服务。

有孚网络云计算数据中心还利用多项安全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如具有电信、联通、移动等多家运营商的优质带宽资源,流量清洗设备可防护各类大流量攻击;防火墙设备集群冗余,排除单点故障,稳定可靠;专业级漏洞扫描云平台,一键检测网站、服务器等网络资源,有效防范风险漏洞;同时还可以提供备案服务、企业级CA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SSL证书服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服务、应用防护WAF/WAD等安全服务。

除此之外,有孚网络可以提供包括流量清洗、漏洞扫描等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服务,还可以实现一体化的同城 / 异地备份与容灾体系;全面防御各类常规性灾难,做到 360 ° 安全防护无死角;在数据恢复方面可以做到瞬间恢复,传输带宽精简数据立即可用;并且采取多种部署模式,复制策略灵活开放式架构,充分节约灾备扩展成本。

在高效算力方面

数据中心是一个整体,在考虑节能环保的同时,有孚网络也积极采用数十项先进技术和设备选型、实践,在保证节能环保的时候为企业客户提供足够的算力,让高效算力来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为提升数据中心的算力,依托于自建的数据中心,有孚专有云能够提供比传统架构提高数十倍的计算性能。同时结合有孚AI和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持多种GPU应用程序、深度学习框架。既能实现较高的计算处理性能,又在能效比、内存支持,以及CPU本身的架构上具有较大优势,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真正实现算力智能化。

如今,有孚网络拥有强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多个高等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新一代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分布于全中国主要经济节点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接入电信、联通、移动、铁通、教育网等多家运营商的骨干网络,拥有覆盖全国的优质 BGP 资源。在网络方面可以提供独享带宽、多线 BGP 独享、点对点专线以及 CDN 加速等多项服务。

并且,有孚网络拥有20年丰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经验,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资深的客户服务团队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多途径保障方式,确保随时随地应对突发状况,快速解决客户问题,保证客户和合作伙伴获得更加优质的 IT 服务和体验。

总结:从中国国内第一家获得 LEED v4 金牌认证的数据中心,到 ODCC 绿色节能评估的设计类 4A 级认证和运营类先行者专业认证,有孚网络一直不断在绿色低碳方面持续努力。如今,有孚网络已经成为传统数据中心走向新型数据中心转型的排头兵企业,将继续为支撑各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提高数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近日,市能效中心主办的上海节能减排技术产品评审绿色沙龙活动”在上海市科学节能展示馆举行。沙龙活动上,市能效中心为获得“上海市节能产品”称号的企业颁发了证书,并就下阶段工作进行了交流。

精准发力  助力绿色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节能产品评审工作已评审并推广500余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节能技术产品。2021年,在市能效中心的积极推动下,有40项节能技术产品获得了“上海市节能产品”称号。同时,市能效中心还积极向国家工信部推荐了6家企业8项工业节能技术装备产品、5家企业5项通信业节能技术装备产品、1家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等,进一步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机制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市能效中心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和碳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机制一是评审标准创新,修订上海市节能产品评审标准,按产品成熟度分细分为开发类和推广类,根据产品的成熟度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二是产品类别创新,进一步创新节能产品遴选流程,在前两批推荐机构基础上增加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上海市区块链技术协会等行业协会,围绕上海数字化转型需求,评审推广一批数字赋能的技术产品。三是推广模式创新,结合本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诊断工作,在已获批上海市节能产品称号的产品供应商中,培育一批能啃硬骨、能打胜仗的节能诊断服务机构,服务本市节能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将聚焦区域余热利用、数据中心能效提升等本市重点节能领域,会同相关节能归口部门搭建上海市先进绿色低碳技术产品的展示推介和供需对接平台,继续做好以“科学节能展示馆”、“上海节能杂志”为品牌输出的线上线下节能产品评审推广工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 何奎)ESG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暨 2021第三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论坛11月16日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玮在为论坛致辞时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难度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让我们共同携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实现‘上海引领’和‘上海担当’。”蒋玮说。

据介绍,长期以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压缩低效产能规模,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各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工业用能总量累计下降356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9%,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双控”目标,为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坚实基础。

蒋玮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深入贯彻中央要求,在碳达峰、碳中和上加大力度、积极作为,统筹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期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新的发展形势对各企业、各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双碳’工作要求,更加深刻地认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以更加开放和长远的眼光,构建更加行稳致远的发展格局,以适应上海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的需要。”蒋玮说。

据悉,本论坛由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三方联合主办,汇丰银行独家协办。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日前,河北省住建厅发布《河北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供水、供热、燃气)》,规划指出,构建绿色低碳、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供热保障体系。以实现城市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100%全覆盖为前提,摒弃传统粗放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以储热设施为核心的污水源、垃圾焚烧、工商业余热和大数据中心废热等城市低品位热源利用系统,构建以热电联产、清洁燃煤、工业余热、地热能和低品位热源系统等集中供热为主,天然气锅炉、壁挂炉、电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分散供热为补充的绿色低碳供热热源保障系统。本着开源节流原则,以室温监测为基础,以智能化提升为手段,建设和完善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区)的供热监管信息平台,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点覆盖所有居民小区,持续推动智慧供热建设和系统节能改造,实现按需供热、精准供热,稳步提升综合能效,努力实现单位面积供热量降低8%。构建安全可靠和智能高效的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组织完善、管理科学、保障有力供热管理服务系统。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供热需求持续增加,到“十四五”期末,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面积预计增加10%。

促进热源低碳化发展。加大“开源”。统筹谋划区域内污水源、垃圾焚烧等各类低品位余热资源,着力对存量机组供热能力进行挖潜,加快可再生能源推广与应用,补齐城市热源建设短板。各市应结合新增热负荷需求,因地制宜选择热电联产、天然气、工业余热、地热能、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的供热方式,拓展氢能在分布式供热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构建多能源互补的供热体系。

深入推动供热系统节能。重视“节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热源建设限制较多,应深入推动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着力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加大既有热源供热面积。结合智慧供热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大数据为支撑,以室温达标为目的,深入推进供热设施节能改造工作,合理选用平衡阀、变频器等节能设备,科学制定系统控制策略,改善热网水力失调状况,提高室温达标率的同时降低过量供热损失,提升按需供热、精准供热水平,进一步降低单位面积供热能耗。加强供热管网管理与维护,严格控制系统失水,减少管网补水,改善系统水质,提升换热效率。根据供热系统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建筑类型、使用规律、舒适度要求和控制性能,按照节约能源、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确定室内供暖末端形式,加大推广低温采暖末端形式。

推进储热技术研究应用。积极探索将储热应用于低碳能源消纳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加强相关政策支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储热设施项目建设。推动“日”储热,鼓励供热企业结合热源、换热站、用热末端建设储热设施,保障热源供应稳定和满足日负荷波动需求;探索“周”储热,合理配置储热装置,消除工业等城市低品位热源短周期生产波动对供热能力的影响,加强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在机组深度调节输出电量的情况下,保障供热稳定性;研究“月(季)”储热,深入开展大型跨季节储热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将非采暖季电厂、工业等余热以及太阳能热量进行储存,大幅提升低碳能源供热能力,减少传统热源建设规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近日,兴业证券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该报告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国际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相关规范进行编制。阐述自身绿色金融战略布局,以及在环境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方面的主要实践和成果。

据了解,该报告从兴业证券自身运营、投资及融资业务三大维度披露气候环境信息,并率先引入国际先进的投资组合气候变化风险及机遇分析工具热力图,结合公司业务实际,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及机遇的识别、评估工作,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清晰展现公司在运营及业务领域的环境管理实践。

此外,报告还首次提出兴业证券的碳中和及绿色投融资目标,即将在2022年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力争2025年绿色投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在不断推动绿色低碳办公、节能减排改造、清洁能源使用等碳减排行动的同时,利用自身在投资、融资、咨询、研究等资本中介与经纪业务中的特殊角色,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兴业证券表示,将以此次环境信息披露为起点,继续探索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创新探索证券行业气候环境信息测算与披露方法学,有效管理碳中和背景下高碳行业和企业面临的转型风险,把握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为证券行业全面开展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为服务资本市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谭一凡)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双碳”再次成为行业内的热点问题。小编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不同专家学者关于“双碳”话题的观点。

本期将为大家分享的是姚尧教授在2021第十五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双碳”牵引智慧国土空间治理与自然资源管理协同专题会场上分享的《精细模拟城镇空间变化及其自然资源影响助力碳中和》

嘉宾简介

姚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姚尧,博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高级会员,湖北省“晨光计划”项目支撑科技人才,日本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阿里巴巴集团数据技术与产品部访问学者。自2016年以来致力于在时空大数据挖掘和可计算城市空间领域开展研究,2020年获国际计算机协会ACM SIGSPATIAL中国新星奖。在中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过程和海量大数据涌现的背景下,姚尧博士系统地开展了数据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促进了微观尺度下城市空间感知和城市变化模拟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技术发展,推动了多个行业的项目成果落地应用,有效地将相关科学研究转化为大量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姚尧博士近五年在多源时空大数据挖掘和智能城市计算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62篇(SCI/SSCI收录53篇),其中一作/通讯36篇(含JCR 1区20篇),总计被引用1200余次,ESI高被引、高热点论文7篇(H-Index = 19)。主持和参与十余项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发子课题和政府企业横向课题,现有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4项。

佳句分享

“借助空间大数据挖掘“人-地-时”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人类活动、联系和城市内部功能变化的相互作用和相关规律,是未来需要研究的重要方向。”

报告回顾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变化,通过影响生态环境,间接导致碳排放增加或减少。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中国也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已有研究多集中在较大尺度和自然过程碳循环的影响研究,对精细尺度下的城市用地空间、不同用地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城镇动态变化精细模拟

将深圳市2009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深圳市生态红线、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等作为研究区数据。将土地利用数据分为非建设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管理服务用地、居住用地5类,并采用辅助地理空间数据集作为空间变量,提出DLPS-VCA模型(带有动态地块细分策略的VCA模型)框架,用于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第一步,构建元胞自动机模型MABR将地块划分为最小基本单元;第二步,采用RF探索发展适宜性;第三步,利用DLPS-VCA模型得到土地利用模拟结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三种场景,得到三种发展场景下的未来城市土地利用模拟结果。最后,对模拟结果的精度进行评价,对模型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辅以驱动因素权重分析,用以挖掘城市发展的相关因素。

三、未来土地利用对自然资源影响

上述过程被封装成“城市CNN-VCA模型”。考虑不同政策导向作用,将CNN-VCA模型与构建的三种未来发展情景相结合,模拟三种情景(保持历史趋势型发展、城市规划导向型发展、生态保护红线导向型发展)下深圳市2040年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分析比较三种情景下生态用地损失的空间分布、整体及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各区生态用地损失面积。

结果发现:

1.2015-2040期间,深圳市的总体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2.在生态红线这一政策导向下,对扩张用地总量进行严格控制,且对优质生态用地进行保护,使得城市占用倾向去占用生态价值较低的未利用地。

3.水文调节是深圳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相较而言,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在深圳市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所占比例最小。

四、地块尺度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

构建城市碳排放核算与预测框架——基于土地利用预测数据提取辅助变量信息,完成场景重构;训练精细化分类模型,完成地块二级类别赋值;根据用地类型碳汇系数(反映地块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潜力),计算用地碳排放量;落计划,结合土地利用模拟现状,制定合理推进计划,助力实现“碳中和”。

实验发现,深圳市低碳排放地块与高碳排放地块不断收缩,且在2030年能实现碳达峰。

五、总结与展望

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研究将耦合居民行为、政府决策等人文社会经济因素,以提高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再者,目前的碳排放估算时考虑要素不足,未来碳排放研究中将引入城市规模、空间形态、主导产业等更多影响因素,同时探究低碳约束下的城市发展情况,为实现碳中和提供规划策略和决策支持。

“经济增长可以实现与碳排放‘脱钩’。”“我们需要更多的具体行动。”“绿色发展应当师法自然。”……

11月16日,华创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海智助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场上,海内外清洁能源产业领域的院士、专家和相关代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助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热烈讨论,把脉支招。

加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当前正处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必然加快。”一开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就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度。

王焰新以“湖北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偏低问题”为例指出,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先机,必须紧跟主赛道,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绿色服务产业。

他建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出台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一揽子计划、政策,构建“钱变纸”与“纸变钱”良性互馈、高效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

“建设大型储能基地和国家级能源枢纽,契合湖北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目标。”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岩石力学专家杨春和介绍,目前,潜江正在建设亚洲最大盐穴储气库。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除潜江外,杨春和建议在武汉和黄冈建设储气基地,“建成后将把用气低谷时的富余气量存储起来,可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提高全社会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绿色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

欧洲科学及艺术院院土、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及梅拉达伦大学教授严晋躍,通过视频方式参加论坛。他表示,实现碳排放达峰,对湖北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上世纪70年代,瑞典完成了碳达峰,此后依然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严晋躍据此指出,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严晋躍认为,推动能源结构持续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需要打破能源企业和行业间壁垒,形成不同行业间能源利用形式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梯级利用,提高全社会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生态学终身教授李百炼,在现场分享了一个生态修复的故事。

当年,纽约市的水质曾出现问题,专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用工程手段,用60-80亿美元建水处理厂,每年1亿美元运行费;一个是花14亿美元进行生态修复。纽约选择了后者,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师法自然是绿色发展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理念。”李百炼认为。

近期,今年绿色低碳领域最大规模的市场化基金诞生。

11月11日,由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本控股”)联合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电力”)发起设立的国能绿色低碳发展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低碳投资基金”)在京正式成立。该基金将进一步发挥资本控股公司金融产业投资管理平台功能,为成员单位并购投资及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据悉,低碳投资基金以按单个项目出资需求实缴资本金,基金期限为8年(投资期 3 年,退出期 5 年),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母子基金规模共计150亿元,其中,母基金规模为60亿元,资本控股与中国神华分别出资20亿元,国电电力与龙源电力分别出资10亿元。低碳投资基金将瞄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重点投向低碳项目投资并购、集团主业和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性项目、集团重点科研项目转化及产业化应用、成员单位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并根据不同投资领域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的社会资本。

据了解,低碳投资基金已于9月29日完成工商注册,10月18日完成了首批实缴出资。低碳投资基金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金融产业的股权投资工具,将面向所有成员单位提供服务。

之前,我国已设立多支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等为主题的基金,也已经有了国家级的绿色发展母基金。

我国第一支专注于绿色发展的国家级母基金于去年成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规模885亿元,聚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外部性强的生态环境领域,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近日,财政部在回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相关建议时称,财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初步设想,基金投资区域将以黄河流域为重点。我们预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很可能成为我国第二支国家级绿色发展母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吸引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政府适当出资,调动地方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性,探索形成沿线省市跨省域合作机制。由此看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金很可能出资方由黄河流域的相关省市组成,未来投资区域重点也在黄河流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规模庞大的投资,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中金公司预计,为达到碳达峰,2021年至2030年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2.2万亿元/年,而2031年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3.9万亿元/年。

所以,在资本市场中,绿色领域的确是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一个不可忽视的投资领域。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正式开启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转型中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高成长性业务和热门投资机会,成为PE/VC机构投资的新蓝海。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在协会注册的、冠名为绿色的各类基金共有700多只,但绝大部分投资于绿色上市公司和使用成熟技术的绿色项目,很少有基金涉足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内的 PE、VC 近年来投资热点集中于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在绿色技术企业方面的投资规模较为有限。期待着更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母基金的出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关注绿色投资,鼓励ESG投资,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绿色发展的强劲动能。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文)要求“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自治区要素市场的核心机构,发挥平台资源配置功能,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专业交易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内蒙古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千米。研究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绿色碳库”总价值为1071.75亿元/年。内蒙古森工集团正在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

2014年,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克一河等6个森工公司先后启动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工作。2017年至今,累计销售VCS碳汇产品115万吨,总收入达1616万元。

2021年4月,自治区首宗碳汇产权交易项目“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林业局26万吨VCS减排量项目”在中心进行公开挂牌转让。挂牌期间,中心通过覆盖全国的产权交易互联网云平台“e交易”广泛进行推介,项目浏览量达到12316次,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河南等多家专业投资人和机构关注。最终由中国碳汇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受让,成交金额达299万元,增值率达15%。该项目将林业碳汇转化为了生态产品,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助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自成功完成首宗碳汇项目以来,中心已陆续完成6宗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累计成交碳汇63万余吨,成交金额970万元,增值金额126万元,平均增值率达到了15%。在交易过程中中心不断调整优化交易及竞价流程,加大推介力度、范围。近日,克一河森工公司6万吨林业碳汇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吨单价高达22.17元/吨。林区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步伐明显加快。

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生态资源转化需求,发挥产权市场“发现价值、发现投资人”的功能,更好开发产品,积极服务对接国内外投资人,为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业内专家认为,加速发展能源工业互联网是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双碳目标将进一步推动能源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加速期。

我国能源领域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从2019年起步,由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组织22家能源央企、26个省(区、市)国资委和46家能源国有企业共同打造,着力解决能源行业工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开放包容的能源工业互联网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能源智慧中枢在双碳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能源工业互联网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其平台又被称为能源“大脑”,能够汇聚能源生产、安全、经济、消费等数据,构建可感、可知、可视、可控的数据资源体系,支撑不同能源设备、系统、场站、企业、区域间实时安全感知与协同交互的应用场景,以及常态化平台运营管理、数据共享交易和生态链协同等活动。

共营开放包容的能源工业互联网生态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多家,服务的企业达到160万家,同时平台连接的重要的工业设备数已经超过了7600万台套。”在10月18日举办的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介绍。该研究院数据显示,工业互联网相关核心企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0%,呈加速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亦在能源领域显现。近年来,各能源央企纷纷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能源平台等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平台和应用大量涌现。

放眼工业互联网大赛道,相关专家和机构认为其蕴含着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中长期最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会。到2022年,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向多行业、多区域中心延伸推广,基本建成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全面建成能源金融服务中心,向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常州市财政局积极支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以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节能、节水、循环经济等绿色化改造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重大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产业化项目,引导技术与资金协力注入,提升绿色制造支撑能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工业领域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把好“源头关”。支持工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实施的锅炉和窑炉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余热余气余压利用、高耗能设备更新改造、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综合能效提升、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节能改造工程,对投产1年以上,设备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不以扩大产能为目的,节能量不低于200吨标准煤的项目,根据项目节能量按每吨标准煤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二、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可持续”。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化,支持技术先进、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对地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高效节能设备、余热余能利用设备,先进的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技术集成、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污染物资源化重大装备)等产业化、规模化建设项目,对项目设备投资额不低于500万元且不以扩大产能为目的,社会节能量不少于10000吨标准煤的项目,根据项目节能减排、项目技术水平等因素,分档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三、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注重“提效益”。支持水、气、土污染物源头和过程削减、节水、节材、废弃物资源化、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替代)、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改造、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燃煤窑炉能源低碳化改造、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清洁生产中高费改造、机电产品再制造等项目,对项目设备投资额不低于500万元且不以扩大产能为目的,废弃物利用水平、污染物削减效果达到常州市同行业先进水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根据项目循环利用效果、项目技术水平等因素,分档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四、支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畅通“产业链”。支持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创建工作,以及能效提升和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对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5万元、20万元奖励;对国家级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设计产品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5万元奖励;对国家级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产品,及新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国家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再制造产品目录的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的奖励。截至目前,常州市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3家、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2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省级绿色工厂9家,市级绿色工厂35家。

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以来,海北州生态环境局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要求,主动作为,积极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做好碳排放工作。11月16日,我局组织州执法支队、州监测站对我州青海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唐湖分公司2019-2020年度碳排放数据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一是要求唐湖分公司做好温室气体排放检查、报送、核查制度,建立碳排放数据原始台账,确保数据真实有效,自测数据来源做到可查证、可追溯,扎实做好碳排放各项工作。二是传达省厅《认真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文件精神,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碳减排责任,及时履行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三是核查小组对照监督检查工作台账开展2019和2020年度碳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核查工作,认真核实唐湖分公司碳排放报告的规范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相关原始材料的合规性。经核查,唐湖分公司数据真实有效,未发现问题。

下一步,我局进一步做好督促唐湖分公司做好温室气体排放检查、报送、核查制度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唐湖分公司碳排放报告的监管,全力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做好碳排放权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

2021年11月13日,山西省与中国科学院通过视频形式召开“双碳”行动计划(煤炭清洁燃烧与高效利用)科技合作对接会,共商“双碳”科技创新,推进省院全面合作。山西省副省长于英杰、中科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陈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中民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讲话。

科技合作对接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省科技厅负责人汇报了省院合作进展与主要成效,中科院重大任务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方案编制专家介绍了“煤炭清洁燃烧与低碳利用”专项凝练与项目实施情况,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分别就“电站锅炉灵活调峰”“煤炭转化高效利用”示范方向作了情况介绍与合作设想,省属能源企业和高校负责人结合单位实际提出了合作意愿和方向,中科院20多位专家作出了积极回应。下午,省院双方围绕“电站锅炉灵活调峰”“煤炭转化高效利用”示范方向,组织了两场成果需求专题对接会,进行充分交流研讨和合作对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中科院科研团队分别推介技术成果重点项目,电站锅炉快速灵活调峰技术、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技术、液态阳光甲醇合成技术、煤制高端化学品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受到山西企业重点关注。与会企业结合实际,提出的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利用技术、煤制特种燃料技术、煤矿瓦斯治理利用技术、燃煤电厂调峰储能改造技术等技术需求,中科院予以积极回应。双方就进一步推进深层次合作、细化合作内容、健全合作机制等达成了一致意见。

于英杰副省长对中国科学院长期以来给予山西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煤炭利用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对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山西高度重视与中科院的全面科技合作,衷心希望中科院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特别是在煤炭清洁燃烧与高效利用方面方面开展全面对接合作,促进绿色低碳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山西落地转化,助力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全面推动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与成果对接,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技术示范、煤炭耦合利用综合示范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科院重大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山西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运营公司、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钢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华阳新材料集团、华新燃气集团、太原锅炉集团、各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高校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科技合作对接活动。

11月17日,2021《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教授出席并发表演讲。

在当下的资源禀赋下,碳排放权与发展权仍然密切相关。“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增量碳排放权要留给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多国家缺电,你不能说这些国家活该,他们有发展的权益”,郑新业表示。他认为,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了大量的碳排放空间,后进国家没有空间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怎么办。

对此,郑新业建议,亚投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参考如苹果公司在碳中和上的举措,去购买可再生能源的额度,以多边机构项目制的形式来推进碳中和。具体而言,对于缺电的不发达国家,洲际发展银行应该继续支持其投资火电,促进基础设施发展,同时去购买更多可再生能源,实现项目的碳中和,这样可以兼顾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

具体到国内,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在。郑新业指出,不同省份存在差异,要因地制宜推进,不能整体对待,谁的GDP高,谁承担的减排责任就越重,因为其收益也越大。此外,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省份正处于经济爬坡阶段,面临的发展权和排放权问题更为突出。

“我们想要减碳,需要多花钱”。郑新业表示,要降低碳排放,采取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化石能源的排放标准,购买绿电等措施,背后都意味着一件事:双碳不是免费的,要告诉大家,想要减碳,需要多花钱。

但另一方面,也要明明白白说明减碳的收益在哪。在郑新业看来,碳减排存在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即企业通过减排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没办法向全世界收费,这和制造出售产品不一样,很难确权,从而很难匹配成本和收益,也使得金融工具设计比较麻烦。

进一步的,对于国家而言,郑新业认为,减碳以降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其团队此前的研究表明,中国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短期可以产生1.7美元二氧化硫减排的收益。长期可以产生30美元的二氧化硫减排收益。因此,减碳与降污有协同效应,而且是前者在先,对于受污染问题负面冲击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红利。

对于碳排放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郑新业强调措施不能激进,不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竞争力急剧下滑,也将打击碳事业。在具体机制上,郑新业建议提高碳税,降低增值税税率,倡导将增值税税率降到10%。“这样碳税收入上升,增值税收入下降,可以缓和企业本身受到的碳冲击”,郑新业表示。

“我们想要减碳,需要多花钱”, 在11月17日《财经》杂志主办的“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榜单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教授在发言中表示。

郑新业表示,要降低碳排放,采取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化石能源的排放标准,购买绿电等措施,背后都意味着一件事:双碳不是免费的,要告诉大家,想要减碳,需要多花钱。

但另一方面,也要明明白白说明减碳的收益在哪。在郑新业看来,碳减排存在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即企业通过减排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没办法向全世界收费,这和制造出售产品不一样,很难确权,从而很难匹配成本和收益,也使得金融工具设计比较麻烦。

进一步的,对于国家而言,郑新业认为,减碳以降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其团队此前的研究表明,中国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短期可以产生1.7美元二氧化硫减排的收益。长期可以产生30美元的二氧化硫减排收益。因此,减碳与降污有协同效应,而且是前者在先,对于受污染问题负面冲击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当下的资源禀赋下,碳排放权与发展权仍然密切相关。“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增量碳排放权要留给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多国家缺电,你不能说这些国家活该,他们有发展的权益”,郑新业表示。他认为,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了大量的碳排放空间,后进国家没有空间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怎么办。

对此,郑新业建议,亚投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参考如苹果公司在碳中和上的举措,去购买可再生能源的额度,以多边机构项目制的形式来推进碳中和。具体而言,对于缺电的不发达国家,洲际发展银行应该继续支持其投资火电,促进基础设施发展,同时去购买更多可再生能源,实现项目的碳中和,这样可以兼顾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

具体到国内,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在。郑新业指出,不同省份存在差异,要因地制宜推进,不能整体对待,谁的GDP高,谁承担的减排责任就越重,因为其收益也越大。此外,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省份正处于经济爬坡阶段,面临的发展权和排放权问题更为突出。

对于碳排放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郑新业强调措施不能激进,不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竞争力急剧下滑,也将打击碳事业。在具体机制上,郑新业建议提高碳税,降低增值税税率,倡导将增值税税率降到10%。“这样碳税收入上升,增值税收入下降,可以缓和企业本身受到的碳冲击”,郑新业表示。

赵越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1月16日第0版)

中国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在此原则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通过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名单及峰值目标、创新重点》发现,45个低碳城市试点所设立的碳达峰峰值目标时间均不晚于2030年,这无疑为全国碳达峰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经验和信心。

不同城市间因在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所以不同城市对于减污降碳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也有所不同。而低碳城市试点是将各类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列为“减碳排头兵”,进而发掘适合各类城市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实施路径,最终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助力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例如,安徽省黄山市因坐拥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旅游业较为发达,故将“低碳+智慧旅游”特色产业作为重点降碳工作之一,在提升绿色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湘潭市作为湖南省老工业基地之一,被列为低碳城市试点后持续探索老工业基地城市低碳转型路径。农业作为黑龙江省逊克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平衡绿色农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构建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和支撑体系。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低碳发展路径。

理论上,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占比将是当前城市可选的减碳路径之一。据统计,第三产业的碳排放强度明显低于第一、第二产业,再加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正逐步扩大,提升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同样成为不少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北京为例,作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北京早在2012年左右便已进入碳排放平台期,这一成绩背后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较高。2012年,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已达76.4%,是除香港、澳门外内地第三产业经济贡献率最高的城市。而且随着近几年北京低碳工作的持续开展,第三产业比重仍在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83.8%。这充分体现了发展第三产业对城市开展低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碳达峰、碳中和是检验我国各个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大考之一,那么低碳城市试点应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一方面将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提供大量城市绿色化产业转型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坚持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未来,各低碳城市试点也将对世界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同时也为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作出突出贡献。


SHPGX导读:11月17日,新奥股份总裁郑洪弢出席2021《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减碳与发展如何双赢”,与参会嘉宾分享了新奥股份在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智能升级等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

11月17日,2021《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新奥股份总裁郑洪弢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减碳与发展如何双赢”,与参会嘉宾分享了新奥股份在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智能升级等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实践。

郑洪弢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将实质性地推动能源革命,开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有效解决气候、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新奥的发展理念和产业实践与“双碳”目标高度契合。

经过30余年的努力,新奥围绕能源产业生态实现了全场景布局,在天然气、综合能源、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产业实践和前沿技术布局,并在积极推动数智创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在应对由供给侧主导的传统能源结构问题上,新奥创立了泛能理念。郑洪弢介绍,新奥泛能理念从用能侧需求出发,以能量全价值链开发利用为核心,倡导因地制宜、清洁能源优先、用供能一体的能源结构,激发减碳潜力,在工业、园区等全国200多个项目上得到充分实践。

郑洪弢指出,新奥还积极探索绿色技术在泛能生态中的应用,推动生物质、地热、储能技术的实践;开展天然气重整制氢、富甲烷气催化转化制氢、富甲烷气非催化转化制氢等制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打造“运途云”智能物流与交付平台,优化危化品运输路线,降低物流产生的碳排放;积极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示范,打造减碳解决方案。

在演讲中,郑洪弢还介绍了新奥打造的能源产业互联网平台—泛能网和天然气产业数智运营服务平台—好气网。泛能网以泛能指数为牵引,打造清洁能源生态,为客户提供能源数字化一站式服务,助力构建清洁能源生态圈。好气网以场景为切入,平台为支撑,数据智能为基础,创新商业模式,提供全场景天然气交易与输储服务,实现需供输储的智能匹配。新奥依托泛能网和好气网,赋能能源产业生态伙伴,促进行业智能发展。

郑洪弢强调,新奥股份将以“双碳”目标牵引,客户需求驱动,创新发展低碳产业,智能服务产业生态,积极践行减碳使命,致力于员工个人和企业自身碳中和,力争2050年实现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全面推动“双碳”目标落地。

在圆桌论坛环节,新奥股份首席战略官李广海就“碳中和如何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新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刻洞察用能侧痛点,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依托产业互联网,大力推动数智升级,提高设备运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新奥积极构建产业生态,与生态伙伴共创共建清洁能源生态,助力社会节能降碳。

本次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世界与中国的最新形势,集中探讨低碳时代的新思维、新机会、新商业模式,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论坛上,《财经》还联合中创碳投发布了《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及《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推动上市公司碳排数据透明化、向公众普及碳中和知识。

本文来源 | 新奥股份

 

 

CCUS技术的意义在于给山西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留出了缓冲空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要用3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用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走好这条路,对山西而言,必须处理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与节能降碳的关系,还要处理好省内排放与能源外送的关系,而积极探索大规模、低成本的CCUS技术就显得尤为迫切。

CCUS技术大面积普及面临着新挑战

微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约一半都是靠它进行光合作用才产生。1吨重的微藻能消耗约1.8吨的二氧化碳,同时积累一定量油脂,是制备生物燃油的理想原料。除了能制备生物燃油,还用于生物制药、保健品、化妆品及碳基新材料等行业。

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功能微藻团队项目负责人李润植教授的微藻项目在前期研发的基础上,已开展一系列的示范工程。在清徐港源焦化厂已建成微藻转化烟气二氧化碳循环工程的产业示范,计划在应县建立1000亩的微藻固碳工程。功能微藻团队崔红利副教授告诉记者,微藻的价值远比想象中大,小微藻,多功能、大产业,微藻光合固碳具有显著的优势。微藻的光合效率比较高,是传统植物的10~50倍;微藻易于规模化培养,生长周期短,特别适合正在集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微藻的抗逆性强,可在盐碱地、沙漠以及山区进行规模化培养、固碳减排;固碳微藻生物质的产值高,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一亩地每年生产1.5吨的螺旋藻,1万吨的螺旋藻转化吸收1.86万吨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0.2万吨的氮氧化物以及95吨的无机磷,创造出的微藻生物质市值可达到2亿元。他认为,目前来看,利用微藻固碳还面临着适用于规模化的藻种还比较缺乏,尤其是筛选高生长速率、高固碳率、高产量以及高抗逆性的藻种。微藻固碳系统运行不够稳定,固碳微藻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模式比较单一的挑战。

CCUS技术大面积普及,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困难?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院长宋维宁认为,CCUS技术首要面临的是量的问题,要能一次性消纳上亿吨的二氧化碳。其次,因为量大,不能做到全面覆盖,需要开发成百上千个不同的技术来对应的二氧化碳转化的产品,才能够实现碳中和。第三,能耗问题,如何寻找新的技术路径、新的催化剂、新的技术突破来降低能耗,这是它能够实现产业化的核心和关键。

截至2020年,我国有35个CCUS示范项目,其中商用项目却仅有6个。我国二氧化碳捕集能力每年能达到近300万吨,2007年-2019年累计二氧化碳封存量却只有近200万吨。中国宏观经济智库联盟专家武东升认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可以大规模工业化、商业化使用二氧化碳的办法,或者说,现阶段还不具备商业可行性。

低成本的产业化CCUS技术利用任重道远

捕集量和封存量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武东升认为,CCUS技术虽取得重大的突破,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更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成本居高不下。从捕集到运输到封存到使用,二氧化碳应用场景还没有被广泛找到。CCUS技术虽在实验室里得以实现,但是如何走出一条低成本的产业化的CCUS利用道路任重道远。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里,科研人员正为此而努力。

如何将二氧化碳变成高品质材料与化学品,在“减排”的同时,实现“增收”?煤化所副研究员郭荷芹团队致力于用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更有价值的化学品,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李磊团队则同时瞄准了二氧化碳吸附剂。“气体分离是能耗最大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研制出比较新型的吸附剂,把二氧化碳优先筛选出来,就能降低成本。”李磊说。

不论是努力探索新的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方向,还是不断革新二氧化碳吸附剂的材料配比,煤化所对关键技术的攻坚一向坚定。应用催化与绿色化工实验室主任王军威团队正通过对关键技术的革新,来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我们可以把吸附剂做得更便宜、更耐用,脱附条件变得更温和,这样不但能降低整体的能耗,也能降低整体的物耗。”

有研究表明,我国未来有近10亿吨碳排放量要依靠碳捕集利用封存来实现中和,其中在能源、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有开发前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博峰接受采访时谈到,建立面向碳中和目标下的CCUS技术发展路径,全面系统地评估中国CCUS减排需求,完善CCUS的政策支持,推动CCUS商业化步伐,制定CCUS补贴政策,建立相关基础设施合作机制,有序开展大规模CCUS示范与产业化集群建设。武东升认为,还是要探索更多能够应用的场景出来,加大国际合作的力度,不断突破颠覆性技术。

“双碳”目标是挑战,更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要当好能源革命的排头兵,CCUS技术给山西带来了广阔的蓝海,如何把握机遇,将蓝海变成产业红海?宋维宁说,“山西发展CCUS走在全国的前列。2020年,大同市政府把CCUS作为大同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之一,今年把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转化为碳纳米管项目列入大同市‘十四五’规划,到2022年,在规模、经济效益、应用前景方面实现更大规模的突破。”

把握住风口,才能够打开更大的市场

把握住风口,才能够打开更大的市场,对CCUS技术研发者而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也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放眼全球,各国也都在积极加大CCUS技术的利用。

在欧盟,欧盟委员会与十几家欧洲能源企业、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学界和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的CCS示范项目网络平台,将欧洲能源复兴计划资助的6个CCS项目的知识成果和示范经验实现共享。很多基金都发布了为CCUS项目提供公共资金支持的计划。

在英国,政府要求新建煤电厂都必须具备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在日本,建立了由发电、石油、工程等行业共37家公司联合成立的日本碳捕集与封存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专门出台了国家层面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指南》,对CCS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相对具体可行的评价范围、措施等。

CCUS技术前景好,制约其发展的除了成本问题,更大的还在于资金投入。作为研发者,更想知道,技术在研发阶段或者在实施阶段,能否得到投资或政策性的贷款?武东升认为,从国际金融组织角度,各大银行都可以对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赠款的支持。其次对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长期性的投资项目,也提供一些中长期的优惠性贷款。

2030年或者是2060年乃至更远,赖以生存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在宋维宁眼里,那时的山西,每天都是蓝天白云,煤电没有烟囱,大气污染物全部都被新技术吸纳、利用。在武东升看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拭目以待。(沈佳)

来源: 山西日报

管理会计助力低碳发展”为主题,第九届管理会计论坛日前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管理会计如何更好地为低碳发展提供系统思路和有效工具,在助力低碳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家达成的共识是:会计界必须对低碳发展做出积极的回应,不只表现为对相关收益和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还必须表现为用好管理会计工具,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积极推动低碳的发展。

本次论坛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浪潮集团、用友公司、元年科技、远光软件协办,讨论的专题包括“低碳发展:管理的绿色使命”“低碳发展:会计体系建设”、“低碳发展:管理会计应用与创新”“迈向碳中和:管理会计挑战与展望”等等。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表示,九年来,管理会计论坛围绕社会发展中诸多重要问题,包括管理会计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管理会计与中国制造2025、管理会计融合与创新、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报告、管理会计应对不确定性等一系列的问题,邀请各界专家进行深刻研讨。对于引领和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认为,减少排放,建设绿色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当然也是会计人和会计界的责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管理会计必须更有作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帮助企业应对更严格的环境监管要求对传统竞争优势带来的冲击。同时,会计界必须对低碳发展做出积极的回应,例如污染带来的成本和减排带来的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当然,会计的回应不应只停留在此,还必须表现为用好管理会计工具,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积极推动低碳的发展。

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在主题报告中表示,“双碳”战略格局之下,绿色转型成为企业新战略。未来,“双碳”将重构所有行业、所有业务。对企业而言,“双碳”战略不仅是合规问题、法律问题、资金投入问题,更是企业未来竞争力的问题。谁率先拥有领先的碳减排能力,谁就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数字化转型将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向东认为,在“双碳”背景下的管理会计体系创新进程中,企业可以依靠数字化应用推动碳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通过数据治理提升碳管理会计所需的各类基础数据、业务财务和外部引入数据的数据质量。以数据建模或者利用最新的机器学习的智能化模型为核心,通过平台化管理打破数据孤岛,对碳目标、碳交易、碳运营实现一体化管理。聚焦于对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和展现,直接赋能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包括低碳战略管理、碳预算管理、碳成本管理、碳绩效管理等。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婷分享了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机构节能环保的最佳实践。她介绍,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变流程驱动为数据驱动,通过组件化功能满足快速变化、敏捷管理、能力共享的数字化创新需求。数字化是低碳经营、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字化创新的新理念是不再基于业务流程驱动,而是基于数据驱动,通过“数据+规则+算法”,以数据自动校验取代传统的逐个业务流程节点审批验证,以数据模型运算结果取代人工经验判断,简化业务流程、服务管理决策。

近期,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部的指导下,依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成功落地首笔绿票通”再贴现业务,金额1795万元。贴现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废旧金属制品、废旧电池等可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惠及重庆2家绿色再生资源企业。该笔业务落地标志着该行支持绿色企业组合产品包进一步丰富,助力“减污排碳”重点领域持续发展。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该行依托总行绿色金融“起步早、创新多”的优势,在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深耕重庆区域经济,始终以金融手段支持绿色企业为己任,积极参照人行相关指引对辖内符合要求企业进行细致梳理,聚焦“减污排碳”支持绿色企业,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紧跟人民银行政策导向,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切实为绿色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更快捷、更省心的票据融资服务。绿色企业在该行不仅享受低于当日市场平均水平的贴现价格,还可通过兴业银行"兴e 贴"全线上办理贴现,从网银发起贴现申请后,仅用时1分钟即可资金到账。

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近年来始终将金融资产绿色企业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10月末,该分行已累计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业务1.4亿元,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70亿元,比年初新增近50亿元,其中人行口径绿色金融贷款89.2亿,较年初新增22.6亿。该行将继续擦亮“绿色银行”招牌,做好国内绿色金融领先者,以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同步协调发展,为重庆市“碳中和”与“碳达峰”行动助力。(通讯员:胡伟成)

11月17号,由徐州市环保集团主办的碳减排技术创新和碳排放权市场建设(徐州)研讨会举行。

此次研讨会以发展新阶段,碳路新征程”为主题,邀请南京大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并谋划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徐州路径,为徐州经济社会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献策献力。

徐州市环保集团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杨洪伟: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低碳经济绿色发展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于引领淮海经济区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赵良:这次研讨会邀请了上海环交所来做报告,包括介绍基础体系,其实就是为了帮助徐州建立自己的碳管理体系,实现最终的碳中和。

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10月24日,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意见》和《方案》是在全球煤炭、石油、电力、天然气供应紧张,国际碳中和目标实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的形势下出台的,充分体现出我国实施双碳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意见》要求全面准确完整理解新发展理念,《方案》与其密切配合,目标与路径结合,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实施双碳目标的重要行动指南。《意见》和《方案》对经济社会运行的碳排放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行动路线,高屋建瓴的目标在方案中得以翔实体现。

《意见》把控方向,《方案》重在落实,让世人看到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雄心壮志。《意见》与《方案》内容体现理想与现实结合、主观客观结合、国内行动与国际行动结合,非常具有时代和中国特色。

《意见》全面系统擘画总目标和总路径

《意见》从能源效率、排放控制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和森林覆盖率四个方面,对双碳目标和路径予以界定,确定了2025年、2030年及2060年三个时间节点。

从当前至2025年为打基础阶段,具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至2030年,为实现碳达峰阶段,具体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为首提。

借助于上述目标支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这个目标也是首提。

先提高能源效率再控制碳排放

《意见》提及能源效率和能耗主要针对的是能源总量的控制,是“双控”内容之一,与之前的精神是一贯的。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长期以来能效水平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换个思路理解,能效提升有很大空间。特别是我国当前也正步入后工业化时期,粗放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历史,提高能效水平的各项经济技术条件基本具备。若能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上取得进展,既能满足经济发展产生的能源需求,又能减少能源消费总量从而降低排放,是极具理想的追求目标。

能效提升目标实现之后再来关注碳排放控制,二者逻辑上有传承关系。《意见》提出的碳排放控制不是在既有的能源结构基础上的控制,而是强调通过改变结构从供需基本面来控制,核心与关键路径就是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同时考虑到能源的消费和生产总是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碳排放,《意见》确立碳汇发展目标,以森林覆盖率和森林保有量两项指标体现。

综观《意见》全文可以发现,目标数据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目标确立之后,《意见》分别从14个方面对实施双碳目标的宏观路径进行了阐释和规划,并提出要求。

《方案》细化了《意见》目标,制定了具体落实方案。《方案》正文中的实现目标对《意见》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细分并延伸,分别定格在《意见》提出的2025年、2030年及2060年三个时间节点上;《方案》对重点任务的目标路径进行具体化,涉及10个方面。重点任务明确之后,《方案》就国际合作、政策保障、组织实施作了系统说明。

注重激发各类主体主观能动性

从《意见》《方案》披露的信息看,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国际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强化各项标准与监测,都在发展计划之列,各地区梯次达峰推进,充分体现了尊重现实国情、脚踏实地的思路。

从逻辑关系看,这些举措可以视为碳减排目标及行动路线的重要保障机制。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明确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重点专项的规划,强调大力培养人才,强化基础研究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重点关注全民碳中和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旨在通过思想认识的统一促进相关行动;梯次达峰计划拟加大中央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并给予各项财政与金融、税收政策支持;国际合作计划强调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发展绿色经贸与金融,以及“一带一路”共商共建重点。

《方案》提出的促进双碳的举措各有侧重,核心是发挥包括政府、民众、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促进双碳目标的强大合力,从而建立起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能源转型、净零排放承诺,以及投资者要求油气公司减排的压力加大,催生了能源市场的新趋势,即“碳中和”石油和“碳中和”液化天然气(LNG)的出现。

油气公司已开始提供所谓的“碳中和”油气运输,而买家则欣然接受,因为他们也正承受着投资者和自身碳减排承诺的压力,需要购买低碳排放的能源。

提供“碳中和”LNG或石油的能源公司表示,在碳捕集和封存(CCS)或直接空气捕集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发展前,基于自然的碳补偿可能是立即减少碳排放的最佳方案。

目前,“碳中和”石油和“碳中和”LNG正通过碳补偿来实现“排放中和”,即买卖双方为参与世界各地的减排项目付费。在这种情况下,“碳中和”意味着卖方或买方,或双方,通过投资拯救森林的项目或支持某个地方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来减少碳排放。就目前而言,“碳中和”并不意味着在天然气的生产、液化和运输过程中,通过碳捕集等技术抵消排放。

碳补偿的方法招致环保主义者的批评,他们说,这只是一个行将衰落的行业的更多“漂绿”行为,而这将影响真正拯救地球的行动。

此外,不断增长的碳补偿市场缺乏碳信用额的标准化,不要求企业披露信息,也没有任何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抵消了多少碳足迹。 这些问题将“碳中和”油气行业置于灰色地带,对企业自称使用碳补偿的形象毫无帮助。

许多大型油气公司最近宣布了“碳中和”石油和“碳中和”LNG的交付。1月,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表示,已交付世界上首批“碳中和”石油。瑞典伦丁能源公司表示,4月在挪威海上油田销售了全球首批经过认证的净零排放原油。6月,该公司表示,在挪威近海的Johan Sverdrup油田出售的所有原油都将被认证为“碳中和”石油。此外,伦丁能源公司还利用已进行碳标准认证的碳捕集项目来抵消剩余排放。道达尔能源和壳牌也在销售“碳中和”LNG,主要面向亚洲客户。

已提供“碳中和”LNG多年的壳牌表示,要使LNG脱碳,需要动用所有手段。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碳排放,在不能避免碳排放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在不能避免或减少碳排放的情况下抵消碳排放。随着更多避免和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大规模发展,油气行业需要共同努力,使用高质量的碳信用额,补偿LNG价值链上难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

壳牌LNG开发经理迈赫迪表示,“这不是万灵药,我们不会称其为绿色。如果无法避免或减少碳排放,使用碳补偿应是最后的手段”。

但是环保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却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碳补偿是石油生产者最新的“漂绿”策略。绿色和平组织6月表示,“碳补偿已成为最流行、最复杂的‘漂绿’方式。它在理论上行得通,但在实践中充满缺陷”。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执行董事詹妮弗·摩根9月曾猛烈抨击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等公司,称他们的碳抵消计划是“危险的气候谎言”。

碳补偿市场缺乏标准化,只会增加“碳中和”油气批评者的反对意见。联合国气候行动与金融特使马克·卡尼曾表示,这个市场目前“在阴影中运行”。卡尼去年成立了“扩大自愿碳交易市场特别工作组”,旨在创建一个规模庞大、高度诚信的自愿碳信用交易市场。工作组的最终目标是确保自愿碳市场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加速向净零排放过渡的主要目的。

油气生产商将继续向有意愿的买家出售所谓的“碳中和”石油和“碳中和”LNG,但在缺乏标准化和透明度的情况下,对这些能源供应形式的“碳中和”性质的怀疑将继续存在,甚至还会增加 。

《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解读之三:

标准引领促进能效约束分级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以下简称《通知》),其作为进一步落实《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以下简称《意见》)的政策性文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对于有效提升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细化落地,引导高耗能行业规范发展

(一)《通知》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通知》工作部署更加科学、任务更加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有助于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优化高能耗产业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的整体推进,实现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有助于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发展非化石能源等工作的统筹协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双碳目标实现夯实基础。

(二)《通知》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耗能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产业体系、稳定市场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知》通过标准引领、能效分级、细化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将有效平衡控能控碳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产业安全的关系,对新建、存量项目分类处置,有力推动项目能效提升达标,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引导和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优胜劣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通知》是落实《意见》的重要抓手。《通知》统筹考虑各重点领域实际情况,科学划定了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具有很强的分类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成为落实《意见》的重要一环。

(四)《通知》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引。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耗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知》确定了能效达到基准水平以上是对企业的硬约束目标,力争标杆水平是企业的提升目标;为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用能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政策遵循。未来能效水平的高低将成为影响企业能否享受阶梯电价、高质量金融服务等的参考依据,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空间。

二、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科学有序强化能效约束

(一)标准引领,有据可依,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通知》参考国家现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按照重点领域进一步细化明确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指标。未来,企业节能降碳目标更加明确、方向更为清晰,行业能效相关管理工作将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二)能效分级、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通知》对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设置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统筹考虑双碳目标、保持生产供给平稳、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科学引导和提升高耗能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充分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等因素,强调要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

(三)奖限结合,优胜劣汰,加快高耗能行业绿色升级。《通知》有奖励有限制,对节能减排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节能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对能效低于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该政策的实施,将加快推动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能效水平。

三、高度重视、主动应对,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低碳行动已经成为一场影响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行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要求。我国尚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节能降碳压力依然巨大。高耗能行业要深刻认识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性,对标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能效提升工作,为有效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和气候容量约束注入动力。

(一)坚持总量控制,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路径落实落细。我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大、强度高,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气候、安全等方面的矛盾呈加剧之势。高耗能行业要坚持总量控制,加快结构调整,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切实减少碳排放量,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扩容增量。

(二)严格能效约束,对标挖潜找差距,持续提升节能降碳潜力。对照《通知》及相关政策文件,及时开展能效评估工作,对标挖潜找差距,促进能效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落实落细。驱动能效水平低的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和装备;驱动能效水平高的企业向节能低碳前沿技术探路,引领行业和产业间协同绿色转型升级,持续提升节能降碳潜力。

(三)立足实际,突出标准,加快标准体系承接和制订。各行业根据发展实际,对照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同时对标国内外相关行业先进能效水平,精准施策,及时完善优化相关标准体系,开展相关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宣贯和推广应用工作,视情况对相关指标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引领行业整体能效水平逐步提升,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标准支撑。

(四)横纵向延伸,产业融合,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协同降碳。有序推进兼并重组、横向联合,提高集中度、加强资源掌控能力、聚集低碳发展合力、共享低碳发展技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纵向延伸,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生产要素流通、能量梯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共享、全生命周期角度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循环经济效应,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协同降碳。

(五)创新驱动,技术储备,主动适应能效双碳要求。高耗能企业要抓住低碳发展带来的机遇,在降碳的同时形成新业务模式和增长点;加快推动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和突破,如低成本高安全地制备、储存和运输绿氢,在重点领域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加快突破碳中和关键材料、仪器装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瓶颈。(作者:张龙强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为进一步深化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体系,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工作,近日,《兰州新区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根据 " 实施方案 ",兰州新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创建重要内容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基于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经济价值的环境权益交易和抵质押融资体系,推出包括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水权交易机制、用能权交易机制、碳普惠交易机制等 9 方面重大创新举措,为兰州新区打造 " 双碳 " 目标下西北绿色金融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全省率先开展碳普惠交易机制

根据 " 实施方案 ",兰州新区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根据 " 实施方案 ",兰州新区将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4 项污染物在内的排污权无偿分配、收储机制,开展企业间二级交易市场。交易的排污权是指满足政府管控和限额的富余排污权,主要用于市场增量,通过交易和收储形成市场激励机制,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进行推广,推动企业降低治污减排成本。

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水权交易机制。以建设兰州新区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展清水增量责任指标交易。交易范围为开展可再生水资源跨行业用水的清水增量责任指标交易,逐步开展重点用水户的节水型水权交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建立用能权交易机制。以市场机制推动节能降耗,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兰州新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现有能耗 5000 吨标煤以上的用能企业纳入交易范围,交易标的为完成节能考核后的富余指标,建立健全第三方用能核查、交易体系和用能统计制度,逐步完善用能权分配制度。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碳普惠交易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项目碳减排、生态碳汇及绿色低碳行为的碳普惠交易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碳账户。开展范围为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提升产生的碳减排量,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发电等产生的减排量;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形成的碳汇;行政事业、重点企事业工作人员带头引领个人践行绿色低碳行为产生的碳减排量。支持金融机构利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参与远期碳汇收益权、项目碳减排量抵质押融资等碳金融服务。挂牌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为碳中和提供技术、交易、融资支持、碳汇产品开发等服务。

建立土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机制和平台

进一步推动兰州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绿化,对试验区已退化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和改良所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申请跨区域国家统筹,开展市场化试点交易,搭建交易平台和交易体系,以市场指导价开展土地权益的抵质押融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探索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环境权益交易

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立收储机制。健全市场参与主体,由兰州新区管委会授权设立国有性质的收储平台 , 承担各类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权益指标收储、运营、回购、租赁、置换、融资支持等职能,对抵质押环境权益等进行非竞争性收购和处置。收储、回购资金来源为各市场主体无偿取得的各类环境权益指标转为可交易指标补缴资金,生态资产的运营收入和政府补贴,由财政、金融等主管部门协同监管。

制定交易价格规范交易市场秩序。根据本地区环境资源稀缺度、污染治理成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采用分类分档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科学合理制定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减排量 / 碳汇及土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指导价格,建立价格动态调整和调控机制。

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健全交易体系。依托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作为兰州新区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制定交易规则,承担各类环境权益指标的注册登记、交易流转、资金结算、交易鉴证、信息披露、融资支持等交易组织实施及碳中和服务和认证等职能。与 " 绿金通 " 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交易信息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

金融支持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健全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将各类环境权益指标及其未来收益权成为合格抵质押物,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项目收费权、经营权、收益权及环境权益、土地权益等抵质押融资模式,对辖区内优先开展抵质押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利用金融科技推动环境信息披露与共享,探索以区块链为基础的环境权益交易,增强风险缓释机制,开展碳汇指数保险、碳汇价格保险及其他环境权益类保险产品。

据了解,兰州新区将以构建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要素市场体系和绿色金融体系为根本,强化制度供给,建立合法合规、规范运行的环境权益交易制度,推动建设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成为合格抵质押物。2021 年 12 月底前实现交易和融资落地,2022 年逐步扩大交易范围,完善交易体系和绿色金融政策,优化交易机制,适时向全省推广成熟模式,初步培育形成有效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权益的储备、风险调控和融资支持机制。

来源:兰州日报

中国财富网讯(金多多)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过程中,智库又将如何开展“双碳”战略研究思考?周末多位业内人士在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建院65周年庆祝活动上,共同探讨实现“双碳”的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焦点问题。

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林提出,油气行业需要聚焦“两深一非”领域、低碳转型新技术、数字化与智能化、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生态圈构建。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认为,要通过“人与自然”更宏大的视野重新审视经济活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心理和消费者偏好、跳出“为降碳而降碳”的单一思维,实现全球碳中和发展范式转型。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原司长宋大伟全面阐释了能源布局科学化、能源结构绿色化、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科技协同化、能源金融市场化、能源系统智慧化、能源装备国产化、能源基地集约化、能源产业数字化这高端智库在“双碳”战略研究上可选择的十个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王金照指出,能源低碳转型在技术、市场、机制、体制方面均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供需两侧大幅波动、化石能源如何在中长期需求下降的预期中稳定投资、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如何定价。

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央行19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将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记者注意到,这是继本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再次被提及。

专家表示,此举将与前不久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一道,形成短中长期绿色碳减排政策“双支柱”。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至关重要。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具体方式是,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央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离不开金融支持,这项措施将从“量”和“价”两个方面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量’上,安排2000亿元再贷款,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增加金融机构稳定的资金来源;在‘价’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利率较低,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将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助力绿色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虽然央行目前还没有公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利率水平,但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利率应该会与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利率相当。温彬说:“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利率是1.75%,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利率是在2.25%这个水平。目前来看,这个很可能会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水平比较接近。因为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多还是着眼长期的过程。从短期来看,这项资金更多还是体现在针对煤炭行业的清洁高效利用这一块来进行实施的。”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认为,在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中短期内煤炭仍将是最主要的能源,因而支持煤炭行业清洁发展是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上做好碳减排绿色发展。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将与着眼于中长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形成短中长期绿色碳减排政策的“双支柱”。

记者注意到,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发放对象都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并没有覆盖地方性金融机构。董希淼指出,地方性金融机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建议两个政策工具尽快覆盖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金融机构获得支持绿色发展的低成本资金,提高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加快推进绿色金融的意愿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家接连出台两项碳减排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推动碳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高度重视,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也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得到增强。

国家接连出台两项碳减排金融支持政策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具体方式是,全国性银行向支持范围内符合标准的项目自主发放优惠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的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同时会议要求,统筹研究合理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适当税收优惠、加强政府专项债资金支持、加快折旧等措施,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

两项碳减排金融支持政策的异同

实际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也属于碳减排支持工具范畴,二者都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发挥定向降息的效果。而碳减排支持工具,与以前实施的差别式存款准备金制度(包括定向提准或降准)、定向发行或回笼央行票据、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等,都属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具体形式。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与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不同主要是:

支持范围: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范围广泛,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领域比较单一,只是聚焦于煤炭这一领域的清洁高效、节能减排上。

政策规模:碳减排支持工具没有设定规模限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则确定为2000亿元规模。

支持方式: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央行只对碳减排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则是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再贷款支持,利率水平尚未明确。考虑到两项政策都要求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目前1年期为3.85%,比一般贷款市场利率优惠很多,与央行提供的中期借贷便利(MLF)1年期利率2.95%存在0.9个百分点的利差。再考虑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央行只是按贷款本金60%的部分按1.75%的年利率提供资金支持,大约相当于给贷款机构提供1.26个百分点[(3.85-1.75)x60%]的贴息,总共可有2.16个百分点左右的利差水平。按照这一水平计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的利率应该是1.7%左右(贷款年利率3.85%与2.16个百分点利差水平之间的差额)。

接连出台两项碳减排金融支持政策的影响

国家接连出台两项碳减排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充分体现出国家对推动碳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高度重视,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也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得到增强,其种类可能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甚至可能替代整体性货币政策工具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力,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和地位(形成对财政政策一定程度上的替代作用)。

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推出,也是符合中国煤炭能源占据绝大比重的实际情况,明确了碳减排并不是要完全取消煤炭”,而是要通过增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达到碳减排的目标,避免碳减排政策脱离实际并对能源供应造成重大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接连出台的两项碳减排金融支持政策,都要求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是对贷款支持项目的巨大优惠。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对贷款支持项目的碳减排要求更加严格,对碳减排配额设定和分配更加精准。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碳减排交易市场是否会因此受到挤压?目前碳减排交易并不活跃,交易规模不是很大,还要不要在碳减排交易市场上投入更多?这在宏观政策上需要统筹把握,减少政策重叠和资源浪费。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九年时间达到碳达峰,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要推进减碳低碳,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今,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高地,各区域接连率先扛起“减排”大旗,三省一市已经在率先达峰的道路上开始探索:

在今年上海市两会上,上海提出将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江苏省无锡率先提出打造“零碳城市”,并将在政府层面成立碳达峰专办;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积极打造“零碳”示范县……

随着这些目标的提出,我们也在思考这些目标制定后到底如何完成?会不会成为一个“口号式”目标?

为此,奔流财经社特地来到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与张俊杰主任进行交流。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张俊杰

人物简介:俊杰现任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环境政策硕士项目主任、副教授。同时他兼任中国环境科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2008-2016年期间,他历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并兼任美国亚洲协会资深顾问、亚洲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会监事等社会职务。

未来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会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布局?绿色金融是否将成为助推实体经济转型最重要的一笔?……

在两个小时的对话中,与其说是我们在和张教授讨论零碳城市到底要怎么做,不如说是对即将发生的未知展开了想象。

#9年之后达到“碳达峰”?#

张俊杰:“要给足时间让产业过渡。”

奔流财经:从我国的能源结构上看,您觉得未来在实现双碳目标上难度在哪些方面?

张俊杰:我国对于“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就说明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要做到彻底脱钩,这种脱钩是“硬脱钩”。

也就是说,在未来我国要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同时也成为一个低排放经济体。而这场硬脱钩所面临的挑战,会贯彻未来40年。这意味着这40年中,经济持续成长和碳减排会一直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但在这之前我们也要清楚,这两个数据降低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能源的规划,它是涉及全产业的,包括工业、交通、能源、建筑、农业和自然资源等等。这是一场全经济体的革命,所以在整体设计时切忌操之过急,要给足时间让产业过渡。这应该是一条合理的、理性的、有序的碳转型之路。

目前的难度主要体现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但清洁能源供给不足。现在整个中国的能源结构还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燃料的比重在85%以上,但如果要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必须要逐步戒断对煤电的依赖。但同时,制造业又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所以未来发展清洁能源,发展脱碳工艺,碳捕捉、储存等技术是关键。

奔流财经:以目前江苏地区的产业情况来看,您觉得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张俊杰: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城市,都是经济和生态两手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将低碳零碳作为重点工程打造。我认为企业要想进入这条赛道,就必须要发展高附加值、低碳、低环境影响的产业。

作为政府来说,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考虑哪些产业是未来40年都不会落败的。有一些行业可能是短期的,比如天然气,它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它是一个过渡的能源,未来会过渡到绿氢,所以在产业规划中需要时时刻刻灌注“双碳”的理念,避免未来在实行双碳的过程中,形成对当地产业的剧烈波动。

我们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能够辅助实现碳达峰,那2030年以后怎么办?这就要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革命,只有创新和市场相叠加,才能够形成巨大能量。

拓展阅读

在张俊杰看来,长三角的城市都有绿色产业基础,如可再生能源、替代性能源领域以及氢能源,未来要做的是怎么将这些清洁能源大规模的融入电网,这是未来阶段面临的挑战。

因为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电原理与传统能源是另一套技术。

比如,在传统能源电力结构下,我们把所有的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煤炭、石油等)接入电网,实现每个瞬间都有电可用,但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是不能保障的,晚上正是用电时候,但那时却没有太阳可以发电,因此大规模经济储存电力的技术变得很重要。

一旦能源结构从化石燃料转成太阳能和风能,经济发展将不再受限于化石燃料的资源,而是取决于技术。因此未来谁能从大自然里获取人类活动的能量,谁就拿到了开启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减少碳排放该从哪里入手?#

张俊杰:“因地制宜是关键,工业园区将成为最大抓手。”

奔流财经:现在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已经在为苏南地区的城市进行关于零碳的产业规划。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您觉得苏南地区是否可以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减碳路径?

张俊杰: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双碳目标的制定不是一个比赛,并不是说谁调整的越快就越好,而是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

目前我们正在给苏州昆山高新区做一个双碳的规划,昆山高新区的产业特色就非常明显,主要以电子产业为主,电子产业是高耗能的行业之一,所以我们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昆山高新区的这些企业如何减少自己的碳排放。

企业聚拢起来之后发现,大多是做出口贸易的。美国苹果公司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比我国提出的目标还要再早30年),所以作为其供应链企业来说,如果你不能达到碳中和,就不能成为苹果的供应商。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双碳目标,在国际供应链上,这些企业的绿色转型本身就已经迫在眉睫。

就江苏来说,第一步应该从产业园区入手。江苏的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工业园区基础上的,这是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土壤”,只有让这些园区做到达峰,才能去看区域,才能乃至到整个江苏省。

11月17日,梨视频发布“低碳环保”专题,以《对话 | 许泽玮:双碳政策下,科技企业如何采取绿色行动?》为题报道91科技集团许泽玮观点。梨视频围绕“双碳政策”、企业“绿色行动”、上海成为世界级航空枢纽等话题对许泽玮进行专访。

梨视频:对于“双碳计划”,未来发展怎么看?

许泽玮:国务院宣布,中国要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际上这项政策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比如有很多细分政策都围绕着双碳政策制定。对于企业而言,感受很明显,国家会围绕能源产业出台很多新的政策。因为我们国家过去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所以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碳排放量是较大的,目前是世界上最大。但这跟我们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西方国家已经走过这个阶段了,只是咱们刚刚处在这个阶段,还在高速发展中。

西方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一般有50-70年过渡期。而咱们国家给世界的承诺是,仅用30年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时间变得更短,这个过程中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我们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也希望为此做出贡献。

梨视频:91科技集团采取了哪些“绿色行动”?

许泽玮:我们本身就是一家轻能耗的网络公司,同时我们是一个系统性的公司,对能源的依赖较低。公司主要的能源消耗就是电力,不过我们的用电量也是较低的。自创业以来,我们一直推崇无纸化办公、线上运营,不断提升我们的运管效率。此外,我们支持和服务的主要产业,也都是低能耗的科技企业,一些智能制造企业,都是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我们本来就是金融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保持着低碳运行。

梨视频:对于上海成为世界级航空枢纽有什么看法?

许泽玮:对我们国家来说一定是非常好的事。事实上,自疫情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全国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不断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将供应链配套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由于疫情影响,让国际航空旅行市场大洗牌!我看到一个报告,显示上海已取代伦敦,成为全球最大枢纽。这也展示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发挥在全球航空货运供应链中的资源配置功能。

中国疫情控制得好,我们又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并且我们自身的开放程度是很高的。所以上海能成为世界物流的中心,对于整个中国来讲具有巨大意义,对于全世界来讲也有着重大意义。

低碳环保,91科技集团在行动!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1月19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央行提到,要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继续落实两个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

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其稳企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落实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发挥政策示范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作用,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大规模快速减排、迈向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径。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当我国去年首次宣布减排时间表时,国际社会普遍给予赞誉。西北大学目前建有CCUS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发平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同时,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具有国内最好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质条件和源汇匹配,是中国最有利且最成熟的CCUS设施建设地,陕西具有国内最完整的CCUS产业链和供应链——

“今年,我们计划招收100名左右碳中和方向的研究生,在校内遴选优秀导师,加大碳中和科研人才培养力度。”11月15日,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告诉记者,这批研究生将是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的首批学生。

西北大学从2003年开始进行CCUS技术研究,组建了地质、化工、环境科学、生物、物理、信息、经济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团队,在CCUS技术特别是地质封存方面具有深厚积淀,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方案。

除了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为推动CCUS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西北大学牵头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我省企业、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应用、装备制造等方面共同发力,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

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陕西有望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陕西在CCUS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CCUS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捕集大气圈中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化工、生物等手段最大限度循环利用后,将其注入地下封存,从而达到人工干预下碳循环平衡的一种负碳技术。

“打个比方,CCUS就像垃圾填埋一样,把二氧化碳‘抓’起来,并关到地下的‘笼子’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劲风说。

近年来,马劲风团队与企业合作,已经完成了多个CCUS示范项目。2015年,西北大学牵头在延长石油所属靖边油田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全流程CCUS示范项目,目前已具备了每年5万吨的二氧化碳封存能力,正重点开展封存效果监测研究。2015年6月,该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碳收集领导人论坛(CSLF)”认证的低碳技术项目,后被列入《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马劲风介绍,团队正在联合中石油长庆油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等单位,筹划在定边姬塬油田建设“鄂尔多斯盆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现在,定边姬塬油田已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2万余吨,上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具备百万吨级的封存能力。

除此之外,西北大学科研团队还承担了陕西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运用和产业化发展研究、陕西省能源行业碳达峰方案编制、CCUS减排方法学研究等项目。

“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无法提供大工业所需的强大电力,化石能源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在煤炭、石油要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必须发展CCUS技术,将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最大限度利用后永久封存,才能实现减排目标,确保原有传统能源化工产业链的延续。”马劲风说。

“揭榜挂帅” 整合全校资源开展CCUS研究

“全流程CCUS技术十分复杂,包括了二氧化碳捕集与装备、高压输送管道生产与研发、地质封存与高效驱油利用、地下监测和运移等多个方面。”常江说,“依托地质学这一优势学科,从2003年开始,西北大学集结了一批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2016年9月,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在西北大学成立,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的国内第一个且是目前唯一的CCUS领域国家级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研究中心的定位是‘中国CCUS关键技术战略支撑和科研平台’。研究中心成立仅半年时,就承担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与亚洲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国大规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技术援助项目组件A部分的任务。”马劲风说。

除此之外,西北大学还提出了以预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状态、范围为目标,从地下深部3000米储层到地表的四维地球物理、地质与环境监测互相支撑和印证的技术,形成了确定二氧化碳注入前后赋存状态地球物理成像,评价储层封堵性、断层安全性技术方法及泄漏评价技术体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

2017年,西北大学成立了CCUS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推进相关工作。“我们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鼓励校内各专业的人才加入团队,负责细分领域的研发工作。”筹备办主任杨涛说。

西北大学还加强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只要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需要的人才,都可以由相关院系对外引进,博士生招生计划也实施单列。2011年以来,西北大学多个院系已经有数十名CCUS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毕业。

促进“两链”融合 紧盯万亿市场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受地质条件限制,只有具备特定大规模沉积盆地地质条件的地区才能开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是我国最有利且最成熟的CCUS设施建设地。”马劲风说。

一方面,此区域为全国能源化工基地,二氧化碳排放源高度集中,年排放量较高,二氧化碳运输距离短、成本低,方圆300公里范围内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区域。同时,陕西具有国内最完整的CCUS产业链和供应链,80%以上的材料、装备可以实现自主制造,具备最好的CCUS实施条件。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在CCUS产业链上的大部分关键领域均有相应的研发机构或企业,它们有能力开展创新研究。”马劲风说,“像产业链上的二氧化碳压缩机、注入泵领域,陕鼓集团优势明显,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制造领域有宝鸡石油钢管公司,二氧化碳封存监测领域有中国石油测井公司,电厂捕集技术领域有西安热工研究院等。”

“我们将围绕陕西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运输与地质封存上的科研及产业发展优势,以CCUS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CCUS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杨涛说。

今年5月,西北大学与榆林市政府达成协议,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双方将以平台搭建、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为载体,建设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中心,秦创原(榆林)碳中和产业创新谷及气候变化和地球科学博物馆。

杨涛介绍,在“减碳”成为硬约束的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领域将形成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我省“十四五”规划和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把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列入其中。

“我们将以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为依托,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带动等工作。希望在5年至10年内,助力陕西建成体系完整的CCUS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2030年左右,力争年封存二氧化碳能力超过千万吨,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西大智慧、陕西力量。”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说。(记者 霍强文/图)

来源:陕西日报

今年11月初,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金融应如何发挥助推器的作用?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华软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王广宇博士。王广宇表示,金融不仅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也能加速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结合当前业务实践,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有三个作用域:碳金融、绿色金融以及转型金融。这三者的尝试、调整、积累和发力,将构成新的金融生态——“零碳金融”。

王广宇华软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理事长,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商学院金融学会会长。

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新价值观

为什么说中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人类气候合作领域的里程碑式事件?您认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如何?

王广宇:在比尔·盖茨的著作《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中有一个结论:如果人类不采取“双碳”行动,那么,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与气候危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且这样的损失每十年就要重新面临一次。从金融的角度出发,碳中和相当于巨灾保险,可以对冲和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

目前,美国、欧盟、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已有清晰的减碳目标。甚至连不发达经济体,比如非洲的冈比亚,都在施政纲领中提出至2050年将碳排放量降低49%。可见,不论经济大国还是小国,碳中和都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也是当前国际合作的共同话题和主赛道。

在这一赛道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必须参与其中的。目前,我国已经明确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这是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我国当前社会年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约占全世界年碳排放总量的30%。最近的十年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2.5%,约为全球年均增长率的两倍。因此,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相比,欧盟约在二十世纪80年代便实现碳达峰,其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从碳达峰至碳中和预计有60~70年的时间;美国和日本大约在2007~2008年实现碳达峰,同样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预计有40多年的过渡时间;我国计划碳达峰后仅用30年时间,也就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

碳金融、绿色金融以及转型金融三者构成了新的金融生态

金融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广宇:金融不仅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也能加速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结合当前业务实践,金融支持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有三个作用域:碳金融、绿色金融以及转型金融。这三者的尝试、调整、积累和发力,将构成新的金融生态——“零碳金融”。

碳金融主要指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金融市场业务。在这一领域,全球范围已不乏成功经验。比如,1990年,美国推出了预期覆盖全国的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计划,即“酸雨计划”,并列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交易范围。这一通过金融产品减少酸雨排放的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数据显示,1990年,美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70万吨;而到2015年,排放量降低至220万吨。

碳金融市场在中国也已经起步。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这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除排放权交易之外,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在碳金融衍生品、期货、质押融资领域中,都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新金融工具。

绿色金融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领域,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已探讨很多。多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制度安排,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绿色金融领域。虽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存在两个深层次问题:

一是质量收益评估不清晰。比如,实务中如何界定绿色产业和绿色客户(绿不绿)?绿色评级有何差别(有多绿)?绿色企业是否一样绿、持续绿(绿多久)?此外,绿色金融的收益和成本估算也比较模糊粗浅,没有准确的匡算方法。

二是总体规模仍然受限。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但只占到我国银行贷款总额的5%左右。绿色债券的比重也很低,2020年,我国共有153个主体发行了218只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金额2221.61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11.9%,但只占同期我国债券余额的0.4%左右。

因此,相比金融存量而言,我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比重只有百分比的个位数,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转型金融是值得重点探讨的一个新话题。金融部门应如何利用原则、制度、规范和流程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即实现转型金融。

本质上,转型金融是金融市场主体,针对气候变化提供的所有能减少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动调整性的主营业务行为,主要体现为直接融资部门的绿色权益导向的零碳投资行为,和间接融资部门的有减碳脱碳导向的可持续金融服务(可持续信贷及其他金融工具)。

转型金融的覆盖面广、作用周期长、实施难度大,也正因如此才凸显其重要性。2020年,全球排放约510亿吨准二氧化碳,工业(钢铁、水泥、塑料等)占31%,电力占27%,农业占19%,交通占16%,居住(温度调节)占7%,绝大多数是传统型非绿色产业的排放,如何对其提供零碳投资和可持续信贷,促进灰色和棕色产业“洗绿”“漂绿”“染绿”,最终扩大绿色经济的份额,是金融市场、机构和投资者研究转型金融面临的关键问题。

政策组合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碳排放控制效果

虽然我国已具备 2060年实现碳中和愿景的一定基础,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国脱碳之路对行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调整以及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王广宇:碳中和目标不仅关系到发展模式的转变,更紧密关联到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为推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碳中和的政策选择,必须是各种作为的有效组合。

首先,应调整导向,完善法制。在依法治国前提下,节能减排和环境问题最大的症结在于收益内部化、成本外部化,为此,政府应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收益与成本同向并且均衡。加速将碳市场各方面内容法制化,在相关法律的框架下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合规监管,依照法定程序对政策目标和实施标准适时微调,以适应环境变化。

其次,应完善市场机制,消除非市场壁垒。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在确立的框架下对碳排放交易不断规范,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场所、交易产品的资格审核(备案),建立稳定碳价的平准机制(包括配额的储备、拍卖和回购政策,以及碳排放配额的抵消机制等安排)。进一步清晰确定排放总量等目标和分配标准,如管制对象的范围、配额分配方法,建立可测量、可报告与可核证的统计、监测与考核体系(MRV)。

再次,应依法监管,包容创新。碳市场主体多元化,交易环节多,碳产品多样且技术性强,依法监管,有利于衡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绩效,保证碳排放权总量的限额不被突破,杜绝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操纵和垄断现象。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对创新的业态和行为应当适度包容。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样化的市场形态,允许碳排放交易等环境权益市场开展适度的金融创新,完善市场生态。

另外,应完善配套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推出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时,应统筹考虑更高层面的协同。财税补贴等行政手段也是推动碳市场机制有效运作的一种外在激励。英国的经验显示,碳税(气候变化税)和碳交易其实也是可以互补的,前者所形成的约束力量,可以成为推动后者建立外在的激励手段。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措施,严禁和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通过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及其他绿色政策工具,打造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低碳技术推向市场的良好环境。

最后,应主动参与碳边境调整和国际合作。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边境调整将对中国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应对的问题不可回避。要坚持本国发展和利益诉求,也要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增加合作而非对立。发达国家对于碳边境调整措施的提起,与碳边境调整和碳关税所有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大多观点认为,碳边境调整措施具有防止国内产业竞争力因碳减排而降低,以及防止碳泄漏的功能——这将严重影响碳减排措施的实际效果,也将导致相关经济损失。在多边环境体制下,主要经济体采用边境调整措施,将激励其他国家未来参与气候协议,“搭便车”现象也有机会得以解决。

企业将在节能减排行动中做出新商业模式

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越来越高的碳排放成本,因此,企业很难主动参与到实现碳中和的行动中来。但您却认为“实现碳中和,企业是主力军”,为什么?企业培育低碳新模式的着力点在哪儿?

王广宇: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靠技术、政策、市场三者合力完成,即国家要有政策、科学界提供创新的技术、企业家提供市场。其中, 企业的作用是最特殊的,企业家精神是最稀缺的。如果没有企业或企业家的介入,碳中和可能只留在口号层面。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碳捕捉(CCUS)技术、碳储存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数字化减排这样的工具都要为企业所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家所富有的创新精神、试错的精神、扛压精神、共享精神,对于实现减碳目标、推动低碳转型也具有积极作用。应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让企业家能够组合起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引导长期资本投向改变未来的科技。

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树立减碳减排意识,提出减碳目标、明确减碳路线图,做好自身能力建设,开展碳核算,制定科学的减排目标,在工艺、技术方面转型升级,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可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具体行动:一是确定并公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表,明确减排目标及路径;二是开发至少一个与碳中和相关的产品或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体现企业的责任意识及使命感;三是要公布其碳足迹管理的进展并做好信息披露。

面对碳中和,企业应在节能减排、通过产品推动消费者的“双碳”行动中,做出新商业模式。目前,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对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尽可能地压缩自身的碳排放,不少企业已经提出减排目标和路径。未来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采购商在面对多家供应商时,很可能会选择排放更绿色低碳的供应商,具备这样优势的企业就会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毫无疑问,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除了在技术和工艺流程上的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运营、组织管理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碳中和理念,注重提供低碳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也会对相应的产品服务有更高的认同度。

导读:我国生物质种类多,总量大。因此,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相关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经科学处理后可提供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使用。因此,生物质气化多联产相关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农林生物质的重要意义

农林生物质(简称生物质)主要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稻壳、树木、农林加工下脚料等物质。其来源广泛、可再生、零污染、储量大,经正确处理和使用后可转换成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等物质,可在能源、材料和减排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我国生物质种类多,总量大。经初步统计,我国生物质年产量达89.2亿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南京林业大学研究推广的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得到我国多个相关部委的采纳和推广。

二、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具有多重效益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是指生物质在高温、限制氧气的条件下发生热分解反应,使生物质大分子(108-109个原子)分解成小分子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质提取液。生物质可燃气用于发电、供热、供气;生物质提取液可做肥料;生物质炭可做多种用途。与其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实现了农林生物质气化联产炭、热、肥,并可产业化生产,同时获得环境和经济效益,极具市场竞争力。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可获得环境效益,并助力国家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符合绿色产业和绿色加工标准。此外,该技术生产的生物质可燃气可替代煤炭供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该技术同时生产出的生物质炭具有固碳作用,这将共同助力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

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还可获得经济效益。该技术产生的生物质炭具有极高经济价值,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航天航空、化工环保、工业农业等。

三、生物质气化清洁供暖联产炭技术应用分析——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

2018年,河北省滦平县开展生物质城镇清洁供暖联产活性炭工程,供暖面积达21万平方米,覆盖范围包括居民区和学校。据统计,该工程经济效益好(取暖收益和活性炭收益),一个供暖季即可收回成本。

综上,生物质城镇清洁供暖联产炭技术具有极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亟需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11月23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上海信托战略合作的“新发展 新秩序——2021年度观察家金融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浦发银行行长、上海信托董事长潘卫东在谈及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人应如何践行零碳未来及共同富裕时表示,首先需要躬身入局,共创零碳经济美好未来;其次就是要向善而为,共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中指出,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扩张,人类创造出威胁自身生存的各类危机,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风险中。

随着疫情大流行、气候危机、全球化逆流、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叠加国际新旧格局的碰撞,如今人类已进入“动荡变革期”。与此同时,这仍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

国际社会达成《格拉斯哥气候公约》,正努力通过高水平愿景和强有力合作,改变持续恶化的气候轨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双碳”承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未来30年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也将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橄榄形的社会结构有望带动消费需求的上升,随之配套的要素市场改革、政府治理改善,也将进一步释放巨大的发展动能。

潘卫东认为,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金融行业也正处于深化转型的十字路口,金融人必须站在一起,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出相应的回应,主要包括两方面。

其一是躬身入局,共创零碳经济美好未来。潘卫东以浦发银行为例介绍道,银行已将推进“双碳”转型、打造“绿色银行”列入全行“十四五”规划,不久前还举行了“绿融万物 共创未来”绿色金融发布会,发布了《金融助力碳中和发展与实现蓝皮书》,推出了多资产量化ESG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信托也通过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成为信托行业赋能实体经济减碳的领先者。

在潘卫东看来,“双碳战略”伴随着能源转型、产业转型和投资转型,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机会。金融机构应当全面升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推动资产结构、产品服务及企业文化向绿色转型,通过绿色融资帮助实体经济脱碳,加强对清洁电力部门、CCUS(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更高水平的投资,全力支持各类能源创新技术的探索和落地,为零碳未来提供必要的发展收益,成为绿色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者和落实者。

其次是要向善而为,共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潘卫东表示,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慈善信托可以为企业和高净值人群提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高效透明且定制化的方案,并利用信托平台募集更多资金、放大捐款效应,让委托人的善举惠及更多受益人。

“上海信托在2013年率行业之先探索公益慈善类信托的基础上,通过TOT架构设立’上信上善’慈善母信托,通过自有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慈善信托,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同业、企业和公众加入我们,一同向善而为、践行社会责任,为’第三次分配’提供强大动能。 ”潘卫东说。

 


“探索气候投融资‘南沙模式’,推动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政策体系,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气候投融资产品和渠道,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融体制机制创新。”11月23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十八届全球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廖晓生表示,当前,广州南沙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聚焦金融力量支持“双碳”目标。

廖晓生表示,下一步,南沙将继续强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支撑、推动跨境金融投资创新,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进碳期货研发,建设期货产业园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风险管理中心,创新碳金融发展,营造优质气候金融生态圈。同时,将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气候(绿色)金融共识平台,积极研究境外资金进入及退出路径,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投资境内低碳、绿色企业,充分发挥金融“加速器”“放大器”“稳定器”作用,持续深入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携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廖晓生介绍,南沙还将积极争取跨境贸易投资开放试点、融资租赁系列创新政策等尽快落地,紧密依托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和金融服务重要平台,争取在各项政策试点和具体业务“由点及面”先行先试。探索与港澳、深圳在资本市场、科创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发展,稳步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协助广州期货交易所尽快开业运营,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服务中心筹设工作等。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建言护航】

双碳目标是中长期的规划,并不是要在短时间内激烈快速地减碳,这样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有违市场规律。

潘聿航

自碳市场推出以来,社会各界聚讼纷纭,给排污行业及相关从业人员造成很大压力。各地甚至出现了不切实际的运动式减碳、“盲目减碳”、“一刀切”关停等行为,与中央精神背道而驰。需要明确,碳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市场实现对有限的碳排放资源(即配额)的分配,这是积极的市场经济手段,对企业、社会都有好处:对企业而言,碳市场能协调它们的减排成本,使之从交易中获益;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碳市场则能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在碳排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社会福利。

具体来说,碳市场是对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在总量约束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核算方式,给每个企业分配相应的准许碳排放量(碳排放权)。同时,碳市场是市场机制,企业可以交易它们的碳排放权。也就是说,碳减排成本低或排放技术升级快的企业可以向碳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出售碳排放权,由前者来帮助完成后者的减排任务。在这个交易中,前者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碳排放权获得利润,后者则获得了碳排放权。这里之所以存在两者都愿意交易的情况,是因为两者的用碳效率不同(更准确的经济学术语是边际减排成本不同)。在市场机制运转良好的情况下,买卖双方自发交易,有好处。从政府的角色看,碳市场是政府为排污企业提供的政务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在污染控制上节省成本。

基本而言,碳市场中存在“两个不一定”与“两个一定”。“两个不一定”指的是不一定对所有企业都是增加环保压力、生产成本,更不一定是所有企业都会减少碳排放。“两个一定”指的是所有企业的用碳效率(即边际减排成本)一定会在碳交易中趋同,而且碳排放的总量一定会降低。这一碳市场的经济学规律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常常存在不少误区,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要敢于适时在碳市场中成为买方。当前,不论是区域性的碳市场,还是全国性的碳市场,主要的碳交易都是由国有企业促成。国有企业要勇于做市场交易的排头兵,如果碳价低于自身的减排成本,买来碳排放额、利用碳进行生产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润,这是正当的市场交易原则。在“有买有卖”、“一增一减”的情况下,全社会的碳排放其实并无变化,但碳资源获得了更好的利用。同时,良好的买卖运作机制会激励企业努力成为卖方,即努力降低自身的能耗强度,这与国家能耗双控政策的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在碳市场规制和能耗双控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容许企业一定程度的增排。碳市场中企业的增排行为主要是由于两点导致的,首先是企业获得的碳配额比它实质上需要的多,其次是企业由于其减排成本过高,需要从碳市场中购买配额。特别是对于后者,如果其减排成本已经处于高位,这类企业的能耗强度往往偏低,不让这些企业去从减排成本低的企业手中购碳、强行“一刀切”让其继续减碳,是无效率的行为。实际上,监管方要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能耗强度上,国家发改委2021年9月的文件《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明确指出,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国家下达激励目标的地区,其能源消费总量在“十四五”当期的能耗双控中免予考核。政策角度实现能耗强度的管控,更多是制度化地限制“两高”项目的增量,而碳市场机制能有效淘汰和改革“两高”项目的存量。

最后,维护好碳交易的市场机制需要依靠客观务实的管理。双碳目标是中长期的规划,并不是要在短时间内激烈快速地减碳,这样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有违市场规律,会给企业、民生、社会带来多重损害。从客观务实的角度出发,企业应在地方政府的监督下,做好自身的碳核算、碳管理、碳审计,确保参与到市场交易中的碳排放不存在造假掺水的情况。依托于碳市场的科学审计也是未来企业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保障,如果企业能够在国内的碳市场下逐步熟悉运作方案、建立管理体系,对于将来适应国际气候政策也将是极好的历练。

(康桥经济社研究员,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

商报讯(记者 潘建萍 通讯员 王哲 周琦)近日,由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辖属嘉兴分行联合牵头的华友集团华越印尼7.6亿美元跨境银团贷款项目成功落地。

华友集团在印尼投资的年产6万吨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是浙江省践行“双碳”战略的重点标杆。项目是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成本最低、技术最先进且绿色环保低碳的湿法冶炼项目,预计投产后,将有效拉低电池原材料价格,推动电动车时代的加速到来。

中信银行主动给予“双碳”目标下的企业更多优先级支持,引导实体经济向“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加速迈进。据介绍,华越印尼项目银团贷款项目总投资13亿美元,跨境银团金额7.6亿美元,由6家银行参团。作为份额占比最高的商业银行,中信银行银团份额为两亿美元。

作为联合牵头行和境内担保代理行,中信银行总分支行积极联动协同,从分支行接单到总行完成审批,仅用时1个月;为完美落实担保代理行职责,还在同一天内发起福安、洛阳、上海、杭州、衢州多地核保与签约手续,在3天内即完成全部材料审核和参团行的确认,优质高效的金融综合服务赢得客户的高度好评。

接下来,中信银行将加强同业合作,积极支持更多优势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投资合作,在践行“双碳”战略、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发挥国有金融企业的职能作用,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温度的银行”。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元年,也是制定并执行“双碳”目标的起步时期。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建筑业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因此建筑行业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美丽中国建设基本实现等目标。《意见》还提及要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

一直以来,建筑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建设方式粗放,也带来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节能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关口。为提升建筑能效、降低建筑能耗,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早在2016年就共同制定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同时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的试点城市,实现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同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在标准设立上实现了绿色建筑标准覆盖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各级政府、房地产企业、施工单位等都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倾入大量的精力,促使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建筑节能之路任重道远,要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对此,深耕投资建设领域多年的中建政研集团专家团队,就给出了建筑行业减少碳排放的部分建议。

首先要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中建政研专家认为建筑业双碳是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包括从材料与构件生产、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全循环过程。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作为能源的消费终端,具有主体分散、低密度、多品类等特征,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建筑材料的选择设计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巨大潜力:建材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通过新型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高寿命混凝土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推广实现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同时,不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和用能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碳建筑,加快新型建筑业工业化发展。

其次,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提升生产能效。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在施工周期、资源消耗、节能环保等方面占据先天优势。与传统现浇式混凝土建筑相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水节省80%、木材节省约80%、施工能耗降低约20%、建筑垃圾减少70%以上,施工周期缩短25%~30%,大大降低了施工粉尘和噪音污染。

最后,通过发展绿色建筑实践终端降碳。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自2011年起步试点之后,行业呈现迅速发展态势,2020 年全国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达100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已然成为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践举措。

总体来说,“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大势所趋,作为节能减排重要方式,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以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为代表的绿色建筑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

来源:建筑行业的企业管家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一家持续践行可持续理念的金融机构,诺亚控股积极采取措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毫不松懈。在ESG的三个因素中,代表环境影响的“E”备受瞩目,特别是在各国政府作为推动经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相继定下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内外针对环保制定的各种要求和标准,而制定碳账簿、明确碳足迹就是企业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的一步。

2021年10月,诺亚经国际认证机构SGS验证,获得了国际标准认证体系ISO最新碳核查量化与报告标准(GHGs)ISO 14064-1:2018的全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信息认证,成为中国首家通过该版本标准的行业领先企业。

为什么要做碳足迹核算?

确立碳足迹是加速企业减排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衡量碳足迹就是衡量企业的碳绩效管理水平,展示公司运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小。对于企业而言,确定碳足迹能帮助企业辨识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以利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方案。

SGS (瑞士通用公证行)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也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此次SGS给予诺亚的碳足迹认证,通过明确诺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识别内部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环节,以帮助诺亚做有针对性的减排改进措施,在未来带领全体员工更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共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什么是ISO 14064标准?

ISO 14064是企业建立内部查证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系统的重要依据。该标准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是众多国内外机构和品牌产业供应链对供应商做风险评估的重要标准。如在美国的大部分州,企业可通过按照 ISO 14064 的指导,实施温室气体方案量化并报告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方案包括如气候行动储备(Climate Action Reserve)、美国气候注册办(The Climate Registry)、自愿碳减排交易标准(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等。

目前ISO 14064 标准的实践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此次诺亚以国际前沿标准核算碳足迹,旨在就制定减排计划之初,就以高要求精进碳排放管理体系,提升公司在能源使用与资源方面进行良好控制,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尽一份力。

2020年,是诺亚控股和歌斐资产双双加入UN PRI的第一年,公司也正式确立了对负责任投资的全球承诺,通过自身的责任投资行动,带动更多诺亚的客户与合作机构具体践行PRI责任投资原则之精神,兼顾ESG投资理念。作为独立财富管理行业ESG先行者,诺亚扎根ESG多年,对于企业的运营决策与管理,亦将ESG议题纳入考虑,身体力行,集团上下积极加入减碳行动,在2021年5月发布了减碳宣言,致力于成为企业减碳的先行者,希冀与更多企业携手,从企业层面,为改善气候变化现状和普及ESG投资贡献力量。

2021诺亚控股减碳宣言

致力于与客户代代相伴的诺亚控股,必须基于地球上一切生物可持续的共同未来构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冠疫情让气候影响增大,诺亚控股将更积极投身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推动企业与社会的低碳转型。

诺亚控股承诺从企业自身经验与责任投资影响力两个方面,携手全体员工、合作伙伴,与投资人、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就应对气候风险的紧迫性,推进可持续运用与治理,搭建可持续的管理体系,创造绿色低碳的行业与自然生态。

秉持可持续运营原则。诺亚将在业务运营中进一步管理我们的资源:在内部运营上,坚持低碳办公、低碳采购、低碳出行,推动集团与业务层面的低碳行为;贯彻“3R”理念——减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打造环保而可持续的经营机制;同时,我们也将调动内外部沟通渠道,向员工、投资者,与合作伙伴宣导可持续理念,多维度提升行业生态的减碳意识与行为,使诺亚在创新发展中成为国家绿色低碳的有力倡导者与坚定行动者。

积极投身责任投资。诺亚控股与旗下歌斐资产已签署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UN PRI),在可持续发展与责任投资领域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坚实步伐,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金融投资上的专业能力,积极在中国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引导投资向善,积极落实ESG投资,以期在为投资人更好地实现风险管理及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的同时,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诺亚期待与更多伙伴一同,推动企业低碳运营与行业绿色投资,为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及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

来源:诺亚控股集团

第二十六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终于在惯例的拖堂中落下帷幕,虽然还有很多细节有待讨论,但大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巴黎协定6.4机制,即未来全球碳市场机制。虽然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已经告一段落,不过灵敏的资本已经悄悄地在打开这所市场的大门。

笔者留意到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1372.HK)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刚结束便推出了中国首个名为“气候商店”的平台,以“零碳行动”为主题响应国家“2060碳中和”的号召,以国际标准的自愿减排量推动个人以及企业逐步实现碳中和。气候商店官方网站显示,商店为个人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办公大楼社区工厂工业园区活动和会议提供“零碳”服务。

从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1372.HK)来看,这是“一站式”综合碳资产使用交易和管理平台,打造“气候产品”开发和使用完整闭环。通过“气候产品”的广泛使用把供给和需求两端结合,在碳咨询核查和碳捕捉过程中获得大量碳信用资产。

从企业需求端看,世界500强企业当中已经有超过164家提出碳中和方向,其中苹果公司报告称,将在2030年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将碳排放减少75%,剩余25%将透过投资自然环境保护专案等方式抵消。苹果已在全球营运领域实现碳中和,新承诺到2030年,售出的每台苹果设备都对气候产生「净零」影响。这意味着不光是苹果公司自身,而是连带其产业上下游公司均须达到碳中和才可以加入苹果生态圈之中,因此企业实现碳中和的任务已经逼在眼前。笔者认为以国际的减排量作为抵销从而实现碳中和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以便不同企业都可以快速的进入这个“零碳新时代”。

从个人来看,“人类活动”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超过370亿吨,是地球上所有火山产生的二氧化碳的100倍。数据显示中国年均碳排放为约103亿吨,以14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碳排放约为7吨。根据抵销机制,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国际认证的碳减排量作为抵销,从而为国家碳中和作出贡献,迈向零碳发展。笔者从一篇零碳公民的采访中可以看到,大家对瘟疫、干旱、洪水、飓风等词汇早已不陌生,全球性极端高低温、极端干旱降水事件的频发已严重威胁到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自身的利益。成为零碳公民是一项有意义的行动,而且从来都不应只是国家和企业在努力,而是所有的社会成员的责任。一直坚信,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我们都做些什么,那就一定可以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笔者认为,随着气候商店的落地,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1372.HK)倡导的一系列零碳行动覆盖了不多领域,全方面的为中国碳中和事业作出实际贡献,而且蕴含巨大的投资和商业前景价值,投资者可在未来密切关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 11月23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上海信托战略合作的“新发展 新秩序——2021年度观察家金融峰会”在上海召开。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发表了题为《碳中和经济学》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彭文生主要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了碳排放、碳中和目标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以及“绿色溢价”的框架下,科技创新、政策干预能够提供的助力。

能源事件近来备受各方关注,不过这也带来了疑问,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历史悠久,与此同时,碳排放伴随工业的发展在不断攀升,但为何近来大家才开始关注、思考碳排放带来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路径。

彭文生指出,原因在于碳排放具备超时空的外部性,这是典型的经济学问题。外部性指个体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不一致,碳排放能够带来个体盈利,但造成的危害是由社会进行承担。超时空性还包括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碳排放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此外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因此解决碳排放还需要去平衡现代人的利益和未来下一代人的利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为解决外部性,碳价格应运而生。但这其中还面临碳价格定价的复杂性与困难性。首先是碳排放对社会的影响不确定性高;再者各国的利率不一,价格不一也是个问题。

以上种种问题都面临着各方的争议,由此,形势开始变化。彭文生分享指出,全球经济体开始落实明确的目标,从估算危害转为确定减碳目标。因此,明确的目标之下,成本收益分析就变成了成本有效性分析,即怎样以最小的成本达到目标。

彭文生进一步分享指出,目标明确之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出现:绿色溢价“绿色溢价本质上就是清洁能源成本和化石能源成本的差别。”彭文生指出,当前的经济主体没有足够的动力从化石能源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原因在于,现在清洁能源的成本高于化石能源,绿色溢价是正的。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绿色溢价以此来促进碳减排?彭文生表示,一是碳价格,即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二是科技进步,利用技术的手段来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

但是,这其中依然面临外部性的问题,技术的研发投入对于个体而言,是短期投入的增加,但是从长远性的角度,有利于社会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彭文生指出,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仅仅依靠个体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干预,其中就包括政府的投入。在这其中还需要社会治理提供助力,彭文生表示,实现碳排放目标,还需要监管措施进行引导。

从以上的角度分析,彭文生指出,绿色溢价的框架比碳价格是更具优势的。首先,绿色溢价涵盖的范围更广,碳价格仅指碳交易市场,而绿色溢价包括公共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等; 二是绿色溢价更具可操作性,当前的绿色溢价是多少、如何降低,这个角度更加清晰;三是绿色溢价兼顾总量与结构,碳价格是整体划一的,而绿色溢价能够兼顾到行业性的差异等。

彭文生最后总结指出,实现碳减排、碳中和,当前已经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同时经济学对其的分析也在进步,从过去的聚焦碳价格到现在聚焦国际协作和科技创新。“我相信,从长远角度,依靠科技创新进步,是能够将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新机遇结合起来。”

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列明石化、化工等行业的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其中,涵盖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重点领域。

现代煤化工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长期却面临高能耗、高排放的挑战。尤其在降碳目标下,整个产业能源利用与资源转化效率偏低、二氧化碳排放居高难下等短板进一步暴露。明确、量化的标准是行业节能降碳的重要依据。现代煤化工产业如何对标与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给出了他的建议。

研究“煤”的问题不可顾此失彼

在谢克昌看来,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高碳”属性不可回避。要想全方位探索其发展方向,还需放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展开分析。

一方面,能源是一个复杂系统,是由多个能源品种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交织而成的网络。能源化工是产业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煤化工又是能源化工领域的一个新兴业态,不可孤立来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环境、工程、科技、安全、气候等,无不与能源发生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相互矛盾。若是切断联系,非系统减碳可能引发系统性破坏,或有可能发生不切实际的能源转型、甚至带来能源危机。因此,现代煤化工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维度当中,要采取系统思维、采用系统方法,探索系统科学发展路径。

“‘去煤化’到底现不现实?煤炭能不能做到清洁?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煤炭算不算清洁能源?这些是近年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单纯从能源本身出发难以解决,还容易顾此失彼。”谢克昌表示,研究“煤”的问题,应该放在泛能源大数据视角下,采取多维度评价。

以清洁性、低碳性、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为主要指标,谢克昌对主要能源品种进行了量化。“结果显示,煤炭综合评价指数第一、风能第二。大家都知道‘能源不可能三角’,即稳定安全供应、环境友好、价格低廉三者不可兼得。通过量化指标,既体现了煤炭为何是我国主体能源,也说明煤炭作为高碳能源,必须与其他能源协同共进。”

能源利用与资源转化效率仍偏低

基于综合评价,谢克昌指出,我国一次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着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仍未脱钩、碳排放仍在高位的实现。“考虑到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我们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过程中,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现代煤化工正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谢克昌认为,行业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外在缺乏系统认知、内在不足影响产业竞争水平两个方面。“由于缺乏对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认识,出现‘运动式’减碳行为,‘一刀切’‘去煤化’的倾向严重。例如,控煤政策置煤炭既是燃料又是原料的双重属性不顾,不分开统计,导致煤化工产业面临‘无米之炊’。”

在技术工艺不断优化、运行水平显著提高、示范项目效应明显的同时,行业短板尚存。谢克昌坦言,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仍显欠缺,致使煤化工本身的能源利用与资源转化效率偏低,环保问题突出。由于初级产品多,精细化、差异化、专用化下游产品开发不足,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技术密集程度和生产管理水平上的差距,导致产业成本偏高,整体效能有待提高等问题。

“放到全国一盘棋的背景下看,产业还有优化空间的余地。”谢克昌表示,综合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容量,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等指标发现,大多数示范项目依托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而建设,同时却受限于水资源、环境容量等因素。一些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表现的地区,反而缺乏项目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不同工艺路线和技术可持续性表现不一

“在能源体系框架下发展现代煤化工要做到八个字——低碳、清洁、高效、安全。”谢克昌指明路径。

具体包括,加强煤炭清洁化转化和低碳化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生产、运输、消费全链条最大程度降低碳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综合治理协同管控,最大程度降低现代煤化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高煤炭开采、转化、利用全生命周期效率,通过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实现最大可能的节能降耗;进一步发挥煤炭缓解油气对外依存度的战略作用,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围绕“低碳化”,谢克昌强调,现代煤化工是充分利用煤炭双重属性的产业,降低原料消耗、提高综合能效是低碳发展最重要的保证。对此,要注重多能互补融合发展,加强现代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互补融合,建设低碳煤基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充分利用现代煤化工过程中副产品高浓度二氧化碳的优势,拓展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途径。通过碳交易机制降低减排成本,通过碳管理机制完善现代煤化工碳排放核算标准、实现碳排放精细化管理。

谢克昌还介绍,综合考虑环境投资效率、经济指标、资源承载能力、社会指标及技术指标,对比现有技术路线可发现,现代煤化工不同工艺路线和技术的可持续性表现不一。“比如煤制烯烃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表现最佳,煤制天然气在社会可持续性方面表现突出,煤直接、间接液化在技术可持续性方面表现较好。说明各自存在优势,也为补短板提供基础。”

刘鹤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数量庞大的小企业活力强,但存在市场竞争力弱、升级能力不足的现象。国有企业要不断深化改革,高效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大量民营企业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的规范性统一起来。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全国统筹,完善能耗控制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推动淘汰落后产能。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重点推动土地、金融、科技、数据等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理顺煤、电等能源价格机制,鼓励绿色能源发展,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畅通经济循环、增强有效激励来拓展改革的广度、深度。中国对外开放方针不会变,今天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

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

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在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讲话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从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化中新、中国-东盟资本市场合作,支持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在重庆落地,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的工作,加强绿色金融合作等五方面着手,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开放合作,助力开创互联互通新格局。

方星海表示,30年来,中国和东盟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目前,中国证监会已经与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的证券期货监管机构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多次实现高层会晤,并持续开展人员交流、技术援助、交易所合作等项目,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框架。

“密切的监管合作关系为双方金融机构到对方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方星海说,目前,新加坡金融机构已在华设立了4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星展银行获准在华设立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并已于2021年6月正式开业。72家东盟金融机构获得QFII资格。

同时,东盟也成为中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有4家中国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分别在新加坡、老挝等地设立子公司。

“我们真诚欢迎东盟国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红利。”他说。

方星海表示,2022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的第一年,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和中国东盟金融合作都将迎来全新局面。中国证监会将全力支持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深化中新、中国-东盟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助力开创互联互通新格局。

他具体提出了五方面工作重点:

一是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国证监会将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继续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等跨境投资渠道,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便利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健全跨境资本流动和风险监测防范机制;提升制度规则完备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巩固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投资环境。

二是深化中新、中国-东盟资本市场合作。方星海表示,目前深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ETF合作项目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中新双方将积极推动早日实现ETF互通。中国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到东盟投资展业,鼓励双方交易所开展务实合作,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监管和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三是支持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在重庆落地。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方星海说,期待重庆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欢迎各国金融机构到重庆投资展业,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为中国、新加坡及东盟的投资者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四是做好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工作。方星海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不断提高资本市场领域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水平,欢迎RCEP签约国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抓住机遇,在重庆或在中国其他城市扩大投资发展业务。

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合作。方星海说,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绿色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可持续金融相关工作。

方星海还在讲话中介绍,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按照“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双向开放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

市场开放不断深化。证监会持续拓展和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丰富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渠道。今年1至10月,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沪深股通等渠道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约2409.76亿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

行业准入全面放开。证监会于2020年全面放开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均实现国民待遇,目前已有8家外商控股证券公司和3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1家外商独资期货公司获准设立,有的已经正式开展业务。

产品开放稳步推进。我国商品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范围不断拓展,已有9个品种向境外投资者开放;沪深港ETF互通、中日ETF互通相继推出,顺利推进。

在融资方面,深入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培优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列为上市重点孵化和培育对象,加快上市进度;跟踪已上市企业再融资需求,采用增信保障等措施,提高再融资成功率。

■本报记者 杨成万

11月23日,金融投资报记者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正在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四川省制造业企业“贡嘎培优”五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原则上100户省级“贡嘎培优”企业营业收入要实现翻倍,100户省级“贡嘎培优”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4%以上,力争成为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带动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产业链“领航”标杆企业分别达到350家、30家、8家。

“领航”标杆400万

《行动计划》提出,每年对年度营业收入增速排名前30户的培优企业,省级工业发展专项分别给予200万元资金奖补;每年对培育工作业绩突出的5个市(州),省级工业发展专项分别给予1000万元资金奖补,由市(州)统筹用于奖补年度增速快的市级培优企业等。

鼓励企业对标国家标准,创建一批国家级“领航”标杆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成功创建的,省级相关专项一次性给予400万元、200万元和50万元财政资金奖补支持。

深入实施“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对企业首次入围的“世界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每新跨过一个100亿元级台阶、1000亿元级台阶的,落实跨越发展激励政策。

支持创新成果在川转化,按照不超过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新增设备、软件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鼓励创新产品推广,对认定的首台(套)、首批次产品大规模产业化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新增设备投资额20%的比例,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奖补。

奖数字化项目1000万

强链补链延链不仅是目前制造业的发力点,同时也是《行动计划》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措施。在支持培优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引导投资建设重大产业化项目,推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对引进重大支撑性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成效突出,且排名前5的市(州),依据实际到位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激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由市(州)统筹用于重大或关键项目配套建设。

《行动计划》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补。鼓励企业开展供应链上下游衔接配套,对采购川渝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累计超过1亿元,按照不超过采购金额的1%,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200万元事后奖补。

“长期以来,人们对企业的评价往往以大为强、以大为优、以大为美、以大为荣,而忽略其投入产出比。这与资源节约型、土地集约化发展模式是背道而驰的。”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表示,《行动计划》提出的“亩均论英雄”,正是对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之路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培优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也成为了《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求完善认证管理推广体系,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产品、绿色低碳供应链,对认定为政府采购节能低碳产品的,实行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支持培优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或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为保证上述目标实现,《行动计划》提出了以下几条路径:在融资方面,深入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培优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列为上市重点孵化和培育对象,加快上市进度;跟踪已上市企业再融资需求,采用增信保障等措施,提高再融资成功率。

来源:《金融投资报》

本网讯: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文)要求“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作为自治区综合要素市场,积极服务自治区林业碳汇交易,有效发挥了市场机制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1年4月8日,自治区首宗碳汇产权交易项目“内蒙古森工集团绰尔林业局26万吨VCS减排量项目”在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顺利成交,开启了碳汇产权交易的内蒙古篇章。该项目依托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覆盖全国的产权交易互联网云平台广泛传播,项目的平台浏览量超过万次,吸引了众多专业投资人和机构关注报名,最终以299万元成交,每吨成交价11.5元,增值率达15%。该宗交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创新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新机遇的实质性突破。

自首宗碳汇项目顺利成交以来,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已陆续完成6宗林业碳汇交易项目,成交碳汇63万余吨,成交金额970万元,增值金额126万元,平均增值率达到了15%。特别是,近日的一宗“克一河森工公司6万吨林业碳汇转让项目”,吨单价再创历史新高,高达22.17元/吨,林区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步伐明显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绿色资源非常丰富,2020年更是将全区51%的国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资源交易市场。

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将继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绿色低碳发展实际,为推动自治区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等政策文件,在推动园区绿色化转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面对碳中和这一新的背景和要求,产业园区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提升经济密度和能级,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迭代升级。

与此同时,园区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具有产业高度集聚、基础设施集约、创新要素集中等特征,通过“小空间、低成本、系统性”推动碳中和技术应用,将有利于放大碳中和园区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碳中和工作。

虽然在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碳中和”园区作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的新概念、新形态,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四方面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加以解决。

碳中和园区的整体战略框架尚不清晰目前,未来对于产业园区如何实现“碳中和”应该会有指导性意见。但在现阶段,各地对“碳中和”园区的认识仍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整体框架、工作重点、实施步骤等把握并不清晰,难以真正从系统性、整体性考虑推动园区的转型升级,同时不可避免还将造成园区的重复建设和低效建设。

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标准规范相对滞后。目前,标准规范的制定不仅是中国推动“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能源变革和技术创新话语权的争夺焦点。

此外,对于重工业园区,重型卡车的氢能化也在陆续推进当中。

在上述零碳工业园建设可能需要的基本设施之外,仍有诸多内容尚未讨论和展开。例如,在土地规划方面,零碳工业园建设需要最小化对土地的占用,尤其是森林、湿地等重要的碳汇所在;在科技设施方面,需要构建物联网等,以收集和分析温度、照明、耗电量等数据,辅助工业园运转并为其建设模式的推广复制打下基础。此外,与零碳城市的建设类似,零碳工业园所需的能源类型、能源结构也要依据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已有条件等多方因素来决定。当前零碳示范产业园区建设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完善,标准缺失,各领域碳排放指标不明确;二是电力体制改革有待完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可再生能源发展受限;三是城市能源系统各自运行,对电、水、 气、热等能源缺少统一规划,尚无完整的智慧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

对于传统产业园区而言,其依赖传统工业、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期,可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具体措施可包括:其一,有效利用低碳产业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其二,引导产业结构向低碳的战略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进行转型。

虽然,已经陆续出台《行业类生态产业园区标准(试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园区低碳工业园试点工作方案》,但一方面,标准的强制性仍然不强。不同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工信部制定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方案》侧重于工业发展,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侧重于环境治理与保护,由于现有分类管理体制的因素,政出多门现象明显,园区落实标准规范也缺少强制性的监测和考评手段。另一方面,围绕“碳中和”的相关技术标准、应用规范等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从制定标准到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

“碳排放”核算交易等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碳排放的确权和核算直接关系到“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效果评价。目前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尚未对碳排放权利进行明确界定,使得地方碳排放交易缺乏法律依据。同时,虽然中国已经根据国际ISO标准建立24个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但园区在国家统计体系中不是独立统计个体,因此导致以园区为主体的碳排放核算范围不一致、核算结果没有可比性。此外,在企业“碳排放”过程中,对于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核算也存在难点,能否利用穿透式、可追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应统尽统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基于“碳中和”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迫切需要以低碳技术创新突破作为引领,加快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技术体系。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低碳技术水平与“碳中和”园区高标准建设的需求还不匹配。针对脱碳、零碳、负排放技术供给不足的现状,仍需要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领域综合交叉的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提前做好技术研发供给侧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碳中和技术需求,优化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发布局。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往往需要巨大的前提投入,特别是对于“碳中和”而言,从企业角度看,低碳技术应用的成本与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可能并不成正比,仅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角度去推动该项工作难度又相对较大,如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应用推广机制,都需要进一步统筹谋划。

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既是能耗和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是基础性行业,对下游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其高耗能属性主要由产品性质和工艺特点决定,对这样的行业不能一限了之,而要精准施策、循序渐进,有序推动行业改造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合理设置过渡期,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近日,五部门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拟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的具体领域和改造要求,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通知》在落实《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需要改造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改造目标、改造时限以及配套支持政策等内容,引导相关行业企业实施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能效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看来,《意见》和《通知》从推动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通过合理设置能效约束性指标,引导高耗能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方式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举措得当、指标合理,兼顾节能降碳和经济平稳运行,坚持了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科学性。《意见》和《通知》均提出,要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发展预期、生产装置整体能效水平,统筹考虑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保持生产供给平稳、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科学划定能效基准水平。无论是基准水平还是标杆水平,都与现行能耗限额标准进行了衔接,确保工作的协同性。对于存量项目改造,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分批组织实施,这将有效避免行业生产供给大起大落,也是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的具体体现。

二是精准性。《通知》里提到的具体领域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科学划定了25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得比较细,而且聚焦高耗能行业中碳排放较高的部分重点领域,没有简单将高耗能行业的所有子行业纳入改造范围,例如炼铁、乙烯、传统煤化工、玻璃、陶瓷等,并具体到工艺层面,做到了精准施策。

三是进取性。《通知》提出,拟建和在建项目应对照标杆水平建设实施。对于存量项目,要在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的基础上,力争达到标杆水平。《通知》设置的指标值既有一定的超前考虑,但又不会过于激进,这些指标都经过行业专家多轮次反复探讨、充分论证,大多数企业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文件也提出,将根据行业发展、技术进步等情况,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相关指标值,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工作要求。

四是政策性。两个文件提出了多项配套支持保障政策,既有金融服务、税收优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等激励性政策,也有阶梯电价、节能监察、环保执法等约束性举措,并提出要对这些政策工具加以整合利用,综合施策,体现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理念。

综上所述,出台《意见》和《通知》,充分发挥能效标准的约束和引领作用,既可以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是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希望地方政府、有关行业企业准确理解两个文件精神,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的贯彻落实。(国家节能中心 时希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印发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通知列明了5大类、10中类、20小类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基准和标准水平,旨在有序做好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不仅加强了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也为暖通空调的发展指出了重点方向。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包括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炼焦、煤制液体燃料生产、无机碱制造、磷肥制造,水泥制造、平板玻璃制造、建筑陶瓷制品制造、卫生陶瓷制品制造、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锌冶炼等20个行业小类。

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需开展技术改造的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对于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

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以下为原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

发改产业〔2021〕16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耗能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耗能属性主要由产品性质和工艺特点决定,合理有序的项目建设实施,对健全产业体系、稳定市场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落实《关于强化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有序做好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经商有关方面,现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标准引领作用

对标国内外生产企业先进能效水平,确定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参考国家现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确定的准入值和限定值,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发展预期、生产装置整体能效水平等,统筹考虑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保持生产供给平稳、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科学划定各行业能效基准水平。重点领域范围和标杆水平、基准水平视行业发展和能耗限额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

二、分类推动项目提效达标

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限期分批改造升级和淘汰

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需开展技术改造的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对于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

四、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整合利用已有政策工具,通过阶梯电价、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环保监督执法等手段,加大节能降碳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节能减排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节能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改造升级步伐,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上述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各地方要深刻认识、高度重视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1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中央基建投资预算的通知

近日,广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下达2021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中央基建投资预算的通知,预算合计3940万元,珠海市1870万元,江门市600万元,清远市680万元,揭阳市790万元。

有关地级市财政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1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中央基建投资预算(拨款)的通知》(财建〔2021〕287号)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21年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粤发改投资函〔2021〕1851号)等,现将2021年广东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中央基建投资预算下达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下达资金列“2110399其他污染防治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目,“51301上下级政府间转移性支出”政府经济分类科目。

二、请抓紧将资金安排到项目单位,督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切实加快预算执行,并加强资金监管,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年终请按要求统一编列决算。

三、相关绩效目标已在粤发改投资函〔2021〕1851号文中批复下达,请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2021年11月23日,由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主办的2021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以下简称:保尔森奖)颁奖典礼在线举行,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加)申报的“建筑制冷系统综合能效提升与投资创新模式”项目从13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2021年度“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年度大奖。

据艾肯网了解,“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作为世界绿色环保行业的高含金量大奖,是由顶级智库保尔森基金会及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强强联手,共同创建的高端权威奖项,每年对在中国境内推行的创新、可复制、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市场解决方案进行表彰,为世界其它地区可持续发展树立成功典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全球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保尔森奖”创立“绿色创新”(Green Innovation)和“自然守护”(Nature Stewardship)两大类别,奖项立足于城市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维度,寻找当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解决方案,每年都引数百名企业申报角逐。

为此,“保尔森奖”设立独立评审委员会,汇聚中美知名的城市、经济、金融、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专家。评审委员依据行业最高标准对参选项目进行评估,并对入围项目开展实地考察,最终遴选出最佳年度获奖项目。

因此,天加此次能够荣获 “保尔森奖”,不仅是对天加在建筑节能绿色创新技术的肯定,还代表着天加在建筑节能减排的成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在谈到天加时就说到,“该项目是建筑制冷系统能效提升和促进节能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方案,天加充分展示了我们设立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的初衷,它提供了可复制的社会化实践方案以应对最紧迫的建筑节能问题。”

受邀参加典礼的南京市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则表示,天加是“深入践行双碳战略的行动派和引领者”,此次荣获保尔森奖,打造出了南京绿色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有利于推动各行各业生产经营迈向高质量、提能效、增碳汇的低碳发展新路径。同时也用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担当。

创新技术 解决“建筑节能”痛点与难题

众所周知,建筑制冷系统极其耗能。根据《中国高效空调制冷机房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35%,制冷系统占建筑能耗50%,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且耗电量年均增速20‰,因此提高建筑制冷机房能效,是改善建筑总能耗、减少用电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是,提升建筑制冷能效需要面临三大痛点:一、制冷系统能耗占比高,是碳排放的主体之一;二、全球建筑制冷机房能效普遍偏低,目前中国制冷机房平均综合能效(SCOP)均值仅为3.6,美国制冷机房平均综合能效(SCOP)均值仅为4.0;三、诚信体系不足,系统能效没有统一的标准,节能数据单方检测,导致节能推广模式受限。

面对这些重大难题,人们通常只关注空调设备自身的能效,而忽视系统其他方面的节能潜力。而天加基于全产业链考量,打造了“全生命期成本更低”系统解决方案,专注于客户应用实景,经营管理及业态特点,采用数据建模,深度学习算法,达到主动寻优电控,实现SCOP6.7以上,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直接解决了大型建筑和工业环境中制冷系统普遍综合能效低的难题。不仅如此,天加还建立了由用户方、设备方、国家权威机构三方在云端不间断、不可篡改的监测平台,节能数据真实、透明、可靠,向用户展示“看得见的节能,看得见的诚信”价值。

与此同时,针对用户担心的投资成本过高、回收周期较长等难题,天加通过将通用和高能效机组进行合理匹配,使财务投资趋于更为合理,客户可选择全部或部分使用设备一次性买断模式或 “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通过灵活的投资方式风险共担、节能收益共享,缩短投资回收期(3年左右),真正实现了制冷系统全生命期的成本最低。     

树立样板  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目前,天加打造的这个创新模式已经在国内国际包括商贸建筑、轨道交通、GMP药厂、电子厂房、数据中心等众多专业化领域内的很多项目上得到复制应用,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如广州地铁高效机房示范站, 每年节电量高达76.4万度;宁波地铁高效示范车站,每年节电量也可达65.8万度,为地铁高效机房树立了标杆;新加坡Alexandra Point大厦改造项目,空调系统费用从24万美金降至6万美金;印度尼西亚One Galaxy商业综合体项目,年节电量约370万度,且这些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皆小于2.6年。根据测算,以天加已签约和正在实施的220座地铁车站来计,一年就可节电1.68亿度,并可节省5.4万吨标煤、减少14万吨CO2排放。如果该模式推广至全国地铁车站,则一年就可节电高达22亿度、可节省71万吨、减少183万吨CO2排放。

在保尔森奖云颁奖典礼上,天加董事长蒋立表示,“天加一直在履行工程师思维,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用真实的可量化的数据复制到各个专业制程场景,用数字和结果体现经营企业的诚信价值观”。

填补空白  引领“双碳研究”落地

对于碳减排来说,碳足迹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政府、企业而言, 确定碳足迹是减少碳排放行为的第一步, 它能帮助企业辨识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 以利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方案。

基于全产业链考量, 11月23日当天,天加还率先行动,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中冷通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启动空调行业首个“碳足迹产学研”项目。天加基于自身创新技术成果,建立科学的碳排放的基础数据库,为空调产品全生命期减少碳排放,从理论到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不断填补标准化的空白,让中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与世界接轨,为“双碳”目标事业上,做出中国企业的贡献。

未来,天加表示,将以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为契机,以3060双碳目标为指引,用创新技术践行节能绿色产业,致力成为全球建筑环境、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领航者。

经济日报头版刊发署名金观平文章称,据测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百万亿元级别资金,目前仍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这意味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金融业应当发挥助推器作用。金融业应延续近年来绿色金融较好的发展势头,充分发挥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三大功能,持续拓展绿色金融的服务场景,履行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职责使命。一方面,要继续统一标准,强化顶层设计。应进一步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实现绿色资金、绿色金融工具与碳达峰碳中和的精准对接,让“假绿色”没有生存空间。同时,加快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尽快形成统一标准,确保碳减排量“可计算”。另一方面,要继续强化政策引导激励机制,丰富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工具箱”。

日前,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名单,瓯海电镀园区作为温州市唯一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业园区入选“全省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

瓯海电镀园区是2012年全省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工作的现场会举办地,2014年获评中国电镀协会颁发的全国“产业园区管理创新奖”,现共有35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电镀企业或企业联合体,有一定的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水平,并建有污水处理厂、供热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成功引进“环保管家”协同管理,并于2020年集中供热中心成功完成煤改气工作。下步瓯海电镀园区将通过提高三废处理能力、完善电镀废水分质分流机制、建立工况监控系统、再生废水回用、清洁生产改造、低碳生产技术改造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同时,瓯海区丽岙街道五社村入选“全省第一批低(零)碳村(社区)试点”创建单位。

10月14日至16日,以“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召开。贯彻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实现双碳目标,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筑企业要围绕“双碳”目标,将发展绿色建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建筑业总体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40%,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中国铁建在2021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升级,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建设,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的目标。

要实现建筑业的“双碳”目标,发展绿色建造是关键。通过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以绿色设计、精细管理、科技创新为抓手,促进原有“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的建造方式向“绿色、节能、高效”的新型建造方式升级。

发展绿色建造要从绿色策划和绿色设计抓起。施工方要在制定工程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各类因素,为绿色施工创造条件。例如,充分考虑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性设施的结合利用,实现“永临”结合,减少重复建设;选用高性能材料,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部件更换频次,实现源头减排;建立涵盖设计、生产、施工等不同阶段的协同设计机制,避免设计中的错漏碰缺,减少返工浪费等,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发展绿色建造,要构建起科学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建筑业仍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信息化程度低,建造过程的组织管理还不够集约和精细,导致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资源损耗大、污染排放高、环境破坏严重等情况。因此发展绿色建造,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通过精准把控施工生产全过程,实时盯控施工各环节,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浪费。如探索建立区域资源交流机制,做好闲置物资周转,提高物资设备利用率,减少混凝土、钢材等物资超耗等,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四节一环保”,有效降低施工碳排放。

发展绿色建造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建筑业向低碳节能转型。“双碳”目标的新格局下,智能化装配式建筑成为绿色建造的必选项,通过“智能化+装配式”的发展模式,构建起BIM技术精细设计、工厂智能化生产、现场自动化安装的智能化装配式建筑体系。在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绿色建材的研发和推广也要及时跟上。作为工程建筑的基石,绿色、低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是发展绿色建造的重中之重。通过研发新材料、创新建材生产技术来降低建材生产能耗、减少碳排放,牢牢把紧建筑源头“绿色关口”,以实际行动当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

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报

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是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云浮市被评为“中国石材基地中心”,目前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石材产业基地之一。石材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型经济,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石材产业结构升级,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这种理念也正深刻地影响着云浮市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本文带你走进云浮石材产业用地的变化历程,探析如何通过土地的综合管理促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石材产业用地价格的形成

(一)云浮石材产业的集聚布局具特殊性,它的土地要素本质是产业混合用地,是资源密集型的多功能用途产业载体。

石材产业也是市场依托型产业,石材运输、装卸、仓储等成本较高,对道路通达度、交通便捷度有很高的要求,云浮市石材产业从最初的家庭式小作坊开始演变为高度集聚的规模产业,主要是沿324国道的带状分布,形成了十分独特的产业布局——带状产业(著名的324国道“云浮百里石材走廊”)。石材从世界各地运输到云浮,再从云浮加工、销售,集散外销全国或至全世界,加速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实质上就是产业混合用地(商业、物流仓储、工业的综合性用途用地),属于资源密集型的多功能用途产业用地载体。

(二)石材产业下的经济地租,同时承载了资源及土地价值,包含了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是促使地租经济异常发展的结果。

云浮属于山区丘陵地带,早期盛产石材,就近的石材生产和深加工,十分适宜石材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土地的使用较为紧缺,特别是临近主干道的土地要素尤其稀缺,使得云浮石材生产加工从零星分布到带状分布,进而形成高度聚集的“百里石材走廊”,土地要素的稀缺性和资源利用的机会成本叠加后,极大的带动了石材产业用地的土地出让、转让和租赁价格水平。

(三)石材产业的用地成本分析

根据统计,云浮市近十年石材工业用地一级市场出让单价普遍1000-2000元/平方米,二级市场成交单价普遍2000-5000元/平方米,总体上一二级市场在2011年至2015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受宏观经济、政策和环保压力的影响,2016年至2021年石材工业用地的价格趋向平稳,市场交易量也迅速减少。从一、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水平分析,二级土地市场平均成交价格均比一级土地市场高,工业用地价格处于省内较高水平,土地成本过高是石材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较大挑战之一。

二、石材工业产业用地管理的困境

石材产业是云浮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土地成本、环保成本、运输和生产加工成本等不断增加,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此外,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石材产业发展。

石材产业用地间接受房地产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产业经营与用地的需求均在减少。近年来,各地出台的政策大部分是围绕国家坚持的“房住不炒”的决心,对于抑制房价使其趋于稳定有较大的作用,房地产建筑行业对石材的需求也在迅速减少。此外,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范围内对石材的需求也在减少,导致石材企业大规模减产,甚至部分外贸型的企业出现停工停产的现象,造成石材厂房的空置率和闲置率较高。

石材产业用地受生态环保容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石材产业的无序粗放型发展,面临加速结构转型升级过程的“阵痛”。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家全面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对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实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同时云浮市正举全市之力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因此石材产业作为传统的资源密集型经济产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石材工业产业受目前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限制,不利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园区化布局。石材运输无论从水路、陆路方面,都要考虑运输成本的高低与运输的便捷性,随着近年来云浮市本地石材原料资源的逐步枯竭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石材产业用地布局面临较大困境。

石材生产加工产业同时对土地与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难以有效支撑石材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材产业对石材原料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它的生产、加工、堆放和展销等环节均需要大量的土地要素支撑,而受限于云浮区域的地形地势,以及政府的新增用地指标紧缺,用地指标的逐年减少与石材产业用地需求不断上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造成石材产业的规模化与园区集聚化的实际困难,土地要素的制约较为突出。

三、如何加强土地管理促进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一)充分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公示地价管理体系等逐步解决石材产业用地成本过高的问题

首先,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云浮市近来出台了关于“三旧”改造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可通过“三旧”改造的契机,将中心城区近郊区的石材工业用地(旧厂房、废置厂房)进行改造,大力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能将旧厂房搬迁至新的工业园区进行统一管理,引导石材产业走向园区经济。

其次,公示地价体系是政府进行土地管理重要工具,是土地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更加充分地利用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地价动态监测,防止石材工业用地出让、转让和抵押等价值的虚高现象,积极引导石材加工生产企业合理利用土地要素的观念,降低石材产业的土地成本,抑制石材产业土地价值过于泡沫化。基准地价对政府进行工业用地挂牌出让集体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在二级土地市场转让过程中为政府征收土地所涉及的税收方面提供依据;标定地价、地价动态监测能够及时反映土地市场情况,对一些抵押融资等目的的交易行为进行监测,同时,金融机构也能参考标定地价、地价动态监测评估抵押额度,从而降低风险。

(二)聚焦园区经济,加强政府规划指引,推动石材生产加工产业园区化,优化石材产业用地发展布局

云浮市正在全力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聚焦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而石材产业作为云浮市重要的资源型经济支柱之一,政府应加强规划与政策指引,以结果导向为准则,将主用途为石材加工、仓储运输为主的工业用地产业转移,全力推动落实石材工业的产业园区化,以优化石材产业用地发展布局。

石材产业园区化,能够使资源利用更为集中,同时也从税收、用地、环保上能够更好管理。近年来,云浮市人民政府就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制订了若干措施,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我市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府〔2018〕48号)和《关于划定云浮市中心城区石材生产加工禁建区的通知》(云府办〔2020〕9号),进一步明确全市石材加工企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同时,从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入手,编制了《云浮市中心城区石材产业用地布局划定方案》和《云浮市中心城区石材产业布局规划图(2020-2030年》,以“一带多区”的布局思路,根据地方的特点未来建设分为“石材文化创意展销长廊”、“石材加工聚集区”、“石材产业拓展区”、“石材物流发展区”、“石材装备制造区”,将带状的石材用地向村镇集聚地和工业园区引导,提高政府对石材产业的有力管控。

(三)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实现石材产业用地的灵活供应

根据石材产业类型,结合石材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生命周期等,在法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范围内,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年期。探索实行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是实行石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云浮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步骤和战略需要,能有效降低石材企业初始用地成本,调整土地资源在新旧产业之间的配置比例,实现产业用地的灵活供应,有效地提高产业用地价值效益。

(四)通过扩大低效土地的有效利用,节约集约用地

加强对石材产业中的低效土地管制和再利用,加大对闲置土地加大监管与惩罚,对环保型、绿色循环经济型的石材企业进行产业用地支持和优惠,鼓励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同时,加强对产业工业园、开发区的集约利用全面评价,通过年度调查评价园区的用地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及其他信息,从经济、社会、土地投入与产出等多方面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促进石材产业用地的有效监管。

(五)加强权籍管理,从经营模式上细化不动产用途

目前沿324国道一带的石材产业用地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型经济产业与马路商贸经济的特殊结合,带有商业、物流仓储、生产加工性质的混合用地。因此,加快梳理普遍存在的“综合用地”,探索出台相关具体措施,逐步将历史遗留的综合用地妥善处理,按实际用途进行细分变更登记,规范一二级市场交易。同时,通过石材工业园区化双向引导,能够从根本上使石材产业用地回归理性,结束“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有利于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六)通过产业指南,规范工业用地的管控

通过制订当地政府的产业指南,规范工业用地的管控,能够使石材产业用地从杂乱无章变得更加规范,引导石材产业从简单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石材产业质量、效益,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和优化发展环境。

结语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支撑石材产业发展的有力后盾。如何盘活与促进石材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地方政府的较大挑战。因此,本文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思考,从空间规划、地价管理、“三旧”改造、供地方式、产业指引、节约集约用地和权籍等多方面、多角度来完善对石材产业用地的管理,以促进石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END

作者简介

江敏飞,广东中地公司云浮分公司项目经理,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主要从事国有与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国有建设用地标定地价、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宗地评估和征收土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自然资源评价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尹晓明,广东中地公司云浮分公司总经理,注册土地估价师、土地登记代理人、数据分析师、国土中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国有与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农用地定级估价、宗地出让与补地价评估、土地整治及相关自然资源评价等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马石油作为一个力求进步的能源与解决方案伙伴,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环保理念。我们期待与中国伙伴携手共行,积极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11月24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下称“马石油”)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陶菲克在上海举办的马石油在华18周年庆典上表示。

2003年,马石油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市场供应液化天然气、石化产品、原油、石油产品和润滑油。在马石油的全球版图上,中国占据着重要位置。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潍坊和广西北海拥有5家办公室和2个生产基地。

今年7月,马石油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下属的子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此项交易进一步加强了双方自2006年来建立的长期友好关系,反映出马石油致力于支持中国海油满足其快速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

去年,马石油制定了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承诺到2024年,将企业在马来西亚业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49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到3000兆瓦。目前,马石油已成功量化旗下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公司的甲烷排放总量,这对推进碳排放及环境污染治理方案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马石油执行副总裁兼下游业务首席执行官阿里夫表示:“凭借马石油在华18年的成功经验,未来我们将致力于通过综合价值链和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2021年1月至7月,马拉西亚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3595亿元,同比增长29.8%。这一喜人的数据离不开马石油在内的马来西亚公司的努力付出。”马来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赛义德·法瑞泽·艾米尼在致辞中表示,“马来西亚与中国将继续深化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和平与繁荣,这也是双方领导人的共同愿望。让我们朝着这一愿景,为构建更紧密的合作共赢伙伴关系,携手前行。”

降低碳排放,走绿色发展之路。要达到碳减排的目标,势必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出转变,充足的资金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迅速推进落实,通过金融赋能全市相关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再添“新引擎”

刚刚面世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听上去专业又高级,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用?

据了解,央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提供碳减排贷款。目前,可以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暂定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

“碳减排支持工具,目的就是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金融助力,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可获得相关金融机构基于央行低利率资金发放的‘优惠贷款’。”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鲍大慧介绍,“早在今年9月,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便已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意见》,制定5年计划,明确了抓好加强绿色低碳金融识别、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用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等10方面任务。”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运作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即金融机构按照风险自担、保本微利原则,自主决策向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贷款利率应与发放时最新的同档次LPR大致持平,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哪些企业可以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

“碳减排支持工具,顾名思义,是专门用于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的金融工具。”鲍大慧说,初期的支持领域将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后续支持范围可能会根据行业发展、政策需要,以及试点情况进行调整。

据悉,通过前期准备、部署,全市金融机构已经对辖内相关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并抓紧投放。

能源领域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绿色能源清洁生产、低碳运营对碳减排意义重大。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后,兴业银行台州分行在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等部门指导和推动下,为华电玉环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授信19亿元,从授信材料准备到审批通过仅1个月,目前已投放完成4.8亿元,并已上报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提供优惠利率的金融支持。

据介绍,该项目为台州首个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超46亿元,总装机容量301兆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8.8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26.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4万吨,对保障区域能源供给、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下阶段,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将加快推进契合台州经济产业特色的绿色低碳金融识别建设,加强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持续引导金融业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用好用足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扩大绿色直接融资等,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向碳减排目标迈进。

新华信用重庆11月24日电(王波 杨晨) 11月24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在2021中新金融峰会“绿色金融助推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分论坛上发布《中国ESG资管产品发展报告2021》。报告指出,中国ESG资管产品正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截至2021年9月末,国内存续的ESG主题产品资产规模达3477.37亿元,较2020年底大幅增长76.38%。

据介绍,ESG资管产品是基于ESG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将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因素纳入量化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目标的投资资产组合。《中国ESG资管产品发展报告2021》指出,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理念不断普及的当下,ESG投资逐渐成为国际主流的分析方法和投资理念。根据投资策略的倾向性,报告将以ESG投资的资管产品和以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或是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的产品分别定义为ESG主题产品和泛ESG产品。

报告显示,中国ESG投资市场已经开始起步并初具规模,ESG资管产品正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截至2021年9月末,国内存续的ESG主题产品已有184只,资产规模达到3477.37亿元,较2017年底大幅增长25倍。

ESG投资产品收益率方面,得益于ESG投资理念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考量,被动管理型ESG资管产品在中长期投资收益表现上脱颖而出,明显优于沪深300和中证500收益基准。

报告认为,现阶段,我国真正开展ESG投资的机构数量仍然较少。在“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监管部门、投资机构和企业需多方努力,完善ESG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积极践行ESG投资理念,创新ESG投资产品,丰富相关投资工具,进一步推动ESG投资的发展。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这就是"双碳"目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生态"也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一时间,中国实现碳中和计划成为国内外热议焦点。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也始终关注着我国在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实践行动。

事实上,我国要想如期实现碳中和计划而非易事。因为这意味着,2030年前,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到206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实现温室气体源的净排放为零。绿色和平调查发现,由于我国碳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要实现预期目标的周期短,这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时下,云计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支撑云计算发展的重要载体,数据中心也迎来爆发期。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的出现,其带来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绿色和平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计量检测中心(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联合发布《中国数字基建的脱碳之路:数据中心与5G减碳潜力与挑战(2020-2035)》报告(下称《报告》),对中国数据中心与5G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能耗与碳排放趋势做出预测。《报告》预测,到2035年,中国数据中心和5G总用电量约是2020年的2.5-3倍,将达6,951-7,820亿千瓦时,将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7%。同时,2035年中国数据中心和5G的碳排放总量将达2.3-3.1亿吨,约占中国碳排放量的2-4%,相当于目前两个北京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将比2020年增长最高103%,5G的碳排放将增长最高321%。

对于此,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中也给出了相关建议。《报告》建议相关部门从四个方面着手: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导向,出台针对数字基础设施产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二、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考核体系,将双控目标与新建数据中心的审批政策挂钩,并将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三、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机制,促进产业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扩大产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的范围,并完善绿色电力证书机制;四、健全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产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机制,引导资本流向,并发挥公共资金对于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的撬动作用。

"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碳排放的持续增长或将是我国部分省市实现目标的挑战因素。但绿色和平发现,诸多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响应碳中和计划,在科技领域,一系列围绕着碳中和的技术升级在数据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而绿色和平也将持续进行关注并给出建议,助力中国碳中和愿景的如期实现!

11月初举行的格拉斯哥全球气候会议COP26上,碳中和议题再度引发热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 2021 年 9 月,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一半以上的 120 个国家已经对碳中和目标作出了承诺。中国则于去年宣布将争取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

由此可见,碳中和已经被纳入各国发展规划中的核心要点,而其中,废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也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把家家户户必备的电池变得更环保,减少废弃电池产生的垃圾,充电电池因其技术的革新再次重回人们的视线。

金山工业董事总经理兼执行董事林显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电池产业的趋势是由碱性电池应用转移至可充电电池,甚至有部分欧洲国家正商讨禁止使用一次性电池,若相关政策落实,将直接推动充电电池迎来爆发期。

十分钟快充充电池

为此,金山工业最新推出了世界上最快速的充电电池——Charge 10,能够循环利用1000—1500次,从而减少上千粒一次性废弃电池。其配套的“Recyko绿再十分充”快充充电器,充满4粒镍氢电池只需10分钟,属市场首创。

他介绍,集团此前在大湾区与上海进行了一千五百人左右的调查,发现许多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充电电池的原因主要是充电时长过长,“一般现在电商同类产品都要在4—8小时充电时间,但是10分钟充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过去二十多年虽然也有以环保为概念的充电电池,但因为存在技术障碍而一直难以实现快速充电的需求。林显立阐述企业克服的主要障碍包括:第一是解决了快充充电池充电后温度过高烫手的问题,经改良后,取出的电池温度保持在45度左右。第二是实现了内置风扇静音和降温的双功能,改变了过去充电器内置风扇声音很大的问题。第三是研发出了充电器的电池智能识别技术,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为克服这三个障碍,金山工业花费两年多时间才完成了产品开发,经测试后推出市场。

事实上,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反而助推了电池的消费。林显立表示,受惠于5G、物联网、居家及防疫需求增加,充电池需求保持双位数增长。在疫情新常态下,市民将户外消费转移到“宅家”,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社区团购等为代表的“宅经济”成为大趋势,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电池产品的应用场景与“宅家”息息相关:有孩家庭的亲子电动玩具,年轻人喜爱的电竞游戏鼠标/手柄,男女老少都喜欢看的电视遥控等等都需要电池。顺应宅家经济,金山电池也与一些新零售业态平台进行了合作,比如:美团优选、橙心优选、京东到家、O2O平台永辉等等。

据了解,目前金山集团约60%业务在欧美市场,约40%在中国。为此,集团近年来不断加大发展中国市场,期望未来欧美与中国市场的占比各一半。

填补市场空白

在金山电池这款快充充电池推出市场之前,公开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使用的均为一次性干电池。香港环境保护署官网2019年的数据显示,香港每年使用超过1.2亿枚干电池,其中80%-90%为用完即弃的一次性干电池,充电电池的使用率仅为一至二成。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于充电电池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

充电电池市场的空白是挑战也是转机,林显立表示,目前集团充电电池的年产量只有1亿粒左右,但整个一次性电池市场则为500亿粒。他认为充电电池未来的市场庞大,预估未来3-5年为充电电池行业的爆发期,而金山集团期望于2025年跻身全球五大消费电池供应商、成为全球顶尖的智能能源方案供应商。

据了解,金山工业在国内布局惠州和东莞两地工厂进行充电电池生产,新型电池的技术团队则设立在深圳的研发中心。国外工厂方面,马来西亚、越南均建立生产基地。同时金山工业分别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销售团队进驻欧洲、美国和东南亚地区。林显立表示,未来企业将把主要资源放在大湾区,其在大湾区潜在的客户群达到八千万至一亿。

目前一款包含4粒AA 1700mAh电池的“Recyko绿再十分充”零售价格在699港元,充4粒电池只需10分钟,而售价为195港元包含4粒AA 2600mAh电池的“Recyko绿再快快充充电器”则需2小时才能充满2粒电池。如何达到价格与充电时间的平衡,是电池企业赢得消费者青睐的一大难题。

对此,林显立表示,企业未来可能推出30分钟、15分钟的充电器,将成本逐渐降下来,他认为培养用户的环保意识需要时间,“投资一次性是比较高的,但总体来说是比较省钱的,同时最终可以对环保方面出一份力,这是我们希望做到的。”

清洁环保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期挪威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依据2030年前后的减排措施预测气候场景提出,即使最乐观的场景,也不足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内。《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

前不久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被普遍视为“人类免于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最后一次机会”。虽历经波折各国最终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加大对碳减排的承诺,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全球碳交易市场框架规则获批,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铺垫了重要基础。

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ESG/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胡炳熙认为,COP26协议把各国行动的时间表推前到2030年或者2030年之前,这对市场、对我国中长期影响比较大。在COP26之前,很多国家把碳中和目标锁定到2050、2060年左右,因为科学家指出,要确保全球气温上升不超过1.5度,必须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COP26协议之后,一些行动可能加速。

另外,此次COP26全球碳交易市场框架规则获批,未来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碳交易可能发生。而现在全球大部分国家或者地区的碳市场不互通,碳交易价格差异比较大。在胡炳熙看来,COP26通过了全球碳交易的实施细节,有助于各国未来打通碳交易市场。当然因为这个全球碳交易是自愿性的,也就是说各国必须自愿跟其他市场打通,才会真正打通。因此这需要一段时间。“但我认为这对一些发展中市场来说影响挺大,可能为很多减排行业、企业提供补贴来源。”他说。

瑞银估计,如果2060年近零碳排放,中国必须把一次性能源从当前化石能源占85%,调整为可再生能源占85%左右。这其中电力、电动车、电池、氢气、塑料、基本材料、储能等多个行业都会受影响,需要的资金非常大。以氢气为例,预计到2030年氢气将占中国能源总量的5%,到2050年可能占10%,而现在占比还不到1%。

投资者如何从中获益呢?胡炳熙表示,在亚太地区90%以上的ESG基金投资以整合方式进行,就是把各个ESG相关的因子、各个ESG相关的问题都考虑进去。目前我国ESG投资市场,碳减排还没有被反映在一些标的价格中,可能因为ESG基金或者公募基金规模还较小。2020年中国ESG公募基金规模只有1210亿元人民币左右,约120多家ESG基金,影响力比较小。但随着ESG基金数量、规模增加,会有改变。加上企业碳排放信息更加丰富、更加透明,投资把碳因子考虑进去会变成一个主流趋势。

作为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的掌门人,我们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目标和举措?

11月25日上午举行的“问答潇湘——党代表通道”上,株洲市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聂自强表示:“未来5年,要创建世界一流的机电公司,成为‘低碳绿色动力装备先锋’。

聂自强介绍,株洲历来有“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之称,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形成整机产品、核心系统、关键零部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保持良性发展,年均增长率超10%,2020年产值超1500亿,国内行业总产值占比超30%,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集聚区。

聂自强表示,作为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之一,中车株洲电机始终把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靠创新凝聚市场能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截止到目前,已建成3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8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成功研制“复兴号”、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12MW海上风力发电机等一系列高端装备核心部件。

‘十四五’期间,公司有两个目标,一是创建世界一流的机电公司,二是成为‘低碳绿色动力装备先锋’。围绕这两个目标,公司将以推广永磁电驱产品为重要抓手。”聂自强介绍,永磁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轻量化等优点,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向,目前公司在永磁电驱等绿色低碳产业方面初具优势,下一步将加大研发力度,把永磁技术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助力国家到2030、206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新湖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时期。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中国而言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绿色革命”。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着力发展绿色金融成为金融业的一项重点工作,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自身业务结构绿色化,发展可持续金融成为行业共识。

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重要节点,绿色发展与信托转型碰撞,赋予了信托业怎样的机遇和责任?绿色信托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可持续金融对信托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今年正值上海信托成立40周年,日前,经济观察报记者就行业普遍关注的“绿色信托”、“可持续金融”等热点话题,对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进行了专访。

当前,可持续金融成为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统一共识。在您看来,可持续金融应具备哪些特征?它对信托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陈兵: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我国,要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对绿色能源、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及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融资,金融在其中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相关的概念和术语很多,包含碳金融、气候金融、绿色金融、ESG投资、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等等,这些概念的具体细节有所不同,但目标基本趋同,而其中我个人觉得对绿色发展理解最深入、对可持续性发展议题涵盖最广泛、对零碳社会支持最完备的金融体系,就是“可持续金融”。可持续金融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纳入商业决策、经济发展和投资战略,统合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商业组织和政府机构,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的多重视角。与绿色金融相比,可持续金融不仅支持那些减缓气候变化、节能减排、防治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活动,还要尽可能考虑所投资的项目是否有利于推动民生保障和就业、更公平的公共卫生体系、缩小贫富差距等社会进步议题,以及改善公共治理及公司治理等维度,换句话说,可持续金融不仅要支持碳排放降下来,还要支持民生改善起来,企业可持续经营水平高起来,是涉及到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综合性金融体系。

可持续金融对于信托公司当下的转型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可持续金融既是解决不断积累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必然回应,是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信托行业整体转型的必然方向。

我们一直以来提倡信托公司要践行“三个服务”,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美好生活。具体到可持续金融的语境下,就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人民共同富裕需求。这对信托公司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能力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首先是推动战略规划革新,要在经营战略上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符合人民银行《关于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保监会《绿色信贷指引》等监管文件的导向,利用ESG框架对业务进行全面指导,建立起ESG宏观视野和战略视角;

其次是要推动业务模式革新,用可持续投资的标准推动新的业务模式形成,用负面筛选策略,将不符合ESG标准的企业排除出合作范围,用主题投资策略,依托信托灵活的架构,综合考虑自身资源禀赋,投资与可持续性发展主题相关的资产,为清洁能源、绿色产业、实体经济脱碳提供高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为政府、客户、社会、员工创造共同价值;

第三是要推动风险管理革新,利用投资审慎性原则警惕可持续投资中蕴藏的风险,特别是要更新风险管理观念、拓展风险管理维度,把交易对手在ESG责任践行和信息披露上的风险也纳入风险衡量,要充分考虑交易对手不符合ESG标准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固废处理、能源限额、职业健康和安全等问题,都会使得金融机构面临收入损失、社会声誉受损甚至陷入诉讼等风险,务必要建立起与ESG风险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ESG评价体系和筛查标准,将ESG的价值观贯穿至投融资、行业分析、尽职调查及投后管理等全流程;

最后是要推动企业文化革新,推动可持续金融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组织架构、激励考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方位配合支撑,也需要在公司内部真正建立起支持长期投资、更加包容多元利益的企业文化。

请以上海信托为例,谈谈近年来信托业践行可持续金融理念做了哪些探索?

陈兵:信托行业近年来一直在监管政策和行业自身转型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快速调整发展模式,在回归本源、两压一降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证券信托、服务信托、家族信托转型。践行可持续金融,给予信托转型发展一个很好的战略框架和实施路径,从目前看来,信托公司在这方面的尝试,主要集中在绿色信托、慈善信托和普惠金融三大板块。根据信托业协会前不久刚刚公布的2020年度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0年,信托公司新增扶贫慈善信托77单,规模1.34亿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贫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不断拓展绿色信托与碳信托研究,持续创新绿色信托产品与服务,2020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规模为3592.82亿元,同比增长7.1%;信托公司参与的普惠金融服务规模,也已经超过了2万亿。

以上海信托为例,一是创设慈善信托助力共同富裕,早在2014年,上海信托就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尝试探索设立业内首批公益信托、设立业内首批独立的慈善信托部门、推出了“上信上善”公益品牌,8年来,不断将公益根植于文化、将慈善融汇于行动,充分发挥慈善信托精准聚合资源、精准对接资金、精准挖掘需求的制度性优势,累计成立30单慈善信托,总募集资金达1.3亿元,打造出教育助学、医疗救助、文化环保和干部培训四大板块,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套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上信解决方案;二是推出绿色信托推动绿色发展,我们结合自身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上的领跑优势,仅在今年就发行了全市场首单绿色车贷ABS项目和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车贷ABS项目,后续公司还将在绿色项目投融资方面发力,为清洁能源、绿色创新技术、绿色供应链、建筑节能提供资金支持;三是探索普惠金融跨越金融鸿沟,公司设立了专业化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组织架构,目前存续项目规模近4个亿,与网商银行及蚂蚁金服合作开展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业务,为小微企业累计提供了近400亿的资金支持,为提升改善民众生活质量、扶持优质小微企业发展,为实现金融供给公平、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公司也因此荣获中国慈善奖上海提名奖,多次获得各大权威媒体授予的“优秀社会责任信托公司”称号,并荣获“2021中国企业ESG最佳社会案例”。

在未来,公司还将积极探索涉众资金信托,充分运用信托财产破产隔离、信托公司受托管理专业化、透明化的优势,解决如商业预付费、分享经济押金、物业维修基金等涉众资金管理机制缺失、风险较大等痛点,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以市场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公共治理改善。

中国信托业协会2019年发布了《绿色信托指引》,经过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绿色信托业务目前发展现状如何?上海信托在绿色信托业务开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兵:绿色信托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引导和监督下,信托行业动员和激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清洁能源、清洁交通以及绿色产业。2019年信托业协会发布《绿色信托指引》,对绿色信托做出了明确界定,对绿色产业细分领域做出有针对性的信托服务安排,掀起了绿色信托发展的浪潮,当年绿色信托规模增长了1.5倍,成为绿色信托真正意义上的启动年。目前绿色信托的规模大概有3500多亿,越来越多信托公司积极加入绿色信托的研究与实践中,对绿色信托的理解逐步从认知共识走向业务培育阶段。

由于信托有架构灵活、横跨各金融市场的特征,信托公司可以运用绿色信贷、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供应链金融、碳资产交易、绿色公益(慈善)信托等非常丰富多样的金融工具及服务开展绿色信托业务。

具体到上海信托,目前公司绿色信托业务规模近40亿,主要分为绿色资产证券化和绿色债券投资两类业务。首先,我们发挥公司在资产证券化领域行业的领先优势,深度支持绿色交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上汽财务合作设立的“上和2021年第一期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是全国首单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项目,资产是新能源汽车抵押贷款,募集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贷款,是资产端和资金用途“双绿”的产品;我们还设立了“盛世融迪2021年第二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绿色证券化信托”,成为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规模最大的绿色车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两个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3.2万吨二氧化碳,节约标准煤2.8万吨。其次,我们发挥公司净值型基金的先发优势,将净值化转型的内生需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相结合,通过购买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绿色可交债等方式,支持传统能源企业脱碳和绿色化改造,支持北控能源、国轩高科等清洁能源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支持三峡集团、云南水务、苏州科技城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已近5亿。

目前公司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前不久出台了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努力打造气候投融资和碳金融应用实践区,今后,上海信托也会将公司未来的5+1发展方向与绿色金融发展深度结合,积极探索信托公司参与气侯投融资、支持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模式,开展ESG主题投资、绿色产业投资,尝试碳排放权信托、绿色发展慈善信托,将绿色信托打造成公司转型发展的又一亮点,争取在2025年年末,也就是“十四五”结束的时候,公司绿色信托规模整体突破200亿元,在资产端支撑绿色产业发展,在资金端加强绿色产业投资意识,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信托业目前正处于转型重要节点,在您看来,绿色发展与信托转型碰撞,赋予了信托业怎样的机遇和责任?绿色信托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兵:目前,信托行业正面临近十几年来最严峻的转型发展压力,新发展阶段和监管政策,对信托行业加快回归本源、转变发展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相信绝大多数信托公司都感受到了刚性转型的压力,也都意识到只有将各自公司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国家地区重大战略、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与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相结合,才能使得行业尽快走出转型调整期、重新获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而“双碳”战略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注入巨大的转型动能,也需要海量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支撑,绿色信托将成为信托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和巨大机遇。

信托转型是伴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同时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可以借助信托财产的风险隔离功能,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绿色技术源源不断输送具有更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资金;其次,信托公司可以运用信托灵活多变、可以横跨各个市场进行资产配置的特性,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突破传统金融机构对绿色企业的融资束缚,发挥投贷联动效应,综合利用信托贷款、债券发行、产业基金等多种手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例如信托公司既可以通过发放绿色贷款、购买绿色债券的方式,支持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改造和绿色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与券商、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作,设立绿色产业基金,投资有成长性的绿色企业;既可以将污染处理、垃圾回收、清洁发电行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可以运用信托公司长期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机构合作的经验,开展信托型PPP绿色产业基金业务;既可以创设碳排放权信托、能源未来收益权信托、碳回购信托等创新工具,参与多层次碳交易市场建设,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托制度优势,聚合各方资源,设立ESG慈善信托为社会各界提供参与“双碳”进程的安全、高效、透明的金融平台。

最后一个问题是与慈善信托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关,我们知道目前信托业慈善信托业务的运维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依靠信托公司的利润在支持,未来是否可以实现慈善信托业务自身的自我循环,比如说向ESG投资管理转型?

陈兵:我想指出,目前慈善信托并不完全依靠信托公司的利润在支持,上海信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早在2019年7月就率行业之先发起设立“上信上善”慈善母信托,创设性搭建TOT慈善信托架构,最大程度发挥慈善信托聚合社会各界资源的优势,以自有资金作为撬动社会资金的种子基金和蓄水池,深度挖掘业务合作机构及个人客户的慈善需求,将融资企业、投资客户转换为慈善信托委托人,为高收入人群和企业量身定制参与共同富裕事业的方案,并充分体现企业在公益慈善活动中的权益和主体地位,帮助各类企业多途径实现企业ESG社会责任,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认同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公司吸引了诸多战略客户以及公司信托监察人共同参与慈善信托事业,不仅为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富裕事业提供了便利,也为慈善信托项目提供了源头活水,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

例如公司与家族信托合作伙伴友邦保险共同推出了“友邦友爱”慈善信托,资助“友邦天使心”项目和上海市儿童基金会“春蕾计划”项目;与公司融资类客户宝龙地产共同出资设立“上信善医”乡村行健康帮扶慈善信托,联合社会爱心企业出资设立江西心血管内科新进展培训慈善信托,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提升一线临床医务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与上海双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上信双创桑梓情深教育扶贫慈善信托,改善湖北恩施少数民族乡村地区贫困学子生活状况、推动云南澜沧县中学体育设施改造;与公司高净值客户共同发起设立上信至善中西部地区教育助学慈善信托,资助50名云南乡村地区校长来沪开展为期三年的深度培训;公司还在开展乡县两级干部培训慈善信托的过程中,将慈善信托监察人转化为慈善信托捐赠人,并吸纳公司业务合作伙伴为县级干部免费授课,深度挖掘社会各界参与三次分配、参与共同富裕事业的切实需求,形成了慈善信托业务的自我循环。

未来,信托公司应当在可持续金融的整体框架下,把绿色信托、ESG投资理念内嵌入慈善信托,将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这样具有长期资金属性的产品形式,与ESG投资的期限和理念匹配起来;将慈善信托的资金用途与ESG的筛选标准结合起来,建立起多方参与、共同赋能、互利共赢的ESG金融生态体系。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刘梦羽 实习记者韩佳衡)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可谓是一场硬仗。近日,证监会有关领导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特别是绿色金融,对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央广网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就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解答。

央广网:绿色产业是近几年的热门产业,资金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银行、保险、信托等多元化融资进一步开启。但是仍有很多投融资瓶颈需要解决,当前绿色产业投资仍以政策性资金为主,市场化占比较低。您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王遥:绿色产业投融资瓶颈也是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绿色产业的属性决定其天然是一个政策导向型产业,需要完善的政策体制设计以保障绿色产业产生的正外部性内部化,但是在现有的政策支持下,市场上的绿色低碳产品并未能完全反映其价值,个体收益小于社会总体收益。

例如,风光水等新能源项目带来的减碳效益未能反映在其上网电价中,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后带动周边土地、商业价值提升并未能反馈到绿色产业本身。

现有绿色产业具有的较强的正外部性,让绿色项目展现出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征;此外,市场上也缺少足够的风险缓释工具来解决投资回收周期过长带来的投资风险问题,这些都是让社会投资者对绿色产业望而却步的原因。

央广网:最近您在采访中提到,证监会在修订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披露规则中,已经把ESG纳入到披露项,这虽然是一种强制,但是目前颗粒度很粗,而且没有明确的指标。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细化这些指标?

王遥:从证监会今年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年报和半年报披露规则来看,尽管对上市公司ESG披露的要求尚未全面铺开,但已经较先前的披露要求有了非常大的调整。

基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已经明确,至2025年基本形成环境信息披露强制性披露制度,未来我国上市公司层面的ESG信息披露要求还是要以碳中和、环境保护等环境与气候议题等为核心,并逐步丰富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维度的指标项,如乡村振兴、员工权益、社区公益等,综合考量定性和定量披露指标,形成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ESG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同时,在披露主体上也需要逐步扩大,直至最终覆盖全市场参与主体。

央广网:您认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绿色投资理念还存在哪些障碍?

王遥:绿色投资理念的进一步普及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市场主体对于绿色投资功能认识的不足。短期来看,需要尽快推进“双碳”目标任务分解,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的基础上,推动“双碳”总体目标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分解,构建良好的压力传导机制,让市场主体认识到绿色投资理念的紧迫性。长远来看,需要持续解决开展绿色投资基础支撑不足的问题,包括绿色识别标准、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等理论研究和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央广网:“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我们看到金融业推出了重磅的实施方案,包括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证监会将采取措施推进资本市场服务“双碳”目标,您认为这赋予了金融业怎样的机遇和责任?

王遥:诸多政策的提出,金融机构作为提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服务的行业主体,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长远战略中肩负重要职责。

一是推动完善政策和标准。绿色标准是指导绿色投资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绿色金融与世界对话的“共同语言”。通过标准制定及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绿色项目边界,明确绿色投融资方向,可将资金引导到真正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行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就是我国完善标准,聚焦绿色发展,推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的一大体现。

二是重视提高碳减排等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保障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激励金融机构主动开展信息披露,并重视提高披露信息数据的质量,从长远角度能够帮助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评估体系效力与政策框架完善。

三是大力发展转型金融。棕色企业和棕色资产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较之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可以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满足经济能源结构转型,特别是重点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转型的资金需求。今年5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组织发行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重点聚焦高碳行业的减排需求,是对转型金融的重要实践。

从长远角度来看,实现“双碳”目标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将对金融业提出更高要求,以持续提升绿色金融的潜力。

其一,金融业需持续提升绿色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扩充绿色金融业务涉及领域与渠道。当前,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在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中占据主要地位,虽然碳中和债、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但一些创新产品如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绿色市政债、绿色融资担保基金、绿色建筑保险等应用范围和场景仍比较有限。

其二,金融业需要提高防范与化解转型风险的能力,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做好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将ESG纳入投资决策流程,可通过建立绿色系统对绿色项目投融资进行全流程跟踪管理,利用环境信息披露审视其自身绿色金融工作,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和环境压力测试,对投资项目和企业进行环境分析和评价,可提升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资偏好,并且能够及时识别其所面临的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并采取适当应对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其三,金融业需要提高自身绿色发展的意识与能力。金融机构可通过与高校、智库等机构合作开展培训,加强员工对于气候风险及环境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培养并储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可在金融机构内部、各机构之间以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开展相关合作,进行绿色金融相关信息与成果共享;此外,金融机构还可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可借助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GIP、IOSCO可持续金融网络等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气候风险金融防范体系的建设。

央广网:从各国的实践来看,2010年后,一些欧洲国家通过颁布针对大型企业ESG信息披露的政策文件,来推动本国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国际上对于“ESG强制性信息披露”探索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是我们需要规避的?

王遥:整体来看,ESG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牵头多方联动推进落实。以欧盟为例,其ESG信息披露路径较好地展现了“政策先于市场导向、市场积极响应发展”的特点。欧盟在ESG信息披露方面除监管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指引外,相关投资机构对企业的ESG信息需求也推动了企业去更好地披露ESG信息,并通过一定时间的发展让企业自身认识到ESG的重要性进而自主地开展相关披露和能力建设。

中国作为起步较晚的市场,在推动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欧盟的推动路径,通过市场合力地来更好推动ESG信息披露,并致力于激发企业自身的认知。此外,许多大型国际企业自身已经认识到了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已经自觉开展相应实践,全面推动企业ESG发展。国内的上市公司自身也应当主动践行ESG理念,积极推动信息披露工作,进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当前,全球的交易所也力促ESG信息披露。欧洲的德意志交易所2013年发布了ESG指南《传达可持续性:给发行人的七项建议》,该指南参考《德国可持续发展守则》、GRI、IIRC、SASB与UNGC框架。同时,指南还提供了七项建议来增强企业的报告撰写:突出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考虑利益相关方诉求、提供实质性信息、从风险收益角度出发、结合定量数据的使用、参考国内外标准并使用有效的呈现方式。虽然我国当前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出台了相关ESG指引,但不是要求强制,尚处于鼓励阶段。在未来,也应当要求上市企业进行强制披露,倒逼企业做好ESG信息披露工作。

与此同时,尽管国际ESG信息披露标准具有较好的框架指导性,但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市场,针对中国主体缺少特色化指标。由于各国其文化历史、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监管制度的差异,对于ESG信息披露的制定标准与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我国在构建ESG信息披露体系过程中,在参考国际相对成熟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基础上,需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逐渐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化的ESG指标内容。例如我国环境维度的重点发展方向如生态文明理念、绿色金融等内容,无法在国际标准中进行体现。因此,我国需构建即响应国际通用框架,又符合中国本土化特色的ESG信息披露标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眼下,正值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随着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的临近,11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了这个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履约任务最重省份的进展情况。

截至2021年11月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3047.35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3亿元。山东省累计共有27家重点排放企业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458.37万吨,成交额1.95亿元;累计卖出量240.48万吨,成交额1.08亿元。

山东是全国履约工作最重的省份,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为发电行业,全国共有2162家,山东就占了330家。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翠荣分析道,山东是全国需履约清缴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最多的省份,这是由于山东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数量多、基数大,中小型热电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多,存在配额缺口的重点排放企业数量比其他省份多。从历史情况来看,碳交易是新事物。2011年起,国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山东企业未经历试点运转,直接面向全国市场,缺乏碳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观望心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政策规定认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开展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测,导致碳排放配额存在缺口。

2021年10月2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要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碳排放权是指在满足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履约是基于第三方审核机构对控排企业进行审核,将其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所获得的配额进行比较,配额有剩余者可以出售配额获利或者留到下一年使用,超排企业则必须在市场上买配额或抵消。

截至2021年11月23日,山东除2户因企业资料修改正在补充完善外,其他328家重点排放企业都已经完成了交易账户的开立工作。山东全省共计145家企业申请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账户开立,其中43家已完成开立。

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表示,下一步将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一是指导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二是在先期纳入发电行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安排,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将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三是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将碳排放管理纳入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内容,对碳数据进行采集、留存、核算、验证,尽快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年初,国家层面启动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业内普遍认为:国内碳交易将迎来风口。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碳交易盛宴中,四川极有可能扮演极为少见的卖方市场角色。那么,四川“卖碳”的前景如何?卡点和痛点在哪里?该如何破除这些门槛?又该如何保持自身的卖方市场地位?带着这些问题,四川在线记者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并走访了相关专家,试图找出答案。

【采访嘉宾】

张远彬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綦久纮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助理

文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科技处处长

碳交易,注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

记者:就在11月,四川开始试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其中,碳交易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远彬:很重要!就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特点来说,碳汇是最容易商品化的,也是交易机制相对成熟和当下爆发力最强、前景最被看好的生态产品之一。

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本质意义上是把生态产品转化成交易商品。绿水青山、干净的空气、洁净的土壤等等,都是生态产品。但生态产品不代表就是商品,有些生态产品是没办法商品化的。但碳汇恰恰具备商品化的特性。因为它相对稳定、可量化,一片森林一年能吸附多少碳,是可量化、可预测的。一度水电和一度火电之间的碳排放量,一棵树一年的固碳量,都是能算出来的。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碳汇在商品化程度、交易体系的成熟度上,已经是所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走得最远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又即将释放一波红利。所以,我很看好碳交易的前景。

张文:对于四川来说,碳交易注定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重要方式。

碳汇产品的特性和市场成熟度是大前提。而我更看重的是四川本身在碳交易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已经明确的大背景下,在化石能源仍然占能源结构主导角色的前提下,未来的碳交易肯定是卖方主导的市场。

这对四川来说,是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截至目前,全省水电装机量突破4600万千瓦,这意味着我们的现有碳排放基数本就是基于优良的能源结构基础上达成的。此外,全省还有森林面积约3亿亩,每年固碳量不少。放眼全国,这两点优势是少见的。因此,四川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遇,争取早日试点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碳交易模式和机制并形成全省统一市场,让四川的绿水青山变成更多的金山银山。

綦久纮:很看好四川在碳交易领域的潜力。但这个看起来很有潜力的碳交易市场能不能变成现实,还要看四川自身的努力。努力的关键是四川能不能后来居上,探索出一条与自身相适应、和全国全世界接轨的碳交易配套体系。要知道,在此之前,四川并不是全国首批参与碳交易试点的省份,等于是要白手起家去摸索。

这次四川试点的内容很有特点。主要包含了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开发、生态产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考核、绿色金融支持等六大试点任务。这些都是完成生态产品(包括碳汇)交易的必要条件。

不过,还是要提醒两点。第一,四川在碳交易中肯定是卖方,这在全国少有。第二,四川的生态产品大部分分布在脱贫地区,而能不能在生态产品变商品中让包括脱贫户在内的原住民受益,这是整个碳交易能否持续的关键。所以,在试点中,四川要从卖方市场的角度和生产品商品化利益分配机制上多做一些摸索。

想要把固碳产品变成交易商品,四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有人说,到目前为止,四川的碳交易是“前景可期但前路遥远”。这是为什么?

张远彬:想要了解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前景和现实的差距。

先说前景。国内每年新增森林固碳1亿多吨,全国目前的森林碳汇资产超25万亿,比2010年增加了快一倍。仅川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就能固碳900多万吨,这是大受碳交易市场欢迎的优质供应商。

再说现状。要做好碳交易,前提买卖双方有需求有意愿。但在全国来看,碳排放指标没有落实到地区和企业,潜在的“买碳者”并没有将能力和意愿转化成行动的动力。

这样一来,潜在的“卖炭者”只能“抱着金碗去讨饭”。而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张文:这不是四川特有的问题,是全国普遍现象。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CER(核证减排量),主要存在形式是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CCER)、各省自已建立或开发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规则)以及非政府组织(NGOs)开放的减排行为。我国以前两者为主,但这些市场都还处于初期形成阶段。比如,普遍存在缺乏严格立法导致的交易规则不明晰、配额不精准导致的供需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一个成熟且稳定的碳交易市场的形成。试想,有几个愿意在规则不明且供需不对等的市场买东西呢?

从四川来看,主要还是碳交易的配套政策、体系并不完善。2011年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以来,四川一直没有被纳入试点省份。很多探索比试点省份要慢一点、晚一点,很多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比如,针对固碳量歧异解决争端等“售后服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綦久纮:确实,这不是四川特有的现象。

造成这个现象原因有两个。第一,没有形成统一的交易市场。眼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是区域分割的,做不到跨省跨区交易,交易的对象和范围是受限的。对于四川这样的卖方来说,会变成“商品积压”。

第二,眼下的碳交易以现货交易为主,没有金融产品形态,也不是期货市场。这限制了交易的方式,也限制了交易的规模。去年,欧盟内部以期货形式进行的碳交易,是现货交易规模的接近20倍。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想要破除这些问题,四川当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做好森林碳汇交易,不止要适应国际规则,还要练好“内功”

记者:刚才提到森林碳汇交易,一个现象让人很难过:作为森林资源大省,四川自2009年就开始国际森林碳汇交易。这么多年过去了,全省还是只有寥寥几单成交。

张远彬:的确让人痛心。某种程度上,这是在放生态产品闲置、耗损。

但我们要找到问题所在,才能精准施策。最根本的问题,在之前国内市场没有成长起来背景下,四川的森林碳汇购买方还是以外企为主。而过去由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没有共识,导致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森林碳汇监测、计量标准,全靠买卖双方协商。这无形中增加了买卖双方的矛盾和成交难度。

张文:森林碳汇交易量少,首先是跟国际碳交易、碳谈判形势有关。直白地说,持续增加的森林碳汇,是我国在国际碳排放谈判中的一大筹码。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会轻易去做国际交易。

其次,还有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既有的集体林权制度与交易周期过长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要修炼的“内功”问题。

我们国家的林地上,国有林部分基本完成了造林绿化。集体林地已经承包给农户,地块分散。地块分散,意味着谈判、造林、计量的过程很繁琐。因为,为了追求森林碳汇交易价值和周期最大化,森林碳汇项目在签约后,一般是从植树造林开始的,整个交易周期完成需要五十年。但在国内,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和减少纠纷,一般不鼓励签订这么长的合同。这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参与森林碳汇交易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也给我们提个醒,接下来,要去探索更为市场化、更能合乎国内法律法规的形式去完成碳交易。

綦久纮:这或多或少跟四川的森林特点有关系。四川的森林面积很大且增长很快,但经济林的占比太大。而经济林的固碳效益,又普遍比生态林要低。

眼下,四川光竹林就有1700多万亩,还有核桃1800多万亩,占了全省森林面积一成以上。这些是森林没错,但在极致追求固碳能力的森林碳汇交易中,经济林的固碳效果肯定没有公益林好。打个比方,一亩石榴树和一亩白杨树都是林子,但买方肯定是愿意给白杨林下单。所以,接下来的森林碳汇交易中,四川要结合自身实际,争取更多有利的规则。

四川想要保持碳交易卖方地位,需要想办法稳定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积极参与市场规则制定

记者:有一个细节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那就是,四川如何保持碳交易市场中的卖方地位?

张远彬:我想还是从开头提到生态产品说起。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生态产品供给的稳定和增加。

这方面,我和不少同行一致呼吁,要建立起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林适草、最优管理的生态模式来增加碳汇。四川的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无论是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都只能因地制宜。

比如,因为树龄的原因,有些森林的固碳能力在下降。但下降不代表不再固碳。有的地方经济林发展得很好,收益大大超过了现有生态林的产出。这些地方,就没必要去搞更新改造。因为,总体来讲,受过去十多年多次地震影响,四川整体生态还是脆弱的,脆弱到有些地方森林成了一次性资源,砍了就没有了,很难恢复了。

所以,在稳定和增加生态产品产出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躁,而是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最终建立起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林适草、最优管理的生态模式用来增加碳汇。

张文:在水电开发接近潜力上限的前提下,增加卖方市场地位的筹码,关键还是要看两个指标:森林资源的稳定和质量能否稳定增长;碳汇价值实现路径能否多元化。

先说第一个。主要是继续修复生态、继续在林区经济和能源转型上做文章。

过去40年来,我们四川增加碳汇最成功的经验有两条。第一条,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6项国家重点修复工程,也就是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其中,天然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发源地都是四川,也带动四川森林覆盖率过去20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左右,接近5.5个成都市面积。整个“十三五”期间,四川的森林覆盖增速是全国的三倍左右。第二条,是林区经济和能源的转型。过去20多年,由于一系列森林管护制度的实施,“木材经济”这个词在四川已经消除了,而且探索出了生态旅游和林下种养业等新业态,让“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实现了“不砍树也能吃得好”。此外,由于国家引导使用煤炭、电力和天然气,带动全川农村的木柴消耗量下降了六成以上,加速了森林和灌丛恢复。接下来,四川增加固碳能力的重点,还要把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坚持下去。

再说第二个。刚才我提到,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交易的方式和交易的主体都是多元的。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需求与客户。最简单的例子,一提到碳交易,很多地方都在想着拿下政府和企业的订单。这是没错,但也请不要忽略个人、个性化的产品并不能轻易忽略。你去找一个年轻人的手机看一下,有多少人没有通过自己方式参与过公益造林行动的?全国有十几亿人口,每天每人参与一克的碳交易,这都是一个不得了的大市场。

綦久纮:森林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和碳收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森林碳汇也是公认的最为经济实惠的减排方式。我赞成两位的看法。不过,除了通过工程措施来稳定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外,还要学会用市场手段来引导供给方。换句话说,供给方尝到甜头才能更好、更多产出生态产品。

就当下来说,作为潜在的碳交易卖方,四川要抓住碳交易市场形成的窗口期,更多地参与市场规则制定与讨论,为卖方争取更多有利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态产品产出地区的政府和民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红利。

【来源:四川在线】

中宏网山东11月25日电(记者 杜郑敏) 11月25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山东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积极落实第一履约周期配额履约清缴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了解,山东省是履约工作最重的省份,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为发电行业,全国共有2162家,山东就占了330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300家的省份。面对严峻形势,山东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对重点排放企业履约情况进行专题研究,督促重点行业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利用碳排放权交易杠杆,促进全省企业节能降碳,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在履约期间,山东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翠荣解释,从客观情况来看,山东省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数量多。山东省应完成配额履约清缴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共330家,是全国需履约清缴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最多的省份。由于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数量多、基数大,中小型热电企业和企业自备电厂多,存在配额缺口的重点排放企业数量比其他省份多。

从历史情况来看,碳交易是新事物。2011年起,国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山东企业未经历近年的试点运转,直接面向全国市场,缺乏碳资产管理知识和经验。部分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观望心态,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量薄弱,对政策规定认识理解不到位,没有开展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测,导致碳排放配额存在缺口。

从企业情况来看,按照生态环境部最新的配额核算方法,全省总体有盈余,但具体到每家企业,配额盈缺情况不平衡,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对配额进行审核,将于近期发放到相关企业。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中规定,碳排放配额是指重点排放单位拥有的发电机组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包括化石燃料消费产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和净购入电力所产生的间接二氧化碳排放。《实施方案》明确,2019-2020年配额实行全部免费分配,并采用基准法核算重点排放单位所拥有机组的配额量,重点排放企业的配额量为其所拥有各类机组配额量的总和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吴泓洋对以上解释,分配的基准值是国家参照企业所在行业内相对先进的碳排放水平来确定的,一家企业每年获得的配额就是用基准值乘以企业当年的实际产量,产量越高,配额越多;但同时,产量越高也意味着碳排放量越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对基准值的标准设定会越来越严,这也意味着每家企业所获得的配额会逐年降低。

侯翠荣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个长期的工程,下一步山东生态环保部门将督促重点排放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全省企业节能降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在先期纳入发电行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安排,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将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推动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部署要求,研究切实可行的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前移关口,实现固定污染源减污降碳源头管控。

国务院: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及技术研发。鼓励金融机构依法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设立国际绿色投资集团,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碳达峰碳中和重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保障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步实现,按照“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整体布局,根据“系统部署、急用先行、发挥特色”的原则,江西省科技厅特发布2021年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简称“本专项”),请有关行业、部门(单位)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推荐、申报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申报单位基本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应在我省注册一年以上(2020年11月1日前完成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含中央驻赣单位)可单独或联合申报。省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申报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和研发经费投入,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3.行政机关不得作为项目申报单位和合作单位。

(二)申报人员基本条件

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8周岁[1963年11月1日(含)以后出生]。

2.项目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在职在岗人员,受聘于多个依托单位的,只能通过一个依托单位申报。

3.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4.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参与项目申报。

(三)申报限项要求

1.申报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级科技计划在研项目不得超过2项;每人每年只能申报1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2.在研项目合同到期(含申请延期到期)而未验收的,主要参与人(前3名)不得参与申报新的项目。

(四)其他要求

1.鼓励并支持各单位先期与金融机构对接,有金融机构参与支持的项目优先入选。

2.对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及企业,省科技厅将向各大金融机构推介,帮助引入“科贷通”“科创通宝”等金融支持,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3.项目组全体成员、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在申报时须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信用承诺。

4.多个单位联合申报的,各方须签订联合申报合作协议,明确约定项目申报单位、参与单位承担的研究任务、考核指标、专项经费比例和知识产权归属等,并作为申请书的附件提交。

5.项目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包含法律禁止公开的秘密内容或申报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如涉密需脱密后提交。

二、项目申报受理

(一)申报受理方式

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进行,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和推荐(主管)单位登录系统进行申报和推荐(具体流程见附件1)。省科技事务中心负责统一受理项目。

省科技计划项目实行“无纸化”申报、审核盖章全部采用电子印章管理,项目申报前,申报单位、推荐(主管)单位须按规定办理电子印章。如未办理电子印章的,可前往服务网点办理;已办理电子印章的,直接按时间节点登录系统申报、推荐。

(二)申报推荐时间

2021年11月25日起,项目负责人可登录系统进行网上填报。请各项目申报单位、推荐(主管)单位在截止时间前完成相关工作,逾期未提交的,系统将自动关闭,不予受理。

1.项目负责人及申报单位网上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 11月29日24时。

2.主管部门及推荐单位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2021年11月30日17时30分。

推荐单位应在推荐截止后第2天报送《推荐函》(PDF盖章版),统一发送到省科技事务中心邮箱,纸质件加盖单位公章后,统一寄送到江西省科技事务中心。上述项目材料由推荐单位负责统一报送。

(三)项目受理咨询

江西省科技事务中心(南昌市省政府大院南一路7号,原省知识产权大楼9楼)。

联系人:谢一虹、艾金根

 话:0791-88175549、86200587

电子信箱:jxkjgl@163.com

(四)业务咨询电话

江西省“双碳”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社发处):

吴晓晖  0791-86255230

李明轩  0791-86253830

(五)系统技术支持及电子印章事项咨询

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联系电话:0791-86226025。电子印章事项咨询:行政事业类单位用章答疑QQ群号:172195919。企业类单位用章答疑QQ群号:855271960。

25日,由浪潮举办的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论坛顺利举行,来自赛迪研究院、德勤咨询、中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等机构专家,就企业如何打造领先的碳减排能力、重构竞争新优势进行探讨交流。在本次论坛上,浪潮正式推出碳管云一站式碳管理平台,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01 碳减排能力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当前,全球范围内已逐渐形成了以“碳中和”为代表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共识。我国也提出了2030碳达峰目标和2060碳中和愿景,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体现了我国推动碳减排的信心和决心。

开始起势的绿色低碳经济与加速推进的数字经济相碰撞,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指明了新方向,也对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企业必然要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碳减排成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倒逼因子,走在行业前列者,将获得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另一方面,双碳将重塑所有行业、所有业务,碳成为未来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将融入到企业产业链和产品价值链全生周期之中。当企业获得碳减排优势后,充裕的碳排放额度也将为企业带来最具前景的收益。可以说,谁率先拥有领先的碳减排能力,谁就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02 数字化转型是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抓手

对于双碳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的问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环保研究室主任郭士伊表示,企业应当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降碳过程中的“乘法”效应,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毫无疑问,企业实现从源头、过程到整体的全价值链节能减排,需要新一代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是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企业能源生产、使用侧节能和效率提升,进而构建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

对此,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指出,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重塑组织和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降本增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收入;应对不确定不稳定性,构建企业新型能力;支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目标。落实双碳战略,需要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度融合,绿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色,数字化转型则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03 浪潮碳管云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与云服务提供商,浪潮将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维度加入企业商业分析与核心业务流程中,并正式推出碳管云一站式碳管理平台。

浪潮碳管云是一个集碳排放计量、减排管理、配额交易一体化服务的平台,支持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企业碳履约全过程、重点排放行业全链条的碳管理,包含碳足迹、碳资产、碳会计、碳履约、碳信批等8大模块。浪潮企业大数据产品部总经理王相成表示,浪潮碳管云以新一代企业级PaaS平台浪潮iGIX作为技术底座,具备业碳一体、物联感知、嵌入智能三大特性,可为企业提供科学全面的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每个组织都承担着一份绿色使命。未来,浪潮将联合包括咨询、金融、环保等企业机构在内的众多生态,为政府、企业提供一站式碳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推动构建“数字与绿色共舞,经济与社会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中国期货业协会秘书长吴亚军125日在“2021年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分论坛上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双碳”战略和目标已经成为影响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黑色产业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15%,作为传统高能耗行业,在国家“双碳”目标下,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能耗与排放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未来企业的成本与竞争力,也将倒逼黑色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和工艺创新。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碳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品种,并助力黑色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同时,随着“双碳”目标和方案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对黑色产业链上相关品种的价格产生深刻影响,更需要企业充分利用好期货等衍生工具做好风险管理。同时,在市场波动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也建议实体企业要保持风险管理的初心,科学合理地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管理好期现两个市场的风险,不要盲目进行投机交易。

吴亚军表示,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利用期货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大幅增加,期货市场也同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截至三季度末,期货市场权益规模达到11893.97亿元,同比增长61.65%,市场规模稳步扩大。黑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期货市场的主力板块,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商品价格波动加大,风险管理诉求日益提升,煤焦矿钢等黑色系期货的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功能持续发挥。同时,随着远期、含权、互换等多层次衍生品市场的深入发展,黑色产业风险管理的深度及广度进一步提高,大大促进了黑色产业链经营理念和模式的优化升级,在生产销售定价模式、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丰富经营手段等方面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等交易服务机构也逐步深耕黑色产业链,创新推出了含权贸易、期货稳价定单等新的服务模式,更好地引领和服务黑色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吴亚军进一步表示,期货公司作为中介服务机构,要结合当前新的形势,深化对相关上市期货品种及产业链的研究,希望期货行业抓住绿色发展契机,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金融专业和风险管理优势,引领、推动和服务黑色产业链企业合理利用衍生工具,为企业保供稳价作出积极贡献,助力产业链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在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双碳”目标的追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将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也将成为未来数十年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如何更好的绿色发展?日前,“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1年年会”上,来自各大经济研究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代表等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低碳或零碳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巨量投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郑重承诺,更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

他指出,“减碳不能单打,应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形成协同机制,不能搞运动式减排。”

另外,刘世锦还表示,实现“双碳”目标,从根本上需要绿色技术驱动,而大量低碳或零碳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巨量投资。

“金融体系需要有点绿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会上特别强调,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处理转型中的金融风险问题。

同时,李扬也提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稳增长仍是主要任务。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运用好双循环理论,平衡经济增长和“双碳”战略关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上市前应该准备越来越多ESG信息

纽交所、伦交所、东京交易所、韩国交易所等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证券交易所代表齐聚论坛展开对谈,据与会交易所代表透露,科技类公司正成为各个市场的上市主力军,同时,在“双碳”背景下,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治理正在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的焦点。

伦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首席代表Jon Edwards(乔恩·爱德华兹)表示,今·年伦交所融资额规模150亿英镑,再融资规模是500亿英镑,其中50%是科技公司募集。其认为,未来科技行业上市是很有潜力的趋势。

纽交所中国区主管葛辰皓称:ESG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升温,企业上市前应该准备越来越多的ESG相关信息。” 葛辰皓称,在与投资人的交流过程中,其更希望看到上市公司能更早了解公司在ESG方面的策略,未来,投资人在资本市场看一个公司的时候,除了公司行业、财务和业务指数之外,将更多从ESG维度对公司做工作,公司治理、环保领域方向,甚至包括公司管理层、员工多样性等,都要作更多维度的测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124日,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碳达峰 碳中和”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在博鳌举行。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双碳’战略,打造经济新引擎”。新华社总经理室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余孝忠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正在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任重道远,能源消费仍将保持刚性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新华社总经理室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余孝忠致辞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加紧谋划环保产业投资发展新空间,企业界也在加紧探索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余孝忠说,“双碳”目标背景下,推进环保产业提质增效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达7.5万亿元,20152020年年均增长率超过15%,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亮点、新动力。

余孝忠认为,“双碳”行动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这“三个者”的定位彰显了企业在保障民生、促进发展和推动时代进步中的主体作用。

余孝忠表示,此次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对于发掘环保优势产业、形成集群合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将携手社会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向海内外积极讲好中国企业、中国市场和中国品牌实现绿色发展的故事,传播好中国践行“双碳”目标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案,树立低碳发展、绿色企业和美丽中国的崭新形象。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财富网和湖北卫视做媒体支持。

中国政府在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相关行动已经展开。重庆市原市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表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仅是把占全球29%的碳排放量消灭掉,更重要的是对第三次世界能源革命的贡献。这样。

黄奇帆124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中国经济新形势”讨论会中表示,2020年中国GDP规模超过100万亿元,产生了约10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9%左右,“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是比较高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123日,在国泰君安2022年资本市场云端年会资产管理分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对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遇与风险发表主题演讲。

马骏指出,虽然“碳达峰、碳中和”在去年下半年才提出,但我国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较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了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其中包括了四个支柱:

一是界定标准。我国有3套界定标准,一套是绿色信贷的界定标准,一套是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还有一套是绿色产业目录。

二是披露要求。计算并公示具体减排信息,有助于体现绿色投资项目的透明度。

三是激励机制。由于很多绿色项目并不是在早期就能够赚钱,所以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激励,除了政府支持,社会资本也要发挥关键的支持作用。

四是产品体系。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

“据估算,中国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到487万亿人民币,这一巨大的数字也带来了能源、交通、建筑和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投资机遇。”马骏说道。

但马骏也提到,在绿色金融的发展中也要防控两种风险:一是物理风险,如海平面上升、飓风台风等带来的,由于财产被破坏而导致损失的金融风险;二是转型风险,即在碳中和背景下,由于高碳企业的投资吸引力和估值大幅下降,导致他们的贷款有可能变成坏账,从而使投资者蒙受损失的金融风险。

此外,马骏还建议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碳中和,包括加强公司治理,将低碳的、绿色的、可持续的元素纳入到董事会的构架当中;设立量化的战略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执行的具体流程;强化信息披露,详细披露碳强度以及气候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产品创新,开发支持碳中和的金融的工具,比如将产品收益与碳中和绩效挂钩。(谭一凡)

南方财经126日电,2022年《经济蓝皮书》主编谢伏瞻院长表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转型是一个中长期过程,既不能等、不能拖,也不能操之过急。一些地区和行业将长期目标短期化甚至影响了地区经济正常运行和民生保障,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N”,为各地区、各行业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依据,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应加快建立碳排放相关的统计监测和标准体系,完善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政策配套,循序渐进平稳有序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中新网)

1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做出上述预测。他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GDP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以2020年为基数,到2050年,中国GDP大约增长3.5倍左右。而在一次能源消耗不变,碳排放降至零或者下降90%(有10%的森林碳汇空间)的场景下,中国还会迎来更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124日,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碳达峰 碳中和”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开启。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中国运鸿控股董事局主席李玉保在论坛中表示,“碳达峰 碳中和”是世界问题、是人类问题,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为缓解白色污染,运鸿集团用3000个日夜完成了环保材料,做出了可全降解的无纺布、熔喷布,为的就是在经济变革的时代,为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作出努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充分总结了过去一段时期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减排降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迫切需要充分挖掘和提升海洋蓝色碳汇,即蓝碳的资源潜力,助力我国如期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正蓬勃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中央赋予海南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减排增汇工作,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海南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为此,海南更应抓住自身作为海洋大省的优势,积极推动蓝碳事业创新发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海南力量。

01 发展蓝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大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全球人类永续发展,是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庄严承诺。为了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同时,充分挖掘和提升各种碳汇资源潜力,多措并举做好碳排放“减法”。

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由海洋、海岸带、河口、湿地内生物固碳、储碳等形成的海洋蓝碳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海洋中的蓝碳主要通过红树林等近岸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细菌以及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来捕获碳,以生物量和生物沉积的形式储存在海底。海洋是全球最大的碳汇体,研究表明,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5%的碳,每年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碳量,其碳储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其中,以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为主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尤其具有很强的碳捕捉和碳封存能力,其植物生物的数量虽然仅有陆地植物生物数量的万分之五,但两者年固碳量却基本等同。

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面积和1.8万公里的大陆岸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红树林、海草床、盐沼三大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且海洋水产养殖碳汇潜力大,发展蓝碳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对蓝碳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稳定海洋固碳作用、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等蓝碳发展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并通过制定《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等,不断增强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重要蓝碳资源的修复。

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已先行先试,积极探索蓝碳和蓝碳交易的可行路径。20216月,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的“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已经由核证碳标准(VCS)开发和管理组织完成相关评审工作。预计到2055年前,该项目将共产生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而该项目签发的首笔5880吨减排量已经被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用于中和机构开展各项环保活动的碳排放。这也是我国首个已完成的蓝碳交易项目。山东威海市发布《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成为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蓝碳经济将在威海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20218-9月,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分别以胶州湾湿地碳汇、唐岛湾湿地碳汇为质押,向青岛胶州湾上合示范区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两次贷款共计3800万元,专项用于企业购买增加碳吸收的高碳汇湿地作物、开展湿地公园岸线清淤等海洋湿地保护措施,成为我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和“海洋碳汇贷”。

02 海南发展蓝碳事业大有可为

当前,海南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等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同时,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统筹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为此,海南已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研究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能源实施路线,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海南用好管辖海域面积广阔、蓝碳资源充沛的基础优势,迅速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2019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为海南蓝碳发展作出了重要规划指引。当前,海南正在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推进蓝碳生态系统情况调查、红树林和海草床等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渔业碳汇扩增探索等工作。20218月印发的《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再次明确,海南将通过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推进红树林及海草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碳汇开发耦合工程、建设红树林及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试点及示范区、开展蓝碳交易方法学及机制研究、构建面向东南亚的蓝色碳汇交易平台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蓝碳能力。然而,当前海南蓝碳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蓝碳的衡量手段和认证标准还不成熟,针对蓝碳和蓝碳交易的政策文件、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蓝碳交易体系和交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社会对蓝碳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03 推动海南蓝碳事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应进一步发展和利用好蓝碳资源,助力统筹区域经济建设与降碳减排,并为推动我国蓝碳资源开发、蓝碳规则制定、蓝碳国际合作和蓝碳交易市场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一要推动法治先行。海南应充分借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大背景下先试先行的独特优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推进立法创新,用好用足立法授权,制定关于蓝碳保护、产业发展、蓝碳交易等相关法规,以法治先行引领蓝碳发展。同时加强落实相关环保政策法规,加大对现存滨海湿地、红树林等蓝碳资源的保护力度,探索推进市场化保护修复举措,积极研究开展红树林碳汇等项目开发,探索蓝碳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途径。

二要完善蓝碳交易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是公共交易中具有商品属性的稀缺资源,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经济手段,现行碳排放交易机制均以“绿碳”为主。而蓝碳纳入碳汇交易,可进一步激发国内碳汇潜力,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碳汇快速发展。海南应积极探索建立一个以蓝碳交易为主的“碳排放交易中心”,开展蓝碳市场交易试点,积极策划渔业碳汇、海草床碳汇等海洋碳汇项目,推进碳汇资产上市交易,加快碳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

三要加强国际合作。一是鼓励海南涉海智库、科研机构积极加强与国际机构、组织和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务实交流合作,挖掘蓝碳研究资源,组建海南与东盟国家间的跨国科学研究合作专业团队。二是整合海南乃至国内蓝碳研究力量,搭建蓝碳国际交流平台,探索以相关涉海研究机构学术资源网络为依托,在海南机制化举办“全球蓝碳合作与治理大会”。三是建立蓝碳学术交流、技术和设备展示、项目发布机制,以国际会议、专题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探讨未来蓝碳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

四要利用蓝碳基金提供金融支撑。一是海南可积极寻求利用世界银行、国际环保基金会等用于蓝碳的基金项目,为国内蓝碳项目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二是积极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蓝碳发展基金,多措并举推动财政、金融、国资、民资联动,强化资本运作,与相关国家设立蓝碳示范合作项目。此外,应以RCEP签署为契机,探索在海南建立中国—东盟蓝碳交易中心,打造区域性蓝碳交易市场。

五要讲好“海南蓝碳故事”。一是探索打造国民蓝碳意识普及基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利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大面积红树林公园的基础条件,在保护好红树林资源的前提下建设高水平专业展馆,打造“全球蓝碳博览中心”,建设面向全球的蓝碳推广基地,向国际社会传播我国在海洋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有效举措,推广我国在发展蓝碳方面的标准、技术和经验,加快推动国内蓝碳标准“走出去”。二是利用海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东盟国家共同探讨制定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蓝碳治理国际规则,积极推动提出《蓝碳可持续发展倡议》,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蓝碳发展环境,为加快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做出“海南贡献”。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

123日,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1年年会在广州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定位为“新战略、新开放、新启航:推动资本、科技、产业大循环”,吸引了来自全球知名经济研究机构、证券监管机构、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嘉宾,以及中国高质量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代表共同参与。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双碳”目标的追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将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鉴于此,论坛上多位嘉宾对宏观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相关议题发表了见解。

绿色金融体系亟待建立

“我们需要建立整个绿色金融体系,产品、项目、管理等,货币、财政机构都要进行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会上特别强调,要做好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平衡,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处理转型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同时,李扬也提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稳增长仍是主要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运用好双循环理论,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本届论坛上指出:“减碳不能单打,应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形成协同机制,不能搞运动式减排。”此外,刘世锦还表示,实现“双碳”目标,从根本上需要绿色技术驱动,而大量低碳或零碳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巨量投资。

从国际视角来看,世界知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任、《柳叶刀》新冠委员会主席杰弗里·萨克斯也围绕全球绿色发展和协同合作分享了个人观点。他认为,各个国家对实现绿色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实现能源系统的温室气体零排放,需要在技术、金融、能源跨国互联等方面发展多种合作,“除非开启跨国合作的新纪元,否则我们根本无法实现气候安全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甚至无法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

“双碳”目标为ESG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日益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各方关心的议题。分论坛上,21世纪资本研究院、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责任投资计划研究团队联合推出了《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评价报告》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刺激可能只是短期推动因素,但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重视ESG理念,也为中国绿色金融与ESG可持续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报告指出,在政策和监管的持续推进下,我国上市公司的ESG信披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初,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总数量已达1101份,其中,沪深300上市公司249家披露ESG报告,沪深300披露比例高达83%

报告认为,尽管近年来监管机构、行业组织、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提升ESG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国内ESG发展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仍面临问题与挑战,包括ESG声势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亟需弥合知行差距;整体披露数据质量不高,亟需统一规范标准;本土评价机构“群雄逐鹿”,亟需厘定主流体系;“洋标准”与中国特色“水土不服”,亟需发出中国声音等。

报告还从ESG的理念来源与实践落地、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现状、A2021年度公司治理情况以及银行、保险、信托、公募基金和券商等部分头部金融机构ESG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上市公司ESG的变迁和发展的过程。课题组认为,中国应加强ESG披露标准化建设,提升国际共识和中国特色的融合,同时培育客观能够符合国际共识同时反映中国国情的ESG标准。

【记者】周美霖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让2021年的中国走上了另外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条非常艰巨的道路,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长达200年,而中国目前只有60年左右,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占据着相当高的经济比重。对比起来,西方国家有了200年的时间去实现碳达峰,而中国到2030年就得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产业价值来评估,都非常紧迫。

时间紧,任务重,就必须抓住关键领域,推进绿色发展。以工业大省江苏为例,根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披露,目前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70%以上。

因此,聚焦工业领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正成为江苏省推进“双碳”战略的主要领域,而这同样也是目前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以绿色制造推进工业体系升级,进而实现“双碳”目标,是基本路径。

这一路经最终落实到单一企业身上,也由此推动了一批行业巨擘加速向绿色制造体系探索,积极建设绿色工厂,开始了由内向外的服务模式。

01当“绿色”撞上“智能”

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或许并不陌生。近年来,智能制造炙手可热,其中最关键的指标之一就是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能源监管为表现的绿色发展。

早年,阿里云就联合传统硫磷化工企业通过ET工业大脑的智能算法,在上千种、二十几万条数据的筛查下,精准算出了“磷酸萃取率提升”的最优设置方案,使得磷石膏残磷率、废水含磷率得以降低,为化工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后,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投身于工业领域,用智能化技术来推动制造生产的绿色发展,智能与绿色的协同带来了诸多令人惊喜的成果。

在近日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联想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就是其中非常亮眼的一个例子。据介绍,温水水冷技术采用50℃的温水水冷技术,可以提升高性能机房算力的5%,能耗比以往降低42%。如果在冬季,还可以利用余热为楼宇供暖,进一步节省其他能耗。

今天,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浪潮迭起,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加速上云,接入网络设备,数字需求进一步扩大。根据IDC预测,2019-2024年中国工业云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5.5%,将持续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

因此,在这种情势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往往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的内容:一是如阿里云的““磷酸萃取率提升”项目所展示的,应对传统制造业流程的环保问题等;二是如联想提供的温水水冷技术所涉及的,解决智能制造趋势下的能耗问题等。

如此,绿色制造才能进一步与智能制造结合,共同推动制造业整体转型,使得“双碳”路径走得更有价值。

02回答现实

这种绿色与智能的结合,造就了目前制造业多方协同的大趋势愈发显著。

尽管对于大企业而言,其庞大的集团生态有能力支持旗下制造流程自成体系,可单独推行绿色制造。比如海尔,旗下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可24小时无间隙对企业用能、生产用能进行监控、分析和实时预警,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对于海尔而言,类似的智慧化手段应用到集团内部,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果。据海尔官方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海尔的单位产值能耗减少30.3%,单位产值水耗减少19.3%,废水产生量削减16.1%,单位产值COD减排19.8%

然而,在中国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下,这样的案例终究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在冰山之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大多没有能力自行推进绿色技术应用。

《智能相对论》曾与广东佛山的小型服装制造厂交流时发现,一是经验主义使然,二是缺乏必要的IT技术团队,三是现金流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在当前阶段就主动地去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多也只是维持原样继续生产经营。

如今,绿色和智能的结合,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并更有叠加的可能,其难度更甚以往。

那么,若要进一步推动绿色制造发展,实现智能与绿色的有机结合,市场就必须得回答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中小制造企业是产业主力军,大多情况必须都得依托第三方的赋能才能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如何把多方合作的成本压下来,非常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世界制造大会上,华为云等国内一众数字服务商越来越关注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将携手更多的工业生态伙伴,推动工业制造业场景与技术的交叉应用,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如果能进一步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打下来”,那么技术或许就能更好的应用到中小企业身上,海尔在“十三五”期间所能实现的减排目标同样也能在其他企业身上呈现,届时中国的绿色制造才有实现的可能与价值。

03更多的“碰撞”

不管是智能制造,还是绿色制造,未来的制造业必然会走上一条多方协同的产业合作之路。

一方面,从产业与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所用到的AI算法、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大多需要技术型企业来提供,两方合作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摆在制造业面前的“双碳”目标非常紧迫,唯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开展环强险试点,覆盖涉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在深圳,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深圳市银保监局联合印发的《深圳市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正式实施,明确环境高风险企业必须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随着官方的力量介入推动,市场的力量也在加速入场。平安智慧城市推出了智慧环责险服务平台,可支持制造企业、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等多方联动。企业可在平台上实现“千企千面”的保费测算、保险公司选择、保单查询、环保咨询等;保险公司则可以进行投保数据统计、业务管理等;监管部门可进行智慧化监管等。

依托官方与市场的多重支持,深圳率先从商业化角度推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构建起了一个由政府、生产企业、第三方服务企业、数字服务商等多方参与的生态,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见,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只是技术服务商和制造生产者的事情,更多主体的参与、碰撞或许更能全面而有效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结语

绿色制造是“双碳”战略之下的一个焦点,而焦点之外不仅仅需要工业制造企业的参与,更需要政府能提供新政策,数字服务商能提供新技术,其他第三方服务企业(如保险企业、金融机构等)能提供新服务等等,共同推动生产企业能实现新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制造的“双碳”路径就不仅仅只是走自己的道路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怎么与社会共同体走好一个产业协同的大道。

或许,唯有合作,才有未来吧!

来源:36x智能相对论

124日,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碳达峰 碳中和”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在博鳌举行。在当日举行的以“聚焦气候变化,探讨‘双碳’目标下中国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的论坛对话中,与会的金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度交流,把脉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精准把握政策脉搏

在全球经济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刻,“双碳”目标进一步加速了企业转型和创新的步伐,面对新形势下全降解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如何应对?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孔泾源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双碳”目标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庄严承诺,目标很积极,要实现也很不容易。目前,世界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转换阶段,资源消耗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压力巨大。

他提出,实现双碳目标,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传统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二是进行能源深刻革命。一方面要发展非化石能源,另一方面注重“要素禀赋”,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惠,要探讨如何去深化“情境性利用”;三是要处理好绿色效率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乃至社会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关系。

原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杨朝飞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企业要准确理解国家相关政策,找好发力点。他指出,以前强调环境修复,现在更多是强调预防。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他表示,“十四五”规划还提到了“减污降碳”,特别强调减污和降碳一定要协调。同时,不仅要降低碳排放强度,而且要降低排碳放总量。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双碳”目标下,既给企业部署了“减污降碳”的任务,也给企业提供了发展的良机,企业要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海南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冷明权看来,实现“双碳”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减排问题和气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既要减少排放,又要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要有资源的整合。

罗杰斯基金会理事长周彦娜在发言中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她说,中国要实现节能减排,科技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80%的碳排放都来自于能源的再加工。

她在发言中透露了2022年的布局:“我们将邀请全世界最顶尖的100余位科学家过来,帮助他们实现在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谈及全生物降解材料,运鸿集团湖北省认证企业技术中心首席专家、湖北省标准化学会及食品科技学会常务理事何静仁表示,“从碳足迹来看,植物性来源全生物降解产品,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的产品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不论是一次性餐饮用品,还是无纺布都是来自淀粉,可以很好地实现低成本。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财富网和湖北卫视做媒体支持。

2021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各界持续关注。首批已入市的2225家电力公司,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如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备受瞩目,但建筑行业谈论者寥寥。实际上,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应当高度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

建筑业人士对碳排放权交易“漠视”的根源,一方面是对其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将其与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相关举措画上了等号。该文件发布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北京市、深圳市等7个地区开展试点。2013年,深圳市启动试点,试点领域包括工业、建筑和交通板块,首批纳入交易体系的包括198栋公共建筑(大型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游饭店建筑)。其他地区的试点与深圳市大同小异。

可以看出,以往的试点,覆盖的主要是既有建筑,而且范围较小。若建筑业企业将其与即将全面覆盖各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相提并论,绝对是对国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决心的误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表明了我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意味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企业,则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带来的是发展规则改变,企业价值面临重估。在碳排放总量全国统筹的前提下,碳排放权交易将是决定企业“发展权”的重要因素。企业基于发展需要,不得不进行温室气体排放,而当面临配额不足时,必须在市场上向配额有盈余的企业购买。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再只是人工、材料、设备等,首要的是“碳排放配额”。据悉,2020年,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Tesla)仅靠出售碳排放积分,就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这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之下先行企业的优势。

另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将倒逼建筑业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旨在通过市场手段,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促进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碳排放权交易覆盖建筑业后,位于“中位数”以下的行业企业必然面临碳排放考核标准大幅提高的现实。在此之前,企业必须做好准备,向精细化发展进军,向创新要效益。

将建筑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稳步推进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指导大型企业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建筑业企业要做的,是了解规则、熟悉规则,在政府指导下提前做出应对,在新形势下展现新作为。

新型悬挑梁承力架型钢梁工字钢耗材少,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与传统产品比较可节省材料达1/2以上,新型悬挑梁工字钢新型悬挑梁脚手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价值,不仅满足当前节能环保的需求,而且,花篮式悬挑承力架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生产效率、提升建筑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对帮助建筑企业节能减排,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建设体系有重大意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伟大的中华民族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面对行进航程中的新变化和新考验,企业家如何顺应数字、绿色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开创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十分关键。124日,主题为“‘双碳’战略,打造经济新引擎”的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碳达峰 碳中和”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在博鳌举行。此次论坛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主办,运鸿集团承办。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海南省政协副主席陈马林,新华社总经理室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余孝忠,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中国运鸿控股董事局主席李玉保分别发表致辞。

本次论坛就“聚焦气候变化,探讨‘双碳’目标下中国智慧的创新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助力经济健康可持续,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富裕”两个话题邀请嘉宾现场对话,深度剖析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全面解读了运鸿集团研发的聚乳酸全降解无纺布和低成本生物全降解植物纤维淀粉餐具在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的市场前景。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在论坛上发表致辞

刘晓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时期,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发问世,不仅响应了国家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要求,对于环境保护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新华社总经理室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余孝忠在论坛上致辞

余孝忠在致辞中表示,“双碳”行动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将携手社会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向海内外积极讲好中国企业、中国市场和中国品牌实现绿色发展的故事,传播好中国践行“双碳”目标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案,树立低碳发展、绿色企业和美丽中国的崭新形象。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中国运鸿控股董事局主席李玉保在论坛上发表致辞

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运鸿控股董事局主席李玉保介绍,当前,为缓解白色污染,运鸿集团用3000个日夜完成了环保材料,做出了可全降解的无纺布、熔喷布。运鸿集团的使命就是在经济变革的时代,为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作出努力。

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双碳领域重点推广项目在本次论坛上盛大揭幕。在揭幕仪式上,运鸿集团全生物降解材料荣获了2021年度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双碳领域重点推广项目。

本次论坛上,运鸿集团研发出的植物基全生物降解材料技术受到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投资家和金融学家罗杰斯通过视频的方式,对运鸿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生物降解材料表达了高度的赞赏。他称,运鸿集团作为环保行业的中流砥柱,正向新型环保全生物降解材料迈进,彰显了中国民营企业为解决全球污染问题做出的努力,对运鸿集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罗杰斯基金会理事长周彦娜莅临现场,希望进一步与运鸿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共助生态文明产业发展。

据介绍,运鸿集团研发的全生物降解材料技术已通过德国LFGB检测认证及欧盟CE检测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目前已有成熟产品60多款,涵盖一次性餐具、全生物降解口罩、全生物降解方便袋、全生物降解防护服、覆盖薄膜、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多个行业。未来,集团预计在2-3年内将产品线扩充至100款以上,并针对其应用行业和消费场景进行细分,为客户打造全方位制定化的服务。

活动现场,运鸿集团与广东铭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合作协议,标志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正式开启。据统计,运鸿集团已在全国千余个市县,成功签约企业200多家,成交金额20.1亿元。运鸿集团诚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项目合作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并提供独家专利使用权和完善的技术方案,共同助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富裕。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孔泾源,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历任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财政部原农业司领导、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原会长王树勤,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中非发展基金原总裁、国开证券原监事长石纪杨 ,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董事,华新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煦东,中国证券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董事蔡国兆 ,海南省检验检疫局原局长陈泰生,湖北省武穴市政协主席夏志军,湖北省武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权,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陈伟清,海南强国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昌淦,东煜集团集团澳门方园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锋,东煜集团副总裁兼农业总公司总经理谢晓驰,佳辰控股执行董事、佳辰碳中和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监事刘会,湖北省委接待办等单位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论坛。

123日消息,从国家电投集团获悉,国家电投集团所属国电投清洁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清能基金”)与中诚信绿金在京举办绿色认证授牌仪式,并发布清能基金与中诚信绿金携手搭建的绿色基金和绿色基金管理人评价体系。

清能基金以最高等级(GE-1)标准获得中诚信绿金的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绿色主体认证的基金管理公司。与此同时,清能基金发起设立的规模为95亿元的电投清能一期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简称“碳中和基金”)以最高等级(G-1)标准获得中诚信绿金的认证,成为国内首支经绿色认证的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碳中和基金的设立、绿色基金和绿色基金管理人评价体系的成功搭建,为引导保险资金等金融资本通过股权形式支持双碳目标实现,构筑了宽阔的“新跑道”,也为各类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实现自身“碳中和”,提供了标准便捷的投资工具。

清能基金成立于20195月,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国家电投集团清洁能源产业战略为中心,坚持以清洁能源资产投资为基石,发挥资产投资优势,带动产业投资业务,逐渐成长为国内清洁能源投资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国家电投集团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诚信绿金的评估,清能基金在管资产的绿色投向占比达到99.5%,在管项目每年可实现节能量约47.24万吨标准煤,可协同二氧化碳减排量约12.08万吨。清能基金作为总协调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联合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寿资产”)发起设立的95亿元碳中和基金,投向75个清洁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达到372.8万千瓦。

根据中诚信绿金的评估,基金所投项目每年可实现节能量约103.29万吨标准煤,可协同二氧化碳减排量约24.46万吨,资金投向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在管理机制、资金投向、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方面表现出色,由此实现既定绿色目标的可能性极高。

洪泰基金创始人、资深投资银行家盛希泰表示,清能基金推出绿色基金,这是吸引长期金融资本通过股权形式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创新金融工具,是中国首创的ESG投资创新案例,建议将成功经验与股权投资行业分享。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原副会长钟蓉萨认为,清能基金的创新实践证明了绿色金融在股权投资领域也可以标准化、减碳效果也可以被量化。

福建省碳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于122日正式启动。“碳市场平台”着眼“双碳”战略目标,围绕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减排、降碳相关服务。

简单选择清洗方式和购买衣物的种类,输入对应的数量,便可通过碳中和计算器”记录下这一天在穿衣方面产生的碳排放量。这就是全国首个省级碳市场综合服务平台的一项应用场景。平台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推出多种使用场景,单位、大型活动的碳排放量也能在平台上完成核算。

除此之外,企业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碳排放申报、监测和核查;通过“碳医院”寻求减排技术帮助,用“碳金融”对接银行、保险、税收等机构。公众可通过平台掌握国内最新的碳新闻、碳资讯,增强减排观念。

监管部门以及第三方核查机构,则可以通过平台全面掌握福建全省9大行业324家重点排放企业的排放总量与排放强度,以及能耗比等数据,开展配额履约管理,引导企业交易。切实帮助企业、公众解决在碳履约、碳减排、碳普惠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动福建碳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25日,记者获悉,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撰写的《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课题报告全文正式发布。绿金委主任马骏表示,该课题历时一年,课题组成员包括了40多位绿金委专家,吸收了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等各类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是迄今为止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领域最为全面深入的一项国内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不同于此前发布的摘要版,报告全文详尽阐述了在“现有政策情景“下的我国碳排放的变化路径,以及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国各行业碳排放的变化轨迹,并明确提出了在“现有政策”之外,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需要推动落地的技术。

EPS等模型的基础上,报告预测了我国未来的绿色投资需求。结论是,在碳中和背景下,以与《绿色产业目录》相一致的口径计算,我国在未来三十年内的累计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2018年不变价)。报告详细介绍这个估算所采用的方法,和本报告预测的口径与其它机构的预测口径的区别。

针对不同主体,报告从银行、资本市场、保险、机构投资者、碳市场、金融科技和转型金融共七个方面对金融支持碳减排的国内外经验进行了综述,对绿色金融体系现状与碳中和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金融机构提出了几十项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涉及金融机构如何完善ESG治理机制、强化气候风险分析和管理能力、开展支持低碳产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提升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水平、探索转型金融模式、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金融业务等方面。

报告还介绍了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关于环境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若干转型风险分析的国内外案例。报告强调,识别和量化气候风险后,金融机构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披露,并应采取积极措施管理气候风险。金融机构可从这些方面着手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将气候风险影响纳入治理机制、设置降低气候风险敞口的具体目标、完善投前贷前风险评估、根据环境气候风险调整资产风险权重、推动高碳企业(资产)向低碳转型、对冲高碳资产风险等。

报告提出了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七项具体建议,包括:“以无损害原则“修订绿色金融标准、指导金融机构对高碳资产敞口和主要资产碳足迹进行计算和披露、鼓励和要求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建立更加强有力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鼓励主权基金开展ESG投资、提高金融机构在对外投资中环境气候风险管理水平、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等内容。

报告还特别提出,在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过程中,应关注和解决如下操作性问题:一是明确贷款用途的界定,包括符合投向的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贸易融资等贷款品种;二是出台碳减排工具信息披露标准,围绕碳减排贷款,明确如何测算其带来的碳减排量,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可操作和可追溯的测算方法和披露流程;三是选择合格的第三方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供商业银行选择,或给出第三方机构需符合的标准。

在一系列专栏和附件中,报告提供了绿色投资需求估算方法、棕色资产界定方法、银行信贷碳排放测算案例、金融机构自身业务碳中和案例、根据环境效益调整银行资产风险权重的案例,以及气候信息披露、ESG产品创新、ESG投资决策流程等方面的国内外案例资料。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383号(资源环境类0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青海碳汇交易,实现生态价值的提案”,由我部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青海省生态碳汇、清洁能源发电等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保障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该机制支持将我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的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202012月,我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下一步,我部将抓紧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在鼓励高碳行业积极减排的同时,支持碳汇等低碳零碳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生态保护补偿的促进作用。我们将结合下一步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青海省生态碳汇、清洁能源发电等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二、关于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合作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强。20168月,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和原环境保护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2010月,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碳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管控机制,逐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适时增加符合交易规则的投资机构和个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银保监会等部门也正在研究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管理办法和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我们支持青海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已出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和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文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机构及资本积极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关于引入碳汇交易领域国际机构和相关组织,为青海省参与碳汇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

与国际碳市场开展碳汇减排指标的跨境转移交易涉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多个方面,目前各国仍在就相关国际规则进行谈判,相关工作将由国家统一研究部署。我们支持青海省参与碳汇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参与跨国碳汇交易相关工作。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817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打造绿色低碳产品正是浪潮的不懈追求。日前,在SPEC(国际性能标准化评估组织)最新测试中,浪潮M6新一代服务器连续打破了136项世界纪录,不仅性能遥遥领先,NF5180M6服务器还以12271分绩,在能效测试中排名世界第一。

浪潮的服务器产品在能效测试中世界排名第一,并非偶尔。

随着数据中心数量的快速增长,用电量势必也会随之增长。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的三大基础IT设施之一,整体功耗能占到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50%,要摘掉数据中心“能耗大户”的帽子,服务器“降耗”成为关键。为此,作为服务器出货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企业,浪潮勇担企业社会责任,一直致力于提供绿色节能的服务器等数据中心产品,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回收、供应链等全生命周期。

在产品研发设计上,浪潮配置了专门的绿色产品设计管理团队,由从事节能环保材料、工艺、节能降耗的设计工程师,致力最佳的包装材料、最低的功耗设计以及运算空间的极限设计工作。

在绿色设计基础工具及应用方面,浪潮拥有高水平的绿色设计数据库和设计工具,采用PLM系统管控物料环保属性,通过IEC62474RoHS报告,MSDS等筛选原材料,具备绿色设计材料、模型等先进设计工具与方法能力。

凭借服务器绿色设计理念实践,今年9月,浪潮入选工信部第三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成为国内首个以服务器产品入选的企业。

扎实的绿色设计基础,有力支撑了低碳服务器的打造。

以浪潮2020年发布M6四路服务器为例,其采用先进的智能调控技术,可在智能检测系统状态的基础上,对电源、处理器、风扇等组件运行状态智能调控,将服务器用电降到最低。经测算,单台浪潮NF8260M6服务器采用智能调控技术一年可节约近1000千瓦时电,应用于百万台量级数据中心一年可节约近10亿度电。

在产品包装上,浪潮也有低碳新突破。去年,浪潮在主流通用服务器产品包装上用缓冲气袋替换了传统的珍珠棉,节省了90%的仓储、物流空间,有效减少运输车辆的使用,节省材料约230吨。

浪潮还开展了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服务,通过拥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规范统一收集、运输及废弃处理,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不仅如此,浪潮还基于联合设计制造(JDM)协同创新模式,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构建绿色智能物流体系,形成绿色智能服务体系,围绕绿色服务器积极推动多维度“降碳”。

图片

中国承诺“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浪潮将不断打造低碳产品,积极探索科技助力绿色发展路径,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作为法国环境服务行业先锋,苏伊士承诺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发展,助力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和愿景。

苏伊士高级执行副总裁纪安岚表示,中国在实现其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过程中其实也为外国企业分享其经验和技术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也是苏伊士与中国携手实现环境目标的机会。

随着绿色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国政府制定了2030年目标,在未来10年将加快全社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近十年来,中国把绿色发展放在首位。” 纪安岚说,“目前中国的环境监管和执法行动与欧盟一样严格,在某些领域中国的标准甚至更高。中国现在面临着比以前更复杂的环境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在环保方面的目标和行动也更加清晰。”

纪安岚表示:“这些政策为苏伊士这样的环保企业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将集团在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解决方案带到中国,协助政府和工业客户开发创新方案,实现水资源和固废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今年初,苏伊士宣布收购其长期合作伙伴新创建集团在中国所有共同合作业务的非控股权益,以此进一步扩大苏伊士的在华业务布局。目前收购已完成,苏伊士集团现持有苏伊士新创建和苏渝公司100%的股权,两家公司的企业总价值估计为17亿欧元(约等于19亿美元)

这一行动再次印证了苏伊士在中国各地投资发展的承诺。这也是苏伊士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业务组合多样化,从而赢得更多重大和高价值项目,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她表示:“中国已经是我们增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我们相信其巨大的潜力和重大的区域影响力。”

1975,苏伊士进入中国水务市场,在中国拥有8,000多名员工,在中国本地招聘的员工高达99%。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苏伊士已成为中国环境服务行业先锋及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协助政府和工业客户开发创新方案,实现水资源和固废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项目成效

目前,苏伊士与各地合作伙伴合作的70多个水务和固废项目遍布中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包括澳门、上海、重庆、苏州、天津和青岛等。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伊士通过旗下澳门向澳门提供饮用水服务。凭借集团的全球经验,其智慧化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水质和运营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消耗,每年节约200万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当于约3200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日前刚刚建成开幕的石排湾水厂获得澳门首个“一星绿色建筑认证”的水厂,通过节能减排并提高能源效益,以减少碳足迹。

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由苏伊士建设及运营的污水处理厂,生产的脱盐水实现了循环利用,使园区工业水循环利用率提升至97%;在其危废处理厂,焚烧所产生的热能回用于生产蒸汽并供应给园区里的工业企业,每年减少了6.6万吨的碳排放。此外,苏伊士应用Libellule Zone(蜻蜓湿地)专利技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处理工业废水,这也是中国工业园区首个利用湿地处理工业废水的项目。如今,苏伊士的一体化环保解决方案协助上海化学工业区成为中国的一流化工园区,并成为全球环保和循环经济最佳实践的典范。

在重庆,苏伊士以PPP(公私合营)的方式与当地合作开展一系列的环保项目。苏伊士的业务从供水扩展到污水、污泥和工业污水处理,在重庆的总投资超过40亿元人民币。重庆的污水处理厂利用尾水发电、沼气供热用于干化,实现部分能源自给自足。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及使用,每年将减少约1.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集团还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并运营污泥干化和危废处理项目,通过第三方环境治理成为循环经济的典范;在辽宁大连,苏伊士创新的污水解决方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保护了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谈到与各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时,纪安岚表示,苏伊士与当地的合作是双赢的,互相信任成就彼此成功。“我们与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对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此外,我们的商业团队也重视对潜在合作伙伴的深入了解。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善于倾听的沟通方式,让我们的业务发展顺畅,并为长期合作创造了机会。”

包容的文化

作为一家拥有160多年历史、在全球拥有9万多名员工的企业,苏伊士集团正在推动其全球化发展战略——包容和多元发展。

纪安岚说:“这一战略目标不是在于社会约束或社会责任这个问题上,而是在于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她补充道,“包容性也包括性别平等。”

苏伊士在全球的管理职位中28%由女性担任,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为36%

“我们有优秀的女性人才,而在这方面我们跟客户的想法也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要为未来创造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不仅需要在普通工作岗位上依靠女性,还需要在管理科学领域依靠女性。” 纪安岚也谈到,女性的参与让团队氛围更加融洽,并且为团队提出不同的新观点。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女性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适应这些变化,特别是在环境领域。

展望未来

“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在环保领域优先发展绿色基础设施,鼓励更多企业开展清洁节能生产。

纪安岚说:“随着中国优先发展绿色经济提上日程,苏伊士对中国环保市场充满信心。我们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在各个领域、各个省市和地区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的发展。”

随着最近与威立雅的收购交易,集团计划创建一个新的。新苏伊士将由实力强大、声誉良好的股东组成的联合体共同持有,联合体决心支持新苏伊士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使其成为灵活和创新的全球环境服务行业的领导者。

纪安岚介绍道:“这些股东是绿色经济中强有力的国际投资者。他们现有的投资涵盖水务、固废、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这将为我们提供许多协同增效的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苏伊士原有的名称和品牌。我们将依托在法国和欧洲的根基,包括技术能力,继续开拓国际市场。毋庸置疑,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是国际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新战略是加强国际市场上的现有地位,尤其是中国的市政和工业领域的水务和固废业务对整个国际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凭借专业技术和设计方案,苏伊士将继续使水务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并扩大中国市场的水资源循环利用。” 她也透露,苏伊士还将发展固废业务,特别是危险废弃物处理、废转能、土壤修复和循环利用。

“可以预见智慧化解决方案是我们未来几年发展的关键。我们将在亚洲建立一个智慧与环境解决方案的平台,用数字化和智慧化技术协助客户提高其运营效率,”她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成为中国最好的环保企业。苏伊士不一定是最大的,也不一定是价格最低的,但在卓越运营、利益相关者关系和可持续的资产管理方面要优于其他所有公司。虽然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但只要市场足够大,就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业务,那么我们在未来1015年将保持健康增长。”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依靠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就能实现,而是需要我们携手合作,加速循环经济发展。我深信凭借大家的共同努力, 定能助力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和愿景。”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刘慧)126日,第二十四届京港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论坛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在论坛上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北京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对外投资最多的地区。金融合作是京港两地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充分运用京港两地金融业资源与优势,推动金融更好支持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报告中指出,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也在推进减排降碳各项工作,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殷勇表示,北京和香港都是重要的金融枢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北京与香港要在绿色金融方面深化合作,加强京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绿色企业和绿色金融人才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推进发挥金融在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在殷勇看来,要推动绿色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北京正在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年来“两区”建设金融领域取得成果,在放开金融市场准入、资本市场开放、金融机构获得业务资质、金融科技创新、财富管理等方面实现突破,跨境资本流动更加便利,双向绿色投资更加开放。香港拥有众多的以绿色金融为特色的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开展绿色投资及绿色资产管理的国际机构,欢迎来京发展,推动更多京港绿色金融合作成果落地并形成示范样板。此外,北京正在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积极承建全国资源减排等碳交易中心,香港交易所正在评估香港独特的金融优势,探索碳排放市场以及资源性碳交易市场等机遇。

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殷勇表示,要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绿色发展。香港交易所在推动上市公司加强ESG信息披露,为可持续发展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方面拥有经验,值得借鉴。希望香港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加强合作,分享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推动在北交所上市一批绿色、低碳,具有较强社会责任践行ESG理念的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

他希望,北京和香港携手共创金融国际标准。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正在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标准中心。香港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希望京港两地在碳核算、环境信息披露、绿色评估、绿色评级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推出在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绿色金融标准,深度参与国际标准治理,提升中国绿色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吸引更多境外资金参与中国绿色市场,增强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香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北京是“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大本营,希望京港两地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绿色金融能力和经验,推动建设更多生态环境友好型项目,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无论是全球、亚太还是中国,2021年投资市场最火的主题之一就是环境,社会、责任与治理,这几个方面未来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大风口,对LPGP及被投企业都有深远的影响”。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周浩在12月初举办的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21创享盛典上进行了分享了他的观察。在此之前,他参加了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对于参会的直观感受,周浩表示,全球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共识已经形成,但是缺口不小,特别是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各国立刻马上行动起来,刻不容缓。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行动起来,这开了一个好头。在这次气候峰会上,各国和主要的企业达成了一切的共识,也取得了一些可落地的关键成果。比如开始制定一些计划,在2022年推出全球碳排放的统一标准,全球金融方面千亿美元级的项目支持等等,这些都非常关键。

周浩表示,其从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已有5年之久,他观察到投资人、企业等私有部门对于ESG的热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投资人方面出发,以ESG为主要投资主题的项目回报丰厚,那些以ESG为主要投资主题的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比其他项目高出300个基点,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大的差别,也因此投资机构在投融管退各个方面都提出了ESG相关要求,并作为重要指标;在融资方面,国家层面的金融政策对项目投资提供了更低的融资成本;在投资方面,投资人越来越主动积极地在投资过程中选择那些把短期收益更多投入到ESG项目中的被投公司;在被投企业管理方面,诸多投资人系统、定期地使用KPI追踪被投企业在碳排放和其他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在退出的环节,在ESG方面被投公司做了些什么,往往成为下一轮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公司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浩表示,在企业方面,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对ESG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部分的企业其实还是以守为主来对待ESG的,往往要关注履约成本和合规的风险,但也有越来越多企业逐步开始以守为攻,把ESG作为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来考量,这需要它们未来积极寻找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实现碳排放目标的机会,也需要提前布局有效的行业外投资机会。

 

126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京港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专题活动在京举行,本届活动以“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记者会上获悉,北京和香港都是重要的金融枢纽,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需要北京与香港在绿色金融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京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绿色企业和绿色金融人才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推进发挥金融在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北京与香港在绿色金融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具体内容,包括推动绿色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共建国际化碳交易市场、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绿色发展、携手共创绿色金融国际标准以及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等五大方面。

在推动绿色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方面,香港拥有众多以绿色金融为特色业务的金融机构、第三方评价服务机构、开展绿色投资及绿色资产管理的国际机构,北京欢迎其来京发展,加大与在京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交流先进绿色金融经验,提供先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动更多京港绿色金融合作成果落地并形成示范样板。

北京正在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积极承建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香港证监会、香港交易所也正在评估香港自身独特的金融优势,探索碳排放配额市场及自愿性碳交易市场等机遇。

11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本市将支持香港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加强合作,分享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推动在北交所上市一批绿色、低碳、具有较强社会责任、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的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

对于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在今年的金融街论坛上,北京市举办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发出了《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得到中外金融机构高度认同。这是我国金融机构首次倡导提出的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倡议,为未来金融机构促进气候友好、推进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遵循和自律参考。北京欢迎全球金融机构参与到优化气候友好的投融资策略,推进气候友好的全球金融治理建设中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12 1 日," 武汉金融城 " 推进碳金融中心建设研讨暨产融对接会在武汉市江汉区召开。来自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高校专家在会上一致认为:借力中碳登落地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是加速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绝佳选择。

7 月份时,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开市,而作为碳市场交易 " 枢纽 "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下称 " 中碳登 ")所在地,湖北武汉有望借助 " 中碳登 " 吸引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快速聚集,形成一个超千亿级的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产业链。这也为为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找到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据媒体报道,本次会议也围绕着 " 武汉金融城 " 如何将自身优势金融产业转化为助力 " 双碳 " 目标实现与推动自身绿色发展的 " 助推器 " 而展开。会议不仅见证了 " 长江双碳行动伙伴平台 " 揭牌成立,还现场进行了多项协议的签约。

" 江汉区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典型示范,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在发展‘双碳’经济、推动绿色转型上先行先试,率先在‘没有先例’中做出成功案例。" 江汉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江汉区作为省级金融业集聚区,在碳金融中心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江汉区要抢抓机遇、起而行之,发展碳金融、建设碳金融中心,助力武汉市绿色崛起、实现自身转型。

作为武汉金融城的核心组成,以及江汉区 " 一核两纵五区 " 空间布局中的金融商务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由泛海控股主持开发的武汉中央商务区也积极参与到武汉市对于碳金融中心建设中来。

需要指出的是,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历史就是一部契合 " 碳中和 " 绿色发展理念的城区开发史。作为位处于原武汉王家墩机场的武汉中央商务区自 2007 年起开始正式启动开发建设,在老机场的拆除改造,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中,综合运用了多项绿色技术,为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对旧机场跑道的再生开发项目,便节约了 20 万吨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与新增碳排放。

此外,武汉中央商务区是国内首个从规划阶段便全面引入绿色建筑标准的 " 绿色 CBD",并在后来成为国内首个通过规划环评的 CBD,区域内的多个商务建筑乃至住宅小区,均遵循高标准的 LEED 认证和国内绿色建筑标识的要求而建成。

而今,武汉中央商务区也汇聚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入驻办公,成为武汉市金融产业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未来也将为 " 中碳登 " 系统平台的落地与全国碳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产业与人力资源主力。

文章来源 : 乐居财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林)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2021创享盛典近日在线上举行。许多企业家在这场线上论坛上表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投入的资金预计将超过百万亿元,其中孕育着大量技术创新、创业和投资机会,企业可以从中寻找属于机遇。

这场线上论坛以“绿色复苏共创共享”为主题,来自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公益界的国内外嘉宾参与。论坛第七届轮值主席、老牛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指出,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取向已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商业和资本的价值亟需重新定义,企业和投资机构要肩负起社会和环境责任,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和机构的品牌与声誉,还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空间。

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司司长李楠指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长期承诺和130万亿金融资本让全球振奋,但如何转变为实际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是当下难点。资本如何流动到最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能源转型,将决定全球气候行动的成败,而中国原创性、独特性的探索将带给全球治理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理念逐渐成为企业与投资界的新趋势,环境问题不再只是政府和公益机构要解决的问题,企业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对此,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周浩表示,投资行业在“融投管退”等各环节都提出了ESG方面的要求,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企业也把ESG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以此考量并建设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持续为股东和投资人带来最大的回报和价值。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提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复苏政策和行动的推动下,世界必将迎来一场绿色低碳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企业而言,如何抓住气候目标带来的科技创新和产业机遇,打造新的增长点,将是艰巨的挑战。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碳减排标准工作组组长、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碳交易总监颜磊强调了互联网在减碳方面的作用。他认为,通过互联网方式可以带动并激励大众去实现个人减排,也能帮助企业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马斯多普指出,在实现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在疫情期间,我们已经看到,全球的金融机构跨境合作,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未来,如果中国、美国或者欧洲孤军奋战,是无法逆转气候变化的,需要全球齐心协力,建立多边的、可协调的机制。”马斯多普说。

中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面向碳中和的全球目标,在中国,特别是众多的金融行业,将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马斯多普强调:“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挑战和难题,但是中国在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已经证明,我们有能力实现宏伟的目标。”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将社会公众和每一位公民纳入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碳金融的进程中,有效将消费端碳减排与政府主导的生产端碳减排形成互补。同时,中华环保联合会还积极推动创立数字碳中和基金和数字碳中和联盟,将数字技术与碳减排、碳账本相结合,积极开发并推动消费端碳减排标准的应用以及它的未来发展。

重磅文件出台!中央明确支持浙江实施一揽子财政政策,为实现“双碳”“共同富裕”等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财政部近日印发《支持浙江省探索创新打造财政推动共同富裕省域范例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明确,支持浙江省率先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指导浙江财政部门研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财政奖惩政策,支持宁波舟山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等。

多措并举支持“双碳”

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方案》作出具体安排。

比如,在支持浙江探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财政政策方面,《方案》要求,创新碳达峰、碳中和财政综合支持政策。指导浙江省财政部门研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财政奖惩政策,将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指标完成度和财政资金奖惩挂钩。围绕能源等重点领域,支持浙江省实施一揽子财政政策,力争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鼓励浙江省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支持浙江省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改革试点,鼓励浙江省按规定统筹资金支持试点项目建设。

“浙江实施‘双碳’奖惩制度,可以视为一项激励措施。”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温建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财政出台奖惩措施加快绿色发展,并鼓励降能耗、减碳排放指标,其实也是加强“碳税”征管,“虽然财政拿钱奖励要出钱,但提高了‘碳税’入库数额,可以说是很划算的政策激励措施。”

“当然,降低碳排放对地方而言是不小的挑战。”温建宁坦言,“主要的难点在碳排放背后是产业,甚至是高耗能的火电等能源供给产业,是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产业,这些产业链接煤炭开采和运输等行业,如此长的产业链条影响很大。”

“另一个难点在于碳排放背后的经济运行,实现‘双碳’的目标,关键是产业的绿色转型,要通过绿色、清洁能源的替代,降低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炭等化石消费,多使用水电、太阳能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温建宁分析称。

在产业转型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支持宁波舟山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支持浙江省义新欧(中欧班列)提质扩容专项激励试点,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支持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浙江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制造业领域相关政府投资基金积极参与投资浙江省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

为共同富裕探索路径

《方案》从支持浙江探索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财政管理体制,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形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先行示范等方面进行一一部署。

温建宁指出,现在推动的财政信息化改革,包括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预算监督平台等,县级支出可以在平台中反映,有利于市级的财政机关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通过内部的财政监督和外部的审计监督,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支持浙江合理配置和清晰划分各级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增强省级调控职能,适度强化省级在统筹协调跨区域事务方面的职责,优化支持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体制政策。

探索完善省与市县收入划分体制。支持浙江省贯彻分税制原则,根据税费属性合理划分收入,保护和调动市县发展积极性,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提升省级财政统筹资源能力,更好发挥省级财政的均衡作用,强化财政体制“扩中”、“提低”的政策功能。探索建立省以下财政收支均衡度评估机制,逐步提高财政初次分配均衡度,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坚实财力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明确,鼓励浙江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先行先试。比如,探索建立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水平合理、保障到位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政策框架,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确定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保障标准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实现省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推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浙江样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浙江一些地方在村庄信息化、养老服务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实践。”温建宁分析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就需要上级省级政府统筹事权,完善基础设施。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看,互联互通一方面是产业链条的联通,另一方面就是基础设施的打通。”

《方案》还提出,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推进浙江明晰各类转移支付功能定位,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和结构,更好发挥一般性转移支付均衡区域间基本财力配置,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落实,专项转移支付引导下级干事创业的作用。同时,支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浙江省设立慈善信托,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引导社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支持浙江省率先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日前,2021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碳达峰 碳中和”绿色经济高峰论坛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本次峰会以“‘双碳’战略,打造经济新引擎”为主题,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运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新华社总经理室常务副总经理、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董事长余孝忠,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湖北省食品安全协会会长、中国运鸿控股董事局主席李玉保等人出席了会议。节能减碳、守护地球,是目前世界发展的主题。作为环保企业的代表与本次峰会的承办者,李玉保表示,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向全世界庄严承诺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努力的方向,也是民营企业应该投身的一项事业。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生产低碳环保生物全降解产品,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有利举措。

李玉保是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之一,在当前世界节能减排的发展主题下,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良好发展。世界生产力科学院是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院士当选者必须是在生产力科学研究、推动和组织先进生产力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中国籍院士有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等人。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李玉保已经为此努力了许久。作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李玉保曾在瑞士日内瓦出席联合国招待晚宴,并出席UNSDG健康峰会发表演讲。席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与李玉保先生进行了亲切交谈。

环保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全体人类应该为此奋斗一生的事业,李玉保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使命,堪称民营企业家典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可持续发展。20209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之后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气候雄心峰会、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连续6次阐述中国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并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重点任务。2021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日前,相关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已正式发布。

高质量增长需要现代化治理机制

经济增长带来外部性,需要新的治理机制。碳排放升高,导致全球气候与全球经济—社会—区域均受到“非线性”冲击,研究者们从发达国家高质量增长的需要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这个视角出发,计算出各类非线性冲击的阈值。这类讨论逐步转变为绿色发展概念并引导各国“共同意识”推动了全球绿色行动,其本质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讨论,诺德豪斯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化产生新的经济成本,因此碳排放可以进行社会成本定价。基于碳排放导致经济出现的冲击,进行“碳外部性”即社会成本计算,从而收取碳税。这样一来,碳排放问题就从增长问题转向了全球治理和机制设计问题。

碳中和治理体系区别于传统的治理体系,正在不断进行实验探索。气候变迁涉及全球化公共产品,因此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治理问题。在自上而下的治理推动中,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形成了两种治理模式:“碳税”和“总量管制与交易”。碳税由于碳价格测算和政治结构的复杂,很难实现,最终以区域市场碳交易为基准相互补偿。而各个国家和地区做法各不相同,形成了碳中和的治理实验。欧洲依据立法进行了强制减排机制——碳交易市场。气候问题涉及每个个体和企业,因此亦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治理推动问题,目前的最佳实践是从责任投资出发,表现为环境、社会和治理承诺(ESG)机制上,这一机制构成了自下而上最有效的承诺性治理机制。由于其起源于责任投资承诺,因此在投资链和供应链体系内进行治理传递,有利地推动了自下而上的治理,也发展出绿色金融与绿色资产行业。

国际碳交易框架与中国实践

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基础上形成了《京都协议书》,该协议书创新性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全球气候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京都协议书》中规定了三种补充性碳交易市场机制,用于降低各国实现减排目标的成本。一是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发达国家之间交易或转让排放额度(AAUs),使超额排放国家通过购买节余排放国家的多余排放额度完成减排义务。二是联合履约机制(JI,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产生的排减单位(ERUs)交易和转让,帮助超额排放的国家实现履约义务。三是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支持或者技术援助等形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开发与合作,取得相应的减排量,这些减排量被核实认证后,成为核证减排量(CERs),可用于发达国家履约。

在国际框架的基础上,中国采取的是CDM的实践。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碳排放交易,从关心“污染”转向“碳排放交易”。碳排放交易是以电力行业为主导的。我国碳市场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11年,主要参与国际CDM项目;第二阶段从2011年至2020年,在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福建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第三阶段从2021年开始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2020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被多次提及,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加速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211月发布,电力行业于2021年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

从我国20142020年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来看,成交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趋势:2017年我国碳交易成交量最大,为4900.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全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4340.0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40.85%。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变化情况来看,20142020年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20172018两年有小幅度减少。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了1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49%,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相关政策仍有进一步完善空间。以碳市场纳入行业为例,根据生态环境部于20211月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交易首批仅纳入发电行业,在未来我国碳市场建设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将覆盖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8大行业。

碳中和机制与绿色金融

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基建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从国内现状来看,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存量规模全球第一,资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和交通领域,商业银行成为绿色信贷、绿色产业基金的重要参与者。2021318日,上海清算所发布绿色债券指数。

我国绿色金融自2005年起步,2016年出台顶层设计文件,2019年以来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新版标准,2020年发布《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目前初步形成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等多层次市场。具体来看,绿色信贷已经建立包括分类统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奖励激励机制在内的政策体系;绿色债券根据不同债券类别逐步形成包括发行标准认定、信息披露和续存期管理等制度的差异化政策体系;对于绿色证券指数、绿色保险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设仍在推进中。

未来中国需要投资进行大规模的绿色更新。自2013年起,中国工业化进入平台期,城市化成为新的碳排关键,新建和存量交通、建筑、基础设施改造成为重大投资和绿色金融支持的领域。根据中金公司的估算,20212030年累计绿色投融资缺口约5.4万亿元,年均0.54万亿元。这种缺口或将由于投资需求后置而进一步扩大,假如没有政策干预,2031年后绿色投融资缺口可能会迅速上升至每年1.3万亿元以上。

ESG承诺下绿色金融生态系统

由政府机构、市场平台(如交易所)、资产委托机构(如主权财富基金、退休基金、家族办公室等)、资产受托机构(信托平台)、评级公司、认证机构、信息收集与数据整合机构、合规服务商、指数编制机构、金融中介(如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与非上市企业等多元主体组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里,绿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碳金融、碳交易等以及各类与ESG相关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给生态系统的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丰富多样、极具吸引力的可持续发展机会。

这其中,政府增强型市场激励机制是这一生态驱动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在管制—标准—激励方面需要更多的政策框架支持。当前大量的绿色发展,如绿色建筑、新能源、循环经济等大类别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可商业化阶段,但是国内相应服务供给较慢,原因在于涉及多利益主体,需要新的政府—市场—ESG主体三者协调,所以稳定的绿色发展制度框架最为重要。

实现这一框架需要多方利益共同努力。政府增强市场机制将推动微观层面基于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承诺加速的中国绿色资产管理。企业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作,先行先试,制定碳中和机制,并推动企业本身的绿色生态圈与之对接,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机制,促进交易、更新和绿色资产的智慧管理。

基于ESG为基准的资产才是绿色资产管理的重要领域,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绿色资产浮出水面,并让广大的消费者获得绿色发展的收益。从财富端来看,大量的家族信托、养老基金等倾向于购买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绿色资产。在绿色金融生态体系中,绿色金融将充当主要角色,资产安全托管和管理服务将作为信托、基金的重点配套,而上市公司基于ESG理念积极推动的绿色发展将为市场提供更好的资产。

作者简介:张小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12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处长时希杰应邀参加“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在平行论坛二“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模式与路径”上参与讨论,他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妥善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政府与市场以及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绿色”和“智慧”是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下为会议纪要:

今年315日,中央财经委召开第九次会议以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热点。11月,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写入《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

 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处理好若干关系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要妥善处理好若干关系: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政府与市场以及发展与安全。

1)发展与减排。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虽然北上广深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仍有很多欠发达地区。我国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2035年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统筹考虑好减排的问题。

怎么处理好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关系,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我们需要把握科学性,合理把握能耗双控的力度和节奏,要按照中央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关系。

2)整体与局部。我们要用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来做好“双碳”工作。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现在每个省都在研究制定自己的达峰时间、峰值。在研究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行动方案、措施、达峰时间时要考虑全国统筹规划,要全国一盘棋。我总结为协同降碳。希望各地区、各行业能全国统筹、有序达峰。

3)短期和中长期。2030年前要达峰,2060年前要中和。这两个事情是有关联性的,峰值越高,未来中和的难度就会越大。高耗能项目上得越多,会为未来中和阶段造成更大压力。要持续降碳,不能剧烈波动,也不能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要统筹好时间和节奏。

4)政府与市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节能减排是有经济外部性的。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对降碳可能缺乏主观能动性。要通过加强外部监管,依法用好法律法规、标准等手段推动企业节能降碳。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挥市场化手段,7月份推出全国碳市场,下一步要在绿色金融方面发力。在“双碳”背景下,迫切需要绿色金融加大输血、支持力度,不管政府、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要为降碳提供支持,实行双轮降碳。

5)发展与安全。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开展节能降碳工作时要考虑不能影响这些行业的生产供给,因为这些行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他们生产的产品是我们离不开的。假如因为节能降碳他们没有办法生产了,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因此,我们需要在维护能源安全,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统筹做好工作。

另外,我们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研发风险、项目风险等。需要绿色保险为这些风险保驾护航,帮助相关市场主体稳健地、平稳地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实现安全降碳。

 2 长江经济带未来如何发展?

大的原则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总书记对长江沿岸11省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个人理解,“绿色”和“智慧”是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绿色”引申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指把生态的东西变成产业。“产业生态化”主要针对我们现有的工业、制造业,使其更加绿色化、环保化、低碳化,这是产业生态化的过程。由此可以引申出一系列有价值的投资方向和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领域,比如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生态修复,污水垃圾处理等等。

“智慧”同样可以引申出两个化,即“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一方面,要“产业数字化”。对于工业和制造业,要把能源流、材料流、信息流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增加智慧属性,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另一方面,要“数字产业化”,把数据中心、5G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产业扩大规模,形成产业。下一步,我们要从数字行业里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要把数字经济发展起来。

127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和远达环保共同启动建设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并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装备和产品制造方面形成全方位能力,加快我市CCUS产业发展。

据了解,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下设1个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总部,以及CO2捕集、CO2原位转化及提高采收率、CO2地质利用与封存、CO2资源化利用4个技术创新分中心。根据建设目标,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将力争到2024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机构和中试试验基地。

作为该中心牵头单位,远达环保拥有多个国家省部级的科技平台,并建有我国首个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当天启动活动上,远达环保分别与参建单位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吉电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分批签订了共建协议,进一步整合高校与机构核心技术资源。

重庆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建设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是推动重庆乃至全国CCUS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CCUS技术集成创新并迈向产业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抢占全国乃至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装备和产品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对于支撑地方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该中心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落地生根,也将助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进一步厚植绿色基因。

未来,重庆经开区还将积极整合碳捕集与利用领域的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技术及装备攻关,打造国家重要的碳捕集与利用产业基地,在2025年初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并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发和产业优势全国领先。

127日,江门“双碳”实验室揭牌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在活动上,江门市政府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3个“双碳”产业合作项目签约落户江门,涵盖绿色低碳城市(园区)合作、“双碳”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双碳”技术应用和“双碳”技术产业化等领域。

江门“双碳”实验室由江门市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发起共建。接下来,双方将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和省、市重大需求,以建设“双碳”省实验室为目标,整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一批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先进的“双碳”科研示范基地。

江门市政府还与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深化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发挥低碳清洁能源技术优势,共同打造台山电厂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智慧能源基地,开发天然气热电联产等综合能源项目,大力协助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推动江门低碳清洁能源发展,共同促进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后,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江门碳中和研究所也举行了揭牌仪式。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是国家能源集团首批启动建设的集团级研发平台,未来将力争在清洁能源与煤电耦合制氢、传统煤电与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低碳技术成果应用推广等领域取得突破。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江门碳中和研究所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江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科研机构。未来,该研究所将依托于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成为服务与引领双碳发展的科研基地、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机构,以及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化研究的新型科创载体。

当前,江门市正大力实施以“科技引领”为首的六大工程,将创建“双碳”省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来推进。随着上述一系列高端科研合作项目的落地,江门有望在“双碳”领域汇聚更多创新资源,围绕多个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探索,推进更新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为广东省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江门力量。(董有逸)

来源:南方日报

近年来,受温室效应加剧影响,全球多地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暖问题愈发严重,一旦到达气候临界点,生态环境变化将不可逆转,环保工作刻不容缓。同时,全球产业信息化趋势势不可挡,数据经济的来临大势所趋。

如何在发展和环保之间取得平衡,甚至相互促益?绿色新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双轮驱动促进双碳蓝图加速落地。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数据中心是个“耗能大户”,随着数据中心数量与机架数量剧增,电力需求增长迅猛,预计2020年数据中心用电总量将达到202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2.7%2030年将突破4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3.7%

从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中心产业来看,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有着必然性。尤其是在“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既能够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又能效降低能耗的绿色数据中心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有孚网络秉承对绿色发展的向往,坚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份责任心,坚持走“追青逐绿”之路,以建设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数据中心为目标,积极采用数十项先进技术和设备选型,实践“数据中心是一个整体,节能从源头开始”,从IT、电气、动力系统、制冷系统、微模块技术等方面采用多项绿色节能技术,赋予低碳数据中心更丰富的内涵,其中多项IDC节能技术专利获得行业认可,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同时提升运营能效。

有孚网络云计算数据中心均按照高等级标准建造,达到国家A级标准或国际Tier 3级别以上标准,基础设施配置完善,服务内容全面,部分机房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机房资源独享模块定制化,在提供高等级数据中心资源的同时,提供高标准的专业化服务。

除了建设绿色新型数据中心,云计算的普及也有助于环保建设。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改进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中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云计算数据中心,提高计算资源密度,达到更高的计算效率,可以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将离散的企业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聚集到更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电力容量、优化冷却设施、提高服务器利用率,从而使IT资源的利用能效比达到最高,达到减少排放的目标。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云计算的过程中,无需进行重大重新设计的战略迁移,可持续发展软件工程实践的应用以及对“云架构”的应用优化。分析显示:与传统基础架构相比,仅初期的云迁移就可以减少84%以上的碳排放量。

有孚网络凭借着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热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能够满足超大规模的存储需求。分布式结构自带良好的扩展性,能够轻松处理PB级存储,scale-out存储架构能够对整体性能进行提高,实现高效扩容,有效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速计算的问题。

有孚网络拥有20年丰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经验,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资深的客户服务团队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证客户及合作伙伴获得更加优质的IT服务和体验,让企业专心工作。有孚网络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全年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以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安全性、可用性为用户提供可持续性的业务保障。

在全球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环保,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用科技反哺环保,符合科技造福人类的宗旨。有孚网络在节能降耗的保卫战中因地制宜,绿色新型数据中心+云计算双轮驱动,为新基建的发展建设,数字经济的早日实现提供动力。

一年一度的京港洽谈会、京港金融合作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港交所董事总经理巴曙松等在线上线下出席本次活动。

殷勇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北京重要的金融合作伙伴、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对外投资最多的地区。金融合作是京港两地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和香港都是重要的金融枢纽,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北京与香港要在绿色金融方面深化合作,加强京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绿色企业和绿色金融人才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推动金融更好支持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许正宇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香港也不例外。香港特区政府在202111月公布了《香港气候行动2050,提出香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策略目标。除了在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香港也要在2035年前,整体碳排放减少一半。同时,香港也致力于为国家力争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贡献。这些策略和目标将创造绿色经济机遇。香港绿色金融发展一直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打造香港作为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

许正宇认为,要推动香港、内地实现碳中和,香港可以利用自身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以及拥有的庞大金融市场、完善的国际监管体系、领先的绿色评估认证机构和国际投资者,成为区域内绿色企业和项目的首选融资平台。自2015年以来,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债务持续增长,2020年在香港安排和发行的绿色债务总额大概120亿美元,累计总额超过350亿美元,而发行人中有六成都来自于内地。

王信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和地区的共同责任,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北京和香港都有着巨大独特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绿色金融发展任重道远,但面临巨大机遇,相信北京、香港的探索实践和深度合作,将为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和完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巴曙松表示,从全球交易所实践经验看,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交易所能够积极发挥作用:为可持续发展投资提供融资平台及退出渠道,把投资发展成为具有流动性的可投资产品;开发ESG投资产品,拓宽绿色金融资金来源,培育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线;以加强ESG相关信息披露为切入点,为ESG投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形成跨区的、共同认可的、具有一致性的行业标准,提供受监管的透明市场运行环境。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金来源,必然要取决于金融市场发展,需要拥有广泛产品及服务的交易所平台积极参与,交易所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效盘活碳排放权资产,更好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打造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上海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从贷款条件、碳排放权价值评估、碳排放权质押登记、质押物处置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意见,厘清碳排放权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支持金融机构在碳金融领域积极创新实践。

上海地区商业银行在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方面已有一些实践探索,但目前仍然面临质押登记、处置规则不明确等问题。《指引》对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价值评估、贷款期限、定价方式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碳排放权的质押登记、质押物的管控和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厘清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支持业务规范有序发展。《指引》也为金融机构利用全国碳排放权或其他环境权益开展融资业务提供了参考。

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更好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

126日,市场监管总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研究部署市场监管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科学制定《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和《市场监管系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拿出务实可行的路线图、时间表和工作举措。要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贯穿落实到市场监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在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上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商业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应提高站位,将“双碳”目标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在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上表示,碳中和是全新命题、长期课题,需要以前瞻性思维进行战略布局,为绿色发展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另外,银行业应以健全的风控体系,处理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确保业务健康发展。

据悉,今日,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在“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服务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责无旁贷。当前,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他提到,据估计,中国实现碳中和需数百万亿元资金支持,年均资金缺口近2万亿元,在可再生能源、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缺口较大;

绿色低碳技术仍处于攻坚期,碳汇、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应用性和商业性不足。我认为,中国银行业要积极作为,抓好“五个加强”,实现“五个提高”,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当前,气候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疫情余波未平,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热带地区罕见降雪、北美出现千年不遇的“高温穹顶”,《巴黎协定》温控目标面临巨大挑战。后疫情时代,绿色、低碳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欧盟推行碳关税、中美达成气候行动联合宣言,13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全球气候治理已成为广泛共识。

中国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奋力用40年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需近百年的深刻转型,充分体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服务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中责无旁贷。当前,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仍存在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中国银行业要积极作为,抓好“五个加强”,实现“五个提高”,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第一,加强战略统筹,提高前瞻性。碳中和是全新命题、长期课题,需要以前瞻性思维进行战略布局,谋定而后动,为绿色发展指明方向、规划路径。

第二,加强机制建设,提高有效性。机制体制是业务高效运行、行稳致远的基础。绿色金融业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亟需从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保障。

第三,加强产品创新,提高适配性。绿色产业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与传统融资信用基础不尽相同,客户复杂多样,需要以产品创新匹配客户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第四,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稳健性。绿色金融风险因素复杂,既包括传统的绿色项目违约的信用风险,绿色资产投资的市场风险,也包括物理风险、转型风险等气候与环境风险。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互惠性。绿色发展是全球命题,需要各方勠力同心、携手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未来,中国银行将按照国家部署、锚定战略目标,守初心担使命,为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陈祎 通讯员史凤玲)1211日上午,以“打造绿色鄱湖,助推零碳长江”为主题,来自江西省人民政府省市相关领导、企业家、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企业家会员、阿拉善SEE长江大保护议题联盟成员、阿拉善环境产业联合会会员、双碳领域相关专家等200余人围绕双碳背景下实现零碳长江的战略、路径、行动展开讨论。

“长江是母亲河,中华文明之源,是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但是长江流域经济带能源消费高、CO2排放量大,以2019年为例,分别占全国35.95%36.99%。”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长江流域要借助诸如以氢能、地热、铀和锂零碳资源等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生态长江建设。”

活动中成立了“长江大保护议题联盟”“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绿皮书”和“零碳长江千企行动网络”正式启动,成为双碳背景下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成果之一。

“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绿皮书”是由CCF、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及东海等项目中心组织编写,旨在进一步推动和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提供政策资鉴,激发和推动不同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长江保护和修复。该书也成为减排与适应性工作领域的探索内容之一。

“零碳长江千企行动网络”的启动,将发挥企业家创新、效率、担当等精神,通过企业的技术、机制、产品等创新引领,带动至少1000家企业开展碳减排、碳中和的绿色转型。加速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绿色发展和整体碳中和进程,关联同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从而使各行各业的企业共同迈向零碳长江。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推动社会化参与的多元共治是本次探讨的重点之一。本次活动来自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科研院所等代表,就各自领域在通往双碳之路过程中所做的探索与努力进行了分享,以助力形成“政策引领、科技支撑、产业转型、企业发展、项目落地”的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本次活动还同时发布了“鄱阳湖宣言”,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长江大保护,助推零碳长江目标的实现,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南都讯 128日,广东绿色低碳发展圆桌会在江门举行,“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产业链相关企业高管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广东低碳绿色发展之路,为广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及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建言献策。副省长王曦,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许典辉,省科技厅厅长龚国平,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出席活动。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倪明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焕明现场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雷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视频连线发言。会议由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主持。

广东绿色低碳发展圆桌会在江门举行。

王曦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和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全方位实施减碳降碳行动,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在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上持续发力,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上持续发力,在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持续发力,在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水平上持续发力。他指出,江门积极建设“双碳”实验室,充分体现了江门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要持续加大投入,着力吸引世界优秀科研团队进驻,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上进行有益探索,为广东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陈岸明介绍了江门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总体构想。他表示,江门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工作要求,全力把“双碳”实验室建设好、发展好,为全省实现“双碳”目标扛起江门担当、体现江门作为,更好地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展示中国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和成效。要以建设省实验室为目标,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双碳”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高地。要以建设“双碳”实验室为契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双碳”解决方案、提供“江门样本”。

倪明选分析了“双碳”科技发展的全球现状与趋势,介绍了江门“双碳”实验室的定位、构想和优势。他表示,江门“双碳”实验室将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围绕低碳科技、“双碳”政策与绿色金融、数据分析与“双碳”设计、零碳科技、负碳科技等领域,补齐科技创新研发短板,推动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朝着建设“双碳”科技国际中心和高地的目标迈进。

会上,相关能源领域央企、知名民企、省内外科研院校、省有关部门代表作了发言。江门市领导陈志清、刘杰、周佩珊出席活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1015时讯(首席记者 周盈 通讯员 邱黎明)近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和远达环保共同启动建设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并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装备和产品制造方面形成全方位能力,加快我市CCUS产业发展。

据了解,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下设1个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总部,以及CO2捕集、CO2原位转化及提高采收率、CO2地质利用与封存、CO2资源化利用4个技术创新分中心。根据建设目标,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将力争到2024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机构和中试试验基地。

作为该中心牵头单位,远达环保拥有多个国家省部级的科技平台,并建有我国首个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当天启动活动上,远达环保分别与参建单位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吉电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分批签订了共建协议,进一步整合高校与机构核心技术资源。

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效果图。重庆经开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重庆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建设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是推动重庆乃至全国CCUS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CCUS技术集成创新并迈向产业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抢占全国乃至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装备和产品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对于支撑地方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该中心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落地生根,也将助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进一步厚植绿色基因。

未来,重庆经开区还将积极整合碳捕集与利用领域的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技术及装备攻关,打造国家重要的碳捕集与利用产业基地,在2025年初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并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发和产业优势全国领先。

近日,经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批复,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山西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子公司环交中心正式设立。近年来,山西产权根据山西金控集团整体战略部署,将环交中心打造成为省内首家集环境权益资产交易、绿色金融服务、低碳环保咨询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服务机构。目前,累计交易规模达到20亿,在全国同行业内位居前列。此次服务中心的成功设立,标志着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以下简称“中碳登”)为生态环境部唯一授权建立和运营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平台,承担着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

下一步,环交中心将全力配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及中碳登做好全国碳市场履约清缴、注册登记等相关工作,并积极探索发展碳金融及其衍生品等有关服务,有效推动我省碳市场金融创新发展,为山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转型发展蹚出新路。

121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资国企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要全面、准确、完整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国资央企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把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稳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研究出台有利于中央企业稳增长的政策举措,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作出积极贡献。要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在党的二十大前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更大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科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积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要依法加强对国有资本的有效监管,支持引导国有资本有序健康发展,守护好、发展好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对企业生产、投资、债务、金融等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巩固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落实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提高国资央企各级党员干部做好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备受瞩目,在此期间,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家论坛作为重要的子活动之一,于20211211日在江西省前湖迎宾馆举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司长吴志民、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俊、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深圳市中汇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莉莉、卡尔蔡司集团大中华区总裁Maximilian Foerst(福斯特)等出席论坛。

吴志民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以“打造绿色鄱阳湖,助推零碳长江”为主题,是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现实意义。衷心期待江西省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扬优势、作示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衷心希望各位专家、企业家走进森林,走近湿地,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和办法,分享更多真知灼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更大贡献。

邱水文在致辞中指出,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铁心硬手控增量,转型发展提质量,努力推动江西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江西省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推动林业碳汇工作走深走实,在巩固林业碳汇存量、提升林业碳汇增量、推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未来,江西省林业局将按照省委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林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作用,为把江西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作出积极贡献。

孙莉莉在致辞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家论坛,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助力长江经济带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一步。而观鸟与低碳主题的结合,正是促进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为解锁自然潜力贡献创新方案。希望通过阿拉善SEE搭建的社会化参与的环保公益平台,链接政府、科研院校以及环保公益伙伴一道,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明,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主席、奥泽文教科技集团董事长邬剑刚,阿拉善SEE鄱阳湖项目中心主席、江西裕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红永先后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以视频形式在论坛作主旨演讲,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鲍成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七任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路明,卡尔蔡司集团大中华区总裁Maximilian Foerst(福斯特),绿色供应链推进委员会主任委员、朗诗控股董事长田明,永修县委副书记、县长秦岭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受邀出席并分别作主旨演讲。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六任会长钱晓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七任会长、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路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终身会员、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中阳建设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恩斌,江西恒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恩雪等就“零碳长江愿景下企业转型的机遇、挑战与行动”话题以“沙发论坛”形式现场交流。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级生态环境监察专员罗盛金向江西长青会展公司颁发了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碳中和”证书。

论坛还正式发表了《零碳鄱湖宣言》,并宣布了“零碳长江千企行动网络”正式启动。

江西省人民政府省市相关厅局领导、江西省企业家、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企业家会员、阿拉善SEE长江大保护议题联盟成员、阿拉善环境产业联合会会员、双碳领域相关专家,主、承办及协办单位代表等180余人参加了该论坛。

本届论坛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阿拉善 SEE 生态协会主办,由江西省林业局、九江市人民政府、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阿拉善 SEE 长江大保护议题联盟、阿拉善 SEE 鄱阳湖项目中心承办,并由江西省工商联合会、永修县人民政府、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阿拉善环境产业联合会(AEIU)、长江商学院江西校友会协办。论坛的主题为“打造绿色鄱阳湖 助推零碳长江”。与会嘉宾就碳达峰、碳中和内容进行研讨交流,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聚智谋策。

20211月吴兴区生态环境分局支部与中国银行湖州城中支行结对共建以来,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交流,共同签订了廉洁伙伴协议书,深入走访企业,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近期,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区生态环境分局与中国银行城中支行积极共商服务企业之策。中国银行湖州市分行专门开发“工业碳惠贷”金融产品,以此来助力工业企业高效开展碳减排工作。

区生态环境分局通过排摸筛选,锁定浙江斯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小微企业,并赴企对接,精准服务。浙江斯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绿色工厂三星级企业、碳效值2级,符合“工业碳惠贷”的准入条件。经审核,该企业成功获得1000万元的低息信用贷款批复,解决了企业的用款需求。

下阶段,我分局将与中国银行湖州城中支行进一步加强联动,充分发挥银政合作的优越性,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

注:工业碳汇贷以“碳效码”作为工业碳效对标的重要载体,用于评价企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水平及碳中和进程。企业在行业及全工业的碳效水平作为主要评价结果应用,与“企业码”相结合,同时纳入“绿色工厂星级管理”、“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培育”和“亩均论英雄”管理评价体系。“工业碳惠贷”金融产品对绿色工厂星级评定三星级及以上且碳效率高的小微企业加大了支持力度,提供碳信用贷款。

来源: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网站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56号建议的答复

郑光照等9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秦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中和’试点示范市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证监会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秦岭碳汇交易中心建设

为保障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该机制支持将我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的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202012月,我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碳汇项目只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下的一种项目类型,现有自愿减排交易场所能够满足交易需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工作部署,国务院有关规定以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工作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控交易场所数量是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上述原因,当前无需设立专门的碳汇交易中心。

下一步,我部将抓紧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在鼓励高碳行业积极减排的同时,支持碳汇等低碳零碳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生态保护补偿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将商洛列为“碳中和试点示范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订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保障方案,下一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我部也将持续深化和推进低碳试点、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地区将低碳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抓手,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加快构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三、关于开展秦岭区域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目前已基本建成全面设点、全国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0211月,我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提出“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在全国层面,探索通过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变化情况和土地覆盖(植被)类型与分布,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和“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成效监测评估,增强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一系列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的措施。

中国气象局《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实现气候系统关键区和重点城市(群)碳中和评估全覆盖的目标,大力开展气候条件对区域碳收支影响评估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碳收支预估研究,提升区域和城市碳汇潜力监测和评估能力,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大力推进秦岭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并将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气象观测、生态监测评价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纳入《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前,已初步建成秦岭生态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施了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商洛示范项目,搭建秦岭生态监测服务可视化业务平台,并持续开展秦岭生态气象评估技术研究。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相关工作,推动在统一监测评估方面取得关键进展。中国气象局将把全国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基础能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工作。同时,推进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商洛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站和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推进商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深化卫星遥感应用,为秦岭生态系统碳汇精确计量及生态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918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关于探索建立林业碳汇激励机制促进革命老区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建议”复文

2021年第8838号)

一、关于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补偿机制的问题

(一)推进森林覆盖率横向补偿。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第十五条“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规定,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森林覆盖率横向补偿,为实现公共生态补偿积累经验。

(二)探索林业碳汇效益补偿。2020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各地可按照生态环境部2019年发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中的相关流程,积极推动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盈利性企业、社会团体等主办的大型活动碳中和。拓宽林业碳汇效益补偿途径,逐步实现年度购买林业碳汇,抵消本单位的碳排放量。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协调中央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机制,指导福建省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在财力可承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共同研究论证并推进林业碳汇效益补偿机制向纵深发展。

(三)实行经营性项目用地碳汇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相关法规规定,占用林地的单位应当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生态效益补偿等。根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福建省应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方面的实践探索,在经营性项目用地碳汇补偿方面先行先试,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二、关于完善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机制的问题

(一)扩大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范围。20212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将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我局组织编制了《碳汇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四个方法学,并已被主管部门备案。其中《碳汇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已成为行业标准。这些方法学为全国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提高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配额及补贴标准。根据国际惯例和市场化原则,碳汇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我局加快完善碳汇定价机制,研究和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政策保障和市场调控的作用,适当提高配额限制及价格补贴标准。保障项目开发者权益,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金融支持林业碳汇项目。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探索金融产品创新,以收储、托管等形式进行资本融资。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碳票”是很好的探索实践。我局将进一步指导鼓励各地加强探索,建立健全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林业碳汇项目价值实现渠道。

文件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科学与管理》杂志于20211126日通过网络首发形式,发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的研究成果,摘要如下。

一、研究背景

该研究始于2021年初,当时主要是担心各省市在对待碳达峰时间点问题上,仍然按照过去习惯的国家部委提目标,各省为了资金或优惠政策而进行内部竞争的做法,造成不利的国际影响。

盲目提出过早碳达峰目标,要么到时间完不成,轻诺寡信,但这是极其严肃的国际政治问题,不允许各省市这么做。更大的可能是,延续甚至加码过去用顺手的行政类管控措施,导致更早隐性碳达峰,而对这种做法存在的更大危害性浑然不知。需要及时提醒一些地方和行业,不能为了完成自身的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或任务,就采取隐性压制企业正常经营、压制地方经济正常发展的作法,削足适履,硬性实现自己想当然的碳达峰目标,导致经济过早进入低速增长期,碳排放量过早进入平台震荡期,反而无法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也无法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在国家前几年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的时候,山东省发文提出2027年左右碳达峰,比当时的低碳发展试点省都早。该文中也提出烟台、青岛2020年前实现碳达峰,而其他几十个试点城市,都没有比这个提法更早的,当然这也没有兑现。更有甚者,几个月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管理职能没有从环保部门转回发改委之前,环保部门据说曾对媒体表明,有把山东省碳达峰时间提前到2025年左右的想法,当然好多省市都是这么想的。好在中央及时制止了这种运动式减碳、比赛式达峰。

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比全国更加偏重偏煤,即使山东省的文件中提出和全国同步达峰,如果自身制定的各种政策措施导致隐性过早达峰,则经济增速会长期低于全国;经济总量会从第三退居第四;会导致山东省的碳排放量因为过早人为压制,而进入平台震荡期,后期的随机因素或意外因素也可能导致碳排放量反超前面宣布的碳达峰时间,反而无法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及山东省现代化强省建设走在前,不可能实现。鉴于此,在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碳排放协同研究课题基础上,进行了半年多的碳达峰相关研究。

通过碳达峰对经济增速锁定的量化研究、国际国内碳达峰规律分析、碳达峰类型分类、不同时间点碳达峰损益和风险分析等,提出协同实现碳达峰目标和2035年现代化目标的意见建议。

二、主要结论

该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1. 碳达峰时经济增速上限由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锁定;

2. 碳排放强度降速则是由能源碳密度降速和能耗强度降速决定;

3. 碳达峰的主要类型有“自然增长+危机型”碳达峰模式和“平台震荡+随机型”碳达峰模式,经济增长缓慢是发达国家碳达峰后的基本规律;

4. 发达国家碳达峰多是因为经济危机或能源危机等,经济或生产力受到重创导致经济增速长期低迷、产业转移等被动达峰,而非平台期自然达峰;

5. 规模较大国家或经济体碳达峰与能源消费达峰多是同步实现,少量因可再生能源或核能实现错峰;

6. 过早碳达峰或能源达峰对经济增速有“强抑制效应”,假如全国2025年提前碳达峰,将导致经济低速增长,无法达成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7. 延续或加码过去累积起来的多重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导致事实上的提前碳达峰,甚至是能源达峰,需要特别警惕;

8. 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缺乏类似市场手段的弹性,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常态化潜能”释放。

三、确保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建议

1. 中国碳达峰必须依靠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而不是类似发达国家需要生产力的被动遭受重创;

2. 采取透明的可预期的行政和市场手段,通过制造可控的“碳达峰风暴”,使2029年成为事先可确认的碳达峰年;

3. 确保能源达峰时间晚于碳达峰时间5~10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检验现行能源环境政策是否妥当的判断标准之一;

4. 在严控盲目新增两高产业产能前提下,完善和优化多年累积的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防止过去多重累加的能源环境政策的惯性导致更早碳达峰导致经济增速过低,无法实现2035年现代化目标;

5. 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应逐步建立出口产品链相关的碳关税、碳税征收机制,扩大碳交易覆盖范围、提高碳价;

6. 各省市、各行业要制定协同推进策略,避免单兵突进,影响整体战略的实现;

7. 在制造透明的可预期的2030年“碳达峰风暴”,确保2029年碳达峰,并符合正常的环保标准前提下,2030年前让企业充分发挥现有先进产能。2030年开始,落实现阶段制定的可预期、透明的行政和市场措施,大量淘汰落后和相对落后产能,大幅度减少行业范围扩大后的碳交易免费碳配额,大幅度提高碳交易价格,征收碳税,确保碳排放前9位的省份、主要碳排放行业及全国在2029年达峰。

8. 其他省市或其他行业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严控盲目新增两高产能前提下,碳达峰时间点宜早则早、宜晚则晚。

9. 避免各省市自行宣布其过早碳达峰时间,或继续沿用甚至加强5类能源环境类约束性指标的约束力度,导致实际上的过早碳达峰,最终导致全国碳排放量进入平台震荡期,难以事先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也无法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RCEP工作组主办的RCEP 4C九次会议于北京时间(UTC+812149时线上举办。

本次会议聚焦绿色金融,以生物多样性金融:推动高质量ESG走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探求生物多样性金融与绿色金融意义,助力RCEP区域可持续发展民间合作。主要探讨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环境与社会治理(ESG),绿色金融与绿色一带一路等议题。

赵燕澍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和高新技术引进投资工作。他在网络科技及IT,国际教育交流,非营利组织管理,环境保护及高新技术引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多年的管理和实践经验。

赵燕澍博士为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共同创建人理事。自2005的十多年间担任中国北京外国专家局专家。现为中国绿发会大气治理及低碳发展中心特聘专家,绿会绿色发展专家。

现将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共同创建人理事赵燕澍博士的发言整理发布,与读者共赏。

赵博士概述了1210日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要求,以及鉴于双碳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仍然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节能减排上减碳。这些工作不但直接帮助降碳减碳,而且能为进一步大规模二氧化碳气体的捕获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间接或者直接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大气污染物治理与碳减排工作有着极强的协同治理的效应。

随后介绍了我们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例如雾霾以及空气污染。很多的专家及一线工程师们已经找出了可能的雾霾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新观点、新理论:也就是可凝结颗粒物,也称为CPM。它是造成雾霾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之一。CPMPM2.5和气溶胶物质的重要前置体。

赵博士指出我们今天的矛盾和混乱的大气污染治理局面: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燃煤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已经圆满超额完成了国家的污染物减排任务,但另一方面,我们的雾霾挥之不去,招之即来,久治不愈,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国民健康,造成国家声誉的损坏,并不得不通过行政命令手段,对众多已经达标的企业在冬季实行强制限产停产举措。

来源:中国绿发会

中信银行原行长朱小黄在第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暨2021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

1213日下午,第二届中法虹桥经贸论坛暨首届中法碳中和合作峰会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海外贸易中心法国/法语区企业中心举行。本次峰会以“迈向‘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中法合作新机遇”为主题,中法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累计800多人以线下与线上的方式参会。

峰会就“气候变化”分享了中法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发展经验,探讨了两国在碳中和背景下进一步合作的新机遇,讨论了符合两国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和实现两国各自碳中和的远景目标的路径。会上,中法两国人士就“法国/欧盟低碳政策框架”“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与行动”“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战略和运行机制”“双碳目标下的零碳中国解决方案”等核心话题做了主旨演讲。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副主任孔福安表示,中法两国从政府到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建立了诚挚的伙伴关系,为在全球范围早日实现碳中和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是长三角最具国际化和开放度的一流CBD,欢迎包括法国在内的全球各国企业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充分感受虹桥的发展热度,共享低碳发展机遇。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会长孙耀唯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矛盾频现的同时也孕育着诸多机遇。在碳中和的共同目标下,中法应携起手来,分享低碳发展经验,开展更多技术和项目交流,为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碳中和目标献计献策,共同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守护地球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Laurent Bili)表示,法国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这种合作体现在《巴黎协定》谈判中堪称典范的团结一致,体现在强有力的政治承诺上,体现在技术和学术交流中,也体现在今年举行的第八届“中法环境月”框架内的对话中。两国最近还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措施,如欧盟宣布在2027年前再提供40亿欧元,为气候行动提供资金,中国政府也宣布了在海外停止燃煤发电厂的建设。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多年来,中法两国从政府到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里,以高度的生态责任和历史自觉,展开了堪称世界楷模的务实合作,建立了应对气候变化诚挚的伙伴关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为在全球范围早日实现碳中和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1213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的第100个交易日。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全国碳市场自716日启动交易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随着履约期限临近,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

12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802.4074万吨,总成交额3.11亿元。截至12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494.82万吨,连续12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超1亿元,累计成交额突破30亿元大关,达到35.14亿元。

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以来,前期保持较高活跃度,7月日均成交量约54万吨;8月起交易热度逐渐减弱,8-10月期间日均成交量约为25万吨;自11月起,随着配额核查工作完成,重点排放单位实际配额盈缺情况得以明确,市场活跃度开始回暖,交易量自11月起处于高位,11月日均成交量超100万吨,总成交量达2300万吨,超过前四个月成交量总和。

市场成交量和流动性上升的同时,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保持小幅波动,近1个月收盘价在42/吨上下。

根据生态环境部通知,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在1231日前,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2019-2020年度的碳排放配额。目前,各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重点排放单位正积极有序地推进配额清缴工作。127日,海南省率先完成全部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成为首个100%完成履约的地区。

随着履约截止日期的日益临近,后续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将持续放大,交易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继续做好市场服务和管理工作,持续加强与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沟通,指导和督促重点排放单位尽快开展交易,全力保障履约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作为生态环境部指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依托上海金融中心优势,积极推动碳金融及绿色金融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创新,提升市场活跃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碳金融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步发展和壮大全国碳市场,积极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日,经省生态环境厅批复,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山西省服务中心在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正式设立,标志着我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又向前迈出一步。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机构(简称“中碳登”)是生态环境部唯一授权建立和运营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承担着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

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是我省首家集环境权益资产交易、绿色金融服务、低碳环保咨询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服务机构。目前,累计交易金额达到20亿元,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下一步,山西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将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和“中碳登”,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清缴、注册登记等相关工作,并积极探索发展碳金融及其衍生品等有关服务,助力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12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同时还要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这些要求必将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专精特新”发展带来了极大动力和鼓舞。

惟创新者强,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自从2021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议题后,中央和地方都更加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尤其是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激发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热情和信心。

在此背景下,作为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的一部分,每日经济新闻将于1221日上午在线上举办“2021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该论坛以“寻找隐形冠军 拥抱时代机遇”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头部投资机构、行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代表等,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路径、解读北交所上市规则,以及挖掘相关潜力股等。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之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企业发展“新潮流”。每日经济新闻汇聚低碳发展领域的政府官员、著名专家、知名上市企业,将于1221日下午在线上举办“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贡献中国碳中和智慧,探寻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抢占碳中和发展市场先机。

如何掘金“专精特新”?

北交所是我国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北交所上市的主力军是“专精特新”公司,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虽然它们的名字不是众人皆知,但它们“小而尖”“小而专”,长期专注于某些细分领域,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上深耕细作,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

“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实际上早在2011年便已提出。不过可以明显看到,近年从部委重金支持奖补,到高层会议密集部署再到资本市场重磅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报社邀请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他将作题为《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夯实2022年稳中有进的基础》的精彩演讲。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常常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如研发成功概率较低,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投入资金必须有足够的风险补偿才能吸引到投资……

而北交所的设立则意味着未来更多中小企业将解决融资难题,为公司的发展插上一对翅膀。那么,“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才能“直通”北交所?登陆北交所最该注意什么?北交所(股转系统)西南区域首席代表范冠威将出席论坛,并从政策角度进行解读。

随着北交所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投资者也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遇。如何掘金“专精特新”?开源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将进行系统、专业的解答。

激发产业新的活力

作为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梓橦宫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

如何复兴“中华老字号”这块牌子,是董事长唐铣面临的问题。本次论坛上,他将首次向外界分享自己的思考,并作题为“中华老字号”的复兴之路: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成长动能》的主题演讲。

除医药之外, 5G时代下也迎来了智能制造的春天。从2017年转战智能制造,到如今形成以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为核心,机器人产业链为依托的“AI+ROBOT”战略格局,哈工智能的初心与愿景一直未变。

作为哈工智能的掌舵者,乔徽坚信,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将逐渐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大势所趋。“就如人们希望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意愿,从未改变。所以公司会坚持这个方向,把它做下去。”

从工业机器人到涵盖软件、算法、视觉、医疗等领域,哈工智能面前呈现出一张乔徽绘制的“智慧蓝图”。不过,在转型升级的这几年,哈工智能也面临着挑战和质疑,支撑它走下去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它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针对现状与未来,它如何逐步缩小现实与期待的距离?对外界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乔徽在论坛演讲中也将作出了回应。

更多嘉宾、更多精彩内容,都将在1221日上午的“2021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一一揭晓,敬请期待。

探讨低碳发展机遇

2020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近一年以来的多次国内外重要会议上,我国多次重申“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10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

据了解,依托顶层设计方案的要求,各部委、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细化的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钢铁、水泥等一些重点行业也在推进本行业的双碳目标路径。一场涵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推进碳中和的工作正在展开。

有专家预测,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需投资约在150万亿元到300万亿元。碳中和的投资需求巨大,如何将需求变成市场,把握好市场机遇,成为了每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答题。

为此,在1221日下午举行的“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将解读主管部门在做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时,有哪些关键点、有何种重要考量,剖析在百万亿级投资需求之下,环保、能源等行业的发展机遇。

同时,从配套政策的支持,尤其是金融产品的支持上出发,主办方邀请到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刘锋,为大家解答在“双碳”目标的倒逼下,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加快融合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此外,在本次论坛上,主办方还邀请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碳中和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助力企业发展;同时邀请了蓝晓科技董事长分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成功探索。

除了政策的解读和经验的分享,碳中和的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行业内的交流和观点碰撞。在“碳中和来了,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的圆桌对话环节,论坛将聚集产学研人士于一堂,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领导,以及科融环境、首创环保、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诸多专家、企业家,共话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

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已经进入倒计时,届时,必将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低碳发展“盛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按照中、省工作部署要求,为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宜宾市2021年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1210日,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利华专题召开宜宾市2021年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推进会。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彭国平主持会议,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科、宜宾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同志和5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传达了中、省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通报了我市清缴履约进度,详细了解企业履约情况,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任务。督促还未完成清缴履约工作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快清缴履约工作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履约工作。清缴进度滞后企业作了表态发言,承诺按时完成履约任务。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利华强调,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碳排放权交易是中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个别企业虽存在一定困难,但应当立即制定工作措施,迅速行动,争分夺秒解决困难,坚决按期完成履约进度目标任务。

一是各重点排放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完成清缴履约工作不单是业务要求也是政治任务,各企业务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省部署要求,以结果为导向,切实完成履约工作。

二是要抓好时间节点,熟悉履约流程,如期完成履约工作。还未完成的企业务必于2021121517点前清缴完成2019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企业要加强业务流程管理和政策文件学习,确保履约操作规范有序。

三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碳排放权交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覆盖行业范围扩大,企业碳排放配额将逐步收缩,企业只有主动转变新发展观念,坚持绿色技术创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实现节能降碳,走绿色发展之路,未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

稿件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2020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被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10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现将《意见》的重点内容做一简要解读。

 《意见》将在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统领作用

今年5月,中央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按照统一部署,将加快建立“1+N”政策体系。此次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作为“1”,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意见将与10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主要碳排放领域的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

《意见》按照十四五、实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三个时期,分阶段提了具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是为“碳达峰”打基础做准备。碳排放峰值越低碳中和的难度越小,因此“碳达峰”主要是开展压峰和削峰。在我国高碳的能源结构、耗能产业占比较高的产业结构背景下,节能降耗将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在《意见》中,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能降耗(至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从2020年的15.5%提升至20%)、提升碳汇量(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等作为重点目标任务,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212月,国务院已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要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30年前,主要任务是在“十四五”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将节能降碳作为达峰前的重点工作。继续做好能效提升(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为能源、及工业中的“两高”行业)、节能降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提升非化石能源提升比例(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比“十四五”末再提升5%25%)、提升碳汇量(较“十四五”末,森林覆盖率再提升0.9%,森林蓄积量再增加10亿立方米)等工作。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2060年,碳中和目标基本实现。按照目前的碳排放情况,至碳中和时,预计国内各行业需降碳或碳吸收近100亿吨。能源作为我国直接、主要的碳排放领域,将面临结构重塑和重新洗牌,《意见》中提出,至206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与“十四五”末相比,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再提高60%)。对所有行业来说,节能降耗工作得到深入推进,《意见》提出,全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意见》提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相关要求;提出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提出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等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将围绕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城乡建设)等重点碳排放领域开展工作。在具体实现路径上,《意见》提出10方面31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方面突出强化全国一盘棋的系统观念,做好顶层设计,指导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第二、三、四、五方面围绕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城乡建设)等重点排碳领域提出路径要求。第六、七方面从提高减少碳排放、碳捕集等技术水平、提高碳汇能力进行安排。第八、九、十方面从对外合作水平,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保障体系进行安排:

一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提高落后产能的淘汰标准。

三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四是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

五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六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七是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八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标准计量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十是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意见》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

一是加快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地方要按照《意见》精神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各方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和督察考核。国家将及时跟踪、定期调度各地区各领域工作进展,做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察考核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国家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为如期实现全国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益经验。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当前的情况是我们做了许多的工作,还需要让更广泛的各界人士了解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气候司巡视员谢极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座谈会暨专家组成立会上表示,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双碳落地的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还要把双碳的中国故事讲好。

据了解,该会议成立“碳达峰碳中和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气候司巡视员谢极担任,其成员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

专家组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前瞻性分析,指导双碳路径的顶层设计、创新研发与技术应用,进一步讲好绿色低碳的中国故事,构建在双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其中,特斯联将作为专家组的产业端核心成员,为双碳在科技产业的有效落地提供场景及技术支持,与专家组一道探索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的实现路径。

会上,专家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气候司巡视员谢极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包含20302060的时间节点,既有指标的约束,也有时间的要求,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我们对外公布了量化目标、时间表,也要拿出相应数据成果来实现。技术落地后的具体贡献率,需要靠一个个项目去实现。

专家组成员、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身处于产业之中的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光大集团‘三大一新’战略布局下新科技板块的代表企业及光大控股在新经济领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平台,特斯联致力于为碳达峰碳中和在科技产业的有效落地提供丰富的城市场景及技术支持,将与专家组共同探索双碳技术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领域的实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融汇产业界力量,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与特斯联亦宣布达成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合作,双方将建立畅通的政策信息通道和创新资源的点对点流动渠道,为双碳领域能力的转化与项目落地架桥铺路,携手打造双碳落地的合作典范。

对此,艾渝认为,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特别是打造双碳技术引领下的创新通用技术平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奠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机会,加速改变全球产业链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节点。而此次与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促进特斯联在双碳领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加速双碳技术在城市场景的应用。

据介绍,特斯联长期致力于围绕AIoT技术,通过全场景智能化TACOS城市级操作系统的打造,在全球范围内驱动城市管理效率的升级,产业生态的繁荣,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的落地。事实上,绿色低碳早已成为了特斯联的企业级战略。

同时,会上还宣布设立“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GINEA)”,将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作为指导单位,推动政产协同,以产业实力匹配政策方向,以前沿观点引导绿色智能新经济领域的标准建设。

特斯联作为“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以TACOS城市级操作系统联合AIoT产业链上下游及不同领域合作伙伴,促各方合力,通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赋能等形式,为双碳在城市场景的快速落地贡献出产业的力量。

据透露,目前,已有包括华为、京东云、腾讯、光大云缴费、科大讯飞、商汤、英特尔、西门子、BCG、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及机构加入“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

 

演讲者:朱东升 蘑菇物联事业部总经理

谢谢这个可爱的主持人,也谢谢刚才嘉宾给我们开了这么好的一个头,讲AI的多样性。接下来20分钟时间,我会讲一个创新技术在工业行业的应用,如何用AIoT技术助力工业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分为两部分,首先回答两个问第一是为什么要用AIoT技术助力工业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第二个问题是蘑菇物联在过去五年时间如何实现这个道路的。

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回到现在大的环境,去年920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全世界庄严承诺,我们在30/60这两个时间点上,将会实现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与他2014年针对国内提出的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的能源策略也是遥相呼应的。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工业企业将面临什么,到2020年时,我们第二产业占比占GDP已经降到了40%,但是工业企业的能耗占比是70%,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工业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之强和要求之高是肉眼可见的。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当中,工业企业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去减少自己在能耗方面的消耗。但是现在要求依然如此之高,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什么样的手段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发挥作用。

我们现在到任何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企业来看,都会发现能源管理系统已经有了,很多企业里至少有个能源的大屏,告诉大家我的能流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工业企业经过这么多年迭代,也有很多新的改进,包括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上的迭代,除了让我们在全世界更加能打之外,也把这个能耗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比如说外高桥第三电厂,在不断应用中迭代出的新技术,发展成为全球的标杆。如果打个比方,现在中国的工业节能,如果把它比喻成在树上摘果子,我们站到地上能够伸手去摘果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想跳一下够到果子的机会也不太多了。现在我们需要搭一个梯子甚至架一个脚手架,去获得更多的节能效果,我们得瞄着树冠上最高处最难的果子去发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蘑菇这样的企业,用数字化的节能方案去帮助企业实现节能。这个跟以往的区别在哪,我们避免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手段。

每次说起工业都会想到工业有行业属性、工艺属性,每个行业的knowhow一方面是自己的宝藏,另一方面是自己跟其他行业的壁垒。为了更多的把我们做好的这个梯子推广到不同的工业企业里去,蘑菇物联特意把工业生产看成两个部分,按间接生产和直接生产来分,间接生产的车间为直接生产的工艺流程去提供水、电、气、冷、热等等所需要的介质以及资源。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站在能源网络的角度来看,为我们的直接生产去提供水、电、气、冷、热的公辅车间,它是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和能源网络环节的交汇点。这样来看蘑菇的定位和目标就非常清晰,蘑菇物联在过去五年时间一直在做两个事情,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对象分别是构成我们公辅车间设备层的通用设备以及公辅车间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什么手段去做,蘑菇物联是一个技术导向型的公司,我们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AIoTSaaS服务,替我们用户实现通用设备的数智化和工业空间的数智化。工业互联网、AIoTSaaS服务,大家在接下来都会清晰看到我们是如何讲它融合的。

对我们来讲,工业互联网的理解不是说传统的产业互联网的子集,而是说这是我们去帮助用户实现智能制造的工具。蘑菇物联的这些人在我们过去几年里一直去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帮助我们客户在智能制造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蘑菇物联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坚决的明确的客户利益导向,第二点,我们是坚定的要引入一些领先的技术,用在公辅车间的工业互联网,第三个是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

第二个问题,蘑菇物联如何帮助工业企业实现基于AIoT的双碳目标实现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基于云边端架构,以及刚才所说的AIIoT的技术,形成一个很锋利的武器,形成我们自己的产品,云智控产品,目前已经到第三代产品。跟原来相比,对空压站进行详细的控制,现在对整个公辅空间的水、气、冷、热都能做到综合管理和监控。产品虽然做得非常有极客精神,但是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话,也只是一个镜花水月的东西。

云智控产品把AIoT融合在产品之内之外,还能为客户创造足够的价值。如果从三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为客户的公辅车间实现了数字化的孪生,也就是我们的用户在现场在监控中能够明确看到一个3D的数字孪生的公辅车间,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运维人员的便利程度,提高能效的价值。同时我们还可以基于这些实时数据实现可视化,把我们的工业机理预先实现的如何做故障的在线预警,以及如何基于周期进行保养提醒,放到整个系统里来。第二个层面是设备全部都连接起来时形成的实时数据所发挥的更大的价值,这个价值跟我们以前的控制方式相比就有天壤之别,过去的人工控制基于我们的专业知识、设备信息以及运维经验甚至个人的经历和态度所形成的老师傅的经验之谈。蘑菇物联把它转化成基于工业机理、实时数据、算法模型和稳定算力的数值技术,我们用这个技术去赋能这些普通的运维人员,大大降低了我们企业在运维上人工的损耗。

当然这不是全部,还有更进一步的,我们甚至利用这些技术实现了老师傅和一些工业企业的专家想实现但是一直没有实现的场景,有效的利用我们所有的输入,做一个有效角色,实现压缩空气的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平衡,精准匹配。我们遇到过很多客户有很多很好的想法,说他们想做这个,但是并不是说他们想做或者现阶段想做有足够的能力做成的,基于云智控,我们现在提出的各种各样的模型,我们可以在同一时刻考虑到尽可能多的输入参数,去实现一个最优策略的选择,并且通过云智控这个产品,去调动相关的设备进行精准的控制,来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从而达到我们这些老师傅和这些工业企业一直想追求的公辅车间能耗的降低。我们这个梯子是从空压机开始做的,我们后来把这个工具做到了一个更加普适性的阶段,我们基于在空压机行业所积累的多参数加多约束条件的算法,把它用到了空压机、循环水以及制冷制热的过程。我们这个工具放哪可能都能用,但是如何去选择参数,如何去定义多参数,如何去定义约束条件,这是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能源介质里所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空压站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末端的用气量,控制的设备更多是空压机相关的设备和既有的控制元件。对于中央空调系统来讲,我们所考虑的输入程度不太一样,我们考虑的是整个建筑的负荷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对于这个建筑用冷用热的影响。对于循环水,我们看得更多的是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水质变化,这些是我们的knowhow所在。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算法模型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用的场景也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作为一个SaaS应用来说,我们对于客户来说其实非常简单,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是我们所有为用户去节省的也好,为他去开源节流去创造的价值,都可以用表去测算出来的。第二是我们的用户可以在大屏上看到他整个工厂的能流,整个公辅车间的能流,也可以在一个子系统里看到他设备的细节运行状态。第三是我们做一个SaaS的应用,用户拿到这套软件时可以自主配置出属于他自己的业务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公辅车间的图来,而不需要进行更多的二次开发。意味着这套软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公辅车间现有的应用场景,这对我们用户来说是特别简单的地方。

这些简单之后,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好处,所适用的行业非常之多,比如这看到的几个例子,有哇哈哈,有白云山制药,美的等,食品饮料制药行业是特别以产品质量以及制造工艺为中心的行业,家电现在更多是瞄向个性化制造。这个行业非常之多,但是这些行业里采用云智控之后,它的ROI都可以被具体衡量出来,我们可以看到,都在10%以上,而且在能源成本比较高的地方甚至可以达到半年之内就能收回成本。更多的企业也在用这套产品,我们目前已经触及到60多个制造行业,以及1200多家客户,这些客户可以看到很多行业的头部客户都在越来越多的拥抱互联网,拥抱SaaS,拥抱AIoT的技术,这从一个层面来讲是工业互联网在整个市面上的普及,第二方面,可以看作我们用新技术切入到公辅行业的这种极客精神被用户的认可。

我们也总结出一套能够被具体量化出来的我们对公辅车间的双碳目标实现最有用的两个数据,在我们的公辅车间里,各个站房通过这个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10%左右的节能率,对一个普通体量和规模的工厂来说,这10%意味着每年节省100万度电,这是我们总结了1200多家企业之后得来的一个平均的水平。

得益于我们非常有极客精神的团队,我们目前在技术上也是发展比较顺利,目前我们有70个关于公辅车间的节能技术的算法的专利,基于这些专利,我们的云智控产品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同时获得了很多认证,包括信息安全、质量管理,甚至可以在国外开展相关的一些业务,有一些相关的应用。此外,我们的合作伙伴,比如阿里云在2019年的工业App大赛里,我们的软件获得了第一名。

除了合作伙伴的认同,资本也在用脚去投票。我们在过去五年里,每年都有不同的资本为蘑菇的生长在助力,我们也非常感谢他们,在过去几年里,得益于他们的助力,我们从一朵小蘑菇迅速开始成长。

我们有了客户的认可,有了合作伙伴的认同,以及有了资本的赋能,蘑菇物联将持续致力于为工业企业创造可测量的价值,谢谢。

导读:122日,由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供应链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本文简称“宝供研讨会”)在广州正式召开,万联网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协办及媒体支持单位,对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详情点击:实现双碳目标成新经济发展趋势 共谋绿色数智供应链未来,同时对宝供物流企业集团董事长刘武进行了专访。

求新求变引行业创新 二十五载春华秋实

“不变”之心谋“求变”之道,以“万变”之法应“不变”之物。华夏正当盛世,企业应势求变,顺势应变。百舸争流,在企业争相迸发的年代里,宝供亦是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物流行业发展史上,宝供是绕不开的企业名称,其身上刻画了太多物流行业发展的印记和物流人的光辉岁月,也承载着物流行业一路发展而变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宝供身上,曾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变革,从初创变革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再到求先进转型为现代物流理论体系,而今,宝供正在探索如何更好更高效赋能客户,将宝供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25年前,彼时,国内大多数人对物流概念并不理解,基于推崇传播物流相关概念,作为国内第一家以“物流”名称注册的企业集团,同时也是我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宝供,便萌生了一个举办宝供研讨会的念头。

播撒一颗种子,而后才能收获一片希望,1997年,宝供决定举行第一届中国供应链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将物流行业精英人才汇聚一堂,共商物流行业问题,为国内物流行业谋求更好发展。

彼时的第一届,恰恰也在广州。

斗转星移,沧海一粟,25年间,宝供研讨会开遍大江南北,始终在求新求变的道路上坚守初心,亦成功宝供研讨会举办至第二十五届。

“宝供一直坚持举行研讨会,跟宝供的三次阶段的发展相谋合,宝供从早前为大家传播物流的概念,并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变身为集现代物流设施投资、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商品购销、国际货代、大数据服务等供应链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集团,这是宝供的变化;也是伴随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希望借助研讨会,将新、奇的理念带入到行业,帮助行业更好发展。”

求新求变的思维,并将这种思维落地实践多年来已经成为宝供的独特标志,而帮助行业谋得更好更快发展亦是宝供不曾动摇过的“不变”。

与时代同行谱低碳经济 今转型绿色新赛道

在宝供今年第二十五届研讨会上,其主题为“探索低碳融合发展 构建绿色数智供应链”,以低碳为前缀,以“数智”为结果,在绿色、环保这条新赛道上,宝供蓄势待发。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始终致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2003年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就已表明我国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2020年,双碳目标一时之间成为热词,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词汇,“双碳”体现了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

发展规律不可阻逆,时代发展亦是潮流,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转型升级或成为自然而然之事。而除了外在因素,宝供决定转型往绿色供应链方向发展,同样也有自身的内在驱动原因。

“内在因素,作为一个企业而言,它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事情,另一方面,将低碳环保理念运用到实际中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大家现在有一个误区,总认为低碳、环保是一个投入很大的领域,其实真正做好了低碳经济,反而能为企业降本增效。”

宝供物流从创立至今始终坚持绿色化运营的理念与实践,基于环境战略的基本要素,对运营的重点环境领域如基地等仓储环境、运输环境等制定能源、设备、管理等绿色目标并持续推进执行。

2019年,宝供成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会长单位,宝供物流作为《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的牵头单位和《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的参与单位,深度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如今,宝供物流正携手中物联绿色物流分会建立中国绿色物流标准,构建中国绿色物流体系,主导中国绿色物流认证,推动中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宝供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一直在帮助所服务的企业减少碳排放,所以我们最早推出了绿色物流园区,而后不断推进绿色物流措施的落地,未来宝供也将始终推动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秉持战略眼光,树立大局观点,致力于推动绿色化发展的宝供,如今也正在构建一个产业供应链的生态服务平台,宝供将整合平台资源,为企业降本增效。此外,宝供将从原来的线下,转向到线下线上两条线并行,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以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为保障,吸引、保留海量的、活跃的用户在线;在此基础上,依靠专业的洞察,通过大数据的运用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以及其核心优势和关键能力,归纳、总结、提炼成服务产品;为平台上的用户提供从大数据分析到解决方案、原辅材料采购、产成品分销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物流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供应链生态服务,从而让天下的生意更轻松、更便捷、更高效。

以智慧谋篇以技术为导 宝供从“数字”走向“数智”

在刘武看来,智慧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只有运用智慧,数字化才能有用武之地。若企业进行数智化升级,除了要有数字化手段之外,还要加上智慧的运用,两者相互配合,企业方能转型升级成功。

“‘数字’加上‘数智’才构成了数智化,数字即数字化,光有数字化并不够,且要将智慧注入其中,数智化包括了数字化和智慧,两者结合,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997年,宝供率先在物流业界运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技术建立宝供物流信息系统,开启了中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先河。

经过20多年发展,宝供已建成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SaaS等底层技术能力支持,覆盖多个智能应用场景的供应链系统大生态。

如今,宝供已在流程、数据和应用三个层面搭建一体化的数字化整体架构,实现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关键触点的数字化,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网”系统,实现供应链物流运营绩效与经营管理的透明可视,以及可控可追溯。

而在数智供应链物流解决实施方案中,宝供以用户(客户)为核心,订单驱动为导向,实现全国智能化分仓集约化运营,“提+++配”四网融合运作,全流程协同效率最优,全链各环节降本增效,助力客户企业订单计划高效履约完美交付。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宝供研讨会至今已有25载时光,一届沿袭一届,作为中国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级研讨会之一,自1997年创办以来,连续推动中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未来,宝供将继续深耕行业,为推动中国现代供应链物流业贡献力量。

来源:万联网

云南网讯(记者 胡晓蓉)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存量项目改造提升,抓实抓细产能置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逐步构建起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的良性互动机制,部分行业呈现向高效低碳转型发展的趋势。

水泥行业是碳排放较大、能耗较高的行业之一。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通过持续推动水泥企业淘汰落后低效产能、置换建设先进产能项目,我省可实现水泥熟料落后产能全部退出。置换完成后,限制类生产线将由2016年的38条下降到4条,平均单线规模由2171/日提高到3323/日,产能由2016年的10162万吨(含淘汰类)压减至9071万吨。全省水泥产能过剩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在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省涌现出了以运用数字化矿山、智能化生产线、超低排放与节能降耗新技术,建设绿色花园工厂的先进典型。在省工信厅引导和推动下,云南易门大椿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淘汰退出原有日产2500吨、15002条低效产能水泥熟料生产线,通过产能置换建设1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该项目配套建设6兆瓦余热发电项目,实现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可替代生产线所需电量的20%;通过采用新一代信息通信集成技术和先进装备,建设数字化矿山、高效低阻预分解、智能化生产及质量控制等系统和自动化实验室,形成了原料供应、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智能化集成,构建了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控制、自决策、自执行的新型生产方式。相较改造前,生产效率提高了24%,运营成本降低11.8%,能源利用率提高12.6%,年可节约标准煤1680吨。

据介绍,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先进生产、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的应用,走以工业高端化、智能化支撑绿色化,以工业绿色化引领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之路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高污染、高耗能传统产业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绿色发展。

【来源:云南网】

当前碳中和背景下极具争议的能源板块,即是煤炭。这是实现碳中和道路上的一大阻碍,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燃煤发电仍然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有序过渡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煤炭:脱碳道路上的攻坚对象用于发电的动力煤,或是在铁矿石冶铁过程中作为还原剂使用的冶金煤,两者在供需层面存在交集(可能产自同一矿山,资源富余的情况下,冶金煤也用于发电),却隶属于不同市场。但在行业“评估二氧化碳排放影响”时,两者都被视为“加速退役的对象”。

COP26声明:目标明确,路径不明煤炭是本次COP26会议的重点关注板块。最重要的是,来自52个国家、5个非主权单位和26个其它组织(主要是公用事业部门)的利益相关者联合发布了Global Coal to Clean Power Transition Statement(《全球从煤炭向清洁能源过渡的声明》),主要包括以下承诺:

在本国经济中迅速扩大清洁发电和能源效率措施的规模,并支持其它国家开展同样的工作。

迅速扩大技术和政策支持,实现主要经济体在2030年代(或此后尽快)、全球在2040年代(或此后尽快)扭转煤炭发电增长趋势。

停止就新建未消减燃煤发电项目(定义为尚未达到财务结算的项目)颁发许可证,停止新增未实施减量替代的燃煤发电项目建设,停止政府对未实施减量替代的国际燃煤发电项目提供直接支持。

在国内和国际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针对受影响的工人、部门和社区制定强有力的财政、技术和社会扶持计划,以公正和包容的方式,扭转煤电增长态势并使相关方从中受益,并扩大所有人获得清洁能源的途径。

上述承诺听起来非常宏伟,但如何执行或实现,未有提及。更重要的是,中国、印度和美国作为全球前三大拥有燃煤发电厂数量最多的国家,都没有签署该协议。

燃煤大国的承诺与行动中国作为全球煤电产能最大的国家,已经承诺将要实现碳达峰,尚未做出明确且坚定的承诺,以减少煤炭依赖。

美国总统乔·拜登发布的2035年实现零碳电网计划,虽迎合了COP26协议文本的相关精神,但计划细节寥寥,此外还存在不小的政治挑战,包括若共和党在下届总统选举中获胜,美国的气候政策或发生重大逆转。

印度在脱碳方面的承诺起步较晚,但已承诺到2070年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是,印度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量减少10亿吨的目标。同时,印度已经承诺使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50%,并在2030年前将其碳强度降低45%。这对一个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想要实现经济每年增长6-7%的国家而言,是个艰难的挑战。

且抛开这些目标不谈,据伍德麦肯兹基本预测,基于当下全球形势,动力煤需求将继续增长至2025年左右,并且,我们仍有足够的煤炭供应来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煤炭的需求量,也要关注煤炭的质量以及需求的行业。将来,煤质将成为分化煤炭需求的重要因素,高品位的煤炭比低品位的煤炭更受青睐。此外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我们预计未来海运动力煤市场将面临萎缩。

煤炭需求如何变化?“逐步淘汰”煤炭使用的承诺,在不同的情景预测下,对动力煤需求的影响各异。在伍德麦肯兹《能源转型展望》基准预测下(即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7°C),动力煤需求将在2025年达峰,即略高于70亿吨,到2030年略微下降5%,达到67亿吨。参考这一数据,转型力度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在伍德麦肯兹AET-2情景预测下(即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C),到2030年动力煤需求需下降10亿吨;实现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C内,需要减少19亿吨的需求。

随着COP26重申将与巴黎承诺保持一致,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限制在1.5℃,在极度依赖煤电的当下,我们绝不能低估大幅减少煤炭需求带来的挑战。

来源:伍德麦肯兹

为进一步动员部署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12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共同召开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奎、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诸葛建以及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能源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两个文件,从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联动关系、标准制定依据、工作原则、重点任务等6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对下步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会议指出,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强大国内市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看,严格能效约束,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淘汰落后工艺装置,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将倒逼企业提质增效,大幅提升高耗能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建设力度;长远看,逐步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标杆,将引导企业分步有序开展改造升级, 加快绿色低碳装备技术攻关应用,有利于促进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先进技术工艺、关键技术材料和产业基础技术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步伐。

会议强调,国家层面要推动有关部门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作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制定细分领域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改造升级、落实项目建设条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强化配套支撑体系建设等工作。地方层面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重要意义,坚决扛起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制定本地区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方案、认真做好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等重大项目储备,并及时总结梳理典型经验和做法等工作。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整体谋划,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顶层设计,从全局角度稳扎稳打,有序推进。

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安排部署,为充分发挥碳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作用,推动重点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126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推进碳市场履约工作部署会,推动我省电力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清缴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延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东主持会议。

会上,王学东传达生态环境部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最新工作进展和政策要求。王延峰强调,要认真落实国家及我省有关工作部署,确保有序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做到碳排放监管到位、履约到位。

会议要求,一要服从国家大局,如期完成履约清缴。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实施能源革命行动的一项重点任务。各市局、各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克服困难,落实行动,严格按照全国碳市场有关规定,如期完成履约清缴。二要规范监督管理,提升碳市场数据质量。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直接关系到碳市场履约清缴的公平、公正。各市局要把碳市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碳排放报告数据质量的监督管理、指导帮助,做到知责明责、担责尽责。相关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碳排放报告及履约的主体责任,按照政策要求规范进行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三要服务地方发展,协同实现减污降碳。电力行业是我省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是我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关键行业,控制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关系着全社会能源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发展。要牵住降碳这个源头治理的“牛鼻子”,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等工作。各地、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碳交易市场蕴含的巨大低碳发展机遇,加快推进节能降碳、降本增效,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省生态环境厅,厅法规处、气候处、执法局、服务中心及大型电力集团公司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分会场设在各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市行政区域内发电企业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20217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该批绿色金融标准包括《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 02272021)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JR/T 02282021)两项行业标准。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碳所”)作为起草单位,参与了上述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

据悉,《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两项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填补了相关领域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的空白,为拓宽企业绿色低碳融资渠道,助力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市场,规范金融机构环境披露工作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支撑。(详细标准请登录金融标准全文公开系统http://www.cfstc.org/bzgk查询)

其中,《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形式、频次、应披露的定性及定量信息等方面提出要求,并根据各金融机构实际运营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保险、信托等金融子行业定量信息测算及依据提出指导意,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对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从实施主体、融资标的、价值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规定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三种目前典型的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的实施流程,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权益融资活动提供指引,有效助力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广碳所作为主要参与起草单位之一,基于多年来在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领域丰富的实践和研究经验,以及服务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助力大湾区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行业领先优势,全程积极参与了上述标准的起草、讨论修改和审查报批。

在环境权益融资领域,作为全球领先、全国第一的区域碳市场,广碳所依托自身在碳排放交易领域的优势,在广东省内开展了多笔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截至20217月底,广碳所碳排放权抵押融资业务累计开展16笔,抵押碳排放权746.19万吨,融资金额7507.73万元,有效盘活了企业碳资产,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破解了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难题,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

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领域,广碳所作为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于2019年发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信息披露倡议,并推动首批5家大湾区金融机构签署倡议,2020年配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组织大湾区内地13家法人金融机构率先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在建立合规、透明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先行先试。此外,广碳所深入参与英国国际气候基金(UK-PACT)环境信息披露领域国际前沿课题研究,在环境信息披露领域推进了多项落地实践与理论研究。

目前,广碳所牵头制定的国家绿色金融标准《碳金融产品》标准已进入报批阶段,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动标准完善、发布和宣贯工作,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者:禾叶

2021129日,以“碳中和-引领发展之大变局”为主题的首届碳中和博鳌大会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西安上禹佳盛环保公司董事长成城女士受邀参加会议,发表了“公路建设减排新技术”的报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自然适频颗粒岩NAMF声屏障绿色低碳技术,受到了较好反响。

双碳目标下的企业责任

企业既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碳减排、改善区域碳排放情况的微观主体。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不断深入,企业双碳工作发展尤其是企业双碳的定量信息将成为企业持续经营、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身为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全生命力数字经济工程研究院的副院长的成城特别强调:在双碳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创造利润时,需要承担其所有活动影响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影响社会双碳目标的实现及气候变化的责任。西安上禹佳盛环保公司作为陕西企业,应借势陕西的高科技研发能力、发挥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在双碳目标上形成科技成果减碳、科学管理控碳、科学团队研碳的策略。

科技成果NAMF减碳新技术

成城介绍到:西安上禹佳盛环保公司看准低碳建设的早期阶段,提早布局优先科研,先后与各大工程院所、生态安全屏障区交通网管控及循环修复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联合科技攻关。通过反复实验,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最新成果—自然适频颗粒岩NAMF配方技术(Naturally Adapted to Multiple Frequencies)。该技术拥有多项专利、认证,凭借优于传统声屏障技术的6项优势,在噪声污染防治领域、超低碳减排指标等形成了突破。引入自然绿色概念,采用天然沙砾与无机硅基聚合剂聚合而成,按照特定配方比例常温拌合、室温成型。由于其取于自然,赋予了该技术的绿色环保低碳的属性。面向国家绿色减碳战略需求,自然适频颗粒岩NAMF配方技术将为道路交通与城市建设所需的声源降噪提供更全面、更环保、更高效、更快速、更持久、更低廉的解决方案。

NAMF配方技术首次亮相首届碳中和博鳌大会。据悉,该技术已投入应用于道路建设项目,并取得良好反响,未来有望成为噪音处理产业、节能减排指标等环保市场的主导产品。

首届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20211116日在江苏盐城顺利召开。作为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加强中欧风电合作的旗舰活动,会议邀请了中欧能源主管部门、领军企业、高端智库和科研机构的嘉宾代表,会议围绕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海上风电平价发展、集约化开发与深远海示范、中欧产业与技术创新合作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分享新思路、新观点和新见解,取得社会热烈反响!为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共话海上风电大势。现摘录部分嘉宾精彩发言,持续推送给关心中欧海上风电发展与合作的各界人士!

1116日,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在江苏盐城召开。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总经理袁英平表示:双碳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背景下海上风电面临机遇和挑战,开发前景光明。

01 海上风电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除了双碳目标之外,还包括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在该背景下,我们最大的机遇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而且成为了一致行动。袁英平指出:“盐城是两大国家战略作为交汇点,未来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

挑战有三个方面:

一是海上风电的开发成本比较高,尤其是深远海的成本更高,大规模的投资开发经济性存在一定风险。

二是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国产化的替代进度要提高,可靠性、安全性要提升。目前我国7兆瓦以上的风机组件大部分来自进口,而且主控系统核心部件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价格方面不具备优势。另外,超强的叶片材料在我国技术性和生产方面不具备优势,下一步需要集中攻关。

三是海上风电在环保等方面约束性条件较多,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02 中国海上风电开发前景光明

欧洲经验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地方,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项目在丹麦落地,最近5年单位千瓦造价下降非常快,2015年约是33750元人民币,去年到了18750元人民币。造价下去的原因:

一是规模化开发,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国家政府配套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德国政府提前做评估、勘测,建设配套运维海上运维基站,建立投资商海上送出。丹麦国家能源署提出来统一协调用海用地,包括环保部门统一协调,为企业解决了成本以及其他问题。

三是融资成本比较低。2016年葡萄牙电力发行了10亿欧元7年期的债,固定利率1.12%

中国海上风电走平价或补贴,首先我们要全产业链降低成本,从我们的主机厂家到配套厂家,包括施工企业一起做。第二要政府主导规模化的开发。第三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包括基地大型化、利用多能互补来提升整个海上风电的收益。现在我们国家的海上风电平价已经走到了门槛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跨越这个门槛,我相信中国海上风电的开发一定是前景光明的。

20211245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学习与探索》《环境经济研究》《技术经济》等期刊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协办的中国环境经济学论坛2021)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

开幕式上,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陈诗一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工业实现碳中和的战略选择与实施路径”的主题发言。

陈诗一教授详细介绍了他近期的研究成果。首先,他结合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讨论了其研究背景,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是一个主要的排放源,工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高达90%,所以他选择聚焦于工业碳排放。随后,他从历史碳排放演变驱动因素分析、对未来碳中和的预测和碳中和投资测算三个层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相较于既有文献,他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他把更多与碳减排相关的新技术因素纳入碳减排分析,把研究时长做到2060年碳中和这一时点,并首次采用了微观供给侧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模型估算碳中和投资额。

然后,陈诗一教授同大家分享了他们利用因子分解法对非电力工业部门和电力工业部门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非电力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可以分解为化石能源的清洁转化效应、化石能源的结构效应、清洁能源替代效应、能源效率效应等;电力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可以分解为化石能源清洁转化效应、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发电效应等,其中清洁发电效应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陈诗一教授还分享了他们基于碳中和情景、碳达峰情景、强化碳中和情景三个背景进行的预测。他认为,碳中和必须要发挥先进技术路径的减排效应,包括清洁能源的使用、化石能源的清洁化等,新技术的使用将成为碳中和的重要因素。

最后,陈诗一教授介绍了如何使用基于微观供给侧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估计模型对碳中和投资额进行估算。他提到,随着二氧化碳减排的增加,边际减排成本会提高,而且不同行业边际减排成本有所差异,排放较小的行业成本会高一些。他还建议,未来要发挥新技术、绿色金融政策的作用,把社会资金引领到绿色低碳项目、地区或者产业上来,这样才能达到投资促进工业部门碳中和的结果。

注:内容根据会议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审阅。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上海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服务联盟成立揭牌仪式暨上海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论坛128日在上海市能效大楼举行。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晋、上海市节能中心主任楼振飞共同为上海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服务联盟揭牌。

上海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服务联盟由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节能中心共同发起,联合13家国内外双碳领域服务机构共同筹建。联盟将以服务国家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并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为上海市企事业单位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共同推进“双碳”战略实施。通过技术支持、交易市场、金融助力相关产业链的协作机制,探索以创新服务为核心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满足各类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背景下的咨询服务需要,建成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创新性、前沿性、权威性的服务联盟。

联盟揭牌仪式上,15家单位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发布了《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服务规范》,并庄严地作出联盟服务承诺。

联盟揭牌仪式后,以“迈向双碳:服务与行动”为主题的上海产业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论坛同期召开。BSI英标、钛和认证等6家联盟成员相关专家分别从碳足迹、零碳建筑、碳金融等领域分析了未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之路,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中小企业“双碳”目标、碳标准建设、碳信息化平台及国际贸易形势、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焦点问题,为上海市“双碳”目标实现打下扎实基础。

中新社广州128日电 (记者 王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8日发布消息称,其与江门市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起共建江门“双碳”实验室,整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一批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努力将该实验室建成中国先进的“双碳”科研示范基地。

广东省副省长王曦表示,此次江门与港科大(广州)共同建设江门“双碳”实验室,可以大力推动一批“双碳”科研平台、产业化项目落地该市,并有力促进“双碳”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表示,将举全校之力,加强与江门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发挥双方在碳汇资源、“双碳”应用场景及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探寻率先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

据了解,香港科技大学在低碳科技、“双碳”政策与绿色金融、数据分析与“双碳”设计、零碳、负碳科技等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江门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节点城市,地域广阔、交通便利、产业完整,“双碳”科技应用场景丰富。此次双方携手,将有利于开展低碳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加快推动“双碳”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低碳城市建设。()

昨日,广东绿色低碳发展圆桌会在江门举行,“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产业链相关企业高管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广东低碳绿色发展之路,为广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及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建言献策。副省长王曦,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许典辉,省科技厅厅长龚国平,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出席活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倪明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焕明现场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雷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视频连线发言。会议由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主持。

王曦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工作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和处理好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全方位实施减碳降碳行动,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更大成效。要在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上持续发力,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上持续发力,在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持续发力,在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水平上持续发力。他指出,江门积极建设“双碳”实验室,充分体现了江门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要持续加大投入,着力吸引世界优秀科研团队进驻,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上进行有益探索,为广东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陈岸明介绍了江门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总体构想。他表示,江门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工作要求,全力把“双碳”实验室建设好、发展好,为全省实现“双碳”目标扛起江门担当、体现江门作为,更好地向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展示中国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行动和成效。要以建设省实验室为目标,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双碳”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高地。要以建设“双碳”实验室为契机,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双碳”解决方案、提供“江门样本”。

倪明选分析了“双碳”科技发展的全球现状与趋势,介绍了江门“双碳”实验室的定位、构想和优势。他表示,江门“双碳”实验室将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围绕低碳科技、“双碳”政策与绿色金融、数据分析与“双碳”设计、零碳科技、负碳科技等领域,补齐科技创新研发短板,推动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朝着建设“双碳”科技国际中心和高地的目标迈进。

会上,相关能源领域央企、知名民企、省内外科研院校、省有关部门代表作了发言。市领导陈志清、刘杰、周佩珊出席活动。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9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国际社会宣布。

一年多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雄心和积极行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今年要抓好的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近期,我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开张。截至10月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0.6亿千瓦,同比增长17.1%,相当于40多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5.8%,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要在较短时间内大幅降低煤炭消费占比,还需要攻克许多难关。我国实现碳达峰时的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将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碳达峰时的水平;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将缩短几十年。这意味着,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难度和力度都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紧紧牵住降碳这个“牛鼻子”,能够倒逼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慢不得,也急不得。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绿色低碳转型才能行稳致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应坚持系统思维、系统治理,统筹有序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的关系。应切实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围绕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推出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定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日益美丽。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高技〔2021174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能源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按照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统一部署,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一业带百业”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央 网 信 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家 能 源 局

20211130

附件:《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来源:国家能源局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2019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410.5ppm。如果要实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不能超过470ppm。近年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速率一直维持在3ppm/年,按此计算,上述温控目标恐难实现。”在2021(第三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指出,要想实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单纯依靠减少碳排放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负排放产生的减量抵消掉相当一部分的排放量。但目前在国内,具有负碳排放作用的生物质能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很少有人提及。”

废弃生物质材料增温效应巨大

“废弃的农林生物质等原材料如不加以处理任其自然分解,便会产生大量甲烷和氧化亚氮。这两种温室气体若直接向大气排放,将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石元春指出,由于当前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因此在各国提出的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中,常用碳来代指温室气体。“但温室气体其实不止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增温效应将分别是二氧化碳的28倍和310倍。”

事实上,甲烷减排已经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就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甲烷减排正式成为会议主题。10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全球甲烷承诺”协定,旨在到2030年使甲烷排放水平较2020年降低30%。特别是在大会期间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也提出,将制定一项甲烷国家行动计划,“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取得控制和减少甲烷排放的显著效果”。

“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统一收集、加工,阻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等能源化利用,将会形成显著的负排放效应。”石元春强调,如果再将生物质能和碳捕获与留存技术相配套,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之,各类农林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质能具有明显的负碳排放属性。”

生物质能利用长期未获足够重视

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指出,纵观国内现状,生物质能的发展始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农作物秸秆为例,当前我国年产秸秆量超过10亿吨,但作为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能源化利用率仅为3%左右。“为了避免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对于秸秆利用的主导政策还是还田。但秸秆还田不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地和播种质量、加重病虫害,而且秸秆入土不久便会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加重温室效应。”

“同样是废弃物处理,城市的有机废弃物被归结为‘市政垃圾’,有专项的处置经费,而农村产生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就没有这个待遇。生物质能企业不但得不到处置经费,反过来还需要自己掏钱购买原料。目前,原材料成本已经占据生物质能企业生产总成本的60%左右,行业发展不景气,很难吸引新的投资。”程序坦言,“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就是缺乏真正落地的支持政策。”

应将生物质能广泛纳入碳市场

程序指出,针对负碳排放的特性,在推广使用生物质能的过程中,更应当将其广泛地纳入到碳市场交易的范畴中。

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将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程序认为,《意见》虽然释放出了国家政策对于甲烷减排的关注,“但《意见》只覆盖了很少几个试点省、市,而且规定冲抵配额占碳排放配额的比例最高不超过5%,加之当前农业领域列入的项目过少,事实上示范作用并不明显。下一步,应逐步加大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生物质特别是甲烷减排的份额。”

据程序测算,如果达到国家能源局中期规划指标,即到2030年年产200亿方生物天然气,折合发电量约860亿千瓦时,按照1千瓦时产生414克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计算,则可产生36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排放;如果按照我国生物天然气的年总潜力4000-5000亿方计算,年减排潜力将达到7.3-9.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石元春说:“如此技术现成、成本低廉、效益显著的能源利用技术和形式,绝不能让它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缺位。”

来源:中国能源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侯润芳)近期,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支持成立的企业绿色发展(海口)研究院发布《企业碳中和倡议书》,呼吁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碳核查,将碳足迹核查落实到每一个过程、每一件产品、每一个岗位。

中国在提出“双碳目标”后,在2021年又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变革的新牵引力,所有行业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都将嬗变。对此,《企业碳中和倡议书》提出七方面的呼吁:

一、秉承“需求侧牵引供给侧的减碳机制”理念,订立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国家双碳目标从政策的指引和社会的共识,转化为每个企业自发和有效的行动。

二、开展碳足迹核查,摸清“碳家底”。开展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碳核查,将碳足迹核查落实到每一个过程、每一件产品、每一个岗位。

三、参与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绿研院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和交易市场建设,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

四、打造绿色产业链和生态圈。携手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

五、加强绿科技创新。逐年增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力度,开展清洁技术、数字科技、健康科技、创意科技的研发活动,聚焦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创新。

六、践行ESG投资理念。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考察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潜力,纳入投资决策,进而促进ESG投资的生态体系建设。

七、构建碳普惠文化。培养塑造企业的低碳文化价值观,同时鼓励个人低碳行为,人人树立碳意识,标定个人碳足迹,发动企业员工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争当低碳行为先行者。

截至12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494.82万吨,累计成交额35.14亿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今年7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随着首个履约周期截止日期临近,市场流动性逐步增强。

此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要确保今年121517时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3117时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

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信息显示,全国碳市场开市运行4个多月以来,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随着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完成配额核定发放工作,根据碳排放履约管理要求,重点排放单位逐步开始积极参与交易。目前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是上月初的近3倍。交易量自11月起处于高位,11月日均成交量104.68万吨,总成交量2302.97万吨,超过前4个月份成交量总和。交易价格保持合理波动,近1个月收盘价在42/吨—43/吨上下小幅波动。

山东是履约任务最重的省份,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的发电行业共有2162家重点排放单位,山东占330家。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翠荣介绍,截至1123日,328家重点排放企业已完成交易账户的开立工作。

碳市场的设立,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引导碳排放量多的企业向碳减排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以缓解碳减排企业绿色转型下的资金压力,以及解决政府对控排企业的补贴压力。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认为,目前全国碳市场仍处于起步运行阶段,只要没有重大设计缺陷、碳价合理、较高的履约率实现减排有效性,就可以说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可通过分阶段完善和发展逐步达到更理想状态。

据多家权威机构测算,为实现“双碳”目标,将形成百万亿级以上的投融资市场和千亿级以上的碳市场。对减排企业或项目而言,将更容易获得资金、人才,以及降低技术引进成本。

针对全国碳市场目前运行情况,业内专家建议,下一步可以考虑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实施更加严格的配额分配基准以及从免费到有偿的分配配额等;此外,引入投资机构入市,让它成为一个有效果、有效率、有活力的碳市场。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被视为全球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风向标。碳配额作为一种资产像大宗商品一样参与买卖,有助于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碳减排,并以碳中和为契机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方和专业人士参与融入更多的交易产品,有助于全社会低成本地实现减排目标。

张建红认为,未来应让全国碳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发挥绿色金融功能,推动机构投资者入市,引导合格个人投资者入市。同时,要防范碳市场“过度金融化”,避免出现“全民炒碳”的局面,让全国碳市场发挥节能减排的最大效用。

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1214日,在以“慈善与金融的链接”为主题的平安大讲堂活动上,中国平安宣布成立全国首只碳中和慈善信托,初始规模为590万元,并公布了支持首批国家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方案。中国平安表示,这是公司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打造有温度的金融的又一举措,是探索“金融+公益+绿色发展”的有益尝试。

“双碳”战略下,慈善信托作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碳中和的有效载体,其重要优势和作用凸显。平安信托家族信托高级投资副总监赵青表示,“信托产品具有制度与金融双重优势,可以增强慈善资金造血和慈善项目可持续运作能力,并且具有制度性、灵活性、独立性、保值增值、监督监管等独特功能。作为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慈善信托,“平安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慈善信托”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中和目标、支持平安集团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据悉,“平安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慈善信托”,旨在围绕碳中和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但不限于资助、支持和推广绿色低碳优秀项目;为倡导和普及绿色金融理念传播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公益活动;通过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补贴贫困群体使用清洁能源等等。

赵青介绍,平安信托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国内首单公益信托,投资收益用于慈善事业。近20年来,凭借自身经验积淀与信托独特优势,慈善资金造血和慈善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平安信托慈善信托业务范围已覆盖教育、扶贫、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

依托全国首只碳中和慈善信托的成立,平安普惠正式推出了新的公益行动——“平安守护者行动-国家公园”系列项目。平安普惠品牌管理部总经理程瑞介绍,“平安守护者行动-国家公园项目”将充分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助力一线生态守护者,支持生态林改造与恢复。围绕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重点关注国家公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强制约束和监督。通过相关法律的强制力保障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建立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监督机制,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纳人政府考核目标体系;建立碳中和行动目标审查与反馈机制,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跟踪、评估研究。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1+N”政策体系设计。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和会商研讨机制,统筹发改、能源、科技、工信、交通、生态等多个部门,广泛凝聚科研机构、产业主体、智库机构等各方智力,制定并持续更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加速推进碳中和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创新要素。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战略需求,有序推进碳中和相关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研发布局,以资源导向推动可再生能源绿氢、储能、智慧能源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原创新技术突破,抢占零碳科技竞争高地。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和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培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推动经济体系全面绿色升级,倒逼高载能、碳密集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引导释放更多绿色创新活力。推动能源供应侧、需求侧绿色革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清洁技术能源结构占比,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主要用能和排放领域零碳转型。

持续推动碳市场碳金融工具创新。加强创新资本等要素支持,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创新主体。鼓励各级政府结合地区实际,设立“碳中和”引导投资基金,推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出绿色低碳发展。

深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合作。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中的大国责任,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契机,开展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国际气候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治理新体系中的话语权。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气候治理解决方案、化解气候风险等,树立良好的气候治理全球形象。

选编自李岚春、陈伟、郭楷模等发表在《情报杂志》第12期的文章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215日消息,“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INEA”于近日宣布正式升级成为“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GINEA”,聚焦“双碳”与“AI”,推动政产协同,以政策助力产业发展,以前沿观点引领绿色智能新经济领域的标准建设,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贡献产业力量。

据报道,“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INEA)”,于20217月由特斯联、华为、京东云、腾讯、光大云缴费、科大讯飞、商汤、英特尔、西门子、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璞跃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等15家科技企业、产业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联盟以专业领域头部企业及垂直领域“专、精、特、新”初创公司为主要发展对象,凝聚产业生态合力,为智能新经济产业发展聚力。

对此,联盟秘书长、特斯联副总裁、生态管理中心总经理曹晓兵指出,业内对利用产业联盟方式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早已达成共识,而双碳在产业端的有效落地亦非一家企业之所能。此次由“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INEA)”向“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GINEA)”的升级,亦与INEA的长期目标相契合。升级后的GINEA仍将保留其原有优势,持续促各方合力,提升各成员企业在产业内的影响和价值显现,凝聚产业各界重塑行业价值边界,扩大生态影响,加速优质生态资源的价值释放,为打造标杆项目贡献产业生态力量。

GINEA认为,绿色智能新经济时代将原有的产业结构推向 “低碳化”、“智能化”的新高度,正在驱动商业环境、产业合作模式乃至产业格局的全面变革。未来,GINEA将绿色低碳纳入到联盟成员招募的考量标准,吸引在双碳领域有技术、有建树的头部企业及成长型企业加入。立足合作与创新,GINEA将持续优化其资源配置,基于其成员企业广而深的产业智识,将双碳理念、智能科技、场景需求三者深度融合,通过持续的运营、探索、实践,推动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助力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绿色智能新经济转型。

据透露,截至202112月,已有50+家核心成员加入GINEA,主要包括相关领域的头部产业组织、学研机构、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等。

“双碳”目标下,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尤其是能源产业的低碳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面对这场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革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金融业应如何助力国家顺利实现“双碳”承诺?“减碳”重中之重的能源电力行业如何实现平稳过渡?

近日,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国内低碳发展政策研究”项目组的访谈活动中,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晋涛和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营销室市场经理苏楠对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徐晋涛表示,今年GDP增长背后的主要支撑依然是高碳行业,但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是必然趋势。在苏楠看来,“双碳”目标向金融业和市场发出明确信号。金融机构在严格控制高碳行业资产增长、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转型金融,以帮助高碳产业调整。

绿色发展也是中国市场的选择

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老师预计,今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达到8.5%9%。徐晋涛指出,由于中国的防疫机制较为完善,国内生产生活基本正常,因此部分疫情较严重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订单都转移到了国内。

“这些客观条件致使对外贸易依然是今年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背后的主要支撑依然是高碳行业。”徐晋涛表示,这既是能源行业今年盈利可观的原因之一,也是当前央地对于双碳目标的理解和行动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减碳在国际上逐渐成为发展大方向,高碳产品的贸易将不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因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寻求绿色发展模式才有利于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徐晋涛表示,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拐点”已经出现。一个原因是美国的金融市场监管完备性较好,第二个原因是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结构改变和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使天然气大批量替代石油并挤掉煤炭,碳排放大幅降低。

徐晋涛表示,绿色发展不仅是中国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也是中国市场的选择。“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迈过1万美元门槛,各方面因素推动着国家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转型过程确实存在困难,但我国势在必行。”

金融机构会严控高碳行业资产增长

绿色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产业的投资布局也要作出调整。苏楠直言,“双碳”目标给金融业和市场发出明确信号,金融机构会严格控制高碳行业资产增长,也要积极探索转型金融。

徐晋涛也表示,产业的投资布局需要摆脱思维惯性,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用电结构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调整。特别是对于能源产业的投资,应该避免继续投向煤炭等高碳产业,更多地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相关技术开发等绿色产业。

“绿色金融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对清洁产业的投入,同时限制对两高项目的投入,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据苏楠介绍,金融机构早就开始探索实践与国际机构的合作,研究如何通过规则制定和风险控制引导社会资本自主流向低碳产业,尤其是支持光伏、风电等绿色电力资源的发展和应用模式的创新。

另一方面,苏楠指出,绿色金融不是公益行为,其主要作用是兼顾绿色和收益,发挥价值发现作用,提升绿色资本的使用效率。

转型金融也是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但由于目前国际上对转型金融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还需要银行业探索。例如存量煤电等高碳产业所需的转型金融方面,可以把“节煤量”这类指标放在转型金融产品的标准体系中,从而在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收益可持续。

此外,金融机构应该采取更多有效手段引导更多资金支持,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据苏楠介绍,金融机构层面,国际合作大多采用主权贷款的方式,国家的相关部门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在对非主权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未来官方和非官方的合作形式将共存;从实现“双碳”目标的角度来看,减碳目标不是唯一的约束条件,还涉及经济发展、就业稳定等方面,依然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来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是科学合理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官方合作是更为重要和必须的。

中国征收碳税势在必行?

前不久,“拉闸限电”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徐晋涛指出,“电荒”的本质是电力供需形势紧张。他认为,要想解决供需矛盾,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一定程度上解除其价格管制,实现电力产业自负盈亏,让能源电力产业通过市场的力量平衡能源消耗的方向和数量,提高能源和电力的使用效率。

真正需要政府干预的是产权没有清晰界定的环境负外部性——碳排放。徐晋涛表示,无论是碳税还是碳市场,目的都是代表民众向产生负外部性的群体收费,平衡社会成本、实现公平、并提高生产效率,引导资本尽快流向清洁产业。不过,在徐晋涛看来,电力行业及高碳行业要想解决碳减排的问题,他更倾向于碳税这一行政手段。

“美国采用碳市场作为纠正市场失灵的金融工具,但这不一定是中国减碳的出路。”徐晋涛说道。他认为,美国选择碳市场的原因是政府不愿向民众直接征税。但对中国而言,国内征税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已较为完善,碳税可以依附于已有的征税体系,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成本。

徐晋涛表示,相较于碳市场中的资本通过交易中心自行运作,征收碳税可以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积极核查碳排放相关数据,以及监管缴税,保障真实性。同时,征收碳税可以由地方政府来转移支付,激励地方政府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徐晋涛表示,从外部环境来看,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各国对碳泄漏的重视程度会日益提升。目前,欧洲在做碳边境调节税机制,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碳价格需要与国际保持一致。而短时间内,我国依靠碳市场是没有办法在碳价格上与国际居于同一水平的,征收碳税可能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矫月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未来一年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

对此,恒生电子总裁助理郑小勇在1214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市场、技术、政策齐发力,尤其是碳市场和金融要形成多层次、多样化融合,让金融科技赋能碳中和的目标早日实现。为此,恒生电子推出全系列碳中和解决方案,为市场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

据介绍,公司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建设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上海)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武汉),自716日正式上线以来,运行平稳。今年9月份,恒生电子再一次中标北京绿色交易所全国CCER交易系统的建设项目,预计明年630日之前完成项目交付。除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外,恒生电子还陆续承建了湖北、上海、福建、广州、辽宁、山西等各地的省级碳交易平台,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碳交易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生态环境领域的用户,恒生电子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不断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目前系统支持碳配额、CCER、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等多品种,支持挂牌交易、竞拍交易、协议转让、碳质押、碳回购、碳期货等多种交易模式,满足各种市场主体交易的多样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恒生电子碳交易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中间件,全国碳配额交易平台经过上海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三方评测,性能超过1万笔/;同时采用国密加密算法,实现金融基础设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此外,恒生电子旗下的金融数据资讯服务提供商恒生聚源,凭借强大的数据及研究能力,从2018年起针对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企业的ESG指数产品,包含110多个核心数据点和200多个辅助数据点,助力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资产的气候变化机遇与风险。

如今,在“碳中和”背景之下,恒生聚源推出碳中和数据解决方案,包括了碳中和指数、碳中和评级以及相应的数据管理、分析、咨询等服务,赋能围绕碳中和目标的宏观经济研究、行业研究和企业基本面研究,为实现绿色产业升级打造坚实的数据底座。

今年11月份,恒生聚源联合新华社旗下的新华指数联合打造“碳中和产业链体系”。该体系结合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数据、碳排放数据以及研究报告等,从源头减排、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再生资源、综合管理等板块,形成碳中和产业链“数据信息地图”,可广泛应用于政府监管、园区招商、企业展业、金融投资、产业指数等领域。

来源:证券日报

低碳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主线。1026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行动方案》的“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章节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低碳混凝土”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务院颁发的重磅文件中。这意味着“低碳混凝土”将在国家“双碳”推动的历史性进程中,成为建材产业的一个重要引擎和推手,承载和寄托着全行业低碳发展的期待与希望。

近期,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组织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有识之士围绕“低碳混凝土”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是一组系列性的畅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不求全求美。大家共同在探讨中集思广益,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当每个人都奉献出智慧的一砖一瓦时,“低碳混凝土”的宏伟大厦必将拔地而起。

请倾听行业大家对“低碳混凝土”的理解与思考。

吴杰: “低碳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需建筑业行动起来

一、“低碳混凝土”的定义

“低碳混凝土”,应以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是否能发挥降碳减碳作用进行考量。所谓“低碳混凝土”技术,是指在混凝土生产、使用过程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混凝土技术,具体包括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前提下追求混凝土长寿命、高耐久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及尾矿、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再生资源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而要减少混凝土应用中的碳排放,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具有最直接的效果。预制混凝土制品采用工厂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过程能耗,在功能方面也能直接或间接起到降碳、减碳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利废、减排功能,在产品本身及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表现出良好的节材、节能和低碳的特点。

二、上海建工建材科技对“低碳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情况

秉持“绿色环保、清洁生产、智能制造”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理念,上海建工建材科技在致力于低碳特种混凝土、储能混凝土、绿色建材及装配式建筑等研发的基础上,在绿色生产中的集成应用方面,开发绿色建材生产工艺、智能化加工生产线及可视化生产管理平台,建立高效绿色加工技术体系,实现了混凝土和预制构件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

01 基于生命周期评估(LCA)的混凝土碳足迹评价方法

根据搅拌站实际生产的配合比,通过定义混凝土碳排放的组织运营边界,确定碳排放源头,对普通水泥混凝土与“低碳混凝土”单位体积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并对比,同时针对混凝土生产的全过程,通过生命周期评估(LCA)的手段,对混凝土的单位碳排放进行分析。

02 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占胶凝材料总量的50%,属于典型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干燥收缩较小,且体积稳定性好,有利于裂缝控制。以50%掺量的混凝土为例,通过混凝土隐含碳数据计算,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降碳效果十分显著。

03 再生混凝土

使用再生骨料包括废弃轮胎橡胶颗粒等资源节约型骨料等,可以取代50%以上的天然砂石,根据不同掺量达到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配制。以70%掺量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为例,通过混凝土隐含碳数据计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每方降碳约2kg。虽然直观的降碳数据不明显,但再生骨料在上一生命周期中的隐含碳得到了合理的循环利用。

04 PC构件低能耗热养护技术

针对传统PC构件生产能耗高、产品适应性差等问题,研发了PC构件可扩展组合式数字化生产线和基于可振动侧翻固定模台低能耗原位养护技术,通过开发可振动侧翻热模台和移动式覆膜设备,以及固定模台定向整体同步供热、多构件并行养护技术,进行构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相较于传统蒸汽养护窑等构件养护技术,具有能耗和养护成本低、养护效率高等优势,实现PC构件生产综合能耗降低约64%~ 68%,降低7.83kgCO2/m3碳排放量。

三、展望

“低碳混凝土”技术要想真正意义上得到广泛应用,贡献于国家建设事业,需要建筑业整个大行业的重视与行动,提升“低碳混凝土”技术,降低混凝土及预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通过设备改进与升级降低能耗、水耗,同时提高工业固废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比例,加强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展现“低碳混凝土”及预制产品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应。

我们要在国家2030碳达峰及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政策引领下,聚焦国家《“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通过流程降碳、工艺降碳、原料替代降碳,实现生产过程降碳;发展绿色低碳材料,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探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资源化利用、封存等主动降碳路径;强化环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约束,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吴杰: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来源:CCPA

20211215日上午,上海环交所与光大银行在上海通过视频云签约形式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光大银行总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付万军,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马宁,上海联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付万军行长、周小全董事长分别作了致辞讲话。光大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曲亮与上海环交所总经理刘杰分别代表双方通过云视频形式签约。

付万军表示,光大银行作为“金融国家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重点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责无旁贷,对持续助力绿色金融业务健康发展使命必达。下阶段,光大银行将充分发挥“商行+投行”一体化的新优势,为上海环交所及其交易主体提供全面、优质、精准的金融服务,与上海环交所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丰富碳市场功能、气候投融资、碳中和服务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碳定价、碳金融中心,共同推动中国如期实现“双碳”承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周小全表示,环境能源交易板块是上海联交所“一体两冀多平台”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联交所和上海环交所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维工作。今年7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近45亿吨,纳入企业2162家,成为全球碳排放规模最大碳市场。当前,全国碳市场仅重点排放单位能参与交易,在国际主流碳市场中,金融机构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不仅承担着清结算职能,还是碳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对形成合理有效的碳价、提高市场流动性、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全国碳市场不仅需要政策支持,还需要多样化金融机构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全国碳市场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上海联交所、上海环交所和光大银行将以此为契机,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碳市场金融化,提升绿色金融市场能级,共同为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上海联交所、上海环交所与光大银行共启合作新篇章,进一步深化了合作的内涵。上海环交所与光大银行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新发展格局,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服务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支撑,加强绿色金融领域全方位合作,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与碳市场的合作与联动发展,共同为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助力,共同发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深交所”微信公众号消息,今日,深交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做优做强。推出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创新产品,扩大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配合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丰富“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产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主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完善市场培育体系。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跨境互联互通,促进深港金融深度融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基建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数据中心耗电量不断刷新记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也备受关注。以整机柜、液冷为代表的开放计算技术,能够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双碳背景下更需要以全局维度规划数据中心

在数据应用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业务普遍开始走上向“云端”,原本作为辅助支撑的IT设备,转变为核心生产工具同时随着“计算”向“智算”的转变,整个社会的计算需求呈现指数型增长,CPU/GPU作为算力核心承载器件,功耗日益增加,5年内,GPU的最高功耗将从500W突破至700WCPU的最高功耗也将从300W突破至500W随着核心组件功耗的提升,据预测到达2025年,面向计算密集型应用的42U单机柜功耗将普遍超过40kW/Rack,能耗的需求更是不断攀升以我国数据中心为例,整体用电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升至2.7%根据预测,到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突破4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升至3.7%

由此可见,数据中心是未来为数不多能源消耗占社会总用电量比例持续增长的行业数据中心未来势必要走上加快绿色发展降低碳排放的道路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也明确指出建设目标:到2023年全国数据中心总算力会达到200EFLOPS的性能,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的PUE要小于1.3种种变化都在向数据中心提出全新的要求,数据中心已经进入了“共性规划”+“个性适配”的时代,共性规划将覆盖了绿色节能、性能密度、快速交付、统一管理这些核心要求,而个性适配则要根据我们的数据中心的地方政策、资源指标限制、行业属性、技术现状来决定因此,在共性规划+个性适配的阶段,IT基础设备的最大变化之一是其耦合程度逐渐提升,只有从数据中心层面去规划供电、散热、管理,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开放计算助力数据中心低碳高效发展

开放计算是当前乃至未来数据中心的创新主力,通过全球化协作的创新模式,解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能耗、高速网络通信、智能运维及循环利用等构建绿色高效的数据中心是开放计算重点关注的领域。

开放计算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整机柜技术规范的制定,这也是最早的项目在标准化、模块化的推动下,整机柜取代了原本分散的、孤立的数据中心计算平台,实现了硬件层面的解耦,将计算、存储、网络、供电、散热等多个模块逐一拆分并重新组合,大大提升了系统部署的效率、降低后期运维的难度,从架构层面实现了能耗的优化,也让数据中心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目前国内的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已经使用了开放计算架构,PUE可以达到1.2,系统故障率降低 90%,运维效率提升3倍,总成本降低10%

液冷也是节能应用的新方向,浪潮信息也在参与Rack & Power项目子课题,研究采用不同的液冷方式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PUE,采用集中供电的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电源的转化效率同时浪潮信息也在Hardware Management的课题推进OpenBMC开源架构,实现数据中心智能节能的管理,目标是促进节能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应用,构建绿色低碳的创新。

无论是全新的架构设计还是液冷带来的能效提升,都让数据中心的能耗有了明显的变化如今,以OCP为代表的开放计算已经发展了10年,通过整机柜的模式,数据中心的能耗相对于传统的服务器降低了15%,这其中包括了集中供电、集中散热、高压直流等多种技术的引入,而在液冷的加持下,这种能耗的节约可能会翻一番,达到30%甚至更多。

由此看来,数据中心节能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除了传统意义上风火水电等基建层面的建设之外,IT系统架构的调整乃至于软硬件适配与协同工作,同样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影响到耗电量与碳排放。

作为OCPODCCOpen19全球三大开放计算组织的核心成员,浪潮信息积极推动绿色高效的开放数据中心标准建立,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协同创新针对高密度整机柜服务器、支持液冷的高效制冷系统、高压直流的高效供电系统等领域积极推动开放数据中心标准的建立与实践

目前,我国提出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战略提出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纷纷制定了各自的碳减排目标,而保险行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也在助力双碳经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为深入贯彻ESG理念,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碳配额+质押+保险”合作,并落地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这是金融机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最新尝试。

此次新想法的尝试,旨在实现行业产品新思路,开创质权差额补偿新模式。碳排放配额质押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符合条件的碳排放配额合法所有人将配额质押给符合条件的质权人,并通过交易所办理登记的行为。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指以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合同为基础合同,由碳配额所有人投保的、保障质权人实现质权差额补偿的保险产品。

该项业务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市场化减排的道路,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降低中小企业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同时,该业务根据项目运行、减排量产出等具体情况灵活设置还款期和贷款额度,有效缓解企业还款压力,充分发挥碳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通过金融资源配置以及价格杠杆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而根据地区间经济差异,全国各地制定的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例如上海市提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全国时间表提前5年。中国太保通过提供“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一方面为碳资产持有人提供增信,保障了质权人权益,极大提高了碳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碳配额+质押+保险”为后续保险服务碳配额交易市场提供了全新思路。

面对金融体系支持碳中和的需求,各大保险企业已经在着手开发更多符合“双碳”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创新型绿色保险产品,助力双碳经济,落实国家战略。未来,中国太保将持续推动产品“绿色”升级,在服务国家双碳经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 本报记者 李友军

四川企联 胡雪峰 刘建平

20211210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企联”)、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四川企联”)主办的“2021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四川企业家年会”在成都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第十五届四川省杰出企业家及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企业家。

中国企联党委委员、副理事长李建明博士,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四川企联顾问、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彭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向宝云,省国资委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晓曦,省经信厅总经济师袁冰,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廖永康,省商务厅副厅长唐燕,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孙智明,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苗勇,省工商联副主席郑宗强,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茆爽等领导以及四川企联顾问、副会长、全省企业和企业家代表,市州企联和行业协会代表,企业界、经济界、学术界、新闻界代表近35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由省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勤主持。

大会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为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战略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入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碳减排、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模式过程中“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企业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盛会。

中国企联党委委员、副理事长李建明博士在会上指出,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经济大省,是我国西部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省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他围绕会议主题谈了三点体会:一是,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要做到勇担当、敢创新、守诚信、讲奉献。二是,强化创新驱动。企业家必须要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下苦功、拼全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攻破“卡脖子”环节,促进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三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广大企业家要围绕低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从节能减排、能源替代、原料替代等方面进行改进,逐步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管理体系,支撑企业长期的“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优化。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及应用,要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他希望四川企联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融智创新,秉承“平台化发展,品牌化运营,价值链共赢”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促进企业家发挥更大作用,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在会上致辞。他指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社会民生和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作用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支持和服务市场主体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全省各类市场主体在促进发展、推动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广大企业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力自救,为全省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向好态势做出了重要贡献。企业家是企业的领路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四川过去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辛勤付出和奋进创新,实现四川未来的发展目标,更离不开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参与、持续奋斗。

希望广大企业家朋友在应势而动中认识机遇、在顺势而为中把握机遇、在乘势而上中创造机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开拓创新、务实作为,不断巩固和拓展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再创新业绩、共铸新辉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致辞。他指出,“十三五”以来,全省工业战线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出谋划策密不可分!与广大企业家顾全大局、主动分担,积极作为密不可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广大企业家要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为契机,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顺应时代发展,勇于拼搏进取,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企联顾问、省人大原副主任彭渝做主旨报告。报告指出,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这次会议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为主题,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激发新时代企业家创新、创业与担当精神,推进企业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报告结合企业成功案例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坚定发展信心,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要坚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寻求突破;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知难而上,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做好统筹规划,深耕国内市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企业家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在技术上持续引领产业升级。敢为天下先,争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与质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主动拥抱互联网+,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变革。三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践行使命担当。企业和企业家,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控制产量有序合理释放,巩固防范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长期高效稳定多元的资源战略保障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和方面,加快建立绿色生产体系。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时代的要求,是企业的社会价值所在,更是优秀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企业家既要带领企业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为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在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努力建设健康企业、尊重人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安全生产、保护环境、提高就业水平、消除贫困、帮助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尽到自己的责任。在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企业家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带领企业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五是坚持党的领导,做有信仰的企业家。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可贵法宝。很多企业界的朋友越来越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的确是我们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但会武装斗争打天下,也能领导现代化建设,不断地为人民谋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报告还指出,四川企联多年来非常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发展,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真心实意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开展全省优秀企业家和杰出企业家评选表彰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和表彰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可贵贡献的企业家,促进四川省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年来,这个平台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企业家,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他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四川企联要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中企联和各省级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党的领导,一如既往坚持“全心全意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秉承“真心、真情、真诚”的服务态度,主动维护好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做好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特色化、精准化、差异化的优质服务项目,与大家共同汇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开好局、谋好策、服好务,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幸福四川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四川省企联驻会副会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继郁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十五届四川省杰出企业家及2020年度四川省优秀企业家的决定》

会议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宋承志、李文志等16位同志被授予“四川省杰出企业家”称号,王诚、赵卫东等70位同志被授予“四川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会上,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乐宏,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光军,开元数智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敏,代表此次受表彰的杰出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分别做了交流发言。

 

1214日,主题为“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29期珠江金融论坛在广州举办,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广东省将全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尽快运营,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推动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更好地服务“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林波指出,广州期货交易所注册落地是广州实现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的历史性跨越。未来,广州市将以广州期货交易所落户为契机,将集聚优质资源,完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期货市场,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率先打造创新期货交易品种的定价机制,围绕广州期货交易所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完善期现联动的期货服务体系。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刘凯文指出,广东省将全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尽快运营,推动标准交割仓库等产业链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与现货行业密切合作,研发多个品种,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

广东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文哲表示,广东证监局将大力支持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发挥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和优势,在规范的基础上支持优质公司加快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场内外、期现货联合运作的具有竞争力的公司。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强化内控,运用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促进稳健经营,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同时,将继续配合宏观管理部门做好期现联动监管,有针对性地组织加强对相关政策措施的解读和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期现货市场平稳运行。

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曹子海介绍,根据证监会批复的两年品种计划,广州期货交易所计划研发16个品种,涉及四大板块,其中无论是碳排放权和电力期货,还是商品综合指数和其他新能源金属,都关系国家发展大局,发展潜力巨大。他表示,在碳市场、碳排放权期货方面,一是要全面准确把握碳市场和绿色发展的关系,碳市场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二是碳期货市场有助于提升碳定价效率,管理企业减排风险;三是碳排放权期货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的影响力,形成“中国价格”“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广期所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推动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更好服务“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看到,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付出艰苦努力。在这一进程中,要切实发挥节能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节能能级、壮大节能产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涉及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又涉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化石能源使用规模的减量,还与节能等减碳技术的发展应用密切相关。节能具有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功能优势,其减排降碳的作用更为显著和直接,通过节能工作持续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量,应是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节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2012年以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12.7亿吨标准煤。面向未来,我们需进一步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将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动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朝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

在提升节能能级上下功夫

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积极推动节能能级显著提升也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重点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找到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要将创新驱动摆在提升节能能级的核心位置。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从以解决能源供需不平衡为重点转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在有利于能效提升的关键技术、通用技术上下功夫,对“卡脖子”技术加大联合攻关力度,推动节能能级的加快提升。

要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区域间的协调。进一步破除区域壁垒,推动能源跨区流动和市场化交易,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等。同时促进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系统化、整体性和全生命周期的节能改造,更好满足能源消费的多元化需求。

要以推进主要行业的降碳工作为重点方向。突出把握节能减排工作的约束性、常态化要求,不断强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减排降碳等的工作力度,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减排,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节能在能源消费全流程特别是源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要重视节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节能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要用好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在节能领域的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节能技术、管理经验等。既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建立和巩固节能交流合作关系,又要积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在节能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国内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走出国门。

此外,还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能,进一步增强全民节能意识,使群众有更多渠道、更大空间参与节能,推进形成人人节能低碳、共享节能成果的生动局面,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以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为抓手

节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与节能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密切相关。节能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渗透于经济活动的各领域、各环节。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壮大,能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年来,我国节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各类节能技术企业、节能服务公司等市场主体大量涌现。但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完善、集中度不高、人才缺乏等短板还比较突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需重点在节能产业的发展质量上下功夫,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痛点、堵点。

一是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主要是通过深化“放管服”等改革,加强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特别是要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节能技术推广难、融资难以及整体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难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财税、价格等政策,给予更多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切实发挥各类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弥补企业融资能力不足等短板。

二是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节能技术产品研发推广能力,是大力提升节能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需不断强化节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要引导和支持节能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参与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机构,可在认定和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另一方面,要完善节能产业技术研发推广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节能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节能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收期长以及推广难等问题,使节能技术在加快应用中更快地成熟进步,将节能技术在减排降碳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进一步提升节能产业的整体实力。近年来,我国节能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更好发挥节能产业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需以新技术推动节能装备和产品升级,加大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节能产业和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为消除节能技术进步中的堵点、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以及节能能级提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需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解决节能工作中存在的技术性、制度性难题,为节能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史作廷,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 肖乃花)日前印发的《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提出,广东将以重大建设项目服务保障为重点,加强粤港澳三地自然资源领域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新增长极;探索海洋碳汇交易,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规划》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广东将构建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有效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的固碳作用,建立健全碳汇市场化交易机制;探索研究蓝色碳汇;在广州、深圳、珠海、江门、惠州和湛江等市开展海洋碳中和试点和示范应用,探索海洋碳汇交易,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规划》明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广东将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试点,完善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机制;推动粤港澳三地建立国土空间协同管理机制,开展跨境生态保育合作,加强规划协同、整治协同、监管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推进珠江口海域、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等11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

《规划》提出,打造海洋经济增长动力引擎。广东将推动陆海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新布局;着力提升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深化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引领带动,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规划》明确,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广东将建设珠三角海上风电研发服务基地、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培育和创新海上风电设备融资租赁及保险、基金等海上风电金融业务;打造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增强高端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技术,以广州、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推动深圳国际生物谷大鹏海洋生物园等基地建设。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与此同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由此可见,未来,畜牧业在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将逐步由数量增长转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的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约为40亿吨,畜禽养殖业排放物化学需氧量达到1268万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之一。

为加快推进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国家先后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文件,重点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与此同时,环境保护法、禁养限养条例等,倒逼养殖场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2019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3.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除了大环境之外,一些创业型公司也看上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独特的赛道,他们利用科技与产业探索农业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比如,山西盖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盖恰科技)

盖恰科技,由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招商引资落地在晋源区的技术主导型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专业从事智能装备及车载式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制造,并为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经过几年的发展,盖恰科技已经在专用车行业和车联网领域多年核心技术积累,并不断地投入资金设计研发出不同用途的智能专用车,还自主研发了“格格污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网格化管理,数据化碳足迹追溯等功能及应用场景。

今年,盖恰科技加大科技应用落地,以山西省文水县政府立项以南安镇为试点,助力该镇推进整县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达到国家碳中和双循环低碳经济的目标。

除此之外,盖恰科技还创新一套“生产者付费&EPC模式”的商业模式,帮助政府和畜牧养殖企业破解环保难题和投资与回报等一系列难题。

在规模扩大之后,盖恰科技将继续发力“格格污”废弃物无害化集中处理运营服务平台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迭代提升,同时,还将遵循机器替代人工原则,研制更加智能化辅助装备,在粪污清掏处置作业环境里减少人工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员工作环境,以此助推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农业行业观察“未来之星”栏目组携手璞跃中国采访了盖恰科技联合创始人倪文彬 ,并与她深度探讨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碳中和碳达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等话题。

倪文彬表示,碳中和碳达峰、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畜牧行业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创业者一定要紧跟时代大势,创新出符合时代的技术与产品,同时还要发力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企业与自身的价值。

除了技术与产品之外,盖恰科技还注重循环农业研究,从底层逻辑上破解产业升级的难题。比如,盖恰科技与山西、福建、吉林各省的农业科学院联合设立农业农村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土壤改良应用示范基地,研发并构建生物质耐低温发酵与快速堆肥生产技术体系。

“目前,盖恰科技可以提供一揽子服务,能让农民更轻松地赚钱,是比较容易落地的商业模式”倪文彬还谈到“利用可复制的模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多的改变,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采访实录,有删减)

农业行业观察:您如何看待碳中和、碳达峰给农业创业带来的机会以及养殖企业会面临哪些挑战?

倪文彬:中国农业的减排主要包括化肥和畜禽养殖排放相关减排技术、植物蛋白替代肉类和奶制品、人造肉、精准农业、基因编辑、垂直农业、水产养殖等。

畜禽养殖行业更是碳排放的大户。在全球的碳排放总量中,大约25%来自于食物的生产,而这其中,大约60%来自畜禽养殖,碳中和对于养殖业的影响更多地在于畜禽饲料的选择和畜禽粪便的处理。饲料原料的种植生产会有一系列的碳排放,而畜禽粪便中因为含氮,氮的处理不当也会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

农业行业观察:对政策高压,畜禽养殖企业需要如何地方紧跟时代;又该如何跳出“投资大回报小”的环保投入怪圈?

倪文彬:盖恰科技在能做的是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农业行业观察:绿色发展是一项国策,您认为地方政府、养殖企业应该从哪些方面落地;另外,盖恰科技依托什么技术或产品帮助客户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倪文彬:盖恰科技落地的应用场景是通过对山西畜禽粪便的回收再利用,转化为福建农业种植和土壤改良所需要的有机肥产品。具体做法是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预处理后通过生物消纳方式转化为微生物有机肥,并将产品销售到土壤改良和有机种植等场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排增产的产业链闭环。从根本上解决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行业观察:盖恰科技的技术壁垒是什么?如何帮助畜禽养殖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倪文彬:盖恰科技并没有什么很超前的技术专利,特别是现有项目的难点,往往不是很高的技术指标,而是项目整体问题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是涉及到人和环境的,需要的是多种技术的融合,多种资源的融合,我想解决这种复杂性的能力就是盖恰的壁垒。通过整合政府需求,行业需求,结合当地的产业现状,将各方的痛点利用技术手段转化为服务需求,实现各方共赢互利,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

农业行业观察:格格污运营管理系统帮助客户解决的什么问题,该产品的创新之处有哪些?

倪文彬:盖恰科技“格格污系统”,主要用于废弃物无害化集中处理运营服务的平台管理,该系统利用物联网传感器进行排污数据收集、及时预警,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监管排污异常风险,而后在清掏服务派单平台高效调度提升效率。

农业行业观察:农业科技公司的场景落地难在哪里?盖恰科技及产品分别打造了哪些场景?

倪文彬:农业科技公司的场景落地难在买单者会为什么掏钱,买单者最需要的是什么,盖恰科技认为提供一揽子服务,能让农民更轻松地赚钱,是比较容易落地的商业模式。

盖恰科技的落地场景在山西省和福建省,我们在山西省解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转化后的产品销售到福建省的茶叶种植和土壤改良买单场景进行变现。

农业行业观察:请阐述一下盖恰科技的生产者付费&EPC模式?这2个模式对地方政府和畜牧养殖企业分别有哪些好处?

倪文彬:这两种模式是比较成熟的方式,区别在于出资方和收益方不同,生产者付费模式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财政压力小,落地速度快,对于畜牧养殖企业来说,既满足了环保需求,同时投入压力较小。EPC模式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特许经营权会吸引到合适的投资,同时处理方式也更加灵活,政府不需要付出财务成本,而且成功运行后会有一定的财务回报,对畜牧养殖企业来说,财务成本会大幅降低。

农业行业观察:能否复盘下你及团队的创业?对创业者有哪些建议?

倪文彬:创业这件事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人和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我的建议就是勇敢面对,快速学习!


百万亿投资需求激增,绿色金融科技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央行118日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这是央行首次推出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精准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共识,绿色金融迎来重要发展契机。925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按2018年不变价计算,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

投资需要评估。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不过,碳减排量核算体系尚未明确,而生态环境部也暂未明确专业机构名单和相关验证资质。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何量化、评估绿色项目的碳减排量,如何将碳排放量金融化?为此,时代周报专访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融科技)总经理张涵。

绿融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首家绿色金融科技服务商,致力于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供绿色金融与碳中和解决方案。目前,绿融科技正为南方电网、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企业提供绿色金融、碳中和相关数字技术服务。

“碳减排”如何与金融结合?

绿色金融产品范围广泛,覆盖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股票、绿色投资基金、绿色担保和碳信用,以及绿色保险、租赁和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双边和多边气候资金。碳减排大背景下,金融业务如何展开?

张涵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目前金融机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事求是地做好碳核算,二是如何真正发挥绿色金融的“影响力”与“额外性”。“以规模最大的绿色信贷来说,绿色信贷是服务绿色发展的信贷,一笔贷款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数值需要科学、精确地计量,这就是央行等监管一直强调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张涵表示,这也与国际国内碳市场所通行的MRV原则(Monitoring监测、Reporting报告与Verification核查)不谋而合。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碳减排支持工具只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央行定调该货币工具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定位,对所有绿色金融工具都有启示意义。这意味着,要做好碳核算,金融机构需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利用数字评估系统解决企业碳排放量的测算问题。

评估机构根据不同场景研发服务债券、融资租赁与信贷等金融产品的评估认证及碳核算工具、平台,以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碳核算效率,使成本显著下降。“比如我们建立数字化的‘碳-绿色金融’信用模式,替代人工碳核算,以应对人工认证低效高价、道德风险、标准性差等顽疾,解决绿色金融产品的碳核算问题。”张涵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绿融科技研发出绿色金融智能评估认证系统“绿色金融共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追溯等技术特性构建金融信用体系;同时发挥区块链共识机制作用,结合大数据应用,以实现绿色金融产品的智能化认证与ESG风险管理。

“绿色金融共识”属于智能数字化认证与量化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手段确保相关信息、数据的真实、高效、不可纂改、可追溯并规避道德风险;同时,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半自动化认证,从而构建高效、低成本的碳中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科技是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比如,科技公司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基于碳属性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模型,并将碳属性评估嵌入到各类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过程。

绿融科技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基于区块链提供的认证信用基础,设立与碳减排量挂钩的差异化利率机制,信贷申请方光伏发电企业减排量越大,享受的利率也将更低。金融机构利用利率杠杆形成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减排。

绿色金融要充分发挥效力,就要创设与绿色属性、环境效益挂钩的金融定价机制,把环境因素纳入金融投资决策。“利用金融手段正向引导企业重视环境效益,构建影响力,这就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张涵认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项目的信贷必须体现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绿色信贷就没有‘影响力’或‘额外性’。”

“比如,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商业银行提供1.75%的低成本资金专项支持碳减排项目,这就体现出金融工具给碳减排项目带来‘额外性’,也意味着支持碳减排项目的绿色信贷存在‘影响力’。”张涵进一步表示。

绿色金融科技方兴未艾

通过海量碳核算认证经验,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数字化碳核算系统,以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

“任何绿色金融产品的评估认证核心都与绿色债券的‘四大基石’一致,即资金是否用于绿色产业项目、是否建立了适当的绿色项目评估与选择程序、募集资金的跟踪管理是否合格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合格。”张涵表示,对服务“双碳”的绿色金融,更需要对碳减排效果进行精准量化。

现实情况是,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填报并不规范,存在异常数值或空值现象,中小企业排污数据更流于表面。比如,企业能源消耗数据总体披露比例过低,空气质量数据和污染排放数据披露时间过短等。金融机构难以精确识别“漂绿”项目。

而金融机构较难建立专业团队进行有效评估碳排放量,需要专业机构或专业技术工具的支持。绿色信贷规模大,且碳减排核算、验证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人工认证难以提供适当的性价比。“绿色金融发展需要新的技术、模式,为企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张涵说。

在张涵看来,数字技术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绿色金融领域已出现数字技术的应用方向,但绿色金融发展尚处初期阶段,绿色金融科技方兴未艾,未来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金融科技具有场景、渠道、数据和技术优势,能高效形成规范化的绿色信息披露报告,助力企业绿色项目符合监管要求,同时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成本。

“金融科技重构信用体系。”他认为,金融机构利用科技实现去中介化,增加直接融资,以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绿色金融的普惠性将愈加浓厚,这也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将聚焦‘如何更好地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建立绿色信用体系,用绿色信用来影响金融决策与定价。

张涵还认为ESG等非财务风险的识别与管理同样不能依靠“人工打分”,这需要基于数字科学搭建适当的方法与体系。环境效益核算要求科学、精确,数字技术比人工更具优势。

 

41日,国新办就构建新发展格局,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到位,逐步开展碳核算。“其中最核心、最基础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探索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启动。”

刘桂平表示,人民银行已经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下发了通知,鼓励金融机构披露环境信息。“我们也积极推动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发债主体,重点排放单位实现环境信息共享。同时,金融应对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大支持和配合力度。”

记者 史丽 黄紫豪

每经记者:潘婷 每经编辑:刘嘉魁

“双碳”战略下,绿色金融地位越发凸显。慈善信托作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碳中和的有效载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1214日,在以“慈善与金融的链接”为主题的平安大讲堂活动上,由平安信托受托设立的平安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慈善信托”正式成立,初始规模为590万元。

慈善公益在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超过200万亿人民币,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希望参与慈善领域。

据了解,目前国内慈善主流捐赠模式中,一是直接向基金会捐赠,二是设立慈善信托。慈善信托在2016《慈善法》颁布后得以发展,截至20216月,慈善信托累计设立582单,规模近34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慈善基金会捐赠模式存在管理能力不足、公信度相对较弱等问题。基金会规模有大有小,有公募、有私募,可捐赠资金的持续能力也相对偏弱。此外,捐赠人亦顾虑捐赠资金成为基金会的财产。以上因素都限制了慈善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设立慈善信托,平安信托家族信托高级投资副总监赵青表示,信托产品具有制度与金融双重优势,可以增强慈善资金造血和慈善项目可续运作能力,并且具有制度性、灵活性、独立性、保值增值、监督监管等独特功能”。

据悉,“平安碳中和绿色金融发展慈善信托”包括但不限于资助、支持和推广绿色低碳优秀项目;为倡导和普及绿色金融理念传播组织开展相关领域公益活动;通过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补贴贫困群体使用清洁能源等。

那么,企业公益慈善如何与“碳中和”等社会命题结合呢?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黄浠鸣在会上表示,金融机构要促进自身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激发慈善新动能,更需要联动更多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信托公司慈善信托业务范围已覆盖教育、扶贫、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河北新闻网1216日讯(河北日报记者李连成)从今天召开的2021全球碳中和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会将于1221日至22日在保定市召开。大会主题为“变革与机遇:面向全球碳中和的产业重塑”,旨在聚焦全球碳中和产业及技术发展,积极探索全球碳中和最佳技术路线,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搭建各方交流合作平台。

本次大会由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主办。

据介绍,大会主要包括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主论坛包括大会开幕式、嘉宾演讲、全球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企业机遇与挑战、碳中和背景下的产业投融资、碳中和与全球产业创新升级六个单元;三个分论坛分为“绿色制造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碳中和关键领域的绿色生态转型”“氢能之路二十年,‘燃’动中国碳中和”三个主题。

据悉,本次大会亮点纷呈。首先,在筹备阶段即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英国国会议员、COP26执行主席阿洛克·夏尔马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将致辞演讲,还邀请了国际能源转型研究会、能源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参与。

其次,大会将推动碳中和技术和产业广泛交流。大会重点邀请了杜祥琬、贺克斌、潘家华等知名专家,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华为、格力等国内外低碳领域头部企业和具有知名度的本土企业,还邀请了一批智库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商碳中和产业发展大计。主论坛和分论坛共邀请50位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和高端对话。

最后,大会将引进一系列增强保定发展引擎的机构项目。在大会上,将宣布建立基于碳中和框架下的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和合作中心等机构;将为保定引进一批智库、能源基金会,签署一批前沿新兴的产业合作项目;将为保定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注入强大动能、形成有力支撑。

1216日,在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交通银行珠海前山支行完成186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注销,实现202111月至202312月期间因办公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中和目标,获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标志着珠海市银行业首家“零碳网点”正式落地。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碳”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广东金融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目标的倡议》号召,交通银行珠海分行选定前山支行作为试点单位,探索网点运营“碳中和”建设。针对日常运营,珠海分行前山支行制定了一套低碳运营方案,引导员工践行低碳出行、绿色办公、垃圾分类、绿色采购、日常节能等,同时完成186CCER注销,用于抵消该网点2021111日至20211216日已发生的及20211216日至20231231日期间运营活动中预估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市率先实现网点运营“碳中和”和“预先碳中和”双目标,获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颁发的双份“碳中和”证书。

本次“零碳网点”的示范建设,是交行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未来,交通银行珠海分行将继续探索“碳中和”发展路径,积极履行碳减排社会责任,并充分发挥交银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通过“传统+创新、境内+境外、商行+投行”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金融力量。(艾琳)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1216日,民营企业创新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举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薛东晓出席并讲话。

本次论坛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主办,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指导,太原市青年企业家商会承办。清华大学教授由长福、清华大学能动系助理研究员王海名等嘉宾围绕“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作主旨演讲和交流发言。

薛东晓指出,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煤、焦、冶、化等传统“两高”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市委、市政府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他强调,企业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深刻认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民营企业要自觉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争当绿色低碳发展的践行者和生力军;要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围绕低碳发展目标,加大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加快“双碳”计划与布局,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参与生态修复、节能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以实际行动塑好晋商新形象、展现晋商新担当。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胡引平、李俊华

本报记者王小玲报道 “川渝两地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历史使命。”1214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召开前,川渝党政代表团在宜宾三江口长江生态公园共同启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

此次联合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是:2025年,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未来,川渝两地将重点从能源结构、绿色产业、交通运输、区域空间布局、财税金融等十个方面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新典范。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排在重点任务之首,凸显能源的重要性。此次联合行动启动仪式现场,4个清洁能源项目同步启动,释放出川渝两地能源转型的坚定信号。双方达成共识,将协同开发油气资源,建设川渝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加快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争取川渝电网特高压交流工程早日开工;协同推进西南百亿立方米储气库基地、威远泸州页岩气集输干线、万源—城口天然气管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地还将共同研究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共同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纳入国家财政支持碳达峰政策重点支持区域。此外,还将加强对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统筹指导,逐条逐项细化落实任务举措,推进政策落地实施。及时总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做法成效,围绕重点亮点工作总结推广,形成全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榆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双碳”战略、黄河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有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坚持保护优先 筑牢生态屏障

榆林坚持保护优先理念,积极开展“榆林在国家黄河战略中的定位和重点任务”专题研究及防止二次沙化和生态与农业协调发展课题研究,提出了“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统筹山水林田坝草沙、协同地上地下系统治理”的生态保护新思路,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保障。

在推进全民绿化造林方面,榆林深入开展了以“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高速公路生态长廊建设、造林绿化示范点建设为主的“三项行动”, 营建完善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护林带,全市增绿、扩绿、见绿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提高到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一。

此外,按照小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要求,榆林通过治沟打坝拦泥沙、治坡修梯田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境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入黄泥沙量较新中国成立初减少58.7%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低碳发展

在国家明确提出“双碳”任务目标背景下,如何加快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型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榆林这座传统能源大市亟需破解的难题。

为此,榆林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推进高碳城市低碳发展,依托中科院、中国环科院等专家团队,研究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碳中和达标规划,对高端能化项目进行先进性、降耗和减碳“三位一体”评估,通过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倒逼企业革新技术,重点采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替代等7条途径减碳降耗,确立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新思路。

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的国华锦界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示范项目。榆林从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工作入手,在“十四五”盘子中,主动压减了40多个总投资7000多亿元的“两高一资”项目。同时开展了全市重点项目和规上工业企业专项核查,梳理出存在问题的存量“两高”企业112户,在建“两高”项目57个。截至10月底,73户存量问题“两高”企业已完成整改;在建“两高”项目中,9个已取得节能批复,其余正在整改。

记者 闫景 马腾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中国基于国内外环境提出的重大决策,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绿色革命。各地、各行业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布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双碳”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作为与各行业有序发展息息相关的、也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保险保障、服务实体经济等重要作用。

保险助力“双碳”大有可为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威胁着民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全球共同面临重大挑战。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顺应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保险行业重大的课题之一。

众安保险副总经理王敏表示,保险一直以来承担着风险保障者、资金融通者和社会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保险公司应当在绿色发展趋势中,寻找和建立比较优势,从而保持长期可持续竞争力。

言胜于行,众安在探索保险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中有哪些实践和案例?2020年,众安保单数达79亿单,其中电子保单覆盖率为99.8%,较上年节约用纸47吨,相当于少砍伐树木946棵,固碳量17.3吨。

此外,众安实现了承保自动化率99%,理赔线上化率94%。全流程无纸化操作,最快24小时内快速理赔。在线客服机器人问题解决率超过90%,智能IVR(交互式语音应答)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7%,释放人工话务量超90万通。研发平台集群资源使用率达到75%以上,当前已节省硬件资源成本2000万以上。

而此前,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报告《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一:低碳时代的保险行动路径》(以下简称“报告”)也为保险行业探路“双碳”提供了更多新思路。报告认为保险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大有可为,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低碳行动,为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报告认为,对财险公司而言,需要重点关注沿海、河流地域降水激增和山洪暴发带来的资产损失。寿险公司需要重点关注温度上升引发的人口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报告也提出,保险机构应先建立明确的治理结构,创建或分配专门角色持续跟踪气候风险评估、及时信息披露、及持续跟踪消费者行为洞察等,以评估气候相关风险的潜在影响。

全局出发 通过保险撬动更多资源加入低碳行动

机遇和挑战并存,碳中和也为保险业带来发展机遇。目前全球16家最大的保险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创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开发工具,通过激励降低风险,准确定价风险,降低风险投资,来迎接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

王敏认为,保险机构既要自身践行低碳方式,还需要跳出保险业的单一维度,从全局思考保险在“双碳”行动中的社会治理作用,通过保险机制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整合更丰富的资源,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此外,保险机构还需要从承保定价、保费结构、投资策略和绿色办公等各个环节进行重新思考与设计,在低碳转型中依然实现稳健运营。

王敏表示,保险产品能够去撬动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能够投入到低碳当中来。在产品方面,应加快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发展环责险、绿色项目贷款担保保险、指数保险、碳保险等形式的绿色保险。

就众安的实践来看,众安在马来西亚与Grab合作上线了基于里程的UBI车险产品,能够激励用户减少燃油车出行。众安在健康险的创新产品步步保,与50多家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企业、运动健康APP达成合作,鼓励用户多运动,拥抱低碳行为。

“双碳”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众安将一方面优化线上化运营,另一方面沿着双碳主题进行产品创新,通过保险+科技+服务更立体的去推动低碳行动。

近日,昆山市首笔以碳排放权进行质押的贷款正式落地,江苏正源创辉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67万吨碳排放权进行登记质押,贷款金额1000万元。

为全面贯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助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昆山市财政局联合市金融办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模式,拓宽“昆绿贷”支持范围。11月,《昆山市绿色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细则》完成修订,增加了“碳排放权”和“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方式,助力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

“昆绿贷”简介

设立目的

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杠杆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企业注重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安全生产,促进昆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支持对象

01所属行业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企业;

02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并接受风险管理服务的企业;

03含有以下技改项目的企业:经生态环境局、工信局认定的环保提升类技改项目;经应急局、工信局认定的安全生产提升类技改项目;

04以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作为抵(质)押物贷款的企业。

运作方式

01资金池总规模5000万元,合作银行在放大倍数不高于15倍的金额范围内开展授信业务;

02单户融资额度一般不超过1000万元,实行污染物减排浮动激励机制,企业单位产量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下降的,最高贷款申请额度可提高至1500万元;单位产量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三年下降的,最高贷款申请额度可提高至2000万元;

03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贷款利率不超过LPR+40个基点;

04贷款损失实行风险共担机制。风险补偿资金和合作银行按照73承担贷款本金实际损失,贷款利息损失由合作银行承担。

来源:昆山市财政局

新华社澳门1216日电(记者刘刚 李寒芳)澳门特区政府16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完成制定《澳门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逐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并制订相关的行动方案,争取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碳达峰。

根据“二五”规划,澳门将积极配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总体发展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和源头减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控,完善环保基建,在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间保持平衡协调,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澳门。要完善环保法规和规划,保育生态环境,加强碳中和科研工作。

规划明确提出,为减少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未来5年内淘汰澳门所有属“欧四”环保标准的重型客运车辆,并通过制定控制排放的法规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控。

规划中列出“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多项约束性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特区政府将带头使用电动车。从2022年开始,特区政府各部门购置或更换车辆时必须购置电动车,新建政府办公大楼内必须预留慢速充电供电容量和基础设施。具条件的现有政府办公大楼要加设充电位,现有公共停车场将适当预留安装充电设备。

此外,从2022年开始,新建私人和商业楼宇的停车场也必须为车位预留慢速充电供电容量和基础设施,特区政府将其列为必须遵守的楼宇建筑标准。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博州生态环境局多举措促进低碳发展,共创蓝天碧水新篇章。202120211月至11月,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浓度限值,河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⒈强化总量控制实现效能减排。一是新、改建项目环评审批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污染,确保新建项目控制在总量指标之内。二是实施环评与清洁生产相结合,对项目生产工艺、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产生及处置进行分析。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在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确保项目建成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三是严把排污许可证发放准入关促使重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通过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报告质量审核,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管理。四是博州生态环境局拟订《博州区域污染物削减实施方案》,有力推进全州碳达峰碳中和及能耗双控工作。

⒉强化执法监管实现日常减排。一是加大执法力度,认真开展对重点企业(污染源)的现场监察。严格执法监管确保环保设施的完好率、运行率及污染物的去除率处于良好状态,并对现场监察中发现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处罚及通报批评。二是督促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2021年全州38家重点监控企业97套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图像等平台接入赛里木湖环境信息化智慧平台进行日常监管。

⒊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大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力度,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1年博州4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⒋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聚焦蓝天保卫战重大任务和应对气候变化重要责任,协同推进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努力实现蓝天和低碳共赢。

来源丨博州生态环境局

金融界1220日消息 第十届领航中国年度盛典暨2021金融界智能金融国际论坛今日开幕,今年的主题是时代的远见,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赋能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各类投资者智慧的力量,把握时代的脉搏。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参受邀参加论坛,分享了关于累进碳税的初步思考。

鞠建东首先,气候变化的风险在金融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国际方面,纽约大学的Johannes StroebelJeffrey Wurgler两位顶级专家对于861名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其中包括金融学者、金融界从业人员以及来自金融监管机构的专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他们提出了四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哪些气候风险最重要。专家学者表示,气候风险包括监管风险、物理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和利益相关者风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专家学者一致的看法是,未来五年最重要的风险是监管风险。

鞠建东认为监管风险在未来五年很可能是最重要的风险。监管风险在中国的体现就是从8月份、9月份的时候开始的拉闸限电,就是在气候变化里面的监管所带来的市场风险。而且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专家学者的一致的看法认为监管风险很可能是未来五年在气候变化领域里面最重要的风险。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30年,大家认为未来30年可能物理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比如说自然灾害等。

第二个问题是,资本市场对气候风险的定价是否准确。专家学者认为定价不充分的意见是压倒性的,并指出目前的资产价格并没有充分反映气候风险,市场对于气候、碳排放的定价太低。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折现气候风险。任何环保投资在当下都需要付出成本,而未来收益却是不确定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气候风险的实现与经济状况的相关性是正还是负?这决定了风险溢价的正负。专家们的看法是风险溢价和经济状况的关系不大。因为气候变化风险是一个长期的风险,而风险溢价本身通常都是短期的,短期的经济周期所带来的风险,和期货变化的长期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大。有些专家认为环保投资的折现率,一般的估值是风险溢价是3%。

第四个问题,什么是促进气候变革的最有效的力量。鞠建东表示,环保是具有外部性的,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愿行为是不够的,向低碳经济迈进的过程中离不开来自金融利益相关者(包括银行和债权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非金融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和雇员)、政策机制(包括碳税、政府补贴、监管举措)的压力。在问卷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碳税是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碳税的问题,鞠建东认为,促进环境变更有三个力量、三种手段。

第一是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在我国比较熟悉的例如发改委制定指标,然后开始一层层到各省、各市分解行政指标。行政指标容易造成运动式的减排、拉闸限电等。

第二是经济手段,主要是碳市场和碳税。我国的碳市场从2013年开始八省市试点,20217月开始运行。

我国目前免费发放的排放碳配额大概是40亿吨,欧盟的排放碳配额是20亿吨。但是目前中国的碳市场只是现货的配额,并没有期货。相对而言,欧盟的金融碳市场的金融产品更丰富,期货交易更活跃。换手率方面,中国碳市场的换手率大概是5%,欧盟的碳市场的换手率是400%,是中国的八十倍。价格方面,中国的碳价是大约是每吨50元人民币,欧盟的碳价是每吨50欧元,欧盟的碳价是中国的碳价的约7.6倍,几乎差一个汇率。即使是欧盟,刚才我们看到专家的这个回访也是认为探市场不应该是主要的工具,而应该是碳税。那么回到中国来看,我们的碳市场呢,还是有很多问题,包括配额怎么发放,怎么核算,如何定价等等

鞠建东认为,参考国内其他要素市场发展状态,依赖碳市场助推碳中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国无论是采取拍卖的方法,还是采取免费发放的方法,谁来发、怎样公平合理的发放,以及在立法、量化、定价等方面都需要有长足的进步,市场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另外一个经济手段是碳税。所谓碳税就是对于碳排放征税,对每吨碳排放征税,不同产品税率会不同,例如每升汽油碳税2.9美分,每立方米天然气碳税2.3美分。

目前,在全球执行的情况来看,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已实施碳税,日本对石油、煤、天然气征税,印度与南非准备在2022年实施碳税,美国多次提出但尚未实施,英国和中国还没有实施。

随后,鞠建东分享了单一碳税的模型结果,单一的碳税,$50/吨,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50%;但是达到碳中和需要非常高的单一碳税,要降低碳排放80%,碳税需要超过$100/吨。并将在初始阶段,集中打击煤炭行业。因为在电力行业,煤炭发电可替代。但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约小于1%的GDP,并取决于碳税收入怎么应用,对GDP可能是正或负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恶化还是改善,也取决于碳税收入如何用。

此外,鞠建东还指出,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可能大大高于现行的碳税,有些理论计算甚至认为,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达到250美元每吨。

最后,鞠建东总结认为,行政手段、碳市场、碳税三个手段反映了中国的制度优势。碳税是经济手段,不是行政手段,但是通过政府的经济手段来推进碳中和的实现是最靠谱的。对于不同行业,碳税率应该不同;对于同一行业,排放密度越高的税率应该越高。此外,还应该惩罚污染和鼓励绿色并重,不仅要征税,而且绿色产业的还需要补贴,要兼顾增长与收入的分配。

本文源自金融界

近日,工行北京通州分行副行长柳春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金融能够保障、加速绿色项目的建设,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对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是“国策”更是“民意”。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蓝海。中国今后十年关于绿色发展的投资级别将是几百万亿元水平。绿色金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在金融机构的全力参与下,绿色金融能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银行业将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速自身转型的同时也会促进客户的绿色转型。

1213日至17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14届金麒麟金融峰会暨 2021(第九届)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以线上形式举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姚红受邀参加论坛,以“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主题发表演讲。

实现碳达蜂、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围绕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姚红介绍了邮储银行实践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她表示,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商业银行应提高站位,将“双碳”目标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创新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产品;加强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加强气候融资项目碳减排等相关信息披露。同时,要正确处理煤炭、煤电企业融资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有序推进碳减排,不搞“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不谈“煤”色变,助力高碳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针对邮储银行下一步工作计划,姚红表示:

一是全面持续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配置绿色贷款规模,提供优惠利率,着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二是聚焦减碳和增汇两大领域,积极运用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碳减排领域。

三是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探索碳汇交易、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低碳信用卡、碳资产质押融资、可持续发展挂钩金融产品等领域融资模式,结合邮储银行优势研发推广适合“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绿色普惠金融产品。

四是试点开展碳核算工作,积极向客户传递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有序推动环境信息非强制性披露企业碳核算,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年来,邮储银行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公司治理、政策制度、产品创新、金融科技、内控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截至10月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到35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绿色融资余额40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邮储银行多年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称号,获评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2021年获明晟公司(MSCIESG评级A级,在中国银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我省碳交易平台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迈出坚实一步——1217日,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江西分中心。这对提高我省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为开展碳资产融资、用能权融资、绿色项目融资等新型金融服务开辟了新通道。

今年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江西分中心的成立,为我省顺利对接和融入全国碳市场奠定了基础。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平台专业服务功能,将碳市场建设的“上海经验”引入我省,提高我省企业、园区、管理部门等主体的碳管理能力;借助上海金融中心的优势,推动我省绿色金融服务与产品发展,构建服务地方双碳目标、服务企业绿色发展的碳管理体系。

我省于2016年成立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该中心在积极探索自愿减排项目交易新途径,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生态产品交易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省资源环境权益优化配置的重要市场平台。

《江西改革工作简讯》2021年第1364

源:江西日报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今年受电煤供需形势影响,不少企业开始配煤掺烧应急。业内专家表示,配煤掺烧可以有效节约成本,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今年部分企业积极探索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专家并指出,生物质与煤炭混燃可以有效替代煤炭利用量,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进步,未来低碳环保高效的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广阔,预计未来生物质发电将形成与煤炭的优化组合模式

发改委能源所经济中心副主任田磊指出,生物质与煤炭耦合发电(包括热电联产)可以有效减少煤炭使用量,在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替代煤电之前,生物质与煤炭耦合发电是去煤降碳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物质与煤炭耦合发电是去煤降碳的有效途径

专家指出,生物质能具有天然碳中和属性,在落实“双碳”目标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能利用具有民生、环保、减排等多重效益,其中生物质发电是利用规模最大、社会环境效益最为显著的领域。在政府重视、利用技术进步、补贴政策落地和商业模式逐渐成熟等多维度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发电行业对生物质能发电越发重视。

国际上,生物质燃料与燃煤耦合发电(热电联产)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以英国的Drax电厂为例,该电厂曾是西欧最大的燃煤电厂,原有6660MW燃煤机组。

2003年开始,以不到1%生物质掺混比例与煤炭耦合发电,2004年生物质比例增至5%2009年全部6台机组的生物质燃料掺混比例达到10%2012年其中一台机组开始采用100%的生物质燃料发电,到2018年,实现了4660MW机组100%使用生物质燃料发电,成为欧洲发电厂中的碳排放强度最低的项目之一。

在国内,生物质燃煤耦合发电已经开展了成功示范。根据生物质资源分布,进一步合理拓展生物质燃煤耦合发电项目改造,是当前我国燃煤电厂实现低碳清洁能源改造的重要选择方式。

我国存量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约11亿千瓦,为生物质与煤炭耦合(混燃)发电的规模化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通常生物质燃料耦合掺混比例可在1%~100%灵活调节,生物质与煤炭耦合(混燃)发电的掺混比例主要取决于燃煤电厂周边的生物质燃料可获得量。

预计未来生物质发电将形成与煤炭的优化组合模式

专家认为,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具备较大开发潜力。预计未来生物质发电将形成与煤炭的优化组合模式,用于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生物质资源将逐步转向农林生物质与燃煤耦合发电;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率提升,垃圾发电将呈持续稳步增长态势,在垃圾分类不断推进下,可回收垃圾的精准利用也有利于沼气发电的进一步发展。

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200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2500亿千瓦时,碳减排量约1.9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4200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3亿吨。

来源:财联社

 

【财华社讯】中国碳中和(01372.HK)公布,近日中国碳中和和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中化环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始碳资产开发。

此次合作內容为,中化环境将与中国碳中和在碳减排方面合作,持续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及落地应用,最大限度地合作开发国內及国际碳信用资产,共同研究制定绿色低碳综合解决方案,开发多方共贏的商业合作模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国碳中和将在碳諮询及碳资产管理等方面为中化环境提供专业服务,与中化环境合作研究满足全球碳金融市场认可的碳资产开发及资产管理模式,为中化环境提供碳资产开发服务。中化环境团队负责业务沟通,中国碳中和团队提供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支持。

中国中化全资子公司中化环境是发展环境科学的综合业务平臺。中国碳中和具有工业废水、工业固废、土壤修复、工业废气治理及环境监测先进经验,专注服务于工业循环及绿色循环农业等领域,重点布局环境治理、节能低碳、资源循环三大领域,积极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战略合作将发挥中化环境在碳减排领域已经规划、运营和拥有的多个类型的项目资源优势和集团在开发国內及国际碳信用资产领域的优势,实现双方共同高效精准开发国际和国內碳信用资产的目标,全面推动碳中和相关业务发展。

中国碳中和董事局认为,和全球知名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体现了集团在碳中和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专业度。成功开发多方共贏的商业合作模式也反映了集团的商业化能力。作为集团落实全球碳中和业务发展的一部分,该项战略合作的建立和实施将为集团碳资产开发与经营业务带来良好收益,并为其他业务拓展奠定良好基础。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和实施合作符合集团及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集团将积极落实碳资产开发和其他相关业务合作。



1217日下午,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龙岗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由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碳交易与气候投融资论坛”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相关政府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碳交易机制创新、气候投融资改革等焦点内容,就深圳如何发挥碳交易和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作用,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在致辞中表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深圳高度重视通过健全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减污降碳,尤其是在碳交易和气候投融资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接下来,深圳市将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我市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和碳达峰行动方案;创新市场机制,修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持续优化深圳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项目库建设,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副区长谷更军在致辞中表示,“生态龙岗、绿色新城”已成为龙岗区的崭新名片。过去几年间深圳碳市场为推动全区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作出了巨大贡献,期待未来碳交易可以继续助推区内企业节能降碳,同时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为可持续低碳技术项目创新提供绿色资金支持。

主旨演讲环节,论坛邀请到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万军、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碳中和)翟永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四位专家分别就“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及气候投融资机遇与挑战、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路径研究、数字化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下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碳交易机制创新等主题进行分享,并与在座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刘洋主持了主题为双碳目标下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发展与气候投融资改革深圳实践”的圆桌对话。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气候与交流处副处长陈毅军、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孟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金融主管许淑娴、香港证监会国际事务及可持续金融高级经理吴义琳等粤港政府和交易机构代表,就双碳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为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廖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轶颋、伦敦大学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学院首席教授梁希等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深圳市气候投融资改革经验与未来发展方向持续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绿色资金动力贡献“绿色智慧”。

最后的项目签约环节,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文忠,龙岗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陈列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熊向陨,深圳交易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吴江的见证下,碳普惠方法学、城市级林业碳汇、基于AIoT能碳系统运行优化分析与决策研究、区域级碳排放检测平台、CCUS技术共5个项目顺利签约。

此外,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办会理念,本次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通过节能手段等合理控制会议产生的碳排放,并通过购买CCER实现碳抵消。

本次论坛聚焦碳交易机制和气候投融资服务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展示了深圳在探索碳交易机制创新和气候投融资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并通过与各界专家学者等代表共同探讨城市碳交易机制创新与气候投融资改革方向,助力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读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齐鲁网·闪电新闻1220日讯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而数字化可谓当下各行各业减碳的最佳手段。18日,《双碳形势下的企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近20位中外专家通过线上模式围绕企业自身如何减碳以及科技企业如何助力碳中和等话题进行讨论,为早日实现碳中和建言献策。

据了解,目前中国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生产一个单位GDP需要能耗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0%-40%。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会议上指出,节能提效应作为中国能源战略之首,通过云计算替代传统IT提升能效、数字化助力企业和城市管理和削减碳足迹,可以帮助实现降低整体单位碳强度的发展目标。而平台企业在自身运营以及价值链中的碳中和将对整个社会的碳中和做出贡献。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博士用能源系统电力化、电力系统低碳化、低碳系统分布化、分布系统多元化、多元系统联网化、系统联网智能化“六化”归纳了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步骤思考。希望企业能加大能源科技创新投入,带动相关行业领域进行重大技术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指出,中国未来规划总发电量60%以上是风电和广电,与传统人工电源的区别是“只听老天爷的”,不可调控。他建议,可在北京、杭州这些车辆密集地区普遍铺设双向充放电网络,既满足电动车充电,还可以实现建筑的柔性用电以及电网的主动调峰。

与此同时企业代表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提出三大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成为绿色云;用15年时间,以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据了解,这是国内互联网科技企业首个碳中和行动报告。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近年来一直关注数字技术与气候变化问题,他表示,“世界正在经历两个大转型,一个是能源转型,另一个是数字化转型,平台可以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提供许多技术和工具一起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美国金融学会前主席帕特里克·博尔顿教授则通过对金融市场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做出减碳承诺的公司,公司做出承诺确实对减少排放有重大影响。他认为,除了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科技企业还可以承担其他三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是数字技术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测量和报告碳排放,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第二是帮助设计一个有效的碳抵消市场,因为这个市场的关键部分是测量有效的减碳量。最后,数字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就是帮助循环经济实现更大规模、更有效的资源重复利用,从而在生产和消费中实现减碳目标。”

闪电新闻记者 王志芹 北京报道

1218日,江苏银行杭州分行在刚刚乔迁入驻位于萧山钱江世纪城的新大楼隆重发布了《江苏银行杭州分行金融服务“碳达峰 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并与萧山区政府开展了战略合作签约。

江苏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季明在致辞中表示,江苏银行杭州分行此次发布“碳达峰 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并与萧山区委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以实际行动表明助力经济绿色转型,建设美丽浙江的决心,更是立足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参与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发布会上,分行宣布将致力于服务清洁能源、节能减污、能耗“双控”、清洁交通、美丽浙江建设等重点领域。并在未来几年,不断强化金融服务绿色低碳总体目标引领,完善金融服务绿色低碳重点领域布局,加快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创新能力提升,以“金融报国”和“金融为民”的站位和责任,服务地方经济,为浙江“双碳目标”早日达成贡献应有的金融力量。

随着生物科技的高速发展,生物基材料出现,并不断应用在能源、化工、材料、农业、医药等方面,这是转向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大体现。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工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碳排放大幅增长,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碳排放总量330亿吨左右,2020年因新冠疫情全球碳排放总量在306.9亿吨左右,远高于201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1900年对比2020年相隔120年间,全球年碳排放量增长了15.6倍。可见,控制碳排放势在必行,大力发展与提倡生物基材料刻不容缓。

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生物基产业是其中重要一环。基于此,我国积极行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分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力争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加强生物基材料的研究与投入,积极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承担大国责任。

转向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生物基材料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其他植物,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这一新材料产品和绿色能源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生物基产品及绿色能源已经成为世界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课题。

为什么会说生物基材料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呢?生物基材料作为一种前沿技术产物,相较于传统材料,生物基材料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例如,生产1kg尼龙-56碳排放量相比生产1kg尼龙-66减少了4.31kg,碳排放能够有效量化减少,当生物基材料废弃时,可经由燃烧或堆肥等生物降解法,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毒小分子,重新进入自然循环中,维护整个生态平衡,无需担心造成环境污染。长期来看,生物基产业与部分传统高能耗、高排放石化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将是大势所趋。因此,生物基对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基材料的出现,凸显出人们对碳排放问题日益提升的重视程度,全球碳中和行动势不可挡。特别是我国,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重点工作,提出能源“双控”制度,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发展低碳节能经济,力推生物基产业转型升级并制定远期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低碳绿色环保,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低碳节能贡献大国力量。

今年以来,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对全省工业企业进行碳效评价,致力于引导工业领域效能提升,促进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中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时代呼唤使命,责任呼唤担当。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敏捷反应、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深入践行浙江省政府部门对全省工业企业构建的碳效评价体系,于20211214日成功投产“惠如愿•碳惠贷”授信服务方案。“惠如愿•碳惠贷”业务是中行在省银保监局支持下,联合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电力公司(简称“国网”)共同推出的碳金融创新产品,旨在精准扶持工业企业降碳减排可持续发展,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

“惠如愿·碳惠贷”业务以工业碳效评价数据为核心,采取“线上申请测额+线下审批放款”相结合的模式。浙江中行通过与经信厅开发的企业码平台直连,客户在“企业码”点击碳金融申请授信并授权后,中行采集企业工业碳效综合评价等级及多维度经营数据,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模型”,为可持续发展评分较高的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纯信用额度。同时,“惠如愿·碳惠贷”项下业务结合ESG评价体系,在同等条件下为ESG评价得分高的企业配备一定的优惠利率,创新ESG挂钩贷模式。

“惠如愿•碳惠贷”方案投产后,中国银行金华分行第一时间为需求客户在企业码平台申请,短短2天,浦江某工贸企业的授信就完成了审批,并于20211216日完成贷款投放300万元。“没想到,碳排放降低的评价还能用来贷款!”该企业主在点击“碳金融”专区产品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浙江全域大美格局逐渐形成的当下,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浙江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点绿成金”的奥秘之一在于绿色金融场景的创新和拓展。“惠如愿·碳惠贷”业务是中行发展绿色金融、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担当社会责任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持续提升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小微企业的金融获得便利度和满意度,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金融力量。

来源:金华中行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目标?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定调,一些新的提法也备受市场关注。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突出强调了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发展长期与短期、战略目标与实践途径的关系。而这一中心思想在推进“双碳”目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成为2022年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推动“双碳”目标的主思路。

“结合近期央行创新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国常会决定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这两项金融政策工具来看,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低碳技术、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将是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关键发力点。”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统筹推进“双碳”目标与能源保供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新一年重点任务提出后,一系列相关工作在2021年加速推进和落实,例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等。

如果说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双碳”工作的部署是“定目标、提要求”,那么,今年则是“把方向、控节奏”。针对今年以来出现的能源供应短缺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确保能源供应”等要求。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低碳转型是关键。而立足现实国情来看,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在相当长时间内,煤炭还要继续发挥支持工业化发展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汪惠青表示。

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便提出了纠正运动式“减碳”的要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双碳”目标提出一年多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解决办法。

专家认为,下一步,要统筹推进“双碳”目标与能源保供。一方面,坚持清洁、高效、安全使用化石能源,通过加强对煤矿和油气田的集约开发、加速释放优质产能、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等举措降低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的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在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同时,提升新能源的稳定性,尽快在高比例新能源输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智慧调控技术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金融支持的思路和举措更细更实

从去年“双碳”目标的提出到今年“1+N”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再到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可以说,我国推进“双碳”目标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各项具体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从规划转变为实际行动。

就金融支持“双碳”目标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4.0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以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银行信贷结构正在发生调整,信贷投向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此外,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1万亿元,同比增长35%

可以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银行业支持“双碳”目标的思路愈加清晰,一些领先银行开始落地具体的规划和举措。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发布的《实施绿色低碳金融战略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该行绿色贷款占信贷资产比重较2020年底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绿色贷款占信贷资产比重达到30%左右,2030年前实现集团投融资与自身运营碳排放“双达峰”,2060年前实现集团投融资与自身运营碳排放“双中和”。

此外,多家银行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表态中提出了接下来支持“双碳”目标的具体思路。邮储银行表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进绿色银行建设,争做绿色金融“排头兵”。大力支持生态科技领域融资,促进高碳企业转型发展。同时,要注意保障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做好煤电油气运等基础民生和能源供应行业的金融支持。

几个关键发力点值得关注

今年以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传统信贷和非信贷两个方面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具体而言,一方面,银行以传统信贷方式如项目融资等,对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在绿色金融的细分领域展开创新,推出能效贷款、合同能源管理等专项融资;另一方面,银行通过非信贷方式,如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为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服务。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面对个人的绿色零售产品。银行也同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将会有超过百万亿元的低碳投资需求,金融应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减排重点领域,以更高的效率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汪惠青表示,从资金需求来看,“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减排重点领域的投资需求较大,保守估计年均投资增速将在10%以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低碳技术、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领域将是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关键发力点。

汪惠青认为,未来,金融机构在落实碳减排各项工作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降低金融行业转型风险。例如,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的要求,金融需要更多创新,将新能源“干净但不稳定”与煤炭“稳定但不干净”的特点互相配合,支持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转型之路。

 

提起社会责任,就不能不提科技巨头IBM。这家专注于先进科技的行业领导者已经有110年历史。业务规模和内在本质决定了IBM对于最高道德行为准则的坚守,对企业责任的承诺是IBM百年来屹立不倒的成功关键。

根据IBM今年发布的一份2020年年度企业责任报告,IBM继续致力于用可信和创新的方式为个人、社区和世界带来积极影响。

尽管2020年全世界面临许多挑战,但IBM仍然坚守其价值观——通过信任和透明的方式运营。信任是IBM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技术的连接日益紧密,坚持信任的原则使IBM专注于合乎道德的技术开发、将隐私和安全融入产品和服务中,并与世界分享其经验和专业知识。

正是因为基于信任,IBM才能让所有数据,尤其是个人信息都得到负责任的使用并确保其安全性。IBM的客户也能够更加主动地关注他们的数据隐私安全并准备遵守新法规。信任对于社会接受和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也至关重要,IBM正在将AI道德治理贯穿于其开发工作中。

IBM持续专注于先进科技的投入。目前,IBM的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混合云和量子计算相结合,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合作,将科学应用于与气候相关的复杂问题。

面对全球运动的社会不公平现象,IBM正在加快其多元化和包容性的进程。IBM强调为不同社区提供系统性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平等机会。例如,IBM为所有人在数字领域获得学习资源和工作提供了更公平的途径,公司招聘的原则是优先考虑技能而不是学历,这种平等的机会有助于缩小经济差距,使更多的女性和有色人种重返职场。

此外,IBM的“Be Equal”倡议已经吸引了全球数万名IBM员工做出他们对包容和平等待人的承诺。为了员工技能提升和领导力发展,2020年,IBM共投资3.08亿美元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和途径,员工的平均学习时间为88小时,高于2019年的77小时。

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的IBM员工与社会各界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在员工健康层面,IBM20203月开始,便将全球95%的工作转至远程模式进行,同时利用虚拟健康打卡及脉搏测试的方式确保员工的健康状态。

2020年,IBM在中国内地落地了第一所P-TECH学校。IBM中国与北京首钢技师学院和首钢工学院合作,招收了第一批P-TECH学生。P-TECH旨在将高中、社会大学和职场中的最佳要素相结合,培养“新领”人才。

在节能减排方面,IBM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进一步加强公司数十年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方面付出的努力。

IBM50年前就发布了第一份公司环境政策声明。1990年以来,每年都会发布年度《企业环境报告》

今年2月份,IBM宣布了碳中和计划并设定了短期目标。IBM使用的计算和报告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完全透明,公司的目标是基于公司实际消耗的能源,而不是购买无关、无捆绑的可再生能源证书。

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128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报告,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无序发展,并寻求减少技术和通信部门的碳排放。

根据一项新发布的计划,减少数据中心和5G基站对燃煤电厂的依赖,对于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至关重要。

数据中心消耗大量能源来冷却其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电力成本可占运营费用的70%左右。有数据预计,中国数据中心和5G基站的电力消耗可能会从2020年的2000亿千瓦时翻番,增加到2035年的7820亿千瓦时。目前电力消耗的60%以上来自燃煤电站。

根据IBM的目标,与2019年相比,数据中心平均冷却率将提高20%,并在2025年之前实施新增的3000个节能项目。此外,IBM将在2025年确保在全球范围内消耗的电能中有75%来自可再生能源,并确保将这一比例在2030年提高至90%

总体而言,以2010年为基准,IBM预计将在2025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5%。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切实减少排放量至关重要。在提出净零目标的同时,IBM还为剩余排放量设定了具体的可量化目标。

在当今中国实现双碳使命的关键时期。今年9月,为支招企业碳转型,IBM发布了《中国企业碳中和战略选择及实施路径报告》

IBM还通过GreentoGrow(G2G)全面系统的、以科技为核心的解决方案,与多家客户联手打造零碳世界。G2G解决方案贯穿在企业碳中和战略及实施的各个阶段,已在众多企业客户中取得成功,具体包括:制定碳中和战略,气候风险分析及碳排放报告,电气化、能源及碳排放管理,智慧基础架构及智能运营,绿色低碳供应链及循环模式,天气网络及服务。

金融界1221日消息 第十届领航中国年度盛典暨2021金融界未来银行年会今日盛大召开,主题是“共商 共建 共赢”,论坛聚焦银行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创新赋能、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等热点话题,邀请多家金融业界专家解密未来发展之路。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出席了2021金融界未来银行年会,并发表致辞。

刘峰表示,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绿色金融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快建设绿色银行实践,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培育绿色金融服务品牌,不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已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有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4.1万亿元,近5年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平均不良水平。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经测算,21家主要银行预计每年节约标准煤超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7亿吨。

刘峰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绿色金融工作重点要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件必须要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

同时,也要看到其艰巨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刘峰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既要主动作为,稳妥有序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模式和路径;也要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对符合条件的煤电、煤炭等企业和项目给予合理信贷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加强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金融支持。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1221日消息 第十届领航中国年度盛典暨2021金融界未来银行年会今日盛大召开,主题是“共商 共建 共赢”,论坛聚焦银行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创新赋能、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等热点话题,邀请多家金融业界专家解密未来发展之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出席了2021金融界未来银行年会,并发表演讲。

曾刚指出,自去年我国提出3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之后,相关金融领域很多政策密集出台,特别是在11月份,人民银行还专门推出了精准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在支持双碳发展方面,相关的金融政策以及我们在实践当中的一些探索正在积极有序的展开。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去应对变化,如何在双碳目标中把握一些机遇,同时更好管理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对此,曾刚表示,从金融角度来讲,要实现双碳目标,就需要投入资金,进而形成对金融的需求,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但是,金融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相应的挑战。这个挑战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经济减速的风险,要约束碳排放,短期势必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约束。另一方面是存量金融资产面临信用风险上升的可能性

那么,在这样一个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挑战的环境中,金融机构支持双碳目标的重点应该在哪些方面呢?曾刚总结了三个方面。

首先一个是要继续支持传统的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金融集中于绿色产业,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行业。下一步,要进一步和重点行业相结合。因为碳排放当中,能源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行业,是构成排放的最主要的方面。若要更好的助推减排,金融应该聚焦符合绿色金融发展要求的企业。

从最近人民银行推出的精准减排工具来看,所支持的三类重点绿色金融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及碳减排技术的研发等,这三个领域实际上是我们未来绿色金融要支持的重点。所以绿色金融下一步要更好的和产业结合,寻找重点。

第二个是转型金融。在转型金融范围内,很多原来高能耗的行业仍然是金融要去服务支持的对象,只不过现在的支持不仅在于支持企业扩大产能和供给,同时要更集中于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和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产业清洁化的程度,有效实现传统行业的碳减排。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对于传统的一些高能耗行业,包括传统能源行业以及一些工业制造企业也不能够轻言放弃,甚至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支持,但是支持一定要符合减排导向,一定要和减排技术的升级高度相关。

第三个就是碳金融,今年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在7月份已经正式开市,目前来看整体价格走势还比较平稳,交易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整个体系已逐步形成,展望未来,中国的碳排放权市场的潜在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对金融机构来来讲,参与到碳排放权市场当中去提供各种服务,也是在产品基础之上进行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也有可能为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资产,长期价值有增长空间,并具有较高流动性,在这种底层资产基础之上,金融机构未来可能有很多的衍生和创造空间。在进一步丰富金融资产配置空间的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将更多的资金引导到减排技术领域。

本文源自金融界

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碳减排成为了全球重要国家形成的共识。我国于2020年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这一“30·60”双碳目标。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作为专业的智慧供热方案提供商,和晟测控积极从热计量仪表、软件及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布局,搭建了完善的智慧热网管理系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助力。

和晟测控智慧热网管理系统,具备智能预付费、管网地图、三维可视化、智能巡检、智能分析、热用户管理等多种功能。1.智能预付费功能:“先缴费,后用汽”,同时避免偷气漏气现象,有效实现能源监管及贸易结算。2.管网地图功能:支持接入多套地图系统,直观把握蒸汽管网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热网健康运行,准确计量。3.三维可视化功能:根据热网管道实际情况建模展示,重点管段交叉点、分支点、地埋管等提供准确的局部立体场景,实现高效定位。4.智能巡检功能:方便热网管理人员迅速定位,实现人员的有效监管。5.热用户管理功能:通过对热用户用汽时段的台账汇总分析,实现高效管理,科学决策。此外,和晟测控智慧热网管理系统还支持移动app管理,安全可靠,让管理触手可及。

智慧热网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了用户集中监测管理、在线故障检测、远程控制、数据报表分析,大大的提高了供热管理效率、避免了供需双方的贸易纠纷,真正实现了节能降耗、经济环保、安全可靠、智慧管理,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谷腾环保网讯】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力争在沪苏浙两省一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目标与框架下,率先实现高质量碳达峰、高水平碳中和”的目标。

根据意见,2022年示范区将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实施示范区水乡客厅等重点片区零碳专项规划建设导则;到2035年,水乡客厅等重点片区基本建成零碳示范园区。此外,到2025年,示范区两区一县各初步建成1-2个近零碳社区(实践区)。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江透露,水乡客厅将建设成近零碳示范园区,并希望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近零碳区域。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水乡客厅的定位不是新城、不是商务区,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低密度开发的融于生态和田林之间的办公和研发基地。”

而对于零碳园区的具体模型,不久前落成的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期工程将其构架基本展现,包含咖啡渣循环再生饰面板、全循环—零排放生态公厕、能收集雨水的花园,还有一个制氢装置。根据规划,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工程即将启动,计划建成围绕示范区建设需求,在大气、土壤、水、固废、清洁生产、能源等领域以院士领衔的学术中心和研究基地,二期也将率先实现“近零碳”。届时,在一期中已经用上且效果较好的光储直柔、制氢装置等设备仍将使用,同时,一期没有用上的地源热泵等技术将在二期得到展示。

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动作,据介绍,目前,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正受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的委托,牵头开展《示范区碳达峰三年行动方案》《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建设导则及运营标准》的编制工作。


一到年末,各家企业就开始为明年的发展做展望,寻找新的爆发增长点。

今年似乎有所不同,企业家们更关心的不再是经济增长的爆点,而是把目光统一投向一场全球性的运动中。

1211日,“绿色科技与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各家企业的代表就“碳中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碳中和背后的大国博弈

过去多年来,全球各地频频发生各种极端自然灾害,疯狂发展工业导致的温室效应、气候恶化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因此,多个国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再不减少碳排放,改善地球环境,那么过不了多久,大家可能就要一起挂了。

于是,全球近200个国家,在2015年签订了《巴黎协议》,承诺在接下来共同减少碳排放,共同改善地球环境。中国同样也做出了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这样的承诺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但这在某些国家眼里,成了他们抹黑中国的理由。

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拿环保问题说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通过环保问题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势头。毕竟当经济领头羊的好处实在是太诱人了。

事实上西方国家热炒的环保概念,更多的是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刮取巨额利润。

但显然,中国早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经过20年来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6位上升到第2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入世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升至17%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30%左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及时 “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的大背景下,中国“碳中和”的推广与落实一定让那些“伪环保、伪科学”的西方环保组织闭嘴。

中国企业正加速履行“碳”责任

值得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碳中和”的重要性,开始愿意主动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

今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成为国内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3个月后,腾讯宣布第四次战略升级,成立了碳中和实验室作为“发动机”,驱动腾讯内外力量,共同探索低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11日,在深圳举办的“绿色科技与碳中和高峰论坛”上,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透露:腾讯计划于2030年实现集团层面的全供应链碳中和!

并表示腾讯正在通过数据中心和建筑的能效提升、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员工减碳、碳抵消等方式,推进实现自身的全供应链碳中和,打造绿色低碳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应用。

与此同时,4月底,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减碳账单报告,6月,百度发布“碳中和全景图”,要全面构建2030年碳中和目标的科学实现路径。

BAT作为互联网头部平台企业,一方面主动承担起了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作为高科技企业,有足够的科技手段实现减排。可以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强劲的助力。

总而言之,“碳中和”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更系于个人以及人类的共同命运。实现碳中和,我们所有人都该行动起来!

作为银行间市场的自律组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工作,围绕绿色金融领域“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政策思路,持续探索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为号召广大会员积极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的社会责任,经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交易商协会于20211220日发布“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NAFMII会员在行动”倡议书》,向全体会员提出如下倡议:

● 一是凝聚共识,响应号召,争先制定绿色低碳的行动方案。

各会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事,要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行动规划和方案,切实履行好碳达峰、碳中和的主体责任。

● 二是实践先行,主动作为,共同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氢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力争在能源供给侧实现从传统化石能源向综合清洁能源的发展转型。

● 三是加强自律,多措并举,全面加强能效管理。

切实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全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升电气化水平,从能源消费侧主动控制和减少碳排放。

● 四是积极参与,协同共进,助力推动绿色金融长远发展。

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国内标准建设工作,提升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水平,强化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力度,踊跃投身绿色债券的承销、发行、投资工作,严格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工作,树立行业典范;主动进行绿色金融宣传,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行业倾斜,共同促进绿色金融的长足、有序发展。

● 五是强化引导,加强教育,积极推进机构自身运营的“碳中和”。

切实加强楼宇能耗管理,促进企业及全体成员低碳生活习惯养成,鼓励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视频会议等低碳行动,树立“节能低碳,从我做起”的绿色低碳理念。

投资建议

展望2022 年环保行业,随着“1+N”双碳政策体系的持续推动,有利于推动环保行业整体发展;同时我们认为十四五环保行业依旧是施政重点,需求依然高企,而环保板块企业整体负债表持续改善,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我们建议投资者围绕市场化布局。

理由

环保行业负债表逐步改善,商业模式持续优化。复盘环保行业整体指数表现,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持续筑底,但企业基本面逐步改善。从需求端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凸显,环保板块需求有望全面提升。从企业角度,环保公司商业模式持续改善,伴随着“混改”的逐步推进,环保民企借助国资力量使得融资能力提升明显,工程类企业轻资产转型加快,行业盈利质量初步改善。环保行业兼具民生属性,以往尚未完全穿透到使用者付费,我们看好市场化改革带动环保行业高质量发展。

“双碳政策”推动,催化行业估值修复。中国正加快建立1+N”双碳政策体系,双碳目标顶层政策设计落地。“1”是在双碳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的长远战略;“N”则包括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以及保障方案。我们认为循环经济、碳交易市场都是“1+N”体系中重要一环,循环经济通过改善能源循环结构助力需求侧碳减排,而碳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两者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在双碳目标下,我们认为环保治理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行业估值有望修复。

资源化是碳中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提升空间充足。碳中和不仅意味着更清洁的能源,还意味着更高的能效,资源回收利用是降低生产碳排放的重要方法,并且符合生态环保政策发展方向,在“双碳政策”和环保的双轮驱动下,我国资源化市场提升空间充足。目前资源化商业模式以ToB端运营业务为主,市场化相对成熟,推荐金属资源化-高能环境、浙富控股;建议关注再生塑料-英科再生(未覆盖);再生油脂-卓越新能(未覆盖)。

同时围绕市场化布局,我们建议关注:工业尾气:受益泛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加速提升-盛剑环境(未覆盖)。垃圾焚烧: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改善-瀚蓝环境、伟明环保(未覆盖);水务运营:估值摆脱水价制约-重庆水务、北控水务。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相关公司评级、盈利预测、目标价不变。

风险

经营成本提升拖累盈利能力,项目推动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森林是陆地碳汇的主体,增加森林碳汇,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动之一。近年来,贵阳市通过扩大“碳汇库”、种出“碳汇林”、提升“固碳力”、算好“交易账”等措施,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全市现有森林年固碳总量已达115.05万吨,为多年以来的最高值。

1.扩大“碳汇库”

“十三五”以来,贵阳全面实施绿美贵阳行动,扎实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植树造林、未成林造林地抚育管理等工程,共计完成营造林173.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森林面积提高到648.4万亩。2021年,已完成营造林26.12万亩。

2.种出“碳汇林”

“十三五”以来,贵阳抢抓国家储备林建设和强力推进国土绿化的机遇期,紧扣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积极争取抚育改造项目,对现有针叶林纯林进行改培,培育针阔混交林,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全市活立木总蓄积达2534万立方米;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发展元宝枫、油茶、花椒、核桃等特色木本经济林,共计完成木本阔叶经济林人工造林80万余亩,扩大了森林面积。

3.提升“固碳力”

在扩大碳库容量,提升碳库质量的同时,贵阳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各类自然保护地固碳能力。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林草资源,严厉打击毁林、毁草、毁湿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减少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地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组织实施好病虫害防治。截至目前,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004‰,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6‰以内。

4.算好“交易账”

林业碳汇交易是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效益的有效模式。为探索做好碳交易工作中,贵阳在联合贵州省林科院连续五年开展贵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基础上,与贵州大学签署《城市森林生态研究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开展贵阳市固碳能力监测,拟通过对不同树种、群落结构的森林或植被类型碳汇过程和固碳能力监测,分析贵阳市城市森林碳汇对碳中和的时空阈值,构建城市森林碳汇生态核算评价体系,为贵阳市城市森林“碳产品”“碳交易”奠定科学基础。

来源/人民网

主办: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

蓝天白云下,河北省石家庄热电厂东厂区里,新建的石热中继能源站换热机组高效运转,将清洁热源输送到千家万户。石家庄市城管局副局长、市供热事务中心主任刘文栋介绍:“新项目1028日正式运行后,为22万户、60多万群众提供供暖服务,一年能节约标准煤114万吨,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今年4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开局起步之年重点任务之一。我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库布其沙漠腹地,蓝色光伏板连绵不绝。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里,占地近5万亩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向外输送清洁能源。今年6月,这里的5个单体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成功,年发电量可达2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7万吨。“基地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建设,发电的同时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万亩。”基地运维负责人孙国东说。

看全国,清洁能源发展不断提速。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0亿千瓦,同比增长2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9亿千瓦,同比增长24.1%。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月,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7%,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8%

——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减排。

今年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2000多家发电行业企业,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1220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3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55亿元。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为降碳提供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全国碳市场将会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立足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督执法、督察问责等全过程环境管理框架,明确环境管理要求,引导“两高”项目低碳绿色转型发展。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和去产能落实情况作为查处重点,查实了一批突出问题,督促地方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推动整改落实。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在新疆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的人工林,工人们正忙着清理林中的干枯树枝。“枯枝容易酿成火灾、滋生病虫害,得抓紧清理,来年林子才会长得更好,碳汇能力才会更强。”博乐市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道尔坤说。

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以来,我国已造林5400万亩,种草改良4600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十四五’时期,全国规划完成5亿亩国土绿化任务,每年1亿亩。同时,通过推进森林科学经营、积极开展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表示。

初步核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今年前10月,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5%。各地各部门正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本报记者寇江泽、刘毅、丁怡婷、史自强、翟钦奇)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霞)1215日,中国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大气治理与低碳发展工作委员会结合“双碳”战略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组织召开PM2.5&CO2论坛,邀请20余位院士、专家共同参会,深度解析降低PM2.5的途径和创新技术,以及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在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次会议还结合冬奥会即将召开的契机及其对空气质量保障和疫情防控需求进行了研讨。  

会议主办方首席专家何平表示,在多年的治理背景下,2021年重度雾霾天气仍有发生,这再度引发人们对冬奥会举办期间以及碳中和背景下空气质量改善路径的思考。如何保障“冬奥蓝”,同时保障经济和企业效益不受影响,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在致辞时表示,结合“双碳”目标来进行大气污染治理非常重要,希望参会专家能够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秉持学术开放原则,就自身研究领域、科研成果进行充分的、顺畅的表达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指出,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空气质量事关民生福祉。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但现阶段中国碳减排任务仍然艰巨。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十分显著,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明显下降,但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依然偏高,这也让室内空气复合污染防控面临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指出,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零碳能源和低碳能源结构。热泵技术作为一项新挑战,在余热回收领域大有可为。他强调,整个社会减碳量的15%靠热泵。此外,高效、高温和干燥、绿色等特质让热泵技术在余热回收的同时还能大幅降低烟气里的污染物,改善大气环境,实现碳污共治。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城市PM2.5超标的排放原因分析和治理建议。通过对案例城市PM2.5超标排放的监测和分析,发现PM2.5超标日的主要排放原因是可凝结颗粒物(CPM)主导。基于文献和对相关治理技术专家的访谈,CPM的治理技术是可行并且成本较低的,因为主要技术可以同时回收烟气余热和水蒸气。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巍巍从技术角度出发,介绍了华源泰盟的“基于喷淋换热的烟气余热回收与减排消白一体化技术”,以及节能降碳、深度治污在改善大气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增收的多个成功案例。

在专家对话环节,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朱维群、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王祖武、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盛重义和宋国君,进一步分析了CPM的特征和扩散条件。

厦门锐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燕辉、中科宇图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锐、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于敦喜、远大科技集团节能研究院副院长方雷、怀来蒂吉博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延新、山东保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全弘、沧州勇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文勇、沧州海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进友分别进行了深度减排PM2.5CO2的创新技术和治理方案介绍。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王小霞 编辑: 马原

“从经济学分析来讲,从过去几十年成本收益分析,到现在成本有效性分析,成本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认识碳中和未来的发展路径非常重要。”1128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在由《财经》杂志、财经网和《财经智库》主办的“《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如是表示。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彭文生

彭文生提出,传统上的应对气候变化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主要是碳价格的概念,碳排放经济活动带来的收益是个体的,损害由社会承担,为了纠正这样的外部性,我们需要提升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碳排放的社会成本。

现在的气候经济学的分析是,在一个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怎么样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这样的目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把碳价格这个单一的概念扩展成绿色溢价的分析框架。

而降低绿色溢价有三个路径:第一是过去几十年讨论的碳定价,第二是技术进步,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最后是社会的治理。

彭文生认为,促进碳中和从根本上还要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也需要公共政策的干预,不仅体现为政府的投入、研发的投以及在绿色技术、绿色转型方面的投入,也涉及到政府公共政策设计什么样的市场,关键还是政府如何动员社会的资源,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来引入、投入,促进科技创新。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彭文生:谢谢主持人。刚才主持人也提到对未来的看法,绿色转型、碳中和,有相对乐观一点的,有相对悲观一点的,如果看长远的潜力,相对乐观一点,看短期的转型,如何把潜力怎么发挥出来,可能会看到的有好多问题多些,或者需要吐露的东西。从经济学分析来讲,它就是一个成本问题,实现碳中和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怎么理解这个成本和碳中和的关系?我今天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跟大家分享。

经济学研究气候问题,气候经济学分析碳减排的问题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为什么在过去效果有限?或者人们也不是那么重视,为什么这两年开始全球的重视程度大幅增加?我把它总结为过去的经济学分析是一个成本收益,比较一下碳减排的成本是多少,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当前经济活动要付出的成本是什么?收益就是几十年以后或者上百年以后,因为碳排放减少,气候问题,地球变暖,伤害降低,这是一种收益,我们把这两个比较一下。

从经济学分析来讲,过去几十年成本收益分析,到现在成本有效性分析,成本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认识碳中和未来的发展路径非常重要。

传统上的应对气候变化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主要是碳价格的概念,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所谓负的外部性,碳排放的经济活动带来的收益是个体的,比如发电厂,煤电发电的受益是个体的,碳排放带来的危害是整个社会承担,不是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全球。所以要纠正这样的外部性,我们需要提升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碳排放的社会成本。问题是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怎么确定,应该在什么水平?争议很大,主要是两个原因:碳排放的外部性是超时空的外部性,它的危害是长远的,今天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损害不是马上体现出来的,可能几十年以后才会充分体现出来。几十年以后的损害到底有多大呢?气候变暖,地球温度提高31.5度,上升2度,上升3度,危害到底有多大?这是有很大争议的,也就是说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涉及到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代人和后代人,我们现在做碳减排,实际上是为了子孙后代,但当代人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怎么来平衡?这就是过去传统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的问题,所以国际逻辑协同特别困难,有长远的不确定性问题,有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对于当前和后代人的利益平衡有不同的取舍问题。

过去几十年正因为这样的争议,效果有限,一个体现是碳的价格有很大的争议,比如我列出的两届美国政府和两个学术界人士,201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威廉罗德豪斯教授估算的一吨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或者社会成本是37美元,另外一个经济学教授伦敦经济学家的,他估算的是266美元,这差别就很大。一个重要的差别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怎么平衡。另外一个差异,两届美国政府,奥巴马政府当时估算是42美元,到特朗普政府是7美元,由此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特朗普政府上台马上退出巴黎协议,因为他认为长远的伤害不是那么厉害,所以由此就很难有共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开局起步之年重点任务之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树立绿色理念,筑牢绿色发展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党员干部在推进绿色发展进程中首先要读懂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内涵,要深入学习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学习相关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以及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的本质内涵,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基本要求,明白这些概念理论的形成基础、内在逻辑,从而更好地在推进绿色发展道路上,认识责任、担当使命、指引行动。

护航绿色转型,拉动绿色发展的动力引擎。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各级党员干部推进“减碳”行动,就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先“立”后“破”。通过发展绿色技术、清洁能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建立绿色发展的通道;通过推出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减排,创立绿色发展模式;通过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督促地方科学整改、有效落实,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破除绿色发展梗阻,统筹“立新”与“破旧”,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切实做到绿色发展引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

开展绿化行动,提升绿色发展的生机活力。生态是发展的动力。生态环境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会增加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推进绿色发展就要把绿化行动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通过推进森林科学经营、积极开展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合作机制,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焕发绿色发展生机活力。

“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党员干部要引导全社会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作者:钟吉祥)

来源:人民论坛网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带来日益严峻的挑战,走向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和“绿色化”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数字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数字技术能够与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碳排放领域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能源与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生产效率与碳效率的双提升,数字化正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另一方面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对算力需求的增长,以及5G 的更广泛应用,带动信息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同时带来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增长,信息通信业自身能耗不容忽视,迫切需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本白皮书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碳减排的机制途径和潜力,构建了相关模型,总结了数字技术赋能的总体思路和途径,梳理了赋能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高耗能行业碳减排的着力点和应用场景,促进碳管理数字化高效化;同时研究了信息通信业自身碳排放的主要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能耗问题;最后报告提出了数字技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策略与建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纲领性文件,提出实施路径和阶段目标。绿色金融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本期邀请4位专家围绕“双碳”目标下金融业如何助力绿色转型进行探讨。

主持人:经济日报社经济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徐向梅

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对标“双碳”目标要求,应如何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

王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发挥好绿色金融的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牵头部门,已初步确立“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框架。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形成涵盖绿色金融通用基础、产品服务、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统计与共享、风险管理与保障标准在内的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为金融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调整和人民生活方式转变提供依据。

近年来,围绕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国内绿色低碳发展重大战略,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标准逐渐成为夯实绿色金融统计、评价和监督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绿色金融业务持续推进,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从无到有、日益完善,由最初的二级体系细化为三级体系。这既有力推动国内绿色金融业务健康规范发展,也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机构推动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发布和实施一系列绿色金融重要标准。一是加快完善绿色分类标准。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牵头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范围,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绿色项目识别成本,提升我国绿色债券的绿色程度和市场认可度。二是制定发布环境和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标准。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提升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风险防范能力。三是配合碳市场建设推出碳金融相关标准。发布《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标准,探索发挥碳市场金融属性,提升碳市场定价效率,有序引导金融资源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加快绿色金融标准落地实施。人民银行依托多个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推广试用《绿色金融术语》《绿色债券信用评级规范(试行)》等绿色金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时总结经验,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发挥标准赋能国内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合作成效显著。人民银行依托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双多边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中外绿色金融标准接轨,牵头完成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在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正式发布。该目录融合了中欧各自目录的特点与优势,涵盖双方共同认可、对减缓气候变化贡献显著的61项主要经济活动清单,为推动中欧绿色金融标准趋同和绿色投融资合作,降低跨境交易绿色认证成本,引导更多境外资金参与支持国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重要基础。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建设领域,由我国牵头发布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国际标准规范。

为更好服务“双碳”目标,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加快健全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发挥好相关标准的规范引领和激励约束作用。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急用先行”原则,高标准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准确理解“双碳”目标内涵,以服务市场主体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框架,实现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等标准的国内统一和有效衔接。继续坚持标准制定与试验区试行相结合的思路,不断加强国内绿色金融标准能力建设,提高标准制定落地效率。

第二,加强绿色金融标准部门分工与合作,制定科学有序的标准研制实施路线图。绿色金融标准的有序推进与落地,离不开标准牵头部门的科学组织与积极推动,以及国内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考虑到绿色金融涉及面广,涵盖多个部门职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做好标准归口管理,既要鼓励和支持各方参与标准建设,调动各方积极性,又要注重部门间沟通、协调与合作,避免各自为战,引发标准重复建设和标准冲突等问题。

第三,坚持“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注重中外绿色金融标准的协调与趋同。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既要立足国情,又要重视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外绿色金融标准接轨,为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国内绿色低碳发展营造有利条件。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应如何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崔海涛(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中心负责人):“双碳”目标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将推动经济结构出现深刻变化,重塑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在此背景下,绿色低碳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一方面,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传统高碳行业需要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形成新的低碳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碳捕集等负碳产业将快速兴起,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催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绿色产业发展高度依靠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据测算,我国在未来40年要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万亿级别的投资。技术创新往往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需要建立与此相匹配的投融资体系。二是经济绿色转型需要金融机构综合银行、保险、证券、理财、资管、租赁等资源,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碳定价将使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利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碳减排。金融机构应发挥自身技术和资金优势,深度参与碳市场建设和交易,促进碳市场基础设施和交易机制不断完善。

金融机构应建立符合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服务需要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和中长期趋势,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二是在战略规划指引下,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制定行动方案。既要服务和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又要避免“运动式”减碳,为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全面金融保障。三是结合绿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是充分考虑经济绿色转型特点,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一方面要结合绿色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建立相适应的金融产品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重要的风险类型进行管控,开展环境与气候压力测试。

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投融资产品创新。在绿色信贷方面,探索各类环境权益抵质押业务,例如碳排放配额抵质押贷款、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以及能效信贷、个人绿色消费贷款、农业绿色化信贷产品等。在绿色债券方面,更加注重聚焦资金用途和量化环境效益,探索碳中和债券、气候债券、生物多样性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碳收益支持票据等创新品种。

二是提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对接服务绿色转型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创造“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的高品质客户体验。制定企业碳中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重点排放企业提供碳交易、碳定价服务,满足碳结算、碳清算、碳托管业务需求。全面提升绿色综合化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绿色投融资服务,推出定制化绿色理财产品,加强对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在绿色保险方面,引入保险机制对意外增加的企业环境权益交易进行补偿,发展巨灾保险、生态农业保险、绿色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各种新型绿色保险险种。

三是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深化境外绿色产品创新,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加强多边与双边合作。深度参与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实践,推动中国绿色标准与国际对接。研究和汲取各国在碳金融市场的先进经验并将其与我国碳金融市场相结合,参与相关的产品标准、评级准则、定价标准等方面的新规则制定,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务规则和治理理念得到国际社会更多认可和推广。

转型金融助力高碳行业转型

如何理解转型金融的概念,转型金融如何在碳密集型产业向低碳或零碳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经济体系发展转型提出了深刻要求。相较于已在上世纪末或者本世纪初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我国当前仍处在碳达峰目标的前期实现阶段,高碳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起着支撑作用。虽然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时间紧、任务重”,但高碳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时间,更需要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之中,转型金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经合组织(OECD)在2019年提出的“转型金融”概念,转型金融指在经济主体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型的进程中,为它们提供融资以帮助其转型的金融活动。20209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在发布的《为可信的转型提供融资》报告中,将“转型”概念侧重于如何将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轨迹与《巴黎协定》目标要求相匹配,并且明确指出这是一种“气候减缓转型”。202012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发布《气候转型金融手册》,同样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转型”。欧盟可持续金融平台于20213月发布《转型金融报告》,其重点依旧侧重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我国有庞大的工业体系,高排放、高环境影响的行业和企业很多,亟需金融支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商业转型,以逐步实现减排、低碳、净零排放。从我国各类能源的碳排放量占比看,煤炭约80%,石油约14%,天然气约5%;从部门来看,电力部门是最大的碳排放行业,占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次之,这些无疑是我国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些行业很多并不符合气候投融资或绿色金融支持和服务标准。为此,应大力推动转型金融发展,为有明确技术方案支持低碳转型和环境改善目标、有规范信息披露和评价指标的高排放和高碳行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一是明确转型金融概念、标准、分类。参考国际现有转型金融相关概念,充分考量现阶段我国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实际需要,组织学术机构、金融机构、高碳企业等开展联合研究,明确我国的转型金融概念、标准。在此基础上,由人民银行牵头,协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部委,制定并出台各方普遍认可的,与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的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或指引,以划定产业边界,凝聚部门共识,形成政策合力。

二是在转型金融相关标准和指引出台的前提下,推动转型金融产品的创新及应用。当前,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转型金融产品在国内外不断涌现,并支持了高碳行业转型发展。202142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参考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现有经验,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并引导市场主体完成了首批债券发行,有效支持火电、钢铁、水泥等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企业的可持续转型发展。但高碳企业的转型、能源体系等变革所需资金量巨大,仅依靠一类或几类产品,难以满足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因此,监管机构应当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转型金融创新产品一揽子政策扶持和鼓励。同时,金融机构也应依据高碳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情况,创新开发诸如转型保险、转型基金、转型信托等产品,给予碳密集企业全方位金融支持。

三是制定考评体系,做好监督评估及信息披露。较之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效果难以简单衡量,因此,需要制定更为弹性的考评体系,对企业转型的效果进行衡量与评估。同时,做好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在内的各类信息披露工作,以真正使得转型金融支持企业转型。

四是推动国际合作,吸纳国际经验。当前,转型金融在国际上已有相关实践,我国可依托现有的国际金融交流平台,如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开展转型金融的国际合作与研究,为未来我国转型金融概念厘清、标准制定、考评机制明确以及产品创新等提供支持。

强化碳市场功能

碳排放权交易是以市场化方式控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如何发挥金融在强化碳市场功能、促进碳减排过程中的作用?

王辉军(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资源禀赋背景下,为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政策工具包括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命令进行目标分解,它在一定阶段上是必需和有效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两个,一是碳税,以约束机制为主;二是以碳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手段。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碳交易市场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励机制功能,即激励新能源产业或非化石能源产业,以解决减排的正外部性问题;二是约束机制功能,即约束抑制化石能源产业,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

运用金融力量进一步强化碳市场功能,要充分发挥碳市场在碳减排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碳定价。碳市场的建立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碳价格,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碳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金融对碳市场的影响也必然扩大到相关低碳环保行业。其主要机理是通过碳价格机制影响资金在实体经济不同行业间的流动,限制高排放行业的环境套利空间,提高环保行业的利润,使碳价格不断接近真实的环境成本,从而不断刺激低碳绿色技术、行业的投资行为,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碳金融产品。市场发展需要两个最重要的要素:规模和流动性。目前,我国碳市场是现货市场,未来随着市场发展与完善,将会引入碳期货、碳掉期、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风险偏好、预期、信息来源的不同,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同时,碳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运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自愿减排项目的企业带来收益,形成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业等低碳产业的投资,促进碳减排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三是ESG(环境、社会、治理绩效)。推动ESG发展,对推动碳市场建设、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绿色转型,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ESG作为“双碳”目标重要配套支撑,在政策与监管层面,能够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行业碳排放水平和碳中和风险,碳排放数据信息更加可靠;在金融机构层面,纳入ESG可以降低因环境因素造成的风险,有助于金融资产向低碳项目及低碳企业倾斜,并且以ESG为抓手,通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促进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层面,鼓励企业参加各种碳减排活动,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进行碳披露,不仅对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也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彰显企业的影响力。

1220-24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在线上举办。

1221日下午,分论坛之一“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正式召开,该分论坛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作为支持单位,以“碳中和新局 现实与路径”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方智慧,探寻产业绿色转型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主题为碳中和来了,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的圆桌论坛环节,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科融环境董事长毛军亮,首创环保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邵丽,通威股份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隆基股份品牌总经理、隆基股份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等多位碳中和领域研究专家和行业大咖展开热烈讨论。

实现“双碳”目标将带来规模巨大的投资

对于当前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刘科分析,首先,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已经作出了相关承诺。其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来说,我们需要告别过去高耗能、碳排放量高的发展阶段,要通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来“倒逼”经济的转型升级。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源,通过推进“双碳”目标带来的能源产业转型也不可或缺。实现“双碳”目标将会带来规模巨大的投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对于各类企业特别是环保企业,“双碳”目标会迎来哪些机会?又将带来哪些挑战?

对此,毛军亮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是中国企业必须要纳入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之一。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形态。对企业来说,要实现低碳战略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环保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商机。

邵丽则指出,在“双碳”目标推动下,环保产业正在加快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发展阶段,逐步向绿色循环发展,产业格局正在深刻重塑。

未来环保行业的价值将从污染治理到资源能源利用转化,数字化革命将使单点的治理向万物互联的智慧环保迈进。从发展周期来看,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未来将是高效的运营服务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时代。

碳达峰、碳中和不等于“零碳”

对新能源产业来说,“双碳”目标的提出必然会带来机遇。

霍焱在圆桌论坛上指出,3060”目标提出后,对于整个光伏行业是一个巨大利好。根据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测算,到206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量需要达到每年约1000亿兆瓦,而2021年全球光伏行业的装机量约在150亿兆瓦左右。

对光伏行业来说,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意味着未来每年50%-60%甚至更高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还可以带动不少相关产业,比如硅料供应、玻璃生产等。

陈星宇则结合企业实践经验指出,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之后,风电和太阳能都已经进入了平价时代。所谓的平价,指的就是和当地的燃煤电价完全处于一个水平,甚至还低于燃煤电价。在一些省份,光伏上网的电价甚至可以低于当地的水电价格。

“双碳”目标的提出必然会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中的不少挑战也必须被正视。

刘科分析,从当前情况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能操之过急,并非说明天就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也不等于“零碳”,自然界也不可能存在零碳的状态,一些地方打出“零碳”的概念并不科学。

同时,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存在非稳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新能源稳定上电网的问题,可能会发生大建可再生能源项目,但项目无法上网导致“弃风弃光”的情况。

毛军亮则指出,对于火电、煤炭、化工等企业来说,低碳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他也强调,从长期来看,对于企业来说,下游客户对燃烧系统技术标准的要求将大大提升,这也将成为一种机遇。拥有节能燃烧点火装置等相关技术,可以帮助碳排放不达标的火力煤电等企业,减少碳排放及污染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在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中任重道远。下一步,全省将实施《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加快构建降碳评估考核体系,建立碳市场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其中,深化成都、广元国家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支持成都国家碳监测评估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同时,深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报告核查和信息披露。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明确将碳达峰、碳中和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通过实施碳市场能力建设提升行动,四川加强碳排放权监管执法。相关举措还包括促进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推动国家核证减排项目工作。启动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探索制定重点领域碳排放绩效评价政策标准,协同推进出口产品碳足迹追踪和认证等。

另一方面,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调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川渝协作,动态更新大气污染源清单,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包括深化开展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共建共享,确保出川断面水质进一步提升。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 见习记者王宇晨)1219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厅系统各级各单位要扎实做好“双碳”工作,配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继续做好减污降碳方案制定、碳排放数据核查、企业碳排放交易、碳汇开发等工作。

同时,继续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抓好生态环境系统“放管服”工作,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问题。优化监管方式,严格执行正面清单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指导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严格禁止一刀切。

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守好生态环保底线红线。同时,聚焦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坚持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凝聚起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坚定信心、增强斗志、真抓实干。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2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规范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修订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度规范,落实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将用地用海和规划选址、节能、节水、环保等要求落实到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要立足我国国情,并体现投资高质量发展要求,研究借鉴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国际先进理念融入可行性研究框架体系,从源头上提高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质量。

意见通知提出,要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管理。研究修订投资项目评价规范,完善投资决策咨询评估机制,切实把好项目“准入关”,对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发展建设规划、区域规划、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措等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要重点加以审查,切实防范“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和违规政府投资项目盲目上马。涉及举债融资的项目,要将融资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论证重点,结合融资结构和项目收益来源,科学规划项目资金平衡方案。

为加快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通知》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共提出五项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优化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供水,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二是促进产业循环链接

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切实提高资源产出率。

三是推动节能降碳

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能源利用管理水平。

四是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

园区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原材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加强资源深度加工、伴生产品加工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推动产业废弃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推进中水回用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利用。

五是加强污染集中治理

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实行污染治理的专业化、集中化和产业化。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

此外,《通知》还指出,园区所属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帮助协调解决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现有政策资源,加大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相关项目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利用现有政策资金对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重大项目择优予以支持。

相关负责单位要督促指导园区落实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效评估和验收工作,确保园区循环化改造质量和效益,并从2023年起每年初将前一年度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于2026年初报送“十四五”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总结报告。

(本文刊登于20211221日《中国矿业报》第1版)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56号建议的答复

郑光照等9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秦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中和’试点示范市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证监会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秦岭碳汇交易中心建设

为保障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该机制支持将我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的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202012月,我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碳汇项目只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下的一种项目类型,现有自愿减排交易场所能够满足交易需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工作部署,国务院有关规定以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工作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控交易场所数量是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上述原因,当前无需设立专门的碳汇交易中心。

下一步,我部将抓紧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在鼓励高碳行业积极减排的同时,支持碳汇等低碳零碳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生态保护补偿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将商洛列为“碳中和试点示范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订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保障方案,下一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我部也将持续深化和推进低碳试点、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地区将低碳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抓手,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加快构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三、关于开展秦岭区域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目前已基本建成全面设点、全国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0211月,我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提出“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在全国层面,探索通过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变化情况和土地覆盖(植被)类型与分布,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和“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成效监测评估,增强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一系列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的措施。

中国气象局《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实现气候系统关键区和重点城市(群)碳中和评估全覆盖的目标,大力开展气候条件对区域碳收支影响评估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碳收支预估研究,提升区域和城市碳汇潜力监测和评估能力,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大力推进秦岭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并将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气象观测、生态监测评价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纳入《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前,已初步建成秦岭生态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施了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商洛示范项目,搭建秦岭生态监测服务可视化业务平台,并持续开展秦岭生态气象评估技术研究。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相关工作,推动在统一监测评估方面取得关键进展。中国气象局将把全国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基础能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工作。同时,推进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商洛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站和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推进商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深化卫星遥感应用,为秦岭生态系统碳汇精确计量及生态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918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近日,美团副总裁包塔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民币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创新,是高效、便利、普惠的支付工具。而基于其“无纸化”特性,数字人民币也带有与生俱来的绿色低碳属性。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穆长春所长就曾提到,数字人民币具备可编程属性,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用于条件支付、担保支付等较为复杂的支付功能,为“三农”、“支微支小”等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赋能。因此,美团选择将数字人民币作为探索绿色金融的切入点。

绿色金融契合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前景广阔。对于未来,我期待互联网企业能够更深地融入国家绿色发展的大势之中,创新出更多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为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北京商报

20211223日,盟浪董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出席参加由《财经》杂志主办,盟浪作为主办方之一的2022《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长青奖颁奖典礼,并现场发表开场致辞。以下为马蔚华先生演讲全文:

当前世界正处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中,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比如说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的经济,失业人口去年曾经新增了2.55亿,极端贫困人口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尤其是饥饿人口又激增了1.6亿之多。与此同时,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森林大火、洪水灾害、暴风雪、亚非蝗虫、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海平面的上升等等,是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与此同时由于疫情让人类深刻的反思和自我革命,可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重视。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蓬勃兴起,商业向善、资本向善正在成为一种大的趋势。所以贯彻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美好的人类社会,应该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金融机构的时代命题和战略选择。

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议程中,中国对全球作出重大贡献。到去年年底,我们中国按照现有绝对贫困的标准,夺取了扶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让将近1亿贫困人口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接着又投入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斗争。

去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庄严承诺,我们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承诺。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当时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弗里德曼的股东利益至上,到另一个诺主获奖者阿罗,他的企业负面溢出效应一直到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一直到卡罗尔的四个责任的金字塔的理论,学者们争论了半个世纪。随着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诸多的问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

与此同时,金融界投资界用资本去解决环境社会问题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从16世纪的道德投资到20世纪60年代的底线投资、责任投资,2000年之后的ESG投资、影响力投资,注重与环境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社会价值投资越来越被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末传到中国,当时我们还和一些跨国公司就推动ESG的跨国公司和中国最先接受ESG概念的一些上市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ESG可持续发展投资在中国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到2020年底,A股上市公司已经有1092个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特别是香港联交所把ESG当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必要条件强制条件。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推动ESG,中国的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转向。

社投盟在过去6年每年从沪深300成分股里,依据对环境社会经济综合评价,每年推出并披露“义利99”指数。我们欣喜的发现“义利99”指数的收益率连续6年超过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而且几乎跑赢A股所有资本市场指数的收益率,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本向善趋势。

我们今天正式发布由社投盟和盟浪共同组织编研的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报告——2021年发现中国“义利99”》蓝皮书,就是我们这6年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继续,希望我们和各位朋友一起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可喜的变化。

虽然目前ESG在中国的认知和实践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喜人的,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知道我们的ESG的发展是刚刚起步,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适合ESG快速发展的良好的生态体系。

我们注意到目前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推进、标准化和透明化建设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形成;关于ESG的基础数据、规范的评价标准和统计口径还没有成熟。

所以我们在ESG生态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我一直坚信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ESG发展市场。构建中国ESG的生态体系,我觉得目前有两件重要的工作要做好,一个就是能够加快ESG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社会价值评估标准,相关部门和许多企业也做了探索。这个标准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我们期待能够尽快的形成在全国有公信力的标准。

另一方面就是要建设评估机构,迅速形成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最近盟浪科技这个第三方评估公司诞生了,我也是盟浪科技的重要的推动者参与者。我们在过去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数据,我们也探索了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非常行之有效,很有公信力的这样的一套标准。我们通过这个标准为企业进行ESG的评估,社会价值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我们努力要为中国这个ESG、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请各位朋友,特别是企业家、媒体朋友能够支持我们。

百年变局正在激发人类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革命,正在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来避免或者推迟下次危机的到来,希望我们和企业家朋友一起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同等重要,用我们的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祝我们的大会圆满成功。


近日,嘉实基金ESG研究部负责人韩晓燕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投资在公募基金行业里是会分不同的层级开展下去,首先最基础的就是所有的公募产品,包括整个的日常投研决策之中,是要去纳入环境因素考量的,这并不意味着它必须要只投资于这种清洁能源,或者说环保的产业领域里,而是说所有行业的投资之中都要相对地去考虑环境的绩效,特别是对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也必须要将未来的环境可持续,它的经营可持续性纳入到整个估值体系里。”

在她看来,这个层级之上还有更高层级的环境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通过真正地去聚焦于投资一些清洁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或者说在整个有利于环保低碳转型的所有其他的技术领域,或者例如储能、清洁交通,比如说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这些领域也去做比较深入的布局。逐步向绿色低碳的这种投资领域去倾斜,相信在未来三四十年整个碳中和的路径上,这些绿色投资相关领域的占比会在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投资的占比越来越高。

1223日,院士专家齐聚兴隆湖畔,天府实验室建设工作又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当天上午,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天府新区正式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全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了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撑。

据介绍,天府永兴实验室作为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核心平台,承担着解决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要职责。天府永兴实验室以“碳中和+”为核心,旨在加快绿色产业聚集发展和示范扩散,打造全国领先的碳中和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引擎”。

实验室聚焦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地热及固碳三大研究方向,布局零碳能源系统、高分子碳中和、地热资源开发等8个前沿研究中心,赋能清洁能源、环保装备、绿色建材三大产业赛道。

实验室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等重点单位,国电投、国家电网、东方电气、通威集团等重点企业共同建设。

建设天府实验室既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巩固新时代国家战略大后方的重大担当,又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劲引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建设方案进度安排,预计到2022年全面建立实验室运营管理体制机制;2025年,初步建成天府永兴实验室,在零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绿色交通、地热能及固碳等重点领域,产出一批代表性科研成果并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到2030年,实现实验室技术攻关和产业转化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来源:川观新闻)

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

在生态环境部今天(23日)上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根据今年1月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11日到1231日。截至12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刘友宾表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国家将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针对近期个别企业和单位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已明确要求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生态环境部要求,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20192020年度的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组织进行全面自查。发电行业重点核实燃料消耗量、燃煤热值、元素碳含量等实测参数在采样、制样、送样、化验检测、核算等环节的规范性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建立碳市场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部表示,发现有关数据虚报、瞒报的,在相应年度履约量与配额核定工作中予以调整,如在履约清缴工作完成后发现问题,在下一年度配额核定工作中予以核减,同时依法予以处罚,有关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针对近日河北山海关古城清洁取暖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禁止烧柴取暖、封堵炉灶导致部分群众挨冻的问题,刘友宾介绍,生态环境部关注到了相关媒体报道,也关注到媒体跟进报道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已启动整改。生态环境部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组织调查了解情况,督促地方切实整改,并将密切关注后续整改落实情况。

刘友宾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民生工程,首先是要把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作为底线,不管用何种清洁取暖方式,都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他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组织对清洁取暖改造落实情况和群众温暖过冬保障情况进行排查,并充分利用12369”环保举报平台等投诉举报渠道了解“煤改气”“煤改电”供暖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欢迎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清洁取暖工作进行监督,对反映的未立先破、简单粗暴、“一刀切”等行为,将第一时间组织调查核实,督促有关地方解决,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日前应邀出席2021年亚太金融论坛”并发言。朱云来认为,碳排放问题应认真对待,形成共识,科学有效地把握平稳、逐渐改进和新旧转换的过程。绿色金融有助于系统建立新的能源体系。

主持人:过去几年我国绿色金融在逐渐主流化过程中有哪些积极的变化?请谈谈您的切身感受。

朱云来:绿色金融发展也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标准。它既然是一个金融问题,就要对经济活动和碳排放活动等有一个系统化的观测和数量化的基础。另外,作为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他们也需要投资有回报,也需要了解这个投资的理念和框架到底是什么。根据过去的能源价格,我们计算了相应的全球能源的实际(基础)碳价格是多少。在2019年的时候是83美元/吨,大约是每吨碳排放500元人民币。欧洲一直在不断地推碳排放配额,碳交易的价格体系机制,相当于在基础碳价格之上加了一个溢价。但是2008-2017年左右,欧洲经济不好,加价就变得很低,2018年以来又恢复了一点,现在是60欧元。从总体系统来看,加的价可能还不太够。所谓碳的交易加价实际上是在加一个成本,是希望通过提高传统能源的成本,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实际上是一个负向激励。希望系统建立一个新的能源体系,取代过去的能源体系,它需要有一个投资。绿色金融实际上能够有所助益。如果传统能源价格不提高,大家就更愿意用传统能源,新的能源发展反而就没有机会了,应该是这么一个逻辑。现在绿色金融还处在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阶段,总体来说规模还很小,需要继续试验、完善。

主持人:我们碳排放交易市场从716日上线到现在正好3个月,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我国的碳市场与成熟的碳市场相比还有哪些差距?从金融角度来讲,在进一步提升碳市场活力方面有哪些建议?

朱云来:因为这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市场,尝试、试验还是必要的,大家去做了才会更清楚。若是希望系统地扩大交易规模,还是需要前面讲过的标准、原因、数据体系。这种交易如何才能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有一个长远的基本目标,才有交易的意义,只有交易的意义更清楚,才能够帮助社会实现新旧能源的转换过渡。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立即扔掉或是停止使用传统的能源也不现实,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长期不改变,甚至是变本加厉,越烧越多,好像也不是一个可行的路子。那么怎么能够尽量通过市场的方法,平稳地过渡,逐渐地改变对过去这种碳类能源的依赖,变成使用其他新的类型能源,避免影响地球环境的排放污染,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总之,最重要的还是把绿色金融的逻辑弄清楚、数字弄清楚、机制弄清楚,这些问题清楚了,就能把这个事情做得比较好。最终目标还是怎么才能帮助经济平稳转型。

本文节选自《朱云来: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碳中和”目标实现》,原文有删改。

1214日,兴业银行兰州分行以新区北部生态林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远期收益权为质押,向兰州新区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放贷款,专项用于购买碳汇资产,实现甘肃区域首单碳汇质押融资突破,这是兴业银行兰州分行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创新实践。

随着全国碳资产交易市场的有效推进,全国碳交易价格逐步形成,碳金融已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笔碳汇贷业务,依托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由兴业银行兰州分行联合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先行先试,通过碳资产开发方法学对新区北部生态林进行碳减排量核算、开发并转化为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最终通过市场流通和碳金融支持工具进行融资变现,有效将企业持有的生态价值产品转化为经济价值,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对促进林业生态价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让大家真正看到森林碳汇项目的真实和效益,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兴业银行兰州分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继续深耕绿色金融,致力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绿色金融创新,紧紧围绕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工作部署,立足区域禀赋,充分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碳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擦亮绿色金融金色名片,积极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兴业力量。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记者 | 陈雯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正全面展开,这既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机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纵观绿色低碳行业技术革新现状,科创企业正作出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助力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呼唤能源技术革新

什么是碳达峰?根据主流观点,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经历平台期后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脱钩”,即经济增长不再以增加碳排放为代价。因此,碳达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要实现碳达峰,需要全社会达成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重大调整。既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又迫切需要实现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这并不轻松。但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我们拥有了比以往更好的机遇。随着AIoT技术、5G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限制能源互联网的瓶颈正在被逐一打破。

科创企业探索绿色之路

GEABB等电气巨头在几年前纷纷推出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壳牌等国际石油公司则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接触数字化技术。许多跨国企业集团正在整合电网边缘技术以提高能源网络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英国Grid Edge公司致力于处理云辅助AI软件,为能源消费者赋能,并实现建筑能源负载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该公司的人工智能软件利用预测性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来控制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和管理灵活的能源资产。

美国的Grid4C公司开发了即插即用的AI软件来分析电网边缘的电表,为公用事业、消费者和能源供应商提供预测分析,其算法能够检测、诊断和预测电网资产中的低效和故障。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了。企业正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方式向节能减碳转型。企业逐渐掌握核心技术,在一些绿色产品和绿色实践上正“领跑世界”。

作为领先的AIoT科技创新平台,特斯联专注于双碳目标在智慧城市场景的应用落地,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艾渝介绍,在生产运营层面,特斯联秉持绿色低碳的承诺,实践绿色的生产和运营方式。以特斯联的AIoT科技创新平台的旗舰产品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为例,目前其占地5945平方米的首期项目AI PARK(人工智能园区),位于重庆高新区,年均碳排放量与一辆小轿车的年均碳排放量相同,仅为3.8吨。

根据清华大学《重庆特斯联AI PARK项目碳中和报告》的研究测算,AI PARK在运营阶段就已率先实现“净零碳排放”。此外,AI PARK100%使用清洁能源。其中,园区年消费天然气约1300方(约为5户家庭一年用量),年用电量约3500~4000度(仅相当于2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攻关技术研发,部署产业生态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正全面展开,这既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机遇。企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聚集整合能力,助力建设低碳城市、近零碳城市;锻造技术优势,服务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表示:“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充分调动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通过全社会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推动能源变革、实现双碳目标,将绿色发展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在产业生态层面,特斯联积极推动将绿色可持续指标纳入到业务合作标准,加速双碳目标在产业链上下游各场景的落地,并携手广泛的产学研各界机构,推动碳中和标准的建立。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主动把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的基础之上,为国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作出贡献。202110月份,特斯联携手同济大学创办了碳中和及物联网联合实验室,以智慧楼宇发展、数据采集算法与远端检测为核心,开发探索建筑空间内各类场景下的物联网应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预测建筑碳排放。此外,特斯联业已与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达成合作,成立智慧园区绿色低碳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促进双碳标杆、绿色低碳智慧城市建设。

作为“绿色智能新经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特斯联还以TACOS平台联合AIoT产业链上下游及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促各方合力,通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赋能等形式,为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未来,作为碳达峰碳中和专家组的核心成员,特斯联还将为双碳在科技产业的有效落地提供丰富的城市场景及技术支持,共同探索双碳技术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领域的实现路径。

12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据介绍,根据今年1月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11日到1231日。截至12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綦久竑在会上发表了以碳市场与碳金融”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经走过了三个里程碑,未来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要走,一是CCER市场的重启,二是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

綦久竑表示,我国碳市场有两种主要的交易品种,一是碳配额,二是CCER等项目减排量。2012年到今天,我国碳市场已经走过了接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三个关键的里程碑。他指出,第一个里程碑是2012年原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推出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由此建立起了中国的CCER交易体系。

第二个里程碑是从2013年开始,原国家发改委批准包括北京在内的七个省市开展强制性的、地方碳配额交易试点,后来加入福建省组成了八个试点省市,到目前为止已经相继完成了八个履约年度的履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

第三个里程碑是今年716日正式启动的全国碳配额交易,首先从发电行业起步,由此建立起了全国性的碳配额交易市场。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首先覆盖的是发电行业,纳入的控排范围达45亿吨规模,一举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控排规模最大的一个碳市场。

綦久竑进而提到,接下来,我国碳市场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一是CCER市场的重启,二是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彼时我国将建立起一个国家级、一体化和金融化碳市场,将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机制保障。

碳市场跟其他市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强制性,必须要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对此,綦久竑也在会上作了介绍,以北京碳交易试点为例,2013年北京碳交易试点启动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个决定,决定全文很短,但规定了五种关键性的制度,一是碳排放总量管理制度,二是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三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四是碳排放报告制度,五是第三方核查制度。

綦久竑表示,除了北京碳交易试点之外,全国碳市场也建立起了相应的政策规制。2012年原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推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了CCER市场体系;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搭建起了全国碳配额市场体系,全国碳市场的两种主要交易产品CCER和碳配额,就由这两个法规来进行规范和完善。

而对于未来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大家关切的一个焦点。綦久竑在会上提到,目前碳金融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交易工具,包括碳期货、碳期权、场外衍生品等;二是融资工具,包括基于配额和CCER的抵质押融资;三是碳金融支持工具,包括碳指数和碳保险等。未来随着整个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碳金融工具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陆丰日前在‘十四五’稳·进系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家谈”访谈中表示:上期所2020年上市的低硫燃料油期货产品填补了国际空白,成为全球目前唯一在运行的低硫燃料油的期货合约,为全球低硫燃料油的定价、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同时,他表示上期所正在积极地研发基于绿色环保相关期货品种、研发对应的中国的ESG品种。

陆丰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

(以下为发言视频内容)

“双碳”目标对整个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关键重要的影响力,上期所其实已经在2020年就上市的低硫燃料油,就跟“双碳”其实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品种,因为硫含量,硫在大气污染、气候变暖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负面作用,而这个品种在国际市场上是个空白。所以从高硫向低硫过渡的时期,上期所就提前布局,我们在2020年研发成功,正式向市场推出了低硫燃料油合约,而且是一个保税合约,允许全球投资者参与,使得我们低硫燃料油成为全球目前唯一在运行的低硫燃料油的期货合约,为全球低硫燃料油的定价、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同时在低硫燃料油上,我们也试点尝试了境外提货,因此中国的期货已经在交易、结算和交割方面,已经迈向了国际化的道路。另外根据“双碳”,我们现在上期所正在积极地研发一些基于绿色环保相关品种的探索。推出了大量新的衍生品。上期所正在跟中国的相关机构一起共同跟踪和研发对应的中国的ESG (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品种,未来我们会在“双碳”上提高努力,争取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挥期货市场应有的作用。

(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第一财经联合推出“‘十四五’稳•进系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家谈”,围绕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推进落实,访谈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高层,全面展现上海金融界在朝着“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的目标推进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十四五”期间迈向更高能级。)

碳排放权交易(下称“碳交易”)被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政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手。

理论上说,按照碳交易制度给控排企业设定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企业可以根据碳价与自身减排成本来灵活选择合规路径,这种基于市场的气候政策工具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标。

但从实际上看,碳交易对控排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低碳价可以激励控排企业节能降碳吗?另外,目前全国碳市场活跃度较低,能够帮助控排企业降低履约成本吗?

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首席经济学家张俊杰今天(24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价和碳市场的活跃度是企业减排的主要激励。目前来看,碳交易制度并没有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财经:从你们所作的研究看,碳交易对控排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张俊杰:近期,我们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获取了2009~2015年间的控排企业详细信息,使用一对一匹配的方法构建对照组,将每个受监管的企业与同一行业的不受监管的企业进行配对,还采用了一系列计量经济学手段,确保监管企业与未监管企业之间的差异完全是由碳市场造成的。

研究评估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对控排企业的排放、能耗、投入、产出、以及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方碳市场开始交易之后,控排企业碳排放量减少了16.7%,碳排放强度下降了9.7%

此外,控排企业的能源消耗(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降低了13%,并且单位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降低了3.7%,天然气占总能源消耗比例提高了3.7%。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25.6%-29.1%

测算的结果显示,高碳价和活跃的碳配额交易更能促进控排企业减排。地方试点碳排放配额的流动性每提升1%,碳排放量就会减少3.75%,碳排放强度会减少2.41%;碳价每提升1%,碳排放总量就会减少0.043%,碳排放强度会减少0.022%

第一财经:这一结论,是否可以放大到全国碳市场的视角来看?

张俊杰:这一结论不能简单放大到全国碳市场。地方碳市场包括了制造业和电力行业,而全国碳市场只覆盖了电力行业。我们拆分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地方碳市场对制造业的减排效果很显著,而对电力行业的减排效果并不显著。当然也有其他研究表明,地方碳市场对电力部门减排也是有效的,这块结论尚存在争议。

第一财经:目前,碳减排量与碳市场关系紧密程度如何?

张俊杰:碳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气候政策工具之一,但并不是政策工具箱里面的唯一选择。除了碳市场以外,碳排放技术标准、地区低碳规划与试点等其他气候政策,以及能效标准、能源转型、环境保护、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协同政策,都可以带来碳减排的效果。我们这项研究正是把这些其他的政策影响剥离出去,单单建立碳市场与企业排放和经济绩效的因果联系,评估的是碳市场对控排企业碳减排量的直接效果。

第一财经:尽管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已于716日启动,但今年以来,各地碳排放增长的压力也空前巨大。个中的原因是什么?

张俊杰:全国碳市场采用的不是传统的限额交易制度,而是一种可交易的绩效标准制度。限额交易制度对总排放量进行约束,减排量的认定比较简单;而可交易的绩效标准制度对排放强度进行约束,排放总量仍然可以继续增长。因此,在强度控制目标下,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继续增长,并不能说全国碳市场没有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全国碳市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增长会更加迅猛。所以我们说的减排量,是跟没有碳市场的反事实情景相比,而不是简单地跟过去的排放做比对。

第一财经:研究团队认为该如何做到更加严格的管制,并实现活跃有效的碳市场?

张俊杰:首先,不少证据表明,无论是地方碳市场还是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超发情况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碳价低迷、交易不活跃的情况。加强碳排放管制,应该首先解决基准线设定太松的问题,让控排企业真正感受到碳排放监管的压力。

其次,全国碳市场采用的是强度控制的方法。而在碳市场演化的过程中,需要过渡到以总量控制为目标的机制。

最后,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体系还需要加强。特别是在企业排放核算中,关键参数的认定还存在着问题,需要有机制防范控排企业和核查机构在排放数据上动手脚。

20209月,习总书记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2020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设碳市场”列入重点任务;2021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碳交易及碳资产的配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金融机构的踊跃参与成为新的趋势。

近段时间以来,与“碳中和”主题相关的信托计划呈现加速落地的迹象。广东碳市场作为先行先试的试点碳市场,首次吸引了华宝信托、五矿信托等信托类金融机构相继入市。尽管与早已深耕布局碳市场的证券类金融机构相比,信托类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信托类金融机构的相继入市表明了投资者对碳资产的价值越来越认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信托、证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积极布局碳市场,将进一步释放碳市场配置资源的潜力,增强碳市场的韧性,丰富绿色金融的实践。总体来看,证券、信托类金融机构的入市,对于碳市场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交易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有利于促进碳市场价格形成

从试点经验来看,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升碳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进而有效促进碳市场价格的充分形成。以广东碳市场为例,除强制被纳入的控排企业以外,广东碳市场还拥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2018年和2019年履约年度,广东碳市场非控排企业投资者(含机构和个人)交易量占比均超过70%,为碳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促进形成了较为公允的市场价格,为控排企业通过开展碳资产管理及碳排放履约提供了有效支撑。

信托公司作为新的交易主体参与碳市场,既体现了广东碳市场的开放程度,还进一步丰富了碳市场参与主体的类别,形成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通过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发现并形成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均衡价格。同时,信托类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还能提供专业化的碳资产管理,分散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化,有利于维护碳市场平稳运行

碳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类别,一方面目前对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在法律层面未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交易平台对于金融机构的参与,在准入等自律监管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近期信托类金融机构相继入场广东碳市场,大多都是首次作为交易主体参与碳交易。因此相关准入和规范亟需明确,确保碳市场平稳运行。

为适应信托类金融机构踊跃参与碳市场的新形势,广碳所充分发挥交易平台自律监管的优势,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以及信托类金融机构沟通,认真听取主管部门的意见和信托类金融机构的建议,对信托机构规范参与广东碳市场作出相关准入要求,将信托公司准入端的相关流程和要求标准化、公开化,从而提高了信托公司开户效率及风险管理质量,促进广东碳市场创新开放、稳步发展。

碳市场金融属性进一步彰显,有利于丰富绿色金融实践

信托公司作为金融机构进入广东碳市场的探路者之一,依托其信托制度和跨市场资产配置优势,探索信托产品在碳市场领域的应用,不仅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新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参与到建设国家绿色金融体系的市场渠道,也给碳市场带来更多流动性和金融创新活力,极大的增强了碳市场吸引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为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打开思路,提供有益的经验。总体而言,信托公司涉足碳市场,将是继证券类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之后,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的又一创新举措,碳市场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彰显,有助于碳交易与金融市场的深层联动融合,有助于绿色金融实践在碳市场领域结出更丰盛的硕果。

广碳所作为全国领先的试点碳市场交易平台,是国内首个现货总成交量突破1亿吨,总交易额超过40亿元的交易所。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引领下,广碳所将不断开拓创新,秉承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开放的姿态与更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开展合作,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提升信息披露程度,为广大客户提供友好稳健的业务合作平台,为全国碳市场深化、绿色金融创新积极探索广东经验,贡献广东力量。

本文源自全景网

投资要点:

随着“双碳”逐步由部分国家呼吁转变为全球主要国家的目标,绿色低碳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解决环境问题的物理意义上,还体现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社会经济意义上。当前的气候治理中,“双碳”还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能源贸易布局和资源供求格局,以“双碳”为基础的合作与竞争直接影响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及各国对内、对外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走向。

国际博弈背景下,中、美、欧等经济体都希望成为稳定大局的气候治理大国和国际体系大国。中国有望抓住“双碳”发展契机,重构经济社会系统、引领清洁能源发展、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实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双碳”目标将指引中国搭建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在这其中必将孕育着大量创新、创业和投资的机会。

风险提示:我国经济下滑超预期、疫情演进超预期等。

1223日下午,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以视频方式组织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环资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分析面临形势和挑战,研究部署明年主要任务。内蒙古、上海、浙江、江西、山东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交流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作工作报告,副司长赵鹏高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也是发展改革环资工作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全国发展改革环资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出台一系列规划文件,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一系列重大工作,开创了发改环资工作新局面。

会议强调,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全国发展改革环资系统要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环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全局工作中找准定位,切实肩负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职责使命。一是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在学懂上下苦功夫,在弄通上下实功夫,在做实上下细功夫,系统学、跟进学、带着感情学,切实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二是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速构建“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既不能搞“碳冲锋”,又不能搞运动式“减碳”。三是高水平做好节能工作。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严格能耗强度管控,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加强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理用能保障。四是狠抓绿色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加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果总结推广。五是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和骨干企业培育,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抓好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六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持续抓好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七是大力推进环资工作法制建设。加快推动修订节能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做好资源综合利用法立法研究,开展碳中和专项立法研究。八是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环资干部队伍。牢记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发改环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以及部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能源局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家节能中心、能源研究所有关同志在北京主会场参加会议。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1221日,随着最后一家火电企业在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提交清缴履约,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火力发电公司顺利提前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清缴履约工作,所属149家火电企业和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实现100%履约,履行了社会责任,展现了央企的良好形象。

国家能源集团积极贯彻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交易履约工作,建立了碳排放和碳交易工作体系,主动参与市场建设,全面部署落实。其中,共享服务公司贯彻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开发、统一交易”的四统一原则,精心策划,认真分析全国碳市场政策形势,编制集团公司碳交易履约策略和交易计划,在各火电企业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履约交易工作。

文章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嫡 实习记者 薛典)近日,在北京商报2021年度(第七届)北京金融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碳减排从绿色技术来讲是制造业,需要技术进步、研发投入以及制造业相关的投资,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据中金研究部估算,从现在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按现在价格来算,需要约14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就涉及到我们怎样来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研发投入和投资。

南方财经1225日电,1225日,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在沪召开。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汪义达在进行《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旨演讲时表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绿色投资机遇,绿色金融也必然要发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功能作用。(上证报)

1223日,《财经》杂志主办的2022《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碳中和下的经济新动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邀请财经政要、企业高管与学界领袖,聚焦绿色金融、ESG投资、碳中和、共同富裕等主题,探讨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兴业证券(601377)董事长杨华辉先生受邀发表 “双碳目标下的投资机遇”的主题演讲,对双碳目标下带来的长期、结构性投资机遇进行了交流。他表示,在低碳转型中证券金融机构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从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完善绿色投资管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研究与创新、加大碳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作为,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可持续转型。

此次论坛同步举行2022年长青奖颁奖典礼,兴业证券凭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再度获得《财经》长青奖――“2021年度可持续发展绿色奖”,连续三次荣获该奖项,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兴业证券绿色金融品牌的认可。

面向“十四五”,立足新发展阶段,资本市场应发挥更多资源引导作用。兴业证券集团将坚定推进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继续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发展,积极践行ESG投资,不断丰富绿色证券产品供给,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期,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记者从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获悉,该行及时响应政策要求,联合汕头市金融工作局组织辖内相关金融机构以及具有碳减排效应的上市公司开展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宣讲,为金融机构对接碳减排项目融资需求提供指导,为企业认定碳减排项目和测算碳减排效应提供辅导,推动首批碳减排项目贷款在汕头快速落地。截至目前,辖内6家银行已对接6个碳减排项目。

其中,中国银行汕头分行、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兴业银行汕头分行等3家银行已发放首批碳减排项目贷款共9.2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9%,支持碳减排项目2个,贷款带动年度碳减排量约9.32万吨,均投向清洁能源领域。银行已整理以上贷款台账,根据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关规定,逐级上报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据介绍,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贷款项目为属于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碳减排重点领域包括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后续可根据试点情况调整。贷款利率与发放时最近一次公布的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致持平。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到汕头地区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咨询和申请。

据介绍,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将持续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带动作用,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碳减排项目融资需求,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碳减排领域,助力汕头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信息来源:南方+ 记者:余丹

1221日,桂林银行成功发放广西城商行单笔额度最高碳排放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该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也是桂林银行及桂林辖区金融机构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标志着桂林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全新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是桂林银行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是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定的碳排放配额为质押,参照上海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公布的SHEA(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评估企业碳资产价值,向符合条件的主体发放的贷款。该产品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融通作用,通过碳资源市场化配置,引导实体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桂林银行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自治区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施意见》为抓手,在广西率先制定《桂林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21-2023年)》,主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发挥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决心与担当。

桂林银行将以该笔业务为起点,继续加大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业务拓展,做大绿色金融总量,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推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桂林市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3060”国家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庞革平 庞瑄)

中新经纬1224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根据通知,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


《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截图

方案明确,通过3-5年的努力,试点地方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

重点任务方面,方案提出以下几点:

1.编制试点方案。指导试点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实施方案,建立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权责分工,细化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试点任务有基础、有目标、有路径、见实效。

2.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试点地方须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关要求纳入地方投资和产业政策制定,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及能耗双控、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

3.有序发展碳金融。指导试点地方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对接,进一步激发碳市场交易活力。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碳金融体系创新发展。

4.强化碳核算与信息披露。指导试点地方强化企业碳排放核算的监督与管理,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严防企业碳数据造假。指导试点地方建立企业公开承诺、信息依法公示、社会广泛监督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鼓励试点地方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机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和气候信息披露提供便利。

5.强化模式和工具创新。鼓励试点地方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气候友好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有效金融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试点地方气候友好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试点地方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小微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鼓励试点地方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损失分担、风险补偿、担保增信机制。鼓励试点地方对所在区域内的企业气候友好型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和社会监督。

6.强化政策协同。指导试点地方有效识别阻碍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市场障碍,推动形成地方政策与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间的系统性响应。出台地方性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各类投资和社会资本精准配置气候投融资标的。

7.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鼓励试点地方对标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培育本区域气候投融资项目,打造气候项目和资金的信息对接平台,引导和支持先进低碳技术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入库项目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8.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鼓励试点区域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加强专业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气候投融资作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鼓励试点地方建立区域性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公司在试点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积极引进境外资金。支持试点地方承办或主办气候投融资国际会议。(中新经纬APP)

SHPGX导读:1223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

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在12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如是说。

刘友宾介绍道,根据今年1月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11日到1231日。截至12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刘友宾谈到,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本文来源 | 人民网

记者 | 余璐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

工信厅科函〔2021291

为发挥标准在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我部编制完成了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标准起草单位要注重做好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的统筹协调。

二、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等主管单位要尽早安排,将文件及时转发至主要起草单位,并做好标准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等工作,把好技术审查关。

三、部机关相关司局要做好行业标准制修订过程的管理工作,确保标准的质量和水平。

四、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需对标准项目进行调整,按有关规定办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21122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320号(资源环境类251号)提案答复的函

南存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能效管理,助力碳达峰目标”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行“碳预算”和试点“碳排放总量控制”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抓手,也是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将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动各省(区、市)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纳入本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及相关规划,实现国家对地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预算管理。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同时,配额分配方式将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从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逐步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方式转变,同步优化调整配额分配的具体方法,推动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地区和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为后续探索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打好基础。

二、关于健全能源激励约束机制

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我国能耗强度及碳排放强度需保持较大幅度下降。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碳排放及能耗相关考核,制定“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强度地区分解方案,强化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约束,推动各地区提高能效水平,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支持零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发展,促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此外,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框架下的财税、金融、土地、资本市场的相关支持政策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健全配套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三、关于推动能效标准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重要基础,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各方积极推动节能标准制修订,已制定350余项国家节能标准,其中强制性能耗标准111项,强制性终端用能产品标准73项。下一步,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将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需要,加快节能标准修订,倒逼各行业、各领域能效水平提升。同时,强化节能标准应用,在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监督检查时,严把项目和产品能效关,严禁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上马,以及严禁不符合强制性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生产、销售,推动节能标准落实见效。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817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去年以来,随着我国政府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各方面都在探讨资本市场、特别是上市公司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助力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中国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近日在2022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在此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受关注度持续升温,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加强ESG信息披露可以成为推动上市公司主动践行双碳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表示,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基本盘”,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器”,同时也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战略“主力军”。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层面的微观反映,为上市公司落实碳中和战略提供了具有共识的标准框架。当前,许多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协调运作的ESG治理体系。在组织体系方面,截至202012月底,超过五成央企上市公司明确了ESG主管部门,部分上市公司设立可持续发展相关委员会,加强董事会有效参与。在ESG指标体系方面,规范指标的记录方式、统计口径,固化统计路径和收集流程。在ESG管理方面,针对“应对气候变化”“责任供应链”等议题,制定《能效管理工作指引》《供应商管理作业指引》等制度,推动ESG切实融入运营。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ESG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孙念瑞表示,首先,在不同领域,上市公司对ESG理念的关注点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矿业要关注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安全健康,软件行业、金融业则要将客户、消费者的隐私保护作为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其次,本土化ESG评价体系缺乏权威性,目前主流的评级机构均为境外机构,由于国情、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国外评级可能与中国企业的实际社会价值或者自我认知的价值差距较大。例如,在疫情防控、扶贫等方面的贡献难以得到很好体现,境外的评价指标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企业。虽然国内不少机构发布了ESG评价体系,但由于评级机构背景、目标、认知不同,评价结果差异大,权威度和引导示范作用发挥有限。最后,我国信息披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挑战,许多上市公司ESG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ESG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李明进一步介绍说,2021年,约四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等相关报告,843家上市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了为减少碳排放所采取措施和效果。但总体看,相较于已经比较成熟的财务信息披露,境内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比如,公司治理方面以披露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为主,尚属于一般公司治理范畴,没有按照ESG披露的理解,更多关注保障环境和社会责任落实落地的内部治理机制。再如社会责任方面,关注范围还侧重于社会捐赠和扶贫,内容还比较单一。

“加强ESG信息披露十分必要。”李明表示,加强ESG信息披露,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更加重视环境贡献、能源消耗、员工保护、内部治理等因素,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与财务因素统筹考虑,主动优化自身经营和发展战略,提升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得到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等长期资金的认可和亲睐,获得资本市场支持,从而加快做优做强的步伐。

未来,如何稳步推进ESG信息披露相关工作?在李明看来,一是要坚持立足我国实际。加强ESG信息披露既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充分吸收境外市场有益经验,更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逐步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话语体系。二是坚持分步推进原则。ESG信息披露涉及面广,且各方对ESG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尚未完全一致,因此这项工作需要长期谋划、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例如,碳排放是ESG中重要的量化信息,但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披露需要以统一有共识的核算标准、核算方法和统计口径为基础,在前期基础工作尚未健全情况下贸然推进,企业将面临较高成本负担,且披露信息真实性和可比性无从保证,信息质量会令人忧心。三是现阶段坚持自愿披露原则。强制披露有利于迅速提升全市场对ESG的关注度,但考虑ESG信息披露监管实践尚不充分,相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采用鼓励而非强制的方式更为稳妥,后续可根据事实总结情况,持续规范披露指标,逐渐扩大ESG强制性披露范围。

来源:中国贸易报记者 周东洋

新华财经北京1228日电 国家铁路局工作会议27日在京召开,总结回顾2021年工作,深入分析形势任务,部署安排2022年重点工作。2022年,国家铁路局将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推动铁路行业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铁路服务保障水平;要推进落实铁路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持续加强基础建设,推动铁路制度体系及铁路标准体系建设;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及铁路标准国际化等工作,加强铁路国际交流合作。

前言:

1.今年的国家中央预算内投资规定特别提到了支持园区改造相关内容:

节能减碳方向:对园区能源梯级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综合能效提升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

环境污染治理方向:支持通过第三方评估的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项目。

2.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已开始试点。

试点地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靖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

一、“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目标

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的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

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优化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供水,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二)促进产业循环链接。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切实提高资源产出率。

(三)推动节能降碳。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能源利用管理水平。

(四)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园区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原材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加强资源深度加工、伴生产品加工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推动产业废弃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推进中水回用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利用。

(五)加强污染集中治理。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实行污染治理的专业化、集中化和产业化。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

三、组织实施

(一)明确责任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对本地区“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负总责,要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门联席会议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园区管委会(或相应管理单位)是循环化改造的责任主体,负责编制本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园区内有关企业负责实施本企业的循环化改造项目。

(二)确定园区清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应系统梳理本地区省级以上园区发展现状和循环化改造工作基础,提出开展循环化改造的原则、条件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研究提出本地区“十四五”具备条件进行循环化改造的园区清单,督促指导相关园区按照“一园一策”原则编制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并于20226月底前将本地区“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园区清单和每个园区循环化改造的预期成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

(三)编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清单内园区的管委会(或相应管理单位)应根据园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方案,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审核同意后实施,并从2022年起每年底前将本年度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进展、成效、经验、困难等情况报送省级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

实施方案包括园区的基本情况、改造的主要任务、实施的主要项目(包括每个项目的建设内容、资金投入等)、预期成效、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其中,预期成效包括节能量,节水量,二氧化碳减排量,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园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资源环境指标。

(四)加大政策支持。园区所属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的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帮助协调解决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现有政策资源,加大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相关项目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利用现有政策资金对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重大项目择优予以支持。

(五)加强督促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负责督促指导园区落实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成效评估和验收工作,确保园区循环化改造质量和效益,并从2023年起每年初将前一年度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于2026年初报送“十四五”本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总结报告。

(六)做好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经信委)应及时总结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召开现场会等方式组织相关方面交流经验、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通知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

导读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26)刚刚闭幕,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即围绕在国际之间能否形成一个合力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如果缺乏有效的规则设计,碳市场的发展壮大很难说是否会切实贡献于减碳初衷。

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716日正式开市,但时至今日总体交易规模并不乐观,这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仍局限在2152家电力行业的控排企业,而缺少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那么,碳市场究竟是不是一个金融市场?如果不是,又该不该成为一个金融市场?本文尝试就此展开讨论。

关于碳市场金融属性的争议

199712月在第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 3)上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首次提出了三种关于碳排放权的市场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履约机制(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五年后,全球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英国建立,截至目前全球已发展为20余家。我国自2013年以来,陆续建立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深圳、广东、福建等八个试点碳市场,又于今年7月设立了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然而,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关于碳市场是否应金融化发展仍存争议。

·支持观点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认为,碳交易市场本质上是金融市场,要按照金融市场发展规律来建设碳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认为,应明确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和机制,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理事张锐教授认为,碳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当期平衡的现货交易场所,具有满足当前交易市场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它还能基于碳价格信号实现跨周期投资和风险管理,因此,碳市场应当是属于典型的金融市场。

·其他观点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彭斯震认为,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更应该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部门减排为主体,同时在排放权交易的收益分配机制上要确保实体部门减排获得主要的收益。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副所长臧宁宁认为,碳配额等碳资产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配额的交易主要体现商品属性,同时碳配额清缴不涉及实物的交割,更多的是一种凭证交易,易于标准化,并且市场存在平抑价格波动需求。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陈波汇总了法学界关于碳市场的观点并指出,碳交易产品主要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核心而形成的各类交易产品。而对于碳排放权基本属性,存在着用益物权、准物权、普通财产权等观点。

虽然目前学界和业界对碳市场金融属性的讨论尚无定论,但实际上,各方观点争议的核心在于碳现货市场(文中简称为“碳市场”),即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的二级市场。碳配额初次分配的一级市场与金融市场无关,而对于碳期货、碳期权、碳资产管理、碳基金、碳配额质押、碳配额回购等以碳配额碳排放权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则无疑属于金融市场。

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于20215月发布文章时,将碳排放权交易和碳金融市场予以了明确区分,同时指出,我国更多将碳金融定位为服务于碳减排的从属性市场工具,这一点与欧美将金融功能内置于碳市场不同。

那么,碳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是否应提升金融化程度,首先应看到碳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区别与联系。

我国碳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比较

根据定义,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又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的观点,每一次全球工业革命都会开启一轮技术长周期带动的经济增长,形成了能源供给、产业消纳与金融支持的协同创新发展的经济体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形成了“煤+火车+债券市场”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形成了“石油+汽车+股票市场”的体系;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将形成“新能源+电动车+碳市场”的体系。也就是说,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体系的转型将很可能与碳市场的发展繁荣相依相伴。但是,由于对碳配额在法律认定上的不清晰,故而难以判断以碳配额作为交易对象的资金融通市场是否为金融市场。

总体而言,我国碳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相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碳排放权的属性缺少在法律层面的明确;其二,相关制度位阶低,监管规则、统计制度、披露要求等细则尚不明确;其三,缺乏专业投资者的参与。

碳市场金融化的正面与背面

碳市场设立的初衷,是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来引导增碳企业向减碳企业的资金输出,以缓解企业绿色转型下巨大的资金压力,以及解决政府机构以补贴形式对控排企业的单向资金输出。从这个交易目的出发,如果碳市场所发挥的减碳效应仍视同于行政手段,则失去了碳市场存在的根本价值。与此同时,在极端的情况下碳市场的金融化又会带来一些金融市场中难以避免的金融现象,从而不利于碳减排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碳市场的金融化可能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正面

第一,为碳定价提供市场化的价格发现机制。无论以市场手段还是行政手段、碳市场还是碳税的收取来执行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限制,当碳排放从无限性变为有限性,都需要对碳排放的行为进行定价。那么,如果想要实现动态定价、市场定价的愿景,促进碳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充分吸收,就需要构建充分市场化的碳市场。

第二,实现碳排放权的国际流通。由于国际间无法设置碳排放总量,而是以各国的自我约束力度来设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故而国际间难以形成一个彼此互通的市场。而碳市场如果能够成为一个类似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金融市场,碳配额将成为一种具备公允价值的交易媒介,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绕道解决能源电力系统的国企垄断问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目前仅存在2152家的电力企业,而我国电力行业国企占比超过60%。在此背景下,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不仅缺乏开展碳交易的动机,而且在电力系统机组全体升级的可能下,会形成只有配额卖方而没有买方的单方市场。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自然人等组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其中。

第四,确保碳金融与绿色金融参与主体的一致性。我国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的规模分列全球的首位与次位,而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总量亦居全球首位。金融机构存在参与碳市场的需求,且专业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有利于碳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充分吸收,同时将有利于实现碳市场与绿色金融领域的互通、互助。

第五,确保碳市场引导资源配置功能的即时作用。控排主体在生产设备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而现有市场制度下碳市场的集中履约往往导致交易量的高度集中,引起市场价格的异动。如果控排主体能够基于真实、及时的交易价格形成对市场判断的稳定预期,将为其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背面

第一,非理性因素对碳价格的潜在冲击。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价格的形成同时存在着金融基本面因素和行为金融因素,羊群效应引发的动量效应可能会导致碳市场价格出现过度波动的情形,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需求和生产经营成本。

第二,金融周期现象可能背离稳定碳价预期。无论对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还是外汇市场,在经济周期的大背景下,都存在着长期和短期的金融周期现象。而碳价格在理论情形下会随着企业减碳边际成本的提高而逐步攀升,但如果叠加金融周期现象将使这种市场机制变得过于复杂。

第三,市场价格的操纵与内幕交易的可能。从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规模来看,如果控排主体相互存在交易事前的沟通机制,其交易行为将严重有违碳价格市场化的初衷。而如果市场规模仍局限于此,金融机构的参与可能会加剧这种情况的出现。

讨论与展望

与金融市场的逐步演化类似,碳市场制度的完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全球交易最为活跃的欧盟碳市场EU ETS为例,其从2005年设立至2018年,才完成了碳现货、碳期货同时作为金融工具的一体化监管。虽然这种调整可能影响了欧盟碳市场价格的一路走高,但这种碳价提升对欧盟经济运行的影响和整体碳减排效应的影响都仍需时间的考证。

需要肯定的是,碳市场的建设与繁荣是国家、地区控制碳排放、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手段之一,而非目的。因此,碳市场能否切实激活控排主体的减碳动力、服务于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目标,才是碳市场是否应该走向金融化发展的关键。而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最终会来自碳市场自身的发展态势,随着碳市场参与主体的逐步扩大、做市商交易制度的设立、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完善,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数字化已成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技术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2021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共纳入2162家发电企业。从碳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全国碳排放成交量屡创新高,据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1215日上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102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1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累计成交量1.07亿吨,成交额44.26亿元。

随着第一个履约期即将到来,生态环境部10月发布通知再次督促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尽早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不过也有相关人士预测,第一个履约周期截止后,全国碳市场或将回归冷清,成交量或将顺势回落。

日前,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两个“不晚于”,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不晚于2030年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并将以数字化平台之力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的确,在减碳赛道上,企业是不可缺席的发力者。央企、上市企业、行业重点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落实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盘查、监测等工作。接下来,还将引入投资机构进入全国碳市场。

企业生态减碳潜力巨大,但不可搞运动式“减碳”,应跟随政策动向,把减碳行动落实到实处。从长期来看,企业坚持以绿色低碳的主体发展,少不了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以及创新的技术手段。

除了企业减碳,各地也落实制定属于自己的减碳路线图。

浙江湖州:搭建“双碳”云管理平台,创建碳账户、碳效码、碳金融等绿色创新碳产品,对企业开展碳排放监测。并建设碳电数字重点实验室,构建低碳减排生态圈。

广州深圳: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构建涵盖碳普惠的“双碳大脑”,依托碳普惠平台发展低碳经济。

湖北武汉:成立长江双碳伙伴平台,助力绿色低碳产融对接。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和金融相结合,促进武汉双碳目标实现、低碳产业发展。

山东济南:省级碳交易平台建成,平台围绕碳排放监测核算、交易、履约清缴,以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搭建企业“碳账户”,个人“碳积分”等。平台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开展多方位的“碳服务”。

2022年,数字化将继续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能源、钢铁、石化等行业减排降碳方面的作用将逐渐凸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碳排放、碳减排、碳汇等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实现为企业碳资产配置、碳排放管理等,实现为政府量化达峰中和路径、强化区域碳管理等提供大数据支撑。(文章来源:环保在线)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吕银玲)1228日,在“京彩2021”北京生态环境年终盘点发布会上,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介绍,2021年,我们继续坚持以降碳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先行“碳”索,绿色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将绿色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在全国率先实行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编制“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深化碳市场建设,发布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等多项地方标准,核发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并督促履约。推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CCER)落户北京。指导成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行动联盟,加快构建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自愿减排产业生态圈。

这一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还在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不断努力着。创新建立了市--街乡镇三级生态环境接诉即办“管家”体系。出台环评、执法的“正面清单”,取消环保验收审批,下放部分市级审批权限,环评申报材料、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启动第二轮市级生态环保例行督察等等。

于建华表示,在前不久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未来几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将市民的环境获得感作为落脚点,和全体北京市民一起努力,让蓝天、绿水、青山成为北京的标配。

本文源自北京商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规范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修订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度规范,落实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将用地用海和规划选址、节能、节水、环保等要求落实到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要立足我国国情,并体现投资高质量发展要求,研究借鉴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国际先进理念融入可行性研究框架体系,从源头上提高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质量。

意见通知提出,要加强投资项目决策管理。研究修订投资项目评价规范,完善投资决策咨询评估机制,切实把好项目“准入关”,对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发展建设规划、区域规划、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措等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要重点加以审查,切实防范“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和违规政府投资项目盲目上马。涉及举债融资的项目,要将融资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论证重点,结合融资结构和项目收益来源,科学规划项目资金平衡方案。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行长易纲近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是央行的重要工作。11月份,央行推出了两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一项是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另一项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的清洁生产、清洁燃烧技术运用等七个领域,既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也有助于科学有序减碳。

易纲指出,两项工具由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央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一定比例给予低成本资金。央行将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易纲透露,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资金。两项工具政策的推出,要更加重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如果简单粗暴地关停高碳企业或限制生产,可能会导致某些高碳产业供给大幅下降,推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从而带来经济滞胀和失业的风险。

12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为下一步的中国经济锚定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经济未来的机会与变量在哪里?怎样“稳”与“进”,如何“破”与“立”?关于2022,许多答案等待揭晓。

岁末年初,新京报贝壳财经推出《看2022,我们对话了16位各领域专家,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谈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观点和判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双碳”工作,已是碳达峰碳中和连续两年被其视作重点工作部署。过去一年,“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工具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安排持续完善。

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和碳中和还有怎样的差距?继续提升绿色金融潜力,需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对此,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课题组12月初发布报告展开详细叙述并提出建议。该课题组组长、绿金委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必须关注若干宏观经济与金融风险。

针对“双碳”目标提出后,今年有地方“一刀切”关停高耗能项目,去煤化过快甚至导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马骏表示,如果简单粗暴地关停高碳企业或限制生产,可能会导致某些高碳产业供给大幅下降,推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从而带来经济滞胀和失业的风险。我国应该尽早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低碳转型。

尽早制定路线图,采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低碳转型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主要成果有哪些?

马骏: 我国绿色金融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截至20219月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约15万亿元,规模位列全球第一;从20161月至202111月末,金融机构和企业累计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达约1.9万亿元;含ESG主题概念类基金和使用ESG投资策略构成投资组合的基金约270多只,存续规模约3000亿元。

“双碳”目标给绿色金融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是促进其迅速发展与不断完善的推动力。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碳市场于20217月顺利启动,首批纳入了2225家电力企业,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

此外,20217月起施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中,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被正式纳入银行业的业绩考核范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国内首批两项绿色金融标准;11月,碳减排支持工具出台。围绕与碳中和相关的战略规划,国内一些领先金融机构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若干银行已经公布了碳中和行动计划,21家大银行已经开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一些机构推出了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可持续挂钩产品、碳配额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多家机构参照TCFD要求开展了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

新京报贝壳财经: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

马骏:我们的分析表明,落实我国现有政策可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在2030年前碳达峰,但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还需进一步强化节能、削减煤炭消费、提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力度。

我国应该尽早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手段推动低碳转型,充分体现我国能源转型、绿色投资和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宏观经济效益,强化在一系列绿色低碳领域中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高度关注并管理好转型相关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

风险方面,第一,如果政府机构大量使用行政措施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用“运动式”减碳的措施,简单粗暴地关停高碳企业或限制生产,可能会导致某些高碳产业供给大幅下降,推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从而带来经济滞胀和失业的风险。 第二,如果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不能有效为高碳企业赋能,帮助这些企业尽快转型为低碳企业,一批高碳资产就可能面临“搁浅”,成为不良资产,或出现估值大幅下降,从而导致金融风险。

上述两类风险,即使不会成为全国性、系统性的问题,也可能在某些地区(特别是严重依赖煤炭的省区)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来源。相对于行政主导的“运动式”减碳,未来需要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手段(如碳市场交易、碳税、对绿色活动的补贴、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来提升企业对低碳经济活动的盈利预期、降低其对高碳活动的盈利预期,从而达到激励其逐步(而非突然)调整经济和业务结构的目标。这些市场化手段可以推动高碳企业在多年内逐步调整其投资结构和业务发展方向,实现碳强度的“有序”下降,避免“一关了之”的行政做法对经济造成冲击。

转型风险可能成为重大金融风险来源

新京报贝壳财经:提升绿色金融潜力,重点要解决哪些问题?

马骏:据课题组测算,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在未来30年间(2021-2050 年)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元。我们认为,实现碳中和会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大大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

从需求侧看,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低碳项目扶持政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这些政策和机制包括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启动和扩容、财政对绿色低碳活动的补贴和减税政策、各类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的金融激励政策,以及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等各个行业支持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这些措施将显著提高绿色低碳项目回报率和收益的可预期性,提升绿色投资积极性,带来大量绿色金融服务需求。

从供给侧看,预期中的绿色金融政策,包括央行的低碳项目支持工具、绿色银行考核机制、环境信息披露要求、风险权重调整、绿色项目担保和贴息等,都将提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回报,从而激励这些机构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在供需共同发力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市场将持续快速扩容,也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以绿色信贷为例,我国银行业目前所提供的绿色信贷占全部对公贷款余额的比重约为10%, 但根据估算,未来绿色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应该超过25%。因此,绿色信贷作为绿色融资的主要来源,其增长率将远高于全部信贷的增速。

再如,我国近年来绿色债券的发行额占全部债券发行不到1%,而这个比例在欧洲领先国家已经超过18%。在资管领域,我国资管机构发行的ESG产品余额占全部资管产品的比重也远低于发达市场可持续投资资产在资管总规模中的比例。如果把ESG产品占资管市场的30%作为我国2030年目标,就意味着未来十年中,我国ESG产品余额将以年化78%左右的速度增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你多次谈及金融业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金融业面对环境外部性问题可采取哪些对策?

马骏:近年我国金融机构监管层对气候相关风险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少数具有前瞻性的学术和金融机构也已有了数年探索,但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识别和量化在多数金融机构中只是刚刚起步。

气候相关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在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风险可能成为重大的金融风险来源。金融机构应强化对气候相关风险,尤其是转型风险的识别、量化、管理和披露。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贷款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侧重于评估气候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保险公司从承保业务角度一般使用巨灾模型估算损失和保险定价,资管机构及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投资业务会评估气候风险对资产估值、投资组合收益率等指标的影响。

识别和量化气候风险后,金融机构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披露。可比性较高的风险披露能够优化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效率、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管理气候风险。近年一些初步实践表明,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管理措施可包括建立气候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设置降低气候风险敞口的具体目标,完善投前贷前气候风险评估,根据环境气候风险调整资产风险权重,以及完善投后贷后气候风险管理。

建议国内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对气候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开展环境气候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建立气候风险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框架, 完善投前贷前气候风险评估和投后贷后气候风险管理,强化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加快对碳风险对冲工具的研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刘军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目前,上海环交所作为全国碳交易系统和碳市场的运维管理机构,在保障市场稳定运行的同时,也在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的指导下抓紧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的组建工作。未来,全国其他8个试点省市政府指定的出资机构也将入场。其中,既有原有的地方交易所,也有各地方政府指定的相关企业。我们正在拟定方案上报主管部门,相关筹备工作也在抓紧推进 

121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贯彻新发展理念-银行会计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应用”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一副秘书长杨洸出席会议并致辞。财政部会计司处长朱琳、银保监会财会部处长司振强、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资深财务经理李小龙受邀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财务总监、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艾亚萍主持。来自38家会员单位7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会。

杨洸第一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银行机构业务转型与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他对银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建立符合绿色金融方向的内部资金核算体系等建议,希望财委会继续发挥好行业交流平台作用,以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促进银行业财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会议邀请了中国信通研究院终端实验室副总工卢春阳博士、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合伙人顾玲及审计合伙人宋汀进行主题交流。她们分别就碳达峰碳中和的内涵以及实施路径,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的趋势解读,“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影响进行了分享。

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资深财务经理李小龙介绍了目前ESG报告相关信息的披露情况和未来披露的趋势,并就中国银行根据国际国内碳市场开展情况,结合银行业经营特点积极研究和探索碳交易相关会计核算的实践、碳金融发展中如何提升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前瞻性分享了相关经验。他表示,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行将持续关注碳会计国际准则和可持续发展准则的进展,并与同业做好交流。

财政部会计司朱琳处长简要介绍了国际、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的研究历程和规定,她建议银行业积极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及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展动态,把握好我国在国际会计规则制定中的主动权。

银保监会财会部司振强处长从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总结了碳交易对银行机构特别是银行会计方面的影响,希望银行业加强前瞻性的思考和储备,持续关注国际标准的制定并积极发声。

此次活动是财务会计专业委员会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行业关切、深入探索研究“双碳”目标与会计融合的最佳实践的有力举措。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恰逢其时,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广东建设报讯 记者刘洁、通讯员岳建轩报道: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佛山市举行《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相关政策标准宣贯会。此次宣贯会现场宣贯和视频会议同步召开,全省各地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局、节能办负责人及绿色建筑管理工作的业务骨干,绿色建筑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机构、质量监督、监理、咨询等单位代表约500人参加。

宣贯会对《条例》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了释义,并详细解读了《条例》配套贯彻落实意见《广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帮助绿色建筑管理部门和广大行业从业者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条例》的内涵实质与相关要求,保障《条例》贯彻落实。同时,组织专家讲解了《广东省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为推动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实施落地和碳达峰目标实现做好基础工作。

会上,广东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袁庆华作动员讲话。他指出,要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以贯彻落实《条例》为抓手,将有助于健全绿色建筑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的第一年,也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部署的第一年。会议要求,要结合国家和省的最新文件精神和要求,以《条例》实施为契机,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快完善绿色建筑管理体制机制。各级住房城乡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抓紧完成市、县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沟通协调并明确发展改革、自然资源部门在项目立项和工程规划环节落实《条例》的工作职责和监管责任。会同相关部门细化绿色建筑审查要点和验收要点以及具体工作措施文件,健全运行数据收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和能效测评制度,共同组织实施好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公积金优惠措施等,共同为我省绿色建筑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完善绿色建筑规划建设全过程监管措施,将绿色建筑监管制度融入工程建设程序各监管环节,促进绿色建筑落地见效。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推行绿色物业管理模式,逐步推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根据《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及相关标识政策,合规组织好本地区绿色建筑认定和标识授予工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保证《条例》落实。

三是着力强化绿色建筑品质建设。大力推动星级绿色建筑发展,重点在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发展高等级绿色建筑,引导全省星级绿色建筑创建。探索创新改造模式,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技术、智慧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探索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高寒

12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董龙训介绍,为了支持实现“双碳”目标,人民银行创设了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董龙训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于20211115日在全国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是可操作。董龙训介绍,工具的支持对象明确、资金投向清晰、操作方式简便、利率期限具体。支持对象目前为2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资金投向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可追溯到今年71日以来发放的贷款。操作方式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商业银行自主决策发放碳减排贷款后,由商业银行总行按季度统一向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工具资金,人民银行按照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本金的60%提供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期限1年,可展期2次,利率为1.75%,要求支持的碳减排贷款利率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显著低于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其次是可计算。碳减排支持工具与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明显不同,是需要提供碳减排数据。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要提供碳减排贷款涉及项目的碳减排量和碳减排效应,确保碳减排效果可计算。

第三是可验证。为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金融机构需要按季度公开披露获得资金支持的碳减排贷款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同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董龙训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而不是“做减法”,是对特定领域的金融“精准滴灌”。金融机构仍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化原则,对煤电、煤炭企业和项目予以合理的信贷支持,不能搞“一刀切”式退出。

政策出台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一是强化政策宣讲,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宣传、金融系统专题政策辅导等,推动政策能知会用。二是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主动与相关部门研讨助力银企对接的具体办法,联合省发改委出台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相关措施,共同梳理推介项目。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继续推动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全省金融机构快速响应,积极对接碳减排重点领域企业需求,有效加大优惠利率贷款投放。目前,各行已完成首批申请资料的报送工作。

“下一步,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将继续推动做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落地实施,在促进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银企对接、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凝聚合力,发挥政策示范效应,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我省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实体经济获得更多优惠利率融资支持。”董龙训说。

近日,福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

《意见》强调,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制度,进一步落实林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完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林业规模经营机制。鼓励和引导林权所有者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每年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扶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完善森林科学经营制度。将符合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条件的天然商品林、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逐步置换或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和林木采伐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力度,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松林改造提升行动。

《意见》要求,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标准,落实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每年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深化重点生态区位森林赎买等改革。健全林业碳汇发展机制。

探索建立福建林业碳中和交易中心,制定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办法,建立碳排放抵消机制,培育福建具有林业碳汇项目审定核证资质的机构,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开展林业碳中和试点建设。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支持建立林业投融资平台,推广“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每年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贴息,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完善林业保险制度,推广“林票制”和“森林生态银行”改革做法。

《意见》明确,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武夷山脉、戴云山脉森林生态系统、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工程。持续开展百城千村、百园千道、百区千带等“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鼓励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特色活动,加快推进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和省级森林步道建设,建设林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地20个以上、自然教育基地(学校)100个。每年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亿元用于扶持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支持将具备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林区道路纳入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予以扶持,将符合政策要求的林业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强化林业资源监管。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刘建波)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5个电池箱、5个交流电直流电转换箱、1个高压环网柜,在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同达热电公司储能调频电站,运行人员正在对它们实时监控。

1227日,记者来到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同达热电公司储能电站,眼前的这个“大充电宝”正在运行。运行人员介绍说:“储能调频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蓄电池组能够规模储能。我们在做好24小时监控的同时,会加强设备巡检。”

在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同达热电公司,发电机组侧安装建设的基于锂电池技术的9MW/4.5MWh电网级储能系统设施,联合火电机组参与AGC辅助调频服务。项目将大型储能系统作为高性能调频资源加入电网,能有效提高发电侧的节能减排水平,并显著改善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该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霍永贵说道:“我们就是要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快速、精准响应的特点,辅助机组调整负荷,抑制功率波动,提高发电机组的调节性能。AGC储能辅助调频系统于20177月中旬投运以来,机组调节性能指标Kp值提升至5.5,同时机组负荷跟踪稳定,减少了主汽压力和环保参数的波动,达到节能和节约脱硫脱硝剂的效果,收益达4000多万元。”

“十四五”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战略关键期,是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是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期。

晋能控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环保、科技和产业政策,坚持绿色发展、效益优先。按照“大力发展、拓展发展、快速发展、效益发展”的定位,加快推进风光荷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

抢抓国家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机遇,将储能项目与火电一体规划、一体设计,实现多能互补、智慧管控,探索供热机组+储能系统联合运行,实现电力能源绿色高效发展。

作为支撑电网灵活调节、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提供安全稳定供电保障的关键技术,储能是同达热电公司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谈及在“双碳”目标愿景下储能调频系统的发展,公司生产技术部有关负责人说道:“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对系统灵活性要求更高,2号机组于去年12月底完成灵活性改造,1号机组将于今年底完成灵活性改造,机组调峰能力将更强,供热能力将会显著提高。”

此外,在晋能控股电力集团长治发电公司、蒲洲热电公司,储能电站项目使发电机组在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大幅提高调频性能,有效降低机组磨损,增加机组安全性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闻坤)碳中和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行动。昨日,在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认为,中国面临“三高一短”巨大挑战,零碳能源技术是未来技术竞争的焦点,将催生很多新产业。

贺克斌表示,“三高”指高碳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比高;高碳产业结构;处在中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还没有完全结束。“一短”是指时间短,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中国为何要下决心实现双碳目标?贺克斌认为,最核心原因是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依赖型,风、光、水、核多能互补会替代现在三种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这取决于各国掌握的技术。零碳能源技术是未来技术竞争的主要焦点。

贺克斌表示,要从五个板块进行减排: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市场机制融碳。在资源增效减碳方面,我们的节能和提高资源效率已有长足进步,但还有很大潜力,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我国的资源能源是富煤缺油少气,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体,以后要把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作为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贺克斌表示,未来会有很多的新的产业催生,比如说像虚拟电厂,就是把过去以需定供的化石能源的系统变成以供调需的风光电为主的系统;又如,电动车会形成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国家出台了多个数据中心相关政策,工信部、发改委、国管局等政策文件多次提出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达到1.3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升算力算效水平。

业界急需通过统一的核算标准明确数据中心产生碳排放的各个环节,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节能减排部署。服务器作为IT运营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核算与管理对总体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尚未有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碳排放的具体核算标准。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牵头,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华为、浪潮、联想、字节跳动、京东、美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百度等多家单位起草编写了数据中心服务器碳足迹标准,并于日前正式发布ODCC-2021-01007数据中心服务器碳核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该《指南》首次给出了数据中心服务器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和评价体系,将加快推进信息通信行业确立具体的节能减碳目标,促进服务器产品节能减碳技术创新,并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碳核算和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水平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该《指南》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数据中心服务器碳排放的核算和评估体系,包括产品描述、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数据收集范围、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数据质量要求,详细地阐述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需核算的具体项目以及相关测试工具。

该《指南》依据碳足迹核算,提出了服务器低碳等级评估体系,主要包括碳排放量、低碳技术与方案、低碳战略与管理等方面,从低碳组织架构、供应链管理体系、各阶段具体节能降碳技术及能效指标等多维度综合评价服务器低碳等级。

该《指南》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生产、采购和使用服务器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低碳分析工具和参考依据,为产品本身增加环保属性及附加值,加速实现国家的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长期开展数据中心及IT设备的碳排放相关研究和测评工作,后续持续开展服务器低碳等级评估、数据中心低碳等级评估工作,支撑信息通信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230日,南京江北新区举办绿色金融赋能双碳经济发展大会,为广大企业家、金融投资机构、创业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江北新区的平台,为江北新区“十四五”时期绿色金融产业和双碳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现场江北产投集团联合绿动资本成功设立江北绿动新材料基金。

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在致辞中表示,在绿色金融方面,江北新区通过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构建绿色金融服务链条、打造绿色金融创新产品,逐步实现了金融活水与绿色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本次大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助力江北新区构建绿色永续发展产业生态,加速实现新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会议现场,江北产投集团与绿动资本签订投资协议设立南京绿动新材料基金,基金总规模10亿元,旨在通过引入央企、中科院以及中油资本等产业资源,依托新材料科技园的产业升级改造,投资引进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落地新区,助力新区在新材料领域实现新的发展。南京绿动新材料基金签约入驻江北新区研创园,绿动资本首个引进总部项目宝瀛气体落地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会议现场还发布了碳风险管理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赋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实现碳风险管理。

会议还邀请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主任朱晓明,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碳中和产业公司专职负责人、原南化研究院院长李海涛作主旨演讲。

近年来,江北新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出台全省首个全业态支持绿色金融十条举措,成立全国第一家致力于绿色金融领域研究的专业化智库平台,发行创新型绿色金融工具等,逐步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江北路径”。未来,江北新区将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各行业发掘绿色金融投资潜力、探索绿色技术创新和构建具有永续发展优势的产业生态。

一直以来,湖北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如何更好地减污降碳,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文艳在解读《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将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减缓和适应并重,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推进碳达峰行动,高水平推进碳市场和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强化气候安全保障,。

应对气候问题,关键在于坚持低碳降碳。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可以说,碳达峰是实现绿色低碳重要环节。为持续推进区域碳排放达峰行动,湖北省坚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明确达峰路线图,推进地市开展碳达峰示范,加大减排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2030年前梯次有序达峰。湖北省还将大力推进重点领域行业碳达峰,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实施碳减排示范工程。

在推进碳达峰的进程中,碳市场的建设必不可少,7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正式鸣锣开市,碳交易的“大脑中枢”落户湖北省,为今后减污降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北省将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市场制度体系,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优化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同时创新碳交易产品和碳金融工具,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努力将武汉市打造成为全国碳金融中心。

碳达峰的相关工作意义深远,而如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中之重。湖北省将建立健全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体系,常态化推进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完善市州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湖北省将在工业过程和交通、建筑等领域加大控制力度,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以及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同时也将加强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管理。

此外,湖北省还将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推进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拓展低碳试点示范,并且开展气候投融资、“碳汇+”交易、碳普惠制等试点,形成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为减污降碳、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记者从人行湖南湘乡市支行获悉,在该行指导下,湘乡农商银行获得了由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并发布了2020年度环境信息报告》,该市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人行湘乡市支行积极协调湘乡市政府,由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绿色金融工作专班,出台《湘乡市创建湖南省绿色金融示范市工作方案(2021-2023年)》,建立跨部门常态化协调机制,重点推动银行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绿色银行”专营机构建设、建立企业碳账户和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库、加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引导支持等16项工作任务。

在此指导下,湘乡市金融系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7家银行机构与湘乡市政府签订绿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开发了“绿色低碳贷”“绿水青山贷”等产品,支持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对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及企业给予最高授信额度。建行湘乡支行、长沙银行湘乡支行挂牌成立“绿色支行”;湘乡农商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为绿色贷款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增加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提高续贷审批效率方面予以倾斜。据统计,截至11月末,该市绿色贷款较年初新增10.2亿元,增速为73%

人民网北京1229日电 (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通过3-5年的努力,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其中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

据了解,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范围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

其中,减缓气候变化包括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工程项目;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控制工业、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草原及其他碳汇等。适应气候变化包括提高农业、水资源、林业和生态系统、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加强适应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能力等。

《工作方案》指出,动员我国各类资本更好地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全新课题。地方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气候资金需求和供给矛盾普遍突出。

同时,当前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意识相对薄弱,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相关政策暂未形成系统响应,专业队伍和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深入推动地方气候投融资工作,亟需加快开展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强化各类资金有序投入的政策环境为重点的气候投融资试点,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通过有效抑制地方高碳投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资金安排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降碳”的引领和倒逼作用,为促进地方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方案》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试点地方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

其中,《工作方案》要求有序发展碳金融。指导试点地方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研究和推动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对接,进一步激发碳市场交易活力。鼓励试点地方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有序探索开展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碳金融体系创新发展。

强化碳核算与信息披露。指导试点地方强化企业碳排放核算的监督与管理,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严防企业碳数据造假。指导试点地方建立企业公开承诺、信息依法公示、社会广泛监督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鼓励试点地方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机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和气候信息披露提供便利。

此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鼓励试点区域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加强专业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将气候投融资作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鼓励试点地方建立区域性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支持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公司在试点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积极引进境外资金。支持试点地方承办或主办气候投融资国际会议。

安永今日发布首份《安永大中华区2021财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 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ESG管理委员会主席陈凯表示,这是安永大中华区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安永自身履行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治理责任,展现了安永在ESG领域实施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国际领先的专业机构之一,报告里也详细介绍了我们积极为ESG领域的政策和标准献言献策,为客户在绿色转型、碳中和以及ESG服务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安永团队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相关标准制定,运用金融科技助力构建完善高效的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推进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们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团队,帮助客户制定ESG发展战略,搭建ESG投资体系,识别、管理和预防ESG风险,开展气候变化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支持企业提升ESG表现,为投资者提供ESG投资分析,构建ESG数据收集系统及完善披露相关信息。”

“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安永服务及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多元包容、开放共享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永团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对国家和社会的承诺和使命。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到支援受灾地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青年教育到女性领导力支持,从完备的雇佣政策到包容多元的企业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陈凯说道。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兼大中华区ESG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毕舜杰表示,安永大中华区在2021年成立了ESG管理委员会,由大中华区领导层成员组成,同时下设ESG管理办公室来统筹协调ESG事务的管理,陈凯主席兼任ESG管理委员会主席。至此,安永构建了完整的ESG管理架构,包括ESG事务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这既是企业使命和愿景,同时也展现了安永责任担当。

未来,ESG管理委员会将制定ESG战略规划及目标、监督和指导ESG管理办公室,协调安永大中华区各地办公室具体执行和落实ESG行动,实现我们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良好互动,持续深化安永在ESG领域的影响力。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亚太区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主管兼ESG管理委员会秘书长、ESG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菁介绍了本报告及安永大中华区在2021财年的ESG亮点绩效。

李菁表示,安永通过实施一系列节能降耗举措,持续提升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人均排放。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安永团队积极参与制定多项绿色发展政策和标准,为绿色金融及ESG领域顶层设计提供建议;为多家实体企业及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持续推出ESG领域创新产品。用前瞻的技术和工具,支持客户实现‘双碳’目标。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有了时间表,还需要具体路线图及执行力的支撑。今后几年几十年要做哪些事?目标任务如何向各部门、各地方分解?不同的碳价格机制能发挥哪些作用?如何解决围绕碳边境调节税的争议?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实现碳中和:政府在行动”分论坛就此展开探讨。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在发言中表示,人们对气候变化和碳市场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在认识不充分、没有形成共识之前,一小部分人形成了激励程度较低、碳价较低的自愿碳市场,开始通过市场机制对减排给予激励并引导投资。随着各方对碳中和共识提高,就会出现比较统一的、更大范围的市场,比如各国国内的统一市场。伴随共识的增加,激励机制不断优化,碳价随之走高。
他认为,互联互通是大方向,从区域性的自愿碳市场到全国、全球的碳市场,统一起来资源配置效果会更好。但国际碳市场的建立仍面临困难,一方面国际协调并不容易,同时各国减碳的边际成本不同。
周小川强调称,这套激励机制的工具应从现货走向远期市场,涵盖期货和期权交易。“人们要知道的不光是当期的价格。当期排放多的人要交碳税、排放少的可以通过卖配额获得收入。但从中长期来讲,更重要的是引导投资。”
周小川说,在迈向碳中和过程中,每个时点都有一个最优机制,不仅解决当期的问题,同时要给所有企业、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释放信号,使其知道在减碳、碳汇、涉及碳以及其他衍生品的未来财务收益。由此引导合理投资,按照计划的路线图、时间表来实现目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李波认为,应把全球设定碳定价下限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他援引IMF对碳定价的分析称,全球需要加快碳减排,到203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所需的25%-50%的减碳任务,最好的方法就是碳定价,碳交易和碳税都可以。根据测算,到2030年全球的平均碳价需要达到每吨75美元,才能实现上述减碳目标。目前全球碳价约为每吨5美元,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由于担心自身产业竞争力受损和其他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各国单方面大幅提高碳价的积极性不高。为此,IMF提议在少数主要排放国之间达成国际碳价下限协议。下限取决于各国发展水平、国际支持力度和各国的减碳空间。
欧盟首先提出的碳边境调节税引发了巨大争议。李波说,该机制的出发点是担心碳泄露,担心其他国家碳定价不够高,也可能担心导致投资转移,影响产业竞争力。碳边境调节税需要讨论诸多细节,包括所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对出口要不要进行碳税返还、进口产品的碳计量等等。考虑到碳边境调节税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如考虑在全球设定碳定价下限。
他介绍称,IMF建议,到2030年发达国家碳价下限达到75美元以上,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达到50美元以上,低收入国家达到25美元以上。对发达国家的下限要求更高,同时建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建立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
卡耐基气候治理倡议执行主任帕斯佐特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就气候公正问题说道,发达国家要尽早走向负排放,给其他国家留出更多时间。所有脱碳行动都需要大规模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并且扩大减碳技术的实施规模。
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预测,未来30年中国需要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清华团队则预计,到2050年,绿色低碳投资将达到186万亿元,其中能源为130万亿元。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建议,应构建零碳金融体系,以实现海量的碳减排投融资规模,并推进当前庞大的金融存量资金向绿色低碳转型。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构建了“1+N”政策体系。周小川认为,就目标任务如何分解到各部门或各地方,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过去的“大本子”式的计划分解,一种是由碳价格引导的市场机制分解。计划分解的方法论涉及数学问题,需要假设所用的就是最优化模型并已找出最优解,可能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未来的技术工艺都是不确定的。另外一种方法是用市场价格机制去分解,价格机制更简单、结果也是更统一、更有把握的。

在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之际,全球实现碳中和面临哪些挑战,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推进碳中和,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之间的关系?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实现碳中和:政府在行动”分论坛上,多位国内外专家就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转型、建立国际合作完善碳市场机制等话题展开交流,充分碰撞观点,探讨实现碳中和之路。

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在21世纪中叶控制气温上升1.5℃-2℃的目标,到2030年之前全世界应该实现25%-50%的减碳任务,否则全球气温会加速上升,到下一个十年会面临更加艰巨的减碳任务。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预测,未来30年中国需要487万亿元绿色低碳投资,国际市场的量级还会更大,可能达到数百万亿美元之多。

那么如何能够引导合理投资?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认为应从机制着手。他建议,通过碳市场分配发挥资源配置优化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碳市场,但周小川认为尚需从区域性自愿发展到全国统一甚至全球统一碳市场,才能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

另外,则是优化碳市场激励机制。周小川认为,优化的方向应该是从现货走向远期市场,激励机制在中长期的目标主要是引导投资,通过引导资金投入找到新技术、设备、工艺。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达到大家期望的功效。

目前,全球已建立20余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围绕如何通过国际合作的碳市场机制,更好地实现减排目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富裕国家有义务提供资金和专业技术来帮助改善气候问题,他提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应兑现承诺,给出路线图、确保资金投入等。他认为,气候行动不是义务或是成本问题,而是发展趋势与未来生存的问题,将来随着大多数国家实现碳中和,产品、行业或经济体的竞争力,或都将取决于其绿色低碳的“含金量”。

碳定价是减碳好办法

IMF副总裁李波认为,要实现既定的减碳目标,最好的办法是碳定价,碳交易和碳税都是碳定价的方法,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周小川建议,在碳定价上可以考虑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周小川认为,由于发展、起步时间有先后,国与国之间边际减碳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别导致了不同市场碳价不一致。要实现碳中和,最主要是找到一个最优路径,并在每个时点都有最优激励机制,应在企业为减碳而投资、贷款时给予积极预期,推动市场尽快向前发展,做好功能优化。

不过,目前各国单方面大幅度提高碳价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担心会影响到自身产业竞争力以及其他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李波建议,可以考虑在少数主要排放国之间达成国际碳价的下限协议,这个下限取决于各国发展水平、各国的支持力度以及实施减碳政策的空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碳中和需要构建零碳金融体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中国在碳中和过程构建一个新的中国模式金融体系的一个机遇和抓手。”

此外,就如何解决金融绿色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朱民建议,大学在这方面要承担很重要的职责,不仅是碳中和的技术,以及减排和碳排,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教育培养一代新人。


4月24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张宏在第三届中国能源行业前沿论坛上作了以《基于双碳战略背景下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为主题的演讲。

在此次演讲中,张宏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思想内涵、推动双碳战略的能源与经济发展基础、双碳战略与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宏认为,深刻理解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思想内涵,需要准确把握战略定位、战略意义、战略原则、战略节奏、战略方向。

张宏表示,“40年来,我国碳排放经历低速、快速、减量3个阶段,进入了碳达峰前降速减量时期。我国工业化进入转型发展时期,推动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实施奠定了基础。”

此外,张宏指出,煤炭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是必然趋势,但我国碳达峰前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作用难以改变。

关于双碳战略下煤炭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张宏认为,我们需要做到:转变观念,自我革命;稳住规模,保障供应;创新机制、兜住底线;清洁利用,绿色低碳;科技引领,固碳循环;产业延伸,转型发展;回归本源,科学计量。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陆怡雯

为落实工信部领导有关浙江工业碳效码批示精神,4月20日上午,工信部节能司组织召开了工业碳效码线上座谈会。会议由工信部节能司黄利斌司长主持,我厅一级巡视员诸葛建出席会议。信通院、工联院、电子一所等部属单位,省经信厅、省统计局、省电力公司及湖州市经信局、人民银行湖州中心支行、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分别在北京、杭州、湖州会场参会。

会上,厅绿色制造处负责人汇报了浙江省工业碳效码工作的总体情况,湖州市经信局负责人汇报了湖州市工业碳效码实施情况,省统计局能源环境处、省电力公司发展部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碳效码编码细则、碳效码平台建设情况以及数字化基础,人民银行湖州中心支行、湖州富钢集团分享了绿色金融和企业应用场景,并就工业碳效码相关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黄利斌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浙江在碳效码方面所做的工作,强调浙江省工业碳效码建设为全国工业领域数字化控碳做了很好的尝试和有益探索。下一步,工信部节能司将研究工业碳效码在国家绿色工厂建设评价方面率先进行应用。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期已截止,一批重点排放企业因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被处罚。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和多地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配额清缴完成情况正陆续公示,多数重点排放企业按时完成配额清缴履约,但也有一些企业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

从公示的情况看,因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宁夏自治区6家企业近日被处以总计16.8万元的罚款;山西8家重点排放单位受到相应处罚;内蒙古自治区有17家重点排放未按时履约被处罚;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今年1月对某热电企业进行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执法人员依法予以立案查处。

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后续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行政区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228日前完成本行政区域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重点排放单位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立案处罚;429日前通过所属单位官方网站公开本行政区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完成和处罚情况汇总表。

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介绍,宁夏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企业共35家,应履约总量2.94亿吨,实际履约量2.89亿吨;买入、卖出交易量累计856.81万吨,成交额3.43亿元,履约完成比例为82.86%

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以来,宁夏组织全区发电行业共35家重点排放单位进行了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及交易系统开户资料核对、修正、报送、开户;结合发电行业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配额预分配和盈缺试算,并召开碳排放配额数据现场确认会,按期完成配额发放。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上述管理办法,对6家企业碳排放配额欠缴部分,将等量核减其下一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

今年13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透露,在对张家港某公司检查中,发现该公司未按时足额清缴2019-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责令企业整改并对该企业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这是全国首个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处罚案。

今年3月,浙江省也公布了首例“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行政处罚案。202112月,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对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经检查核实,新昌县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未完成2019-2020年度碳配额清缴,随即向该公司发送书面通知,要求其按时完成碳配额清缴。截至1231日,该公司仍未进行清缴。绍兴市生态环境局于202217日对该公司进行立案查处,并责令其限期改正。225日向该公司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款2万元。

全国碳排放全配额交易市场的建立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已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符合碳减排政策市场运行规律,排放配额清缴履约率高达99.5%

张昕表示,企业应充分认识全国碳市场是碳减排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碳减排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全国碳市场为企业成本效益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有效途径,企业既要主动作为,改革与碳交易不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积极参与碳交易,推动碳市场充分发挥优化配置碳排放资源的作用,又不能以投机逐利为目的开展碳交易。

仲量联行中国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徐岱雄也表示,随着控排政策细化、市场机制和核定程序日趋成熟,未来会有更多的行业企业被纳入到碳排放管控口径,到“十四五”期末,预计被管控企业将达到1万家。

“全球碳收支2020”研究报告显示,20102019年间全球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有31%被陆地生态系统吸收,有23%被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但当前生态系统碳汇概念、机理、计量、监测以及增汇技术和交易机制尚不明确,成为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程中负排放技术和管理中的突出短板。为此,特提出五个方面建议。

一是扎实开展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综合考虑我国生态系统类型、特点以及各类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成效,深入开展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生态系统碳汇概念、方法完善及相关国际规则修订。加快碳测算、碳生产、碳增长经营技术、碳投资与金融等涉碳相关专业和专门人才培养。可考虑设立碳管理专业硕士,尽快培养一批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门人才。设立碳应用研究专项,推动林学、生态学和应用经济学等方面的学科交叉,培养形成一批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的技术力量和政策咨询专家。

二是尽快制定不同类别生态系统碳测算的方法与标准。建议对不同生态系统碳测算方法进行规范,针对森林,考虑树种、林龄、所在区域光照、温度、降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制定统一的参数标准,设定规范的测算方法;针对草原、湿地等,按照不同草原和湿地类别,设定参数标准和测算方法;然后根据国家森林、草原和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建立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碳测算信息管理系统,为碳交易提供全国统一的碳测算平台。同时将不同类别生态系统碳测算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标准化,形成全国统一的系列标准。

三是开展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稳定性、风险及管理优化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自然干扰加剧的背景下,重点分析气候、植被、土壤性质以及土地利用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并据此进一步探讨生态系统碳汇增汇风险,评估影响生态系统碳库稳定性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构建生态系统增汇潜力评价模型,测算生态系统碳库的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对增汇潜力的贡献程度。基于优化视角,通过对存增量系数的调节模拟生态系统碳汇增长的演化发展趋势,分析生态系统增汇潜力的动力来源,进而为推动生态系统增汇提供决策参考。

四是推进完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机制。推进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保障体系建设,明确生态系统碳汇的法律地位,清晰界定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的范围和对象;构建碳汇交易金融体系在内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环境,完善生态系统碳汇市场融资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碳交易标准体系;探索不同区域、不同流域、不同部门之间的生态系统碳汇交易机制;探索采用PPP等模式,设计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开展碳汇林业的新模式;探索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的评估、登记、监测、交易、监管五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途径。

五是进行不同生态系统碳生产能力测度,并建立碳增长的经营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开展碳交易以后,不仅要对现有的碳进行有效测度,还要促进森林、草原和湿地碳的生产和碳储量增长。先进经营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促进森林、草原和湿地的总量增加,同时也增强了碳生产能力。因为在逐步开展碳交易以后,对不同生态系统碳生产能力进行测度,推动碳增长的经营技术集成与系统化,将成为碳交易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系统梳理现有森林、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经营技术,并结合不同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下经营技术的集成与系统化非常重要,是推动碳生产和增长的核心所在。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各地开展碳生产和促进碳增长的先进经营技术的推广,我们可以选择典型区域的森林、草原和湿地建立示范基地,用于技术推广和服务。

(转自:中国财经报网)

为切实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工作,经中央编委批准,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并于近日召开成立大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力量,更好组织指导中央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主持会议,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洪斌宣读了中央编办批复、两局主要职责等。国资委党委委员,副部长级干部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国资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和社会责任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更好发挥监管效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更好推动中央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抓紧抓实国资央企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任务。要突出抓好重大科技专项任务落地,着力推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突出抓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领军企业;突出抓好科技生态优化,更好激发中央企业创新创造潜能;突出抓好中央企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要突出抓好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一企一策”有力有序推进“双碳”工作;抓好安全环保工作,推动企业全过程、全链条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抓好中央企业乡村振兴和援疆援藏援青工作;抓好中央企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国际知名高端品牌;抓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

郝鹏强调,新成立两个局以后,国资委出资人职责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要切实加大模范机关建设力度,加快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动国资央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胸怀“两个大局”,始终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研究谋划、部署任务、推动工作,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行动上,落实到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实际行动上,落实到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上。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工作本领,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持不懈强化党性锤炼,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始终保持与监管企业、工作对象的“亲”“清”关系,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

会上,科技创新局、社会责任局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国资委总会计师、副秘书长,驻委纪检监察组,各厅局、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近日,各省陆续参加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组织的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评审。目前气候投融资试点的目的是什么?这和中国央行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区别是什么?绿色财税和金融政策下一阶段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召开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夏季)”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兼《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年度报告》编委葛察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财税与金融政策下一步仍需继续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财政资金投向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近期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组织的气候投融资试点与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二者在工作目标、任务上皆有差异,气候投融资目前仍以碳排为重点。

九部委气候投融资重点仍以碳为主

去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生等九部门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并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编制试点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序发展碳金融,强化碳核算与信息披露,强化模式和工具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近期,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组织开展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评审,各省市区陆续参加。葛察忠回应道,此次气候投融资试点与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在目标、工作任务方面皆存在差异。

他提到,此次九部委组织的试点评审的目标,主要涵盖了政策、主体、项目、平台四个方面。一是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二是要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的主体,包括企业主体和第三方投资机构;三是关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项目及模式的考量;四是打造气候投融资试点平台。总体而言,目标上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更偏重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方面的试点,与九部委所组织的试点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在本次试点的主体包含了地级示范市和国家级新区,而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没有明确提及国家级新区。

葛察忠介绍,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工作任务,也与央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也存在差异。气候投融资试点有八大重要任务,其中一项是有序地发展碳金融,还包括试点方案的编制、碳核算和碳信披,要避免“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管理模式和工具创新等方面的任务要求。目前发布的气候投融资重点仍以控碳为主,而央行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其重点围绕金融领域开展创新示范,不仅仅包含碳的投融资试点,还涉及其他方面。

将资金投向减污降碳领域

关于绿色财税和金融政策的下一步走向,葛察忠提到,从生态环境领域的角度来看,仍然要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即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财税政策、绿色金融政策将在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政策手段上,一是进一步提高财政支持生态环保的规模,二是开辟财政资金支持的新领域,如减污降碳、高质量发展转型等方面,“十四五”时期国家着力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等工作。因此,减污降碳将是现阶段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如何提升财政资金效率?葛察忠认为,需要加强项目的监管,选好合适的项目,支持EOD(生态导向型开发)项目,加强对财政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探索推行由项目直接拨款改为购买服务的政策,在鼓励个人绿色消费方面,也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鼓励更加绿色的消费。

国际上已经较早地提出了税收绿色化的概念,我国也在逐步推进,如环境保护费改税、消费税政策改革等。下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减污降碳,如是否可以考虑引进碳税呢?葛察忠表示,要综合考虑到我国碳交易和碳税的关系,针对不同的作用主体进行征收,避免政策重叠,共同发挥好交易和碳税的作用。

消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配合国家开展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引入碳排放权有偿分配。目前已有浙江、北京、宁夏、江苏等四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过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

20213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的通知。暂行条例提出,碳排放配额分配包括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两种方式,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扩大有偿分配比例。

碳排放权有偿分配是大势所趋,我国碳交易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即一个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交易市场,政府通过引入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Cap and Trade),以设定、分配碳排放配额的方式,对企业碳排放进行约束。当企业碳排放量超出政府为其设定的配额时,则需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相应配额,也可通过建立或支持低碳项目获得核证减排量,以抵消部分配额。

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一般有三种模式:有偿分配、无偿分配、混合模式。

免费分配是指国家向企业免费分配碳排放额度。

常用分配方法包括历史法(基于企业历史排放情况)、历史强度法(基于企业年度碳排放强度)和基准线法(基于行业能效基准)。

有偿分配是指国家从配额总量中预留出部分或全部配额进行拍卖/定价出售(目前主要为拍卖)。

拍卖就是企业通过拍卖竞价的方式有偿地获得配额,拍卖定价和各个企业的配额分配过程均由市场决定。

实践中最常适用的拍卖方式是一级密封拍卖,即所有投标人同时出价,按最高价成交,拍卖品归出价最高者所有。拍卖的方式可以使配额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得到分配。

拍卖形式给了所有企业公开、透明的获得排放权的机会。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拍卖形式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影响全部内部化。其次,采用拍卖形式进行配额分配,企业所需的配额量完全由市场所决定,不需要政府进行事先测算,可以有效避免滋生寻租以及其他腐败行为。另外,政府因拍卖所得的收入后可以用于其他清洁减排项目的投资。

按固定价格出售的方式是指企业依据自身需要按照政府定价购买排放权。

政府定价往往是管理当局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行业碳排放强度来制定。这种分配方式实际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按固定价格出售方式同样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的外部性影响内部化,也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病在于政府定价的确定。如果价格过高,同样会造成企业负担过重,使企业产生抵触情况;如果价格过低,则又失去了调节作用。

混合模式是在初期对全部配额或者绝大部分配额进行免费分配,以便碳排放交易能够尽快为企业所接受并得到推广。在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一段时间后,逐渐地提高有偿分配在配额分配中的比例,向完全有偿分配模式过渡。

我国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扩大有偿分配比例的做法就是混合模式的实例。

对标欧盟,取其精华,引以为鉴

中国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与欧盟碳市场相似。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于200511日,是目前全球建立最早、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碳市场,具有较为准确的价格发现以及完善的市场交易功能,已经基本实现资源配置与市场运行效率的最优化,在市场框架、法规基础、交易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碳排放配额的确定是碳市场的核心环节之一,直接影响了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最终成效。

2013年之前,由于历史数据的缺失以及减少推行阻力的考虑,EU ETS主要采用“祖父法”+免费分配的方式实现,即根据各企业的历史碳排放数据免费给予企业碳排放配额,并限制配额的跨期使用。这一做法显然违背了“污染者付费”的基本原则、扭曲了市场公平,导致长期以来的碳价疲软、市场交易低迷。

2013之后,EU ETS采用“基准线法”+有偿分配法,即碳排放强度高的设施依据其产量将少分配到配额,并逐步提高配额拍卖的比例以强化市场化的价格发现作用。

2020年,EU ETS约有60%的配额是通过拍卖发放的,其中发电行业从2013年起几乎完全不分配免费配额。

2021年之后,欧盟则要求碳排放量呈每年2%的线性下降趋势,因此预计未来EU ETS将有更大的拍卖比例。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较晚,其初始配额分配制度建立上不完善。

欧盟发展碳排放配额分配的经验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五条提出:“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在引入有偿分配机制时,可以参考国际先进经验,逐步采取碳排放权配额拍卖机制。

碳排放权配额有偿拍卖制度,将有效推进中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进一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碳排放权配额有偿拍卖制度将提高碳排放价格,增加企业碳排放成本,激励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其次,有偿拍卖收入可用于补贴绿色技术发展,如欧盟建立NER300基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低碳技术,美国加州建立温室气体减排基金,支持低碳交通等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项目,加拿大建立绿色基金,投资家庭能效等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等,中国也可根据拍卖所得收入,大力补贴可再生能源、煤化工等领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动中国低碳技术迅速发展。

国内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的规划与尝试

目前, 浙江、北京、宁夏、江苏等四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过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

浙江在《浙江省碳排放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的第十条中明确表示,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

北京市则在《关于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建立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创新配额总量控制和有偿分配机制,做好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低碳试点示范,引导企业争创绿色低碳“领跑者”,发挥公共机构在低碳发展中的示范作用,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样板。

宁夏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对碳排放配额分配进行了规划,表示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做好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启动建立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节能减碳增效。

而江苏省提出要配合国家开展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引入碳排放权有偿分配。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监督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的企业按期完成配额清缴履约。推动各设区市加强对核证自愿减排项目的调查和储备

4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未来,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大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有偿拍卖机制将得到一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尝试以“卖”代“送”。

来源:绿创碳和

近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市场监管委 市生态环境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天津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纳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整体布局,统筹推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

关于印发《天津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科学有序推动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2200号)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天津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市场监管委 市生态环境局

2022429

天津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科学有序推动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220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推广应用一批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培育创建一批能效标杆骨干企业,加快推动建设一批节能降碳示范项目,带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推动。深刻认识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全市“一盘棋”,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纳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整体布局,统筹推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聚焦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领域相关企业先行先试,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待相关机制及改造路径运行成熟后,再研究推广至其他行业。

坚持对标标杆。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对标国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严格实施分类管理。积极引导重点领域相关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实施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平稳有序。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合理把握政策实施时机和节奏,稳妥有序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坚决避免“一刀切”粗放管理和“运动式”节能减碳,确保全市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全市冶金、建材、石化化工重点领域能效达到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过30%(各行业具体任务目标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执行),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全市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高,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企业能效清单目录

市区联动对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领域及数据中心能效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认真排查在建项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改造升级存量项目,逐一登记造册,严格实施分类管理,确保重点领域企业和项目全覆盖。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组织行业专家赴重点企业逐一对照主要产品、主要用能设备等实地核实企业实际能效水平。组织企业申辩和专家评审,将能效达到标杆水平和低于基准水平的企业,分别列入能效先进和落后清单,经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后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并按程序组织更新企业能效清单目录。(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

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民生稳定基础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印发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发改产业〔2022200号),制定天津市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各相关区根据国家规定的能效目标要求,组织指导辖区内相关企业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技术改造具体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制定不同企业节能改造时间表,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稳妥组织实施技术改造

各相关区根据全市重点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和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具体工作方案,指导辖区企业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依据国家规定,对于能效水平介于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之间的项目(装置),鼓励企业结合检修等时机参考标杆水平要求实施改造升级,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基准水平以下的项目(装置),督促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实施改造,要明确改造计划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鼓励国有企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开展节能降碳示范性改造。(各相关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工作要求,持续发挥市区两级领导小组作用,组织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综合发挥能耗、排放等约束性指标作用,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严格落实项目准入要求

切实履行审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和审查。严格项目节能审查、环评审批,提升项目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要求。对拟建、在建项目,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依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新建电石、尿素(合成氨下游产业链之一)项目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新建炼油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对于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依法予以查处。(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攻关和推广应用

系统梳理重点领域改造提升的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创新资源,开展节能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重点企业节能降碳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和核心装备。鼓励重点领域企业加快推进原材料减碳、工艺脱碳、二氧化碳捕集及转化利用等先进节能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政策衔接。推动钢铁行业实施升级转型、流程再造,逐步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推动石化行业工艺技术、原料来源、主要设备等关键环节升级改造。鼓励化工企业加快由重化工向精细化工、由单体材料向高分子复合材料、由基础化学品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结构提升。组织重点领域企业申报、评选节能降碳标杆企业,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全国能效“领跑者”。(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鼓励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示范,推动高密度、高能效、低能耗的服务器设备应用,提升IT设备运行能效水平。推动数据中心采用高密度集成高效电子信息设备、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模块化、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模式。严格执行新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规范数据中心选址和布局,确保与区域能耗双控目标相衔接。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控制在1.3以下。到2025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配套和协同支撑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市级各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对改造后达到标杆水平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大用能、金融等要素支持,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对达到行业能效标杆水平的企业,免予考核能源消费总量。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节能降碳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严格执行节能降碳相关政策,通过绿色电价、节能监察、环保监督执法等手段加大市场调节、督促落实力度。对于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局、市市场监管委、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天津证监局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统计监测和监督管理

加强源头把控,建立健全重点领域能耗和碳排放监测与评价体系,稳步推进企业能效和碳排放核算、计量、报告、核查和评价工作。强化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落实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确保相关政策要求执行到位。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完善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监管体系。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依法依规加强对违规企业失信联合惩戒。(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委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舆论引导和示范引领

充分利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强节能降碳相关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热点问题,传递以能效水平引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坚定决心。遴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突出企业,发布能效“领跑者”名单,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降碳典型案例,及时宣传总结和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等部门,各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首笔2000万元的‘降碳减排—碳表现跟踪贷’和500万元的‘低碳发展—碳足迹挂钩贷款’发放到位了。”随着工作人员的欢呼声,在当地人民银行和科技经信局的联合推动下,2022年3月末,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工业企业碳账户首批10户核算完成,排放第一位企业2000万元降碳减排技改项目融资和单位产值排放最低企业500万元生产经营性融资到账。
这是继荣县成为首个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监测、管理、监督、咨询、交流全覆盖综合性平台建设的中国西部县域之后,在探索中国特色“双碳”县域发展模式上迈出的一大步。
核算体系科学合理
“荣县的陶企生产原材料大多取自当地的高岭土矿,在计算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时,按照高岭土矿的成分检测报告就能推算出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从而计算出原材料在烧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厂区机具设备和车辆运行等能耗排放可由企业原始购进燃油数据计算,生产用电、化石燃料燃烧蕴含的能耗排放可由电网、燃气公司取得原始数据来计算,做到核算的科学、客观、准确。”此时,由人行荣县支行牵头成立的荣县碳核算工作小组正在就核算方法展开热烈讨论。
为尽快摸清县域工业企业碳排放“家底”,荣县按照先行先试原则,结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行业标准,分行业逐步探索制定碳排放核算统计制度,形成一套涵盖从原材料进场到产成品出厂全过程、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碳排放计量核算方法,打造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荣县算法”,目前已完成荣县工业企业碳账户首批10户陶产业企业的核算工作。
金融创新持续深化
首批核算企业中的碳排放第一大户——荣县顺发陶业有限公司,地处荣县高岭土矿产地核心区,以生产陶罐、陶具及酒坛、酒瓶为主,是国内诸多知名白酒品牌供应商。然而,有限的产能和较高的碳减排目标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进行技改升级、降碳扩能对企业来说势在必行。
人行荣县支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与县科技经信局共同牵头,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顺势而为,在前期创新开发碳账户专属产品“碳易贷”基础上,围绕技改升级减排重点,创新推出“降碳减排——碳表现跟踪贷款”产品,并向该企业发放首笔2000万元的中长期技改升级贷款,有效发挥金融对企业加速技改升级进程、早日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引导作用。“降碳减排—碳表现跟踪贷款”产品将贷款期限和利率与企业技改投产后的“碳表现”挂钩,企业碳账户按月监测备案,金融机构每年根据企业“碳表现”,调整贷款期限和利率。同时,人行荣县支行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围绕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减排方向,创新推出“低碳发展——碳足迹挂钩贷款”,引导企业强化生产过程管控,减少能源消耗,实现降碳减排目标。该产品将企业生产经营贷款额度和实际融资成本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挂钩,企业碳账户按季监测贴标,通过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协议,实现贷款额度、利率与贴标结果联动,贷款额度和利率随碳排放量变化而变化。
保障机制多方加持
“听说信用社又要给我们降利率了。”作为在首批核算名单中单位产值碳排放量最低的企业,荣县双龙陶业有限公司前不久刚向荣县农信联社申请了500万元的“低碳发展——碳足迹挂钩贷款”。为加强成果运用,人行荣县支行将企业碳排放核算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应用直接挂钩,指导荣县农信联社将向碳账户贴标为深绿色和绿色的企业发放的“低碳发展——碳足迹挂钩贷款”纳入再贷款支持范畴,优化完善金融支持保障机制,体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双龙陶业使用的500万元“低碳发展——碳足迹挂钩贷款”正是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贷款利率降低了150个BP。
荣县还建立了人行、发改、科技经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推进的试点工作联动机制和地方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职责配套资金、土地、技术、审批等政策的要素保障机制。为加快首批核算企业中碳排放“第一”大户的技改升级项目上马,当地相关部门为其配套400余万元技改奖补资金,并优先计划200亩土地指标。
统计数据显示,在荣县工业企业“碳账户”建设试点工作的有力带动下,2022年一季度,当地新增绿色贷款4.5亿元,增幅达59.6%,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4.18%,其中,清洁能源产业和生态环境产业贷款增幅均达1100%以上。

2020年中央政府提出“双碳”重大决策部署以来,金融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更加突出。2022412日,证监会发布了《碳金融产品》(JR/T 02442022)行业标准,该金融行业标准在碳金融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碳金融产品实施要求,为碳金融产品提供规范,有利于促进各类碳金融产品有序发展。

一、简析《碳金融产品》标准

(一)什么是碳金融产品?有哪些分类?

碳金融产品是主流金融产品在碳市场的映射,是指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增加碳汇能力的商业活动,以碳配额和碳信用等碳排放权益为媒介或标的的资金融通活动载体。根据《碳金融产品》的规定,碳金融产品可以分为碳市场交易工具、碳市场融资工具和碳市场支持工具三大类。

(二)碳市场交易工具的丰富,有什么意义?

《碳金融产品》明确规定了更加丰富的碳交易工具。此次公布的碳市场交易工具包括碳远期、碳期货、碳期权、碳掉期、碳借贷等。这些产品将与碳现货进一步推动碳金融市场活跃程度,提升碳金融市场流动性,有助于投资者对冲碳资产价格波动,降低交易风险。

以碳期货为例,该类产品在欧盟碳交易市场流动性最强、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碳期货在我国也有较多探索,上期所从2006年开始研究碳排放权期货,试图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提高我国碳资源定价影响力,建立符合国内需求、对接国际规则的碳市场体系。

(三)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对金融市场的意义

由于碳排放权具有同质性显著、易于交付、参与者众多、价格波动频繁等特性,碳期货可以依靠其价格发现功能,对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成为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建立投资组合的关键金融工具之一。碳指数和碳保险作为碳市场的支持工具,则分别为参与者了解碳市场趋势提供风向标,以及降低项目双方的投资风险或违约风险,确保项目投资和交易行为顺利进行。

(四)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对企业的意义

此次公布的三类融资工具,将帮助企业变现碳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首先,碳配额持有者可借助碳回购向其他机构出售配额,并约定在一定期限按约定价格回购所售配额的短期融资安排。其次,碳资产所有者可将碳资产委托给专业碳资产管理机构集中进行管理和交易的活动,实现保值增值。除以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碳配额或项目减排量作为担保进行债务融资。

二、上市公司应如何把握碳金融机遇

(一)碳金融的意义与成功经验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环境外部性,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所减损。碳金融,作为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交易和金融制度安排,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将这种环境外部性内部化,使得排放主体承担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来承担其碳排放的社会成本。

在这一领域,全球范围已不乏成功经验。比如,1990年,美国推出了预期覆盖全国的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计划,即“酸雨计划”,并列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交易范围。这一通过金融产品减少酸雨排放的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数据显示,1990年,美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70万吨;而到2015年,排放量降低至220万吨。

(二)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碳金融市场在中国也已经起步。2021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这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此次发布的《碳金融产品标准》,为将金融机构作为碳市场交易主体做好技术准备,同时为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等更多环境权益交易机制的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三)中国上市公司把握碳金融机遇的三点建议

碳中和是一个范式变革。据清华大学的估算,未来30年左右碳中和领域新增投资需求将超过160万亿元,而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300多万亿的资产也需要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碳中和将带来整个经济结构剧烈且深刻的变化。

首先,碳金融将为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项目提供规模巨大、期限长、低利率的金融融资,同时各类资产将在碳中和进程中被重新定价。如果上市公司希望通过碳金融获得融资便利,重要前提是对公司组织层面开展碳盘查工作,摸清自身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量,以估算自身碳排放成本内部化后的真实影响,并制定科学的减排目标,在工艺、技术方面转型升级,实施节能减排行动。

其次,上市公司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碳中和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尽管环境监管可能涉及额外的成本,但同时也为公司的研发提供动力。开发至少一个与碳中和相关的产品或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将有利于增加公司的销量和利润。

最后,公司参与碳减排活动、增强ESG主题相关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声誉,获得竞争优势。伴随ESG投资规模持续壮大,ESG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投资者的环境偏好可能会给碳绩效更好的公司以更高的估值。

51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文件要求,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

文件发布通知中指出,该文件将视行业发展和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适时建立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提出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实施标杆水平改造的企业进行倾斜,培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军企业。

全文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煤炭清洁

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2022年版)》的通知

发改运行〔202255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现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确定指标,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及国家现行政策、标准中先进能效指标值和最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参考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准入值或限定值,以及国家政策文件明确的相关指标,科学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基准水平。本文件将视行业发展和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适时建立包括能耗、物耗、水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分类分批实施,滚动提升利用水平

对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依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需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的项目,各地应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成的项目进行淘汰。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完善支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实施标杆水平改造的企业进行倾斜,培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军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升级步伐,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各地方要充分认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意义,立足本地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助力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市场监管总局

202249

导言

近日,国家发改委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坚持“零容忍”,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查严处造假行为。在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引起各方关注的同时,以确保碳数据质量,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碳核查机制也进入大众视野。

碳核查或成双碳市场方向盘

碳核查,是指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单位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核查行为,以确保碳排放单位提交的排放数据有效。通俗来讲,如同企业编制财务报表需要外部审计一样,碳核查也是一种确保企业上报或披露的碳排放数据更真实、准确、完整的管理机制,只有引入第三方进行复核,才能充分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让碳排放的数据核算报告更客观、专业和严谨,确保数据质量。碳核查的数据不仅是督导企业碳排放以及后续碳减排的关键依据,也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所需的关键基础数据。

“碳核查是碳交易体系对碳数据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进行碳排放配额分配和交易的基础。”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文汇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整个碳市场是建立在碳排放数据基础上的,数据的真实性是这个金字塔市场体系稳定、坚固的基础。

今年4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

河北工程大学教授杨卫华在提到碳核查的长远作用时表示,在整个碳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数据质量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关键问题之一。碳市场建设初期,由于各方对于碳测算的理解不同,测算的技术存在差异性,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数据质量问题,因此碳核查是监督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确保数据质量的关键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碳监测、碳报告、碳核查形成的严密的一体化的数据监管链,保证了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其中,碳核查作为双碳市场发展的方向盘,以其严格的碳测算护卫着市场良性、健康前行。

碳核查数据是市场运行生命线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各试点省市的相关规定,在碳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第三方碳核查机构及主管部门是碳核查涉及的关联方,一旦核查中发现碳排放数据存在造假行为,可能涉嫌行政违法、民事违约乃至刑事犯罪。北京、上海、深圳等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碳排放权交易试行规定,对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规定了数额不等的罚款处罚。

“如果说碳核查在整个碳市场中充当着‘检察官’的角色,那么准确可靠的碳核查数据则是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生命线。”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针对排放企业,碳核查数据不仅可以支持碳市场中的履约需求,实时跟踪配额的分配和履约的过程,发挥‘检察官’作用,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对比实现行业技术的革新。以监管催生技术的革新,以创新推动‘低碳节能’的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排。”

陈文汇表示,碳市场容量是根据国家碳减排目标和企业实际碳排放量来设定的,只有经过严格的碳核查,才能确保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碳核查的作用和效力还将为碳市场容量设计提供数据支持,评估碳减排的阶段性成果,并最终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陈文汇说。

碳核查数据是企业创新的“助推剂”

“对于企业而言,碳核查是约束更是动力,既是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的关键一环,也是企业核定碳排放配额、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乃至碳汇交易的重要基础数据,因此碳核查是企业进入碳交易市场的有效保障。”致同咨询合伙人陈贤表示,从企业管理上看,碳核查数据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研究管理策略及方法,制定综合管理方案,更好地管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从风险预判角度看,碳核查数据有助于评估和持续监控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于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促进体系的动态维护和完善;从守则履约角度看,碳核查数据可以作为确定市场中各企业碳排放配额的依据,是企业每年如约履行碳排放责任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进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依据,更是形成社会面守则履约的重要依据。

“碳核查数据更是企业应对市场开展创新的‘助推剂’。”陈贤强调说,经第三方核查后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更准确、完整,更易通过温室气体管理体系(ISO14064)认证,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使企业更受投融资机构青睐。与此同时,在碳核查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发现或识别能源消耗减少的潜在机会,从而降低运行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标准促规范碳核查将走向“透明化”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参考条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以及各地在筛选核查机构时因地制宜制订的地方规章,为碳核查搭建了有力的平台。近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通报了部分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案例,更是向碳核查工作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杨卫华告诉记者,未来碳核查发展的重点之一在于标准化和规范化。标准化就是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更加详细的核查内容和检查方法,推动碳核查的透明化,确保核查工作的公正性。规范化就是要推动核查工作流程的统一,用制度保证碳核查数据的科学有效。

陈文汇认为,全面发挥第三方作用是未来碳核查工作的主要倚重,由于碳核查的技术性较强,所需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较多,由政府各级环保部门直接参与核查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委托第三方开展碳核查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但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在第三方的资质、核查工作流程规范以及违法处置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完善空间。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可逐步理顺环保部门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制度,对核查机构统一资质准入、引入核查员资格管理、与机构资格管理相结合纳入征信体系等方式,科学有效地避免核查机构乱象,避免数据被“二次污染”。与此同时,逐步加强由专业的第三方开展碳排放数据监测,政府部门主要对碳排放企业、第三方等加强监督,形成一条规范、标准、透明的全链条监管,助力碳核查良性化发展。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相关通知要求,日前,市市场监管委决定在前期已部署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排查整治。

一是各区市场监管局以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的检验检测机构为重点,梳理我市煤炭检验机构的底数,掌握情况、建立台账,针对性开展监管执法检查。二是各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对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全覆盖式的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情况,及近两年所出具的碳排放核查相关检验检测报告。对市场监管总局排查发现的我市4家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由市区两级开展联合检查。三是加强与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对生态环境部门移送的涉及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线索,各区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形成监管合力,坚决依法查处。四是对检查发现的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依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严肃处理,该撤销(吊销)相关资质证书的坚决依法撤销(吊销),强化违法案件的失信惩戒。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存在一般违法违规行为的检验检测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改正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严厉处罚。

此次排查整治至今年6月底结束。为保证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排查整治有序开展,成立市市场监管委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排查整治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并设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同时,要求各区市场监管局统筹协调碳排放核查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排查整治与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等工作,避免重复检查,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展开,确保检查取得实效。

来源:易碳家

近日,江苏省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配合国家开展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引入碳排放权有偿分配。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引发热议。

有业内人士表示,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可清晰显示企业减排成本,体现碳排放权价值,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机制是必然趋势;也有人指出,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将加剧企业降碳成本压力,造成社会面经济波动,理应以碳排放权配额无偿分配为主,把控有偿分配引入比例。

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机制是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形式以无偿分配为主,但随着碳市场发展成熟程度提高,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的呼声渐起。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有偿取得机制。去年2月实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强调,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浙江、北京、宁夏、江苏等4(自治区、直辖市)提出过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湖北、上海、重庆等区域市场尝试过碳排放权配额拍卖。

“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是大势所趋,其能清晰显示企业减排成本,体现碳排放权价值,更好地激励企业降碳技术创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说,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比例将会逐年提高。

加大企业降碳成本压力

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彭应登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并非难事,但关键是企业能不能承受由此增加的成本。

记者了解到,若实行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一家年碳排放量达2000多万吨的企业,一年需约10亿元—11亿元资金购买配额。这无疑会提高企业降碳成本。

“目前,发电企业碳成本的消纳能力较弱,发电厂无法将碳成本向下传导,且上游动力煤压力逐渐加大。”张建红说。

对此,彭应登表示,碳市场履约企业多为国企、央企,其本身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如果降碳成本不断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面经济波动,甚至出现通货膨胀等隐患。

张建红建议,考虑到引入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所带来的市场经济波动,在引入有偿分配时,需考虑建立碳成本由电厂和电力用户共同分担的机制,把握好能源保供稳产与碳减排的关系。

推行碳税、碳基金等手段对有偿分配进行补充

“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来看,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不会完全取代无偿分配,因此,未来几年,我国碳排放权配额仍将以无偿分配为主,逐步引入有偿配额分配。”张建红表示,预计到我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期,会尝试引入碳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届时形成以无偿分配为主,无偿分配与有偿分配并存的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机制是逐步实现的过程。需有明晰的全国碳市场建设路线图。与此同时,在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机制的同时,还可推行碳税、碳基金等手段对有偿分配进行补充。“这样既能调动企业降碳积极性,又能缓解企业增加的降碳成本压力。”彭应登说。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可鼓励控排企业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投资者积极参与,进一步加大碳排放大户的有偿拍卖配额获得比例,从而促进资金从高排放企业向低排放企业流动。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01号(资源环境类090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鹏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提案”,由我部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碳市场金融属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202010月,我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机构及资本积极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序探索运营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和业务。

碳排放配额具有一定经济属性,但是否属于权利以及权利的属性问题,各方面还存在不同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确定。

二、关于推动建立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碳市场监管工作机制

202012月以来,我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陆续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规范以及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等文件,规范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同时,我部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目前,《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指导监督各市场参与主体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参与全国碳市场。二是加强对生态环境系统以及重点排放单位等市场主体的能力建设。三是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早出台,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碳市场监管工作机制,切实防范市场风险。

三、关于明确碳减排及碳市场配额总量目标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抓手,也是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采用按照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并在国家层面制定配额分配方法,省级层面按照统一的方法向企业分配配额。

下一步,配额分配方式将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总体目标,从以碳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逐步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方式转变,同步优化调整配额分配的具体方法,推动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

四、关于建立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20217月顺利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首个纳入的行业。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后,碳市场工作重心将从地方试点示范转向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地方试点范围内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将不再参与地方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碳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做好全国碳市场各项工作,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同时,在实现全国碳市场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推动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有序过渡,在试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并行”一个阶段后,最终实现向全国碳市场全面过渡。

五、关于加大碳金融培育力度

根据国务院同意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为有效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仅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对法律制度、注册登记系统、监管和风控能力、市场诚信环境等都有较高要求,其发展的前提是配额现货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和金融等风险的有效防范。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加强碳金融相关研究,在实现全国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和有效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的基础上适时考虑上市碳排放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817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中国发展网讯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也是当前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此背景下,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领衔创作的《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在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以绿色金融为统领,从推动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宏观框架出发,梳理了相关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就金融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提出了六个观点:第一,绿色低碳转型要控制好转型风险;第二,碳市场能在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三,金融可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持;第四,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可发挥引领作用;第五,发展绿色金融要做好标准设立、信息披露和压力测试三项基础工作;第六,市场应在绿色金融中发挥主导作用。

本书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成果,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肖钢评价说,“绿色金融”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包括碳减排和防治污染这两大部分,因此《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将绿色金融作为统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概念,并提出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原则,是比较适宜的。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像《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这样全面深入介绍国际情况的研究还是不多。书中提出,发展绿色金融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标准问题;二是信息披露问题;三是压力测试的问题。这本书比较完整地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李克平提出,《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国际低碳转型过程中的理论研究、运作模式及先进经验,对中国当前正在推进的低碳转型工作以及双碳目标实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徐飞在发表致辞时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共识,“碳中和”全球行动如火如荼。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气候投融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徐飞说,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气候投融资如何发挥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也是召开本次会议的初衷。相信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将会对我国乃至国际的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5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聚焦示范区跨省域协同达峰的制度创新度,提出到2025年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双降”目标,部署重点片区集中引领、重点领域分类示范、绿色低碳政策赋能、绿色低碳技术支撑等四大行动。

年度重点工作已完成15.8%

据悉,今年以来,示范区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76项年度重点工作中有12项基本完成,60项取得阶段性成果。聚力“8+1+1”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形成示范区跨区域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操作办法、示范区竞争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示范区“E企融”信易贷服务平台等一批高“含金量”的制度创新成果。

聚焦“一厅三片”重点区域和互联互通、生态环保、产业创新等重点领域,印发实施水乡客厅2022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协调推进一厅三片、一河三湖、沪苏嘉城际等重点项目,推进水乡客厅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集中度显示度持续提升。突出凝聚高端要素资源,召开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与先行启动区项目对接会,筹办开发者大会暨首届全链接大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执委会还会同两区一县探索深化疫情联防联控、跨域互帮互济等机制,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进一步发挥示范效应。

下一步,示范区将紧盯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现场会两大节点,在生态绿色、共同富裕、产业协同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集中发力、形成示范,推动取得更大集中度和显示度。

聚焦“突破口”,打好“组合拳”

“下一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对标示范区建设‘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精准发力,聚力攻坚,再创佳绩。一是坚持改革再突破,打造更具标志性的制度成果。二是坚持项目再提速,打造更具辨识度的重大工程。三是坚持协同再加力,打造更显凝聚力的治理模式。四是坚持站位再提高,打造更富战斗力的干部铁军。”理事长、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金彪在会上强调。

在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方面,会上,理事长、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指出,今年示范区要聚焦“突破口”,打好“组合拳”, 一是深化攻坚、精准发力,持续放大制度创新“溢出效应”,紧盯要素流动、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一体化制度创新力度,推动形成更多创新成果;二是集聚资源、集中力量,不断激发项目建设“带动效应”, 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谋划实施,抓紧形成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的集聚度和显示度;三是凝聚合力、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叠加效应”,按照量质并举的原则,推进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尽快转化为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一体化进程方面,理事长、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表示,今年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长三角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江浙两省、吴江、嘉善两地,在核酸采样、物资保供、复工复产等方面为上海提供了大量无私的援助和支持,一体化、一家人,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体现。下一步,要紧盯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示范区三周年工作现场会两大节点,聚焦改革突破,持续形成一体化制度创新新成果;聚焦重大项目,奋力打造生态绿色一体化新标杆;聚焦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跨域一体化治理新格局。

2012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来,中国自愿减排市场搭建了相对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也持续开展,并在2021年底全国碳配额市场抵销履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高质量自愿减排量的需求已成为国际趋势,国内外对于自愿减排的金融创新也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的发展如何?国际上如何定义高质量减排量?自愿减排市场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或规避的实践经验?自愿减排金融创新对自愿减排市场建设有怎样的意义?526日,美国环保协会(EDF)与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举办“‘双碳’目标下的国家自愿减排市场展望”圆桌论坛。论坛线上举行,邀请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自愿减排市场从业人员等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讨,旨在推动我国自愿减排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创新。

“作为国际上认可的减排信用,CCER有望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碳市场的排头兵。”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自愿减排市场作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国家和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渠道,是推动碳市场深化发展,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表示,在讨论自愿减排市场时,绕不开一个问题:我们是要高数量还是高质量?“有一个最新动向值得关注,微软将来只会购买碳移除(carbon removal)抵消量,不再购买传统的避免排放(avoided emissions)抵消量,这说明了高质量抵消量是对我们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贡献因素。”张建宇强调,高质量的自愿减排量不仅取决于项目类型,还取决于项目管理的高质量。

如何深化自愿减排碳交易机制?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表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优化完善方法学问题,通过技术确保CCER的质量。立足国情,推出我们常用的方法学,并分阶段把这些方法学转化为标准,进一步规范自愿减排项目的审定和减排量的核算。其次,要加强对审定与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的监管机制,确保监管有效。再次,自愿减排交易作为一个市场机制,应充分发挥对参与主体的激励作用。一方面,要体现不同项目的减碳信用和价格,另一方面,要防止价格发生分化。

另外,要基于自愿减排的属性,进一步加强整个体系的信息披露。不仅包括项目一方的信息披露,还要包括审定和核查机构、交易平台、注册登记系统等方面的信息披露。“在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要建立一个联合的征信惩戒的管理机制。同时,强化行业自律,形成一个自愿开发、自愿交易、有效激励、有效监管的交易机制。”张昕说。

论坛还设置了两个研讨议题,与会专家分别围绕“碳减排量的高质量发展”和“自愿减排的金融创新”进行交流研讨。

消息来源:新浪 易碳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金融界530日消息 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对低碳零碳负碳、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企业和地区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以及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强化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理论、基础方法、技术标准、实现路径研究。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支持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

一、合理确定指标,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对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及国家现行政策、标准中先进能效指标值和最严格污染物排放要求,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实现碳达峰目标要求、促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参考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准入值或限定值,以及国家政策文件明确的相关指标,科学确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基准水平。本文件将视行业发展和标准制修订情况进行补充完善和动态调整,适时建立包括能耗、物耗、水耗、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在内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分类分批实施,滚动提升利用水平

对新建煤炭利用项目,应对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加快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依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需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的项目,各地应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成的项目进行淘汰。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完善支持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实施标杆水平改造的企业进行倾斜,培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军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落实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用装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改造升级步伐,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

各地方要充分认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意义,立足本地实际,坚持系统观念,尊重市场规律,细化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助力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616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提出,碳中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机遇,需要切实开展对话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13日至16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国合会30周年纪念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解振华在该活动中作出上述表示。

解振华表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努力从没有停歇,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近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和一些国家的内外政策出现诸多变化,多边主义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实践充分证明,《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彰显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

解振华说,今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30周年,《巴黎协定》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应以落实为主旋律,以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强化务实合作与行动。

解振华强调,中国始终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派和实践者,将百分之百兑现自己的承诺。中国一直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4倍,实现了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超额完成了对外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

解振华说,当今世界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主要国家均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然而,因各国国情不同和能力的差异,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将会面临一系列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的智慧。

解振华表示,中国通过交流对话和务实合作,积极参与并贡献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国将继续发挥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2013年我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积极探索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在国际社会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和示范效应,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下称《适应战略2035》)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更加统筹考虑气候风险与适应、重点领域和区域格局、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不同维度,明确了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提升气候韧性、有效防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提供了重要指导。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

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覆盖全国八大区域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任务;

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适应战略2035》明确了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点任务目标,为下一步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蓝图和指导。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596号提案的答复

冀自然资函﹝2022230

李耀新委员:

您提出的《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以改革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提案(第0596号)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该提案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温室气体控制情况。2020年我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5.38%,完成国家要求下降20.5%的“十三五”目标,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8亿吨以内。我省将通过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五大领域进一步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制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约束性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出率先达峰目标,开展低碳试点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地方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

(二)提升碳汇能力情况。“十三五”期间,全省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395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1%提高到35%,森林面积达到901万亩,森林蓄积量由1.4亿立方米增加到1.75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3.20亿吨。完成草原生态修复272万亩,完成基本草原划定1671万亩,实现“应划尽划”,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推进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完成渤海湾综合治理攻坚战、秦皇岛海岸带修复等治理任务,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得到提升。

(三)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体系情况。我省在碳汇测算方面进行了探索,分别开展了塞北、千松坝、御道口三个林场的碳汇量评估工作,以及我省海洋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调查和碳储量评估海洋碳汇试点研究工作。但在其他领域,国家和我省均未明确统一的核算方法,且我省尚未开展碳汇资源基础信息调查和总体储量评估。碳汇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在小五台山、塞罕坝、太行山区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开展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长期动态监测,为河北省大范围开展碳汇计量工作、提升碳汇检测能力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情况。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启动了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大港湿地等6个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基本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确权登记示范建设主体工作。有关成果将为探索提升我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五)碳市场建设以及降碳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情况。一是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我省8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纳入了全国碳市场履约清缴范围,发放配额为4.79亿吨,应清缴量为4.51亿吨。累计50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全国碳排放配额交易,累计买入量218.53万吨,成交额8588.69万元;累计卖出量880.53万吨,成交额3.63亿元。二是指导首批降碳产品实现生态价值。2021年我省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目前全省52.18万吨降碳产品实现生态价值转化2315万元。三是推进低碳试点和低碳技术工作。我省出台了《河北省重点企业六氟化硫排放核算和报告规范》《大型活动碳中和评价技术规范》等两项地方标准。四是启动碳金融碳服务。举办碳金融碳服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促成了河北首笔碳配额抵押贷款,设立碳中和(氢能)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部门依据分工职责,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 加强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分类补偿制度。健全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持续推进白洋淀、衡水湖等重点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完善森林效益补偿制度,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实际探索对生态公益林实施差异化补偿;推进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等政策,根据实际落实好草原禁牧、休牧制度,促进草原生态养护和恢复;健全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实现国家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加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完善以绿色生态和可持续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优化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二)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编制实施《河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及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做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巩固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完成营造林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5%,森林面积达到1.03亿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95亿立方米,森林资源稳步增长,森林质量大幅提高,森林吸收二氧化碳3.56亿吨。

(三)提升生态碳汇监测能力。加快开展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开展海洋蓝碳典型生态系统分布状况调查。逐步建立完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价和计量核算体系,深化科技支撑能力,依据国家部委有关要求,拓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开展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调查,依据国家碳汇计量方法和核算体系,按职能对我省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开展计量和核算,实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四)完善资源占用补偿方式。建立占用补偿、损害赔偿与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建设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补偿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对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义务的权利主体给予合理补偿。按照国家部署,探索建立危险废品跨区域转移处置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

(五)加快推进碳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严格做好发电企业配额核定、分配等工作,督促落实配额清缴履约义务,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继续推动雄安绿交所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雄安新区与北京攻坚CCER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参与CCER和碳排放权交易,推动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自愿减排项目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2022427

来源: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政府网

编者语

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得到了微观主体、金融机构的广泛响应,而且都做出了实际的行动。但为了更好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就需要ESG投资机构不光注重规模,更要把数量和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双碳目标的实现才有更坚实的基础,才能可持续的推进。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受邀出席2022凤凰网财经(夏季)云峰会”,并在“双碳目标下的ESG投资”环节发表主题演讲,本文分享演讲全文,敬请阅读。

发言人/屠光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

01 实现双碳目标,ESG投资将发挥主体作用

对于双碳目标下ESG投资的作用,屠光绍认为可以用从边缘到主体来描述和概括。在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ESG投资会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ESG投资是绿色低碳转型资金、资本的供给主体。

经过各方面测算,要实现双碳目标,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和资本是巨量的。而且,不仅是资金、资本需求量大,在时间上也需要更多长期资金。

ESG投资恰恰就是从可持续、长期的方面发挥资金、资本的供给主体作用。

第二,ESG投资是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主体。

ESG投资的主要标的是企业ESG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还是要投到企业。在双碳目标的推进过程中,ESG投资必然要围绕双碳目标的实现,以投资的方式来参与企业的发展。

特别是股权型投资,ESG投资不光是参与,还会以股东身份直接融入到企业绿色低碳经营的治理,促进绿色转型中优质优势企业的更快发展。

第三,ESG投资是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促进主体。

绿色低碳的发展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即能源供给、能源需求和碳利用。

这三大领域又包括很多不同行业,ESG投资可以覆盖这些领域和行业,通过投资功能促进这些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从而对我们整个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

第四,ESG投资是绿色低碳资产壮大的推动主体。

ESG投资通过加大绿色低碳的资产配置,会更多地选择这一类别的资产进行投资。

随着ESG投资规模的扩大,ESG投资必然会带动我们整个资产结构的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化将来会是我们整个资产结构变化中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ESG投资机构本身就是做资产管理投资的,所以这类资产的壮大,必然会带动我们从传统的资产结构向新型的绿色资产结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绿色低碳资产又会和数据资产和科技资产形成很多融合。

第五,ESG投资是绿色金融市场的运行主体。

绿色低碳资产规模的扩大,一定离不开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碳市场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信用市场构成。

在整个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ESG作为投资管理机构,一定是这个市场中非常重要的运行主体。反过来,绿色低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又会为ESG投资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02 ESG投资体系建设是从分散到系统集成的过程

对于当前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屠光绍表示,我国碳金融市场还在建设过程中,发展的还不平衡。未来,既要发挥好间接融资的作用,还要发挥好直接融资的作用。不光要注重融资,还要更加注重投资。

屠光绍还特别讲到了绿色目标下ESG投资体系的建设问题。他指出,双碳目标下,ESG投资体系建设是从分散到系统集成的过程。

ESG投资要投到绿色低碳领域,既取决于投资主体,也取决于整个生态体系。这两年,为了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在双碳目标下ESG投资要从分散走向集成有机的生态体系趋势已经明了,这样的ESG投资体系之下,服务双碳目标才有更坚实的基础,效率也会更高。”

而在这个过程中,屠光绍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进一步的疏通,形成有效互动。

第一,国家的双碳宏观规划战略与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形成有效互动。

微观主体是我们整个经济的细胞,国家战略如果能够通过一系列机制建设,由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来具体实现、推进,就会有坚实的基础。

第二,实体企业的双碳经营与包括ESG在内的金融投资活动形成有效互动。

企业的绿色低碳经营活动,离不了金融资源,所以包括ESG在内的金融投资,对于企业的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重要的资金和资本。ESG投资和企业的绿色低碳经营活动的互动,对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体系的集成至关重要。

第三,包括ESG在内的金融投资机构与社会各类资产所有者形成有效互动。

社会各类资产所有者是ESG投资机构的重要资金来源,ESG投资机构要用好社会各类资产所有者的资金资本,投入到双碳领域,就必须满足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各类资产所有者的投资需求。

第四,在绿色低碳投资领域中,促进境内和境外市场有效互动。

绿色低碳投资是全球的趋势,也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的全球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ESG在双碳领域的投资,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对于ESG投资更好地服务双碳目标显得非常重要。

03 ESG投资机构的发展需要注重三种能力

演讲中,屠光绍还重点分析了双碳目标下ESG投资机构的发展问题。

他表示,双碳目标下,ESG投资机构的发展是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数量并重的过程。

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得到了微观主体、金融机构的广泛响应,而且都做出了实际的行动。但为了更好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就需要ESG投资机构不光注重规模,更要把数量和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双碳目标的实现才有更坚实的基础,才能可持续的推进。

屠光绍指出,要实现ESG投资机构数量与质量并重需要注重三种能力:

第一,对投资标的的识别能力。双碳目标提出之后,企业的绿色低碳化经营已经有了很大的推进。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水分。

“现在,有一个说法叫漂绿,就是有绿色低碳之名,其实并无绿色低碳之实。对于投资机构来讲,首先需要具备对投资标的的识别能力。要更多、更好地把金融投资资源用到那些真正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优质企业。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企业的绿色低碳实践不断向前推进。”

第二,对转型风险的防范能力。绿色低碳化发展是一种转型发展,即从过去高碳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转到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肯定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对于投资机构来讲,怎样防范好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投资效益的可持续能力。绿色低碳投资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一定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对投资机构来说,如何在市场中将这种重要机遇变成机构可持续的收益,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就要求ESG投资机构不光在投资方式上有所转变,也要在投资战略和策略上有所调整,在投资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提升,这也是ESG投资基本特性的內在要求。

 

人民网北京617日电 (记者杨曦)为落实“双碳”行动,充分发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作用,科学、高效地推进“双碳”标准化工作,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于615日正式发布团体标准《碳管理体系要求》T/CCAA 39-2022)。

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双碳”工作的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已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成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进程中,需要采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全面分析面临的碳风险和机遇。同时,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政策和机制迅速发展,更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防范风险,提前做好应对之策。在此背景下,《碳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以生命周期碳管理为理念,采用风险和机遇思维,遵循“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持续改进的管理原则,为各类组织开展碳管理活动、提升碳管理绩效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同时,标准适合各类组织的碳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的各类机构使用。

据介绍,该标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传统的“监测、报告、核查(MRV)”碳管理理念为基础,基于生命周期观点和风险思维,采用ISO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提升碳绩效”为目标导向,采用PDCA循环运行、持续改进的模式,建立系统、全面、有效的碳管理体系。进一步引导组织采用体系的思维方式全面分析组织面临的碳风险和机遇并采取行动,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二是引导行业从特定机制下的碳管理模式向产品/服务生命周期过程的碳管理理念转变,在“设计、采购、生产、交付、使用、废弃、回收处置”的生命周期过程中识别碳管理重点,系统策划、有效运行,带动组织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共同提升碳管理绩效。

三是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语言”,采用ISO管理体系标准的表达方式,在ISO管理体系高阶结构的框架下,运用ISO14001ISO50001核心要素和条款设计的理念,与其他管理体系更具兼容性、更利于后续组织应用以及为后续国际互认打好基础。

四是通过建立系统、全面、有效的碳管理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可有效规范组织碳排放数据的采集、分析、核算、报告和披露及其可信性,提升组织的碳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促进政府、行业、金融机构、供应商,以及社会组织等相关方的采信。同时,标准鼓励组织通过碳信息披露机制,引导公众从低碳消费的视角共同参与组织的碳管理,关注从消费端促进碳减排,并提升组织自身的品牌形象。

据了解,该标准由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牵头负责,组织来自产学研用等34家单位共同完成,对于探索推进碳管理体系认证等合格评定活动,为各相关方建立碳管理信心,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李俊苇

  “多平台、多技术的利用,提高了检测精准度,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

  6月25日,来湖南出席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指出,“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其中,大气环境探测技术应作为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推进,人类的环境质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刘文清说,这也要求所使用的测量与监测仪器提高灵敏度,只有使用更好、更新、更专业的环境光学监测技术,才能满足“双碳”技术监测方面的需求。

  作为工业大省,湖南正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调整高耗能行业,适应能耗双控新形势。面对人口密集、碳排放量高等问题,城区空气质量应如何提高?

  刘文清给出了答案。他建议,主要应从工业结构调整入手,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工业园扬尘排放,并使加装、喷涂等化工企业方面的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湖南在科技创新领域‘敢为天下先’。”刘文清说,湖南还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环保安全要素保障。

  他特别强调,要注重高校、科研院所青年后备环保科研人员的培养。同时,希望新一代大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不受外界干扰,实实在在把学问做好。

  “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致力于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刘文清说。

中证网讯(记者 王辉)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6月24日晚间发布消息表示,EATNS碳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及评定工作委员会于6月24日在上海正式成立。EATNS碳管理体系是首个涵盖“碳排放Emission、碳资产Asset、碳交易Trading、碳中和Neutrality”+“碳资信评价”(4+1模块)的系统性管理体系。EATNS碳管理体系可助力地方政府对控排企业的精准管理,实现“双碳”目标,并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碳交易市场,加强企业的碳管理能力,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下的碳关税风险。此外,EATNS碳管理体系也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综合性碳管理体系标准。

据介绍,EATNS碳管理体系专家委员会由世界著名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复旦大学教授张梓太担任副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还有来自金融、贸易、科技、物流、能源、制造业等相关领域具有卓越影响力的代表,共计35人。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刘杰担任主任,评定委员会成员包括来自国际认证、管理体系、碳交易等领域的专家共21人。两委员会依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布的《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管理办法》等规则成立。EATNS碳管理体系项目的评定工作将严格依据相关制度文件开展,并将有力地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促进全国碳市场稳定发展。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956号建议的答复

郑光照等9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秦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中和’试点示范市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证监会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秦岭碳汇交易中心建设

为保障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该机制支持将我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的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202012月,我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碳汇项目只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下的一种项目类型,现有自愿减排交易场所能够满足交易需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工作部署,国务院有关规定以及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工作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控交易场所数量是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重点工作之一。基于上述原因,当前无需设立专门的碳汇交易中心。

下一步,我部将抓紧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在鼓励高碳行业积极减排的同时,支持碳汇等低碳零碳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生态保护补偿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将商洛列为“碳中和试点示范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制订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相关保障方案,下一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照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我部也将持续深化和推进低碳试点、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推动试点地区将低碳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抓手,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加快构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三、关于开展秦岭区域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目前已基本建成全面设点、全国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0211月,我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提出“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在全国层面,探索通过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变化情况和土地覆盖(植被)类型与分布,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和“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成效监测评估,增强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等一系列加强监测评估工作的措施。

中国气象局《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实现气候系统关键区和重点城市(群)碳中和评估全覆盖的目标,大力开展气候条件对区域碳收支影响评估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碳收支预估研究,提升区域和城市碳汇潜力监测和评估能力,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大力推进秦岭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并将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气象观测、生态监测评价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纳入《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规划(2021-202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前,已初步建成秦岭生态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施了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商洛示范项目,搭建秦岭生态监测服务可视化业务平台,并持续开展秦岭生态气象评估技术研究。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融合相关工作,推动在统一监测评估方面取得关键进展。中国气象局将把全国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提升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基础能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工作。同时,推进秦岭生态监测服务系统商洛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观测站和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推进商洛卫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深化卫星遥感应用,为秦岭生态系统碳汇精确计量及生态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918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62830日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新浪财经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丁辉在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的思考与实践”环节,发表主题演讲。

在丁辉看来,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特别是责任投资,国内外不同机构对其边界和外延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丁辉认为,如果不是从事投融资相关的工作,也可以简单地把气候投融资、责任投资看作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投资理念。

丁辉借用西汉刘向《说苑》中的一段话“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来比喻投资——世间万物如果它能保住其根本,它便够茁壮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它能符合道义,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投资有道,过去所谓的道指的是掌握资本市场的规律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也有一些专家把投资中的道又细分为大道和小道,比方说认为题材投机和基本面投资是小道,而价值投资是大道。”丁辉说。

丁辉表示,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区分投资的“大道”和“小道”,也可以看它是否只关注于经济收益,还是在关注经济收益的同时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比方说,因为强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而产生的责任投资;以及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目标导向,强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投融资,这些都是区别于传统投资的新领域和新赛道。
丁辉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像ESG、责任投资这些过去只有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才会经常提起的概念,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企业、投资者和普通公众的关注。
“特别是两年前,我国‘双碳’目标的正式提出,为气候投融资、责任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可以说‘双碳’概念是目前创投圈最热门的概念,而碳中和也是目前最火爆的募资方向之一。”丁辉说。
丁辉表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双碳”目标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是一场硬仗,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许多,可以说涉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比如,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整个工业体系的低碳化改造,抢占低碳产业、低碳制造的制高点;还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推动低碳技术的革新,争取在一些负碳技术领域有所突破;进一步加大“双碳”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双碳”相关的学科教育,打造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干部人才队伍。
在丁辉看来,实现“双碳”目标,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资金”问题,或者说“投融资”问题。
“国内有很多机构进行过测算,中国实现碳达峰的资金需求大约为14-22万亿人民币,而由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则在百万亿元的级别。因此,我们要大力引导金融部门和工商业对双碳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通过市场机制,特别是碳价的传导机制,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从而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丁辉说。
丁辉介绍,回顾过去的五年,气候投融资工作经历了科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顶层制度设计、配套标准编制、地方试点示范等几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202010月,在我国“双碳”目标提出的一个月后,生态环境部便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这是“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气候领域的首份政策性文件,也是我国气候投融资方面的首个顶层制度文件。
去年的12月,生态环境部又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将撬动气候减缓与气候适应投资作为地方试点的一项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可以说,一旦这项工作正式启动,必将为全国开展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工作提供很好的实验田。
“除了生态环境部以外,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的政策性文件,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对相关工作作出了系统性谋划,这些都会对气候投融资、责任投资在中国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长足而深远的影响。”丁辉说。
丁辉表示,在推进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准确地把握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的边界问题。“在气候投融资方面,2020年的5部委发文,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它的定义以及支持范围,明确了气候投融资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政策端为我们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提供了的十分具体指导。”
“而责任投资,虽然有关部门也发布了一些指导性文件,但从政策端,我们还未明确界定其边界和定义,或者说,国内目前还缺乏一个官方认可的、相对统一的概念。其实在国际上,与责任投资相近的概念也有很多,比如社会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道德投资、可持续投资等等。一方面,国际上责任投资的相关标准需要更加清晰的认定,另一方面,国内也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建立并形成有利于推动责任投资发展,且具有广泛共识的本土化定义。”丁辉说。
丁辉在发言中指出,近日有媒体报道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公开质疑国际ESG评级体系的有效性,认为现有的ESG体系无法反映企业为社会带来的真正贡献。“马斯克的评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事实上,目前在国际ESG评价体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和不同评价机构标准不一致的地方。”
“比如,有的ESG指标体系更强调E(环境),有些更重视S(社会责任),还有些指标给G(治理)更高的权重。由于ESG国际评级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三大类各种指标的分数,集中在一起并给予一个综合得分,这使得一些在个别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企业,综合的ESG成绩反而一般。”丁辉说。
丁辉表示,我国能源结构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现状,现阶段来看,我国可能不具备通过天然气减排作为过渡能源的替代条件。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气候友好的阈值或先进值应该有所差异,要体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比如,在“双碳”工作中,会重点关注每年碳减排的进步情况,而不是一下子要求各地要马上实现绝对的零排放。
因此,在丁辉看来,仅关注国际与国内标准的一致性,主张完全套用国际标准,而不充分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并不是ESG”责任投资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上上之选。
“从政府的角度看,我们要探索如何以目标引领的原则为责任投资设立标杆,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实现国际国内标准同向并轨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真正实现责任投资发展与我国宏观政策目标之间形成系统性响应。”丁辉说。
丁辉指出,除了关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衔接,我们还要高度关注“漂绿”的问题。建议在国内开展责任投资工作时,特别是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紧防“漂绿”问题的发生,从标准制度入手为责任投资这项工作划好边界,这个边界应该是可操作、可量化、可检查的。
另外,丁辉认为一个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对于气候投融资或责任投资而言尤其重要。
“目前我国ESG评价体系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自主披露的信息,另一类是企业被动披露的负面信息。考虑到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程度较弱,评级机构有时不得不以爬数据的方式对底层数据库予以补充,这也间接影响了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从而使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并不能准确掌握企业的气候或ESG真实表现。”丁辉说。
丁辉表示,企业ESG”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不足也是现实存在的。国内有关机构对A股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过统计分析,研究显示2020年沪深300上市公司中对“ESG”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完备度最高的一项“环境信息披露”也就59%,并且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普遍较少的情况。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和ESG理念,比如,截至今年2月份,在市值排名前10名的煤炭A股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已经分别发布了各自的ESG报告或者社会责任报告。相信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负责任企业在国内一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工作也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丁辉说。
首先非常感谢新浪财经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各位重磅嘉宾以及网上的朋友们,共同交流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这个话题。
谈到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特别是谈到责任投资,国内外不同机构对其边界和外延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过,如果大家并不是从事投融资相关的工作,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气候投融资、责任投资看作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投资理念。
在西汉刘向的《说苑》中有这么一段话:“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它能保住其根本,它便够茁壮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它能符合道义,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2019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就曾经引用过这段话,用它来来呼吁世界各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要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去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这其中,“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便是“根本”,而“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便是“道义”。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想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适用投资界。我们经常说,某某人投资有道,过去所谓的“道”指的是掌握资本市场的规律而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也有一些专家把投资中的“道”又细分为“大道”和“小道”,比方说认为题材投机和基本面投资是“小道”,而价值投资是“大道”。而我认为,在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我们区分投资的“大道”和“小道”,也可以看它是否只关注于经济收益,还是在关注经济收益的同时,去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比方说,因为强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而产生的责任投资;以及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目标导向,强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投融资,这些都是区别于传统投资的新领域和新赛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之为“大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像ESG、责任投资这些过去只有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才会经常提起的概念,如今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我们国内企业、投资者和普通公众的关注。特别是,两年前,我国“双碳”目标的正式提出,为气候投融资、责任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可以说“双碳”概念是目前创投圈最热门的概念,而碳中和也是目前最火爆的募资方向之一。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双碳”目标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目标是一场硬仗,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许多,可以说涉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整个工业体系的低碳化改造,抢占低碳产业、低碳制造的制高点;我们还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低碳技术的革新,争取在一些负碳技术领域有所突破;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双碳”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双碳”相关的学科教育,打造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干部人才队伍。
当然,实现“双碳”目标,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资金”问题,或者说“投融资”问题。国内有很多机构进行过测算,中国实现碳达峰的资金需求大约为14-22万亿人民币,而由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则在百万亿元的级别。因此,我们要大力引导金融部门和工商业对“双碳”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通过市场机制,特别是碳价的传导机制,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从而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加速推动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齐聚ESG全球领导者峰会,去深入交流和探讨这个话题的原因。 
回顾过去的五年,气候投融资工作经历了科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顶层制度设计、配套标准编制、地方试点示范等几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202010月,在我国“双碳”目标提出的一个月后,生态环境部便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指导意见》,这是“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气候领域的首份政策性文件,也是我国气候投融资方面的首个顶层制度文件。
去年的12月,生态环境部又会同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将撬动气候减缓与气候适应投资作为地方试点的一项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可以说,一旦这项工作正式启动,必将为全国开展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工作提供很好的实验田。
除了生态环境部以外,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的政策性文件,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对相关工作作出了系统性谋划,这些都会对气候投融资、责任投资在中国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长足而深远的影响。
具体而言,有几点个人思考,与大家分享。
首先,在推进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准确地把握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的边界问题。在气候投融资方面,2020年的5部委发文,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它的定义以及支持范围,明确了气候投融资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从政策端为我们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提供了的十分具体指导。
而责任投资,虽然有关部门也发布了一些指导性文件,但从政策端,我们还未明确界定其边界和定义,或者说,国内目前还缺乏一个官方认可的、相对统一的概念。其实在国际上,与责任投资相近的概念也有很多,比如社会责任投资、影响力投资、道德投资、可持续投资等等。一方面,国际上责任投资的相关标准需要更加清晰的认定,另一方面,国内也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建立并形成有利于推动责任投资发展,且具有广泛共识的本土化定义。
近日有媒体报道,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公开质疑国际ESG评级体系的有效性,认为现有的ESG体系无法反映企业为社会带来的真正贡献。马斯克的评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事实上,目前在国际ESG评价体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够科学和不同评价机构标准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有的ESG指标体系更强调E(环境),有些更重视S(社会责任),还有些指标给G(治理)更高的权重。由于ESG国际评级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三大类各种指标的分数,集中在一起并给予一个综合得分,这使得一些在个别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企业,综合的ESG成绩反而一般。
再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我国能源结构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的现状,现阶段来看,我国可能不具备通过天然气减排作为过渡能源的替代条件。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气候友好的阈值或先进值应该有所差异,要体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比如,在“双碳”工作中,我们会重点关注每年碳减排的进步情况,而不是一下子要求各地要马上实现绝对的零排放。
因此,仅关注国际与国内标准的一致性,主张完全套用国际标准,而不充分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并不是ESG”责任投资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上上之选。从政府的角度看,我们要探索如何以目标引领的原则为责任投资设立标杆,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实现国际国内标准同向并轨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真正实现责任投资发展与我国宏观政策目标之间形成系统性响应。
除了关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衔接,我们还要高度关注“漂绿”的问题。我注意到有些学术研究指出,目前有些责任投资的贴标还停留在统计层面,还没有真正发挥推动环境改善的作用。《管理科学》上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它对比了签署联合国可持续责任投资倡议的几个美国基金前后六个月的变化。研究显示,签署倡议能够吸引额外4%的资金流入,但与基金的ESG分数并没有多大关系。这项研究也同时揭示了,签署倡议后的6个季度比签署前的6个季度,基金在ESG方面的表现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这就是说签署可持续责任倡议能够提升筹资能力,但在提升ESG水平和表现方面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
这份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否准确还有待考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ESG责任投资的积极作用,但从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讲,我个人建议,我们在国内开展责任投资工作时,特别是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还是应该紧防“漂绿”问题的发生,要从标准制度入手为责任投资这项工作划好边界,这个边界应该是可操作、可量化、可检查的。
另外,一个完整、准确、及时的信息披露对于气候投融资或责任投资而言尤其重要。《气候投融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制订气候投融资项目、主体和资金的信息披露标准,推动建立企业公开承诺、信息依法公示、社会广泛监督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 今年4月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也为相关环境效益的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和监管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我国ESG”评价体系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业自主披露的信息,另一类是企业被动披露的负面信息。考虑到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程度较弱,评级机构有时不得不以“爬数据”的方式对底层数据库予以补充,这也间接影响了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从而使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并不能准确掌握企业的气候或“ESG”真实表现。
另外,企业ESG”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不足也是现实存在的,国内有关机构对A股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过统计分析,研究显示2020年沪深300上市公司中对“ESG”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完备度最高的一项“环境信息披露”也就59%,并且在气候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普遍较少的情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内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和“ESG”理念,比如,截至今年2月份,在市值排名前10名的煤炭A股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已经分别发布了各自的“ESG”报告或者社会责任报告。相信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负责任企业在国内一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气候投融资和责任投资工作也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受时间限制,就简单和大家交流到这里,最后,再次感谢新浪财经的邀请,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不能只依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还要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利用价格机制,优化电力能源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调动企业和居民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推进“双碳”目标绿色低碳发展,经济制度机制建设非常关键,在依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基础上,还应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利用利益杠杆,引导千千万万用户产生内生、自觉的绿色发展动机与行为。

经济制度机制怎么建?关键要优化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当前,我国“以煤为主”的火电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程,还不适应低碳化客观要求与“双碳”目标导向。改革开放40年间,工业用电与商业用电、民用电价格增幅,都大幅度低于其他物品价格的上升,难以通过经济手段充分调度用户节电的积极性。企业和老百姓很难真正把节电当回事,是造成社会挥霍能源,粗放用电的客观原因。不节电,实际上在中国主要就是不节煤,不利于有效控制造成雾霾等的污染源,不利于绿色低碳发展。

因此,应当积极实行电价配套改革,要理顺比价关系所发挥的经济杠杆作用,使电力能源价格更“金贵”,从而以经济压力内生地激励企业、居民节约用电,促使各相关主体开发节能降耗的工艺、技术和产品。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能源、资源产品与非能源、资源产品比价关系与价格形成机制,更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导向,合乎绿色低碳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政府在利用经济手段与市场对接时,还可以通过资源税、环保税等方式加以调节引导,提高绿色低碳发展的动能。

需要强调的是,制度机制建设不是简单的意愿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觉悟问题,而是需要在培养公众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改革创新和制度机制的支撑,使比价关系、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合理,更符合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文 | 本报记者 张金梦/整理)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16日表示,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海正在突出重点,把握节奏,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围绕加快推动上海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交易中心、碳定价中心、碳金融中心和碳创新中心的总目标,将持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支持全国碳市场深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碳金融市场。三是积极主动推动建立区域碳市场。四是加速落实上海碳普惠体系。(上证报)

716日下午,2022 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宣布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支持下,上海环交所正加快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致力于推动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主管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未来条件成熟之际,将进一步基于碳价格指数探索开发交易类产品,丰富市场投资标的,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林文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上海联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上海联交所党委副书记、总裁余旭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监事会主席倪耀明、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出席碳价格指数启动仪式。

碳市场作为一种碳定价工具,是实现总量控制下社会减排成本最小化的政策工具。碳交易市场以碳价为信号,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有效的价格传导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降低社会总减排成本。碳价格指数作为衡量和体现碳价格水平变化的“风向标”,对促进碳市场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向市场提供公正、透明的价格信号,便于市场主体分析碳价走势,从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目标的交易策略和模式;二是为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评估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碳定价机制有效开展减排成本和效益评估,形成投融资标杆性价格,促进企业和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将气候变化因素融入到战略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三是为政策制定和机制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四是后续开发碳指数金融产品奠定基础,撬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绿色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上海环交所是上海碳市场运营平台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交易产品包括上海碳配额(shea)、全国碳配额(cea)以及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参与主体涵盖全国市场的两千多家重点排放单位以及上海市场的300多家控排企业和800多家投资机构,形成了“配额+ccer、现货+衍生品、控排企业+投资机构” 的多层次碳市场发展格局。上海环交所在开发碳价格指数方面具备独特的基础条件和优势。

价格指数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是分析价格变化规律的有效方式。从其他成熟商品交易市场经验来看,价格指数是直观反映市场整体价格动态的重要指标,比如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便于投资者了解市场趋势并做出相应决策,同时为开发商品指数etf等交易型产品奠定基础。国际碳市场上,洲际交易所(ice)也开发了基于欧盟碳配额、美国加州和rggi、以及其他全球碳期货指数。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在2020年发布欧盟碳配额现货价格指数,以充分反映市场价格信息,为市场主体判断市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0191月,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各自优势资源,研究探索基于碳排放的金融产品,为投资者管理相关投资风险提供市场化工具,同时共同研究推动绿色证券指数和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的研发。今年1月,上海环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了国内首只碳中和主题投资指数——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目前,首批8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产品募集规模超160亿元,即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了聚焦碳中和主题、反映碳中和产业趋势、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标的。下一步,碳价格指数研发工作的启动,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环交所提供了新的合作契机,也将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碳金融产品。

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上海环交所交易大厅成功举办首届“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介绍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周年运行情况,公布了首个履约期20家优秀交易实践案例企业名单。全国碳市场自2021716日启动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1231日顺利收官,履约完成率达99.5%,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吨。截至2022715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过去的一年,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顺利完成了首个履约周期的配额分配,启动上线交易和运行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扎实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全国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的作用初步显现,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李高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强化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力度和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市场功能建设,研究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全面提升市场相关参与方的综合能力水平。

会上,上海环交所宣布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支持下,上海环交所正加快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致力于推动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主管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未来条件成熟之际,将进一步基于碳价格指数探索开发交易类产品,丰富市场投资标的,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证券日报 包兴安)

“湖北在全国碳市场试点过程中脱颖而出,为全国贡献了湖北力量、湖北智慧,未来必将肩负起更重大的历史使命。”715日在汉举行的共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为湖北点赞。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希良表示,湖北碳市场为全国碳市场的制度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通过试点的探索,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制度且实践证明可行,在制度设计方面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

张希良认为,近期,碳市场还需要夯实碳市场运行和监管的法律基础,健全数据质量监管体系,增强数据监管能力,扩大全国碳市场配额交易行业,引入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增加交易主体类型,扩大市场参与度;中期,碳市场将实现对八大高能耗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全覆盖;远期,要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碳市场存在着众多影响供需两端的因素,在缺乏必要干预的情况下,碳价格易受到外部冲击而剧烈波动,价格太低无法起到激励低碳投资的目的,价格太高则可能增加过高成本,建议碳市场价格稳定机制就很有必要。

上海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力波教授认为,目前从全国碳市场情况来看,整个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尚未完善,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失真,碳价跟国际碳市场相比还普遍偏低,而且交易品种单一。希望未来能全面提升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效率。

关于湖北在碳市场中的地位,“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认为,湖北有最丰富的业态,能成为国内碳市场的中心。

“对于全国的碳市场各种探索而言,湖北要做到‘人无我要有、人有我要强、人强我要优’。”湖北宏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祥说。中碳登是碳市场的湖北经验的延伸,湖北一方面要服务好全国碳市场,另一方面要从湖北开始带动建立碳产业、碳生态,服务于全国双碳战略。陈志祥还透露,拟申报国家投融资试点,吸引碳金融要素聚集。

而说到碳金融要素聚集,武昌区副区长王飞踌躇满志。“武昌区发布了一个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实施方案,共有18条。”王飞表示,武昌区还计划建立碳金融及双碳产业研究院、碳金融联盟、碳企业家联盟等。未来,把武昌区打造成碳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全国领先的碳金融产业园。

来源:媒体滚动

转型金融助推煤电低碳发展

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 王菡娟

在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需统筹电力保供和减污降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煤电企业转型。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的发布的《转型金融支持煤电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研究——以山西和内蒙古为例》(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相比于狭义的绿色金融专注于支持具有环境生态效益的“绿色行业”,转型金融则更多着眼于对高排放高污染行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可以助推煤电低碳转型。

内蒙古和山西是我国的煤电大省(区),也是能源净输出排名最高的省(区),对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煤电等高碳行业不属于传统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而且高碳企业往往还存在杠杆率较高、信用风险较大等问题。专家表示,以山西和内蒙古的代表性煤电企业为案例,研究金融支持我国煤电行业低碳转型的机制,对于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煤电重点地区经济社会在转型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金融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经验的基础之上,报告结合山西、内蒙古有代表性的煤电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探索我国煤电重点省(区)煤电企业转型金融支持机制,并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煤电企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北京大学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建立转型金融框架的目的,就是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高碳经济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和金融资产)向低碳与零碳目标转型。

目前,人民银行已提出要尽快建立我国的转型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支持“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发改委等多个部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转型路径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可以作为转型金融目录的编制依据。浙江省湖州市已经出台了我国第一版地方转型金融目录,启动了第一批转型项目,并且为转型项目提供了激励政策。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指出,高碳行业能否成功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资金支持是转型的基础。转型金融在支持高碳行业转型的过程中,要确保转型符合“双碳”目标,同时要避免“漂绿”,这既要求企业设立明确的转型目标、转型路径并实现信息披露,也对金融机构从标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报告认为,转型金融支持山西、内蒙古等煤电重点省(区)的低碳转型发展,除了煤电企业自身要提高转型意识、制定战略并积极落实之外,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协同支持。

本报记者 王菡娟

在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系统需统筹电力保供和减污降碳,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煤电企业转型。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的发布的《转型金融支持煤电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研究——以山西和内蒙古为例》(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相比于狭义的绿色金融专注于支持具有环境生态效益的“绿色行业”,转型金融则更多着眼于对高排放高污染行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可以助推煤电低碳转型。

内蒙古和山西是我国的煤电大省(区),也是能源净输出排名最高的省(区),对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煤电等高碳行业不属于传统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而且高碳企业往往还存在杠杆率较高、信用风险较大等问题。专家表示,以山西和内蒙古的代表性煤电企业为案例,研究金融支持我国煤电行业低碳转型的机制,对于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煤电重点地区经济社会在转型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外金融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经验的基础之上,报告结合山西、内蒙古有代表性的煤电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探索我国煤电重点省(区)煤电企业转型金融支持机制,并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煤电企业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北京大学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建立转型金融框架的目的,就是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高碳经济活动(包括企业、项目和金融资产)向低碳与零碳目标转型。

目前,人民银行已提出要尽快建立我国的转型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支持“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发改委等多个部委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转型路径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可以作为转型金融目录的编制依据。浙江省湖州市已经出台了我国第一版地方转型金融目录,启动了第一批转型项目,并且为转型项目提供了激励政策。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指出,高碳行业能否成功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资金支持是转型的基础。转型金融在支持高碳行业转型的过程中,要确保转型符合“双碳”目标,同时要避免“漂绿”,这既要求企业设立明确的转型目标、转型路径并实现信息披露,也对金融机构从标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报告认为,转型金融支持山西、内蒙古等煤电重点省(区)的低碳转型发展,除了煤电企业自身要提高转型意识、制定战略并积极落实之外,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协同支持。

据新华网8月5日消息,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卫国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碳达峰 碳中和”创新发展高峰对话会上表示,减碳减排是建筑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龙卫国介绍说,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建集团成立了“双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前沿技术研究。先后创建省级以上的科研平台三个,形成服务绿色发展的专业化集群。今后将在三个方面持续努力:一是在设计咨询和总承包业务板块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比例;二是在生态环保方面形成一批新的技术,为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持续出力;三是推动跨行业的交流,继续与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全球绿色发展从 1988 年开始,至今已走过 30 多年。作为全球碳排放较高的国家,中国的人均碳排超过全球平均,但累计碳排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施军辉认为,中国对全球减排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将在关键的下一个十年促进气候合作的承诺,同时也赋予我们非常大的责任。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很重要的一个体现。

如何减少碳排放,施军辉介绍,国际上通行两种思路,一是碳排放权交易,二是征收碳税。我国目前暂未明确出台碳税政策,但已经在发展大规模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05 2012 年,参与国际区域清洁发展机制(CDM)机制;2013- 2020 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八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今年,进入全国碳交易阶段。

施军辉指出,中国近年来持续发力低碳产品创新,尽管体量相对较小,但一些案例显示效果不错。未来我国将有超过 100 万亿元的投资涉及绿色发展,从全球来看,这一规模将是数百万亿美元。施军辉表示,我国未来低碳相关产品增长潜力巨大,更关注通过哪些方式来投入这一领域。

在对中国碳市场的研究基础上,施军辉夜提出多项完善建议。比如确定合理的碳总量控制,逐步增加有偿发放比例;实施行业差异化配额分配,扩大温室气体覆盖范围;建设国际化碳交易体系,为对接全球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推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丰富碳价格传输机制等等。

收官,施军辉介绍,不丹和苏里南已经实现了碳中和,芬兰承诺 2035 年碳中和,奥地利和冰岛承诺 2040 年碳中和,德国和瑞典承诺 2045 年碳中和,多数国家定于 2050 年,而中国向世界宣布, 2030 年实现碳达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实现碳中和对于世界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也希望在全国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党中央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批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系统推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一、统筹兼顾“双碳”目标和发展目标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只要应对气候变化、不要推动经济发展,而是既要应对气候变化,又要促进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在“双碳”目标给定下的经济成本最小化。如果“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双碳”目标,其实很简单,只要停止化石能源的使用,回到农耕社会,但这显然是不现实、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我们应始终去努力探索如何以最小成本与代价实现“双碳”目标。另一方面,努力追求在发展目标给定情况下的碳排放最小化。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绿色低碳化转型之路,就能够做到碳排放的最小化或者最优化。因此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佳选择。

那么,如何实现兼顾?坚持低碳科技创新是重要路径。通过低碳科技创新,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实现从高碳科技向低碳科技的转变,进而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及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二、统筹兼顾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目标

“双碳”目标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这意味着,大致上2030年实现碳达峰,如果有条件可以提前,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努力争取的。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实现碳达峰,它们属于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的自然达峰。而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后期,消费耗能处于增长阶段,因此中国是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通过主动减排以实现碳达峰。这就意味着中国实现碳达峰,需要非凡的努力,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这也正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发达国家普遍要用大约5070年,中国安排自己的过渡期仅用30年。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积极且有挑战的方案。

碳达峰的时间节点确定后,关键就是确定“峰值”。峰值定低了,近期发展压力加大,远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就容易了;峰值定高了,近期发展压力相对较小,远期碳中和的目标实现难度就加大了。碳达峰的峰值确定后,关键就是确定“时间”。时间提前,近期难度加大,远期难度减小;时间延后,近期难度减小,远期难度加大。所以,国家层面要统筹确定碳达峰的峰值及达峰时间,区域层面要统筹确定各地的碳达峰时间及峰值,不能搞“一刀切”。

三、统筹兼顾碳减排和增碳汇

碳中和是人为排碳量与人为增汇量相等时的状态。碳排放量趋于零,即使没有碳汇增量,是碳中和;碳排放量减小到一定程度,被新增碳汇所吸收,也是碳中和。由于二氧化碳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是以一条以递增的速度上升的曲线,试图达到碳零排放的边际成本可能是极高的甚至是无穷大的。因此,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边界是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与碳汇边际增汇成本相等时,也即统筹碳减排和增碳汇就是寻找边际成本相等点。

碳中和必然是碳减排和增碳汇相向而行的过程。碳减排和增碳汇都是基于科技创新。一方面,是碳减排。一是通过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实现碳减排;二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碳减排;三是通过消费结构优化从高碳消费转向低碳消费实现碳减排;四是通过科技创新从高碳技术转向低碳技术实现碳减排。另一方面,就是增碳汇。一是通过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系统增汇;二是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填埋、碳利用等工程技术手段实现工程系统增汇。

四、统筹兼顾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

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来自于能源。我国化石能源又占能源碳排放的85%左右。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能源又占化石能源的70%左右。由此可以说,碳减排的根本任务在于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的第一个方向是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从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要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氢能等,适当发展水能、核能等。能源革命的第二个方向是推进能源效率提升。从我国自身纵向比较,我国的能源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从国际之间的横向比较,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这个差距就是潜力,通过技术创新以更低的能耗带来更大产出,就是我们的目标。

总体来说,能源革命过程中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大力推进,但近期的目标应该重在提高能源效率,远期的目标重在优化能源结构。

五、统筹兼顾生态碳汇和工程碳汇

无论是生态碳汇还是工程碳汇,实现碳中和的功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增碳汇的成本是不同的。如果生态系统增汇的成本低于工程方法增汇,那就优先发展生态系统增汇产业;反之,则优先发展工程方法增汇事业。从目前的技术状况看,生态系统增汇成本相对更低,因此,短期内可以探索优先发展生态系统增汇技术和增汇产业;从长远来看,工程方法增汇具有无限潜力,因为技术进步具有无限的潜力。因此,片面强调生态系统碳汇或工程方法碳汇都是不妥的。正确的态度是统筹兼顾生态碳汇与工程碳汇,选择边际增汇成本相对低廉的碳汇增汇技术。

六、统筹兼顾碳减排和污染治理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历两三百年的时间,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先治污,后减碳”的路子,且碳达峰是自然达峰,是产业结构变化、能源结构变化、城市化完成、人口减少而自然形成的达峰。而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后期,污染治理的任务并未完成,减碳的目标又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双碳”目标多重任务叠加的时期。

如何突破重围?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降碳、治污、扩绿。从经济学上讲,降碳、治污、扩绿等分别治理或分阶段治理的成本要高于统筹治理的成本,就好比建设一个化工厂,在有环境规制前提下,必须考虑环境代价,具体有两种模式:“分治模式”下先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再治理二氧化碳;“统治模式”下就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废气一并治理。“分治模式”需要分别上马污染物或温室气体处理设施,“统治模式”下可以共享某些设施,从而实现成本节约的目的。

因此,企业发展要努力谋求以环境目标为主的绿色发展、以资源目标为主的循环发展、以气候目标为主的低碳发展的统筹兼顾,以实现范围聚焦效果。

七、统筹兼顾低碳科技创新和低碳制度创新

无论是碳减排还是增碳汇,无论是优化能源结构还是提高能源效率,无论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是消费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低碳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不到位,要么是“高碳而经济”,要么是“低碳不经济”;科技创新到位,才能实现从“低碳不经济”向“低碳且经济”的转变。

在技术状况给定的情况下,低碳制度创新也可以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选择。征收高碳碳税,可以遏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和高碳产品的消费;提供低碳补助,可以激励低碳产业的发展和低碳产品的消费;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可以激励企业将稀缺的碳排放权配置到能够带来更高碳生产率的企业那里,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低碳制度创新还可以通过激励低碳科技创新发挥作用。低碳补贴制度就可以激励企业低碳科技创新积极性,进而加快低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丰富市场的低碳产品,促进低碳消费形成时尚。

因此,要统筹兼顾低碳科技创新和低碳制度创新,使二者能够互促互进,同时要注重让低碳制度创新发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作用。

作者沈满洪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今年来,省生态环境厅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要求,以“保障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重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01坚持减污降碳,把准“双碳”方向

一是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经向生态环境部推荐,九江、赣州、吉安、抚州等四地已纳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协同推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制定《关于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协同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加快推动“03专项”项目碳排放在线监测研究,开展污染源温室气体、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二是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推进《江西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制定科技支撑、财政金融资支持等9个方案。与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九江银行签署《减污降碳金融服务合作备忘录》等,共建全省企业碳帐户、碳减排项目库。引导省内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成立“企业自主减污降碳联盟”,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行动。

三是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和大型活动碳中和。审定《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林业碳汇交易规则(试行)》,规范和指导地方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交易,推动吉安县、南丰县、崇义县等3个林业碳汇试点项目顺利实施。推广实施大型活动碳中和,进一步拓宽我省林业碳汇消纳渠道,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

02强化政策激励,助力“双碳”经济

一是出台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好政策”。联合制定《金融支持江西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各设区市因地制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打通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承接“最后一公里”。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撬动全省11家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56.5亿元,支持碳减排项目80个,带动的碳减排量约1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是开通碳减排项目融资“绿通道”。建立碳减排重点领域后备企业和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项目融资设立“四优先”绿色通道,不定期向省内金融机构提供企业和项目的有效融资需求。围绕江西优势产业链,强化与省绿色项目库建设衔接,推动绿色项目库首次单设“碳中和项目”,全省新增碳中和项目69个、金额623亿元。

三是打好环境信息披露“组合拳”。引导金融机构将环境经济政策和减排进展、行业准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等信息纳入决策体系,将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情况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宏观审慎评估及年度综合评价等挂钩。对政策落实有力、工作成效突出的金融机构,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上予以倾斜支持。

03严格帮扶监管,规范“双碳”市场

一是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问题专项监督帮扶。落实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要求,今年上半年共抽调20人次相关执法人员和专家组成帮扶工作组,分两批对九江、萍乡、吉安三地生态环境部门及14家发电行业控排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质量监督帮扶。

二是强化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指导设区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监管执法。

三是督促履行碳市场履约周期配额清缴任务。严格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要求,督促我省发电行业45家重点企业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的核定、分配及清缴工作,持续推进重点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工作。

 

《江西改革工作简讯》2022年第1028

源:省生态环境厅

辑:信息处

生态文明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题中之义。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聚焦生态建设,抓好淇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抓好全域国土绿化,抓好生态系统修复,抓好‘双碳’工作,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作示范”等要求,在鹤壁市相关部门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找准关键点、聚焦发力点、强化着力点,把全会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打造生态文明的鹤壁样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鹤壁市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主要生态环境指标稳中向好,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对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排名全省第六,地表水考核断面在2022年第二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情况排名中位列第11名,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负责人董振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会提出要加强全链条防控、全形态治理、全地域保护,以更高标准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全市生态环保系统将按照市生态环境局专题会议研究的贯彻落实措施,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发扬生态环保铁军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积极争取国家、省对鹤壁市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及企业绿色宣讲活动,持续做好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擦亮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生态底色贡献力量。

“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聚焦生态建设’等要求,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遵循。”市财政局综合科科长王军慧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下一步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作为财政重点支出优先保障,全力支持鹤壁市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市财政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截至20226月底,已筹措污染防治资金5.02亿元,重点支持实施扬尘防控、工业企业减排、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等各项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改善鹤壁市环境质量。王军慧说:“接下来,我们将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务实重干、狠抓落实,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多元化资金投入新模式,向着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奋勇迈进。”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生态建设,扎实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和土地综合整治,积极谋划申报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在全省自然资源上半年工作推进会上,鹤壁市作生态保护修复典型发言。“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科员姚慧攀介绍,连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聚焦生态建设,要坚持先行先试、创新引领,扎实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和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富美鹤城振翅高飞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自然资源人,我会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提升个人工作能力水平,坚守岗位职责,认真落实好省、市、局各项安排部署,做好全市自然资源规划工作的综合服务保障。”姚慧攀说,他和同事们将用奉献诠释初心,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奋力在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中争先锋、做表率。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利于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双碳’工作,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作示范,为我们做好下步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市发展改革委环资科科长杨卫刚表示,今年年初以来,鹤壁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围绕节能减污降碳增效,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重点任务,完善政策措施,压实目标责任,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89%,降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市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0.58%,其中非电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27.92%,取得了新突破。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及申报国家、省碳达峰示范试点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推进节能控煤、做好循环经济发展,探索资源型城市低碳发展的“鹤壁模式”。

83日,国资委发布消息,近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281日起施行。《办法》指出,中央企业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学合理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行动方案,建立完善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信息披露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碳排放。

《办法》要求,中央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境外生产经营活动也应严格遵守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办法》表示,中央企业应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将节约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围绕主业有序发展壮大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将节能降碳与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纳入预算,保证资金足额投入。

《办法》强调,中央企业应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加强并购重组企业源头管理,把节约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尽职调查作为并购重组的前置程序。

《办法》表示,中央企业应发挥绿色低碳消费引领作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建立健全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推进绿色供应链转型。

来源:中国经济网

ESG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协同增效,可以为各方创造积极的价值。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在宏观形势论坛(2022年夏季年会)上作主题演讲

尊敬的李行长、钟秘书长、王文院长、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宏观经济形势年度论坛,在ESG发展与双碳战略,为了更好的世界主题下与各位领导专家探讨交流,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为更好的世界建更好的平台”。

我相信发展绿色金融和践行ESG投融资,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为回答好人类向何处去这个时代之题做出积极贡献,建设更好的世界。

ESG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协同增效,可以为各方创造积极的价值。

对金融投资机构而言,ESG有助于募集更多有社会责任的资金和吸引更多负责任的员工。有助于从传统领域中的新维度和绿色转型中的新领域发现更多投资机会。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等传统风险和气候风险等新型投资风险。

对企业而言,金融机构的ESG资金配置需求会引导企业更多关注自身环境、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和影响;有助于帮助企业行稳致远。

对社会而言,更多的企业践行碳排放权无疑会让我们的发展环境更加绿色、稳定、可持续。这一点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显得更加宝贵。

在全球范围内ESG投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增长,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统计数据显示,ESG投资的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3万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35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远远超过同期全球资产管理行业6%的整体增速。ESG投资体系也在迅速地发展,正面筛选、负面筛选、标准筛选、主题投资、影响力投资、ESG整合等投资策略百花齐放,国内外各类ESG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开始逐渐涌现出来。

在我国,ESG投资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中提出“支持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指导监管机构社会责任,推动监管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其中一节内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银保监会今年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其中环境、社会和治理作为关键词在全文当中就出现了32次。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引导行业总结ESG投资规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改善投资活动环境绩效,服务绿色经济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ESG投资将会迎来百万亿级的碳中和投资需求。但也面临着与碳减排结合方面更高的要求。下一步,ESG向纵深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碳核算、碳评价等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做好ESG信息披露,最终引导金融投资机构将ESG信息深度整合到投资决策流程中来,创新金融产品,开展ESG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北京绿色交易所可以发挥平台优势,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北京绿色交易所主持人也讲了,它成立于20088月,原名“北京环境交易所”,是在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前成立的,因此它跟奥运有着不解之缘。2020年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绿色金融工作的部署,因此就把它更名为“北京绿色交易所”。成立14年来绿色交易所深耕绿色低碳领域,积累形成了碳量化、碳定价、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构建了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公共服务、低碳发展服务、绿色金融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承担了人民银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证监会碳金融产品等多项国家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的牵头起草工作。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就是国发2021-15号文,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等领导多次要求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绿色交易所,在这里我也向大家汇报,在此之前我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我应该说作为核心的创始人创立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工作了12年,今年的3月份我又接受了北京市政府的期望来到了绿色交易所,现在我来了4个多月了。上个月市党代会报告当中还明确又一次提出,推动建设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目前绿色交易所正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政策部署,搭建双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支持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也说今天也恰恰是全国碳市场成立一周年的日子,我昨天去了武汉,参加了武汉的纪念日活动,因为全国的七家交易所也都是支持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单位。

未来,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要做哪些事呢?在这里我也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

第一,就是要建立企业碳账户体系。绿色交易所发挥平台优势,为各类企业和项目建立碳核算账户,提供碳核算和统计分析等服务,并引入过程检测加物料、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ESG投资与碳减排的深度结合提供低成本、可靠的数据基础。

第二,推出企业ESG信息管理与信息披露系统。在2021年中国绿金委年会上,绿色交易所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和合作发布了“企业ESG信息管理与披露系统”,企业可以自愿通过这个系统公开或定向披露ESG相关的信息,便于企业高效对接投资机构的ESG的投资活动。

第三,建立绿色项目库。在企业碳账户开展碳核算的基础上建立绿色项目库,吸引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入库,进行统一的登记、统一评价、统一对接绿色投融资、统一进行绿色增信。对入库的企业和项目进行碳评价、绿色分类等级评价和ESG评价,为ESG提供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来源的多维度绿色评价体系。在绿色评价基础上为入库的企业和项目来对接ESG投资的资金。

第四,承接全国CCER交易中心,绿色交易所在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政府指导支持下承建全球CCER交易中心,CCER可以为ESG投资提供权威的碳减排量化和定价,是推动ESG投资和碳减排深度结合的关键一步。

第五,参与ESG相关标准的起草。绿色交易所持续参与ESG相关标准起草,目前已经牵头起草了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参与起草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金融行业标准》,由人民银行发布实施。参与起草了《碳金融产品金融行业标准》,由中国证监会今年4月份发布实施。同时我们正积极参与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研究起草,比如刚才钟教授讲他们在牵头的国资委旗下的ESG标准,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受邀单位担负其中关于环境绿色这一章节的起草。

第六,提供ESG能力建设服务,提供ESG管理实践等专题培训,目前培训学员超过两万人,下一步继续针对双碳目标下ESG投资向纵深发展的需求和痛点,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持续为ESG投资提供能力建设支持。我们已经做了一期ESG投资的培训,效果非常好。

第七,探索ESG的国际合作,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必然要在国际合作领域有所建树,在各国共同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全球主题下,在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示范区两区的政策支持下,在主管部门指导支持下,我们正在与几个国家的机构对接,探索开展ESG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可能方式。

未来,绿色交易所还将进一步探索推出更多的交易品种和服务模式,争取为绿色项目、绿色企业提供涵盖ESG核算、认证、登记、披露、交易、培训等在内的多方面的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更好的世界建设更好的平台!

谢谢大家!

以上为宏观形势论坛(2022夏季年会)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的演讲全文

来源:人大重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202287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等单位主办,德勤中国等机构承办碳中和金融产品创新研讨会在北京CBD举行。与会专家表示,碳金融正迈入发展“快车道”,将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贡献重要力量。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在“双碳”目标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传统金融向碳金融的转型,我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快车道”。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主任、三峡科技董事长江冰认为,碳金融是“双碳”目标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气候、能源、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要用好碳市场和碳金融,破解技术研发资金难题和传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本难题,有力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德勤中国审计及鉴证全国主管合伙人利佩珍在演讲中透露,中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快车道”,德勤一直投身于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建立国际广泛认可、公正、透明的第三方鉴证机制,希望为中国的碳金融生态做出很好的基础。

近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一周年。全国碳市场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机制,也是完善我国能源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一年来,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在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国内电力需求稳步增长背景下,我国启动全国碳市场,在促进节能、减碳、降本、提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碳减排价格信号,为推动发电行业持续强化节能挖潜、优化电源结构和提升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相比,全国碳市场激发了企业自主减排的主动性,赋予了履约的灵活性,并带动了节能服务、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全国碳市场建设不是简单地就碳论碳,而是体现了统筹发展、减排和安全的思路。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碳市场不同,我国一段时期内电力碳排放或仍将持续增长。现阶段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的设计,能够在确保电力安全供应的前提下,促进能源和碳排放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我国在煤电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情况下,将发电行业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持续强化节能降碳力度,彰显了我国推进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着眼于更好发挥全国碳市场作用,需对其进一步探索完善。一是准确把握碳市场发展定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碳减排责任等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同,碳市场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要深化碳市场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以促进低成本节能降碳为主要评价标准,防范资本过度炒作。同时,我国高碳产业比重较高,不同地区对高碳产业的依赖程度也有所区别。要把碳市场建设的一般性理论同我国国情实际相结合,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在做好综合影响评估基础上,妥善处理碳市场扩容问题。

二是加强碳市场与能源环境相关政策机制的协调。从欧盟情况看,碳市场既与电力市场、能源市场等相互联系,也受财政、税收等其他政策工具影响,管理不善可能造成价格大起大落。当前,我国在推进节能降碳方面已经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行动,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我国不仅要加强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绿电交易机制等协调,也要发挥碳市场与相关“隐性”碳定价工具的政策合力,在稳定碳价水平合理区间、发挥价格信号传导机制的同时,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群众用能需求。

三是以数据质量为重点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碳排放数据质量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政策公信力的底线。此前,个别企业的碳排放数据造假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我国控排企业数量众多、煤种煤质差别大、基础工作体系不够健全,加重了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难度。要参考国际经验及我国现实情况,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监测报告核查制度,同时也要在市场监管、法制建设、全社会意识培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国碳市场在统一规范制度基础上运行。

四是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碳市场等国际合作。当前,全球实施碳市场机制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围绕碳市场连接、碳定价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合作与竞争日趋复杂。我国碳市场规模巨大并且还在持续发展,对全球低碳技术、投资等具有强大吸引力,在引领低碳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等方面面临战略机遇。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积极参与碳市场等国际合作,我国能够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 田智宇 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来源:经济日报)

SHPGX导读:在日前闭幕的首届能源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发展战略字研究会能源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赵文智表示,能源安全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是新时期组织实施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必须作好平衡的重大关系。

去年冬天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能源供应危机和今年2月乌克兰危机以来出现的能源“武器化”趋势,都给世界以警示,“双碳”战略要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擎画。

为此,我国油气安全挑战不会因“双碳”战略实施而转圜。尤其是随着中美关系对抗加剧,能源安全形势显得更加严峻且长期存在。

事实证明,能源安全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是新时期组织实施国家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必须作好平衡的重大关系。

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图景

在油气需求下降的趋势下,大规模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清华大学气候研究院提出了气温升高2摄氏度及1.5摄氏度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图景。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挑战不小。

为此,国家能源局油气战略中心专门做了我国2060年“双碳”目标下的我国一次能源结构趋势预测,即206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3亿吨,天然气需求量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碳排放约为27亿吨。

可以说,“双碳”目标与“稳油增气”目标并行不悖。要实现“稳油增气”的目标,亟需解决在中美对抗关键期,能源安全的问题。

世界石油公司低碳发展的两种模式为欧洲公司转型发展模式(加大低碳投资,拓展低碳产业链),及美国公司 “融入发展”模式(专注油气业务,构建低成本油气资产组合)。中国的石油公司走的基本是美国模式。

油气供应安全的战略和路径

提升我国油气供应安全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的油气勘探领域,主要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延长油矿国内四大石油公司正在勘探与开发的领域,包括陆地和海上与资源类型的常规与非常规领域。在此方面,坚持“海陆并举、常非并重”战略,以实现“稳油增气”目标。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继续通过设立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组织好重点领域的理论、技术攻关,努力发现传统成熟理论技术无法发现和开发利用的油气资源。

为此,重点要做好3件事:一是加大勘探投入,积极准备勘探突破新领域和找油找气新战场;二是做好低品位油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科技攻关,让一大批边际和无效益的油气资源成为增储上产的资源保证;三是要依靠AI、大数据与材料等新技术创新和发展,做好老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文章,让已经探明的油气储量能尽可能多地采出来,增加可动用储量数量,把原油年产2亿吨基础做大。

其次,要在油气资源新领域积极组织一场革命,努力推动在传统领域“稳油增气”的基础上,产量能有规模增长。

具体来说,要做好油气资源新领域的基础科技攻关,通过设立若干国家级开发试验区,积极打造支撑油气规模上产的“三驾马车”。

一是陆相中低熟页岩油大规模开发利用。据初步评价,我国中低熟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量数百亿吨,可通过设立国家级中低熟页岩油开导开发试验区,“十四五”突破工业生产关,“十五五”实现规模上产。

二是富油煤的热转化利用。我国富含焦油(焦油含量达7%15%)的煤炭资源多达数千亿吨,把煤岩中富含的焦油提取出来,资源总量巨大,不仅可以解决油气供应安全问题,而且与煤炭直接燃烧利用相比,可以规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煤炭开采企业正常生产深度以下“弃置”的煤炭资源地下气化利用。据评价,这部分煤炭资源总量多达数万亿吨。如果经过优选,能够投入一部分用于地下气化利用,年产天然气规模可达千亿立方米规模。这三大油气资源新领域一旦突破,我国油气产量就会实现有规模的增长,值得国家高度关注。

“双碳”目标发展战略和路径

落实“双碳”目标,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务实可行。一方面,需要对化石能源进行清洁化利用,确保化石能源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地位稳固。同时,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强柔性智能电网建设和储能基础设施建设,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拓展二氧化碳转移和转化途径,从多途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并多途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此,要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技术保障有力,基础建设布局要及时到位。

建议尽快将“林业碳票”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及碳排放抵消机制、破解林业发展与保护难题

林业碳汇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固碳减排措施,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20156月,我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行动目标;研究表明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立方米,约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提高森林蓄积量是固碳释氧的主要途径,除了加强森林经营措施外,禁伐政策对森林蓄积量总量增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禁伐政策严重影响了林业经营者采伐林木获得收益;中央财政对受禁伐政策影响的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及非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标准每年每亩为16,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省市有配套,相应的提高了补偿标准,但都难以弥补林权所有者因禁伐损失;林业禁伐政策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矛盾,林权所有者往往通过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取得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政策的影响使其无法通过采伐林木获得收入偿还贷款,国家和省级的补偿杯水车薪,短期内财政又难以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大战略背景下,林业禁伐政策也难以调整;我国发展林业碳汇优势和潜力巨大,对助力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急需建立探索以“林业碳汇”为主要机制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以破解林业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一、我国林业碳汇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三种模式,即依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抵消机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其它林业碳汇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01231日发布,自202121日起施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林业碳汇可以作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林业碳汇可以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品种上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这类项目可用于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抵消使用;地方碳市场上有北京市核证减排量项目(BCER)项目、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PHCER)项目、福建省林业碳汇减排量(FFCER)项目,这类项目减排量可用于地方碳市场控排企业抵消履约和企业碳中和使用,不能在全国碳市场流通。

二、主要问题

1、现行方法学限制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纳入现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消机制的林业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需要通过在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对项目进行开发;目前备案的林业碳汇方法学有七个:即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竹子造林、竹林经营、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废弃农作物秸秆替代木材生产人造板项目减排及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法学;现行备案的林业碳汇方法学要求只有人工林才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对项目的时间和林地类型等诸多限制,由此形成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技术门槛高、开发成本大、收益周期长,以及开发林种、林龄和经营主体受限等问题特别突出;目前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减排量签发需分两次申报,从项目生成到备案签发一般需1.52年时间;严重阻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

2、“林业碳票”项目开发无国家备案方法学

面对这种情况,福建省三明市2021年创新的开发了“林业碳票”;“林业碳票”不限林种、林龄和经营主体,只要权属清晰都可以申请开发“林业碳票”项目;有别于现有林业CCER方法学只能开发人工林,“林业碳票”不仅是人工林可以开发,受政策禁伐的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同样可以开发“林业碳票”项目;林业碳票项目审定和减排量签发可以合并申报,从生成到备案签发只需30个工作日,既缩短了项目开发流程,又减少了时间成本,同时突破林业碳汇开发成本高的限制;开发“林业碳票”主要依据国家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签发的碳减排量;“林业碳票”针对森林自然生长条件下每年的净固碳量,而碳汇项目则指的是每年新增的额外碳储量。三明市“林业碳票”突破了现有林业碳汇方法学,是大胆创新探索,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三明市实践创新作法开发“林业碳票”。

“林业碳票”是地方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益探索,因没有按照国家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目前无法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及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抵消使用,严重的限制了“林业碳票”流动和变现;“林业碳票”目前只能在当地有限流通使用,应用场景有限。

三、几点建议

为破解对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禁伐政策导致的社会矛盾;增加森林蓄积量,发挥林业在推动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要尽快理顺“林业碳票”纳入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的路径,有必要国家部门之间协同,给出解决方案;建议如下:

1、开发和备案“林业碳票”方法学

“林业碳票”减排量核算依据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按照现行规则,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需要依据国家备案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量;需要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基础上开发备案相应“林业碳票”方法学,统一地方开发“林业碳票”的依据,为“林业碳票”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产品和抵消机制扫清技术和政策障碍。

2、限定只对禁伐的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及其它因素限伐的林木开发“林业碳票”

目前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允许人工林开发,考虑既尊重原有政策,又照顾实际情况;建议“林业碳票”限定受林业禁伐政策影响的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及其它因素限伐的林木可以开发;无论是开发主体范围,还是计量范围,“林业碳票”都与林业碳汇项目互相补充。考虑公平性可设定“林业碳票”项目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上比例低于现行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

3、推动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同时将“林业碳票”纳入自愿碳交易市场

建议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平台,统一指导开发各类“林业碳汇”;同时出台政策将“林业碳票”纳入自愿碳交易市场;使“林业碳票”不仅能用于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履约抵消使用,更能用于自愿碳市场,为企业碳中和抵消使用,进一步拓展“林业碳票”应用场景。

孙久灵

2022523日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增强碳汇都是实现碳中和的必要技术路径,对于助力实现碳中和愿景至关重要。524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达沃斯峰会上宣布,为绿化地球,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中国今后十年要种700亿棵树。相较于其他的碳减排/碳吸收措施,生态系统在发挥固碳作用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重效益共赢的局面,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国生态碳汇基本情况

生态碳汇指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和红树林、滨海盐沼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强调各类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联的整体对全球碳循环的平衡和维持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在已公开最新碳排放清单中,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LULUCF)为111.8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所占比重分别为81.6%10.4%5.4%1.9%0.1%0.6%。如不考虑温室气体吸收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3.0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014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吸收二氧化碳11.51亿吨,湿地排放甲烷172.0万吨,总计净吸收11.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林地、农地、草地、湿地分别吸收8.40亿、0.49亿、1.09亿、0.45亿吨二氧化碳,建筑用地排放253.0万吨二氧化碳,林产品吸收1.11亿吨二氧化碳。2014年全国碳汇量约占碳排放量的1/9。实现碳中和愿景任重道远。根据2014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来自于林地、草地和林产品的碳汇贡献量最大,林草是提升碳汇能力的关键领域。

中国生态碳汇法律制度建设进展

在森林碳汇方面。我国森林碳汇制度标准体系发展迅速,2006年以来,国家层面针对林业碳汇发布诸多政策文件,加强森林碳汇计量标准、监测方法、项目方法学、减排量核证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地方层面围绕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价值化实现机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索;森林资源固碳增汇的生态功能得到保护,将林业碳汇作为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救济方案在司法层面得到认可。但森林碳汇立法仍然空白,相关制度规则散见于层级较低的行政规章及政策性文件。

在草原碳汇方面。我国草原碳汇还处于前期技术方法研究、碳汇储量调查阶段,在立法层面处于空白,国家及地方层面关于草原碳汇的政策规定相对较少,多散见于应对气候变化、林草规划等政策文件中,不成体系,可操作性不强,专门针对草原碳汇的政策文件或技术方法极少。国家层面虽然针对草原碳汇发布了《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AR-CM-004-V01),但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此方法学尚未得到实践应用。

在湿地碳汇方面。2021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首次将“碳汇”纳入了国家法律,第三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因地制宜采取水体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动物保护等措施,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和碳汇功能”,为湿地碳汇保护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从立法角度来看,湿地碳汇保护走在了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前列。但目前关于湿地的法规政策主要聚焦湿地保护和修复,关于湿地碳汇能力的巩固增强、湿地碳汇价值实现机制的具体法规、政策、标准几乎空白。

在冻土碳汇方面。关于冻土碳源汇特征存在较大争议,我国目前对冻土碳汇的关注仍主要聚焦于监测、调查评估和科学研究。有关冻土固碳能力保护及冻土碳汇能力开发的相关规则,在国家立法层面处于空白,在冻土资源较为集中的省区也缺少相关政策规制。

在海洋碳汇方面。近年来海洋碳汇逐步引起重视,相关的政策文件逐步增多。但总体来看,海洋碳汇在立法层面仍为空白,国家层面有关政策文件中对于海洋碳汇的要求主要是引导性、方向性的;地方方面,福建、海南、山东等海洋大省以及厦门、深圳、威海及湛江等沿海城市在蓝色碳汇方面开展先行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体系。

中国生态碳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生态碳汇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生态碳汇上位法缺失,现有制度规范法律层级低且不健全;碳汇法律属性不清,权属边界不明;湿地碳汇与海洋碳汇、森林碳汇存在边界模糊情形;对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固碳潜力、固碳机理及固碳技术的科学认识仍然不足;部分生态系统的碳源和碳汇存在动态的相互转化情形;生态系统普遍具有较大固碳能力,但多数生态系统面临碳释放风险;部分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不高,碳汇项目开发难度大,经济性不高;生态碳汇交易与全国碳市场衔接不畅;生态碳汇计量标准、监测方法不足,部分生态系统碳汇计量困难;现有生态碳汇项目减排方法学不足,方法学开发难度较大;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方式较为单一、价值实现困难等。

推动生态碳汇管理法治化。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在应对气候变化法中专题规定碳汇内容,出台保护和发展生态碳汇的条例或部门规章,填补生态碳汇立法空白;推动《森林法》《草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标准及激励保障措施。推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明确生态碳汇法律属性及判定原则。完善碳汇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政府部门生态碳汇进展定期报告评估制度。将生态碳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相关制度性评价体系以及政府绩效指标考核体系。明确维护生态资源固碳功能的权力和义务,强调责权对等,对于破坏已有碳汇资源以及“造假骗补”等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对人为造成生态碳库损失的行为予以法律惩罚。落实“损害担责、恢复生态、堵疏补漏”原则,探索建立“生态司法+碳汇补偿”的环境司法新模式。

推动生态碳汇管理科学化。既要肯定生态系统增汇价值,也要肯定生态碳库保护和维持的价值,将巩固维持原有碳库放在首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的生态系统,开展碳源、碳汇特征调查评估,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加强湿地、冻土、海洋生态系统固碳机理、碳源汇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开展精细化管理,因地施策。对于具有明显碳汇特征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加碳汇;对于呈现碳中性或碳源特征的生态系统,及时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恢复其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源流动态监测,对于存在碳源风险的生态系统及时做出预警,积极采取人为干预措施。加强生态碳汇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显着固碳增汇效果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技术。

推动生态碳汇管理标准化。建立生态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碳汇本底调查评估及潜力分析。加强生态碳汇方法学的开发、论证、研讨和实践应用。对于增汇潜力较大、具备开发交易价值的生态碳汇类型,开展精细化分类,出台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碳汇计量标准、监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边界、不同情景的生态碳汇,分门别类开发项目减排方法学;对于不同类型生态碳汇的边界模糊的部分,按一定原则划归某一类生态系统,避免交叉重叠,保证管理规则的一致性。

推动生态碳汇管理市场化。加强政府引导,探索适宜的碳汇碳价实现机制,开发各类生态碳汇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推进生态碳汇进入全国碳市场。明确生态碳汇交易主体的范围和权利义务、项目开发程序,以及生态碳汇权属的产生、归属、流转、确权规则。明确生态碳汇用于质押、抵押、留置、抵销、期货交易、项目碳中和、司法救济等的规则。拓宽碳汇价值化实现渠道,推进生态碳汇保护发展与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扶贫、脱贫攻坚、精准帮扶、乡村振兴等政策的衔接。创新碳汇项目开发和收益分配模式,鼓励开展碳汇金融创新。

推动生态碳汇管理国际化。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生态碳汇发展成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重视。当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已完成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的立法进程,七国集团峰会倡议建立的“气候俱乐部”也传递了在国际会计规则、气候贸易团体壁垒等方面的倾向。欧盟碳泄漏清单中包括我国对欧出口强度较高的产品,会形成国际标准制定、第三方市场的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造成非生产性劣势。根据欧盟议会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版本,如果非欧盟生产商能够证明,进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已经在第三国支付了碳价,欧盟进口商就可以全额扣除相应的成本。因此,应加强中国生态系统碳汇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研究,积极做好碳边境调节机制预案。

(转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815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主办,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榆林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林业局承办的第六届丝博会活动之第二届碳中和(西安)国际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与会专家围绕“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主题,就我国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碳中和与石化产业展望、“双碳”目标与主体能源变化、减污与降碳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

第二届碳中和(西安)国际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和专题论坛3部分,专题论坛由榆林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大学联合主办的“能源化工低碳发展平行论坛”、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与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生态碳汇能力建设平行论坛”、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与西咸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碳市场和绿色金融平行论坛”3个平行论坛组成,与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能源产业在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科技创新助推能源化工绿色低碳发展,为我国能源和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最强的智力支持和思路指引,探讨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建设与交易展望以及“双碳”目标下如何发挥碳市场功能促进气候投融资实践,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搭建交流共享平台。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江苏再出新规。记者获悉,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科技厅近日印发<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以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双碳”资金)是指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低碳绿色转型的重大创新需求,按照长短期结合、纵深部署的原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项目、平台、资金及人才的一体化配置,支撑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

新规明确了“双碳”资金的支持范围,即主要用于支持绿色低碳方面的前沿基础研究、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农村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应用示范、创新平台建设,以及与国家、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组织实施的联动项目等。

具体而言,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推动形成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在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将聚焦产业前沿和重点行业领域,围绕能源低碳转型和产业绿色转型需要,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绿色低碳技术水平。

对于农业农村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将聚焦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农业生态碳汇和低碳生产技术攻关,推动构建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将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绿色低碳转型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2125日,中共巴中市委五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绿色崛起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发挥优势守好绿色本底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指出,巴中是绿色生态资源富集区,要聚焦实现“双碳”目标,找准实践路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优势、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协同增效,创新驱动、改革赋能,市场主体、政府主导,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动绿色崛起,建设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新兴增长极、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领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先行区、全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

巴中,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全市森林资源丰富,属全省重点林区,森林面积1165.9万亩,森林蓄积65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3.18%

市林业局局长李旭表示,抢抓“双碳”政策机遇,全市林业系统将找准切入点、承接点,聚焦突破。首先,着力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森林抚育40万亩、低效林改造1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全力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增加森林碳汇。其次,通过加强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地定额、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强化森林资源巡查监管,加强巴中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压紧压实森林防灭火各方责任,深入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减少因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环境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期,省林草局下发《关于启动全省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的通知》,确定我市为全省首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市。李旭介绍,此次试点涉及摸清森林资源本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立、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林业碳汇金融创新和碳交易模式机制创新等内容,对我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抢抓"双碳"重大机遇、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作用。

就如何开展试点工作?李旭从六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一是编制《巴中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实施方案》,结合巴中实际,进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二是摸清家底状况。开展全市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资源本底调查,重点调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本底,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建立健全区域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三是抓好项目开发。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世行贷款项目等林业工程项目,明确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类型、规模、布局,按照国省相关林业碳汇开发标准,重点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四是推进碳汇交易。密切关注国家林业碳汇交易政策走势,及时按照国省要求进行项目申报,依托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国家储备林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先期探索开发储备24万亩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争取实现林业碳汇交易突破并投入全国碳市场交易;推动实施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机制,鼓励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购买林业碳汇消除碳足迹。五是探索金融产品。支持各类银行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探索林业碳汇资产证券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盘活碳汇资源。六是构建技术支撑。借助国内科研院所和省级林业碳汇专家力量,为全市林业碳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培养本地林业碳汇人才,培育巴中林业碳汇科技队伍。

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决定》明确,推进特色园区集约高效发展及农林等特色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林业产业园区。

李旭表示,明确园区建设重点要紧扣全市1+3”主导产业布局,结合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绘制“一地两线六园”林业产业发展“作战图”:围绕打造中国森林康养目的地,依托“光雾山-诺水河-空山”旅游环线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打造竹林风景线和彩林风景线,重点建设南江核桃、南江彩林、通江杜仲、通江核桃、通江楠竹、平昌核桃6个现代林业园区。

丰富园区发展模式对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十分重要。李旭说,将推行高效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积极延链补链,大力发展园区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仓储物流、旅游等服务产业,探索建设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为主导,林下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型现代林业园区,实现“一园多功能”,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把园区建成旅游景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森林康养基地。

“明确建设标准对园区创建十分重要。”李旭表示,《巴中市现代林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新业态培育、绿色生产、品牌建设、科技支撑、组织方式、保障措施等9个大项18个小项的具体指标,将促进全市现代林业园区建设、认定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来源:巴中日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以我国工业碳排放最集中的区域——产业园区为抓手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有效达到减排、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超1.5万个,园区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总量中占比约31%,应率先通过降碳努力和绿色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生态发展之路提供示范标杆。

目前,产业园区的绿色转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总体规划尚不清晰。绿色园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现路径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硬指标约束、行动线路图等总体规划和设计,也未明确工作主体和权责划分。尤其是产业转型的积极性方面,低碳技术应用的成本与园区和企业效益的提升不成正比,缺少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推广机制。

二是建设标准缺乏统筹。目前各部门制定的政策侧重点不同,如工信部制定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方案》偏重工业发展,生态环境部牵头制定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关注环境治理与保护,彼此相互独立,标准规范不一。

三是市场机制仍未健全。目前我国碳排放核算交易等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碳排放核算结果缺乏连续性,而碳排放的确权和核算直接关系到绿色低碳园区的效果评价。此外,碳交易广度深度不足、碳金融覆盖范围有限,与绿色转型目标相适应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有待建立健全。

产业园区不仅是产业集聚发展、贡献经济增长的主阵地,更应是践行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的主战场。为此,需要统筹规划,精准施策。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发展全过程,分类分级明确各产业园区绿色转型的行动重点,构建低碳技术和管理体系架构,兼顾绿色与发展、兼顾生产和生态,进行全面规划;要加大低碳工艺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无碳、减碳、去碳等低碳技术,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引导企业形成互嵌模式,形成涵盖不同生态产业链的循环型产业园区;要提前布局转型,实现“五化”目标,即产业链接循环化、清洁能源增量化、物流系统清洁化、园区建筑低碳化、园区管理智慧化。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标准规范。出台关于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强化“生态导向”,从园区基础设施、能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交通出行等方面完善管理标准和规范,建立园区减排考核管理办法和相应的评分标准。产业园区绿色转型涉及发改、工信、住建、环保等诸多部门,加强跨部门联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将碳排放监管与核查、减排成效作为园区考核和评估的主要目标,探索建立与能源、碳排放目标及分解相适应的绿色发展奖补机制。强化数字赋能,鼓励重点领域开展数字技术促进绿色转型和最佳实践项目试点。

三是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要素统一立法,通过立法碳交易主体、碳排放配额总量和碳排放配额分配给予明确;要构建科学的碳资产确权制度,以“所有权转让合同+登记”的方式确立碳资产所有权;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成立绿色基金,对低碳和()零碳园区建设,通过专项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完善碳定价和交易机制,扩大碳市场交易主体覆盖范围,拓展基于碳交易的融资工具,有序推进碳质押(抵押)、碳租借(借碳)、碳回购等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

面对世界变革和全球能源危机,中国要任凭风浪起、把握大方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财联社818日电,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其中提出,支持地方建立一批专注于绿色低碳技术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载体,做大绿色科技服务业,深度孵化一批掌握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国技术合同登记企业中,按照“低碳”“零碳”“负碳”分类筛选和发布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促进技术、金融等要素市场对接,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绿色低碳科技企业集聚。支持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基础好的各类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双碳”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重点。

工业领域长期以来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户。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70%以上来自工业生产或生成性排放。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成为我国减少碳排放的主战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那么,我们的工业需要调整吗?如何调整?

不能为了降碳而“去工业化”

工业碳排放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各国的共识。“西方走的就是这条路,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指出。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力。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31.5%下降到2020年的26.2%。而以制造业闻名全球的德国和日本,这一比重大致稳定在20%左右。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等进程目前尚未结束,但比重却在下降,应引起警惕。“不能盲目跟西方一样,为了降碳而去工业化。”桂卫华提醒,实现“双碳”目标,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他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去工业化,碳排放大幅减少,但造成的结果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倒挂,引发经济危机。近年来,美国提出“再工业化”,以占据全球制造业新的制高点。

在桂卫华看来,我国是世界上工业品种种类最齐全的国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仍要保持这个优势。“制造业不能再下降了,这牵涉到供应链安全问题。”

要通过智能化来减少碳排放

不能过早地“去工业化”,那就只能提高工业的效率,即用最少的碳排放实现最高的生产力。

要减少碳排放,必须实时监测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二氧化碳来自哪儿、排放了多少、排放到哪里去,然后实现低碳运行及智能调控。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发挥重要作用。

“制造业只有实现全流程、全场的精细化控制、精细化操作、精细化管理,才能减少碳排放。”桂卫华说,智能技术正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比如,很多企业建有数据中心,这种超大号的机房十分耗电。某企业在其数据中心安装上千个传感器,用来收集温度、电量、耗电率等各种数据,然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由此建立人工智能程序,智能调控用电,最终将电力利用效率提升了15%

“减碳,没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强调,传统产业要加快智能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柴立元建议,对于排放监测问题,急需加大数据集成,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形成生态设计标准,构筑智能评估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污染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沈卫明认为,智能制造的目的是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率,只要智能技术能在某一个节点上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那就是智能制造。

“也许没有给企业盈利带来很多收获,但是从‘双碳’角度来说,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带来的是社会效益。”他说。

(来源:光明网 记者 陈海波)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甫一诞生,便吸引了业界的目光。2021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短短一年内,已经覆盖了约45亿吨的排放规模,成为全球覆盖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累计交易量达到1.94亿吨,交易额85亿元。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甫一诞生,便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2021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短短一年内,已经覆盖了约45亿吨的排放规模,成为全球覆盖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目前,累计交易量达到1.94亿吨,交易额85亿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18日在第一财经零碳峰会上分享了上述数据。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运营,由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承担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的运行。其中,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承担了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的发展障碍和未知领域,面临着从市场培育到实现高标准运行的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赖晓明坦言。

围绕未来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应如何建设,业界往往各有见解。

赖晓明认为,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既要考虑国内要素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要针对碳市场的自身特征和具体情况,这个中心任务来确定目标和制定方案。因此,他提出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具备统一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包括作为市场根本保证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市场运行基础的统一碳排放管理体系和交易规则体系。

二是具有平等、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实现覆盖行业的多样化、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统一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发展多样交易需求和多元交易结构,达到市场畅通、定价有效。

三是具有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在市场结构上同步推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建设,交易标的上衔接配额市场与减排量市场,交易产品包含碳现货与各类碳衍生品,在各市场维度上互联互通、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形成功能齐备的市场体系。

四是具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按照碳市场的特点,建立包括行业主管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市场管控体系,以及有效的市场调节稳定机制。监管部门要职责清晰、协作顺畅,成为市场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

尽管距离规范、公平、高效的碳市场目标仍有一段距离,但赖晓明强调,碳市场机制在统筹减排与发展、整体与局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任重而道远。

“有一种观点认为减排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当前建设碳市场的必要性不大。在我看来,相对于减排的刚性约束,碳市场是一种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推进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能够给予企业比较自主灵活的减排路径,激励企业绿色转型,帮助清洁低碳的企业和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碳市场是贯彻先立后破、支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赖晓明说。

对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赖晓明表示,碳市场的定价机制所赋予的减排成本,从局部看是增加部分高排放企业的转型成本,但纵观全局,却是通过对低碳产业的激励,将更多的资源聚集在减排效果最优领域,最终降低全社会的低碳转型成本。

从时间维度来看,他认为,通过碳市场机制,政府对企业提出阶段性控排目标,碳市场主要反映阶段性的资源分配需求,企业可以根据碳定价的变化趋势来调整减排和生产,从而将长期的减排压力分解为各阶段的减排工作,统筹好转型和发展的关系。

“全国碳市场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破除阻碍市场发展的各种壁垒,建设规范高效的产品服务体系,形成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平稳高效、开放活跃、流动畅通的大市场。”赖晓明称。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马晨晨

在第一财经主办的2022零碳峰会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本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要着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碳密集型产业的低碳转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激发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让符合标准的企业获取融资优势。

每经记者:黄宗彦 每经编辑:魏官红

815日,“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绿色金融支持竹林碳汇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办。行业专家、知名学者、金融机构负责人等与会嘉宾在会上共同探讨生态碳汇价值实现新路径,并将生态碳汇视为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施懿宸教授进行了主旨演讲。

生态碳汇具体含义是什么?对实现“双碳目标”能起到哪些作用?金融机构在推进生态碳汇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供支撑?生态碳汇与资本市场有什么联系?上市公司又该如何参与?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施懿宸教授。

施懿宸教授在专访中表示,生态碳汇作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方式,从其自身来看,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从政府角度而言,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制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则,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从市场角度来看,生态碳汇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包括“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碳金融”和“可持续金融(ESG)”。资本市场与生态碳汇间的相互联动,将更好地促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生态碳汇具有真实的“正外部性”

NBD:近日您参加了“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绿色金融支持竹林碳汇发展论坛”,也提到“生态碳汇”这个概念。相比“碳排放”“碳交易”,“生态碳汇”较为陌生,能否解释下什么是“生态碳汇”?

施懿宸:“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必须做碳盘查,也就是各位常听到的碳账户,碳盘查之后会知道自己的排放量有多高,从而找到一个最佳的减排路径。但是有一些企业和行业,天生就无法达到零碳排放,例如石化工业,所以我们必须做碳抵消。

而生态碳汇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植被修复等生态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像森林、草地、耕地和海洋这样具有较大碳资产的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碳汇作用,来抵消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双碳”目标。

NBD:在您看来,大力发展生态碳汇具有什么意义?它与我国“双碳”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施懿宸:首先,就其本身而言,生态碳汇具有固定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生态碳汇重要,就是它具有真实的“正外部性”,这一“正外部性”可以抵消负的外部性。那么,无论从经济、环境或是生态的角度来看,它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再者,生态碳汇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方式。从短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尚未脱钩之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带来碳排放增长,要平稳实现碳达峰,碳汇意义重大。长期来看,部分行业依然无法实现自身“碳中和”。这时,充分发挥生态碳汇作用,抵消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则可以实现“碳中和”。

发挥生态碳汇作用有三种路径

NBD:由此看来,生态碳汇是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实现路径来看,您认为生态碳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目前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和成功经验?

施懿宸:毫无疑问,生态碳汇,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而当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具有较大的差异,东部、南部覆盖率高,而西部、北部低。森林覆盖的区域差异,使得我国的陆地碳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南部碳汇能力强,而西部、北部较低。

所以要发挥生态碳汇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种路径实现。首先,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特别是对于西部、北部地区。其次,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这也是目前的一大难题。最后,研究制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则并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模式。

举例来说,目前金融机构可以注册,但是无法交易。所以你会发现,碳排放权抵押融资这样的项目很难规模化,因为金融机构拿到的抵押物无法自行做类似的清算。

目前来看,浙江安吉和福建算是两大较为成功的案例,从碳汇的监测测算到顶层设计,再到最后的碳市场碳交易,都总结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如浙江安吉,形成了《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碳汇测算方法,并且成立了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和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通过“生产方(村集体)——中介(两山银行)——买家(购碳企业)”的碳汇交易模式,把竹林碳汇生产包推向市场。

支持生态碳汇有四种金融工具

NBD:据了解,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需求高达百万亿元级别,市面上已有不少专门针对“双碳”的金融工具。针对生态碳汇,金融市场应如何提供支撑?

施懿宸:针对“双碳”目标,主要有“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碳金融”和“可持续金融(ESG)”这四种金融工具。那么针对生态碳汇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绿色金融可以提高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以及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目标更加多元。

相对于支持存量的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支持的是增量,支持高碳资产往低碳发展,这部分的能力建设更为重要。绿水青山,过去在绿色金融里面它很难量化。但是在转型金融里面,所有碳资产都可计量,并且都是一个价。

第三是碳金融,也就是建立碳市场,进行碳交易。目前碳金融工具包括:碳市场融资工具,碳市场交易工具和碳市场支持工具。

此外,在碳市场中,也通过抵消机制这样一种履约工具,将碳交易纳入企业之外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这些减排量,经特定机构认证认可后,可用来抵消纳入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是可持续发展金融,也就是广义的ESG。一方面,将ESG指标绩效纳入金融机构,支持“碳中和”创新及转型生态碳汇项目筛选。另一方面,企业将ESG的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规划中,深入践行ESG行动目标及气候变化相关的管理实践,实现企业碳中和的长远愿景。通过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创新,可以促进企业以科技手段推动碳中和的实现。

上市公司首先要建立起碳账户

NBD:我国的碳市场已正式上线一年多时间,并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在您看来,生态碳汇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对接碳市场?在这方面,我国的碳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

施懿宸:为了使得生态碳汇更有效地对接碳市场,首先要加强生态碳汇的科研投入,对生态碳汇的碳汇计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将碳信用额度和碳配额充分应用于碳市场中,尤其是碳信用额度的交易。如果给出碳的成本,我认为碳信用的空间会比碳配额高一点,因为它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在抵消机制里可以起到更多的作用。

最后要扩大底层的碳资产。市场的交易量周转率是有限的,在一个价格区间里,碳市场化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碳金融这种工具,从底层的碳资产可以延伸出非常多的碳资产。但是,目前没有相关底层资产,怎么会延伸出更多的碳资产?

虽然我国碳市场发展运转顺利,并且日趋活跃,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有待提升,市场潮汐现象较为明显。当它不是一个真正市场机制的时候,你会发现平时都没什么交易量。其次,定价机制有待完善,碳价远低于海外市场,导致其对企业的激励程度不够。第三,碳市场有效性不足,难以支撑碳金融产品的稳定活跃交易,机构投资者入市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金融机构无法利用金融工具撬动碳资产。最后,是区域市场割裂,碳配额公信力不足。

NBD:建立成熟的生态碳汇市场体系,与资本市场之间有什么联系?上市公司应该如何参与生态碳汇?

施懿宸:成熟的生态碳汇市场体系与资本市场之间,有良好的联动性。当上市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碳中和绩效时,有助于资本市场更好地参与碳汇市场,从而建立更为成熟的生态碳汇市场体系。

反过来,当建立起较为成熟的生态碳汇市场体系时,也有助于刺激资本市场向绿色低碳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要想参与到生态碳汇中,首先要监测出自身的碳排放,建立起自身的碳账户,为下一步节能减排做出准备;其次,使用碳汇减排项目的抵消机制,更好地参与到碳市场中;最后,要加快对碳信息的披露,向市场释放可持续运营能力信号。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工作部署,对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案》注重分类施策,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

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层面的核算对象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其工作目标不同,具体工作要求也不同。《方案》针对区域层面(国家和地方)、行业企业层面、产品层面三类核算对象,同时结合服务于谈判履约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要求。

一是针对区域层面,提出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要求。区域层面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主要用于本区域的碳排放形势分析和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可为推动本区域做好“双碳”工作提供决策支撑,并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评价考核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案》要求,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对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因子、电力输入输出等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责任,并组织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地区年度碳排放总量核算。

二是针对行业企业层面,提出完善碳排放核算机制的要求。行业企业是加强碳排放管理的重要主体,行业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统计核算,需充分反映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水平,支撑行业碳达峰预测预警、企业碳排放对标分析,同时应满足碳市场交易、绿色金融等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32015年间先后公布了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国家标准委在2015年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及10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相关国家标准。针对新形势,《方案》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安排,要求对相关指南和标准开展制定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核算机制,切实满足碳排放管理和市场需求。

三是针对产品层面,提出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的要求。产品碳排放核算需要大量详实的数据支撑,推动产品层面碳排放核算,有利于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产品开展低碳评价,促进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引导消费者实施绿色采购;同时可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中国产品融入国际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方案》提出,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动适用性好、成熟度高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国家标准。

四是为加强支撑谈判履约,提出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的要求。《方案》提出,持续推进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建立常态化管理和定期更新机制,按照履约要求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推动清单编制方法与国际要求接轨。

二、《方案》注重从实际出发,科学部署各项工作

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下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涉及的核算对象不同、核算边界不同、工作目标不同、数据来源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工作基础不同,并且核算数据精度要求越高,需要核算的内容和数据工作量越大,数据的可获得性越低、成本越高,因此要统筹平衡好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这就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加快推动,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目标导向,把握工作重点,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顺序,科学有序开展工作,逐步建成体系完备、相互衔接、支撑有力、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夯实碳达峰碳中和数据基础。

一是设定阶段目标,明确工作方向。《方案》设定了“十四五”时期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的分阶段工作目标。到2023年,要基本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部门协作机制,相关统计基础进一步加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稳步开展,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初步建成。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统计基础、核算方法、技术手段、数据质量方面工作均有提升,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是聚焦当前重点,强调急用先行。《方案》提出坚持科学适用的工作原则,强调急用先行的工作方法。例如,《方案》根据工作要求和当前基础,确定了四方面的重点任务,并且根据工作任务性质和国情实际,明确了须报领导小组审核、须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具体工作事项。再如,关于统计核算制度,首先要求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核算方法,并组织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地区年度碳排放总量核算,而对省级以下地区则提出鼓励的要求。

三是立足国情现实,遵循先易后难。《方案》提出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推进相关工作,这是坚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核算范围方面,当前在聚焦能源和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也鼓励开展对非二氧化碳排放、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方法学研究。统计基础工作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与全国及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要求相适应的活动水平数据统计体系。排放因子库建设方面,要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可信度高的排放因子编制和更新体系。

三、《方案》注重分工协作,构建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

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数据支撑是基础,统一规范是要求,分工协作是关键,需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一是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为推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范,《方案》充分强调领导小组对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提出前述四类重要核算方法以及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数据、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须报领导小组审核,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绿色采购、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的统计核算方法、指南、标准等须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上述工作要求强化了统计核算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为不断提升统计核算水平和质量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是构建部门和地方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方案》对前述四类重要核算工作及保障措施均提出分工安排,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协同高效。同时,鼓励各地区参照国家和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按照数据可得、方法可行、结果可比的原则,制定省级以下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

三是积极发挥科研机构和专业队伍的作用。温室气体核算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方案》提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碳排放方法学研究,加强消费端碳排放、人均累计碳排放、隐含碳排放、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等各类延伸测算研究工作,推动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核算研究。同时,《方案》提出要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方案》提出了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是深化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各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基础保障。(作者:任献光  国家节能中心)


本报济南讯 85日,鲁信集团旗下的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信”)成功发行“碳中和·碳资产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标志着国内首单经绿色认证的CCER碳资产收益权绿色信托正式落地。

本项目初始规模966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受让北清环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开发持有的CCER收益权,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排放328万吨,具有较为显著的碳减排效益。此外,该计划获得东方金诚信用绿金的评估认证,成为全国首单经绿色认证的CCER碳资产收益权绿色信托。

本单绿色信托的成功发行,是山东国信深化金融赋能、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山东国信将加大碳金融产品开发,不断擦亮绿色名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来源:大众日报

化工园区是由多个相关联的化工企业构成,以发展石化和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化工园区一般包括两种类型:

一是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或认定的专业化工园区或化工集中区;

二是有关部门批准设立或认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其他工业园区中相对独立设置的化工园()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加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顶层设计,坚持全国一盘棋,重点加强高碳排放企业的减排力度,通过碳市场交易逐年收紧高碳排放企业碳排放配额约束或提高碳市场基准线标准。

20228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化工产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也是传统优势产业。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化学品生产第一大国。石化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其高耗能高排放属性主要由产品性质和工艺特点决定。为有序做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国家出台多个文件,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测算,2020年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在工业领域碳排放量中仅次于冶金行业。

“十四五”时期,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升级跨越关键期,布局园区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智能化成为新趋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集群化发展明显加快,低碳产业发展趋势强劲,化工园区成为推动化工行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据园区委统计,截止2021年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化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16家,其中国家级的化工园区48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1%在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主战场。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集聚度高的园区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因此,化工园区不仅是行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行业“双碳”工作的主阵地,做好化工园区的减碳降碳工作,将为行业“双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化工产业园区化积聚的大趋势下,如何围绕着化工园区开展行业系统性减碳工作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在3060”目标的建立背景之下,随着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碳排放及其交易活动的会计信息核算与披露体系的构建也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架构不断完善的重点任务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碳排放会计相关研究近年才开始,目前并没有完整准确的法律或是规章制度予以参考和实施,导致企业在进行相关碳排放会计信息核算时,账务处理随意,核算方式不统一,核算结果参差不齐,使得碳会计信息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企业碳排放会计信息核算体系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政府,亦或是信息使用者来说愈发重要。

2 意义

从短期来看,加强对企业碳排放会计信息的核算和披露的要求势必会给企业增加相关成本,这对于碳排企业来说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然而关注企业碳排放相关会计核算,进一步也能帮助企业进行绿色化转型,满足当下的低碳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长远来看不但能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意识,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污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建立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形象。

3 企业碳排放交易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3.1碳排放会计核算目标

碳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一个分支,除了有环境会计的核算特点以外,还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从不同层次来分析,碳排放会计核算的目标主要可分为两点:第一是经济目标,碳排放会计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之下,为了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完成国家对于二氧化碳减排的要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会计信息核算提高管理层对于绿色环保的意识,以便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进一步提高成本效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二是社会目标,企业准确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相关账务处理,及时、完善的向信息需求者提供需要的信息,为其投资决策以及监督提供指导和意见,反过来进一步帮助企业更好的履行其社会环境责任,从而在行业中提升企业的信誉,提高市场中竞争力。

3.2碳排放会计核算原则

碳排放会计核算时,应遵守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社会性和外部影响内在化原则、战略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励和取长补短的原则、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等。社会性原则意味着公司所负担的成本和费用不仅包括公司自身发生的成本,还包括公司向外部环境产生的成本,如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对于自然界、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的外部性影响,也可以称为外部环境成本。只有将这种外部性的环境或碳成本被包括在正常运作的成本中,才可以正确衡量公司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战略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是基于低碳经济管理模式,不断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将碳排放因素作为提高公司竞争力,实现最终目标,增强公司竞争优势的战略因素之一。

按照系统性原则,从系统内各种活动的协调统一出发,碳交易和预算、碳核算和管理以及碳绩效和鉴证等活动应被视为一个系统。在采取企业绿色化转型和控制碳排放的管理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方法来鼓励或是约束企业的行为,以达到更好的落实碳交易相关措施的目标。其次,在进行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以及相关交易活动的确认和计量时,也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正承担着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不但要遵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还应当参考国外已经十分完善的相关会计账务处理的内容。

3.3碳排放会计核算的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分子,其主要责任不仅仅限于准确的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而是要把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放在战略决策的第一考虑位置上。因此,碳排企业作为碳排放会计的主要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假设时考虑的方面应当更全面。首先,企业应当在核算之前将碳排放相关成本、收益均纳入核算内容之中,同时,在考虑对企业内部能源、资源信息核算时,也应该综合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2)可持续发展假设是碳排放会计核算的重要基础,企业要想完成低碳转型,就需要以长远的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包括研发节能减排技术、转型升级生产模式、使用新型环保能源等。站在该假设的基础上,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能仅以经济增长作为核算的目标,而是需要在涉及到碳排放及其交易的会计信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毕竟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社会环境受到破坏,企业也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3)环境有价值假设也是在碳排放会计核算当中新增加的内容,以往会计核算时并没有将环境考虑在其中,仅作为一个参考项,常常被会计实务人员所忽略,然而,在越来越重视环境发展的当下,尤其是在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资源下,环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其越来越稀缺,其价值也逐渐突出。尽管环境资源的价值无法准确进行量化,但是企业首先需要意识到环境的价值,再通过相关交易活动中进行进一步间接的确认和核算。

3.4碳排放会计核算的原则

1)充分性原则。企业在对外进行碳排放及其交易的相关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当遵循现有指导意见和规定,完整、真实的披露企业碳排放权的使用、处置和留存情况,也应当按照真实情况披露其交易成本和收益内容,同时,还应当及时披露企业对于环境责任的实施和控制情况,通过相关信息的披露得以监督企业进行低碳绿色化转型。

2)警示性原则。碳排放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购销过程中,牵涉到的有关碳资产及其资金运动。在日常核算中,碳排放会计应该对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相关任务的履行情况,当发现数据出现异常,就能立刻提醒企业,需要更改发展战略规划。

3)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对于部分企业来说披露碳会计信息,可能导致泄露商业机密或是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对于披露相关会计信息产生抵制心理。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结合具体情况,对企业存在的疑问进行疏导,适当给予相应处罚。同时,相关政府部门或是环保部门也应当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在遵守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核算的方法,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积极性。

4 针对当前国内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分析

4.1《暂行规定》的主要内容

1)明确核算处理。《暂行规定》中确定,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在获得企业免费的碳排放配额后,不需要进行任何账务处理;但是通过交易外购的形式取得的碳排放配额,应按取得成本确认,并在购买日确认为企业资产,且不涉及负债的确认。

2)进行科目的区分。《暂行规定》中增设确认企业通过交易取得的碳排放配额的“碳排放权资产”科目,这一内容跟与国际现行会计处理方法相同。但规定中为了减少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活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并未在负债方增加相关应付类会计科目。

3)使账务处理更简便。《暂行规定》提出企业在取得政府无偿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是无需进行账务处理,并且当碳排企业当期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其配额时,也不用在所属会计期间内记录相应的负债义务。

4)说明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内容。《暂行规定》中提出,企业通过外购取得的“碳排放权资产”期末余额计入“其他流动资产”的余额中统一对外披露,并且最终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中包含的企业碳排放权的金额。

4.2《暂行规定》的不足之处

1)核算内容不完善。在该《暂行规定》的文件中,并未要求对企业获得政府无偿分配的碳排放权配额进行账务处理,取得时不登记获得成本,持有期间也不做任何核算与计量的工作,然而,无偿取得的碳排放配额也属于企业需要管理分配的内容之一,如果不从完整进行核算相关内容,是否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核算原则,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2)无法准确披露会计信息的经济实质。《暂行规定》中为了使得会计的账务处理更加方便可行,针对企业购入的碳排放配额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披露列报,但是全国各地都逐步开始成立起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二级市场,相关碳排放权的售价将不再是某一个稳定的价格,而是不断变动。这时候如果继续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和核算,将无法准确衡量碳排放配额的当前市场价格,最终导致会计财报中的信息不准确。

3)碳排放权知识不普及且交易内容单一。自从全国碳市场开放自由交易以来,交易量一直较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相关市场和规则没有在企业中普及,绝大部分公司并不熟悉交易的内容和制度,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了解,也缺乏高层次人才。而且相对成熟先进的欧美碳排放权市场中有多种多样活跃的金融工具的参与,而在我国,主要参与主体还是单一的金融业务,是否需要进一步发展更加多样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产品,以及此类金融产品应当如何计量、记录、报告,也需要进一步分析。

5 提高我国碳排放及其交易会计核算内容的建议

1)完善进行会计相关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经上述分析后发现,国内暂行规定中并未要求企业会计对于政府无偿分配的碳排放份额同时进行资产和负债的确认,然而,即便企业获得无偿的碳排放配额,但是也有权对其进行使用、管理、处置等权利,也相应享有对其的收益权。若相关企业通过绿色化转型,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将剩余碳排放权进行对外售出,那么也应当进行收入与成本的账务处理。因此,需要完善对于企业取得无偿分配的碳排放权配额相应的资产与负债的确认。

2)首次入账和持有期间使用公允价值衡量。随着各地开始成立自己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的价值也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价值,因此假设碳排放权配额继续使用历史成本登记入账价值,以及进行后续持有期间的核算列报,将无法准确体现其经济实质,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因此,建议在进行碳排放权的核算与计量时,在一开始就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反映其真实的价值。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由于目前相关条例和暂行规定中仅要求企业对于碳排放权配额相关使用管理情况等非财务信息在附注中披露,导致企业在平衡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时,更加倾向于获取最大的利润,更何况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绿色化转型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因此部分碳排企业对于相关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相关部门和各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对有关企业和交易活动进行监管时,应当增加相应的鼓励与激励政策,提高企业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结语

综上分析,《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无疑给现有部门和碳排企业对于碳排放权及其相关交易活动涉及的会计信息确认与核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然而相关细则中的具体账务处理,如:核算价值、信息质量等并没有涵盖到所有交易内容,需要有关部门和会计领域研究人员进一步分解细化和研究。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硬仗”,用足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非常重要。

近日,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据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方案》提出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等10项具体行动。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路径。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在此期间,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变得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阵痛”将会出现,这些“阵痛”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得到舒缓,并在舒缓的过程中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发展过程中。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一蹴而就。科技创新将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改变生产要素的运行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碳排放量持续降低。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发达经济体大多是在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时实现碳达峰的。因此,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要克服碳减排约束与未来经济增长空间之间的矛盾问题,只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才能解决。实现碳达峰的主要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和持续的节能减碳等,而实现碳中和的挑战更大,需要出现能源革命、绿色革命和颠覆性的技术,这同样有赖于持续深入的科技创新。

在我国各地探索减碳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新概念和新技术,如“双碳大脑”“零碳工厂”“虚拟电厂”等,均代表了科技创新的活力。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在碳捕捉、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能源安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仍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划,并给予资金支持,对碳减排技术路线进行系统研究和部署。我国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更充分的顶层设计,比如,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及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完整的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体系,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和碳税等相关制度,并通过政府采购低碳产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低碳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建立起科技创新的良性生态链。

而从技术层面看,虽然重要行业和关键部门均已有较为成熟的低碳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支撑,多部门协作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的体系已经建立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够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面临着一定的“卡脖子”风险。所以,我国必须提高总体的技术重视程度和研发投入力度,进行超前布局,重点规划,加快制定和落实相关方案和路线图,全面提升碳中和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就在前方,现在要做的,就是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不仅要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和研发,还要做好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

近日,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为观测绿水青山而设计的卫星,能够实现对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植被叶绿素荧光等要素的探测和测量。凭借这些计算森林碳汇能力的核心数据,“句芒号”可以量化评估全国的固碳成效,还能更好地推算出全球的碳汇状态,从而为碳汇交易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句芒号”的成功研发,再次证明了科技创新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引领作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摸清生态家底、监测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十分重要。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句芒号”卫星研制团队围绕高精度获取植被信息、叶绿素荧光等课题展开研究,先后攻克热控、载荷控制、数据传输等技术难关,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句芒号”能获取全球森林碳汇的多要素遥感信息,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从而转变传统的人工碳汇计量手段。这一技术进步,将在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双碳”目标,要依靠科技创新,特别是做好自主创新。当前,全球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清洁技术,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新赛道。从碳汇机理的研究、碳源碳汇的监测、核算,到高效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再到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在这些具有前瞻性的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才可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近些年,我国在绿色低碳科技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句芒号”就是最新的一例,此前国际上并没有专门针对植被进行监测的卫星。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从技术上讲,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不仅要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攻关和研发,还要做好从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综合示范的全链条布局。从进程上看,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国只有30年过渡期。要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在科技创新上下更大功夫。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顶层设计,擘画行动路线图。有关部门和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比如,科技部把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提出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探索支撑碳中和目标的颠覆性、变革性技术。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正在前方,关键是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就一定能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针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工作部署,对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案》注重分类施策,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

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层面的核算对象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其工作目标不同,具体工作要求也不同。《方案》针对区域层面(国家和地方)、行业企业层面、产品层面三类核算对象,同时结合服务于谈判履约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提出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要求。

一是针对区域层面,提出建立全国及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要求。区域层面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主要用于本区域的碳排放形势分析和低碳发展路径研究,可为推动本区域做好“双碳”工作提供决策支撑,并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评价考核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案》要求,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对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因子、电力输入输出等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责任,并组织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地区年度碳排放总量核算。

二是针对行业企业层面,提出完善碳排放核算机制的要求。行业企业是加强碳排放管理的重要主体,行业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统计核算,需充分反映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水平,支撑行业碳达峰预测预警、企业碳排放对标分析,同时应满足碳市场交易、绿色金融等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32015年间先后公布了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国家标准委在2015年发布了《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及10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相关国家标准。针对新形势,《方案》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安排,要求对相关指南和标准开展制定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核算机制,切实满足碳排放管理和市场需求。

三是针对产品层面,提出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的要求。产品碳排放核算需要大量详实的数据支撑,推动产品层面碳排放核算,有利于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产品开展低碳评价,促进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引导消费者实施绿色采购;同时可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中国产品融入国际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方案》提出,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动适用性好、成熟度高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国家标准。

四是为加强支撑谈判履约,提出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的要求。《方案》提出,持续推进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建立常态化管理和定期更新机制,按照履约要求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推动清单编制方法与国际要求接轨。

二、《方案》注重从实际出发,科学部署各项工作

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下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涉及的核算对象不同、核算边界不同、工作目标不同、数据来源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工作基础不同,并且核算数据精度要求越高,需要核算的内容和数据工作量越大,数据的可获得性越低、成本越高,因此要统筹平衡好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这就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加快推动,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目标导向,把握工作重点,按照急用先行、先易后难的顺序,科学有序开展工作,逐步建成体系完备、相互衔接、支撑有力、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夯实碳达峰碳中和数据基础。

一是设定阶段目标,明确工作方向。《方案》设定了“十四五”时期推进碳排放统计核算的分阶段工作目标。到2023年,要基本建立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部门协作机制,相关统计基础进一步加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稳步开展,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初步建成。到2025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统计基础、核算方法、技术手段、数据质量方面工作均有提升,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是聚焦当前重点,强调急用先行。《方案》提出坚持科学适用的工作原则,强调急用先行的工作方法。例如,《方案》根据工作要求和当前基础,确定了四方面的重点任务,并且根据工作任务性质和国情实际,明确了须报领导小组审核、须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具体工作事项。再如,关于统计核算制度,首先要求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核算方法,并组织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地区年度碳排放总量核算,而对省级以下地区则提出鼓励的要求。

三是立足国情现实,遵循先易后难。《方案》提出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推进相关工作,这是坚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的重要体现。核算范围方面,当前在聚焦能源和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也鼓励开展对非二氧化碳排放、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方法学研究。统计基础工作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与全国及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要求相适应的活动水平数据统计体系。排放因子库建设方面,要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可信度高的排放因子编制和更新体系。

三、《方案》注重分工协作,构建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

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数据支撑是基础,统一规范是要求,分工协作是关键,需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一是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为推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范,《方案》充分强调领导小组对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提出前述四类重要核算方法以及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数据、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须报领导小组审核,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绿色采购、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的统计核算方法、指南、标准等须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上述工作要求强化了统计核算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为不断提升统计核算水平和质量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是构建部门和地方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方案》对前述四类重要核算工作及保障措施均提出分工安排,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协同高效。同时,鼓励各地区参照国家和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按照数据可得、方法可行、结果可比的原则,制定省级以下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

三是积极发挥科研机构和专业队伍的作用。温室气体核算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各方共同参与。《方案》提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碳排放方法学研究,加强消费端碳排放、人均累计碳排放、隐含碳排放、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等各类延伸测算研究工作,推动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碳汇等领域的核算研究。同时,《方案》提出要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方案》提出了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是深化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各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基础保障。(国家节能中心 任献光)

资讯概要

82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至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以下为详情

《方案》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全省统筹、科学谋划;二是双轮驱动、提质增效;三是节约优先、全民参与;四是有序减碳,防范风险。

同时,《方案》提出两阶段目标:

2025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2%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030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提高至5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方案》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建设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宜居型城乡建设、构建低碳化海岛交通系统、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强化低碳科技创新支撑力、创建高水平绿色低碳社会等。

《方案》任务中指出,要积极发挥碳普惠机制作用,研究制定系统科学、开放融合且符合海南生态产品特点的碳普惠机制。优先选取涉及旅游消费吃、穿、住、用、行等密切相关产品,统一制定碳普惠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建立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碳减排量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

在碳汇方面,《方案》强调,要多措并举推动蓝碳增汇,高标准建设蓝碳研究中心,搭建科研创新交流平台,开展蓝碳核算与监测技术、增汇方案、投融资机制等研究;要挖掘农业固碳增汇潜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

824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在演讲中表示,建立科学的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强调“生产侧抓强度,消费侧抓总量”是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原则。

江亿表示,未来应进一步推进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的深入论证和国际交流,建立产品基准值分类和数据统计体系,采用“基准值法”开展生产侧排放控制试点以及消费侧各地区减碳工作评价和控制试点等。

江亿认为,所谓强度就是要使得生产单位产品导致直接碳排放最小,而不是计算一个工厂生产了多少产品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

江亿解释,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消费侧要控制总量,因此对消费侧就应该减少产品的消费控制总量,从而实现低碳,从而也就间接地影响了生产侧。生产侧要把碳排放强度给抓好,使得生产单位数量的产品碳排放量最少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生产侧跟消费侧应该是不同的措施跟方法来实现减碳。

江亿说,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去做产品设计,优化生产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能源的使用量跟材料的使用量,最终实现单位产品减碳。到底工厂一共生产多少产品,市场需要可以多生产,如果工厂碳排放量最低,工厂生产的产品越多,实际贡献还大,而在消费侧就应该控制产品对应的碳排放总量要降低总量,并不是说要抑制消费。消费是整个推动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是抑制消费,而是推动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江亿表示,什么是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就是希望优化消费结构,尽可能减少高碳排放的产品消费,而更多地用低碳产品的消费。这也是对消费的要求,所以供给侧跟消费侧对应的是不同的减碳措施。

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行动联盟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第一财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联合主办,上海驰丽科技有限公司支持。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分论坛,以科技助力“双碳”为主题,进一步探索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如何赋能“双碳”战略发展。(杨明炜)

“我们始终认为输变电这个行业要持续瞄准“双碳”发展目标,紧跟国家能源格局。”828日,在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分论坛上,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谢庆峰就如何瞄准新趋势新方向大力发展输变电装备发言。

谢庆峰说,中国西电集团作为输配电装备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企业,去年开展了输配电装备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研究,形成了输配电装备产业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措施的研究报告。输变电行业要持续瞄准“双碳”发展目标,紧跟国家能源格局,以技术为引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输变电和智能化设备。

谢庆峰表示,“双碳”目标下,电力供电系统将由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演进,未来的供电系统必须通过智慧赋能来实现能源的利用效益最大化。为此行业需要研究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配电装备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供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支撑供电系统向纵深发展。

2021年,央视《鲁健访谈》栏目播出了“对话丁仲礼”的节目,在谈及全球碳中和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表示:我在这给你个预测,西方这些国家就是放空炮的,你以为他们会真减排吗?咱走着瞧。

丁仲礼院士还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认为这和西方的政治体制有关,核心在于党派总是在换来换去,新官不理旧账。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美国。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美国的能源政策左右摇摆,对于巴黎协定更是想退就退想回又回。

而美国最高法院在6月底的一则裁决中,又站到了清洁能源的对立面,限制了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根据《清洁空气法 ( Clean Air Act ) 》对现有燃煤和燃气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监管的权力。

此外,今年入夏以来,为应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量以及高温带来的高负荷,德国、奥地利、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纷纷宣布重启燃煤发电或推迟退煤进程。

德国执政党7月初放弃了到 2035 年电网中“接近 100% 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并表示能源行业的碳中和目标要在燃煤发电淘汰后实现。

最近的一条消息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市长索菲·安诺生22日说,由于一家环保企业不符合政府碳捕捉方面的资助标准,哥本哈根眼下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安诺生当天告诉丹麦广播公司:“到2025年我们还做不到(实现碳中和),这令人非常恼火。我实在难过。”

依据安诺生的说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致力于碳减排的环保企业阿迈厄岛资源中心计划在哥本哈根建设焚烧处理厂,为此打算申请碳捕获和存储政府基金。然而,按照媒体说法,这家企业由于未满足股权资本要求而无法申请这一基金。

不过,丁仲礼院士在去年的访谈中也表示,我国还是要坚持“碳中和”,石油和煤炭是非常珍贵的化工资源,烧掉有点可惜。坚持“双碳”目标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子孙后代,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近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联络员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各领域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下一步要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推动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实施。

据了解,1+N”政策体系中,“1”是指2021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挥统领作用;“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各行各业在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过程中也需加强协作,共同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可喜的是,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减碳活动中。日前,施耐德电气发布“减碳大师”计划,宣布将携手更多伙伴,共同打造更广泛的减碳生态圈。据悉,通过汇聚各个领域的先行者,“减碳大师”计划将以多种方式,助力更多企业和个人在减碳之路上有技可“施”。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表示,创新和协作是促进减碳的关键。“企业要迈向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全面推动技术、产品、流程和商业模式等层面的创新。其次要加强协作。碳排放已打破了原有的系统界限,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各个层面都需要相互协作。企业要承担起‘生态角色’,建设多元且深化的生态合作链条,联手生态伙伴共同向零碳迈进。”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减碳实践中,不少企业也面临着重重挑战。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指出,面向绿色发展,企业面临着缺乏顶层规划、技术能力有限、管理文化建设不足、供应链管理四大挑战,在生产流程改造、管理流程重塑和新技术融入等环节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急需先行者的经验赋能和相互协作。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供应链专委会副秘书长,京东物流副总裁、智能园区产品负责人者文明表示,加快推进物流行业的绿色低碳,不仅要充分发挥相关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桥梁作用,也要与生态伙伴共享共创,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数字化网络。“通过参加施耐德电气‘减碳大师’计划,我们期望携手更多伙伴迈向高效低碳,共筑地球生命共同体。”

“在天津调配厂项目中,埃克森美孚与施耐德电气合作部署了开放式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施耐德电气成熟的行业洞察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场景,无需二次开发。实践证明,协同创新正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埃克森美孚中国润滑油业务董事总经理岳春阳说道,当前减碳势在必行,各界需要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齐心协力。“施耐德电气提出的‘减碳大师’计划,正是推动生态共建、帮助实现协同减碳的典范。通过参加这一计划,我们希望能更紧密携手各方伙伴,共享共创,共同实现双碳目标。”(魏 桥)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将部分外资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

消息内容如下:

近日,人民银行已将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此举体现了中国高度重视绿色转型,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对外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支持其在中国兴业发展。下一步,人民银行还将考虑纳入其他有意愿、有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发挥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优势,助力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为保障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碳减排支持工具答记者问

: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项目有哪些?

答:为确保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领域,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内多种标准交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

具体而言,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后续支持范围可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金融机构如何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

答: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如何实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减排效果?

答: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

金融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通过明确碳减排重点领域、强化金融机构对碳减排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

李毅中表示,在推进“双碳”战略的过程中,要防止运动式减碳,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层层加码,设置不切实际的提前目标。“如果过快过急,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不要自乱阵脚。”

827日举行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碳达峰不意味着推高碳排放峰值,一定要实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的双控制。李毅中提醒道,在推进“双碳”战略的过程中,要防止运动式减碳,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层层加码,设置不切实际的提前目标。“如果过快过急,就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不要自乱阵脚。”李毅中说。

827日,2022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我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在主旨讲演中表明,助力完成碳中和需加速全工业链绿色转型,我国石化锚定“双碳”方针,部署“碳达峰八大举动”和33项具体措施。“十三五”至今,我国石化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443万吨,全方位推动化石动力洁净化、洁净动力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坚定不移迈向“净零”排放。

该论坛由清华大学和我国石化联合主办。论坛聚集“创新驱动展开,科技引领未来”主题,共商低碳转型途径,探讨动力变革方向。

赵东指出,石油石化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工业,在“双碳”方针和动力转型大势推动下,减碳减排、绿色展开压力逐步增大。加速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工业、绿色储运系统、绿色循环系统将成为职业迈向绿色低碳展开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石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能效提高”方案,厚实展开“碧水蓝天”专项举动,深入推动“绿色企业举动”方案,连续12年获“我国低碳榜样”称号。

全力削减碳排放总量。我国石化坚持把碳排放总量作为硬杠杠,“十三五”至今,公司累计节能555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443万吨,完成CO2收回和资源化使用640万吨,完成甲烷收回22亿方。同时,公司大力展开活跃展开CCUS事务。“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持续抓好源头减排,加强“双控”管理,严控新建项目碳排放,活跃选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装备,大力展开资源循环使用技能攻关和工业实践,推动构建循环经济工业链。

全力增强绿色动力供给。我国石化坚持把新动力事务摆在突出位置,在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批初步效果。氢能展开方面,致力于打造我国榜首氢能公司,成为全球建造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2万吨/年的绿电制绿氢项目正在快速建造中,投产后每年可削减碳排放48.5万吨。地热展开方面,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8000万平方米,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52万吨。清洁电力方面,我国石化风景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已打破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快速推动。“十四五”期间,我国石化将活跃展开以“氢能供给、清洁供热、清洁供电、生物燃料供给”及“新动力事务与现有事务绿色展开相融合”“新动力事务与新科技新模式展开相融合”为架构的“四供两融”事务,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展开提供更安全、更洁净、更多元的动力保证。

全力优化企业动力结构。我国石化坚持做强做优炼化工业主阵地,按照国家石化工业布局要求,全方位推动设备晋级改造、落后产能淘汰;活跃推广区域一体化能效提高项目、低温余热综合使用项目,因地制宜展开风景发电,提凹凸碳化质料比例,加强产品循环使用,着力削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脚印。“十四五”期间,将加速推动炼化事务集约化绿色化展开,发掘设备优化潜力,提高设备能效水平。

全力攻坚绿色低碳技能。我国石化坚持以技能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展开,近年来相关范畴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估计投入超过4亿元。公司已成功打通氢气制备提纯、贮存运输、终端加注全工业链,首套质子交换膜制氢演示站在燕山石化投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技能攻关,力争在前沿技能范畴完成更多打破,为公司绿色展开赋能助力。

全力参与全国碳商场建造。我国石化活跃参与全国和当地碳商场买卖,探索树立碳买卖会集管理机制,展开绿色金融。2021年,公司15家企业自备电厂和21家企业全面完成全国和当地两个碳商场配额任务,公司碳买卖总量970万吨、成交额4.1亿元。“十四五”期间,将活跃参与全国碳商场建造,围绕新动力基础设施建造、氢能技能使用、储能与充电桩等事务范畴展开出资布局和工业孵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展开。

中化新网讯 827日在京举行的2022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提出,要借助技术创新突破,打通石油和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落实“双碳”战略,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统筹政策举措,加强科技攻关。不仅要加快电化学储能、光热发电、氢的制储输用等已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也要积极开发低碳、零碳新材料制备,高效太阳能电池、固体电池制备等前沿技术。他同时表示,开发先进、实用、可靠的技术需要巨额投资,因此实现“双碳”也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

“必将有一批企业‘死于碳下’,也定有一批企业‘活在碳上’,二者的根本区别就是看企业能否找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认为,目前世界化工强国和著名跨国公司都在花大气力研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谁在技术上领先,谁将来就能取得竞争优势。石化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都需要积极研究和谋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系统布局,争取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为产业低碳转型打开通道,创造新的增长点。

李寿生强调,化学工业有着从分子结构上改变物质性质的独特本领,有着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优势,其“双碳”工作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走在整个工业部门的最前列。

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表示,助力实现碳中和需加快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加快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绿色储运体系、绿色循环体系将成为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据介绍,中国石化近年来坚持以技术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攻坚绿色低碳技术,相关领域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预计投入超过4亿元。该公司已成功打通氢气制备提纯、储存运输、终端加注全产业链,首套质子交换膜制氢示范站在燕山石化投用。“十四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力争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对于如何打通碳中和路径,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建议,要鼓励应用新技术提升能源效率;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如特高压技术、储能技术、氢能及生物质能技术等应用到能源体系改造中;鼓励发展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等。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824日,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成功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在致辞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去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推动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各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将陆续印发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节能减碳工作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基础工作不断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赵鹏高提出三点体会:第一,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做出重要部署,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近日,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对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做出了系统部署,是地方相关行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之一;第二,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一是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二是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力度加大。三是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强化,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第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大有可为,下一步,将从开展技术攻关、深化基础前沿研究及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保障。

最后,赵鹏高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将持续支持上海环境资源交易所发展,继续与社会各界一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力度,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行动联盟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第一财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联合主办,上海驰丽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支持。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分论坛,以科技助力“双碳”为主题,进一步探索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如何赋能“双碳”战略发展。(曹梓骞)

827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主办的2022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

2022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现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介绍说,在“双碳”的规划中一定要有成体系的价格机制来更好地进行跨时间的资源配置、跨领域的资源配置,以此来应对潜在的碳关税等壁垒。如果要让价格体系能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价格体系就一定要能够实现有效传导,把碳排放的成本以及各种创新的效益能够通过价格从上游传导到下游。

要建立良好的传导机制,就需要设置更好的分配机制。一种分配机制就是把排放权免费发放给下游用户。另一个分配机制是把部分的排放权免费发放给消费者,发电企业或者其他需要排放的企业则从消费者手中购买排放权。

在传导机制设计更加健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有力地推动成本向下游转移、向下游传导。当碳交易价格过高的时候,用电企业购买排放权的成本就会增加。在碳价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用财政或者其他的手段)减少价格短期内的大幅震动。

白重恩进一步指出,在碳价格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协调十分重要。这一过程涉及到电力部门、价格部门、碳市场、绿电市场、绿证市场、财政和税务部门(税收和补贴)等等。

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领域。近期,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对《山东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质量。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将碳达峰碳中和、“三线一单”、园区规划环评等相关要求确定为园区创建的必选项,提高园区建设标准。

2017年,山东启动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已有9家园区获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居全国第二位,7家园区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申报和建设、验收和命名、监督管理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设置经济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长效管理5大类32项具体指标,进一步优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指标,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指标体系。

在申报和建设环节,我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创建申报条件,严把创建质量。近3年存在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园区内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未达到序时进度,园区内生态环境问题被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发布,园区内生态环境问题被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线索进行移交,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事件,因生态环境问题被生态环境部、省委省政府及省生态环境厅约谈、挂牌督办,因生态环境问题引起较大及以上负面舆情、群体性事件,发生其他引起重大负面影响事件等7种情形的园区,不得申报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在验收和命名环节,《管理办法》明确园区结合建设规划进行自评估,达到建设规划阶段目标和标准要求的,由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自获得批准建设起满5年没有通过验收的园区视为建设未完成,不再列入建设园区名单。

在监督管理环节,我省将对已命名的生态工业园区由每三年复查一次修改为每两年复查一次,进一步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监督管理。复查不合格的园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命名。

来源:山东环境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坚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支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

(一)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是蓝天保卫战不断深入。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00亿元,同比增长9%。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通过竞争性评审遴选确定青岛、哈尔滨等25个新增支持城市,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继续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等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半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5.9%,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6%

二是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9%,以长江、黄河流域为重点支持地方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开展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遴选山西晋城等15个城市纳入首批试点范围,推动地方加快补齐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上半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5.7%,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1.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三是净土保卫战继续深化。下达土壤污染防治资金44亿元,支持加强涉重金属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重金属减排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加大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支持力度,推动事关农产品、人居环境安全的农用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或修复等工作。

(二)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不断强化。

一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扎实推动。安排资金150亿元,继续开展浙江瓯江等“十四五”时期第一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实施河南秦岭东段、湖北荆江等“十四五”时期第二批9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切实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深入实施。安排资金40.46亿元,支持16个城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洋生态碳汇能力。

三是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启动实施。启动福建龙岩、四川雅安等11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改善区域生态状况,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

四是林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有力开展。推动天然林保护 和退耕还林还草以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护林员政策,强化湿地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油茶营造,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奖励。

(三)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循序渐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研究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推动重点领域、行业节能减排。健全绿色采购标准,加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力度,采购规模占同类产品政府采购规模的比例达85%以上,指导绍兴等六个试点城市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应用推广试点工作,目前纳入试点的工程项目金额约1000亿元。完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20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促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本报讯 记者近日了解到,91516日,“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将在南宁举办。

本次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承办,主题为“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创绿色低碳新时代”。

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1场高层论坛、5场分论坛和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等。

论坛为期两天,高层论坛将围绕“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分论坛将围绕“绿色复苏推动力——区域碳市场与气候金融展望”“城市低碳发展——气候适应城市发展与合作展望”“迈向碳中和的区域价值实践:中国—东盟绿色价值链伙伴关系”“生物多样性资源调动:投资自然”“中国—东盟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主题开展。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为期4天,展览主题为“助力低碳发展 共创绿色未来”。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30年来双方聚焦全球及区域重点环境议题,凝聚可持续发展区域共识,加强政策沟通、推动能力建设、开展合作示范,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10月,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决定,将2021年启动的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主题合作年延续到2022年。

韦夏妮 曹胜平

资讯概要

8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进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氢能、储能、输电、配电及用电等10个领域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发展。

以下为详情

《计划》指出,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能力累计超过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供给能力不断提高,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备满足12亿千瓦以上装机需求,核电装备满足7000万千瓦装机需求。

为此,《计划》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装备体系绿色升级行动。要统筹发输配用电装备供给结构调整,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发展清洁低碳发电装备,提升输变电装备消纳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配电装备升级换代、提高用电设备能效匹配水平,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二是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行动。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在电力装备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集群。

三是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行动。深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快电力装备产品形态、研发手段、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创新变革,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在电力装备领域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和示范园区。

四是技术基础支撑保障行动。以市场为主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完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五是推广应用模式创新行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进应用创新和推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在电力装备领域建设3-5家试验验证平台,开展典型场景应用试点,培育形成一批优质品牌。

六是电力装备对外合作行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水平走出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来源:工信部

中国网财经92日讯今日,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姚红在论坛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促进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前不久,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提出银行业保险业应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商业银行应践行"国之大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投资,将创造巨大的投融资需求,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一方面,多家机构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新增投资需求在100万亿元以上,需要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高绿色金融业务增速和占比。另一方面,煤炭、煤电等传统化工能源和高碳行业的环境气候风险持续增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商业银行需要紧抓政策与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渐进有序优化资产结构,加强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以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91日-9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在94日召开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投融资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就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发表演讲。

卜永祥表示,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一大关键就是要发挥金融对“三农”、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也就是说,要把绿色服务到“三农”、小微这些普惠金融的主体,实现资金的可获得、价格的实惠、资金使用安全。

谈及融合发展,卜永祥进一步解释了两个原因,一是尽管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在发展目标服务对象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理念上内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都是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内容上和发展的模式上也存在一些交集,且发展目标政策逻辑上也是相互支持的,所以具有协同效应。

“而且这两者,一般情况下都是要运用政府的公共财政手段,公共政策的手段来引导、规范和鼓励市场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逻辑上为什么要融合。” 卜永祥说道。

另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卜永祥介绍,我国的农业和中小微企业这些普惠金融主体,其在全国的碳排放量中的含量分别占到了30%50%,换句话说,将近1/3的碳排放,将近一半的碳排放是由农村地区和中小微企业造成的,所以要实现“3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农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问题不可避免。

卖空气的热潮正从林业拓展到农业领域。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要研究建立核算认证体系,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有效路径。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率先探索:今年,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落地厦门,并完成首批茶园碳汇交易;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撮合成全国首单农田碳汇交易;福鼎市签订首个农业碳汇保单。卖空气收入将用于反哺乡村振兴,由此打开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与林业碳汇一样,农业碳汇项目的核心,在于对农业系统的减排固碳能力进行量化,并上市交易。

一方面,农业是巨大的碳源。除了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外,农业生产过程还伴随着大量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稻田在淹水条件下产生甲烷,施肥引发氧化亚氮排放,畜禽肠胃与粪便发酵产生甲烷……在百年尺度内,甲烷与氧化亚氮的增温效应要远甚于二氧化碳。

另一方面,农业系统又兼具较强的减排固碳潜力。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优化稻田灌溉方式、秸秆还田、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等低碳生产方式,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土壤碳储量。

此消彼长中,农业碳收支便有可能由。这部分减排或增汇量,经科学计量与认证后,可进入碳汇交易市场,由个人或机构购买,以消除自身碳足迹

由此可见,农业碳汇交易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助力碳中和目标,还为农业绿色转型找到了新的切入口。

发展生态农业,意味着要付出额外的管理成本,甚至减产的代价。传统农产品定价,很难充分表达其背后的生态价值,其结果是好生态卖不出好价钱。农业碳汇交易改变了这一局面。当卖空气成为可能,意味着外部收益可以内部化,生态农业也将由高效益低收益转向高效益高收益。

福建生态农业根基深厚,且早在2016年就被列为全国八大碳交易试点之一,发展农业碳汇交易优势显著。不过,福建并不急于批量生成项目,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向基础研究与体系构建。

一个科学可操作并被广泛认同的计量方法,是碳汇能够进入市场交易的基础和前提。碳汇项目开发,必须以主管部门审定认可的项目方法学作为依据,并经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认证。目前,我国林业领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测、核算、核证体系,但农业领域还没有这样权威的项目方法学。

其根源在于农业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产品种类、生产习惯、技术水平等千差万别,构建统一的核算与核证体系并非易事。更何况,业内对于农业碳汇的长期稳定性仍有争议。

正因如此,福建尤其注重夯实农业碳汇交易的基石。去年开始,省农业农村厅便组织行业专家研究摸清全省碳汇家底,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园碳排放监测统计,探索建立农业碳汇标准体系,为农业碳汇交易铺路。

市场流动性,是发展农业碳汇交易另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去年已鸣锣开市,福建等试点省份也早已建立地方碳市场。但目前农业碳汇并未被列为场内交易标的,已经生成的农业碳汇项目主要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零碳会议、个人履行社会责任消除碳足迹等是主要应用场景。在全社会对碳汇认知相对有限的当下,这些购买力并不足以支撑起农业碳汇市场流动性。

面对这些痛点,福建一方面积极搭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导入金融保险资源,开发农业碳汇质押贷款、农业碳汇保险等产品,努力降低计量、审定、核证和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加强市场教育,培养用户习惯,营造社会氛围。

从林业碳汇到农业碳汇,再到海洋碳汇,我们进入了万物皆可碳汇的时代。面临风口,唯有夯基筑本,才能行稳致远。不断创新的减排固碳手段、规范而具有活力的交易市场、扎实的基础研究、完备的方法学支撑、广泛的社会共识……正是农业碳汇交易的

 

近日,《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发布,确定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包括12个市、4个区、7个国家级新区。北京市密云区、通州区,河北省保定市、陕西省西咸新区、深圳市福田区等23个地区位列其中。

9月1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媒体上发表题为《紧密围绕“双碳”目标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文章,称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应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积累经验,推动我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李高提出,做好气候投融资试点,需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即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突出重点、坚持协同推进;三个统一,即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任务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的统一、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的统一;一个观念,即全局观。

为何需要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李高表示,当前,气候资金供需矛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的落实,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存在巨量资金缺口,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根据有关机构测算,中国2021—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资金需求为14万亿~22万亿元,而由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则在百万亿元级别。引导和促进各类资金更好地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

“2015年,我们以‘强化投资引导,加大金融支持’为重点,创新提出气候投融资概念,并于2016年首次将‘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写入由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李高介绍,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侧重对气候效益的考虑。

李高指出,气候投融资工作既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抓手,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工作举措。生态环境部正积极部署和加快发展气候投融资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协同,动员更多的资金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

李高还列举四大举措来推进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一是制定和发布气候投融资的顶层设计文件;二是推动金融部门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做出系统性响应;三是加强部企战略合作;四是重视发挥气候投融资在支持减污降碳工作中的作用。

来源:新京报

 

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袁泽睿)9月3日,由世界风能协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作为服贸会论坛活动之一,于9月3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召开,论坛主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上,世界500强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发布行业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企业纷纷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纳入到了企业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碳减排已成为各行业未来的核心议题。

作为重要的碳排行业之一,传统能源行业的转型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关键权重。埃森哲认为,能源和资源企业应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促进数字化和绿色化的产业融合,推动深度的能源体系转型,从供给端为全社会提供清洁能源、实现用能升级。

随着社会购买力的提升,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占比不断升高,加之消费者绿色意识的提升,倒逼消费行业加快低碳转型步伐。消费企业的减碳努力,侧重于从需求端推动上游产业链及下游消费者的低碳转型。埃森哲携手行业领军者编撰形成“减碳友好行动指南”,汇聚行业领先减碳实践,为消费产业的减碳行动提供启发和借鉴。

此外,论坛期间还举行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创新发展委员会揭牌仪式。论坛成功邀请到芬兰环境与气候变化部、世界风能协会(WWEA)、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中美绿色基金、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中国银行、罗克佳华科技集团、法国电力集团、法兴银行、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普华永道、第四范式、全朗科技、启铼研究院共同探讨双碳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碳中和”目标下的企业责任和使命、数字化时代的绿色金融发展与创新。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人民网太原9月2日电(记者 雷昊)交流经验、分享成果、集聚智慧,加强创新合力推动碳汇交易、促进绿色发展。今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分论坛“碳汇和绿色金融论坛”举行。

碳汇和绿色金融两者密不可分、互为依托。推进碳汇交易离不开金融支持,壮大绿色金融也需要大力发展碳汇。分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负责人等围绕“森林碳汇、碳贸易在‘双碳战略’中的贡献”“测绘新技术服务陆地碳汇卫星应用”“提升森林碳汇潜力,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林业碳汇创新与实践”“抢抓绿色新机遇,布局碳汇新赛道”等内容并结合山西实际进行专题演讲。

近年来,山西省紧扣“双碳”目标,科学推进造林绿化,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森林面积达5542.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森林蓄积量达1.59亿立方米,碳汇能力明显提升。开展森林碳汇开发、启动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造林碳汇项目试点、娄烦县15万吨碳汇量获准入市交易,碳汇事业实现高标准起步。

绿色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此次论坛的举行将有助于山西在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完善生态碳汇定价和交易机制、健全生态碳汇补偿机制、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凝聚,实现在“双碳”目标上的创新机制,走出一条碳汇和金融事业融合发展道路,为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样板。

 

97日,由致公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协共同主办、中国新闻网等承办的海创论坛·2022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以践行双碳战略 汇聚绿色动能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研究和破解中国推进双碳战略中的难点和挑战,深入探寻在双碳战略下的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也是最大消费国,是能源产业最完整的国家,推进双碳战略的实现,是顺应这个世界技术进步的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迫切需要,那更加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主动去担当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又是最大的消费国,这个消费量比生产量还要大,而且我们是最大的非化石能源,也就是说可再生能源,再加上核能,装机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能源产业最完整的一个国家。所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新征程上,推进双碳战略的实现,是顺应这个世界技术进步的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迫切需要,那更加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主动去担当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来源:碳中和专委会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9月5日电 中国节能协会的监事、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4日在第六届太和文明论坛经济科技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碳中和是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论证,不是即兴之作,也不是迎合某些需求。

9月4日,第六届太和文明论坛经济科技分论坛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绿色发展、碳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围绕实现“双碳”目标的金融创新举措、关键技术以及制度设计展开交流讨论。

张军涛在会上发言时表示,中国碳中和是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论证,不是即兴之作,也不是迎合某些需求,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倒逼中国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人类地球家园最低限度的一个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36号文和国务院23号文,也明确了国家在碳达峰、碳中和当中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

他认为,中国“双碳”目标,需要自我革命。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上具备制度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同时也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协调关系。此外,中国在双碳之路上,需要金融支持市场。同时,企业在追随低碳潮流中,要做到思维要破圈,业务要出圈,合作要融圈,术业要建圈。

资料来源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于9月1日—3日召开,以“安全、绿色、发展”为主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应邀出席主论坛并在碳中和与煤炭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煤炭安全区间与绿色低碳技术路径研究》的主旨报告。报告以科学定“量”、绿色提“质”、创新领“路”为纲,探索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

刘峰表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能源原料,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累计煤炭产量达980亿吨,煤炭为我国提供约70%的能源,支撑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9%的增长。未来,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还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能源产业是主战场,我国以煤为主的禀赋现状,决定了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及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煤炭行业坚持自我革命,在整个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持续探索转型升级。在“量”的方面,煤炭由改革开放初期在消费结构中占比80%以上降低到2021年的56%;在“质”的方面,目前我国85%以上的煤炭消费已基本实现清洁利用和超低排放,形成了包含煤炭清洁转换与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洁净煤技术体系。

刘峰认为,能源的根本属性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其安全性大于经济性大于低碳性。当前煤炭生产与消费占比高,这是基于我国资源赋存条件、开发难易程度、生产消费成本、运输储存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历史选择。同时,煤炭开发周期较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兼顾安全和环保底线,因此加强能源安全的预测预警,科学定量,是煤炭行业面临的现实和紧迫问题。

刘峰提出,煤炭安全区间是一个动态区间,其含义是煤炭行业在能够健康发展,且保障供应的前提下,拥有成功的开采技术和合理的开采成本,可兼顾宏观调控周期与地缘政治等因素,是践行环境友好、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围绕煤炭安全区间,需要对以下几个命题进行研究:

一是保障短期和中长期目标,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短期目标是开采煤炭探测机会,中长期目标在于降低煤炭上限,缩短煤炭安全区间长度。

二是研究在不可预知的风险下实现自主可控。如煤炭完成兜底保障任务的临界值是多少,煤炭建设基数是多少等。

三是根据煤炭储备建设和动态关系,研究多角色、多用途、多梯度的储备能力建设。

四是综合考虑调控周期、政策惯性及灵敏度影响,即安全区间与调控效力相互的关系。同时还需要研究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模型,提供政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刘峰强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保障能力需要继续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煤炭储量基础偏低,资源量偏少,目前资源保有量是1.38万亿吨,截至2020年,全国煤炭储量仅为1622.88亿吨。上述背景下,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结合短期与中长期目标,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未来,煤炭行业需要围绕升级换代、低碳融合、颠覆突破和负碳固碳四大技术类型,掌握煤炭未来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重点方向。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面向未来,山西坚持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化拓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内涵,以“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推进即为其中之一。这意味着,既要继续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全力保障煤炭供应,又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这种“加减”、这对矛盾、这条路径、这道难题,不仅考验科技创新水平,更考验治理智慧。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步骤节奏,先立后破、稳中求进。人常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一“加减”却是通过技术进步循序渐进的,是新的不来、旧的不去,需先立后破。一方面,应与时俱进,持续打破惯性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秉持能源大省的战略自信和定力,着眼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直面矛盾和挑战,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山西担当;另一方面,应从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和省情出发,突出各市县的可持续发展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算好投入产出的成效账,不做表面文章。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作为煤炭能源大省,“加减法”统筹做,意味着山西的降碳问题不能单一处理,而是降碳、减污、增绿、增长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意味着必须全省“一盘棋”,能发挥各方比较优势,可增强各项“加减”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同时,“加减”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比如,既密切跟踪前沿动态,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又把重点放在推广在燃煤电厂、煤制氢、煤化工等应用场景中以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为代表的去碳技术上。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注重顶层设计,善于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是统筹谋划全局,摸着石头过河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两者统一于“加减”全过程。我省今年以来相继出台《关于促进全省煤炭绿色开采的意见》《关于促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为煤炭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把新蓝图变成施工图,鼓励市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主观能动性,先行先试、大胆试错,及时总结经验规律,不断深化对这场变革的规律性认识,成功给出做好这道“加减法”的山西方案。

方法对路,事半功倍。做好这道“加减法”,本身就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论的具体体现。能源革命进无止境,山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仅大有可期,也必将大有作为。

 

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近日在沪举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强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科技创新对于节能降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希望企业为控碳降碳能够多投入、多思考、多行动,大家一起为推进“双碳”发展共同努力

周强指出,当前国家和地方两个顶层文件都已经相继出台,主要的目标和任务都已经明确,上海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于节能降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这是因为节能降碳的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目前在降碳方面,科技创新不仅覆盖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很多领域,还涉及能源替代、能效提升、结构调整、工艺流程完善、碳捕集和封存利用等相关技术。下一步上海出台的相关领域的工作方案将会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支撑“双碳”的举措。

周强指出,市场机制和科技创新有很高关联度。碳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发现价格和引导控碳,在价格逐步形成后,企业就有了控碳降碳的压力,进而产生了通过科技创新来控碳降碳的需求。因此,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从建立碳中和行动联盟,到组织科技创新助力“双碳”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周强表示,企业能为控碳降碳多投入、多思考、多行动。从社会意义上看,能为整个社会的控碳降碳多发挥作用;从长远角度看,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深入推进,企业的投入也会得到合理的回报。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孕育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悉,科技助力“双碳”云论坛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行动联盟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第一财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联合主办,上海驰丽科技有限公司特别支持。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分论坛,以科技助力“双碳”为主题,进一步探索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如何赋能“双碳”发展。(米敬雯)

 

日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联络员会议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全国碳市场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运行一年来已初见成效。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碳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比如,配额分配制度单一,与区域协调发展匹配的分配方式有待加强;自愿碳市场重启的方向不够明确,强制与自愿碳市场耦合不足,协同发展与减碳效应尚需完善。对此,须通盘考虑,优化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稳妥施策,更好发挥碳市场的重要作用和调节功能。

首先,要用发展思维协调碳市场行业路径与节奏安排。全国碳市场纳入行业的规划,要考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等问题,还要结合各行业的产能、产业发展的支撑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纳入各行业进行管控。

其次,要用整体思维优化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应充分平衡各区域之间的关系,在统一测算基础配额基础上给予各地区差异化的调节系数。同时,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拍卖机制,结合行业定位、产业结构、降碳成本和潜力等因素,制定配额比例变化趋势,并在部分行业创新尝试委托拍卖机制。

再次,要用创新思维推动自愿碳市场创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随着风光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应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绿电市场,而作为一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自愿碳市场则应重点考虑自然解决方案。建立碳信用生态产品开发体系,与国家重要自然碳汇功能区、人工增汇功能区进行辨识,融合到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及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区的布局之中,融入到国土空间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整体治理之中。

最后,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建设强制和自愿碳市场。应统筹规划强制碳市场纳入行业与自愿碳市场重点领域,综合考虑强制碳市场未覆盖行业在各市场中的开发潜力及减排成本;应统筹考虑统计核算体系、法律体系的完善,建立碳排放在线监测体系,保障碳市场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并积极参与国际核算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碳市场以及气候变化事宜中的话语权。

 

8月27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

本次论坛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主题,政府机构有关领导、高校“双碳”领域学者、研究机构及智库高层次专家、大型能源国企领导、能源民营企业家等齐聚清华,共商低碳转型路径,探讨能源变革方向。

在论坛开幕致辞中,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表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命题。王希勤表示,举办“碳中和经济论坛”,目的就是要汇聚学界、政界、行业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碳”,特别是“碳中和”与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计,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论坛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主题,围绕能源革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议题开展深入讨论,相信一定能够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学也要积极地发挥作用、担当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清华就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并且将绿色大学建设作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进。

王希勤说,清华大学希望能够把生产劳动、教学和研究三结合这样的模式在研究生培养层次能够进一步的发挥它的作用,为国家各个行业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同时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探讨“双碳”人才培养。

王希勤表示,希望本次论坛的思想成果能够让更多人理解、掌握、应用,能够集众智、合众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世界人民。(新华网)

裕乾电子(肆零零-六-五-六-九-六-九-八)是一家智慧化系统集成软硬件研发、销售、服务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智慧建筑、智慧工业、智慧环保、智慧电力、智慧水利、智慧农业等领域,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品牌一体化的先进解决方案供应商、系统集成综合服务商。

 

98日下午,中国节能近零碳产业园区零碳建筑专题论坛在中节能·西溪首座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浙江省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行业协会、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节能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双碳战略目标下,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降低能耗、精准减排、带动区域经济低碳高效发展的关键落脚点。中国节能总工程师邹结富在开幕仪式中表示,中国节能作为一家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为主业的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部署,快速落位双碳目标,将不断创新绿色低碳技术,打造更多优质的近零碳产业园区,更好地为中国零碳产业发展迭代升级贡献力量、做好服务。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建筑是主力军,而零碳建筑正是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建筑行业新业态、抢占市场的重要战略。

2022年为中国节能科技创新年,此次论坛以创建零碳建筑,助推双碳战略为主题,为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度对话、交流互通的平台,在能源、产业、建筑等方面多措并举,加速中国节能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优秀企业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构筑产业发展共同体,促进中国节能近零碳产业园区发展,为落实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低碳韧性,健康宜居为主题第十六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南京同期召开。

会上,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中国传播部门主任刘岱宗发表了以中国城市碳中和之路的主旨演讲。

刘岱宗介绍到,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碳排放量也不断增加,我国经济的含碳量很高。

从地域上看,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城市政府却面临落实责任重,但实施权力小的困境。而城市温室气体核算有助于了解城市整体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趋势,识别主要排放源,零排放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对任务进行分解与考核。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界定的地理范围至关重要,包括边界内、边界外和跨边界排放。范围一SCOPE1直接排放: 城市地理边界内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城市内交通排放;范围二SCOPE2间接排放:城市地理边界内活动消耗的来自电网的电力,以及热、蒸汽/冷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调入电力,调入热力);范围ESCOPE3边界外排放:指除范围二外,其他由城市边界内活动引起的边界外或跨边界排放,例如城市建筑材料使用的材料生产、粮食、运输过程排放等。城市温室气体初级核算范围包括范围一范围二

刘岱宗表示,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策略,全球首个碳中和首都哥本哈根的基础是1940年代起的TOD+EOD的手指规划,这样的城市形态,不仅确保了该市居民更愿意使用自行车、公共交通系统出行;而且由于城市的紧凑型发展蓝图,有利于哥本哈根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来确保能源供给。在各个手指间的广袤土地应用EOD开发理念,强调自然,形成了TOD+EOD的有效结构。

哥本哈根的清洁能源革命带来了三点经验:一是给市民清洁能源产业的股份;二是发挥公私合营的创造力,丹麦未来能源实验室通过公私合营成为全球首个储能和电网一体化社区;三是通过设计让分布式能源融入城市,哥本哈根通过各类分布式能源中心,形成全球最大的街区供热系统,提供98%的冬季供暖。

据报道,日前国家能源局在答复政协会议提案时提到,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煤层气产业发展,科学规划煤层气勘探开发布局,加大科技攻关和财税支持,大力推动规模化开发利用,实现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发挥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持续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煤层气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此外,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研究将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进入市场获取减排收益。

煤层气是产自煤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加大煤层气开采对于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扩大天然气供给、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双碳目标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受制于开发利润低、投资回报慢,总体发展缓慢。业内人士指出,在甲烷利用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推动下,煤层气企业盈利模式或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推出落地,煤层气产业发展望迎来阶段。国家能源局编制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方案》提出,预计到2025年,全国煤层气开发利用量达到10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

(来源:金融界)

附: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02646号提案的答复复文摘要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效益,对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煤层气产业发展,科学规划煤层气勘探开发布局,加大科技攻关和财税支持,大力推动规模化开发利用,实现煤层气快速增储上产。

一、关于加强统一管理服务,做好现有政策落实工作

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机制平台作用,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持续推动政策措施完善和落实。一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目标,合理确定十四五煤层气发展目标并细化落实到重点项目、任务和投资主体。二是深化煤层气矿业权改革,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稳步推进煤层气探矿权竞争出让。三是持续落实完善增值税、资源税、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多项财税政策,支持煤层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发挥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持续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支持力度,督促贯彻落实好现行各项支持政策,科学评估现有政策执行效果,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煤层气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关于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开发成本

技术创新是助力煤层气产业降本增效、实现规模化开发利用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和科研投入。围绕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大力实施煤层气开发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勘探、钻井、评价、排采、增产、地面集输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促进了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

下一步,科技部将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在十四五国家科技计划任务布局中,统筹考虑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科技需求,综合利用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该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适应性低成本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提升煤层气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率。

三、关于将煤层气纳入碳交易市场

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研究将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进入市场获取减排收益。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285

绿色发展是城市副中心的最鲜明特色,也是生机勃发的最好标志,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秉承着绿色发展理念,城市副中心积极落子布局,有序规划产业路径,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

在今年服贸会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日上,朗坤环境、绿交所、中碳基础设施、零碳工厂等一系列聚焦绿色能源的企业签约,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营部副部长刘葳通过借鉴国外先进试用的经验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创建零碳示范建设项目将政府系统性探索与企业自主的创新有机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减碳着力打造城市副中心科技与文化魅力的绿色新名片

城市副中心近年来一直在加强绿色创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上持续发力。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成功案例,实现了首个城市组团级区域绿色低碳能源全覆盖,实现了负碳状态。经国家权威机构认证,城市绿心运营一年,率先实现了碳中和。

北投生态环境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魏国:这个绿色低碳能源经验,做法提炼总结,把绿心的好的经验和技术复制推广。通过碳减排碳中和这个工作,来给规划建设阶段就给城市副中心打下一个好的绿色低碳城市的基础框架。未来把规划设计这些理念落实,最终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国家绿色低碳这样的一个示范城市,一个示范标杆。

此外,城市副中心在城市商业建筑的绿色发展也有迹可循。在运河商务区核心区,今年即将开门营业的北京远洋乐堤港项目写字楼获得了leed金级认证,建筑整体节水率超40%,节约能源费用达15%,被认证为绿色建筑界奥斯卡。在运河商务区整体建筑标准提升,绿色可持续已经成为基建的敲门砖。

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还将在张家湾、宋庄、台湖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依托运河商务区,引进和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建立自愿减排交易中心,推动设立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打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主阵地和示范样本。城市副中心将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个最鲜明的特色,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高标准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让绿色成为城市副中心看得见、可体验、有内涵的深厚底色。

记者:郑实 吕雪莹 王治家 李文东

责任编辑:邹艳艳

财联社912日电,据韩国财界12日消息,三星电子本周将发布环境经营战略,公布2050碳中和目标并宣布加入RE100环保倡议。三星电子已于2020年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达成了RE100目标,去年将巴西和墨西哥工厂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分别上调至94%71%

但由于国内可再生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尚未完备,在国内四大集团中只有三星尚未宣布加入RE100倡议。分析认为,三星电子拟宣布加入RE100,是因为碳中与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经营模式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且全球金融企业和机构投资商一直要求其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并加入RE100。据悉,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三星电子将提高电视、冰箱、移动终端等主力产品的能效,并研发低耗高效的半导体。

914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系统实验室于海滨在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信息通信业低碳与绿色发展论坛上进行了关于信息通信行业加速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发言,他表示ICT行业不仅在数字化技术的进化下不断提升能效,节能减排,而且还赋能干行百业,助力其他行业大幅减少碳足迹。

目前,全球5g网络建设持续发力,截至20226月底,全球已有86个国家和地区部署220多张5G商用网络,5G用户数超7.41。全球5G/网络建设将持续至2025年,预计2021-2025年全球运营商将有55%的资本支出(约8,900亿美元)用于5G网络,覆盖全球45%的人口。

2030年,全球IC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97%。而ICT行业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将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通过应用ICT技术,使能其他行业减少碳排放,这种使能效应被称为"碳手印〞。ICT行业不仅在数字化技术的进化下不断提升能效,节能减排,而且还赋能干行百业,助力其他行业大幅减少碳足迹。ICT行业按下了碳手印,不仅改变了自己,更改变了千行百业。

同时,ICT行业能耗持续增长,大幅降低碳排放存在巨大挑战。根据相关研究计算,2020 年全球 ICT 产业的能耗约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球总耗电量的4%2020年全球CT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2.3%,耗电占全球4%左右。预计到 2030年,ICT行业全球耗电量最高将增长 61%,达到约3.2万亿千瓦时。研究显示,若不加以控制,到2040年,全球ICT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从2007年的1-1.6%增长到14%以上。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主要指标要求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台能耗累计下降幅度达15%,新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PUE2025< 1.3。为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应该加快推动老旧高耗能设备退网和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多功能灯杆建设;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逐步对电能利用效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鼓励使用高效环保制冷技术降低能耗,加快节能5G基站推广应用;鼓励在数据中心和5G网络管理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整体节能水平;鼓励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升数据中心绿色电能使用水平;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统筹5G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布局;充分发挥数据中心、5G在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优化管理流程,实现节本降耗。

在通信基站低碳发展举措方面,应该加大绿能比例,通过创新模式引入清洁能源,优化用能结构。聚焦用电单价高或光照资源好的站点、地区,差异化采取合同能源管理与自建模式。以存量基站屋顶和院内+其他小型机房屋顶+5G站点为部署范围,以用电单价高或光照资源好地区为部署区域。

在基站节能技术减碳方面,推进主设备节能,联合5G设备供应链合作伙伴,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流程中降低功耗。采购环节制定节能的工作模式及功耗指标参数。引入主设备能效后评估,设备全生命周期内能效监控;实现基站整体节能,提高机房设定温度2-3°C:制冷效率提升7%。优化机房设定湿度,减少除湿、加湿动作。优化气流组织:节能2%以上。优化冗余空调运行数量:降低冗余机组运行能耗20%以上;在网络节能方面,推进5G基站采用支持多能源输入综合柜、分布式供电技术压缩建设周期能耗;加强共建共享,注重能耗管理,隆低用电服务费支出;推动租用宏基站向户外型基站迁转,提升基站整体PUE

通信基站还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

人民网北京81日电 (记者余璐)近日,空天地一体化碳源碳汇综合监测管理治理平台绿色大脑在京发布,旨在以数字技术精准化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召开的数字双碳高峰论坛暨全国首创双碳城市绿色大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大脑集合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飞艇遥感监测系统、无人机监测系统和地面综合能碳应用管理平台及相关数字化智能化治理系统,构建了城市上空“500公里(卫星)-20公里(飞艇)-100米(无人机)城市外源空间大气温室气体和生态环境实时监测网络。同时,将城市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及居民等碳排放主体全面接入地面综合能碳应用管理平台,城市管理者即可全方位实现对各类碳排放主体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会上,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与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中和评价体系联合实验室,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进行了职能拓展,现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中国标准化协会绿色低碳专业委员会等12家新成员举行实验室联合共建签约仪式,联合实验室将在双碳园区、双碳城市的标准化建设、工业碳排放指数及碳监测、碳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中和评价体系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中和分会执行会长常青介绍,绿色大脑所构建的覆盖各领域的空天地一体化碳源碳汇综合监测管理治理平台,可以实现碳排放及碳汇的核算、核查、核证、生态环境评估及修复核查,提供碳双控管理、能源分项计量、碳排放测算、碳减排测算、能耗预测、能效评估、优化控制、相关治理、故障预警等专业服务,有效解决碳排放数据的精准监测、管理、治理问题,为各地开展双碳领域的政策制订、实施、监督、考核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为碳源碳汇交易主体摸清自身碳源底数、积极参与碳汇交易提供可信的数据来源,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发展。

精准监测和管理碳排放数据的绿色大脑,将进一步助推碳交易市场发展,从而以金融杠杆的力量服务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常青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表示,绿色大脑体现出了创新性,是以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生动体现。他认为,卫星遥感技术领衔的空天地一体化平台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具有很多鲜明的优点,是大势所趋。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谈到,空天地一体化绿色大脑平台的成功研发将对建设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在数字经济时代,绿色化、数字化、普及化是时代的关键词,绿色大脑平台的设计初衷,就是以多层次、全覆盖、精准化的方式,大力推动能源使用的绿色化、能源管理的数字化、双碳服务的普及化,这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发挥助推作用。徐锭明说。

来源:人民网

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三明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通知》(明政办规[2022]2)文件精神。为加快推动明溪县林业碳汇工作,迫切需要系统谋划林业碳汇提升的整体方案,明确碳汇助力双碳目标的具体举措,形成林业碳汇开发模式和机制创新的系统性做法,扩大明溪林业碳汇的影响力。

二、目标任务

对照我县十四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植树造林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9%以上、森林蓄积量达1800万立方米等重要指标的要求进行制定,通过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三、工作进展

根据县领导批示精神,明溪县林业局从今年6月上旬开始,对我县林业碳汇相关工作进行了认真摸排,于6月底拟定了《关于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通知》初稿,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四、范围期限

有效期至20251231日。

五、主要内容

实施三建两创行动,即通过实施森林增绿固碳工程、增质固碳工程、增效固碳工程、减灾保护工程、生物减排固碳工程,建好森林碳库;通过加强林业碳汇计量评估、拓展林业碳汇开发、做好林业碳汇项目储备,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通过建设碳汇产品信息登记平台、积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建立林业碳汇收储机制,建成区域碳汇交易体系;通过扩大林业碳票开发规模、优化林业碳票运行机制,创新林业碳票制度;探索碳汇+碳中和碳汇+生态司法碳汇+义务植树尽责、碳汇+金融保险碳汇+信用积分,创建碳汇应用场景,体现我县林业碳汇特色亮点工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六、注意事项

各项目标值为十四五期间的总目标。

七、关键词诠释

三建两创:是指建好森林碳库、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建设区域碳汇交易体系,创新林业碳票制度、创建碳汇应用场景。

双碳目标:是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到相对零排放实现碳中和。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体现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机制。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三明林业碳票: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依据《三明林业碳票碳减排计量方法》,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签发的碳减排量而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赋予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单位为吨。

八、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饶金才

联系电话:13599367606

明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通知

来源:明溪县林业局

本网讯 记者王峰 通讯员赵俊泽 赵鑫报道 为推动金融支持雄安新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近日,人民银行雄安新区营业管理部联合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生态环境局、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等四部门共同印发《金融支持雄安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搭建了顶层设计框架。

《指导意见》构建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具有三大雄安特色。一是突出重点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三大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对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引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提供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多维度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绿色项目库、碳信息采集核算、绿色信用数据体系等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率。依托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有机融合。三是突出试点效应传导。发挥雄安新区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碳普惠试点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势,丰富各类绿色低碳消费场景,对绿色低碳行为给予金融支持。加快推进雄安绿色交易中心建设,借助雄安新区政策支持和技术引领优势,积极参与全省降碳产品交易活动。在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范围内,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充分利用跨境资金降低绿色企业融资成本。

财联社916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全球积极推进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香港亦力求在2050年或之前达到“碳中和”目标。他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特区政府正多方面推动绿色及可持续金融,既支持本地向绿色可持续转型, 也同时助力大湾区、国家以至亚洲地区的绿色低碳建设。

9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举行第八场“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行动,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坚决打好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形成,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中心、5G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也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有序推动数据中心、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引导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十三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推荐百余项为数据中心、5G节能提效服务的先进适用技术产品。为打造典型标杆,发布三批共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组织制定《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能效标准,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升级。目前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了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电能利用比值已降到1.3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科学有序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开展“东数西算”,引导企业向气候适宜、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部署数据中心。持续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推荐目录及典型应用案例,加快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节能设备革新和技术应用。深入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组织对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实施节能诊断,深挖节能潜力,促进节能降碳、降本增效。

二是打造典型标杆。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管局、银保监会、能源局等部门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发布生产制造、通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领域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及典型案例,加强绿色设计、运维和能源计量审查,带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是完善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节能提效相关标准制修订,支持开展信息通信设备能效、绿色运维、高效制冷等标准研制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开展数据中心等能效监察,促进重点用能领域依法依规合理用能。

编辑:李珮雯 于莉莉

监制:夏竞辉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玉红)917日,《巅峰会客厅》论坛首场活动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举行,聚焦绿色低碳话题,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嘉宾,进行深入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首场论坛开始之前举行了活动的启动仪式,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上海城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杨茂铎和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吴智亮分别致辞,市国资委、市环保局、陆家嘴管理局等领导参会并共同按下启动装置,为这一全新的活动揭幕。

论坛首场活动聚焦时下最热门的绿色低碳话题,在不久前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浦江创新论坛等活动中,绿色低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上海密集印发了《上海市瞄准心塞到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将着力实施一系列加速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行动。首场活动由上海中心携手与亚洲领先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服务商妙盈科技联合举办,在论坛开始前,双方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妙盈科技致力于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解决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和个人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碳中和以及社会责任方面的挑战,客户遍及央企、地方国企等。

论坛上,妙盈科技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涂鉴彧认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强调企业实现碳中和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为企业实现碳中的路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安淼则从固废处置设施角度切入,对国家实施双碳战略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并从行业趋势、减碳策略研究等方面对固废处置设施减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圆桌环节,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静瑜和申能股份有限公司申能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林英红加入讨论,话题扩大到双碳目标下的建筑减排、煤电发展的未来等。

《巅峰会客厅》是上海中心新创办的品牌活动,由上海城投集团和陆家嘴金融城管理局指导,携手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共同举办。上海中心作为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副理事长单位和上海市创新创业青年50论坛永久会址,深度参与研究院全年各项活动。《巅峰会客厅》已经纳入了上海市青年五十人创新创业研究院的活动体系之内,活动围绕上海中心 “绿色”“人文”“智慧”的品牌定位,涉及科技、时政、艺术等众多领域,邀请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深刻的选题和青年人的视角共同探讨行业话题热点。

915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能建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南宁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绿色中国—东盟,数智融合发展”,与会嘉宾围绕能源领域数智融合发展新趋势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多层次、多领域能源合作,共促绿色低碳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蔡丽新表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迄今已经发展成为展示中国和东盟在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新成果、新商机的重要平台,对于助推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文化交流、共同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广西愿同各界朋友一道携手合作,抢抓新一轮技术、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共同引领、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表示,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量,数智融合是关键路径,也是合作共赢的机遇所在、潜力所在。中国科协将进一步发挥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携手开创绿色低碳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今年,中国能建首次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亮相东博会。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中国能建将主动顺应并拥抱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三大发展趋势”,紧紧抓住能源这一实现“碳中和”的“牛鼻子”,全力在数智转型、绿色低碳转型、融合发展“两转型一融合”方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围绕能源融合的再升级、再创新,中国能建提出了“一核、二化、三新、四融”的系统解决方案。未来,中国能建将继续深入发挥全领域全要素一体化优势,以领先的服务积极抢抓RCEP正式生效的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落地实施,为东盟各国在能源电力、生态环保、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倾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绿色工程、标杆工程。

目前,中国能建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约额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位列前五,其中近五年“一带一路”沿线累计签约超过5000亿元,占我国企业签约比重超过10%。近三年,中国能建在东盟国家新签合同额约1500亿元,投资总额约130亿元。(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5G+智慧环保,实现从人工执法到智能追踪;设立2000万元技术改造资金,重点支持绿色环保、节能降耗领域;与大连理工大学开展合作,投资9000余万元建成全国首台套二氧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装置……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全力打造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

“我区有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涛介绍,可以说,石化行业能否率先碳达峰是2030年达峰目标实现的关键。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原则和“五个一体化”理念,高标准建设了园区集中供热系统,实现能源节约、环境友好、成本节约的三赢,2022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2%、较2020年提高了2.3倍,“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

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支持园区集中供热项目新建了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氮气回收装置,进一步实现深度减排。大明集团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东谈到公司的二氧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工艺技术时甚是自豪,该项目二氧化碳的捕集能力约为10万吨/年,氮气的生产能力约为15000Nm3/h,在热电行业碳减排、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走在了全国前列。

港城热力有限公司只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实施工业低碳,构建绿色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大唐东营2×1000MW工程项目建设成为国内最先进机组,煤耗世界最低,成功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建设油气回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厂界VOC在线监测等环保项目,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山东汇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构建工业固废石油焦综合利用—煅后焦—余热发电—最终产品服务电解铝工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效益好,经济效益显著。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还与华为、中国移动合作,投资2亿元在安全环保、应急管理等领域全场景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了全国首个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5G+”智慧化工园区,实现安全监管从传统排查向实时监测转变,环保监管从人工执法向智能追踪转变,应急救援从碎片应用向系统集成转变。依托智慧园区建设的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于上半年投入运行,实现园区内设备、工艺、物料等数据联动,以及园区外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物流、库存等数据互通,全面助力园区能源结构优化、绿色升级、精细管理。

制度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为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深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让深圳的蓝天绿水有了更好的法治保障。

20219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对1994年颁布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全面升级。《条例》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聚焦大气、水、土壤、固废、海域等污染防治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创新污染防治制度,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法治保障。

此次立法的一大亮点就是专设一章,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般性工作、碳达峰和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进行了规定。一方面,要求市政府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另一方面,要求市政府建立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设定固定总量的排放额度,约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单位的年度碳排放。

为实现城市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愿景,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1日、818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先后正式实施,明确了立法目的、术语定义和各类主体的管理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流程,确立了参与主体的管理要求,同时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深圳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自愿购买核证减排量实施碳中和。

数据显示,截至20226月底,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碳配额累计成交量6606万吨,成交金额14.76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量2876万吨,碳金融创新创下7项全国第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901号(资源环境类090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鹏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提案”,由我部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碳市场金融属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202010月,我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机构及资本积极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序探索运营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和业务。

碳排放配额具有一定经济属性,但是否属于权利以及权利的属性问题,各方面还存在不同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确定。

二、关于推动建立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碳市场监管工作机制

202012月以来,我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陆续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核查规范以及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等文件,规范市场运行和管理的各重点环节,初步构建起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同时,我部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立法进程。目前,《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指导监督各市场参与主体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参与全国碳市场。二是加强对生态环境系统以及重点排放单位等市场主体的能力建设。三是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早出台,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碳市场监管工作机制,切实防范市场风险。

三、关于明确碳减排及碳市场配额总量目标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抓手,也是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采用按照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并在国家层面制定配额分配方法,省级层面按照统一的方法向企业分配配额。

下一步,配额分配方式将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总体目标,从以碳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逐步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方式转变,同步优化调整配额分配的具体方法,推动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

四、关于建立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20217月顺利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首个纳入的行业。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后,碳市场工作重心将从地方试点示范转向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地方试点范围内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将不再参与地方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碳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做好全国碳市场各项工作,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同时,在实现全国碳市场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推动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有序过渡,在试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并行”一个阶段后,最终实现向全国碳市场全面过渡。

五、关于加大碳金融培育力度

根据国务院同意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为有效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仅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对法律制度、注册登记系统、监管和风控能力、市场诚信环境等都有较高要求,其发展的前提是配额现货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和金融等风险的有效防范。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加强碳金融相关研究,在实现全国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和有效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的基础上适时考虑上市碳排放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活跃度。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817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中国网科技9月20日讯(记者 安青)2022年9月18日,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两周年之际,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与浙大城市学院联合发布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持续跟进我国各地区碳中和发展情况。

该指标体系是全国首个碳中和发展力评价体系,由厦门大学孙传旺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21年提出,涵盖经济发展、产业特征、能源结构、技术创新、金融财税等经济社会转型的各方面指标。以 “五力” 驱动模型为基本框架,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化分解为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并结合地方政府的碳中和政策行动等指标,形成一套“五+N”的完整体系。2021年9月22日,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次对外发布了2021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对各地实现碳中和的主要动力进行了系统明晰,引起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2021年发布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持续更新2022年各省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核算结果,剖析各地的碳中和发展力。此外,还从城市的维度出发,新增近百个区域代表性城市为评价对象,以更加系统、全面地考察各地的碳中和发展力,厘清城市尺度上的脱碳路径。

根据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的核算结果,我国各地区碳中和发展力差异显著。省级层面,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的碳中和发展力得分位居全国前五名,表现最佳;黑龙江、新疆、宁夏、西藏和内蒙古等地区的排名相对靠后,与前五名差距较大,碳中和发展潜力仍待进一步提高。地级市层面,杭州、广州、深圳、南京、厦门的碳中和发展力得分排在全国前五,贵阳、扬州、太原、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排名相对落后,亟需加快碳中和发展步伐,推动落实碳中和各项工作部署。

基于“五力”驱动模型深层次考察各地碳中和的发展动力以及主要优势,在排名靠前的五个省级地区中,浙江省的转型力和协调力均位居31个省市前列;广东省的成长力、转型力、协调力指标得分都位居全国前三名;北京市的持续力和成长力遥遥领先其他地区;江苏省在竞争力方面表现优异;上海市的成长力则是其碳中和发展的引领动力。此外,基于“五力”驱动模型测算得到的各省市碳中和发展贡献率和主要动力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各地推进碳中和的优势条件与支撑动力有所不同。

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首席经济学家孙传旺教授表示,在全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因地制宜推进各地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孙传旺教授同时指出,各地在落实碳中和工作的过程中,要基于长远考虑,统筹推进碳中和工作部署。同时要借助碳卫星等全新应用,搭建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碳排放的统计核算与动态监测体系,采用科学的碳中和发展评价体系加以评估和引导。“中国碳中和发展力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可以系统把握全国各个地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重难点、主要优势和发展能力,为政府部门布局碳中和工作提供创新建议和价值参考,在助力我国碳中和事业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持续发挥积极影响。”孙传旺表示。

本文源自中国网科技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中欧校友总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欧校友社会责任年会暨2022 ESG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共话新形势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实践之道,带来各自关于ESG领域的思考和洞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教授表示,在新的国际经济社会及环境形态下,ESG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全球的商业实践如何和ESG的发展相融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理念到规划,再到行动的变化,离不开对ESG的深刻理解。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到高质量发展,需要摸索绿色低碳转型,把ESG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了企业运营当中,这意味着企业在技术、生产线、运营过程、管理理念上都会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汪泓提到,在学院最新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中,将“引领责任教育”确立为八大战略举措之一;研究方面,学院确立四大跨学科研究领域,ESG便是其中之一;中欧还积极将“碳中和”及ESG相关课程安排到MBAEMBA等课程体系中。中欧也把赋能校友和ESG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中欧自2017年起持续发布ESG白皮书,得到了校友会和校友企业的积极支持,也是中欧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汪院长最后表示,希望今天的平台能让学者的研究、企业家的实践和教授的思想智慧交换碰撞,产生影响,助益社会。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践行ESG要过五道关。第一个特别重要的关是“理念关”,理念一定是长期形成的,是深刻的、具体的、具有能动性的,践行ESG是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支撑的路;第二个要过的是“知行观”,ESG至关重要的是采取行动,不能坐而论道,而要退而结网;第三关是“难易关”,践行ESG意味着企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要摆脱传统路径依赖,要从过去传统企业变成社会企业,既要有商业收益还要有社会价值,这一定是一条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不易之路;第四关是“长短关”,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践行ESG不能图短暂的热闹,它是一条漫漫长路,必须做长期准备;第五关是“得失观”,践行ESG的过程是有风险、有成本的,考量企业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得失。他表示,企业ESG如果做得好,一定会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坚实,这是有正效应的。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执行董事、亚太主管王晓书带来以“双碳政策下的ESG投资机遇与风险”为主题的演讲。王晓书表示,全球市场上ESG投资展现不断主流化的趋势,大型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将ESG和气候问题看作企业取得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她认为,“气候变化将同时给金融业带来系统性风险和新的投资机会,管理这些风险和抓住新的机会对于机构投资者保护资产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向碳中和转型的过程当中,资本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呼吁全球资本市场引领碳中和变革,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和创新。她希望与企业、资本市场和监管企业一起携手共进,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合作,构建良好的投资生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也表示,气候变化等ESG相关领域产生的问题对全球经济发展及企业运营造成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ESG已成为企业发展首要风险,并造成直接经济影响。“双碳”目标下,ESG成为监管方重点关注的领域,企业的非财务表现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企业需要关注资本市场对于ESG的评价。李菁认为,ESG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良好的ESG报告和ESG评级将有力吸引ESG投资,促进企业发展,ESG成为企业塑造优秀市场形象的重要途经,也为企业开辟出新的创新领域。

《中欧2022 ESG白皮书》在现场发布,总结涵盖了碳中和的国际趋势、中国各行业“双碳”实践回顾与展望,展示了中欧校友企业的碳中和实践精品案例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ESG研究领域主任王雅瑾表示,中欧作为智库、研究机构、教学机构,希望更好地推动ESG的实践,把理念带到经营管理中。

作者:唐玮婕

近日财政部发布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提出,下半年,研究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推动重点领域、行业节能减排。健全绿色采购标准,加大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力度,采购规模占同类产品政府采购规模的比例达85%以上,指导绍兴等六个试点城市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应用推广试点工作,目前纳入试点的工程项目金额约1000亿元。完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支持20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促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专家表示,当前应进一步优化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密度、布控合理性和监测项目,使监测数据能全面客观反映空气质量状况。

多位环保专家今天(21日)表示,经过十年的“蓝天之路”,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空气指标显著改善,并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未来,中国空气质量有望在“双碳”进程中得到更大改善。

在出席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当日举办的第25期环境茶座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表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确立,“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以降碳为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应确保在2030前实现高质量碳达峰的同时,实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贺克斌表示,当前,社会各界应形成更多合力,借鉴十年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全面监测和充分发布为基础,借助“双碳”行动为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提供的巨大动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当日在环境茶座上发布的《蓝天之路:十年巨变及2030展望》报告称,十年间,中国构建了覆盖全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并实时公开监测数据。基本消除重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推动更多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同时扭转多地夏季臭氧污染的多发态势,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2011年前后雾霾频繁发生,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更没有空气质量信息的逐小时发布,政府部门难以有效做出解读,更难以有针对性的应对。

2015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时,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仅73个,占比21.6%。”马军说,而到了2021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218个,占比64.3%202218月,曾经的灰霾污染中心京津冀的PM2.5累计均值历史性地达到二级标准。中国已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这其中,两个国家重大行动计划即20139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86月颁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贺克斌说,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守护蓝天的历程仍然任重道远。”上述报告称,目前仍有35.7%的城市空气质量尚待达到二级标准;重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未完全消除;多地夏季臭氧污染呈现多发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环境健康警示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PM2.5二级标准值仅为世卫组织过渡阶段的第一阶段目标值。

环境茶座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等多位专家表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上述专家表示,当前应进一步优化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密度、布控合理性和监测项目,使监测数据能全面客观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综合标准站、微型站、单指标站、移动站等多种模式,实现县城和污染较重乡镇全覆盖;已经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的城市,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

专家们还建议,落实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对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措施。适当提高我国PM2.5浓度限值标准,为面向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行动提供目标引导;适时提高我国环境空气中臭氧每日最高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考虑增设臭氧高峰季浓度约束目标值和长期目标值,并增加建立区域或地方标准试点。形成能够更加精准反映大气污染与居民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的指数,指导公众做好自身防护。

新华社北京38日电(记者 丁小溪)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愿景目标,应当如何发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有话说。

宋鑫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碳达峰和碳中和涉及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从长远看,需要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创建更有指导意义的样板,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对此,宋鑫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关键时期。

他表示,中国节能将构建服务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产业和技术布局,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着力开展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碳及高能耗行业能效服务,强化区域能源供热和综合能源服务能力。

“我们将通过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建筑’,加快完善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体系,推动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企业的零碳发展模式。”宋鑫说,中国节能还将持续推动“碳中和”相关标准、规范和机制建设,推动重点行业和区域达峰路径制定和方法学研究、气候投融资制度体系设计,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治理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做强做优节能与清洁供能传统主业、做大做优生态环保核心主业、做精做优生命健康战略机遇产业、做专做优绿色建筑承载平台业务、做强做实科技服务创新业务,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宋鑫说。

925日消息,924日,在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八届区块链全球峰会——积“土”成山隐私计算与数据治理主题论坛上,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在主题演讲时表示,区块链能够帮助公司提供更准确、更可靠和易于获得标准化的碳排放数据。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可以更好地计算、跟踪、报告整个价值链中碳足迹的减少情况。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账本机制,可实现高效交易,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多方流程,提高问责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纠纷,并通过Tokenization开辟新市场。对于碳市场,区块链可以通过分解大宗碳信用金融工具而彻底改变行业,使个人能够通过目前封闭的强制性市场参与到无碳的未来。全世界数百万人渴望创造一个对生态负责的未来,而区块链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碳中和未来的目标。(巴比特)

923日下午,2022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大会以“赋能·释放企业碳力量”为主题,与国内外碳管理领域专家、碳管理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双碳”两周年来碳管理行业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在“碳中和”、“低碳转型”的双碳时代课题下,企业如何挖掘并释放自身碳力量。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等专家、高瓴、经纬、红杉等顶级投资机构,以及来自苹果、星巴克、蒙牛、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企业的数百位双碳领域精英共与盛会。

“双碳”两年,碳管理行业十大洞察及趋势

“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以来,中国的碳中和进程已从概念提出加速推进至激发各行业变革。作为大会的主办方,中国领先的碳排放管理软件和咨询解决方案提供商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现场发布了《双碳两年碳管理行业十大洞察及趋势》。

演讲从碳中和“全球行动”的行业热度、纵向渗透等现象切入,囊括了碳中和投资、碳管理人力资源转移、“碳中和+”商业模式等热点话题,深入至碳数据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企业碳管理三大驱动力的演变(碳关税)、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个人碳账户、碳交易商机等前瞻性洞察,并基于首次公开的《中国电网排放因子研究报告》、《中国碳价预测报告》两大重磅报告,对碳中和终局进行了展望。

晏路辉表示,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跟每个国家、企业以及每个个⼈都息息相关。如今不少企业正在低碳数字化道路上奔跑,通过更友好、更可视化的⽅式与利益相关⽅开展碳披露方面的交流。同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在碳的资产化道路上开拓进取。或许现在参与碳管理的企业还只是冰山一角,相信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到碳管理大潮,通过自己的行动,管理碳排放、践⾏低碳举措,最终达成碳中和⽬标。

根据碳阻迹联合灼识咨询共同研究发布的《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099亿元,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2060年将达到43286亿元。

此前,碳阻迹于202281日获得亿元B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老股东高瓴、经纬持续加码。三位顶级投资机构亦受邀参与本次大会,并就其碳中和投资布局进行观点分享。

高瓴创始人张磊指出:“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碳阻迹运用科技创新力量为包括高瓴被投企业在内的各个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底层支持。”

红杉中国创始人兼CEO沈南鹏表示:“碳中和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产业方向之一。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将成为推动碳中和实现的中坚力量。碳排放计算和管理是碳中和数字基础设施。碳阻迹通过积累丰富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提升碳排放计算和管理的可操作性,为全社会建立健全碳中和创新生态提供了重要助力。”

碳云全新升级,开启数字化碳管理新模式

本次大会,碳阻迹带来中国首个一体化碳管理平台—碳云的全新升级。全新升级下,碳云搭建核算模型实现因子智能匹配,满足企业轻松获取完整精确的碳盘查数据、一键导入并生成碳报告等需求,精准量化碳排放、高效管理碳数据,让企业碳核算更便捷。

碳云平台进一步夯实产品功能,扩展产品边界,通过CREOS理论(计算、减排、带动、抵消、传播)的数字化全链条碳管理路径,覆盖碳核算、碳减排、碳资产、碳数据、碳中和的全周期产品服务,开启数字化碳管理新模式。截至目前,碳云已为上百家知名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碳管理服务,无论星巴克、保时捷、北汽集团、百度等为代表的500强企业,亦或正谷、抱朴再生、小蛙植饮等高潜力型企业。

巅峰论道,共话全球企业碳管理

会上,全球首家碳管理公司创始人、英国绿党领袖、前牛津市长Craig Simmons带来了从业25年来对碳管理行业的深刻理解及全球企业碳管理的经验,他分享道:“我们正在从能源管理和能源效率的维度转变为从碳的角度看待业务。实现碳中和最大的挑战不是说服商业公司做出改变,而是使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支持他们实现零碳转型,通过把可持续专家的知识,嵌入数字化解决方案,让企业自己解决碳管理问题变得更有可能。”

碳阻迹国际资深碳管理顾问GregorPecnik表示,供应链与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影响是目前企业范围三核算的最大挑战之一。大多数企业披露范围三排放,主要依赖于行业平均数据而非企业自身运营的一手数据,这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决策。Gregor认为,企业应联动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去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并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的内部数据收集流程,共同克服碳核算困难。

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碳资产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魏子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飞利浦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与ESG负责人刘可心、美团外卖社会责任办公室高级经理黄培坤、泛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ESTS环境项目总监陈中维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嘉宾群贤共话,围绕企业碳管理实践、挑战与机遇,以及碳中和未来走向和趋势等议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吴声表示,后疫情时代的观念升级,天生具有零碳习惯和道德倾向的“零碳化原住民”已经进场。新商业进入不可逆的数字周期,必须意识到可持续将会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要重新理解基于数字化与零碳化的场景螺旋法则,来发现数字商业值得重做一遍的新增长点。

刘可心则分享了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她指出,气候变化跟我们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全球2015年由于污染导致的疾病死亡人数约为900万,占全球总死亡案例总数的六分之一,是艾滋病、结核和疟疾致死数的3倍,是所有的战争和其他形式的暴力致死数的15倍。在此前提下,关注碳减排、气候变化是医疗行业的责任。

碳阻迹研究院成立,点亮碳中和“灯塔”

“碳阻迹研究院”亦借本次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已汇聚26位来自碳圈行业专家及学者,旨在借助碳阻迹在碳管理咨询积累的经验和行业资源,创建高质量政企科协互动交流圈,专注于输出低碳领域有价值的方法论以帮助企业梳理低碳转型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核心问题,科学、多元、立体赋能企业机构低碳转型,助推企业碳中和目标早日达成。

个人碳交易体验与绿色会议的完美碰撞

低碳时代,未来已来。每个人的低碳行为都可被量化并赋予价值,未来个人碳交易的开启将更好地激发公众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本次大会,碳阻迹还积极构想未来个人碳交易模式,不仅通过“绿色会议”达成个人碳排放实现中和的目标,还特别呈现“低碳产品体验空间”,将个人低碳消费场景融入碳市场,让现场嘉宾特别进行了个人碳交易初体验。

双碳目标,躬身践之。作为中国绿色会议的发起者之一,碳阻迹在此次活动中一如既往积极践行无纸化、无瓶装水、可回收、零废弃等绿色会议标准,从会议前中后全环节,及物料、交通、餐饮等多角度,全面量化排放活动,深度挖掘更多减碳机会,杜绝非必要的排放行为,将会议相关碳排放降至最低水平,以细微之力助推国家3060双碳目标达成。

经核算,本次数百人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共排放31.02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排放54.43kg,相较于一场传统会议可减排20.17吨(二氧化碳当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采用VCSCERVERCCER等核证自愿减排量及国际绿证I-REC和国内绿证以及碳汇等多种方式进行“花式”抵消,最终实现了会议碳中和,打造了一场纯粹的绿色会议。

921日,由行业内权威机构编制的2022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50强榜单发布,山西一家企业上榜,排名第31位。

本次榜单由中国能源报、数字双碳研究院、清华大学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制。榜单分企业特征,多维度评价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行动力,为更多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提供工作方向借鉴,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工作部署力度。其中,晋能控股集团排名第31位。山西另一家企业——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名单。两家企业均被从碳排放表现力、碳行动贡献力、碳中和竞争力等三个维度,展开全国碳市场企业碳中和贡献力评价。

据悉,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多属于五大发电集团、地方能源集团以及自备电厂,为了便于分析,从集团层面选取评价对象。从评价结果来看,全国碳市场有效促进了电力企业实现减排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显著增强碳中和工作认识。另一方面,碳金融产品、碳补贴作为碳市场的补充,提升了碳市场对社会生产和消费低碳转型的引导力度。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晋能控股集团今年已建立电力集团碳资产管理领导机构和相关制度,形成了火电领域碳排放过程管控体系,所属24家电厂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交易履约等工作。

22日,在双碳目标提出两周年之际,兴业银行在福州举办2022年双碳金融论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到会致辞。

郭宁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省建设,努力构建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建设资金渠道多元、金融服务高效、健康可持续的绿色投融资环境,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她强调,要加强碳金融的研究和实践,加大碳金融投融资工具的创新和运用,积极参与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强效,全面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引导更多金融源头活水浇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全方位推进我省绿色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论坛上,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国际金融公司(IFC)以及省内有关单位嘉宾,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发展、转型金融服务碳减排、福建实现双碳目标的机遇与优势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工程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的专家学者通过视频发表了精彩观点。

来源 | 新民网

在力争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下,全社会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全球仍未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气候变化及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让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时代巨变中塑造商业角色、展现社会担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时代命题。日前,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中欧校友总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欧校友社会责任年会暨2022 ESG高峰论坛在沪举行,十余位政商学界嘉宾出席论坛,共话新时代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实践之道。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主旨演讲中提出,践行ESG意味着企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要摆脱传统路径依赖,要从过去传统企业变成社会企业,既要有商业收益还要有社会价值。他介绍道:“这一定是一条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不易之路。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践行ESG不能图短暂的热闹,它是一条漫漫长路,必须做长期准备。”他还指出,践行ESG的过程是有风险、有成本的,企业需要考量内部性与外部性得失,但企业ESG如果做得好,一定会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坚实,是有正效应的。

全球市场上ESG投资展现不断主流化的趋势,大型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将ESG和气候问题看作企业取得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全球领先的指数及分析工具提供商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执行董事、亚太主管王晓书认为,气候变化将同时给金融业带来系统性风险和新的投资机会,管理这些风险和抓住新的机会对于机构投资者保护资产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指出,“双碳”目标下,ESG成为监管方重点关注的领域,企业的非财务表现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企业需要关注资本市场对于ESG的评价。ESG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良好的ESG报告和ESG评级将有力吸引ESG投资,促进企业发展,ESG成为企业塑造优秀市场形象的重要途经,也为企业开辟出新的创新领域。

“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到高质量发展,需要摸索绿色低碳转型,把ESG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了企业运营当中,这意味着企业在技术、生产线、运营过程、管理理念上都会随之发生深刻变革”,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提到,学院最新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将“引领责任教育”确立为八大战略举措之一,学院确立的四大跨学科研究领域就有ESG,此外还积极将“碳中和”及ESG相关课程安排到MBAEMBA等课程体系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教授表示,ESG也是中欧和欧盟共同关心的话题。上周中欧举办了两场“欧洲论坛”,跟比利时和法国重要领袖和行业领军人士探讨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复苏”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他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及校友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研究为企业界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教学等方式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各个利益相关群体、企业,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

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ESG研究领域主任王雅瑾作为教授代表发布了《中欧2022 ESG白皮书》,总结涵盖了碳中和的国际趋势,中国各行业“双碳”实践回顾与展望,展示了中欧校友企业的碳中和实践精品案例,介绍了中欧教授在ESG学术领域的成就,也呈现中欧教授对A股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中欧自2017年起持续发布ESG白皮书,得到了校友会和校友企业的积极支持,也是中欧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383号(资源环境类0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青海碳汇交易,实现生态价值的提案”,由我部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青海省生态碳汇、清洁能源发电等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保障自愿减排交易活动有序开展,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该机制支持将我国境内的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明显、生态效益突出的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202012月,我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下一步,我部将抓紧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在鼓励高碳行业积极减排的同时,支持碳汇等低碳零碳项目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生态保护补偿的促进作用。我们将结合下一步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青海省生态碳汇、清洁能源发电等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二、关于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合作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强。20168月,原银监会、原保监会和原环境保护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2010月,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碳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管控机制,逐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适时增加符合交易规则的投资机构和个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银保监会等部门也正在研究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管理办法和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我们支持青海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已出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和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文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机构及资本积极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关于引入碳汇交易领域国际机构和相关组织,为青海省参与碳汇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

与国际碳市场开展碳汇减排指标的跨境转移交易涉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多个方面,目前各国仍在就相关国际规则进行谈判,相关工作将由国家统一研究部署。我们支持青海省参与碳汇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参与跨国碳汇交易相关工作。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817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320号(资源环境类251号)提案答复的函

南存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能效管理,助力碳达峰目标”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行“碳预算”和试点“碳排放总量控制”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抓手,也是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将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动各省(区、市)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纳入本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及相关规划,实现国家对地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预算管理。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同时,配额分配方式将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从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逐步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方式转变,同步优化调整配额分配的具体方法,推动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地区和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为后续探索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打好基础。

二、关于健全能源激励约束机制

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我国能耗强度及碳排放强度需保持较大幅度下降。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碳排放及能耗相关考核,制定“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强度地区分解方案,强化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约束,推动各地区提高能效水平,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支持零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发展,促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此外,我们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框架下的财税、金融、土地、资本市场的相关支持政策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健全配套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三、关于推动能效标准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重要基础,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各方积极推动节能标准制修订,已制定350余项国家节能标准,其中强制性能耗标准111项,强制性终端用能产品标准73项。下一步,国家节能主管部门将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需要,加快节能标准修订,倒逼各行业、各领域能效水平提升。同时,强化节能标准应用,在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监督检查时,严把项目和产品能效关,严禁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上马,以及严禁不符合强制性能效标准的用能产品生产、销售,推动节能标准落实见效。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817

文件来源:生态环境部政府网

SHPGX导读:近日,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发表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持久战,不可一蹴而就,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其中确定的一点是,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我国去年确立的30/60双碳”目标,不仅明确从国家层面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了国家战略,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和转型要求。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理解“双碳”目标的本质?又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转型,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的落地?

前不久,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参加了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并发表了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既是响应《巴黎协定》对所有国家的要求,也是出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认识到的是,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持久战,不可一蹴而就,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其中确定的一点是,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面对碳中和这一场伟大的挑战,我们要忘掉‘不可能’,不可能就是一种机遇,是创新者的责任,创新企业的责任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李俊峰

碳中和的本质

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转型

2015年的《巴黎协定》达成了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的一种政治共识。其宗旨主要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稳定,这就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要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气候变化相关的文件试图规范全球的环境秩序,也可以理解成把发展放到环境保护的笼子里,为发展划一条生态的红线,但它并不具备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应对气候变化更多是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贡献。

李俊峰指出,气候治理是用转变发展机制的方式推动各国进行发展转型,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型,每一个国家进行这种转型,既对全球做出贡献,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资源推动型的发展模式依赖的是资源,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稀缺,成本增加,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技术推动下的发展模式依赖的是技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并且可以积累、叠加,发展的内容可以不断更新,发展的成本可以不断下降。最关键的是,资源是先天决定的,而技术没有有无之分,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要努力,落后者可以力争先进。时至今日,技术的发展能让经济、能源、资源脱钩,这就是碳中和理念提出的技术基础。

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李俊峰指出,我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早在90年代就派出了谈判团队、研究团队参与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起推动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达成,并相继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来应对气候变化,为后来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央作出了关于尽早碳达峰、碳中和的政治决策,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达成,并不折不扣地履行兑现自主贡献的承诺,引领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方向。我国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考虑了两个方面。首先,《巴黎协定》要求所有国家在2020年向联合国提交关于本世纪中叶国家低排放发展的国家战略,由于新冠疫情,这一要求推迟到了2021年,也就是去年的格拉斯哥峰会,130多个国家作出了碳中和的承诺。此间,我国也向联合国提交了面向本世纪中叶的国家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不仅是满足《巴黎协定》的要求,更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的内在要求。

李俊峰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不断进行吹风,让各方提高认识、提高站位,不断推动能源转型和发展转型。20209月,中央一系列会议进行了紧锣密鼓的部署;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也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些都对我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目标确定后,各方行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后续的中央会议上也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顾、评价、纠偏等,未来预计双碳工作能够稳中求进地积极开展。

双碳目标是一场持久战

要不忘创新者的责任

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目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美国、欧盟、日本的目标是2050年碳中和,印度是2070年碳中和,我国是2060年碳中和。李俊峰指出,碳中和是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希望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大自然吸收相平衡,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能源系统转型是一个首当其冲的任务。能源转型的目标是用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由于非化石能源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电力,所以能源转型也是一个再电气化的过程。工业、建筑、交通都要把用能形式变成以电为主,也就产生了这些行业的再电气化过程,并且伴随着相应的新技术的出现。

李俊峰指出,碳中和的目的是推动人类实现低排放发展,从温室气体来看每人最终排放3吨左右,还需要减排5吨;从二氧化碳来看每人最终排放2吨左右,还需要减排3吨。总体来看成本不高,按照欧盟的碳价100欧元计算,每人减排成本也不超过500欧元。现在来看,也许代价不小,但与我国2050年全面现代化的经济水平相比较,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可以承受的,这是实现碳中和的经济基础。

全球的碳达峰时间是2025年,我国是2030年,比全球目标晚了5年,碳中和目标比发达国家晚了约10年。李俊峰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5年、10年的时间差距不足以弥补我国在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无论是发展还是减排,我国的曲线都会比发达国家陡峭得多,难度也会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就需要加倍的努力。应该看到,我国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是我国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重要机会。我国应该有信心用3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50年到70年的碳中和历程,这既是政治意愿,也是责任担当。

碳中和目前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首先,在科学上具有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研究还有分歧。尽管如此,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有益于人类没有太多分歧,尤其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已经是大势所趋。另外,还有政治上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党派分歧不仅影响到美国国内,也影响到其他国家。不过,即使存在不确定性,但其中确定的一点是人类发展必须告别资源推动的模式,走向技术推动的模式,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李俊峰表示,对于我国的双碳目标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同时要认识到它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质,不忘创新者的责任,着重做好几个统筹——统筹国际和国内、减排和发展、短期和长期、转型和安全的关系等,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要保持能源和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做好民生兜底的保障。

企业要提高认识,研判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模式,以及应对措施。企业要准确理解碳中和的核心任务,特别是要做到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要努力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和运营,要发展智慧经济、智慧能源系统,特别是智慧电力系统,这是实现碳中和重要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所以,每家企业都要有通过创新解决所有问题的决心。

“面对碳中和这一场伟大的挑战,我们要忘掉‘不可能’,不可能就是一种机遇,是创新者的责任,创新企业的责任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要推动技术的创新,朝着理性、合理和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让美丽的地球与我们同在,这就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李俊峰表示。

本文来源 | 红杉汇 新京报 

“双碳”两年碳管理行业呈现哪些趋势?

全球个人碳交易首秀体验如何?

行业大咖带来怎样的前沿观点?

近日,在北京经开区企业碳阻迹主办的2022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中,以“赋能·释放企业碳力量”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碳管理领域专家、碳管理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双碳”时代课题下企业挖掘并释放自身碳力量的路径,这也进一步丰富了北京经开区的“双碳”行动探索。

发布碳管理行业十大洞察趋势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碳中和”进程不断推进,引发了怎样的行业变革?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在业界以“中国领先的碳排放管理软件和咨询解决方案提供商”著称的碳阻迹,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减碳事业的企业之一,也见证行业的发展历程。在现场,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发布“双碳”两年碳管理行业十大洞察及趋势》

图片     “碳中和”全球范围内的行业热度、纵向渗透等现象切入,晏路辉提出十大洞察:“碳中和”从全球共识到全球行动;“碳中和”让所有行业都重做一遍;中国企业碳中和驱动力深化演变进行中;“运动式减碳”向“理性化减碳”转变;碳数据化是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中国碳管理市场预测将达万亿规模;碳交易成为一种性感的商业模式;所有企业都将建立碳账户;“碳中和”终将服务于主营业务;碳管理的终局将是无处不在的碳将被数据化、可视化、价值化。

其中,根据碳阻迹联合灼识咨询共同研究的《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预测》,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1099亿元,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2060年将达到43286亿元。

全球个人碳交易首秀亮相

与此同时,活动中亮点设置频出。随着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全球碳管理大会开始将低碳消费场景向个人领域拓展,全球个人碳交易首秀正式亮相,让人们在体验中了解碳资产。

在会场的低碳产品体验空间,摆着文件收纳盒、空气净化器、回收再利用logo立牌等低碳产品,很多人正在扫码获取个人减排奖励(PCER)。比如当扫描空气净化器的二维码,人们手机上便会显示:恭喜获得6Kg PCER值,由于这模拟人们在使用一种以租代售的循环经济,会获得一份相当于骑行共享单车7公里的减碳排量。经计算每位体验者会获得一定的个人碳资产,碳资产大于0的人可以出售碳资产,而碳资产小于0的人需要购买碳资产完成履约。

“未来,每个人的低碳行为都能被量化并赋予价值,通过让个人低碳消费场景融入碳市场的方式,将更好地激发公众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晏路辉说。

此外,碳阻迹还发布国内首个碳管理平台——碳云的全新升级,搭建核算模型实现因子智能匹配,助力企业碳核算;并成立碳管理研究院,汇聚26位碳圈行业专家及学者,将专注于输出低碳领域有价值的方法论以帮助企业梳理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助推企业“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行业大咖共话全球企业碳管理

行业大咖致辞和圆桌论坛 ,则带来前沿观点的碰撞。碳阻迹国际资深碳管理顾问Gregor Pecnik表示,供应链与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影响是目前企业范围三核算的最大挑战之一。大多数企业披露范围三排放,主要依赖于行业平均数据而非企业自身运营的一手数据,这不利于企业作出正确决策。企业应联动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去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并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的内部数据收集流程,共同克服碳核算困难。

红杉中国创始人兼CEO沈南鹏表示,“碳中和”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产业方向之一。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将成为推动碳中和实现的中坚力量,而碳排放计算和管理是碳中和数字基础设施。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表示,后疫情时代的观念升级,天生具有零碳习惯和道德倾向的“零碳化原住民”已经进场。新商业进入不可逆的数字周期,须意识到可持续将会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要重新理解基于数字化与零碳化的场景螺旋法则,来发现数字商业值得重做一遍的新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发文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优化绿色金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近日,中国石化在南京成立我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这家央企二级公司将立足南京,面向国内外碳产业市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支撑中国石化引领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链发展。这件大事,也让南京站在了国内国际碳捕集、碳利用科技的最前沿。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国家如此,对于地方来说也一样。要提高产业根植性、增强产业主导地位和竞争力,必须留住并壮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全方位优化企业发展的“土壤”,使之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江苏是石油化工产业大省,南京是我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南化公司在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领域深耕数十载,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近年来,南京加快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一系列碳中和支持措施,推动碳产业创新要素在扬子江畔奔涌汇集……这些,都是吸引中石化碳科公司落地南京的前期因素。然而,面向产业和城市未来的发展,面对其他地方的竞争,我们绝不能原地踏步,而是要再接再厉、持续优化环境,确保企业落地之后的“营养”跟得上、长得壮。

全方位优化企业在宁发展的“土壤”,政府要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精简行政审批,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激励创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政府积极搭台、造桥,促进企业与在宁高校深度合作,用好本地丰富的科教资源,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还要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为企业捕捉新需求、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模式提供良好环境,实现供需良性互动。

最近一段时间,南京“碳”领域可谓喜讯连连: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中国首个分支机构落户南京,将进一步促进南京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技术新的策源地;华能和南京市政府联合成立的低碳城市研究院揭牌;此前,我市投促局作为指导单位,组织“双碳”产业头部机构,共同成立长三角碳中和产业创新投资联盟,联盟刚刚发布了15个“揭榜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和市场开拓方面的难题。此次中石化碳科公司落户,有人说,南京已跻身碳产业“国家队方阵”。

跻身“国家队方阵”并非站上领奖台,而是进入了新的赛场、拥有了参赛的资格。我市“双碳”工作主要目标已经确定,未来将建立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体系、培育绿色低碳现代产业新体系、构建低碳安全能源利用新体系、形成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新体系等,为此,要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充分整合政产学研金资源,发挥桥梁平台作用,加速产业、技术、投资、项目等在宁落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发展聚合效应,推动“双碳”产业链集聚发展。

祝愿企业顺利发展壮大,让碳全产业链在宁根深叶茂,产业与城市并进,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和能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发文称,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逐步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优化绿色金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雄安新区绿色低碳与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批准成立。这是推动雄安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雄安新区双碳及能源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雄安新区绿色低碳与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任期五年,到期换届,主要负责雄安新区能源、节能技术和装备、碳服务等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及标准宣贯等工作。第一届委员会由36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建波担任。委员会秘书处由雄安新区的两家央企: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国投中标质量基础设施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担。

 雄安新区绿色低碳与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于新区开展“双碳”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新区“双碳”工作进入了标准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动构建新区低碳能源标准体系,为坚定落实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雄安新区绿色低碳与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瞄准国际先进,高质量高标准构建标准体系,积极探索低碳能源标准国际化路径,加快推动“双碳”标准建设进程。

日前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全球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中美绿色金融工作组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去年中国启动了全国的碳市场,从覆盖温室气体范围的排放量来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下一步中国还要不断完善全国碳市场,同时争取尽早重启中国CCER市场。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碳排放交易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碳排放交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已有7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尚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控义务的情况下,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动自愿减排。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确定一定时限内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配额或排污许可证的形式分配给个体或组织,使其有合法的碳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确保碳实际排放不超过限定的排放总量。成本低的企业可以多减排,通过碳市场将富余的配额卖给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

近年来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天气日益严重,极地冰川融化、洪水、干旱等不断发生。根据联合国IPCC特别报告的数据,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目前的气温比工业化之前升高了约1℃,按照现在的排放速度,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升高约3.2℃,远超出之前制定的不超过1.5℃的目标。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那么更多的极端气候天气将会持续发生,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计划“十四五”期间降低碳排放强度18%,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相对于2005年下降65%20209月,中国向世界做出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碳排放交易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我国碳排放交易行业的供需状况、碳排放交易发展现状、碳排放交易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碳排放交易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碳排放交易行业的发展建议、碳排放交易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碳排放交易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在形式上,碳排放交易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碳排放交易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碳排放交易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碳排放交易行业全景图。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2022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市()和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名单,全国18个市()入选。包括:北京市通州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阿尔山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依兰县,浙江省衢州市、安吉县、丽水市,福建省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江西省万年县,广东省韶关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宁洱县,陕西省咸阳市,青海省果洛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

因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生,为实现固碳效果,碳汇出现。积极发展包括森林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等不同类型的碳汇方式,能够实现更好的固碳效果,中和掉过量的碳。

而现下,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进一步获得证实,有关方面的探索应用开始逐步深入。

林草碳汇研究院宣布成立,认购碳汇替代生态修复的工作也开始铺开,明年11日起,《海洋碳汇核算方法》作为我国首个综合性的海洋碳汇核算标准,也将正式施行。碳汇的加速起步,蓬勃发展,各方都在为其构建通路。很难不令人好奇,接下来,碳汇还能掀起多大的浪?

根据2021中国林草资源及生态状况》的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森林面积34.6亿亩,森林覆盖率24.02%,森林蓄积量194.93亿立方米,草地面积39.68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0.32%,鲜草年总产量5.95亿吨,林草植被总碳储量114.43亿吨。在此基础上,有评价认为,我国林草生态系统呈现健康状况向好、质量逐步提升、功能稳步增强的发展态势。

得益于林草碳汇丰富的资源及固碳优势,《经济参考报》也曾发文,将森林碳汇看做是撬动绿色发展的新支点,更有相关负责人测算认为,目前我国林草年碳汇量已超12亿吨,居于世界之首。

近日,江西省首笔千万元级的林业碳汇交易协议签订,项目造林面积约4.4万亩,有关方面预估其在第一个监测期内将产生50万吨左右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目前,全国碳市场尚未启动碳汇交易,浙江先行于日前启动了首批浙林碳汇项目减排量开发交易,单价100/吨。据悉,在本次交易中,浙江省内代表共购买了林业碳汇3602吨,总成交额超36万元,迈出了林业碳汇交易的第一步。

国家林草局公布的名单中,福建省三地入选了林业碳汇试点市。作为拥有更多区域优势的福建省更是进一步明确,省内林业碳汇试点工作将围绕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如何增加森林碳汇量、精准实施计量监测、创新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色金融支持渠道等内容为重点,开展试点探索,助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现下,碳汇之风正在酝酿高起,未来,更多碳汇项目还将海量涌现。“青山”激起千层浪,碳汇发展当如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工作将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节能减排文件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统计、核算,优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提供保障。

文件明确了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可再生能源类型

(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优化节能考核的大方向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指出,要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各地区“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有序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这些文件精神,都为优化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明了方向,《通知》是落实上述文件精神的实施细则。

(二)明确了不纳入考核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类型

《通知》指出,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现阶段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现阶段考虑的主要是相对容易计量、容易统计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前一阶段,社会上比较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其他利用形态是否能在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中予以减免,如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热力,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热泵采暖等环境能源的利用、抽水蓄能电站损耗等与可再生能源储存相关的能源损失等。目前,上述这些可再生能源消费在考核中暂未考虑。

(三)明确了是“不考核”,而不是“不统计”

《通知》指出,以各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为基数,“十四五”期间每年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在全国和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予以扣除。社会上一些人误以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未来就不需要统计可再生能源,只统计消费的化石能源就够了。统计是统计,考核是考核,二者功能不同,生效的对象也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文件和《通知》强调的是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考核,而不是不统计。从理论上看,只有建立了科学、准确、历史可溯的计量和统计制度,才能为优化考核制度奠定基础。因此,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统计制度,也是《通知》强调的重点内容。

绿证被视为核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的基本凭证

(一)电力用户持有的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核算依据

《通知》指出,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省各类型电力用户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是我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的重要节能制度。按这一制度要求,国家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国务院文件提出的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主要是指需要对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进行优化。《通知》的发布,有助于鼓励能源消费者更多使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通知》指出,企业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企业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这一条主要适用于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考核。根据我国2018年修订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国家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将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分解到重点用能单位,对重点用能单位分级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考核评价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进展时,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多消费可再生能源。

(二)只有电力用户持有的绿证,才能在考核时减免

《通知》指出,绿证原则上可转让,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省各类型电力用户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企业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本企业持有的当年度绿证作为相关核算工作的基准。理论上讲,绿证可以转让,意味着金融机构、投资者允许购买一部分绿证,并在价格合适时出售给有需求的电力用户。如果到了年底,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手中的一部分绿证没能及时出售给电力用户,则这部分绿证就无法被省级人民政府或企业在核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时所使用。留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手中上一年的绿证,也可能在第二年作废。这一点值得省级人民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注意。

(三)绿电与绿证、与重大项目单列关系等细节问题值得关注

《通知》指出,当年度的绿证是核算工作的基础。绿证是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按照项目所发电量核发相应绿证,这意味着绿证的数量是按发电量计算的。绿色电力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损失,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储能设备也会导致绿色电力出现损失。正常情况下,绿色电力的发电量会大于绿色电力的消费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和绿证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此外,绿色电力的跨区域输送和绿证的跨区域交易,也可能导致各省绿证之和与全国的绿证总量略有差异。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核算制度加以妥善处理。

此外,我国“十四五”时期的节能考核中将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以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国家布局的重大项目与各省的能耗强度和总量目标紧密相关,重大项目使用的电力也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和绿证紧密相关。在评估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时,分析清楚单列项目的绿证和省级人民政府考核相关内容的绿证,也是统计核算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将对重大项目单列省份的节能目标责任确定带来重要影响。

各方责任和年度时间安排进一步明确

(一)国家层面的数据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分别负责

《通知》提出,国家能源局依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和电力交易机构数据核算全国和各地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能源局负责核定全国和各地区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数据。这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负责牵头,并分别开展存量和增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的核定工作。

(二)省级层面由各省节能主管部门负责统筹

《通知》提出,各省(区、市)节能主管部门要根据“十四五”国家确定的节能目标任务,综合考虑新增可再生能源扣减等因素,科学确定本地区“十四五”节能目标任务并做好组织实施。这意味着各省节能主管部门不仅要负责节能工作,也要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的沟通和协调,并按照最新的进展安排好五年和年度节能工作进度。

(三)数据分三次报送并最终完成核算

《通知》要求,每年1月底,国家能源局向国家统计局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初步数,4月底前,提供最终数,6月底前,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能源局最终核定各地区上一年度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数据。“初步数”“最终数”“最终核定数”的数据报送方法,为科学确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数据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妥善解决各省数据之和不等于全国、绿色电力传输损耗在各省之间的分担、交易数据报送滞后等细节问题,预留了足够的时间。

《通知》的出台,将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的各项要求,鼓励消费者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128日的“首届长三角REITs论坛暨中国REITs论坛2022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刘俏表示,国家的碳交易系统去年在上海上线,目前为止,只包含了相对比较少的企业,同时流动性也有待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碳价格,可能离有效的碳价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流动性对碳价形成有效识别。刘俏认为,通过资本市场信息来帮助我们形成碳价格的识别机制,有非常大的空间。我们急需把碳资产纳入到REITs底层资产的范围。纳入进来之后通过IPO上市,在二级市场交易形成市场价格,可以反映出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碳资产,对应什么样价格。这种方式对找到碳中和最优化的实施路径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引导资金配置到关键领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很大作用。

海南日报海口127日讯(记者周晓梦)“蓝碳是前沿领域话题,被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所重点关注。蓝碳属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议题,推进蓝碳国际合作,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服务好海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有利于海南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122日,在2022全球科技影响力投资大会气候发展论坛——“蓝碳资源开发与利用”主题分论坛现场,中国南海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如何推进蓝碳国际合作?王胜建议,一方面,要搭建蓝碳交流国际平台,探索在海南等地机制化举办全球蓝碳合作与治理大会,建立蓝碳学术交流、技术和设备展示、项目发布机制,以国际会议、专题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探讨未来蓝碳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还可利用海南与东盟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东盟国家共同探讨制定反映各方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蓝碳治理国际规则。一方面,可积极推出蓝碳可持续发展倡议,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蓝碳发展环境,为加快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作出海南贡献,提出海南方案。

另一方面,加快蓝碳区域国际合作。鼓励国内涉海智库科研机构积极加强与国际机构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务实交流合作,进一步研究组建跨国科学研究团队;与相关国家探讨设立蓝碳示范合作项目的可行性,积极寻求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参与蓝碳国际合作项目,为国内发展蓝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推动务实交流与合作。

在探索共同开展蓝碳增汇国际示范性项目上,应探索开展生态渔业养殖、海洋微生物等增汇固碳项目跨区域合作,积极发挥蓝碳增汇项目开发带来的外溢效益,有效带动海洋生态旅游、休闲渔业、蓝碳技术服务、蓝碳金融等海洋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此外,还应积极培育蓝碳交易市场,推动海洋碳汇纳入国家碳市场交易,开展蓝碳交易试点,打通蓝碳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和实现路径。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海南得天独厚的蓝碳资源优势,探索在海南建立蓝碳交易中心,以提升在国际蓝碳市场上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作为受权管辖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南要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高度,服务好、践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国之大者’,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王胜说,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蓝碳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海南可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和完善“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制度体系建设,日前,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联合该市生态环境局、市第三中级法院、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复旦大学等5家单位会签了《“双碳”目标法治保障研究基地合作建设协议》,共建“双碳”目标法治保障研究基地。

根据协议,各方将把研究基地建设成服务于“双碳”目标的立法、执法、司法理论和实务研究基地,促进法学、气候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发展,为国内外碳立法、司法、监管、市场、教学和科研等人员搭建高端合作研究平台,培养高层次碳法治人才,将研究基地逐步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双碳”法治高端智库。

研究基地将定期举办“双碳”目标法治保障论坛、研讨会,发布“双碳”法治发展系列报告蓝皮书,设立“双碳”法治信息发布平台,常态化发布全球“双碳”法治研究、“双碳”案例信息和成果,开展“双碳”法治领域前沿研究,向有关单位提出决策参考和建议。

据介绍,下一步,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将以此次合作共建基地为契机,加强多方沟通协作,深化“林长+检察长”“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运行,形成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合力,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来源:检察日报

16日,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上表示,零碳金融是我国新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金融体系最核心的部分其实是让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来支持和推进碳中和的目标;同时也能构建我国自己的零碳金融市场体系,能够在国际上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使得我们金融业能够换道超车,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我们金融业都要努力

朱民指出,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未来下一个40年,我们实现碳中和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绿色发展模式,这个模式引领世界,和全球共享繁荣。与此同时,我们的GDP总量还会翻两番,而且增长模式会变化。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转折和战略的变化,我们有望在碳中和的目标下再创辉煌40年。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将在碳中和转型中起着先行和关键的作用。

朱民表示,“从现在看,我国绿色金融在全球还是领先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近20万亿的绿色金融贷款,全球第一;我们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1.4万亿,是全球第二;绿色股权融资也在发展。但是整体看,绿色融资占社会总融资的比重只有4.6%,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占债券的存量只有0.73%,还是比较小。”

从结构上来看,银行贷款占了绿色融资的90%,远远超过了人民币贷款存量在社会融资存量中的比重(60.25%)。与此同时,如果完全靠银行贷款来支持绿色和零碳融资,存在着天然的短板,一是期限错配,二是风险偏好也不匹配。所以,朱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进一步推动整个金融的结构性的、市场性的改革和发展,来推动零碳金融的发展。

朱民说,我们需要构建零碳金融市场体系来支持国家的碳中和战略,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让市场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要让市场发挥碳价格发现和逼近的机制,配置资源找到价格,这个是市场特别重要的;同时,要继续提高零碳金融融资在整体社会资源中的比重;完善银行零碳贷款的结构和丰富零碳银行的产品。另外还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进零碳金融市场结构的合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碳交易市场。

开展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是本市贯彻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引领倡导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为持续推进本市低碳城市建设,根据《上海市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沪环气〔2021182号)要求,本市于今年7月启动了2023年度低碳示范创建申报工作。在各单位推荐申报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的基础上,我局委托专门机构组织申报方案分批评选,并邀请专家开展综合评估,确定嘉定区嘉定新城远香湖区域等13个区域和静安区彭浦镇永和二村等24个社区作为本市2023年度低碳示范创建单位(相关名单见附件12)。根据本市2022年度低碳示范创建单位及2023年度低碳示范创建单位工作推进需求,现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创建单位是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切实按照创建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总结,有序推进低碳创建工作,积极发挥示范效应。

二、时间节点

2023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应制定低碳示范创建总体实施方案、任务清单,以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任务,于20232月底前报我局(盖章版电子材料可发送至联系人邮箱)。2023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应于2025年底前完成创建中期评估,2027年底前完成创建验收工作。2023年度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应于2025年底前完成创建验收工作。

2022年度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应完成2022年度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任务,于20232月底前报我局(盖章版电子材料可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三、组织保障

各区生态环境局应负责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督促各创建主体按计划、按时间节点推进落实各项任务,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我局将定期对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评估,适时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创建进度滞后、创建力度不足的将提出督促整改要求,确保创建质量。

1230日,国资委召开在京部分中央企业座谈会,重点研究做好岁末年初稳增长提质增效、能源保供、安全生产工作。张玉卓是在此次会议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来自会议的信息显示,20219月底以来,国资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指导中央能源电力企业积极做好保供工作。中央企业稳产增供、稳市稳价,发电企业确保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全力增产量,电网企业加大跨区余缺互济力度、保用电稳定,石油石化和管网企业积极调度协调、加大油气资源获取力度,在能源电力保供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当前能源电力保供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高质量做好保供工作。国资委将对煤炭、发电、电网、石油石化和管网等企业,分类精准施策,激发企业积极性,全力提质增效保供应。

会议提出,有关中央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在资源统筹和力量调度上再挖潜力,高效推进保供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加大对优质煤炭资源储备和开发力度,加强重要能源、油气资源开发增储上产,多措并举、开源挖潜,进一步增强能源电力供应支撑托底能力。

央企能源保供在行动。中国证券报记者14日从国资委获悉,国资委加大工作和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发电企业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进行注资,资金到位后第一时间拨付基层电厂,有力保障企业购煤资金需求。推动央企42个煤矿列入应急保供煤矿名单,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推动煤炭日均产量创历史新高。指导中央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2021年以来累计让利超2400亿元。

01 增产增供稳市稳价

进入冬季供暖季,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国资委组织央企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中央能源电力企业坚决扛起能源电力保供主体责任,不计代价增产增供、稳市稳价,关键时刻切实发挥了顶梁柱、压舱石的关键作用。”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21231日,中国华电全年全口径发电量近6500亿千瓦时,电煤供应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煤炭生产近5000万吨,同比增长2.1%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累计发电5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63.1%,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发电企业不惜成本采购电煤,有力确保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尤其在煤电价格倒挂、‘发一度亏一度’的情况下依然顶峰发电,非计划停运及出力受阻情况明显好于全国水平。”上述负责人表示。

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全力以赴增产量、稳价格。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同比增长6.6%,高于全国增幅0.9个百分点。2022年中央企业煤炭日均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2家企业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自产煤合同签约率达93.6%、履约率近100%2021年以来累计让利超2400亿元。

“集团自产煤量稳产高产,连续15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助力全国煤炭产量刷新历史纪录。”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称。

面对国际天然气紧缺、价格高位运行的严峻挑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企业在确保气田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海上气田建设,加大进口油气资源获取力度,2022年自产天然气达到1899.9亿方,同比增长7.1%;总库存达177.2亿方,同比增长17.2%,有关部门安排的今冬明春1750亿方天然气资源保障任务全部落实到位。

“截至20221231日,大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迈上55亿立方米新台阶,比上年增加10.4%,创10年来最大增幅,实现天然气产量连续12年保持增产。”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电网企业加大跨区余缺互济力度,最大限度补缺口、保安全。20219月底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2家企业累计组织跨区跨省支援3000余次、电量近50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控制了有序用电规模。

02 精准施策全力提质增效

对于下一步能源保供工作,国资委要求,要进一步高质量打好能源电力保供阵地战、攻坚战。

国资委指出,要分类精准施策、全力提质增效。煤炭企业要加快办理产能核增手续,尽快释放先进产能;要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确保合同签约、履约、价格执行3个“100%”。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抓住“两节”窗口期,多存煤、存好煤,确保顶峰发电有煤用、不停机;要在集团范围内高效统筹资源,支持所属东北、西南等地电厂应发尽发、能发满发,助力补齐当地供电供暖缺口。电网企业持续优化提升跨省跨区调度能力,要做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引导用户错峰避峰,确保做到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严禁拉闸限电。石油石化和管网企业要加快储气设施建设,科学研判和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导致的民生用气需求增加情况,确保供应稳定。

国资委强调,央企要带头落实“两个联营”要求,积极推进“十四五”确定的重大煤电项目落地,确保已开工的煤电项目按期投产,推动煤电项目加快核准、已核准项目加快开工建设。要加强重要能源、油气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进口多元化,提升运输通道掌控力,切实增强能源电力供应的支撑托底能力。同时,各企业要全面排查风险、守牢安全底线。

内容来源:中国证券报

《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近日印发,为我省各领域“十四五”发展低碳经济、开展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工作提供重要指导。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发布会介绍,《规划》提出了“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重点工程。提出到2025年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推进试点示范工作、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等4大领域总体及具体量化指标。《规划》首次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保持一致,展望了2035年应对气候变化远景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升、试点示范取得显著进展、气候治理能力取得重要成果。《规划》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2035年全省气候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碳排放总量已与全国同步实现达峰,经济社会已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最美丽省份全面建成。

为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规划》从4方面提出重点工作任务。

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控制方面,《规划》明确,从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促进经济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工业领域低碳转型、强化建筑领域低碳管理等领域开展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内容和重点工程规划。

协同推进碳中和方面,云南省将深入推进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探索深度脱碳和碳中和工作、积极有序推广社会活动碳中和、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高地、实施区域碳中和试点行动等重点任务、重点内容和示范、试点工程等。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从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及风险评估、提升重点领域适应能力、提高生态脆弱地区适应能力、推动城市等重点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五大领域规划了重点任务、内容和重点工程等。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方面,着力从加快云南碳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法规标准、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推动发展碳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协同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保工作等七大能力建设领域进行工作任务规划。

据介绍,为编制好本规划,省生态环境厅成立编制工作组,面向全省16个州(市)政府和省直相关厅局、16个州(市)生态环境系统、省生态环境厅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开展了多轮意见征求,充分对接国家“3060”“双碳”目标、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等各项要求,对关键指标、重要工作进行核实、更新和调整。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行动,坚定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分解压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推动《规划》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细。

来源:云南日报

110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助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工作,陕西企业年度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2亿吨,力争实现气候投融资“快增长”、碳排放强度“稳下降”。

陕西63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陕西有63家发电企业积极有序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工作,年度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2亿吨,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和能力。

20228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全国23个市、区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陕西西咸新区名列其中,且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有助于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双碳”领域,助力我省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实现。

据悉,自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排污权交易试点以来,陕西积极探索并建立交易机制、排污权基准价、排污权出让收入管理等制度体系。202010月,陕西启动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努力盘活闲置排污权指标,使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激发企业自主减排“内生动力”,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落后产业转型升级。

陕西支持开展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

据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副处长余林介绍,2022年以来,我省利用市场手段助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总体进展顺利,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持续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省级管理工作、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和我省排污权交易工作,陕西省将多措并举,确保碳市场基础数据真实可靠,持续用力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功能,近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起草了《支持开展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的意见》。结合《意见》,我省将通过加快全省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工作健康发展,增加绿色融资力度,支持企业加强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开发,加快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步伐,带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构建“两个体系”“四个库”

围绕“持续用力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工作”,我省将着力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两个体系”;全力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气候友好型企业库、碳信息数据库、气候投融资智库等“四个库”。指导西咸新区,依托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打造一批低碳项目、创新一批特色气候投融资金融产品和模式、聚集一批气候友好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实现气候投融资“快增长”、碳排放强度“稳下降”。

通过将碳排放履约情况纳入环境评价体系,对未完成履约的重点排放单位,陕西将督促相关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通过不断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我省将继续完善排污权改革政策体系,动态更新排污权底数,并对现有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进行确权,建立省、市两级排污权管理台账。围绕深化排污权交易,我省将适时探索增加新的交易品种,积极建立减污与降碳、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碳汇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依托上述工作的开展,我省将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实现环境资源高效配置,从源头促进污染减排,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西安日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大型活动碳中和模式,近日,省生态环境厅、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厅、商务厅、文旅厅、国资委、体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试行)》,鼓励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积极实施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动党政机关、省属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有序推广和规范我省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碳中和实施。

《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大型活动碳中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演出、赛事、会议、论坛、展览等;提倡对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的主体包括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机构和个人。到2025年,我省初步形成以省直机关、大型国企为实施主体的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碳中和工作体系;到2030年,基本建立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参与的大型活动和公务会议碳中和工作体系,推动全社会践行低碳理念。

《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大型活动组织方需根据生态环境部《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有关规定,核算大型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采用购买碳普惠减排量、碳配额、碳信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等方式进行抵消。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国务院、省政府为碳排放数据核查、配额发放、市场交易等碳交易各个环节提供了法规政策支撑。”15日,省政协委员、武汉华天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双涛建议,湖北武汉加快推进碳汇交易工作,尤其是开发湿地碳汇交易项目,助力武汉双碳目标的实现。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自然碳汇解决方案》显示,到2030年,我国陆地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最大技术减排潜力约为每年36亿吨CO₂。自然碳汇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

范双涛建议,加快构建湿地碳汇科学计量模型。园林林业部门、生态环保部门依托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部门、认证机构等资源,组建专家团队,摸清全省湿地现状、变化及分布,开展湿地碳汇储量评估,探索开展市、县级湿地碳汇潜力评价,加强湿地碳汇计量监测研究,完善湿地碳汇监测,构建科学的湿地碳汇计量模型、基础参数库和数据库,定期开展计量工作并向社会发布。打造湿地碳汇研查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标准体系,开发湿地碳汇交易项目。

范双涛建议,完善碳交易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成立省、市、县林业部门碳汇协调服务部门。专门负责碳汇计量检测、确权登记、碳储量及年固碳量等重要数据的统计发布、项目申报指导等工作。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重大战略;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也率先提出“深化碳交易试点,积极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广东两会期间,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交易集团董事长罗俊茯向大会正式提交《关于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的建议》

罗俊茯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体系暂时还没有将港澳地区纳入,这也是广东碳市场的一个发展机遇。我建议依托省平台广碳所、积极联动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平台,以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将之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并作为链接国际碳市场的试验田,争取升格为国际化的区域市场,探索能够在大湾区通行的规则机制,且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碳减排合作。”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碳所”)是国内最大、最成熟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广州期货交易所是国内唯一提出碳排放权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机构,这成为广州在碳交易和绿色金融方面的显著优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广东碳市场转型升级提出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

联动港澳,加速建设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南方财经:你为什么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的建议?有哪些重要意义?

罗俊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也率先提出“深化碳交易试点,积极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既是全力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要求的具体实践。同时,碳交易制度的完善、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等,都需以实力突出的碳交易平台为核心枢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再到2022年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都提到了要联动港澳面向世界。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后,以上海为交易中心、湖北为注册登记中心的全国碳市场格局基本形成。在当前港澳地区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体系的背景下,抓住“双碳”战略的重大发展机遇,以广州为核心、广东碳市场为基础,承接建设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大湾区打造为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大湾区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服务全市、全省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路径。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是广州交易集团旗下企业,2012年由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国家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交易平台、省政府唯一指定的全省(深圳除外) 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及交易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备案认定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机构之一。

广碳所此前在碳交易方面已经有许多创新举措,目前在国家及省市政策的支持下,联动港澳、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已研究提出建设大湾区碳市场的务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稿。

建议从四方面推动大湾区碳市场建设

南方财经:你认为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具备哪些坚实基础,可以推动或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的建设?

罗俊茯:一是广碳所工作成效显著,实力在全国试点交易所中排名前列。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所之一,广碳所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等顶层设计、机制建设、交易运营、市场服务、金融创新、前沿研究及对外交流等全流程各环节,承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平台、广东省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及交易平台、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广东)中心、广东省碳普惠制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等职能。广碳所还参与国家多项碳标准研究制定,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

此外,广碳所交易规模连续多年领先全国,碳配额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试点第一,碳配额现货年交易量先后超过同期欧洲能源交易所和韩国交易所,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21231日,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6.37%;累计成交金额占全国碳交易试点35.22%。经过近十年的经营实践,广碳所在碳市场建设、运营维护、产品创新及市场服务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具备更名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交易平台的基础和条件。

二是广碳所和港澳已初步建立长效互通联动机制,具有区域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目前广碳所已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建立了有效的业务沟通机制,具备良好的地区合作基础。联合港澳机构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由广碳所作为秘书处单位,推动粤港澳绿色金融合作交流。20223月,广碳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产品研究工作组,启动碳市场机制建设、碳金融产品创新、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等工作。20227月,与中国银行(香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碳交易、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就碳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与能力建设、深化内地与香港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深入合作。由广碳所牵头,与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进行对接,共同推进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碳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三是拓展广东试点碳市场符合国家政策发展方向。从实际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来看,粤港澳三地制度、货币、产业差异性明显,且港澳均无建设和运行碳市场经验,广东试点碳市场十年实践的顺利运作证明其是国内市场化减碳机制的典范。在国家相关部门明确不再允许国内新建区域碳市场的背景下,依托广碳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通过拓展广东试点碳市场外延边界将港澳纳入,依托港澳的国际化特征进一步衔接国际碳市场更具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南方财经: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方面,接下来重点要推进哪些方面的工作?

罗俊茯:建设大湾区碳市场,首先我们需要在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继续加强与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大湾区办)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

同时,建议加强广东省及港澳政府的沟通联动,在当前粤港澳合作框架下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工作组,就大湾区碳市场建设涉及的制度、资金、技术等要素进行常态化沟通和研究、达成共识,并在国家部委指导下,推动三地先行启动相关技术、制度框架体系的研究。

其次,广碳所同港澳相关机构就大湾区碳市场、自愿减排市场开展前期研究、多层次合作,以自愿减排机制为切入口,率先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自愿碳减排市场。

最后是三地共同制定粤港澳三地一致的管控行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配额分配方案等制度、技术指南,形成体系完备的大湾区碳市场。

来源:碳基地公众号

依托我区农林草碳汇交易的资源禀赋丰厚,碳汇开发市场前景广阔。自治区政协委员、呼和浩特民进主委李文平说。

自治区作为我国北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118.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态功能区占据了50.46%。自治区林草资源丰富,林地面积有6.75亿亩,占全国的9%、居全国第三;草地面积占全国的20.5%、居全国第二,湿地面积占全国的16.2%,居全国第三,耕地面积1.72亿亩,位列全国第二。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总体设计日趋成熟,早在2011年起国家发改委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启动7个碳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碳交易机制。截至目前,7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历多年探索,在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基础设施、社会环境、技术基础等方面日趋完善。

李文平表示,推进筑牢祖国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两大任务落实见效,要优先把握我国北部农林草碳汇交易话语权。他建议,将自治区打造成为北部边疆农林草业碳汇交易中心,从而形成我国北部碳中和先行区,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探索建立农林草碳汇交易机制,成立农林草碳汇项目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农业林业草业绿色碳汇项目,建立部门和金融机构协同交易机制和收益补偿机制,引领碳交易市场有序发展;探索制定农林草碳汇项目行业规范,确保农业、林业、草业碳汇交易规范有序;统筹规划农林草碳汇资源储备项目;将我区农林草碳汇项目列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形成国有资产可持续的发展壮大势头。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比较优势,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协作,将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来源:北疆新闻网

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到双碳工作体系化举措,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不再单纯强调森林碳汇交易,而是将其作为碳中和阶段的负碳,去抵消一部分代价过高、技术过难的碳排放。黑龙江省两会期间,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颖利1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保护好绿水青山,提高民生福祉,是实现碳中和目标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黑龙江碳汇经济实现新突破的发力点。

2018年,黑龙江省编制首个省域范围《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经济发展规划》,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视角,丰富拓展生态银行模式,激活生态资源的内生价值。从2020年到2025年,黑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将达到37.76亿吨,年均增加0.192亿吨;耕地碳储量增加到5.87亿吨,年均增加0.024亿吨;湿地碳储量增加到2.86亿吨,年均增加0.008亿吨。全省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达到47.40亿吨,年均增加0.226亿吨。

为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更好地贡献龙江力量,黄颖利提出,一是编制黑龙江省碳汇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依据碳中和实现的三阶段,根据生态碳汇剩余土地空间制定分阶段计划。充分利用国土、林龄自然周期动态监测数据,以及森林抚育、林龄经营手段,持续释放黑龙江省生态碳汇供给潜力,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撑体系。

二是创新运用生态银行模式,带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碳汇生态补偿、生态空间占补平衡及指标交易,建立社会资本支持碳公益、碳金融、碳普惠、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等多种方式。

三是完善“1+N”创新协同体系,有机会整合省内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农业、林下种植、剩余物利用、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碳汇经济全链条,再把“N”拓展到金融、资源、环保等领域,统筹开发以碳汇为代表的生态产品,实现自然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多重路径。

来源:新华网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碳汇,远高于工程封碳,而且成本低、效益高。据了解,目前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3.57%,为我省依靠生态系统碳汇提供了现实土壤。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省现有植被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足,效益不高;二是碳汇经济在我省不成规模,缺少市场;三是企业参与的渠道不畅,能力不足。各类生态修复项目中,仍然存在政策和融资机制方面的问题。

为此建议:

一、立足现有森林资源优势,发展经营性碳汇项目,创新性培育林业碳汇市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碳管理专门机构,制定出台区域林业碳汇项目发展规划、方案及细则。二是完善和创新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将森林植被碳储量纳入预期性考核指标,使辖内林业碳汇项目有据可循、准确对标。三是引进或成立合适的开发企业,选取符合条件的国有林场,进行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四是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林业碳汇项目,学习借鉴广东省碳金融创新经验,围绕林业碳汇项目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金融对林业碳汇项目的支持力度;设立碳基金,募集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碳汇项目、绿色产业、低碳产业,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二、探索新型碳汇交易模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一是在电力、焦化、冶金等碳排放重点企业和林业碳汇部门之间设计合理的碳汇交易模式,由林业部门作为卖方,碳排放企业作为买方,进行碳汇资源开发交易。二是对于纳入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企业,严格压实碳排放履约责任,一旦达到排放限额,即要求企业利用碳汇减排项目抵消超额排放,作为其经济发展空间的补充。三是林业经营者通过经营森林增加碳汇,并经由交易体系获得收益,实现对林区和林农的精准扶贫,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三、提高现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根基

一是建议林业部门厘清宜林地和宜草地的面积,科学制定我省植被建设过程中的任务考核指标,建议以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覆盖度为指标。二是对我省西北部和北部大量分布的刺槐林和杨树林的碳汇功能进行评估,制定科学的抚育和改造方案,在保证生态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三是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和河流湿地,种植能源、纤维原料植物,作为生物质基原材料,延长碳循环周期,形成新的碳封存方式。

四、发展负碳经济,助力工业固碳产业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对 CO2进行资源化再利用,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我省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产生的尾矿砂和工业废料中丰富的镁、钙等资源,在低能源成本条件下收集CO2,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五、发展富碳农业,推动农业固碳产业

一是设立富碳农业示范工程,并对其进行技术优化和推广。建立CO2收集、运输、利用的技术标准,探索不同作物CO2使用的模式化栽培技术,并编制技术规程。二是设立富碳农业产业链,包括CO2收集、运输及富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等。三是设立富碳农业专项扶持基金,对使用CO2的农户和企业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将CO2施肥设施纳入农机补贴范围,推动农业固碳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要努力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发展碳汇经济。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让转型态势更加强劲、生态底色更加靓丽。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创新,实现我省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为山西蹚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作出生态贡献。

来源:山西政协网

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建议,充分发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作用,助力上海双碳目标实现。牟振英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快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立法。二是开发多层次发展碳金融产品。三是加快探索和推进建筑领域碳减排。四是加强区域合作打造交流平台。

来源:上证报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于111日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绿色北京战略,通过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持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以来,北京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首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空气质量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北京的蓝天成为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一件实事。

在助力北京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不断强化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功能,北京绿色金融多项指标在全国领先,为减污降碳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绿色发展的鲜明标志,金融是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金融发展将继续高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双方表示,此次两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合作是加强政策协同合力,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重点围绕开展企业及项目碳排放评价、建立绿色项目/企业名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探索建立既符合北京发展特色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绿色评估标准、促进金融机构与绿色产业、项目深入对接等开展全面合作。

同时,双方还将建立沟通协调、会商分析、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制定合作任务清单,推动解决绿色发展与金融支持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信息共享,为切实推动北京绿色发展和开展金融支持奠定坚实基础,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431号建议的答复

何敬麟等6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粤港深度合作区规划建设国家级国际碳交易所的建议,由我部会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我部高度重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绿色低碳发展,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建设作为落实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11年起,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控排企业温室气体减排,提升了社会各界的低碳意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8年以来,我部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并于20217月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截至20229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5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2022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当前,碳市场建设工作重心已由试点探索转移到了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部已分别在武汉、上海组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并顺利投入运行,集中开展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的注册登记、分配、交易、履约、结算等工作。为维护全国碳市场的统一性,不宜再建设新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外,按照有关国际规则,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将对我国完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带来影响,开展国际交易的时机、利弊、潜在风险等还需深入研究。当前各缔约方尚未就《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达成一致,市场机制下的相关技术规范还有待进一步讨论。现阶段开展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条件尚不成熟。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你们的宝贵建议,积极支持大湾区有关地方开展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制度研究,支持大湾区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人民银行将继续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和产品创新,更好发挥全国碳市场的定价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控碳减排。证监会将在现有低碳商品期货品种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品种供给,更好发挥风险管理功能。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916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11日开始至当年1231日。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碳排放配额现货交易,847家重点排放单位存在配额缺口,缺口总量为1.88亿吨,累计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约3273万吨用于配额清缴抵消。

总体看来,市场交易量与重点排放单位配额缺口较为接近,交易主体以完成履约为主要目的,成交量基本能够满足重点排放单位履约需求。截至20211231日,全国碳市场总体配额履约率为99.5%1833家重点排放单位按时足额完成配额清缴。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运行良好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监管有效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来源 | 人民日报

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碳达峰的深远影响和碳中和的真正内涵,全面把握我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合理引导更多人正确理解、积极参与并提供有效支持。

碳达峰:年排放量达到最大峰值后不再增长

所谓碳达峰,是指在某个确定的年份前,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处于增长阶段,而在该年份到达的时间点上,年排放量达到最大峰值后不再增长。

从当前日趋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看,显然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大于年吸收量。当然,这里的排放主要指由人类活动产生,吸收仍然基本依赖自然界。随着碳中和等知识的普及和相关约束,人类有意识的吸收将逐年增加。在碳达峰年到来前,年排放量仍在逐年增大——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每年吸收不了的二氧化碳剩余量一直处于递增阶段,达峰年当年达到峰值。

我国定为2030年前达峰,意味着那些主要依靠产生温室气体释放能量的经济发展类型,要在时间受限的夹缝中,努力完成尚未完全实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建设任务,既要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优先需要”的原则,又要科学合理地体现大国担当。

那么,碳达峰年以及此前累积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到底有多少呢?理论上,应该是从出现未被吸收的剩余年开始,直到达峰年间各个年度的剩余量总和。如果用二维图像——年剩余量变化曲线来描述,其中,纵轴表示年度剩余量,横轴表示年份(从1850年工业革命出现剩余量开始),那么年度剩余量变化曲线与年份坐标轴围合所形成的面积,就表示总剩余量。可以看出,年份越长、峰年峰值越高,由年度剩余量变化曲线与横坐标所围合形成的总剩余量面积就越大,累积的温室气体总量就越多,温室效应后果就越严重,吸收任务也就越大。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误解与挑战

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基础和必由之路。作为峰值高度和排放量由增转降的拐点,碳达峰的时间早晚和峰值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的开始、难度和时长。对于碳达峰年前的几年,绝不能理解为“要抓住时机大干快上,狠狠发展大量排放”,而要谨慎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能降(能耗)就降、能减(排放)就减、能吸收(二氧化碳)就吸收,尽量降低峰值高度。

正因为如此,在没有年剩余量积累的碳中和年当年,温室气体累积量最大、浓度最高、温室效应最强。此时,地球的最大危机才开始全面显现,极端天气发生的频度和强度都可能更多更强且难以预测,毕竟地球生态系统的连锁效应具有严重滞后性。但温室效应的转折也由此发生,由于年剩余量为零,累积不再增加,且随着吸收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开始下降,温室效应也相应减弱。所以,碳中和年也是温室效应达到最大而即将减弱的起始年。

碳中和之后,人类需继续忍受极端气候危害,因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仍然很高,距离恢复到工业革命前、《京都议定书》追求的1990年,或者我国以2005年为基准对比的浓度,还十分遥远。目前,实现碳达峰的国家或者城市不少,但尚未有一地实现碳中和。足见,实现碳中和并非易事,恢复大气温室气体的理想浓度任重道远。

来源:光明日报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637号建议的答复

阎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完善碳定价机制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证监会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碳市场法规制度建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国务院已连续两年将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我部持续推动《条例》立法进程,配合立法部门争取尽早出台《条例》。同时,我们还将持续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保障市场机制切实发挥作用,维护市场公平,促进全国碳市场长远健康平稳发展。在相关工作中,我部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

二、关于建设碳排放期货市场

我部高度重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绿色低碳发展,将全国碳市场建设作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18年以来,我部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并于20217月顺利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截至202295日,碳排 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5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碳排放期货等衍生品交易对法律制度、注册登记系统、监管和风控能力、市场诚信环境等都有较高要求,其发展的前提是配额现货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和金融等风险的有效防范。为有效防范风险,在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仅在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在相关工作中,我部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

三、关于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制的建议

我部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为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我部组建了全国碳市场工作专班,加强碳市场监管力量,推动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建省级碳市场工作专班,提升地方对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的管理能力。此外,我部还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各项配套制度体系。

在加强对核查机构的监管方面,我部正组织开展对2019-2021年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质量、合规性、及时性进行评估,并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社会依法公开评估结果。对查实数据造假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罚,审慎采信此类机构出具的相关报告。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核查机构,不再委托其承担核查工作。下一步,我部将推动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数据质量日常审核与监管工作,督促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成应对气候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尽快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碳市场监管队伍。同时,我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全国碳市场监管制度机制建设。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914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2762号(资源环境类222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进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引导全行业减碳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国碳市场扩容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的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我部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并于20217月顺利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截至202112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结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配额履约完成率为99.5%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扎实做好全国碳市场各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完善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和核查技术规范体系,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组织其他高排放行业做好相关基础工作,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增强市场活力,适时推动全国碳市场开展配额有偿分配、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二、关于尽快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减排量纳入碳市场

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是全国碳市场的抵销机制,也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减排行动的又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我部将在确保项目真实、数据准确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做好自愿减排顶层制度设计,加快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加快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组织建设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加快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同时,考虑到CCUS项目仍处于示范和探索阶段,其减排效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还需作进一步论证,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将CCUS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可行性,推动低碳和零碳项目发展,共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关于建立严格MRV、配额分配与市场监管体系

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运行,全国碳市场已基本形成了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平台支撑于一体的管理框架,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难点。我部已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作为现阶段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制度基础。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印发了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确定了基于碳强度的配额分配方法。出台一系列技术规范,建立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核查管理制度,明确核算核查技术要求。制定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3项管理制度,明确各方权责和运行程序。组织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和温室气体排放报送系统,并顺利实现上线运行,实现数据在线填报,实时跟踪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在对核查机构的监管方面,我部正组织对2019-2021年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质量、合规性、及时性进行评估,并要求各省厅向社会依法公开评估结果。对查实数据造假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罚,审慎采信此类机构出具的相关报告。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核查机构,审慎委托其承担核查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补齐制度短板、压实主体责任、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日常监管、提高智能化水平,全方位、全链条强化制度保障,出台一批、修订一批制度规范。对中长期配额分配方案、行业基准线、关键技术参数等重要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形成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推动市场形成稳定预期。同时,加强对核查机构的管理,通过从业信息公开、工作质量评估、违法行为曝光、信用监管等方式,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关于加快出台碳市场同其他低碳工具市场的对接

我部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与包括绿电绿证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在内的其他相关制度的协同,碳市场与相关制度的有效衔接有助于发挥政策合力,对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作用。以绿色电力交易为例,《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2021年以来,全国有17个省近300家市场主体参与了绿电交易,达成交易电量99.5亿千瓦时。为加强与绿色电力交易政策协同,我部正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在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下,科学合理核算企业由于使用绿色电力而减少的排放量的方法体系,以及通过适当方式对企业应履约量进行扣减的可行性。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相关政策的协同研究,并适时提出全国碳市场与包括绿色电力交易在内的各项制度进行衔接的具体方案。同时,结合气候投融资试点相关工作,支持试点地方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稳妥有序探索开展碳资产质押贷款等碳金融服务,更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推动减排的积极作用。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819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韩城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有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力有序推进“两高”项目用能管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和现有“两高”产能无序扩张,确保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我委研究制定了《“两高”项目用能管理若干政策措施》。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129

“两高”项目用能管理若干政策措施

第一条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工业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降碳的同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以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为着力点,坚持政府引导调控和市场高效配置相结合原则,有力有序推进“两高”项目用能管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和现有“两高”产能无序扩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用能保障,确保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

第二条 各级在履行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审批手续之前,要深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认真分析评估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对能耗强度、碳排放、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能耗量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实行动态清单管理,落实国家加强工作指导的要求。对不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产能置换、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和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项目严禁审批。

第三条 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应按照中省布局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标准,引导能耗较大的新兴产业应用绿色技术、提高能效水平。产能已经饱和的行业,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按照“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进行产能置换。

第四条 各市(区)能耗总量实行弹性管理,能耗强度实行约束性管理。

1.各市(区)应根据下达的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GDP增速目标确定五年及年度能耗总量目标,也可根据GDP实际增速调整能耗总量目标。

2.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一是用于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炔烃、醇类、合成氨等产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等,属于原料用能范畴;用作燃料、动力使用,不属于原料用能范畴。二是坚持“应建尽建、能用尽用”的原则,鼓励企业、园区、公共机构因地制宜建设、使用可再生能源。

第五条 坚持“存量腾空间、增量优空间”,严格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准入门槛,创造条件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1.能耗强度方面。新上项目单位产品能耗须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产值)能耗低于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20%左右(增加值、产值能耗下降率测算对比3家以上同类型企业3年以上相关数据)。鼓励、支持煤化工、盐化工项目产业链延伸到合成材料或精细化工产品,工艺、装置及产品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投产。

2.总量控制方面。(1)“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对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有较大影响的设计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等价值计算,含5万吨)的“两高”项目,原则上,市县及项目单位提供40%的替代能耗指标;设计能耗10万吨标准煤以上(等价值计算,含10万吨)的非“两高”项目,市县及项目单位提供20%的替代能耗指标;(2)原则上新建项目到2025年消费可再生能源电力须占总消耗电力的30%左右;(3)产能过剩行业项目能耗需“等量或减量”置换;(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或低于全省“十四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0.45吨标准煤的项目,不需要提供能耗替代指标;(5)有利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项目、循环经济项目、使用首台套试验示范装置的项目,原则上由省、市配置全部能耗指标;(6)“十五五”期间投产的“两高”项目,需提供碳排放解决方案。

替代能耗指标包括“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可再生能源使用+固碳项目折算+用能权交易”等,由市(区)及项目单位采用提供能耗解决方案并承诺落实,在项目投产前完成承诺内容。替代能耗来源复杂且计算量大的,由第三方评审单位核算后认定。以绿电消费、固碳项目折算和用能权交易提供能耗替代解决方案的,须按年度落实相关指标,未足额落实相关指标的,扣减下年度相应用能指标。鼓励园区(企业)建设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支持榆林市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

3.纳入国家规划,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不纳入各市(区)能耗双控评价考核。

第六条 存量“两高”项目用能实行白名单管理,项目企业能耗数据须接入省级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自动采集,折标系数须实测取值。未纳入白名单的“两高”企业(项目)不予配置年度用能指标。严格落实《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节能降碳要求,加快推进存量“两高”项目能效升级改造,3年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关停,腾出用能空间。

第七条 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将项目能耗总量、单位产品能耗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产值)能耗强度作为节能报告、节能评审和节能审查的重要内容,在计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时,其增加值和能耗量原则上采用生产法和等价值计算。加强原料用能、可再生能源以及替代能耗等数据的审核,确保数据规范真实有效。项目替代能耗和原料用能不计入对项目所在市(区)和全省完成能耗强度目标任务影响的评价。涉及原料用能的项目,在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中须增加项目原料用能消费情况。

第八条 严格项目节能验收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应该在项目建成试生产之日起6个月内,自行组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含企业承诺实施的能耗解决方案等事项)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并向市县节能主管部门报送节能验收报告。未经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未按规定进行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使用的,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 强化“两高”项目监管。强化节能法律法规标准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重点围绕节能审查制度执行情况、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淘汰制度执行情况、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等内容,加大节能监察执法力度。坚决杜绝未批先建、单位产品能耗超限额标准、超产能生产、超能耗指标用能等违法违规问题。

第十条 纳入国家能耗单列项目、民生领域公用电厂项目不纳入本措施管理范围。

来源:易碳家

企业,特别是能源、工业、交通行业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主体。稳妥有序推动企业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是贯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企业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出口企业直面碳边境调节机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国家有部署,行业有要求,企业有愿景。但不同企业在发展阶段、产品结构、生产工艺、用能调整、排放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科学编制一份兼具引领性和可操作性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是企业降碳的“必答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研究编制,也有的企业还在观望,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排放底数不清。一些企业统计核算基础薄弱,尚未建立碳排放核算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

二是目标路径不切实际。有的企业或将发展与减排对立起来,认为降碳就是阻碍、限制发展;或将碳达峰理解为“冲高峰”“造高峰”的“窗口期”,对高碳项目依然“大干快上”;或未经详细摸底、系统研究和充分论证,盲目追求碳达峰碳中和。

三是简单粗暴搞“一刀切”。一些地区在推动企业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时,未能准确把握企业降碳与本地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关系,导致一些企业目标“宽、松、软”;还有的不顾企业发展阶段、排放贡献、减排成本,目标设定“一刀切”、达峰时间“齐步走”。

这些认识和做法,本质上体现出的是未能准确认识和把握发展与减排、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企业甚至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造成了消极影响,也不利于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科学编制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首先需要厘清、把握好几对基本关系,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系。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全国总目标,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发展阶段、用能效率、排放水平、减排潜力等的不同,降碳节奏存在差异。此外,碳达峰碳中和的边界不同,碳达峰仅包括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则是要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相互关联,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提和基础,碳中和是碳达峰的紧约束,碳达峰时间的早晚、峰值的高低决定了碳中和的难易和成本。碳达峰既不能激进减排,也不能盲目“冲高峰”。企业要摸清排放家底,分析透彻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轨迹,科学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愿景和重点任务。

二是降碳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绿色低碳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变革、能源转型的鲜明导向,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降碳减排不是不生产、不发展,而是推动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型。一方面,先立后破做优“加法”,推动企业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效率,同时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业务板块,为加大降碳投入和深度脱碳积累经济基础和创造技术条件;另一方面,控增量、优存量做好“减法”,降低单位产值、产品、服务的“碳足迹”,推动企业在有限的碳排放空间里实现更大的产出、更多效益。

三是自身减排与供应链降碳的关系。企业碳排放包括三个范围,范围一是企业使用化石能源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碳排放,范围二是企业购入电力和热力蕴含的间接碳排放,范围三是企业供应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产生的其他碳排放。不同企业的三个边界的碳排放量及占比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应优先推动可控性较强的范围一、范围二降碳,在此基础上再有序拓展至范围三。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量少且占比低、但范围三排放量大且占比大的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应突出供应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实现全社会气候效益最大化。

四是企业减排与区域降碳的关系。省、市、县、园区等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空间单元,企业是区域降碳的重要参与方和责任主体。企业降碳既关系自身落实公共政策和履行社会责任,也关系区域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能否完成。企业降碳工作特别是阶段性碳排放增量、达峰时间设定要充分衔接区域碳排放“双控”目标,以免造成少数企业盲目上马“两高”项目、扩张高碳产能导致区域降碳形势恶化的局面。

五是碳减排与碳补偿的关系。碳补偿(碳抵销)是企业以较短时间、较低成本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一些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实施碳中和的路径选择之一。碳减排是降碳的“本”和“牛鼻子”,碳抵销是降碳的“标”和补充。必须看到,一时一企实现碳中和对全球净零排放的作用十分有限,企业应将碳减排放在优先位置,首先从根本上推动自身碳减排,在此基础上审慎采用碳补偿,不应本末倒置。

建议企业在把握以上重大关系的基础上,树立风险意识、坚持长期主义、增强系统思维,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能源绿色转型为核心,以结构、工程、技术、管理降碳为路径,摸清底数、对标要求、明确路径、强化保障,科学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统筹兼顾经济效益、气候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社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更多支持和引领。

来源:中国能源报

天津市科技局近日出台《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方案》明确,到2025年,天津市将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7%以上,初步构建起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2030年,掌握更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可应用推广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支撑非化石能源比重力争达到16%以上。

根据《方案》,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将围绕“创新活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布局,聚焦科技部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这一主责主业,围绕可调动资源设计“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企业培育、成果转化示范、开放创新”五大行动,提出“十三项具体举措”,并将任务具体化,以“专栏”形式进行细化。

一是实施技术创新攻关行动。面向长远布局,“推进碳中和基础前沿技术储备”;先立后破,“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根据天津的优势与短板,“加强重点领域低碳降碳技术创新”;围绕短期目标---即当前重点实现碳达峰,“提升负碳及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创新”。

二是实施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行动。围绕项目资金、平台、人才、金融四类创新要素,实施“优化科研项目资源配置”、“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人才引育”和“加强金融支持”四大举措。

三是实施绿色低碳创新主体培育行动。主要考虑企业和产业的关系,通过企业培育,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实施“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和“加快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培育”两大举措。

四是实施低碳零碳成果转化与示范行动。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生态等重点领域,到2030年实施50项以上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重大示范应用工程,实施“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以及“推动重点领域技术集成应用”两大举措。

五是实施开放协同创新行动。“推动形成开放协同创新格局”,用好国际国内资源,特别是京津冀资源,形成合力。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自然资源部去年批准发布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0349-2022)行业标准已于202311日起正式实施。这套标准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历时5年编制,是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

《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是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将发挥什么作用?记者近日采访了海洋一所海岸带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刘大海。

海洋是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

记者:请介绍一下《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的出台背景及意义。

刘大海:气候变化事关人类兴衰存亡和国家战略利益,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碳排放问题正在成为国际政治较量与经济利益博弈的焦点问题。世界气象组织(WMO)在《WMO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中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百万分比浓度)迅速增加到了如今的410ppm。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中指出,全球变暖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即使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减少,世界也有可能在未来20年内暂时升温1.5摄氏度。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设立了碳中和目标。这些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40%GDP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我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者和积极践行者。20209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我国碳减排工作和碳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洋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在“双碳”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碳汇(蓝碳)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领域的各种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核算方法和价值实现路径,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为了规范化核算我国海洋碳汇能力和潜力,《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在解决海洋碳汇的量化问题方面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系统规范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构建了适用于我国海洋碳汇核算的方法学体系,确保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核算方法行业标准的空白,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碳汇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碳汇核算标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

刘大海:开展海洋碳汇能力评估与核算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是摸清家底的关键,是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推进海洋增汇项目发展、优化海洋资源配置的前提,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海洋强国的建设,同时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气候谈判筹码、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这就是制定这项标准的主要目的。

当前,我国海洋事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同时我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配额成交量市场。然而,海洋碳汇核算体系尚不完善、方法仍不统一,严重影响着后续工作的开展。制定海洋碳汇标准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若能组织整合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各类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海洋碳中和核算机制与方法学研究,率先研发制定海洋碳汇标准并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必将有利于我国占得先机和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海洋碳汇核算标准的制定,具有多重重大意义。从国家角度,有利于在国际气候谈判和碳交易中形成有利局面,提升国际话语权;从科学角度,覆盖多类型碳汇,为未来海洋碳汇研究预留更多空间;从产业角度,有利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稳健地实现产业转型,提高经济效益。

解决海洋碳汇定义和量化两大关键问题

记者:《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刘大海:标准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技术支撑,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作为基础形成的,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本标准既是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海洋碳汇核算的定义和区分过程,也是为了海洋碳汇系统分类和技术优化组合的统一过程。主要解决了海洋碳汇定义和量化这两个关键性问题。

海洋碳汇术语和定义是海洋碳汇核算的基础前提。《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将海洋碳汇定义为“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从空气或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明确了发挥碳汇作用的主体是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同时强调了碳汇过程是“吸收并储存”的过程。此外,为便于理解和后续应用,对海洋碳汇核算涉及的其他相关概念也进行了逐一界定。

在海洋碳汇量化问题上,《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所指海洋碳汇能力由红树林碳汇、盐沼碳汇、海草床碳汇、浮游植物碳汇、大型藻类碳汇和贝类碳汇等组成。海洋碳汇能力核算采用常规且成熟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群落样方调查方法、标志桩法、叶绿素a法等,力求基层可操作、区域可对比。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按照相应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与实验就可以获取,如果没有条件开展调查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也给出了相关系数的参考值。

此外,在《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课题组还从碳要素视角和生态产品视角探索了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方法,尝试推动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向市场化机制迈进,以生态产业化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海洋碳汇价值实现。相关工作将以其他成果形式展现。

在海洋碳汇领域力争取得原创性重大成果

记者:在《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刘大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开展海洋碳汇摸底调查和监测评估。增强海洋碳汇调查监测评价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能力,搭建海洋多层级碳库架构,建立基于三级碳库体系的海洋碳汇制图技术方法,从不同尺度绘制海洋碳汇时空格局图件,形成海洋碳汇“一张图”;在明晰海洋碳汇价值核算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全国海洋碳汇储量和通量监测评估,为不同层级海洋碳汇核算提供数据支撑。完善监测数据管理平台,持续开展海洋碳汇调查评估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二是加快探索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和市场建设。探索将海洋碳汇纳入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推动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多元化渠道支持海洋碳汇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在之前标准探索基础上,近期正在推进更多区域试点,包括浙江省杭州湾南岸(盐沼湿地:海三棱藨草、芦苇)、河北省唐山市(海草床、海洋牧场)、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贝壳鱼礁)、辽宁省盘锦市(盐沼湿地:盐地碱蓬、芦苇)等地。不断推动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技术和方法学的研究与制定,推动海洋碳汇项目交易试点和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进入海洋生态投资领域,带动更多的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供给和消费,有效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打造海洋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方案。

三是推动打造海洋碳汇经济全产业链。积极谋划滨海湿地和红树林增汇、生态渔业养殖增汇、海洋微生物增汇、贝类藻类固碳、海洋碳中和示范等负碳技术示范性项目,培育、发展和壮大以“减排增汇”为核心的海洋生态旅游、海洋休闲渔业、海洋碳汇技术服务、碳金融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对海洋碳汇发展的支撑作用。打破产业、行业、区域边界限制,统筹考虑海洋领域技术应用需求,发展海洋碳汇集成耦合与优化技术。围绕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推进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海洋碳中和试点和示范应用、国际合作支撑等工作,争取在海洋碳汇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转载自《自然资源部网》

近日,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券商同时公告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获得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这意味着碳交易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参与者。

相关券商表示,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一条,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有业内人士解读称,虽然金融机构纳入全国碳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券商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获得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函传递出积极信号。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李琳向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国内碳交易市场参与者有限,活跃程度有待提高。例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控排企业参与。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体合计碳排放高达45亿吨,是全球第二的欧盟碳市场覆盖主体合计碳排放的3倍左右。”中财绿指首席顾问施懿宸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碳市场的交易不够活跃,成交主要集中在履约期前后。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信息,全国碳市场202211月、12月成交量分别为730万吨、2625万吨,两个月总成交量占年总交易量的66%,市场交易的履约偏好明显、流动性仍需激活。

施懿宸表示,券商准入自营碳交易,不仅可以为券商绿色发展提供新的业务机会,还将促进激发碳市场活力,形成良性互动。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与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绿色投资将成为主流。券商通过参与自营碳交易加快绿色部署,不仅可以通过购买自愿减排量等方式加快自身碳中和进度,打造“碳中和券商”“零碳券商”新品牌,还可以提升绿色投资占比,防范与化解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物理与转型风险及其诱发的金融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难以参与市场交易是造成我国碳市场流动性受限的重要因素之一。参考欧盟碳市场的发展历程,金融机构参与对于强化碳资产的商品属性具有明显作用。券商加入将为碳市场注入“活水”,促进我国碳市场在碳价、交易量、流动性等方面深化发展,提升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券商参与将使碳交易参与者更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活跃程度,使碳资产更具市场价值。对券商而言,有利于其拓宽资产投资渠道,顺势而为发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碳资产作为一种新的无形的资产,其价值的影响因素复杂,既需要关注国际范围内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博弈动态,又需要深入理解我国的‘3060’目标。”李琳说。

在李琳看来,当前,我国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碳指标存在一定的稀缺性,碳资产未来会像金融资产一样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值得提醒的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也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碳资产的本质差异。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建议,应通过明确关于合格投资机构参与碳市场的制度规则,综合发挥券商在产品设计、市场交易、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功能,开发运用碳期货、碳远期等金融衍生品,助力形成一级与二级市场结合、场内与场外结合、期货期权与现货结合的碳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7日,第二届中日韩碳中和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联合国副秘书长、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等高级别代表、中日韩部长级官员和专家出席会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应邀以视频形式与会并发言,介绍了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最新举措、进展和成效,以及未来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重点工作安排,并建议继续推动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活动,以及在清洁能源等领域低碳技术及气候投融资、碳市场、低碳智慧城市实践等方面的交流,加强三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重要议题立场上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气候挑战。

第二届中日韩碳中和论坛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举办,旨在交流分享中日韩三国国家、地方和行业层面碳中和战略、政策实践和经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

来源:生态环境部

现代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整体处于升级示范阶段。原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对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提升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各项管理要求不断更新,环评“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为适应当下管理形势要求,生态环境部印发《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以下简称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替代《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指导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推动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以严格环境管理、提升行业建设发展质量为导向,以协调一致、依法依规、有效指导为原则,根据最新管理要求,细化完善了项目选址、污染防治等内容;增加了规划相符性、污染物区域削减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等内容。

一是强调遵循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的总基调。

现代煤化工作为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由国家统筹规划发展。2017年,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分别印发《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现代煤化工是国家统筹规划发展的行业,提出煤制烯烃、芳烃项目必须纳入《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煤制油、煤制天然气项目须转为规划项目方可核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有关规定,明确提出了现代煤化工项目应“符合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等有关产业规划”的要求。

二是完善项目选址布局要求。

现代煤化工项目体量较大,通常涉及较大量的合成油、甲醇、合成气等风险物质,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具有较大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为尽量减少项目实施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提出了“项目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避开生态保护红线”“尽可能远离居民集中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区”“新建、扩建现代煤化工项目应布设在依法合规设立的产业园区”等选址要求。此外,近期颁布的《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均对项目选址提出了新要求,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据此提出“项目选址不得位于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黄河干支流岸线管控范围内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止建设区域”等要求。

三是聚焦行业低碳发展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煤化工项目碳排放强度较大,同类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石油化工。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推动现代煤化工低碳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了“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总体要求;针对煤化工工艺废气二氧化碳浓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企业开展绿氢与煤化工项目耦合、重点工艺环节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程示范”的要求,并从减少燃料煤使用、鼓励清洁运输方式、提升热能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原则要求,推动现代煤化工项目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四是积极促进行业升级示范。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在工艺技术提升优化、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废水废气污染防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保留了“在煤炭分质高效利用、资源能源耦合利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等方面承担示范任务”的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建、扩建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量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旨在促进新建、扩建项目在节能、节水、减污、降碳等方面高水平实施,推动行业整体水平不断升级。

五是坚持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现代煤化工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普遍较大,为降低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明确提出现代煤化工项目执行《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号)要求,并对文中要求进一步细化,对削减量确定原则、纳入削减的污染物因子、削减措施来源范围、削减措施实施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根据《关于做好“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通知》中“新(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区域削减措施涉及到的重点工程减排量,在总量减排核算中相应予以扣减”的要求,现代煤化工审批原则明确提出“纳入区域重点减排工程的措施不能作为区域削减措施”。

来源:《中国环境报》

导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张人禾在复旦管院新年论坛上所做《大气科学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报告的主要内容。

“但是碳中和过程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到底对经济有多大的影响、有哪些风险,我们现在实际上是不清楚的,需要加强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张人禾在“瞰见未来”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介绍了“大气科学中与碳中和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

什么是碳中和?

即大气中碳的收支要相抵,也就是说排入大气的碳和自然系统能够吸收的碳达到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

第一个科学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碳中和的过程,需要知道大气中到底有多少碳,因此必须要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碳的变化,还要知道它们之间的碳循环过程。这一点现在并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第一个与大气科学直接相关的问题。

第二个科学问题,就是建立数值模型,即建立海陆气耦合的大气温室气体的数值模拟和数值预测模型系统。由于观测站点有限,仅靠观测是无法知道碳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精确分布、碳循环过程及其时间变化,因此需要建立数值模拟系统,实现海--气过程与温室气体排放源、吸收汇、区域和全球温室气体变化、以及区域之间传输的准确测算并预测未来变化。

第三个科学问题,我们要建立大气、陆地、海洋界面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一体化观测系统,认识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目前我们对陆气、海气界面的观测总体上比较匮乏,特别是在海洋上,并且现在使用的算法也需要去改进,这是我们在大气科学方面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科学问题,是建立社会经济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认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一体化动力学模型中实现双向耦合。我们说的碳中和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系统问题,跟人类活动有密切关联。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模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还需要准确预估未来的气候变化

在考虑大气中温室气体变化造成的增温效应时,我们需要考虑自然系统的多年代际变化,但这类多年代际变化在我们目前的预估里并没有很好的体现,这是准确预估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未来气候变化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大气科学中与碳中和有关的一个基础科学问题。

实现碳中和将带来哪些影响?

我们知道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不仅是大气温度的变化,刚才我们看到海洋也在变暖,还有极端降水和极端气温都在增加、北极海冰范围和全球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等。实际上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冲击。现在要实现所谓的碳中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想首先应对其可能的后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考虑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会造成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变化,这对于经济社会等一切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研究大量集中在气候变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上,我们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导致一系列的跟健康有关的环境问题,包括高温、恶劣天气、空气污染、过敏反应等等,这些环境变化会影响人体健康。最近几年,全球疾病负担也是不断在增加。因此我们还需要知道碳中和的实现过程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到底有什么影响,会带来什么风险。

现在我们如果控制碳排放直到实现碳中和,由此导致的气候变化到底对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与天气气候有密切联系。德国经济议题观察家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m Schwarz)撰写的《气候经济学》,他指出天气在全世界4/5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另外,涉及到能源安全、与大气科学有关的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能源的生产和供应会产生重大影响。

2022年夏季大家深有体会的就是中国东南部极端高温事件对电力供应的影响,在全球其他地方,包括在北极也可以看到有创记录的极端高温事件;20081月,我国南方遭遇冰冻雨雪灾害天气,整个电力设施几乎都被毁坏;还有就是20212月在美国东部百年一遇的极冷天气,使得美国东部一些地区的电力系统、整个能源系统全部崩溃。目前来看,近几十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影响以及预报的研究,这也是保证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如何通过加强研究 推动碳中和目标更好地实现?

首先,大气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碳循环及其介面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及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研究,是深入认识地球系统科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涉及碳中和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挑战。对于这些科学挑战,我们目前还给不出比较好的答案。

第二点,建立自然和社会经济耦合模型,不仅是科学制定和评估碳中和实现路径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字设施。现在强调数字地球建设,上海也在建设数字化城市,自然和社会经济耦合模型将建立经济社会发展模型,将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数字化,这将会成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点,认识碳中和过程中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个国家都在减排和进行能源替代,因此我们尤其要知道这一过程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有什么潜在风险,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来源:上海科技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强调,中国愿同日本一道,继续深化绿色低碳产业合作、技术合作、政策对话和人文交流,推动两国绿色发展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据新华社报道,何立峰星期六(211日)在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中国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全面加强资源节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场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

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部长西村康稔在论坛上说,日中两国合作将对全球碳中和作出巨大贡献。

企业和研究机构等也签署协议,涉及17个项目,以推进新一代能源氢和节能等去碳化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

来源:联合早报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二氧化碳含量的逐渐提升,各国逐渐关注生产耗能和环境保护问题。我国据此提出“双碳”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加快了建筑行业近零能耗的发展规划,以此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成建设绿色低碳环保的美好社会愿景。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近零耗能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为近零能耗建筑碳排放工作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零能耗;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

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建筑耗能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量中占据较大比例,近零耗能的建筑碳排放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碳排放量现占到全国碳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零耗能建筑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建筑保温材料的类型、建筑保温材料的厚度、建筑窗户的框架结构、建筑窗户和墙的面积比例、建筑的供暖形式、建筑的使用年限。基于此,降低建筑碳排放量的实践创新工作刻不容缓。

一、近零能耗建筑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建筑保温材料的类型

建筑保温材料主要是用在建筑的外部构建当中,不会影响建筑内部照明器具的使用情况,但是会对建筑系统的热力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建筑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效果。针对建筑保温材料的选择,主要包括PUREPSXPS和岩棉等多种材料。根据科学实验研究表明,在建筑材料厚度相等的情况下,XPA保温材料的建筑碳排放量最大,岩棉保温材料的建筑碳排放量最小。正因如此,在不考虑建筑保温材料厚度的情况下,为降低建筑碳排放量,应当选用岩棉作为建筑的保温材料。

(二)建筑保温材料的厚度

建筑保温材料的厚度对于建筑碳排放具有较大影响。当选用统一材质作为建筑材料时,随着建筑保温材料厚度的逐渐增加,建筑碳排放量随之下降。然而,当建筑材料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建筑碳排放量稳定不变。与此同时,当建筑材料厚度较高时,即使增加建筑保温材料的厚度,建筑碳排放的减排效果也并不显著。不仅如此,建筑保温材料过厚将会影响建筑外表的美观性并增加建筑施工的成本。正因如此,出于成本、建筑美观等多方面的考虑,若建筑材料为EPS保温材料,建筑保温层的厚度在160mm-260mm之间较为适宜。

(三)建筑窗户的框架结构

建筑可选择不同的窗户结构,如木框窗户、铝框窗户、PVC材质窗户和各种窗户玻璃类型。在同一玻璃材质下,测算不同窗户框架结构的建筑碳排放。其中铝框的建筑碳排放量最多,木框的建筑碳排放量最少。综合考虑建筑外观、窗框耐用性和窗户的隔热保温功能性,建筑窗户应选择铝制框架。与此同时,综合考虑玻璃的层数和性能对建筑碳排放造成的影响,不管玻璃类型如何,玻璃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远高于玻璃在建筑中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基于此,为实现近零能耗建筑碳排放的目标,建筑窗户玻璃的层数和窗户的层数不宜过多。

(四)建筑窗户和墙的面积比例

建筑窗户所造成的碳排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可能是窗户的保温性能较差,建筑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所造成的碳排放增加。另一方面是窗户透光功能能够接受太阳光照辐射造成夏季制冷的碳排放增加,除此之外建筑窗户所造成的碳排放还和窗户所在位置的朝向相关,南向窗户所接受的光照辐射更强,夏季空调制冷所造成的碳排量更多。经实验表明,在同一条件下,随着窗户和墙的比例的增加,建筑碳排放量先降低再升高。基于此,建筑窗户和墙的比例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中应当关注窗户的隔热性能,选择适宜的墙窗面积比例。

(五)建筑的供暖形式

建筑的空调制冷和冬季取暖是建筑碳排放的主要部分之一。例如,建筑冬季取暖方式主要分为太阳能制热、地源热能、太阳能+地源热能等多种供暖形式。其中太阳能供热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能耗最大,地源热运行中建筑碳排放最多。除此之外,基于成本考虑,太阳能的供暖技术和供暖成本较高,建筑供暖设备应当选择太阳能和地源热能综合的方式。

(六)建筑的使用年限

我国建筑的正常使用寿命普遍在40年、50年、70年不等年限。通过研究表明,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建筑运行中碳排放量逐渐增大。然而,建筑外围材料运输阶段的碳排放耗能逐渐减少。综合来看,随着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建筑每年的碳排放量逐渐减少。

二、近零能耗建筑碳排放工作的措施建议

(一)根据建筑环境进行节能设计

近零耗能建筑碳排放节能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建筑所在环境的外界条件。第一,充分检验建筑环境的气候,包括建筑环境平均气温、建筑日照的平均时长、内外温差比、风向和频率、年均降雨量、年均夏季制冷和冬季取暖的天数等数据信息。建筑设计师可以采用相关软件对气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调整建筑设计中的布局、绿化环境、方位等方面的规划,最大化地利用外界环境条件,降低建筑能量损耗,以实现建筑碳排放量的最小化,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环境发展理念。

(二)根据建筑墙体机构进行节能设计

根据建筑实地勘测所收集的气候数据,建筑外围结构也应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作用,进行节能减排的相关设计工作。例如,若是建筑所在地区常年较为炎热,建筑墙体等外围结构应当主要采用隔热材料,进行外部遮阳设计,窗户和内部建筑的气流流动通风设计,避免因室内温度降温所造成的碳排放。若是建筑所在地区常年较为寒冷,建筑墙体和窗户应当选择隔热性能较好、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提高建筑内部的密封性,保证建筑室内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根据上述分析,建筑墙体结构应当根据不同气候条件进行不同设计,实现节能减排的建筑低耗能效果,进一步降低建筑碳排放量。

(三)建筑系统节能设备的升级创新

建筑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为室内的空调制冷和冬季取暖设备的使用,其中传统的如天然气、煤炭等能源取暖方式能耗较大,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基于此,近零能耗建筑的碳排放应当结合建筑特点对耗能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例如,若是建筑所在地区常年较为炎热,建筑内部可采用风扇和空调组合使用的方式,提高室内空气流动的速度,扩大空调制冷效果和制冷范围,降低空调能耗,作为补充作用来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之处。

(四)建筑系统设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可再生能源能够降低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能够降低建筑碳排放量,减轻生态环境循环的压力。例如,若是建筑所在地区常年较为寒冷,建筑可以采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综合供暖的方式,尤其是在纬度较高地区,日均取暖时间较长,一年中有1/2的时间处于供暖状态,建筑供暖压力较大。基于此,建筑可在楼顶铺置太阳能设备,利用光照条件进行建筑电能供应,最大限度地转化太阳能源。不仅如此,在未来碳循环和碳达峰的发展规划下,科技创新驱动将更多关注于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的转化和使用效率,降低建筑开发和使用的成本支出,实现建筑的近零能耗。

总结

综上所述, 为实现建筑的近零能耗,应当做到根据建筑环境进行节能设计,根据建筑墙体机构进行节能设计,建筑系统节能设备的升级创新,建筑系统设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来源 | 《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6

近日,霍尼韦尔宣布在浦东成立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作为霍尼韦尔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该研究院将专注于推动建筑领域低碳技术创新与智慧化升级,以满足建筑行业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需求,助力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由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发起成立,围绕低碳化与智慧化两大发展方向,密切关注楼宇物联、先进节能、柔性用能、数智运营和跨系统融合五大领域,以霍尼韦尔的创新产品及成熟解决方案为引擎,助力中国建筑领域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院以开放创新、整合优势资源为核心思路,邀请建筑领域多位专家担任特聘顾问,并邀请产业链领军企业为首批战略生态伙伴,打造联合解决方案,致力于共建建筑行业低碳智慧发展的合作生态圈。

“随着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霍尼韦尔很荣幸携手各方力量成立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成熟的解决方案落地,助力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院长余锋表示,“我们致力于把研究院打造成霍尼韦尔与政府部门、企业、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本市场等伙伴在智慧建筑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共创低碳、智慧的可持续未来。”

据悉,霍尼韦尔全球超过60%的销售收入来源于帮助客户解决全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挑战,公司约有60%的新产品研发以改善客户的环保表现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和赋能者,霍尼韦尔致力于通过软硬一体、强弱电一体、云边一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业主在保证建筑运营效率的基础上,打造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楼宇环境。”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中国数字化业务总经理兼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皎表示,“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的成立,将更好汇聚各方优势,共同打造本土化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加速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低碳智慧转型。”

同日,霍尼韦尔还举办了“碳索创新 绿动未来——2023霍尼韦尔智慧建筑合作伙伴峰会”。多位研究院特聘顾问以“携手共赢双碳未来”为主题展开圆桌讨论,探讨建筑领域低碳与智慧发展趋势与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化浪潮袭来,万物互联也正加速向万物智联转变。当数字化产业革命开始渗入建筑地产行业,楼宇建筑空间的数字化变革也正在发生。腾讯云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推动数实融合。”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数字孪生业务负责人、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特聘顾问万超表示,“我们期待霍尼韦尔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可以引智聚才,形成助推中国建筑行业低碳转型的一流智库,引领减碳、智慧建筑转型。”

余锋表示,霍尼韦尔承诺于2035年前实现所有业务运营和设施的“碳中和”目标。在中国,霍尼韦尔同样致力于践行公司可持续发展承诺。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将成为公司在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又一重要载体与助推器。

来源:浦东时报

零碳转型过程中,碳排放权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信号,也是实现有效政策调控的有力抓手,有效的碳排放价格是政府能够评价经济成本和效率、企业能够权衡财务成本和收益的基础。我国零碳交易市场应从明确法律定位、完善市场结构和微观机制、优化监管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建制度、补短板”。

随着194个缔约方加入《巴黎协定》,世界各国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制气体排放方面逐步达成了一致理念。尽管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有所区别,但零碳转型已逐步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之一。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仍伴随着旺盛的能源需求,目前全世界83%的一次能源来自化石燃料,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加大其统筹零碳转型、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2022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由此可见,零碳转型不是简单地从数量上减少经济活动产生的碳排放,而是通过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一方面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绿色发展汇聚,促进碳减排相关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实现零碳目标。

指导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价格。零碳转型过程中,碳排放权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信号,也是实现有效政策调控的有力抓手,有效的碳排放价格是政府能够评价经济成本和效率、企业能够权衡财务成本和收益的基础。碳交易作为《京都议定书》中三个灵活减排机制之一,本质上就是实现建立在产权理论上的有关碳定价的市场制度安排,实现了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内部化,通过交易使得各方的排放边际成本相等,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因此,碳交易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工具,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25个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cheme,简称ETS)在运作,覆盖了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情况

从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欧盟、北美、韩国和新西兰ETS各具特色。欧盟ETS2005年启动,是全球第一个碳交易市场,在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市场前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北美尚无国家级的ETS,现有两个交易体系分别为RGGI(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计划,覆盖东北部10个州)和WCI(西部气候倡议,覆盖美国加州、加拿大魁北克和安大略)。韩国ETS20151月成立,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启动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当前覆盖了600多家企业和全国73.5%的碳排放量。从国内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的碳市场历经政策准备、地方试点及全国碳市场建设三大阶段。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湖北、重庆七个地方碳市场陆续启动;201612月,四川、福建两个非试点碳市场启动。2021716日,我国全国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2162家,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的结构特征

从当前运行情况来看,碳排放权的交易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ETS建设实践中认知较为一致,普遍是指企业将实施节能减排举措后获得的剩余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进行交易,权利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基于总量控制分配的配额或者企业基于项目产生的抵消额。因此,全球ETS的市场结构也具备相似之处,基本包括了“初始分配-现货流通-风险管理”三个环节,即政府通过初始分配将碳排放权交付到指定企业,企业之间再进行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并利用衍生品交易管理风险。

初始分配环节是碳排放权的一级市场。主要功能是创造碳排放权配额和项目减排量(碳信用)两类基础碳资产。碳配额的产生主要通过免费分配和拍卖两种途径,项目减排量的产生则须根据相应方法学完成项目审定、监测核证、项目备案和减排量签发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当碳配额或项目减排量完成注册程序后,就成为持有机构能正式交易、履约使用的碳资产。其中,碳配额的初始分配一般基于“总量控制”原则,由政府采用“拍卖+免费分配”混合的方式将碳排放权交付给参与企业。各个区域分配在拍卖和免费分配上的比例有所不同。如美国的RGGIWCI加州区域的拍卖比例分别占90%以上,如欧盟从ETS运行第一期的100%全部免费分配逐步提升至第四期的53%配额实行拍卖,韩国ETS免费分配比例从初始阶段(20152017年)的100%降至第三阶段(20212025年)的90%以下。

现货流通环节是碳排放权的二级市场。交易双方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数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并实现所有权转移。从交易方式看,全世界差别不大,部分区域使用单独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如RGGICOATS系统交易),另一些区域直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如欧盟在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和洲际交易所ICE交易,韩国在韩交所KRX交易)。从交易参与者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此环节开始参与碳交易业务。巴克莱银行在EU-ETS中充当做市商,韩国从2019年开始指定韩国产业银行和韩国中小企业银行为碳配额的做市商。

风险管理环节主要是指碳排放权的衍生品交易市场。世界各地呈现出较大的分化。欧盟金融市场成熟,目前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期货、掉期和期权等基础产品以及价差合约、指数产品等。美国RGGI相关的期货和远期交易目前也只在ICE上市交易,交易量逐年提升。韩国在指定金融机构成为做市商的同时,也开始引入衍生品市场完善市场功能……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20232月刊(总第111期)。

碳市场是推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2021716日正式开市以来,我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碳排放配额成交量价稳健上升,成为降低碳减排总量和强度的重要手段。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96亿元。

近日,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信建投等5家上市券商公告获批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资格。对此,《证券日报》记者就上述公司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准备、意义、战略部署等事项进行连线。

积极成立碳金融业务团队 探索开展碳交易业务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碳排放交易主体对碳排放配额进行的公开买卖活动,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使企业履行碳排放义务。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教授蓝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市场是为了实现减排目标而建的政策性市场,券商等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将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促进碳减排成本的下降,从而体现金融手段对于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性。”

目前,加上本次获批的5家上市券商,证券行业共有8家券商获得碳排放权交易业务资格。中证协数据显示,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方面采取具体举措的75家证券公司中,有15家成立专门的碳金融业务团队或碳金融业务组,占比20%。券商通过试点碳配额和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等方式,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例如,此次获批交易资格的中金公司回复《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人才储备,推动内部业务制度、投研体系和风控体系搭建,开展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探索,为碳交易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记者从东方证券处获悉,“东方证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也在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的人才储备、业务制度建设、投资策略制定、风控体系构建以及技术系统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筹备。”

申万宏源证券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多次组织召开‘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业务研究会,以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为抓手,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金公司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碳排放权业务,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管理体系,立足客户减排需求,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和碳金融产品尽快落地。

有望进一步强化券商 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主体有序参与交易,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高。

“仅仅靠企业相互之间交易的原始碳交易市场,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券商的加入可以增加交易量、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信息聚合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也可以为市场上交易的碳价格提供参考。”蓝虹解释道。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券商在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金公司表示,“证券公司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可基于自身成熟的交易能力和风控体系,从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信息挖掘、碳金融工具等维度多元化丰富碳市场,提高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促进合理碳价的发现。”

而东方证券则可依托股东的能源产业优势和自身较为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为客户提供碳排放权的交易和风险管理工具,包括碳排放权的报价询价、碳金融业务咨询、研究等服务,助力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转型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当然,未来券商参与碳市场交易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申万宏源证券表示,“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资质的获取,进一步强化了申万宏源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更好地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路径。”

中金公司表示,“参与碳排放交易是中金公司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一方面,通过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中金公司可以充分发挥公司成熟的交易能力和专业的产品创设能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低碳转型解决方案,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助于丰富公司绿色投资品种,构建全链条交易能力,提升绿色综合服务能力,更好拥抱双碳发展历史机遇和绿色发展新赛道。”

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表示,“对于券商机构来说,其在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中的参与仍然较传统,例如绿色企业、绿色产业上市、绿色融资、绿色发债等。因此,未来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是券商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业务。现在中国的碳排放权市场发展相对较初步,既有全国市场,也有很多地方性市场,参与主体还是较少。因此,在市场互联互通、基础制度、监管政策,乃至市场交易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来源:证券日报

自然资源部2022年批准发布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03492022)行业标准已于202311日起正式实施。这套标准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一所)历时5年编制,是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

海洋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在“双碳”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碳汇(蓝碳)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领域的各种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核算方法和价值实现路径,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

为了规范化核算我国海洋碳汇能力和潜力,《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在解决海洋碳汇的量化问题方面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系统规范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的流程、内容、方法及技术等要求,构建了适用于我国海洋碳汇核算的方法学体系,确保了海洋碳汇核算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核算方法行业标准的空白,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碳汇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海洋碳汇能力评估与核算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是摸清家底的关键,是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推进海洋增汇项目发展、优化海洋资源配置的前提,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和海洋强国的建设,同时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增加气候谈判筹码、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这就是制定这项标准的主要目的。

当前,我国海洋事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同时我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配额成交量市场。然而,海洋碳汇核算体系尚不完善、方法仍不统一,严重影响着后续工作的开展。制定海洋碳汇标准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若能组织整合海洋负排放相关的各类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海洋碳中和核算机制与方法学研究,率先研发制定海洋碳汇标准并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必将有利于我国占得先机和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海洋碳汇核算标准的制定,具有多重重大意义。从国家角度,有利于在国际气候谈判和碳交易中形成有利局面,提升国际话语权;从科学角度,覆盖多类型碳汇,为未来海洋碳汇研究预留更多空间;从产业角度,有利于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稳健地实现产业转型,提高经济效益。

标准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技术支撑,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作为基础形成的,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本标准既是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海洋碳汇核算的定义和区分过程,也是为了海洋碳汇系统分类和技术优化组合的统一过程。主要解决了海洋碳汇定义和量化这两个关键性问题。

海洋碳汇术语和定义是海洋碳汇核算的基础前提。《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将海洋碳汇定义为“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从空气或海水中吸收并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明确了发挥碳汇作用的主体是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类、贝类等,同时强调了碳汇过程是“吸收并储存”的过程。此外,为便于理解和后续应用,对海洋碳汇核算涉及的其他相关概念也进行了逐一界定。

在海洋碳汇量化问题上,《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所指海洋碳汇能力由红树林碳汇、盐沼碳汇、海草床碳汇、浮游植物碳汇、大型藻类碳汇和贝类碳汇等组成。海洋碳汇能力核算采用常规且成熟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群落样方调查方法、标志桩法、叶绿素a法等,力求基层可操作、区域可对比。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查,按照相应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与实验就可以获取,如果没有条件开展调查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也给出了相关系数的参考值。

此外,在《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课题组还从碳要素视角和生态产品视角探索了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方法,尝试推动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向市场化机制迈进,以生态产业化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海洋碳汇价值实现。相关工作将以其他成果形式展现。

在《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开展下面四项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海洋碳汇摸底调查和监测评估。增强海洋碳汇调查监测评价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能力,搭建海洋多层级碳库架构,建立基于三级碳库体系的海洋碳汇制图技术方法,从不同尺度绘制海洋碳汇时空格局图件,形成海洋碳汇“一张图”;在明晰海洋碳汇价值核算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全国海洋碳汇储量和通量监测评估,为不同层级海洋碳汇核算提供数据支撑。完善监测数据管理平台,持续开展海洋碳汇调查评估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二是加快探索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和市场建设。探索将海洋碳汇纳入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推动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多元化渠道支持海洋碳汇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在之前标准探索基础上,近期正在推进更多区域试点,包括浙江省杭州湾南岸(盐沼湿地:海三棱藨草、芦苇)、河北省唐山市(海草床、海洋牧场)、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贝壳鱼礁)、辽宁省盘锦市(盐沼湿地:盐地碱蓬、芦苇)等地。不断推动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技术和方法学的研究与制定,推动海洋碳汇项目交易试点和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导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进入海洋生态投资领域,带动更多的海洋碳汇生态产品供给和消费,有效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打造海洋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方案。

三是推动打造海洋碳汇经济全产业链。积极谋划滨海湿地和红树林增汇、生态渔业养殖增汇、海洋微生物增汇、贝类藻类固碳、海洋碳中和示范等负碳技术示范性项目,培育、发展和壮大以“减排增汇”为核心的海洋生态旅游、海洋休闲渔业、海洋碳汇技术服务、碳金融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对海洋碳汇发展的支撑作用。打破产业、行业、区域边界限制,统筹考虑海洋领域技术应用需求,发展海洋碳汇集成耦合与优化技术。围绕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推进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海洋碳中和试点和示范应用、国际合作支撑等工作,争取在海洋碳汇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网

前言

作业预算法下三重预算碳排放系统包括运营、财务与碳减排三个模块,彼此之间各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探究作业预算法基础下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需从系统视角展开整体探究。

(一)物理:系统动力学嵌入碳排放三重预算

系统动力学可以有效处理反馈机制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尤其是可模拟仿真关系,而其缺陷在于无法通过函数形式表达内容。因此,将系统动力学嵌入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通过动态模拟其运作过程,为企业未来发展变化提供科学指引。

首先,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具有动态性。由于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纳入了企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情况,企业产品单价、生产量都会根据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促使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具备动态特征。

例如,某企业生产的低碳产品能够以高价售出,同时因产品本身的环保价值而驱动销售额增长时,企业将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改革企业作业方式,减少作业量,从而生产更多的高售价、低排放的低碳环保产品。根据上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手段,观察不同环境、系统结构下企业未来系统行为及发展变化。

其次,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具有反馈性。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主要包括碳减排、运营与财务预算三个模块,彼此之间互相连接且形成整体反馈体系。然而,上述三个系统存在效益背反情况。若产品数量呈增长趋势,就会导致碳排放预算因产品数量上升而阻碍企业达成碳排放目标。该种情况下,系统动力学的引入将为三个系统紧密联结提供桥梁作用,保证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与反馈。

最后,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具有复杂性。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包含多个独立且互相作用的子系统,这些系统存在较为复杂的连接反馈关系,且根据时间变化会致使该模型难以得出准确测算结果。相反,系统动力学不仅可有效解决上述模型中系统变量复杂的关系,还能验证系统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二)事理:碳排放达标下产品组合决策

通过霍尔三维系统方法论,将企业碳平衡运行按照时间维度进行划分。企业碳平衡主要指企业开展碳平衡时的工作进程,内容包含前期准备、警素建立、预警分析、警度预测、预警反馈。为实现企业碳平衡,从企业碳平衡现阶段瓶颈入手。

第一,前期准备,为下一阶段指标体系建立及预警分析做好铺垫。具体工作是对企业碳平衡实施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进行内涵及现状辨析,发掘企业现阶段碳平衡所遇瓶颈,及时分析阻碍企业碳平衡经营发展的因素。另外,收集相关资料,借由专家经验达到定性分析的目的。

第二,警素建立,借助国家及地区统计年鉴、社会专家调查等方式对企业碳平衡领域现有文献及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同时利用企业现阶段碳平衡瓶颈分析,打造企业碳平衡运营预警信息系统,发挥预警信息即时、即事特性。

第三,预警分析,通过已定预警方法分析现阶段企业碳平衡运营。确定企业发展状态,对风险来源、类别、区域进行警兆识别,为后续企业调控资源消耗、作业量消耗提供支持。

第四,警度预测,利用各类颜色反映企业碳平衡发展状况,选取红、橙、黄、绿、蓝色分别表示企业碳平衡运行状态的剧警、重警、中警、轻警、及无警状态。第五,预警反馈,运用实际防控措施的跟踪调查,将检测结果向信息收集中心进行反馈,积极跟进原有企业数据库资料,促进企业碳平衡调控水平,推动企业实现碳平衡。

(三)人理:市场-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

国家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制定规范及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约束整个行业、企业、市场碳排放行为。这一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干预所形成的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被称为传统碳排放控制模式。我国制造业发展之初缺乏有效碳减排手段,亟需引进国外高端绿色技术,以及政府扶持资金和政策的支撑。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升级,我国传统制造业产业碳减排创新俨然取得显著成效,若传统制造业仅靠政府调控进行碳减排活动,制造企业将丧失自主性及全局意识,甚至阻滞国内传统产业绿色创新发展。立足“物理、事理”分析结果,结合传统产业发展实际与作业预算法,本文采用“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协同方式推进传统产业碳排放三种预算模型构建。

1)政府。

本文从不同群体视角出发改进与完善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减少政府过分直接干预。立法是政府不可替代且有效的管控手段,是传统产业实施碳减排战略的基础。

一方面,相关立法部门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碳排放法律法规与立法程序,结合我国碳减排实际,分析现存制度体系存在的漏洞,以构建良好反馈渠道,确保立法准确全面。在此背景下,通过为企业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提供法律保障,可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碳减排工作开展,加快其转型升级,为国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论落地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综合运用专家评估、建模仿真、问卷调查等多种研判手段,分析企业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中复杂系统问题。借助经济、计算机等多领域的专家力量,不断追求碳减排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化发展,共同完善我国传统产业碳减排法律。

2)市场。

企业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大环境,即市场是企业碳减排工作创新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在良性市场环境下,竞争将会促进企业提高碳减排工作效率与减少资源浪费,为企业制定碳排放、碳预算计划提供重要支撑。

为加快企业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改进与完善,市场应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优化:

第一,市场环境应秉持公平公正原则。立足该原则,市场要确保各类型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拥有同等地位与机会,进一步在资源配置上为企业提供职责权利与贡献水平相对等的服务,提升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下产品在市场上的存货概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制定严格碳排放市场准入标准。不同行业企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碳排放量存在差异,故需要建立“高污染、高消耗”资源名录。利用此名录,根据不同情况对相应企业采取差异化、针对性碳排放限制,并结合行业消耗、资源过剩、废物排放等情况,进一步制定严格碳排放市场准入标准。这种情况不仅有利于产业碳排放朝向更加规范方向发展,还有利于扶助企业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第三,提高市场拉动作用。市场体现出的拉动力最直观表现为市场需求增加,特别是绿色产品的消费者群体日益庞大。因此,企业可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分析消费者消费需求,精准定位特定消费群体,提高市场拉动作用,为企业构建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提供市场力量。

3)企业。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企业为达到碳减排目的,可在作业预算法基础上嵌入碳排放,构建涵盖经营平衡、碳平衡与财务平衡的碳排放三重预算体系,保证企业积极应对全球低碳发展趋势,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挖掘内部减碳潜力。为达成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企业应积极探索应用管理会计工具,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挖掘企业内部减碳潜力。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不断挖掘内部碳减排潜力,才能逐步改进完善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制定科学长效碳减排机制,提高自身碳减排水平。

此外,企业要在内部展开深度资源自查,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碳减排实施效率,避免一昧依赖新技术投入解决企业碳排放问题。

另一方面,搭建嵌入碳排放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实时管理平台。围绕作业预算法,根据碳排放预算管理系统搭建业财一体的实时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内部数据信息获取与决策提供最优理论支撑。

首先,在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前,企业应先执行全过程低碳化运作方案,即从战略高度到具体作业落实执行均需采用低碳化方式进行。此过程中,企业需搭建作业链-价值链-低碳链三链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革新企业管理模式,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实时共享。

其次,管理人员要细致分析各项作业运作原理和作业量相应产生的碳排放量,挖掘主要引起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减少非必要作业量,提高企业增值作业效率。最后,收集并向上反馈改进数据信息,为企业管理层实时决策提供实时信息支撑,确保企业稀缺资源合理配置,促使生产达到最佳产能。

结语

企业在利用最少资源收获最大利益同时,进一步实现最低碳排放目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构建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对财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前,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举行的“绿色财政转型理论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部门、智库机构及院校等学者围绕中国绿色财政转型的概念、理论及底层逻辑展开探讨。

在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绿色财政报告2022: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报告》认为,绿色财政政策未来走向,首先需要提高财政政策适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能力;其次要提高财政政策的统筹能力;第三要注重提高财政自身的治理能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介绍了《中国绿色财政报告2022: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背景、框架结构及主要特色。他介绍,报告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绿色财政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作用,侧重从理论角度分析绿色财政的逻辑起点、政策内容和未来走向。

“下篇从不同角度阐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政策框架与实践,着重从高碳产业转型、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政府投融资创新等角度,分析‘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其互动关系。”陈少强说。

在研讨环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认为,绿色财政并不等同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政策,而应该被理解为绿色发展理念在财政运行各环节的深入体现,需要思考绿色财政运行的底层逻辑。

随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庆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演讲。

《中国绿色财政报告2022: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年度智库报告的重要成果。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邢丽主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研究员傅志华进行了点评总结。

来源:新浪财经

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付建华日前在接受中国煤炭报采访时表示,支持做好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工作,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付建华进一步表示,一方面,建议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协调机制,在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技术研发、市场准入、投资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协调解决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建议加大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将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列入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煤炭绿色低碳转型。

“要完善政策保障措施,鼓励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落实好国务院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财税金融支持政策,鼓励用煤企业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有效控制碳排放,提高煤炭开发利用效率。”付建华说。

另外,付建华建议,建立健全煤矿产能储备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矿井和大型露天煤矿。二是支持资源条件好、安全有保障、环境友好型的煤矿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开展弹性产能试点。三是改造煤炭储配基地基础设施、提升其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煤炭储配基地应急保障能力。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总投入约为 136~300 万亿元,占到 2030 年前全球实现净零排放总投资成本的1/3

先给出一组数据:自2005 年起,我国是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大国,2020 年我国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30%;到2060年,我国双碳目标的总投入约为 136~300 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长到 73.5%

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制定碳边境调节税方案可能导致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削减20%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体系优化,调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终实现二氧化碳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内的产销平衡。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巴黎协议》的框架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

双碳治理难点:

1. 数据缺失——企业数字化程度低,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备,缺少准确、及时、可信、可靠的平台和技术手段,主管部门无法精细掌握各行业、各企业、各时期的碳排放数据。没有量化数据,就无法实现有效治理。

2. 非标数据——碳排放数据来源多种多样,比如传感器、卫星成像、民众和当地社区的照片和报告等,存在信息碳排放监测计量数据不统一、信息不透明、MRV 全生命周期数据难于监测和管理。

3. 数据孤岛——碳达峰碳中和的产业生态包括多方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园区、排放企业、金融机构、三方核查机构以及技术/服务提供商等六方,超出了单一经济活动部门如企业、园区的边界。商业信息机密与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矛盾,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可信、安全的协作机制,形成一个个的数据孤岛,无法实现从过程数据到整体聚合的治理能力。

实现双碳治理需求,需要政府、行业组织、排放企业、审核认证机构、交易市场乃至个人大规模协同系统;需要广泛、有效、有公信力的治理体系;需要具备与国外组织、机构互操作的能力。

为什么是区块链?

1. 可信数据——区块链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分布式账本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可信数据是双碳科学治理的基础。

2. 可信协作——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信任、多方协作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有助于打破行业中的数据孤岛,通过智能合约等技术构建新型协作生产体系和产能共享平台,提高多方协作效率,推动降低社会总体的能耗水平和碳排放水平。

3. 可信交易——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对高碳排放企业和节能企业的碳资产和碳排放权进行实时、透明、不可篡改的资产管理,增强碳交易市场的活跃性,促进统一碳价的市场化机制,打造碳交易主体、交易机构、政府等多方共建、灵活互动的碳资产交易模式,实现从排放权获取、交易、流通,到交易核消、统计的全流程数据上链存储与可信共享应用,让碳排放配额在“有目共睹”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实现流转过程透明化和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溯源。

4. 可信监管——区块链技术在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碳排放报告与核查等管理和监管应用中可以增强信息透明度、时效性,降低信息管理和监督成本,构建各环节、全流程可追溯的交易监管环境,提升政府碳排放监管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5.区块链双碳解决方案

确立“以区块链技术和平台作为数据存证和信任流转核心,以数字化方式升级传统的“服务器+存储+业务系统”IT 建设模式,逐步建成支撑企业-机构—区域-行业-国家等多维度、高可信的碳排可信数据流转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原则。

本报讯(记者 何隽捷)近年来,特区政府积极配合国家“双碳”目标,致力提升本澳环境质量和建设低碳城市,却并未设立具体目标。立法议员施家伦关注本澳的长期减碳策略研究进度,期望政府未来考虑设立具体目标及相应的指标,以及就去年出台的《澳门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提出多方面推动低碳发展的策略,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制订具体计划措施,以推动减碳目的。

施家伦表示,为积极回应国家“双碳”目标,特区政府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个五年规划 (2021-2025年)》当中提出要争取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碳达峰,制订相关的行动方案,并加强与碳中和相关的科研工作。同时,于去年出台的《澳门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更进一步指出:将配合国家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订立澳门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策略。

他指出:如何配合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需要政府制订具体目标以更好执行完成。虽然政府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路线图有规划、有方向,但未设具体目标。事实上,有本澳大学通过研究显示,澳门具有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的良好基础条件,有潜力发展成为中国碳中和的先行示范城市。因此,澳门应该设定好具体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并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及市民参与自愿性减排。

目前,特区政府虽然积极推动环保减碳工作,并且,每年的环境状况报告都有估算本澳碳排放情况,同时,根据政府表示,本澳与国际其他城市相比,碳排放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因此,社会期望政府要发挥澳门碳排放中等偏低水平的优势,全面聚焦“双碳”目标构建绿色发展格局,从顶层设计上制订政策,并提出明确的目标,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争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早实现。

他认为,如果本澳提出具前瞻性的“双碳”发展目标,不但可完善顶层设计,调动社会积极性,还有助国际增加对本澳绿色相关行业发展的信心,加大如绿色金融、绿色会展等产业发展,让绿色澳门成为本澳的新名片。

特别声明:本文系中新网客户端“华媒站点”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立场,所有权归属原作者,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展示平台。

新华财经北京215日电(记者董道勇)构建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对财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前,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举行的“绿色财政转型理论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部门、智库机构及院校等学者围绕中国绿色财政转型的概念、理论及底层逻辑展开探讨。

在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正式发布《中国绿色财政报告2022: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报告》认为,绿色财政政策未来走向,首先需要提高财政政策适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能力;其次要提高财政政策的统筹能力;第三要注重提高财政自身的治理能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介绍了《中国绿色财政报告2022: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背景、框架结构及主要特色。他介绍,报告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明绿色财政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作用,侧重从理论角度分析绿色财政的逻辑起点、政策内容和未来走向。

“下篇从不同角度阐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政策框架与实践,着重从高碳产业转型、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政府投融资创新等角度,分析‘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其互动关系。”陈少强说。

在研讨环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认为,绿色财政并不等同于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政策,而应该被理解为绿色发展理念在财政运行各环节的深入体现,需要思考绿色财政运行的底层逻辑。

随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朱民,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庆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志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发表演讲。

《中国绿色财政报告2022: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年度智库报告的重要成果。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邢丽主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研究员傅志华进行了点评总结。

来源:新华财经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成立大会14日在北京顺利举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集聚了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高德等51家企事业单位,旨在推动我国零碳交通事业发展。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长许中志表示,“双碳”工作是全民性系统工程、国家战略行动。碳分会既要详细解读国家与各省市“双碳”顶层设计政策,密切跟进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要求,积极开展产业相关调查研究,又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妥善处理好成员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完善有约束力的分会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协调和互利共赢的强大团队。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表示,交通领域是全国四大重点排放领域之一,碳分会成立意义巨大。期待碳分会能够搭建平台发挥生态圈优势,推动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的规范方法研究、落实市场化减排机制创新。

部分会员单位代表出席,表示将发挥各自所长,全力支持碳分会工作,积极协作,携手共建零碳交通生态圈,聚力实现“双碳目标”。

据介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将于2023330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出行碳大会,会议将以“全民共建·碳行未来”为主题,大会将围绕公众零碳出行这一核心议题,与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3+2”路径(即:城市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与科技创新、金融赋能)紧密融合。

来源:新华网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成立大会14日在北京顺利举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集聚了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高德等51家企事业单位,旨在推动我国零碳交通事业发展。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长许中志表示,“双碳”工作是全民性系统工程、国家战略行动。碳分会既要详细解读国家与各省市“双碳”顶层设计政策,密切跟进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要求,积极开展产业相关调查研究,又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妥善处理好成员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完善有约束力的分会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协调和互利共赢的强大团队。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表示,交通领域是全国四大重点排放领域之一,碳分会成立意义巨大。期待碳分会能够搭建平台发挥生态圈优势,推动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的规范方法研究、落实市场化减排机制创新。

部分会员单位代表出席,表示将发挥各自所长,全力支持碳分会工作,积极协作,携手共建零碳交通生态圈,聚力实现“双碳目标”。

据介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将于2023330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出行碳大会,会议将以“全民共建·碳行未来”为主题,大会将围绕公众零碳出行这一核心议题,与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3+2”路径(即:城市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与科技创新、金融赋能)紧密融合。

来源:新华网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继续深化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大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建设。

建议尽快将“林业碳票”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及碳排放抵消机制、破解林业发展与保护难题

林业碳汇是最经济、最环保的固碳减排措施,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20156月,我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行动目标;研究表明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立方米,约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提高森林蓄积量是固碳释氧的主要途径,除了加强森林经营措施外,禁伐政策对森林蓄积量总量增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禁伐政策严重影响了林业经营者采伐林木获得收益;中央财政对受禁伐政策影响的非国有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及非国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标准每年每亩为16元,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省市有配套,相应的提高了补偿标准,但都难以弥补林权所有者因禁伐损失;林业禁伐政策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矛盾,林权所有者往往通过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取得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政策的影响使其无法通过采伐林木获得收入偿还贷款,国家和省级的补偿杯水车薪,短期内财政又难以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大战略背景下,林业禁伐政策也难以调整;我国发展林业碳汇优势和潜力巨大,对助力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急需建立探索以“林业碳汇”为主要机制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以破解林业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一、我国林业碳汇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三种模式,即依托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抵消机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其它林业碳汇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01231日发布,自202121日起施行。《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林业碳汇可以作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林业碳汇可以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品种上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这类项目可用于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抵消使用;地方碳市场上有北京市核证减排量项目(BCER)项目、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PHCER)项目、福建省林业碳汇减排量(FFCER)项目,这类项目减排量可用于地方碳市场控排企业抵消履约和企业碳中和使用,不能在全国碳市场流通。

二、主要问题

1、现行方法学限制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纳入现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消机制的林业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需要通过在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对项目进行开发;目前备案的林业碳汇方法学有七个:即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竹子造林、竹林经营、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废弃农作物秸秆替代木材生产人造板项目减排及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方法学;现行备案的林业碳汇方法学要求只有人工林才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对项目的时间和林地类型等诸多限制,由此形成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技术门槛高、开发成本大、收益周期长,以及开发林种、林龄和经营主体受限等问题特别突出;目前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减排量签发需分两次申报,从项目生成到备案签发一般需1.52年时间;严重阻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

2、“林业碳票”项目开发无国家备案方法学

面对这种情况,福建省三明市2021年创新的开发了“林业碳票”;“林业碳票”不限林种、林龄和经营主体,只要权属清晰都可以申请开发“林业碳票”项目;有别于现有林业CCER方法学只能开发人工林,“林业碳票”不仅是人工林可以开发,受政策禁伐的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同样可以开发“林业碳票”项目;林业碳票项目审定和减排量签发可以合并申报,从生成到备案签发只需30个工作日,既缩短了项目开发流程,又减少了时间成本,同时突破林业碳汇开发成本高的限制;开发“林业碳票”主要依据国家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主管部门审定、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签发的碳减排量;“林业碳票”针对森林自然生长条件下每年的净固碳量,而碳汇项目则指的是每年新增的额外碳储量。三明市“林业碳票”突破了现有林业碳汇方法学,是大胆创新探索,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三明市实践创新作法开发“林业碳票”。

“林业碳票”是地方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益探索,因没有按照国家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目前无法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及重点排放单位配额抵消使用,严重的限制了“林业碳票”流动和变现;“林业碳票”目前只能在当地有限流通使用,应用场景有限。

三、几点建议

为破解对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禁伐政策导致的社会矛盾;增加森林蓄积量,发挥林业在推动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要尽快理顺“林业碳票”纳入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的路径,有必要国家部门之间协同,给出解决方案;建议如下:

1、开发和备案“林业碳票”方法学

“林业碳票”减排量核算依据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按照现行规则,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需要依据国家备案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量;需要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指南》基础上开发备案相应“林业碳票”方法学,统一地方开发“林业碳票”的依据,为“林业碳票”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产品和抵消机制扫清技术和政策障碍。

2、限定只对禁伐的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及其它因素限伐的林木开发“林业碳票”

目前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允许人工林开发,考虑既尊重原有政策,又照顾实际情况;建议“林业碳票”限定受林业禁伐政策影响的公益林、天然商品林及其它因素限伐的林木可以开发;无论是开发主体范围,还是计量范围,“林业碳票”都与林业碳汇项目互相补充。考虑公平性可设定“林业碳票”项目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上比例低于现行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

3、推动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同时将“林业碳票”纳入自愿碳交易市场

建议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平台,统一指导开发各类“林业碳汇”;同时出台政策将“林业碳票”纳入自愿碳交易市场;使“林业碳票”不仅能用于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配额履约抵消使用,更能用于自愿碳市场,为企业碳中和抵消使用,进一步拓展“林业碳票”应用场景。

孙久灵

2022523

今年,生态环境部将全力抓好七大重点任务:一是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二是扎实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撑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三是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四是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五是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提升核安全监管体系与能力;六是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七是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继续推动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推动研究出台绿色金融、贸易和行业发展政策。

科技日报: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请问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如何?对比往年有什么变化?

刘友宾:2022年,生态环境部共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1294件,包括人大建议818件,政协提案476件,数量同比增长26.4%

从建议提案内容看,涉及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建议提案最多,占承办总数的20%以上;同时,代表委员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此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污染治理、新污染物治理等给予较多关注。上述建议提案已全部按期办结。

同时借这个机会,我也想介绍一下本届政府以来生态环境部办理建议提案情况。

2018年—2022年,我部共承办建议提案4774件,其中主办1353件,承办的建议提案总数和主办件数已连续五年增长,总数和主办件数同比上届增长均达到20%

从这5年情况看,代表委员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改革、发展战略建言献策。2018年,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集中在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方面。2019年,涉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等建议提案增加较多。2020年,多数建议提案关注“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工作。2021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五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将办理建议提案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认真研究相关意见建议,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代表委员关注的生态环境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为例,去年,结合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持续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生态环境部将以更高标准办理好建议提案,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更好地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来源:生态环境部

《湿地保护法》——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的立法;《长江保护法》——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黑土地保护法》——第一部也是现存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重大规范性文件的陆续出台正一步步筑起环境保护标准化、规范化的“铜墙铁壁”。

当前,距离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第一个目标的完成时限制还有不到7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相关负责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社会经济完成低碳转型的加速度将更大……

因此,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入“双碳”,为“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利条件。

最近,环保在线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首部涉“双碳”的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下称“文件”或“《意见》”),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相关负责人提及,近年来涉碳诉讼案件数量逐渐呈现增多趋势,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涉碳案件,急需及时、有力的审判指导。相关数据显示,自我国签订《巴黎协定》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涉碳案件达112万件。因此,该文件正式着手起草并最终出台,将对于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产生重要意义。待《意见》正式施行后,相关案件裁判规则和裁判标准的供给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意见》全文包括司法服务“双碳”工作的原则要求、涉碳案件审理的具体指导意见及持续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等共计六个部分24条内容。《意见》对人民法院审理的涉碳案件提出的具体指导意见包括:①依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②依法保障产业结构深度调整,③依法助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④依法推进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入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目标方向,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

来源:环保在线

225日,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在下午进行的“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分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汇聚思想力量,聚焦区域发展新动能与业态融合新场景。

“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都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数字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领域。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石现升认为,数字化、绿色化正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分论坛上,多位嘉宾提到,打造数字经济与“双碳”战略协同发展的良性局面,进而助推“双碳”战略有效实施。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认为,欲达成双碳目标,我国不但需要有大量低碳企业,更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建立低碳产业链,使产业双碳化。

“双碳产业化”及“产业双碳化”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上,沈体雁表示,应当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发展;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拓宽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同时,深入推进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建设,深化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建立科学、务实的生态产品统计和价值核算体系,探索生态产品升值和价值实现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引导有潜力的产业上下游企业组成集群,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淘汰高碳排的技术。

中建西南院副总建筑师、双碳技术中心总建筑师钟鹏分享了低碳建筑的数字化路径实践及案例。具体来看,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重点是基于绿色的建筑低碳化以及数字化的建筑工业化。未来,碳减排将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产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推动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分论坛发布了三项成果,包括启动《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研究、发布《数字碳中和行业案例报告》以及落实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

此外,论坛还进行了“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新动能”“数字碳中和业态融合新场景”两场主题对话。

其中,“数字碳中和区域发展新动能”圆桌对话中,能源行业、电力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分别针对能源行业数字化如何实现绿色发展,能源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又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进行深度讨论。

“数字碳中和业态融合新场景”中,重点提及了海洋领域、传统能源领域在碳中和领域的重要性,以及上述产业与在碳中和过程中碰撞的火花,围绕绿色消费数字化,以及用新型数字化方面贯穿各行各业。

来源:川网传媒·四川发布客户端

提起成都,你会想到什么?是起床时推窗遥望的雪山,是散步时随处可见的成荫绿道,是休息时抬头可见的群鸟,还是小憩时涌入鼻腔的花香?

这些都是这座城市送给成都人的礼物,它们早已是成都的一张幸福名片。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让这张幸福名片更加闪亮。

01 数字化,城市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225日,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再次在蓉举办。成都,又一次站在全球聚光灯下。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以及4场平行分论坛,聚焦数字赋能“双碳”目标的前沿趋势和创新实践。

“数字碳中和”是数字化路径和碳中和目标有效结合。其中,“数字化”代指互联网领域,包括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碳中和”指以环保的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

国家提出“数字碳中和”,主要目的是“控增量”。首先,数字经济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活动。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很多原本在线下进行的活动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这就可以将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减少。

例如,过去我们要举办会议,都会选择线下进行。所有的与会人员赶到同一个地方,中间的交通就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使用视频通信云会议产品进行线上沟通,碳排放会大为降低。

其次,数字化有助于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通过引进新技术,数字化可以实现单位能耗的有效降低,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减少。这种效应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数字企业本身正在积极利用新技术优化能源消耗。第二个层面,是数字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助力其他行业优化能源消耗。第三个层面,是数字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培育。在碳交易市场上,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企业可以把节约下来的碳排放权额度出售给其他企业。

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人均碳排放在全国十大城市中最低,在2021年获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成都正全方位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而本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成为成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推进器”。

02 数字化,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动力

城市如何帮助转型成为绿色低碳的数字化高科技企业,已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为了助力更多企业成功转型,成都一直在行动:布局碳中和实验室、谋划碳中和生态圈、加快制定科技行动方案……从2017年获批低碳城市试点,加入“中国达峰先锋城市联盟”以来,成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不断开展前瞻性探索。

2021年,天府永兴实验室在西部(成都)科学城揭牌,它被视为成都和四川推进“双碳”目标布下的关键一子。

根据《天府永兴实验室战略发展规划(20222030)》,到2030年,实验室要培育3~5家绿色低碳高科技企业。绿色低碳的高科技企业数量增加,不仅能够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绿色化,还能够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推动数字经济“6个核心产业+7个新兴优势产业+6个未来赛道”协同发展,将以重点产业链为工作主线,聚焦做强数字产业标识性,突出发展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数字文创等7大数字新兴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产业、新兴优势产业与未来赛道协同发展的新型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全力塑造成都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市的首要产业,作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以及服务外包示范区,成都近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以超过35%的年度增速迅猛发展,这也让成都选择以汽车电子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并以此为突破口助推成都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成都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21年成都的汽车产量为103.4万辆、居全国第8。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成都汽车产业也在加速转型。截至2022年底,成都拥有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4户,产能64万辆。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成都已获批工信部建设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并成功入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氢能产业方面,成都聚集了氢能企业及院所超110户,累计在全市公交、物流领域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70辆,配套建成加氢站3座。

03 碳中和,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提速器

民生领域如何实现数字化,尤其是如何将数字化融入成都市民的绿色低碳生活中,同样是城市和市民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公共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出行的重要方式,它的数字化演进过程,就是成都市民不断深入体验数字化碳中和的过程。

作为一个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想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建立“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目前,成都地铁运营里程500多公里,2022年地铁人流量近16亿人次,居全国第五,对于减排意义重大。

交通体系的智能化、数字化对于减碳作用同样突出。比如,成都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汇聚人、车、路、场、站、环境等公交场景全要素信息资源,加快建设集综合监测、指挥调度、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公交运营调度指挥中心(BOCC)。

该系统结合车辆定位、电量、客流需求、周转时间等因素,实现公交线网搭乘最优、配车最少、班次最少的全局智能排班动态调度应用,实现运力投放更加精准。

例如,该系统显示,某线路公交车在每天下午时段都会出现满客情况,公交公司可以增加该线路在下午时段的发车频次及数量。再如,该系统显示,某公交车电量预警,公交公司可提前调派车辆分流该车乘客,同时指引该车司机前往最近充电桩完成车辆充电。

而市民养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更是城市碳中和的必然路径。

最近一年,成都人热衷的 “三件套”,环城绿道骑行、龙泉山看日出、湿地公园露营,既是时尚的休闲方式,也是绿色的生活方式。

202211月初,《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发布,明确提出要在强化商业激励、碳减排量交易变现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鼓励。如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每年将各提供1万张免费电子门票,金沙遗址等景区每年将各提供5000张免费电子门票等,均用于公众碳积分兑换。通过兑换电子门票,更多市民参与低碳生活。

于城市,市民的诗意栖居、生活的幸福美好,就是城市的奋斗目标。读懂网红新玩法背后的价值归依,就读懂了市民的精神期许。于我们每个人,将绿色低碳理念落实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多个场景,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日常,即是为更加绿色、更加美丽的世界奉献一份力量。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24日记者从民进中央获悉,今年民进中央提出关于强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度保障的提案建议,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优先建立基于效率的约束性指标,并兼顾长期碳中和导向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制度及目标体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善“双碳”工作的协调管理机制。

提案建议,尽快启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法”立法进程,将该法作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和框架法,进一步构建以碳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为核心,以碳排放许可与空间配置、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测量报告核查、碳汇、气候适应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配套制度为支撑,体现清洁发展、公正转型、气候绿色金融等灵活执行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推动我国碳中和法治化的整体进程。

一揽子制修订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以保障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煤炭消费尽早达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构建等目标实现。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在上述法律框架下,制修订并有效实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碳市场有效运行等提供制度保障。

“十四五”期间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制度体系和试点工作,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系统构建,同时避免现阶段能耗总量硬约束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在具体目标值确立过程中,充分借鉴现有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的制定经验和实施办法,准确反映经济、能源、环境全面发展状况,根据经济环境发展目标,结合GDP增长、能耗强度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等条件,确定碳排放目标范围。

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及相关制度,加快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范围并强化相应激励措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减排形势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减排情况适时对碳排放指标进行调整。

提案还建议,发挥好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形成更广泛的共识并完善协调机制,在制度、人力、执法等方面加强各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能力建设。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规范与引领。发挥绿色“一带一路”作用,创新合作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NDC)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大宗商品和重点资源产品的绿色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强与“一带一路”节点国家在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上的合作。

围绕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话题,各领域专家学者展开思想交流碰撞,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优势,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

通过健康效益协同 助力成都数字化低碳发展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不仅仅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对人体健康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表示,为了了解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科学家使用了大量的数字模型来预测、预报、预警。这些数字模型在区域乃至全球不同的尺度,都可以模拟出PM2.5或气温的变化。

这其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为预测未来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了工具。同时,暴露组学与多种组学的大数据关联,在揭示环境对健康影响及其预防措施等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朱彤认为,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有效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公众健康。

“作为国内超大城市之一,成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针对性问题,比如交通拥堵。”对于成都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低碳发展,朱彤给出建议,“未来,无论是数字化还是低碳城市,要通过健康效益的协同来实现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健康改善的目标。同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空气、气候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欧盟科学院院士任福继:

先进智能助推绿色发展 成都优势显著

在欧盟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任福继看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相辅相成的。为什么数字化技术能助力绿色化?绿色化首要考虑的是环保问题,而数字化可以体现环保,这是最为直观且全面的。“在一个环保项目开始前,借助现有的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对此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模拟,推导出全周期的可能性方案,选取最优方案,在大幅度提高效率的同时,这种可视化的呈现形式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参考。”

任福继用一组数据介绍了算力的“暴力式增长”。他介绍,过去的12年(2010-2022年),用于机器学习训练的算力增长了100亿倍。任福继介绍说,保持如此强大算力的运行,势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既然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那先进智能为什么能够助推绿色发展?“先进智能能够助推绿色发展,主要是把虚拟经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效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需要基于先进智能理念,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任福继解释道。

谈及成都数字化发展,任福继认为,成都确实在数字化方面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因为数字化需要消费电力,而成都的清洁能源发达,这样的区位优势可以为数字化发展打下基础。此外,他还提到,在数字化发展上,成都具有多重后发优势,可以引进沿海城市的先进做法,规避固化的模式,创新探索更加先进的发展路径。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数字化是关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协同融合发展之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认为。

为什么是必须?他表示,这是抓住新科技产业革命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现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发生,这一次引领发展的正是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结合。”杨开忠表示。

此外,这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要求。而从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发展数字经济的角度看,它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完成绿色转型。“关键在数字化。”杨开忠说,数字化可以创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的开发、广泛有效的应用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而数字经济是结合智能知识和创造力创造财富的经济,是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他认为,数字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必然大规模地增加碳排放,加剧气候危机。因此,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能源系统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根本性的转变。

2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主论坛上,日本工程院院士、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任福继在题为《元宇宙与数字文明》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任福继看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相辅相成的。为什么数字化技术能助力绿色化?绿色化首要考虑的是环保问题,而数字化可以体现环保,这是最为直观且全面的。“一个环保项目开始前,借助现有的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对此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模拟,推导出全周期的可能性方案,选取最优方案,在大幅度提高效率的同时,这种可视化的呈现形式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加清晰的参考。”

“数字化和先进智能是分不开的,而先进智能得益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数据、算法、算力。”任福继用一组数据介绍了算力的“暴力式增长”,他介绍,过去的12年(2010-2022年),用于机器学习训练的算力增长了100亿倍。

“简单来说,强大算力的支撑来源于能源的消耗。”既然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那先进智能为什么能够助推绿色发展?“先进智能能够助推绿色发展,主要是把虚拟经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效率。2030年的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达成,需要基于先进智能理念,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任福继强调了先进智能在助力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

谈及成都数字化发展,任福继认为,“成都确实在数字化方面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因为数字化需要消费电力,而成都的清洁能源发达,这样的区位优势可以为数字化发展打下基础。”此外他还提到,在数字化发展上,成都具有多重后发优势,可以引进沿海城市的先进做法,规避固化的模式,创新探索更加先进的发展路径。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2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帷幕。在当天下午的“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四川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何锦峰介绍了“绿融蓉”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他指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本上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关键的保障是资金的投入,面对百万亿级的投资需求,市场会发挥主要作用,碳市场和绿色金融市场,作为主力市场,理应一马当先。

何锦峰介绍称,成立“绿融蓉”平台旨在连接环境市场与绿色金融,完善和提升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协调运转,保障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需要。碳金融的兴盛将推动气候金融、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可持续金融等的发展,最终都将服务于低碳经济,服务于绿色发展,客观上发挥了撬动资金,助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作用。

在底层技术方面,“绿融蓉”综合应用了当代数字技术,以解决绿色金融供需两侧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绿色金融的投融资需求对接和撮合。在数字科技赋能底层技术的基础上,“绿融蓉”平台集成了8大功能性系统,包括碳交易、碳核算、绿色评定评级、信息披露等,

何锦峰表示,“绿融蓉”作为数字科技赋能的平台,专门为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相关投融资活动,提供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未来将引导资金更多投向降碳减污领域,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25日,以“数字引领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拉开帷幕。在当天下午的“数字碳中和投融资与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伏羲智库创始人李晓东发表了主题演讲。

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不确定性中坚守确定性,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而数字碳中和与数字化发展,就是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实现双碳有助于巩固国家的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是助推中国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李晓东认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所有的行业领域都会涉及到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所有的行业都会成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当前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扩展期,碳中和将高度依赖于数字化,数字化也会助力碳中和。

他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主体的数字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生产、管理、经营的全周期。在生产方面,此前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环节多,链条长,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相对是割裂的。容易导致生产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数字化生产能够帮助生产端直接面对消费端,实现小规模、个性化的生产,易调整的智能制造可以达到按需生产,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数字化经营则是以算法、数据和平台为三大支柱,具有以人为本,线上线下公域私域融合,供需高效匹配、开放生态长期效应四大特征。而打通生产经营全链条的关键在于管理,对于单一市场主体,如果能够很好地衔接生产和经营,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能达到节能减排、降碳环保的目标,此外,单一的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还要与其跟上下游相结合,通过数据要素把生产管理进一步打通,实现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协同性减排。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碳定价是减少碳排放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如果在其他国家推进碳定价时袖手旁观,我国就有可能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进展,削弱我国企业全球竞争力,并降低我国在全球舞台上对气候问题承诺的可信度。

什么是碳定价?

碳定价即对碳排放征税,以减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其中有两种征收方式:一种即简单地根据排放量征税。第二种是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 (ETS) ,将总量控制与市场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结合起来。尽管两种方式存在差异,但它们都能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碳成本内化。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了碳定价制度,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欧盟碳交易机制(EU-ETS)。美国部分州也颁布了这一制度。对现有碳定价体系的一个主要批评在于,其价格太低,无法有效减少排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主要排放国需要制定每吨75美元的碳价格以实现足额减排。

作为21世纪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一部分,实施碳定价有助于中国实现两大关键目标:

减缓气候变化

碳定价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所必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减排方式。监管机构现有的指令和控制方式无法实现到2030年排放减半的目标。虽然中国不能仅仅依靠碳定价来实现其气候目标,但正确的碳定价体系有可能成为中国最有效的减排工具。

提高中国企业的长期全球竞争力

碳价格的调节机制缺失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如果不知道政府的碳定价策略,企业就无法准确规划未来的投资决策。一些公司试图通过内部碳定价来应对这一问题。然而,如果缺少政府的相关指导,公司可能会低估定价。

实行碳定价也有助于确保中国公司继续进入海外市场。如果进口商能够证明“生产阶段已经支付了碳价格”,就可以避免在他国被征收同一税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制定碳定价,发生这种行为的可能越来越大。中国强劲的碳价格将确保中国公司能够继续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贸易摩擦。

要设计一个价格合理化的监管机制:多机构合作力保市场透明公开

碳市场的监管由政府平台公司公司、各排控大户和第三方机构共同组成。

三方独立运行,保证市场透明公开。 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一级市场的拍卖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程序、拍卖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拍卖结果是否公开公正、是否存在价格操纵及串谋的情况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发跟踪系统用于记录二氧化碳配额预算及分配,以供公众进行浏览与监督。

而各管辖区内MRV 过程中的违规认定与惩罚则由各成员州环保部门负责,环保部门通过排放收集和监测计划系统客户端工具,将由控排企业安装的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计量的排放数据提交给环境部门,环境部门利用客户端工具进行电子审查并利用实地审核工具进行实地核查。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府发〔20236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3220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决策部署和本市关于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要求,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推本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前述活动的监督管理。

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统一管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应当坚持市场导向、公平公开、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四条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市财政局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碳排放核查、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等运行经费保障,以及政府碳排放权出让资金管理。

市统计局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统计数据支撑保障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碳排放权交易监管工作。

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大数据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行业基础数据支撑工作。

各区县(自治县)与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生态环境局负责管理本辖区内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对辖区内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碳排放配额清缴等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生态环境局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建设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简称注册登记系统)和市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下简称交易系统),明确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以下简称注册登记机构)和市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以下简称交易机构)。

注册登记机构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规则,报市生态环境局审核。通过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的信息是判断碳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交易机构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规则,报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监管局审核。负责组织开展本市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

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应当定期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全市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活动和机构运行有关情况,以及应当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并保证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第六条 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技术规范,并遵守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关于交易监管的规定。

第二章 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第七条 属于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一定规模的,应当列入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第八条 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纳入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标准,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和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等情况确定和调整,报经市政府同意后施行。

第九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碳排放相关信息,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应当从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中移出:

(一)连续两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未达到纳入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标准的;

(二)因停业、关闭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再排放温室气体的;

(三)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

第三章 分配与登记

第十一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根据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核定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配额,并书面通知重点排放单位。

重点排放单位对碳排放配额分配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复核;市生态环境局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二条 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也可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和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

第十三条 市生态环境局可以在碳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定数量,用于有偿分配、市场调节等。

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碳排放配额回购工作。

第十四条 碳排放配额分配、清缴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活动应当在注册登记系统登记。

重点排放单位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形需要变更单位名称、碳排放配额等事项的,应当报市生态环境局确认。确认同意后,由市生态环境局抄告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机构在注册登记系统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变更登记。

第四章 排放交易

第十五条 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国家和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市生态环境局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增加其他交易品种。

第十六条 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本市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

第十七条 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也可采取协议转让、公开竞价或者符合有关规定的其他方式。

交易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防止过度投机的交易行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第十八条 参与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应当在交易系统开设交易账户,取得交易主体资格。

第十九条 市政府出让碳排放权获得的资金,全额缴入市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条 交易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布交易行情、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交易信息,并及时披露可能对市场行情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交易机构应当加强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注册登记机构应当根据交易机构提供的成交结果,通过注册登记系统为交易主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 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现数据及时、准确、安全交换。

第五章 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第二十四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本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于每年430日前向市生态环境局书面报送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同步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系统提交。排放报告所涉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应当至少保存5年。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对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重点排放单位编制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当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组织开展对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告知重点排放单位,同时抄送相关区县生态环境局。

重点排放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被告知核查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复核;市生态环境局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市生态环境局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核查服务。接受委托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对其提交的核查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六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提交与市生态环境局核查结果确认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的碳排放配额,履行清缴义务。

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配额不足以履行清缴义务的,可以购买碳排放配额用于清缴;碳排放配额有结余的,可以在后续年度使用或者用于交易。

重点排放单位须保证其履行清缴义务前在注册登记系统中保留的碳排放配额数量不少于其免费获得的年度碳排放配额数量的50%

第二十七 条重点排放单位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或其他符合规定的减排量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使用比例和要求由市生态环境局另行规定。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区县生态环境局根据对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结果,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和频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监督检查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相关情况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

第二十九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及时公布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定期公开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等信息。

第三十条 交易主体违反本办法关于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或者交易相关规定的,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采取限制交易措施。

第三十一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加强对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考评制度,公开考评结果。

第三十二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的管理,将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纳入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二)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三)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

(四)碳排放权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交易主体通过交易机构对碳排放配额等产品进行公开买卖的行为。

(五)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六)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按本市规定,经量化核证并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417号)同时废止。

券中社31日讯,券中社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多份与资本市场有关的提案,其中一份提案重点聚焦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的目标。

据冯艺东介绍,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不合理、交易市场分散、碳税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量价双控为总体原则,打造配额分配、交易与碳税征收有机结合的减排政策体系,高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他的具体建议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优化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机制。以统一市场、总量控制、区域协调为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总量分配控制制度。由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发改委统筹,依据行业发展特征与减排需求,科学制定全国碳排放配额总量。加快推动目前碳市场配额初始分配由“企业申请+政府审批”模式为主向拍卖为主过渡,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加快推动实施碳税政策。与碳交易基于总量控制设计原则不同,碳税制度设计的核心是价格控制,通过价格干预引导经济主体优化生产经营行为,从而实现碳减排目的。建议国家税务总局牵头,尽快研究新设碳税税种,按照“谁拥有配额,谁缴纳碳税”的原则,以各企业持有的碳排放配额为计税基础,向配额持有人征税,促使企业提高能效,从而实现全社会减排;税率设计上,应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制定差异化碳税试点政策,合理确定碳税税率,既充分发挥碳税机制的减碳效应,又切实保障地区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建设全国统一碳交易所。以全国碳交易市场和九省市的区域碳交易市场为基础,组建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为会员主体的会员制全国碳交易所,作为碳排放配额交易的统一市场。建议由中国证监会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和登记结算制度,构建统一的碳排放信息共享平台。全国碳交易所会员单位在证监会监管下,拓展服务客户交易,开展咨询、经纪、做市、融资等业务,推动引入碳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市场风险对冲及价格发现功能。

第四,建立碳配额回收注销机制。为确保碳市场平稳运行,建议借鉴欧盟市场稳定储备机制,允许各配额持有主体向主管机构申请注销冗余配额,达到减少过剩配额的效果。

来源:证券时报网

记者2日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将衔接全国碳市场,对纳入全国碳市场统一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从本市碳市场管理名录中移出,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活动。

碳排放权交易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重要的政策工具。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纳入地方试点碳市场的省市,截至2022年底,全市碳市场各类产品累计成交量3999万吨、交易额8.35亿元。

管理办法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职能职责,调整和明确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统计、金融监管等市级有关部门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职责,并明确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在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方面,实行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明确重点排放单位责任,要求重点排放单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碳排放相关信息,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在排放交易方面,明确重庆市地方碳市场交易产品主要为碳排放配额、国家和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等,交易方式主要为协议转让、公开竞价或者符合有关规定的其他方式,交易主体为重点排放单位、符合本市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建立市政府碳排放权出让资金管理模式,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明确交易机构应做好交易信息披露,及时披露可能对市场行情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加强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在排放核查与碳排放配额清缴方面,明确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送要求、核查及复核方式以及配额清缴要求;重点排放单位须定时向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报送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并由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核查工作。

此外,管理办法还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及时履行配额清缴的义务,当碳排放配额不足以履行清缴义务的,可以购买碳排放配额用于清缴;碳排放配额有结余的,可以在后续年度使用或者用于交易。重点排放单位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或其他符合规定的减排量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董事长戴和根日前建议,应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完善“双碳”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出台石化行业实现标杆值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在统一标准下推进落实降碳减碳工作。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路径。

戴和根表示,“双碳”领域研发力量分散、研发课题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整体效能的释放。应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从国家层面统筹资源成立“双碳”产业技术联盟,凝聚化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协力进行技术研发、课题攻关及产业协作,设定低碳科技重点专项,重点支持氢能、储能材料、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探索实践跨领域、跨行业的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评选出一批标杆技术及标杆企业,加大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体系,在能源计量和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体系。”戴和根说,建议建立完善“双碳”标准体系,加快出台石化行业实现标杆值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在统一标准下推进落实 降碳减碳工作。

此外,他指出,化工园区正逐步成为石化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腾挪发展的主要载体,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将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是行业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场所。建议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通过氢能、光能、风能、核能与化工园区耦合等新技术实现化工园区的碳中和。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3年全国两会正进行中。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宗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从成熟经验来看,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一般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杨宗儒表示,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期货市场可以发挥五方面作用。一是形成公开、透明的远期价格,引导企业合理规划产能,做好长期减排规划。二是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减排规划,保障企业稳定经营。三是提升碳交易活跃度,扩大碳市场边界和容量。四是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绿色投资。五是提升定价影响力,建立独立自主的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发展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充分发挥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推动市场和政府更好结合,杨宗儒建议深入研究成熟市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推动中国式多层次碳市场建设。具体来看,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加快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给予市场稳定预期。碳现货市场健康发展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基础。

杨宗儒建议,加快推进碳市场立法进程,尽早推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奠定法制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碳市场发展规划,明确相关政策调整节奏和强度,为碳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同时,切实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严查数据造假,建立长效数据质量监管机制,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和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数据质量管理责任。

其次,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全国碳市场。

杨宗儒表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通过各类交易者的撮合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等方式,可提供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进而提升碳市场运行效率,并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减排规划,保障企业稳定经营,为技术进步提供坚实支持。

最后,强化期现联动,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碳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碳现货市场往往同步发展并相辅相成,欧盟碳现货上市3个月后就推出了碳期货交易;美国RGGI(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碳市场体系中的期货交易甚至早于现货出现,为碳现货初次拍卖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杨宗儒表示,成熟市场经验对我国建设碳衍生品市场及期现协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广州期货交易所作为以服务绿色转型发展为使命的创新型交易所,在支持碳期货市场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杨宗儒建议,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推进碳期货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碳定价体系,提高碳定价效率,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在过去的一年中,住闽全国政协委员牢记嘱托,不辱使命,以饱满的为民情怀履职不怠,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建言献策,书写了一份份令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我们将陆续推送“住闽全国政协委员风采”,聚焦委员的使命担当,展现他们的履职风采。

为提升我国碳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金融化程度,住闽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曹荣建议,进一步丰富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2020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021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碳市场作为推动碳减排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曹荣建议,进一步丰富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如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机制,同时,挖掘海洋、草原、土壤等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鼓励地方试点碳市场先行先试,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积累经验。同时,尽快出台全国碳市场交易管理条例,统筹碳排放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促进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另外,盘活老区苏区地方生态资源,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助力老区苏区振兴。

来源:福建日报

中新经纬32日电 (马静)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首次履新全国政协委员的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带来了两份提案,其中之一是《关于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发展路径的提案》

赵柏基表示,2021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挑战。

他提到了三方面的挑战。第一,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碳排放核算鉴证等制度尚未完善,缺乏稳定、长效、系统的全国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第二,“双碳”工作目前主要由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高度依赖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不足。第三,“双碳”目标正带动中国传统经济模式和产业格局的重构,亟需构建符合绿色转型发展新要求的“双碳”配套服务支撑体系。

对此,赵柏基建议,首先要健全碳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加快建设统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体系。他提到,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逐步出台强制性手段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和碳信息,而中国证监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现仍以自愿为主,且尚未有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

赵柏基认为,可以考虑逐步加强重点行业强制性碳披露义务,并借鉴国际主流气候信息披露框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信息的地位和作用,使碳信息披露工作有制可依、有法可依。同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此外,也可以为碳排放数据引入第三方鉴证制度,建立碳信息披露监督机制。

“其次要建圈强链,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转型。”赵柏基还建议,可以围绕产业链“链主”构筑绿色产业生态。支持产出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链主”企业通过绿色生产、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等措施,推动上下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积极减碳;鼓励“链主”企业主动开展产品碳足迹盘查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建立碳足迹追踪分析系统,为下游产品提供碳足迹清单数据库,带动重点行业全产业链环境绩效的提升。

他还强调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协助传统高碳产业绿色转型。比如围绕能源等重点行业的绿色转型需求,基于其终端感知数据,建立能源使用场景虚拟化模型,实现对能耗状态的实时监测、诊断和调控。在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数字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助力单一企业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设备运维、生产控制和运营管理;建立行业内要素和产能数字化共享平台机制,推动资源高效流转,减少碳排放。

此外,赵柏基还建议打造配套“双碳”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加强“双碳”人才培养等措施。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提到,可以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和智库机构,通过定期实习、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从低碳理论、创新技术、碳指标核算交易、投融资等方面系统培养复合型“双碳”专业人才。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网太原35日电 (记者 杨杰英)35日,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碳分会成立大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山西省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等代表参会。

山西是传统煤炭能源大省和资源型产业大省,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双碳”背景下,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成立碳分会,凝聚各方力量,创新合作模式,为国家和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献智献策。

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刘四龙表示,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碳分会的成立旨在汇聚碳达峰、碳中和的智囊库、思想库、人才库和成果库,持续开展山西省“双碳”领域的战略、政策研究,共同推进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

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碳分会会长王淼介绍,未来,碳分会将在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的指导下,为相关企业搭建共谋发展、交流合作的平台,服务“双碳”目标。

本次会议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将通过林业碳汇进行碳抵消,实现本次会议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认证为零碳会议。会议期间,部分与会单位代表做了“双碳”相关的报告;与会人员为“双碳”目标建言献策,为山西碳减排贡献力量。

此次大会由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指导,联合泰泽(山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西省气候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风行测控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北京华碳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合力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等共同发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源型城市在保障国家资源和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实现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源型城市实现低碳转型意义重大,实施环保法规能否促进低碳转型值得探讨。

全球变暖和碳减排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为缓解经济衰退和环境污染,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碳减排为目标,促进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双赢至关重要。

资源型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发展依赖于开采和加工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高碳发展模式。中国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2.7%,基本保障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需求。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他们要走动态转型路线,即降低碳排放总量、提高碳排放效率。为全面评估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效果,Wancheng Xie研究团队从碳排放和碳排放效率(CEE)这两个维度进行了考量。

环保法规作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减排的方法,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政府颁布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政策,限制企业的碳排放。为有效减少污染、约束当前的碳排放行为,必须实行严格的环境监管。然而,环保法规对资源型城市碳减排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十分复杂。实施合适的环保法规能够迫使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遏止二氧化碳排放。相比之下,“绿色悖论”(Green Paradox)认为,严格的环境监管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速度,同时增加碳排放。此外,严格的环保法规将在短期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阻碍经济增长。然而,即使环保法规能够通过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创新补偿效应,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双赢仍有待观察。

基于资源型城市2003-2019年的数据,该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以探究环保法规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的环保法规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机制分析表明,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差异性分析发现,在经济较发达、资源依赖较少的地区,环保法规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

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1、首先,作为城市减排的重要支柱,政策制定者要不断完善资源型城市的环保法规。中央政府需要通过评估每个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设定合适的环境质量目标,鼓励地方政府积极解决环境污染相关问题。

2、第二,政府应加大资源型城市对内对外的开放与合作。地方政府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外环保企业,引入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绿色技术、设备、管理理念和高附加值项目投资,推动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

3第三,政府应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政府要为工业规划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提高资源产出利用效率,发展炼油、化工和煤电一体化。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业的中下游供应链,以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最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第四,政府应积极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促进低碳转型。政府应通过绿色创新补贴、减税、降低融资门槛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财政支持,缓解企业绿色低碳创新高成本、高风险的压力,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最后,不同类型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应实施不同的环境监管政策。政府应重点优化衰退型和增长型资源型城市的环境监管,同时增加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和补贴,强化环境监管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来源:能源舆情

导读:河北省《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明确,为发挥财政支持“双碳”作用,将促进新能源、绿色环保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31月份,河北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印发《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的通知,将按照“远近衔接、综合施策、激励约束、精准发力”的原则,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文件提到,河北省将发力支持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工业领域绿色转型、支持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支持城乡建设低碳发展、支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及支持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

关于工业领域低碳发展,该文件指出,将推进节能低碳、工业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应用,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高碳行业绿色低碳改造。鼓励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引导更多市场主体成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同时,将促进新能源、绿色环保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落实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为巩固提升碳汇能力,该文件强调,将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组织推动重点区域海域、海岛、海岸带实施系统保护和修复治理,提升海岛海域岸线生态功能。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连通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建设,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

另外,政府方面将继续落实绿色采购政策,实行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品目清单机制,对属于清单内品目且获得节能认证或者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明确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措施。探索建立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引导各地开展城市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加大新能源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力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车的租赁服务。

来源:环保在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建议支持湖北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扬优势、补短板,在深入探索金融服务双碳战略路径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3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建华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多年探索,湖北特别是武汉市在建设碳市场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碳金融氛围浓厚、基础较好。林建华从四个方面细数湖北发展碳金融的优势。

2014年,作为全国九家试点碳市场之一的湖北碳市场启动,9年来发展良好,多项重点指标居全国前列。2021年,国家启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平台落户湖北,武汉成为同时拥有全国和区域两级碳市场基础设施、同时具备区域性碳交易、全国性碳登记和碳结算功能的城市,为发展碳金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碳服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绿色低碳产业已见规模。包括设立了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基金,出台了碳市场服务产业链培育政策,吸引了一批优质碳金融领域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引领辐射作用明显。具有浓厚的碳金融创新氛围,多项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湖北省将碳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布局“双碳”发展新赛道的重要抓手。

“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两方面问题需进一步解决:一是碳市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健全;二是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够丰富,规模效应尚未形成。”林建华建议,加快组建独立的碳市场清算机构,支持健全多层次碳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

来源:湖北日报

CCER重启呼声越来越高,意味着越来越的领域希望纳入碳金融工具的支持范围。碳金融就是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增效的金融支持工具,是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的正向收益,可帮助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减少成本扩大收益。只有更早布局更早应用碳金融的企业,才能在碳中和时代站稳自己的位置,得到更大的回报收益。】

建议加快重启CCER交易市场;加快构建符合当今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CCER方法学体系,完善减排量核算方法;建立统一的CCER交易市场,统一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特定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黄震认为,CCER交易市场作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额市场之外引入的自愿减排市场交易,用于抵消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是对强制性碳交易市场的有益补充,可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经济激励,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

黄震介绍,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确定了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一系列工作流程。

2015年,国家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正式上线,CCER交易正式开启。“运行两年后,由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2017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备案申请。”黄震说。

20185月,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恢复上线运行,存量CCER交易市场重启,但增量项目备案申请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我国现有的CCER交易还存在项目开发周期长、方法学不完善、减排量核算困难等问题。”黄震说。

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中国碳交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黄震认为,在“双碳”目标下,越来越多控排企业和非控排企业都有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的愿望和需求,CCER交易需求不断增长。加快重启CCER交易市场,对我国碳市场建设意义重大。对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快重启CCER交易市场,尽快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确立CCER交易市场的交易登记和交易规则等基本制度和参与各方权责。加速推动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的建设,重启CCER项目的审批,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减少备案事项,缩短项目开发周期。

第二,加快构建符合当今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CCER方法学体系,完善减排量核算方法。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遥感卫星等新技术,不断完善CCER减排量的统计和监测方法。规范CCER项目的审定和减排量的核证,确保数据质量与CCER质量。

第三,建立统一的CCER交易市场,统一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参与企业、审定与核查机构及交易机构的管理,建立各参与主体的碳交易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引入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构建合规的CCER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加强CCER与其他减排工具如绿电交易或绿证等的协同机制,避免减排项目的重复计算。

来源:亚经协碳中和绿色发展委员会

中化新网讯 今年全国两会举行期间,“双碳”继续保持了去年的高热度,依旧成为热点词汇。来自石油和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就推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并对完善碳交易市场给予了重点关注。

围绕如何推动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关于支持石化行业推进落实“双碳”目标的提案》中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加强“双碳”领域技术创新,从国家层面统筹成立“双碳”产业技术联盟,汇集资源进行研发;二是完善“双碳”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三是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路径,如通过氢能、光能、风能、核能与化工园区耦合等新技术实现园区碳中和。

围绕“双碳”标准体系建设,戴和根表示,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碳排放计量、核算标准体系,在能源计量和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方面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体系。这些对摸清碳排放底数、科学合理制定碳排放控制目标、融入国际碳交易市场有一定的制约性。他建议建立完善“双碳”标准体系,加快出台石化行业实现标杆值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在统一标准下推进落实降碳减碳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齐鲁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韩峰认为,由于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配额分配不够科学合理、管理层级不够完备、交易品种较为单一等问题,难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市场。对此,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交易规则,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建立碳交易的合理指标分配和定价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出台政策对减排达标的企业给予配额奖励。二是健全完善碳市场管理层级,鼓励集团型企业统筹做好下属企业碳排放配额内部平衡和碳市场平台交易。三是进一步丰富碳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四是尽快实质性恢复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一级市场交易机制。五是加快推进除发电行业外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机制的建立健全,完善相关行业监测、报告、验证(MRV)指南。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说:“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面临企业碳排放监测体系较弱,未形成有效的碳市场价格机制,市场参与主体单一、交易不活跃,交易品种有限,碳交易法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钱锋建议,完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机制;提升碳市场价格杠杆功能,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丰富碳金融产品体系,完善碳交易市场法律法规,研究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更好发挥碳交易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功能。

来源:中化新网

2023年是碳达峰碳中和从规划到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然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无论是低碳技术升级还是高碳产业改造,最终都需要钱来解决问题。钱从哪来?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需要市场的正向反馈,都是需要金融工具来实现碳金融就是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增效的金融支持工具,是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的正向收益,可帮助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减少成本扩大收益。只有更早布局更早应用碳金融的企业,才能在碳中和时代站稳自己的位置,得到更大的回报收益。】

20217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以来,碳交易市场向好趋势明显,碳排放通过市场调节的功能开始释放,碳交易市场逐渐活跃。但由于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仍存在配额分配不够科学合理、管理层级不够完备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齐鲁石化党委书记韩峰建议,进一步规范交易规则,推进碳交易市场发展壮大,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韩峰认为,由于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配额分配不够科学合理,管理层级不够完备,交易品种较为单一,难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市场。

鉴于以上问题,韩峰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交易规则,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建立碳交易的合理指标分配和定价机制,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统筹碳排放权、用能权、节能量、绿证交易等相关市场机制改革,保护交易双方合法利益,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同时,建立碳排放减排鼓励政策,对达到减排数量标准的给予碳排放配额奖励,实现减排技术和碳交易市场的融合对接。

二是健全完善碳市场管理层级。鼓励集团型企业发挥集团化和集约化管控优势,统筹做好下属企业碳排放配额内部平衡和碳市场平台交易,实现整体推动、先进带动的更大减排力度。

三是进一步丰富碳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产品。适时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通过增加交易主体及其需求的多样性,扩大市场容量,活跃市场交易;除以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作为基准产品的现货交易外,尽快建立相关的衍生品市场,丰富碳市场产品种类,给企业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套期保值工具,帮助企业做好中长期的碳减排规划。

此外要加快推进除发电行业外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机制的建立健全,完善相关行业MRV指南。建议加快建设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不同行业碳排放标准、核算和认证的统一;逐步建设全国性的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全国碳市场数据保障服务支撑体系。

来源:中碳汇

绿色中国北京39日电(融媒体记者耿国彪)巩固提升生态系统增汇是应对气候变化,发挥森林吸收温室气体功能,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作为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林业碳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碳汇生态价值转化,在做强生态主业巩固提升“碳库”规模、积极开展试点探索项目驱动、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增汇能力提升、规范碳汇项目和资源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基础性研究。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37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9.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年净增量约2000万立方米,保守估算林木年固定二氧化碳达3600万吨以上,完备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据介绍,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积极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探索碳汇产品生态价值转化,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长远性林业碳汇工作。坚持做强生态主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多年,累计减少木材采伐3817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以上。筑牢生态“防火墙”,高效扑救森林火灾,坚持“当日火、当日灭”,有效减少人为和自然因素导致的碳排放。近五年累计完成森林抚育3000万亩,补植补造180万亩,各类造林60万亩,碳汇潜力显著提升。积极稳妥推进试点。20142020年共试点开发储备了涉及两种方法学三种模式的林业碳汇项目9个,测算减排4855.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减排113.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注重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发《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填补天然林方法学空白,努力拓展市场化空间。开展《林区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兴安落叶松增汇经营技术研究推广》等科研推广项目,争创国家森林增汇长期科研基地。规范碳汇项目管理。在国内率先提出以碳汇数据库为基础规范管理碳汇资源,统一指导林区碳汇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注册成立专业化市场化碳汇科技公司,明确了碳汇“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规范碳汇产品平台交易,累计实现碳汇产品销售3516万元。

闫宏光代表认为,目前,虽然森林碳汇研究不断深入,但制约森林碳汇交易的因素仍有不少。因此,他建议,强化市场作用,以碳汇交易提升碳汇资产价值;健全技术标准,拓宽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绿色金融,建立金融支持碳汇价值创造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来源:【绿色中国】

近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就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话题,接受了《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310日的《中国环境报》在2版显著位置予以报道。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是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环境资源界委员的身份亮相今年全国两会的。

“‘环境资源界’是全国政协新增的界别,我又是山西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关键期推选出的委员,倍感使命光荣,深感责任重大。”赵建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赵建泽满怀信心地说:作为能源企业的代表,我将重点围绕‘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科技创新助力资源行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相关问题建言献策。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政协工作必须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科学选择协商议题,不断提高协商本领,做到议题选择准、协商内容精、议政质量高,才能更好彰显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赵建泽说。

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发展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

“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上走在先、作表率。”赵建泽告诉记者,“必须立足能源企业的实际,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赵建泽表示,焦煤集团认真把握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并不是‘去煤化’”的理念,致力于有效推进炼焦煤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

“高质量发展,对于焦煤集团来说,就是企业的生产方式全面实现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赵建泽说。

赵建泽今年带来“关于优化煤层气井占地方式”的提案,他认为地面煤层气已成为山西省新型能源战略支柱产业,对国家能源保供、全国“双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优化煤层气井占地方式。

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赵建泽说,近年来,焦煤集团结合各矿区资源环境、发展水平等实际,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示范创建,通过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重点节能项目,先后建成98座标准化污水处理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全部实现稳定下降。2022年,创建10座清洁生产示范选煤厂,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7.2%

此外,2022年,焦煤集团精煤产量、加工成本、“四耗”水平同比实现“一升两降”。

赵建泽说:“在绿色生产方面,我们把炼焦煤智能绿色安全开采与‘先进产能’战略结合起来,推动煤炭生产降能耗、提能效。在清洁利用方面,推进炼焦煤清洁高效深度利用,加强洗选领域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

能源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引领。

赵建泽表示,焦煤集团近年来始终完善生态环保研发体系,围绕制约企业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专项研究和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同时还加快绿色发展数字化赋能。

“我们一方面向国际标准和行业标杆看齐,建立对标体系和数字模型,以更高标准做好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工作;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化管控平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战术’转变,更多依靠数字化、智能化力量提高绿色发展效能。”赵建泽说。

在赵建泽看来,未来能源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要着力构建起绿色产业体系。

一是坚持绿色生产。加紧推广井下智能绿色安全开采,重点组织好对主焦煤、肥煤等优质资源的精采细采、保护性开采。

二是强化清洁利用。推进炼焦煤清洁高效深度利用,加强洗选领域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提高精煤回收率。

三是实施创新引领。围绕制约企业绿色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攻关,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在减污降碳、节能减排上实现创新、突破。

来源:中国环境报

人民网郑州312日电(王佩)交通运输是推动‘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建议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站调度车间党总支书记郅慧说。

2013年起,郅慧连续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10年间,郅慧的议案、建议涉及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整治铁路沿线安全环境、加强铁路公共安全公益司法保护等多个方面。2022年,河南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高铁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郅慧建议,明确各地公路货运量占比逐年下降的量化指标,常态化开展全国范围的公路治标行动。

郅慧介绍,交通运输是推动“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

“铁路是典型的绿色交通工具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应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支持铁路集疏运系统和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政策措施,将铁路专用线建设纳入大型采矿、生产、物流企业建设规范,建立财政补贴、税费优惠、减免限产等激励机制,补强公转铁运输‘最后一公里’。”郅慧说。

与此同时,郅慧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输市场税收、补贴政策,采用政府引导的方式,将运输外部成本显性化、内部化,促进各类交通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做好基层工作,推动铁路安全高速发展,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今后,我依然不会忘记‘初心’,继续为铁路安全、绿色发展建言献策。”郅慧说。

来源:台金咨讯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逐渐进入实质进展阶段,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的价值和优势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逐渐明显。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提供的数据,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约占当年GDP40%左右。而绿色发展目标所面向和覆盖的范围,正越来越多地扩展到那些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或者实现了智能化升级的行业。因此,如何在当前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借助数字科技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正成为高效推动并实现低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碳中和进程催生数字新需求

碳中和目标的需求在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实现环境收益对污染成本抵消后的绿色“正增长”,当前碳中和进程的一大难点在于不同绿色发展政策对各类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收益或成本存在不确定性,实现碳中和所需的减排路径不够明晰,有待数字经济、能源经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之提供数字支持。

一是需要实现碳排放足迹的核算。当前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带来了大量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碳足迹核算需求,充分量化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将为制定减排计划和政策提供了基础参考依据。

二是需要实现环境类投资带动的减排效益的测算。数字碳中和进程带来了碳减排政策与活动的效益测算需求,即每一单位的绿色资金投入将带来多大比例和份额的减排效果与环境收益。

三是需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动态监测。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碳减排的智慧管理和动态监测将为碳排放热点的识别、重点管控领域的确定、针对性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字依据。

二、数字碳中和赋能绿色发展普惠性

绿色发展目标不仅应当面向高耗能、高污染的支柱产业,更需要广泛覆盖到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等微观主体。借助数字碳中和的赋能,数字化转型将对提升绿色发展面向对象的细化以及绿色金融的普惠性带来重要价值

当前,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将为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带来指数级的推动和增长,一是需求增长,双碳目标进程将产生海量数据,这带来了更多数字产业升级新需求,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与微观主体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息息相关;二是动力源增长,数字技术对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成为了各类企业开展数字创新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应对气候、生态、环境等问题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绿色发展应当充分考虑到对小微企业与个人的普惠支持,以推进绿色产业和金融业的“业务下沉”,绿色发展的市场细化、行业细分、对象扩容、业务下沉等综合目标在数字碳中和基本方向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正向激励。

三、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未来走向

在当前低碳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数字碳中和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数字碳中和是低碳转型的一种创新方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行性,可兼顾降低碳减排成本和提高碳减排效益,并反作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未来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将立足于能源清洁化和智能化的综合管理,通过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的数字衔接,实现能源优化分配和区域调度,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能源运用效率。

其次,数字碳中和是工业生产优化的重要抓手,可借助数字化升级动态调整和优化不同产业的排放因子测算,提升排放监测和管理效率。比如可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综合管理与碳排放追踪,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最后,数字碳中和下的数字绿色金融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多创新机遇。数字绿色金融将为信用体系带来模式升级,例如借助对融资主体的环境数据建立信用评价,将环境影响与信用等级挂钩,将环境收益与融资成本挂钩,在生态文明顶层目标下提供充分符合环境需求的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绿色融资支持。

来源:人大重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需求也很高。据各研究机构测算,平均每年约3万亿元到5万亿元新增投资需求,大概每年的资金缺口约在1.6万亿元。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指出,当前我国推进“双碳”的投资需求主要依靠公共投入。他算了一笔账,“目前根据信息通报,每年公共资金的投入大概为4700亿元,相比于3-5万亿元的资金需求来说,存在相当大的缺口”。

钱从哪里来是个很实际的问题,柴麒敏认为,弥合资金缺口需要多方参与。首先是公共资金的持续投入,比如央行已经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出台金融支持碳减排的一系列专项政策。其次,需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特别是标准设计、定价机制以及风险监管等方面,引导更多社会资本、私营资本进入。此外,消费领域的低碳转型也具有巨大的撬动效应,“比如大力发展绿色出行、绿色产品消费,那么相关产业资金投入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的系列重要讲话在代表中持续引发热议。总书记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稳步推进节能降碳。今天的“我从基层来”,我们来看看锚定“双碳”目标,来自一线的江苏代表们都有哪些好建议。

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龚绪龙,曾主持20多项重大地质调查项目,在国土生态保护修复、节能降碳等方面取得突破。会议间隙,他和其他来自一线的代表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并从多个维度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龚绪龙说:“建议要加快推动地质碳封存,研发关键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形成二氧化碳的捕集、运输、驱油、封存全产业链的示范,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杨恒俊说:“建议现代农业这一块围绕低碳、绿色、生态,有机地来做这个事。比如说,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乡村振兴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全国人大代表蒋立说:“我建议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向碳减排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推进市场化落地。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底色,以科技创新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是代表们的一致感受。作为经济大省,近年来,江苏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的同时,全省碳排放强度下降43.4%。奋进新征程,不少代表建议,要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碳交易市场,多措并举激发绿色发展活力,勇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罗聪懿 杨尔希 陈忠耀 张正 臧西宁 杨国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年是碳达峰碳中和从规划到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然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无论是低碳技术升级还是高碳产业改造,最终都需要钱来解决问题。钱从哪来?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需要市场的正向反馈,都是需要金融工具来实现。碳金融就是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增效的金融支持工具,是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的正向收益,可帮助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减少成本和扩大收益。只有更早布局更早应用碳金融的企业,才能在碳中和时代站稳自己的位置,得到更大的回报收益。】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学斌带来一份关于多渠道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议。

王学斌告诉记者,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还存在能耗需求大、制约因素多、信息披露少等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有“运动式减碳”苗头,大搞“零碳行动”计划,对正常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影响。一些地方又过于消极保守,担忧影响经济,没有真正迈开步子。

为此,王学斌代表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建议加快出台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政策文件,科学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尽快发布碳排放量具体数值,制定今后一定时期的任务目标,加强系统治理,防止“唯指标论”,坚决纠正“运动式减碳”。二是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切实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挖掘环境修复改造的减碳潜力,同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三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职能作用,有序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五是加快完善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修改完善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建议,以市场化、标准化、金融化、科技化全面推进林区“固碳增汇”能力建设。

闫宏光称,目前,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尚未重启,强制市场碳汇需求缺乏,自愿抵消机制尚未建立,林草湿地等生态碳汇项目开发标准、监测评价机制等技术工具匮乏,严重制约了碳汇产品的价值实现。

“当前林草碳汇能力的巩固提升主要依靠国家相关生态保护修复等资金投入,缺乏市场化机制的引导,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够,创新活力不足,限制了固碳增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闫宏光说。

闫宏光建议,在重启国家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审定备案程序,释放强制市场碳汇需求的同时,建立面向碳中和的自愿碳汇交易平台,强化市场体系作用,以碳汇交易提升碳汇资产价值。

闫宏光认为,当前,林草湿地等碳汇核算标准主要依托CCER方法学体系,有着非常复杂的登记备案和签发程序,而且CCER体系过于强调包括投资来源、技术改进和人工投入等“额外性”,国家许多重点推进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能纳入。

为此,他建议快速完善碳汇产品价值核算的技术标准。一方面,完善CCER林业、草原、湿地等碳汇项目方法学体系,在技术上符合基层实际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建立以“碳中和”为目标的碳汇产品核算标准体系。

同时,闫宏光建议增加对生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金融支持:延长生态项目金融支持年限、探索发行碳汇金融产品、推动碳汇资源证券化。“通过碳汇资产流转和货币化,盘活森林碳汇资源,调动经营主体巩固提升碳汇能力的积极性。”

闫宏光说,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确立了“力争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6亿立方米,完成同期国家森林蓄积增长任务10%”的工作目标,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来说,林区在适应性经营、应对极端灾害天气、林草碳汇监测与预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

他建议科技部门重点支持林区主要树种适应气候变化和增汇经营技术研究推广,北方森林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科研监测基地建设,极端气温、雷电、降水、降雪等环境下森林修复作业技术,以及林业碳汇参与“碳中和”新机制新途径等,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张玮)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3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包括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等。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里,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

对于双碳及ESG领域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也提出了不同建议:

双碳目标需要法律保障

在民进中央《关于强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度保障的提案》中,其建议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尽快启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法”立法进程,将该法作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和框架法,并一揽子制修订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以保障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煤炭消费尽早达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构建等目标实现。

民进中央还建议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及相关制度,加快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范围并强化相应激励措施;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NDC)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大宗商品和重点资源产品的绿色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加强与“一带一路”节点国家在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上的合作。

重启CCER市场,发展碳减排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永生在两会期间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让更多碳减排项目参与碳市场,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逐步打造全国统一的CCER市场,充分激发企业开展自愿减排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控排企业碳市场的履约成本。

马永生还建议研究并发布CCUS方法学,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CCUS方法学研究,或对企业开展的方法学研究进行认定并尽快发布;参考国际经验出台支持政策,加快完善CCUS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出台CCUS量化核证国家标准,并参考国际经验,探索制定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等支持政策。

推动可持续标准制定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建议推动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国际准则的制定和引导,指导和规范针对所有利益相关方、环境和经济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可持续发展事项。同时,可持续性发展报告的披露准则应以企业价值创造为重心,企业应将可持续性视为一个价值驱动因素,自发自觉、逐步建立起ESG管理的体系和能力。

高纪凡还提到,制定规则的机构需要具备充分的监督职能和多元性特征,并培育和规范国内具有领先理念和评级体系顶层设计能力的ESG评级机构,强化国内ESG金融、绿色金融和保险的践行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建议尽快成立我国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制定机构、尽快明确我国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制定策略以及尽快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协调机构。黄世忠提到,考虑到国际上将可持续发展信息作为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可由财政部作为牵头单位,建立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部际协调机制,其成员单位可包括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

培养双碳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表示,目前面向双碳发展的高端科技人才依旧稀缺,他建议构建产教融合的双碳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打破产业和教学之间的壁垒,推动建立学校、企业双导师授课模式,将企业所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引入学校开设创新实践课程,或借助于高校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将学生引入面向“双碳”发展科研项目一线,将行业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融入实验教学,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培养,开发项目式、案例式等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践平台,实现教学、科研、企业需求与双碳人才培养过程的动态融合。

来源:界面新闻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渝府发〔20236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3220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决策部署和本市关于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要求,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助推本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前述活动的监督管理。

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统一管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应当坚持市场导向、公平公开、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四条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市财政局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碳排放核查、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等运行经费保障,以及政府碳排放权出让资金管理。

市统计局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统计数据支撑保障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碳排放权交易监管工作。

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大数据等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行业基础数据支撑工作。

各区县(自治县)与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生态环境局负责管理本辖区内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对辖区内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碳排放配额清缴等相关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生态环境局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建设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简称注册登记系统)和市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下简称交易系统),明确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以下简称注册登记机构)和市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以下简称交易机构)。

注册登记机构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市碳排放权注册登记规则,报市生态环境局审核。通过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的信息是判断碳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交易机构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市碳排放权交易规则,报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监管局审核。负责组织开展本市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

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应当定期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全市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活动和机构运行有关情况,以及应当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并保证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第六条  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技术规范,并遵守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关于交易监管的规定。

第二章  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第七条  属于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一定规模的,应当列入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第八条  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纳入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标准,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和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等情况确定和调整,报经市政府同意后施行。

第九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碳排放相关信息,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应当从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中移出:

(一)连续两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未达到纳入本市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温室气体排放规模标准的;

(二)因停业、关闭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不再排放温室气体的;

(三)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

第三章  分配与登记

第十一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根据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核定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配额,并书面通知重点排放单位。

重点排放单位对碳排放配额分配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通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复核;市生态环境局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二条  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也可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和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

第十三条  市生态环境局可以在碳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定数量,用于有偿分配、市场调节等。

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碳排放配额回购工作。

第十四条  碳排放配额分配、清缴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活动应当在注册登记系统登记。

重点排放单位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形需要变更单位名称、碳排放配额等事项的,应当报市生态环境局确认。确认同意后,由市生态环境局抄告注册登记机构,注册登记机构在注册登记系统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变更登记。

第四章  排放交易

第十五条  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国家和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市生态环境局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增加其他交易品种。

第十六条  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本市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

第十七条  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也可采取协议转让、公开竞价或者符合有关规定的其他方式。

交易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防止过度投机的交易行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第十八条  参与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应当在交易系统开设交易账户,取得交易主体资格。

第十九条  市政府出让碳排放权获得的资金,全额缴入市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条  交易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公布交易行情、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交易信息,并及时披露可能对市场行情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  交易机构应当加强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注册登记机构应当根据交易机构提供的成交结果,通过注册登记系统为交易主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第二十三条  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现数据及时、准确、安全交换。

第五章  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

第二十四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本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于每年430日前向市生态环境局书面报送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同步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系统提交。排放报告所涉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应当至少保存5年。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对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重点排放单位编制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当定期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组织开展对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告知重点排放单位,同时抄送相关区县生态环境局。

重点排放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被告知核查结果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复核;市生态环境局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市生态环境局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核查服务。接受委托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对其提交的核查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六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注册登记系统提交与市生态环境局核查结果确认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的碳排放配额,履行清缴义务。

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配额不足以履行清缴义务的,可以购买碳排放配额用于清缴;碳排放配额有结余的,可以在后续年度使用或者用于交易。

重点排放单位须保证其履行清缴义务前在注册登记系统中保留的碳排放配额数量不少于其免费获得的年度碳排放配额数量的50%

第二十七条  重点排放单位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或其他符合规定的减排量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使用比例和要求由市生态环境局另行规定。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区县生态环境局根据对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结果,确定监督检查重点和频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监督检查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相关情况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

第二十九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及时公布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定期公开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等信息。

第三十条  交易主体违反本办法关于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或者交易相关规定的,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其采取限制交易措施。

第三十一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加强对核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考评制度,公开考评结果。

第三十二条  市生态环境局应当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的管理,将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纳入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第七章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二)碳排放: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三)碳排放权: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

(四)碳排放权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交易主体通过交易机构对碳排放配额等产品进行公开买卖的行为。

(五)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六)本市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按本市规定,经量化核证并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417号)同时废止。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

 

新华财经北京314日电(记者吴丛司)为落实“双碳”目标,聚焦数字低碳经济,创新“双碳”金融产品,北京银行与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华科技”)合作签约仪式暨“京行碳e贷”产品发布会13日在北京举行。

北京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活动现场正式发布基于可量化环境效益的绿色金融产品——“京行碳e贷”,凝聚低碳发展共识,为实体企业低碳转型注入金融活水。借助佳华科技数字技术赋能,“京行碳e贷”将面向北京绿色交易所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以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碳核算为前提,将贷款利率与系统评价结果相挂钩,为绿色项目的建设提供优惠利率、快捷审批、灵活还款等全方位支持举措。根据系统自动测算出的项目碳排放量,北京银行为不同碳减排强度的项目匹配差异化融资利率和贷款额度,通过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举措,申报绿色项目,活跃碳交易市场。

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撑。活动现场,北京银行与佳华科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低碳技术赋能金融创新、结算、融资、供应链金融和个人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业务发展。

北京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数字化与双碳工作的深度融合。顺应低碳发展大势,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管理方式“五大转型”,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效。

来源:新华财经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逐渐进入实质进展阶段,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的价值和优势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逐渐明显。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提供的数据,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约占当年GDP40%左右。而绿色发展目标所面向和覆盖的范围,正越来越多地扩展到那些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或者实现了智能化升级的行业。

因此,如何在当前数字经济新形态下借助数字科技赋能产业绿色转型,正成为高效推动并实现低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01碳中和进程催生数字新需求

碳中和目标的需求在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实现环境收益对污染成本抵消后的绿色“正增长”,当前碳中和进程的一大难点在于不同绿色发展政策对各类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收益或成本存在不确定性,实现碳中和所需的减排路径不够明晰,有待数字经济、能源经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为之提供数字支持。

一是,需要实现碳排放足迹的核算。

当前经济活动的多元化带来了大量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碳足迹核算需求,充分量化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具体影响将为制定减排计划和政策提供了基础参考依据。

二是,需要实现环境类投资带动的减排效益的测算。

数字碳中和进程带来了碳减排政策与活动的效益测算需求,即每一单位的绿色资金投入将带来多大比例和份额的减排效果与环境收益。

三是,需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动态监测。

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碳减排的智慧管理和动态监测将为碳排放热点的识别、重点管控领域的确定、针对性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字依据。

02数字碳中和赋能绿色发展普惠性

绿色发展目标不仅应当面向高耗能、高污染的支柱产业,更需要广泛覆盖到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等微观主体。借助数字碳中和的赋能,数字化转型将对提升绿色发展面向对象的细化以及绿色金融的普惠性带来重要价值。

当前,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将为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带来指数级的推动和增长,这体现在:

一是需求增长,双碳目标进程将产生海量数据,这带来了更多数字产业升级新需求,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与微观主体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息息相关。

二是动力源增长,数字技术对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成为了各类企业开展数字创新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应对气候、生态、环境等问题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绿色发展应当充分考虑到对小微企业与个人的普惠支持,以推进绿色产业和金融业的“业务下沉”,绿色发展的市场细化、行业细分、对象扩容、业务下沉等综合目标在数字碳中和基本方向上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正向激励。

03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未来走向

在当前低碳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数字碳中和有其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

数字碳中和是低碳转型的一种创新方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行性,可兼顾降低碳减排成本和提高碳减排效益,并反作用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首先,未来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将立足于能源清洁化和智能化的综合管理,通过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的数字衔接,实现能源优化分配和区域调度,降低能源损耗、提升能源运用效率。

其次,数字碳中和是工业生产优化的重要抓手,可借助数字化升级动态调整和优化不同产业的排放因子测算,提升排放监测和管理效率。

比如可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综合管理与碳排放追踪,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最后,数字碳中和下的数字绿色金融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多创新机遇。

数字绿色金融将为信用体系带来模式升级,例如借助对融资主体的环境数据建立信用评价,将环境影响与信用等级挂钩,将环境收益与融资成本挂钩,在生态文明顶层目标下提供充分符合环境需求的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绿色融资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落实落地,31日,科技部在京组织召开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宣布成立首届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并明确专家委员会具体职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任专家委员会组长,在会议上报告专家委员会工作考虑。

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成员,科技部相关司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有关负责同志等60余人参加会议。

杜祥琬院士、汤广福院士、贺克斌院士、傅成玉研究员、贾利民教授、巢清尘研究员、马骏教授、方向研究员等专家代表发言,就如何更好开展专家委员会工作发表了意见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对国家碳中和科技专家委员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会议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专家委员会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肩负起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与战略咨询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国内外双碳领域技术的跟踪和分析研判,评估《实施方案》的实施进展,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深入开展战略研究,加强跨学科交流和思想碰撞,围绕双碳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等重大关键问题提出建议。

来源: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五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个系统性变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国际比较看,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先进技术、产业体系和治理能力,将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二是从实现路径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正在由共识转化为行动。但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有一些地方和行业习惯于依赖高碳发展路径,尚未充分做好碳减排准备。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大致要历经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面临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自然达峰和减排模式,而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

三是从变革举措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这需要抓牢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个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抓实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创新。

对于数字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王金南院士也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提高数字化技术在产业节能减排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实现工业能效提升和碳减排的革命性变化;二是挖掘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碳中和路径优化中的巨大潜力,从全局视野和全链条出发,通过提前布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混合等方式,实现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工业、交通等领域碳排放精准化管理与减排深度融合,将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贯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全领域;三是摸清数字经济碳“家底”,夯实数字经济低碳化零碳化基础能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317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张玉军在2023亚太金融论坛上表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作为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可持续投资理念,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变革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生态环境部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

张玉军指出,ESG与中国政府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一致,已被纳入《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以及《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多部门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快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主体和资金的信息披露等相关标准,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将ESG等因素纳入评级方法,建立并不断完善ESG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金融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以助力污染防治攻坚为导向,有序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系统推进碳信息披露。这些政策对完善金融体系、规范可持续投资行为,助力绿色投融资,有效发挥杠杆与资源配置导向等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工作,为ESG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其中,20215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为“E”(Environment环境)的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统筹推进各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衔接,为推动生态环境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之间协调联动提供了关键抓手。首次将“碳排放”信息列入信息披露范围,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结果的应用,将其纳入企业信用管理,为企业开展“E”的披露并发挥意义的正向激励作用提供了有效手段,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进一步提升碳排放的数据质量,为“E”的相关披露和评级提供了规范性参考。

谈及国际合作,张玉军表示,在去年12月举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期间,生态环境部授权我中心牵头组建的“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组织了边会,企业代表分享了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治理的生动案例。这为我们与工商界、金融界加强合作,聚焦双碳、生物多样性和绿色金融,共同推动ESG更好服务全球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

来源:证券时报网

31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下称《配额方案》)。目前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的只有发电一个行业,因此该方案即为全国碳市场第二履约周期运行的基准。

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期覆盖2021年和2022年两年的碳排放,纳入全国碳管控的企业需在20231231日前完成这两年的履约。履约是指控排企业在截止日前,提交不少于其自身实际排放量的碳排放配额。

主管部门依据《配额方案》给控排企业发放配额。效率高、单位排放少的企业获得的配额会多于其实际排放量;反之,企业获得的配额少于其实际排放量。配额盈余的企业可在碳市场销售其配额,有缺口的企业则需购买配额,方可完成履约。

《配额方案》规定了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0212022年度配额核算与分配方法,明确了配额发放、调整及清缴履约等管理流程。同时,配额发放收紧的趋势得以确认。金融信息服务商路孚特根据该方案测算,相较第一履约周期(2019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配额发放基准分别下调了6.3%6.8%

第二个履约期(20212022年度)配额分配方案基本延续第一个履约期(20192020年)的总体框架,配额分配的总体思路不变、覆盖主体范围不变、相关工作流程基本不变。

在具体的政策条款上,以下三处新内容值得关注:

1、 实行配额年度管理。区别于20192020年采用相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两年合并履约的做法,20212022年度采用不同的配额分配基准值。基于上年实际排放情况确定第二年基准值,使基准值更加符合行业实际情况。20212022年度分别发放配额、开展履约。

2、 首次引入平衡值。2020年实测燃煤元素碳含量机组占比大幅提高,导致行业总体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比基准值测算时依据的企业排放数据低10%左右,使得20212022年基准值在数值上与20192020年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便于社会各界理解,《配额方案》引入了平衡值。平衡值是各类机组供电、供热碳排放配额量与其经核查排放量(应清缴配额量)平衡时对应的碳排放强度值,是制定供电、供热基准值的重要参考依据。

3、 新增灵活履约机制及个性化纾困机制。考虑到20212022年企业受疫情、能源保供等多种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增加可预支2023年度配额的灵活机制。即对配额缺口率在10%以上(含)的企业,确因经营困难无法通过购买配额按时完成履约的,可从2023年度预分配配额中预支部分配额完成履约,预支量不超过配额缺口量的50%。此外,对承担重大民生保障任务的企业,在执行履约豁免机制和灵活机制后仍难以完成履约的,生态环境部统筹研究个性化纾困方案。

在这三个操作细则之外,还有三个新的政策方向值得关注:

1、全国碳市场政策管理提级,部门间协调增强。在生态环境部此次的通知里,有一句话值得注意——“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印发《配额方案》。此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时,未有此类语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21526日召开,组长为时任副总理韩正,成员包含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从近期全国碳市场政策制定的流程来看,全国碳市场发布的重要政策需上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这意味着全国碳市场的政策制定更加谨慎,且部委之间的协同沟通有所加强。

2、全国碳市场保证数据质量,夯实数据基础的决心坚定。与第一履约期相比,《配额方案》的发布时间更晚。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是,方案测算需要建立在准确可靠的数据基础上。20212022年全国碳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碳排放核算核查水平以及数据质量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特别是由于实测燃煤元素碳含量的机组比例变化较大,碳排放数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编制方案的时间变长。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此前多次强调要提高碳市场数据质量。领导小组办公室曾于20218月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等工作。该工作组由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负责人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8个部委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

3、平稳是全国碳市场近期的基调,意在既保障市场运行,又不给企业增加过多负担。《配额方案》延续了上一个履约周期对燃气机组和配额缺口较大企业实施履约豁免机制,更重要的是,还新增了前文提及的灵活履约机制及个性化纾困机制。这些措施既保证了收紧配额发放的政策落地,也使得有缺口的企业能更从容地参与碳市场。

总的来说,方案出台后,第二履约周期的政策基调就已确定。不过,还有一个小口子没有封上,即第一个履约周期余下的、未交易的配额该如何处置?《配额方案》称,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0192020 年度配额结转相关规定另行发布。

来源:财经十一人

317日,第七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国际论坛在北京昌平中国石油科技交流中心开幕。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能源界、科技界近600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专家学者与会,交流探讨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路径,政、产、学、研四方合力推动CCUS产业体系做大做强,联手促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出席论坛开幕式时指出,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7%,能源发展转型任务更加紧迫,必须直面碳减排这个“硬骨头”。发展CCUS全产业链技术,是稳健推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一环。推动CCUS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一方面要明确CCUS战略定位,科学制定CCUS发展路线图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CCUS规模化应用示范;另一方面要加快打造CCUS产业联盟和创新联合体,持续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着力打造CCUS产业新高地。

CCUS产业技术发展是一个多层次、跨行业的系统工程。不同地区全产业链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化发展成本依然较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厚良在致辞中提出,大家要携手同行,以工程思维合力推进,加快形成CCUS产业化规模化经济利用。

戴厚良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合力破解CCUS科学技术难题,形成以先进工艺、高端设备产品为载体的技术体系,勇当CCUS科技创新的“开拓者”。重点攻关低浓度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技术,加强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化工利用、生物利用技术的研发。二是合力推进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构建我国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工业体系,勇当CCUS产业发展的“领跑者”。着力打造35个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千万吨级CCUS产业园区建设。三是合力构建CCUS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建立新型能源国际合作运行及投资体系,勇当CCUS市场应用的“主力军”。持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石油、炼化、煤电、煤化工等碳排放企业“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大公司、研究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一批CCS/CCUS项目,拓展CCUS产业国际合作“朋友圈”。

政府部门积极为CCUS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为支持CCUS发展,生态环境部在CCUS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研发示范、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下一步将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转变。生态环境部还将继续稳妥有序地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8亿元。今后将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同时,要在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李金发指出,地调局加强地质碳汇碳储国情调查和能力建设,今年1月首次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潜力达2.58万亿吨,可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自然资源部今后将进一步聚焦重大需求、创新技术方法,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继续细化全国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空间安全性评价,积极推广适宜地质空间持续用于二氧化碳利用和封存,全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过程中,通过地质利用与封存、化工利用等方式,是目前最现实又可规模化应用与实施的减碳技术。发展CCUS技术,是未来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推动生产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加速数字化与战略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CCUS产业建设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抓手。CCUS产业创新联盟,为国家及相关部委相关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今后中国工程院也将与CCUS联盟一起,推进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发展,持续发挥关键作用,与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CCUS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CCUS作为革命性的绿色低碳技术,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后加以利用,可用于地下驱油、生产化工原料等,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变废为宝。将二氧化碳大量封存地下可以缓解气候变化。CCUS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减碳途径之一,是目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零排放利用的唯一选择,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利用CCUS减碳将在2030年、2035年、2050年分别达16亿吨、40亿吨和76亿吨,分别占202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7%11.8%22.4%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内容丰富,采取主题报告、特邀报告、圆桌论坛、分论坛等多种形式。两院院士、能源企业界、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余名嘉宾作特邀报告,深入交流碳捕集、运输、封存利用技术,并且探讨碳市场与金融、政策法规与商业模式。

作为CCUS产业探路先锋和主力,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以及延长石油将分享CCUS技术实践经验,埃克森美孚、壳牌、康菲石油等国际能源公司将分享低碳转型和CCUS前沿技术。

来源:中国化工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各方都很关注。《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最大的亮点又是什么?如何构建有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案件归口审理机制?本刊就此专访了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竹梅作进一步解读。

涉碳案件法律制度和 裁判规则供给相对不足

环境经济:请问《意见》出台前,涉碳案件的审判情况如何?出台《意见》后,有效解决了审判领域的哪些突出问题?

刘竹梅: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探索创新了一系列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特点的环境资源审判独有的裁判执行方式和经验。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适用禁止令、行为保全等措施;探索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技改抵扣”“认购碳汇”等裁判执行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及时有效恢复,提升固碳增汇能力。

随着“双碳”行动持续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产业、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涌现出一些新业态新模式生产、服务、消费方式,随之相关的新类型案件也陆续进入诉讼渠道。比如节能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碳排放权交易合同纠纷案件、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涉及碳排放配额执行案件、碳排放配额清缴行政纠纷等等。

新类型案件的出现,需要新的法律制度和裁判规则。20219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建立起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但“双碳”工作仍然面临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等问题。

对于司法裁判来说,最为迫切的问题是,涉碳案件法律制度和裁判规则供给相对不足。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月中旬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及配套典型案例,加大裁判规则和裁判标准的供给力度,指导各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涉碳案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

《意见》紧扣国家“双碳”目标,对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主要任务,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分别对依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依法保障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依法助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依法推进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等的重点和难点法律适用问题作出指引。我们相信,《意见》的发布,能够为涉碳案件的审理提供有力的规则指引。

对依法推进完善碳市场 交易机制提出具体意见

环境经济:您在新闻发布会提到碳市场交易纠纷案件的审理,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意见》关于碳市场交易纠纷案件审理方面有哪些亮点,如何保障我国碳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刘竹梅:《意见》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依法推进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的具体意见。无论从条文数量,还是从涉碳市场案件类型覆盖上,都能体现《意见》对涉及碳市场交易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视。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保障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意见》提出,审理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合同纠纷案件,依法确认和维护合同效力。在确定碳交易产品的归属时,要依照法律法规,参照行政规章,结合碳市场业务规则、交易合同约定,全面、客观审核碳排放权、核证自愿减排量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记载的分配、持有、交易、变更、注销等信息、数据。

二是助力碳交易产品发挥融资功能,稳定市场预期。《意见》提出,审理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担保纠纷案件,要从严认定合同无效情形,依法最大限度维护合同效力。对于当事人在碳排放权或者核证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等办理质押登记,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主张就登记账户内的碳排放配额或者核证自愿减排量优先受偿的,依法予以支持。

三是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履行温室气体减排行政监管职责。《意见》提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因实际排放量超过所持有的上一年度碳排放配额,未按时履行足额清缴义务的,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重点排放单位逾期未改正、未补缴碳排放配额或未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的,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等量核减重点排放单位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

四是明确碳排放权的执行顺位。《意见》提出,只有在对被执行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机动车等可以执行的动产和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能得到清偿时,才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

五是加大对碳数据弄虚作假的惩处力度。《意见》提出,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因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或者虚构、捏造、瞒报、漏报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支持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技术服务机构与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恶意串通,虚构、捏造、瞒报、漏报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对他人造成损害,受害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的,依法予以支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意见》出台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碳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大对碳市场交易所涉有关重大、前沿、基础问题的调查研究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碳市场交易纠纷案件的裁判规则体系,助力我国碳市场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完善有利于“双碳”的案件 归口审理制度

环境经济:《意见》在环境司法改革创新部分,提到了归口审理制度,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提级管辖,请介绍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改革方面的进展情况。

刘竹梅: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环境司法专门化为抓手,深入推进环境司法改革,扎实推进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建设。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6月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牵头指导全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结合特殊生态区域保护需求,扎实推进以流域等生态系统或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建设。30个高级法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南京、兰州、昆明、郑州、长春环境资源法庭相继设立,全国法院共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或组织2426个。

二是推进环境资源各类案件归口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及28个高级人民法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归口至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或组织审理,对包括涉碳案件在内的环境资源案件纠纷实行“三合一”归口审理,促进惩治犯罪、赔偿损失和修复环境协调统一。

三是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统一管辖。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各地法院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实行对环境资源案件的集中管辖,破解环境保护“主客场”问题。各地法院根据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和环境资源案件特点,探索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有效推进系统保护、整体治理。

四是加强区域司法协作。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11+1省市、黄河流域、长三角地区、大运河、“南水北调”沿线以及秦岭、洞庭湖、环丹江口水库等重点区域流域构建不同层级的司法协作机制,环境资源审判跨区划司法协作更加成熟。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继续健全完善有利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案件归口审理制度;完善由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牵头,与立案、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相关部门分工配合的审判协调机制;对新类型、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存在重大法律适用分歧的案件提级管辖。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又需要强化转型金融,有序推动高碳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转型。目前,绿色金融体系更侧重对“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转型金融则是针对“棕色”领域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碳资产能够帮助转型金融提供更多的产品,帮助需要能源转型的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方式。”中国大唐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崔宇在2023亚太金融论坛上表示。

在此次论坛上,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德·伯内特谈及银行在促进转型方面的作用时表示,银行必须帮助现有的高碳的企业来进行转型。“转型金融需要扩大规模,如果有更多的自愿减排、自愿交易的话,可以帮助更好地进行转型。当然,前提是必须要确保碳交易的质量。”

碳市场为转型金融提供产品或融资渠道

谈及银行在促进转型方面的作用,彼德·伯内特表示,银行必须帮助现有的高碳企业进行转型,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挑战。他认为,目前在转型金融投入的资金目前远远是不够的,必须动员市场,让银行等资方觉得有能力、有意愿来填补资金空缺。此外,要有金融工具、融资结构来更好地适应这个融资需求,要了解企业在减碳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转型金融和碳市场之间有何关系?崔宇表示,通过碳资产帮助转型金融提供更多的产品,帮助需要能源转型的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方式。虽然碳资产是无形资产,但目前在全球公认下,它是真实存在的底层资产,不管在境外还是在我国,陆续被金融机构认可。

“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启动以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大关。2022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超过50万吨,相当于欧洲市场的两倍以上。所以,实际上中国碳市场的强制控制的主体规模很大,前景向好。”崔宇表示,未来随着八大重点控排行业陆续都纳入全国碳市场,进入到强制控制排放,将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来帮助减排,减排方式、措施也将更多。

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执行总裁杨冀川认为,资本在转型金融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转型金融核心是均值回归,其资产价格的起落都会回到一个临界点和平衡点。其次,中小企业在各个投资领域十分活跃。“我们熟知的上市或者投行的业务板块也正在悄悄发生重大变化,他们的投融资方式变得非常多样化,而且所涉及的区域在全球广泛分布,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些市场。所以,要注意的可能是资本市场的走向。”

转型金融的发展需要统一标准

在上述论坛上,转型金融发展需要统一标准成为发言嘉宾的共识。

“不管是金融产品,还是企业对碳中和的整体需求,更多是想培育这个市场,让这个市场对自愿减排的认知度提升、能力建设提升,包括碳中和一体化整体的服务,这最主要的。同时还要去研究、去发掘更多能帮助社会减排的产品,包括一些标准体系和机制。”崔宇表示。

“对于什么是高碳企业、高排放企业要有明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识别哪些企业能够使用转型金融,如何通过这样的资金帮助它们降低减排。只有定义清楚了,才不至于陷入洗绿陷阱。”理彼德·伯内特认为,所以必须制定框架和标准,必须要有好的工具和激励手段,企业要进行信息披露,才能帮助企业获得所需的转型金融资金,让它们有动力去减碳。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绿色发展中心创始人胡敏分享了转型金融如何发挥最大效用并且避免洗绿行为的观点。首先,“转型金融目录”的制定和转型金融本身的聚焦非常重要。“如果希望用于转型金融的有限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用在刀刃上,非常重要的是要聚焦,解决最关键的问题,要集中在高耗能产业低碳化的过程。”

其次,转型金融要有效避免洗绿行为,最重要的是从标准入手。“转型金融产品要跟效果挂钩,产生了什么样的环境效益才给什么样的成本。效益越好,可能成本越低。所谓的环境效益就是减排、节能。转型金融产品标准至少应该符合国家标杆的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才能使钱用在刀刃上,能够真正产生环境效益。”胡敏表示。

此外,转型金融还要有保障措施,类似于绿色金融的保障措施,比如标准制定、信息披露、激励措施、金融创新等。“监管方不应该光是制定标准,同时也要衡量哪些保障措施可以使得转型金融良性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17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张玉军在2023亚太金融论坛上表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作为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可持续投资理念,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变革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生态环境部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

张玉军指出,ESG与中国政府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一致,已被纳入《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以及《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多部门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快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主体和资金的信息披露等相关标准,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将ESG等因素纳入评级方法,建立并不断完善ESG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金融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以助力污染防治攻坚为导向,有序推进“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系统推进碳信息披露。这些政策对完善金融体系、规范可持续投资行为,助力绿色投融资,有效发挥杠杆与资源配置导向等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工作,为ESG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其中,20215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为“E”(Environment环境)的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统筹推进各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衔接,为推动生态环境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之间协调联动提供了关键抓手。首次将“碳排放”信息列入信息披露范围,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结果的应用,将其纳入企业信用管理,为企业开展“E”的披露并发挥意义的正向激励作用提供了有效手段,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进一步提升碳排放的数据质量,为“E”的相关披露和评级提供了规范性参考。

张玉军指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工作,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继续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完善配套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这将为探索构建与国际标准相衔接,且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政策标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证券时报

【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细则正式发布,碳金融工具进一步丰富。碳金融就是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增效的金融支持工具,是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的正向收益,可帮助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减少成本扩大收益。只有更早布局更早应用碳金融的企业,才能在碳中和时代站稳自己的位置,得到更大的回报收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湖北碳交中心”)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业务开展,维护交易参与人合法权益,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371号、389号)《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2016年第一次修订)》《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22年修订)》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湖北碳交中心从事的配额回购交易业务,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政策等规定,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条 配额回购交易是指配额持有人(正回购方)将配额卖给购买方(逆回购方)的同时,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日期,正回购方再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购回总量相等的配额的交易。

第四条 配额回购交易包括初始交易和购回交易。初始交易或购回交易完成后,配额的权属即发生了变更,交易双方之间的纠纷不影响成交结果和配额的权属登记。

第二章 业务管理

第五条 参与配额回购交易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交易参与人包括正回购方和逆回购方。正回购方应为纳入湖北试点碳市场并进行碳排放权配额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控排企业”)、湖北碳交中心碳金融服务会员,逆回购方应为湖北碳交中心碳金融服务会员(会员管理详见《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22年修订)》);

(二)交易参与人截止参与配额回购交易业务的前3年未出现湖北省碳交易主管部门或湖北碳交中心认定的违规违约行为。

第六条 控排企业持有预发配额参与的配额回购交易,初始交易日和购回交易日必须在同一履约年度内。湖北碳交中心碳金融服务会员和控排企业持有交易配额参与的配额回购交易,购回交易日不得晚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结束日期。

第七条 单笔配额回购交易的数量应当为1万吨或其整数倍,且不得进行拆分处理。

第八条 正回购方所持有用于配额回购交易的配额应权属明晰,未用于抵押、质押或与第三方签订其他交易协议、不存在被司法机关冻结等影响交易的情形。

第九条 配额回购交易双方之间的纠纷,不影响湖北碳交中心交易系统已经确认的成交结果。

第十条 配额回购交易价格(包括初始交易日价格和购回交易日价格)由交易双方在回购交易协议中约定,初始交易和购回交易的最高价格为签订配额回购交易协议前一交易日协商议价转让收盘价×(1+30%),最低价格为签订配额回购交易协议前一交易日协商议价转让收盘价×(1-30%)。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取至价格最小变动单位。

第十一条 配额回购交易仅统计交易量与成交金额,初始交易日与购回交易日结算价格不计入收盘价。

第十二条 交易参与人应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配额回购交易协议,配额回购交易协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正回购方和逆回购方的信息;

(二)交易标的物类型;

(三)交易配额数量;

(四)交易价格和总价款;

(五)初始交易日和购回交易日;

(六)违约责任以及纠纷解决方式。

第十三条 配额回购交易双方应当向湖北碳交中心提交配额回购交易协议及有关书面材料。配额回购交易双方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的,湖北碳交中心应当予以接受登记,并对双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核。审核时间不应超过5个工作日。如审核通过,则进入交易和结算程序,如审核不通过,应书面通知交易双方;如需交易双方提供补充材料的,应一并告知。交易双方应自接到该书面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按要求补充材料,未按期或未按要求提供补充材料的视为放弃配额回购交易。

交易参与人应当对其提供的所有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十四条 交易参与人在配额回购交易协议约定的初始交易日、购回交易日登陆湖北碳交中心交易系统,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申报单的填报及确认。申报单信息必须与配额回购交易协议相关信息一致。

申报信息内容包括交易参与人信息、配额数量、交易价格、初始交易日和购回交易日等。

第十五条 湖北碳交中心对交易参与人提交的配额回购交易申报单进行核对,并在通过后完成配额划转和资金结算。

第十六条 交易参与人进行配额回购交易应严格遵守湖北省碳交易主管部门关于配额持有量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初始交易完成时,湖北碳交中心应在逆回购方交易账户中冻结正回购方卖出的所有配额。

被冻结的配额原则上应在购回交易日通过湖北碳交中心审核后解除冻结,并按照配额回购交易协议或双方约定的其他合规形式进行处理。

第三章 风险管理、违约处置与异常情况处理

第十八条 参与配额回购交易的双方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交易相对方开展资信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规模、信用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市场的认知程度等。交易参与人签署配额回购交易协议即被认定为已全面了解配额回购交易的业务规则,已充分知晓该配额回购交易可能产生的风险及业务开展有关注意事项并自愿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风险和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交易参与人可以在配额回购交易协议中设定履约保证金或其他合规的担保形式。

湖北碳交中心可按交易参与人约定提供履约保证金监管服务。

第二十条 交易参与人发生违约,并在处置过程中产生经济纠纷的,由双方自行协商解决,主管部门和湖北碳交中心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交易参与人签订配额回购交易协议应当约定待购回期间或购回交易日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向湖北碳交中心报告。

前款所述异常情况指交易参与人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一)交易账户或其中的配额被司法等机关冻结或强制执行;

(二)进入风险处置或破产程序;

(三)湖北碳交中心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配额回购交易开展过程中,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系统故障等交易异常情况及湖北碳交中心采取的相应措施造成的损失,湖北碳交中心不承担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下列用语的涵义:

初始交易:指正回购方以约定价格向逆回购方卖出标的配额融入资金的交易。

购回交易:指正回购方按照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购回标的配额的交易,包括到期购回、提前购回和延期购回。

纳入湖北试点碳市场并进行碳排放权配额管理的企业:指满足湖北省政府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纳入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者独立进行核算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

预发配额:指生态主管部门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碳市场应履约配额量的一定比例,对企业下一年度进行核算预发的配额。

交易配额:指在湖北试点碳市场交易过的配额。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由湖北碳交中心负责解释与修订。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2023220

来源:碳达峰 碳中和之路

321日上午,浏阳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党校举办了第二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湖南省双碳创新服务中心董事、总经济师、湖南省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繁先生受邀为学员作专题授课。市直单位、镇乡(街道)、园区、企业等近400余名市管干部参加。

张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碳竞争潜力——积极稳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为题,具体解释了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分析了我国为什么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如何谋划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梳理了湖南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思路,以及具体阐述了如何运用政策性金融推进区域碳达峰。

张繁以湘潭亚行贷款项目、湖北鄂州长港古运河示范项目和岳阳平江汨罗流域治理项目为案例,为浏阳市提出了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碳竞争潜力的建议。

他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在推进碳达峰相关项目建设时存在两大核心难点。一是大多数绿色投资缺少“价费机制”,没有得到额外的优惠成本,解决不了外部性问题,导致执行国家战略、实现效益量化难,创新引领更难。二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趋紧,环保公益类基础设施项目争资、融资、发债难。

因此,他建议地方政府在谋划项目、打造产业竞争优势时,一是要选定战略,谋划的项目要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价值开发导向(EOD)两大主题。二是要锁定一些渠道,包括省级达峰项目库、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库和国际金融组织选定的项目,然后将这些项目库的要求作为谋划项目的标准,开始储备项目。浏阳市应充分发挥自身制造业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双碳背景下科创企业库和生态环境导向区域项目库。三是要进行二次策划。单体项目很难具备融资条件,所以需肥瘦搭配,推进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并寻找一个主体整体统筹,计算项目效益,争取能够变现,从而减少政府资金投入。四是要长效赋能。地方政府统筹布局,引进一些产业项目和管理团队,实现长期赋能、优化。

来源:联创低碳湖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铁路作为公认的绿色低碳环保交通方式,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织密路网助力绿色出行。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建设迈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通道,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复兴号动车组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覆盖,城际铁路经济圈效应“闪闪发光”,低碳绿色出行实现空前未有的改善,为实现“双碳”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持。

科技创新强化绿色发展。随着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力的不断提高,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在安全性、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展现出优异性能,深受市场和广大旅客欢迎。复兴号的快速发展,减少了对燃油的依赖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了铁路向绿色低碳新发展方向的转型。

铁路是典型的绿色交通工具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铁路部门通过多领域强强联合,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坚持走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之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在促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大有可为。(郑琦 刘江明)

来源:西安网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落实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精神,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保障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行动,牢牢守住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绿色成为新发展格局的鲜明底色。要坚持重点突破,合理制定碳达峰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针对性设立重点任务、细化任务措施、明确任务分工。

《实施方案》提出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的主要目标,相关指标和任务更加细化、实化和具体化,确保全市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实施方案》结合广州实际,从强化落实角度,提出要抓住碳排放重点领域、行业和关键环节,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减碳增效行动、工业深度减碳行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绿色要素市场交易体系建设行动、碳汇能力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实施方案》还明确了要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法规规章标准,制定更加严格的产品能耗限额、建筑能耗限额、设备能效等级等指标,推动设立广州市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和绿色低碳发展基金,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工具,建立碳排放信用监管制度,积极发展绿色对外贸易,研究组建碳达峰碳中和智库,策划常态化举办具有城市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高峰论坛等政策保障。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 澎湃新闻记者周頔摄

3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企业要有四大结构性调整:

第一是能源结构调整,尽量少用化石能源,包括传统的碳、石油等能源,而要采用水电、风电等。

第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向尽量去消耗少量能源的产业结构。

第三是基础结构转型,在技术上即使消耗能源也要比以前效率高。

第四是要实现投资转型。

宁高宁表示,中国有很多企业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从目前看,中国大部分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比30·60目标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谈及当前绿色发展与绿色转型,宁高宁指出了几个问题:第一,目前中国批准新建设的油耗能项目是非常严格的,但石油化工行业鲜有破产,这些老企业占用排放指标,但更高效的新企业无法实现替代,实际上妨碍了新技术替代老技术;第二,绿色金融、绿色节能项目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会弱一点,金融不能把它们当成赚钱的项目来搞,这也需要政府给予过渡期的支持政策;第三,目前很难对每个企业的实际碳排放进行精准计算,同时,目前机制还不能通过碳交易来让企业有动力自主减排;第四,碳减排与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当前中国人均GDP在全球还比较低,但设定了较高的碳减排目标,这个矛盾不能回避;第五,如果把碳作为税收因素加入国际贸易理论,碳关税并不会促进碳减排,反而会带来新一轮的贸易战。

宁高宁表示,2022年全球碳的消耗量还是在增长的,实现碳减排目标还是很艰巨的,我们离目标还很远,所以大家还需要努力。

来源:投行360

325日,由万里智库主办,广东中财经济研究院、丝路绿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中国城市建设网为支持机构的2023“万里智库春季大会”在京召开。大会重点围绕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碳中和与碳达峰、数字经济、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重大课题展开深入分析研判。

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总经济师杨超在发言中表示,林草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草系统将进一步加强林草资源管理,加大植树造林和草原保护修复力度,开展森林经营,积极推动木质竹质林产品应用,努力提升林草碳汇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杨超指出,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到2060年全国碳排放量仍然在23亿-28亿吨,其中林草碳汇能够解决15亿-18亿吨,对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特别碳中和的实现占60%以上的作用,所以它既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的压舱石,也是每个企业实现自身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

杨超表示,目前全国森林植被碳储量92亿吨左右,下一步必须要保碳、扩碳、增碳、固碳。保碳能够减少森林毁坏,保护生态系统,防止森林碳库损失。扩碳则是通过造林绿化增加碳汇。增碳是再造林、退化林的改造,通过经营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增强固碳能力。

我国是近年来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随之而来的是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下一步重点是提高森林质量,提高碳汇能力最有潜力的地方,当然也要继续保护森林。杨超认为,我国的碳汇特别是碳汇开发项目是稀缺的,因此企业要进入林业碳汇领域尽早行动。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绿色发展”成高频词。要实现“双碳”目标,降低绿色溢价是关键。绿色交易可以起到将排碳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稳步降低绿色溢价的重要作用。同时,碳核算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条件,作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碳核算账户是开展绿色交易的重要载体。

什么是绿色溢价?如何降低绿色溢价?

如何降低绿色溢价?如何更好推动碳账户建设,发挥其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启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绿色交易所可以起到逐步把排碳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稳步降低绿色溢价两方面作用。什么是绿色溢价?如何降低绿色溢价?  王遥:所谓绿色溢价,就是零碳排放成本和传统能源成本的差。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满足消费者同等效用的情况下,可实现碳中和的新产品与仍产生碳排放的原有产品之间的价格差。两者相比,若新产品的价格越高,则绿色溢价越高。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即在于降低绿色溢价。  降低绿色溢价,一方面,需要增加高碳企业的生产成本。例如,通过碳交易、碳税等碳定价方式增加高排碳能源的使用成本,降低经济主体使用高排碳能源的动力,倒逼企业在节能减排以及绿色发展方面发力。另一方面,需要降低绿色技术的成本,这一过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绿色金融能在支持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零碳技术解决方案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等;通过绿色基金、碳基金、碳资产管理等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服务零碳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就是降低绿色溢价的有效手段之一。

建设绿色交易市场对降低绿色溢价有什么意义?如何推动绿色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王遥:绿色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发挥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可以将排碳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也可以稳步降低绿色溢价。价格机制的建立比较复杂,要让碳等成为可交易、可测量、可估值、可确权的具有金融属性的资产,就需要尽快完善绿色交易市场机制,逐步把负外部性内部化,助力我国绿色转型。  2022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对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交易监管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推动绿色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绿色交易市场制度规则,完善跨区域绿色交易机制。一方面,应确立全国统一绿色交易市场的制度。通过建设全国性的绿色交易平台、加强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方式,解决各地因经济结构、交易规则、总量计算方法等不同导致无法进行跨区域交易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如创新绿色金融工具;鼓励银行机构开发基于生态资源权益的抵质押融资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生态资源权益经营开发主体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等。同时,要加大对绿色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开展水权、用能权抵押等绿色信贷业务,激发绿色交易市场活力。

碳账户是开展碳核算与绿色交易的重要载体,当前,企业碳账户已在电力等相关行业开展探索,您认为碳账户是否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建设碳账户还面临哪些问题?

王遥:碳账户在我国虽然早已开始了相关实践,但目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核算缺乏统一标准。现阶段,我国碳账户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碳减排核算规则、数据获取及计量方面均未建立统一的方法与标准。各机构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计量模型及计算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二是当前碳账户数据应用缺乏互联互通机制。目前,无论是个人碳账户还是企业碳账户,均依靠各自平台独立存在,未在更高层面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认、互享,更加难以实现碳减排相关权益的自由流通,使碳账户的应用场景失去了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三是数据安全及风险管控缺乏机制保障。碳账户采集的数据覆盖个人生活及企业经营等众多社会生产经营问题,因此,数据安全不仅涉及公民隐私保护问题,也涉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平台公司在数据筛选利用等流转过程中的数据泄露风险。目前,在碳账户领域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数据采集、流转、应用及存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问题成为碳账户未来发展的一大掣肘。  在碳账户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数据采集与核算等方面建设统一标准;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特别是对于企业碳账户而言,应当在统一的采集与核算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碳排放基准值。应当鼓励企业多方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支撑政府及金融机构配套差别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完善碳普惠激励机制,撬动更多力量以更大维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如何更好推动碳账户建设,发挥其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

王遥:未来,为了更好推动碳账户发展,发挥其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有关部门需要多方入手。  第一,采用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2022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针对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行全面工作部署,这对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建立国家或行业统一的数据库。应由国家或行业主管机构自上而下建立统一的、适用于全国或全行业的数据库体系,或将现有的、经过市场验证的较完善的碳账户数据库在经过政府背书后,推行至全国或全行业,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提升碳账户背后“碳资产”的流动性。  第三,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及风险管控机制。有关部门应从数据开发利用的角度构建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积极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强化数据采集与使用监管,保障数据安全。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2023亚太金融论坛”上透露,将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尽快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01 陆新明指出

近十年来,我国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分别超过84%58%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超过57%,重污染天数比例只占到1%左右,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34.4%。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总量实现年均6%的较快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加快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02 陆新明表示

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21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一年多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成为全球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317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106.2亿元。目前,全国碳市场已建立起涵盖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等全流程的基本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环节。碳市场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发挥了碳定价功能,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

03 陆新明透露

将积极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创造条件尽快转向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尽快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不断提高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介绍,亚太金融论坛由APEC财长会议发起,是政府、工商界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交流的平台,协助APEC各经济体落实财长会议提出的各项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低碳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2023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指出,我国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当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陡增。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形成数字化绿色化良性循环,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关于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笔者通过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与大家探讨:

1

为什么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既是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绿色化发展成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庞大市场为数字技术的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我国应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期,快速推进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下,我国数字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

数字产业自身亦是高能耗产业。数字产业的发展极大推动了传统行业的低碳发展,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企业通过不断提高数字技术水平,极大提高了生产率和能源使用效率。然而,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数字产业的碳排放逐年增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1年全国各地区数据中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1.35亿吨,到2030年将超过2亿吨,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第一大碳排放源。

数字基建能耗大,碳排放强度高。数字产业涉及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通信技术,基于此类技术的数字设施均为耗电大户。根据我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算力将是2020年的3.3倍。算力的增长必然带来能耗的大幅增长,尤其是我国当前煤电比例较高,电力消耗的增长意味着碳排放的增加。

数字设备更新频率高,相关废弃物处理困难。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随之加快。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将达7400万吨。电子垃圾处理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近年来,我国数字设备迎来“退役潮”,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循环产业链尚未形成。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子垃圾回收需求,若无法妥善处理,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数据产业布局失衡,数字硬件重复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争相建设数据中心,但缺乏统一规划。数字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将使算力配置分散、数据流通遇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掣肘我国数字产业的健康发展并拉低能耗效率。因此,我国要加快推进数字产业自身的低碳化转型,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

如何形成数字化绿色化良性循环?

如何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形成数字化绿色化良性循环?以下举措不失为有效途径:

推动数字产业技术革新,降低数字产业能耗。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赋能数字产业上下游的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制造与运行能耗,让数字产业全产业链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提高数字产业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核心技术高质量研发,推进算力中心对数据的存储、集成以及分析能力,缩小垂直产业链上的数字化差异,助力数字产业实现自身碳减排。

建立完整的电子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链,促使数字设备实现循环利用。数字设备的回收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缓解数字产业原材料的供应压力,市场潜力巨大。为此,要加快构建完善的数字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绿色回收渠道,降低电子垃圾处理的能耗与污染。

加快制定数字产业“双碳”标准,完善数字产业“双碳”治理体系。制定能耗与碳排放标准,可在数字产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全覆盖,大大提高数字企业的节碳减排意识。而构建完整的数字产业“双碳”监管体系,可严格监管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引导数字产业绿色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应积极牵头各方力量,发挥社会资本的绿色低碳撬动作用,引导数字企业实现节碳减排目标。

统筹布局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硬件使用效率。建设大型数字基础设施时,需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要素比较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原则,避免数字设施重复建设和闲置。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因能源储备丰富、气候凉爽干燥,更适宜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为此,应引导数字基建优先在中西部地区选址,优化数字产业发展布局。

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要降低煤电发电比例,选用水电、风电或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为数字产业提供动力。政府应优化部署电网结构,增大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所占比例,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以便充分发挥数字产业优势,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碳排放影响。

3

怎样构建有效的政策支撑体系?

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强化政策保障。

首先,通过社会资本引导、财政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对运用数字节能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提高数字产业的节能减排动力。2023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提出“对自治区内数字企业电能使用效率值(PUE)首次降至1.3以内的,按照企业数字节能技术支出的10%给予财政补贴,单个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淘汰、升级高耗能落后数字设备的地区,按照更换设备支出的10%给予财政补贴”。20233月,《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20232025)》印发,鼓励省内各级政府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居民购买绿色高效制冷产品;鼓励电商平台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大幅提升绿色高效产品投放比例。

其次,积极出台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的政策规范,推动绿色能源合理布局,提高数字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2022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知,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在贵州、甘肃、宁夏、内蒙古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引导企业向气候适宜的这些地区部署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为数字产业节能减排。其中,贵州省贵安新区有大量山丘,常年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以下。腾讯、华为等11家科技企业在当地的山丘间垭口建设了庞大的数据中心,建筑顶端设置多个自然排热孔,不需要任何物理降温措施。

最后,建立健全数字产业绿色标准体系,开展绿色等级评估,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发布的《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已于202211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全国数据中心的能耗要求、测试与计算方法。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也明确,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需达到1.3以下。上述绿色标准的制定为数字产业落实国家“双碳”政策提供了坚实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要素供给、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鼓励数字企业对标绿色能效标准。

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根本保证,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突破为抓手,以政策激励为保证,不断提高数字产业的能源效率,更好实现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碳中和、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高频关键词。

“兹证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注销来自企业捐赠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实现碳中和。”在325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仪式上,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收到了这样一份碳中和证书。据悉,这样实现碳中和的绿色论坛,在国内大型国际会议中尚属开创之举。

据记者了解,本次论坛设置的有关绿色、能源、“双碳”、气候变化的会议单元超过5个,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世界500强或者行业领先的能源企业负责人,也有长期从事绿色低碳领域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2020年中国在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基础上,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愿景,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表示。

碳市场政策促进创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方面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赵英民介绍,过去的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以上的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5%,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中国贡献。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作用正进一步发挥。赵英民介绍,我国建成并完善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2年年底,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成交额104.75亿元。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重启无疑成为今年全国碳市场最为值得期待的事件。记者留意到,在赵英民介绍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工作计划时,提到了加快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技术规范。

针对碳市场政策上的促进创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上述年会表示,可以在两个方面做一些探索。一是形成全方位支持绿色创新的“碳替减”市场。二是在碳减排过程中要更多地引入市场化因素,并形成一种双向激励转型机制。

刘世锦表示,绿色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要靠绿色技术驱动。他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创新型“碳替减”,即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也可称之为替代性减碳。

刘世锦认为,“碳替减”市场应该有比较强的包容性。既包括类似绿电的绿色能源产品,也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能够产生碳替减的产品。在开始启动“碳替减”市场的时候,各个地方可以试点碳资产池或者绿碳银行,推动创新型“碳替减”的核算和交易,逐步演变为更大范围的区域市场乃至全国性市场,也可以与相关国际市场接轨。对于碳价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和碳税产生的收入,应当用到碳中和进程中去,可以在某个地区或对某类产品开展碳税的双向激励机制的试点。

“我们应该去评价新技术对于未来碳排放和碳减排的作用,然后通过碳交易的方式,逐渐把过去高排放的项目替代掉。”在上述年会,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向记者解释,石油化工行业等企业占用排放指标,而更高效的新企业无法实现替代,这实际上妨碍了新技术替代老技术的发展;目前很难对每个企业的实际碳排放进行精准计算。

“因为过去一些高排的项目还占用了一定的碳排放指标,如果价格合适,这个指标可以被卖掉,这样过去高排放的项目停掉之后,碳减排也就能实现了。”宁高宁认为,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碳市场,但目前规则和标准还不利于交易。

“中国有很多企业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从目前看,中国大部分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比‘双碳目标’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宁高宁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企业要有四大结构性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尽量少用化石能源,包括传统的碳、石油等能源,而要采用水电、风电等;产业结构调整,转向尽量去消耗少量能源的产业结构;基础结构转型,在技术上即使消耗能源也要比以前效率高;要实现投资转型。

转型金融或将成为新“蓝海”市场

今年,多名与会嘉宾均认为转型金融发展的大幕即将拉开,传统产业转型需要巨大资金支持,全球金融业将迎来一片新的“蓝海”。

“目前世界绿色金融供给量远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出席上述年会并发表演讲表示,刘金表示,绿色转型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使命,这为绿色金融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多家机构预计到2060年仅中国的碳中和资金需求就将超过百万亿人民币,而中国碳排放占全球约30%,可见全球碳中和之路要用大量“真金白银”去铺就。

刘金表示,为推动绿色金融合作,一项重要工作是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定义和规则标准的完善与统一,为跨境投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从市场机遇看,目前有三大发展空间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开发,扩大投资远距离输电、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绿色能源合作提供金融公共产品。

二是高度重视中国转型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转型金融资金需求或将超过百万亿元人民币。作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政府持续推出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在中国,参与绿色转型发展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各金融机构可积极关注碳减排、碳交易、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业务机会。

三是助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实现碳中和所需的关键技术中,目前约50%尚未成熟。金融要大力支持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取得重大进步,为完成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要走几种不同的路径:绿色低碳的转型,新能源体系的构架,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的升级,再加上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会孕育大量的融资的需求。”326日,在上述年会上,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接受采访时表示,绿色低碳的转型毫无疑问会催生绿色金融的发展。

“我们还得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的绿色金融,特别是转型金融,使得在这个生态中间,绿色金融的产品能够更有效的得到创新,而且绿色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能够更高。”徐林表示,根据测算,要实现碳中和,中国涉及到的投资的总额,用美元来衡量可能会高达60亿-70万亿美元。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特别是能源体系的改造,包括生态环境的改造,都需要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一种投入就是绿色金融的需求。

在他看来,中国现在绿色金融的市场规模在世界是名列前茅的,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绿色金融的产品正在不断地被创新发展出来。

徐林指出,为了更好地满足碳中和所带来的这种投资或者融资的需求,中国需要在不同的绿色金融产品方面进行创新。总的来看,大概包括:碳中和的贷款和债券、碳中和的基金、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等。

“希望资本市场建立针对于碳中和或绿色低碳转型要求的特殊板块,使得更多的资产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市,通过ABSREITs或者企业的上市,使得各类资金,特别是基金类的投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得到更有效的推出。”徐林表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减污降碳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在政策规划、行动措施和科学评估层面同时发力。笔者通过梳理当前我国减污降碳协同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减污与降碳融合的建议,以期为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效能提供参考。

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领域的不足

一是减污与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尚未建立。

现阶段,部分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工作理念尚未完全建立,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环境污染防治的工作思路上。应对气候变化职责由发改部门划转至生态环境部门时间较短,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层面的储备和支撑普遍较薄弱。从工作体系来看,减污与降碳仍是“两张皮”,污染防治部门主要以水、气、土、固废等要素领域污染防治为主,而降碳则主要依托新成立的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环境要素部门和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的工作推进,现阶段尚未实现有机融合。以现阶段协同基础较好的大气污染物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为例,二者的排放清单仍分别编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支撑减污工作,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则支撑降碳工作。

二是降碳与减污的管理政策尚未充分衔接。

传统的减污政策主要是依赖于以环境保护法和各要素法律保障下形成的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可总结为前端准入—过程管理—末端管控,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达标排放制度,这一架构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减污降碳逐渐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总抓手,但在政策推进层面,降碳政策体系尚未与现有生态环境管理政策有效衔接。尽管近年来进行了依托“三线一单”推进协同管控、环评中引入碳评价等探索试点,但仍以探索为主,总体上仍未实现减污与降碳政策深度融合的局面。碳排放交易试点划转至生态环境部门后, 现阶段仍以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为主,急需利用碳交易市场机制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导。

三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科学评估体系尚不健全。

减污与降碳在政策层面、区域层面、领域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协同效果的科学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政策层面,以“无废城市”建设为例,这一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推进减污与降碳,但目前缺少对此政策实施后减污降碳协同效果的量化评估。区域层面,据统计,除浙江省于20226月发布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区域指数外,全国层面及其他省、市、区(县)层面的减污降碳协同情况还缺少科学的评估体系。领域、行业层面,多领域、多行业虽然印发了碳达峰方案,但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尚缺少科学评估体系。企业层面,企业的污染防治措施在减污的同时,对碳减排的效果如何、是否协同,目前也缺少系统科学的评估方法。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效能的建议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一次系统性变革,是生态环境部门的一次转型契机,要牢牢抓住契机,尽快转变工作观念,厘清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估体系。

一是构建减污与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

要尽快建立减污与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理念。将应对气候变化职责融入水、气、土、固废等全领域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工作,扭转当前环境要素部门以减污为主业、减碳仅依托应对气候变化部门推进的“两张皮”格局。推动减污与降碳基础工作的有机融合协同,大力整合环境污染物排放与碳排放数据体系,夯实减污降碳协同工作基础,提升碳污基础数据融合度,推进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数据共建共享,自下而上,以碳污有机融合的数据体系支撑减污与降碳协同效能提升。

二是推动建立减污与降碳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

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减污政策与降碳政策的系统有机融合,探索将传统环境管理的前端准入—过程管理—末端管控政策与降碳政策进行充分整合。加强减污与降碳政策的协同制定、协同推进、协同评价,实现减污与降碳一体化监管和执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和部署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体战略和施工图,构建协同的减污降碳规划体系,以系统融合的规划体系推动减污与降碳协同增效。

三是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减污降碳协同评估体系。

要加快建立健全政策层面、区域层面、领域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等减污降碳协同效果的科学评估体系。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更好地完善政策制定,科学评价省—市—区(县)各级区域、能源等各领域、石化化工等各行业以及具体企业的减污降碳协同效果,为更好推进全社会减污降碳提供评价支撑。通过构建系统完备的减污降碳协同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329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第一类是对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提供支持,第二类支持煤炭清洁能源。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就是人民银行的激励机制,人民银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按照1.75%的利率给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但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承诺对外披露碳排放的贷款余额利率和相应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信息,还要接受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和老百姓的监督。我们实际上已经支持了3000多亿元再贷款。这个“胡萝卜”激励机制风险可控,是适中的。我们在项目提供上对中资、外资一视同仁。

来源:证券时报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分论坛“碳中和:困局与破局”上表示,使用什么类型的政策工具促进碳中和的进程,要看地区具体发展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在需要实现多个目标的背景下,如增长、安全等,政策工具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之间是存在最优解的。未来金融市场应该通过衍生品等工具帮助碳市场建设好。

财联社329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论坛分论坛“碳中和:困局与破局”上表示,十八大以来,金融支持碳减排成效显著,我们的产业结构偏重,工业化、城镇化仍在推进,既要发展绿色产业更要推进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转型金融可以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必要。

来源:财联社

金融界329日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不仅仅是提出目标,我们还在扎扎实实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本文源自金融界

金融界329日消息,29日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从全球来看,碳中和进程应该说过去两年比大家想象的来的慢一些,原来我们认为1.5度在本世纪温升的预测是可以实现的,现在越来越多人觉得实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2度好象也很困难,甚至很多人认为到本世纪末2.7度了。

马骏认为,实现碳中和存在四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碳中和作为一个长期目标与很多短期目标发生冲突,甚至比较严重冲突,短期目标如能源安全问题、就业问题。这些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怎么调和,应该如何来设定碳中和的短中长期比较科学的目标和方向,这是一个大的挑战。

第二,怎样找到最优的政策组合来推进碳中和的进程。用碳价格、碳税的机制作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是用更多的所谓非价格工具。海南已经宣布2030年不能再卖燃油车都对碳中和进程发挥作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如何组合起来,组合有没有一个最佳的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效果,这也是一大挑战。

第三,关于绿色金融如何支持转型的经济活动。绿色金融过去几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包括中国过去8-9年时间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绿色债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绿色金融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是支持那些所谓纯绿或者接近纯绿的经济活动,怎么样建立一个转型金融的政策框架和它其中的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最后,高碳企业行业自身怎么进行转型。有些企业知道怎么设定碳中和的目标,知道基础路径,知道碳计量、做披露。但大部分企业还不知道怎么设定,也不知道基础路径,这些都是挑战。本文源自金融界

中新社博鳌329日电 (记者 刘文文)当前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极端天气愈发频繁,碳中和进程遇到一定阻碍。如何协调碳中和的长期与短期目标?怎样找到实现碳中和的最优政策组合?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之“碳中和:困局与破局”28日举办,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展开讨论。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少不了金融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未来碳市场和碳市场所涉及到的衍生品的发展和监管是金融界非常擅长的领域,金融市场应该帮助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

3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目前全球部分国家倾向于使用价格型工具引导减碳,如税收、补贴,一些国家则倾向于使用非价格型工具来引导,如计划、指导等方式。在周小川看来,在多目标、多任务情况下,碳中和的实现需要寻求目标与工具的协调。要设计一个目标函数,只要把价格和权重设置好,就能实现最优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行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大棒”。碳价或者碳税属于“大棒”,央行的支持工具就是激励机制上的“胡萝卜”。央行以低息给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商业银行收到再贷款后,必须对碳减排的项目进行支持,同时承担向社会公布这些信息的义务。

3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发言。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我们的‘胡萝卜’支持工具的重点在于要求商业银行对于碳足迹、支持项目的利率、减排量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并接受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从而让全社会提高对碳达峰、碳中和紧迫性的认识。”易纲说。

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看来,发展转型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金融支持碳减排成效显著,中国既要发展绿色产业,更要推进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他说,转型金融可以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确立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但在实际推进中却面临不少挑战。如何务实推进碳中和目标落地?俄罗斯与中国展现了成熟的能源领域合作典范。

俄罗斯前总理祖布科夫说,中俄两国在包括天然气的清洁能源供应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比如,中俄东线供气项目正在计划实施,俄罗斯正在增加对中国的供气量,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对中国供气量将很快达到合同规定的380亿立方的年供气量。根据中国专家的估算,这可以让中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

3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直言:“中国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不仅仅是承诺提出目标,而且是扎扎实实按照自己的方式有非常实际的行动。我们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开展了一系列重点行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阶段性效果。”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动荡、价格高企,赵辰昕进一步指出,要充分认识到“双碳”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绝非易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他强调,要深入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夯实能源安全的基础。()

来源:中国新闻网

3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分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分论坛上指出,实现碳中和,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多目标、多工具之间进行优化协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应当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支持零碳发展。

周小川表示,近期针对碳排放的行动和气氛似乎都面临一些困难,尤其是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等诸多事件转移了我们对该议题的注意力。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的共识也不如预期。政府与企业在面临现实挑战时,不一定会将减排放在最高的优先级上,而是需要同时协调多个目标。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实现碳中和,需要政策制定者从思维层面建立一个多目标优化的框架来解决目标冲突的问题。

周小川从目标函数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如何通过计算在不同权重的目标背后的约束条件及影子价格来实现最优协调。他说,在保持安全、增长、公平发展的同时,将目标按年分解,使用碳交易、税收、补贴等价格型工具是可以实现的。谈到非价格型工具时,周小川表示,这要注意有没有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投资者不在亏损甚至微利的情况下去参与减排。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和非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并不是割裂的。

谈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碳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时,周小川表示,金融机构自身做到减排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当在自己的投资组合里看看自己所支持的对象是不是在向零碳迈进,是不是有助于实现零碳发展。此外,周小川强调,未来碳市场及其衍生产品的发展以及监管,也应当成为金融业关注的议题。一个运行良好的碳市场,能够给在多目标多工具之间实现最优协调提供有效的信号。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42日,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创新 低碳 发展”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等领域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论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解读了相关政策,分析当前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新形势,提出节能降碳新思路,为企业、政府搭建交流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论坛的召开,契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世界潮流,是推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普及推广、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探索。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丁志军指出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是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有效举措。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朱美娜副司长在致辞中强调,能源计量工作是节能降碳的“眼睛”和“标尺”,对节能减排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能源计量工作要抓住时代的机遇,充分融入国家大政方针,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指出:节能应是能源战略之首,提高能效是一个先进的能源体系追求的基本目标。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将节能作为“第一能源”,以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来推动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立足现实、务实推进节能、提效工作;放眼未来,争占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介绍了随着化石能源消耗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以及能源革命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节能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建立零碳的电力系统、采用零碳热量以及充分开发利用各类余热满足热量需求。我们要以创新为驱动,建设新的低碳能源系统,为彻底解决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介绍了如何科学地认识碳达峰和碳中和,他称,零碳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是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新增长方式的动能源泉。我们要变轨零碳,多元发力,以品质的增长带动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更公平、更多的就业岗位。

论坛同期举办了2022中国节能协会创新奖”和 “2022年度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的颁奖典礼,以及六场分论坛。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节能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协会的嘉宾、协会会员代表、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共六百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来源:新华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推动绿色发展四大任务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在其中特别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坚决贯彻落实。

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碳,二是增汇。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系统本身就是碳汇,能够起到固碳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是承认自然本身具有价值,二是肯定自然资源能创造价值。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通过建立自然价值评估机制、完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本身价值以及创造价值的测算,并把生态环境要素融入生产力发展要素中。通过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发挥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还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福祉、环境改善形成深远的正向效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碳固定和碳蓄积已成为生态系统另一有价值的服务功能。下一步,可考虑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产生的碳汇纳入全国碳市场,并创新相关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是对现有碳减排机制的有益补充,也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新通道。

增加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就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要深入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善重大工程投入机制,实现生态系统固碳效能的最大化。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系统体现的各种功效或作用,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动态演化等方面。要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改善和提升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获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最优化,使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福祉、环境改善形成深远的正向效益。比如,15亿立方米的森林目标提升将通过更多的森林产品、休闲娱乐功能、生态功能带来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和社会效益。假如到206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草原生态功能恢复,东部地区天然湖泊面积恢复到9万平方公里以上,河湖水体生态功能大幅度改善,可以每年吸收中和1亿吨二氧化碳。具体而言,在陆地生态系统,要通过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的碳贮存和碳吸收能力。在海洋生态系统,因为滨海沼泽、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的特点,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可以有效促进二氧化碳的封存、养护海洋生物、保护沿海社区。下一步,应着力加强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海洋的植物生态环境,不断扩大海岛、海滨一带海洋植物面积,密切关注生物种群的数量、活动生长规律的变化,做好科学的监测、预测工作,为发展蓝色碳汇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来源:碳排放交易网

3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论坛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宁高宁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企业要有四大结构性调整:

第一是能源结构调整,尽量少用化石能源,包括传统的碳、石油等能源,而要采用水电、风电等。

第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向尽量去消耗少量能源的产业结构。

第三是基础结构转型,在技术上即使消耗能源也要比以前效率高。

第四是要实现投资转型。

宁高宁表示,中国有很多企业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从目前看,中国大部分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都会比30·60目标更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谈及当前绿色发展与绿色转型,宁高宁指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目前中国批准新建设的油耗能项目是非常严格的,但石油化工行业鲜有破产,这些老企业占用排放指标,但更高效的新企业无法实现替代,实际上妨碍了新技术替代老技术;

第二,绿色金融、绿色节能项目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会弱一点,金融不能把它们当成赚钱的项目来搞,这也需要政府给予过渡期的支持政策;

第三,目前很难对每个企业的实际碳排放进行精准计算,同时,目前机制还不能通过碳交易来让企业有动力自主减排;

第四,碳减排与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矛盾,当前中国人均GDP在全球还比较低,但设定了较高的碳减排目标,这个矛盾不能回避;

第五,如果把碳作为税收因素加入国际贸易理论,碳关税并不会促进碳减排,反而会带来新一轮的贸易战。

宁高宁表示,2022年全球碳的消耗量还是在增长的,实现碳减排目标还是很艰巨的,我们离目标还很远,所以大家还需要努力。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向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300万元,这是《湖北省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暂行)》出台后,湖北落地的首笔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碳排放权是主管部门基于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要求,向重点排放单位(一般为实体企业)分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到期需按主管部门核定数量要求提交碳排放权完成履约。碳排放权是企业的碳资产,可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贷款,贷款正常完成还本付息后对质押的碳排放权进行解押。

湖北省碳金融创新氛围浓厚,曾落地多项全国首单首笔碳金融业务,自2014年试点碳市场运行伊始就探索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相关制度日渐完善。202210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银保监局、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湖北省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暂行)》,明确了碳排放权质押登记、冻结和处置的全流程闭环操作要点,首次引入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模式,为金融机构深入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提供指引。20233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碳排放权预分配,助力企业进一步盘活碳资产,大大拓展了金融机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空间。

黄石东贝铸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制造业企业,也是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得知企业有经营周转和节能降碳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上门对接,为企业制定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方案。在得到企业认可后,银企双方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办理了碳排放权质押登记和交易冻结,并同步在中征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办理了登记公示。民生银行武汉分行结合企业碳排放权数量和融资需求于近日放款300万元,期限一年,将跨越企业碳排放权履约期。双方约定质押碳排放权可用于企业履约清缴,但次年预分配碳排放权优先质押给银行,以降低履约期贷款风险。

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作为核心的碳金融产品,能够盘活企业碳资产,拓宽节能降碳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近年来,湖北省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深入挖掘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融资需求,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9792亿元,同比增长3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29.1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助力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绿色根基不断夯实。

来源:极目新闻

由青海省科技厅起草的《科技支撑引领青海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于近日会同九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的“青海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碳减排作出更大贡献”重大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关键,构建符合青海省省情定位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支撑青海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施方案》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重点目标”中提出到2030年前,突破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的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在国内具有区域优势的科技创新成果,初步构建协同高效的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体系。2060年前,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体系得到高水平提升,进而实现碳中和愿景目标。在“重点任务”中设置了“建立重点领域绿色创新技术示范体系”“建设青海绿色低碳技术和零碳产业园区”“培育绿色低碳创新企业”“建设绿色低碳和高碳汇创新平台”“强化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交流与合作”五大项重点任务。

青海省科技厅将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等单位从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专家智库委员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方面保障《实施方案》落地见效。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4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黑龙江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助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实施绿色低碳标准提升工程。推广应用节能、节水、环保等标准,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标准创新支持力度,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加快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

来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233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永川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准确理解,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导全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213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渝府发〔202239)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强化工作落实五部分内容。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

()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2133.3吨、89.85吨、1614吨、330.5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绿色动能。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包括十项重点工程,分别是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污染共治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提出优化完善能耗双控政策措施、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落实节能标准体系、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机制、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八个方面任务。

()强化工作落实。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评价考核、开展全民行动三个方面做出保障,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见效。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发展改革委

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于202346日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笃行励新·碳路致远——气候投融资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会期两天,包括主论坛和五场平行分论坛。

会议汇聚200余位相关领域重磅嘉宾,围绕气候投融资赋能创新驱动低碳转型、气候投融资产品与模式、优秀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碳市场与气候投融资国内外趋势展望、助力甲烷排放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等重点议题展开研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原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先生出席并发表致辞。

刘燕华提到,气候投融资涉及的数额非常巨大,且需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只有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推动。但是气候问题和投融资问题是两码事,例如气候投入讲的是长期效益,投资方讲的是短期回报;气候投入是非线性的,金融体系是线性的。“如何在不同的问题之中找到相同的共同点,这就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德豪斯讲的,他说把气候模块和金融模块形成硬连接,我们早投入早收益今后可以放大,如果晚投入今后损失更大。”他说道。

对于中国的气候投融资发展,刘燕华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碳市场的覆盖面。

第二,绿色投资要实施加计扣除的政策,使绿色投资有所激励。

第三,对绿色的企业要进行认定,降低绿色企业上市的门槛,使绿色的企业投融资更加快捷。

第四,加快气候的立法。

第五,考虑加大CCER覆盖范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首先祝贺气候投融资大会的召开。我记得在2015年巴黎会议期间签订了巴黎协议,当时有很多专家就有一个预测,说落实巴黎协议有三个缺口,一个是承诺缺口,二是技术缺口,三是资金缺口。今天我们这个会就讨论资金缺口问题,我看了一下日程,40分钟有7个致辞,所以我把致辞压缩到5分钟,我想谈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气候投融资这个数额非常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110万亿美元来解决落实巴黎协议问题,数字非常巨大。中国专家也进行了预测,这个预测有几个版本,从160万亿到350万亿,这个数字相当巨大,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今后的气候投融资需求量大概是占GDP2%左右,这个数字非常巨大。

第二问题,气候投融资的钱从哪来、谁来用?钱就分成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事情可以分成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情,假如说把这些问题交叉在一起考虑就有很多的组合了。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是最认真的,非常精打细算的。假如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要不就是捐助,慈善事业,要不有回报预期。别人的钱要办自己的事,要么就是腐败,要么就是投资有所预期,还有是它得有足够的吸引力。最后一个是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最任性的,也容易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时候我们要考虑清楚钱怎么用好,能够把各方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所以说气候投融资问题它需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只有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推动。

但是气候问题和投融资问题这是两码事,绿色投入因为它有不确定性,而且投资是要风险最小,气候投入讲的是长期效益,投资方讲的是短期回报。气候投入是非线性的,金融体系是线性的,气候的研究或者是产业它目前还是比较散而且比较小。而金融需要大而集中。另外气候的技术问题是无形资产,金融机构需要有形资产来抵押。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不同,如何在不同的问题之中找到相同的共同点,这就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德豪斯讲的,他说把气候模块和金融模块形成硬连接,我们早投入早收益今后可以放大,如果晚投入今后损失更大。

第四个观点,气候融资的杠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目前中国推行的碳市场,中国的碳市场和欧盟的碳市场目前还有很大差别,但是我们必须要用好这个杠杆,因为碳交易它考虑的是环境成本、配额制度、资产属性和资本属性。因此必须要行业广覆盖,而且在技术上要有所进步。

最后,我谈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碳市场的覆盖面。

第二,绿色投资要实施加计扣除的政策,使绿色投资有所激励。

第三,对绿色的企业要进行认定,降低绿色企业上市的门槛,使绿色的企业投融资更加快捷。

第四,加快气候的立法。

第五,考虑加大CCER覆盖范围。

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想法,谢谢!

来源:川吉碳中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陶野)47日,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武汉)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国辉在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分享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以下简称“中碳登”)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和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的体会。

朱国辉表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应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是我国的应有之举。气候投融资体系的建设是切实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双碳目标问题的重要手段,碳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以市场化机制平衡、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统筹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也是气候投融资非常重要的核心载体。

朱国辉提出中碳登在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中的两点感受,一是落实双碳发展行稳致远,气候领域的资金支持刻不容缓;二是气候资金供需存在矛盾,气候投融资亟待起势,“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双碳带来了为数不多明确的经济增长极,疫情之后不管是我国,全球经济发展都有非常明确的经济发展新模式,‘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周期横跨40年之久,在诸多的不确定中低碳经济领域有着广阔的确定的增长空间,转型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发展是极为明确的经济换挡提速的新引擎。”

随着下一步全国碳市场的持续建设,深化功能拓展,更加高效的碳定价机制、更加明确的资金引导作用将会成为夯实和筑牢气候投融资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朱国辉表示,“中碳登作为全国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平台和核心功能平台,建设全国碳市场大脑和我们衷心希望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和气候投融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新京报

47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表示,在发电行业配额现货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将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的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逯世泽表示,全国碳市场经过一年多健康平稳有序运行,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为气候变化相关因素以定量化形式纳入到各主体进行投资收益、风险评估、投资组合管理过程中奠定了核心基础。

全国碳市场建设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也为促进气候投融资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碳市场是气候投融资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为参与碳市场交易企业低碳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碳价也是投融资过程中进行风险和收益评估的基础要素。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制度体系、技术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国碳市场取得了积极进展。

第一是初步构建全国碳市场的制度体系,形成了配额分配、数据管理、交易监管、执法检查、支撑平台一体化的管理框架。

第二是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初步显现。通过碳市场机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降碳的责任落实到企业,增强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绿色低碳意识,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v第三是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报告质量专项监督帮扶,向社会公开碳市场数据造假典型问题案例,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经过这两年碳市场的建设,现在碳市场已经成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全国碳市场不仅是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碳市场提供了借鉴,同时为促进全球碳定价机制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逯世泽称,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将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监管有效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来源:新京报

财联社47日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志轩在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为了推进碳市场和气候投融资的融合发展,建议继续完善我国碳市场建设,要抓紧出台碳市场的法律法规,为碳市场的运行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要充分利用国内试点碳市场的条件,扩大开展碳市场与金融试点的工作,积累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

来源:财联社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系统建设,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

2025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新建或改造不少于60项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制修订不少于2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筹建12家碳计量监测和技术中心。主导或参与2项以上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完成1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完成不少于5项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供给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2030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关键领域碳排放计量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测量能力基本具备,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限额及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生态碳汇标准逐步健全,标准约束和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碳达峰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实施方案》指出

我省将完善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体系,参与国家、行业碳排放术语、分类、管理体系、碳信息披露等基础标准研制;加强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基础共性标准制修订,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制修订等;加快布局碳清除标准体系,加快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等碳清除技术标准研制,发挥标准对碳清除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引领作用;健全市场化机制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服务,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制修订;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基础前沿碳计量技术研究,加强共性关键计量技术研究等。

《实施意见》提出

我省将实施8项重点工程和行动,包括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碳计量区域合作工程以及双碳标准强基行动等。

来源:陕西日报

公众参加碳普惠获得的回馈权益——碳积分,可用于兑换普惠商品或服务。这是46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管理办法》所称的碳普惠是通过建立碳账户,以商业激励和碳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绿色低碳行为的正向引导机制,是一项利用互联网与碳金融等方式调动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的创新做法。

碳账户是用户参与碳普惠机制的重要载体,通过“海易办”平台进行注册,主要用于碳排放数据采集、碳足迹核算、碳积分兑换和碳减排量交易等。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低碳场景管理、碳普惠方法学管理、碳积分管理、项目减排量管理、碳普惠交易管理、监督与管理、附则等共43条规定。

其中,在碳积分管理方面,该办法指出,碳积分是公众参加碳普惠获得的回馈权益,积分值由个人减排量按照一定兑换规则进行换算得出。碳积分管理规定了碳积分发放流程、有效期限、产品兑换等。探索将碳积分纳入金椰分平台信用指标,公众持有的碳积分转换为金椰分,享受金椰分平台各项优惠福利或便捷服务。

碳普惠交易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明确了个人减排量与项目减排量的使用路径,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海易办”碳普惠管理系统自愿购买减排量实施碳中和,履行绿色低碳社会责任。鼓励大型活动组织自愿购买减排量,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鼓励按照碳普惠方法学科学申报项目减排量,结合生态优势积极开发蓝碳绿碳产品,主动服务全省碳普惠交易,创新基于碳汇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会上还举行了碳普惠管理系统上线仪式。下一步,海南省将以《管理办法》为政策依据,积极开展碳普惠创新试点,不断丰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理论和实践,以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2023年是碳达峰碳中和从规划到落地实施的第一年,然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无论是低碳技术升级还是高碳产业改造,最终都需要钱来解决问题。钱从哪来?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一方面需要市场的正向反馈,都是需要金融工具来实现。碳金融就是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增效的金融支持工具,是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的正向收益,可帮助企业在降碳增效过程中减少成本和扩大收益。只有更早布局更早应用碳金融的企业,才能在碳中和时代站稳自己的位置,得到更大的回报收益。】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进一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利用能源,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3年第2号,以下简称《办法》)。

修订印发《办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节能审查工作效能,将对各地区扎实有序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形成有力支撑。《办法》加强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的有效衔接,突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导向,补充完善节能审查变更、节能验收、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项目条件等制度要求,调整优化省级节能审查权限、强化节能审查服务指导等重点环节,并进一步加强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明确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地方和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好《办法》要求,切实发挥好节能审查能效源头把关作用,推动提高新上项目能效水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步伐。

《办法》自202361日起施行,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6年第44号)同时废止。

完善节能审查制度建设 把好节能降碳“源头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专家解读文章之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是我国节能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制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23年第2号,以下简称《办法》),对2017年开始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6年第44号)进行了修订完善。这是健全节能降碳制度体系、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重要举措,将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一、节能审查是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碳的重要措施

《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2010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0年第6号),节能审查制度正式建立并开始实施;2016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6年第44号),对审查范围、程序和权限等方面规定作了优化完善,进一步细化了审查要求,有效提高了审查效能。

节能审查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项目能效水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展节能审查时,审查机关以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产品设备能效标准等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引导项目在可研或设计阶段积极开展行业对标,加强和改进节能措施,优化技术路线并采用先进高效用能设备。同时,核算分析、科学评价项目能源消费、单位增加值能耗、与本地区节能降碳任务衔接等情况,引导能源要素优先向能效水平高、产出效益好的项目配置,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办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审查制度工作导向,细化了操作要求,将更好发挥从源头上促进节能降碳的重要作用。

二、节能审查是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办法》加强与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的有效衔接,在节能审查工作中科学评估项目用能量、用能结构、能效水平、能耗强度等,能够切实发挥能效把关作用,保障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同时,引导项目因地制宜更多采用可再生能源、工业余热等,有利于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本次《办法》修订进一步强化了节能审查对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支撑作用。《办法》明确,地方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对节能审查工作加强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节能报告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原料用能量核算要求,分析项目单位产品化石能源消耗、单位增加值(产值)化石能源消耗、化石能源消费量、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和供给保障情况、原料用能消费量等,引导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具备碳排放统计核算条件的项目,要在节能报告中核算碳排放数据、提出减碳措施、分析项目碳排放对地方降碳目标影响等,进一步增强了节能审查对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的协同推动作用,将为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提供有力支撑。

三、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升节能审查制度效能

节能审查作为行政许可事项,需要在制度建设中持续规范管理权限,优化监管方式,更好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本次《办法》修订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着力提升节能审查效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办法》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将省级节能审查机关管理权限由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提高到1万吨标准煤;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开发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实施区域节能审查,实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办法》强调放管结合,建立闭环管理机制,要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对项目节能报告中的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节能技术采用情况等进行验收,未经节能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将节能审查实施情况纳入节能监察,进一步明确未批先建、提供虚假信息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规定。《办法》注重优化服务,要求节能审查机关制定并公开服务指南,强化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指导,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透明度,以高质量服务优化提升制度效能。

四、目标导向、精准施策,细化节能审查具体措施

《办法》修订以更好发挥节能审查对推动节能降碳的作用为目标,以务实管用为原则,统筹考虑节能审查工作实际,健全制度规定、细化执行要求,支撑相关制度更好落地实施。

《办法》优化完善了关于节能审查变更、改建项目边界、节能审查意见逾期等要求,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引。如,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增量时,将原“改扩建项目”的表述明确界定为“建设地点、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未改变的改建项目”,厘清了项目能耗核算边界;要求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能效水平等发生重大变动,或年实际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节能审查批复水平10%及以上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交变更申请;明确单个项目涉及两个及以上省级地区的,节能审查工作由项目主体工程(或控制性工程)所在省(区、市)省级节能审查机关牵头商其他地区省级节能审查机关研究确定后实施等。此外,《办法》还要求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节能审查具体实施办法,为制度执行提供更加精细的指导。

此次修订印发的《办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节能审查制度定位、审查工作流程、管理部门职责、事中事后监管、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是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重要制度设计。我们要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领会《办法》修订精神,切实抓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好节能审查制度在节能降碳工作中的源头把关作用。

(作者:任献光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

来源:国家发改委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积极争当绿色司法探路者。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15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福建法院入选的2个案例均来自同安法院。审理的跨境销售大白鲨制品案和古玩市场非法买卖红珊瑚制品案的入选,彰显了同安法院“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生态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创新生态修复机制、设立全国首个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探索设立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近年来,厦门市在创新探索绿色司法保护模式上勇担当、走在前,用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20183月,同安法院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生态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实行“三审合一”模式,审理厦门市全部6区的涉生态刑事、民事、行政一审诉讼案件,至今累计受理厦门六区涉生态案件1278件,审结1212件,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当好生态环境的“守门员”。

汇聚合力 提升生态审判专业化水平

近日,同安法院牵头组织同安区农业农村局、汀溪镇林长办、汀溪镇堤内村以及补植复绿工程监理单位等前往位于汀溪镇堤内村的“厦门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堤内片区,共同开展异地补植复绿踏勘验收。看到山坡上树林葱郁,黄花风铃木、枫香等观赏性植物点缀其间,大家感到很欣慰。

“这次共计验收同安法院生态庭首批责令涉林刑事案件被告人补种管护的林地528亩。”同安区人民法院行政与生态环境审判庭庭长林振泰介绍,其中,发生在翔安区的苏某福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一案责令原地补植复绿200余亩,异地补植复绿390余亩,是迄今为止厦门市范围内责令刑事案件被告人补植复绿面积最大的刑事案件。

在踏勘后,考虑达到异地补植复绿的林地经过三年管护,长势总体良好,同安法院协调相关各方共同验收,并由区农业农村局出具验收情况报告。至此,涉及的相关案件形成完整闭环。

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发生后,由同安法院跨区域集中受理审判,涉及生态修复的,又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分别在原地和异地开展——这是自五年前,厦门在全省率先实现涉生态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以来,涉生态案件的处理常态。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安法院联合辖区8家环境行政执法、司法机关,共同构建一体联动、依法监督、源头预防、跟踪修复的“1+8”立体化生态保护网络,建立案件咨询、督办预警、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诉调对接、快办快审快执等工作机制,规范证据采集和案件移送、办理流程。该院还建立专家证人出庭做证和专家辅助人参审参调机制,借助覆盖环境物证、林业物证、水产养殖育种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力量,进一步提升生态审判专业化水平。

创新不断 生态修复展现厦门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在创新生态修复机制方面,2022830日,厦门设立全国首个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开辟“碳汇+”生态司法新格局。

此前,在一起非法到台湾浅滩海域盗砂的诉讼中,由于已无法进行原地的生态修复,经过同安法院的调解,最终,被告人签订了《自愿认购碳汇委托书》,自愿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购买价值42万余元的海洋碳汇并交付至厦门市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今后,这些碳汇将被用于厦门区域内大型社会活动项目的碳中和。

而这也标志着厦门市“生态司法+碳汇交易”工作机制正式建立。瞄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修复能力不足、实际修复条件有限等问题,该模式着力简化生态修复流程,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环境修复举措。

司法守护绿水青山,审判并不是终点,发挥司法职能,促进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同样重要。近年来,同安法院持续探索,不断完善生态修复专家论证、检查验收、评估回访和履约保证金制度,形成“破坏—判罚—修复—监督”的完整闭环。截至目前,“厦门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的4个基地覆盖山林荒地面积2000余亩,实现造林管护1000余亩,生态修复率超过95%,更多生态修复的厦门创新实践不断涌现。

预防在前 增进环保法治新共识

“大家看看这份倡议书,记住红珊瑚是海洋珍稀濒危物种,不可以出售、收购,别像我一样触犯刑法了……”曾经的古玩店老板沈某发,变身宣讲员,自费印制《保护红珊瑚倡议书》发放,现身说法倡导商户保护红珊瑚。

出现在厦门古玩市场的这一幕,同样源于同安法院的创新之举。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15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之一,同安法院通过探索创新符合案件实际情况的劳务代偿生态修复模式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在该案中,被告人的现身说法在为古玩商户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增强了公众对珊瑚等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厦门创新设立生态审判碳汇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地宣讲、司法案例警示教育、生态法治文化推广等,预防在前,让生态司法更深入人心。

“近期,我们正和区城管局加强互动,针对建筑垃圾随意倾倒问题,指导执法人员依法取证。”林振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还将和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推进林业碳汇损失测算等工作,把生态司法保护与乡村振兴更紧密地结合,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中和技术作为解决气候问题的重要手段,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那么所谓的碳中和技术指的是什么呢?

事实上,碳中和是指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零,或者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净增量减少到零的过程。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碳捕获和储存、森林保护和再造以及碳交易等手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接下来我将以碳中和技术的分类和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碳中和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哪些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碳中和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分别为清洁能源、碳捕获和储存、森林保护和再造以及碳交易。

首先是清洁能源,它是指能够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这些能源源源不断地供应,而且几乎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清洁能源在发电、交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这对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碳捕获和储存,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或能源生产中捕获并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储存介质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前端碳捕获、后端碳捕获和直接空气碳捕获。

前端碳捕获是指在燃烧化石燃料时将二氧化碳捕获并分离出来。这种技术需要在工业过程中进行,通常会涉及到对燃料进行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

后端碳捕获是指将燃烧后的二氧化碳从废气中捕获并分离出来。这种技术通常适用于工业和发电站等大型场所,需要使用高效的分离技术。

直接空气碳捕获是指通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这种技术需要更高效的捕获和分离技术,但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然后是森林保护和再造,是指通过保护和再造森林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在生长和腐烂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和水蒸气。

通过保护和再造森林,可以减少森林砍伐和采伐,遏制森林破坏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是碳交易,是指通过购买和销售碳排放配额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在碳交易市场中,政府或企业可以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以实现其减排目标。

这种市场机制可以激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同时为政府提供资金,用于推广和支持减排措施。

二、碳中和技术的应用

碳中和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

首先是工业领域。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推广。许多工厂和电厂采用了碳捕获技术,以降低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建立碳交易市场,以激励企业采取减排措施。

其次是能源领域。清洁能源已经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同时,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也在能源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此外,还有建筑领域。其作为一个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碳中和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推广。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理念已经出现,以减少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

最后就是农业领域。它也是碳排放量的“大户”。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保护森林和种植树木也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前景

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下是碳中和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前,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技术手段,如基于生物能源的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基于化学反应的碳转化技术等,以更加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政策上所需的支持对于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可谓是重中之重。许多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鼓励和支持碳中和技术的发展。

未来,政策支持将会更加强有力,以推动碳中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而且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就像一个“钞票粉碎机”,需要大量的金额支持。许多国际机构和企业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支持碳中和技术的发展。未来,随着碳中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逐渐明确,投资者将会更加关注碳中和技术的领域。

最后则是需要全球共同推进合作。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努力。未来,全球合作将会更加重要,以加强碳中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四、碳中和技术成本的问题

碳中和技术的成本取决于不同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譬如,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需要大量能源和设备支持,成本较高。而生物质能源碳捕获技术和土地碳贮存技术则相对成本较低。因此,不同技术的成本差异很大。

碳中和技术的成本也受到政策支持的影响,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可以降低碳中和技术的成本。例如,一些国家出台了碳排放税,对排放量高的企业征收税收,同时对采取碳中和技术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从而促进碳中和技术的发展。

随着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规模效应将会逐渐显现,从而降低成本。比如目前全球的直接空气碳捕获项目规模较小,无法达到成本的规模效应。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扩大,规模效应将会逐渐显现,从而降低成本。

五、碳储存安全的挑战

碳储存是一种将二氧化碳永久地储存在地下或海底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碳中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碳储存面临着许多安全挑战,包括地质和环境风险、碳泄漏等问题。

地质和环境风险是碳储存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碳储存通常是在地下或海底进行的,选择不当的储存地点可能会导致地质活动或地质构造的变化,从而导致碳泄漏或其他问题。

例如,如果碳储存地点附近存在地震活动或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地下地质构造变化,增加碳泄漏的风险。

此外,碳储存可能会对地下或海底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水文循环、地下水质量等,这些都需要得到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碳泄漏可能会导致地下或海底生态系统受到损害,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碳泄漏还可能引起安全隐患,如爆炸或火灾等,给周围环境和人民带来威胁。

碳泄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下地质构造的变化、储存设施的损坏、操作和管理的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对碳储存设施的监控和管理至关重要。

最关键的是碳储存的长期安全性也是一个挑战。虽然碳储存可以将二氧化碳永久地存储在地下或海底,但长期的储存安全性需要得到保障。

因为碳储存需要持续几十年甚至数百年,长期的储存安全需要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得到保障。例如,碳储存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社会和环境影响的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碳中和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虽然碳中和技术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其实施过程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植树造林作为碳中和技术的一种形式,虽然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但是植树的数量和地点选择等问题也会对土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另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和环境负担。

其次,碳中和技术在社会方面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碳中和技术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这可能会导致社会和经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另一方面,碳中和技术也需要社会的接受和支持,否则技术的实施可能会遭到抵制。

因此,在碳中和技术的推广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的意见和反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社会问题。

此外,碳中和技术的实施也需要考虑其可持续性。虽然碳中和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如果碳中和技术的实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会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碳中和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可持续性。

可见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尽管目前这项技术的成本较高,但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将促进其成本的下降。此外,随着碳排放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发展,碳中和技术也将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总之,碳中和技术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碳中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来源:文/万物知识局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发展格局,推进绿色发展事业。江西银行倾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西银行在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中,将发展绿色金融的战略,转化为兴赣富民的具体举措。搭建绿色金融治理框架,将发展绿色金融、落实“双碳”目标写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方案;成立绿色金融室,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生态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和创新探索。

我们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服务。目前,江西银行已在江西11个地市分支机构设立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团队)。

我们努力拓展绿色金融新领域,探索了一批绿色金融特色举措:如在赣州市投放江西省地方法人机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4000万元;与江西省供销社合作,提供“智慧+场景+金融”生态服务等;与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金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金融研究、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等。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陕西日报讯(记者 徐颖) 4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系统建设,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9部门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新建或改造不少于60项省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制修订不少于2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筹建12家碳计量监测和技术中心。主导或参与2项以上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完成1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完成不少于5项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供给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2030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排放量值传递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关键领域碳排放计量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测量能力基本具备,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限额及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及生态碳汇标准逐步健全,标准约束和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碳达峰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实施方案》指出,我省将完善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体系,参与国家、行业碳排放术语、分类、管理体系、碳信息披露等基础标准研制;加强重点领域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基础共性标准制修订,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制修订等;加快布局碳清除标准体系,加快生态系统固碳和增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等碳清除技术标准研制,发挥标准对碳清除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引领作用;健全市场化机制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服务,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制修订;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基础前沿碳计量技术研究,加强共性关键计量技术研究等。

《实施意见》提出,我省将实施8项重点工程和行动,包括碳计量科技创新工程、碳计量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碳计量标杆引领工程、碳计量精准服务工程、碳计量区域合作工程以及双碳标准强基行动等。

来源:榆林日报

412日,“聚力绿美广东·共做碳路先锋”——第二届广东“双碳”达标先锋生态峰会在广州举行。活动当天同时开展了以“绿美新广东 ‘碳’寻新能量”主题的圆桌会议,专家学者、企业大咖、碳交易所围绕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绿色金融创新等话题,多维度碰撞观点、建言献策。

“当前,广东政府、社会层面都十分重视低碳,这对于广东落实‘双碳’战略是至关重要的。”会上,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低碳产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周永章表示,广东在绿色低碳转型上,总基调和步伐都迈得很稳。除了政府层面外,企业端和社会组织也都纷纷大力投入“碳中和”实践、“双碳”示范园区建设。在周永章看来,这些都是广东在落实“双碳”战略方面的亮点所在。

周永章介绍道,红树林、森林公园,都是充分具备广东特色的绿色低碳产品。在林业与碳汇结合方面,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无疑是成功的。截至2022年年末,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2.14亿吨,成交金额达到56.39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目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正着力构建1+1+N”政策体系,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周永章指出,在碳排放盘查和碳汇计量方面,在精准测量和大面积推广上,当前的设备和技术手段还难以支撑。“此外,在‘双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思维还需进一步提升,‘碳足迹’‘碳标签’的核算标准建设应当继续发力。”

碳足迹是指产品或服务原料、生产、使用、废弃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既包括产品本身,也包括其产业链和供应链所涉及的温室气体排放。据了解,碳足迹核算对企业进行全生命周期降碳和我国如期实现“双碳”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周永章提到,要真正画上多种树和实现“金山银山”的等号,离不开“双碳”实践。其中,“绿美广东”建设和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412日,由广东省林业局、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广东“双碳”达标先锋生态峰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召开。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广东是最早开始探索碳排放权交易的地方试点之一,在长达十年的探索中,广东形成了哪些创新经验?又将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并推动试点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有机衔接呢?会上,来自本次峰会支持单位——广州交易集团的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苹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并对上述问题作了详细解读。

“广东经验”: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全国第一

我国碳市场建设始于地方试点,2011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6月先后启动了交易。其中,广州交易集团旗下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广碳所”)正是全国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所之一。

“截至20233月底,广碳所累计成交碳排放权2.9亿吨,成交金额63.8亿元,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占全国碳交易试点三分之一以上。”王苹表示,广碳所交易规模已经连续十年居全国试点第一,碳配额现货年交易量先后超过同期欧洲能源交易所和韩国交易所,位居世界前列。

2021年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广东地方试点可以为全国市场提供什么经验?

王苹介绍,十年来,广碳所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等的建设,在功能定位、顶层设计和碳金融创新方面,积极发挥了试点平台的先行作用。

“我们深度参与了顶层设计、机制建设、交易运营、市场服务、金融创新、前沿研究及对外交流等全流程各环节,也承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平台、广东省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及交易平台、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广东)中心等职能。同时还参与了国家多项碳标准研究制定,助力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王苹表示。

特别是在碳金融方面,广碳所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需求,先后推出碳配额远期交易、碳配额回购交易、碳配额托管、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业务,开创了多个全国“首单”“首宗”“首个”:2014年,广碳所做了全国首单碳排放配额的抵质押融资,2015年完成国内首宗互换型交易,2016年推出全国首个“回购”碳金融产品。通过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为控排企业生产经营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通过碳市场融资开展节能减碳等生产经营活动。

“经过近十年的经营实践,广东碳定价影响力享誉海内外,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上成效凸显,为全国和国际碳交易市场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广东经验。”王苹表示。

另据王苹透露,立足能源消耗大省广东,广碳所正在积极推动交易行业的扩容。“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纺织、陶瓷、数据中心、交通和建筑等几大行业纳入广东碳市场。”王苹表示,新行业的进入,一方面可带动区域降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更好的示范效应。

扩容提质:

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

广碳所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意义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其中,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湾区、助推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一环。

王苹表示,目前广碳所正在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以广东碳市场为基础,通过扩容联通港澳这种形式,来鼓励港澳企业参与进来,是将港澳融入全国“双碳”发展大局的重要补充。

“我们希望扩容后的平台与全国统一碳市场形成错位发展,进一步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链接国际、协同港澳的特色。”王苹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跨境协调和监管难度较大、绿色交易存在一定的跨区域流动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等难题。”王苹建议,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由不同的行政区域组成,在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等绿色要素资源配置和交易中,更需要粤港澳三地在立法、行政、监管、标准认定、市场规则等方面的协调衔接,建立跨境合作机制和规范;建立起绿色要素交易基础设施平台,以支持“碳排放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用能权”“用水权”等绿色要素资源的交流和配置,提高大湾区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同时,要加强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以保障市场的稳健发展。

长远来看,通过扩容联通港澳,是未来建设全国碳交易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碳交易国际合作的关键一步。王苹表示,广碳所持续加强区域联动与合作交流。推动机制、标准、规则、资金、要素、技术等方面的开放与融合,以自身为节点,广泛联通港澳等境内外地区,探索粤港澳互联互通的市场化合作与跨境人民币碳交易便利化措施。

作为广东绿金委秘书处单位,广碳所将与港澳深三地绿金组织一道,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同香港绿金协共同发布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广泛探索跨区域国际合作经验。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同香港、澳门相关机构就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自愿减排市场开展前期研究,并通过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从技术上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王苹表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412日,首届西部碳博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论坛在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搭建起新技术、新成果的沟通交流平台。嘉宾们纷纷表示,各省市应抢抓窗口期,致力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以科技助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高翔表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加强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将成为能源结构重塑的核心。

据了解,我国化石能源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征,原油及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较高。高翔认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构建更加多元、清洁、低碳、可持续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能源产业实现战略性、整体性转型的当务之急。

为此,他建议各地应充分发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优势,统筹考虑电能、热能、化学能转化及储能特性,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推广等方面加大资金、人才引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主旨演讲中,高翔盘点了国内外在能源转型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他围绕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超低排放系统”举例道,“我们通过降低煤炭燃烧排放中的污染物浓度,将煤炭‘变身’为清洁能源,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作为低碳领域的前沿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实现二氧化碳捕获和循环利用,是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市科协兼职副主席杜云贵说,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究创新,多项成果走在了行业前列。

譬如,远达环保就依托自有技术,与中电投合川双槐电厂研发建设了国内首个投运的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该装置每年可处理烟气量约5000万标准立方米,能捕集浓缩浓度在99.5%以上的液体二氧化碳1万吨。

“利用该捕集装置,可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等工艺、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对于下一步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大型化、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杜云贵说。

论坛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也对新时期如何投资布局“双碳”经济提出了积极对策。柴麒敏说,中国目前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大约在100多亿吨左右,要把这么高的碳排放量逐步降下来,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但现阶段,大部分碳中和技术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实施碳中和具体行动的积极性。

为此,柴麒敏建议,国家应充分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发和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引导社会把节能减排创新发展变为一种自觉行动。对政府而言,应鼓励企业加大节能降碳研发投入,深入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对企业而言,则应加强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应对全球风险的能力,建设碳中和创新基地,加强零碳智能技术的产业转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51日起施行。

通知中明确: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的核心环节,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提升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通用大纲》《参考大纲》和《编写说明》是指导有关方面开展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指南,也是加强和改进投资项目决策管理的载体。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则上应按照《通用大纲》进行编写,并作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政府投资项目的基本依据。《参考大纲》主要是在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基础上,引导企业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加强投资项目内部决策管理,促进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编写说明》是对大纲的解释和阐述。在编写、审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同时借鉴和参考使用大纲及说明有关内容。

通知指出,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在项目能源资源利用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并核算项目年度碳排放总量、主要产品碳排放强度,提出项目碳排放控制方案,明确拟采取减少碳排放的路径与方式,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来源:金台资讯

41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和“第五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在致辞中分享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进展和挑战。

涂瑞和表示,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非常严峻,预计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各项指标大概只有10%可能得到实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评估,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面临三大全球环境性的危机:第一、气候变化。第二、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多样性的丧失。第三、污染和废物。

“三大危机相互关联,一个危机恶化导致另外两个危机的恶化,反之一个危机缓解也会促进另外两个危机的缓解。去年召开了庆祝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50周年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50周年的活动,各方普遍的共识是,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更有效的行动去落实和实施各方已经达成的目标,我们需要行动、行动、再行动,落实、落实、再落实。”

涂瑞和称,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确定了调度资金支持、保护气候、保护自然、扼制化学品和污染三大主题行动,推动金融和绿色经济的转型,数字转型,两项保障性的工作,以便大力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努力实现气候稳定与自然和谐相处,无污染地球的目标。

“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还通过了一项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决议,这个决议要求在2024年底以前各国政府要达成一项控制塑料污染的全球性公约文本,这将为扼制塑料污染铺平道路。”

在涂瑞和看来,中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积累的良好实践和成功经验具有全球性意义。环境规划署期待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国内的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良好实践,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能力建设,分享实用技术,低碳清洁技术。

来源:中科ESG

414日下午,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生态环境司局长与环保企业对话会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指出,生态环保产业是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服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态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环境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新业态持续涌现,有力支撑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2022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收总额达2.22万亿元。”

逯元堂表示, 2023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增加20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1091亿元、增加99亿元,生态环保产业需求持续释放,污染防治攻坚战、双碳战略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生态环保产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逯元堂认为,生态环保产业要加快填补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的空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兴技术与生态环保产业融合创新,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创新动力。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赵方园)

413~14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2023年数字经济峰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合办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于14日下午组织了“新型工业化”论坛,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出席并发表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未来路径和政策措施”专题演讲。

李政表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紧迫的危机。过去一年里,从中国到欧洲,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问题越来越频繁,在气候问题面前,所有人都难以独善其身。

最新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指出,2011~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1.1℃,而且过去50年温度上升的速度是最近2000年里最快的。而按照当前的发展惯性,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会达到2.2度,甚至3.5度,“这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环境气候变化”。因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共识。

“双碳”战略背景之下,李政表示,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实现《巴黎协定》确立的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以内的目标,需要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个阶段,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意味着我国经济还要增长,能源使用还会增加,也就是说碳排放还要增加。“但我们要争取主要甚至全部能源的增量都来自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并且争取在2030年前存量的化石能源使用以及乡村相应的碳排放也减少。”

第二个阶段,就是深度减排的阶段,按照我国当前的碳排放量,未来30年到50年之间,每年减碳的数量要达到5亿吨,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同时,我们希望到2050年,中国的人均碳排放是1吨到1.5吨,和届时我们预测的全世界平均排放量齐平。”

第三个阶段,就是碳中和。在这个阶段里,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减到了比较低的程度,但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很严重,而且减排难度会很大。“所以我们要加强使用负碳的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通过负碳排放的技术,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在2060年之前实现目标。”

李政指出,要实现碳中和,首先要在能源的供给侧减少碳排放。当前我国能源供给的84%还是化石能源,每年约排放100亿吨的二氧化碳。“到2060年,我们的能源结构应该要倒过来,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80%,甚至可能更高。”

要实现这个目标,李政认为有几个时间节点:到2030年,要把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5%,到2050年要争取提高到70%

此外,李政还表示,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实行新型工业化来减少能源需求,从而减少碳排放。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41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在北京开幕。在同期举办的“第五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主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就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今后工作思路、方法路径等作了交流。

赵鹏高表示,相关企业应更加积极投身规制标准体系建设。赵鹏高指出,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国家发改委将及时总结政策实践成效,推动上升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引导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鼓励生态环保企业主动参与规制标准体系建设,自发组建贯穿产业上下游的标准创新共同体,推动完善相关产业标准、规范计量检测要求、健全认证认可规范,实现技术创新、标准转化、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

赵鹏高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竞争中,谁掌握了科技,谁的科技创新能力强,谁就能拥有市场。企业是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赵鹏高认为,生态环保企业要适应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积极投身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创新体系与创新能力建设,主动承担国家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研发与商业应用的有机衔接,加快提升多污染物、多要素、全过程治理能力,助力培育产业增长点和发展新动能。

来源:生态环境部

413日,在腾讯云能源和资源行业伙伴高层沟通会上,青岛胶州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胶发集团”)、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下称“能蜂电气”)和腾讯云达成三方战略合作。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能源领域的集成、平台和交付能力,助力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与创新提速。

胶发集团作为青岛上合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字号”平台城市运营公司,已成为以城市开发、资产运营、产业投资等板块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

能蜂电气致力成为智慧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和协助国家实现“双碳”指标的核心贡献者,在国内首创家用分布式智慧储能终端系统,其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领域用户数量和用户增速以及项目数量均位居全国细分行业首位。

此次胶发集团、能蜂电气和腾讯云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将基于腾讯云能源连接器(EnerLink)和能源数字孪生(EnerTwin)等自研产品,并依托腾讯云“能碳工场”的生态力量,推进胶发集团和能蜂电气数字化转型,共同打造丰富的场景化能源解决方案,有效解决行业数字化转型难题。其中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平台、“双碳”落地、智慧储能支付中台等是本次战略合作的重点推进方向。

首先,三方将联手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平台,实现对能源、设施、客户、服务四个维度的数字化管理,打通商业能源用户和能源服务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低碳园区、综合能源、智慧绿色楼宇、碳资产管理、碳普惠等创新业务,助力能蜂电气等加速转型成为综合能源生态运营商。

其次,借助胶发集团的国家战略区位优势,腾讯云自研产品的连接和智能优势,以及能蜂电气在数字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在能源的生产、调度、使用等环节中,三方将共同探索打造碳中和解决方案以及碳积分平台管理方案,实施推动系列行业级双碳项目以及城市级数字能源管理项目。

面向智慧能源商业领域,腾讯云通过腾讯微卡支付和腾讯电子签等能力,助力胶发集团和能蜂电气打造智慧储能支付中台,实现储能交易在线化、合规化、智能化,帮助胶发集团和能蜂电气提升资金合规化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和生态能力。此外,腾讯云与能蜂电气还将共同建设业内首创的绿能用户信用体系,为储能行业打造新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能蜂电气此次也宣布入驻腾讯云能碳工场。能碳工场目前已经聚合起数十家行业合作伙伴,并基于能源连接器和能源数字孪生等腾讯云自研产品,联合伙伴打造了透明工厂、智能场站云边融合、工业设备能效优化、仓储数字孪生、产品碳足迹、零碳园区、燃气精益运营等一系列解决方案,累计服务超过300家能源行业企业。未来腾讯云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并通过能碳工场持续聚合伙伴力量,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日前,在首届西部碳中和技术成果博览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平行分论坛“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展望论坛”上,重庆联交所集团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共同启动了川渝碳中和联合服务平台,正式打造集自愿减排量合作、碳中和服务、绿色机制研究、碳市场能力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共同服务载体。

首届碳博会“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展望论坛”平行分论坛由重庆联交所集团承办,邀请国内碳交易领域的专家学者,分析我国碳交易运行情况,交流地方试点碳市场经验,探讨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共商绿色要素交易市场发展大计。

重庆联交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川渝双方将通过平台推广使用国家或两地区域自愿减排量进行机构碳中和,探索开展CCER清缴履约抵消跨机构合作,共同迈出川渝两地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合作第一步。

目前重庆碳交易市场的“朋友圈”正在逐步扩大。为了助力“双碳”点绿成金,重庆联交所集团与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加强绿色金融合作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结合碳市场运营经验及宝武集团产业金融资源,致力于在碳市场交易、碳自营投资、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创新、双碳行业研究等相关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共同推动增强重庆碳市场流动性,强化重庆碳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助力企业高效盘活碳资产,全面助推我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重庆碳交易市场经过了12年的建设与探索,已初步建成了比较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目前,累计成交碳排放权约4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超8亿元,2022年成交碳排放权1,353万吨,成交金额4亿元,在区域碳市场中均排名第二,在全国碳市场体系构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然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接下来,重庆联交所集团将持续培育优化我市碳交易市场,用好川渝碳中和联合服务平台,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中国碳市场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机制创新。自2011年启动地方碳交易试点,至2021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上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覆盖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建设,中国碳市场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基础设施、初步成型的制度体系、全球最大的配额基数、一定数量的市场主体和人才储备,具备进一步深化发展、进而具备具有全球影响的碳市场的条件。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短板和发展障碍。市场交易规模总体较小,定价机制并不完善,市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还不能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减排效率的作用,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与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地位还不相称。

当前,市场内外有一些讨论,如何看待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定位,中国应该建设一个怎么样的碳市场,以及怎样建设碳市场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果不清晰不统一,势必将影响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效率。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建设高质量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方略,这对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碳市场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碳市场和“双碳”目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按照建设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和要求,推动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

一、碳市场是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和重大机制创新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碳交易的减排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碳交易”以及由此形成的“碳市场”是为实现优化减排资源配置、降低减排成本而采用的市场机制,其中的“碳”是对二氧化碳(也包含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和减排量的简称。在严格控制碳排放的政策环境下,“碳”的获取和使用直接影响排放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影响其产量和效益的水平。所以说,“碳”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碳市场是一种新的要素市场,它的建设运行与减排和发展密切相关。

碳市场的本质是政府主导的减排政策工具。由于碳排放控制的强制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广泛深刻的影响,必须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以平衡经济发展和强制减排之间的关系。在碳市场机制中,政府按照减排目标规划,通过排放配额分配、排放核查和清缴履约等措施,实现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同时允许排放配额和核证减排量在市场流通,以使减排行为获得更多经济收益。通过设定控排范围和减排目标、确定排放配额的分配数量和分配方式等措施,政府从宏观上影响碳市场的供需,达成兼顾减排和发展的系统性目标。因此,政策是碳市场的建立基础,而碳市场的运行要为政策目标服务。

碳市场是推动“碳”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双碳”的大背景下,从长期看“碳”是明显的稀缺性资源,运用市场机制能够提升它的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从根本上说,“碳”产生于企业的减排行为,企业只有通过减排产生配额盈余或形成减排量,才能形成真实的“净”碳资产。企业的减排策略选择会受到碳价影响,当其自身的减排成本高于市场上的碳价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市场购买而非自身减排来获得“碳”。简而言之,碳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碳定价的形成和传导来调节减排的成本或收益,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交易行为等,进而引导资金技术流向,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双碳”目标的长期性和全局性,决定了碳市场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去努力,将政策性和市场性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加快形成公平高效的碳市场体系。

二、建设统一碳市场是碳市场深化发展的目标

当前,中国碳市场正在经历从分散试点向全国性市场的转变,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场建设任务艰巨。中央提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统一市场,这为中国碳市场明确了发展目标,必须按照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结合碳市场的具体情况,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构建统一碳市场的大格局。

1、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

我国碳市场目前由全国碳交易市场、8个区域碳交易市场和多个减排量交易市场组成。全国碳交易市场方面,全国市场于2021716日正式上线交易且顺利完成首个周期履约,累计交易量接近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现货二级市场之一。然而,市场整体规模小,总交易量仅仅只有洲际交易所碳交易(包括现货和衍生品)的二十分之一;市场成交分布差异极大,近90%的交易集中在履约截止前的两个月内;市场活跃度不高,换手率不足3%,日均交易户数不足20家。区域碳交易市场方面,虽然各区域市场机制总体相仿,但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交易模式等核心要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场彼此隔离,碳价格差异较大,从每吨十几元到七八十元不等。减排量交易市场方面,除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外还有多种自愿减排量产品和碳普惠产品,交易标的类型纷杂、产品未实现标准化,尚处于多类型市场自主发展的初期阶段。对比欧盟市场来看,欧盟市场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已实现多行业覆盖,一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充分,交易主体多元且比较成熟、市场调节机制比较完善,市场呈现高度金融化的特征,年交易额超过7000亿欧元,碳价趋于合理。

总体而言,我国碳市场建设十余年来,形成了以现货二级市场为主、产品包含排放权和减排量、地方市场和全国市场并存的格局,市场体系基本成型,市场运行效果初步显现。同时,面临着碳交易多体系并存,碳价格不统一,交易规模较小、活跃度不高,市场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市场机制。

2、确立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发展方向

国家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建设商品要素市场的基本纲领,也为碳交易机制深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碳市场是一种新型要素市场,它的历史相对较短,市场形态还没有成熟。与国内其他要素市场相比,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更多的发展障碍和未知领域,面临着从市场培育到实现高标准运行的跨越式发展的任务,更加需要按照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去构架建设。

《意见》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就碳市场建设而言,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破除阻碍市场发展的各种壁垒,建设规范高效的产品服务体系,形成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平稳高效、开放活跃、流动畅通的大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就是打破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实现排放权市场和减排量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高水平联通,形成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碳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引导资金和技术在国内国际市场流动。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可以更好参与全球碳资源循环,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既要考虑国内要素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要针对碳市场的自身特征和具体情况,要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减排、服务双碳目标这个中心任务来确定目标和制定方案。简而言之,统一碳市场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一是具备统一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包括作为市场根本保证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和作为市场运行基础的统一碳排放管理体系和交易规则体系。

二是具有平等、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覆盖行业的多样化、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统一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多样交易需求和多元交易结构的竞争博弈,达到市场畅通、定价有效。

三是具有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市场结构上同步推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建设,交易标的上衔接配额市场与减排量市场,交易产品包含碳现货与各类碳衍生品,在各市场维度上互联互通、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形成功能齐备的市场体系。

四是具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按照碳市场的特点,建立包括行业主管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市场管控体系,以及有效的市场调节保护机制。监管部门职责清晰、协作顺畅,成为市场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关键问题

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各界对碳市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同时也存在许多对市场发展得“好”与“差”、“快”与“慢”的讨论。要建设统一碳市场,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中央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握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原则,协调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方面的作用,着力解决市场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建设统一碳市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碳市场与“双碳”工作的重要关系。

一是碳市场有利于统筹减排与发展的关系。一种观点是认为减排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建设碳市场要让步于稳大盘。在“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下,碳市场是一种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推进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它能够给予企业自主灵活的减排路径,激励企业绿色转型,帮助清洁低碳的企业和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碳市场是贯彻“先立后破”、支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二是碳市场有利于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较为突出,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发展质量和减排压力存在差异。一些人认为碳市场会增加后进地区、高排放企业的负担,放大了“不公平”,对此我们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理解和测算碳减排成本。碳市场的定价机制所赋予的减排成本,从局部看是部分高排放企业面临的转型“阵痛”,但纵观全局,却是通过对低碳产业的激励,将更多的资源聚集在减排效果最优领域,最终降低全社会的低碳转型成本。三是碳市场有助于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转型的关系。“双碳”是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长期的目标转化成阶段性行动,分步实施,有效推进。长期来说“碳”资源约束越来越紧,高排放企业要承担较大的减排压力和成本。通过碳市场机制,政府对企业提出阶段性控排目标,碳市场主要反应阶段性的资源分配需求,企业可以根据碳定价的变化趋势来调整减排和生产,从而将长期的减排压力分解为各阶段的减排工作,统筹好转型和发展的关系。

2、建设统一碳市场,必须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工作原则。政府作为碳市场政策者和制度设计者,在市场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要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然而,就当前来看还存在不少障碍。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基础性的法律法规尚未颁布,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尚不清晰,其确权、交易、质押、处置等关键环节缺乏法律支撑;碳排放控制目标路线和覆盖范围扩容时间表等基本政策尚未明确,对建立市场长期信心有一定影响。二是从管理机制方面,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管理职责需要更加明确、管理的协同性需要增强;地方碳排放控制和碳市场机制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个别地区存在行政干预市场的情况;碳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完善,政府部门对市场平台、市场主体的监管职责、监管边界尚需理清。三是从配套机制上,包括财税机制、金融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尤其是碳交易适用税制的不明确,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的安全性、合规性。

3、建设统一碳市场,必须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功能,形成“有效市场”。

当前碳市场在市场主体、规则制度、市场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市场”的功能仍未形成。一是市场主体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主体功能需要加强。目前全国碳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行业有待进一步扩容,市场才可具备因减排成本差异、交易需求差异而形成的交易动力。交易主体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能力上刚刚起步,缺乏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二是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市场动能未充分发挥。多层次市场和多样化产品尚未形成,交易模式单一,作为定价基础的一级市场和重要定价机制的衍生品市场还没有建立,价格发现功能有待提升。市场缺少有效激励企业参与的机制,交易主要由履约刚需驱动,导致流动性不足。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无法满足各类市场需求。三是市场分散分割,缺乏联通和协同。由于历史的因素,中国碳市场形成了多市场结构,缺乏有效衔接。市场分割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效率,放大市场风险,使得碳产品被人为异质化,无法形成清晰的价格信号和有效的传导机制。这种分割主要表现在:相互独立的地方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并存,各市场之间规则制度差异明显,控排主体基本隔离,市场价格差别较大;自愿减排市场与碳排放权市场的联通效率不高,企业重复开户,交易机制不统一,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各自平行发展,没有形成协同,市场功能受到削弱。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碳资源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碳资源在全国范围畅通流动、以致与国际市场的沟通,这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必然要求。

四、建设统一碳市场的路径与措施

碳市场的发展急不得,也慢不得。碳市场的发展更是如此,既要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地全力推进,也要运筹帷幄、稳扎稳打地分步实施,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发力。针对前述的建设目标和主要障碍,建议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1、抓紧构建和完善顶层设计,筑牢统一碳市场的基础。

一是加快出台有关上位法,当前的重点是尽快颁布国务院有关碳交易的条例,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减排和履约的强制性,确定碳排放权和减排量的法律属性,为减排、财税、金融、司法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指引,加快形成统一碳市场的1+N政策体系。二是理顺和加强碳减排和碳交易的政府管理体制,正确认识减排与发展的关系,制定碳市场的建设目标,强化部门协调,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充实管理部门力量、提升管理能力,增强管理部门执法权威,增进各相关部门间的协同协作。三是要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制定碳市场发展的路线图,明确计划、倒排时间,持续推进行业覆盖的扩容安排,并有序推进由碳排放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四是完善“双碳”考核机制,用好考核这一指挥棒,调动地方和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将碳排放控制与碳交易机制相结合,实现排放控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五是统筹推进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标准体系是市场的基础,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快完善碳排放的核查、监测和报送机制,改进核算方法,高度重视碳数据质量。

2、深化完善市场功能,确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和政策对市场功能的发挥有关键性影响,应从制度上明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的职责权利,在监管框架内鼓励市场完善功能、有序创新、自我管理,紧紧围绕实现市场充分畅通和有效碳定价来建设市场机制。一是逐步引入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确定合理的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的一级市场。二是尽快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机制,成为调节市场供需、平抑市场波动的有效手段,防止市场运行偏离政策管控的要求范围。三是支持和引导市场创新,有序推进碳期货及其他碳衍生品,通过逐步增加品种、小范围试点等方式稳步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高价格发现能力,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四是尽快允许非履约主体入市,确定入市标准,使投资性的交易需求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支持建立流动性提供商制度。五是做好信息流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市场信息壁垒。六是重视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积极引导控排企业建立碳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参与碳市场、运用交易工具降低减排成本和管控市场风险的意愿和能力。鼓励和支持核查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碳资产投资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统筹协调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际,形成统一碳市场。

针对国内碳市场目前的地方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排放权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相对独立并行的局面,既要考虑历史因素的合理性,又要从全局着眼,破除影响市场发展的壁垒,形成分层互补、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碳市场。一是试点市场方面,要明确新形势下试点市场的定位,即继续作为支持地方双碳工作的重要支撑,并成为市场创新探索的“试验田”。同时,国家主管部门要为试点逐步调整并融入全国市场提供指引,支持地方平台转型,鼓励建设区域碳普惠机制。二是自愿减排市场方面,要强化全国碳市场对自愿减排的促进作用,尽快重启CCER机制,优化CCER标准,重视自愿减排的规范性,大力推进优质减排项目投资开发。发挥自愿市场对排放权市场补充延伸的作用,畅通市场间的联系,减少市场壁垒,实现无缝衔接,提升交易效率。在当前多平台交易的模式下,加强平台间的协调和信息互通,引导平台服务的差异化发展,满足多样的自愿减排交易需求。三是毗邻市场链接方面,按国家政策要求,积极推进碳市场与绿电市场、用能权市场、传统能源市场等其他相关市场的协调和衔接,为双碳工作的整体全面开展提供支撑。重视碳交易与其他减排政策工具有效互补,增强市场间的耦合,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叠加压力,减少企业的管理复杂性和减排成本。支持研究与相关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探索开发跨市场产品,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提供支持工具。四是国际市场方面,深入研究国际碳市场、碳关税等政策影响和相关经验,鼓励探索开展跨境碳交易业务,建立和完善跨境交易的管理办法。推动国内国际自愿减排市场的规范连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自愿减排标准互认、市场互通。加强低碳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减排项目、建立减排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的优势,主动参与全球减排市场的标准制定、机制建设和市场联通,提升中国碳定价对国际减排市场的话语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结语

碳市场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活动,更不是一个或几个行业的事情,作为事关“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自不待言。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需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协同发力,其中关键在于政策层面,难点在于恰当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市场机制是在政策的基础之上发挥作用,政府要给市场以有效发挥功能的充足空间。

公众参加碳普惠获得的回馈权益——碳积分,可用于兑换普惠商品或服务。这是从《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管理办法》所称的碳普惠是通过建立碳账户,以商业激励和碳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绿色低碳行为的正向引导机制,是一项利用互联网与碳金融等方式调动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的创新做法。碳账户是用户参与碳普惠机制的重要载体,通过“海易办”平台进行注册,主要用于碳排放数据采集、碳足迹核算、碳积分兑换和碳减排量交易等。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低碳场景管理、碳普惠方法学管理、碳积分管理、项目减排量管理、碳普惠交易管理等共43条规定。其中,在碳积分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指出碳积分是公众参加碳普惠获得的回馈权益,积分值由个人减排量按照一定兑换规则进行换算得出。碳积分管理规定了碳积分发放流程、有效期限、产品兑换等。

在碳普惠交易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明确了个人减排量与项目减排量的使用路径,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海易办”碳普惠管理系统自愿购买减排量实施碳中和,履行绿色低碳社会责任。鼓励大型活动组织自愿购买减排量,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鼓励按照碳普惠方法学科学申报项目减排量,结合生态优势积极开发蓝碳绿碳产品,主动服务全省碳普惠交易,创新基于碳汇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来源:中化新网

419日,由广州碳排放交易中心(简称广碳所)独家研发的全国首个碳账户综合服务平台—“读碳”开放线上测试邀请。并于当日组织召开了服务商闭门会,获得全国超100家低碳领域知名企业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该平台秉持“让每一吨碳都有迹可循”的愿景,定位于三大功能:即一站式服务的“碳信息登记平台”、区块链支撑的“碳数据溯源平台”、互联互通管理的“碳账户集成平台”,打造可靠、可信、可追溯的碳中和登记体系,支持各类参与主体开展组织、产品、活动、政府、金融机构、个人等六大场景碳排放的核算、必要碳排放的抵消、碳中和认证声明等综合服务与管理。

“读碳”旨在通过数字化的工具,强化政府和企业对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从区域、企业、产品三个维度搭建数字化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基于碳排放核算为核心、抵消与中和为拓展的碳账户。平台采用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依托数字化碳账户体系对六大场景进行碳排放的综合管理,可服务于政府、企业、大型活动等碳排放盘查、碳减排规划、碳中和实施等工作,为国家、地区、行业碳管理提供可应用的基础设施,为筑牢碳达峰碳中和的数据基石提供数字化的技术支持。

“读碳”通过搭建独立的、共同认可的、唯一数据源的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当前碳排放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度量边界模糊、数据可靠性和独立性、数据确权于流转追溯等堵点,着力破除碳排放数据从确权到核算到溯源流程中不标准、不规范的制约。在此基础上,“读碳”还具有微服务的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有序服务用户在碳账户中进行碳排放、碳减排、碳中和等信息的登记、追溯与认证,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为用户有效管理每一吨碳排放、实现高质量碳中和提供更可靠路径。

广碳所作为大湾区绿色发展核心要素交易机构和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不断探索完善碳管理机制,此次推出“读碳平台”作为我国数字化碳数据管理领域的重要尝试,为我国健全碳核算体系作出有益实践。下一步,广碳所将充分结合政府及市场的需求,规范运营“读碳平台”,有效服务各类参与主体开展综合碳管理,为国家和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全景网

七国集团(G7)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于上周日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闭幕,各国部长做出承诺,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并继续发展核电。

但是,关于何时才能结束对煤炭的依赖,目前尚无定论,因此人们质疑能否在本世纪中叶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以内,能否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为了实现该目标,七国集团承诺加快淘汰化石燃料,因为最近一些年来煤炭使用率有增无减。然而,如果煤炭使用持续增长,在未来几年,目前的燃煤电厂可能采用氢气和氨气共燃,碳捕获和储存也可能继续发展,这些新技术都备受争议。虽然日本提倡使用此类技术,但能源专家表示,这些技术成本高但效率低下,不利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国际能源署警告称,使用煤炭不能够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并呼吁在2022年至2030年期间,平均每年减少9%的燃煤发电,并在2040年之前完全淘汰。

日本部长认为,每个国家的经济能源状况各有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碳中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Yasutoshi Nishimura)同时负责日本能源政策,他在周日宣布协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瞄准一个共同目标,同时认识到,为了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走不同的道路。”

除了煤炭使用问题,各国部长在核电应该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七国集团部长会议在札幌结束时,德国刚刚关闭了最后三座核电站,结束了对核电数十年的依赖。德国环境部长施特菲·莱姆克(Steffi Lemke)表示,德国和日本在核能的未来问题上存在分歧。

莱姆克也负责核安全事务,她表示:“德国昨晚关闭了最后一座核电站。鉴于201131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灾难,现在全球都质疑是否该进一步发展核能。”

七国集团普遍持续关注目前和未来核反应堆的好处,特别是那些选择使用核能的成员国。但在是否支持全球未来核能项目,特别是在引入尚未商业化的小型模块反应堆(SMR)方面,各成员国存在分歧。虽然出于经济原因,日本和美国对发展SMR感兴趣,但一些研究表明,该技术将带来废料处理问题,可能会大大增加成本。

札幌会议上提出了推广可再生能源的相关计划。七国集团计划到2030年将海上风力发电总量提高到150千兆瓦,是2009年的七倍;部长们还同意进一步推广漂浮式海上风电,这种设备不需要锚定在海底。

日本海上风电似乎蕴含巨大的潜力。据总部位于东京的可再生能源研究所估计,日本一些地区拥有最佳风力条件,可以安装陆上、固定和漂浮式海上风力涡轮机,如果风力得到充分利用,可以产生656吉瓦的电力。仅北海道就可以提供总潜能的49%,即320吉瓦。然而,日本一个传统核反应堆发电量仅约为1吉瓦。

然而,即使将风力潜能的一小部分真正转换为电力,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电缆上,因为建风电场、整合电网都需要电缆为主要城市地区供电。因此日本消费者和企业担忧海上风电的成本。根据该国的上网电价制度,本财政年度浮式海上风电的价格为每千瓦时36日元,陆上风电为每千瓦时15日元,而太阳能发电为每千瓦时9.2日元至16日元之间,具体取决于安装类型(如屋顶电池板和陆地太阳能农场)。

随着札幌会议的结束,人们关注在下个月于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气候和能源问题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倡推广可再生能源、加快煤炭淘汰速度的人可能会继续强调这个问题。

来源:能源舆情

日前,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深入交流。江西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曾晖同志受邀出席并发言。

江西银行在助力“双碳”行动、践行“双碳”责任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和奔跑。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战略引领绿色金融发展。搭建绿色金融治理框架,将落实“双碳”行动的具体举措写入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方案,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绿色金融实施路径,制定专属政策;成立绿色金融室,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生态经济等领域探索和支持。二是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服务。在江西11个设区市分支机构设立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团队);设立赣江新区绿色支行和抚州生态业务部,探索金融服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新举措。三是坚持真抓实干,努力拓展绿色金融新领域。探索出一批绿色金融特色举措:如与中国林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绿色金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金融研究、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

下一步,江西银行将积极融入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发展格局,推进绿色发展事业,为建设美丽江西、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江银智慧。

来源:经济晚报

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指出,碳金融政策要发挥政府与市场双向的促进作用,仅仅靠政府、靠金融机构,都无法达成,还要靠我们企业来发挥自主内生的决策作用。碳金融能为我们碳中和的巨量投资来进行定价,资源要素重置以及风险的识别与管控。而碳金融要实现以上功能,主要是通过碳价指数、碳资信评价、碳资产管理三大核心基础设施来完成。陈诗一常务副校长详细介绍了碳资产管理的工具方法、碳资信评价体系以及复旦碳价指数相关情况。

国家标准委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含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和市场化机制标准4个一级子体系、15个二级子体系和63个三级子体系,细化了每个二级子体系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任务。

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主要包括碳排放核算核查、低碳管理和评估、碳信息披露等标准,推动解决碳排放数据“怎么算”“算得准”的问题。在碳减排标准领域,主要推动完善节能降碳、非化石能源推广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生产和服务过程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标准,重点解决碳排放“怎么减”的问题。在碳清除标准领域,主要加快固碳和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标准的研制,重点解决碳排放“怎么中和”的问题。在市场化机制标准领域,主要加快制定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等标准,推动解决碳排放可量化可交易的问题,支持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上述任务部署将为支撑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协调、全面的标准支撑。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碳市场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机制创新。自2011年启动地方碳交易试点,至2021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上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覆盖排放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建设,中国碳市场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基础设施、初步成型的制度体系、全球最大的配额基数、一定数量的市场主体和人才储备,具备进一步深化发展、进而具备具有全球影响的碳市场的条件。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短板和发展障碍。市场交易规模总体较小,定价机制并不完善,市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还不能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减排效率的作用,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与中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地位还不相称。

当前,市场内外有一些讨论,如何看待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定位,中国应该建设一个怎么样的碳市场,以及怎样建设碳市场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果不清晰不统一,势必将影响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效率。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建设高质量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方略,这对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碳市场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碳市场和“双碳”目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按照建设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和要求,推动建成全国统一碳市场。

一、碳市场是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和重大机制创新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碳交易的减排作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碳交易”以及由此形成的“碳市场”是为实现优化减排资源配置、降低减排成本而采用的市场机制,其中的“碳”是对二氧化碳(也包含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和减排量的简称。在严格控制碳排放的政策环境下,“碳”的获取和使用直接影响排放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影响其产量和效益的水平。所以说,“碳”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碳市场是一种新的要素市场,它的建设运行与减排和发展密切相关。

碳市场的本质是政府主导的减排政策工具。由于碳排放控制的强制性及其对经济社会广泛深刻的影响,必须制定一系列法规政策,以平衡经济发展和强制减排之间的关系。在碳市场机制中,政府按照减排目标规划,通过排放配额分配、排放核查和清缴履约等措施,实现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同时允许排放配额和核证减排量在市场流通,以使减排行为获得更多经济收益。通过设定控排范围和减排目标、确定排放配额的分配数量和分配方式等措施,政府从宏观上影响碳市场的供需,达成兼顾减排和发展的系统性目标。因此,政策是碳市场的建立基础,而碳市场的运行要为政策目标服务。

碳市场是推动“碳”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双碳”的大背景下,从长期看“碳”是明显的稀缺性资源,运用市场机制能够提升它的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从根本上说,“碳”产生于企业的减排行为,企业只有通过减排产生配额盈余或形成减排量,才能形成真实的“净”碳资产。企业的减排策略选择会受到碳价影响,当其自身的减排成本高于市场上的碳价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市场购买而非自身减排来获得“碳”。简而言之,碳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过碳定价的形成和传导来调节减排的成本或收益,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交易行为等,进而引导资金技术流向,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双碳”目标的长期性和全局性,决定了碳市场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去努力,将政策性和市场性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加快形成公平高效的碳市场体系。

二、建设统一碳市场是碳市场深化发展的目标

当前,中国碳市场正在经历从分散试点向全国性市场的转变,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场建设任务艰巨。中央提出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统一市场,这为中国碳市场明确了发展目标,必须按照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结合碳市场的具体情况,统筹规划,逐步推进,构建统一碳市场的大格局。

1、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

我国碳市场目前由全国碳交易市场、8个区域碳交易市场和多个减排量交易市场组成。全国碳交易市场方面,全国市场于2021716日正式上线交易且顺利完成首个周期履约,累计交易量接近2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现货二级市场之一。然而,市场整体规模小,总交易量仅仅只有洲际交易所碳交易(包括现货和衍生品)的二十分之一;市场成交分布差异极大,近90%的交易集中在履约截止前的两个月内;市场活跃度不高,换手率不足3%,日均交易户数不足20家。区域碳交易市场方面,虽然各区域市场机制总体相仿,但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交易模式等核心要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市场彼此隔离,碳价格差异较大,从每吨十几元到七八十元不等。减排量交易市场方面,除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外还有多种自愿减排量产品和碳普惠产品,交易标的类型纷杂、产品未实现标准化,尚处于多类型市场自主发展的初期阶段。对比欧盟市场来看,欧盟市场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已实现多行业覆盖,一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充分,交易主体多元且比较成熟、市场调节机制比较完善,市场呈现高度金融化的特征,年交易额超过7000亿欧元,碳价趋于合理。

总体而言,我国碳市场建设十余年来,形成了以现货二级市场为主、产品包含排放权和减排量、地方市场和全国市场并存的格局,市场体系基本成型,市场运行效果初步显现。同时,面临着碳交易多体系并存,碳价格不统一,交易规模较小、活跃度不高,市场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市场机制。

2、确立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发展方向

国家发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建设商品要素市场的基本纲领,也为碳交易机制深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碳市场是一种新型要素市场,它的历史相对较短,市场形态还没有成熟。与国内其他要素市场相比,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更多的发展障碍和未知领域,面临着从市场培育到实现高标准运行的跨越式发展的任务,更加需要按照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去构架建设。

《意见》指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就碳市场建设而言,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制度体系,破除阻碍市场发展的各种壁垒,建设规范高效的产品服务体系,形成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成为平稳高效、开放活跃、流动畅通的大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就是打破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实现排放权市场和减排量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高水平联通,形成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碳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引导资金和技术在国内国际市场流动。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可以更好参与全球碳资源循环,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既要考虑国内要素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要针对碳市场的自身特征和具体情况,要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减排、服务双碳目标这个中心任务来确定目标和制定方案。简而言之,统一碳市场应该具备以下的特征:

一是具备统一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包括作为市场根本保证的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和作为市场运行基础的统一碳排放管理体系和交易规则体系。

二是具有平等、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覆盖行业的多样化、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统一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多样交易需求和多元交易结构的竞争博弈,达到市场畅通、定价有效。

三是具有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市场结构上同步推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建设,交易标的上衔接配额市场与减排量市场,交易产品包含碳现货与各类碳衍生品,在各市场维度上互联互通、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形成功能齐备的市场体系。

四是具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按照碳市场的特点,建立包括行业主管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市场管控体系,以及有效的市场调节保护机制。监管部门职责清晰、协作顺畅,成为市场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

三、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关键问题

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各界对碳市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同时也存在许多对市场发展得“好”与“差”、“快”与“慢”的讨论。要建设统一碳市场,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中央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握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原则,协调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方面的作用,着力解决市场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建设统一碳市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碳市场与“双碳”工作的重要关系。

一是碳市场有利于统筹减排与发展的关系。一种观点是认为减排会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建设碳市场要让步于稳大盘。在“双碳”目标的刚性约束下,碳市场是一种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在推进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它能够给予企业自主灵活的减排路径,激励企业绿色转型,帮助清洁低碳的企业和项目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碳市场是贯彻“先立后破”、支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二是碳市场有利于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较为突出,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发展质量和减排压力存在差异。一些人认为碳市场会增加后进地区、高排放企业的负担,放大了“不公平”,对此我们应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去理解和测算碳减排成本。碳市场的定价机制所赋予的减排成本,从局部看是部分高排放企业面临的转型“阵痛”,但纵观全局,却是通过对低碳产业的激励,将更多的资源聚集在减排效果最优领域,最终降低全社会的低碳转型成本。三是碳市场有助于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转型的关系。“双碳”是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长期的目标转化成阶段性行动,分步实施,有效推进。长期来说“碳”资源约束越来越紧,高排放企业要承担较大的减排压力和成本。通过碳市场机制,政府对企业提出阶段性控排目标,碳市场主要反应阶段性的资源分配需求,企业可以根据碳定价的变化趋势来调整减排和生产,从而将长期的减排压力分解为各阶段的减排工作,统筹好转型和发展的关系。

2、建设统一碳市场,必须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工作原则。政府作为碳市场政策者和制度设计者,在市场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要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然而,就当前来看还存在不少障碍。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基础性的法律法规尚未颁布,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尚不清晰,其确权、交易、质押、处置等关键环节缺乏法律支撑;碳排放控制目标路线和覆盖范围扩容时间表等基本政策尚未明确,对建立市场长期信心有一定影响。二是从管理机制方面,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管理职责需要更加明确、管理的协同性需要增强;地方碳排放控制和碳市场机制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个别地区存在行政干预市场的情况;碳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完善,政府部门对市场平台、市场主体的监管职责、监管边界尚需理清。三是从配套机制上,包括财税机制、金融机制、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尤其是碳交易适用税制的不明确,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的安全性、合规性。

3、建设统一碳市场,必须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功能,形成“有效市场”。

当前碳市场在市场主体、规则制度、市场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市场”的功能仍未形成。一是市场主体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主体功能需要加强。目前全国碳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行业有待进一步扩容,市场才可具备因减排成本差异、交易需求差异而形成的交易动力。交易主体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能力上刚刚起步,缺乏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二是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市场动能未充分发挥。多层次市场和多样化产品尚未形成,交易模式单一,作为定价基础的一级市场和重要定价机制的衍生品市场还没有建立,价格发现功能有待提升。市场缺少有效激励企业参与的机制,交易主要由履约刚需驱动,导致流动性不足。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无法满足各类市场需求。三是市场分散分割,缺乏联通和协同。由于历史的因素,中国碳市场形成了多市场结构,缺乏有效衔接。市场分割会增加交易成本,降低市场效率,放大市场风险,使得碳产品被人为异质化,无法形成清晰的价格信号和有效的传导机制。这种分割主要表现在:相互独立的地方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并存,各市场之间规则制度差异明显,控排主体基本隔离,市场价格差别较大;自愿减排市场与碳排放权市场的联通效率不高,企业重复开户,交易机制不统一,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各自平行发展,没有形成协同,市场功能受到削弱。如何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碳资源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碳资源在全国范围畅通流动、以致与国际市场的沟通,这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必然要求。

四、建设统一碳市场的路径与措施

碳市场的发展急不得,也慢不得。碳市场的发展更是如此,既要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地全力推进,也要运筹帷幄、稳扎稳打地分步实施,要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向发力。针对前述的建设目标和主要障碍,建议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1、抓紧构建和完善顶层设计,筑牢统一碳市场的基础。

一是加快出台有关上位法,当前的重点是尽快颁布国务院有关碳交易的条例,从法律法规上明确企业减排和履约的强制性,确定碳排放权和减排量的法律属性,为减排、财税、金融、司法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指引,加快形成统一碳市场的1+N政策体系。二是理顺和加强碳减排和碳交易的政府管理体制,正确认识减排与发展的关系,制定碳市场的建设目标,强化部门协调,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充实管理部门力量、提升管理能力,增强管理部门执法权威,增进各相关部门间的协同协作。三是要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制定碳市场发展的路线图,明确计划、倒排时间,持续推进行业覆盖的扩容安排,并有序推进由碳排放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四是完善“双碳”考核机制,用好考核这一指挥棒,调动地方和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将碳排放控制与碳交易机制相结合,实现排放控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五是统筹推进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标准体系是市场的基础,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快完善碳排放的核查、监测和报送机制,改进核算方法,高度重视碳数据质量。

2、深化完善市场功能,确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和政策对市场功能的发挥有关键性影响,应从制度上明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的职责权利,在监管框架内鼓励市场完善功能、有序创新、自我管理,紧紧围绕实现市场充分畅通和有效碳定价来建设市场机制。一是逐步引入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确定合理的有偿分配比例,建立配额的一级市场。二是尽快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机制,成为调节市场供需、平抑市场波动的有效手段,防止市场运行偏离政策管控的要求范围。三是支持和引导市场创新,有序推进碳期货及其他碳衍生品,通过逐步增加品种、小范围试点等方式稳步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高价格发现能力,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四是尽快允许非履约主体入市,确定入市标准,使投资性的交易需求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支持建立流动性提供商制度。五是做好信息流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市场信息壁垒。六是重视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积极引导控排企业建立碳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参与碳市场、运用交易工具降低减排成本和管控市场风险的意愿和能力。鼓励和支持核查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碳资产投资机构等专业机构的发展,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统筹协调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际,形成统一碳市场。

针对国内碳市场目前的地方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排放权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相对独立并行的局面,既要考虑历史因素的合理性,又要从全局着眼,破除影响市场发展的壁垒,形成分层互补、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碳市场。一是试点市场方面,要明确新形势下试点市场的定位,即继续作为支持地方双碳工作的重要支撑,并成为市场创新探索的“试验田”。同时,国家主管部门要为试点逐步调整并融入全国市场提供指引,支持地方平台转型,鼓励建设区域碳普惠机制。二是自愿减排市场方面,要强化全国碳市场对自愿减排的促进作用,尽快重启CCER机制,优化CCER标准,重视自愿减排的规范性,大力推进优质减排项目投资开发。发挥自愿市场对排放权市场补充延伸的作用,畅通市场间的联系,减少市场壁垒,实现无缝衔接,提升交易效率。在当前多平台交易的模式下,加强平台间的协调和信息互通,引导平台服务的差异化发展,满足多样的自愿减排交易需求。三是毗邻市场链接方面,按国家政策要求,积极推进碳市场与绿电市场、用能权市场、传统能源市场等其他相关市场的协调和衔接,为双碳工作的整体全面开展提供支撑。重视碳交易与其他减排政策工具有效互补,增强市场间的耦合,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叠加压力,减少企业的管理复杂性和减排成本。支持研究与相关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探索开发跨市场产品,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提供支持工具。四是国际市场方面,深入研究国际碳市场、碳关税等政策影响和相关经验,鼓励探索开展跨境碳交易业务,建立和完善跨境交易的管理办法。推动国内国际自愿减排市场的规范连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自愿减排标准互认、市场互通。加强低碳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减排项目、建立减排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的优势,主动参与全球减排市场的标准制定、机制建设和市场联通,提升中国碳定价对国际减排市场的话语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结语

碳市场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活动,更不是一个或几个行业的事情,作为事关“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场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自不待言。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需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协同发力,其中关键在于政策层面,难点在于恰当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市场机制是在政策的基础之上发挥作用,政府要给市场以有效发挥功能的充足空间。

来源:新华财经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准备首次提出针对发电厂碳排放的限制措施。美国发电厂的碳排放量占全美总量25%,但在全美3400家燃煤和燃气发电厂中只有不到20家使用减排技术。这项限制措施要求几乎所有燃煤和燃气发电厂须在2040年前减少碳排放量,或落实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捕集几乎所有排放的二氧化碳,适用于现有及未来的发电厂。这项提案不会强制要求发电厂使用碳捕技术,但业者必须满足污染率上限要求。

来源:纽约时报

2023422日下午,首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颁奖盛典在上海隆重举行,29家在碳中和进程中表现出色的企业,分获5大奖项。

本次榜单评选由第一财经和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主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远景科技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以“能源绿色转型”为年度主题,聚焦“绿色”和“创新”,旨在以科技为创新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颁奖盛典当天恰逢第54个世界地球日,此次榜单参选企业,对标国际最新准则,在完善企业碳中和体系的过程中,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也与此次世界地球日的主题“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非常契合。第一财经首席执行官陈思劼在开场致辞中表示,第一财经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发布首届碳中和表现榜,旨在深化大众对于“一个地球”的认知,同时传达第一财经长期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初心。

首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发起于20228月举行的第一财经零碳峰会,众多专家学者当时就如何做好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碳中和浪潮下,未来数十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遇见的变化展开讨论,依托中国深具影响力的财经全媒体集团第一财经与拥有丰富可持续发展学术资源的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的各自优势,联合主办首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评选。在颁奖盛典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能源转型”是双碳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但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发表《倡导企业自主减排推进双碳目标》的主题演讲,通过政策因素、投资行为转变、技术发展等多个维度分析了企业自主减排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碳盘查、使用低碳技术、投资减排项目、参与碳市场、建设碳管理体系等多个有建设性的落实手段。

作为本次评选的技术支持机构,远景科技集团在碳中和领域的深度参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孙捷在主题演讲《绿色技术伙伴》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绿色能源和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打造零碳场景的优秀实践,并与专业机构携手构建零碳新生态。此外,远景智能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在现场发布了《生产品碳足迹管理趋势展望暨系列报告》,解析了中国工业碳愿景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何平进行了“双碳”目标下中国工业深度低碳化发展道路的展望。他认为,优化和协同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可以通过结构优化、需求减量、能效提升、低碳能源四条路径,覆盖政策赋能、行业行动、市场加速、协同融合四大领域,通过互相交错的方式,帮助“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李俊峰通过视频演讲的形式,从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的目标逻辑、路径逻辑、挑战逻辑、对策逻辑等多个方面着手,分析了《能源绿色转型的逻辑》。

在主题为《绿色能源与数字化赋能企业零碳转型》的圆桌论坛中,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索尔维大中华区总裁孙立宏;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雪林;OATLY亚洲区总裁张春共同参与讨论,共同厘清实现零碳目标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的有效手段。

第一财经在探寻环境生态与企业发展方面的投入由来已久,多年来始终坚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向善。2008年,第一财经发起举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评选,2020年,第一财经成立可持续商业研究中心,2022年,第一财经可持续频道正式上线。

2023年正值第一财经成立20周年,第一财经将进一步深化与各大合作伙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一财经首席执行官陈思劼表示,未来第一财经将在可持续领域最新的动态报道、独家解析、专业研究、同行者案例分享和行业会议举办等层面继续投入,持续推进多方深度合作探索,共商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

来源:第一财经

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两个关键、科技和政策两个支撑为主线,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基本摸清我国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增汇潜力,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中有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生态基础。“十五五”期间,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与计量核算体系不断完善,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用途管制制度全面建立并严格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重大进展,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技术、标准、市场和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巩固和提升,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方案》提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包括四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包括构建绿色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助力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夯实生态系统碳汇基础,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防碳汇向碳源逆向转化,全面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开发带来的碳排放影响,强化生态灾害防治、降低灾害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损害等5项举措。二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包括统筹布局和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提升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碳汇增量,突出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主体作用、增强草原碳汇能力,整体推进海洋、湿地、河湖保护和修复,提升农田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退化土地修复治理等5项举措。三是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与国际合作。包括构建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体系、完善拓展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体系、大力加强科技支撑、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4项举措。四是健全生态系统碳汇相关法规政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包括强化生态系统碳汇法治保障、健全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系统碳汇交易、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等4项举措。

《方案》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试点示范、强化公众参与等方面加强组织实施,形成生态系统碳汇工作合力。

来源:自然资源部

“随着‘双碳’工作由制度设计转入全面落实,生态环保产业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将与社会各界一道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化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支持生态环保企业做强做大,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同期举办的“第五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主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就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方法路径等作了交流。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碳”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赵鹏高介绍,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碳”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

一是1+N” 政策体系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 政策体系是我国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制度保障,明确了“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对“双碳”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同时,描绘了各方面推进“双碳”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其中,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均已印发,主要包括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双碳”关键领域实施方案,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的全覆盖,还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系统解决方案作出规划部署。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覆盖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氢能、新型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行业,有关文件的出台将有序推动行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支撑保障方案,主要由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绿色消费、减污降碳、统计核算、标准计量等政策文件组成,目前,绝大部分文件均已印发实施。

二是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累计超4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个百分点。树立重点行业能效标杆和基准水平,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准入水平,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50亿元支持重点行业实施改造升级。

推进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截至2022年底,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过90%。加快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节能降碳税收优惠政策。深化能源领域价格改革,延续新能源平价上网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分别发放政策资金3177亿元、812亿元。完善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优化核算、报告、核查技术指南,市场累计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

三是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出台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相关制度安排,优化“十四五”考核方式。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推动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统计核算制度。加强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推动已有标准升级更新和整合精简,加快新能源新技术领域低碳标准制定,筹建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0多个重点专项,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生态环保产业要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系统服务商转型

在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中,生态环保产业应如何把握重大发展机遇,乘势而上?

对此,赵鹏高认为,首先,生态环保产业要由末端治理向全领域绿色化改造延伸。我国的能源禀赋决定了二氧化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同根同源,随着末端污染治理的潜力逐步收窄,生态环保企业需要加快拓宽业务范畴和服务形态,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系统服务商转型,充分发挥支撑二氧化碳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作用。例如,在开展污水处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再生水利用、余热回收利用;在土壤治理领域,要在修复土壤生态的同时,恢复土壤碳库容量,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垃圾处置方面,也可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余热发电供热、生物质制氢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其次,相关企业应更加积极投身规制标准体系建设。赵鹏高指出,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国家发改委将及时总结政策实践成效,推动其进一步上升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引导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鼓励生态环保企业主动参与规制标准体系建设,自发组建贯穿产业上下游的标准创新共同体,推动完善相关产业标准、规范计量检测要求、健全认证认可规范,实现技术创新、标准转化、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

再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竞争中,谁掌握了科技,谁的科技创新能力强,谁就能拥有市场。企业是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赵鹏高认为,生态环保企业要适应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积极投身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创新体系与创新能力建设,主动承担国家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研发与商业应用的有机衔接,加快提升多污染物、多要素、全过程治理能力,助力培育产业增长点和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日,在由中国节能协会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主办的“降碳增金 绿色赋能”首届中国碳金融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争取有色、建材等行业尽快进入全国碳市场。

论坛上,赖晓明介绍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年来碳金融方面的工作,并对未来碳金融发展提出建设。他表示,碳市场的稳定发展是碳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国碳市场将进一步提高核查工作的质量,做好碳排放数据管理。进一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争取有色、建材等行业尽快进入全国碳市场。同时研究增加交易主体,并做好相关制度的准备。

赖晓明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年来碳金融方面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是有力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启动以来,各项制度不断完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不断增高。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配额履约率达到了99.5%,截至目前配额累计成交107亿元,累计成交量2.33亿吨。

目前,全国碳市场已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配额分配方案,CCER的管理办法也在加快制定。“上海环交所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有力保障碳市场平稳运行,持续推进市场机制研究和功能建设,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高度肯定。”赖晓明表示。

二是积极创新碳金融制度和产品。据介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主管部门指导下推进碳金融制度建设,推出包括上海的碳配质押办法、碳资信评价体系等制度,为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碳金融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截至去年底,上海环交所支持落地21笔碳质押融资业务。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暨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赖晓明介绍,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上海环交所也在起草过程中根据工作情况,特别是相关配额质押制度在这方面提出了建议。

另外,上海环交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公司等机构合作推出了“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去年上线了该指数的ETF产品,首批共8家基金公司募资160亿元,目前成交金额380亿元。

三是积极搭建碳金融服务平台。上海环交所将进一步推进交易平台功能建设,成为服务碳金融发展的重要窗口,增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作,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做好绿色金融创新的专业服务。

“我们加强上海碳配额远期交易平台建设,这是与人民银行清算所共同建设,目前国内唯一的碳衍生品交易平台。”赖晓明表示,将引导更多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活跃市场,提升交易规模。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二个履约周期,是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年。赖晓明对此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和各项工作。碳市场稳定发展是碳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国碳市场将进一步提高核查工作的质量,做好碳排放数据管理。进一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争取有色、建材等行业尽快进入全国碳市场。同时研究增加交易主体,并做好相关制度的准备。

其次,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利用碳金融工具,推动和繁荣碳交易市场。当前碳交易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履约为目的现货交易不够活跃,碳金融品种太少,所以要大力开发碳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同时要充分发挥碳金融对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通过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为企业的低碳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最后,实现碳中和是全球性的目标,碳金融的建设也要国际化。一是要联合各国际机构共同参与各项创新工作。无论是气候投融资试点还是碳金融创新都需借鉴国内外经验,邀请国际认证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排放企业共同探索和实际参与。二是碳金融标准的国际化。上海环交所前期探索的碳管理体系、碳资信评价等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也邀请了国外知名专家参与。下一步的目标要在应用上国际化,让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适用这些标准。赖晓明表示,希望未来国内会有更多碳金融标准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和实践,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贡献中国力量和经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由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研发的全国首个碳账户综合服务平台——“读碳”日前开放线上测试邀请,并于当日组织召开了服务商闭门会,获得全国超100家低碳领域知名企业关注和参与。

据悉,平台定位三大功能,即一站式服务的“碳信息登记平台”、区块链支撑的“碳数据溯源平台”、互联互通管理的“碳账户集成平台”,打造可靠、可信、可追溯的碳中和登记体系,支持各类参与主体开展组织、产品、活动、政府、金融机构、个人等六大场景碳排放的核算、必要碳排放的抵消、碳中和认证声明等综合服务与管理。

通过搭建独立的、共同认可的、唯一数据源的基础设施,“读碳”可有效解决当前碳排放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度量边界模糊、数据可靠性和独立性、数据确权于流转追溯等堵点,着力破除碳排放数据从确权到核算到溯源流程中不标准、不规范的制约。在此基础上,“读碳”还具有微服务的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有序服务用户在碳账户中进行碳排放、碳减排、碳中和等信息的登记、追溯与认证,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为用户有效管理每一吨碳排放、实现高质量碳中和提供更可靠路径。

据悉,作为大湾区绿色发展核心要素交易机构和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不断探索完善碳管理机制,此次推出“读碳”平台作为我国数字化碳数据管理领域的重要尝试,为我国健全碳核算体系作出有益实践。下一步,中心将充分结合政府及市场的需求,规范运营“读碳”平台,有效服务各类参与主体开展综合碳管理,为国家和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为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因地制宜探索近零碳发展模式,近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发改委、市委社治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机关事务局联合印发《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验收及奖补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旨在落实验收评价、资金支持等试点工作要求,形成试点建设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有效推进。

据悉,《实施细则》按照“统一组织验收、分类实施奖补”原则,明确了试点建设验收、奖补资金分配等细则。其中,《实施细则》明确了验收对象、验收标准、验收流程。

验收对象

为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确定的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创建单位。

验收通过

创建单位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满足约束性评价指标要求,且验收评价得分达到90分(含)的,予以验收通过。

验收流程

包括验收材料上报、专家评审、验收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创建单位授予近零碳排放区示范称号,视情况予以奖补支持。

奖补资金来源及分配标准

对近零碳排放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的奖补,由市生态环境局市级污染防治综合奖补专项资金提供,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35万元奖补支持;

对近零碳排放社区、景区的奖补,分别由市委社治委社区发展治理激励资金、市文广旅局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提供,另行制定细则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在评价指标方面,《实施细则》为确保试点既符合阶段实际,又不脱离创建初衷,确立了以控制“碳排放强度”为主的评价原则,对“碳排放总量”指标权重作了调减,更加突出试点工作的落地实施和亮点提炼。奖补资金分配方面,设置“基础奖补+激励奖补”,分类分级确定具体金额,鼓励创建单位跳起摸高。

例如:

单个近零碳排放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验收得分达90分,即可分别获得80万元、30万元、25万元的基础奖补,超出90分以上分值部分,再按园区和工业企业2万元/分、公共机构1万元/分增加激励奖补。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组织开展首批试点验收,及时总结试点成效,谋划启动后续创建申报工作,确保“十四五”建成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不少于30个,建成近零碳社区不少于30个,积极打造近零碳示范“成都样板”,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成都日报锦观

近日,柳州市生态环境局、中国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柳州银保监分局联合印发了《柳州市气候投融资专业机构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共十条,涉及气候投融资专业机构的分类、基本条件、机构设置、经营目标、机构职能和挂牌条件等方面。《暂行办法》规定了气候投融资专业机构应结合柳州市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立足柳州区位优势,发挥机构经营特色,提升机构品牌形象,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业务。《暂行办法》的印发,以动员各类资本更好地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促使“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气候友好型项目。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探索差异化气候投融资模式,借鉴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经验,形成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双发力模式,建立试点城市与机构运作共协调机制,切实发挥“降碳”的引领和倒逼作用,为促进我市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来源:柳州生态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水平正处在爬升阶段,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解决了治理设施‘有没有’的问题,但效果‘好不好’仍是当前VOCs管控的重点。”55日,在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论坛上,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民强表示

VOCs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政策性也很强,需要政策和技术同向发力;不仅需要做好规划、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工作,也需要落实好每一个治理项目;技术层面不仅需要好的工艺、技术路线,还需要好的装备和运营管理。”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朝阳说

本次论坛邀请生态环境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行业专家和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就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管控技术经验展开交流研讨,为推进VOCs污染防治工作出谋划策。

“双碳”战略有利于VOCs减排,总体要求再升级

VOCs是形成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已成为“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约束性指标之一,要求到2025VOCs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当前,VOCs污染防治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管理标准体系日趋健全,但相较SO2NOx等传统污染物,VOCs治理工作仍是大气环境管理的重点和突出短板。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固定源处处长王凤认为,当前VOCs治理在源头控制、污染治理、规范管理、管理能力4个方面还不够到位。分析源头控制不到位的原因,王凤说:“除了管理短板和技术上的问题,一些企业在认识上还没有转变,对一些成熟的技术不敢用,或是觉得成本高。事实上,有些企业做完源头替代以后,通过全环节、全流程测算核算会发现是节省了成本的。有关应用案例可以在行业内更多地分享和推广。”她指出,应在源头替代、排放控制、监测监控、监督执法、技术创新方面全面加强相关工作。“对于有组织排放管理,部分地区低质低价、简易低效治理设施仍普遍存在,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展简易低效设施全面排查整治,当然,提升改造过程也不能‘一刀切’要求所有企业建设RTORCO,应当以适宜为第一位,建设适宜高效的治污设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后,“双碳”战略与VOCs治理的关系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分析了“双碳”背景下的VOCs治理情景,认为“双碳”政策的实施有利于VOCs减排。同一经济发展速度下,2060年“双碳”情景下VOCs减排量比强化减排情景预计增加42.8万吨—43.2万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秘书长栾志强认为,“双碳”战略和减污降碳目标对VOCs污染源的排放管控、治理过程与治理工艺选择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在VOCs治理项目层面上,进行治理工艺选择时就需要对碳排放进行核算,在治理效率提升和碳排放之间寻求平衡点。

技术和机制同发力,区域园区管控更精细

推进涉VOCs产业集群治理提升,是《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中关于VOCs污染治理达标行动的要求之一,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VOCs污染源的精细化管控和深度治理需要探索和积累有效经验。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钢锋介绍说2020年起,上海市VOCs治理已经进入覆盖面更广更全的“2.0”时期。这一阶段,针对化工园区VOCs污染企业集中度高、源强位置相对分散、污染问题错综复杂等众多特点,上海市化工园区在VOCs综合治理2.0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思路和方法,做好VOCs源头和过程管控。例如,采用高效密封呼吸阀、快速干式接头、自动密闭采样等配件设备,做好呼吸阀、装卸连接、采样过程的无组织逸散管控,同时还开展了对开停车废气移动式处理、园区涂装用漆低VOCs含量替代等探索和实践。总结上海市十多年来VOCs污染防治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成功经验,张钢锋说:“技术和机制要同时发力。技术和产品是工具,要实现好的治理效果,怎样使用工具非常重要,而机制能让好的工具通过合理的设计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城市层面,青岛欧赛斯环境与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段潍超关注到“城市型炼厂”问题。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步向周边拓展,建厂之初远离城区或位于城市边缘的炼化企业逐渐融入城市,出现“城围炼厂”现象。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引起政府、媒体及周边居民的高度关注。据统计,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中,已有超过1/3的炼化企业为“城市型炼厂”。“‘城市型炼厂’达标排放只是基本要求,需进一步提升安全、环保绩效,降低对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段潍超分析了整体搬迁和就地提升两种“城市型炼厂”发展模式的优势劣势和实现路径。他认为,VOCs全过程精细化管控是VOCs减排的必由之路,需要企业各部门、各专业共同推进,并与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绿色发展相协同。

减排利民有“技”可施,行业企业创新空间大

VOCs污染防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除了VOCs污染防治相对成熟的石化行业等重点行业,与会专家还关注了原料药、木质家具、电子等行业企业的VOCs污染防治问题。其中,漆包线行业、农药行业、铸造行业等产生恶臭异味物质的行业企业VOCs污染问题被多次提及。

恶臭污染为何成为典型的扰民污染?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朱剑秋解释说,VOCs与异味污染物质高度同源,而异味污染既是一种常见的大气环境污染,又以人的嗅觉感知为判断标准,具有阵发性、瞬时性的特点。恶臭感觉取决于瞬间的臭气浓度波动峰值,而不是长时间平均值。“嗅觉刺激只需要1次呼吸就足够了,时间大概只有0.5秒至5秒。但实践中,大多数大气扩散模拟预测和监测模式都低估了恶臭的影响。部分恶臭污染物嗅阈值极低,意味着异味的消除难度远高于VOCs排放标准。国标+民标,是基层恶臭污染治理的无奈之举和创新举措。”朱剑秋认为,大风量、低浓度废气往往存在“达标性污染”,且治理和管理存在难度,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理模式,必须兼顾节能降碳减污和环境影响可接受性的多目标最优化。

针对产生异味物质的不同行业的特点,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娜介绍了南京环科所异味物质污染治理技术和实践。在农药行业,通过综合评分法列出优控异味物质清单,有针对性地采取创新性技术。团队开发的空气注入—生物刺激技术、模块化原位清除及净化装备,取得了可验证的异味物质去除效果。在铸造行业,团队基于异味物质情况摸排、源强计算、精准溯源分析,自主开发工艺设备,初步构建了铸造行业异味溯源—中试试验—示范工程—效果评估全链条的成套技术体系。

论坛现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联合研究中心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牵头联合6家单位共同组建,将打造VOCs污染防治领域新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VOCs污染防治领域的技术和智力服务。

来源:中国环境报

“金融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升级项目,主要涉及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等9大行业74个子行业。”近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等7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目录(2023年)》《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认定办法》《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

这是昌吉州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地方转型金融发展路径,在政策层面明确金融支持高碳行业降碳转型升级的一次创新实践,在全疆尚属首次。据悉,通过上述两个办法认定的企业和项目,金融机构将提供差异化的支持政策。

昌吉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资源性产业密集型区域,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是昌吉州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昌吉州探索出一套针对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并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基础上,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升级。

据了解,《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目录(2023年)》明确金融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升级项目,支持项目主要涉及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等9大行业74个子行业。对照国家、地方、行业节能降碳目标,按照“行业有序达峰、降碳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不同行业2023-2025年阶段性降碳转型目标,有序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确保金融精准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升级有据可依。

“去年年初,昌吉州在全疆率先试点建设碳账户,为精准核算高碳企业碳排放数据探索出了一套测量工具。”昌吉州金融办主任王泓说,仅仅测量出来高碳企业碳排放数据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企业实现碳减排的路径和效果进行认定,并配套优惠金融支持政策,从而引导传统高碳企业和项目实现降碳转型升级。

据介绍,这次出台的两个办法正是用于对高碳企业碳减排路径和效果进行评价的。《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认定办法》从降碳转型技术或路径,降碳转型升级活动产生的实质性贡献以及是否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要求等角度,明确了降碳转型升级项目的认定条件和方法。《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则从发展战略、节能降碳实施路径、碳效值评价、年度企业降碳目标达成情况等角度,明确了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

对于经过认定的项目和企业,昌吉州将引导金融机构配套优惠支持政策,从而有序、科学、高效引导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矿产开采和加工等13个重点领域高碳经济活动进行降碳、低碳、零碳改造,切实推动昌吉州产业体系优化布局、整体降碳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双碳”目标及早实现。

王泓表示,昌吉州还将建立降碳转型升级项目库和降碳转型升级企业库,便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同时还要对支持政策进行梳理整合,综合利用昌吉州产业金融、财税政策形成政策支持的合力,推动昌吉州经济结构调整和降碳转型。

此外,昌吉州强化银政企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搭建“金融机构+转型项目和企业”推荐交流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碳密集行业与低碳转型目标挂钩的产品和服务,引导更多的资金支持高碳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有效满足碳密集行业合理的融资需求,破解高碳行业融资局限,为新疆探索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中国环境APP

近日,人保财险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上海签发人保财险全国首张碳资产质押融资贷款保证保险保单。

新华财经北京522日电(记者王虎云 陈云富)近日,人保财险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上海签发人保财险全国首张碳资产质押融资贷款保证保险保单。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张江分行,共同为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碳资产质押融资服务,标志人保财险普惠金融板块在“双碳”绿色金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人保财险积极助力国家“双碳”战略,主动参与并支持国家碳市场建设,持续探索“碳中和”保险,开发推出碳资产质押融资贷款保证保险,帮助企业实现降碳增效正向收益。碳资产质押融资贷款保证保险是指保险人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合同为底层合同,为碳资产所有权人(投保人,即企业)贷款提供增信支持,保障金融机构实现质权差额补偿。该模式下,企业将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品,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办理质押登记,金融机构则以“银行+保险”方式向碳排放企业发放用于特定领域的流动资金贷款,资金专项用于企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

据悉,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是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重点排放单位之一。近年来,企业不断优化升级节能减排措施,着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更好挖掘碳资产金融属性,在了解到人保财险碳资产质押融资保证险后,迪赛诺将碳排放配额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进行质押,成功通过“碳资产质押+保险”模式进一步盘活公司碳资产。

来源:新华财经

521日,在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发表致辞。

朱民表示,随着碳中和的全面落地和进行,金融业进入零碳金融时代。零碳的碳中和转型的过程是从环保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相对产生了一系列的金融概念。最开始是环保金融,之后是气变金融、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格拉斯哥会议以后形成了共识——零碳经济的时代,碳中和转型对应的是零碳金融。

对于零碳金融的内涵,朱民解释称,首先是金融业要为碳中和融资,预计中国到2050年约为180万亿元的融资量,麦肯锡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碳中和融资)是9.7万亿美元。以中国排放的比重计算,中国一年要3万亿美元,即大概20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个规模是巨大的。同时,金融机构要把自己作为一个零碳企业,也就是说,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要是零碳的。

目前全球零碳金融企业联盟已经建立,零碳金融的概念正在形成,合作的同时竞争也随之而来。“首先就是标准,要做全球统一的可持续性的金融披露。现在有各种不同的关于金融披露的准则,各个地方有自己的标准、自己的要求,也在各自竞争、各自协同。目前讨论最多的就是零碳金融的资金缺口怎么满足,怎么争取零碳的金融资金到我的市场来。”朱民说道。

朱民还表示,当金融市场的竞争合作形成的时候,核心问题是如何建设治理机制。目前碳中和的全球治理机制是自下而上的,而零碳金融全球的治理机制现在看来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协同效用。目前他正在参与制定建立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准则。这个准则一定是要全球趋同、相互协调的,它具有共同协商和自上而下的双重性质。这些架构正在逐步形成,中国要在里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19日,由诺亚控股、歌斐资产、碳中和行动联盟等联合举办的“2023ESG践行可持续发展——共创幸福家园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简称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气候投资中,投资者不能只关注“价值”,还要关注“价值观”;无论从市场的要求还是政府的要求来看,绿色、低碳已经快速成为投资的标配。

赖晓明介绍,《巴黎协定》基本确定了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制度,同时第一次提出了“温控”的明确目标,明确了各个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机制,并形成了所有国家共同行动的全球治理模式。另一方面,碳市场是用市场化手段推动政策落地的机制,同时具备两大作用:一是实现碳减排,二是实现“碳定价”。目前,由上海环交所组织运行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纳入了八大高排放行业,按照配额计算,已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对于气候投资,赖晓明进一步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双碳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同时也正处于由被动向主动转换的过程,变成了“广泛的市场参与”。从气候投资的主要“关注点”来看,赖晓明认为,可以重点关注三大方面。一是“价值投资和价值观投资”;二是碳定价机制对气候投资的影响;三是“转型的迫切性和见效的长期性,以及收益期的问题”。由此,赖晓明给出了五点与气候投资、绿色投资相关的结论。一是绿色、低碳投资已快速成为投资的“标配”(即价值观);二是大部分减排项目从减排量中获得的收益仅仅是补充,而不是主要收益来源;三是相关项目的技术条件和商业逻辑依然是投资的第一要素(即价值投资);四是要关注资金来源和项目属性的匹配性(如风险程度、回报预期、收益期限等);五是转型项目的经济性需要综合政策支持、商业回报和碳减排等额外性收益等。

在本次高峰论坛上,诺亚控股国内集团CEO殷哲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也是诺亚2022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仪式。截至目前,诺亚的ESG可持续报告也已经进行了九年,这九年也是诺亚不断学习ESG理念、从意识觉醒到投资实践的过程。同时,诺亚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影响公司的客户,不断的唤醒各方面的ESG意识。另一方面,金融行业的投资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性在于,“风险和收益是滞后的,往往后续才能体现”。这一点对于ESG投资而言也是相同的,即相关行动的投资效果可能也要很多年才能体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诺亚相信ESG“投资力量”的存在。同时,诺亚不仅有ESG的信念,更重要的是,将在未来的行动上做的更好。

来源:中证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实践没有止境,检察理论创新亦无止境。静夜冥思,捕捉灵感流光;以心作笔,共谱溢彩华章。866学苑”专栏撷取全市理论研究之精品力作,以点及面,生动展示新时代杭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图景。

 要: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认购碳汇成为了环境司法中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责任承担方式。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积极参与法治实践,探索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中聚焦可精准量化的碳汇损失及其价值计量。通过将碳汇的计量方式引入生态损害评估,为混交林中选择性滥伐造成的部分生态功能损失评估难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通过购买林业碳汇产品,既实现替代性修复,又推动森林生态功能价值与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 碳汇 生态服务功能损失 替代性修复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近年来,多地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办案过程中探索运用认购碳汇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从而解决原地修复效果不佳、当事人修复能力不足、损害赔偿金无法使用等难题,但实践中“以碳代赔”也存在适用范围过宽、认购程序不严、损益分离等问题。本文以所办理的案件为例,探讨检察公益诉讼认购碳汇实现替代性修复的难点与问题,总结办案技巧,为办理同类案件提供参考。

 基本案情及办理情况

(一)基本案情

2018年底,王某清擅自雇工,对采伐许可证外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进行采伐。经鉴定,王某清滥伐杉木株数为708棵,折合立木材积94.616立方米,总面积20.76亩。2020年,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作出刑事判决,认定王某清犯滥伐林木罪,判处有期徒刑26个月,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同年,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杭州市院”)对该案进行了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审查,并在正义网上发布诉前公告。公告期满,无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诉讼。2022426日,杭州市院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杭州中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该片生态公益林为杉松混交林,王某清有选择地砍伐了其中的成熟杉木,未造成生态环境完全破坏,但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难以计算。为此办案组多次开展现场勘察评估,并邀请了森林经理、碳汇计量、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方面的专家,对混交林中滥伐成熟杉木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进行论证,最终确定水源涵养、固碳量、水土保持三项评估指标。此外,本案还在“固碳量”指标计算上使用了碳汇的计量方式,并参考评估时前一个月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进行价值转化,最终认定生态价值损失总计35187元。

202261日,本案在杭州中院开庭审理,法院当庭判决王某清赔偿生态损失共计35187元(款项用于购买碳汇)并公开赔礼道歉,公益诉讼起诉人全部诉请均得到支持。2022121日,浙江省首批浙林碳汇项目集中交易会召开,该笔赔偿款用于认购浙江省山区26县开发出来的352吨森林碳汇产品。

 生态损害评估及修复存在的困难

本案办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选择性滥伐生态公益林造成的损失如何量化;二是碳汇价值能否等同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三是能否通过认购碳汇实现修复。

(一)选择性滥伐生态公益林造成的损失如何量化

目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主要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2020)(以下简称《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但因森林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服务功能损失往往难以准确计算。分析目前的司法判例:如“自然之友、福建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诉谢某某、倪某某、郑某某、李某某破坏林地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告非法采矿,严重损毁林地28余亩,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包含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植被破坏导致碳释放生态损害价值共计127万元。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某村民委员会非法占用林地25余亩,公益诉讼起诉人诉请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评估费用及包括水源涵养、净化大气、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服务功能损失共计15余万元,获法院判决支持。两个案件同样是非法占用林地20余亩,但评估出来的服务功能损失却相差近10倍,可见服务功能评估受多因素影响,不同指标选取会造成巨大的差距。

本案中,王某清破坏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也达20余亩,与上述案件不同的是,该案并未造成服务功能完全损失。如果参照《评估规范》所有指标计算,金额极高且难与以往服务功能完全破坏的案件有所区分,难以达到损害赔偿相适应的效果。因此,经专家论证,专家组认为本案造成的损失主体为碳储(存)量和生长量(增量),即“固碳量”,该指标如同时引入碳汇的计算方式,可提升计算的精确性。于是,办案组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进行测算,计算出固碳量损失总和为220.038吨。再按照评估时前一个月全国统一碳市场平均交易价格50/吨进行价值量化,最终计算出总碳汇价值为11001.900元。

(二)碳汇价值能否等同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在办理本案的过程中,全国多地也开展了碳汇损失赔偿探索,如“贵州省金沙县周某某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检察机关诉请周某某购买166.221吨碳汇减排量作为生态功能损失赔偿。“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刘某某破坏林木案”,泰和县人民检察院提出相应碳汇价值损失3359元赔偿诉请,获得法院判决支持。以上案例均是将碳汇功能损失作为生态损害的救济对象。

目前,法律司法解释中赔偿范围并未直接涉及碳汇功能损失,那么碳汇功能损失是否可诉?

1.森林碳汇功能当属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碳汇功能是指森林植被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功能。根据《评估规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含“支持服务、调解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四类服务类别和“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进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林木产品供给、森林康养”九项功能类别。显而易见,固碳释氧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中重要的功能之一,而碳汇功能的核心就是固碳释氧,碳汇功能当属生态服务功能。

2.森林碳汇功能不等同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不同区域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承担主要功能各有不同,九类功能并不一定完全具备,但以一种功能价值来覆盖整个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显然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目前碳市场交易价格并不稳定,碳汇功能价值在整个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中占比并不高,仅测算碳汇功能损失并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金钱赔偿责任,可能会避重就轻,无法达到责罚相适应的救济效果。因此,本案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该片林区为“水保林”的功能属性,增加了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两项功能指标,核算出生态服务功能区间损失总额为35187元。

(三)本案能否通过认购碳汇实现修复

1.认购碳汇的实现基础。本案滥伐对原有生态环境未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如原地补植,因光照等原因,新苗存活率不高,且起诉时原本伐桩根部已萌发部分二代新生杉木,虽通过自然抚育能达到更新效果,但是周期较长,质量未知。与成熟林相比,新生林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存在明显差距,原地自然抚育短时间无法使生态环境恢复至破坏前的基本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补偿性修复,填补损害发生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因此本案应从替代性修复叠加补偿性修复综合的角度选择有效的责任承担方式。

实践中,在原地修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各地检察机关主要通过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当事人承担修复费用和生态服务功能区间损失赔偿金。但现实中,由于生态损害赔偿款的保管、使用方式均无明确依据,地方财政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损害赔偿款的使用效率。为实现生态环境要素和主要服务功能的“真修复”,办案组进一步提出认购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的方案。虽然本案办理时,以碳代偿尚属探索,但从林业碳汇本身概念看,森林破坏后,在无法直接修复的情况下,通过购买林业碳汇,促进造林、再造林,与替代性修复的立法本意相契合。

本案判决后最高法《关于审理森林资源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明确了允许当事人通过认购经核证的林业碳汇方式,替代履行森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这也为后续购买碳汇修复生态提供了规范依据。

2.认购碳汇的实现目标。在替代性修复的基础上,部分地区也提出了通过认购碳汇实现补偿性修复的方案。如前文提到的“贵州省金沙县周某某滥伐林木案”,该案是在周某某完成补植复绿后,检察机关通过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其赔偿二氧化碳减排量166.221吨。“贵州省江口县张某富、杨某华滥伐林木案”中,两人虽采取了“补植复绿”的修复措施,但因后续抚育管护情况不明,复绿造林质量不合格,最终法院判决两被告认购碳减排量2万余元。以上案例均选择碳汇单一指标作为补偿性修复方案,将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整体价值均用于碳汇购买,还未有先例。

在本案的专家论证会上,有观点认为,生态服务功能损失中包含了除碳汇以外的其他多项功能,全都用于碳汇转化并不对等,在完成修复的基础上,仅认购碳汇功能的损失更加合理。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混淆了森林碳汇和林业碳汇之间的差异。林业碳汇并非单纯指代森林固碳释氧的过程,而是系统性、全面性地对森林进行管理保护的过程,是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集中体现。目前各地司法实践所购买的碳汇基本指代购买林业碳汇项目,“以碳代偿”绝不局限于固碳增汇单一功能价值的转化,碳汇产品价值可以实现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同质等量”补偿,因此本案将生态服务功能整体价值转化成林业碳汇价值可以实现综合修复的目标。

3.认购碳汇的实现路径。在本案办理的过程中,浙江尚无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如将本省的生态损害赔偿金用于外省的碳汇购买,难以实现本地优先、就近修复的目标。为此,杭州市院一方面对接省级主管部门,在明确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渠道将在2022年底前开通的基础上,同步推进将生态损害赔偿款用于购买碳汇产品的可行性论证。经多方协调,最终推动了将“生态损害赔偿”列入《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的碳普惠减排量管理办法(试行)》适用范围中,实现碳汇开发有针对性、交易管理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主动与杭州中院就办案各个环节深入沟通,最终实现了全省首例在裁判主文中明确“购买碳汇”的判决。

本案判决后,办案组持续关注碳汇认购去向,2022121日,案涉赔偿款顺利完成浙江省首批经核证的碳普惠(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的认购。

 “以碳代赔”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认购碳汇作为替代性修复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各地的碳交易机制和交易平台尚处起步阶段,司法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关于碳汇权利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14条第1款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生态公益林是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区划界定的,以提供生态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的,以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体功能的森林区块。因此生态公益林作为森林经营区划并不与权属对应,现实中存在不同权属不同级别的生态公益林。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具有公共服务属性,但是从生态系统所有权的角度看,碳汇权更像是以自然资源为客体的用益物权。最高法《关于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中明确碳汇具有经济、公共、生态等属性,其功能价值是归于权属经营者还是国家需要进一步探讨。

笔者认为,正因为碳汇具有多重属性,所以从公共属性的角度,认购碳汇可以作为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替代性修复手段,但这并不影响权属主体对其占有使用、收益的经济属性。开发碳汇,需要森林经理者不断提升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功能,这当中付出了相应的劳动和生产成本,因此碳汇产品价值理应归属碳汇产品开发者。

(二)关于碳汇的交易方式

从交易方式上看,碳汇交易呈现多样化,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内交易;碳排放所有者与需求方在平台外的协议交易,如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提供的“点点碳中和”,个人企业可通过线上购买和注销CCERCDCER;此外,还有购买林业局备案的其他林业碳汇产品的自愿交易,如福建省顺昌县“一元碳汇”等。目前各交易平台大多具有金融平台属性,从交易的角度,碳汇产品作为金融产品还是生态产品存在一定争议,获得的碳权的归属如何界定,判决后购买主体是司法机关还是侵权行为人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笔者认为,认购碳汇最终目的是实现碳中和。认购者购买碳汇后要通过清缴碳排放配额,注销碳权的方式以实现修复的目的。权利消灭,产品无法进行流转,便无需担忧碳汇产品可能成为金融产品,从而背离生态修复的初衷。另外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侵权行为人作为交易主体,实现替代性修复符合生态损害修复的要义,只有当侵权人在一定期限内未修复,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才可以作为替代性修复的主体,因此购买主体第一顺位应当是侵权行为人。

(三)关于林业碳汇修复的适用范围

生态环境损害民事救济的核心责任是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修复生态环境就是要使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损害未发生时的状态和功能,在无法完全修复的情况下才可采取替代性修复的方式。在双碳背景下,部分地区在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未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中,也采用了碳汇补偿的方式。笔者认为生态修复应以最有效的修复生态环境方式为出发点,虽然大多数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均会造成碳损失,但是与固碳减排的关联性较弱,采用碳汇替代修复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够达到最优的修复效果。而且,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还未建立完善的碳汇交易市场,如贸然采取认购碳汇的方式,容易将其泛化成“口袋式”责任承担方式,最终无法真正用于生态修复。因此,林业碳汇的适用应因案制宜,主要着眼于森林资源破坏类的案件,不宜随意扩大适用范围。

来源:杭州检察

当地时间515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环境署第十三次年度磋商会议高级别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应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邀请,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下为详情

孙金龙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联合国环境署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环境署的合作广泛深入、务实高效,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在通过终结塑料污染的相关决议、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双方人员交流等方面取得丰硕合作成果。

孙金龙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共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中方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孙金龙表示,希望与联合国环境署在全球发展倡议、绿色“一带一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有效落实、全球塑料公约缔结政府间谈判进程与最终成果的务实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人员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战略性政策对话,开展技术交流,拓展合作网络与领域,共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来源:生态环境部

214日,在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的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水质实验。该企业是国内重要的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近年来积极探索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处置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微改造,使企业向绿色低碳的“无废企业”逐步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因而,国有企业需要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双碳背景下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依托制度和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国有企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多重意义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国有企业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战略安全,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国有企业赖以生存、做强做优做大的“根”和“魂”。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安排,国有企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履行政治责任、自觉践行双碳战略。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国有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必须切实发挥好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努力在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重大决策部署上走在前、作表率。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国有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也是气候变化的主因。碳排放量的日益增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文明存续。人民性是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国有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力量,必须积极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更大力度地参与碳减排。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国有企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国有企业在“新的赶考路上”的前进方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国有企业既要通过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又要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还要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从而实现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是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产业和科技创新优势的重要体现。从产业链与价值链角度看,国有企业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环节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尤其是在能源、交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能够有效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绿色发展,加快全行业节能降碳。同时,从科技创新角度看,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需要市场主体持续不断地投入,国有企业在规划、资金、技术与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可以确保持续深入推进双碳战略目标落地落实。

国有企业践行双碳目标要避免误区

避免盲目制定激进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行业、各领域工作相互交织,具有鲜明的整体性、时序性、关联性和层次性特征。若脱离发展阶段、行业基础和企业实际,盲目追求高目标、一刀切,不仅会导致难以真正践行双碳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甚至还会造成国家能源安全、行业安全和经济安全隐患。

避免盲目跟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首先必须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战略路线图和具体举措,有的企业仅仅把实现双碳目标挂在嘴上、停留在文件上,既未制定路线图,也没有采取切实有效具体举措,更没有抓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等重点。有的企业虽然提出了零碳技术、固碳技术等创新方向和项目,但缺乏严格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不能回避聚力突破技术瓶颈的压力。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资源和产业结构转型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在能源资源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偏少,绿色低碳技术难以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大量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基础材料仍然需要进口,重大能源科技创新产学研“散而不强”,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突破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注意统筹好双碳目标与经营业绩考核的关系。从长期看,国有企业通过持续改革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可以有效助推企业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当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核心仍然是短期利润增长和效率提升,对企业支撑低碳技术研发、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关注不足,未来需要更好统筹双碳目标与经营业绩考核的关系。

国有企业践行双碳目标大有可为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必须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在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双碳目标要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节约优先、源头减碳,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处理好长远和短期的关系,以长远规划引领阶段性任务,以短期目标的实现支撑长远战略目标,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分类制定双碳战略实施方案。目前,国有企业分布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必须要结合实际、一企一策、分类制定双碳战略具体目标、路径和措施。例如,能源类企业要坚持安全绿色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交通类企业要加快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发展智能交通,降低交通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有企业要立足实际、积极作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安全、绿色、集聚、高效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着力构建资源循环产业体系。

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在双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加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绿色低碳前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争当双碳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双碳相关产业链“链长”。

完善考评机制,加强试点示范。加快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体系,出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以特色优势产业升级、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等为重点,开展试点示范,结合实际在人才引进、金融支持、科技攻关、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创新动力和活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来源:经济参考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科学与政策层面的耦合关系,二者的协同推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观的应然结果,也是实现气候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现实需要。

从价值理念看,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全球气候危机下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创新路径,也是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战略使然。从法律依据看,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条明确规定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为“双碳”目标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协同推进奠定了法律基础。

针对当前环境治理体系良法不一、善治不足的运行困境,笔者认为应聚焦涉碳目标认识、涉碳执法手段、涉碳公私互动、涉碳权益保障四方面进行协同化的努力,完善现有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防控、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绩效考核与问责等机制,以回应“双碳”目标对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驱动。

目标导向的协同

“双碳”行动正处在政策法制化的实施阶段,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对融入“双碳”目标的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单纯治污的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或仅以降碳为指标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长远规划的片面认识。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应以环境法典的编纂为契机,通过政策法规统筹、央地立法互补、循旧作新并进等方式,在立法层面对二者的目标协同提供制度指引。

具体而言,一是气候变化应对及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出台,在内容上包括纲领性法律和侧重能源领域的法律,在空间上包括从宏观空间到微观个体(物种及基因)的全方位法律制度,比如以国家公园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制度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制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等建立;二是现有涉碳管控型和促进型法规的更新,比如电力、煤炭等能源类法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单行法规的修订;三是有关碳标准、碳信息、碳市场等功能型法规的配套与衔接,作为涉碳量化监管、信息公开与市场规范的前提性制度。

执法效能的协同

“双碳”作为生态环境职能部门的新增事权,标志着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已经从单要素向多要素、全空间的整体治理方向转变,治理主体、方式与规则的复杂性不断升级,亟须以效能协同为目标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根据《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联合执法作为重要的形式要素,其实质效果取决于涉碳事权的均衡配置。以共同事权为切入点,在纵向执法关系中,央地涉碳事权应深化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加强分权赋权、变通激励和权责监管。依据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在具有地缘或经济关联地区形成平等互惠、开放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在横向执法关系中,应混合运用硬性约束和软性激励措施对跨地区跨部门的涉碳共同事权进行优化配置。除了基于能源供需关系展开的区际协作或补偿活动,还包括在执法联动、信息共享、争议解决等方面的程序性协同,以及执法意愿、权责监督等方面的结构性协同。

公私主体的协同

不同于强职权主义的传统生态环境治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公私互动模式有助于构建低碳时代兼顾民主、公平与效率价值的环境治理体系。自然环境蕴涵的生态价值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通过资源再分配、供给与消费机制将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联结起来,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为保证生态效益的合理配置,就需要在生态产品权益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为公私主体的良性互动提供制度性条件。一方面,通过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探索多样化碳汇开发、健全排污及用能权交易制度、推广碳普惠公众参与制度等,提高企业、公众的低碳意识和参与意愿;另一方面,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放,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快对涉碳生态产品认证与交易相关的信息核查、审计、信用资质与风险管理的规范指引与实施保障。

权利救济的协同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环境司法缺乏明确的成文法依据,涉碳诉讼理论与裁判实务仍处于摸索阶段。适度能动的司法活动通过司法解释、法律适用等方式有助于统一涉碳权益救济,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灵活而有序的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弥补当前立法空缺、执法或监管不力等问题。

环境行政诉讼可采取适当放宽起诉资格、扩大司法审查范围、加强预防性审查等措施,对气候变化行政行为进行实质性司法干预,为气候变化诉讼的本土化提供实践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案件应着重对碳汇功能损失予以明确界定、统一鉴定和适当救济,将气候调节功能的量化及其利益分配纳入司法调整范畴。根据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需求细化或增设新的案由,比如碳金融纠纷、生态服务类纠纷等。继续发挥司法专门化优势,按照涉碳纠纷的偏金融属性和偏生态属性,分别划归金融和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管辖。另外,借助并更新现有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践框架,办案机关应尝试预防性执法的诉前介入、诉中支持和诉后监督等实现环境行政与环境司法的联动合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

519日至20日,“中国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南昌召开,论坛期间,主办方联合参会的单位、机构发布了《中国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论坛联合宣言》,号召政产学研金各方坚定走中国特色城市碳达峰碳中和之路,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绿色发展新篇章。

宣言旨在号召牢固树立、深刻践行、有效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助燃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热潮;积极稳妥推进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让绿色发展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创新打造国际先进的绿色低碳“园区样板”,以园区作为核心载体持续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与能源体系“双升级”;全力推进智慧能源、低碳零碳及负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抢占全球低碳经济产业集群制高点;打造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合作的园区共同体,形成千帆竞渡又辅车相依的产业竞合新格局。

来源:人民网

5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3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珠海法治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了“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进展与展望》

加强法治保障

《法治蓝皮书》指出,顺利实现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治保障。中国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并在气候雄心峰会、巴黎和平论坛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上重申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202110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要求,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协调,并研究制定碳中和专项法律;1026日,国务院又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此后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逐渐出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当前距离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已不足7年,时间紧、任务重,只有通过法律这一强制性的治理工具,才可能对碳排放形成足够的管控力,实现“双碳”目标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面临巨大挑战

《法治蓝皮书》指出,在现有法律制度体系和行动路径下,实现“双碳”目标仍面临巨大挑战。虽然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双碳”目标以及碳排放交易的具体政策,但目前尚无专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法或者综合性的碳中和促进立法。仅靠国家层面政策以及部委规章难以统领国内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层级主体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双碳”目标。

地方层面,原有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已形同虚设,因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工作缺乏法定的职责授权、明确的管理制度、有力的工作抓手,某些干部存在等待观望、怕干多、怕干过、怕干错心态。

在地方立法效力和规制内容方面,当前各地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或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立法层级不高,管辖范围也仅限于在该地区开展的碳交易领域,在碳交易相关的罚则设置、碳配额管理等问题上很难将行政手段与市场激励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法治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中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规范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国家层面立法中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规范不足。生态环境部于20211月发布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的措施要求,明确了相关法规政策统筹融合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快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在相关法律制修订过程中推动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

考察国家层面的生态环保立法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或温室气体减排相关的内容相对较少,即使有寥寥条文,也规定得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足。但是,地方立法中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内容参差不齐、详略不一。

较之国家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迟滞现状,地方层面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进行了积极的立法探索,体现了地方性立法的“小、快、灵”优势。

制定专门性法律

《法治蓝皮书》指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力进行各项制度创新,并尽快通过立法予以落实固定。建议制定一部综合性、专门性的《应对气候变化法》。

如此,既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早日到来,也有利于提高中国科学、精准、依法依规及高质量地履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条约尤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

可以在专门性立法中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并明确企业配额履约的法律义务及法律责任,为碳市场行政监管的开展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提供立法支撑。

《法治蓝皮书》指出,在生态环保、能源等相关立法中建议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建议在《能源法》的制定过程中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同时适时修改《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加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相关立法的协同推进,建立有关温室气体管控、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多目标协调自洽的标准体系。在立法的衔接或协调方面,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环境领域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或温室气体减排等工作的衔接协调。

来源:法治周末

▋低碳转型

供应链金融是适合小微企业等普惠对象特征的重要金融工具,是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未来也应鼓励创新多种产品服务,助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原文: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作者 |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心 张 芳/副主任 章 璐/研究员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有助于我国更好适应及引领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趋势。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蚂蚁集团研究院及网商银行共同发布的《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供应链金融是适合小微企业等普惠对象特征的重要金融工具,是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未来也应鼓励创新多种产品服务,助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新发展理念在我国金融系统的具体体现。绿色金融注重于引导实体经济相关融资主体的绿色低碳行为,普惠金融关注对普惠群体的金融覆盖。绿色金融有助于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普惠金融有助于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和“共享”。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有助于我国更好适应及引领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趋势。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两者共同的内涵是追求环境、社会和治理目标的可持续投融资属性。从全球看,可持续金融成为金融发展重要趋势。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G20转型金融框架》等引领国际绿色金融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全面探讨落实低碳、可持续金融激励政策和监管措施。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有助于更好支持我国新时期发展目标。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2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有助于更好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数据,我国的农业和中小微企业这些普惠金融主体,其在全国碳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0%50%。因此,要如期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帮助普惠金融主体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分必要的。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能够更好支持农业和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征程上,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将不断深化。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需重点引导小微企业等普惠对象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服务应覆盖更多普惠对象(如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两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以协同效应形成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口和增长点。

供应链金融支持融合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尚在初步探索阶段,市场上鲜有明确以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为目标的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重点关注围绕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融资诉求,是适合小微企业等普惠对象特征的重要产品工具。同时,供应链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可以通过供应链的业务重组功能,提升资金向绿色环保领域流动的效率,优化金融资源在绿色生产中的分配结构,实现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绿色环保领域投融资方面的协同合作。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融合实践方面,国际大行以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式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相关领域实践,产品和服务分类较为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诸多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目前,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明确界定标准,避免“洗绿”。如金融机构与当地监管合作明确细分行业标准,与核心平台依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明确标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界定减排标准,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文件传导和验证等多种界定方式。

二是围绕小微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大产品创新,实现丰富供给。纵观国内外银行绿色普惠供应链产品和服务的先进案例,不难发现这些银行对绿色普惠供应链都有深入的行业研究,产品种类丰富,以此在绿色普惠供应链产品和服务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是加大科技赋能,加强风险防范,服务安全有序降碳。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和数字化驱动的金融创新。将金融科技运用到绿色普惠供应链的产品和服务中,能够帮助银行解决绿色普惠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需要贸易真实性的问题。

四是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根据领先银行的经验,要发展绿色普惠供应链产品和服务,首先,应设立银行绿色普惠供应链的牵头部门和专营机构。其次,应建立健全行内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以确保绿色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向。再次,要在产品和业务体系方面不断推进创新,丰富“供应链金融+绿色普惠金融”的模式,加大对绿色普惠领域的金融支持。最后,应在融资环节中考虑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由具备环境专业知识的机构对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

多主体协同推进融合发展

我国以供应链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已有了一定实践经验,也发展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这些经验同步为推动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但同时,供应链金融只是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一种方式,总体上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尚面临一些发展障碍,主要体现为:一是缺乏符合普惠对象经营特性的绿色标准;二是大部分金融机构缺乏能力建设,业务创新不足;三是缺乏专项的激励机制,小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动力不足,金融机构激励不足。为了更好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需要多主体协同努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具体建议。

一是建议相关产业部委加快确定引导各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以绿色供应链为例,建议工信部“绿色制造”体系中“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涵盖的行业逐步拓展,覆盖更多行业,定期确定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绿色供应链管理基础好的核心企业并与金融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二是建议相关监管部门研究出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指引、激励机制及标准。建议监管部门出台引导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指引;建议现有绿色金融货币政策关注对普惠对象的覆盖,建议现有普惠金融货币政策优先倾向普惠对象的绿色低碳转型;建议金融监管部门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领域的标准建设等。

三是建议监管机构引导协同相关金改试点地方政府建章立制、先试先行。建议国家及相关监管部门在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及国家小微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区域优先开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试点,纳入试点任务。

四是建议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并应用ESG评价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建议金融机构深入理解普惠对象特征,积极创新适合普惠对象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产品服务;建议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建立ESG管理机制等。

五是建议加大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领域的应用。建议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绿色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协同,加强支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议金融机构及第三方机构加强金融科技赋能普惠对象绿色行为和场景的认定和业务拓展;建议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探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领域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等。

来源: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

事由:青海位居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连接地,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是全世界四大净土区之一,是北半球气候的敏感区和启动区,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青海也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地球第三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此,加强生态保护是青海立省之本,生态报国是青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担当,也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碳汇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可强有力支撑我国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压舱石”和“稳压器”。生态碳汇交易是一种实现“碳吸收和清除”长效机制的重要政策工具,合理的碳汇政策能够为推进“碳中和”提供最稳定、最具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自新一轮碳交易市场开放以来,截至20221222日,我国碳市场交易突破100亿元。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区)开展了林草碳汇试点工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川、广西、贵州、河北、海南、吉林、内蒙古、宁夏等地编制了林草碳汇行动(推进)方案或工作方案;广东省发布了《林业碳汇碳普惠方法学(2022年修订版)》等5个方法学;福建、湖南编制了《林草碳汇交易试点方案》;山东省编制了《林草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评价实施方案》;江西出台了《林业碳汇开发及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甘肃搭建了碳汇计量监测平台;陕西咸阳编制了《咸阳市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山西组建了林草碳汇工作专班;西藏2013年着手开展林业碳汇监测体系建设;新疆伊犁2022年签订了首个林业碳汇合同。

突出问题:“十三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7.5%,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7.4%,因此,草地碳汇在青海生态碳汇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12月,果洛州以《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18个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名单,将有力推动全省生态碳汇建设与交易工作。但如何实现草地碳汇交易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涉及农林领域的方法学包括《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等。而我国草原特别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碳汇还处于前期技术方法研究、碳汇储量调查阶段,在立法层面处于空白,国家及地方层面关于草原碳汇的政策规定相对缺乏,多散见于应对气候变化、林草规划等政策文件中,不成体系,可操作性不强,专门针对草原碳汇的政策文件或技术方法极少。国家层面虽然针对草原碳汇发布了《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但受开发成本高等诸多因素影响,此方法学尚未得到实践应用,尚无成功开发案例。为此,如何实现草地碳汇交易及价值转化,是当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提升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意见建议:一是探索建立全省绿色金融体系构架。充分发挥我省林草资源优势,统筹制定省级林草碳汇市场准入、交易规则、碳汇开发方法学、操作流程、交易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各层级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我省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以草原和湿地为主,国土绿化行动、“黑土滩”退化草场治理、湿地保护等有望持续提升全省碳汇潜力,但目前尚无对应方法学。为此,应积极探索制定相应方法学和省级林草碳汇交易规则,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融入国内外碳汇市场、符合省情、具有实操性的碳汇交易政策工具包和操作机制,拓宽全省生态碳汇交易市场,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丰富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我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二是率先开发完善草原碳汇模型。加快构建我省草原碳汇监测体系及数据库,探索草原碳汇巩固提升关键技术,挖掘增汇潜力,率先开发完善草原碳汇模型。加快推进新兴监测技术在生态碳汇核算中的广泛应用,建立健全青海省碳汇动态监测系统与数据库,加快开展草原、土壤、湿地、冰川、冻土等固碳增汇计量监测方法学和实施途径研究,筑牢碳汇精准核算的数据基础。研发荒漠化土地防治、黑土滩治理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提升草原生态固碳能力。三是多措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我省人才基础储备薄弱,制约生态碳汇交易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交易核心制度机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市场运行效果。充分调动专家和机构技术力量,高度重视机制规则设计和基础研究。组建以国家级智库专家为核心的专家委员会,为政策规则制定、市场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委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碳汇咨询服务机构、碳汇金融与碳汇交易企业集团承担机制设计、碳汇计量、系统建设、本土化人才培养,打造生态碳汇市场化运营的青海方案。

总之,加强本土化方法学开发、生态碳汇数据库构建和碳汇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我省生态碳汇交易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

来源: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绿色金融的推进应聚焦哪些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钱文挥69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七:构建支持“双碳”战略的绿色金融体系”上表示,随着世界人口及粮食需求增长,“三农”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会进一步上升,加速推进“三农”领域减排固碳,意义非常重要。

钱文挥说,“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阶段,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场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共同努力。”钱文挥表示,由于农业、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

钱文挥表示,随着世界人口及粮食需求的增长,“三农”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还会进一步上升,加速推进“三农”领域的减排固碳意义非常重要。农发行是专司支农职责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筹集支农资金,支持“三农”事业发展,服务“三农”领域绿色发展。减排固碳是农发行的使命所在。

据钱文挥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农发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7.68%,占全行贷款余额近1/4。“我们将聚焦支持‘双碳’战略,优化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持续推进产品模式创新,研究构建ESG体系框架,实现服务‘三农’与绿色发展双向互促发展。”

来源:海证券报

每经AI快讯,611日至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中国太保总裁傅帆在首届碳博会的绿色金融平行论坛上表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是金融企业践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保险通过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来源:上证报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今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致辞。

龚正在致辞中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归根到底靠科技创新,需要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创新突破。上海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将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四大重点领域”,打好“双碳”攻坚战、持久战。我们将强化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两大关键支撑”,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上海国际碳博会致力于搭建绿色低碳创新的合作交流桥梁,通过共商合作、共促创新、共谋发展,为共建美丽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荫凯在致辞中说,近三年来,中国的“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加快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海的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举办碳博会对强化各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各方一道,共同打造绿色低碳政策的交流平台、技术产品成果的展示平台、企业务实合作的对接平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解振华在视频致辞中说,世界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正在发生,合作共赢是解决绿色低碳转型路上困难挑战的唯一出路。中国一直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将继续实施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强与各方交流合作,百分之百落实 “双碳”目标。上海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了很多最佳实践,在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有独特优势。此次碳博会的举办,必将促进社会各界交流分享经验,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全球落实巴黎协定和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方案和智慧。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创新技术中心主任罗兰·罗施、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发表主旨演讲。

副市长刘多主持开幕式。长三角碳中和产学研联盟理事长黄震、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新民、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出席。

在开幕式前,与会嘉宾共同出席了巡馆活动。

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活动组成,展览规模10万平方米,国内外近600家知名企业参展,预计超1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

611日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科学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由碳中和驱动的能源转型过程中,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政策、科技和市场。

在他看来,政策是此次能源转型的首要要素。此前的历次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均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比如人类大规模使用煤炭,就是由于蒸汽机的发明。

黄震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已经提出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在内的国际条约。减少温室气体成为国际社会的高度共识,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提出了2050年左右实现零碳或者碳中和的目标,中国也宣布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他认为,此次能源转型过程的第二大要素是科技驱动。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基于油气和煤炭等地下资源,新能源则是基于科技创新,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会在能源转型及碳中和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黄震称,可生能源将从替补的角色变为能源系统的主角。传统的能源体系能够提供稳定的能源,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显著特征是波动性和间歇性,因此整个能源体系需要重新塑造。

他认为,在此次能源转型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储能、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从而建立起各种能量互补的体系。

黄震同时提及,包括碳市场、电力市场和绿色金融市场等在内的市场因素,也是支撑能源转型的关键要素。其中,碳市场可以提升使用化石能源的成本,电力市场则能强化电力作为商品的属性。

他总结称,碳中和能源转型不仅仅是技术或者能源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问题,需要基于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

来源:界面新闻

本报上海611日电 (记者谢卫群、田泓、方敏)“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这是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

上海国际碳博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搭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碳博会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3部分组成,涵盖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循环经济、实践探索、低碳服务、低碳交通六大板块,共有600余家企业参展。

科学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和各界嘉宾分享交流低碳能源、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前沿科学研究、变革性技术等内容,旨在推动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加快全球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科学指引和创新动力。

此外,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还同时举办“绿色金融论坛”“绿色消费论坛”“长三角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低碳交通论坛”以及其他会议活动。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电力领域安全保供、低碳转型、降低用能成本等多元目标相互交织,我国煤电总量大、能力强,在当前和未来都将起到最为关键的支撑作用。而如何在众多目标、市场主体之间统筹协调、优化排序、争取实现 “鱼和熊掌兼得”,成为行业重点问题。

530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北京绿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2022》,其中包括四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排行榜单。报告分析了表现突出的火电上市公司的转型经验,还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一是优化火电规划顶层设计,政策引导火电高质量转型;二是积极推进转型金融发展,加速公司绿色发展;三是督促火电上市公司转型规划及相关信息披露。

低碳转型不是煤电企业“门前雪” 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

“行业整体的转型需要通过企业个体来实施和完成,由于各家企业对‘双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同,各自拥有的禀赋、资金、人才等内外部条件也存在差异,导致低碳转型的程度和速度参差不齐,影响行业整体的转型进程。”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煤电转型面临的困境有非常态的,如高煤价,也有常态的,如低利用小时数和低电价,这些困境吻合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量、本、价、利关系。”华能集团能源研究院原副总经济师韩文轩分析道,“未来,煤电行业低碳转型可以从调整电源结构、资源控制能力、科技投入转化、提升管理变革能力四个方面入手。”

“煤电低碳转型是我国能源有序发展、支撑‘双碳’目标的重头戏,值得我们花更多的力气、提供更多的政策、应用更多的技术去推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计划财务部计划处处长张卫东表示,“火电相对其他电力类型而言,历史悠久、相对传统,技术、管理都较为成熟,但支撑煤电低碳转型的市场政策机制还不够到位,要完成好‘三改联动’等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升华技术、打磨完善政策、查补管理漏洞。”

此外,近年来转型金融理念的发展与相关实践也加速了火电企业的绿色发展。但作为一项在中国刚起步不久的新生事物,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对转型金融的认识与理解均有待加深。前述报告建议,要尽快明确转型技术路径,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设计落实激励政策,提升转型活动的可融资性,同时做好动态评估与监测,有效监管转型金融的发展。另外,报告还建议对上市企业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采取强制性信息披露,并加快研究建设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简言之,我们亟需打造一个能够帮助政府、金融机构科学评估企业转型目标设定、完成情况是否合理的“标尺”,这既有利于金融机构与有转型资金需求的企业成功对接,又能确保钱都确实花在了刀刃上。

煤电联营好处颇多 宜在有条件地方推广

近年来,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提出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实际上,“两个联营”中的煤电联营并非新事物,过去叫煤电一体化,现在叫煤电联营,如今这一发展模式又重新火了一把。

据某行业网站不完全统计显示,2022年核准、开工、签约了91个重点火电项目,总装机高达11487万千瓦,五大发电集团占比仅为三成,地方能源集团、煤炭集团等逐渐成为投资主力。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新建煤电由中央发电企业和其他能源集团合作开发,其中一部分正是煤电联营项目。这些项目能够发挥地方综合性能源集团或以煤为主业的央企得天独厚的优质煤炭资产、地理区位优势,对冲双方经营风险,缓解“煤电顶牛”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大型火电厂+新能源基地一体化布局的形成,可谓好处颇多。

张卫东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煤电联营,从形式上主要是两种:第一种,它在技术上、产业链上直接融合,比如许多坑口电厂,煤矿就建在当地,发多少电就生产多少煤。从技术生产管理上、经济效益上都非常好,这种形式只要有条件都应该鼓励。第二种,从资产纽带上进行统一的煤电联营,这种模式好处是可以协调煤炭生产、煤炭消费和电力生产,包括价格管理、合同协议,比较便利。另外,整体规划部署生产计划,营销计划,可产生很多管理效益,对国家而言也简化了波动的风险。

韩文轩也认为,煤炭和煤电是“天生一对”,煤电一体化可以规避煤炭价格对煤和电双方的冲击。项目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宜大力推广,但可能会有天花板的限制,毕竟需要动力煤市场的存在。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煤电装机占比连年下降、现已低于一半,但目前从发电量占比看仍是主力电源,未来要进一步向基础保障和灵活调节电源转变,逐渐从我国的电量主体转向电力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煤电的低碳转型快不得也慢不得,一方面要把握好节奏问题,如果煤电退坡过快导致电力系统冗余度或灵活调节能力不足,电力供应安全将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如果煤电退坡过慢、风光“捆绑”煤电的发展方式没能取得更优解,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难度将加大、“进度条”将变慢。另一方面,正如张卫东所言,煤电的低碳转型发展并非发电企业“自家门前雪”,需要政府、企业、金融界、学界乃至社会大众的共同支持,尤其是要加快市场改革,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撑,让煤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角色。

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611日,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和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创新与区域协同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近200位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分论坛主题“以标准为引领,以数字化为支撑,促进双碳科学决策”,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国忠,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举行了主旨演讲、主题演讲、长三角低碳系列刊物——《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蓝皮书(2022)》发布、圆桌论谈等活动。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强,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资环处处长郭建利,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处长陆琼出席论坛。分论坛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主持。

李军副主任在致辞中具体描述了近年来浙江省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建设了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推动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整体智治体系;编制了全国首个省级林业碳汇中长期规划,率先出台省级海洋碳汇能力提升指导意见和科技、金融、财政、计量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文件,形成了强大的配套政策体系;创新推出工业、交通等领域碳效码,有效推动了重点领域低碳发展,输出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李主任表示,要有效发挥绿色标准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提升低碳领域话语权;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的手段,推动双碳全领域变革;重点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来源:钱江晚报

611日,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和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创新与区域协同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近200位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府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分论坛主题“以标准为引领,以数字化为支撑,促进双碳科学决策”,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国忠,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举行了主旨演讲、主题演讲、长三角低碳系列刊物——《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蓝皮书(2022)》发布、圆桌论谈等活动。原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强,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资环处处长郭建利,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处长陆琼出席论坛。分论坛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柴麒敏主持。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吴乐丕,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蒋明,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傅纪军,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伟,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董事局副主席、上海办公室主任王善良分别作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中,冒勤主任重点介绍了他们发起的CN100建筑碳中和倡议”。该倡议旨在吸引长三角范围内公共建筑方,通过制定实施建筑碳中和评价标准,主动实现建筑运行碳中和。他指出,要重视对公共建筑的双碳行为开展评估认证,提升建筑品质、支撑绿色金融、对标国际标准、提升双碳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以助力公共建筑实现碳中和。

来源:钱江晚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尤其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表现为,科技与经济融合性较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关键领域和环节高精尖专人才匮乏、科技成果市场化能力不足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存在政策体系滞后、技术体系效能不足、机制体系不健全等带来的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自立自强能力不够,难以保障国家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因此,需要构筑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落实。

笔者认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需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论为理论依据,加强政策、技术、机制三大体系的各自效能和深度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系统论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科技创新动能,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我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社会经济变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事物发展本质规律,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提供科学的思想方法。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由科技创新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科技服务等构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主体、关联、产业、区域、环境、开放和反馈等提供支持保障,为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功能提供系统指引,为承接科技创新政策的配套措施提供框架依据,为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提供基础保障。例如,国家推出1+N”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双碳”战略蓝图,为各省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总体思路框架。

科技创新技术体系,是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其实质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加速发展新兴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有效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价约束机制、合作机制等组成。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推动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建立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管理机制。激发科研机构研发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激励机制。建立以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为突破口,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的评价约束机制,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原则,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我国创新型国家地位,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双碳”战略的关键支撑作用。

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611-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同步举行。研讨会上,澎湃新闻记者留意到,“合作”成为政企双方迫切的期望。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丁丁在致辞中表示,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正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筹建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并愿意积极与国内外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提供绿色低碳技术对接平台,携手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绿色低碳发展。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透露,近年来,上海密集发布《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绿色低碳相关的规划和方案。同时,上海也大力支持绿色金融产品和供给创新,推动气候投融资,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博览会上,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合作,举办碳博会其实就是要强化各方合作。”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诸旖介绍,目前,上海汇编25个优秀案例,从绿色低碳制造、建筑交通、能源消费、技术五个方面展现企业从理念到实践非常好的行动的策略。比如,巴斯夫在无溶剂低碳聚氨酯合成革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打造的零碳工厂,百威实施的从原料、包装、生产到消费终端全链条的低碳发展,还有金光的纤维絮纸等,都丰富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提供了非常好的可借鉴的经验。

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绿色低碳发展分会会长、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称,最近,国家和上海都密集出台的许多碳管理体系和碳足迹标准等相关政策文件,如市经信委发布了《开展2023年上海市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明确了要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碳足迹国际国内互认,建立碳足迹计算标准和认证体系,也是今年峰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希望我们有所突破,为上海在碳管理和碳足迹体系建设方面领先一步,创造一流绿色低碳发展的环境,贡献外企力量。”楼剑锋说道。

EDF(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表示,该企业在考虑未来的气候技术创新的时候,梳理了三大技术,十大拓展技术,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是在核心中的核心,它为下游很多的行业减排提供最基础的支撑。秦虎也强调,减少碳排放,需要各方参与。

来源:澎湃新闻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创新与区域协同分论坛”近日在沪举行。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代表聚焦分论坛主题“以标准为引领,以数字化为支撑,促进双碳科学决策”,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国忠在会上表示,要深刻领会以标准化、数字化驱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希望上海、浙江两地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低碳化融合和“双碳”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强化互通融合、互动协同、互利合作、互学交流。

“近年来,浙江省建设了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推动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整体智治体系。”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军表示,浙江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的手段,推动双碳全领域变革,重点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本次论坛发布了长三角低碳系列刊物——《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蓝皮书(2022)》,该书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和国内众多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联合打造,总结了浙江省近十五年来在低碳发展领域的创新探索与生动实践,聚焦六大领域提炼特色降碳路径,围绕八个地方与企业总结双碳典型模式,从地方立法、标准制定、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等多角度提出了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的方案。

本次活动是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的分论坛之一,旨在搭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为全国、为世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沪浙两地智慧。

来源:新民晚报

新华财经上海613日电(记者潘清)“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化、数字化、低碳化成为最具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之一。与之相随,“零碳循环”产业也成为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的重要“风口”。

正在举行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2023零碳循环产业创新论坛”聚焦“绿色新动能ESG新赛道”展开热烈讨论。此次论坛由上海国创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携手上海重点培育“独角兽”企业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箱箱共用”)共同举办。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秘书长郭占强表示,“双碳”目标发布后,ESG成为国内投融资的热点话题,“资本向善”理念成为业界普遍共识。包装产业是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也是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作为包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也与ESG的理念十分契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左新宇表示,包装是为数不多的能够陪伴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工具,循环包装则是“一边用碳、一边减碳”且省钱的模式。基于标准化、循环化和共享化特性,循环包装发挥着五大关键性作用:提高供应链流通效率、可明确量化地减碳、发挥数字化管理作用、进行自动化场景匹配,以及成为降本增效的管理工具。

知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物流包装市场规模达7600亿元,预计2025年将向万亿元大关迈进。目前物流包装90%以上为一次性包装,这意味着绿色循环包装产业将是一片新“蓝海”。基于数字化技术创新的绿色包装零碳循环服务模式,将重新定义行业规律和产业价值链。

在业界看来,“零碳循环”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箱箱共用创始人兼CEO廖清新表示,中国是全球产业规模最大、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中心,为制造业构建工业包装大循环体系,离不开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的产业支撑,也离不开循环包装先进产能建设、循环运营网络建设、包装资产池投放,以及配套物流、仓储、物联网和数字化的全方位建设。

“如果将全社会工业物流包装从一次性改造为循环与共用,至少需要投入5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这必将是一个资本与产业共舞的新赛道和新舞台。”廖清新说。

事实上,契合ESG理念的“零碳循环”,已被产业和金融资本纳入投资视野。在上述论坛上,箱箱共用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科技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科投”)下属上海司南园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D轮融资协议。

临港科投副总经理赖浩锋表示,新旧赛道转换过程中要持续不断投入,发展新动能、新“引擎”,形成新生态、打造新范式。临港科投通过孵化网络、科技服务网络和科技投资网络“三网融合”,将“孵早、孵小、孵硬”与“投早、投小、投硬”相结合,形成了临港科投的特色化“投资+孵化”混动模式。

中关村科技租赁执行董事、总经理何融峰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专业研发企业和专业金融资本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多元场景的解决方案。中关村科技租赁与箱箱共用的合作既是以金融创新推动循环包装产业变革的探索实践,也是产融结合支持“零碳循环”的积极尝试。

来源:新华财经

中新网北京723日电(杨宏伟)2023720-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零碳动能·绿色雄心”为主题,介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讨中国碳达峰技术路径、碳中和规划以及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国碳市场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互为补充组成,共同构成我国碳交易体系。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即将重新启动,对于推动碳市场的发展需要六方面的措施:一是有序扩大全国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二是确定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建设路线图;三是建立透明碳市场机制;四是增加碳市场参与者;五是加强碳市场监管;六是推动多方合作。”王金南介绍称。

在未来碳市场扩围的问题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也指出,下一步,需要在立足于碳市场成为低成本减排、有效工具核心技术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完善分配方法、推动和完善市场调控政策及进一步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加强相关的工作。

在社会最关心的全国碳市场“扩围”行业纳入时间表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指出,目前看来,“十四五”和“十五五”是中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利时机。

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杜祥琬表示,要强化经济和产业循环发展,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他提出,首先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第二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他强调,双碳目标达成还需要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科技创新才能支持实现“双碳”目标。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2022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油气相对下降,清洁能源比例有所上升,推动双碳目标必须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还指出,实现“双碳”目标要促进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融合与互动,构造碳交易市场定价到碳资产投融资管理,再到碳金融市场的完整链条。()

来源:中新网

2023720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2023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论坛通过政策解读、专题演讲、主题对话、项目路演等形式,介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讨我国碳达峰技术路径、碳中和规划以及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并分享节能滅碳技术案例。

大会邀请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姜培学;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主席杜祥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刘燕华;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联席主席王金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成员潘家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陆冰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处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洁;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中国节能协会监事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房庆,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宋忠奎、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和相关领导等出席了会议。

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决策者、生态环境专家、经济学家、布局和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投资机构中高层、碳市场相关的服务机构高管代表约六百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本届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承办。

来源:碳中和五十人论坛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

绿色低碳技术主要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具有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鲜明特征。聚焦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规划方案推动相关工作。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202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

但是也要清醒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在创新深度、质量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仍存差距,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撑作用仍有待提升,存在绿色低碳技术市场发育度有待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仍存堵点,市场应用转化效率不高等难题。

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就要强化政府政策引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引领推动作用,着力创新制度和政策供给,完善激励引导、监督考核等各项机制,让一些致力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企业,可在财税、金融、用地等方面享受到更优惠的政策。

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就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根据2016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最新统计数据,从创新主体看,中国共有13家企业或单位进入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50名。这13家中包括8家企业和5家科研院所,其中既有大型央企,也有民营企业。事实证明,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让企业真正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才能更好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生产方式向节能减碳转型。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越早,边际减排成本越低。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和颠覆性技术布局,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制度安排和统筹协调机制,必能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不断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来源:中国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碳的约束性目标,而碳中和是目标,更是绿色转型的目标牵引机制。碳中和机制是指政府通过碳预算抑制高碳排放部门发展,强制高碳排放部门(企业)购买碳排放额度以补偿绿色部门(企业)。一方面依据碳排放预算,抑制高碳排放部门,如按年递减碳排放额度的机制;另一方面如果超出预算,需要高碳排放部门购买碳排额度,补贴激励整个绿色部门,推动整体经济的绿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碳预算管制是十分重要的,依据碳中和机制激励绿色转型牵引则更为实质,并以绿色金融服务这一有力杠杆加速整个过程。 绿色金融服务业既降低了绿色行业的资金成本,同时又提高了高碳行业的资金成本,依据金融的杠杆机制快速撬动绿色发展和抑制高碳排放部门,直接加快了产业再投资调整。绿色金融就是基于碳中和机制,利用融资杠杆和资金成本的双重作用,进而推动双碳转型。

碳中和机制是绿色金融的基础

碳中和机制基于政府积极推动的碳中和转型。全球在达成绿色转型共识后,其主要是依靠各国政府推动的。 政府为绿色转型设计了碳中和机制,碳中和机制就是高碳排放企业补偿绿色部门,以激励起整个绿色部门的转型。这包括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设计,如欧洲通过碳排放市场的交易补贴绿色企业,中国在八个地方设立了碳交易市场,形成了中国初步的碳交易体系。绿色转型的最大特征就是有政府积极推动,包括限制碳排放和激励绿色转型两个重要的机制。每一个传统高碳排放的部门都会极大地被国家规划目标限制,规定了碳排放的下降目标和碳中和时间表,每一个规划路径也明确了哪个方向政府是鼓励的。

欧洲在碳交易方面的引导作用比较明显,但也引起了能源的波动,中国的碳交易活跃相对较低,但中国成功地在积分制和绿电交易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突出了中国绿色转型的“先立后破”政策路径。 汽车积分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推动了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想生产传统汽车,必须通过购买积分补给电动车,电动汽车也是绿色转型中的一部分,属于电气化转型。

绿色再生能源也是同样,国家通过限制传统煤炭业生产,同时又激励传统企业再投资到绿色能源上,这里不仅有积分补贴、考核和限制,更重要的是还有绿色金融的鼓励。 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生产最大的不同是,再生能源是用资本进行生产的,它不需要再购入煤、油气等原材料,通过资本就可以获得持续的能源,再生能源投入的原材料是光、风,这就决定了它的金融特性,获得资本后它会得到更长期的发展。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一个碳减排工具只有1.75%的利率,等于在资金上进行鼓励,而资金成本降低有利于能源的转型。

可以看出碳中和机制本身就带有了政府推动转型的任务,同时更有通过绿色金融活动诱导主体进行转型的作用。政府的碳中和目标,和与之配套的碳中和机制是金融活动的基础。这里包括了四类机制。 一是碳金融机制。政府设立碳交易市场,让高碳排放的企业到市场中购买相应的绿色额度,激励绿色减排的企业获得报酬,同时也平缓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依靠市场配额交易形成的金融服务,多称为碳金融。 二是行业的相互补贴机制,现在也在逐步开启,特别是绿电的买卖已经形成,这类金融服务也归于碳金融。 三是通过国家碳减排工具和评级发放贷款和债,这类属于绿色金融,与此相关的还有保险等金融活动。 四是转型金融机制。国家不仅要鼓励绿色转型,同时对传统产业也要进行改造和支持退出活动,如技术改造、碳捕捉技术应用和个别企业的退出补贴等,这些与传统产业转型相关的金融活动称为转型金融。

用资本生产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最大的差别就是用资本生产再生能源。总能源总量不断上升,但由于碳排放管制,二者此消彼长。推动绿色能源不断替代传统能源,核心就是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它采用一种双重作用机制,一方面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碳减排金融工具补贴利率,或下调可贷款条款门槛等加速绿色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对传统高碳排放产业大幅度降低投资或提高资金成本,这样就抑制了传统能源的发展,特别是能在再投资方面不断推动绿色投资。

中国在这方面近年来的实践是非常成功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一方面是数量,由于绿色信贷被纳入央行的考核指标,加快了商业银行的放贷; 另一方面是央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1.75%),补贴了商业银行,这都推动了中国绿色信贷成为全球之冠。绿色债券发行加快,国开行、很多其他金融机构与企业都大力发行绿色信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公募REITs基金也把首发单给了绿色金融,加上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在中国已经建立其相对完善的体系。

以自下而上的ESG承诺获得资产溢价

绿色转型不仅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而且有自下而上的企业绿色转型承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缩写)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承诺机制,是各个优质企业对底下产业链进行承诺的重要内容,通过承诺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绿色供应链快速发展。

ESG是一个最重要的自下而上的承诺机制,它来自责任投资,投资承诺“投资不能助纣为虐”,即不能破坏环境,不能雇佣童工和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推进共同目标。当前全球各个优质企业对其产业链的供应商都要求做出ESG承诺,通过承诺使得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形成绿色供应链发展。如苹果、耐克等企业要求全绿,国内大量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都自觉披露ESGESG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承诺,通过企业承诺推动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供应链逐步绿色转型。

ESG不仅仅表现在供应链上,更表现为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了资本的支持: 一是信息披露更为充分,这对于加入绿色供应链、获得绿色贷款和应对边境碳调节税都有意义; 二是资本市场对ESG披露资产有更高的溢价,如全球很多基金都依据ESG承诺进行投资,直接对上市公司产生了支持; 三是依据ESG进行第三方面评级,公司可依据评级发行绿色债券,降低了资金成本。可见ESG并非一个强迫的信息披露,而是绿色转型中自下而上的企业主动承诺,并可获得资产溢价和更好的金融支持,以及国际化发展。

经济绿色转型中的转型金融

经济绿色转型一方面通过绿色金融激励绿色部门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推动传统部门进行转型。 一是能源清洁化转型,大量传统煤矿通过不断再投资新能源获得能源转型; 二是电气化转型,如将燃油车改为电动车,传统长流程的炼钢产业转为废钢电炉法等电气化改造; 三是传统高碳排放产业“碳捕捉”技术的应用等; 四是传统森林、河流、海岸、养殖等保护的碳计量和碳交易,这是与生态保护、减缓气候变化高度相关的。这些转型都需要金融的支持才能平稳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按中国绿色转型的“先立后破”的原则有条不紊发展。一方面激励新的绿色发展,给予绿色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中国已开始积极探索转型金融,补贴高碳排放企业的转变与退出,并依据国际组织的气候投融资开始了试点工作。涉及森林、海洋、养殖等保护和转型,融资机制主要是靠气候投融资来解决,用气候投融资支持传统农业碳排放转型,且兼顾农民收入的平衡,形成了与气候相关联的融资机制。此外,很多传统产业的发展在转型中遇到了退出问题,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和转型金融的支持。融资机制推动的是绿色经济的整体转型,包括“立”与“破”,从而实现平稳转快速发展。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张 平/研究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自治区碳达峰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并提出持续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十大工程。

《实施方案》从7个方面提出全区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任务,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一是坚持安全降碳,加快产业和能源转型升级;二是推进重点领域降碳,促进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发展;三是注重源头减污,推进协同增效治理;四是科学精准减污,提升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水平;五是坚持科学扩绿,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六是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七是着力激发增长动能,推进科技创新和对外合作。

《实施方案》提出,要统筹开展区域特色碳达峰十大行动,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十大工程,支撑全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是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行动,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二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实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三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实施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四是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行动,实施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五是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行动,实施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六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实施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实施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七是生态固碳增汇行动,实施生态系统固碳试点示范重点项目。八是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统筹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九是绿色低碳科技引领行动,建设高水平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十是绿色低碳“一带一路”行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是对全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截至目前,以《实施方案》为中心、30项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政策保障方案作支撑、14个地(州、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同步制定的“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

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为何要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应该如何推进?在基础能力建设和各项配套制度建设方面如何发力?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

新形势新目标下的要求

能耗双控是指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进行了控制,经过“十一五”至“十四五”循序渐进地发展,已经成为一套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机制,旨在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2020922日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稳步推进和“1+N”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建立,之前能耗双控的不足也逐步显露出来。一方面能耗总量控制不仅包含化石能源消费,也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总量的管控直接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丰沛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源消费总量中也包含了用于原料的能源消费,从合理性和石化、化工等产业的刚性需求来看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以上两方面的不足也造成了能耗双控的要求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未完全衔接。

“十二五”末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但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就需要我国需要逐步把碳排放总量纳入考虑。实施碳排放双控可以有效避免能源总量控制的局限性,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并且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绿色空间。

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

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上,针对能耗双控中可再生能源消费和原料用能问题的完善考虑,在近年的政策中已经逐步有所体现。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中就提出“在确保完成全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条件下,对于实际完成消纳量超过本区域激励性消纳责任权重对应消纳量的省级行政区域,超出激励性消纳责任权重部分的消纳量折算的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该区域能耗“双控”考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

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在能耗双控措施中完善可再生能源消费和原料用能的问题,表明我国已经在双控转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深改会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也标志着在能耗双控政策体系完善后,已经初步具备了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工作基础。

实施碳排放双控还需要做好基础能力建设和完善配套制度

实施碳排放双控的前提是要做好相应的基础能力建设,其中的关键就是完善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碳排放数据核算上的基础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二氧化碳排放的在线监测无论从技术、成本还是覆盖范围都难以作为碳排放统计的主要手段,仍需要通过核算来进行碳排放的统计。“十三五”时期我国各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考核采用统计部门提供能源统计、主管部门各自计算的方式来进行。为了支撑碳排放双控的实施,并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匹配,需要我国各级统计部门在现有能源统计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提升碳排放统计能力,完善基础数据质量,并逐步纳入不容忽视的工业过程排放,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信与可比。

除了碳排放统计核算基础外,为了确保碳排放双控目标的完成,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将碳排放目标分配至各级行政区域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并与地方的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规划相衔接,这些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具备更强的双碳基础能力。

在实施碳排放双控政策阶段,需要制定完善碳排放双控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主体、范围、内容、数据来源、核算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不仅是国家考核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依据,也将作为各省对下级地市进行双控考核的指导。除了碳排放双控考核制度外,还需要做好与能耗双控机制的衔接,并重点做好与节能目标、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全国以及各试点碳市场总量目标等的协同,并在地方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规划和目标的指引下,探索碳预算、碳披露等配套制度,使碳排放双控目标落到实处。

来源:中碳汇

2023720日至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零碳动能·绿色雄心”为主题,介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研讨中国碳达峰技术路径、碳中和规划以及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国碳市场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互为补充组成,共同构成我国碳交易体系。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即将重新启动,对于推动碳市场的发展需要六方面的措施:一是有序扩大全国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二是确定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建设路线图;三是建立透明碳市场机制;四是增加碳市场参与者;五是加强碳市场监管;六是推动多方合作。”王金南介绍称。

在未来碳市场扩围的问题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也指出,下一步,需要在立足于碳市场成为低成本减排、有效工具核心技术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完善分配方法、推动和完善市场调控政策及进一步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加强相关的工作。

在社会最关心的全国碳市场“扩围”行业纳入时间表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佟庆指出,目前看来,“十四五”和“十五五”是中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利时机。

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名誉主任杜祥琬表示,要强化经济和产业循环发展,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他提出,首先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第二要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他强调,双碳目标达成还需要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科技创新才能支持实现“双碳”目标。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2022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油气相对下降,清洁能源比例有所上升,推动双碳目标必须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还指出,实现“双碳”目标要促进碳交易市场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融合与互动,构造碳交易市场定价到碳资产投融资管理,再到碳金融市场的完整链条。

中证网讯(记者 董添)725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2023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暨鼓励推广应用技术和产品交流会在京召开。

本次论坛以“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为主题,来自全球建筑材料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建材行业碳减排、碳中和之策,分享碳减排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路径,交流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共同促进全球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阎晓峰表示,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对先进的碳减排技术和产品不仅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也有较为丰富的示范应用场景。愿同各方加强交流互鉴,携手共进,倡导中国企业对标世界一流建材企业,推进中国建材行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全球建材行业在碳减排技术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开放中创造发展机遇、在合作中破解商业难题,用低碳环保推动绿色化,用科技创新赋能高端化,用数字化助力智能化,努力实现建材行业“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发展目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 工业司建筑材料处处长高萍表示,一要坚定目标,加快建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减排;二要坚定信心,加快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促进行业稳增长。工信部将继续统筹各方资源,努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加快推动建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兼执行干事邹刺勇表示,全球建材行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标准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和加快全球战略对话。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继续支持工业脱碳,在技术转让和融资方面给予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支持,为全球建材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共同努力。

论坛现场举办了《中国建材行业国际合作蓝皮书》首发仪式。

来源:中国证券报

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挑战,20209月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作为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主体,企业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还要促进供应链成员共同实现碳减排。

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下,供应链各主体碳减排管理的协同变得更加重要。

全球碳减排的三大挑战

20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关注环境绩效,关注的焦点逐步由单个企业扩展到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应运而生。

绿色供应链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低碳供应链强调的则是在供应链运作决策中将碳排放作为目标或者约束。供应链各环节的碳足迹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科学识别和管理也成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议题。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张之下,绿色供应链发展在取得减排成绩的同时,在实践中由于政策导向和路径选择的差异,加之不同国家和地区低碳供应链发展状况的差异,协同实现全球碳减排还面临如下挑战。

第一,碳减排政策有效性不充分。

在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的碳补贴、碳交易、碳税等政策措施中,目前国际上公认碳交易和碳税是比较有效的两种碳减排激励措施。其中,碳交易是数量控制的手段,碳税是价格控制的手段。

从已有研究可知,对低碳供应链而言,两种碳减排政策各有优缺点。但从碳减排量、成本控制来看,碳交易政策可以带来较好的供应链绩效,碳交易成本却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市场因素的影响,而碳税政策则没有这个问题。

因此,碳减排的政策如何制定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二,碳排放信息可靠性和供应链协同水平不足。

碳减排政策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碳排放信息的可靠性。然而,目前国际碳标签测度标准不统一,我国参与碳标签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还不多,供应链碳足迹的计算因为涉及产地、生产时间、工厂使用的能源来源、物流方式等众多复杂的因素,常常被质疑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消费者对碳标签的认知不充分,对碳标签所包含信息的准确性未建立足够的信任,影响低碳产品的购买。

还有就是,低碳供应链成员对低碳的重视程度不同,碳排放信息共享程度不高,难以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促进供应链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因此,供应链上碳排放信息不够透明,也不够准确,供应链协同低碳管理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第三,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使碳排放造成的影响更加复杂。

由于各国碳减排的目标、能力、成本都有较大的差异,减排的政策也不尽相同。碳减排力度较强的国家将供应链中高污染、高能耗、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前端向一些减排力度较低、碳规制政策不健全的国家转移,由国际贸易导致碳减排搭便车、碳泄漏的现象出现,给发展中国家也带来较大的环境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全球碳减排。

此外,伴随全球供应链的国际物流也会增加碳排放。近几年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进口碳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较大,成为新型贸易壁垒。因此,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合作都给全球碳减排带来了挑战。

打造低碳供应链的三大途径

协同供应链各主体碳减排管理,统筹发展低碳供应链,促进区块链技术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全球碳减排的协调和合作,才能打造满足双碳要求的低碳供应链。

第一,多措并举推动低碳供应链的发展。

研究表明,碳交易和碳税政策并行实施后,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并与其他气候政策相兼容。但目前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只是将一些重点行业或企业纳入在内,可能导致碳泄漏,这就需要以碳税政策作为补充,对低排放或高排放但较为分散的行业或企业征收合理的碳税。

同样,针对碳排放不同的供应链和消费者低碳偏好不同的供应链,在实施复合碳减排政策时要灵活地进行区分,避免重叠或真空。而为了避免价格大幅波动,碳交易价格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为了避免碳减排波动的影响,碳税税率要结合多方利益参考碳交易价格来制定。

另外,还需考虑与其他气候政策(如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兼容和协调,以免削弱碳交易或碳税政策减排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各种政策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

第二,将区块链技术引入低碳供应链管理。

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性使得碳足迹的追踪变得容易,也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消费者在购买低碳产品时,对碳标签所包含信息的信任问题也可得以解决。企业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供应链各环节的碳排放,并从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销售各环节进行供应链结构调整以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区块链上透明、可靠和实时的信息和智能合约,可以更好地实现低碳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碳减排的协作,也为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厘清碳排放责任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

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政府可以构建数字化低碳管理平台,对企业实施灵活的动态碳补贴和征收动态碳税。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和管理碳资产,为碳交易动态定价提供有效的依据,并提高碳交易的效率,降低碳交易成本。

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供应链信息可靠性和碳减排协作的问题,还可以为多项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

最后,推动全球碳减排的协调和合作。

已有研究表明,开征碳税更有利于国际协同,增强企业的低碳贸易竞争力。

我国企业应学习低碳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清洁环保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学习国际物流的管理经验,引进低碳运输工具,提高运作效率,减少货物运输的碳排放。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全球碳减排的政策制定,修正碳排放的计算标准,提高国际贸易气候政策的有效性,承担大国碳减排的责任。

综上,只有积极应对低碳供应链管理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实现各项低碳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使用,构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低碳供应链,才能推动我国低碳供应链管理稳步发展,促进经济朝着节能、清洁型的方向转型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共赢的和谐发展。

文|徐迪,厦门大学;吴隽,华侨大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近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2023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暨鼓励推广应用技术和产品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论坛以“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为主题,来自全球建筑材料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建材行业碳减排、碳中和之策,分享碳减排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路径,交流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共同促进全球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阎晓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建筑材料处处长高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兼执行干事邹刺勇,来自阿联酋、澳大利亚、菲律宾、加拿大、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日本、奥地利等国家驻华使领馆的驻华使节和驻华商协会组织代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国庆、副会长张东壮、监事长张广沛、副会长刘建华、秘书长贺军、副秘书长商雁青,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建材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代表近400人出席论坛。会议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国际合作部负责人沈玉露主持。

阎晓峰在致辞中表示,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的建材工业体系,对先进的碳减排技术和产品不仅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也有较为丰富的示范应用场景。我们愿同各方加强交流互鉴,携手共进,倡导中国企业对标世界一流建材企业,推进中国建材行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全球建材行业在碳减排技术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开放中创造发展机遇、在合作中破解商业难题,用低碳环保推动绿色化,用科技创新赋能高端化,用数字化助力智能化,努力实现建材行业“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发展目标。

高萍在致辞中表示,一要坚定目标,加快建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妥有序推进碳减排;二要坚定信心,加快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促进行业稳增长。工信部将继续统筹各方资源,努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加快推动建材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深度参与全球分工,中国建材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建材行业需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论坛现场举办了《中国建材行业国际合作蓝皮书》首发仪式,陈国庆、高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安博宇和菲律宾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洪福盛为新书揭幕。

国内外建材领域顶级科研院所和优秀建材企业代表先后围绕智能技术创新、能源结构优化、低碳市场建设、产业结构升级、数字化推动等多方面,分享了低碳技术、低碳工艺及低碳产品的应用实践案例。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建材行业低碳技术与产品展,来自国内外的领先建材企业踊跃参展,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驻足交流。

来源:学习强国

经省政府同意,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七部门于2023719日印发《四川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既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四川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行动指南,也是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如何理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内涵和外延?

人为活动是导致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源。工农业生产、能源消费、交通物流、居民生活等人类活动,既会产生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物,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多数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同根同源且空间分布高度一致,许多传统污染物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气候,气候变化也作用于污染物转化的方向及速率。因此,通过在减污降碳的目标指标、管控区域、控制对象、措施任务、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协同,可实现协同治理和提质增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环境保护不断加强。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气候治理兴起,环境和气候协同治理应运而生。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首次提出“协同效应”(Co-benefits)概念。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将协同效应分为积极协同效应和消极协同效应。2018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将协同效应聚焦在积极协同效应上,即协同效应是指实现某一目标的政策或措施对其他目标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增加社会或环境的总效益。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指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污染物排放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或强度,且都能产生健康效益和降低成本。

二、为什么编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

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既有时代背景,也有科学依据,更有经济逻辑,是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

从发展阶段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后转入碳排放控制阶段不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从战略布局看,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减污降碳作出部署,要求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2022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要求。

从治理效益看,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一是可以深掘减排潜力,降低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环境容量和排放空间。二是可以避免顾此失彼,有利于实现环境与气候效益最大化和双赢,夯实美丽四川建设基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能够更好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治有效转变,节约环境和气候治理综合成本,更好处理发展与保护、发展与减排的关系。

三、四川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本思路?

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一项兼具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注重宏观层面的“大协同”,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纵深调整,降低经济社会活动的碳足迹,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降碳与生态环境要素、环境治理体系的“小协同”,优化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完善治理机制,降低环境治理的碳足迹,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

根据《方案》,四川省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贯彻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优化治理路径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完善法规标准,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基础能力,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

四、四川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要目标?

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遵循减污降碳内在规律和科学逻辑,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分阶段、有计划推进主要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既完成国家下达的“硬任务”,也形成地域特色的“新亮点”。

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

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新污染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五、四川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点任务?

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点是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手段是强化减污降碳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途径是通过减污和降碳的深度耦合和同频共振,实现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源头防控。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增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实施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扩大绿色采购和消费,引导公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工业领域协同增效,逐步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深化交通运输协同增效,引导中长距离大宗散货及集装箱“公转铁”“公转水”“水水中转”,打造轨道上的智慧都市圈,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动城乡建设协同增效,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促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加强生态建设协同增效,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三是优化环境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加快水环境治理协同控制,建设资源能源标杆再生水厂,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污水处理厂推广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探索土壤污染治理协同控制,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推动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和利用设施建设。

四是开展模式创新。推动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因地制宜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差异化路径和有效模式。深化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减污降碳推进机制,促进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各领域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及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

五是强化支撑保障。促进协同技术研发应用,开展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推动数字赋能减污降碳协同,有序推动碳中和、碳普惠、绿色技术、温室气体清单等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减污降碳法规标准,研究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技术指南。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推动开展碳排放等环境信息披露。完善减污降碳经济政策,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贴息范畴,推动四川天府新区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推进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和绿电溯源认证。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探索建立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六、如何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落地见效?

三分部署,七分落实。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时间表”变成“计程表”,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必须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任务清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市()、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决扛起责任,抓好贯彻落实。指导和推动各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行动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取得成效。

二是开展宣传引导。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干部培训和日常工作内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鼓励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加大减污降碳先进典型宣传。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境决策公众参与水平。

三是拓展对外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和环境国际合作,讲好美丽四川故事。强化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深化清洁能源产业、温室气体减排、“无废城市”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合作。推动省校、省企战略合作融入减污降碳。支持举办国际低碳环保会展,引导和推动低碳环保优势产品和装备出口。

四是严格考核督察。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考评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将减污降碳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逐步形成体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

七、四川省已开展哪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

近年来,四川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以美丽四川建设为引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重大规划政策加快融合。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摆在生态文明和美丽四川建设的重要位置。《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强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九大战役”。

二是结构性减排持续深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20%,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2.2%,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加速成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推进“三江”水电基地建设、“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和凉山州风电基地建设,提升重点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加强内河航道和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截至2023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65万辆,居西部第一。

三是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加强年用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诞生首批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持续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成都市、德阳市、内江市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

四是协同控制场景更加丰富。开展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及碳排放达峰实施策略研究,启动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推动有条件的新建环境基础设施配备光伏发电系统,启动8+7”个城市的全域无废建设,提升生活垃圾低碳化处置能力。开展白酒、电解铝、烟草、陶瓷等典型特色行业减污降碳路径研究,将减污要求纳入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五是协同治理机制加快构建。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将减污降碳纳入一体部署和推动。启动成都等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实现省级、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常态化。将减污降碳纳入省级预算基本建设投资支持范围,将工业节能降碳改造、低碳环保示范创建项目纳入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成效巩固)财政贴息申报范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省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一体考核迈出重要步伐。

六是专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组建天府永兴实验室,依托减污降碳协同研究部设立减污降碳评估研究中心。发挥环境、能源等相关创新平台优势,设立相关研究支撑机构。优化相关社会团体的机构设置,增设相关分支机构。依托2022天府碳中和论坛举办“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分论坛”,在川举行城市大气综合管理与低碳行动伙伴关系研讨会。

八、“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何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积极稳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窗口期、关键期。生态环境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密切联动相关部门和单位,坚持系统思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主要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制定分阶段行动计划,推动减污降碳协同走深走实,实现源头替代、过程降碳、末端治理协同发力。

一是深化结构调整协同。继续将源头预防和结构性减排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重点压减非电用煤,提升工业、建筑、交通等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减排目标任务。

二是促进环境要素协同。加强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潜力分析和路径研究,将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应用作为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重要导向,依托污水垃圾处理领域打造一批气候友好型示范场景,推广再生水和甲烷回收利用模式,推动节能降碳不断深化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是推动空间单元协同。充分考虑区域、城市、园区、企业等不同空间尺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和减排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探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路径和模式创新,全面深化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打造一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高地。

四是强化工作体系协同。逐步探索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纳入监测评估、调查统计、政策规划、行政审批、投资融资、宣传科普、执法检查、督察考核等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基础能力,推动环境与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日前,国新办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GDP翻一番,PM2.5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北京市2013年PM2.5平均浓度89.5微克/立方米,去年降到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58天降为3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

那么,北京市是如何做到的呢?又有什么诀窍呢?近日,北京日报媒体走进北京通州区,报道了智慧环保“副中心模式”,探索其中奥秘。

记者获悉,当前,通州为22个镇(街)共配置了大气标准监测设备48台,还在全域设置了654个微型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全区建立网格化监测网络。同时,在175辆新能源出租车上搭载了空气质量采样监测设备,成为了移动空气质量监测“子站”,与全区654个固定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共同织就了更加严密的“蓝天监测网”……而这背后是一家名为佳华科技的物联网大数据公司,他们围绕大气污染防控,提供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一栈式解决方案,力争解决污染监测覆盖不全、污染源头难以量化、违规行为取证难等问题,助力副中心环境治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据介绍,佳华科技为通州区建设了生态环境局决策指挥平台,不仅实现对区域进行实时数据监测、视频监控,还建立起以事件为基准的报警机制、多维分析机制、AI溯源追踪、处理机制,建成生态环境“管理者的驾驶舱”,促进生态环境信息资源集约化管理。这已经在副中心实现快速发现、快速响应的功效,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形成生态环境事件从监测到发现问题到处置反馈再到复查结案的整体闭环。

副中心发力生态环保构建蓝绿交织的活力之城,如今已取得累累硕果。2017年至2022年,通州全区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显著下降,PM2.5、PM10、NO2、SO2浓度分别下降51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73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副中心空气质量“优增劣减”情况也格外显著,2017年至2022年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显著增加,2022年达标天数272天,较2017年增加77天;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2022年为118天,较2017年的38天增加80天;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2022年重污染以上天数为3天,较2017年减少34天。

透过通州看北京,“北京奇迹”的实现,也得益于攻坚克难、科学施治的创新精神。据了解,北京率先在全国建立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先后三次开展PM2.5来源解析,量化分析北京市PM2.5来源组成和区域传输影响,精准识别污染来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环境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记者了解到,佳华科技目前在生态环境双碳领域进行新探索,公司作为生态环境部碳市场管理技术支撑单位,北京绿色交易所企业碳账户与绿色项目库的技术支撑单位,凭借多年的技术应用积累,开发了服务于国家、省级、市级三级双碳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碳数据质量,助力碳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今后5年,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在这个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碳中和成为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任务,政府的政策引导就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一步。通过政策制定、财政支持、监管和评估等多种手段,政府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为了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碳中和行动,促进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我们即将迎来2023净零资本碳中和全球峰会。此次峰会紧密围绕碳中和产业发展,以“赋能数字生态,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预计邀请包括净零等碳中和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以及相关政府代表,共同探讨政府在引领碳中和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智慧。

为了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各国积极响应全球碳中和的呼声,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例如:美国发布《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和《变革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英国以《绿色工业革命的十点计划》为基础推出《净零创新组合计划》;日本政府陆续颁布《革新环境技术创新战略》和《2050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等。主要发达国家以“减排”和“增汇”为2条主线,聚焦“零碳能源体系构建”、“低碳产业转型”和“生态固碳增汇/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3个维度。

在这个背景下,本次峰会将成为推动碳中和未来的重要起点,旨在围绕各地政府在引领碳中和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智慧展开深入讨论,汇集政府、学术界、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与会嘉宾们将分享各国在碳中和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的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探讨碳减排、碳排放交易、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积极作用。

峰会的议程将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政府在推动碳中和政策实施方面的角色与经验,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碳排放交易和碳市场的发展,以及绿色金融的推动作用等。政府代表将分享各国政府在制定和推动碳中和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政策的设计与落地、监管与评估机制的建立、碳市场的运作等。这将为全球碳中和合作提供政策引导和经验分享,推动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地。

除此之外,嘉宾们也将深入探讨碳减排、碳排放交易和绿色金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分享行业内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教训,讨论碳中和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及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挑战与机遇。这将为与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促进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碳中和的实施与落地。

本次峰会将为政府、学术界、企业和社会各界搭建一个重要平台,共同探讨碳中和的战略方向、政策措施和技术创新,促进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分享,我们将从各国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为全球碳中和合作提供政策引导和经验分享,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024年,下一届净零资本碳中和全球大会也将继续探讨碳中和政策的实施与落地,分享最新的政策动向和最佳实践。让我们共同努力,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碳中和行动,为零碳中国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持续助力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3716日,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讨会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两周年活动在上海环交所交易大厅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出席本次活动并作主旨演讲。

张昕表示,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自上线交易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树立了“排放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绿色低碳理念,形成了碳价,并成为彰显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窗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市场功能,发现合理碳价,优化配置碳排放资源。

张昕分享了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相关典型案例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企业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全国碳市场功能,对企业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树立正确理念,正确认识碳市场。企业既不必过度担心碳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能过度夸大碳市场的金融属性。碳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形成碳排放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市场动力,碳市场的发展要服务于碳减排,基本定位是市场化碳减排的政策工具。企业应将碳排放配额作为生产力要素进行管理,作为资产进行经营,积极推动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化。

二是建立完善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应将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相结合,与企业低成本完成配额清缴履约的交易策略相结合,改革企业与碳交易不适应的内部财务管理等制度,并充分利用交易平台提供的规范化市场交易服务功能,实现碳排放的预算管理、合理分配和有偿使用,有效盘活碳资产。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和信息披露。企业应注重培养专业碳交易人才队伍,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专门部门开展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推动形成碳管理的新业态。企业还应主动开展碳排放信息披露,通过官方渠道、定期、合规地披露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等相关信息,既强化企业自律,提升行业和社会的监督力度,还有助于确保市场公开透明运行发展。

四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探索碳金融。减排的核心是资金和技术,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交易情况来看,企业对碳金融有较大需求,试点碳市场的碳金融探索也为全国碳市场发展碳金融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坚持服务实现减排目标的定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积极探索碳金融,注重风险防控,提升全国碳市场的市场功能,将资金、创新技术引导至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有效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发展。

张昕指出,全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行稳致远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要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才能使全国碳市场更好地发挥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来源:碳基地

当下,绿色、低碳已成为热词。其中,碳排放的多少、高低能不能计量,就是一个关键所在。只有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更好地把握它、管好它。江苏首个基于国网智能物联电表架构的“电碳表”项目日前在苏州试点应用。有了“电碳表”就能实现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碳排放量的实时精准计量,记录碳排放就像计量电能一样方便。

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

据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最新消息,江苏首个基于国网智能物联电表架构的“电碳表”项目日前在苏州试点应用,能实现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碳排放量的实时精准计量,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

电碳表是一种什么表?从外观上看,它和普通电表并无太大差异,但“内核”却有不同:在表盘的显示器上,除了有电流电压、累计用电量等数据,还实时滚动显示着累计碳排放量等数据。这种表兼具电能和碳排放计量功能,可实现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碳排放量实时精准计量,让碳排放量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

“用电量51300千瓦时,碳排放量29吨……”在昆山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配电房墙上,一块A4纸大小的“电表”引人关注,表盘显示器上除了有电流、电压、累计用电量等数据,还实时滚动着该企业累计碳排放量的数据。“‘电碳表’通过实时采集电气参量,将所测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计算出碳排放因子,进而通过用电量和碳排放因子计算出碳排放量。”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苏州试点应用9块“电碳表”,未来还将通过电力系统碳计量监测平台,实现碳排放大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呈现,进一步提升碳计量数据实用性。

为何要给企业安装电碳表?“双碳”目标下,控碳降碳成为发展主旋律,但低碳减排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把碳排放计算准确。缺乏客观准确、时效性强的碳排放数据,就无法评估绿色低碳转型的真实效果,也难以掌握未来国际贸易和谈判履约的主动权。可以说,计量技术作为“双碳”战略的底层驱动,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

精准计量碳排放并不容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先要对排放的来源、排放量心里有底。然而,一直以来,碳排放的精确计量就是一个“头号难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抓住“碳排放”这个牛鼻子,必须从“能耗管控”转向“碳排放管控”。但是经过一番工作以后,实际效果如何?碳排放的多少、高低能不能准确描述,却是一个关键所在。只有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更好地把握它、管好它。

电力碳排放测算的核心是电碳因子。传统电力碳排放测算方法采用固定的电碳因子,一般每年更新一次,不能体现电力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实时性低、误差大。通过在智能电表架构基础上增加碳计量模块,研制出兼具电计量和碳计量功能的电碳表,并在发电厂、输电网以及用电侧进行安装应用,可根据潮流分布追溯电力来源,以高频度更新电碳因子,实现对电力行业全链条碳排放的准确追踪和实时精准计量。

电碳表的示范应用为电力系统全过程碳足迹记录和分析提出了新思路,对于推动电力领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碳表适用于所有电力用户,有关部门将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依托电网公司广泛部署的电能表,实现普及应用。就现阶段而言,电碳表更适用于有碳排放量核算需求的制造企业。未来大规模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可靠性、经济性,推动碳计量功能标准化,实现动态复杂电网运行方式下碳排放实时计量。

电碳表功能强大,却不能包打天下。电碳表更适用于电力场景下碳排放计量,无法覆盖全部碳排放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建立科学核算方法,系统掌握碳排放总体情况,将为统筹有序做好“双碳”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与基础保障。电碳表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在丰富庞杂的碳排放场景中,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特点、满足“双碳”工作需要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动“碳核算”向“碳计量”转变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但随着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对碳排放核算数据的需求显著提升,当前碳排放核算体系数据更新偏慢、核算口径不一、基础排放因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凸显。新形势下对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透明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去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提出要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用能设施和系统碳排放计量测试方法研究,以及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计量技术研究,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级、多类主体、多种维度。不同对象、不同用途的碳排放核算边界和方法也不同。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成熟完善的碳计量标准和体系,企业大多采用将电量直接折算成碳排放的方式,缺乏计量支撑,无法实时精准计量碳排放。

电力数据可为碳排放监测提供优质、高效的基础数据源。一是实时性强,采集频度达到分钟级甚至秒级,数据自动传输并清洗校核;二是准确性高,广泛用于调度控制、营销计费和电力交易,数据准确性得到保证;三是分辨率高,用电数据在全国、省级、地市级等均按照统一行业细分采集;四是采集范围广,全国约有7亿只智能电表,可覆盖各地区、各行业。

另据了解,早在2012年,苏州就被列入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以打造城市能源互联网为抓手,全力推动城市能源供应、配置、消费、服务全过程低碳高效转型升级。力争本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9%,助力苏州单位GDP能耗下降17%,并通过电网数字化转型,建设基于能源云网的苏州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探索建立“电力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精准治理”政企合作模式,建成多方参与、共赢共享、创新创业的能源互联网价值创造生态圈。

来源:江苏经济报

碳中和背景下碳监测需求逐步提升双碳背景下,碳监测核算提供数据依据,是企业、地方碳排放量测算的关键统计因素。近5 年碳监测核算相关政策逐步细化,2021 9 月国家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的首个方案正式落地,此后多份文件强调加快建设碳排放监测和核算体系建设,2023 年多个部门联合提出目标2025 年实现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标准全覆盖,行业标准加速制定中。未来我国碳在线监测设备数量有望持续提升。

碳监测法和碳核算法各有优劣,碳分析处理模块安装或为新思路目前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方法主要有基于核算的方法和基于在线连续监测的方法。

海内外发展情况:目前海外对两种碳监测核算方法的应用均比较成熟,美国主要采用连续监测法、欧盟认定两种方法具备等效性,而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

两种方法优劣势对比:在全面及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下,两种碳监测核算方法均能得到高质量有效数据。连续监测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便捷,只需要关注烟气的流量及烟气中CO2浓度,而核算方法需单独区分燃料类型分别核算排放量后加总,过程中需大量人工处理步骤,效率较低同时出错率上升;连续监测方法对监测仪器要求比较高,存在较高的产生系统误差的风险,而核算方法在设备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系统误差一般比较小。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问题或为连续监测方法推广最大阻碍。

碳分析处理模块安装或为目前在线连续监测法发展新思路:对于部分以安装CEMS 的行业而言,可通过将CO2 分析处理模块纳入预处理系统的方式实现碳排放量监测,该方法所需费用相较于单独配置碳监测设备大幅降低,对于已有CEMS 的企业而言,碳分析处理模块安装在技术、经济性方面均具备可行性。

试点表明碳监测法与碳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部分行业碳监测法具备相对经济性尽管碳监测设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限制,我国目前试点进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 5月生态环境部例行会议中提到,碳监测试点以来我国已实现重点行业、城市、区域三个试点层面全覆盖,5 个试点行业共建成93 台在线监测设备;建成63 个高精度、95 个中精度城市监测站点。目前整体看CO2 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为未来碳监测设备渗透率的提升打下基础。2023 1 月生态环境部例行会议中提及“火电和垃圾焚烧行业CO2 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成本也相当,有的还能减轻企业负担”,即在线监测法面临的最大挑战——经济性问题已经在部分行业得到解决。

预计未来5 年火电碳监测设备空间合计18.9 亿元,多个企业已布局相关产品由于不同行业烟气排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对目前已有较明确CO2 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要求的火电行业进行未来5 年碳监测设备市场空间测算,得2023-2027 年火电行业碳检测设备空间1.64/2.37/2.83/2.46/2.78 亿元,近5 年市场空间共计12.1 亿元。其他行业的推广有望带来更大的市场,但考虑当前在线监测并非刚需,故此处做保守考虑。雪迪龙、皖仪科技、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深耕大气监测领域公司,均在碳监测领域有所布局。

 

来源:长江证券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碳市场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近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情况再次创下新高,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7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我国在碳排放权交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已覆盖企业约4000家,总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1.3亿吨,同比增长约50%,成交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企业成交量占比不断提高,显示出我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的增长,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减排能力,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碳市场建设,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近年来,民营企业在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一些民企受技术、资金、理念等因素限制,仍面临不敢转、不会转等难题。(据《经济日报》)

企业是市场交易的主体,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为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夯实民企绿色低碳发展底色,今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已明确了对民企在碳减排领域的支持。这既是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方面的重要举措,也体现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双碳”目标,携手共建美丽中国的决心与行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前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包括民企在内的所有企业,只有积极推进碳中和战略,从开展碳基线排查、设定减排目标等具体切实的举措到优化运营、打造绿色可持续体系等,才能找到符合自身低碳发展的路径。但也应明白,绿色低碳虽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却不容忽视。一方面,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新的节能节约方向转变,不仅对民企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战,更涉及额外的资金投入,加大了民企运营压力。另一方面,部分民企技术力量薄弱,开展碳排查碳核查、促进节能降耗相关工作难度大,加之民企担心资金链、供应链等出现问题,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企绿色转型的积极性。

因此,夯实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底色,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也需要外界推力。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推进市场化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工商联和所属商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要发挥各自优势,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已经完成绿色低碳转型的民企实现更多绿色效益,帮助那些“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民企增强信心,加快转的速度,掌握转的方法,答好“绿色发展”这道必答题,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同时,民营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也事关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期待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广大民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更加主动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主动承担减碳降碳责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争当绿色低碳发展“优等生”,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继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民企智慧和力量。

来源:每日甘肃网

本报815日讯  8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由市工商联指导,青岛市碳中和经济产业联合会、清华大学青岛校友会联合主办的“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助力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会在市委党校召开。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崔作参加研讨会并致辞。

研讨会上,主办方为青岛市碳中和经济产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授牌,与会专家围绕“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支撑的解读”等作了主题演讲。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绿色金融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自然碳汇研究院(青岛)、诸城市发改局、云路股份、北京联合优发能源科技公司、海尔智慧楼宇同联合会举行了签约仪式。

青岛市碳中和经济产业联合会是由碳达峰、碳中和、碳资产服务相关领域企业自愿结成的多行业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始终致力于以跨产业绿色低碳合作转型新模式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下一步,联合会将充分发挥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辅助政府、凝聚合力的特有优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岛日报

碳中和是指在减少或消除人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的同时,通过增加碳汇或采用其他手段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的技术与政策措施。

碳中和被广泛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但它也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博弈和挑战。

首先,碳中和将面临成本和效益的博弈。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所需的投资将是巨大的。企业、政府和个人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实施碳中和措施,但是这种投资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却是不确定的。

在短期内,碳中和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因为需要对现有的能源系统进行改造,采用更加环保的技术和设备,这将导致能源价格上升。然而,在长期内,碳中和有可能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经济转型。因此,要实现碳中和需要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其次,碳中和将面临技术和创新的博弈。实现碳中和需要开发和应用一系列新技术,包括清洁能源技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碳利用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面临技术门槛的挑战,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源。

同时,这也将带来技术竞争和知识产权的争夺。各国将争夺绿色技术的制高点,以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和经济竞争力。因此,碳中和无疑将推动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

另外,碳中和还将面临政策和治理的博弈。实施碳中和需要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包括碳定价、碳交易机制、环境标准等。这将涉及到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因为碳排放和汇的分布并不均衡,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抗衡。

此外,碳中和也将牵涉到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博弈,包括企业、政府、环保组织等。各利益相关方会因为碳中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受益或受损,并为了争夺利益而展开博弈。因此,碳中和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机构来进行政策协调和利益平衡。

除此之外,碳中和还将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博弈。虽然碳中和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但是其效果和成本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碳中和措施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减排目标、是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等尚不确定。

此外,气候变化本身也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这不仅将给碳中和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需要碳中和来应对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

碳中和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新的博弈和挑战。碳中和需要在经济、技术、政策和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和平衡,同时也需要克服不确定性和风险。然而碳中和的实施仍然是迫切的,因为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威胁日益加剧,碳中和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键之一。

来源:碳排放与碳中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下,向符合条件的碳减排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并根据要求向公众披露本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的碳减排项目数量、碳减排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碳减排贷款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以下信息不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或误导性陈述。

2023年第二季度,邮储银行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下,合计向76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18,868.06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0%,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761,170.86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是天顺风能乌兰察布兴和县风电项目、安徽省能源集团的乾县农林生物质焚烧发电项目、国电投阿勒泰地区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等。

本年度,邮储银行累计向119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629,672.39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10%,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1,421,091.27吨二氧化碳当量。

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以来,累计向397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3,727,531.15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3%,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7,538,562.62吨二氧化碳当量。

本信息披露的碳减排贷款将专项用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邮储银行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持续发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作用,定期披露碳减排贷款相关信息。

今年815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首个全国生态日座谈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等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环保公益组织和生态环保领域的基层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五个重大关系”和“六项重大任务”。同时,要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定职责,通过生态环境立法和人大监督,保护绿水青山,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展现担当作为。

回顾“十三五”期间,河南省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相关单位获得的数据来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分别增长了16.2%51.7%42.8%,清洁可再生电力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15%以上。此外,全省的PM2.5年均浓度为47.7微克/立方米,低于国家目标3.7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目标6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3.26%,森林覆盖率达到25.07%。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南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在今年3月印发了《河南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低碳转型战略2023年工作要点》。该要点提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示范引领、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同时,组建一批碳达峰试点县(市)及其相关园区和单位。在生态系统保护与持续修复的基础上,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加强与各界机构和企业,尤其是双碳类企业的交流合作。同时,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加大专业人才的供给,为循环经济和中原绿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来源:河南日报

日前,由山东省青岛市工商联指导,青岛市碳中和经济产业联合会、清华大学青岛校友会联合主办的“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助力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会在青岛召开。北京绿色交易所、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等单位及相关企业家代表150人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为期一天,共举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支撑的解读》《气候投融资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10场主题演讲。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绿色金融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自然碳汇研究院(青岛)、诸城市发改局、云路股份、北京联合优发能源科技公司、海尔智慧楼宇同青岛市碳中和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会上还为青岛市碳中和经济产业联合会特聘专家进行了授牌。

近年来,青岛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根据2023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会报告,在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排名中,青岛市首次进入全国前十,是山东省内唯一上榜城市。盘活优质资源禀赋,将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竞争力,生态优势将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8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了一款开源软件,使各国能够有效管理碳信用额交易的国家数据和流程。

该软件名为“国家碳登记”,被认定为数字公共产品(DPG)。作为DPG,登记处使用开源代码,允许各国复制和调整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情况。登记册的模块、软件和技术文件可以由各国重复使用和定制,这可能会降低生产成本和实施部署时间。

“为了实现我们雄心勃勃的地球全球目标,我们需要对数字技术采取开放和知情的方法,以促进不同部门和参与者之间的整合与合作。我们还必须考虑如何共同努力建设安全、可持续和包容所有人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DP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阿奇姆·施泰纳说道。

该登记册遵循基于各国意见的国家和国际最佳实践,是数字气候 (D4C) 工作组持续工作的结果,该工作组包括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等。该倡议还得到了知识交流实践社区的支持。

作为一个可互操作的数字系统,它可以与国家测量、报告和验证(MRV)系统以及国际数字系统集成,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自愿合作平台和世界银行推出的全球平台气候行动数据TRUSTCADTRUST)。这可以带来更广泛的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来应对气候挑战。

“发展碳市场是对我们可持续未来的投资。数字市场基础设施对于扩大高度诚信、透明的碳市场至关重要,各国可以利用碳市场来提高气候行动和雄心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银行的气候仓库计划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实施这个开源碳登记平台,”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副行长于尔根·沃格勒评论道。

开发署和合作伙伴正在积极探索DPI(其中一些解决方案可以是DPG)如何应用于解决与自然、气候和能源相关的问题。这对于应对当前单一软件实现和孤立系统的趋势尤其重要。

“这一举措为各国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利益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并具有开源注册系统之外的潜在好处。我们期待着参与想法的演变和方法的测试,为任何实施《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国家的安排提供信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减缓司司长 James Grabert 先生说。

有效的气候行动需要协调一致和充足的投资。到2030 年,发展中国家将需要超过6万亿美元来资助其气候行动目标(如其国家自主贡献 (NDC) 中所列)。

碳金融是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的关键,《巴黎协定》通过第六条的规定允许使用市场机制。因此,世界各地对碳市场的兴趣日益浓厚,83%的国家自主贡献表示有意向利用国际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开源软件允许各国建立自己的国家登记册来发行和管理碳信用。 国家碳登记册的发展得益于挪威发展合作署(Norad)和日本政府的贡献。开发署的自愿合作平台和世界银行的气候仓库计划均由瑞士政府资助。

关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气候承诺倡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气候承诺是对发展中国家履行《巴黎协定》(NDC)承诺的最大支持。开发署支持了85%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自主贡献的强化进程,现在还支持落实这些承诺的努力,并通过加强数据和透明度来建立监测和报告国家自主贡献的关键组成部分。

关于Digital4Climate (D4C) 工作组:

D4C是一个工作组,旨在协调各自的工作流程,为碳市场创建模块化、可互操作的端到端数字生态系统。总体目标是支持透明、高度诚信的全球碳市场,为有影响力的气候行动和低碳发展提供资金。

来源:川吉碳中和

本报讯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安徽省委、青海省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分别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安徽省召开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美丽安徽建设的任务举措,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绿美江淮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维护生态安全。要着力构建美丽安徽建设的保障体系,探索开展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市场交易,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高水平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要压紧压实美丽安徽建设的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形成全面推进美丽安徽建设的强大合力。

青海省召开会议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研究解决流域治理、草场修复、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重点难点问题,抓紧抓实生态环保各项工作,让青海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要进一步发挥高原资源能源优势,深入领会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求,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青海贡献。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力打造高地、建设“四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始终从“国之大者”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生态建设相关工作,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把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紧抓在手,持续加强黄河流域、“一湖两海”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深入推进能、水、粮、地、矿、材等各领域资源全面节约,务求取得实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会议指出,要聚焦重点工作任务,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聚焦“双碳”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发挥新疆能源资源优势潜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持续强化责任落实,加快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统筹资源力量,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做实支撑保障。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日,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指出符合规定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应当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有利于减碳增汇的领域,能够避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实现温室气体的清除。这为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提供了支撑,也为林业碳汇纳入全国碳市场提供了重大机遇。

目前看,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林业碳汇需求不足。林业碳汇购买需求主要来自减排企业或单位的公益责任或社会责任,而多数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愿还比较低,以自愿支付方式购买林业碳汇的市场相对有限。二是交易成本偏高。我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标准尚不统一,导致核证减排量和效益有所差异,森林经营者在选择核证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主要针对人工林,演算方法较复杂,专业性要求高,导致供给产品相对单一,一些林业、湿地、草地碳汇难以通过碳市场进行交易。另外,从项目筹备开发到备案,林业碳汇项目经历时间都在一年以上,流程较繁琐,导致项目开发成本高。三是产权结构复杂影响林业碳汇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当前,林业碳汇权属结构复杂,涉及林地和林木所有者、土地租赁者、营造林资金投入者和相关管护者,我国尚未从立法层面确立森林碳汇产权,产权是否明晰将影响后续森林碳汇交易。林业碳汇交易主要由地方林业管理部门和林业生产单位自主开发、实施与管理碳汇项目,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与监管机制,难以保证项目质量和真实性。

为加快林业碳汇纳入全国碳市场,需在三方面努力。

一是有效激发林业碳汇市场需求。鼓励重点排放单位、控排企业和单位优先购买并使用合格的林业碳汇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减排履约,尽快让林业碳汇通过碳交易获得市场化补偿。要调整控排企业尤其是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初始碳配额发放数量,逐步建立有偿获得初始配额发放方式,增加其对林业碳汇的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碳汇交易新模式,激发社会各界对林业碳汇的有效需求。

二是简化林业碳汇CCER开发备案程序。完善自愿减排项目统计、监测、核查和监管制度及交易管理办法,简化林业碳汇项目备案和签发程序,降低项目开发成本,促进碳汇项目开发积极性。要丰富碳汇项目方法学。创新林业碳汇项目尤其是天然林次生林碳汇项目相关的方法学,开发多种形式的碳中和项目,实施补偿机制多元化。完善碳计量模型参数,改进计量监测技术,构建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碳计量系统。

三是逐步完善森林碳汇产权制度。要明晰林业碳汇产权,借鉴相关国家碳汇产权经验,建立森林碳汇法律制度,规范碳汇产权转移程序,以法律协调碳汇产权主体间的关系,切实保障供给主体产权权益。要加快建立统一碳汇交易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全国林业碳汇数据库,提升对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汇交易、碳汇效益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支撑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白素霞(中国共产党海淀区委员会党校教学部副主任)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亚布力论坛创新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如果山西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得好,那么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就没有问题。可见我省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全国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双碳”目标牵引,在生态环境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加快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气候投融资

探索“双碳”目标实现新路径

731日,记者跟随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跃宏来到了长子县南陈镇、慈林镇附近。下车后,史跃宏指着远处的一片蓝色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市气候投融资的一个项目,山西京潞新能源有限公司长子县100MW光伏发电项目。”

在巍巍大山间,一排排蓝色的光伏发电板排列整齐,宛如明珠掩映在绿色中。“这个项目总装机100MW,目前正在推进全容量并网中。”史跃宏继续介绍道,“项目实施后,年利用小时数约为1355.5小时,年发电量约16265.9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22万吨、减轻排放二氧化碳约19万吨,降碳效果非常显著。”

去年8月,我省太原、长治两市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绿色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为我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特别是两市自从入选以来,积极落实目标要求,多个项目已成功落地,为我省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能量。

“双碳”目标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山西面临的“必修课”。采访中,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宁妍介绍:“气候投融资是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可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助推器’。”

当前,我省正积极探索气候投融资的实施路径,助力全省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试点市之一,长治市产业优势明显,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自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长治市积极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双碳”目标要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坚持产业和金融协调推进、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构建完善“1+4”的组织构架,进一步明确了“1+3+N”重点工程任务,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日前,该市印发了《长治市2023年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走深走实。

在史跃宏办公室,他边翻阅着相关材料边向记者介绍:“为了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我们已建立起动态更新的重点项目库,储备了重点项目182个,总投资882.56亿元。目前,第一批10个重点项目中已有4个获得国家金融机构支持意向,融资金额规模达到131.5亿元。”截至目前,该市气候投融资项目清单中,有21个项目列入银行信贷项目储备,签订贷款意向256亿元,已授信163.95亿元,实际发放12.14亿元。

与长治一样,太原市气候投融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该市构建“一基金、一库、一平台、一论坛、一院”气候投融资五维支撑体系,系统推进调整产业结构降碳、优化能源结构去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循环发展助力减碳、基础设施增强韧性、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等六大工程,积极创建气候投融资合作共赢开放区、转型金融助力产业升级先行区、气候投融资政策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气候投融资模式“太原样板”。

碳普惠机制

推动全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82日中午,太原市民王英鹏结束了上午的工作,打开微信小程序“三晋绿色生活”前往某平台点外卖,选好餐食后他又在界面选择了“无需餐具”选项,点餐结束后,该小程序显示他获得了45.72g碳减排量。自此,他在该小程序的个人碳减排量累积到了673.46g

王英鹏告诉记者:“自从去年了解到这个小程序,我就积极参与到个人碳减排中,比如平时出门骑自行车或者有旧衣服需要回收,都会通过这个小程序得到相应的碳减排量。当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作为个人力量虽小,但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这一工作,相信降碳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现在,很多居民和王英鹏一样,通过选择“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来进行个人碳减排。作为我省居民参与“双碳”行动的碳普惠机制之一,“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自上线以来,引导全民降低消费端碳排放,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访中,宁妍告诉记者,不久前,由省生态环境厅选送的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获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助力。截至目前,该小程序统计的减排数据显示:累计参与减排人数达360多万人次,累计减排量达8万多吨,这一数据还在不停刷新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出重大部署,去年以来,多部门相继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绿色消费积分制,鼓励绿色消费”以及“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我省积极鼓励开展碳普惠试点建设,开发建设涵盖交通、购物、餐饮、节能、旅游等居民生活各个领域低碳行为的数据收集和碳普惠推广平台,为公众的低碳行为提供各种优惠,使公众的低碳行为得到有效激励。

当下,消费端人均碳排放水平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消费领域已逐步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宁妍说:“‘碳普惠’是一项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构建一套公民碳减排‘可记录、可衡量、有收益、被认同’的机制,对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全民减排行动。”

近零碳项目

未来将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样板

正值暑期,不少人选择出游,来自天津的戴祥宇一家来到长治,游玩后他们选择入住了位于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东岸的长治滨湖文旅服务中心滨湖酒店。戴祥宇说:“我们之所以选择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紧邻湿地公园,凉爽舒适,环境特别好,是天然氧吧,推开窗户满是绿色,还能看到荷塘,景色非常宜人。”

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白色、粉色的荷花竞相盛开。莲叶田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夏日画卷。

来到滨湖酒店的宾客都感受到了这里生态环境的美好。近日,该酒店入选了我省近零碳排放试点。酒店负责人介绍:“我们一直开展绿色低碳运营,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由于低碳工作基础较好,减排潜力较大,此次有幸入选。”他进一步介绍,加入近零碳排放工程后,酒店将开展一系列节能降碳改造,采用“分布式光伏+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技术,全面打造景观园林式零碳酒店。

近零碳排放项目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该区域内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项目。今年4月,省生态环境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西省深化低碳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编制指南》,全面深化低碳试点,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希望通过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总结低碳发展经验,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样板。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学东介绍,我省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市,支持开展近零碳排放工程建设典型示范。日前,已评选出5家近零碳排放试点,并完成了项目公示。她说:“2023年至2024年,我们将组织对试点示范项目开展跟踪评估。2025年,首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试点建设基本完成,近零碳排放建设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争取形成各行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示范样板。”

宁妍说:“随着试点示范项目的推进,全省各地对于探索科学、可行的碳减排措施路径,低碳、负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更进一步。”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我省生态环境部门正积极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工作任务,在2023年全国低碳日之际,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编制完成《山西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操作指引1.0》,并供公众免费下载,旨在引导我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升碳资产管理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明确了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为我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采访结束,宁妍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碳市场机制、气候投融资、碳普惠等政策作用,通过标准引导、示范引领、指标约束等方式,带动企业和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在能源消费、生产过程、生活习惯中逐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作出更大贡献。

内容来源:山西日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黎灵希)822日,2023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前海举行。多位专家学者、政商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论如何走好低碳转型之路,展望可持续发展未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朱世平在致辞时表示,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合作与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大学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社会服务的生力军,更应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肩负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责任,连续多年积极举办国际可持续发展论坛,汇聚全球经验智慧,助力深圳建设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城市。

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动能。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曹建农指出,数字赋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各国抢抓的关键性发展要素。当中,数字孪生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将为“碳中和”这一命题做出极大贡献。例如能够发现排放源的隐性关联,准确预测碳排放热点,智能决策和模拟碳减排战略等。

“双碳”目标的驱动下,绿色金融正蓬勃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吴海峰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看待绿色金融不应该仅是从环保的角度,更应该从产业链来考虑,只要符合绿色低碳要求,都是绿色金融鼓励发展的行业。例如现在“新三样”出口企业,已经能够享受到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的倾斜。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该把握住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的乘胜而上。

金融机构应如何为可持续发展未来做出积极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联合负责人Romie Goedicke认为,金融机构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提高能力建设,首先需要确定与自然相关的风险、影响和机遇,制定具有全局观的相应战略,组建一支优异的团队以应对挑战;其次应提高包容性,积极拥抱合作的新生态。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97日,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暨第七次全球环境展望第二次作者研讨会主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大计。本次大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办,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校友会环境分会、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城市碳排放的第一要素是产业结构。假如产业结构不好,碳排会很厉害。”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在做主题为《City CQ诞生:城市碳中和的数字化跟踪》的报告时表示。

CQCarbon Quotient)即碳商,是对每一个城市的碳排、碳中和进行大量诊断的结果。碳商的理论模型呈“品”字形:分子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母由城市的碳排量、碳汇量两个要素构成。

在抓取多维要素、对结果进行两次回归后,吴志强团队得到了城市CQ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与碳排放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城市CQ进行排序,吴志强首先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群落性的。群落中的城市有粘结性,CQ同升同降。

其次,吴志强分析指出,碳排放的第一砝码是产业结构:地区的碳排放和当地科技人员数量呈反比关系。假如某地碳排放高,该地科技人员一定少。

具体到中国城市,吴志强分析指出,华北地区既有最大的碳排,又有最少的碳汇。把中国治理好,关键是把华北地区这部分城市治理好。

具体到细分产业,吴志强分析指出,不同产业的碳排放曲线有较大差异。如农业整体呈现斜坡趋势,当某地的农业产值提升到四倍时,碳排放会快速下降,但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反翘。而在信息产业中,当产值上升时,能够快速进入负碳排放阶段。“我们必须要清楚,到底什么产业能够让我们尽快进入碳达峰、碳中和。”

在吴志强看来,城市有两种发展动力,一种是“碳力”,另一种是“脑力”。全球七百余座城市的数据显示,减少碳排放的能力由“脑力”驱动。其认为,中国要想清楚是用“脑力”替代碳排放,还是继续走碳排放驱动经济发展之路。

“碳中和是长跑,而不是短跑,长跑路径的选择是最关键的。”根据对全球七百余座城市的分析,吴志强总结了五条碳达峰路径。以自贸区为例,路径一的人均产值远超碳排,路径二的经济增长跑赢了碳排,而另外三种路径则仍为以高碳排放促进经济的旧有模式。吴志强认为,应尽量选择路径二和一,即需实现提前达峰。不能到碳达峰点时,碳排还仍往上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第二届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顺利召开。大会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和前沿科技探索,邀请全球科技领军企业和专家学者,以前瞻视野探讨科技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与实践。浪潮信息服务器产品线总经理赵帅受邀参与“双碳”目标下碳感知和绿色计算实践与趋势圆桌论坛,与来自蚂蚁集团、阿里云、人保信息科技等嘉宾代表就绿色算力产业热点话题对话交流。

近年来元宇宙、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全球各主要大国纷纷加快算力建设战略布局,全球算力竞争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伴随算力规模快速增长,算力能耗总量也在急剧攀升。在“双碳”目标下,推动算力的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了行业共识和时代需求,也是企业降本增效和实现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

数据中心节能降碳面临“四重挑战”

据统计,2022年全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27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超过2座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赵帅表示,如今数据中心节能降碳面临“四重挑战”:首先,从能耗构成看,数据中心总能耗包括IT设备能耗和制冷、配电等系统的能耗,其中,制冷系统用电量已与IT设备相当,占总用电量高达43%。因此,优化制冷系统成为数据中心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环节。随着芯片功耗与服务器功耗持续上升,全球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也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平均功率将达到25kW。高功耗芯片,高密度服务器及单机柜密度的演进,导致传统风冷制冷模式在换热性能及能耗优化方面逐步受限。

其次,算力供给的核心是IT设备,但就其容量而言,IT设备的利用率通常十分低。例如,服务器的利用率往往只有5%15%,处理器为10%20%,存储设备为20%40%,网络设备的利用率为60%80%。然而,当设备闲置时,其仍会消耗在最大利用率下消耗的大部分功率,一台标准服务器即使不工作也要消耗30%40%的最大功率。如何最大程度减少IT设备空闲,让闲置的算力跑起来至关重要。同时,在提供每单位算力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提升能源转换效率也是实现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此外,步入AIGC时代,算力需求愈发呈指数级增长,AIGC的大模型训练、实时交互等均需要海量算力的支撑。大模型的参数量超过千亿,甚至突破万亿级别,预计智算中心将迎来更快发展。而高算力往往也伴随着高能耗,新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面向AI大算力需求,在提供高算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最后,硬件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于节能环保也具有重要意义,包含设备生产包装采用低碳环保的材料、回收和处理废弃的硬件设备等方面。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着眼 “四大举措”

“双碳”目标引领下,大力推动算力绿色化发展,实现绿色算力升级,是我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和展现节能减碳大国担当的重要命题。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3中国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提出,绿色算力即算力的绿色低碳追求,是算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可通过推进算力生产、算力运营、算力管理、算力应用等层次的绿色化来实现。

作为全球领先的IT 基础设施产品、方案及服务提供商,浪潮信息一直是绿色计算的先行者和积极推动者,始终秉承绿色的发展理念,在算力生产与运营层面持续创新,探索数据中心建设、运维和使用模式,使之更加绿色高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赵帅表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要着眼“四大举措”:首先,针对数据中心能耗占比近一半的制冷环节,液冷凭借其解决高功耗、高密度散热问题的先进散热优势,突破风冷散热局限,成为新型数据中心的重要选择。同时,我们还要从数据中心整体角度来规划散热策略和能源的使用,综合采用液冷、光电、余热回收等绿色节能技术,持续降低PUE,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

近年来,浪潮信息持续践行All in液冷”战略,全栈布局液冷,在产品层面,实现通用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整机柜服务器、AI服务器四大系列全线产品均支持冷板式液冷;在系统方案层面,提供液冷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具有从室外一次侧冷源到室内二次侧CDU、液冷连接系统、液冷服务器等全线布局,为用户全方位打造绿色节能数据中心交钥匙工程。在预研技术上,浪潮信息也在研发基于AI调优的液冷精准调控与能耗管理技术、高温液冷数据中心系统储能与余热回收应用技术,持续开展绿色计算技术与产品创新,构建更加坚实的绿色积累,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IT设备利用率及能源转换效率。通过管理软件可实现业务应用优化,充分释放算力。为了满足AI大模型开发和应用在算力基础设施上的需求,浪潮信息发布了大模型智算软件栈OGAI“元脑生智”。OGAI是浪潮信息面向以大模型为核心技术的生成式AI开发与应用场景,提供的从系统环境部署到算力调度保障和大模型开发管理的全栈全流程的软件,能够实现算力的充分释放,优化大模型的研发效率,保障大模型的生产与应用。OGAI中包含了商业化AI算力调度平台AIStation,其面向AI开发场景, 通过云原生技术对系统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的接入和纳管,提升大模型算力平台整体资源利用率到70%以上。

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方面,实现数据中心绿色升级不仅是降低能耗,也意味着提升服务器的计算效率。浪潮信息致力于以系统设计为核心,解决算力能耗问题,创新整机系统设计,减少部件、整机散热产生的电力消耗,提升用能效率;并且要实现整个数据中心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智能化,让数据中心始终处于高效运营状态,使用智能监控系统、智能调度和优化策略以及建立能源管理平台,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再有,面向AIGC产业热潮下的新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数据中心建设和部署模式要持续提高模块化、集成化程度。模块化、预制化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分批、快速部署,按需扩容,且集成化程度高,节省空间,可降低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并可减少建筑垃圾,实现资源的高效回收,提升资源利用率。浪潮信息发布预制化集装箱解决方案(Cube DC),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工厂预制。在预制化设计下,数据中心具备快速部署、弹性扩容、运维简单、高效节能等优势,可满足新型数据中心快速上线、绿色低碳、灵活部署的刚性需求。

此外,针对硬件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浪潮信息在业内首创性开发服务器新型空气缓冲包装方案,与业内目前主流的EPEEPP包装方案相比,空气缓冲包装具有低碳环保、经济可靠、易于储运回收的优势;塑胶材料用量减少20%以上,成本降低约20%,仓储空间减少90%以上;同时,关键部件如网卡、RAID卡、显卡、内存、硬盘等选用无铅产品,通过了ROHS认证,实现包材100%可回收。

绿色算力评价细化“一个体系”

绿色算力是实现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支持我国双碳目标落地的最佳路径。建设绿色节能的算力中心,能够有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协调统一。而服务器作为算力中心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是构建算力中心的核心要素,整体功耗能占到总能耗的40%-50%。因此,服务器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算力中心的绿色低碳程度。目前,业界对于国家及地区宏观能效调控以及规模化算力中心的能效标准均有定义,但对于整机及部件尤其是使用环节的碳排放评测缺乏统一标准。因此,亟需推行绿色算力评测,引导服务器厂商采用绿色相关设计。

20235月,浪潮信息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白皮书》,构建并发布“绿色算力评测体系”,在行业内首提服务器“算力/碳排放量”对应关系,定义单位碳排放下算力指标,以全新角度诠释ICT行业低碳概念。绿色算力评测体系将数字计算的低碳方案直接定位到服务器单元,从数据中心基础单元出发,关注产品在使用周期内的算力碳排比,定义服务器在各业务场景下的算力和碳排评估方案,做到精准、环保降碳、可靠、开放。这是业界首个服务器碳排放评测标准,旨在达到服务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满足低碳、绿色、PUE等要求,实现最小颗粒度的碳排放量化可视指标,将有效推动绿色节能服务器设计发展,并为用户选择最优绿色算力平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来源:浪潮圈

2023首期中国上市企业ESG及碳中和战略研修项目”第一次研修在上海陆家嘴成功举办。据悉,本期研修项目共汇聚30余家上市公司董监高学员共50余人。项目计划共三期研修,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交流、游学考察等形式,为参训上市公司高管提供系统、全面的ESG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一次研修项目授课“大咖”云集,包括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TUV南德意志大中华区等各ESG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授课。课程议题紧扣ESG对企业的重要性,ESG的核心概念和运作机制,如何利用ESG原则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等企业ESG与双碳实践的核心关切,视角涵盖国内外。

除课程外,第一次研修穿插安排“璀璨浦江 流光夜话”交流会,以及大成律师事务所访学活动,以促进参训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学员的共同成长搭建平台。

ESG已从上市公司的“选择题”

变为“必答题”

在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注重社会责任,践行ESG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话题。首期中国上市企业ESG及碳中和战略研修项目应运而生。

97日的研修项目启动仪式上,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会长钱振华在致辞中介绍,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大领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ESG对企业价值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开始注重企业的ESG表现。“我们相信,只有在ESG的引领下,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钱振华说。

上海证券报资本市场服务中心主任王家言则在启动仪式致辞中分析,ESG已从上市公司的“选择题”变为“必答题”。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同的ESG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是当下上市公司、金融单位、投资机构和监管部门等资本市场相关方的重要议题。2022年以来,在监管和市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上市公司参与ESG实践的进程持续加速。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一系列指引文件的出台,我国ESG发展的政策基础逐渐规范及完善,对上市公司ESG能力建设及信息披露的要求上升到新高度。

作为学员代表,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田超在启动仪式现场分享了中远海能的ESG体系建设情况及发展心得。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修项目与上市公司同仁、业界专家建立广泛联系,共同提升我国上市公司ESG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ESG治理规则的话语权做出进一步贡献。

理论结合实践 ESG

国内外最新动向倾囊相授

启动仪式后,为期一天半的“首期中国上市企业ESG及碳中和战略研修项目”正式开始授课。

在《可持续金融工具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课程中,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供应链金融专委会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转型领军人才项目负责人吴俊东作为主讲人,分析了绿色金融体系、金融视角看制造业、绿色金融典型产品、绿色金融发展趋势等话题。

吴俊东介绍,绿色金融与传统金融最大的区别在于解决由市场失灵导致的绿色投融资不足问题。目前,央行已经将绿色金融指标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这意味着央行已真正动用它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监管工具督促银行、激励银行向绿色金融投资,而不再只是用社会责任与银行声誉进行引导。

ESG国内外信息披露标准及实践解读》课程由TUV南德意志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朱文珺讲授。朱文珺围绕ESG概念及其重要性,ESG信息披露框架及GRIISSB专项介绍,ESG信息披露案例解读以及ESG信息披露趋势等,对国内外的ESG信披做了详细解读和操作指导。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志青以《ESG与绿色金融——基于双碳发展与绿色转型的视角》为题进行了授课。李志青的讲述理论穿插案例,视角结合国内与国外、学术与业界,十分丰富详实。其主要介绍了ESG发展的背景、应对挑战——绿色金融与ESG、双碳发展机遇以及企业ESG管理实践。

在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访学活动中,该律所合伙人杨志鹏就《ESG融入企业法律合规体系》进行了分享,补充了企业ESG实践中的法律视角。杨志鹏表示,ESG+ISO合规体系认证已重新定义企业合规标准。其从企业关心的提升ESG评级、维护ESG数据安全、满足国资委合规要求、满足国际供应链ESG合规要求、投融资ESG合规、碳资产与能源管理等六方面进行了原理与实操讲解。

据介绍,首期中国上市企业ESG及碳中和战略研修项目由上海证券报与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共同发起,由上海火山石绿色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项目旨在推动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全面提升,引领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证券网

在全球碳净零排放目标背景下,推进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97日,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发布《基于激励机制和碳市场的净零路径》报告,为推动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带来博鳌方案。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介绍,近年来,博鳌亚洲论坛一直把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作为焦点议题,通过年会、专题会议、圆桌会议进行广泛研讨,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基于激励机制和碳市场的净零路径》报告正是基于中国和全球的实践,研究了激励机制特别是碳市场对实现净零目标的作用。

李保东表示,世界各国政府为实现减排目标积极推出国家自主贡献(NDC)承诺,包括博鳌亚洲论坛会员和合作伙伴在内的众多企业也做出了减排承诺,消费者也在积极行动。然而,解决气候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仅仅依靠承诺和政府规则仍远远不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作为底部支撑。因此,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市场工具尤为关键,在实现净零排放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报告指出,基于现有气候承诺,全球已经严重偏离目标。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范围内并为1.5℃目标而努力,争取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发达国家减排进程整体缓慢,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级显著下降。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受制于资金和技术水平,并且没有得到相应的支持和援助。

迈向净零的任务艰巨、紧迫,需要正视困难与挑战。一方面,要防止因企业提升承诺而过于乐观。近几年,众多大企业作出了净零承诺。但从当前情况看,落实承诺的力度并不强。2022年底以来,资管巨头先锋集团与瑞士苏黎世保险、德国慕尼黑再保险等机构先后退出“净零排放资产管理人倡议”(NZAMI)和净零保险联盟(NZIA)。而且,企业可能转行甚至关闭,更加难以确保兑现承诺。此外,金融机构涉及的投资都是资产负债表的加总,靠自身减排的业务量可能相当有限。

另一方面,要直面保障能源安全与稳定的困难。为保障能源安全与稳定,欧洲已经或正在考虑采取限价措施。国际能源署称,受俄乌冲突和气候变化影响,2022年全球煤炭发电量创下新纪录,超过2021年的水平。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保障能源安全与稳定的复杂程度,可能远大于人们的假设。

报告指出,实现碳中和,迫切需要大力支持绿色低碳科技的研发及投融资。其中,建立碳市场、形成碳价格可创造激励机制,解决融资缺口问题,促进技术的发展,是解决气候问题和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来源:经济日报

9月下旬,2023中原双碳发展前瞻性论坛将在郑州自然资源大厦举办。本次论坛由河南省律协环资委、郑州市律协环资委主办,中原双碳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承办(以下简称“中原双碳”)。届时,将有行业主管单位领导、律协代表、高校“双碳”领域专家学者及业内知名企业代表出席。

作为中原绿色产业生态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控股的平台公司,中原双碳主要从事碳汇检测、碳资产管理、低碳技术与技改、个人与企业碳账户设立与管理等业务。因此,本次论坛旨在围绕“双碳”目标政策指引,携手相关单位,以“‘律’碳未来”为主题、共话中原“双碳”新蓝海。

目前,在国内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碳交易市场即将重启的背景下,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碳排放检测数据和报告造假入刑的相关规定。作为市场参与主体,控排企业在面临法律法规监管、约束的同时,也将迎来较大的绿色转型新机遇。

而对于大多数控排企业来说,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除了进一步提升绿色法律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何让减排创造价值也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次论坛参会嘉宾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律协如何为河南“双碳”行业、控排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指导与服务;二是控排企业如何围绕碳核算、产品碳足迹设立“碳账本”,并对此完善碳资产管理、交易路径,实现减排与创效的正循环;三是在社会层面,建立、健全居民绿色环保行为补偿机制,链通个人“碳账本”与消费应用场景;四是校企联动,对我省高层次人才设立国家级、省级研修班,强化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人才支撑能力,持续优化基层对“双碳”行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期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全面深化河南“双碳”政策、标准、服务等方面交流协作,积极探索、聚焦“双碳”,为河南以及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

“气候变化并不等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97日举行的《基于激励机制和碳市场的净零路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极端天气已给世界带来巨大现实危害,并可能成为“新常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疾呼,“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正在燃烧的星球”,“需要雄心来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把人类从气候悬崖边拉回”。

在这方面,中国已作出郑重承诺。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缔约方和坚定支持者,2020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双碳”目标。而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好净零路径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照顾利益受损害的地区和人群。

不过,尽管气候变化已给世界多国带来巨大现实危害,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又令各国自顾不暇。去年11月,沙姆沙伊赫全球气候大会在设立气候损失和损害基金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在提升气候雄心上成果有限。“这实际体现出应对气候变化在各国政府的政策优先级和企业目标优先级中的现实排序,以及在多目标下落实气候变化目标的难度。”业内专家表示。

那么,看似已有共识的问题为何推动如此困难?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又该以何为关键抓手?被寄予厚望的全国碳市场又该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围绕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实现“公正转型”

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范围内并为1.5℃目标而努力,争取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各缔约方纷纷提交并增强自主贡献承诺。但是,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全球已经严重偏离1.5℃目标。

根据《报告》,发达国家减排进程整体缓慢,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先级显著下降。发展中国家受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和援助。如果允许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减排进程稍慢,那么为保证1.5℃目标的实现,发达国家应行动得更快。

而这背后就是一套复杂的博弈。国与国之间在转型过程中的公平性,涉及各国所承担责任、面临风险、拥有资源的不平衡性。这也是所谓的“公正转型”。

对于何为“公正转型”,国际上尚无一个明确定义。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对于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型过程中对“公正”因素的考虑尤为重要,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挑战往往更大,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面临严重的贫困、不平等、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曹莉具体阐释了“公正转型”的内涵:气候行动不应扩大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不对称性,应当正视和落实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同时,转型过程中应当考虑如何保护就业市场的弹性与包容性。“公正转型”还应关注转型项目对于弱势群体的影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会导致传统的能源行业削减大量工作岗位。此外,各行业转型节奏不同,对资金及技术研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尽管这一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实践层面有诸多困难。例如,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最终就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共识,在实现气候正义上迈进了一步。但是,筹集的基金规模仍有待明确,而且在整个所谓“公正转型”中最终能占的比例仍相对较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转型的资金缺口巨大,如何动员和配置巨量资金来帮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实现转型,成为能否真正实现“公正转型”的关键。

因此,需要足够的激励机制,考虑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动员大量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抓住”电力系统

减排涉及诸多领域,电力系统是主要国家碳减排的工作重点。根据《报告》,2020年和2021年,全球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35.02亿吨和143.78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320.79亿吨、338.84亿吨的42%。在中国每年略超100亿吨的排放中,电力系统占比为45%。电力系统净零转型包括电力供给侧的生产零碳化和电力消费侧的终端电气化。在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预计电力生产零碳化和终端用能电气化将分别贡献约31%16%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相较于火电等传统发电方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挑战在于其具有间歇发电的性质,需要备份容量和储能以支持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其中,备份容量包括能够应急调峰的火电燃煤机组。”曹莉表示,中国现有的火电机组需要进行灵活性改造来承担应急调峰的角色。这实际上意味着,可引导更多风险投资进入储能技术的研发和运用。

具体到中国电力系统,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基建转型首席教授梁希表示,要结合我国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要先立后破,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当务之急不应该是立即停止所有化石能源设备,而是要有一种互补配合,能够应付调峰,能够应付脆弱条件下的电力供应。

在梁希看来,绿色技术的突破至关重要。2020年,国际能源署(IEA)和经合组织核能署(OECDNEA)联合发布的《电力成本估算报告2020》指出,长期运行核电站在平准化发电成本上已经低于利用煤炭、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对于电力行业的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梁希表示,中国是全球核电大国,2021年核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5328万千瓦,此外还有2419万千瓦核电机组正在建设中。核电发电量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已达5%左右,并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至2030年,中国核电年均投资水平约为300亿美元。到2060年,中国发展核电将减少约25亿吨/年至35亿吨/年的碳排放。

此外,梁希提出,要最大限度发展并用好可再生发电能力,需要对电网进行改造与智能化,从而吸纳电力,并需要扩建长距离电网来进行调度。同时,输变电中的线损等问题还需要输电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激活碳市场

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推动碳减排中,碳市场在形成碳价并以此引导各种投融资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全球范围内,通过综合的“碳税+碳市场”加上其他措施,可以形成价格激励机制,更好促进调峰和储能工作。

“碳市场是配额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买卖碳排放额度、碳信用额度以及基于此类信用额度的金融工具。一方面,碳市场会寻找和决定碳排放的价格,并在奖惩两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碳市场和碳价格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大量的跨期投资,并做好风险管理。”曹莉解释道。

从国际协调角度看,曹莉表示,目前必须要关注碳底价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最快和最实际的碳定价政策是制定国际碳底价,即到2030年,发达经济体的碳价格要达到75美元/吨二氧化碳以上,中等收入发展中经济体达到50美元/吨二氧化碳以上,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达到25美元/吨二氧化碳以上。”曹莉说,IMF定义的广义碳定价包括碳税、碳交易、监管措施(如直接减排、拉闸限电带来的影子价格)以及补贴。不同的碳定价中,显性价格要好于隐形影子价格,因为信号最强烈,资源配置最有效。

之所以希望碳市场联通,促进碳价格趋同,是为了有效减少利用碳价格差的“漂绿”行为。“从理论上说,全球每吨边际碳排放效果应该是相同的,每吨边际碳减排、碳吸收或者是碳存储效果也应相同。”曹莉说。但是,由于各国推动碳减排工作的起步时间不同,各国、各区域间的碳市场价格差距较大。在碳减排初期,一些较简易改进就能实现减排,使减排成本和代价较低,碳价格也较低,在一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尤其如此。此时,如果一些国际性排放大户通过购买此类碳信用来抵销自身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即会面临“漂绿”诟病。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当前的全国碳市场价格远低于欧盟碳市场价格。对此,专家提出要注意免费配额的使用、各类市场的相互作用、碳价格的动态特征和碳底价等问题。其中,免费配额作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应当按照一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逐步淡出。此外,碳排放权配额市场与自愿碳信用市场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应逐步推动碳价趋同。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了解到,河北省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近日在雄安新区落地。该笔贷款由交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为华能(雄安)城市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发放。

据介绍,“碳中和挂钩”贷款是指将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与二氧化碳中和量等关键绩效指标挂钩,贷款存续期内持续关注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激发企业碳中和动力,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相融合。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联合新区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金融支持雄安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构建新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产品体系等顶层设计框架,引导新区各金融机构以金融活水浇灌新区绿色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新区绿色贷款余额773亿元,同比增长232%,较年初增加191亿元。

新华社石家庄912日电

来源:中山日报

本报讯(卫金平)98日上午,延平区林业局与南平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南平农商银行向延平区国有林场授信1000万元。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延平区拥有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具备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的有利条件。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延平区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双碳”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签约双方表示,将围绕省委“三争”行动,锚定市委“五增”目标和延平区委区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本着优势互补、共促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面深化银林合作,加大林业金融支持力度,推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好地推动延平林业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闽北日报

为进一步深化能源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探寻CCUS技术破局方法、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燃气机组CCUS产业技术及示范工程应用案例落地,912日,由北京市科协指导,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和京能集团科协联合主办,朝阳区科协、北京碳中和学会、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承办的“燃气机组CCUS院士专家圆桌论坛”在京能集团清洁能源京阳热电顺利举办。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张朝阳致欢迎辞,北京市科协二级巡视员、秘书长李金涛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清华大学教授汤志刚,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彭勃,叶氢(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志友,新疆敦华绿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玉兵等专家学者共话低碳新技术。

在讨论交流环节,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与北京碳中和学会、京能集团科技信息部、新疆敦华绿碳公司相关负责人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火花,围绕“我国适用于燃气电厂同时具备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理论、技术与成功实践案例”“对国内火电电厂的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化工利用与生物利用研究项目的看法及其研究进展”等展开充分讨论,为京能集团CCUS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也为国家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献计献策。

京能集团副总经理王永亮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近年来,京能集团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专班,积极推进制定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研究碳中和实施路径,开展能源类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研究,建立了集团碳资产统一集中管理机构,制定了集团碳资产统一管理办法。未来,京能集团愿与各位专家一道,通力合作,继续推进CCUS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落地,为推动CCUS技术发展应用和火电企业碳减排作出贡献,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共同奋斗。

“院士专家圆桌论坛”系列活动是北京市科协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机制作用下,结合重点区域创新、强化资源链接,全年共组织12场活动,本次论坛是系列活动的第二站。后续,北京市科协将继续发挥院士专家高端智库资源优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重点区域及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近日,2023洪堡国际零碳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中欧零碳园区投资、建设、运营”。论坛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凝聚中外学界业界顶尖力量,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碳”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质量推进“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论坛领导致辞部分由中国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庆哲主持。他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的是,在众多要素中,科技创新发挥着引领作用,是低碳发展的源动力。低碳发展和科技创新过程中涵盖了各种技术,包括减碳、替碳、固碳、埋炭等。这些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涌现出各种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技术。碳减排技术的集成创新利于低碳、降碳的解决,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在产业链和产业间、区域间和园区内的匹配、共享和利用。

谈及碳减排技术的集成创新在园区的应用和发展,蒋庆哲表示,零碳园区和零碳小镇建设要全面调整优化能源、产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确保相关主体和相关环节的双碳目标、发展方向、政策与工程等方面相协调,同时,用好国家绿色金融政策,引入碳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零碳园区、零碳小镇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历时4小时,各界专家学者多领域、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了“双碳”目标下中欧零碳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问题。

来源:中国财富网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就“十四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展滞后分别约谈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省发改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指出,上述省份能耗强度下降滞后于“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个别地区甚至不降反升。这让有关能耗双控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作为我国节能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能耗双控有效推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减缓了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如果从“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单位GDP能耗强度算起,我国持续推动能耗强度下降已超过17年。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有力支撑了碳排放强度下降,对经济转型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及相关顶层设计的建立,能耗双控制度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科学设定能源双控目标、指标分解落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年前,一些地方为实现减排目标采取拉闸限电、煤电“一刀切”等运动式减碳,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教训是深刻的。

回头看,上述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能耗双控要求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间不能够完全衔接。对此,2021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作出调整,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等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度。

从本质上看,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执行简便高效,缺点是不能区分用能类型,在限制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后者约束的重点在于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与强度,但碳核算、额度分配等程序较为复杂,好处是可再生能源使用将不再受限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意味着全社会能源消费的弹性更大,碳减排措施的精准性也更高了。换言之,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必须用碳排放双控把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有机统一起来。

不过,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不会一蹴而就,有时还会出现反复。今年以来,随着各地铆足干劲“拼经济”,部分地区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给全社会能耗强度下降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有些地方急于上项目抓投资,在节能审查上有所松弛,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乏力,节能形势总体较为严峻。有关部门要加强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既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也要下大气力推广节能技术,通过对标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

从中长期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鼓点也在加密。今年7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双控转换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强调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能耗强度下降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在执行上具有制度刚性,是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但约束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飞得更高、行得更稳,是为了蓄积更加充沛的发展后劲。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还要把稳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最大程度地把政策协同效应发挥出来。

来源:谷腾环保网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威胁着民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全球共同面临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顺应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成为保险行业重大的课题之一。近日,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一:低碳时代的保险行动路径》(以下简称“报告”)认为,保险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大有可为,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低碳行动,为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报告认为,对于财险公司而言,需要重点关注沿海、河流地域降水激增和山洪暴发带来的资产损失,寿险公司需要重点关注温度上升引发的人口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同时,碳中和也为保险业带来发展机遇。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有16家大型保险公司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创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开发工具,通过激励降低风险,准确定价风险,降低风险投资,来迎接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

众安保险副总经理王敏指出,保险机构既要自身践行低碳方式,还需要跳出保险业的单一维度,从全局思考保险在“双碳”目标行动中的社会治理作用,通过保险机制撬动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整合更丰富的资源,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资料显示,2020年,众安保险保单数达79亿单,其中电子保单覆盖率占比达99.8%,较上年节约用纸47吨,相当于少砍伐树木946棵,固碳量达17.3吨。此外,众安保险承保自动化率达到了99%,理赔线上化率达94%。在线客服机器人问题解决率超过90%,智能IVR(交互式语音应答)意图识别准确率高达97%,释放人工话务量超90万通。

为展现保险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领域的影响力和价值,报告提出了保险低碳影响力模型,包括自适应、拓生态和扩链接三个层面,保险行业除了自身减排,还通过连接用户、产业链企业、公共部门等推动绿色发展。

王敏认为,保险产品能够撬动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低碳当中来。在产品方面,应加快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发展环责险、绿色项目贷款担保保险、指数保险、碳保险等形式的绿色保险。

“双碳”目标是影响未来的长期重要趋势。从众安保险近年来的实践来看,一方面优化线上化运营;一方面沿着双碳主题进行产品创新,通过“保险+科技+服务”更立体地推动低碳行动。据了解,众安保险在马来西亚与Grab合作上线的基于里程的UBI车险产品,能够激励用户减少燃油车出行。此外,众安保险在健康险创新的“步步保”产品,已与50多家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企业、运动健康App达成合作,鼓励用户多运动,拥抱低碳行为。

来源:中碳汇

20239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会上,美国环保协会(EDF)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发表以下观点:

非常感谢全球化智库组织本次分论坛的研讨。我们主要是从一个非政府组织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EDF虽然不是企业,但是我们跟企业有着密切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跟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帮助企业解决最前沿的问题,主要是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

如果时间推到20年之前,我们还在帮助向传统的企业比如麦当劳、快递公司FedEx解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今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再看企业绿色转型,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在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下,我们更多要跟企业探讨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绿色低碳转型的问题。

下面我就我们做的一些实践工作分享几点经验和看法。首先,绿色转型从根本上要依托技术创新。自从“双碳”目标提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里国内国际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非常大。在国际上,国际能源署(IEA)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发布了一份报告梳理主要的技术类型,分析哪些技术现在是成熟的、哪些尚不成熟的。作为非政府组织,EDF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并出版了一份技术梳理的报告,梳理了主要核心的知识和技术。

那么,在技术创新领域,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创新?我们的报告里已经介绍了哪些技术需要创新、哪些技术需要重点投资、哪些是短期已经成熟的技术,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未来我们面对一些技术创新应该怎么去做,特别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技术研发时应该如何考虑。

第一,要瞄准气候目标。我们做的每一项技术最终的服务还是来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很多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更多是关注成本和效率,但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举个例子,氢能创新目前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热点,吸引了大量投资目光。然而,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氢本身属性的理解,氢是一种清洁能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间接温室气体,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重视它的泄漏,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也会对气候造成负面影响。过去一些研究也发现,如果氢能的泄漏率过高,可能会抵消气候的正面效应。因此,企业在进行氢能的开发和相关的技术创新的时候,特别要关注相关的气候影响。

第二,能源问题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重点,我们在开发能源方面的新技术时应该特别关注它的道德伦理影响、环境影响和国际社会的影响,特别是低碳或负碳技术。比如说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太阳辐射管理等技术,对于我们未来实现碳中和都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开发这些技术的时候要关注它对气候模式的宏观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社会不同国家之间争端的问题,不同人群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技术开发的时候一定要从相关问题出发,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最终归宿应该是解决气候问题。同时也要关注技术对社会国际和政治的影响。

第三,企业应该特别关注是人才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也有切身的体会,过去主要是联合国环境署(UNEP)、UNDP等国际组织和国际NGO组织对气候人才有需求,现在气候人才也成了越来越多企业重点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服务业。关于这一点,服贸会也有很多讨论,尤其是习总书记在开幕式提到要开发资源减排碳市场的工作,包括碳市场、绿色金融都需要相关的人才。如何加强企业自身对低碳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自身培养低碳人才外,企业也应该在更大社会层面培养低碳人才,比如帮助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培养相关人才。很多大学已经成立了低碳联盟,由我们参与开发相关的教材。我们企业也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比如说EDF有一个项目叫Climate Corps,招募了一拨优秀研究生进入企业帮助他们完成减排任务,这就是我们非政府机构跟企业一起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这些优秀研究生进入企业之后,一方面帮助企业减排,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经验。

第四,对于企业来说,绿色转型最关键的就是要提升碳管理的能力。对此我想提两条建议。第一是积极向外看。在低碳背景下,很多国内企业同时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企业应该采取一个国际视角看待绿色转型的问题,因为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在积极往前推进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如果我们不把企业低碳管理的标准和模式向国际对标,可能会出现滞后或者是跟跑现象。

在与国际企业对标时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加强供应链的管理,不仅仅要管理范围1、范围2的碳排放,更重要的是未来要进行范围3碳排放的管理。二是关于温室气体的种类,中国目前在管理温室气体时主要关注二氧化碳,而国际社会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把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也纳入到管理范畴,比如甲烷、氧化亚氮、HFC等温室气体的管理。

第二,企业要以政策为导向。目前企业管理创新是从微观层面考虑,但低碳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政策市场,重要政策的环境影响特别大,所以企业在设计自身减排路径时一定要瞄准国家和行业层面的宏观减排路径。比如说现在国家已经提出2035年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低碳是这个目标下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我们企业、行业在这个时间点上到底有哪些目标,从长远的角度会对技术创新、产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从进行长时间尺度来考虑的问题。

来源:全球化智库(CCG)

为进一步深化能源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探寻CCUS技术破局方法、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燃气机组CCUS产业技术及示范工程应用案例落地,912日,由北京市科协指导,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和北京京能集团科协联合主办的“燃气机组CCUS院士专家圆桌论坛”在京能集团清洁能源京阳热电举办。北京市科协、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清华大学教授汤志刚,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彭勃,叶氢(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志友,新疆敦华绿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玉兵等专家学者共话低碳新技术。

在讨论交流环节,参加活动的专家学者与北京碳中和学会、京能集团科技信息部、新疆敦华绿碳公司相关负责人围绕“我国适用于燃气电厂同时具备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理论、技术与成功实践案例”“对国内火电电厂的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化工利用与生物利用研究项目的看法及其研究进展”等展开讨论,为京能集团CCUS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也为国家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献计献策。

近年来,京能集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专班,积极推进制定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研究碳中和实施路径,开展能源类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研究,建立了集团碳资产统一集中管理机构,制定了集团碳资产统一管理办法。未来,京能集团将继续推进CCUS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应用落地,为推动CCUS技术发展应用和火电企业碳减排作出贡献,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共同奋斗。

“院士专家圆桌论坛”系列活动是北京市科协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院士专家服务中心机制作用下,结合重点区域创新、强化资源链接,全年共组织12场活动,本次论坛是系列活动的第二站。后续,北京市科协将继续发挥院士专家高端智库资源优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重点区域及行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当前,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备受瞩目,对于上市公司,ESG已经成为了衡量企业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标准。近日,“ESG投资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会议由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聚焦国内外ESG发展现状,围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与ESG实践等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佳华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华智联”)应邀参会并分享“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70余家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以及专业服务机构出席会议。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会长吴汝川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ESG作为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综合性指标,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践行ESG理念不仅是我国企业的责任共识,也是推动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选题。

佳华智联产品总监郝承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由佳华智联和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共同推出的“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他表示,当前碳市场存在企业碳交易信息不畅通、碳服务沟通不便捷、碳金融渠道单一等问题。作为数字碳中和的引领者,佳华智联的“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可针对行业痛点,为用户提供碳精准量化、碳资产管理、碳交易服务及降碳节能的综合服务。

“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融合了碳交易、碳行情、碳资讯、碳服务等功能模块,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碳管理需求。可以便捷对接企业碳排放权买卖需求,对企业碳资产变化进行精准反应和盈缺分析,通过平台服务助力企业碳资产保值增值;碳行情汇集了全国CEA每日碳价、各试点碳市场交易均价、碳交易量价走势图等信息,让用户随时了解碳交易行情;同时,平台还汇聚了海量的行业资讯,打造专业信息高地,帮助用户快速检索相关政策法规、低碳技术、双碳百科等信息。

佳华科技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助力城市、企业全面直观地了解全年的碳排放预配额或目标值,高效管理碳资产,为监管部门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提供有利“抓手”。

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佳华科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勇担社会责任,相继发布了《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22年度佳华科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秉承拒绝浪费、减少碳排、再使用、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5R循环经济原则,在治理层面、自身运营层面、技术使用层面进行有益探索。

未来,佳华科技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携手产业各方,共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联系我们 共同“碳”路

佳华智联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佳华科技集团(688051)的全资子公司,是面向全国的双碳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是数字碳中和的引领者。公司凭借近20年的行业数据积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行业提供碳监测、碳核算、碳分析、碳存证、碳评估等全链条的服务。

精彩推荐

佳华智联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发布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

佳华科技入选21世纪“活力·ESG”绿色发展案例

新华网 · 2023年服贸会 | 李玮:有效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 助力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

来源:佳华科技

日前,为助力甘肃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发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兰州新区管委会、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兴业银行兰州分行等单位携手合作,推出了湿地公园生物性保护及湿地碳汇绿色金融业务并成功落地。

据了解,兴业银行兰州分行在甘肃省内率先创新以湿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远期收益权为押品,创新质押融资模式进行生态资产变现,向兰州新区绿洲生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提供融资10万元,5年计入期(2021-2025年)内核算碳减排量为3885.08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将碳资产换成丝路碳票来获得银行贷款,不但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缺口,也为助力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兰州新区”实践,提供了绿色金融的支撑作用。

当前,随着全国碳资产交易市场的有效推进,全国碳交易价格逐步形成,碳金融已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碳金融支持工具进行融资变现,有效将企业持有的生态价值产品转化为经济价值,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对促进甘肃生态价值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兴业银行兰州分行近年来不断在绿色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形成抵质押担保物、风险风担、可持续挂钩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路径,紧紧围绕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工作部署,立足区域禀赋,充分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积极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碳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擦亮了绿色金融金色名片,为甘肃的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兴业力量。

来源:新华财经

本报记者丁波 见习记者王晨羽上海报道 近日,2023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与参加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中方嘉宾代表座谈交流。

龚正对各位嘉宾来沪参加2023ESG全球领导者大会表示热烈欢迎。龚正说,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目标,践行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对于城市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两个转型”,大力发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抢先布局四大新赛道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各位企业家都是业内领先的ESG实践者,这些实践与上海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希望大家在沪发现机遇,优化布局,深度参与上海产业升级,积极推动上海绿色低碳发展,携手实现合作双赢。上海将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在沪发展搭建更大舞台、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优服务。

本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主题为“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次大会是ESG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要推广。本次大会的最大特点在于,更加关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炼两方ESG的核心内容,将ESG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共同聚焦ESG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全球ESG的理论与实践。

据悉,此次大会邀请了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4位顶级专家学者代表、48位企业家代表、56位国际性的机构组织代表重磅嘉宾参与,共同为上海发展贡献智慧。与会嘉宾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创新和转型方面,正在引领风气之先,积极推广ESG理念和开展相关业务,能够有力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助力建设美丽上海。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3920日,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以下简称“双碳”国际论坛)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以“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诺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等嘉宾深入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共议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战略及路径,分享碳达峰碳中和先进科技及解决方案,共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和最为重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保障能源安全是相互促进、相互统筹、相辅相成的;绿色低碳发展是疫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碳中和将成为重塑国际产业和经济格局的新因素;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共同探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措施,推动各国之间的交流互鉴,携手应对全球气候、能源、经济等多重挑战。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作为一个综合性、国际化、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展示了中国“双碳”发展成就,开展了学术和技术交流,共同探讨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措施,提升了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了全球绿色发展。

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巴特尔在致辞中表示,海南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目标,以建设清洁能源岛,争创“双碳”优等生为重点,继续聚焦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高位规划,发挥“双碳”领导小组作用,尽快出台“双碳”发展“1+N”政策;二是以“双碳”“双控”目标为指引,统筹碳排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是重技术创新,结合绿色产业场景应用,采取揭榜挂帅机制,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核心技术攻关;四是打造标志性项目,聚焦CCUS、蓝碳、氢能等重点领域,与金融机构、市县等一起谋划一批绿色低碳的重点项目;五是促进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双碳”发展国际合作机制。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怀柔实验室主任汤广福,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潘家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等嘉宾围绕能源低碳转型、CCUS高质量发展、碳中和建筑系统、碳中和路径与关键技术、氢能产业、气候变化、净零排放等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大会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气息浓厚。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孙正运孙正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华清分别担任主持。

大会第二天,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新型能源产业、数字化赋能、绿色氢能、储能发展、电碳耦合技术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ESG市场、国际绿证等议题举办多场专题论坛,国内外行业专家将继续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大会主题,分享促进双碳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案。

此外,论坛期间,现场还同时举办国际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博览会,围绕双碳发展路径,聚焦海南省绿色创新、能源低碳发展、清洁能源、氢能、数字化智慧低碳、先进核能技术等,集中展示全产业链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解决方案等。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常伟表示,2023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中期,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第一个阶段性节点。此次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双碳”发展趋势,通过聚集各方力量,搭建国际化的能源交流合作平台,聚焦行业热点难点,汇集行业资源,分享前沿观点,激发创新活力,为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海南省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包头碳中和行业协会特别协办。

来源:经济日报

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被列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为进一步融合推进全家林业碳汇试点市与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国家林草局确定的六个试点方向建设任务,全面总结两年多来林草碳汇方面先行先试成效,制定了《包头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包头市政府近日正式印发执行。

《实施方案》共包括“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保障措施”五个部分,共明确了包头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2023年、2024年、2025年三年阶段目标,以及8大类、30项重点探索创新任务。

截至目前,2023年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全面建立起了林草碳汇试验试点“四位一体”的保障支撑体系,在“建立基于林草碳汇的市域碳中和机制、巩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开展林草增汇综合措施技术研究、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开展碳汇交易和碳汇补偿、加强林草碳汇资产管理、创新金融支持林草碳汇价值实现方式、探索林草碳汇跨区域合作”八个方面探索推进,成功举办了“包头林草碳汇市域碳中和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基于林草碳汇的市域碳中和”,通过推行全社会“零碳”行动和林草碳普惠,为碳票交易、碳汇区域补偿创造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成功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林业数字碳票,可以无限拆分,实现了分步记账、实时永久追溯,目前已有区内外20多家企业认购。上线运行“包头林草碳汇认定流转平台”和“包头林草碳普惠平台”,为全社会参与碳汇交易、补偿提供了现实路径。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包头分中心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正式成立运行,对下一步的碳汇标准建立、应用场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碳汇区域交易和补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目前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呼声日渐高涨, CCER交易市场重启指日可待,碳市场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加之近期全国碳交易量价齐增,全国碳市场发展再次受到关注。随着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在今年2月份上线启用,碳管理信息化平台在日趋常态化、精细化、资产化的企业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倍加明显。

已纳入和即将纳入的重点碳排放行业的企业集团普遍将建设集团一体化碳管理平台,作为统筹管理碳排放和碳资产的重要抓手。不仅五大电力集团皆已建设了碳管理系统,冀东水泥、信发集团等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在全国碳市场扩容提速的背景下,也已积极建设集团统一碳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整体碳管理能力和效率。

建设集团统一碳管理平台主要实现四方面目标:一是掌握一套集团层面真实的碳排放数据,提升碳数据管理的合规性,全面掌握集团碳资产家底;二是建立一个闭环的内部碳管理业务体系,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管理架构,有效提升碳管理专业能力和管理效率;三是搭建一个统一的对外合作和宣传窗口,持续提高参与碳市场能力,发挥集团整体的碳资产规模化经营效应;四是建设一个赋能集团碳减排战略的长期抓手,为支撑集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决策支撑。

123134564.jpg

通常情况下,集团一体化碳管理平台要实现集团总部、区域公司、控排企业的三级组织架构以及内部碳资产公司(或部门)专业运营的业务需求,建议从以下八个方面规划建设:

1.碳管理驾驶舱

通过建设集团碳排放核心信息一张图,全面掌握集团碳排放数据与碳资产管理全貌,集中展示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资产仓位等核心指标,报送、核查、履约、交易等进度信息,以及通知、待办等重要事项,对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快速集中处理。

2.碳排放数据管理

开展控排企业碳排放监测与月度年度核算,理顺质控计划、排放报告的填报、审核、修改等一系列流程,确保报送数据符合国家行业核算指南与核查要求,强化对预核查、核查、复核等工作跟踪把控。探索结合工况监测、CEMS监测等物联网监测方式,通过多源数据采集、智能校验算法,实现碳排放数据的统计、查询、对比、分析,建立起“一企业一档、一设施一档”的精细化碳排放数据管理档案。

3.碳资产管理

通过配置碳资产账户管理,实现对集团碳排放配额、CCER等资产指标的动态管理,全面实时地掌握集团及所属分子公司的碳资产仓位情况,实现管理层级、碳资产类型、市场类别、时间日期等多维度统计分析。基于控排企业月度上报数据,配置配额测算算法,智能化动态预测企业碳配额盈亏和履约成本,提前制定碳资产管理策略,解决当前阶段配额预发放与核定发放周期时间跨度大的问题,为年度集团整体履约经费预算、制定履约方案等提供数据参考。

4.碳履约管理

基于常态化的碳排放配额盈亏预测,结合企业碳减排成本、配额与CCER价格、抵消比例规则等,制定集团年度整体履约策略;及时掌握碳市场交易信息,提前预警履约风险,督导履约主体控排企业及时处理。实现决策、下发、执行、审核、登记等全流程业务在线操作,加强从碳配额分配、履约方案制定、内部调剂、资金安排、指标交易、CCER抵消、配额清缴、绩效分析、考核评价等全生命周期履约管理。

5.碳交易管理

建立碳交易专门业务OA管理,实现行情分析推送、交易行为台账、内部调配、外部交易、出金入金审批等流程操作,实现集团总部、区域公司、控排企业的多级台账管理,满足各管理层级对碳资产流水账目和综合管理台账的管理需求。实现对历史交易记录和交易台账、履约台账的查询和导出,支持交易凭证的上传和查看;对数据的变化趋势、分布规律等进行分析,总结交易构成和同比环比变化。

6.碳减排管理

对碳减排考核指标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和任务全流程管理。自动采集或手工新增(或更新)燃料、原料等重要生产资料档案,实现减排项目、减排量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实现碳排放临限的有效预警和管理,对碳排放指标超过合理阈值情况触发任务工单,督导企业整改,实现碳减排闭环管理;汇总集团碳减排场景,通过平台可视化展示进行集中对外宣传。

7.报告报表管理

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披露报告、对标分析报告、绩效分析报告,以及定期管理简报;实现目标任务书、工作计划、任务清单、督导事项等分解、下发、跟踪、评价,提高碳管理专业能力与管理效率,为集团决策提供常态化支撑。

8.知识库管理

动态收集相关政策、标准、要闻和案例,建设政策库、标准库、因子库、模型库、案例库以及“碳资讯专栏”、“碳市场百问百答”、“碳学堂培训”等,服务集团各级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标准,了解“碳圈”行业内外动态,对标学习行业典型先进案例。

建设集团碳排放与碳资产一体化管理平台,已成为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集团型企业的必不可少的支撑工具,通过实现集团化多层级统一管理、集团碳排放全口径统计、集团碳管理整体把控,构建起上下协同、全程监管、业务管控与资源共享的集团碳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集团碳相关业务体系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助力企业积极应对全国碳市场带来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大运云链大数据应用研究院

作者:研究院执行院长? 杨强

231546.jpg

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将发电行业与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通知分开发布。

《通知》明确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查报告及与核查有关重点工作要求。其中,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企业有需重点关注的变化,自用非化石能源电力0排放和市场化购入非化石能源电力的计量方式也进行了相关说明。

《通知》发出后,佳华科技结合对双碳行业的认知和积累,尝试从多角度对文件重点进行解读。

一、水泥、电解铝和钢铁三行业或将先期纳入扩容

从《通知》整体内容看来,最重要的是特别对“水泥、电解铝和钢铁三行业企业”(以下简称“三行业企业”)提出要求,相关企业主要有两点需要关注。

首先,从三行业企业的报告及核查内容看,生态环境部单独更新了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填报说明,而对于其他行业则继续沿用了补充数据表。《通知》对三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进行了大幅调整,按照新的要求,排放报告全部以表格的形式代替既往的文字描述,同时补充数据表也与报告进行了整合。整体内容修改向便于统计和管理的方向调整,大大便捷了扩项和数据收集工作的开展。

其次,从时间要求看,生态环境部明确了三行业企业每年的核查工作需要在次年9月30日前完成,早于对其他部分重点行业要求的12月31日,晚于发电行业要求的次年6月30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知》要求部分重点行业企业2022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应于2023年11月17日前完成,对三行业企业来说,任务更加紧迫。三行业企业需要在早于以往的时间节点前按照新的报告要求完成工作,三行业机构及企业需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规划,开展碳排放核查报告工作刻不容缓。

对于《通知》对三行业企业的“格外关注”无疑成为了近期热点,也引起了各路专家学者的解读和猜测。《通知》虽并未明确率先将三行业企业纳入碳市场,但对其要求已明显高于部分重点行业的其他行业。

为什么会是这三个行业?从国际形势上看,欧盟碳关税(CBAM)已于今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一直持续到2025年底,同时于2026年1月1日正式起征。目前涵盖的行业范围和品类都非常广,征收范围主要是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6个率先覆盖的行业。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这三个行业受碳关税影响最大,由此提高管理要求优先纳入碳市场,在本地碳市场先进行成本抵扣是可能的原因。除此以外,三行业企业的数据基础、排放核算的难度等应也是生态环境部门选择这三个行业的原因。

二、 自用非化石能源电力0排放和市场化购入非化石能源电力的计量方式

《通知》中,除三行业企业外,另一个引人注意的规定莫过于:“在核算企业层级净购入电量或设施层级消耗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时,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企业自发自用(包括并网不上网和余电上网的情况)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按0计算,重点行业企业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非化石能源电力的企业,需单独报告该部分电力消费量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或直供电力的交易、结算证明,不包括绿色电力证书),对应的排放量暂按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直供电、或者自发自用的分布式非化石能源电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风电、生物质能、余热利用等非化石能源电力,在未上网企业直接消耗的情况下,这部分的电量对应的碳排放为0。其他通过绿电、绿证等市场化方式购入的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按照正常电力消费计算,碳排放因子按0.5703t CO2/MWh计算,这个碳排放因子是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并不区分绿电和非绿电。

绿色电力泛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产生的电力,简称“绿电”。《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是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等单位合作核发的绿色电力交易凭证。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是能源消费者做出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声明的凭证。

碳市场和电力市场有着共同的市场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总体建设思虑互相吻合,都是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资源大规模配置的有效手段。但两者在市场元素、交易机制等方面亦存在区别。从市场声音看来,消费侧层面,各行业企业对“碳电联动”存在着期待,《通知》中虽暂未体现,在一些专家学者分析看来,也许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逐步发生变化。

自用非化石能源电力0排放和市场化购入非化石能源电力的计量方式,可以看到国家鼓励企业转向分布式能源等清洁能源投资,利好园区及大型企业在新能源和储能等方面的建设,如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企业预计将优先受益。

三、部分重点行业核查与报告变化

在以上两点核心关注点以外,《通知》对于部分重点行业核查与报告的工作规定也有以下需要关注的内容:

01核查与报告工作范围变化

在2022年通知中,部分重点行业所列《覆盖行业及代码》文件备注提到“行业子类中,二氟一氯甲烷、航空旅客运输服务、航空货物运输服务不纳入本通知工作范围”。其中,二氟一氯甲烷副产物三氟甲烷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有关规定管理。为做好国际民航组织有关国际履约工作,中国民航局正在组织开展民航飞行活动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为减轻企业负担,生态环境部不再重复组织航空旅客运输服务、航空货物运输服务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

而在《通知》的《覆盖行业及代码》文件中未出现此条备注。2023年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环办便函〔2023〕326号),预计二氟一氯甲烷应按照之后的方案规定进行管理。而对于航空旅客运输服务和航空货物运输服务行业企业,生态环境部的核查管理是否纳入,或者有新的管理变化及动向,还待后续观察。

02核查与报告填报平台变化

在2022年通知中,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和补充数据表通过环境信息平台下载。完成报告编制后,上传相关材料至环境信息平台,再在线下进行核查工作。

而在《通知》中,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网址为https://www.cets.org.cn/)支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算的全流程工作。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在平台录入重点行业企业名录,并通过管理平台报送排放报告和支撑材料。之后,参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环办气候函〔2021〕130号)要求,组织开展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工作,通过管理平台填写核查报告(分行业的核查报告模板在管理平台下载),并将管理平台生成的核查数据汇总表确认盖章后报送生态环境部。至此,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将对八大行业碳排放管理进行全面的线上支撑。

03强化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及重点行业企业碳核查能力

完善碳核查管理与加强相关能力建设密不可分,《通知》中首次提到“加强对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和重点行业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帮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碳市场进一步扩大,将有更多的企业纳入管理,也会产生更多的碳核查相关工作,而这些碳核查管理和监督工作将逐步落实到市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升设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能力建设,将为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四、未来关注

《通知》发布了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的部署及要求,三行业企业有报告内容和时间上的变化,其他行业则更新了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对于相关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其变化内容,立即着手做出管理应对。尤其是水泥、钢铁、铝冶炼三个行业企业需要特别关注。

《通知》中也提到,“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是推动全国碳市场积极有序扩大覆盖范围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应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各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生态环境部一直在稳步推进其他七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各行业企业也应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业务市场及绿色发展需要,尽早进行碳管理工作规划及开展。

文中提到“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由佳华科技参与承建与运营。更多双碳资讯,请持续关注“大运观点”。

来源:北京大运云链大数据应用研究院

作者:研究院研究员李莅涵


在市场参与各方的翘首以待中,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督总局在10月19日正式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作为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CCER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该《管理办法》的正式出台一方面意味着暂停六年多的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终于重启,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接下来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建设运行拥有了法律保障。

近两年重启CCER市场的呼声一直很高。一是按照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45亿吨配额规模测算,每年CCER需求量最大为2.25亿吨,而据估算目前CCER存量已不足1000万吨,当前市场上剩余CCER数量已严重不足,CCER市场交易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二是CCER市场更具“自愿”属性,给广大的非控排主体的企业、机构,甚至自然人参与到碳交易提供了机会,参与主体更加广泛、市场参与度更高。随着《管理办法》正式发布,CCER市场重启意义重大。

北京大运云链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分析师团队对CCER市场政策进展长期跟踪,曾在9月22日对照2023年7月7日发布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2012年6月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具体比较分析。(见 活水入“碳”,CCER重启在即!)

而经过公众意见征询与条款修改完善,此次《管理办法》正式发布稿较此前征求意见稿再次进行部分调整,我们从这些新的变化中具体分析以下几点主要发展趋势。

一、关于项目申报要求

1.项目时间范围进一步压缩。正式发布稿将允许申报项目的开工时间由此前征求意见稿的2012年6月13日后调整为2012年11月8日后,对申报项目的开工时间往后调整了近五个月。

2.第一阶段方法学范围选择较少。相较于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稿对“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列示的申报项目类别进行了删除,只规定了“有利于降碳增汇”即可,这样避免了近期市场对于项目类别的猜测;也进一步验证了CCER重启的首批方法学可能只包括属于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的造林碳汇(含竹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并网光热发电等四类,而此前同样呼声较高的畜禽粪便甲烷回收、乏风瓦斯蓄热氧化利等甲烷减排项目并不在目前考虑范围内。当然,“有利于降碳增汇”的概括性描述,也意味着未来还会有更多方法学会被陆续批准。

3.对于“额外性”的表述更加准确。额外性评估是开发自愿减排项目的必要条件。正式发布稿对额外性进一步明确“是指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实施时,与能够提供同等产品和服务的其他替代方案相比,在内部收益率财务指标等方面不是最佳选择,存在融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但是作为自愿减排项目实施有助于克服上述障碍”。这也要求项目业主在项目申报和评估时,要更加重视额外性分析和评估。

二、关于监督监管机制

1.搭建生态环境三级联动监管体系。正式发布稿规定生态环境部负责制定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监督管理,设区的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配合省级部门实施监督管理。这一监管分工逐步明确,与目前日趋常态化、体系化的全国碳市场三级联动监管执法机制保持一致,便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CCER市场中开展监管执法。

2.明确市场监督部门负责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正式发布稿对于征求意见稿中的“共同监管”内容进行了修改,明确由市场监督部门对审定与核查活动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并查处违法行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市场监督部门建立信息共享与协调工作机制,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审定与核查活动问题线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此规定也明确了碳减排相关业务主要由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认证活动则主要由市场监督部门监管。

三、关于数据质量监管

1.信息化措施在项目管理中更为必要。正式发布稿规定“项目设计文件、减排量核算报告所涉数据和信息的原始记录、管理台账应当在该项目最后一期减排量登记后至少保存十年”。此规定不仅对保存时间起点做出了明确界定,而且更对项目业主开展实施情况日常监测、记录台账存档等CCER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此前方法学的规定,CCER项目的计入期通常为21-30年,林业碳汇项目如果是可更新计入期,甚至最长达60年,项目业主有可能要对项目记录台账保存自项目登记以后的近70年之久。所以,在正式发布稿中再次强调“鼓励项目业主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措施加强数据管理”而显得尤为必要。项目业主利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监测、分析、存证、评估等CCER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也是大势所趋。

2.对于数据质量监管更加审慎。正式发布稿中增加“项目业主不得委托负责项目审定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开展该项目的减排量核查”,这一规定就避免了同一机构既进行项目审定又进行减排量核查的工作,其实这一规定一直是碳市场审定核查业务的潜在要求,在正式发布稿中进行明确规定,有利于为新启动的CCER交易体系提升数据质量。

3.允许技术服务机构参与监督检查。正式发布稿中增加“省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依法成立的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监督检查方面的技术支撑”,这表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可以依托技术服务机构能力支撑监督检查,以弥补在此项工作中人手短缺、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也表明区域内的CCER相关业务活动和数据质量监管很可能会进行专业化、常态化的监管帮扶。

四、关于违规处罚规定

正式发布稿的第七章是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违规情况进行了处罚规定。跟征求意见稿相比,虽然条款内容、处罚措施都没有调整,但是正式发布稿将此章节的标题由“法律责任”直接改为“罚则”,对CCER市场参与各方的警示意味更加明显,由此也彰显了国家主管部门建设和维护自愿减排市场健康运行的决心。

综上所述,《管理办法》正式发布稿不管是立法技术,还是条款内容较征求意见稿都有了明显的规范提升。但是,受困于近期批准的方法学数量较少、审定核查机构还未批准、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也未上线等困难因素,以及主管部门“严进严出”的监管趋势,可以预见短时间内进入全国碳市场的CCER数量依然较少。

预计生态环境和市场监督等主管部门还会陆续发布措施,进一步推动CCER市场建设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部官方媒体已在10月20日表示,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将以《管理办法》为依据,持续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各项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构建基本制度框架。在印发《管理办法》基础上,陆续组织发布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审定与核查实施规则等配套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要求。

二是明确市场支持的具体领域。生态环境部拟于近日发布首批项目方法学,支持林业碳汇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项目发展。同时,持续推动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发布工作。

三是批准一批审定与核查机构。根据《管理办法》规定,由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生态环境部尽快批准一批审定与核查机构,为项目业主申报项目和减排量登记提供审定核查服务。

四是上线运行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做好准备。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此次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市场建设各项工作能够日趋完善,各类市场主体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尽快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以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这也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培育发展北京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加深企业对《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等政策的理解,引导企业搭建数据资产化机制,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资委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管理服务中心(筹)联合主办“北京市数据资产评估入表训练营”,邀请国家和本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解读政策,组织相关机构从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交易、入表等方面进行全流程实操培训。全市20余家国有企业、数据先行区相关企业,共50余名数据业务板块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佳华科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首个获得数据资产登记凭证的上市公司、北京市数据资产评估试点单位受邀出席,为参会单位就数据资产入表实操进行经验分享。

图片1.png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字经济专班重大项目组组长、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处一级调研员刘惠刚作致辞发言,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四级调研员、财政部公职律师林一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标准部负责人韩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王为中围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此次专题培训旨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等手段,更好地培育发展北京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加深企业对于《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等政策的理解,引导企业搭建数据资产化机制,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佳华科技财务总监王朋朋就“数据资产入表方法与路径”进行经验分享,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并引起广泛讨论。

图片2.png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数据资源“入表”引导并推动企业有效梳理数据资源、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而言,如何结合现有的数字化建设成果,丰富数据资产化的方法路径,加速推进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成为了企业在数据从资源化利用阶段迈向要素化配置阶段的重大变革期脱颖而出的重要命题。对于企业要想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可从数据资源目录的梳理、数据工序梳理、数据产权及合规性的梳理、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预期经济利益的可行性分析评价等五大方面着手进行准备。

佳华科技通过物联网设备等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各业务场景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标注、数据审核、数据清洗等自动化操作,转为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双碳云图”汇聚海量数据。佳华科技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理念,将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叠加,应用数字技术,不断聚焦生态环境双碳领域。同时,积极投身首都数字特区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推进数据登记、评估、融资、交易、入表等数字经济工作,发挥行业示范与引领作用。

未来,佳华科技将持续提炼和沉淀数据的通用处理能力,不断发掘和释放数据价值。

2023年11月7日,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发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甲烷排放控制目标。《方案》是我国开展甲烷排放管理控制的顶层设计文件,也是我国在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过程中又一个里程碑。

一、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甲烷减排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6%。与二氧化碳相比,甲烷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更短,但吸附热量能力更强,产生的温室效应更强。根据2021年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在20年时间内,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GWP)高达二氧化碳的80.5-82.5倍。自工业革命以来,甲烷造成的升温高达0.5℃。根据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全球甲烷评估》研究报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通过努力可以在2030年前将全球甲烷年排放量在2020年水平基础上减少45%,相当于每年要减少1.8亿吨的排放量,此举将是实现《巴黎协定》1.5摄氏度大气温控目标最具经济性和合理性的措施之一。快速且全面的控制甲烷排放是短期内延缓气候变暖速率的有效手段,因此,甲烷减排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021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欧盟和美国联合发起签署《全球甲烷承诺》,并设定了“到2030年前将全球甲烷排放量在2020年的排放水平上至少削减30%减排目标”。除了欧盟和美国以外,还有英国、日本、巴西、加拿大等103个国家签署了该承诺,占全球经济总量的70%和人为源甲烷排放量的50%。中国虽未签署《全球甲烷承诺》,但与美国达成并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提出两国将加强在甲烷减排领域的国际合作。

2020年,欧盟委员会出台《欧盟甲烷减排战略》并于2021年12月发布了《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制定关于能源部门甲烷减排的条例和修订(欧盟)2019/942号条例的提案》,该提案明确了甲烷减排目标,并特别重视核查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开展第三方核查工作以提高报告数据的可信度。

2021年11月,美国政府对外发布了《美国烷减排行动计划》,同时美国环保局发布了《新建、重建和改建的排放源的性能标准以及现有排放源的排放指南: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气候审查》(征求意见稿)。《美国甲烷减排行动计划》是美国甲烷减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美国第一个全面的甲烷减排战略,覆盖了油气、废弃煤矿、垃圾填埋、农业,以及工业和建筑等其他领域。

二、我国积极推进甲烷减排工作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比重为15.65%。其中,三大排放源分别为能源活动(45.57%)、农业活动(33.23%)及废弃物处理(18.27%)。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表示中国将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在一系列重要政策上“甲烷减排”出现的频率增加,实施甲烷减排工作也在积极推进。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重点排放点源层面试点开展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甲烷排放监测,并在区域层面探索大尺度区域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大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首次将控制甲烷排放写入五年规划。

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2021年11月,生态环境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从开展甲烷排放控制研究、推动出台中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等方面制定我国甲烷行动计划。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加大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推进化石能源减排,甲烷减排工作受到充分重视。

2022年11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时,提到中国控制甲烷排放的行动计划战略正在进入行政审批阶段,主要在三个领域采取措施,一是油气行业,二是农业畜牧业,三是垃圾废弃物。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即NDC,《巴黎协定》各缔约国都必须设定国家自主贡献方案,每五年更新一次)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并不包括甲烷,只是二氧化碳零排放,但是为了使全球减排目标早一点实现,中国提高了对甲烷减排力度,体现中国的力度和决心。

三、《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要点

《方案》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来推进甲烷减排工作,包括:(一)加强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二)推进能源领域甲烷排放控制;(三)推进农业领域甲烷排放控制;(四)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甲烷排放控制;(五)加强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六)加强技术创新和甲烷排放控制监管;(七)加快构建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八)加强全球甲烷治理与合作。

从整体来看,《方案》重视甲烷排放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并重点关注能源、农业及垃圾和污水处理三大领域。

能源活动甲烷减排对我国推动甲烷减排意义重大,特别是煤炭行业。煤炭开采是我国最大的甲烷逃逸排放源,但我国对煤炭行业甲烷的管控主要是出于安全生产考虑而开展的瓦斯防治工作。2008年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 GB21522-2008》,明确禁止地面煤层气以及高浓度瓦斯(甲烷体积分数≥30%)直接排放。2011年和2016年分别发布的《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规定了我国境内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在油气勘探、开采、处理和储运等各个业务环节中火炬燃烧、工艺放空和逃逸排放以及回收利用等活动的甲烷核算方法。2020年1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提出甲烷体积浓度≥8%的抽采瓦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进行综合利用。由此,因为没有对于浓度低于8%的低浓度瓦斯的回收利用要求,这样的低浓度瓦斯成为重要的排放源。

农业活动的甲烷排放源主要为水稻种植、动物肠道发酵和畜禽粪便。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农业活动的甲烷减排工作。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生态农场为重点对象,探索稻田甲烷、农用地氧化亚氮、动物肠道甲烷、畜禽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减少排放为重点的低碳补偿政策。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部署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三个领域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降低反刍动物肠道甲烷排放强度、减少畜禽粪污管理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等重点任务,并将稻田甲烷减排行动列为十大重大行动之一。

笔者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及甲烷减排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以下要点简要分析。

1. 《方案》是对国际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举办,首次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将是重点讨论的一个议题。按照计划,为期两年的盘点进程将在迪拜气候峰会期间画上句号。此次盘点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各方气候行动的进展并找出差距,从而评估《巴黎协定》的整体实施情况。COP28预计将就盘点结果以及未来气候行动的方向通过一项决议,其中可能包括各国政府的新承诺。

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环境与社会中心协调员克里斯·艾莱特(Chris Aylett)认为,中国将会在COP28面临新的压力,欧盟最近呼吁中国加入在2021年COP26格拉斯哥大会发起的《全球甲烷承诺》,美国则在呼吁中国为多边气候融资做出贡献。

我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在COP28召开前夕发布,呼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气候行动进展的关切。我国虽未签署《全球甲烷承诺》,但仍展现大国担当,积极履行《公约》及《巴黎协定》下相关国际义务。《方案》也会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2. 甲烷类项目有望尽快纳入CCER市场体系

《方案》提出“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甲烷利用和减排项目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从自愿减排碳市场看,在之前的CCER方法学中,关于甲烷减排的领域包括有《回收煤层气、煤矿瓦斯和通风瓦斯用于发电、动力、供热和/或通过火炬或无焰氧化分解》(CM-003-V02)、《在水稻栽培中通过调整供水管理实践来实现减少甲烷的排放》(CMS-017-V01)、《垃圾填埋气项目(第一版)》(CM-077-V01、CMS-022-V01)、《家庭/小农场农业活动甲烷回收》(CMS-026-V01)、《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回收》(CMS-021-V01)等,我国已备案的填埋气回收项目、沼气利用项目、煤层气发电项目甲烷减排量分别为2,090,725 t、2,170,087 t、4,022,018 t。2017年前我国通过自愿减排碳市场来推动甲烷减排已积累一定经验。

CCER市场重启后,虽暂时未公布甲烷利用和减排类项目的新方法学,随着《方案》的发布与落实,预计甲烷减排类项目将会尽快纳入到CCER市场体系中。甲烷减排相关的能源、农业及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可以积极关注并跟进相关方法学发布进展。

3. 关注重点领域的MRV体系建设

《方案》中重点任务第一条明确指出“加强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对于后续的任务而言,都需要建立在保证甲烷排放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之上。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甲烷的数据编制以“核算为主,监测为辅”。通常来说,各国会在本地的甲烷排放源进行试点监测,用试点监测到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排放因子,再使用排放因子来核算出全国的甲烷排放总数据,这被称为“自下而上”的核算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则是指在大范围内使用卫星、飞机、无人机或者车载的方式,对全国、产区、场站等面源进行甲烷监测。

2020年9月,油气甲烷伙伴关系(OGMP)已发布甲烷监测、报告和减排的框架《OGMP 2.0框架》,我国可以借鉴该框架研究制定甲烷排放的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以及甲烷减排成效跟踪评价体系,同时严格要求甲烷排放报告的数据质量。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经过2年的试点工作,选取火电、钢铁、石油气天然开采、煤炭开采、废弃物处理等五个行业开展试点,在试点行业共建成93台在线监测设备,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行业重点关注、废弃物处理行业重点关注甲烷排放监测。2023年6月,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开展第二阶段试点工作,将扩大火电、钢铁等行业试点,预计在二阶段试点工作中,会逐渐与甲烷监测相结合。预计,甲烷监测推广将会成为行业常态化监管手段,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行业会被重点关注。

《方案》的发布是国家加大甲烷减排的重要信号。甲烷减排,虽任重道远,但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深入,绿色低碳办赛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大会和体育赛事的青睐,零碳会议也逐渐成为各类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和建立绿色品牌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我国面向国际的具有显著公众影响的大型活动几乎都开展了碳中和的相关工作,企业“零碳会议”、“低碳办会”等概念及宣传推广在公众身边高频出现,从2010年上海“低碳世博” 提出口号,到2014年APEC“会议碳中和林”、2017年G20杭州首个低碳峰会、2022年北京首个“碳中和”冬奥会、2023年西部地区首个“碳中和”体育赛事成都大运会和杭州首届“碳中和”亚运会,无不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行动。

“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是什么?

大型活动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场所内开展的较大规模聚集行动,包括演出、赛事、会议、论坛、展览等,由于参与人员的住宿、餐饮、交通以及为筹办活动而使用的物资、能源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大型活动由于参与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广,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是倡导实施低碳理念比较理想的对象。

全国及地方政策、标准发展怎么样?

目前大型活动碳中和依据主要为生态环境部2019年6月14日第19号《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各省市也在不断出台地方性法规及标准,对大型活动碳中和流程、承诺和评价进行规范,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行动指导,以此更好推动对低碳理念的践行。

以下针对目前国内主要省市所出台的政策法规与相关标准进行了汇总。

全国各省市大型活动碳中和政策现状汇总表


由此可见,国内大型活动碳中和及碳足迹核算相关的意见、方案及标准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效果。各地方案及标准制定普遍具有相应的地方特色和侧重。比如,福建计划到2025年针对省内举办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大型活动及重要公务会议要求全部实行碳中和,以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单位为重点,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各类单位和个人自愿参与;河北省侧重于碳中和评价规范指标体系的建立,详细规定了大型活动评价原则与方式、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结果、评价内容和报告、碳中和实现声明的要求,并将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概念分类为部分碳中和与全部碳中和;山东省在碳抵消方式上增加了海洋碳汇,鼓励通过社会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支持大型活动碳中和并鼓励在山东碳普惠平台进行核算与抵消等。

多数地方围绕其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方案及标准均有相关部门牵头开发和运营的碳中和或碳普惠平台协助推行。如,山西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福建省闽政通“八闽碳惠”、山东省“碳惠山东”、四川省“碳惠天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便捷地帮助地方企业与机构开展相关活动及会议碳中和工作,增强了企业及公众推广宣传效果,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关信息获取与服务对接难度。

“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针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边界,《指南》进行了规范说明:要求应至少包括举办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鼓励包括筹备阶段和收尾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在三个阶段各提出了重点内容。

(一)筹备阶段:大型活动组织者按照《指南》要求,编制发布《碳中和实施计划》确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边界,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减排措施,明确碳中和的抵消方式等内容。

(二)举办阶段:对活动中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记录,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电力、热力排放;交通排放;住宿餐饮排放;会议用品隐含的碳排放;会议采购的其他产品或原料、物料供应的排放;废弃物处理产生的排放。根据各地地方性要求或者生态环境部指南进行核算。

(三)收尾阶段:根据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采取抵消措施完成碳中和,通过购买、赞助、捐赠的碳配额、碳信用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抵消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如何实现?

会议活动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主要依赖两种形式:“绿色低碳办展办会”和“进行碳抵消碳补偿”。前者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会务等的践行,后者依赖企业捐赠、碳信用购买。

总体来说,进行碳抵消和碳补偿相较绿色低碳行为投入和低碳技术应用更容易实现且方便操作,但不易调动主办方从办展办会本身去实现节能减碳的积极性,没有最大化实现对社会的减碳贡献。

《指南》鼓励优先采用来自贫困地区的碳信用或在贫困地区新建林业项目,重点对此类项目形成支持。对碳配额、碳信用和新建林业项目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比如,碳配额或碳信用应在相应的碳配额或碳信用注册登记机构注销,已注销的碳配额或碳信用应可追溯并提供相应证明。

《指南》推荐按照以下优先顺序使用碳配额或碳信用进行抵消,且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不得晚于大型活动结束后1年内。

碳配额或碳信用抵消优先顺序为:

1.全国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配额。

2.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3.经省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备案或者认可的碳普惠项目产生的减排量。

4.经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或其他减排机制签发的中国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

鼓励优先使用全国或试点碳市场碳配额,次之利用国内CCER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然后是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的碳普惠项目,最后才是国际机制或是第三方机制下认证的减排量但需是由我国项目产生的。同样在地方方案及标准中,用于抵消的项目减排产品也需优先来源于该地方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同时,针对围绕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新建林业项目,则要求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不得晚于大型活动结束后6年内,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碳汇量核算应参照《指南》附1推荐的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并经具有造林/再造林专业领域资质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机构实施认证。

2.新建林业项目用于碳中和之后,不得再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或者其他减排机制项目重复开发,也不可再用于开展其他活动或项目的碳中和。

3.大型活动组织者应保存并在公开渠道对外公示新建林业项目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树种、造林面积、造林/再造林计划、监测计划、碳汇量及其对应的时间段等信息。

“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有哪些社会意义?

(一)促进低碳经济及绿色产业发展,符合中国双碳承诺和政策理念。大型活动通过实施碳中和措施,通过绿色低碳行为和碳信用产品购买,可以减少大型活动及会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低碳经济及绿色产业的发展。

(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良好形象和声誉。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是一种企业和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促使企业和组织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三)提升公众低碳意识和消费习惯,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通过大型活动碳中和的示范,能够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碳中和理论,倡导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践行低碳发展新理念,有利于引导公众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促进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当前阶段全社会共同为我国“双碳3060”目标而努力,大型活动的碳中和实施方案、会议碳中和逐渐成为企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必选举措之一,对外传递着企业节能减碳的积极信号。

目前在全国及试点碳市场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主要围绕八大行业为主的重点控排企业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其他未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在日常经营和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总和也不可小觑。通过进行“大型活动及会议碳中和”的推广实践,也为此类企业碳排放管理提供一个有效参考,逐渐鼓励在全社会范围内扩大低碳、零碳覆盖范围。

由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和佳华智联近期共同发布上线的“绿金e碳——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为推动企业碳中和行动,便捷开展会议碳中和建立了一条专业的服务通道。依据《指南》的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提供一站式服务协助活动举办方购买碳配额或碳信用抵消碳排放量并为活动颁发碳中和证书,减少了中间的沟通环节,大大降低企业碳中和的综合成本。

未来更多的“零碳”会议和展会等大型活动将涌现,这是“双碳”的战略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我们共同要做的,就是践行绿色低碳。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积极投身到碳中和的行列,共同为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共同为构建可持续的未来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作用。


绿金e碳——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

是由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打造的一站式碳市场服务支持工具,于10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下载二维码。

“绿金e碳”经过前期业务规划、建设和部署,初期已实现碳资讯信息、交易服务、交易行情、会议碳中和、绿色金融等功能模块,同时在行业内首次应用大模型技术,建立智能碳助手问答机器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碳服务需求。

欢迎大家下载体验,并提出宝贵意见。

25465544.png


549875.png

意见建议二维码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随着各项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及相关举措的政策布局也相继清晰。目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着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核心技术受制约、资本投入大等挑战,面对这一背景情况,数字化和双碳协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正通过其强大的感知识别、联网传输、智能处理的能力,化身为整个数字化的基石与底座,在双碳管理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促进低碳生产新模式

•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立足于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资源特征,通过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可促进化石能源的高效开采、加工,以及各类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发电与系统运行。

物联网技术可以解决传统发电厂在信息孤岛、数据质量、两化融合等方面的问题。传统发电厂可通过物联网进行智能化监控、操作及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数字建模、自动拟合、数字孪生等方式,确定电厂最优运行方式,降低单位产能能耗,对生产流程的排放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对高排放环节进行智能控制及优化,真正实现传统发电厂向智慧电厂的转型。

此外,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物联网是调节新能源发电间断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征的有效手段,既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物联网、云计算、机器学习及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实现选址建站和生产,也可以通过收集分析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实时及历史监测数据,智能安排发电时间及时长,提升电站运行安全水平及发电效率。同时,还可以在运维过程中将系统数据进行集中收集、存储、处理、分发,实现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巡检、异常排查等智能化运维手段。以多能融合信息系统为多种能源的运行优化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多源协同、多能互补、供需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效助推能源结构绿色化发展。

• 促进能源传输方式安全高效升级

管道运输是石油、天然气的重要传输方式之一,但管道传输存在着故障率高、管理覆盖不全等问题。物联网数字化管道技术在充分利用国家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设施建设,结合卫星遥感影像,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等,能够动态监测油气管道附近的水温和天气情况,保障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从而实现长距离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数字化管道技术,能够实现长距离油气管道的自动化管理,检测的内容更加丰富、更新速度更快,投入资源较少,数据更加精确,长距离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管道损坏率、能源损耗率大幅度降低。

据《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行业报告(2022)》,我国电力线损率占全国发电量的5.26%,随着未来我国电气化率进一步提升,社会用电量将持续增长,输配电网络损耗将成为不容忽视的能源浪费。在电网建设和电力传输方面,利用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助力实现输配电网路的智能运维、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提升电网管理水平,降低输配电网络损耗,助推电网绿色化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可建立全网协同、数据驱动、主动防御、智能决策的新一代电力调度体系,实现高弹性、高柔性智能电网,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系统随机性与波动性问题,提升能源传输效率。

能源传输方式的数字化升级,将降低能源运输中的损耗和排放,实现更精准和高效的能源配置,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这充分体现了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在优化能源传输方式、减少能源浪费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推进终端用能节能降碳

• 强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利用物联网、数据库、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源头设计阶段进行产品绿色创新,并基于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化性能参数,从而开发出高能效产品,实现制造过程与使用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双降低。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物联传感采集、数据分析,实现工序协同,优化工艺流程,从而达到节能降碳的效果。设备出厂后,利用远程诊断系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能耗情况等进行监测与控制,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诊断与预警,降低因故障导致的能源资源消耗。

• 全面推进建筑领域低碳转型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建筑材料(钢铁、水泥等)的生产和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化石能源使用产生了全球9%的直接碳排放和19%的间接碳排放,因此该领域急需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节能降碳。

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助力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在设计施工阶段,尽管碳排放占比小,但建筑的绿色化程度80%由设计阶段决定,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节能低碳等因素,提前进行物联网监控埋点,为后续的全程管控做好准备;在建筑的运营阶段,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助力建筑行业从传统建筑向绿色智慧建筑转变。绿色智慧建筑以智能控制平台或中央控制系统为基础,综合管理各设备设施子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对整个建筑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降低建筑运维总体能耗,实现建筑内部能源资源利用最优,效率、性能和功能全面提升。

(三)助力能耗与碳排放的精准管理

碳排放又包含直接排放、间接排放等,并非如能耗数据通过相对简单计算便可得出。而海量能耗及碳排放信息的智能化获取、处理以及匹配度高的策略制定,必须依靠物联网数字化技术来实现。

利用工业物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给每一个实体对象生成唯一的身份编码,同时承载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实体对象的定位、连接和对话。任何载体可以通过标识解析体系的建立来获取物理边界范围内所有耗能设备的用能信息,同时借助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及数据库的基础支持,获取有效的碳排放信息。

另外,碳排放还涉及组织、设施、产品等诸多方面,复杂度较高,存在重复核算的风险,依靠人脑进行非常细致的甄别和区分是很难实现的。而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可以利用监测和计算相结合的模式,借助预设核算模型,获得各类设备的碳排放数据,对于重复核算问题,通过数字化监测,融合能耗服务资费数据,基于模型学习和迭代,及时发现并有效规避相关问题。

部分地区和企业敢为人先,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碳排放核算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试点示范效果,这些经验对全国碳核算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该市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将企业碳排放相关的工况数据进行了汇集,改变了以往企业手工填报数据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等问题。通过物联网自动监测采集上报的方式,监测采集端支持百万级并发,并结合国密加密传输链路及区块链存证,既保障了数据的时效性,同时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目前该技术已获得生态环境部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未来将作为先进经验逐步探索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对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为碳核算提供了智能化手段,既降低了企业自身的工作负担,又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精细化的碳排放数据支持,使区域内的碳排放管理更加精准与高效。

(四)助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

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已广泛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在终端消费环节数字生活和绿色生活的协同增效模式不断被开发探索,数字生活中倡导绿色低碳新方向,绿色生活中体现数字智能新要素。

在智能家居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硬件、软件系统等,实现家庭生活智能化,如家庭安全监控、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窗帘、智能音响等,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在绿色出行方面,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共享单车,都极大的提升了人们出行的便利性。而借助数字技术对共享交通工具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构建灵活、高效、经济绿色的共享出行方式,有效提升了公众绿色出行行动力。

综上所述,物联网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成果,通过感知、联网和智能化处理手段,在双碳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物联网生成的海量数据本身就蕴含着巨大价值。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反映碳排放状况、找出重点治理领域、评估减排效果。同时,这些数据经过智能分析处理,可以洞察碳排放规律,进行碳排放预测,辅助决策制定。

运用物联网思维和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双碳目标实现。充分利用物联网的数据价值,构建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对于精准高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起到关键作用。

11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发改环资〔20231529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的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

当天,发改委官方公众号连发6篇相关文章对此进行宣传解读,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反响。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该《意见》是国内建设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综合性统领性文件,对于国家层面系统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总体要求和四条基本工作原则,并务实聚焦五大重点推进任务,共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设计。《意见》的提出,是将对国家对企业的低碳转型要求,深化并细化到产品层面,对统筹规范有序开展全国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明确有助于企业全面降低产品碳排放,引导和鼓励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绿色产品端有了商业模式闭环的基础和可能,个人碳普惠,碳账本等C端应用将会迎来巨大发展空间。有了产品碳足迹,个人绿色消费就有了统一的度量衡。未来对于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核证,需要具备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来进行。碳消费、碳金融不久也将迎来快速市场化发展。”业内人士称。

2025年出台50个碳核算规则

《意见》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等。

助推碳足迹平台的市场快速扩大

多名受访人士认为,在碳足迹数据管理、流程管理、信息披露和绿色评价等各方向预计都将不断助推“碳足迹平台”的市场快速扩大。

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李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平台建设和全国碳足迹平台建设结合,将是最好的结合,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的积极建设,将使更广泛的企业在推进碳减排过程中有了权威方法可以遵循,为行业企业构建‘碳足迹管理平台’建立了信息化基础。”

李玮表示,在当下全国碳市场管理体量不断扩大、行业不断纳入、数据质量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预计将使得企业更进一步对生产、流通等碳排放管理薄弱环节中的管控水平进行加强。其中碳足迹数据质量计量保障体系和行业管理的配套建设,对碳数据监测、采集、存储、核算、校验的全流程的可靠性和即时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将大幅促进行业企业碳管理信息化需求。

在绿色供应链建设管理和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层面,大型企业通过掌握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碳足迹数据完成有序衔接和追踪溯源将成为可能,大大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绿色消费。碳足迹也是未来企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满足金融机构融资需求、提高自身在绿色信贷业务中的信用评价水平至关重要。

来源:《21财经》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研制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大数据 跨域数据可信共享》成功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该标准依托于中国人民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面向城市智能服务的数据治理体系与共享平台》研究成果,旨在给出跨域数据可信共享的参考架构,包括各功能模块和功能要求。

图片1.png

在《信息技术 大数据 跨域数据可信共享》项目启动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群,强调了数据共享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要明确标准边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教授表示中国大数据资源很丰富,国家也成立了大数据局,通过标准让数据共享起来,对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次启动会上,佳华科技云链大数据中心总工程师侯韶君深入了解标准草案具体内容,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佳华科技利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产品提供生态环境双碳数据在实际业务中的数据共享实践案例,并在会后以书面形式反馈了相关完善建议。佳华科技的参与和分享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佳华实践经验可以为该标准的编制提供具体的参考和支持。佳华科技也将继续积极参与到该标准的编制工作中,为推动跨域数据可信共享贡献力量。

“数据”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主要是因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并强调要加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2020年,数据被正式纳入生产要素范围,对于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数据要素顶层设计。

当前,全球数据存储量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其中,中国数据量增速最为迅猛,预计2025年将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圈的27.8%

这种爆发式增长的数据量给数据处理、存储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数据共享和数据利用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跨域数据可信共享是保障数据跨组织、跨行业、跨地域有序可信高效流动的一种有效机制,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因此该标准得到了众多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积极响应。

“数据共享”是什么?

数据共享是指在不同用户之间安全、可靠、高效地共享数据的过程。组织按照统一的管理策略对组织内部的数据进行有选择的对外开放,同时按照相关的管理策略引入外部数据供组织内部应用。数据开放共享是实现数据跨组织、跨行业流转的重要前提,也是数据价值最大化的基础。数据共享的目标是减少数据采集等重复工作,打破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壁垒,从而把重心放在数据关联分析、数据价值挖掘及业务增值开发等领域。

此外,数据共享还可以改善业务流程,使物联网技术可以被整合到组织的业务和运营中,以改善运营效率和减少运营成本。它可以让各种应用程序在不同的环境中提供更好的数据处理能力,这样就可以使多个部门的计算机系统紧密地相互连接和联系。

“数据共享”的优点有哪些?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孤岛问题不断凸显,即不同的部门或组织之间的数据相互隔离、无法共享,导致数据的重复采集、处理和使用,浪费时间和资源,同时也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需要进行数据共享。数据共享在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促进数据创新、增强组织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数据使用效率:通过数据共享,可以将数据传递给更多的用户或组织,从而避免数据的重复收集和处理,减少浪费和冗余。这能够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使得数据价值得到更充分的挖掘。

(二)促进数据创新:在数据共享的环境下,不同的部门或组织可以相互启发和合作,发现新的数据应用和机会,促进数据的创新和发展。

(三)增强组织竞争力:通过数据共享,可以使组织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制定更精准的商业策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己的数据资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据共享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数据共享可以促进数据的流通和交易,推动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数据共享”面临的挑战?

数据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数据质量方面: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数据存在质量问题,如数据错误、缺失或不一致,将直接影响数据共享的效果和数据的利用价值,也会给数据来源者造成商业形象和声誉的损失。

数据安全方面:数据共享涉及多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方面存在漏洞的话,可能出现数据泄漏和滥用,造成相关各方的利益损失;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的泄漏,还可能威胁国家和公众的安全。

数据权属方面: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应就数据所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等进行明确的约定,并在此基础上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避免出现利益分配纠纷和数据问题无人担责的情况。

经济方面:数据共享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多个环节。如果数据共享的成本过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导致数据的流通和交易难以推进。

如何发挥“数据共享”的价值?

在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会共享”三个难题。一是由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数据确权定价与利益分配等问题导致“不愿共享”;二是因为数据隐私安全、数据权属和法律责任不清而“不敢共享”;三是由于缺乏标准体系的支撑,采取的处理技术、应用平台各异,数据库接口也不互通,导致了“不会共享”。

为了解决数据共享不愿不敢不会”的三难问题,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信息化建设指导文件,如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工作的指导意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以及《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这些文件中都明确要求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采取授权使用等机制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信息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等。而建设安全、高效、精细分工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为以上问题找到了出路。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构建的信息交换平台,用于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系统、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这种平台可以将各个部门、单位、系统、业务的数据进行整合、梳理,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或者API,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它可以提供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等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单位、系统、业务之间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数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统一的数据接口和管理界面,方便用户管理和使用。

2.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等。

3. 提供数据的安全保障,通过数据加密、权限控制、访问控制等手段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4. 支持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换,也支持批量数据处理和传输。

5. 具有数据治理和元数据管理功能,方便用户了解数据的来源、格式、含义等信息。

市面上常见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有:(一)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其前身为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可持续、跨机构、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是我国遥感数据的国际交换主渠道。未来将代表国家进行对地观测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协调,构建国家级对地观测大数据基础设施。(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例如一网通办,它把政务数据归集到共享交换平台,打通分散的信息和材料,提供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企业服务等类服务,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等麻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三)云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其采用了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利用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高透明等技术优势,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进一步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对数据的信任。平台拥有国家网信办颁发的区块链信息服务运营资质,可以提供防伪溯源、数据确权和可信上链存证等类型的服务为政企客户提供自有数据上链交易通道,实现各行业各领域平台数据安全可信的互联互通。

总体而言,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是实现数据共享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各个行业对于数据共享和交互的需求都在增加。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以及边缘计算的发展,也为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了新的机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和应用,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而边缘计算则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推向网络边缘,提供更低延迟和更稳定的服务,满足实时性和数据安全性的需求。

 

数据汇聚力量,共享成就未来。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和资源,而数据共享则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立项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大数据 跨域数据可信共享》涵盖了从数据发布、元数据查询到数据使用、数据溯源和数据审计的整个过程,解决了数据价值释放与安全隐私保护的矛盾,实现了以对象为中心的跨域数据共享和可信数据交换等问题,推进数据的开放和共享,规范数据使用和授权,加数据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创新和发展。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的研发和应用,释放更多的数据价值,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36氪财经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传统产业在数字化的推动下,正在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要求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同时要求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本文将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数字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技术的经济形态,核心在于利用数据资源进行决策、指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线上购物”、“移动支付”、“远程办公”、“线上教育”、“数字政务”、“公共服务”等等。这些新兴业态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1. 推动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升级。

数字经济在制造业中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个性化定制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并且实时监测货物的状态和位置,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率,实现货物的精准调度和交付,同时还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

2. 为环保产业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促进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字经济对环保产业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环境监测和治理、优化资源利用和管理、以及创新环保技术和模式等方面。在环境监测治理中,可以通过空气质量监测仪、高空瞭望、移动车载监测等手段,实现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为环境治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和环保管理,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竞争力。在创新技术和模式方面,数字经济可以促进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例如,采用“预测-溯源-管控”的模式,将物联网、大数据、模型算法等技术植入产品,实现大气污染预先感知,追根溯源,智能管控,进一步提升大气管理效能,推动环保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 助推双碳产业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经济本身是一种低碳循环经济,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预测,到2030年,数字经济将赋能全社会实现12%~22%的减碳,并且赋能不同行业减碳10%~40%。在碳交易市场,数字经济可以推动碳排放权的市场化交易和优化配置,促进碳减排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例如,欧盟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实现了碳排放权的交易和监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也能够支持企业的碳减排和低碳发展。在数字化碳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碳排放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测。例如,今年建设的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首批覆盖全国2000多家电力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实现企业的高质量数据直报、全流程业务管理、跨层级协同联动、全环节在线核查、多维度智能分析。同时也能够与政府、社会等各方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当前,数字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正在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企业来说,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能够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应积极引导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未来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企业和政府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让我们共同期待数字经济的未来以及它为全球产业升级带来的新动力。

来源:凤凰网


202311月底,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对大模型在全球发展态势、国内外行业应用概述、北京应用情况和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展示北京在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的实力和成果促进大模型价值传播和供需对接。

a5f916e070017d8f18bc9a5f33ee8357.jpg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模型(Large Model)已经成为当前AI领域的热门话题。大模型是指模型参数数量超过千万甚至亿级别的深度学习模型。它的出现,预示着AI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本文将就大模型的发展趋势、优势挑战以及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模型的发展趋势

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可以从2017年Transformer结构的提出开始。在此之前,AI模型采用“定制化、场景化”的开发方式,针对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训练出一个个独立的小模型,这种模型难以复用和积累,导致AI落地的门槛高、成本高、效率低。大模型出现后,通过从海量的、多场景、多领域的数据中学习共性知识,成为具有通用性和泛化能力的模型底座,实现了基础模型底座的标准化开发和泛在化应用,AI落地的成本困境,提高了应用开发效率。

《白皮书》中指出,大模型技术打破了原有AI技术发展的限制,并呈现出数据大量化、模型通用化、应用模式中心化等特点。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大模型研发和应用,其中中美是全球大模型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发布的通用大模型总数占全球发布量的80%。从全国范围看,国家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速大模型产业发展,各省市地区也积极出台大模型产业发展措施,加速大模型落地。

整体看来,大模型市场规模在近年来呈现了迅速增长的态势。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和预测,2023年全球大模型市场规模约为数十亿美元,而到2028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攀升至数百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大模型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3年约为数十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近百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大模型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大模型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方面,一方面大模型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数据特征,从而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和任务,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和创新性,而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模型的开发和调整上。另一方面,大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和关系,从而在各种任务中获得更高的准确率。第三方面,通过使用通用的模型底座,大模型可以减少定制化开发的需求,从而降低AI落地的成本。此外,大模型还可以利用迁移学习等方法,从大量已标记的数据中学习知识,从而避免耗时的手动标注和调整。

然而,大模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训练和推理大模型,这使得大模型的训练成本高昂,且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能够承担。其次,大模型需要处理大量的敏感数据,如个人隐私信息、商业机密等。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大模型的有效训练和推理成为一大挑战。此外,由于大模型的复杂性和难以解释性,还增加了人们对于大模型的信任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更高效的计算方法、加强数据隐私和安全性保护以及提高模型解释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需要依靠Agent去补足在这些方面的不足。Agent是指具有自主性、适应性和社会性的软件实体,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状态,并且能够与其他Agent进行交互和协作。通过让大模型借助一个或多个Agent 的能力,构建成为具备自主思考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体。这样的智能体不仅能够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和实用性,还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能够实现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

三、大模型行业应用情况

当前,大模型发展呈现出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发展路径,并不断深入垂直行业领域。

从应用领域来看,大模型应用案例百花齐放,已经在传统产业赋能、环境治理、双碳管控、智慧城市、医疗健康、金融行业、智慧政务等多个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例如,在环境治理方面,大模型可以赋能人与系统的交互方式,增强了检索能力。通过准确分析和预测各种环境数据,制定详细的污染管控方案,并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供更直观、更高效的环境治理工具和手段,助力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在双碳管控方面,大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进行碳排放管理和碳减排。通过分析历史碳排放数据和气象数据,大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调度,评估和优化企业自身的碳足迹,为碳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从应用类型来看,大模型主要有内容生成、智能问答、IT支持、数据分析、智能识别和智能硬件等六个方面,其中内容生成和智能问答最为成熟。其中,内容生成是指通过训练大量的文本、图像和音频数据,大模型可以生成高质量的文本、图像和音频内容。这种应用在新闻媒体、广告创意、文学创作和艺术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智能问答是通过分析大量的知识图谱和问答数据,大模型可以理解用户的自然语言问题,并提供准确的答案和解决方案。这种应用在政策咨询与解读、技术咨询与方案设计、数据查询与分析、知识普及与教育、交流互动与反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信息获取和服务的效率,帮助企业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行业相关动态和趋势。

 

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学习和模拟复杂的真实世界现象,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洞察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大模型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佳华科技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将数据资产与AI算法结合,挖掘大模型的更多潜力,形成合力和倍增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和场景中,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发展。

 

来源:人工智能实验室

按照生态环境部的通知要求,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清缴工作已步入尾声,近期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的交易需求强劲,呈量价齐升趋势。据“绿金e碳”碳行情统计数据显示,CEA价格在10月中旬站上高点后缓慢回落,但是在近两周CEA价格总体持续上涨,在最近一周的CEA价格更是较前周五收盘价高涨13.02%,在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重新站上80元/吨。

图片1.png

近三个月以来CEA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绿金e碳

受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督促尽快完成履约,以及全国碳市场出售碳配额指标稀缺等原因,近期有意在碳市场采购CEA的控排企业普遍面临碳价高涨,且无法及时找到出售方的困难局面。山东某控排企业通过在“绿金e碳”平台发布购买CEA需求,成功对接了在此平台发布出售需求的新疆某地企业。双方在平台运营团队的帮助下在两个工作日内快速完成交易交割,并陆续完成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和邮寄等工作,在短时间内高效、合规地完成了此次交易合作。

图片2.png

“绿金e碳”作为专业、便捷的碳市场服务支撑工具,秉承“让碳交易更简单,碳服务更便利“的理念,通过搭建碳交易需求在线发布大厅,将产品信息化技术、市场信息资源、运营团队专业能力等有效结合,成功对接企业间碳交易需求,助力控排企业缓解履约压力,避免被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绿金e碳”是由行业领先的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打造的一站式碳市场服务支撑工具,集碳交易服务、碳资讯信息、碳市场行情、会议碳中和、绿色金融产品推广、碳培训学堂、碳政策标准库等多种碳市场服务形式于一体,全面助力行业涉碳主体开展碳交易、了解碳信息、掌握碳知识、对接碳金融,欢迎广大合作伙伴使用、合作!

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

浙江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介绍,碳交易市场不是自发产生的交易市场,而是由人为创造的供需关系而形成的市场,这种人为创造的市场必须在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框架下执行。因此,《条例》对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不仅有利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也有利于金融业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延伸。

立法确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条例》的出台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配额的分配、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管、配额的清缴以及交易运行等机制做出统一规定。

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我国碳市场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条例》的发布,无疑将指导碳排放权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制定,进一步加强全国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推动全国碳市场的持续规范发展。

来源:新京报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一重要法规将对湖北省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办法》明确指出,该办法适用于碳排放配额分配和缴还、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这表明湖北省正在全面加强对碳排放的监管和管理。

对于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工业企业,将被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并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这一措施旨在推动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促进碳减排。

此外,《办法》还对碳排放配额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新增预留碳排放配额和政府预留碳排放配额。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主要用于既有边界排放;新增预留碳排放配额则用于新增产能和产量变化;政府预留碳排放配额则主要用于市场调控和价格发现。

《办法》还强调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公开竞价方式,竞价收益将用于支持碳市场调控、碳市场建设等。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提高碳排放权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同时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湖北省的碳减排工作,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将能够实现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绿皮书”)。绿皮书指出,从区域态势来看,2022年我国各地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指数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从南北方来看,南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综合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北方城市。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建议,针对上述现状,可构建城市间合作机制,尝试以“南北降碳帮扶”的方式助力北方城市,从而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全国一盘棋整体布局。

■排名前十的

多为低碳试点城市

“城市是低碳减排的主战场、主力军,合理、准确评价城市当前绿色低碳发展程度,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也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绿皮书指出。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连续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中国城市绿色低碳评价研究项目组通过选取新的指标,对2022年中国189个城市进行评估,根据人均GDP和碳排放强度,将这些城市分为引领型、蓄力型、潜力型、压力型四类。

结论显示,189个城市的绿色低碳综合指数平均分为80分。其中,深圳和北京的综合指数高居榜首,且得分超过90分。上海、杭州、广州、成都、厦门、三亚等城市排名靠前。排名前十的多为低碳试点城市。综合指数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南方地区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排名前十的城市基本为试点城市,这说明开展试点十分必要且有效。”济南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田建国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据田建国介绍,引领型城市优势明显,比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在实现“双碳”目标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蓄力型城市紧随其后,内部最为均衡。压力型和潜力型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面临较大挑战。其中,潜力型城市未能将经济发展的优势合理转化为低碳优势,尚未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协同道路。压力型城市能源转型的短板普遍较为明显,需要加强外部支持。

“在这些城市类型中,潜力型和压力型城市挑战比较大。比如阜新,其碳排放强度和人均GDP相对比较低,凭借自身能力比较难以完成减排任务,需要在‘双碳’进程、产业升级、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等方面持续提升,补足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短板。”田建国分析称,因此,必须给这类城市一定的资金或政策支持,否则仅凭其自身能力不太可能完成。

■经济发展水平

对试点城市促进作用更强

为什么这些城市之间的差距如此大?绿皮书指出,189个城市按照“双碳”态势、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和治理有效这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其中,“能源转型”的短板最为明显。

“比如,廊坊、贵阳、保定等压力型城市的协调度较差,主要是由其能源转型维度得分过低导致的。”田建国说,未来,提升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应花大力气聚焦能源转型。

当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是什么?在田建国看来,“主要在于把握好试点城市。立足试点城市成熟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在经济发展政策方面给予试点城市一定的支持,可首先实现试点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

据绿皮书分析,北方城市尚没有将经济发展动能同绿色低碳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北方城市多属于碳达峰压力型和碳达峰潜力型城市;南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借助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北方城市普遍依赖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效率较低、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不足。

“未来应在人均GDP较高的城市、相对发达的地区增加绿色投资。相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效率高、回报率高,有助于增加绿色就业,提高企业利润,促进绿色财政高质量发展,优化低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田建国说,同时,这些地区的绿色投资也有助于缓解当前产业升级压力,加快我国零碳产业布局,提升我国零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稳经济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

■建议尝试

“南北降碳帮扶”

“自20107月国家发改委启动第一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内容越来越明确、思路越来越清晰。而试点的意义,则是试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庄贵阳告诉记者。

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话题。

据庄贵阳介绍,目前,我国已在地方政府之间合作、“东西部对口协作”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基于此,可以尝试“南北降碳帮扶”低碳试点,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全国一盘棋整体布局。“比如,可以通过绿色技术合作、研发技术共享、产业转移等方式,利用南方城市成熟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助推北方部分碳达峰压力型城市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田建国坦言,目前还没有开展“南北降碳帮扶”,期待今后有敢于“吃螃蟹”的城市。

同时,绿皮书也指出,要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协同“双碳”目标与经济稳定增长。建议与“双碳”目标有关的稳经济政策措施,要防大水漫灌,宜有所侧重,将有限的政策资源投入到能带来显著效果的地区。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经济和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其他地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简称CCER交易”)今天在北京再次启动,犹如亚马逊雨林中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将引发一场深远而广泛的连锁反应。

可以预见,CCER市场再次启动将为碳市场参与主体带来巨大的商机。从碳资产开发和交易这一微观层面,到碳市场建设、推动清洁能源行业发展等宏观层面的减碳降碳业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元之巨。

佳华科技作为北京绿色交易所的重要合作伙伴,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等技术,持续推进双碳管理平台和绿色金融建设,为CCER自愿减排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CCER重启的重要时间点和发布政策,以及可能对碳市场与国家“双碳”目标产生的影响。

1705905037892099881.jpg

一、国家推动CCER再次启动的政策进展

202310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为CCER重启提供了顶层政策设计支持,标志着CCER交易时隔6年将再次重启。

紧接着5天后的10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等4项方法学的通知,明确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为首批减排方法学,并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进行了规范。

20231116日,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规则(试行)》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其中,《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规则(试行)》对注系统的开户条件、登记流程,相关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等内容作出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与实施指南》则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流程和要求等内容提出指导性建议。

同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结算规则(试行)》,对CCER的交易、结算、信息管理及风险管理、交易行为监督与争议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以维护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秩序。

2024119日,国家认监委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工作。

至此,CCER市场相关的顶层管理办法、四项方法学、三大配套文件,以及CCER审定与核查机构审批等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为CCER交易市场再次启动做好全面准备。

二、CCER再次启动释放碳市场积极信号

CCER再次启动意义重大,综合此前业内专家学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国家应对气候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CCER重启是一个积极信号,不仅体现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管理环节,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复苏和市场回暖的良好趋势,以及企业减排降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巨大市场空间。CCER强调自愿性,通过这一市场机制可以调动全社会的减排积极性,提高大家对于“双碳”的认识,从而为“双碳”目标的落实服务。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阳平坚:全国碳市场规模庞大,CCER可以吸引企业自愿地进入交易市场,进而丰富我国碳交易体系,优化碳交易资源结构,提高碳交易水准,并且可以很好地撬动社会资本流向到‘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上。

北京绿色交易所绿色发展中心副主任鲁亚霜:CCER自愿减排市场有效扩大了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增加了交易品种,降低了控排企业履约成本,提升了交易活跃度。碳市场是通过末端的碳定价来倒逼前端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而自愿减排市场让参与方实施的符合国家主管部门要求的减排项目通过市场定价交易获得激励。

除以上专家观点外,CCER市场交易对林业碳汇开发、碳金融产品创新,以及机构和个人参与碳市场意义重大。

笔者在今年9月的《活水入“碳”,CCER重启在即》分析文章中指出:“着重关注林业碳汇等其他领域......CCER的项目开发方可投入更多关注在林业碳汇的相关项目开发上,随着国家国储林战略的部署开展,各地林业碳汇的机会也将逐渐明朗。”随着首批方法学中林业碳汇方法学的公布,碳市场中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对于林业碳汇的活动也逐步增多。

20231214日,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为乐山市某森林经营与管护专营企业发放一笔CCER项目登记挂钩贷款,贷款金额7000万,贷款期限3年,用于其下辖县域造林、育林项目,这是CCER确定重启后落地的全国首笔CCER登记挂钩项目贷款。10月,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成功向成都市金堂某林地持有企业发放一笔1000万元的CCER开发挂钩贷款,成为全国首笔CCER确定重启后用于贷款利率与开发成果挂钩的金融产品。

此外,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可以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虽然近期自然人还不能参与CCER市场交易,但是将来随着碳市场建设成熟,自然人也可以通过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或参加相关交易活动,来获得CCER碳资产开发和交易收益。与碳配额实行强制性管理不同的是,CCER交易给予了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参与碳市场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全面重启后的CCER将有效挖掘全社会自愿减碳的潜力,推动国家落实“双碳”战略目标与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22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122日上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启动仪式上,丁薛祥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情况主题片和市场交易实况。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先后发言。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4家项目开发单位负责人签署了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碳排放交易机构代表等参加启动仪式。

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来源 | 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成为全球治理大气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通过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钢铁清洁生产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降低细颗粒物浓度。国务院近期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的目标要求。为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焦化行业成为继火电、钢铁行业之后又一个即将实施超低排放的行业。《意见》聚焦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可提升焦化行业全工序、全流程大气污染治理水平,促进结构优化调整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刻认识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重大意义

我国焦炭产量占全世界的70%,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以全国13%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58%的焦炭。近年来,我国焦化行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虽取得积极成效,但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通过实施超低排放等重大工程加快产业绿色改造升级。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十四五”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文件,2023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均明确提出高质量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因此,《意见》的印发恰逢其时,明确了目标和指标、突出了重点任务、制定了政策和保障措施,将有力推动焦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助力产能集中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焦化行业VOCs排放量在各工业行业中排名第二,且含有苯、苯并芘等有毒有害物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焦炭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一半。吕梁、长治、邯郸、临汾、运城、太原、安阳、渭南等焦化产能集中的城市,空气质量长期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靠后。《意见》的实施,将有效降低焦化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重点区域和焦炭产能集中城市的空气质量。重点区域唐山、吕梁、长治、运城等焦炭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城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PM2.5浓度可平均下降23微克/立方米。

三是全面提升行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水平。2021年至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共查处了37例涉及焦化企业的生态环境问题,通报了14例非法排污、盲目布局、违规审批等典型案例。大气监督帮扶过程中,也发现部分焦化企业存在在线监测造假、未落实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无组织排放严重以及旁路偷排漏排等违法违规问题。VOCs无组织排放、脱硫脱硝设施、物料和产品运输、精细化运行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减排潜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围绕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焦化行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将迈向更高水平。

二、准确理解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主要内容

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全工序、全流程提升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和管理水平,又要统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过程要实现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双下降”。

一是借鉴成熟经验,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火电、钢铁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成熟经验为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推进实施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意见》结合当前全国各地实际情况和空气质量改善需求,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力争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改造目标。从进展方面来看,目前全国钢焦联合企业约5000万吨焦炭产能已按照《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重点区域省份率先推动独立焦化企业超低排放,已有约1.3亿吨产能基本完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改造,3700万吨产能基本完成清洁运输改造。从技术方面来看,废气循环、分段燃烧等源头预防技术,负压回收等VOCs无组织废气过程控制技术,高效脱硫脱硝除尘、RTO等末端治理技术的广泛使用,新能源和国六重卡在钢铁等行业和领域的成功推广应用,为焦化行业实施超低排放奠定了技术基础。从管理方面来看,钢铁行业探索出了开展评估监测与超低排放改造的有效映证,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别化电价、水价等政策形成了扶优汰劣、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综合考虑地方进展、技术条件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测算,《意见》设置的目标合理可行。

二是协同推动焦化行业结构优化调整。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意见》强调,重点区域严禁新增焦化产能,推动现有焦化企业实施钢焦融合、兼并重组,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新改扩建焦化项目按照超低排放水平建设,列入淘汰退出计划的企业或设施不再要求实施改造,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针对半焦(兰炭)企业环境管理偏弱、集中度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提出合理控制产业规模、向工业园区或优势企业集中、制定转型升级方案等措施要求。从运输结构方面来看,《意见》与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要求充分衔接,提出“进出企业物料和产品采用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达不到的企业,汽车运输部分全部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同时根据行业特点,持续为新能源汽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提供应用场景,带动新能源车辆产业发展。从用能结构方面来看,《意见》提出了鼓励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替代煤气管式炉等措施,强调推广应用余热回收技术,采取焦炉煤气高效综合利用措施,提高煤气利用率。

三是统筹焦化行业协同减污降碳。《意见》注重源头防控、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系统提升,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标措施,预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VOCs减排约60万吨,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约3万吨、5万吨、23万吨。必须认识到,超低排放改造形成污染物减排的同时,对二氧化碳减排也有显著的正向协同作用。《意见》鼓励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时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如干法熄焦、上升管余热回收、循环氨水及初冷器余热回收等,并引导焦化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延伸。据测算,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全行业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万吨。

四是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环境管理。焦炉是不可中断生产设施,焦化企业稳定达到超低排放,不仅仅需要可靠的污染防治措施,更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精细化管理,要把每项工作做到位,才能确保排放达限值、焦炉不冒烟、厂区无异味。因此,《意见》对焦化企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提出要求。从平台建设方面来看,要建设更要用好涵盖自动监测设施(CEMS)、分布式控制系统(DCS)、VOCs监测仪、空气质量微站、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等内容的全厂环境管理平台,通过生产、治理、监测数据异常报警、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功能。从运行管控方面来看,《意见》着重强调要减少非正常工况污染物排放,要求建设焦炉烟囱废气备用治理设施或多仓室改造,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和设备维护,降低各类关键设备事故检修频次。提出了规范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控制氨逃逸、加强熄焦废水监管等要求。从管理制度方面来看,《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环保管理机构和制度,按照排污许可技术规范要求,规范、准确、完整记录环境管理台账,如实反映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自证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三、凝聚合力推进焦化行业超级改造取得实效

达标排放是企业的法定责任,超低排放是鼓励导向。《意见》通过差别化的政策进行引导,鼓励焦化企业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时,要充分评估、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一是充分认识超低排放改造的艰巨性。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是一项涵盖全流程、全工序,源头防控、过程管控、末端治理,集成了结构调整、减污降碳、管理提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系统工程。整个行业、环境管理部门、第三方环保机构等相关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吸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初期部分企业因为认识不足而造成物力财力浪费的经验教训。必须认识到,仅达到有组织排放限值不等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仅建设原料煤封闭大棚不等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已公示的钢铁企业焦化工序更是要对标对表、查缺补漏、持续提升。

二是各级管理部门要科学引导,稳步推进。建议有关部门要做好配套政策解读、宣贯和实施,尽快出台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相关技术指导文件,鼓励企业尽早开展超低排放改造。选择基础条件良好、环境管理水平较高的焦化企业作为试点,打造示范标杆,做好宣传报导,鼓励企业向标杆企业看齐。地方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确定改造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完成时间。对于积极实施改造的企业,帮助争取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等支持;对于完成改造的企业,给予绩效评级等差别化政策倾斜。除空气质量改善需求特别迫切的地区外,不层层加码,不实施“超超低”。各级环保、发改、工信、财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形成合力,推动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基于污染物排放、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的信贷金融等政策,落实环境保护税优惠、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抵免、信贷等政策支持。

三是行业企业要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焦化企业作为实施主体,要开展超低排放预评估,分析企业现状与超低排放要求的差距,因地制宜制定改造计划。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焦化企业要按照《产业结构指导目录(2024年本)》要求,2025年底前淘汰4.3米焦炉;其他区域焦化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研判,确定对4.3米焦炉实施超低改造还是列入淘汰退出计划。初步估算,一个污染治理水平一般的100万吨独立焦化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一次性建设投资约8000万元;若企业环保历史欠账较多,相应的投资将更多。要做到企业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重点区域焦化、钢焦联合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先行先改,力争提前完成;非重点区域企业要加强技术交流和案例考察,充分学习标杆企业的改造经验,按时序稳步推进。同时,行业协会等机构要搭建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交流平台,促进成熟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公众支持,全民参与。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与空气质量息息相关,改善空气质量就是改善民生。要把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作为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驱动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要鼓励公众参与,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要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及时公布自行监测和污染排放数据等相关信息;要关注大气污染治理,积极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推进实施,将有效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让我们的天更蓝,人民生活更美好!

来源: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等文件中均做出重要部署。近日,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继燃煤电厂、钢铁行业之后,又一行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也将对全球水泥行业深度治理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深刻领会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重大意义

水泥行业是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三大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的5.6%17.1%19.3%,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13%。据测算,全面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将减少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50万吨、21万吨,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000万吨;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可带动重点区域水泥熟料产能排名前10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3%10%,有力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年运转率较低,近三年行业利润连续下滑,一定时期内仍将面临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进一步过剩、环境成本升高等压力和挑战。通过超低排放改造树立行业绿色发展标杆,并采取差异化环境管理政策,让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真正获得政策红利,带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通过鼓励扶持能够达到超低排放企业发展,可以营造公平公正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有力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全产业链分工序梯次有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

依据对水泥行业重点排放环节识别、治理技术路线优选,及各地区超低改造需求和基础条件分析,《意见》提出了水泥行业涵盖“原燃料输入-生产过程-产品输出”的全产业链、分工序、多污染物分区域梯次推进的超低排放改造要求。

在有组织排放管控方面,《意见》将涵盖全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50%颗粒物排放的熟料煅烧窑尾作为超低排放改造重点,提出在基准含氧量10%的条件下,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达到不高于10mg/m³、35mg/m³、50mg/m³超低限值要求;对于窑头、烘干机、烘干磨、煤磨、破碎机、磨机、包装机、输送设备、水泥仓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等主要产尘工序,提出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不高于10mg/m³的限值要求;对于氨等未作规定的按国家及地方标准执行。

在无组织排放管控方面,考虑到目前水泥行业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控制水平参差不齐,《意见》强化了无组织超低排放管控要求,针对物料储存、物料输送、生产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节点,从抑制无组织排放产生及其收集、治理的角度,提出详实的控制措施清单,明确要求主要产尘点颗粒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控制在10mg/m³以下,产尘点及生产设施无可见烟粉尘外逸,厂区整洁无积尘。

在清洁运输方面,考虑到原燃料和产品运输现状及其清洁运输改造难易程度,《意见》分别提出差异化要求,即原燃料采用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产品运输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对于重点区域企业,原燃料清洁运输比例达不到80%的部分采用新能源汽车,其他地区可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产品汽车运输全部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厂内运输使用新能源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原则采用新能源,无对应产品的满足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对于新能源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推广,综合考虑其销量增速、企业改造进度等,提出分不同阶段推进的目标。

在改造进度安排方面,考虑到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PM2.5浓度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1.6倍,重污染天数比例达到全国的2.42.2倍,此外,重点区域已有7省份出台地方超低改造方案,安徽、河南有近40%产能实施了有组织和无组织改造,具备率先推进的需求和基础。因此,《意见》将重点区域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时序进度提前,要求2025年重点区域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2028年重点区域基本完成;全国到2028年底力争80%左右产能完成。

三、强化水泥行业减污降碳一体推进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须重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改造、原燃料替代等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降低污染物初始浓度和末端治理压力,同时协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坚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于新改扩建项目(含搬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按超低排放水平建设。对于现有项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列入淘汰退出计划的企业或设施应不再要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大力推进节能改造。通过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烧成、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等技术装备,开展水泥行业节能改造。严格执行水泥行业能源消耗限额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基准水平以下熟料产能清零,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积极推进原燃料替代。通过提高熟料中非碳酸盐废渣资源替代比重,以及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物掺加比例,推动原料替代;通过协同处置含热值固体废弃物等替代煤炭,鼓励独立热源烘干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推进燃料替代。

四、高质量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时间服从质量。各地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将改造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完成时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水泥企业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因地制宜选择技术路线,力求做到企业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

选择成熟适用的环保技术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水泥窑配备低氮燃烧器,采用分级燃烧及其他分解炉含氧量精细化管控等低氮燃烧技术,窑尾废气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等组合脱硝技术,除尘采用袋式、电袋复合式等高效除尘技术。杜绝采用氧化法等无法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的治理技术。

强化全产业链精细化环境管理。通过加强自动监测、过程监控和视频监控设施建设等,提升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水泥企业稳定达到超低排放。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在主要生产装备和污染治理设施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在重点环节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全厂环境管控平台,系统记录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相关监测监控和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清洁运输情况。

加大水泥超低排放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减少错峰生产时间、环保税收优惠、重污染预警期间自主减排、差别化电价、信贷金融等方面,制定完善有利于激励高质量开展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政策体系。各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对符合要求的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予以支持。强化对超低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来源: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流程管理,重在构建基本制度框架,保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功能的发挥。《条例》共33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二是明确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三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明确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以及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事项。
四是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主要从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文件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75号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经2024年1月5日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强

2024年1月25日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


第三条 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国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四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登记,提供交易结算等服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开展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登记和交易的收费应当合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应当向社会公开。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相关业务规则,建立风险防控和信息披露制度。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并加强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配合。


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逐步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第六条 碳排放权交易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碳排放权交易产品包括碳排放配额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现货交易产品。


第七条 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主体,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其他对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以及本条例规定的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第八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条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条件制定本行政区域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条件和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阶段、历史排放情况、市场调节需要等因素,制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碳排放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并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逐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发放碳排放配额,不得违反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发放或者调剂碳排放配额。


第十条 依照本条例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研究提出碳排放权交易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条件以及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应当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一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使用依法经计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的计量器具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如实准确统计核算本单位温室气体排放量,编制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排放报告),并按照规定将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年度排放报告报送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对其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年度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年度排放报告中的排放量、排放设施、统计核算方法等信息。年度排放报告所涉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应当至少保存5年。


重点排放单位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编制年度排放报告。


第十二条 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重点排放单位报送的年度排放报告进行核查,确认其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核查工作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并自核查完成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重点排放单位反馈核查结果。核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依法设立的技术服务机构对年度排放报告进行技术审核。重点排放单位应当配合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审核工作,如实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第十三条 接受委托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承担相应责任,不得出具不实或者虚假的检验检测报告。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作和送检样品,对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负责。


接受委托编制年度排放报告、对年度排放报告进行技术审核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技术能力和技术人员,建立业务质量管理制度,独立、客观、公正开展相关业务,对其出具的年度排放报告和技术审核意见承担相应责任,不得篡改、伪造数据资料,不得使用虚假的数据资料或者实施其他弄虚作假行为。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技术审核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技术服务机构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不得同时从事年度排放报告编制业务和技术审核业务。


第十四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结果,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限,足额清缴其碳排放配额。


重点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或者出售碳排放配额,其购买的碳排放配额可以用于清缴。


重点排放单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清缴其碳排放配额。


第十五条 碳排放权交易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现货交易方式。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欺诈、恶意串通、散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操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者扰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秩序。


第十六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加强对碳排放配额分配、清缴以及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等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第十七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重点排放单位等交易主体、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可以采取查阅、复制相关资料,查询、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等措施,并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就相关事项作出说明。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不得拒绝、阻碍。


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检查人员对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依法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十九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以及本条例规定的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依法处理持有的碳排放配额等交易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所交易碳排放配额等产品的价款等值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一条 重点排放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一)未按照规定制定并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


(二)未按照规定报送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年度排放报告;


(三)未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年度排放报告中的排放量、排放设施、统计核算方法等信息;


(四)未按照规定保存年度排放报告所涉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


第二十二条 重点排放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按照50%以上100%以下的比例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一)未按照规定统计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编制的年度排放报告存在重大缺陷或者遗漏,在年度排放报告编制过程中篡改、伪造数据资料,使用虚假的数据资料或者实施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三)未按照规定制作和送检样品。


第二十三条 技术服务机构出具不实或者虚假的检验检测报告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检测资质。


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年度排放报告或者技术审核意见存在重大缺陷或者遗漏,在年度排放报告编制或者对年度排放报告进行技术审核过程中篡改、伪造数据资料,使用虚假的数据资料或者实施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0万元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从事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技术审核业务。


技术服务机构因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5年内禁止从事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检验检测、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技术审核业务;情节严重的,终身禁止从事前述业务。


第二十四条 重点排放单位未按照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未清缴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时限前1个月市场交易平均成交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按照未清缴的碳排放配额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第二十五条 操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因前述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扰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秩序的,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单位因前述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拒绝、阻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重点排放单位等交易主体、技术服务机构信用记录制度,将重点排放单位等交易主体、技术服务机构因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国家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对本条例施行前建立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当参照本条例的规定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本条例施行后,不再新建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


第三十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


(二)碳排放配额,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规定时期内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1个单位碳排放配额相当于向大气排放1吨的二氧化碳当量。


(三)清缴,是指重点排放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缴纳等同于其经核查确认的上一年度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的碳排放配额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重点排放单位消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碳排放配额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予以相应调整。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民用航空等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民用航空等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特点,对民用航空等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碳排放配额发放与清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核算和年度排放报告报送与核查等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来源 | “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题图摄影 | 杨东编辑 | 刘阳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多年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专项行政法规形式确立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确保碳排放权交易活动有法可依。《条例》的出台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求的立法回应,同时也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条例》出台之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主要依靠部门规章来进行。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相较于前述部门规章,《条例》属于位阶更高的行政法规,在制度内容方面则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规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承诺和工作部署,围绕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工作重点,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管理要求。

  

一、明确宣示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国家层面作出的重大宣示,是主动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将碳达峰碳中和明确写入《条例》,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明确宣示碳达峰碳中和国家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立法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目标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体规定,实现立法价值目标的统一。

二、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通过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体现我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参与全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由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状、自然资源状况和工业化阶段特征,还需要将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因此,在《条例》中确立碳排放权交易要坚持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一方面,可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在制定并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过程中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可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

  

三、明确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作出规范

  

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良好运行的基础。2021年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后,整体运行较为平稳,但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实践中的数据质量管理问题,《条例》在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如实报告碳排放数据义务、数据的原始记录和管理台账保存义务以及相关法律责任之外,还进一步规定了技术服务机构的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条例》通过明确规定重点排放单位、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加强了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竺效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官网

编辑 | 吴雨桐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日前,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功能的发挥。

 

为全国碳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来,运行整体平稳,年均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例超过40%。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市场共纳入2257家发电企业,累计成交量约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碳排放权交易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

 

“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此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全国碳市场运行管理依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章、文件执行,立法位阶较低,权威性不足,难以满足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实际需要。”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急需制定专门行政法规,为全国碳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保障和促进其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这位负责人表示,制定《条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较于部门规章,《条例》属于位阶更高的行政法规,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和工作部署,围绕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工作重点,对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管理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竺效表示。

 

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全过程监管

 

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法规制度、可靠的交易系统、真实的排放数据。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条例》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流程管理,覆盖碳排放权交易各主要环节,避免制度空白和盲区。二是立足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总体属于新事物、仍在继续探索的实际情况,重在构建基本制度框架,保持相关制度设计必要弹性,为今后发展留有空间。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完善制度机制,有效防范惩治,保障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功能的发挥。

 

明确监督管理体制,是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重要方面。《条例》明确,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为提升监管效能,《条例》还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全过程监管,并与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条例》从六个方面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包括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排放报告编制与核查,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市场交易等。

 

“《条例》对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确定、排放管理、核查、信息披露、监督管理、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等重点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明确规定,给予全国碳市场各参与方和社会公众明晰的政策和制度预期,提升了法治化管理水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表示。

 

严格落实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

 

排放数据真实是碳排放权交易正常进行和发挥政策功能的基本前提。“全面准确真实的碳排放数据,不仅是全国碳市场扩容、增加市场活力的基础,也是影响当前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减排成效的关键要素。”徐华清说。

 

数据质量管理涉及各级相关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徐华清介绍,《条例》严格落实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根据全国碳市场运行重点环节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进一步理顺并明确了各级相关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等多个主体各自承担的数据管理权责和要求,明确了相关主体间的工作协同机制。

 

“《条例》加强了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竺效说。

 

对数据质量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条例》明确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核减下一年度配额、责令停产整治、取消资质、限制从业等法律责任。“行政处罚力度大幅提升,有助于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约束。”徐华清表示。

 

如何推动《条例》落地落实?“确保《条例》顺利实施、落地落实,有很多工作要做。”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出台配套规章、办法、标准等更为具体、操作性更强的规定;持续抓好《条例》宣传贯彻,帮助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重点排放单位、有关技术服务机构等更好掌握相关内容;完善监管基础设施,加快管理平台建设,提升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形成监管合力。

 

来源 | 人民日报

记者 | 寇江泽

近日,国务院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是指导我国碳市场运行管理的法律依据,在碳市场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断拓展碳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打造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碳市场建设工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于2021年7月16日上线交易,目前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司法部、生态环境部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在结合全国碳市场运行实践、总结地方碳市场建设经验、借鉴国外立法情况的基础上,推动《条例》出台。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夯实法律基础。《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精神的具体贯彻落实。《条例》的出台,为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提供法律基础,为进一步健全市场交易制度、保障交易主体权益、规范交易市场行为提供制度准绳。

 

二是适应市场发展形势,契合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思路,促进碳市场活跃开放。《条例》统筹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际,准确把握了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以及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条例》充分体现了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定位,反映了我国碳排放的特点和管控要求,契合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思路,也为全国碳市场后续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等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是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碳排放权交易活动风险监管力度,维护碳市场健康发展。《条例》强化政府、企业、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各方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了对碳排放权交易主体、交易活动及碳市场风险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同时,《条例》的出台,也对企业构建碳排放管理体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和机构的力量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共识,推动全国碳市场行稳致远。

 

二、市场交易相关规定重点解读

 

(一)明确了交易核心要素,在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市场活力。

 

一是界定了碳市场交易产品的现货属性。《条例》第六条规定,碳排放权交易的产品包括碳排放配额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现货交易产品。我国碳市场尚处在发展初期,交易产品以配额现货为主,配额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重点排放单位进行发放,重点排放单位获得配额后即可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买卖交易。未来,结合碳排放管理有关要求,其他围绕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产品经国务院批准后纳入到全国碳市场进行集中统一交易。

 

二是明确了交易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及其他主体。《条例》明确,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主体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条件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名录。重点排放单位是碳排放的主要管控对象,承担清缴履约责任。此外,为保障市场公平,《条例》特别明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其他对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禁业限制人员)均不得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三是确立了以协议转让和单向竞价为主的交易方式。按照《条例》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即所有交易活动均应当由交易机构场内组织,并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同时,《条例》第十五条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现货交易方式。其中,协议转让是指交易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单向竞价是一方提出买卖申请,多个对手方按照规定报价并成交的交易方式。《条例》确立的现货交易方式,既符合现阶段碳市场相关主体的交易习惯和交易需求,也是适应碳现货市场特点的重要选择。

 

(二)丰富了市场交易机制,通过有偿分配、市场调节等制度提高政策弹性。

 

一是在免费分配的基础上引入了有偿分配。《条例》明确了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思路和方向,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并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以免费分配为主是全国碳市场的核心分配思路。另一方面,全国碳市场未来将逐步引入有偿分配。有偿分配机制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通过有偿分配形成的一级市场可以提供最基本的流动性和履约保障,同时一级市场的价格也可以对二级市场形成参考和联动,进一步发挥碳定价功能。

 

二是为建立市场调节机制提供了政策基础。《条例》第九条提出,将市场调节需要作为考虑因素之一纳入配额分配方案制定过程。国内外碳市场常规的调节机制一般通过制定某些触发条件,对市场中的配额供需或者价格进行调节,例如公开市场操作(拍卖、回购等)、调节减排量抵销使用要求等。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碳价水平基本反映了我国的减排成本。

 

(三)多方合力提升碳市场交易监管效能,全面加强碳排放权交易活动风险防范和管理。

 

一是明确了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全过程监管,并与有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负责碳排放权交易产品的登记,提供交易结算等服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两机构应当建立风险防控和信息披露制度。

 

二是全面加强了对碳交易主体、碳交易活动及碳市场风险的监管力度。《条例》将禁业限制人员参与交易、操纵市场、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活动全面纳入交易监管。操纵市场和扰乱市场秩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欺诈、恶意串通、散布虚假信息等。相关罚则体现了碳市场的严肃性,也对正常按照规定购入配额完成清缴的企业起到了保护作用。

 

三是贯彻落实统一大市场要求,明确不再新建地方碳市场。为协调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的关系,贯彻落实统一大市场要求,《条例》对未来地方碳市场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条例》施行前建立的地方碳市场应当参照《条例》相关规定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条例》施行后不再新建地方碳市场。全国碳市场与目前正在运行的地方碳市场各自独立运行。此外,为避免重复管理,已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相同温室气体种类和相同行业的地方碳市场交易。

 

三、总结

 

法治是市场的基石,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作为我国碳市场的基础性行政法规,《条例》公布标志着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市场化机制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法律确认,为下一步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拓展碳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防控市场风险、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等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重要的里程碑。可以预见,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我国碳市场将迎来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交易规则将更为完整清晰,交易主体将更为广泛多元,交易产品将更为丰富多样,交易方式将更为灵活便捷,风险控制将更为全面有效,信息披露将更为公开透明,市场运行将更有活力。

 

(作者系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 赖晓明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官网

政策要闻.jp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和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重要摘录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基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后,我们国家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两个工具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者既有区别、独立运行,又有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我们国家的碳市场体系。通俗来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强制性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自愿性的。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目前主要是具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法律义务的排放企业,也就是《条例》中说的重点排放单位,由政府向这些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并规定企业向政府清缴与其实际排放等量的配额,清缴完之后,配额盈余的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出售获益。配额不足的企业,就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从而实现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政策导向,降低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降碳成本。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目的是鼓励各类主体自主自愿地采取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产生的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后,通过市场来出售,从而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自愿减排项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额外性,二是真实性,三是唯一性。我想,真实性大家都好理解,这个项目是真的,这个减排量是准确的。唯一性也好理解,这个项目只能算一次,不能“一女二嫁”,算两次、三次,不能重复计算。我想重点讲一下额外性。这个额外性,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一个特点,体现在可交易的减排量必须是人为活动产生的,而且是为减排作出了额外的努力。比如说,像原始森林、海洋本身是要吸收二氧化碳的,是有碳汇的,但是这样的碳汇不是额外人为努力而产生的,所以就不能开发为自愿减排项目的产品。另外,已经达到市场平均盈利水平的项目也不具有额外性。比如,我们国家现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投资本身已经实现商业盈利了,出于市场资本逐利的目的产生的减排量,就属于非额外性的。因此,必须是在商业上不具有可行性,或者在同行业碳减排基准线之下的时候,必须通过自愿减排市场获取收益才能使得这个项目有效运行,实现减排目标,这才体现它的额外性。所以,从这一点上,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我们首批发布的四个方法学,首先要经过额外性论证。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发的这四个方法学都是有较好额外性的,比如海上风电,准确地说是深远海并网发电。因为大家都知道,岸上风电肯定比海上风电成本低,所以为了鼓励远海风电,我们方法学明确远海并网发电是首批方法学。还有光伏发电,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这次首批四个方法学里是光热并网发电,因为目前的技术,光热并网发电在商业成本回收方面还有些困难,所以这是国家要鼓励的,包括森林碳汇、红树林营造,都是这个逻辑。因此,额外性就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也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特点,就是在核算的时候,要符合保守性的原则。有的时候,核算项目到底减了多少温室气体,或者吸收多少温室气体,有的时候不那么确定,或者选择参数的时候是一个范围,那么我们的规定要符合保守性原则,要确保核算的碳减排量不被高估。如果有一个范围的话,那就是要符合这个保守性原则。我想,这些特点都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特点。

产生高质量的碳信用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都需要对项目的真实性作出承诺,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将联合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总的来说,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动员更广泛的行业企业,自主自愿开展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也会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

两个市场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实现互联互通。《条例》规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清缴其碳排放配额。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的衔接,将更好地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激发绿色低碳创新动力,引导社会各方来共同参与减碳,从而推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谢应君.png

谢应君(栾海军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谢应君: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公开发布,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先生,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张要波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请赵英民副部长介绍情况。

赵英民.png

赵英民(徐想 摄)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赵英民: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国务院刚刚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情况。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关心、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建设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都对全国碳市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碳市场不仅可以发挥市场在碳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可以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全社会降碳低成本的政策工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强制碳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就是自愿碳市场组成,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日前,国务院李强总理签署了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条例》重点就明确体制机制、规范交易活动、保障数据质量、惩处违法行为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条例》的出台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两年半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碳排放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价格发现机制作用日益显现。今年初,全国自愿碳市场开始以来,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碳市场在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社会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参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绿色化,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条例》出台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配套制度完善,保障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严格依法管理规范操作,积极推进碳市场的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我们的贡献。

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

谢应君:

谢谢赵英民副部长。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png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人民日报记者: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交易,请问目前碳市场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如何?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我们说的强制碳市场选择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开市,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是2019—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2022年。目前看,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两年半以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努力下,主要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

一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3个管理规则,以及发电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监督管理要求等,对注册登记、排放核算、报告、核查、配额分配、配额交易、配额清缴等涉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全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初步形成了拥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以及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业务规则组成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成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成了“全国碳市场信息网”,集中发布全国碳市场权威信息资讯。成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对配额登记、发放、清缴、交易等相关活动精细化管理。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管理平台三大基础设施,实现了全业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实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智能预警,将数据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创新建立履约风险动态监管机制,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完成清缴。参与碳市场企业均建立了碳排放管理的内控制度,将碳资产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核算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市场表现平稳向好。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市场活跃度和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有明显提升。截止到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89%。二是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比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了近5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行,为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落实了企业的减碳责任。利用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分配,将碳减排目标要求直接分解到企业,使企业成为减碳的主体,压实了企业责任,树立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实现了对第一大碳排放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效控制。

二是降低了行业和全社会的减碳成本。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碳市场为企业履行减碳责任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帮助行业实现了低成本的减碳。据测算,这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不断扩大,碳排放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将最终实现全国总的减排成本最小化。

三是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参考,促进了气候投融资工具创新,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投融资提供了基础支撑、资金支撑。以碳市场为核心的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促进了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从而推动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四是探索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重点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碳减排、碳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相关机构,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png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了解到,这份《条例》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能否介绍一下《条例》的立法总体思路?谢谢。

张要波.png

张要波(徐想 摄)

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 张要波:

谢谢您的提问。一部立法的总体思路,必须要围绕并服务于它的立法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立法目的,就应当相应确定合适的立法思路。《条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全国碳市场运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围绕这一立法目的,我们主要强调三点:

一是坚持全流程管理。对构成碳排放权交易的要素和各个主要环节,包括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以及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交易主体、交易方式、重点排放单位的确定、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核查、碳排放配额的清缴和市场交易等这些主要环节,《条例》做到了全覆盖,力求不留空白、不留盲区。

二是保持必要的弹性。大家都知道,我国碳市场总体还属于一个新事物,全国碳市场2021年7月上市交易,到现在不到3年的时间,整个建设运营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创新的地方。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实际情况,《条例》在制定的时候,重在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框架性制度,一方面要为碳市场的运行提供基本的遵循,确保规范有序,同时在相关制度设计上,要保持必要的弹性,为今后的探索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大家注意到,《条例》的名称叫《暂行条例》,实际上也是体现了这样一个总体思路。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因为碳排放数据真实性是碳市场政策功能是否能够发挥、市场能否健康运行的关键和前提。大家都注意到,实践中已经出现了排放数据造假这样一个苗头性问题,因此立法必须突出问题导向,及时作出有效回应。《条例》把有效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作为重要内容,从强化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监管、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四个方面,着力完善制度机制,保障碳排放市场政策功能的发挥。谢谢!

中宏网记者提问.png

中宏网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宏网记者:我们注意到,《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类违法行为以及处罚额度。请问《条例》如何强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谢谢。

张要波:

谢谢。法律责任是一部立法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法律责任完善,制度才能长出“牙齿”。所以,为确保《条例》有效实施,《条例》在着力完善法律责任相关内容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着力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有力有效震慑违法行为。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主体全面。也就是说,法律责任覆盖的主体是全面的,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活动各类主体,包括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的工作人员等,都规定了明确的违法情形和严格的法律责任,任何单位、个人只要是违反了《条例》,都要受到追究。

二是手段丰富。也就是说,制裁手段丰富多样。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中不同的违法行为,规定了丰富多样的法律制裁手段,包括警告、核减碳排放配额、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消检验检测资质、禁止从事相关业务、责令停产整治等。其中,既有申诫罚也有财产罚,又有资格罚和行为罚;既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又有刑事责任。

三是惩处有力。《条例》对于性质严重的违法行为,坚持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有效防范遏制。比如刚才讲到的碳排放造假等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涉及技术服务机构,因为碳排放相关检验检测等工作专业性很强,离不开技术机构,技术机构的数据造假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条例》对于接受委托编制年度排放报告以及对报告进行技术审核的技术服务机构,有篡改、伪造数据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首先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0万元的,要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事相关业务。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从事相关业务。就是坚持“双罚制”,既对机构处罚,又对相关责任人员个人进行处罚。又比如,对于操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处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惩处力度是非常大的。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png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红星新闻记者:我的问题是,目前碳排放权交易覆盖的行业具体有哪些?对于下一步碳市场扩容有怎样的考虑?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八个行业占到了我们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这些重点行业工业化程度高,有一定的人才、技术、管理基础,更容易实现对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和影响含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纳入了发电行业。刚才我介绍,排放量大约是51亿吨,占到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将高排放行业尽早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说抓住全国75%的排放,充分发挥市场在碳排放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可以使得我们全社会的降碳成本实现最优、最小化,从而助力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条例》对确定行业覆盖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相关的工作程序进行了明确,未来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情况,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行业的碳排放量、数据质量基础、减污降碳协同、行业高质量发展等因素,优先纳入碳排放量大、产能过剩严重、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数据质量基础好的重点行业。扩围工作将把握好节奏力度,科学合理确定不同行业的纳入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碳排放重点行业,从而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关于扩围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两项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生态环境部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上述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了年度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也就是除了电力行业之外,其他7个行业虽然没有纳入配额管控,但是其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我们已经开展起来。

二是开展扩围的专项研究。对重点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报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扩围实施路径等,开展了专题研究评估论证,相关的技术文件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

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对于政府部门、行业乃至重点排放单位,都是新生事物。我们将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充分借鉴运用好已有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经验,加强拟纳入行业的碳排放管理的制度建设、数据管理、宣传培训,使这些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在纳入碳市场后,能够满足碳市场的管理要求,确保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相关行业和重点排放单位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提问.png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提问(刘健 摄)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但与国际上已经成熟的碳市场相比,我国碳交易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请问《暂行条例》的发布,将为我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怎样的发展条件?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两年半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我们也组织专家进行了评估,总的结论就是中国的碳市场总体表现要好于发达国家碳市场建设初期。但是作为一个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和发达国家成熟的碳市场相比,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地方。刚才您提到的市场活跃度、行业覆盖范围,以及市场参与主体、交易不活跃等,这都是需要我们在碳市场建设下一步逐一克服的问题。

《条例》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就当前碳市场存在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应该说,为我们逐一克服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支撑和保障。除了刚才我介绍的要着力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之外,进一步推动碳市场建设还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工作,在《条例》中都有明确的。

一是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目前,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分配方式是免费发放,国际上成熟的碳市场大都已经开展了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实践。《条例》明确,配额分配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升有偿分配比例,这样有利于控制碳排放总量,使碳价更真实地反映碳减排成本,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从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也提升我国碳市场在国际碳定价当中的话语权。

二是建立市场稳定机制。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的市场调控手段还不足,市场稳定机制尚不完善。《条例》将市场调节需要作为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开展市场调控,平衡市场供需,防止碳价格失控等市场风险,为保障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是对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作出规定。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只是对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纳入了管控,行业范围还仅仅是发电行业,虽然这个行业排放量很大。交易产品只是碳排放配额现货。《条例》规定,碳排放权交易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目标研究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碳排放权交易产品包括碳排放配额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现货交易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本着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按照《条例》有关规定,优化配额分配方式,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不断丰富交易品种、交易主体、交易方式,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碳减排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png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才谈到数据造假的问题,我们知道数据质量是碳市场的生命线。请问,新出台的《条例》在数据质量方面的规定是怎样的?目前这方面的管理成效怎样?今后生态环境部还将从哪些方面来加强管理,确保数据质量?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数据质量是保证碳市场健康平稳有序的基础,可以说是碳市场的生命线。党中央十分关心,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我们把保障和提升碳市场的排放数据质量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来确保数据质量。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这里既有法律规定,也有技术规范,还有司法解释。推动最高法、最高检修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造假纳入刑事制裁范畴。修订了相关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技术指南,碳核算公式由过去的27个精简到12个,简单说就是提升了这些核算公式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核算不确定性大幅度降低。

二是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联审的长效工作机制。创造性开展碳排放关键参数月度存证,提升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及时发现问题苗头。

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现穿透式监管。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第二个履约周期对300多万个参数数据进行自动识别校验,及时发现并解决了7.2万余个数据异常问题。

四是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通过两轮碳排放报告专项监督帮扶,对发现问题逐一拉条挂账、分类处理、整改销号。对违法企业严肃处罚并核减其碳排放配额,对问题严重的技术服务机构公开曝光,对弄虚作假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五是全面加强宣传培训。刚才我讲碳市场是新生事物,重点排放单位和技术服务机构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通过大范围培训得到了明显提升。去年,我们一共组织培训了134场约1.1万人参加的培训,实现了市场参与主体全覆盖。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举措,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改善,碳排放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也明显增强,和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监督帮扶发现的碳排放数据不规范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且以此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

这次国务院暂行条例,对数据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切实守住数据质量这一生命线,《条例》在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遏制虚报瞒报碳排放数据等行为方面,真正长出了“牙齿”,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就是:严控、严查、严罚。

严格控制主要体现在: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禁止事项和处罚措施,通过配套制度规范,持续压减数据造假空间,通过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利用区块链、数字化技术手段,保证数据无法篡改。通过年度核查加日常监管的工作模式,持续强化数据质量审核。

严肃督查主要体现在: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大数据筛查异常数据,通过投诉举报发现问题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不查清绝不放过,问题疑点不查清绝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

严厉处罚主要体现在: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零容忍”,严惩重罚,公开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条例从四个方面规定了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的具体要求:一是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主体责任,二是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在这些方面,《条例》都作出了具体详实的规定。我相信,下一步随着《条例》的贯彻落实,碳市场数据质量会在第二个履约周期的基础上会进一步提升。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png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刘健 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今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请问,全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二者有什么关系?《条例》中是否有相关规定?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基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后,我们国家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两个工具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者既有区别、独立运行,又有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我们国家的碳市场体系。通俗来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强制性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自愿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目前主要是具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法律义务的排放企业,也就是《条例》中说的重点排放单位,由政府向这些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并规定企业向政府清缴与其实际排放等量的配额,清缴完之后,配额盈余的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交易出售获益。配额不足的企业,就需要从市场上购买,从而实现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政策导向,降低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降碳成本。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目的是鼓励各类主体自主自愿地采取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产生的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后,通过市场来出售,从而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自愿减排项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额外性,二是真实性,三是唯一性。我想,真实性大家都好理解,这个项目是真的,这个减排量是准确的。唯一性也好理解,这个项目只能算一次,不能“一女二嫁”,算两次、三次,不能重复计算。我想重点讲一下额外性。这个额外性,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一个特点,体现在可交易的减排量必须是人为活动产生的,而且是为减排作出了额外的努力。比如说,像原始森林、海洋本身是要吸收二氧化碳的,是有碳汇的,但是这样的碳汇不是额外人为努力而产生的,所以就不能开发为自愿减排项目的产品。另外,已经达到市场平均盈利水平的项目也不具有额外性。比如,我们国家现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投资本身已经实现商业盈利了,出于市场资本逐利的目的产生的减排量,就属于非额外性的。因此,必须是在商业上不具有可行性,或者在同行业碳减排基准线之下的时候,必须通过自愿减排市场获取收益才能使得这个项目有效运行,实现减排目标,这才体现它的额外性。所以,从这一点上,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我们首批发布的四个方法学,首先要经过额外性论证。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发的这四个方法学都是有较好额外性的,比如海上风电,准确地说是深远海并网发电。因为大家都知道,岸上风电肯定比海上风电成本低,所以为了鼓励远海风电,我们方法学明确远海并网发电是首批方法学。还有光伏发电,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这次首批四个方法学里是光热并网发电,因为目前的技术,光热并网发电在商业成本回收方面还有些困难,所以这是国家要鼓励的,包括森林碳汇、红树林营造,都是这个逻辑。因此,额外性就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也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特点,就是在核算的时候,要符合保守性的原则。有的时候,核算项目到底减了多少温室气体,或者吸收多少温室气体,有的时候不那么确定,或者选择参数的时候是一个范围,那么我们的规定要符合保守性原则,要确保核算的碳减排量不被高估。如果有一个范围的话,那就是要符合这个保守性原则。我想,这些特点都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特点。

产生高质量的碳信用是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市场各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都需要对项目的真实性作出承诺,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将联合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总的来说,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动员更广泛的行业企业,自主自愿开展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也会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

两个市场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实现互联互通。《条例》规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清缴其碳排放配额。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的衔接,将更好地形成政策合力,进一步激发绿色低碳创新动力,引导社会各方来共同参与减碳,从而推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谢谢!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提问.png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提问(刘健 摄)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2011年以来,全国多地启动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请问此次《条例》的出台,对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哪些影响?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国家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开始起步的。2011年明确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且先后启动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的低碳意识,特别是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我们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实行统一的行业核算标准、统一的监管规则、统一的交易结算、统一的配额分配方案。《条例》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和目前地方试点碳市场的关系,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条例》出台以后不再新建地方碳市场。二是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和企业不再参加地方的试点碳市场,就是不重复管控。三是地方试点碳市场应当参照这次发布的《条例》,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总的来说,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的同时,地方试点碳市场还将存在一段时间,生态环境部将指导地方试点碳市场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实行总量控制、有偿分配、市场稳定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继续发挥好地方碳市场试点作用,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实践经验。谢谢!

谢应君:

最后一个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png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光明日报记者:《条例》提出加强碳排放权交易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请问,在开展跨境碳交易和与欧盟就碳边境调节机制开展对话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赵英民:

谢谢您的提问。我国高度重视碳市场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碳市场交流合作。事实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就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际社会其他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巴黎协定》第六条,为国际社会开展全球跨境碳交易提供了重要指导。目前,《巴黎协定》第六条的具体实施细节还正在谈,国际社会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这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正道,我们认为,应该在多边机制下,大家加强沟通,争取早日就国际碳市场达成一致,从而推动全球碳减排。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是一项单边措施,目前已经引发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全球气候治理应该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等国际社会早已达成共识的原则,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历史责任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充分尊重国家自主贡献“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国情和能力基础,通过《巴黎协定》第六条的谈判,达成广泛的全球碳市场合作共识,也要避免采取单边行动,减少对区域外国家不必要的负面外溢效应。

谢谢!

谢应君:

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png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现场(刘健 摄)


最新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jpg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之时,中国始终积极采取行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日前,国务院李强总理签署了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5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226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赵英民副部长深入解答记者提问,为我们系统直白的介绍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最新情况,并重点提到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在我国碳市场管理中的基础定位,阐述了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保障碳市场数据质量“生命线”发挥的突出作用。

“一网两机构三平台”建设:碳市场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一网+两机构+三平台”概念的首次提出,对全国碳市场的主要支撑进行了高度凝练。吹风会上,赵英民副部长首先对“一网两机构三平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指出这一体系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一网:全国碳市场信息网的建立,意味着碳市场信息的集中发布、传播进入了新阶段。这一权威平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碳市场的透明度,也为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两机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成立,分别负责碳排放权的注册登记和交易管理。这两个机构是确保碳市场运行规范、有效的关键所在。

三平台:包括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它们构成了碳市场运行的技术支撑。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全业务管理环节在线化、全流程数据集中化、综合决策科学化,大幅提升了碳市场管理的运行效率与碳排放数据准确性。

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立,使得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碳排放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为碳市场的健康平稳有序运行提供了积极保障。

“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监管:保障数据质量的主要措施

实现碳排放的准确管理与高效监督,赵英民副部长强调了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建设完善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利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保障数据不可篡改,以年度核查加日常监管的工作模式,持续强化数据质量审核。对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报送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周期体检、区块链存储、智能分析和应用,实现了数据管理的自动化和实时监控。

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大数据筛查异常数据,通过投诉举报发现问题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不查清绝不放过,问题疑点不查清绝不放过,问题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零容忍”,严惩重罚,公开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精准的打击碳排放数据造假、遏制虚报瞒报碳排放数据等行为,体现“严控”“严查”“严罚”。

在第二个履约周期中,通过对300多万个参数数据的自动化识别校验,及时发现并解决了7.2万余个数据异常问题,极大提升了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碳排放数据质量大幅改善,碳排放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也明显增强,和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监督帮扶发现的碳排放数据不规范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且以此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经验。

“专项监督帮扶活动”配合: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有力震慑

此外,赵英民副部长还在介绍中提到了“专项监督帮扶活动”的开展情况。这一系列活动通过对碳排放报告的专项监督和帮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拉条挂账、整改销号,针对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不仅包括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和碳排放配额的核减,还包括对问题严重的技术服务机构的公开曝光,形成了对违规行为的强大震慑力,维护了碳市场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赵英民副部长针对相关问题的详细解答,我们可以看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建设,都将为我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和技术支撑。

从“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再到专项监督帮扶活动的开展,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我国在全球碳市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积极成效与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行,为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北京大运云链大数据应用研究院

作者:研究员  郝承

近年来,环境噪声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中提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各渠道各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约450.3万件,从投诉类型来看,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67.5%。”加强声环境治理,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持续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佳华科技深耕生态环境领域二十余年,结合自身技术优势,近期研发并推出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该仪器可灵活选配气象六参数传感器、摄像头、车流量监控单元和显示系统,不仅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易用性,还具备声纹识别和声源定位功能,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为环境噪声评价、环境噪声治理、环境噪声问题执法提供有效依据。

(1)声纹识别:从读取音频到给出识别结果所需的时间≤1s,读取音频到前端屏幕展示识别结果所需的时间≤3s。支持将声源识别结果按照交通噪声模型-3类、动物模型、生活噪声模型、交通噪声模型、施工噪声模型、环境模型六大类型自动划分,降低了因假象噪声干扰带来的无法准确判定噪声类型的概率,更贴近噪声污染防治的现实场景。

(2)声源定位:配备的8个立体麦克风阵列,定位响应时间≤200ms。在声纹识别的同时,麦克风采样时钟同步采样,利用麦克风阵列计算声源距离阵列的角度和距离,实现对目标声源的跟踪、定位,辅助噪声污染巡查与执法工作。

佳华科技444444444.png

佳华科技 功能区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

这款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适用性检验报告,以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颁发的CCEP证书。

佳华科技444444444444.png佳华科技4444444444444444.png

佳华科技 功能区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资质证书

佳华科技研发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配套噪声监控系统平台。平台对噪声监测仪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远程管理,实现了数据实时收集、存储、审核、查询、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等,支持大屏显示,可远程查看噪声实时数据,同时还可以实时了解本地声环境质量状况,精准溯源,极大地提升了噪声监测与管控效率,有效减少监测溯源成本,是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得力工具。

佳华科技44444444444444 .png

佳华科技 噪声监控系统平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建议,加快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政策扶持激励。推动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高水平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低碳与零碳建筑(社区、园区)、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项目。

佳华科技4.png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是佳华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信息工程数据化的引领者,在建筑智能化领域拥有齐全的工程设计及实施资质、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业绩、完善的产品研发及技术,可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提供从咨询设计、工程实施及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业务服务。

太原罗克佳华积极响应国家“3060 双碳目标”与“能耗双控”的国家政策,建筑排放作为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大贡献源,建筑节能作为建筑碳中和的途径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降碳的方式一方面可通过低碳建筑管理系统,在不改变建筑本体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的节能降碳,优势为成本低、见效快,缺点为受建筑设计影响,只能达到节能降碳,无法实现零碳排放。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工程改造如革新墙体保温材料、光伏替代等,优势为节能最大化,可构建“零碳建筑”并开发CCER,缺点为一次性投资高,建设及投资回收周期长。

在这一背景下,低碳建筑管理系统的建设更加适合当前政策背景,一方面建筑运营单位可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为将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做好准备。

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建筑管理系统采用SAAS化云平台架构,可在移动端及PC端进行操控管理。通过IOT平台与碳表无缝对接,可对前端设备进行智能化诊断管理功能;低碳建筑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建筑信息管理、能源消耗实时核算、碳排放实时核算、能源流向分析、预警报警分析等功能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节能降碳优化方案,根据单位能耗情况对比国标地标对建筑进行对比分析,并且提供建筑能效及低碳分析报告。

佳华科技44.png

利用完善的计量核算系统,获得整个单位的能耗数据,从而实现对各个楼层、各用能设备进行碳排放趋势分析、能耗趋势分析,建立有效的节能降碳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算法构建的智能优化方案,可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低碳建筑管理系统作为能源管理的强有力工具,可为进一步零碳建筑的改造和建设提供科学研究计划的依据。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董继贤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四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市场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两会热议的焦点话题。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成为了众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多位代表和委员就如何加强碳市场管理、完善交易平台等方面发表了看法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加快推进全国性碳市场体系建设

杨智强调,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功能平台体系,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这包括加强碳交易平台的建设,完善交易规则,优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等。同时,还要加强碳市场的监管力度,防范市场操纵和欺诈行为,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 应对国际“碳壁垒”

李书福在提案中表示,为了维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满足国际碳排政策要求,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出台碳管理相关机制及政策,以及规范碳管理数字化平台刻不容缓。李书福建议在全国碳市场建设方面,扩大行业纳入范围,按照成熟一批、纳入一批的原则,尽快将我国重点碳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特别是钢铁、铝等重要上游关键工业原材料行业。同时还需扩大碳交易产品种类,优化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等。 他最后还建议,需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建议:坚持先立后破、逐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

第一,建议“十四五”期间将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约45%,但仍有大量高耗能行业未被纳入。建议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

第二,建议尽快完善并丰富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碳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进而加快全国碳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建议在现阶段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进一步增加如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并引入远期交易、展期交易、掉期交易等更多交易方式。

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用于完成全国碳市场名录管理、报告报送、三级联审、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履约交易、CCER项目的全流程工作,我们公司将区块链、物联网、AI技术、大语言模型等高新技术应用到平台中,提升了全国碳排放数据质量,为碳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块链技术:在管理平台中,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通过对企业上传的月度存证文件自动上链,保证了每个存证文件被永久不可篡改地记录,在三级联审、核查、复查、抽查时管理人员都可方便查看存证文件调整过程进行溯源,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物联网技术:在管理平台中,通过对试点企业的实时监测与采集,对生产过程中的7个核心指标化石燃料消耗量、供电量、购入使用电量、发电量、上网电量、供热量、运行小时数进行持续监测,实时计算碳排放量,然后将工况数据还可与人工数据进行交叉核验,偏差范围超出10%的进行预警,由人工介入进行处理。

AI技术:在管理平台中,建立多种多因子算法模型对有关联性的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如供热煤耗-供电煤耗-供热比就是其中的一个多因子模型,通过这些多因子模型对每个企业的数据进行快速、智能、全面的分析,找出存在异常的数据组合进行人工分析处理。

我们相信,在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助力下,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斌,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公司系统副总经理朱健等领导一行来访佳华科技。佳华科技副总经理黄志龙、池智慧和总监连燕对朱斌主任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调研团详细介绍了佳华科技的发展历程、技术优势、业务应用和市场前景等。调研团领导特别关注了佳华科技在园区内的各类智能应用场景,对低碳环保和AI技术应用等方面兴趣浓厚。

佳华科技4.png

佳华科技对环保、双碳、城市相关应用产品进行逐一介绍,调研团对佳华科技在大模型、视觉识别、数据治理、低碳管理等技术和应用案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结合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现状和管理痛点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和场景化技术设想。下一步佳华科技将结合园区的实际需求,研发和推广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创新性技术,并应用于园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中,提升园区的整体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佳华科技444.png

早在2014年,佳华科技就以上海化学工业区空气特征污染物监控网络建设和园区环境综合监管业务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服务,多年来持续跟进园区环境综合监管需求,潜心研发园区环保场景相关监测管控技术。

2022年佳华科技承建上海化学工业区环境综合监管升级项目。2023年底收到了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环保办的表扬信,信中充分肯定并赞扬佳华科技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环境综合监管系统升级项目”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佳华科技建设的环境综合监管系统的建立有效突破了实时感知、在线监测等数据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了对园区环境质量的全面感知和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提升了化工园区空气特征污染的预警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

佳华科技4444.png

上海化学工业区调研团此次来访,对佳华科技而言,不仅是深厚的信任,更是殷切的期待。佳华科技将积极回应调研团的期待,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应用,继续加强与园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新形势下园区环境综合监管发展与创新,打造高标准高质量低碳环保园区。

 

附: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第一个以石油化工及其衍生产品制造为主的专业开发区。1996年8月批准设立,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园区已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公用配套齐全、管理服务便捷的现代化石化基地,是集聚知名跨国企业最多、产业能级和产品关联度最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最先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

佳华科技44444.png

一、引言:AIGC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概述

2023年的ChatGPT到2024年初火爆的Sora,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正在到来,通用人工智能也正是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进一步升级的背景下,“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AIGC概念解析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人工智能1.0时代进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是GPT技术为代表,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能够自动产生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类型的内容。这些内容具体可以是政府决策建议电影片段企业经营管理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电影片段、小说等,甚至可以是软件代码等高逻辑高复杂性的输出通俗一点讲,就是这玩意儿能跟人一样做很多智力劳动的工作。

为什么GPT是真智能

在大模型技术演进的整体框架中,其核心机制实际上是基于词序列的预测能力。通过捕捉前序单词的token信息,模型尝试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词汇。例如,当输入为“我要吃”三个字时,大模型会依据概率预测后缀可能为“饭、瓜、瘪”,从而构建出完整的语句。然而,仅从这一技术特性来评判,或许难以将其界定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软件工具。有趣的是当这项技术进化至GPT-3.5阶段时,通过投入巨大的算力资源和海量数据进行深度训练,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突破。GPT-3.5展现出超乎我们预设的某些智能特性,诸如它自己学会并涌现了角色扮演、多维度推理、创造性表述甚至撒谎等,这些原本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复杂思维模式。这一发展不仅优化了模型的表现,更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模拟和理解人类智能行为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步。大模型能力遵循Scaling Law,智能的程度会进一步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诞生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一代生产力形态。它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限制,通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深度优化以及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力系统。通俗说就是在传统生产要素不变情况下,不投入人员、资本等生产要素时,经济的增长需要依靠全要素率进行实现,本质上讲也就是科技创新。

佳华科技4.png

佳华科技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紧随国家战略步伐,进行创新发展与布局确立以大模型+与数据要素+为核心的重点工作,围绕大模型技术展开了一系列的创新研发和市场布局,形成了一套涵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的完整发展战略。

二、大模型技术发展现状与行业前景展望

1、2023年国内大模型市场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中AIGC产业中技术落地且营收上亿的几个方向分别是:AI教育、数字人、GPU算力、视频/图片处理、知识库系统。可参考AIGCLink整理的以下这张图:

佳华科技44.png

从图表分析可见,除了autoDL等专注于提供通用算力基础设施的公司之外,AIGC赛道上的盈利焦点主要集中在面向消费者(C端)市场的公司。诸如硅基智能、妙鸭和李一舟等创新企业及个人,在2023年成为该领域的典型成功案例,他们着力于在初创阶段开发适应C端用户需求的应用场景,如抖音等社交媒体内容创作工具以及数字营销应用等。

此外,在B端市场中,Dify、Data-GPT、毕昇智能等AI开发平台也展现出了活跃表现,它们通过整合抽象化的知识库、数据库资源以及工作流程自动化服务,为各类企业快速构建和部署AI解决方案。然而,由于企业级应用相较于个人消费市场而言具有更长的研发周期和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挖掘需求,在2023年内尚未涌现出一款颠覆性或称霸市场的杀手级应用或平台。

2、2024年大模型应用前景展望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探索,本次AI技术革命的核心在于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其本质目标是优化和增强企业的整体生产力体系,而非仅仅局限于C端市场中个人在自媒体领域的生产力增长;尤其是实体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支柱,其生产力的升级至关重要。

回顾2023年与客户合作的经验,各企业在实施AI战略时普遍面临以下几项关键挑战:缺乏大模型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考虑,企业经营数据难以直接上传至云端,要求具备成本效益高的私有化大模型解决方案;各行业术语和业务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如“营业利润”这一指标在不同行业中具有多种特定含义和计算方式;企业间的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大模型难以与企业内部私有化数据进行无缝对接。

因此,在未来构建企业级AI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托专业的平台来满足各类定制化需求。鉴于数据特异性和行业差异性,这类平台可能会分化为众多细分领域。相较于2023年大规模模型竞争的态势,预计到2024年,面向企业级应用的平台将更为聚焦,且可能每个行业中最终会形成若干主导性的大型平台。这些平台将深度融合行业知识与数据特性,从而为我司在所属行业内打造专属的大模型平台提供了机遇窗口。

三、佳华科技实践成果展示与发展路径探索

1、具体案例分析:

(1) 编写环保行业专业性报告

佳华科技运用先进的大模型技术,结合多年积累的行业和监测数据,革新了空气质量监测与管控建议报告的生成过程。报告制作时间从原本的5—10天缩短至仅需10分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此外,大模型不仅提高了报告的精确度和质量,同时依靠大模型的推理理解能力确保了分析总结与建议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佳华科技444.png

(2) 全国碳市场填报助手

根据国家的双碳控排计划,需要各控排企业在国发平台上,填写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这个过程要填写的内容非常多,还需要上传对应的佐证材料。 通过大模型解析原始数据实现智能填报,将人从繁琐的填报检查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人为失误,提升了填报效率,减少了填报成本。

佳华科技4444.png

(3) 企业数字化

本质是结合企业各种私有数据,利用大模型、数字人等技术,打造企业智能助理,协助或代替人类在电脑、手机等数字化设备中,完成企业中重复性高、耗时多、复杂度低的劳动和工作,提升企业所有人的业务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佳华科技44444.png

(4) 生态环境双碳垂直大模型

佳华结合自身近20年的环保行业大数据,训练生态环境双碳垂直大模型,致力于解决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复杂问题。该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环境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空气质量、水质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学习,我们的模型能够预测环境变化趋势,识别污染源,评估环保政策的效果,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佳华各类业务赋能。

佳华科技444444.png

迎接AIGC新时代,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站在AIGC时代潮头,我们应充分认识并挖掘大模型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携手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与应用落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让新质生产力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发挥最大效能。

面向未来,佳华科技AIGC方向,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与目标设定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升级大模型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同时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基于我们全国首创的生态环境双碳大模型,引领行业发展

——开篇——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了一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强调通过技术突破和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实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备受瞩目的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这一概念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应对了全球经济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加速、环境保护需求加强以及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国际趋势。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被视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引入—— 

新质生产力:佳华科技如何发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创新和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抓手。双碳战略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绿色的基础色调,同样也是佳华科技(下文简称“佳华”)的战略发展方向。

佳华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承建及运维单位,同时还是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在绿色环保、双碳发展、数据要素多领域具有突出的行业领先地位,以绿色化数字化双化协同,持续培育佳华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大模型等数字化技术不断在佳华创新、发展、应用,并始终与绿色环保、智慧城市、双碳发展三个主要核心业务领域紧密相连。这些技术在业务场景中的突破创新是佳华新质生产力未来聚焦的关键,也是佳华持续追求创新和突破的核心方向。

佳华将智能制造、物联网、区块链、标识解析、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不断进行凝练和标准化,通过“数据工厂”体系,积极向全行业推广。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坚持以数据为核心,建立“数据工厂”体系。通过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增值四个工序,完成核心技术产品化,通过专业的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实现信息工程数据化,以及数据要素价值化。

 

——分论——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双碳业务创新升级

佳华将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双碳管理、服务、应用和日常生活当中,不断为不同角色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针对诸多挑战,佳华提出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双碳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以数据为核心,佳华通过多年积累的海量生态环境及双碳领域相关数据,构建权威性高、超大量级的数据库—“生态环境双碳云图”。依托“数据工厂”体系,推出双碳领域的大模型及其生态应用。其中,涉碳垂直领域的智能碳助手—“佳华碳精灵”已经在佳华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联合打造的绿色低碳综合服务平台“绿金e碳”上线。

“佳华碳精灵”依托佳华所积累的海量高质量基础数据,承担全国碳市场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碳市场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经验,通过自研的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增强检索引擎实现实时数据与算法模型的深度融合,深入浅出地分享行业知识、分析行业案例、解读政策法规、辅助碳交易服务、支撑碳治理决策,在碳排放量化核算、碳中和路径规划、碳市场管理和低碳技术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双碳领域领先的大模型技术应用产品。

佳华建立面向企业层面的集团型双碳智服平台、单体型数字碳表、碳资产管理平台等产品,为企业提供一整套双碳管理工具,从集团双碳战略向下层层拆解至分子公司末端应用,以咨询为牵引建立专业的双碳信息化服务体系,已形成多个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多行业、差异化应用实践案例。面向各级政府,依托全国碳市场平台核心应用经验,牢牢把控数据质量生命线,服务区域达峰中和目标,及时有效实现数据报送、履约管理等核心应用。面向金融机构,便捷实现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评价评级,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涌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技术等多种领域的进步。佳华始终以双碳数字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方向,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构建绿色现代化发展目标。

以新质生产力助推碳计量监测与数据治理

除了在软件应用中的卓越表现,佳华还不断在双碳智能制造、数据库等领域深化发展。佳华具备电子设计、嵌入式研发、设备集成等能力,已形成碳监测设备、物联网智能终端、碳管理一体机等全流程碳计量监测硬件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碳数据采集、核算、统计、分析、管理等服务,为电力、水泥、有色、钢铁等多个重点行业提供准确的碳计量,以实现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的全场景动态采集和自动核算。

佳华以碳监测、量化、分析为核心,以碳链平台为纽带,构建起全产业链可信数据共享交互平台,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物联网平台实现了多源多维数据快速接入,具备了百万设备接入能力;“海东青”时序数据库实现了快速、正确地存储数据和查找数据,成功入选了国家信创技术图谱,实现了低成本存储、高性能应用;云链共享平台实现了数据交换共享、数据安全保障,拥有数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网信办颁发的运营许可资质;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是全国首个以双碳和生态环境数据为核心的二级节点;大模型技术则助力“数据工厂”体系应用多样化,利用高性能算力体系和智能算法为各行业的应用提供层出不穷的创新性智能化服务。

碳监测计量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加强了对碳排放趋势的实时监控能力。新质生产力将助推该领域的不断应用发展,正在重塑传统的碳管理流程,这一过程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会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以数字要素发展推动佳华新质生产力形成

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特别强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角色,以及数字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中的关键作用。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颠覆性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部分,而产业数字化则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佳华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始终高度重视数据资产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技术产品研发与数据资产治理体系,已将数据要素管理作为公司长期战略。凭借近20年的海量数据积累,建立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库,汇聚万亿条数据,具有百亿条热数据的服务能力。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价值的体现。佳华在全国率先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环节,是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获得全国首个上市公司数据资产登记凭证、全国首笔银行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佳华旗下的子公司山东佳华,率先取得山东省第一张数据资产登记证书。作为大数据国家标准的编制单位,公司打造出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佳华经验”,数实结合的优势不断凸显,成为新的行业制高点。

数字要素在推动中国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尾—— 

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佳华将坚持以技术革新为动力,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不断攻克行业内的技术难题,深化双碳领域的业务应用研究,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发展。通过加强技术赋能、推进技术产品多元化战略以及深化与生态伙伴的合作,以持续提质增效为发展主线,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同时,佳华科技也将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广创新技术与实践成果,为国家的绿色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备受瞩目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已圆满闭幕。此次大会不仅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还深入探讨了《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明确指引。

图片1.png 

佳华党总支积极响应,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同志集中观看了开幕直播。会议期间,党员同志和群众围绕两会政策展开了多次热烈讨论,特别是“数据要素”这一话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目标,强调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并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这为佳华在数据要素管理创新发展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关于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

《计划报告》也对“数据要素”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总结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报告指出,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上升。同时,报告还强调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化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组建国家数据局,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系。促进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对于2024年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序开发利用数据要素,加快完善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规则,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统筹提升“东数西算”整体效能,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和供给结构,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提升多元算力综合供给,提高西部地区算力利用水平。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加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加快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和应用示范,推动建立企业数据公平授权合理使用机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进数据跨境流动试点,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数字治理规则。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项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更重塑了产业格局。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等众多新产品、新业态,展现了数字经济的巨大潜力。

佳华科技集团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物联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是国家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获得全国首个上市公司数据资产登记凭证、全国首笔数据资产评估、全国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在全国第一个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数据资产入表等全部数据资产化环节,是全国数据经济发展的标杆示范企业。

佳华在试点示范过程中,始终致力于通过 “数据工厂”体系,以“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 ,持续提升公司和客户的数据治理能力,同时提供更多的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在“数据工厂”体系指导下,带着佳华数据要素试点示范经验,基于佳华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打造了“数据要素智能管理平台”,平台可以为佳华自身和客户的数据要素管理全流程提供服务。佳华作为先行先试的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围绕数据要素市场构建了标准化的“数据工厂”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22222222222222.jpg

图片3.png

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佳华将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应用数据要素管理核心技术产品,以数据为核心,打造完善数据工厂体系,做好数据要素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佳华将积极参与或牵头制定数据要素相关国标、行标和地标的标准编制工作, 持续推进数据要素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在智慧环保、智慧双碳、智慧城市大数据运营基础上,佳华依托自运营的物联网大数据中心,拓展多源数据要素应用,实现数据要素的复用和增值,成为物联网数据的“托管地”,构建全产业链的物联网云链大数据平台。

佳华将把自身在数据要素试点示范方面的经验,总结并推广到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帮助更多客户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引领数据要素管理行业的发展潮流。

CCER前世今生

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控排企业碳排放量如果超出了国家给的碳配额,既可以在全国碳市场直接购买其他企业的排放配额,也可以选择在CCER市场上购买自愿减排量用于抵消自己的碳排放量,随即形成了碳交易。

CCER体系于2012年3月开启,暂停于2017年3月,总计运行5年,2018年5月,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恢复运行,已经备案的CCER可参与交易,但新项目备案申请一直停滞。暂停原因系2017年发改委公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方法》中,施行过程中存在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小,各些项目不规范等问题。

图片1.png

在暂停期间,随着CCER供应量的减少,交易持续走高,CCER成交价格因此上涨到55元/吨。根据复旦碳价指数,预计7月全国CCER中间价上涨为55.23元/吨,其中北京和上海为71.83元/吨;广州为66.03元/吨,上涨原因主要系上次供求紧张。

大国担当,庄严承诺

2016年9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成为第23个缔约方。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做出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2020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2021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气候峰会发表讲话,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

新规出台 中国特色

阔别6年,CCER重启需求迫切。

2023年6月29日,生态环境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计划在年底前重启CCER,其中CCER的制度建设、方法学遴选,以及交易平台筹备等工作进展顺利。7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推动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监总局”)公布市场期待已久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CCER管理办法”);CCER管理办法于2023年10月20日在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

CCER管理办法正式稿对额外性进行了更精准的描述,强调了项目方案应当“不是财务指标等方面的最佳选择”“存在融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障碍”,但签发CCER将有助于其“克服”上述障碍。

CCER签发的项目范围的核心要求不变,即有利于“降碳增汇”的项目,都有可能申请签发CCER;但正式稿不再以列举的方式列明具体项目类别。

新CCER管理办法规定,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项目、减排量,必须符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项目方法学;首批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含竹林)、红树林修复、并网海上风电、并网光热发电四类。

新规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走有中国特色的CCER减排道路。可以肯定的是,造林碳汇(含竹林)这一传统的、具备额外性,有利于“降碳增汇”的项目,将成为CCER项目的主流。

碳汇蓝海 千亿掘金

中国碳市场为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根据上海环境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2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正式上线运行35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CCER机制是全国碳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机制。市场规模上,CCER可抵消配额比例为5%,2021年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覆盖排放量约40亿吨,则测算出CCER规模年度需求约有2亿吨,规模可观。

根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2022年,全国CCER交易量868.06万吨,同比下降95.03%,原因系22年全国碳市场无CCER清缴抵消需求,并且存量有限,成交量的月度和地域分布也较为集中。截至2023年H1(上半年),全国碳市场CCER累计交易4.54亿吨,同比增长703.79万吨。

图片2.png

未来随着其他高排放行业持续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CCER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中性/乐观预期下,CCER理论需求量分别将达7.0/10.5亿吨。价方面,存量CCER供不应求导致其近期成交价格高于CEA,2023年6月CEA/CCER成交价格分别为54.1/78.0元。长期来看,以欧洲碳交易市场发展为鉴,在中国碳交易市场趋于成熟且碳配额监管政策趋严情况下,碳配额价格或将呈提升态势,CCER作为碳配额补充机制在供需相对平衡情况下与配额价格相互锚定,其成交价格也或将进入上行通道。整体来看,CCER重启后,量价齐升将助推市场扩容,根据我们测算CCER均价100元/吨情况下,中性/乐观预期CCER市场规模分别为700/1050亿元。

 图片3.png 

林业碳汇项目占比有望持续提升通过复盘全球碳信用市场发展,林业碳汇项目在签发碳信用中的占比逐步提升,2021年林业和土地利用碳信用为115百万吨,占比较2016年提升24.3pct至60.5%。

 图片4.png

从额外性要求、经济效益及森林覆盖率三方面来看,其占比提升有迹可循。

1)林业碳汇能够持续满足CCER项目额外性要求。以新能源项目为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逐渐发展和普及,其成本逐渐降至基准线情形,或将难以继续满足额外性要求,而林业碳汇中长期来看仍将具有资金、技术方面的推进壁垒,满足CCER项目额外性要求,其项目推进具备可持续性。

2)林业碳汇项目相较于其他“负碳”技术具有经济效益的优势。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林业碳汇是最经济的负排放技术,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大概在10-50美元/吨,而直接空气捕集、生物质能源等负排放技术去除成本均在100美元/吨以上,在新能源等CCER项目难以满足额外性需求后,相对成本优势将使得林业碳汇项目具备长期发展基础。

图片5.png

森林覆盖率提升为林业碳汇项目提供生态基础。随着大规模造林及天然林修复,我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发展,2022年我国森林面积为2.3亿公顷,覆盖率达24%,同时造林面积也在不断增长,为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生态基础。此外,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数据,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提高10%,森林碳储量将增加9.9%-12.5%,森林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的碳汇满足额外性要求。基于此,我们认为随着森林覆盖面积、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业碳汇项目数量增长后带动份额提升确定性较强。

佳华绿金e碳 助力CCER掘金

在CCER重启这一关键政策的实施背景下,佳华以独特的优势和责任担当,在中国碳市场中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参与者又是建设者。佳华重磅退出“绿金e碳”,为CCER重启提供技术支持。“绿金e碳”经过前期业务规划、建设和部署,初期已实现碳资讯信息、交易服务、交易行情、会议碳中和、绿色金融等功能模块,同时在行业内里首次应用大模型技术,建立智能碳助手问答机器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碳服务需求。

展望未来,佳华科技携手佳华智联将继续发挥在碳市场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创新技术优势,积极响应并推动国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尤其聚焦于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CCER减排这一核心领域,以期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全国碳市场的高效运作,为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实践保障。

千亿市场,碳汇蓝海,3060,指日可待,佳华技术,减碳保障。

数据作为生产力要素,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被认为是社会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管理也成为了当下最热的话题,为使数据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完善数据要素管理方式,初步将数据要素管理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本化。

图片4.png

目前,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数字平台的应用和采集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一个很大的数据原生池,同时通过数据治理实现了数据资源化。为进一步推进数据要素管理,进行数据资产化,国家财政部2023141号文件《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制度,促进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构建共治共享的数据资产管理格局;国家财政部资产管理司20241号文件《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级单位细化管理要求,加强数据资产源头管理,在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方法、技术标准等进行自主采集、生产加工数据形成资产。

202381日,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强化相关会计信息披露,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这是对“数据二十条”中“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的落实和细化,也是数据资产最终走向数据资本重要的一步。

如何管理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作用,体现数据资产价值,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成为企业从数据资源化赛道转向数据资产化赛道必须解决的问题

佳华科技两年多以来,紧跟政策,是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试点企业,是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在全国率先走通了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的环节,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多年的数据资产价值化实践和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创新性提出了“数据工厂”体系

图片5.png

1. 强化数据资源资产化管理——数据要素智能管理平台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工作持续开展,佳华结合自身数据治理经验和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打造了“数据要素智能管理平台”,一方面便于自身完成数据要素价值化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助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持有的数据资产进行梳理,归集、入表、评估数据资产价值,体现数据资产的金融属性,形成高评数据资产,使得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图片6.png

数据要素智能管理平台,主要由六大核心版块组成,包括资产规划、数据接入、成本归集、资产运营、模拟报表与披露和模拟评估资产规划该功能作用于前期数据资产的创建和规划。在创建数据资产时会关联相关数据信息及资产成本规划,并填写数据资源相关合规权属信息、规划数据模型,根据资产来源和资产用途确认科目是存货或无形资产数据接入,需明确录入数据的相关管理信息,旨在帮助企业从源头厘清数据权属信息和数据管理情况。平台灵活支持各类不同的数据源和数据库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等,并提供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数据开发、数据标准管理等数据治理工具。成本归集,以人工、材料、费用分类管理数据成本,适配企业财务费用管理,在创建成本时会选择款项类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脱敏、数据分析等。资产运营,数据资产化生命周期分为费用化期间、资产化期间以及资产已确认三个状态,提供数据资产订单管理,在结束资产化时,若是无形资产则需要填写摊销相关信息。帮助企业进行资产处置、资产摊销以及资产减值等各种操作。模拟报表与披露,根据相应的确认科目生成对应的资产台账,同时提供披露报表生成功能,支持本地数据导出和外部导入生成披露报表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资产管理和财务信息披露服务。模拟评估,利用大模型技术,可实现企业数据资产规划指导及合规鉴权判定、数据质量评价、成本自动分摊归集、资产健康诊断、资产运营指导,模拟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生成评估报告。

2.推进数据资产运营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双碳云图

佳华科技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深耕生态环境和双碳领域,拓展智慧城市,20年的发展和积累,沉淀下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在数据要素管理的推动下持续贯彻“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形成了以生态环境双碳云图为表征方式的数据服务体系

图片7.png

要素积累,我们沉淀下来了1997年起各个省、市、县的碳排放数据和相关的经济数据指标,同时有全国70余万家企业公开的环境数据。10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遴选汇聚了近十多年200余类数据指标城市的经济数据、人口数据、车辆保有量、交通流数据收集了近3000由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减排项目信息.建立了全国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库,总数据量达万亿条,具有清洗和脱敏后数据为600+亿条。数据加工,佳华科技获批全国首个以碳数据为主的国家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并面向碳排放数据和生态环境数据提供标识,给每一条数据 起名字”,名字中揭示了该数据的来历和关系。模型服务双碳云图除了提供一些基础的数据分析之外,还提供了一些AI数据分析服务和专家服务。平台内置了KAYA模型,帮助用户实现预测达峰、中和推演。数据产品,除了给用户提供基础的数据检索服务之外,还可针对区域环境和碳管理分别形成了300多个地市的“城市一张图”,近2000个空气质量站点的“一站一图”和3000多个地区的“区域碳账本”等数据产品,实现“即插即用”的SaaS化服务模式。

佳华科技通过建立和完善数据资产运营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实现数据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数据资产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形成数据资产持续增值的能力,实现信息工程数字化和数据价值要素化的数字化转型

 

作者: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云链大数据中心 数据运营部 副部长 王强

2023年年初AI大模型呈现井喷式的增长,3月OpenAI率先发布GPT-4,百度紧跟GPT-4率先发布文心一言,而后包括阿里通义千问、华为盘古、腾讯混元、360智脑、讯飞星火纷纷跟进。当前,大模型发展呈现出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化应用的发展路径,并不断深入垂直行业领域。

佳华科技已经应用AI大模型尝试赋能传统产业,

在环境治理方面,通过准确分析和预测各种环境数据,制定详细的污染管控方案,并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供更直观、更高效的环境治理工具和手段,助力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在双碳管控方面,通过分析历史碳排放数据和气象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调度,评估和优化企业自身的碳足迹,为碳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佳华科技多年来一直在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和运维领域提供服务,秉承“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树立数据驱动的发展理念,加强政务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深化数据应用创新,助力政务信息智能化升级,为政府机构和公众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打造新质生产力。

佳华科技打造政务服务大厅AI专属域大模型,以海东青数据库为核心的IoT物联网平台接入多源多维数据,通过云链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融合,汇集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布置信息、政府机构信息、行政事项审批信息、民众办事信息、行政政策法规条例等特定领域知识图谱数据积累,保证数据安全、可信、高效的共享交换,实现多源多维数据的有效融合,并采用多任务训练方案,提供更加快速,精准,高效的内容交互方式。同时采用多模态输入模式,可感知到的图像、文字以及自身数据进行联合训练,处理和理解视觉和语言信息,在视觉信息和语言信息互相关联的场景下,更好地理解上下文交互内容,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与更好的内容理解能力,以虚拟人/机器人形式提供应用场景。

佳华科技AI专属域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提供两类服务。

1、1、政务咨询类

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领域,利用大模型打造专业知识助手,为企业、群众和机关工作人员提供精准问答,优化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可为公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快速捕捉公众需求,给出针对性地服务与建议,让政务咨询变得更加高效;

2、2、辅助办理类

主要是利用大模型全面学习政务服务知识和办件数据,建立对政务服务事项和企业群众办事意图的精准理解能力,使政务服务更加精准智能、高效便捷,实现指引服务、业务办理选择和区号服务,在迎宾模式下可实现智能接待与讲解工作,同时协同办理业务人员从大厅到柜台再到离厅的陪伴式引导服务。

随着AI大模型在智慧政务服务大厅的深入应用,能够催生政务数据应用新模式,赋能政务服务新动能,减轻政务系统人力成本,提升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改善公众服务体验,为公众提供精准化与智能化的政务引导服务,助力政务系统的智慧化、数字化转型。

作者: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产业拓展中心  总工程师 晋吉平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IT 技术加速与传统的城市建设融合,智慧建筑行业迎来了挑战,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智慧建筑市场正以每年15%左右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前景广阔。

为实现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推动智能建筑加速向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智慧建筑发展,将人、物、建筑空间和环境互联是智慧高效、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智慧建筑的建设普遍存在运行效果不佳、设备、系统难以实现互联互通、缺乏有效安全管控、绿色节能环节薄弱等问题。

图片1.png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罗克佳华”)自成立以来,参与设计和运维了数百栋大型公共建筑,掌握了智慧建筑运行核心数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到智慧建筑中,形成了具有佳华特色的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助推绿色化建设、智慧化运维、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图片8.png

罗克佳华智能建筑解决方案秉承“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通信等技术,使建筑物具备自我感知、自我判断、自我学习、自我分析和自我决策的能力,适应并满足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建筑物安全高效、绿色低碳、舒适便利及可持续发展等功能的需求。

大数据技术是指涵盖各类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管理体系等的应用技术。在智慧建筑的应用管理中,不同工作系统会收集、储存大量不同种类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专业化处理这些海量的信息,能有效提高智慧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大数据技术提供面向建筑对象的数字模型构建方法,利用或构建BIM 智慧建筑和设备的数字模型,构建可视化数据模型,对采集的时序、流式、关系型等多元数据进行清洗、重组和标准化处理,优化数据的层级关系,提升数据流通效率,为业主、工作人员提供多维度、多视角的数据服务。

大数据技术提供智慧建筑业务对象化数据建模服务,支持复杂分析流程的构建,提供从设备运维、经营管理、节能降耗、视频图像、文本等大量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业务和工作人员具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的业务能力,从而实现智慧建筑科学运营管理,促进业务升级。

基于以上构建方法和服务,罗克佳华采用大数据技术可消除楼宇中个体“烟囱式”信息系统,实现智慧建筑中的多业务系统的有效融合、联动和智能协同,使得智慧建筑中的人员工作和生活更加轻松。

罗克佳华建筑大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设备运维、业务协同、环境协同、能源低碳等方面:

图片2.png

  • 设备运维大数据

静态数据的分析:根据各种不同的设备类别、服务贡献、报警频率、故障停机时间/次数、能耗数据、功耗数据、维保成本等,建立设备绩效评估模型。有助于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设备闲置,为增收节支、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业主购置和使用设备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动态数据分析: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结合关联系统的协同监测,实现设备状态的预测、预警、规划和引导,为建筑设备安全使用和维修提供数据支撑。

  • 业务协同大数据

通过物联网将视频监控、通讯、设备和人员定位等系统进行融合,实现跨系统的协同联动,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后实现事故报警、态势感知、应急预案、应急指挥、应急资源管理的处理,自动给出紧急事故预案,为管理者各种提供指挥以及处理策略,及时执行下达指令。在突发紧急事件时,可大大减轻值班人员在突发事件时的心理压力和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高效和科学的支撑。

图片9.png

  • 环境协同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结合BIM、云计算技术构建建筑与环境信息模型,实现建筑和环境的统筹规划,做到建筑职能的充分利用和不同建筑、不同系统间冲突的预先避免。

结合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环境系统,实时测控相关环境信息,以应对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建筑外部状况。

借助同类型建筑之间大数据,相互“学艺”,学习如何更好地运作自己,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

  • 能源低碳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可根据地理位置、天气、地质情况分析建筑用能需求,并对建筑内能耗设备裕度进行合理设计与安排,降低建筑成本和投入使用后的能耗。还可建立面向建筑对象的节能模型,统计同类建筑能耗数据,主动分析优化节能参数,调节楼宇自动化联动执行设备,对建筑中的照明、采暖、供电等设备的使用时间和数量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调节,减少设备的无用功,并将能耗数据逐层分析到最小单元,实现精准节能。

 

作者: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物联网技术中心 解决方案工程师  卫学兵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有效管理和利用数据资产变得尤为关键。为了更好地推动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佳华科技作为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积极参与并贡献宝贵的经验和技术。

数据资产“入表”是数据资本化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标志着数据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转变,更是挖掘数据作为“新财富”的关键环节。通过设立首席数据官制度,佳华科技统筹数据战略实施,推动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逐渐将技术层面的数据治理升级成为企业经营层面的数据要素管理。

图片1.png

3月27日至29日,由北京市政数局、市人社局,市委网信办和经开区主办的企业首席数据官素养能力培训班在京举办。佳华科技的财务总监王朋朋分享了“数据资产入表方法与路径”的经验,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并引发了广泛讨论。佳华科技作为北京市首批数据资产入表试点企业,成功地走通了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定价、融资贷款等多个数据资产化的环节,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佳华经验”。

图片2.png

基于自身经验,佳华科技总结出数据资产入表的底层逻辑,即从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再到资本化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佳华科技结合自身经验和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打造了“数据要素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旨在帮助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持有的数据资产进行有效梳理、归集、入表,并评估数据资产价值,体现数据资产的金融属性,形成可量化的数据资产,从而推动数据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数据要素价值化和数据资产入表工作进入新阶段,佳华科技将继续应用丰富的经验和高新技术,加快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工作的探索,通过释放数据要素的潜能和价值,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贡献力量。

嵌入式产品开发,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信/网络/通讯、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相关行业。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嵌入式产品的开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硬件和软件的集成,更涉及到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从行业角度看,嵌入式产品开发的趋势明显。一方面,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嵌入式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嵌入式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性能越来越高。这为嵌入式产品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政策层面,政府对嵌入式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各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例如,中国就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这些政策为嵌入式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对嵌入式产品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片1.png

首先,智能化将是嵌入式产品发展的核心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将能够更好地实现智能化功能,包括自动决策、自主学习和深度分析等。这些智能化功能将极大地提升嵌入式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嵌入式+AI算法,嵌入式的边缘计算设备增加AI算法,给原有的老旧摄像头增添新的识别能力。

其次,技术融合也将成为嵌入式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嵌入式系统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加复杂、更加智能的系统。例如,嵌入式产品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与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计算和存储等。

同时,安全性也是嵌入式产品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嵌入式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因此,未来的嵌入式产品开发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设计,包括加密技术、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佳华科技拥有完备的嵌入式产品开发体系、全套的实验验证能力、多领域的产品解决能力,基于强大的智能终端研发、制造优势,研发面向各类行业企业、不同场景下的碳监测智能终端系列产品,打造全场景监测能力,实现数据快速采集汇聚。公司获得RoHS国际认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技能技术认定证书、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等。

在智慧环保领域,公司推出环境监测系列产品,为全国100多个城市提供物联网大数据服务,监测设备通过与数据分析和云平台的结合,融合监测数据和业务管理数据,通过数据汇聚、数据建模、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分析等,提供全套数据服务能力。

在智慧双碳领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发碳监测系列产品,无缝衔接各种现场信息系统、数据库、OPC以及各种标准的接口采集数据,并通过“数字碳表”帮助企业“厘清碳数据,管好碳资产”,通过与AI技术的融合,高效精准地识别表证单书,建立精细化的数据台账,高效地完成数据报送,提高MRV业务的管理效率,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公司适应市场需求,定制化的设计符合工业现场和汽车内部环境监测的全系列产品,通过AI技术识别驾驶员的行为,再通过各种环境传感器的监测,帮助车辆实现智能健康安全座舱的构架,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驾乘环境。

图片2.png

综上所述,嵌入式产品的发展之路将是一个多元化、技术融合的过程,涉及智能化、安全性等多个方面。佳华科技将继续秉持技术研发和创新的精神,不断优化公司的嵌入式产品,持续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中心 中心总经理 王耀华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绿色数据中心的构建与实践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太原罗克佳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数据科技”)作为一家在数据中心运营领域具有多年积累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数据中心。

  应用绿色技术产品

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数据科技严格参照《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中的技术及产品做选型,已启用的机房模块采用了具有freecooling技术的制冷机组、高效精密空调、湿膜加湿器、变频水泵、高频UPS等节能技术和产品。新启用的机房模块,将采用间接蒸发制冷、板载式液冷、高频模块化UPS、磁悬浮等技术及产品,会更大程度上提高能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经设计优化后,数据中心设计PUE(能效比)从1.498降低到1.195。

图片5.png

制冷机组(带Freecooling功能)

图片1.png

高效精密空调及湿膜加湿器

图片6.png

变频输送系统

图片7.png

智能化、高效配电及高频UPS

  规范运维和管理

为了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节能运行,数据科技建立了动力环境监控、电力监测等系统,实时检测、显示数据中心各项系统和环境运行数据,并做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分析结果,工程师还会对系统不断地优化调整。

在管理体系方面,数据科技取得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等认证,从高质量、高效率运行和环境保护方面,为数据中心的绿色运行提供体系和制度保障。

图片8.png

图片9.png

  实施绿色采购和回收

数据科技在采购过程中,制定了供应商负面行为处理规则,明确规定采购产品需满足国家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及节能节水低碳环保等相关标准要求。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供应链的绿色化,也为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回收方面,数据科技积极推行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数据科技还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废旧设备拆解和资源化利用研究,以实现更加环保的处置方式。

 

通过应用绿色技术产品、规范运维和管理、实施绿色采购和回收等主要做法,数据科技的绿色数据中心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数据中心,数据科技的绿色数据中心在能耗、碳排放等方面均有了明显降低。这不仅为数据科技自身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也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展望未来,太原罗克佳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深化绿色数据中心实践,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模式。同时,数据科技还将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绿色数据中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罗克佳华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子公司副总经理 张金海

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小米汽车的热点事件让我们再一次聚焦到了汽车科技的进步。而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车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呢?这正是佳华智联所关注的重点。作为行业的佼佼者,佳华智联推出的车载环境监测设备,将为您打造一个智能健康的驾乘体验,使您的每一次出行不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次健康之旅。

Honeyview_1111111111.jpg

随着“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测试评价体系的发布,人们对健康汽车的认知日益增强。而佳华智联正是以此为创新原点,借助海量数据资源打造的“全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为每一位车主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实时采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如PM2.5、CO2、温度、湿度等,佳华智联的系统不仅能提供空气质量信息,还能分析并预警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的环境因素。

Honeyview_222222222.jpg

在驾驶或乘坐过程中,车内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乘员的健康安全。佳华智联深谙这一点,其车载环境监测设备能够有效监测车内环境,及时发现部件泄漏和空调系统故障。此外,通过与车辆的智能系统联动,佳华智联的设备还能自动播报天气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给予生活活动建议,全方位守护您的健康。

Honeyview_33333333.jpg

佳华智联不仅关注于当前的车内环境质量,更放眼未来,其“智能健康控制系统”已经入选国家工信部“首届全国新型信息消费大赛”优秀项目,并获得广泛的客户认可和官方媒体好评。这一系统能够记录并分析用户的每次行车空气质量轨迹,统计并评估环境健康对人的影响,为车主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Honeyview_44444444444.jpg

为了进一步提升健康驾乘体验,佳华智联还研发了空气质量检测仪(车载版)。该检测仪可以实时采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并通过汽车总线传输至上级控制器节点,实现与“智能健康控制系统”的无缝对接。通过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佳华智联确保您在享受舒适驾乘环境的同时,也享有健康的出行生活。

Honeyview_55555555555.jpg

目前,“智能健康控制系统”和空气质量检测仪(车载版)已广泛应用于多款量产车型中,硬件产品累计供货量超过230万件。得益于佳华智联的创新技术和卓越服务,自主品牌客户车型更是荣获“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推荐车型”等四项大奖。

Honeyview_6666666666666.jpg

佳华智联致力于营造智能健康的驾乘体验,拥抱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大势。无论是通过实时的环境监测,还是长期的健康数据分析,佳华智联都在用科技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如今,有了佳华智联的车载环境监测设备,每一次启动引擎,都是开启健康新旅程的信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需求的不断攀升,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而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环保大数据的应用将大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有力保障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基础,对 “十四五” 时期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统筹引领作用。

佳华科技是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生态环境信息化领域的领先者,公司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政策要求,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不断研发和升级生态环境信息化数字化产品,同时横向拓展政务、园区、安全、应急类等产品研发,基于全国范围内的运营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引导,面向企业服务,打造数据运营和平台经营的双擎驱动场景,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数据服务,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持续提炼和沉淀数据的通用处理能力,发掘和释放数据价值。

公司持续进行智慧环保信息化、大气、水、污染源、减污降碳等生态环境信息化细分领域的创新与探索,在政府环保监管需求侧完善并加大研发大气联防联控管理平台、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系统、污染源智能监管系统、噪声监控系统、减污降碳大数据分析平台等产品,围绕企业环保管理需求侧打造企业超低排放管控平台、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一体化平台等产品。围绕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与决策需要,持续推进系统整合集成和数据共享交换,实现业务全覆盖、数据全联通、系统全集成,提升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分析与利用能力,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助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公司目前已积累百余个政府客户,并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大数据运营服务体系,已形成多个本地化服务基地,不断积累标准化运营服务模式,构建区域间知识、案例、经验共享协作机制,为客户持续提供优质运营服务,助力服务城市完成以数据驱动的科学调度指挥体系和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在大气环境方面,呼和浩特市六项因子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威海市持续保持山东省各项指标第一;太原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在168城市中排名达到近3年最好水平;吕梁市PM2.5和SO2浓度在全省11个地市排名第一,其中PM2.5连续三年在全省和汾渭平原排名第一,吕梁市及13区县均完成省厅指定的目标考核;天津市中新生态城PM2.5浓度持续保持全市前三名;萍乡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5%,创历史最好成绩,较2022年提高7.9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首次连续两年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下辖的安源区、经开区、芦溪县空气质量同样明显改善,其中经开区实现PM2.5和优良率“双改善”,为全省111个县区为数不多的“双改善”县区。在水环境方面,重庆市合川区5个国控断面考核站水质等级均在Ⅲ类及以上,顺利完成考核任务。通州区2021—2023年考核断面均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顺利完成“十四五”考核要求。

图片01.png

未来,佳华科技将继续秉承“高科技要深入基层、面向应用”的理念,深耕生态环境领域,利用佳华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和产品,为环境治理事业做出“佳华”贡献。

——引言——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即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减排已成为政府和企业行动的重要工作。这一背景催生了双碳领域一系列信息化服务产品,旨在支持和促进碳管理、碳核算、碳足迹评估以及碳关税等多方面的工作。此类信息化平台产品大多侧重于为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服务,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开展不同层面的碳管理。这些平台产品通常以PC端进行交互,而双碳领域APP/小程序的应用鲜有得力、并可持续稳定运营的产品。从业者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通过多步骤的线上搜索或关注主管部门的通知公告来掌握最新政策,以相对固定的从业圈层沟通进行交易、咨询等服务的洽谈和信息获取,这一切都显得颇为不便。

如何更好地利用某种渠道来帮助需要的人群实现碳领域多场景的便利成为一个议题。

 

双碳领域需要一款专为从业人员设计的移动端APP,能够集信息获取、政策解读、交易对接、培训服务、产品宣传、案例分享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它不仅能够为专业人员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和工作的环境,更能同项目结合与现有的PC端政府和企业服务产品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与功能互补,从而提高相关工作便利和行业信息流通速度。

佳华科技与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共同研发的——绿金e碳 旨在为双碳领域相关人士提供一个全面、便捷的工具,帮助大家在日常工作场景中开展相关应用。

 

——绿金e碳产品如何应对未来——

 

1

通过“碳行情、碳资讯、政策法规、核算标准”打底基础应用

 

绿金e碳App/小程序具备四项基础功能,分别是“碳行情、碳资讯、政策法规和核算标准”。通过碳行情,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国内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最新价格动态,颗粒度可至国内CEA交易分时碳价级别,涵盖碳价格、交易量等各项交易参数关键信息,为碳交易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关注碳价走势行情提供必要便利,相关界面还上线了“自动生成碳价报告”功能,根据用户需求快捷生成碳价周、月报。碳资讯功能则聚焦于行业新闻、专家视角、政策变化等,每日更新当下最新最热的资讯消息,帮助用户掌握行业脉搏,拓宽知识视野。其中“大运观点”板块将持续产出双碳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内容文章,也计划邀请不同机构、合作伙伴和专家,将其原创性内容通过该板块进行对外发布。政策法规部分为用户提供国家及地方涉碳的最新政策与行动方案等,确保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核算标准功能为用户提供各行业碳核算标准,相关并支持筛选、查询检索、一键下载PDF文件等。

 图片7.png

 

2

通过“CCER专区、低碳技术、绿色金融、典型案例”来延展功能

 

为了进一步丰富绿金e碳App/小程序的功能性,并更全面地服务于碳行业的专业人士,我们在原有的基础功能上进行了延续扩展,新增了CCER专区、低碳技术、绿色金融和典型案例功能模块,使得该应用成为了双碳领域相较全面和实用的工具之一。

CCER专区功能提供了包括2017年CCER暂停前已经备案的全国所有CCER项目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监测报告、审定报告、核证报告等,同时将发改委曾经发布过的和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进行了完整收录,并支持查询和直接下载。低碳技术功能则聚焦于前沿的六大类低碳技术和项目案例,包括节能及提高能效类技术、非化石能源类技术、碳汇技术等、旨在为用户提供创新低碳技术信息,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功能为用户展示各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信息、支持手动申请,操作便捷,旨在促进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加速碳减排等各类绿色项目的落地。典型案例模块则收录了用户于低碳技术改造、绿色金融对接、零碳会议和活动举办等多个方向的代表案例、为其他用户提供经验分享,激发创新灵感,不断展示在产品中的推进情况。

通过这些功能的延展,绿金e碳App/小程序不仅加深了用户对低碳工作的理解,也为潜在需求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指导,实现从信息服务到知识共享、技术指导乃至金融支持的全方位覆盖。

图片8.png


3

通过“碳交易、培训专区、会议碳中和”来促进业务协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双碳领域的业务协作和知识共享,绿金e碳App/小程序在已有的丰富功能基础上,再次新增了碳交易撮合、培训专区和会议碳中和三大模块,旨在搭建一个更加开放、互联的行业对接生态系统。

碳交易撮合功能致力于为配额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流通不畅搭建一个透明、高效的场外交流平台。通过平台的用户信息发布及维护,该功能能够根据买卖需求、预期价格、交易量、期望交易时间等多维度信息,为用户提供交易信息匹配的,建立一个新的碳交易信息获取渠道。

培训专区功能则聚焦于提升双碳领域具有培训需求用户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平台通过同各行业协会、培训平台等进行合作,上线相关价值课程,提供一系列在线课程和线上学、练、考、证书发放功能,预计将涵盖了碳核算、碳交易、碳汇开发、碳足迹、ESG、双碳法律法规等多个课程领域,由行业专家主讲,帮助用户系统地掌握碳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竞争力。也帮助提供培训服务的协会、企业等建立包含课程发布、招生、线上学习、大模型考试结合等培训业务中必要的信息化支撑通道。

会议碳中和功能致力于推广碳中和理念,为会议和活动的主办方提供会议及活动碳核算、碳抵消、零碳认证证书发放等服务。遵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指南通过科学核算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并提供相应的碳抵消方案,该功能帮助企业和机构实现活动及会议的碳中和,展现零碳办会的责任。

通过这三项新功能的促进,绿金e碳App/小程序不仅能够促进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还能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业务协作。

图片9.png


4

通过“佳华碳精灵”双碳垂类大模型来引入业务创新

 

为了在双碳领域进一步引领业务创新,绿金e碳App/小程序引入了前沿技术——“佳华碳精灵”双碳垂类大模型。

“佳华碳精灵”依托佳华科技和佳华智联所积累的海量高质量基础数据,承担全国碳市场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碳市场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经验,并通过自研的数据增强检索引擎实现实时数据与算法模型的深度融合,深入浅出地分享行业知识、分析行业案例、解读政策法规、辅助碳交易服务、支撑碳治理决策,在碳排放量化核算、碳中和路径规划、碳市场管理和低碳技术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形成我国双碳领域领先的大模型技术应用产品。

“佳华碳精灵”还在碳交易撮合、政策法规、培训专区、会议碳中和等功能模块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问答过程中识别潜在的交易需求,推荐跳转至碳交易功能。针对政策法规和培训等场景提供碳精灵伴随式服务,便捷不同场景的使用。

图片10.png


5

通过“品牌专区”接纳对外合作与展示

 

为了进一步拓宽绿金e碳App/小程序的合作边界并增强其品牌影响力,我们特设“品牌专区”模块,这一模块致力于为所有服务企业、合作伙伴提供一个专属的展示平台,同时也为用户呈现更多元化的服务与产品。

在“品牌专区”中,合作企业和机构可以展示其创新产品、品牌故事、核心价值以及各类咨询服务。此区域不仅可以用来发布企业最新的应用成果、案例研究和产品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文章和图表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地展现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这一功能不仅加强了绿金e碳App/小程序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提供定制化的品牌展示解决方案,还有助于合作伙伴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对于用户来说,能够在这里发现更多优质的碳减排产品和服务,激发合作与创新的新思路。通过“品牌专区”的建立,绿金e碳App/小程序计划逐渐建立一个业内合作与交流的桥梁,为推动整个双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11.png

 

6

通过“双碳管理”实现对PC端平台的有效协同

 

绿金e碳App/小程序深知移动化趋势下,对于碳管理工具的便捷性和连通性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推出专属的“双碳管理”功能,实现企业既有PC端双碳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有效协同,为用户提供无缝的跨设备工作体验。

“双碳管理”通过佳华云同步技术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用户在PC端双碳管理的核心参数,如碳排放数据、碳交易记录、碳减排项目进度、数据质量、报送及履约情况等,都能实时更新到绿金e碳App/小程序平台。这种协同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一设备访问和管理自己的企业碳账户,在关键场景信息协同变得更加高效,加快了相关管理的决策速度,增强了管理亮点。

通过这种PC端和移动端强大联动手段的建立,绿金e碳App/小程序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全面而灵活的碳管理移动端解决方案,有效地将个人提升与工作场景进行了联动协同。

图片12.png

 

7

“社群体系、运营体系、专家体系”作为潜在优化方向

 

为了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双碳管理生态系统,绿金e碳App/小程序计划在未来的发展中重点关注社群体系、用户体系、专家体系,以及绿电绿证等关键领域的规划与建设。

首先,社群体系的建设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双碳领域交流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沟通碳减排理念、加强需求交互、分享最佳实践和协作机会的双碳社区。这将有机会形成一个积极互动的碳管理网络,加强行业内的信息流通与合作。

其次,用户体系将通过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推荐进一步提高用户粘性,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来优化APP的功能设计,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定需求,甚至在用户运营阶段不断地输入低碳概念,为碳普惠机制的流转形成基本雏形。

专家体系的规划将聚焦于汇聚双碳领域专家和学者,建立专家咨询和交流的机制,同时提供专业的双碳咨询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政策指导,为用户决策提供权威支持。为顶级智库与不同场景需求建立交互通道,在业务对接,深度问答等方面提供积极帮助。

最后,绿电绿证等功能的逐步考虑将为用户解决上、中、下游更进一步刚性需求,进一步将能、碳场景进行结合应用,支持绿色能源的发展,帮助各产品用户实现能源消费的绿色化和低碳化,加速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

通过这些规划与建设,绿金e碳App/小程序将不断加强和完备其产品应用能力,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全面、高效的双碳管理工具。

 

——结尾——

 

绿金e碳App/小程序产品,不仅是工具或服务,它是碳相关用户人群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法宝,更是企业绿色转型的催化剂、是连接可持续发展需求与行业双碳产品应用服务的桥梁。

在双碳目标和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焦点的今天,绿金e碳产品的研发显示了佳华科技主动拥抱行业变化,寻求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初心,体现了作为双碳领域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

绿金e碳产品在市场中仍需持续探索和创新,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功能、性能和易用性,并广泛与行业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目前绿金e碳App/小程序产品已经在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应用市场上线,也支持通过微信搜索“绿金e碳”小程序来使用。欢迎每一位用户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分享。欢迎更多的双碳领域企业加入绿金e碳产品合作与应用的生态,共同为我国双碳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北京佳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解决方案中心 中心副总经理 郝承


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还是新兴科技领域,数字化都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企业数字化管理是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数字化管理可以使企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协同化,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图片1.png

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信息化起步初期,企业中的核心管理系统都是各自为政,各管一摊,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信息孤岛”。导致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低下、工作重复、决策不准确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建设企业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数字佳华团队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结合企业现状和各部门的管理需求,采用以流程引擎作为底座、多表单串联各部门业务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同步、数据唯一,达到破壁“信息孤岛”的目的。

2018年至今,数字佳华团队致力于数字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公司数字化管理体系。将数字化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核心环节,包括销售服务、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将各个环节有效整合,实现“局部一条线、全体一盘棋”,形成网状管理的信息一体化。

为了适应公司架构的不断调整,降低架构变动、业务变动对公司信息系统的影响,数字佳华团队增强了系统的可定制化和可编辑性。企业可以最大程度的根据自身需求和业务特点,对系统进行灵活定制和编辑,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

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佳华数字化管理平台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和适应性强。我们的探索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

UL9Oksdm_MvFS.png

 

打造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

佳华科技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推出了一款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该平台以其卓越的先进性、适应性为建设理念,可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它采用了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为底层数据交互基础,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和高效传输。同时,这款软件还融合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时洞察企业运营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精准的参考依据。

佳华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了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工具(Smart BI、薪人薪事、钉钉、企业微信等)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企业的信息化转型。数字化管理服务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办公自动化管理、人力管理、客户管理、项目管理、报工管理、采购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产品管理、企业网盘等。我们通过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企业数字化管理软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成本提效率

减少纸质文件,降低运营成本。自动化流程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让员工专注于核心业务。

优化资源配置

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增强数据安全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权限管理,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

实现远程办公

支持移动端使用,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提高工作灵活性。

快速适应市场

数字化管理软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佳华科技的企业数字化管理软件无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工具。它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更为企业开启了数字化未来的大门。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选择佳华科技的企业数字化管理软件,就是选择了先进与优势,选择了迈向成功的坚实步伐。

 

作者: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云链大数据中心 平台研发部 副部长 张晓岩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且随着生态环境业务的逐年扩展,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涉及部门广、过程复杂、驱动因素众多,不同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交叉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难度增大。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规划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强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环境协同治理体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减污降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因此,面对严峻复杂的生态环境形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目标、严要求,亟需科学谋划新思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指出要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生态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已进入大数据与智能分析时代,大数据建设是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有力举措。

产品应用层面,佳华科技承建国家生态环境部工业污染源监控工程技术中心,多年来紧密围绕工业污染源监控、生态环境监测、智慧环保领域的“卡点”“堵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注重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整合与挖掘,并持续提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共性技术、数据产品的研发和标准化

图片14.png

佳华科技研发一系列围绕建立整套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数据应用的全系列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以数据运营分析服务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方位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解决方案。通过集中接入各类数据信息并按照环境信息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统一整理,形成可扩展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打破各业务处室间的数据壁垒、有效地对数据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科学加工、满足生态环境日常业务、管理决策、创新应用、科研探索;大气、水、固废、污染源等业务管理平台实现环境相关多源数据采集、问题线索触发、指挥调度、任务派发、执法联动、在线监管等全流程业务的闭环管理,形成了多部门联动联勤、功能完备的一体化业务处理体系。基于海量数据及先进的处理技术,将传统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功能进行升级优化,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数据分析展示效果;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等科技手段,开展生态环境质量预测预警、污染过程模拟与生态环境评估、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分析,支撑环境污染协同管控与综合治理,解决跨尺度、跨部门和多要素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实现分地区、分类别的差异化管理和精准治理。以技术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技术的业务化深度应用,切实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动态性与精准性。

图片15.png

态环境大数据的科学应用是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佳华科技将持续深入挖掘生态环境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拓宽新的应用场景,实现生态环境大数据产品的推广示范与融合应用,开展环境大数据应用服务,赋能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

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一是明确了总体思路。《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是明确了改善目标。《行动计划》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同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分别提出了改善目标,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三是明确了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了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三是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四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六是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七是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八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九是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
四是明确了责任落实。《行动计划》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负总责。严格监督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全民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环境保护,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2024年1月23日《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

聚焦重点污染物、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一是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规则,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预警分级指标,差异化应对不同污染物造成的重污染天气;二是规范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三是强化区域应急联动;四是加快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修订;五是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效果评估。

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佳华科技推出的“大气联防联控管理平台”

以精准治污为目标,精细化监管为手段,通过接入多种设备融合多类数据,能够实现多维分析、AI溯源并形成动态管控+事件响应的监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大气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源监测、气象监测、空气质量预测、视频等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具备了对目标区域进行实时数据监测、视频监控的能力;建立了以事件为基准的报警机制、多维分析机制、AI溯源追踪、处理机制;建成了生态环境“管理者的驾驶舱”,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资源集约化管理,帮助决策者进行快速决策部署,实现快速发现、快速响应的功效,大幅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此外,本平台通过创新顶层设计与整体架构,更加侧重业务应用与数据分析,成功实现了大气联防联控“日常监测、问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反馈”的全链条建设与闭环。

图片1.png

新增功能一:考核目标分解与管理

空间尺度上:将城市目标分解为区县、国控点、省控点、市控点控制目标

时间尺度上:将年目标分解为逐月控制目标和累计控制目标(六参和综合指数)以及日控制目标

实时动态监控当前空气质量状况与目标之间差距,并给出控制余量。

图片2.png

 

新增功能二:污染成因分析颗粒物专题分析。颗粒物浓度分析包括:颗粒物分析、离子特征分析、OC/EC特征分析、无机元素分析、组分重构分析;二次生成分析:NOR、SOR分析、SOC分析;PMF来源解析。

佳华科技44444444444444444444.jpg 

 

新增功能三:污染成因分析臭氧专题分析。臭氧浓度分析、VOCs组分浓度分析、臭氧生成潜势分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析、PMF来源解析。

佳华科技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jpg

新增功能四:污染成因分析传输轨迹分析、潜在源区分析

前后向轨迹

分析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轨迹,后向轨迹溯源,前向轨迹追踪

轨迹聚类分析

基于气团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将气团传输轨迹进行聚类分型

佳华科技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jpg

 

新增功能五:历年污染过程分析

可查看一年内不同污染因子的污染总次数、污染总持续时长,并且以图的形式直观展示一年内发生的数次污染过程,包括每次污染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和污染过程的浓度峰值等。

图片16.png

 

新增功能六:污染案例库

基于历史监测数据和分析数据,从指标特征、污染成因、管控措施、效果评估等方面搭建大气污染案例库,运用智能调用技术实现历史相似案例的智能检索和自动匹配,为管控方案的制定提供历史经验参考

图片17.png

“大气联防联控管理平台”的应用,将深度赋能政府大气环境管理,催生数据服务新模式,为精准溯源、精细管控以及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一创新平台的推出,不仅标志着佳华科技在环保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要进步,更彰显出我们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大气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我们期待这一平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监 郭变香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碳排放管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佳华智联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目标,形成“碳排放数据监测与资产管理平台——数字碳表”产品,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碳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l 精准计量:连续在线监测与MRV碳排放核算比对

该平台的核心在于数字化全息感知终端和物联网设备的智能监测采集系统。通过能耗监测和排放连续监测两个核心模块,平台全面接入企业的碳排放相关数据,实现了连续在线监测和核算报送数据的直观呈现与溯源比对,有效提升了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25984580-tQX8Q7.jpg

各类涉碳数据监测设备

l 智能控碳:全流程存证与数据管理

为了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平台协助企业完善了碳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实现了包括煤质化验在内的全报送数据数据管理及存证,为企业建立起了完备的数字化碳管理体系。

图片1.png

煤质化验数据管理及存证

 

l 数据诊断与预警:提升数据质量

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能够分析识别对企业排放量、排放强度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并评估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完整性、合规性和合理性。通过数据智能诊断与溯源实现数据预警及分级分类,有效提升了企业涉碳数据质量。

图片2.png

异常数据智能诊断与溯源

 

l 交易决策评估:支撑碳市场交易

平台构建了一系列碳市场交易决策辅助模型,为企业提供了碳市场走向、整体仓位、交易方式等重要信息的研判,为企业碳排放交易工作提供了决策支撑和建议。

图片3.png

碳市场交易决策辅助模型系列

 

该产品已吸引了政府主管部门及控排企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未来,产品将陆续扩展应用至更多行业企业,提升更多企业的数智化碳资产管理能力,为更多企业打造碳治理决策支持体系,帮助所服务企业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与引领者。


Honeyview_640.jpg

2024年4月11日下午,20余家环保企业,10余家媒体共聚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参加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盐城环保科技城支持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企业媒体发布会。会议共发布近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案例。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承峰主持。

Honeyview_2.jpg

中共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委常委,盐城环保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吉旭东作为园区代表介绍了盐城环科城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尝试,并热忱欢迎广大企业赴盐城投资兴业。北京朝阳环境集团董事长皮猛、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鹏作为国企代表介绍了环保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和绿色工业循环保障化工行业的实践。

Honeyview_3.jpg

在碳监测、智慧监测、新污染物治理、环境标准、绿色金融等方面,数字碳中和的领军企业佳华科技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数据官、佳华智联总经理陈京南介绍了碳监测设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陕西中合态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凯介绍了生态环境现场监测提升追溯集成管理平台;北京兰友科技总经理马放均介绍了土壤采样制样存储智能化设备情况,解决土壤手工监测误差大、监测周期长、难以质量控制、难以溯源等行业痛点问题。北京是卓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现富介绍了气溶胶机理研究设备;安永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大中华区ESG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菁介绍了双绿共赢---绿色金融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案例。

Honeyview_4.jpg

在氢能、电池、储能领域,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阳贤介绍了本企业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的情况;赛宝绿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林琳介绍了赛宝发储充一体化分布式绿色能源微电网系统。核环保及泛核环保领域,中核大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美丽中国,“核”你共建——基于水土治理技术的生态修复一体化解决方案。

Honeyview_5.jpg

4家企业分享了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态修复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等。陕西福天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李萍介绍了电镀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实践;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上海子公司总经理芦嵩林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任荣介绍了干式厌氧反应器及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泽建介绍了城市主干排水暗涵检测清淤修复技术。

3家企业分享了除尘、脱硫脱硝、VOCs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实践等。福建远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祥波介绍高温低尘SCR脱硝一体化技术;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马昭总经理介绍了VOCs治理及综合利用;山东鹏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冯卿副总工了介绍石化行业VOCs技术创新与治理案例。

2家企业分享了污泥处理处置、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实践等。辽宁山水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洪君介绍了污泥干化、热解气化焚烧设备;辽宁一诺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廉喜文介绍了高效阳极材料的应用案例。

Honeyview_6.jpg

中国环境报、第一财经、中国发展改革报、经济日报、中新社、中国工业报、新京报、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腾讯视频等多家媒体与参会企业就环保领域得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就培育环保产业新质生产力展开探讨。


“当前,特别是要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周期性的契机,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地提升,推动环保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4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暨第六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

Honeyview_640.jpg

据了解,结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本次展览筛选了一批市场急需的高新技术装备,在水、气、固、监测等主题馆的基础上,增设了油烟管控服务专区、除尘净化展示专区、机动车船污染治理展示专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成果展区、新能源电池退役处理与利用专区、噪声与振动控制展示专区等。

纵观今年展会,不论是氢燃料电池叉车、圆管清淤机器人、智能井盖监测终端,还是在机器狗身上搭载的草地生物多样性移动监测平台、可以“变废为宝”的垃圾处理设备,都反映出企业更加追求技术的创新性,注重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布局。

智慧环保成发展趋势

目前,转型升级是环保产业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才能抓住科技创新的机遇期?业内相关人士认为,重点要放在研发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构建新业态上。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智慧环保已成发展大势。在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数据官、佳华智联总经理陈京南看来,我国在“双碳”领域的数字化建设正在加速。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实现碳监测、碳排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价值的体现。”陈京南向记者介绍,在智慧双碳领域,公司打造了以环境监测传感器、企业能耗监测存证器和边缘计算为核心的嵌入式产品,以及“政府碳账本”和“企业数字碳表”等双碳产品。

“针对环保系统林立、数据孤岛、污染不清、治理困难等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污染溯源、预测预报、指挥调度’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智慧环保服务。”陈京南说。

“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由政策和投资驱动,逐渐转为市场和技术驱动。”对于目前产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表示,当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根本动力、有效路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产业需求端由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逐步转向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产业发展的重点由单一环境要素末端治理转向跨领域、多要素、系统协调的综合治理;产业领域拓展到源头防控、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以及与碳中和相关的领域。

打造产业生态圈

实际上,企业的创新发展,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作为一个专业的环保园区,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目前正处在加速奔跑的阶段。

“对于园区企业,我们不仅要‘请进来一次创业搞建设’,还要让其‘走出去二次创业创效益’。” 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一个区域来讲,把产业做大做强,从绿色低碳发展角度来看,核心是要改变以前在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方面“多、散、低”的局面,打造产业生态圈是重要的抓手。目前,盐城环保科技城正聚焦打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交通四大产业生态圈,在产业发展由“链”向“圈”的进程中,加快突破一批重难点技术。

在本届展会上,上海、湖北、辽宁、江苏、浙江、黑龙江等多个展团展示了多个新型环保产品和技术。

如今,一批批行业优秀企业加速发展,一个个环保产业集群正在强势崛起。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是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确立的6个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现已集聚链上重点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近1500亿元。《无锡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表示,到202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800亿元,建成3个特色园区。

山东要推进建设济南、青岛、淄博建设3大产业集群,在全省建设10家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培育壮大100家龙头骨干企业。

从政策来看,各地一方面注重以当地特色产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优化环保产业集群的区域和领域布局;另一方面,着重加强政策协同,加快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和产业集群的管理机制。

探索产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需求升级的同时也带来了环保技术的升级迭代,朝着更低碳、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面对新趋势、新要求,减污降碳、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治理、核安全等,是当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环保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前期投入大、收益周期较长。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看来,当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水平与绿色低碳发展内在要求仍存在差距,服务环保产业自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服务“双碳”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前瞻性技术储备不足,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融合发展不充分。

赵英民指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通过科学方法和法治手段,实现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要精准识别污染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实现降本增效运营。积极探索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媒体介绍

中国发展网是经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批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经济导报社主办的新闻信息服务网站,是集新闻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专业化网络新闻信息平台,是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对外网络宣传和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4)暨第六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佳华科技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稳健的经营策略和良好的业界口碑,荣获“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这一荣誉彰显了佳华科技在环保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了佳华科技的品牌影响力。

图片1.png

佳华科技副总监郭变香领取企业AAA等级认证牌匾

企业AAA等级认证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评选程序十分严格。该认证是对企业和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合同信用管理体系、合同行为、合同履约状况、经营效益以及社会信誉等多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定。AAA级是企业信用评价中最高的信用等级,表明企业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广、风险防范能力强,是值得信赖的商业合作伙伴。

图片11.png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企业信用等级证书

佳华科技作为全国数字经济试点示范企业,长期坚持绿色化和数字化协同发展,聚焦生态环境双碳领域,建立了物联网大数据平台。长期致力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面向市场的高效、环保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注重并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荣获“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对佳华科技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责任。佳华科技将继续努力,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社会,为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产业链数字化趋势明显,数字技术在产业链改造与重构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深刻。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燃机。随着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与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产业链标准化流通媒介,全球价值链中传统产业的简单劳动环节持续萎缩,中间品贸易额持续下降,服务经济获得逆势增长,由数字化技术对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加速重构。

由此可见,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共享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信息网络汇聚领域价值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对产业形态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行提高,是当下政府部门与企业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重大命题。

一、当前数据共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 区块链层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习近平指出,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 数据共享层面: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要结合信息惠民工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方数据共享、制度对接和协同配合”。可见,汇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数据,构成包含政务、行业、企业等各类数据的城市大数据,并通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利用、共享能力有关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实现各领域数据价值挖掘的百花齐放,也是形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2.挑战

• 数据质量方面: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数据存在质量问题,如数据错误、缺失或不一致,将直接影响数据共享的效果和数据的利用价值,也会给数据来源者造成商业形象和声誉的损失。

• 数据安全方面:数据共享涉及多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方面存在漏洞,可能出现数据泄漏和滥用的风险,造成相关各方的利益损失,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的泄漏,还可能威胁国家和公众的安全。

• 数据权属方面: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应就数据所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等进行明确的约定,并在此基础上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避免出现利益分配纠纷和数据问题无人担责的情况。

• 经济方面:数据共享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多个环节,如果数据共享的成本过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导致数据的流通和交易难以推进。

二、佳华科技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策略

佳华致力于通过 “数据工厂”体系,以“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持续为客户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提供更多的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溯源、存证、确权、共享为一体的产品---云链数据共享平台,也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宜云则云,宜链则链”的概念。

云链数据共享平台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信任存证体系将不同行业、领域的组织单位以区块链节点的形式形成联盟链,完成节点间的数据确权、安全保障、高效共享和交易追溯,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能力:

• 数据高效共享:数据共享一键上链,支持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共享方式。资源更新版本对比、溯源有据可查,部门目录同步实时同步。

• 上链存证溯源:完成数据的全链路监控,保证了共享链路的透明,实现了数据创建、申请、共享、使用、内容变更等行为实时监控,上链记录与审计。

• 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中心不存储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避免黑客集中攻击造成的数据泄密等风险,同时也避免了中心出现问题导致上层业务系统停止运行等情况

• 数据防篡改:各参与方进行数据存证时会通过区块链进行链上广播,依托区块链账本的链式数据结构以及加密算法,单个账本数据本难以篡改。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平台实践成果

佳华科技推出的云链数据共享平台,将云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利用区块链本身安全、可信任的特性,为政企客户提供自有数据上链交易通道,实现各行业各领域平台数据安全可信的互联互通。云链数据共享平台拥有国家网信办颁发的区块链信息服务运营资质,可以提供防伪溯源、确权存证、供应链金融和开放平台等类型的服务,也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图片2.png

1.智慧环保建设服务

政府使用多套系统分别管理采集的环保数据,因所在网络不同,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没有建立连接,处于数据孤岛的状态,目前已经利用云链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环境数据的统一规范管理与存储,解决了数据安全共享,授权记录可追溯等存在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涉及环保数据各部门和企业间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智慧园区建设服务

智慧园区涉及多家企业机构及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政府孵化重点项目,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获取相关政策扶持,进而共生发展。云链数据共享平台作为PaaS基础层为智慧园区提供底层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大大提高了当地政府部门及园区管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3.智慧双碳应用

智慧双碳信息化业务中,不管是企业的原始单据,还是核查机构的核查报告、检查机构的检测报告,都可以被伪造和后补,不仅监管机构对三方的数据存疑,而且参与的三方对彼此的数据凭证也存疑。我们把所有参与方特定时间点的数据,生成数据指纹存储上链,借助于区块链的数据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去解决参与者之间数据伪造和作假、事后后补数据问题。

数据汇聚力量,共享成就未来。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和资源,而数据共享则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的研发和应用,释放更多的数据价值,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佳华智联,作为佳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凭借在环境监测和能耗监测领域的深厚经验,自主研发了一款创新的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平台——数字碳表。该平台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核心,旨在为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提供一套全面、高效、准确的碳数据及碳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六大模块助力企业碳管理

Honeyview_640.jpg

数字碳表通过六大核心功能,帮助企业厘清碳数据、管好碳资产,并在报送碳数据、应对碳核查、开展碳交易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撑和供需链接。

碳管理一张图:全局把控与科学决策

碳管理一张图作为企业碳管理的决策工具,整合了平台内的碳监测、核算、数据分析、资产和学堂等模块的数据,集中展示重要信息,支撑企业不同层级的全局把控与科学决策。

碳监测管理:多源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

平台采用工业专用数据库,支持物联网接入、系统对接、手工填报等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实现对企业碳排放相关数据的多源采集,并构建完整的数据链条。

碳核算管理:智能化核算与报告自动生成

内置最新版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核算模型及报告模板,平台具备智能化碳排放数据核算能力,自动生成相应的月度、年度排放报告。

碳数据分析:智能校验与多维分析

利用智能AI算法对企业填报的碳排放数据及佐证材料进行智能校验,通过数据质量等级预警标识进行异常告警,有效降低人工审核难度。

碳资产管理:科学管理与低成本履约

对于有碳履约与碳交易需求的企业,平台提供配额测算与预测、履约成本估算与风险告警、碳价预测与交易策略模拟等服务。

碳学堂:双碳学习与能力提升

碳学堂汇集碳市场相关政策及解读、企业所涉行业要闻,并提供标准化培训视频、课件及试题等内容,为用户提供完备的双碳学习场景。

 

创新与安全的技术架构相结合

数字碳表的技术优势体现在“一链一码一图”的技术体系。中央网信办备案许可的碳链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码,确保了数据的安全、真实、可信。海量数据基础和开放式数据窗口,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专家在线互动交流的平台。同时,数字碳表的“强创新、高可用、新智能、更安全”满足了不同企业核算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并强化了数据的自诊断和日常监督管理。

数字碳表不仅是企业碳管理的智能创新,更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通过数字碳表,佳华智联展现了在碳管理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碳管理伙伴,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未来,佳华智联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将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互相加持,为企业双碳发展贡献数智之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味道钻入我们的鼻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恶臭”。你是否曾被这些令人不快的气味扰乱了生活是否曾被垃圾场所散发的臭气所困扰?是否对空气中排放的难闻气味束手无策?今天,让我们共同揭开佳华智联恶臭在线监测设备的神秘面纱,探索它如何守护我们的呼吸环境。

图片3.png

佳华智联运用多年的大气环境监测经验,针对化工园区、垃圾处理站及污水处理厂等固定污染源,推出了恶臭浓度在线监测仪RK-AQM-OU。这款设备不仅严格依照国家标准研制,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和独立算法,实现了产品一站式监测而且它一经推出,便赢得了环保局和众多合作伙伴的一致好评。

想象一下,一台能够实时监控恶臭气体浓度的设备,安静地站在工厂边界或是城市街道,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像九只敏锐的眼睛,紧盯着氨、三甲胺、硫化氢等有害成分。这就是RK-AQM-OU,它利用泵吸式设计保持稳定的采样气流,并通过多重过滤保护排除环境温湿度的干扰。

图片4.png图片5.png

恶臭监测设备

这台设备的模块化设计支持您选择不同的恶臭气体传感器组合,让您能实时监控恶臭排放情况。数据传输方面,无论您倾向于有线还是无线,它都能满足您的需求。同时,其配备的看门狗电路能在系统异常时自动恢复,确保设备运行高稳定性。

存储方面,恶臭监测设备具备超过一年的数据存储能力,这意味着一旦出现传输中断情况,依靠设备断点续传功能数据可随时补传,一切可以重头再来。

接入方面,设备还支持接入气象类传感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和其他类型的气体污染物传感器,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有效节省了投资成本。

操作方面,恶臭在线监测仪简便易操作。通过手机APP即可直观读取数值及质量浓度值,所有数据都将被上传至云平台,无需繁琐的现场检查,就能指导环境的改善。

总的来说,佳华智联恶臭浓度在线监测仪RK-AQM-OU是我们在对抗恶臭污染的过程中的一个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有效地改善环境。如果您正为如何有效监测和控制恶臭而烦恼,那么,佳华智联恶臭浓度在线监测仪RK-AQM-OU绝对值得拥有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佳华科技作为环保科技领域的先行者,始终致力于通过环保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全面深化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

环保大数据作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是指通过各种监测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的关于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海量数据。佳华科技凭借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保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的高效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方面,公司不仅注重技术的先进性,更强调监测网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通过在关键环境节点部署一系列高精度的智能传感器,公司能够实时监测水质、空气质量、噪声等多个维度的环境指标。这些传感器采用了最新的物联网技术,能够抵抗恶劣环境的干扰,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数据校验机制,通过交叉验证和实时监控,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无误,为环境保护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

在数据管理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海东青数据库和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是数据治理的核心。海东青数据库采用了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处理技术,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需求,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则横向整合相关部门数据资源,纵向贯通市、区县生态环境部门,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构建智慧监管、综合决策、部市联动、指挥会商一体化系统,支撑全市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最终实现监管全要素数据分析、全方位智能监控、全环节监督执法、全业务决策支撑,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此外,公司通过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流程,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质量和一致性,为数据分析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数据分析方面,公司运用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环保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建模,公司能够识别出环境变化的趋势和模式,预测潜在的环境风险,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公司还开发了一系列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报告,帮助政府和企业更清晰地理解环境状况,制定更有效的环保措施。通过这些深度分析,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的机会。

二、以“数据工厂”体系推动环保运维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双碳领域的大数据服务革新

在数据应用方面,结合环保运维项目,将数据分析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环保治理措施,推动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佳华始终致力于通过“数据工厂”体系,以“带着数据做产品,带着算法做服务”的模式,持续提升公司和客户的数据治理能力,同时提供更多的数据产品和增值服务。在“数据工厂”体系指导下,带着佳华经验,融合大语言模型,不断探索环保数据资源新价值。

佳华科技充分发挥在环保领域的不断积累,创建了全国生态环境双碳领域最权威的生态环境双碳大数据库(下文简称“云图”),当前云图中已接入20多万个物联网终端,累计数据量可达600多亿条,包括全国范围内的排污企业70余万家,其中排污许可证信息企业46万余家,纳入全国碳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8千余家,食品经营企业400余万家,3000余个由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减排项目信息,近十多年的200余类数据指标,包括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经济数据、人口数据、车辆保有量、交通流数据等城市统计数据。基于这些数据当前对全国150余个城市提供了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向全国300余地市、近3000多个县、40000多个乡镇、数十万家重点排放企业延伸提供双碳大数据服务。

佳华在结合“数据工厂”体系后,带着“云图”积累的大数据,以大模型技术赋能,形成新的“佳华大模型”的数据服务模式,通俗地讲就是通过问答的交互模式,给用户提供更精准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服务和更便捷的数据分析报告,相比传统模式,预测预报能力从原来只能精确计算未来24小时提升到了可以输出未来30天,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分析报告,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这也是生态环境双碳领域内首个以大数据×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可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数据服务能力。

佳华科技的司训是“学习就是力量,简单就是智慧”,我们必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深耕环保大数据领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04160858zpdx.jpg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今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监测网络、监测技术、业务支撑、数据质量、监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强调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要以全面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为核心,抓好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塑造数智化监测技术新优势两个重点(“两化”),推动监测数据高质量、监测管理高效能、监测支撑高水平(“三高”)。现阶段,国家正在推动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创新工程,面向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重大业务需求,布局生态环境监测发展战略、支撑策略和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向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转化。佳华科技不断加强监测技术科研和成果转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一、数智化基因和持续创新是佳华科技的发展源动力。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构建的覆盖多介质、多污染物和多污染源的智慧环境决策和治理系统,是佳华科技多年来坚持以物联网为依托,深耕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的成果体现。二十年砥砺发展,佳华科技生态环境系统信息化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打造了生态环境信息化大系统,完成大气、行政许可、土壤、执法等40余个专题应用,实现“一图统揽、一屏调度”。

图片1.png

图片2.png

佳华科技持续加快数字技术场景化构建,生态云场景应用能力大幅提升,依托生态云平台搭建智能化治理场景。

二、新质生产力带来产业转型升级新契机。当前,中国的生态环保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同样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的环境指标的监测体系已经比较成熟,未来环境监测站点的升级改造更多的将是在“生态良好”和“绿色低碳”两个监测方向上发力。佳华科技的研发方向始终与政策市场保持高度一致,在技术储备上往往先行先试,提前获得市场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智能智造方面。早在2010年,佳华科技就已经在研发生产《意见》指出的减污降碳监测设备。在佳华科技的终端产品中,有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温室气体微观站、工业碳柜、碳匣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噪声检测仪、移动AI分析仪、红外终端、工业安全隔离系统等空气类监测和数据传输产品,这些产品取得了行业内最为认可的中环协颁发的CCEP证书,支持了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气网格化监测项目。佳华今年又开发出一款具有恒温恒湿系统的升级版泵吸式产品,进一步提高了采集精度,被山西品牌联合会评为“山西精品”,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最佳实践。

(二)在数智化转型方面。近年来,佳华科技致力于将公司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充分应用到市场中去,积极推进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建立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新一代监测技术体系,结合GPT技术实现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

(三)在数据质量方面。佳华科技的产品和服务基本建立了覆盖全部监测活动的“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真、准、全得到有效保障,新拓展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步建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造假、碳排放管理等问题上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图片3.png

图片4.png

按照两会后中央部署和规划路线,展望2035年,佳华科技将助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成,推动监测数据高质量、监测管理高效能、监测支撑高水平,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

三、佳华科技是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和服务商。在今年的两会上,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近年来各地也相继曝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环评文件编制及企业自行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行为,比如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编造数据、假冒他人签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更换监测样品、干扰采样探头、编造假报告假台账、篡改仪器参数,更有甚者用黑客程序侵入到公共计算机系统修改监测数据,性质极其恶劣,而且造假的趋势还在向专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大数据监管是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的有效手段”。

早在2018年,佳华科技率先提出在行业内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大数据账本体系,是解决数据造假问题的最佳实践。该体系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数据标准,永久记录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信息资源结构和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服务信息资源属性及其变化过程。

(1)建立由有序、抗篡改的区块组成的链,为后续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及平台建设提供标准依据。

(2)建立基于数据源差异性的“云链分离”的数据存储机制。链上数据具有一致性高、公开透明、加密传输、不可篡改、易于追溯等特点,适用于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核心数据的存储。

(3)建立保证数据公共性和私密性的“云链协作”数据共享机制。打破过去逐级集中式的中央管理和信息交换方式,采用分布式存储的环境数据,如环评信息、污染源在线监测信息、许可证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无需集中,节省了大量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同时具有“即存储,即服务”的优势。2018年,该解决方案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022年,该解决方案推广应用到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

图片5.png

图片6.png

此次《意见》中专门提到的“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恰好可以在遏制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数据造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年,生态环境部计划将2.5万个地方监测站点与国家联网,进一步提升监测网络的代表性和覆盖面。在1000余个国控站点实施监测装备更新与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在这一领域,那些已经在环保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并且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审查的企业将大有可为。

四、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当前,各地在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与环保组织和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共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摒弃了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创新为驱动推进经济、产业、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会议召开,强调新征程要以支撑保障美丽中国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目标,全面实施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推动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2024年,市场需求一批关键技术应用的突破:加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实现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传感器等多手段融合监测的一体化分析评价,支撑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三水”统筹、陆海统筹、水土协同、生态保护等管理需求。加强大数据、大模型技术应用,提高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引导现场直读监测仪器小型化、集成化技术攻关,提高便携式监测仪器精度,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可靠性和防干扰性,支撑环境执法、应急、精细化管控等管理需求。推进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噪声监测中的应用。

在新质生产力大潮的推动下,佳华科技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行业生产效率,构建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环保决策体系和环境治理体系,助力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佳华智能电气,作为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简称“罗克佳华”)的核心业务之一,承载着公司创业精神和技术创新的历史。自公司成立之初,便引进了世界500强公司的先进智能电气技术,奠定了电气业务板块的坚实基础。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佳华智能电气业务不断壮大,成功实施了多个标志性项目,如机场、火车站、市政务大厅等,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1.png

电气产品作为国家基础工业的关键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支撑着国家的电力系统和高技术装备制造,而且与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紧密相连。电气工程的应用覆盖了从国家电网建设到智慧城市构建的各个方面,确保了社会运行所需的电力供应。

罗克佳华的智能电气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在市政、交通、企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用户评价。公司在电气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和交付能力强。电气部门具备从设计、生产到安装、调试、售后的全方位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售前支持和周到的售后服务。

智能电气作为电气工程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正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而迅速进步。它在推动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智能电气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化与自动化:智能电气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与低碳:为响应国家的“双碳”目标,智能电气系统注重绿色低碳发展,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能源生产的绿色转型。

集成化与网络化:智能电气系统正向更高层次的集成化和网络化发展,通过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安全与可靠性:智能电气系统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可靠性设计,确保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数字化与智能化服务:智能电气的服务也在不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电力服务。

图片2.png 

展望未来,佳华智能电气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罗克佳华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的稳步前进,智能电气业务板块预计将在2024年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Insert title here